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8334B -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type flat track - Google Patents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type flat trac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8334B
TWI628334B TW103113653A TW103113653A TWI628334B TW I628334 B TWI628334 B TW I628334B TW 103113653 A TW103113653 A TW 103113653A TW 103113653 A TW103113653 A TW 103113653A TW I628334 B TWI628334 B TW I6283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frame type
protective
type flat
flat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1449A (zh
Inventor
幸野茂
羽田野一成
入江隆昭
森敏博
唐須崇
吉田敏幸
Original Assignee
九州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
大和軌道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九州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 大和軌道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九州旅客鐵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1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334B/zh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如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該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針對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能夠防止列車脫離主正線軌道及防止列車自主正線軌道越出。該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具備保護緊固裝置20,該保護緊固裝置20具有固定於框型平板1之固定構件21、與設置於固定構件21的上部之保護保持構件23;保護材10具有防止車輪向主正線軌道50的內方脫軌之外側卡止部13、與防止已脫軌之列車向軌道外方越出之內側卡止部14;保護保持構件23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沿著主正線軌道50配設保護材10,與主正線軌道50的內側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該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並且將該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配置於高於主正線軌道50上表面之位置;上述固定構件介隔上述框型平板的鋼筋排列5而固定於遠離平板內側端6之位置。

Description

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中的車輪保護裝置。
先前,大多數鐵路軌道係使用軌枕來設置主正線軌道(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檔案中的「主正線軌道」係指鐵路列車所行駛之軌道),但有時使用框型平板來設置主正線軌道。框型平板例如用在積雪對於軌道之影響較小之區間,且為中央部分已被挖空之構造。藉由挖空中央部分的混凝土而實現輕量化與減少成本。對於該框型平板而言,沿著兩端部上表面的軌道鋪設方向分別固定有主正線軌道。
另一方面,存在沿著主正線軌道設置車輪保護裝置之情形,該車輪保護裝置防止車輪脫離主正線軌道,並且即使車輪脫軌,亦會防止鐵路列車(以下亦僅稱為「列車」)大幅度地向軌道外方越出。
例如,作為此種先前技術,已有如下技術:與主正線軌道平行地配設護軌,該護軌具備:外側卡止部,其防止車輪向主正線軌道內方脫軌;以及內側卡止部,即使脫軌,其亦會防止列車向軌道外方越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作為其他先前技術,已有如下技術:在固定於軌枕之底板上固定主正線軌道與護軌,該護軌具備:外側卡止部,其防止車輪向主正線軌道內側脫軌;以及內側卡止部,即使脫軌,其亦會防止列車向軌道 外方越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688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2772號公報
