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085B -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 Google Patents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085B
TWI631085B TW106109836A TW106109836A TWI631085B TW I631085 B TWI631085 B TW I631085B TW 106109836 A TW106109836 A TW 106109836A TW 106109836 A TW106109836 A TW 106109836A TW I631085 B TWI631085 B TW I6310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plate
substrate
sealing material
glass
glass fl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6315A (zh
Inventor
清水丈司
石橋將
瓜生英一
長谷川和也
野中正貴
阿部裕之
石川治彥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0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20Uniting glass pieces by fusing without substantial reshaping
    • C03B23/24Making hollow glass sheets or bricks
    • C03B23/245Hollow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086H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orming shaped glass articles in general, e.g. bur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093Tools and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orming shaped glass articles in general, e.g. chuc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12Evacuated glaz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4Discrete spacing elements, e.g. for evacuated glaz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3Assembling the units
    • E06B3/67326Assembling spacer elements with the panes
    • E06B3/67334Assembling spacer elements with the panes by soldering; Preparing the pan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7Evacuating or fill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quilib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pressure;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in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Clean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77Evacuating or fill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quilib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pressure;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in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Cleaning the gap between the panes
    • E06B3/6775Evacuating or filling the gap during assemb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 E06B3/66333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of unusual substances, e.g. wood or other fibrous materials, glass or other transparent materials
    • E06B2003/66338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of unusual substances, e.g. wood or other fibrous materials, glass or other transparent materials of gl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7Connecto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9Glazing, e.g. vacuum glaz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以不殘留排氣管之痕跡的構造,提供具有經減壓之內部空間的玻璃平板單元、及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因此,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具備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接合步驟,藉由第一密封材(410)而將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接合,形成內部空間(510)。減壓步驟,通過第一基板(10)所具有之排氣孔(50),而將內部空間(510)減壓。密封步驟,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藉以使其熔融,並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藉以使其變形。藉由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將排氣孔(50)密封。

Description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經減壓之內部空間的玻璃平板單元與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更具體而言,關於將使用在內部空間之減壓的排氣孔密封而製造玻璃平板單元之技術。
將彼此位於相對向位置之一對基板間的內部空間減壓,將內部空間維持減壓狀態而密封,藉以獲得隔熱性之玻璃平板單元。
在日本國特許出願公開第2001-354456號中記載一種技術,在一對基板中之一方的基板所具有之排氣孔,連接玻璃製的排氣管,通過此排氣管將內部空間減壓後,將排氣管加熱並切斷。
藉由此一技術形成之玻璃平板單元,其切斷的排氣管之痕跡,係以從玻璃平板單元之外表面突出的狀態殘留。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以不殘留排氣管之痕跡的構造,提供具有經減壓之內部空間的玻璃平板單元、及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具備: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
該配置步驟中,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一基板、與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二基板,包夾著框狀的第一密封材而重疊。
該接合步驟,藉由該第一密封材將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彼此接合,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形成為該第一密封材所包圍的內部空間。
該減壓步驟,通過該第一基板所具有之排氣孔,將該內部空間減壓。
該密封步驟,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該排氣孔密封。
該密封步驟,將插入至該排氣孔之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藉以使其熔融,並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藉以使其變形,藉由熔融及變形的該第二密封材將該排氣孔密封。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門窗之製造方法,具備組裝步驟:於該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嵌入門窗框。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構成為對於具有內部空間及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排氣孔之半成品,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該排氣孔密封,藉以製造玻璃平板單元。
該半成品,將包含玻璃平板且具有該排氣孔之第一基板、及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二基板,藉由框狀的第一密封材而彼此接合,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使該第一密封材包圍而形成有該內部空間。
該裝置,具備:減壓機構,構成為通過該排氣孔而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加熱機構,構成為將插入至該排氣孔之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以及推壓機構,構成為將該第二密封材,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一平板、第二平板、框狀的第一密封部、排氣孔、第二密封部、及板片。
