TWI636801B -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 Google Patents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6801B
TWI636801B TW106104055A TW106104055A TWI636801B TW I636801 B TWI636801 B TW I636801B TW 106104055 A TW106104055 A TW 106104055A TW 106104055 A TW106104055 A TW 106104055A TW I636801 B TWI636801 B TW I6368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charge
casing
discharge device
discharg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4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9000A (zh
Inventor
岡野哲之
山下光義
大江信之
世古口美徳
Original Assignee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9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9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8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削減零件件數且更為價廉之放電裝置、及使用其之電氣機器。於離子產生裝置(1)中,於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之兩側空開間隔而對向地配置之、用以保護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之一對電極保護部(51)係由殼體(11)中之劃分殼體開口部(11a)之殼體(11)之側壁(11b、11c)延伸設置,且與殼體(11)一體地形成。

Description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放電裝置及使用其之電氣機器。
近年來,逐漸變為於空氣淨化器或空氣調節機、冰箱、吸塵器等電氣機器中,搭載產生離子或電子、自由基、臭氧、活性種等之放電裝置。 於放電裝置中,存在放電電極之前端部突出至放電裝置之殼體之外部之類型者,進而,亦存在具備用以保護放電電極之突出之部分之電極保護部者。 本案申請人亦於先前對專利文獻1、2提出申請,而提出了具備電極保護部之離子產生裝置(放電裝置)。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離子產生裝置中,殼體為殼體本體與蓋體之2個零件構造,且於蓋體設置有保護罩(保護部)。又,於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離子產生裝置中,電極保護部(保護部)係與殼體藉由不同之零件構成,且載置於保持放電電極之基板上,並藉由將基板密封至殼體內之絕緣性樹脂而密封根部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3-655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公開專利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5-538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2之構成係由於保護部設置於2個零件構造之殼體、或者與殼體形成為不同之零件,故而零件件數較多,具有削減成本之餘地。 亦即,於將殼體設為2個零件構造之情形時,變為需要用以將殼體本體與蓋體結合之構造(嵌合部或卡合部等)及組裝精度,管理項目變多,成本提高。於為將保護部載置於基板上並藉由絕緣性樹脂進行密封之構成之情形時亦同樣地,變為需要對保護部進行定位之構造及組裝精度。 又,由於對殼體本體及蓋體、以及殼體及保護部之各者需要模具,故而藉此亦會使成本提高。又,於包含不同之零件之構成中,變為需要組裝作業,因此,作業數必然增加,藉此亦會使成本提高。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削減零件件數且更廉價之放電裝置及使用其之電氣機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一態樣之放電電極之特徵在於具備:基板;放電電極,其被保持於上述基板;殼體,其包含1個零件並且一面為開放,以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從該開放之面突出之方式收容上述基板;絕緣密封部,其於上述殼體之內部將上述基板絕緣密封,並且於使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突出之狀態下對上述開放之面進行密封;及一對電極保護部,其等設置使風通過之開口部,並且空開間隔而對向地配置於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之兩側,且用以保護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上述電極保護部係由劃分上述開放之面的上述殼體之側壁延伸設置,且與上述殼體一體地形成。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發揮可提供一種削減零件件數且更廉價之放電裝置及使用其之電氣機器之效果。