且說,對於上述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而言,仍有如下要求:欲實現防止列車脫離主正線軌道,及實現即使脫軌,亦防止列車向軌道外方越出。
然而,框型平板為寬度方向尺寸受到限制之構造,並且為中央部分已被挖空之構造,因此,即使欲沿著主正線軌道設置上述專利文獻1、2所記載之車輪保護裝置,亦無法適當地配置車輪保護裝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如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該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針對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能夠防止列車脫離主正線軌道及防止列車自主正線軌道越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沿著利用軌道緊固裝置而固定於框型平板之主正線軌道配設保護材,該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具備保護緊固裝置,該保護緊固裝置具有固定於上述框型平板之固定構件、與設置於該固定構件上部之保護保持構件;上述保護材具有防止車輪向上述主正線軌道內方脫軌之外側卡止 部、與防止已脫軌之列車向軌道外方越出之內側卡止部;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沿著上述主正線軌道配設上述保護材,與上述主正線軌道的內側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該保護材的外側卡止部,並且將該保護材的外側卡止部配置於高於上述主正線軌道上表面之位置;上述固定構件介隔上述框型平板的鋼筋排列而固定於遠離該框型平板的平板內側端之位置。該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檔案中的「鋼筋排列」係指配設於框型平板的混凝土內之鋼筋等強度構件。又,「平板內側端」係指框型平板中央部分的已被挖空之部分的端部。
根據該構成,只要將配設保護材之保護保持構件,固定於以介隔框型平板的鋼筋排列之方式而固定於遠離平板內側端之位置的固定構件,則能夠藉由以介隔框型平板的強度構件即鋼筋排列之方式受到固定之固定構件,以穩定之強度沿著主正線軌道配設保護材。而且,能夠利用該保護材的外側卡止部保護欲脫軌之車輪,從而防止脫軌,且即使車輪已脫軌,亦能夠利用內側卡止部卡止已脫軌之列車,防止列車自軌道大幅度地向外側越出。
又,上述固定構件亦可介隔沿著上述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延伸之鋼筋排列、與沿著軌道寬度方向延伸之鋼筋排列而固定於框型平板。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藉由自固定構件向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及軌道寬度方向設置之鋼筋排列,更穩定地支持作用於保護材之大負載。
又,上述保護材係以使接縫位於上述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 向的中央部分之方式構成;上述保護緊固裝置亦可設置於與位於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中央部分之保護材的接縫靠近之位置。於該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檔案中,將列車前進方向稱為軌道鋪設方向。
根據此種構成,保護材的端部位於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中央部分,因此,能夠藉由保護緊固裝置,在框型平板的中央部分穩定地支持作用於保護材端部之大負載,從而能夠抑制大負載作用於框型平板的端部位置。
又,上述保護材亦可於特定位置之接縫處具有絕緣部;上述絕緣部具有:連結構件,其固定且連結於鄰接之保護材的端部;以及絕緣材,其配設於上述連結構件與保護材之間,使鄰接之保護材的接縫絕緣。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使保護材的絕緣部位於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中央部分,由框型平板的中央部分承受作用於保護材端部之大負載,且利用保護材的接縫穩定地實現絕緣。
