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5309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5309B
TWI615309B TW105117079A TW105117079A TWI615309B TW I615309 B TWI615309 B TW I615309B TW 105117079 A TW105117079 A TW 105117079A TW 105117079 A TW105117079 A TW 105117079A TW I615309 B TWI615309 B TW I6153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upper portion
met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41180A (zh
Inventor
Chun Yu Chen
Yao Te Wang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117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53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1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1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5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5309B/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具備配置於車體框架之頭管之前方之前外殼。又,於前外殼之下部配置有頭燈。於該跨坐型車輛中,為了使頭燈之光量增加而採用相對大型之頭燈。又,於該跨坐型車輛中,為了避免與配置於頭燈之後方之構件干涉,而使頭燈之前端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於有限之空間配置大型之頭燈。
另一方面,於該跨坐型車輛中,於前外殼之上部中央配置有儀錶單元。該儀錶單元具有透明外殼,駕駛員經由透明外殼而視認顯示部之顯示。又,於前外殼之上部中央形成有前外殼上部,以使雨滴難以到達儀錶單元。該前外殼上部形成於儀錶單元之前方且於車寬方向上與儀錶單元重疊之位置。又,該前外殼上部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又,該前外殼上部與儀錶單元於上下方向重疊並且於前後方向重疊。因此,儀錶單元配置於前外殼上部之後方之由該前外殼上部所形成之空間(參照專利文獻1之圖5、6)。其結果,順著前外殼上部流動之雨滴自較儀錶單元之前端更靠後方且上方朝向後方排出。因此,雨滴難以到達儀錶單元之顯示部。
專利文獻1:臺灣專利特開2014297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臺灣專利特開201615472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大型之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除此以外,形成於前外殼之上部中央之前外殼上部朝上方且後方大幅地延伸。因此,前外殼容易變成笨重之形象。因此,本發明者等人想到欲使前外殼成為輕便之設計。但是,若為了使前外殼之下部小型化而使頭燈變小,則光量減少,又,若為了使前外殼之下部小型化而將頭燈之位置變更為後方,則配置於後方之構件之佈局變難。因此,本發明者等人想到欲使前外殼之上部成為輕便之設計。
本發明之課題係鑒於上述狀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配置在前外殼之下部之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之構成中,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之跨坐型車輛。
因此,首先,本發明者等人想到將儀錶單元配置於把手。其原因在於:考慮到若前外殼之上部之配置儀錶單元之空間空出,則可相應於該空間之大小而使前外殼之上部之前緣位於後方且下方,從而前外殼之上部變得小型化。
然而,實際上將儀錶單元配置於把手,並按照專利文獻1之思想使前外殼之上部相對於安裝在把手之儀錶單元於上下方向重疊並且於前後方向重疊,結果不會變得小型化。即,即使將儀錶單元配置於把手,若按照專利文獻1之思想構成前外殼之上部,則前外殼之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亦會變長至位於較儀錶單元之上端更靠上方且較儀錶單元之前端更靠後方為止,故前外殼之上部反而變得大型化。若前外殼之上部大型化,則無法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改變了想法。於專利文獻2中,使前外殼 之上部相對於配置在把手之儀錶單元既不於上下方向重疊亦不於前後方向重疊。因此,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變得小型化。因此,本發明者等人想到於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將儀錶單元配置於把手之構成中,即使不使前外殼之上部成為雨滴難以到達儀錶單元之構成,亦不會損及乘坐者之舒適性,而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
然而,此處面臨新問題。於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故而前外殼之下部亦容易位於前方。因此,與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後方之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至後端之傾斜角、即於側視時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容易變小。即,傾斜容易變得平緩。
進而,若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則傾斜角容易進一步變小。即,若藉由連續之外殼面將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之前外殼之下部與較先前位於更靠下方且後方之前外殼之上部連接,則傾斜角容易進一步變小。於該構成中,若前輪所捲起之泥水附著於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則容易順流至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為止。
即,若如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般,前外殼之傾斜較陡,則附著於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泥水於流動至後端之前,容易朝左方及右方排出。因此,泥水難以到達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另一方面,若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為平緩之傾斜,則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泥水難以朝右方及左方流動。因此,泥水容易到達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為止。
到達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之泥水朝向儀錶單元飛散並撞擊後成為飛沫而落下至儀錶單元之顯示部。此處,成為飛沫狀之泥水弄髒儀錶單元之顯示部。關於雨水,雖然想到藉由確保儀錶單元之 防水性而不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但附著於儀錶單元之顯示部之泥使乘坐者產生不快感,故而成為問題。
因此,本發明採用以下構成。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具備:車體框架,其具有頭管;轉向軸,其可旋動地支持於上述頭管;前輪,其經由上述轉向軸而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把手,其支持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儀錶單元,其具有透明外殼;前外殼,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以及頭燈,其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之下部;且上述頭燈之前端位於較上述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上述儀錶單元安裝於上述把手之車寬方向中央,上述前外殼具有前外殼上部,該前外殼上部位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並且於車寬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之一端與另一端之間,且朝後方且上方延伸,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並且於側視時,上述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通過較上述儀錶單元更靠前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由於將儀錶單元配置於把手,故而無需於前外殼上部設置儀錶單元之配置空間。又,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儀錶單元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儀錶單元之上端更靠下方。因此,與將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配置於較儀錶單元之上端更靠上方且較儀錶單元之前端更靠後方相比,前外殼上部變得小型化。藉由該等,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
