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641B -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641B
CN109983641B CN201780014187.2A CN201780014187A CN109983641B CN 109983641 B CN109983641 B CN 109983641B CN 201780014187 A CN201780014187 A CN 201780014187A CN 109983641 B CN109983641 B CN 109983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charge
case
ion generating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1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641A (zh
Inventor
冈野哲之
山下光义
大江信之
世古口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8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减少部件个数、更加便宜的放电装置及使用其的电气设备。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间隔并相对地配置于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的两侧的、用于保护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的一对电极保护部(51)自区划箱体(11)中的箱体开口部(11a)的箱体(11)的侧壁(11b·11c)延伸设置、与箱体(11)一体成形。

Description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放电装置及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产生离子或电子、自由基、臭氧、活性基等的放电装置开始被安装在空气净化器或空调机、冰箱、吸尘器等电气设备上。
在放电装置中,有放电电极的顶端部突出于放电装置的箱体的外部类的放电装置,进一步的,也有具有用于保护放电电极的突出部分的电极保护部的放电装置。
本申请的申请人之前也申请了专利文献1、2,提出了具有电极保护部的离子产生装置(放电装置)。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箱体是箱体本体和盖体的双部件结构,在盖体上设有保护盖(保护部)。并且,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电极保护部(保护部)是用与箱体不同的部件构成,被放置于支承放电电极的基板上,基部侧被将基板密封于箱体内的绝缘性树脂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65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53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2的构成中,由于保护部被设置于双部件结构的箱体或作为与箱体不同的部件来形成,因此,部件个数多,存在削减成本的余地。
即,在将箱体设成双部件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将箱体本体与盖体连接的结构(嵌合部或卡止部等)及组装精度,管理项目变多,成本上升。将保护部放置于基板上并用绝缘性树脂密封的构成的情况也同样地需要将保护部定位的结构及组装精度。
并且,由于针对箱体本体和盖体、箱体和保护部的各个需要模具,成本也会因此上升。并且,在由不同部件构成的构成中,需要组装作业,因此,作业次数必然增加,成本也会因此上升。
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部件个数、更加便宜的放电装置及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放电电极,其支承于所述基板;箱体,其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一个面敞开,以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从所述敞开的面突出的方式收容所述基板;绝缘密封部,其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将所述基板绝缘密封,并在使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突出的状态下密封所述敞开的面;一对电极保护部,其开设有使风通过的开口部,并间隔且相对地配置于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的两侧,用于保护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所述电极保护部从区划所述敞开的面的所述箱体的侧壁延伸设置、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形。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取得能够提供一种减少部件个数、更加便宜的放电装置及使用其的电气设备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图,是离子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构成的纵剖视图。
图4是上述离子产生装置中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图,是表示电极保护部中的保护部开口部的形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的图,是相当于图2的(b)的、离子产生装置1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安装了本实施方式1~3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1~3中,举例说明通过放电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离子产生装置,可应用于通过放电来产生电子或、臭氧、自由基、活性基等的放电装置。并且,作为离子产生装置,虽然举例说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双方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的任意一方的构成。进一步的,作为放电电极,举例说明了刷状放电电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刷状放电电极,放电电极的形状可以是棒状、针状、线状、纤维状、面状等任何形状。