又,上述固定構件亦可具有自與框型平板接觸之部分向軌道寬度方向內方延伸之支持部;上述支持部具備旋動軸,該旋動軸以能夠圍繞與主正線軌道平行之軸旋動之方式支持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能夠以上述旋動軸為中心而使上述保護材轉換至與主正線軌道的內側隔開特定間隔地配置之保護位置、與向軌道內方退避之退避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例如當對主正線軌道進行更換時,能夠利用保護保持構件使保護材向軌道內方退避,例如在主正線軌道的更換作業時,能夠減少拆除保護材所耗費之勞力與時間。
又,上述固定構件亦可具有突出設置於該固定構件的軌道鋪設方向的兩端部之固定座;一個端部的上述固定座中,與上述主正線軌道的固定位置靠近之位置的固定座亦設置於固定構件的軌道鋪設方向的中央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在將主正線軌道固定於框型平板之位置附近固定固定構件,從而能夠將保護緊固裝置設置於框型平板的強度高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亦能夠具備防止列車脫軌及越出之車輪保護裝置。
1‧‧‧框型平板
2‧‧‧間隙
3‧‧‧中央切口部
4‧‧‧端部切口部
5‧‧‧鋼筋排列
6‧‧‧平板內側端
10‧‧‧保護材
11‧‧‧腹部
12‧‧‧凸緣部
13‧‧‧外側卡止部
14‧‧‧內側卡止部
20‧‧‧保護緊固裝置
21‧‧‧固定構件
22‧‧‧固定螺栓
23‧‧‧保護保持構件
24‧‧‧支持部
25‧‧‧支持孔
26‧‧‧旋動軸
27‧‧‧保持部
28‧‧‧支持構件
29‧‧‧安裝螺栓
30‧‧‧固定座
31‧‧‧長孔
32‧‧‧斜面
33‧‧‧傾斜墊圈
34‧‧‧支持部
35‧‧‧支持孔
36‧‧‧安裝孔
37‧‧‧凹部
38‧‧‧凸部
39‧‧‧負載支持部
40‧‧‧安裝孔
41‧‧‧連結螺栓
50‧‧‧主正線軌道
60‧‧‧軌道緊固裝置
61‧‧‧基座構件
62‧‧‧固定螺栓
63‧‧‧按壓配件
70‧‧‧絕緣部
71‧‧‧絕緣外罩
72‧‧‧絕緣材
73‧‧‧連結構件
74‧‧‧第1連結構件
75‧‧‧第2連結構件
76‧‧‧螺栓
77‧‧‧補助構件
82‧‧‧螺母
90‧‧‧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
A‧‧‧特定間隔
B‧‧‧高度
L‧‧‧軌道鋪設方向
M‧‧‧軌道寬度方向
S‧‧‧間隙
V‧‧‧列車
W‧‧‧車輪
D‧‧‧越出防止突起部
F‧‧‧負載(橫向力)
圖1係表示具備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之框型平板軌道的俯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的俯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III-III剖面圖。
圖4(a)、(b)係圖3所示之固定構件之圖式,(a)係俯視圖,(b)係正視圖。
圖5係圖3所示之保護保持構件的正視圖。
圖6(a)、(b)係表示作用於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之力的方向的圖,(a)係表示在防止列車脫軌時起作用之力的方向的正視圖,(b)係表示在防止列車越出時起作用之力的方向的正視圖。
圖7係表示轉換了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的保護緊固裝置後之狀態的正視圖。
圖8係表示設置於圖1所示之框型平板軌道之絕緣部的俯視圖。
圖9(a)、(b)係圖8所示之絕緣部的放大圖,(a)係俯視圖,(b)係側視圖。
圖10(a)係圖9(a)所示之Xa-Xa剖面圖,圖10(b)係圖9(a)所示之Xb-Xb剖面圖。
圖11係表示鐵路列車在具備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之主正線軌道上行駛之狀態的正視圖。
圖12係藉由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防止脫軌時的正視圖。
圖13係藉由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防止越出時的正視圖。
以下,基於圖式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於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以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90(以下僅稱為「車輪保護裝置」)為例進行說明,該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90能夠向軌道內方轉換保護材。又,將列車前進方向稱為軌道鋪設方向L,將與該軌道鋪設方向L正交之方向稱為軌道寬度方向M。
如圖1所示,沿著軌道鋪設方向L,以特定間隔設置有框型平板1。框型平板1形成為俯視呈大致矩形之塊狀,於各個框型平板1之間設置有間隙2。該框型平板1於中央部分設置有中央切口部3,於軌道鋪設方向L之框型平板1的鄰接部分設置有俯視呈圓形之端部切口部4。如此,框型平板1藉由設置中央切口部3及端部切口部4而實現輕量化,且被用於欲實現軌道輕量化之情形等。又,框型平板1於內部設置有作為強度構件的鋼筋排列5。鋼筋排列5係以沿著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L及軌道寬度方向M延伸之方式設置,設置鋼筋排列5以使框型平板1具有特定強 度。於該圖中,圖示了主要的鋼筋排列5。