該第一平板,包含玻璃平板。
該第二平板,包含玻璃平板,位於與該第一平板相對向的位置。
該第一密封部,將該第一平板與該第二平板之彼此的邊緣部氣密性地接合。
該排氣孔,設置於該第一平板。
該第二密封部,藉由將該排氣孔密封,而在該第一平板與該第二平板之間,形成為該第一密封部所包圍之減壓狀態的內部空間。
該板片,配置於該排氣孔內,包夾該第二密封部而位於該第二平板之相反側的位置。
該第二密封部,在該內部空間中與該第一平板及該第二平板雙方接合,且與該板片接合。
(玻璃平板單元) 依據附圖,就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構造予以說明。另,在附圖中,示意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各構造。圖示的各構造之尺寸形狀,與實際之尺寸形狀相異。
如圖1~圖3所示,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2、第一密封部41、第二密封部42、板片6、複數(多數)個間隔件43、及堰部分47。
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隔著微小距離而彼此位於相對向的位置。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彼此平行,而第一密封部41、第二密封部42、複數間隔件43、及堰部分47,位於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間。
第一平板1,包含玻璃平板15、及疊層於玻璃平板15之低放射膜45(參考圖3)。低放射膜45,係含有銀等具有低放射性之金屬的膜,其具有抑制放射所造成之傳熱的功能。第二平板2,包含玻璃平板25。
下述內容中,將玻璃平板15稱作第一玻璃平板15,將玻璃平板25稱作第二玻璃平板25。第一玻璃平板15與第二玻璃平板25,分別使用以鈉鈣玻璃、高應變點玻璃、化學強化玻璃、無鹼玻璃、石英玻璃、Neoceram、物理強化玻璃等材料形成之各種平板。
第一平板1之與第二平板2對向的對向面12之大部分,係由低放射膜45的表面構成。第二平板2之與第一平板1對向的對向面22,係由第二玻璃平板25的表面構成。
第一密封部41,例如使用玻璃料,形成為框狀。第一密封部41,分別氣密性地與第一平板1之邊緣部、及第二平板2之邊緣部接合。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彼此的邊緣部,藉由第一密封部41而氣密性地接合。
複數間隔件43,彼此隔著距離而分散配置。複數間隔件43,分別位於接觸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彼此的對向面12、22之位置(參考圖3)。
複數間隔件43,位於被框狀的第一密封部41包圍之位置,具有將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間的距離維持為既定距離之功能。複數間隔件43,宜分別為透明或半透明。複數間隔件43之材料、尺寸形狀、配置圖案等,亦可適當地設定。
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在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中之第一平板1側,形成排氣孔50。排氣孔50,係在製造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過程(後述減壓步驟)中,用於施行排氣作業的孔,其於厚度方向D1貫通第一平板1。厚度方向D1,係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厚度方向,同時為第一平板1的厚度方向,且為第二平板2的厚度方向。
排氣孔50,藉由第二密封部42而氣密性地密封。第二密封部42,例如係使用玻璃料形成。
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2、及第一密封部41所包圍之內部空間51,係藉由將與內部空間51連通的排氣孔50密封而密閉。密閉之內部空間51,例如為減壓至0.1Pa以下的真空度為止之隔熱空間。
於排氣孔50內,配置板片6。板片6,具有較排氣孔50的徑小一圈的外徑。板片6,例如係使用金屬形成。
板片6,包夾第二密封部42而位於第二平板2之相反側的位置。板片6,係在製造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過程(後述密封步驟)中,用於對第二密封材420施加壓力的構件(推壓構件60)。
於排氣孔50,宜進一步裝填樹脂以使其覆蓋板片6。藉此,保護排氣孔50,並解決玻璃平板單元之表面的凹陷。
第二密封部42,在內部空間51中,對於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彼此的對向面12、22,以高接合強度接合。
疊層在第一玻璃平板15之厚度方向D1的一面(與第二平板2對向之側的面)之低放射膜45,位於面向內部空間51的位置。低放射膜45,並未以覆蓋第一玻璃平板15的一面之全部的方式疊層,在第一玻璃平板15的一面之一部分,並未疊層低放射膜45。未疊層低放射膜45之部分,係第一玻璃平板15的一面中之,與第一密封部41接合的部分、以及與第二密封部42及堰部分47接合的部分。玻璃平板15的一面中之,與第二密封部42及堰部分47接合的部分,係排氣孔50的開口之邊緣部分。
亦即,第一密封部41、第二密封部42及堰部分47,皆對第一平板1所包含之第一玻璃平板15的表面、與第二平板2所包含之第二玻璃平板25的表面,氣密性地接合。
第一密封部41,對第一玻璃平板15的一面之邊緣部分、與第二玻璃平板25的一面之邊緣部分,氣密性地接合。第二密封部42,對第一玻璃平板15的一面中之排氣孔50的邊緣部分、以及第二玻璃平板25的一面中之與排氣孔50及其邊緣部分對向的部分,氣密性地接合。
堰部分47,例如係使用玻璃料,以使一部分缺口之環狀的形態形成。堰部分47,作為一例為C字形之形態。堰部分47,宜以與第一密封部41相同材料形成,此外,亦宜以與間隔件43相同材料形成。
堰部分47,在內部空間51中,位於包圍排氣孔50的開口之位置。堰部分47,對第一平板1(第一玻璃平板15)接合,對第二平板2(第二玻璃平板25)接合,且對第二密封部42接合。另,堰部分47,亦可僅與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一方(例如僅第二平板2)接合。此外,堰部分47亦可不形成為環狀。
在具備上述構造的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中,藉由在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間,在減壓狀態下夾設以第一密封部41與第二密封部42密封的內部空間51,而具有高隔熱性。第二密封部42,在內部空間51中,分別與第一平板1(第一玻璃平板15)、第二平板2(第二玻璃平板25)、及堰部分47堅固地接合。藉由此第二密封部42,而將排氣孔50,以高可靠度密封。
另,上述各構造,僅為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所具備的各構造之一例。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亦可具備其他構造。
例如,低放射膜45,亦可不包含於第一平板1,而包含於第二平板2。此一情況,如圖11所示之變形例1般地,低放射膜45,疊層於第二玻璃平板25之厚度方向D1的一面(與第一平板1對向之側的面),位於面向內部空間51之位置。低放射膜45,不以覆蓋第二玻璃平板25的一面之全部的方式疊層,而宜在與第一密封部41接合的部分、以及與第二密封部42及堰部分47接合的部分(第二玻璃平板25中之與排氣孔50及其邊緣部分對向的部分)中,將低放射膜45之一部分去除(低放射膜45不存在)。
此外,第一玻璃平板15與第二玻璃平板25之至少一方,亦可由嵌絲的玻璃平板構成。此一情況,如同圖13所示之變形例2,宜以嵌絲的(內設有網狀之金屬絲17)玻璃平板構成第一玻璃平板15,以未嵌絲的玻璃平板構成第二玻璃平板25。此係為了抑制在後述密封步驟中,加熱第二密封部42所用之能量的傳遞(紅外線的放射)受到網狀之金屬絲17阻礙的情形之故。
其次,對於可製造一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使用紅外線放射的方法),予以說明。
一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包含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
配置步驟,如圖4~圖6所示,將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第一密封材410、複數間隔件43、及堰部分47分別配置在既定處。具體而言,於第二基板20的一面(頂面),配置第一密封材410、複數間隔件43、及堰部分47,於第二基板20的上方,對向配置第一基板10。
第一基板10,構成經由各步驟而最終獲得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平板1。同樣地,第二基板20,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二平板2;第一密封材410,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密封部41。
第一基板10,包含玻璃平板105、及疊層於玻璃平板105之低放射膜450。第二基板20,包含玻璃平板205。下述內容中,將玻璃平板105稱作第一玻璃平板105,將玻璃平板205稱作第二玻璃平板205。
第一玻璃平板105,構成經由各步驟而最終獲得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玻璃平板15。同樣地,低放射膜450,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低放射膜45;第二玻璃平板205,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玻璃平板25。
如圖6所示,第一基板10之與第二基板20對向的面之大部分,係由低放射膜450的表面構成。第二基板20之與第一基板10對向的面,係由第二玻璃平板205的表面構成。
於第一基板10(第一玻璃平板105),形成貫通厚度方向D1之排氣孔50。低放射膜450,並未以覆蓋第一玻璃平板105的一面(底面)之全部的方式疊層,而係在第一玻璃平板105之一面全體的邊緣部分、及第一玻璃平板105的一面中之排氣孔50的邊緣部分,將低放射膜450之一部分去除。
低放射膜450之去除作業,可在配置步驟之前一階段,使用適當的膜去除裝置實行。例如,可準備以覆蓋一面之全體的方式疊層有低放射膜450之第一基板10,施行將第一基板10的低放射膜450之一部分去除的作業後,在配置步驟中將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彼此對向地配置。