(实施方式一)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
图1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放电装置)1的立体图。图2(a)是上述离子产生装置1的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主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构成的纵剖视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离子产生装置1中的放电电极突出的一侧作为上侧进行说明,但并非规定安装于电气设备时的上下方向。
如图1~图3所示,离子产生装置1包括箱体11、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升压变压器13、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放电电极15·16及绝缘密封部17。
箱体11是平坦的大致箱形,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与箱体11中的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呈相同形状的顶面(一个面)被敞开,设有箱体开口部(被敞开的面)11a。并且,在箱体11的外侧的底面的角部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器23。
箱体11是底面及侧面(侧壁)全部一体成形的单部件结构。详细内容将后述,而用于分别保护放电电极15·16的一对电极保护部51有两组、与箱体一体成形。
在这样的箱体11的内部,从底部朝向箱体开口部11a依次收容有:升压变压器13、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及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并且,在已配置了升压变压器13、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及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的状态下,在箱体11的内部被填充有绝缘密封部17。绝缘密封部17被填充到覆盖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的顶面的高度为止,密封箱体开口部11a。
借由绝缘密封部17,可以维持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升压变压器13及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间的电绝缘性(绝缘密封)。并且,由于绝缘密封部17密封箱体开口部11a,无需另外设置堵住箱体开口部11a的盖体,可以防止灰尘等附着于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升压变压器13及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可以使用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绝缘性树脂材料作为绝缘密封部17。
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是大致长方形的电路基板。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上配置有升压变压器驱动电路(未图示)。该升压变压器驱动电路通过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规定的交流电压,将转换后的交流电压施加于升压变压器13,来驱动升压变压器13。升压变压器13将由上述升压变压器驱动电路施加的交流电压升压。
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基板)14是比箱体开口部11a略小的、大致长方形的电路基板。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上安装有离子产生元件。离子产生元件由于被施加了由升压变压器13升压后的交流电压而产生本发明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双方。
上述离子产生元件包括放电电极15·16及感应电极31·32。放电电极15被支承于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侧,感应电极31被形成于放电电极15的安装位置的周围的一部分。放电电极16被支承于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的另一个端部侧,感应电极32被形成于放电电极16的安装位置的周围的一部分。并且,在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上设有用于使感应电极31·32彼此之间电连接的连接电极33。
感应电极31是用于在与放电电极15之间形成电场的电极,感应电极32是用于在与放电电极16之间形成电场的电极。并且,放电电极15是用于在与感应电极31之间产生负离子的电极,放电电极16是用于在与感应电极32之间产生正离子的电极。此外,感应电极31·32及连接电极33的电位成为与升压变压器13的放电电极侧的电位成对。
放电电极15·16自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的表面垂直地设置,顶端侧(放电侧)从密封箱体11的开口部11a的绝缘密封部17的表面突出到上方。放电电极15·16都是多个线状的导电体41的基部被捆束的刷状放电电极,其具有多个线状的导电体41被捆束并形成为刷状的刷部42及捆束导电体41的粘接部44,粘接部44通过基端部43安装于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刷状放电电极的情况中,基端部43的中部到顶部从绝缘密封部17突出(相当于放电电极的顶端侧)。此外,上述线状包括丝状、纤维状、金属丝状。
导电体41由例如金属、碳纤维、导电性纤维、导电性树脂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导电体41的每一根的外径优选为5μm以上30μm以下。通过将导电体41的外径设为5μm以上,可以确保导电体41的机械强度,并抑制导电体41的电磨损。并且,通过将导电体41的外径设为30μm以下,导电体41会像头发一样弯曲,在构成了刷部42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导电体41的扩展及摇动。更具体的,可以使用外径为7μm的碳纤维,或者外径为12μm或25μm的SUS(不锈钢)制的导电性纤维作为导电体41。
在刷状放电电极中,构成刷部42的多个导电体41中的、位于外侧的导电体41以粘接部44的顶端作为基点扩展,已扩展的导电体41通过顶端放电。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及图4说明箱体11及电极保护部51。图4是上述离子产生装置中的箱体11的立体图。