又,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儀錶單元之下端之上方,故而自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排出之泥水大致沿著前外殼上部之傾斜角朝向上方且後方飛散。本發明者注意到若前外殼 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下端更靠下方,則泥水容易撞擊儀錶單元。因此,首先,將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配置於較儀錶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又,於側視時,使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通過較儀錶單元更靠前方。即使將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配置於較儀錶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若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較小,則泥水亦容易撞擊儀錶單元。此處,到達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之泥水於側視時朝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之方向飛散。因此,若以通過較儀錶單元更靠前方之方式設定傾斜角,則泥水可容易沿著上述延伸線飛散,而於儀錶單元之前方朝上方飛散。因此,可使撞擊儀錶單元之泥水變少。
又,就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之車輛而言,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容易變得平緩。進而,若使前外殼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則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易變得更平緩。若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變得平緩,則附著於前外殼之泥水難以朝左右流動。如此,即使為泥水容易順著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流動之構成,流動至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為止之水亦不會衝擊儀錶單元,而向後方排出。因此,水中所含之泥難以附著於儀錶單元之透明外殼。藉此,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由此,於配置在前外殼之下部之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之構成中,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儀錶單元之前端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後端更靠前方,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前端更靠後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儀錶單元之前端位於較頭管之後端更靠前方,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頭管之前 端更靠後方。因此,可使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與儀錶單元之前端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距離變短。即,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儀錶單元之前端之附近。因此,前輪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為止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因此,不會使前外殼變長,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長於上下方向長度。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長於上下方向長度。換言之,連結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與後端之線與水平線所成之傾斜角小於45度。因此,例如,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般,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與上下方向長度相同或較短。換言之,和連結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與後端之線與水平線所成之傾斜角為45度以上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可使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變得平緩。根據以上所述,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小型化。
關於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上述把手具有供騎乘者握持之握持部,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握持部之上端更靠下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例如,與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般,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與把手之握持部之上端相同或較上端高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可使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變低。根據以上所述,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具有連接於 上述儀錶單元之底部之線束部,於前視時,上述線束部隱藏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後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前外殼上部自前方遮蔽儀錶單元之線束部。因此,可於前視車輛時改善外觀,並且可防止自前外殼朝向線束部飛散之泥水濺至線束部。
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在於:上述儀錶單元配置於較上述轉向軸之軸線更靠前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儀錶單元配置於較轉向軸之軸線更靠前方,故而可使儀錶單元位於前外殼上部之附近。因此,前輪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因此,不會使前外殼變長,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前外殼上部具有:第1面,其以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以及第2面,其以與配置上述第1面之側相反之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附著於前外殼之表面之水因行駛時產生之空氣流而以沿著第1面或第2面之方式朝向車寬方向外側前進,自前外殼上部朝向車寬方向外側飛散,故而水中所含之泥更不易附著於儀錶單元之透明外殼。因此,不會使前外殼變長,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包含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的上述前外殼上部之後緣係以於前視時,車寬方向外端位於較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更靠下方之方式形成,且於使上述把手旋動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下,上 述後緣通過上述把手之下方。