以下,基於圖式對該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1~3中,例示藉由放電而產生離子之離子產生裝置。然而,本發明並非限定於離子產生裝置,可應用於藉由放電而產生電子、或臭氧、自由基、活性種等之放電裝置。又,作為離子產生裝置,例示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之兩者之構成,但亦可為產生正離子或負離子中之任一者之構成。進而,作為放電電極,例示刷狀放電電極。然而,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刷狀放電電極,放電電極之形狀亦可為棒狀、針狀、線狀、纖維狀、面狀等任意形狀。 〔實施形態1〕 首先,針對實施形態1之離子產生裝置,參照圖1~圖4進行說明。 圖1係實施形態1之離子產生裝置(放電裝置)1之立體圖。圖2(a)係上述離子產生裝置1之俯視圖,(b)係側視圖,(c)係前視圖。圖3係表示上述離子產生裝置之構成之主要部分縱截面圖。再者,為了方便說明,將離子產生裝置1中之放電電極突出之側設為上側而進行說明,但並非規定搭載於電氣機器時之上下方向。 如圖1~圖3所示般,離子產生裝置1具備殼體11、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升壓變壓器13、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放電電極15、16、及絕緣密封部17。 殼體11係平坦之大致箱形,且藉由絕緣性樹脂而形成。殼體11中之與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形成為相同形狀之上表面(一面)開放,設置有殼體開口部(開放之面)11a。又,於殼體11之外側之底面之角部,設置有用以與外部電源連接之連接器23。 殼體11係底面及側面(側壁)全部一體地形成之單一零件構造。將2組用以分別保護放電電極15、16之一對電極保護部51與殼體11一體地形成,細節於下文敍述。 於此種殼體11之內部,從底部朝向殼體開口部11a依序收納有升壓變壓器13、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及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而且,於配置有升壓變壓器13、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及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之狀態下,於殼體11之內部,填充有絕緣密封部17。絕緣密封部17被填充至覆蓋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之上表面之高度為止,而密封殼體開口部11a。 藉由絕緣密封部17,可維持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升壓變壓器13、及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間之電氣絕緣性(絕緣密封)。又,藉由絕緣密封部17密封殼體開口部11a,無需另外設置將殼體開口部11a封閉之蓋體,即可防止塵埃等附著於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升壓變壓器13、及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作為絕緣密封部17,例如可使用環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等絕緣性樹脂材料。 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係大致長方形之電路基板。於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配置有升壓變壓器驅動電路(未圖示)。該升壓變壓器驅動電路係藉由將來自外部電源之直流電壓轉換成特定之交流電壓,且將經轉換之交流電壓施加於升壓變壓器13,而驅動升壓變壓器13。升壓變壓器13係將藉由上述升壓變壓器驅動電路所施加之交流電壓升壓。 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基板)14係若干小於殼體開口部11a之大致長方形之電路基板。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搭載有離子產生元件。離子產生元件係藉由被施加利用升壓變壓器13而升壓之交流電壓,而於此產生正離子及負離子之兩者。 上述離子產生元件具備放電電極15、16、及感應電極31、32。放電電極15被保持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之長邊方向之一端部側,感應電極31形成於放電電極15之安裝位置之周圍之一部分。放電電極16被保持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之另一端部側,感應電極32形成於放電電極16之安裝位置之周圍之一部分。又,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設置有用以將感應電極31、32彼此電性連接之連接電極33。 感應電極31係用以於其自身與放電電極15之間形成電場之電極,感應電極32係用以於其自身與放電電極16之間形成電場之電極。又,放電電極15係用以於其自身與感應電極31之間產生負離子之電極,放電電極16係用以於其自身與感應電極32之間產生正離子之電極。再者,感應電極31、32及連接電極33為與升壓變壓器13之放電電極側電位成對之電位。 