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放电电极15·16从箱体11突出于外部。因此,直至被安装于各种电气设备为止的期间,当离子产生装置1在操作台上摔倒时,存在放电电极15·16与操作台接触并破损(变形)的问题。并且,即使离子产生装置1没有摔倒,也存在如下问题:操作时,周围的物体接触到放电电极15·16或作业员的手指接触到放电电极15·16,而使放电电极15·16破损。
因此,如图1所示,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用于保护放电电极15·16的一对电极保护部51·51分别对应于放电电极15·16地被设置于两个地方。在箱体11的短边方向上,一对电极保护部51·51以夹着所要保护的放电电极15或放电电极16的方式间隔地相对配置。
如图2的(c)及图3所示,电极保护部51突设于与放电电极15·16从箱体开口部11a突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从正面看则被形成为横宽的梯形。此外,电极保护部51的形状不局限于梯形,可以是矩形、半圆形等。但是,为了使将离子产生装置1抽出插入电气设备的安装孔时的操作性良好,优选以顶端侧变细的方式形成电极保护部51中的、位于箱体1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的边。电极保护部51的宽度被形成为比放电电极15·16的宽度足够长。并且,电极保护部51的顶端部51a具有比构成放电电极15·16的刷状放电电极的刷部42的顶端42a更突出于上方的高度。
通过设置成这样的构成,可以用一对电极保护部51·51从两侧夹持的方式保护放电电极15·16。由此,即使离子产生装置1在操作台上摔倒,放电电极15·16也不会与操作台接触。并且,只要不是故意的,操作时也难以发生放电电极15·16与周围的物体接触或作业员的手指接触到放电电极15·16的情况。
并且,在电极保护部51中形成有用于使风(空气)通过的保护部开口部(开口部)51b。这是为了避免在离子产生装置1安装于电气设备时,各电极保护部51成为障碍阻碍空气的流动。通过预先开设保护部开口部51b,即使在以电极保护部51遮挡空气的流动的方式设置离子产生装置1的情况下,空气的流动也不会被阻碍,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输送由于放电电极15·16的放电而产生的离子。在图1、图2中,用箭头A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
此外,在图1~图4中,针对形成为横宽的梯形的电极保护部51,虽然举例说明了形成为长孔形(椭圆形)的孔作为保护部开口部51b,但保护部开口部51b也可以仅是矩形。长孔形是更优选的构成,详细内容将在实施方式二中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应该关注的是,上述的一对电极保护部51·51与单部件结构的箱体11一体成形这一点。如图4明确表示地,各电极保护部51自区划箱体开口部11a的、箱体的相对的侧壁11b·11c向上方延伸设置。
通过设置成这样的构成,相比于将与箱体分开形成的电极保护部放置于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并用绝缘密封部密封,或将箱体设为箱体本体和盖体的双部件结构,在被配置于上方的盖部上设置电极保护部的构成,可以减少部件个数。
通过减少部件个数,无需用于箱体本体和盖体的连接或定位的结构,或用于将与箱体分开形成的电极保护部的定位的结构,也不要求组装精度。由此,可以削减管理项目。并且,也可以削减所需的模具数量,并削减作业次数。其结果是,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由树脂形成的箱体11的厚度大多较薄。箱体11在内部填充有绝缘密封部17,因此,即使强度低也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各电极保护部51被设置于比绝缘密封部17的填充位置更高的位置,因此,如果是与箱体11同样程度的厚度则要担心强度不够。
因此,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在电极保护部51设有增强用肋条52。如图4所示,增强用肋条52是被设置于电极保护部51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肋条。如此,通过在内表面侧设置增强用肋条52,外表面可以维持平坦状态,不存在从模具抽出变得困难的情况,也不存在使安装离子产生装置1的电气设备侧的安装孔的形状复杂化的情况。通过这样局部设置的增强用肋条,可以提高电极保护部51整体的强度。
在此情况中,更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的,越过图中用虚线L1表示的绝缘密封部17的填充位置(密封面)、直达箱体11的侧壁11b·11c的内表面为止深入地形成增强用肋条52。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保护部51的纵向的强度。
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增强用肋条52仅设于保护部开口部51b的一侧,但也可以夹着保护部开口部51b地设置于两侧,通过设置于两侧,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电极保护部51的强度。
并且,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用带状部53将排列于箱体11的长边方向的电极保护部51彼此连接。带状部53也是与箱体11一体成形。通过这样设置,具有与使电极保护部51的根部的宽度较宽相同的效果,可以分散力量,可以提高电极保护部51的强度。
并且,在如放电电极15·16那样地、并设多个放电电极而设置的构成中,也可以设置为如下构成:在并设方向上按每一放电电极连接一对电极保护部51,用一对共通的电极保护部夹持多个并设的放电电极的整体。在此情况下,可以对应各放电电极的位置形成保护部开口部,或设置增强用肋条来提高强度,且为了使风的流动良好,在放电电极以外的位置形成开口部。
并且,如图4所示的,为了定位或支承收容于箱体11的内部的部件(放电控制电路基板12或升压变压器13、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等),或提高箱体11的强度,在箱体11的内表面形成有突起部54和肋条55。
在离子产生装置1中,构成为将形成于这样的箱体11的内表面的肋条55的至少一个作为表示填充被填充于箱体11的内部并成为绝缘密封部17的绝缘性树脂材料时的上限标准,即填充终止位置。图4所示的肋条55A相当于此,图中的虚线L1表示绝缘密封部17的顶面。
由此,通过作业员的目视或用应用摄影图像的图像解析可以管理绝缘密封部17的填充量,相比于通过已填充的树脂的重量或吐出的树脂的量来管理的构成,可以直接确认树脂的填充高度,因此可以正确地将树脂填充到规定位置(填充终止位置)。