第一密封材410,係使用分注器等塗布裝置,沿著第二基板20(第二玻璃平板205)的一面(頂面)之外邊緣塗布為框狀,而後將其乾燥並預鍛燒。堰部分47,同樣使用分注器等塗布裝置,在第二基板20(第二玻璃平板205)的一面(頂面)之既定處,以具有缺口475之環狀的形態塗布,而後將其乾燥並預鍛燒。第一密封材410之材料、與堰部分47之材料,宜為相同材料(玻璃料等)。堰部分47,例如,雖以具有缺口475的C字形之形態設置,但堰部分47並未限定於此一形態。
複數間隔件43,在第二基板20的一面中之被第一密封材410包圍的區域,規則地配置。第一基板10之排氣孔50,位於與設置在第二基板20的堰部分47之內周面相對向的位置。
接合步驟,將在配置步驟配置於既定處的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藉由第一密封材410而氣密性地接合。具體而言,將裝設為夾入第一密封材410、複數間隔件43、及堰部分47之狀態的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在熱風循環爐等接合爐內加熱,使熔融的第一密封材410與堰部分47,接合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第一密封材410與堰部分47,分別對第一基板10中之不存在低放射膜450的部分接合。另,並非必須在接合步驟中將堰部分47接合於第一基板10,堰部分47亦可不接合於第一基板10。
藉此,如圖6等所示,在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形成內部空間510。內部空間510,係以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及第一密封材410包圍的空間,僅通過排氣孔50而與外部空間連通。另,在堰部分47的圓周方向之一部分設置缺口475,故內部空間510與外部空間,在此一階段藉由堰部分47而未密封。
藉由經由上述配置步驟與接合步驟,形成半成品8。半成品8,係製造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物品。
在半成品8中,將包含玻璃平板105且具有排氣孔50之第一基板10、及包含玻璃平板205之第二基板20,藉由框狀的第一密封材410而彼此接合。在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內部空間510被第一密封材410包圍而形成。於內部空間510,將具有缺口475的堰部分47,以包圍排氣孔50的開口之方式配置為環狀。堰部分47,除了其圓周方向之一部分(缺口475)以外,與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氣密性地接合。
堰部分47之缺口475,雖僅形成於一處,但亦可在堰部分47之圓周方向隔著距離形成於複數處,缺口475的形態並未特別限定。此一實施形態,雖以隔斷堰部分47的方式形成缺口475,但以不隔斷堰部分47的方式形成缺口475亦可。例如,亦可將堰部分47的圓周方向之一部分形成為較其他部分更低一階,使此一部分(較其他部分凹陷之一個或複數個部分)成為缺口475。
藉由對此半成品8,施行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排氣孔50密封的作業,藉以獲得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亦即,藉由對半成品8實行減壓步驟與密封步驟,而製造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
減壓步驟與密封步驟,係使用圖7~圖9所示之裝置依序實行。此裝置,具備:減壓機構71,使用抵靠在半成品8之排氣頭75而構成;加熱機構72,配置於排氣頭75之相反側而包夾半成品8(參考圖9);以及推壓機構73,設置於排氣頭75。
排氣頭75,構成為將形成在半成品8的內部空間510,通過排氣孔50而減壓,並維持在減壓狀態下。
排氣頭75,具備:有底筒形的頭本體751、以及從頭本體751延長之管狀的連接部753。頭本體751,具有形成於其內部之空間752、及將空間752往外部開放之開口部754。在頭本體751中之包圍開口部754處,配置具有彈性的O型環755。連接部753,構成為使頭本體751之空間752,與吸氣裝置連通連接。
推壓機構73,具備:塊狀的保持部731、以及將保持部731與頭本體751之內底面連結的彈簧733。彈簧733,位於空間752內。推壓機構73,構成為在藉由減壓機構71將內部空間510減壓的狀態下,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另,推壓機構73,為可將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的機構即可,並未限定於上述構造。
減壓步驟中,排氣頭75如同以下地使用。
首先,如圖7所示,以排氣孔50往上方開口的方式(即以第一基板10位於第二基板20上方之位置的方式)裝設半成品8。排氣頭7,以開口部754朝向下方的位態,裝設在排氣孔50之上方。保持部731位於排氣孔50之上方的位置。
此時,於半成品8之排氣孔50,插入第二密封材420與推壓構件60。第二密封材420,例如係使用玻璃料形成之固形的密封材。推壓構件60,例如係使用金屬形成。
第二密封材420與推壓構件60,皆具有較排氣孔50的徑更小的外徑。推壓構件60,具有較第二密封材420更大的外徑。配置於排氣孔50之推壓構件60,包夾第二密封材420而位於第二基板20之相反側的位置。
接著,如圖8所示,使排氣頭75下降,將保持部731之底面抵靠於推壓構件60之頂面。排氣頭75的O型環755,氣密性地抵靠在第一基板10的頂面中之繞排氣孔50全周而包圍的部分。
在第一基板10與頭本體751之間,夾設藉由頭本體751所抵靠的力而彈性變形之O型環755,藉以將頭本體751的空間752與排氣孔50,氣密性地連通。
此時,第二密封材420與其所承載的推壓構件60,藉由彈簧733的偏壓力(復元力),上下夾入第二基板20與保持部731之間。在減壓步驟中,推壓機構73,係作為將第二密封材420以插入至排氣孔50之狀態彈性地保持的保持機構而作用。
此一狀態下,將頭本體751之空間752內的空氣,通過連接部753抽吸(參考圖8中之空心箭頭)。於排氣孔50,雖插入第二密封材420與推壓構件60,但在排氣孔50的內周面與第二密封材420之間存在間隙,在排氣孔50與推壓構件60之間存在間隙,兩間隙相連通。因此,通過第一基板10所具有之排氣孔50、及配置在內部空間510的堰部分47之缺口475,而抽吸(抽真空)內部空間510的空氣。
密封步驟,使用圖9所示之加熱機構72,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密封。
加熱機構72構成為,藉由減壓機構71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之狀態,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非接觸並局部地加熱。
加熱機構72,包含可照射紅外線之照射器720。照射器720,構成為對於以與第二基板20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通過第二基板20(第二玻璃平板205)而從外部照射紅外線,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照射器720,具備:熱源721,放射紅外線;以及聚光構件722,使從熱源721放射出之紅外線聚光至目標處。熱源721,宜使用放射近紅外線之鹵素燈。從熱源721照射的紅外線,係波長短的近紅外線,因而獲得照射的紅外線(近紅外線)不易被玻璃平板(第二玻璃平板205等)吸收等優點。從照射器720照射近紅外線之情況,宜使用近紅外線之吸收率高的黑色材料,以使第二密封材420的近紅外線之吸收率成為30%以上。
經局部地加熱的第二密封材420,若到達既定溫度即熔融、軟化。軟化的第二密封材420,藉由推壓機構73之彈簧733經由推壓構件60帶來的偏壓力(彈力),朝向第二基板20被推入而變形。第二密封材420,朝向與厚度方向D1垂直之方向被推壓擴展,在內部空間510中,變形至接觸堰部分47之內周面為止。第二密封材420,藉由接觸堰部分47,而抑制此一程度以上的擴展。堰部分47之缺口475,藉由被推壓擴展至接觸堰部分47為止的第二密封材420而密封。
在此一階段,排氣孔50藉由第二密封材420而密封,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氣密性地密封。如圖9所示,第二密封材420,在內部空間510中與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雙方接合,且與推壓構件60接合。
另,因加熱而上升之第二密封材420的溫度,可使用保持部731所具備之熱電偶732予以量測。熱電偶732,可量測推壓構件60的溫度。第二密封材420的溫度,係依據推壓構件60的溫度而間接地量測。藉由量測第二密封材420的溫度,而例如可判斷第二密封材420熔融之時間點,可依據此一判斷而控制(反饋控制)減壓機構71與加熱機構72。
經由以上各步驟而製造出的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藉由具備經減壓之內部空間510而具有高隔熱性,且減壓所使用的排氣孔50,以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氣密性地密封。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並未如同習知技術地殘留排氣管之痕跡。因此,排氣管之痕跡不成為玻璃平板單元的破損之原因。
密封步驟中,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構成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二密封部42。同樣地,密封步驟中使用的推壓構件60,在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中,構成以覆蓋第二密封部42的方式位於排氣孔50內之板片6。
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雖將排氣孔50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一處,但亦可將排氣孔50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複數處。此一情況,亦可在各排氣孔50中使用上述減壓機構71、加熱機構72、及推壓機構73,以藉由加熱而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將各排氣孔50密封。
此外,上述製造方法,雖在減壓步驟之階段(形成半成品8後之階段)以與排氣孔50連通的方式連接排氣頭75,但亦可從接合步驟之階段(形成半成品8途中之階段)起,在接合爐內以與排氣孔50連通的方式連接排氣頭75。此一情況,可將接合步驟與減壓步驟(甚至於密封步驟),在接合爐內連續地實施。然則,為了避免第二密封材420在接合步驟熔融,宜於第二密封材420之材料,使用熔點較第一密封材410更高的材料。