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於操作把手時,把手不干涉前外殼上部,故而可於車輛前後方向使前外殼上部與儀錶單元之間之間隙變得更小。由此,前輪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為止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因此,不會使前外殼變長,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前外殼具有自上述頭燈之上緣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側面(front plane),上述前外殼上部係以相對於上述前側面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且具有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之後方之喇叭,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下端部與上述前側面之間設置有使上述喇叭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上述喇叭與上述喇叭孔重疊。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於前外殼上部之下端部與前側面之間設置有使喇叭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故而於前外殼上部之下端部與前側面之間形成有由喇叭孔所形成之階差部。因此,前輪所捲起且附著於前外殼之前側面之泥水難以到達前外殼上部之表面。因此水中所含之泥難以附著於儀錶單元之透明外殼。藉此,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於配置在前外殼之下部之頭燈位於較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之構成中,可使前外殼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之跨坐型車輛。
1‧‧‧速克達型車輛(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前叉
4‧‧‧動力單元
5‧‧‧座部
5a‧‧‧前座部
5b‧‧‧後座部
6‧‧‧前輪
6a‧‧‧車軸
6F‧‧‧前端
6R‧‧‧後端
7‧‧‧把手
7a‧‧‧凹陷部
7b‧‧‧握持部
7bl‧‧‧上端
8‧‧‧後輪
9‧‧‧前外殼
9a‧‧‧開口
9F‧‧‧前端
9R‧‧‧後端
10‧‧‧轉向軸
11‧‧‧底部支架
12‧‧‧喇叭
13‧‧‧儲物箱
14‧‧‧護腿板
15‧‧‧頭燈
15a‧‧‧前端
15b‧‧‧上緣
15c‧‧‧頭燈外殼
16‧‧‧位置燈
18‧‧‧線束部
19‧‧‧喇叭孔
20‧‧‧前擋泥板
20a‧‧‧前端
21‧‧‧頭管
21F‧‧‧前端
21R‧‧‧後端
30‧‧‧儀錶單元
30F‧‧‧前端
30L‧‧‧下端
30U‧‧‧上端
31‧‧‧顯示部
32‧‧‧透明外殼
33‧‧‧底部
34‧‧‧右端(一端)
35‧‧‧左端(另一端)
40‧‧‧前側面
41‧‧‧前外殼上部
41a‧‧‧前緣
41F‧‧‧前端
41R‧‧‧後端
42‧‧‧右表面(第1面)
42a‧‧‧右緣(車寬方向外側端部)
43‧‧‧左表面(第2面)
43a‧‧‧左緣(車寬方向外側端部)
44‧‧‧後緣
45‧‧‧車寬方向外端
46‧‧‧車寬方向外端
49‧‧‧左右側面
EL1‧‧‧延伸線
EL2‧‧‧前外殼上部延伸線
FL‧‧‧前方
L1‧‧‧車輛前後方向長度
L2‧‧‧上下方向長度
H‧‧‧鉸鏈銷
SL‧‧‧軸線
θ1‧‧‧傾斜角
θ2‧‧‧傾斜角
VL‧‧‧鉛垂線
圖1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前視圖。
圖3係速克達型車輛之俯視圖。
圖4係圖1之前方放大圖。
圖5係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之駕駛員觀察時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前方放大圖。
圖6係前外殼之前視圖。
圖7係前外殼之立體圖。
圖8係前外殼之側視圖。
圖9係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之駕駛員觀察時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前方放大圖,且係表示使把手旋轉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之圖。
以下,基於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如圖1所示,應用於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為速克達型車輛1。但,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其他跨坐型車輛。於以下之說明中,所稱之前方及後方係分別指速克達型車輛1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及後方,所稱之左方及右方係分別指速克達型車輛1之車寬方向上之左方及右方,且為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乘坐者所觀察時之左方及右方。此外,所稱之上方及下方則係分別指速克達型車輛1之車輛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及下方。圖1中之符號FL表示前方。
<車輛整體>
首先,一面參照圖1~圖3,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整體構造進行說明。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圖2係其前視圖。圖3係其俯視圖。再者,圖3表示車輛之外觀,於圖1中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及儲物箱13等一部分之車輛內部構造。又,於圖2中,以虛線表示頭管21等一部分之車輛內部構造。
如圖1~3所示,底架型之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將前叉3可左右 旋動地支持,該車體框架2之中央部支持單元擺動式動力單元4。於該動力單元4之上方,配置有具備前座部5a及後座部5b之兩人乘坐用之座部5。該座部5係以前端部之鉸鏈銷H為中心,相對於配置在車體框架2間之儲物箱13可開閉地安裝。
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具有頭管21。於頭管21,可旋動地支持有轉向軸10。頭管21及轉向軸10朝斜前下方延伸。一對前叉3朝斜前下方延伸,於下端配置有前輪6。於前輪6之上部,配置有擋泥之前擋泥板20。前叉3之上端係經由配置於轉向軸10之下端部之底部支架11而安裝於轉向軸10之下端部。因此,前輪6係經由轉向軸10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於轉向軸10之上端部,支持有把手7。於該把手7,安裝有儀錶單元30。又,於動力單元4之後端部,配置有後輪8。前叉3之上部、轉向軸10及頭管21係由前外殼9及護腿板14而自前方及後方覆蓋。
<前輪>
其次,一面參照圖4一面對前輪6進行說明。圖4係圖1之前方放大圖。前輪6安裝於車軸6a。車軸6a係用於將前輪6安裝於車體之軸構件,且連接於前叉3之下方部。於側視時,車軸6a位於前輪6之中心。於本實施形態中,車軸6a直接連接於前叉3之下方部,但車軸與前叉例如亦可經由其他構件而間接地連接。又,前擋泥板20覆蓋前輪6之上部,前擋泥板20之前端20a位於較車軸6a更靠前方。該前端20a位於較下述頭燈15之前端15a更靠前方。又,該前端20a位於較下述前外殼9之前端9F更靠前方。
<前外殼>
其次,一面參照圖2~9一面對前外殼9進行詳細說明。圖5係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駕駛員觀察時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前方放大圖。圖6係前外殼之前視圖。圖7係其立體圖。圖8係其側視圖。 圖9係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駕駛員觀察時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前方放大圖,且係表示使把手7旋轉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之圖。
(前外殼之整體構成)
如圖4所示,前外殼9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該前外殼9具有於側視時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側面40、及同樣地以於側視時相對於前側面40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之前外殼上部41。
(頭燈)