(实施方式二)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实施方式二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实施方式一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在此,关于形成于电极保护部51的、长孔形(椭圆形)的保护部开口部51b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电极保护部51中的保护部开口部51b的形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在图5中,用粗线强调表示保护部开口部51b。
如上述那样地,电极保护部51被形成为梯形(梯形形状)。当在这样的电极保护部51上形成矩形形状的开口,以使构成放电电极15(16)的刷部42的多个导电体41中的、由于放电而扩展的导电体41的顶端进入开口内时,将变为如用虚线L2所示。图中的虚线L3是以粘接部44的顶端作为中心,使导电体41的顶端通过的圆。
当形成用虚线L2表示的电极保护部时,在电极保护部51的角的部分中,剩余部分变为极小,强度变低。
对此,保护部开口部51b的、沿着与电极保护部51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边被形成为平行的长孔形状。形成圆弧的、宽度方向的边缘沿着虚线L3的圆形成。
如此,通过设为长孔形状的保护部开口部51b,可以使由于放电而扩展的导电体41的顶端进入保护部开口部51b,还在电极保护部51的角的部分增大剩余部分,相比于设置成矩形形状,可以提高强度。
并且,更详细地,保护部开口部51b被形成为:从该开口部51b的正面看,看不到构成刷部42的多个导电体41中的、闭合状态的导电体41的顶端,但看得到打开状态的导电体41的顶端。即,未扩展状态的导电体41的顶端(刷部的顶端42a)变为隐藏于电极保护部51的状态。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和风一起输送的尘土和灰尘等异物附着于没有放电的导电体41的顶端部。
(实施方式三)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实施方式三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实施方式一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在此,关于比一体成形于箱体11的电极保护部51更优选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1中,以夹着放电电极15(16)的方式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保护部51·51的外表面中,相比于成为基部的箱体11的侧壁11b·11c,顶端部51a向具有放电电极15(16)的内侧倾斜。图6是相当于图2的(b)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1的侧视图。在图6中,相比于沿着箱体11的短边方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的线,向内侧倾斜角度θ。θ为例如0.5度。
通过如此形成,在将离子产生装置1抽出插入电气设备的安装孔时,顶端窄的程度,相应地就容易插入且容易抽出。由此,可以使将离子产生装置1抽出插入电气设备时的作业性良好。
图7是表示安装了实施方式1~3的离子产生装置1的空气净化器10的构成的纵剖视图。在图7中,在空气净化器10中,在本体60的下部的背面设有吸入口60a,在本体60的上部的顶面及前面分别设有吹出口60b、60c。并且,在本体60的内部设有通道(风路)61,通道61的下端的开口部与吸入口60a相对设置,通道61的上端连接于吹出口60b、60c。
在通道61的下端的开口部设有横流风扇62作为送风风扇(送风装置)。在通道61的中部附近设有离子产生装置1。离子产生装置1是在实施方式1~3中所示的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的箱体11被固定于通道61的外壁面。离子产生装置1的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通过与以夹持它们的方式配置的电极保护部51一起插入形成于通道61的壁的安装孔61a,来穿过通道61的壁并突出于通道61内(空间)。两个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被排列于与通道61内的空气流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吸入口60a上设有树脂制作的格子状的格栅64,在格栅64的内侧贴有网眼状的薄的过滤器65。在过滤器65的深处设有格子状的风扇罩66,以使异物或用户的手指不会进入横流风扇62。在较通道61的设有离子产生装置1的位置稍稍下侧处设有防脱落网67。在物体经由吹出口60b、60c被投入、或设置于包含离子产生装置1的通道61的部件的一部分折断并掉落的情况下,防脱落网67通过接住该掉落物,防止它们卷入横流风扇62。由此,防止掉落物导致横流风扇62破损等于未然。
当横流风扇62旋转驱动时,室内的空气经由吸入口60a被吸入到通道61内。在通道61内由离子产生装置1产生的离子被释放到被吸入的空气中。包含离子的空气经由吹出口60b、60c被释放到室内。用图7中的中空箭头W表示因横流风扇62的驱动而产生的空气的流动。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一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14);放电电极15·16,其被支承于所述基板;箱体11,其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一个面敞开,以所述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有刷部42等的侧)从所述敞开的面(箱体开口部11a)突出的方式收容所述基板;绝缘密封部17,其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将所述基板绝缘密封,并在使所述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突出的状态下密封所述敞开的面;一对电极保护部51,其开设有使风通过的开口部(保护部开口部51b),并间隔且彼此相对地配置于所述放电电极15·16的两侧,用于保护所述放电电极15·16的顶端侧;所述电极保护部51从区划所述敞开的面的所述箱体11的侧壁11b、11c延伸设置、与所述箱体11一体成形。
根据上述构成,电极保护部51保护了放电电极,且形成有使风通过的开口部,因此,在安装于电气设备的情况下,不会阻碍空气的流动(风)。而且,电极保护部51从区划敞开的面的箱体11的侧壁延伸设置,与箱体11一体成形,因此,相较于将与箱体分开形成的电极保护部放置于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并用绝缘密封部密封,或将箱体设为箱体本体和盖体的双部件结构,在配置于上方的盖部上设置电极保护部的构成,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其结果是,可以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方式二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电极保护部51上设有增强用肋条52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电极保护部51上设有增强用肋条52,即使是与由树脂形成的箱体11一体成形的构成也可以提高强度。