放電電極15、16係自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之表面垂直地設置,且前端側(放電之側)自將殼體11之開口部11a密封之絕緣密封部17之表面突出至上方。放電電極15、16均為捆束複數個線狀導電體41之根部而成之刷狀放電電極,且具有捆束複數個線狀導電體41而形成為刷狀之電刷部42、及捆束導電體41之接合部44,接合部44經由基端部43而安裝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於為刷狀放電電極之情形時,從基端部43之中途以上從絕緣密封部17突出(相當於放電電極之前端側)。再者,上述線狀包含絲狀、纖維狀、及金屬絲狀。 導電體41例如藉由金屬、碳纖維、導電性纖維、導電性樹脂等導電性材料而形成。每1根導電體41之外徑較佳為設為5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藉由將導電體41之外徑設為5 μm以上,可確保導電體41之機械強度,並且抑制導電體41之電氣磨耗。又,藉由將導電體41之外徑設為30 μm以下,而導電體41變成如頭髮般彎曲,於構成電刷部42之情形時,變得易發生導電體41之擴展及擺動。更具體而言,作為導電體41,亦可使用外徑7 μm之碳纖維、或者外徑12 μm或25 μm之SUS(Special Use Stainless,特殊用途不鏽鋼)(不鏽鋼)製之導電性纖維。 於刷狀放電電極中,構成電刷部42之複數個導電體41中之位於外側之導電體41以接合部44之上端為基點而擴展,擴展之導電體41由前端放電。 其次,針對殼體11及電極保護部51,參照圖1~圖3、及圖4而進行說明。圖4係上述離子產生裝置中之殼體11之立體圖。 於離子產生裝置1中,放電電極15、16從殼體11突出至外部。因此,於安裝至各種電氣機器之前之期間,若離子產生裝置1於作業台上倒下,則有放電電極15、16與作業台接觸而破損(變形)之虞。又,即便離子產生裝置1不倒下,亦有如下擔憂:於作業時,對放電電極15、16,與周邊之物體接觸、或者作業人員之手指接觸,而放電電極15、16破損。 因此,於離子產生裝置1中,如圖1所示般,用以保護放電電極15、16之一對電極保護部51、51分別與放電電極15、16對應地設置於2個部位。一對電極保護部51、51係於殼體11之短邊方向上,以隔著要保護之放電電極15或放電電極16之方式,空開間隔而對向配置。 如圖2(c)及圖3所示般,電極保護部51係沿與放電電極15、16從殼體開口部11a突出之方向相同之方向突出設置,且從正面觀察形成為橫向之梯形狀。再者,電極保護部51之形狀並非限於梯形狀,亦可為矩形形狀、或半圓狀等。但是,為了使將離子產生裝置1插拔於電氣機器之安裝孔時之作業性變得良好,較佳為使電極保護部51中之位於殼體11之長邊方向之端部側之邊以前端側變細之方式形成。電極保護部51之橫寬係充分地長於放電電極15、16之橫寬地形成。而且,電極保護部51之前端部51a具有較構成放電電極15、16之刷狀放電電極之電刷部42之前端42a更向上方突出之高度。 藉由設為此種構成,能以利用一對電極保護部51、51從兩側夾著放電電極15、16之方式對其等進行保護。藉此,即便離子產生裝置1於作業台上倒下,亦不會使放電電極15、16與作業台接觸。又,只要並非故意,則亦不易發生於作業時放電電極15、16與周邊之物體接觸、或者作業人員之手指接觸於放電電極15、16。 又,於電極保護部51,形成有用以使風(空氣)通過之保護部開口部(開口部)51b。其係為了避免於將離子產生裝置1搭載於電氣機器時,各電極保護部51成為壁而阻礙空氣之流動。藉由預先設置保護部開口部51b,而即便於離子產生裝置1以藉由電極保護部51而遮斷空氣之流動之方式設置之情形時,亦可不阻礙空氣之流動,而使藉由放電電極15、16之放電而產生之離子乘載於空氣之氣流而搬運。於圖1、圖2中,利用箭頭A表示空氣流動之方向。 再者,於圖1~圖4中,對於形成為橫向之梯形狀之電極保護部51,例示有作為保護部開口部51b而形成為長孔形狀(橢圓形)者,但保護部開口部51b亦可為單純之矩形形狀。長孔形狀係更佳之構成,針對詳細情況於實施形態2中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1中應注意如下方面:上述一對電極保護部51、51與1個零件構造之殼體11一體地形成。如圖4所明確地表示般,各電極保護部51係從劃分殼體開口部11a之殼體11的相對之側壁11b、11c朝向上方而延伸設置。 藉由設為此種構成,與將與殼體分開地形成之電極保護部載置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上並藉由絕緣密封部進行密封、或者將殼體設為殼體本體及蓋體之2個零件構造並於配置於上方之蓋部設置電極保護部之構成相比,可減少零件件數。 藉由減少零件件數,無需用於殼體本體與蓋體之結合或位置對準之構造、或者用於與殼體分開地形成之電極保護部之位置對準之構造,亦不要求組裝精度。藉此,可削減管理項目。又,亦可削減所需要之模具之數量,並且亦可削減作業數。其結果,可降低成本。 然而,由樹脂形成之殼體11大多厚度較薄。殼體11係由於在內部填充絕緣密封部17,故而即便強度較低亦並不成問題。然而,各電極保護部51由於設置於較絕緣密封部17之填充位置更高之位置,故而若為與殼體11相同程度之厚度則有強度不足之擔憂。 因此,於離子產生裝置1中,於電極保護部51設置有加強用肋52。加強用肋52係如圖4所示般設置於電極保護部51之內表面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藉由在內表面側設置加強用肋52,可使外表面維持平坦之狀態,不會使從模具之脫模變得困難,亦不會使安裝離子產生裝置1之電氣機器側之安裝孔之形狀複雜化。如此,可藉由局部地設置之加強用肋,提高電極保護部51整體之強度。 於該情形時,更佳為,如圖4所示般,使加強用肋52超出利用圖中假想線L1而表示之絕緣密封部17之填充位置(密封面),且到達至殼體11之側壁11b、11c之內表面為止較深地形成。藉此,可進而提高電極保護部51之縱向之強度。 