頭燈15配置於前外殼9之下部。該頭燈15配置於前側面40之下方。頭燈15具有頭燈外殼15c,如圖2及圖4所示,頭燈15之頭燈外殼15c配置於前外殼9之下部,其一部分自前外殼9之下部之開口9a露出。於頭燈15之內側,配置有未圖示之燈本體。於該速克達型車輛1中,為了使自頭燈15照射之光之光量增加而採用相對大型之頭燈。如圖2所示,於前視時,頭燈15例如為V字型形狀,上緣15b係自車寬方向中央朝車寬方向外側(左方及右方)以及上方延伸。又,於前視時頭燈15例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線為左右對稱。使頭燈15之車寬方向長度長於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長度。即,頭燈15之車寬方向右端位於較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右端45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右方),頭燈15之車寬方向左端位於較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左端46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左方)。又,頭燈15之上端位於較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即前端41F更靠下方。又,如圖4所示,於側視時,頭燈15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於側視時,頭燈15之上下方向長度係相比頭燈15之前方而後方之上下方向長度較短。又,如圖4所示,頭燈15之前端15a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即,頭燈15之頭燈外殼15c之前端15a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藉此,可避免與配置於頭燈15之後方之構件干涉,而可於有限之空間配置大型之頭燈。又,頭燈15之前端15a位於較前輪6之前端6F 更靠後方,並且高於頭管21之下端且高於底部支架11之上端。於前側面40之下部且頭燈15之上方,配置有較頭燈15小且三角形狀之位置燈16。如圖2所示,位置燈16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又,如圖4所示,位置燈16整體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再者,頭燈之配置、形狀、大小並不限定於上述。例如,頭燈之前端亦可位於較車輪之前輪更靠前。又,例如,頭燈之車寬方向長度亦可短於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長度。
(前側面)
前外殼9具有自頭燈15之上緣15b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側面40。如圖2所示,於前視時,前側面40配置於頭燈15與前外殼上部41之間、及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外側(右方及左方)。又,前外殼9具有配置於頭燈15之車寬方向外側(右方及左方)之左右側面49。於前視時,前側面40及左右側面49例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線為左右對稱。如圖3所示,於俯視時,前側面40延伸至較前外殼上部41更靠後方。如圖4所示,於側視時,前側面40之上部且後部與下部且前部相比,前側面40之前表面(表面)相對於水平面之傾斜角度較平緩。但,前側面之配置、形狀、大小並不限定於上述。
(前外殼上部)
如圖2~4所示,前外殼9具有前外殼上部41,該前外殼上部41位於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並且於車寬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於下述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之一端(右端34)與另一端(左端35)之間,且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另外,如本發明般之以相對於前外殼9之前側面40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之前外殼上部41有時亦被稱作擋板。前外殼上部41係用於使雨滴難以到達儀錶單元30之構件。如圖8所示,前外殼上部41係以於側視時相對於前側面40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即,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上部」係指相對於前側面40 朝上方突出之部分(圖8之影線部分)。
如圖2所示,前外殼上部41係於車寬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於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之右端34與左端35之間。換言之,前外殼上部41之至少一部分與儀錶單元30於車寬方向重疊。該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長度長於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長度。如圖2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右端45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右端34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右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左端46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左端35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左方)。但,只要於車寬方向上前外殼上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之右端與左端之間便可。例如,車寬方向上之儀錶單元之長度與車寬方向上之前外殼上部之長度亦可相同。又,例如,亦可為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右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右端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右方),而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左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左端更靠車寬方向內側。又,例如,亦可為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左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左端更靠車寬方向外側(左方),且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右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右端更靠車寬方向內側。又,亦可為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右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右端更靠車寬方向內側,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左端位於較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左端更靠車寬方向內側。因此,例如,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長度亦可短於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長度。
如圖6~7所示,前外殼上部41具有:右表面42(第1面),其以右緣42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以及左表面43(第2面),其以與配置右表面42(第1面)之側相反之左緣43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即,如圖6、7所示,前外殼上部41係以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41a為邊界分為右表面42(第1面)與左表面43(第2面)。右表面 42係以右緣42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41a更靠後方之方式且以朝右方以及後方傾斜之方式形成。左表面43係以左緣43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41a更靠後方之方式且以朝左方以及後方傾斜之方式形成。
又,如圖4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與下述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9R相同)位於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上端30U更靠下方。又,如圖2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下端30L更靠上方。自儀錶單元30之底部33朝下方延伸之線束部18於前視時隱藏於前外殼上部41之後方。