第二密封材420之熔點,宜較第一密封材410之熔點更高30~200℃溫度。第二密封材420之熔點,係較第一密封材410之熔點高超過200℃溫度的高溫之情況,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至少一方發生破裂的機率變高。
此外,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雖使推壓構件60(板片6)殘留於排氣孔50內,但亦可在將排氣孔50密封後去除推壓構件60(板片6)。
此外,亦可將藉由上述製造方法形成之玻璃平板單元,保持內部空間510的氣密性並進一步分割,藉以形成一個或複數個玻璃平板單元。此一情況,可使製造步驟所使用之第一基板10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最終獲得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平板1;第一基板10所包含之第一玻璃平板105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玻璃平板15;低放射膜450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低放射膜45。同樣地,可使第二基板20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二平板2;第二基板20所包含之第二玻璃平板205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二玻璃平板25;第一密封材410的分割出之一部分,構成玻璃平板單元的第一密封部41。
接著,對於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各種變形例(變形例1~變形例4),依序予以說明。另,在下述各種變形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構造相同的構造,給予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變形例1) 圖10、圖11所示的變形例1之玻璃平板單元,於半成品8的第二基板20包含低放射膜450。
如圖10所示,低放射膜450,疊層於第二玻璃平板205之厚度方向D1的一面(與第一基板10對向之側的面),位於面向內部空間510之位置。低放射膜450,不以覆蓋第二玻璃平板205的一面(頂面)之全部的方式疊層,而宜在與第一密封材410接合的部分、以及與第二密封材420及堰部分47接合的部分(第二玻璃平板205中之與排氣孔50及其邊緣部分對向的部分)中,不存在低放射膜450。
依此一態樣,則在密封步驟中,可通過第二基板20中之不存在低放射膜450的區域(與排氣孔50及其邊緣部分對向的區域),對直接放置在第二基板20之第二密封材420照射紅外線(參考圖10)。
(變形例2) 圖12、圖13所示的變形例2之玻璃平板單元,以嵌絲的(內設有網狀之金屬絲107)玻璃平板,構成半成品8之第一玻璃平板105,以未嵌絲的(未內設網狀之金屬絲)玻璃平板,構成第二玻璃平板205。變形例2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可通過半成品8中的不存在網狀之金屬絲107的區域(第二玻璃平板205),對第二密封材420照射紅外線,而抑制紅外線的照射受到網狀之金屬絲107的阻礙之情形。內設於第一玻璃平板105的網狀之金屬絲107,構成變形例2的玻璃平板單元之內設於第一玻璃平板15的網狀之金屬絲17(參考圖13)。
(變形例3) 圖14、圖15所示的變形例3之玻璃平板單元,係藉由使用感應加熱之製造方法所製造。
變形例3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包含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經由配置步驟(參考圖16)與接合步驟,而形成圖17、圖18所示之半成品8。
此製造方法的配置步驟,在具有排氣孔50之第一基板10的頂面,配置複數間隔件43與第一密封材410。在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並未配置堰部分47。變形例3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雖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並未包含低放射膜450,但亦可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至少一方包含低放射膜450。
減壓步驟與密封步驟,係使用圖19~圖21所示之裝置而實行。此裝置,具備:使用排氣頭75構成之減壓機構71、加熱機構72(參考圖21)、及推壓機構73。
於推壓機構73所具備之保持部731,將推壓構件60、第二密封材420及吸氣劑44依序疊層。亦即,於保持部731的頂面載置推壓構件60,於推壓構件60的頂面載置第二密封材420,於第二密封材420的頂面載置吸氣劑44。與保持部731連接之彈簧733,對保持部731,給予從頭本體751之內底面遠離的方向(上方)之偏壓力。
減壓步驟中,如同下述地使用排氣頭75。
首先,如圖19所示,以第一基板10位於第二基板20之下方,排氣孔50往下方開口的位態,裝設半成品8。排氣頭75,以頭本體751的開口部754朝向上方的位態,裝設在排氣孔50之下方。保持在保持部731之推壓構件60、第二密封材420、及吸氣劑44,位於開口部754的上方。
上下疊層之推壓構件60、第二密封材420、及吸氣劑44,皆具有較排氣孔50的徑更小的外徑。推壓構件60與吸氣劑44,具有較第二密封材420更小的外徑。
接著,如圖20所示,使排氣頭75上升而抵靠在第一基板10的外表面(第一玻璃平板105的底面),隔著O型環755,使頭本體751之空間752與排氣孔50氣密性地連通。此時於排氣孔50,插入推壓構件60、第二密封材420、及吸氣劑44,藉由彈簧733所給予的偏壓力而將其等在第二基板20與保持部731之間上下夾入。
更詳而言之,吸氣劑44抵靠於第二基板20,第二密封材420,藉由彈簧733所給予的偏壓力而於吸氣劑44與推壓構件60之間在上下方向(厚度方向D1)夾入。吸氣劑44,至少大部分位於內部空間510;第二密封材420與推壓構件60,至少大部分位於排氣孔50。
在此一狀態下,將頭本體751之空間752內的空氣,通過連接部753抽吸(參考圖20中之空心箭頭)。藉此,抽吸(抽真空)內部空間510的空氣。
密封步驟,如圖21所示,使用包含磁場產生器724之加熱機構72,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密封。
具體而言,使排氣頭75抵靠於第一基板10,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裝設線圈狀的磁場產生器724並對其供給交流電力,藉以在包含導電體(具有導電性)之吸氣劑44與推壓構件60,產生過電流。吸氣劑44與推壓構件60,藉由感應加熱而加熱至既定溫度為止。此既定溫度,藉由對磁場產生器724之電力供給而適當地控制。
藉此,將內部空間510保持為減壓狀態,並對位於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從吸氣劑44與推壓構件60之兩側加熱,並通過推壓構件60給予彈簧733的偏壓力。
第二密封材420,藉由來自厚度方向D1之兩側的加熱而熔融、壓扁而變形,藉以對排氣孔50之內周面堅固地接合。排氣孔50,藉由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而氣密性地密封(參考圖21)。此外,藉由將吸氣劑44加熱,而具有吸氣劑44活性化等優點。
上述方法,雖將推壓構件60與吸氣劑44皆感應加熱,但亦可僅將推壓構件60與吸氣劑44之一方感應加熱。
此外,亦可不具有吸氣劑44。此一情況,以藉由感應加熱而發熱的推壓構件60,將以與第二基板20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上述方法,雖將排氣孔50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一處,但亦可設置於第一基板10之複數處。此一情況,亦可在各排氣孔50中,使用上述減壓機構71、加熱機構72(磁場產生器724)、及推壓機構73,以藉由加熱而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將各排氣孔50密封。
如圖14、圖15所示,在藉由上述方法製造出的變形例3之玻璃平板單元,於排氣孔50內殘留推壓構件60(板片6)。亦可將推壓構件60,在密封排氣孔50後去除。
(變形例4) 於圖22、圖23,顯示變形例4之玻璃平板單元。此玻璃平板單元,除了具有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以外,具備第三平板3。
變形例4之玻璃平板單元,雖對第一平板1重疊第三平板3,在第一平板1與第三平板3之間形成第二內部空間52,但並未限定於此,亦可對第二平板2重疊第三平板3,在第二平板2與第三平板3之間形成第二內部空間52。
第三平板3,至少包含玻璃平板35。下述內容中,將玻璃平板35稱作第三玻璃平板35。亦可於第三玻璃平板35,施行適當的塗層。
在第三平板3與第一平板1之彼此的邊緣部之間,夾設具有中空部分之框狀的間隔件34、以及以覆蓋間隔件34的外側之方式形成為框狀的第三密封材38。於間隔件34的中空部分,充填乾燥劑36。第二內部空間52,係全周被第三密封材38包圍之空間,間隔件34位於第二內部空間52。
間隔件34係以鋁等金屬形成,在內周側具有通氣孔341。間隔件34的中空部分,通過通氣孔341而與第二內部空間52連通。乾燥劑36,例如為矽氧凝膠。第三密封材38,例如係以矽樹脂、丁基橡膠等高氣密性之樹脂形成。
被第一平板1、第三平板3、及第三密封材38包圍的第二內部空間52,為從外部密閉的空間。於第二內部空間52,充填乾燥氣體(氬等乾燥之稀有氣體、乾燥空氣等)。
製造變形例4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除了包含上述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以外,包含第二接合步驟。第二接合步驟,係在將間隔件34夾入第一平板1與第三平板3(或第二平板2與第三平板3)之狀態下,藉由第三密封材38氣密性地接合之步驟。
變形例4之玻璃平板單元,雖對於經由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而形成之玻璃平板單元,重疊第三平板3,但亦可對於將經由此等步驟而形成之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重疊第三平板3。此外,亦可對於變形例1~變形例3之任一例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重疊第三平板3。
(門窗) 接著,對於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予以說明。
圖24,顯示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此門窗,於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嵌入門窗框9,具有高隔熱性。