再者,於圖4所示之例中,加強用肋52僅設置於保護部開口部51b之單側,但亦可隔著保護部開口部51b而設置於兩側,藉由設置於兩側,可進一步提高電極保護部51之強度。 又,於圖4所示之例中,藉由帶狀部53連接沿殼體11之長邊方向排列之電極保護部51彼此。帶狀部53亦與殼體11一體地形成。藉此,具有與加寬電極保護部51之根部之寬度相同之效果,可使力分散,而可提高電極保護部51之強度。 又,於如放電電極15、16般並設而設置複數個放電電極之構成中,亦可採用針對各放電電極將一對電極保護部51於並設方向上連接、將複數個並設之放電電極整體藉由一對共通之電極保護部夾著之構成。於該情形時,與各放電電極之位置對應地形成保護部開口部,且,為了一面設置加強用肋而提高強度,一面使風之流動變得良好,亦可於放電電極以外之位置形成開口部。 又,於殼體11之內表面,如圖4所示般,為了決定或保持收容於內部之零件(放電控制電路基板12及升壓變壓器13、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等)之位置、或者提高殼體11之強度,而形成有突起部54或肋55。 於離子產生裝置1中採用如下構成:將此種形成於殼體11之內表面之肋55中之至少1個設為表示於填充要填充於殼體11之內部而成為絕緣密封部17之絕緣性樹脂材料時之上限限度、亦即填充結束位置。圖4所示之肋55A相當於此,圖中之假想線L1表示絕緣密封部17之上表面。 藉此,可藉由作業人員之目視或者使用攝影圖像之圖像解析而管理絕緣密封部17之填充量,相較於以填充之樹脂之重量或吐出之樹脂之量進行管理之構成,更能直接地確認樹脂之填充高度,因此,可準確地將樹脂填充至特定之位置(填充結束位置)為止。 〔實施形態2〕 其次,針對實施形態2之離子產生裝置,參照圖5進行說明。再者,為了方便說明,對具有與實施形態1相同功能之構件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並省略說明。 此處,對形成於電極保護部51之長孔形狀(橢圓形)之保護部開口部51b進行說明。圖5係表示電極保護部51中之保護部開口部51b之形狀之主要部分放大圖。於圖5中,藉由粗實線強調地顯示保護部開口部51b。 如上述般,電極保護部51形成為梯形狀(梯形形狀)。若於此種電極保護部51,以使構成放電電極15(16)之電刷部42之複數個導電體41中之藉由放電而擴展之導電體41之前端進入至開口內之方式形成矩形形狀之開口,如虛線L2所示般。圖中之虛線L3係以接合部44之上端為中心且通過導電體41之前端之圓。 若形成以虛線L2所示之電極保護部,則於電極保護部51之角落部分,其餘部分會極端地變小,而強度變低。 相對於此,保護部開口部51b形成為沿與電極保護部51之延伸設置之方向(上下方向)正交之橫方向之兩邊平行之長孔形狀。呈圓弧之橫方向之緣係沿虛線L3之圓而形成。 如此,藉由設為長孔形狀之保護部開口部51b,可一面使藉由放電而擴展之導電體41之前端進入至保護部開口部51b內,一面於電極保護部51之角部分使剩餘之部分變大,而與設為矩形形狀相比可提高強度。 又,更詳細而言,保護部開口部51b係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從該開口部51b之正面觀察,構成電刷部42之複數個導電體41中之合攏之狀態之導電體41之前端不可見,打開之狀態之導電體41之前端可見。亦即,未擴展之狀態之導電體41之前端(電刷部之前端42a)係藉由電極保護部51隱藏之狀態。 藉此,可防止與風一併被搬運之塵埃或灰塵等異物附著於未放電之導電體41之前端部。 〔實施形態3〕 其次,對實施形態2之離子產生裝置,參照圖6進行說明。再者,為了方便說明,對具有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功能之構件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並省略說明。 此處,對一體地形成於殼體11之電極保護部51之更佳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般,關於本實施形態之離子產生裝置1,以隔著放電電極15(16)之方式對向地配置之一對電極保護部51、51之外表面的前端部51a側較成為根部之殼體11之側壁11b、11c側更向具有放電電極15(16)之內側傾斜。圖6係相當於圖2(b)之本實施形態之離子產生裝置1之側視圖。於圖6中係與沿殼體11之短邊方向之寬度最大之部分的線以角度θ向內側傾斜。θ例如為0.5度。 藉由以此方式形成,而於將離子產生裝置1插拔於電氣機器之安裝孔時,與前端變窄相應地變得易於插入且易於拔出。藉此,可使對離子產生裝置1進行電氣機器之插拔時之作業性變得良好。 圖7係表示搭載有實施形態1~3之離子產生裝置1之空氣淨化器10之構成之縱截面圖。於圖7中,於空氣淨化器10中,於本體60之下部之背面設置有吸入口60a,於本體60之上部之上表面及前表面分別設置有吹出口60b、60c。又,於本體60之內部設置有導管(風路)61,導管61之下端之開口部與吸入口60a對向地設置,導管61之上端連接於吹出口60b、60c。 於導管61之下端之開口部,設置有橫流式風扇62作為送風機(送風裝置)。於導管61之中央附近,設置有離子產生裝置1。離子產生裝置1係於實施形態1~3中所示者。離子產生裝置1之殼體11固定於導管61之外壁面。離子產生裝置1之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係與以夾著該等之方式配置之電極保護部51一併,藉由插入至形成於導管61之壁之安裝孔61a,貫通導管61之壁而突出至導管61內(空間)。2個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係於與導管61內之空氣流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排列。 於吸入口60a設置有樹脂製之格子狀之格柵64,於格柵64之內側貼附有網狀之較薄之過濾器65。於過濾器65之裏面,以使異物或使用者之手指不會進入至橫流式風扇62之方式,設置有格子狀之風扇護罩66。