如圖4所示,於側視時,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EL1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更具體而言,該延伸線EL1係連結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41a之前端9F與後端9R之直線。即,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41a之前端9F至後端9R之傾斜角θ1、即於側視時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係以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之處之方式設定。換言之,於側視時,儀錶單元30係以處於延伸線EL1與水平線所成之銳角之傾斜角θ1內之方式設定。此處,附著於前外殼9且到達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9R之泥水朝側視時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EL1之方向飛散。因此,若以成為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之處之角度之方式設定傾斜角θ1,則泥水沿著延伸線EL1飛散,而容易於儀錶單元30之前方朝上方飛散。因此,可使撞擊儀錶單元30之泥水變少。該傾斜角θ1例如設為40度以上且50度以下。但,傾斜角θ1並不限定於此。
又,如圖8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前緣41a之延伸線即前外殼上部延伸線EL2亦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之處。該前外殼上部延伸線EL2係連結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與後端 41R之直線。即,自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至後端41R為止之傾斜角θ2、即於側視時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θ2係以成為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之處之角度之方式設定。換言之,於側視時,儀錶單元30係以處於前外殼上部延伸線EL2與水平線所成之銳角之傾斜角θ2內之方式設定。此處,如圖8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L1長於上下方向長度L2。即,前外殼上部41之前緣41a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L1長於上下方向長度L2。進而,換言之,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至後端41R之傾斜角θ2、即於側視時相對於水平線之角度小於45度。
又,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9F位於較頭燈15之前端15a更靠前方。由於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9F位於較頭燈15之前端15a更靠前方,因此即使於前輪6所捲起之泥水附著於頭燈15之情形時,泥水亦難以進一步自頭燈15移動至前外殼9之表面。因此,自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後端41R朝後方飛散之泥水之量減少,可抑制泥水濺至儀錶單元30。再者,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亦可位於較頭燈之前端更靠後方。又,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9F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且位於較前輪6之前端6F更靠後方。
再者,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21F更靠前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位於較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9F更靠後方。
又,如圖6所示,包含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9R)的前外殼上部41之後緣44係以於前視時後緣44之車寬方向外端45、46位於較後端41R更靠下方之方式,於前視時朝車輛側方以及下方傾斜。如圖8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後緣44係以於側視時 外端45、46位於較後端41R更靠下方之方式,於側視時朝前方以及下方傾斜。如圖9所示,該後緣44係於使把手7旋轉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下,後緣44通過把手7之下方。即,於使把手7旋轉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下,於把手7與後緣44之間在車輛上下方向存在間隙,即使為使把手7旋轉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把手7亦不會與後緣44接觸。
又,如圖4所示,於側視時前外殼上部41之下部位於在側視時較前側面40更靠上方。又,如圖6、7所示,於前視時於上下方向在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部與前側面40之間設置有使下述喇叭12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19。於前視時喇叭孔19位於較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部更靠下方。
<把手>
其次,一面參照圖2~4,一面對把手7進行詳細說明。把手7支持於轉向軸21之上端部。如圖2所示,把手7係於前視時在中央部具有凹陷部7a之大致Y字形狀。把手7具有供騎乘者握持之握持部7b。該握持部7b配置於車寬方向兩端。如圖4所示,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把手7之握持部7b之上端7bl更靠下方。因此,與如先前之速克達型車輛般於前外殼之上部之後方之空間(由前外殼之上部所形成之空間)配置有儀錶單元之構成相比,可使後端41R位於下方,而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儀錶單元>
其次,一面參照圖2~5一面對儀錶單元30進行詳細說明。儀錶單元30安裝於把手7之車寬方向中央。如圖2所示,儀錶單元30安裝於把手7之凹陷部7a。儀錶單元30之下端30L位於較把手7之握持部7b更靠下方。儀錶單元30位於較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更靠後方。
儀錶單元30係車寬方向長度長於前後方向長度之大致矩形狀。如圖4所示,儀錶單元30之前後方向長度短於頭管21之前端21F至後端21R之前後方向長度。又,於儀錶單元30之內部,設置有顯示部31。於顯示部31,例如顯示當前之車輛速度。
又,儀錶單元30具有透明外殼32。透明外殼32配置於儀錶單元30之上表面。騎乘者係通過該透明外殼32而視認顯示於顯示部31之顯示。該透明外殼32係以於側視時朝後方以及下方傾斜之方式配置,以便騎乘者容易視認。即,相對於透明外殼32垂直之線朝向駕駛員之臉之方向延伸。又,儀錶單元30整體亦以於側視時朝後方以及下方傾斜之方式配置。但,儀錶單元30之大小或安裝之方向並不限定於此。
如圖4所示,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頭管21之後端21R更靠前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21F更靠後方。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與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9R之前後方向距離短於儀錶單元30之前後方向長度。儀錶單元30之整體配置於較轉向軸10之軸線SL更靠前方。又,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21F更靠後方。又,如圖4所示,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通過前輪6之後端6R之鉛垂線VL更靠後方。如圖2所示,於儀錶單元30之底部33,連接有線束部18。該線束部18具有防水性,自儀錶單元30之底部33朝下方延伸,且連接於配置在前外殼9與護腿板14之間的電氣零件(未圖示)。
<喇叭>
該速克達型車輛1具有配置於前外殼9之後方之喇叭12。該喇叭12係用以鳴響警報聲者,且配置於前外殼9與護腿板14之間。即,於較喇叭孔19更靠後方存在喇叭12。再者,如圖2、圖6所示,於 前視時喇叭12與喇叭孔19之至少一部分重疊。但,於前視時喇叭與喇叭孔亦可不重疊。