本发明的方式三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所述增强用肋条52到达所述侧壁11b·11c、越过所述绝缘密封部17的密封面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增强用肋条52越过绝缘密封部17的密封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保护部51整体的强度。
本发明的方式四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如下构成:所述电极保护部51的外表面倾斜,以使顶端部较成为基部的所述侧壁11b·11c侧更位于具有所述放电电极15·16的内侧。
根据上述构成,将离子产生装置1抽出插入电气设备的安装孔时的顶端部侧变窄,因此容易插入且容易抽出。由此,可以使将离子产生装置1抽出插入电气设备时的作业性良好。
本发明的方式五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如下构成:所述电极保护部51成梯形,所述开口部(保护部开口部51b)在与所述电极保护部51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长的长孔形状。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在电极保护部51的角的部分增大剩余部分,相比于将开口部设为矩形形状,可以提高强度。
本发明的方式六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如下构成:所述放电电极15·16是多个线状的导电体41的基部被捆束的刷状放电电极,成长孔形状的所述开口部被形成为:从该开口部的正面看,看不到所述多个导电体41中的闭合状态的导电体41的顶端,但看得到打开状态的导电体41的顶端。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使由于放电而扩展的导电体41的顶端进入开口部内,且在电极保护部51的角的部分增大剩余部分来提高强度,且防止与风一起输送的灰尘或尘土等异物附着于未放电的导电体41的顶端部。
本发明的方式七涉及的放电装置(离子产生装置1),进一步的,是如下构成:绝缘密封部17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在所述侧壁11b·11c的内侧形成有肋条,所述肋条表示所述绝缘性树脂的填充终止位置。
由此,通过作业员的目视或用应用了摄影图像的图像解析可以管理绝缘密封部17的填充量,相比于通过已填充的树脂的重量或吐出的树脂的量来管理的构成,可以直接确认树脂的填充高度,因此可以正确地将树脂填充到规定位置(填充终止位置)。
本发明的方式八涉及的电气设备,进一步的,是如下构成:具有本发明的任一方式涉及的放电装置;和送风装置,其向包括配置有所述放电装置中的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的空间的风路送风。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削减部件个数,安装成本便宜的放电装置,也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更,对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而且,通过将各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可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符号说明
1 离子产生装置(放电装置)
10 空气净化器(电气设备)
11 箱体
11a 箱体开口部(敞开的面)
11b、11c 侧壁
12 放电控制电路基板
13 升压变压器
14 离子产生元件用基板(基板)
15、16 放电电极
17 绝缘密封部
23 连接器
31、32 感应电极
33 连接电极
41 导电体
42 刷部
42a 顶端
43 基端部
44 粘接部
51 电极保护部
51a 顶端部
51b 保护部开口部(开口部)
52 增强用肋条
53 带状部
54 突起部
55、55A 肋条

Claims (7)

1.一种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放电电极,其支承于所述基板;
箱体,其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一个面敞开,以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从所述敞开的面突出的方式收容所述基板;
绝缘密封部,其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将所述基板绝缘密封,并在使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突出的状态下密封所述敞开的面;
一对电极保护部,其开设有使风通过的开口部,并间隔且彼此相对地配置于所述放电电极的两侧,用于保护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
所述电极保护部从区划所述敞开的面的所述箱体的侧壁延伸设置、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形,
所述放电电极是线状的多个导电体的基部被捆束的刷状放电电极,
成长孔形状的所述开口部被形成为:从该开口部的正面看,看不到所述多个导电体中的闭合状态的导电体的顶端,但看得到打开状态的导电体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部上设有增强用肋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用肋条到达所述侧壁、越过所述绝缘密封部的密封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保护部的外表面以使顶端侧较成为基部的所述侧壁侧更位于具有所述放电电极的内侧的方式倾斜。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保护部成梯形;
所述开口部在与所述电极保护部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长的长孔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密封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
在所述侧壁的内侧形成有肋条,所述肋条表示所述绝缘性树脂的填充终止位置。