於上述框型平板1中,沿著軌道寬度方向M的兩端部上表面的軌道鋪設方向L設置有主正線軌道50。該主正線軌道50利用軌道緊固裝置60而固定於框型平板1。該軌道緊固裝置60以特定間隔,沿著框型平板1的軌道寬度方向M兩端部的軌道鋪設方向L設置。
上述軌道緊固裝置60介隔虛線所示之鋼筋排列5而設置於框型平板1。該實施形態之軌道緊固裝置60為如下構造:利用固定螺栓62將基座構件61固定於框型平板1,且利用按壓配件63將主正線軌道50固定於該基座構件61(圖3)。
而且,靠近設置有上述軌道緊固裝置60之位置,設置有安裝車輪保護裝置90的保護材10之保護緊固裝置20。該保護緊固裝置20設置於主正線軌道50的軌道內方,將保護材10配設於主正線軌道50的軌道內方。該保護緊固裝置20靠近如下位置而配置,該位置係在軌道鋪設方向L上與固定有主正線軌道50之軌道緊固裝置60錯開之位置。
於保護緊固裝置20上設置有固定於框型平板1之固定構件21(圖3)。該固定構件21介隔上述鋼筋排列5內的沿著軌道鋪設方向L設置之作為強度構件的鋼筋排列5而由固定螺栓22固定。又,該固定構件21亦介隔沿著軌道寬度方向M設置之作為強度構件的鋼筋排列5而由固定螺栓22固定。亦即,於鋼筋排列5的軌道寬度方向左右位置及軌道鋪設方向前後位置,將固定構件21固定於框型平板1。如此,沿著框型平板1的強度構件將固定構件21予以固定,實現由固定構件21穩定地支持負載。
如圖2、3所示,車輪保護裝置90的保護緊固裝置20具有 上述固定構件21、與設置於該固定構件21上部之保護保持構件23。固定構件21與框型平板1的中央切口部3側的平板內側端6隔開特定距離而受到固定。固定該固定構件21之位置成為由固定螺栓22包夾框型平板1的鋼筋排列5之位置,該固定螺栓22將固定構件21固定於框型平板1。而且,於沿著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L與軌道寬度方向M延伸之鋼筋排列5在固定座30(圖2)之間交叉之位置,設置有固定構件21,將固定構件21適當地固定於框型平板1的強度構件的位置(圖1)。
安裝於該保護緊固裝置20之保護材10具有腹部11與凸緣部12且形成為大致T字狀之剖面,上述腹部11自受到設置於保護緊固裝置20的保護保持構件23之U字狀的保持部27臨時支持之狀態而由支持構件28夾持,上述凸緣部12設置於上述腹部11的上端且沿著水平方向延伸。該凸緣部12的水平方向的一端為外側卡止部13,另一端成為內側卡止部14。該保護材10藉由上述保護保持構件23而配設於特定位置。
將腹部11放入至設置於保護保持構件23端部之U字狀的保持部27而臨時支持該腹部11,利用安裝螺栓29將支持構件28固定於保護保持構件23,藉此,將保護材10固定於該等構件之間,從而將其配設於特定位置。
如圖4(a)、(b)所示,上述固定構件21在俯視時,形成為在軌道寬度方向M上較長之矩形狀。又,於固定構件21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兩端部設置有固定座30,該固定座30設置有用以將固定螺栓22(參照圖2)插通於框型平板1之長孔31。該例之固定座30在一方突出設置於兩處,在另一方突出設置於除了靠近上述軌道緊固裝置60之位置以外的一處。該 僅設置有一處的一側之固定座30係設置於固定構件21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中央部分的一處。
固定座30由於如上所述之變形配置,能夠在將主正線軌道50固定於框型平板1之軌道緊固裝置60的附近設置保護緊固裝置20,從而能夠將保護緊固裝置20設置於框型平板1的強度高之位置。
而且,固定座30的長孔31在軌道寬度方向M上較長,從而能夠沿著軌道寬度方向M調整固定構件21之位置。藉此,能夠相對於主正線軌道50而調整保護材10的軌道寬度方向M的位置。於該固定座30的上表面,形成有長孔31之部分的周邊形成為斜面32。該斜面32係形成為自固定構件21的中央部分向軌道寬度方向M下降之傾斜面(圖4(b))。該固定座30如上述圖2所示,於斜面32的上部設置有傾斜墊圈33,利用固定螺栓22而固定於框型平板1。將固定座30的上表面形成為斜面32,藉此,當水平方向之負載作用於保護材10時,能夠利用楔塞作用來穩定地支持經由保護保持構件23而作用於固定構件21之負載,該楔塞作用係作用於與斜面32接觸之傾斜墊圈33與框型平板1之間。
而且,於固定構件21的向軌道內方突出之支持部34中設置有支持孔35,該支持孔35由將保護保持構件23支持於固定構件21之旋動軸26(於該實施形態中為螺栓)插通。又,於固定構件21的中央部分,設置有固定保護保持構件23之安裝孔36。安裝孔36為沿著軌道寬度方向M延伸之長孔。於設置有該安裝孔36之部分,設置有沿著軌道鋪設方向L延伸之凹部37。
如圖5所示,上述保護保持構件23具有向軌道寬度方向M 的內方延伸之支持部24,於該支持部24的內方端部設置有由旋動軸26支持之支持孔25。又,於外側端部設置有用以支持保護材10之保持部27。而且,於保護保持構件23的底面設置有凸部38,該凸部38與形成於上述固定構件21上表面之凹部37卡合。於該保護保持構件23中,設置有與上述固定構件21的安裝孔36連通之安裝孔40。