<實施態樣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2,其具有頭管21;轉向軸10,其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前輪6,其經由轉向軸10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把手7,其支持於轉向軸10之上端部;儀錶單元30,其具有透明外殼32;前外殼9,其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以及頭燈15,其配置於前外殼9之下部;頭燈15之前端15a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儀錶單元30安裝於把手7之車寬方向中央,前外殼9具有前外殼上部41,該前外殼上部41位於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並且於車寬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於儀錶單元30之車寬方向之一端與另一端之間,且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9R)位於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上端30U更靠下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9R)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下端30L更靠上方,並且於側視時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EL1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將儀錶單元30配置於把手7,故而無需在前外殼上部41設置儀錶單元30之配置空間。又,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配置於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上端30U更靠下方。因此,與將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配置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上端30U更靠上方且較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更靠後方相比,前外殼9之上部變得小型化。藉此該等,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且上下方向小型化。
又,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儀錶單元30 之下端30L之上方,故而自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排出之泥水大致沿著前外殼上部41之傾斜角朝向上方以及後方飛散。本發明者注意到若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下端更靠下方,則泥水容易撞擊儀錶單元30。因此,首先,將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配置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下端30L更靠上方。又,於側視時,使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EL1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即使將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配置於較儀錶單元30之下端30L更靠上方,若前外殼9之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較小,則泥水容易撞擊儀錶單元30。此處,到達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泥水於側視時朝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延伸線EL1之方向飛散。因此,若以通過較儀錶單元30更靠前方之方式設定傾斜角θ1,則泥水沿著上述延伸線EL1飛散,容易於儀錶單元30之前方朝上方飛散。因此,可使撞擊儀錶單元30之泥水變少。
又,就頭燈15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之車輛而言,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容易變得平緩。進而,若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則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易變得更平緩。若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角度變得平緩,則附著於前外殼9之泥水難以朝左右流動。如此,即使為泥水容易順著前外殼9之車寬方向中央流動之構成,流動至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水亦不會衝擊儀錶單元30,而向後方排出。因此,水中所含之泥難以附著於儀錶單元30之透明外殼32。藉此,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由此,於配置在前外殼9之下部之頭燈15位於較前輪6之車軸6a更靠前方之構成中,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頭管21之後端21R更靠前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21F更靠後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頭管21之後端21F更靠前方,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21F更靠後方。因此,可使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與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之間之車輛前後方向距離變短。即,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之附近。因此,前輪6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30。因此,不會使前外殼9變長,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L1長於上下方向長度L2。
根據本實施形態,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L1長於上下方向長度L2。換言之,連結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與後端41R之前外殼上部延伸線EL2相對於水平線之傾斜角θ2小於45度。因此,例如,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般,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與上下方向長度相同或較短。換言之,和連結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與後端之延伸線相對於水平線之傾斜角為45度以上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可使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傾斜變得平緩。根據以上所述,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把手7 具有供騎乘者握持之握持部7b,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握持部7b之上端7bl更靠下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例如,與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跨坐型車輛般,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與把手之握持部之上端相同或較上端高之跨坐型車輛相比,可使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變低。根據以上所述,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上下方向小型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具有連接於儀錶單元30之底部33之線束部18,於前視時,線束部18隱藏於前外殼上部41之後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前外殼9之上部自前方遮蔽儀錶單元30之線束部18。因此,可於前視車輛時改善外觀,並且可防止自前外殼9朝向線束部18飛散之泥水濺至線束部18。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儀錶單元30配置於較轉向軸10之軸線SL更靠前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儀錶單元30配置於較轉向軸10之軸線SL更靠前方,故而可使儀錶單元30位於前外殼上部41之附近。因此,前輪6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30。因此,不會使前外殼9變長,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前外殼上部41具有:右表面42(第1面),其以右緣42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以及左表面43(第2面),其以與配置右表面42之側相反之左緣43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