7.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装置;
送风装置,其向包括配置有所述放电装置中的所述放电电极的顶端侧的空间的风路送风。
CN201780014187.2A 2016-09-21 2017-01-27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109983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4736 2016-09-21
JP2016184736 2016-09-21
PCT/JP2017/003008 WO2018055783A1 (ja) 2016-09-21 2017-01-27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641A CN109983641A (zh) 2019-07-05
CN109983641B true CN109983641B (zh) 2020-08-04

Family

ID=6169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187.2A Active CN109983641B (zh) 2016-09-21 2017-01-27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86613B2 (zh)
CN (1) CN109983641B (zh)
TW (1) TWI636801B (zh)
WO (1) WO2018055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217B (zh) * 2020-04-30 2023-04-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JP2023074239A (ja) * 2021-11-17 2023-05-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放電装置
JP2023074240A (ja) 2021-11-17 2023-05-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放電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810A (zh) * 2013-06-20 2016-02-0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CN105474484A (zh) * 2013-10-02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JP2016058151A (ja) * 2014-09-05 2016-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1818A (ja) * 2006-10-18 2008-05-0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US20120126041A1 (en) * 2009-08-26 2012-05-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charge device and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5192090B2 (ja) * 2011-05-18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TWM439295U (en) * 2012-01-11 2012-10-11 Armor Science Tch Co Ltd Electrostatic elimination device
US10320160B2 (en) * 2014-03-31 2019-06-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N205236174U (zh) * 2015-09-21 2016-05-18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活化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810A (zh) * 2013-06-20 2016-02-03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CN105474484A (zh) * 2013-10-02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JP2016058151A (ja) * 2014-09-05 2016-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86613B2 (ja) 2020-11-18
TWI636801B (zh) 2018-10-01
JPWO2018055783A1 (ja) 2019-06-27
WO2018055783A1 (ja) 2018-03-29
CN109983641A (zh) 2019-07-05
TW201829000A (zh)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2792B2 (en) 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20160B2 (en) 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JP6612084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09983641B (zh)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US11458223B2 (en) Discharge device and electric machine
JP6936850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07925225B (zh) 离子产生装置及电器设备
JP6804545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15943734A (zh) 可安装放电装置的设备
JP6139874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336186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6581618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15954765A (zh) 放电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CN107530714B (zh) 放电单元以及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