如上述圖2、3所示,在上述支持部24位於上述固定構件21的支持部34之間的狀態下,將旋動軸26插通於支持孔35、25,從而將該保護保持構件23支持於固定構件21。又,如圖3所示,當將保護保持構件23組裝於固定構件21時,保護保持構件23的凸部38會卡合於凹部37。該固定構件21的凹部37與保護保持構件23的凸部38卡合之部分成為負載支持部39。
繼而,在將保護保持構件23配置於固定構件21的上部之狀態下,將連結螺栓41自保護保持構件23的安裝孔40插通於上述固定構件21的安裝孔36,保護保持構件23固定於固定構件21。連結螺栓41具有T字狀的頭部42,如圖3所示,將連結螺栓41的頭部42插通於固定構件21的安裝孔36,且使其旋轉至特定位置,藉此,能夠卡止於固定構件21的安裝孔36的下表面。然後,只要將螺母43緊固於連結螺栓41,便能夠將保護保持構件23固定於固定構件21。
能夠以上述方式將保護保持構件23固定於固定構件21,因此,拆除連結螺栓41而解除保護保持構件23之固定狀態,藉此,如後述之圖7所示,能夠使保護保持構件23以旋動軸26為中心而向軌道內方旋動。
又,根據該構成,在將保護緊固裝置20配置於框型平板1 之狀態下,拆除連結螺栓41而解除保護保持構件23之固定狀態,藉此,能夠使保護材10與保護保持構件23一體地向軌道內方旋動。
圖6(a)係表示負載F自外側作用於圖3所示之車輪保護裝置的保護材10時的力之關係的正視圖,圖6(b)係負載F自內側作用於該車輪保護裝置的保護材10時的力之關係的正視圖。
如圖6(a)所示,當車輪W欲脫離主正線軌道50(圖3)而抵接於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時,其負載F經由保護材10的腹部11而由保護保持構件23支持,該保護保持構件23所支持之負載F經由負載支持部39而由固定構件21支持。因此,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F能夠由固定有固定構件21之框型平板1的強度構件即鋼筋排列5的部分支持。
另一方面,如圖6(b)所示,當車輪W脫離保護材10而導致列車V(圖12)欲向軌道外側越出,列車下部的越出防止突起部D(設置於列車V下部之構成,圖12)抵接於保護材10的內側卡止部14時,其負載F自保護材10的腹部11由支持構件28支持。而且,該支持構件28所支持之負載F經由安裝螺栓29而由保護保持構件23支持,該保護保持構件23所支持之負載F經由負載支持部39而由固定構件21支持。因此,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F能夠由固定有固定構件21之框型平板1的強度構件即鋼筋排列5的部分支持。
而且,自外側及內側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F經由設置於保護保持構件23與固定構件21之間的包含凹部37與凸部38之負載支持部39而受到支持,因此,能夠利用接觸面積較大之負載支持部39來穩定地支持較大之負載F。
又,固定構件21的固定座30具備自負載F的作用側向非作用側變窄之斜面32(圖4(a)),因此,如上述圖6(a)所示,當負載F自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起作用時,即使固定螺栓22鬆動,內側的固定座30亦會因楔塞作用而嵌入至框型平板1的上表面與傾斜墊圈33的下表面之間,從而能夠穩定地支持固定構件21。
而且,如上述圖6(b)所示,當負載F自保護材10的內側卡止部14起作用時,即使固定螺栓22鬆動,外側的固定座30亦會因楔塞作用而嵌入至框型平板1的上表面與傾斜墊圈33的下表面之間,從而能夠穩定地支持固定座30。
如此,經由負載支持部39,於框型平板1的作為強度構件之鋼筋排列5位置,穩定地支持自外側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F及自內側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F。而且,能夠藉由確保了較大接觸面積之負載支持部39,以不使負載F作用於旋動軸26之方式,支持作用於保護材10之較大之負載F。
如圖7所示,根據以上述方式配設之車輪保護裝置90,固定於保護保持構件23之保護材10係以使向主正線軌道50突出之外側卡止部13與主正線軌道50的內側面之間保持特定間隔A之方式配設。又,保護材10配置於上端比主正線軌道50的上表面高出高度B之位置。藉此,如下所述,防止車輪W脫軌。如該實線所示,配置有保護材10之狀態為保護材10之保護位置。
又,根據上述車輪保護裝置90,藉由拆除將保護保持構件23固定於固定構件21之連結螺栓41(圖3),能夠使保護材10以旋動軸26 為中心而與保護保持構件23一體地向軌道內方旋動(二點鎖線)。如該二點鎖線所示,轉換了保護材10後之狀態為保護材10之退避位置。
如此,能夠將保護材10轉換至退避位置,藉此,例如當對主正線軌道50進行更換或研磨時,能夠使保護材10退出主正線軌道50附近之作業範圍。因此,例如在主正線軌道50的更換作業時,能夠減少拆除保護材10所耗費之勞力與時間。