根據本實施形態,附著於前外殼9之表面之水因行駛時產生之空氣流而以沿著右表面42(第1面)或左表面43(第2面)之方式朝向車輛方向外側前進,自前外殼9之上部朝向車輛方向外側飛散,故而水中所含之泥更不易附著於儀錶單元30之透明外殼32。因此,不會使前外殼9變長,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包含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前外殼上部41之後緣44係以於前視時,車寬方向外端45、46位於較後端41R更靠下方之方式形成,於使把手7旋動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下,後緣44通過把手7之下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於操作把手7時,把手7不干涉前外殼上部41,故而可於車輛前後方向使前外殼9之上部與儀錶單元30之間之間隙變得更小。由此,前輪6所捲起且流動至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之泥水容易越過儀錶單元30。因此,不會使前外殼9變長,可使前外殼9之上部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小型化,並且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前外殼9具有自頭燈15之上緣15b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側面40,前外殼上部41係以相對於前側面40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且具有配置於前外殼9之後方之喇叭12,且於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部與前側面40之間設置有使喇叭12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19,於前視時喇叭12與喇叭孔19重疊。
根據本實施形態,於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部與前側面40之間設置有使喇叭12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19,故而於前外殼上部41之下端部與前側面40之間形成有由喇叭孔19所形成之階差部。因此, 前輪6所捲起且附著於前外殼9之前側面40之泥水難以到達前外殼上部41之表面。因此,水中所含之泥難以附著於儀錶單元30之透明外殼32。藉此,可抑制損害乘坐者之舒適性。
<變化例>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可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本發明而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上部係以於側視時相對於前側面40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但前外殼上部亦可不以於側視時相對於前外殼之其他部分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例如亦可為前外殼包含一個外殼面,其上部中央為前外殼上部。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儀錶單元30之前端30F位於較頭管21之後端21R更靠前方,前外殼9之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9R位於較頭管21之前端更靠後方,但儀錶單元之前端亦可位於較頭管之後端更靠後方,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亦可位於較頭管之前端更靠前方。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連接於儀錶單元30之底部33之線束部18隱藏於前外殼上部41之後方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線束部亦可不隱藏於前外殼上部之後方。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如圖4所示般儀錶單元30配置於較轉向軸10之軸線SL更靠前方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將其一部分或全部配置於較轉向軸之軸線更靠後方。
又,對如下情形進行了說明,即,前外殼上部41具有:右表面42(第1面),其以右緣42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以及左表面43(第2面),其以與配置右表面42之側相反之左緣43a(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但前外殼上部亦可不以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 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例如,前外殼上部亦可於1個平面形成。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前外殼上部41之後緣44以車寬方向外側45、46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更靠下方之方式形成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例如前外殼上部之後緣亦可相對於地面水平地延伸。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如下情形進行了說明,即,於側視時前外殼上部41之下部位於較前側面40更靠上方,且於前外殼上部41之下部與前側面40之間設置有使喇叭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19;但亦可不於前外殼上部之下部與前側面之間設置使喇叭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且前外殼上部之下部亦可不位於較前側面更靠上方。即,前外殼上部之下部與前側面亦可無階差地連接。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如下情形進行了說明,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L1長於上下方向長度L2。換言之,連結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41F與後端41R之線與水平線所成之傾斜角θ2小於45度。然而,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亦可與上下方向長度相同或較短。換言之,連結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端與後端之線與水平線所成之傾斜角亦可為45度以上。
又,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前外殼上部41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41R位於較把手7之握持部7b之上端7bl更靠下方,但亦可位於在上下方向上相同之位置,或較高之位置。
又,於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具有3個以上之車輪而不限於2個。例如,亦可具有2個前輪及1個後輪。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運動型或輕型等其他機車。或者,跨坐型車輛並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 型車輛)等四輪越野車等其他車輛。
2‧‧‧車體框架
3‧‧‧前叉
6‧‧‧前輪
6a‧‧‧車軸
6F‧‧‧前端
6R‧‧‧後端
7‧‧‧把手
7b‧‧‧握持部
7bl‧‧‧上端
9‧‧‧前外殼
9a‧‧‧開口
9F‧‧‧前端
9R‧‧‧後端
10‧‧‧轉向軸
11‧‧‧底部支架
12‧‧‧喇叭
14‧‧‧護腿板
15‧‧‧頭燈
15a‧‧‧前端
15c‧‧‧頭燈之外殼
16‧‧‧位置燈
20‧‧‧前擋泥板
20a‧‧‧前端
21‧‧‧頭管
21F‧‧‧前端
21R‧‧‧後端
30‧‧‧儀錶單元
30F‧‧‧前端
30U‧‧‧上端
32‧‧‧透明外殼
33‧‧‧底部
40‧‧‧前側面
41‧‧‧前外殼上部
41a‧‧‧前緣
41F‧‧‧前端
41R‧‧‧後端
49‧‧‧左右側面
EL1‧‧‧延伸線
EL2‧‧‧前外殼上部延伸線
SL‧‧‧軸線
θ1‧‧‧傾斜角