作為一例門窗框9為窗框,圖24所示的門窗,係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窗戶。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並未限定為窗戶,亦可為玄關門、室內門等其他門窗。
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之製造方法,除了包含一實施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的各步驟以外,包含組裝步驟。
組裝步驟,係在經由上述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而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之邊緣部,嵌入矩形的門窗框9之步驟。經由此等步驟而製造之門窗(窗戶),具備形成有減壓狀態的內部空間510之玻璃平板單元,故具有高隔熱性。
圖24所示之門窗,雖對於經由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而形成的玻璃平板單元,嵌入門窗框9,但亦可對於將經由此等步驟而形成之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嵌入門窗框9。自然,亦可對於變形例1~變形例4之任一例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嵌入門窗框9。
以上,雖對玻璃平板單元及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加以說明,但玻璃平板單元及具備該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並未限定於附圖所示之實施形態或變形例,而可施行適當的設計變更,或適當組合各變形例的構造。
例如,亦可在一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1、2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取代使用照射器720作為加熱機構72,而使用如變形例3之磁場產生器724將推壓構件60感應加熱,藉由經感應加熱的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此外,亦可在一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1、2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取代使用照射器720作為加熱機構72,而使用如變形例3之吸氣劑44與磁場產生器724,藉由經感應加熱的吸氣劑44,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效果) 如同從上述實施形態及其各變形例所理解,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具備:配置步驟、接合步驟、減壓步驟、及密封步驟。
配置步驟,包含玻璃平板(105)之第一基板(10)、與包含玻璃平板(205)之第二基板(20),包夾著框狀的第一密封材(410)而重疊。接合步驟,藉由第一密封材(410)而將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彼此接合,在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形成為第一密封材(410)所包圍的內部空間(510)。
減壓步驟,通過第一基板(10)所具有之排氣孔(50),將內部空間(510)減壓。密封步驟,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排氣孔(50)密封。密封步驟,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藉以使其熔融,並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藉以使其變形,藉由熔融及變形的第二密封材(420)將排氣孔(50)密封。
因此,若依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因具備經減壓之內部空間(510)而具有高隔熱性。進一步,內部空間(510)之減壓所使用的排氣孔(50),係以第二密封材(420)密封,故並未如同習知地殘留排氣管之痕跡,而使密封之痕跡成為玻璃平板單元的破損之原因的情形受到抑制。
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將熔融的第二密封材(420),在內部空間(510)中推壓擴展,而與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雙方接合。
因此,若依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將第二密封材(420),對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彼此的對向面接合,故更為確實地施行第二密封材(420)所進行之排氣孔(50)的密封。
第3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在直接接觸第二基板(20)的狀態下局部地加熱,並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
因此,若依第3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將第二密封材(420)對第二基板(20)更為堅固地接合。
第4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1~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藉由插入至排氣孔(50)之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
因此,若依第4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可將第二密封材(420),夾入推壓構件(60)與第二基板(20)之間而使其變形。此外,藉由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推入,故抑制第二密封材(420)與製造設備接合之情形。
第5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1~第4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藉由對第二密封材(420)照射紅外線,而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因此,若依第5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藉由使用紅外線,而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且有效率地加熱。
第6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1~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藉由插入至排氣孔(50)之導電性的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並藉由經感應加熱的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因此,若依第6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藉由經感應加熱的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並給予壓力。因此,有效率地施行排氣孔(50)的密封。
第7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1~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密封步驟,在第二密封材(420)與第二基板(20)之間,配置吸附氣體用的吸氣劑(44)。藉由插入至排氣孔(50)之推壓構件(60),將第二密封材(420)與吸氣劑(44),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
因此,若依第7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可在吸氣劑(44)與推壓構件(60)之間對第二密封材(420)給予壓力,且變得容易藉由吸氣劑(44)之氣體吸附作用,維持密封後之內部空間(51)的真空度。
第8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為,在第7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中,吸氣劑(44),具有導電性。密封步驟,藉由經感應加熱的吸氣劑(44),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
因此,若依第8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藉由經感應加熱的吸氣劑(44),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且有效率地加熱。
第9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具備第二接合步驟:於藉由第1~第8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所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藉由框狀的第三密封材(38),而接合包含玻璃平板(35)之第三平板(3)。
因此,若依第9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則獲得隔熱性更高之玻璃平板單元。
第1形態的門窗之製造方法,具備組裝步驟:於藉由第1~第9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所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者,嵌入門窗框(9)。
因此,若依第1形態的門窗之製造方法,則有效率地製造具備不殘留排氣管之痕跡的隔熱性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
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構成為對於具有內部空間(510)及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排氣孔(50)之半成品(8),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排氣孔(50)密封,藉以製造玻璃平板單元。