另一方面,如圖8~圖10所示,於該實施形態之車輪保護裝置90中,在保護材10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特定位置設置有絕緣部70。再者,於該等圖中,對上述構成標記相同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如圖8所示,絕緣部70係設置為位於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中央部分。絕緣部70設置於以特定間隔沿著軌道鋪設方向L設置之特定的保護緊固裝置20之間。該絕緣部70隔開間隙S而配置於保護材10的端部。
又,絕緣部70設置於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中央部分,藉此,使保護材10的端部不位於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連結部分(間隙2的部分)。藉此,利用框型平板1的中央部分穩定地支持作用於保護材10的端部之大負載。
如圖9所示,對於上述絕緣部70而言,樹脂等之絕緣外罩71覆蓋於保護材10的端部,且該保護材10隔開特定之間隙S而配置。又,對於該絕緣部70而言,隔開間隙S地配置之保護材10由連結構件73連結。 連結構件73由金屬形成,於該連結構件73與保護材10之間介隔片狀的絕緣材72,利用螺栓76進行固定,藉此,使第1連結構件74與第2連結構 件75連結。絕緣材72係以自第1連結構件74及第2連結構件75的周圍凸出之大小而形成。
如圖10(a)、(b)所示,於上述絕緣部70中,呈與保護材10逆向之T字狀而配置有補助構件77,該補助構件77與保護材10同樣地形成為呈大致T字狀之剖面。該補助構件77與保護材10同樣地隔開間隙S而設置於各個保護材10的端部。
如圖10(a)所示,於利用上述螺栓76進行固定之位置,在保護材10與補助構件77上下配置之狀態下,在該等構件接觸之部分設置有螺栓76的插通孔79,並且在第1連結構件74與第2連結構件75中設置有螺栓76的插通孔78。又,於第1連結構件74中,設置有供螺栓76的矩形頭部80進入之頭部保持部81。
而且,於保護材10及補助構件77與第1連結構件74及第2連結構件75之間設置絕緣材72,並且於插通孔78、79中設置絕緣材72,使螺栓76自第1連結構件74側向第2連結構件75插通,且利用螺母82進行固定,藉此,該等構件一體地受到固定。
另一方面,如圖10(b)所示,於保護材10的端部位置,第2連結構件75擴大至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附近為止,在絕緣材72介於第1連結構件74與第2連結構件75之間的狀態下,保護材10與補助構件77成為上下配置之狀態。
因此,於保護材10的絕緣部70處,保護材10隔開間隙S地配置,該等保護材10之間成為經由絕緣材72而由第1連結構件74與第2連結構件75連結之狀態。藉由設為此種構造,抑制絕緣部70的保護材10 端部之強度下降。
其次,基於圖11~圖13,說明藉由上述車輪保護裝置90防止列車V脫軌與防止越出。再者,於列車V的下表面,沿著長度方向而以特定間隔(例如列車V的一節車輛的前後位置)設置有越出防止突起部D,該越出防止突起部D於車輪W脫軌之情形時抵接於保護材10的內側卡止部14,用以防止列車V大幅度地越出軌道。
如圖11所示,在具備上述車輪保護裝置90之軌道的主正線軌道50上行駛之列車V係在如下狀態下行駛,該狀態係指車輪W在主正線軌道50上行駛,且與保護材10保持特定間隔A(圖7)。
另一方面,如圖12所示,於較大之負載F(該例子中為來自圖右側之橫向力)作用於列車V之情形時,成為如下狀態:一方之車輪(圖左側)擱置於主正線軌道50上,另一方之車輪W(圖右側)的內側與保護材10的外側卡止部13接觸而受到保護。於該狀態下,圖右側之車輪W在主正線軌道50上行駛,因此,能夠防止車輪W脫軌。
繼而,如圖13所示,於負載F進一步增加,車輪W越過保護材10而脫軌之情形時,列車V因負載F而欲向軌道外側(圖左側)越出,但設置於列車V下部之越出防止突起部D抵接於保護材10的內側卡止部14,從而能夠防止列車V進一步越出。藉此,即使列車V脫離主正線軌道50,亦能夠使列車V在不與對向列車接觸之狀態下停止。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車輪保護裝置90,可構成能夠沿著主正線軌道50配設保護材10之車輪保護裝置90,使得能夠在設置有框型平板1之區間中,防止列車V脫離主正線軌道50及防止列車V自主正線軌道 50越出。
而且,在沿著主正線軌道50配置有保護材10之狀態下,能夠利用外側卡止部13穩定地防止車輪W脫軌,並且即使車輪W脫離主正線軌道50,亦能夠利用內側卡止部14支持列車V的越出防止突起部D,從而防止列車V大幅度地偏離軌道而越出。
而且,將車輪保護裝置90固定於框型平板1之固定構件21固定於遠離框型平板1的平板內側端6之位置,且以介隔設置於框型平板1之作為強度構件的鋼筋排列5之方式而受到固定,因此,能夠利用框型平板1的強度構件之位置穩定地支持較大之負載。
此外,作用於實現防止脫軌與防止越出時的保護材10之較大之負載能夠由負載支持部39以較大面積穩定地承受,從而由框型平板1支持,該負載支持部39設置於保護保持構件23與固定構件21之間。
又,該實施形態之車輪保護裝置90會產生楔塞作用,該楔塞作用使固定座30以因作用於保護材10之負載而嵌入至框型平板1之方式受到保持,因此,能夠於不停振動之主正線軌道50附近保持穩定之保護功能。