於導管61之較設置有離子產生裝置1之位置稍微靠下側,設置有防脫落網67。防脫落網67係於從吹出口60b、60c投入物品、或者包含離子產生裝置1在內之設置於導管61之零件之一部分斷裂並掉落之情形時,藉由接住該掉落物,而防止捲入至橫流式風扇62。藉此,可將因掉落物所致之橫流式風扇62之破損等防止於未然。 若對橫流式風扇62進行旋轉驅動,則室內之空氣經由吸入口60a而被吸入至導管61內。於所吸入之空氣中,釋放有於導管61內藉由離子產生裝置1而產生之離子。包含離子之空氣係經由吹出口60b、60c而被釋放至室內。利用圖7中之中空箭頭W表示藉由橫流式風扇62之驅動而產生之空氣之流向。 〔總結〕 本發明之態樣1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之特徵在於具備:基板(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14);放電電極15、16,其等被保持於上述基板;殼體11,其包含1個零件並且一面為開放,且以上述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具有電刷部42等之側)從該開放之面(殼體開口部11a)突出之方式收容上述基板;絕緣密封部17,其於上述殼體11之內部將上述基板絕緣密封,並且於使上述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突出之狀態下將上述開放之面密封;及一對電極保護部51,其等設置使風通過之開口部(保護部開口部51b),並且於上述放電電極15、16之兩側空開間隔而相互對向地配置,且用以保護上述放電電極15、16之前端側;上述電極保護部51係由劃分上述開放之面的上述殼體11之側壁11b、11c延伸設置,且與上述殼體11一體地形成。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利用電極保護部51保護放電電極,又,形成有使風通過之開口部,故而於搭載於電氣機器之情形時,亦不會阻礙空氣之流動(風)。而且,由於電極保護部51係從劃分開放之面的殼體11之側壁延伸設置且與殼體11一體地形成,故而與將與殼體分開地形成之電極保護部載置於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上並利用絕緣密封部進行密封、或者將殼體設為殼體本體及蓋體之2個零件構造且於配置於上方之蓋部設置電極保護部之構成相比,可減少零件件數。其結果,可降低成本。 本發明之態樣2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係進而於上述電極保護部51設置有加強用肋52之構成。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在電極保護部51設置有加強用肋52,故而即便藉由與由樹脂形成之殼體11一體地形成之構成,亦可提高強度。 本發明之態樣3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進而構成為:上述加強用肋52到達至上述側壁11b、11c,且超出上述絕緣密封部17之密封面。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加強用肋52超出絕緣密封部17之密封面,故而可進而提高電極保護部51之整體之強度。 本發明之態樣4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進而構成為:上述電極保護部51之外表面係以前端部位於較成為根部之上述側壁11b、11c側而更靠具有上述放電電極15、16之內側的方式傾斜。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成為於將離子產生裝置1插拔於電氣機器之安裝孔時之前端部側變窄,故而變得易於插入且易於拔出。藉此,可使對離子產生裝置1進行電氣機器之插拔時之作業性變得良好。 本發明之態樣5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進而構成為:上述電極保護部51呈梯形形狀,上述開口部(保護部開口部51b)形成為沿與上述電極保護部51之延伸設置之方向正交之方向較長之長孔形狀。 根據上述構成,可於電極保護部51之角部分使剩餘之部分變大,與將開口部設為矩形形狀相比可提高強度。 本發明之態樣6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進而構成為:上述放電電極15、16係捆束複數個線狀導電體41之根部而成之刷狀放電電極,呈長孔形狀之上述開口部係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從該開口部之正面觀察,上述複數個導電體41中之合攏之狀態之導電體41之前端不可見,打開之狀態之導電體41之前端可見。 根據上述構成,可一面使藉由放電而擴展之導電體41之前端進入至開口部內,一面於電極保護部51之角部分使剩餘之部分變大而提高強度,且防止與風一併被搬運之塵埃或灰塵等異物附著於未放電之導電體41之前端部。 本發明之態樣7之放電裝置(離子產生裝置1)進而構成為:上述絕緣密封部17包含絕緣性樹脂,於上述側壁11b、11c之內側形成有肋,且上述肋表示上述絕緣性樹脂之填充結束位置。 藉此,變得可藉由作業人員之目視或者使用攝影圖像之圖像解析而管理絕緣密封部17之填充量,相比以填充之樹脂之重量或吐出之樹脂之量進行管理之構成,能直接地確認樹脂之填充高度,因此,可準確地將樹脂填充至特定之位置(填充結束位置)為止。 進而,本發明之態樣8之電氣機器(空氣淨化器10)構成為具備:本發明之任一態樣之放電裝置;及送風裝置,其於包含上述放電裝置中配置有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之空間的風路中送風。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搭載削減零件件數且使成本變得廉價之放電裝置,亦能降低電氣機器之成本。 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能夠於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關於將於不同之實施形態中分別揭示之技術手段適當組合而獲得之實施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進而,藉由組合於各實施形態中分別揭示之技術手段,可形成新的技術特徵。