半成品(8),將包含玻璃平板(105)且具有排氣孔(50)之第一基板(10)、及包含玻璃平板(205)之第二基板(20),藉由框狀的第一密封材(410)而彼此接合,在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使第一密封材(410)包圍而形成有內部空間(510)。
該裝置,具備減壓機構(71)、加熱機構(72)、及推壓機構(73)。減壓機構(71),構成為通過排氣孔(50)而將內部空間(510)維持在減壓狀態。加熱機構(72),構成為將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推壓機構(73),構成為將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
因此,若依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則使用該製造裝置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因具備經減壓之內部空間(510)而具有高隔熱性。進一步,將內部空間(510)之減壓所使用的排氣孔(50),之後藉由第二密封材(420)密封,故並未如同習知地殘留排氣管之痕跡,而使密封之痕跡成為玻璃平板單元的破損之原因的情形受到抑制。
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為,在第1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中,推壓機構(73),構成為將第二密封材(420),在內部空間(510)中推壓擴展,將第二密封材(420),與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雙方接合。
因此,若依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則將第二密封材(420),對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彼此的對向面接合,故更為確實地施行第二密封材(420)所進行之排氣孔(50)的密封。
第3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為,在第2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中,加熱機構(72),構成為將以與第二基板(20)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局部地加熱。推壓機構(73),構成為將以與第二基板(20)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朝向第二基板(20)推入。
因此,若依第3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則將第二密封材(420)對第二基板(20)更為堅固地接合。
第4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為,在第1~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中,加熱機構(72),包含照射器(720)。照射器(720),構成為對插入至排氣孔(50)之第二密封材(420)照射紅外線。
因此,若依第4形態的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則藉由使用紅外線,將第二密封材(420)局部且有效率地加熱。
第1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一平板(1)、第二平板(2)、框狀的第一密封部(41)、排氣孔(50)、第二密封部(42)、及板片(6)。
第一平板(1),包含玻璃平板(15)。第二平板(2),包含玻璃平板(25),位於與第一平板(1)相對向的位置。框狀的第一密封部(41),將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彼此的邊緣部氣密性地接合。排氣孔(50),設置於第一平板(1)。第二密封部(42),藉由將排氣孔(50)密封,而在第一平板(1)與第二平板(2)之間,形成為第一密封部(41)所包圍之減壓狀態的內部空間(51)。板片(6),配置於排氣孔(50)內,包夾第二密封部(42)而位於第二平板(2)之相反側的位置。第二密封部(42),在內部空間(51)中與第一平板(1)及第二平板(2)雙方接合,且與板片(6)接合。
因此,第1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將內部空間(51)減壓所使用的排氣孔(50),藉由第二密封部(42)密封,並未如同習知地殘留排氣管之痕跡。因此,第1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抑制密封之痕跡使外觀不佳的情形;此外,抑制密封之痕跡成為玻璃平板單元的破損之原因的情形。另,第1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中,板片(6)位於覆蓋隱藏第二密封部(42)之位置。
1‧‧‧第一平板
10‧‧‧第一基板
105、15‧‧‧玻璃平板(第一玻璃平板)
107、17‧‧‧金屬絲
12‧‧‧對向面
2‧‧‧第二平板
20‧‧‧第二基板
205、25‧‧‧玻璃平板(第二玻璃平板)
22‧‧‧對向面
3‧‧‧第三平板
34、43‧‧‧間隔件
341‧‧‧通氣孔
35‧‧‧玻璃平板(第三玻璃平板)
36‧‧‧乾燥劑
38‧‧‧第三密封材
41‧‧‧第一密封部
410‧‧‧第一密封材
42‧‧‧第二密封部
420‧‧‧第二密封材
44‧‧‧吸氣劑
45、450‧‧‧低放射膜
47‧‧‧堰部分
475‧‧‧缺口
50‧‧‧排氣孔
51、510‧‧‧內部空間
52‧‧‧第二內部空間
6‧‧‧板片
60‧‧‧推壓構件
71‧‧‧減壓機構
72‧‧‧加熱機構
720‧‧‧照射器
721‧‧‧熱源
722‧‧‧聚光構件
724‧‧‧磁場產生器
73‧‧‧推壓機構
731‧‧‧保持部
732‧‧‧熱電偶
733‧‧‧彈簧
75‧‧‧排氣頭
751‧‧‧頭本體
752‧‧‧空間
753‧‧‧連接部
754‧‧‧開口部
755‧‧‧O型環
8‧‧‧半成品
9‧‧‧門窗框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立體圖。 圖2係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俯視圖。 圖3係圖2的A-A線剖面圖。 圖4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配置步驟下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配置步驟及接合步驟下的狀態之俯視圖。 圖6係顯示圖5的B-B線剖面圖。 圖7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減壓步驟下的狀態之側視圖。 圖8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減壓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9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密封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10係顯示在製造變形例1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密封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11係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剖面圖。 圖12係顯示在製造變形例2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密封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13係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剖面圖。 圖14係變形例3之玻璃平板單元的俯視圖。 圖15係圖14的C-C線剖面圖。 圖16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配置步驟下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7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配置步驟及接合步驟下的狀態之俯視圖。 圖18係圖17的D-D線剖面圖。 圖19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減壓步驟下的狀態之側視圖。 圖20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減壓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21係顯示在製造同上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途中之密封步驟下的狀態之部分斷開側視圖。 圖22係變形例4之玻璃平板單元的俯視圖。 圖23係圖22的E-E線剖面圖。 圖24係具備一實施形態之玻璃平板單元的門窗之俯視圖。

Claims (13)

  1. 一種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具備以下步驟:配置步驟,將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一基板、與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二基板,包夾著框狀的第一密封材而重疊;接合步驟,藉由該第一密封材將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彼此接合,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形成為該第一密封材所包圍的內部空間;減壓步驟,通過該第一基板所具有之排氣孔,將該內部空間減壓;以及密封步驟,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該排氣孔密封;其特徵為:於該密封步驟,將插入至該排氣孔之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藉以使其熔融,並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藉以將熔融的該第二密封材,在該內部空間中推壓擴展而使其變形,而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雙方接合,藉由熔融及變形的該第二密封材將該排氣孔密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密封步驟,將插入至該排氣孔之該第二密封材,在直接接觸該第二基板的狀態下局部地加熱,並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密封步驟,藉由插入至該排氣孔之推壓構件,將該第二密封材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密封步驟,藉由對該第二密封材照射紅外線,而將該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密封步驟,藉由插入至該排氣孔的導電性之推壓構件,將該第二密封材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並藉由經感應加熱的該推壓構件,將該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於該密封步驟,在該第二密封材與該第二基板之間,配置吸附氣體用的吸氣劑;藉由插入至該排氣孔之推壓構件,將該第二密封材與該吸氣劑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吸氣劑,具有導電性;於該密封步驟,藉由經感應加熱的該吸氣劑,將該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