而且,軌道鋪設方向L的特定位置所必需之絕緣部70亦能夠在框型平板1的軌道鋪設方向L的中央部分,穩定地支持負載。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的保護緊固裝置20之配置為一例,只要根據框型平板1的大小或軌道緊固裝置60之配置而進行適當配置即可,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又,上述實施形態表示了一例,於不損害本發明宗旨之範圍 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能夠用於如下情形,該情形係指欲針對使用有框型平板之軌道而防止列車脫軌及防止越出。

Claims (5)

  1. 一種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沿著利用軌道緊固裝置而固定於框型平板之主正線軌道配設保護材,其特徵在於:具備保護緊固裝置,該保護緊固裝置具有固定構件、將該固定構件固定於上述框型平板之固定螺栓、與設置於該固定構件上部之保護保持構件;上述保護材具有防止車輪向上述主正線軌道內方脫軌之外側卡止部、與防止已脫軌之列車向軌道外方越出之內側卡止部;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沿著上述主正線軌道配設上述保護材,與上述主正線軌道的內側隔開既定間隔而配置該保護材的外側卡止部,並且將該保護材的外側卡止部配置於高於上述主正線軌道上表面之位置;上述框型平板內有交錯排列的鋼筋排列,上述固定構件藉由夾著上述框型平板的鋼筋排列之該固定螺栓,而固定於遠離平板內側端之位置;上述保護材係以使形成於相對之上述保護材之端部之間之接縫位於上述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之方式構成;上述保護緊固裝置設置於與位於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中央部分之保護材的接縫靠近之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中,上述固定構件藉由夾著沿著上述框型平板的軌道鋪設方向延伸之鋼筋排列、與沿著軌道寬度方向延伸之鋼筋排列之該固定螺栓,而固定於框型平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中, 上述保護材於既定位置之接縫處具有絕緣部;上述絕緣部具有:連結構件,其固定且連結於鄰接之保護材的端部;以及絕緣材,其配設於上述連結構件與保護材之間,使鄰接之保護材的接縫絕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中,上述固定構件具有自與框型平板接觸之部分向軌道寬度方向內方延伸之支持部;上述支持部具備旋動軸,該旋動軸以能夠圍繞與主正線軌道平行之軸旋動之方式支持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上述保護保持構件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能夠以上述旋動軸為中心而使上述保護材轉換至與主正線軌道的內側隔開既定間隔地配置之保護位置、與向軌道內方退避之退避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框型平板軌道用車輪保護裝置,其中,上述固定構件具有突出設置於該固定構件的軌道鋪設方向的兩端部之固定座;一個端部的上述固定座中,與上述主正線軌道的固定位置接近之位置的固定座亦設置於固定構件的軌道鋪設方向的中央部分。
TW103113653A 2013-04-17 2014-04-15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type flat track TWI628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6427A JP6202668B2 (ja) 2013-04-17 2013-04-17 枠型スラブ軌道用車輪ガード装置
JPJP2013-086427 2013-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1449A TW201441449A (zh) 2014-11-01
TWI628334B true TWI628334B (zh) 2018-07-01

Family

ID=5193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3653A TWI628334B (zh) 2013-04-17 2014-04-15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type flat track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02668B2 (zh)