1 離子產生裝置(放電裝置) 10 空氣淨化器(電氣機器) 11 殼體 11a 殼體開口部(開放之面) 11b、11c 側壁 12 放電控制電路基板 13 升壓變壓器 14 離子產生元件用基板(基板) 15、16 放電電極 17 絕緣密封部 23 連接器 31、32 感應電極 33 連接電極 41 導電體 42 電刷部 42a 前端 43 基端部 44 接合部 51 電極保護部 51a 前端部 51b 保護部開口部(開口部) 52 加強用肋 53 帶狀部 54 突起部 55 肋 55A 肋 60 本體 60a 吸入口 60b、60c 吹出口 61 導管 61a 安裝孔 62 橫流式風扇 64 格柵 65 過濾器 66 風扇護罩 A 箭頭 L1 假想線 L2 虛線 L3 虛線 W 中空箭頭 θ 角度
圖1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且係離子產生裝置之立體圖。 圖2(a)係上述離子產生裝置之俯視圖,(b)係側視圖,(c)係前視圖。 圖3係表示上述離子產生裝置之構成之縱截面圖。 圖4係上述離子產生裝置中之殼體之立體圖。 圖5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且係表示電極保護部中之保護部開口部之形狀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6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且係相當於圖2(b)之離子產生裝置1之側視圖。 圖7係表示搭載有本實施形態1~3之離子產生裝置之空氣淨化器之構成之縱截面圖。

Claims (8)

  1. 一種放電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 基板; 放電電極,其等被保持於上述基板; 殼體,其包含1個零件並且一面為開放,且以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自該開放之面突出之方式收容上述基板; 絕緣密封部,其於上述殼體之內部將上述基板絕緣密封,並且於使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突出之狀態下將上述開放之面密封;及 一對電極保護部,其等設置使風通過之開口部,並且於上述放電電極之兩側空開間隔而相互對向地配置,用以保護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且 上述電極保護部由劃分上述開放之面的上述殼體之側壁延伸設置,且與上述殼體一體地形成。
  2. 如請求項1之放電裝置,其中於上述電極保護部設置有加強用肋。
  3. 如請求項2之放電裝置,其中上述加強用肋係到達至上述側壁,且超出上述絕緣密封部之密封面。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放電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保護部之外表面係以前端側位於較成為根部之上述側壁側更靠具有上述放電電極之內側的方式傾斜。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放電裝置,其中上述電極保護部呈梯形形狀, 上述開口部形成為沿與上述電極保護部之延伸設置之方向正交之方向較長之長孔形狀。
  6. 如請求項5之放電裝置,其中上述放電電極係捆束複數個線狀導電體之根部而成之刷狀放電電極, 呈長孔形狀之上述開口部係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從該開口部之正面觀察,上述複數個導電體中之合攏之狀態之導電體之前端不可見,打開之狀態之導電體之前端可見。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放電裝置,其中上述絕緣密封部包含絕緣性樹脂, 於上述側壁之內側形成有肋,上述肋表示上述絕緣性樹脂之填充結束位置。
  8. 一種電氣機器,其特徵在於具備: 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放電裝置;及 送風裝置,其於包含上述放電裝置中配置有上述放電電極之前端側之空間之風路中送風。
TW106104055A 2016-09-21 2017-02-08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TWI636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4736 2016-09-21
JP??2016-184736 2016-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9000A TW201829000A (zh) 2018-08-16
TWI636801B true TWI636801B (zh) 2018-10-01

Family

ID=6169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4055A TWI636801B (zh) 2016-09-21 2017-02-08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86613B2 (zh)