  8. 一種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第二接合步驟:於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所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而得者,藉由框狀的第三密封材,而接合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三平板。
  9. 一種門窗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組裝步驟:於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所製造出的玻璃平板單元、或將該玻璃平板單元分割而得者,嵌入門窗框。
  10. 一種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對於具有內部空間及與該內部空間連通的排氣孔之半成品,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而將該排氣孔密封,藉以製造玻璃平板單元;其特徵為:該半成品,係將包含玻璃平板且具有該排氣孔之第一基板、及包含玻璃平板之第二基板,藉由框狀的第一密封材而彼此接合,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由該第一密封材包圍而形成該內部空間;該裝置,具備:減壓機構,通過該排氣孔而將該內部空間維持在減壓狀態;加熱機構,將插入至該排氣孔之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以及推壓機構,將該第二密封材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且該推壓機構,將該第二密封材在該內部空間中推壓擴展,使該第二密封材與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雙方接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加熱機構,構成為將以與該第二基板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該排氣孔之該第二密封材,局部地加熱;該推壓機構,構成為將以與該第二基板直接接觸的方式插入至該排氣孔之該第二密封材,朝向該第二基板推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其中,該加熱機構,包含照射器,其構成為對插入至該排氣孔之該第二密封材照射紅外線。
  13. 一種玻璃平板單元,具備:第一平板,包含玻璃平板;第二平板,包含玻璃平板,位於與該第一平板相對向的位置;第一密封部,呈框狀,將該第一平板與該第二平板之彼此的邊緣部氣密性地接合;排氣孔,設置於該第一平板;第二密封部,藉由將該排氣孔密封,而在該第一平板與該第二平板之間,形成為該第一密封部所包圍之減壓狀態的內部空間;以及板片,配置於該排氣孔內,包夾該第二密封部而位於該第二平板之相反側的位置;其特徵為:該第二密封部,在該內部空間中與該第一平板及該第二平板雙方接合,且與該板片接合。
TW106109836A 2016-03-31 2017-03-24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TWI631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2500 2016-03-31
JP2016-072500 2016-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315A TW201736315A (zh) 2017-10-16
TWI631085B true TWI631085B (zh) 2018-08-01

Family

ID=5996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836A TWI631085B (zh) 2016-03-31 2017-03-24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858279B2 (zh)
EP (4) EP3438399B1 (zh)
JP (4) JP6757912B2 (zh)
TW (1) TWI631085B (zh)
WO (4) WO2017170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2283B2 (ja) * 2018-03-30 2022-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製造用の封止ヘッド及び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仕掛品の封止方法
US20210017805A1 (en) * 2018-04-27 2021-01-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Glass panel unit, glass window,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panel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window
EP3805171A4 (en) * 2018-05-30 2021-07-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LASS PANEL UNIT
JP7018588B2 (ja) * 2018-05-30 2022-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EP3805175B1 (en) * 2018-05-31 2023-09-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Glass panel unit assembl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assembly
CN108868528B (zh) * 2018-07-03 2020-01-10 邢台恒瑞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换气结构的智能玻璃
WO2020026624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11908808B (zh) * 2020-08-19 2023-11-10 四川零能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封口组件及排气封口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7538A (ja) * 1998-02-26 1999-09-14 Asahi Glass Co Ltd スペーサ配置方法および複層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03930269A (zh) * 2011-11-16 2014-07-16 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具有吸收用填料的真空玻璃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075A (en) * 1977-12-02 1979-06-26 The Singer Company Hermetic bonded seal
JP3828341B2 (ja) 1996-06-17 2006-10-0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真空複層ガラス
JP3859771B2 (ja) 1996-06-17 2006-12-2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真空複層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65634B2 (ja) * 1998-06-29 2003-1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3548434B2 (ja) * 1998-09-14 2004-07-2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
AUPP712198A0 (en) 1998-11-13 1998-12-10 University Of Sydney, The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evacuating a glass chamber
AU5406399A (en) * 1999-08-27 2001-03-26 Qingdao Synergy Technology Appliance Co., Lt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cuum glazing and its application mechanical system
EP1160217B1 (en) * 1999-12-24 2004-09-2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oduction method of glass panel and glass panel