TW (1) TWI6283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0751B1 (ja) * 2016-02-17 2016-06-29 昭栄工業株式会社 脱線防止部材の位置変更装置及び位置変更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559A (zh) * 2006-03-13 2009-04-01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转向架横移限制系统
CN101855402A (zh) * 2007-12-06 2010-10-06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车轮保护装置
JP2012012772A (ja) * 2010-06-29 2012-01-19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車輪ガー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2933U (ja) * 1991-03-13 1992-10-0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補強筋配置構造
JP2009046821A (ja) * 2007-08-14 2009-03-05 Oriental Shiraishi Corp 鉄道用の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補強構造
JP2009235674A (ja) * 2008-03-25 2009-10-15 Oriental Shiraishi Corp コンクリート埋め込み用絶縁被覆補強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0188B2 (ja) * 2009-07-28 2014-02-05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車輪ガー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559A (zh) * 2006-03-13 2009-04-01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转向架横移限制系统
CN101855402A (zh) * 2007-12-06 2010-10-06 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 车轮保护装置
JP2012012772A (ja) * 2010-06-29 2012-01-19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車輪ガー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2668B2 (ja) 2017-09-27
JP2014211010A (ja) 2014-11-13
TW201441449A (zh) 201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0334B (zh) Wheel derailment prevention device
US8302877B2 (en) Wheel guard device
US20160208442A1 (en) Protective device for devices between rails, more particularly for rail-mounted and/or sleeper-mounted devices
TWI628334B (zh)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for frame type flat track
KR101653575B1 (ko) 탈선복구용 유압실린더 지지대
KR200473880Y1 (ko) 레일체결장치
JP5629145B2 (ja) 車輪ガード装置
KR101588228B1 (ko) 철도차량의 탈선 방지 장치
JP6208996B2 (ja) レール転倒防止機能付きレール締結装置
US4350290A (en) Resilient rail fastener assembly for curved track
JP4832797B2 (ja) 安全レール装置
JP6552655B1 (ja) 車輪ガード装置
JP5539277B2 (ja) ラダー型マクラギを使用した車両用軌道における応急締結装置
KR100991269B1 (ko) 레일 제로 이음 장치
JP4355234B2 (ja) 踏切用舗装板及び踏切用舗装構造
JP4723282B2 (ja) 脱線防止ガード
US5927600A (en) Rail cap
JP2014031707A (ja) 車輪ガード装置
JPH0115683Y2 (zh)
JP2014034791A (ja) 無道床軌道用脱線防止ガード
KR20110089993A (ko) 열차 탈선방지용 가드부 체결장치
JP2009013738A (ja) レール応急処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