CN (1) CN109983641B (zh)
TW (1) TWI636801B (zh)
WO (1) WO2018055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217B (zh) * 2020-04-30 2023-04-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JP2023074240A (ja) 2021-11-17 2023-05-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放電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3093A (en) * 2009-08-26 2011-04-16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apparatus therewith
TWM439295U (en) * 2012-01-11 2012-10-11 Armor Science Tch Co Ltd Electrostatic elimination device
CN205236174U (zh) * 2015-09-21 2016-05-18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活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1818A (ja) * 2006-10-18 2008-05-0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JP5192090B2 (ja) * 2011-05-18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204712B2 (ja) * 2013-06-20 2017-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05474484B (zh) * 2013-10-02 2017-05-17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CN105493361B (zh) * 2014-03-31 2018-01-09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JP2016058151A (ja) * 2014-09-05 2016-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3093A (en) * 2009-08-26 2011-04-16 Panasonic Elec Works Co Lt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apparatus therewith
TWM439295U (en) * 2012-01-11 2012-10-11 Armor Science Tch Co Ltd Electrostatic elimination device
CN205236174U (zh) * 2015-09-21 2016-05-18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活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5783A1 (ja) 2018-03-29
JPWO2018055783A1 (ja) 2019-06-27
JP6786613B2 (ja) 2020-11-18
TW201829000A (zh) 2018-08-16
CN109983641A (zh) 2019-07-05
CN109983641B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4712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415641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612084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7049329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936850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TWI636801B (zh)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EP2865952A1 (en) Air conditioner
WO2017022256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985822B2 (ja) 電気装置
TWI616042B (zh) 放電裝置及電氣機器
JP6139874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336186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681790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581618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15954765A (zh) 放电装置以及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