JP2002137940A (ja) * 2000-10-31 2002-05-1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そのガラスパネル
JP2002012455A (ja) * 2000-04-27 2002-01-15 Central Glass Co Ltd 低圧複層ガラス
JP2001354456A (ja) 2000-06-09 2001-12-25 Central Glass Co Ltd 低圧複層ガラス
JP2004168627A (ja) 2002-11-22 2004-06-1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遮熱器具
US20050217319A1 (en) * 2002-12-05 2005-10-06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Vacuum glass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vacuum glass panel manufactured b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4193086A (ja) * 2002-12-13 2004-07-0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及びガラ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4352567A (ja) 2003-05-29 2004-12-1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断熱・遮熱性ガラスパネル
JP2005139055A (ja) 2003-11-10 2005-06-02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ガラスパネル
WO2008004709A1 (fr) 2006-07-06 2008-01-10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Panneau de verre à pression reduit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US8460493B2 (en) * 2007-12-14 2013-06-11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Evacuation and port sealing techniques for vacuum insulating glass units, and/or vacuum oven for accomplishing the same
US8137494B2 (en) * 2007-12-14 2012-03-20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Vacuum insulating glass unit with large pump-out port, and/o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90320921A1 (en) 2008-02-01 2009-12-31 Grommesh Robert C Photovoltaic Glaz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2079619B (zh) * 2009-11-27 2012-02-15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板复合封接方法
WO2012117978A1 (ja) * 2011-02-28 2012-09-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気密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US8679599B2 (en) 2011-03-29 2014-03-25 Corning Incorporated Light-weight strengthened, low-emittance vacuum insulated glass (VIG) windows
WO2013008724A1 (ja) 2011-07-08 2013-01-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複層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TR201908104T4 (tr) 2012-05-18 2019-06-21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Çoklu pencere camlarının üretim yöntemi.
PL3170800T3 (pl) 2014-07-18 2020-02-28 AGC Inc. Wielowarstwowe szkło próżniowe i sposób wytwarzania wielowarstwowego szkła próżniowego
EP3337944B1 (en) * 2015-08-20 2020-01-08 VKR Holding A/S Evacuation head with ceramic heater for vig unit manufacture
WO2017056422A1 (ja) * 2015-09-29 2017-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ガラス窓
WO2017120236A1 (en) 2016-01-04 2017-07-13 PDS IG Holding LLC Gas filling of an insulating glass uni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7538A (ja) * 1998-02-26 1999-09-14 Asahi Glass Co Ltd スペーサ配置方法および複層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03930269A (zh) * 2011-11-16 2014-07-16 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具有吸收用填料的真空玻璃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54600B2 (en) 2022-02-22
WO2017170380A1 (ja) 2017-10-05
JPWO2017170380A1 (ja) 2019-02-14
JPWO2017170076A1 (ja) 2019-02-28
EP3438401C0 (en) 2023-06-07
EP3438402A1 (en) 2019-02-06
EP3438400A4 (en) 2019-03-20
US10941068B2 (en) 2021-03-09
JPWO2017170378A1 (ja) 2019-02-14
EP3438400A1 (en) 2019-02-06
TW201736315A (zh) 2017-10-16
JP6757912B2 (ja) 2020-09-23
EP3438401A4 (en) 2019-03-20
EP3438399A1 (en) 2019-02-06
US10858279B2 (en) 2020-12-08
US10974985B2 (en) 2021-04-13
EP3438402B1 (en) 2023-05-17
EP3438401B1 (en) 2023-06-07
WO2017170076A1 (ja) 2017-10-05
EP3438399C0 (en) 2024-02-21
EP3438399A4 (en) 2019-03-20
JP6664108B2 (ja) 2020-03-13
US20190077703A1 (en) 2019-03-14
WO2017170379A1 (ja) 2017-10-05
JPWO2017170379A1 (ja) 2019-02-28
US20200300030A1 (en) 2020-09-24
JP6757911B2 (ja) 2020-09-23
EP3438399B1 (en) 2024-02-21
US20190084878A1 (en) 2019-03-21
WO2017170378A1 (ja) 2017-10-05
EP3438401A1 (en) 2019-02-06
EP3438402A4 (en) 2019-04-24
JP6796807B2 (ja) 2020-12-09
US20190119142A1 (en)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085B (zh) 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方法、門窗之製造方法、玻璃平板單元之製造裝置及玻璃平板單元
EP3647291A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glass panel unit
JP7113298B2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窓の製造方法
US1126831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JPWO2020026624A1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868836B2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建具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ス吸着ユニット
WO2020217779A1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20220170313A1 (en) Glass pan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glass panel unit
JPWO2019208003A1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EP3604245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pan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window
JPWO2019208002A1 (ja) 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ガラス窓、ガラスパネ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