θ2‧‧‧傾斜角
VL‧‧‧鉛垂線

Claims (9)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其具有頭管;轉向軸,其可旋動地支持於上述頭管;前輪,其經由上述轉向軸而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把手,其支持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儀錶單元,其具有透明外殼;前外殼,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以及頭燈,其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之下部;且上述頭燈之前端位於較上述前輪之車軸更靠前方,上述儀錶單元安裝於上述把手之車寬方向中央,上述前外殼具有位於其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且於車寬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儀錶單元之車寬方向之一端與另一端之間、並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外殼上部,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之後端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更靠前方,並且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之後端位於較上述儀錶單元之下端更靠上方,並且於側視時,連結上述前外殼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之前端與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前緣之後端的延伸線通過較上述儀錶單元更靠前方之處。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儀錶單元之前端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後端更靠前方,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頭管之前端更靠後方。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 央之車輛前後方向長度長於上下方向長度。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把手具有供駕駛員握持之握持部,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位於較上述握持部之上端更靠下方。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具有連接於上述儀錶單元之底部之線束部,於前視時,上述線束部隱藏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後方。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儀錶單元配置於較上述轉向軸之軸線更靠前方。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上部具有:第1面,其以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以及第2面,其以與配置上述第1面之側相反之車寬方向外側端部位於較車寬方向中央更靠後方之方式形成。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包含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的上述前外殼上部之後緣係以於前視時,車寬方向外端位於較上述前外殼上部之車寬方向中央之後端更靠下方之方式形成,且於使上述把手旋動至最大角度為止之狀態下,上述後緣通過上述把手之下方。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具有自上述頭燈之上緣朝後方以及上方延伸之前側面,上述前外殼上部係以相對於上述前側面朝上方突出之方式形成,且該跨坐型車輛具有配置於上述前外殼之後方之喇叭, 於上述前外殼上部之下端部與上述前側面之間設置有使上述喇叭之聲音通過之喇叭孔,於前視時上述喇叭與上述喇叭孔重疊。
TW105117079A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車輛 TWI615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079A TWI6153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車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7079A TWI6153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車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1180A TW201741180A (zh) 2017-12-01
TWI615309B true TWI615309B (zh) 2018-02-21

Family

ID=6123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079A TWI61530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53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241B1 (zh) * 1970-06-25 1979-05-14
TW200513403A (en) * 2003-10-10 2005-04-16 Honda Motor Co Ltd Storage device for motorcycle
JP2010155506A (ja) * 2008-12-26 2010-07-15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201235246A (en) * 2011-02-17 2012-09-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241B1 (zh) * 1970-06-25 1979-05-14
TW200513403A (en) * 2003-10-10 2005-04-16 Honda Motor Co Ltd Storage device for motorcycle
JP2010155506A (ja) * 2008-12-26 2010-07-15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201235246A (en) * 2011-02-17 2012-09-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1180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2190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TWI472453B (zh) 跨坐型車輛
JP587244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7444536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06182124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3359226B (zh) 跨乘式车辆
JP591287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補機取付構造
JP2006076459A (ja) 車両
JP2008055991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ェンダ構造
TWI428250B (zh) 跨坐型車輛之腿部護板構造
US9581073B2 (en)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JP2009202787A (ja) 車両のスピードメータケースの配置構造
TWI458655B (zh) 機車
JP4684793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TWI615309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9026049A (ja) アンダーボーン型車両
JP595308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リヤフェンダの構造
JP6498231B2 (ja) フォークガード構造
JP6130150B2 (ja) フォークガード構造
TWI57000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702160B (zh) 跨坐型車輛
CN111038633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0917321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レッグシールド構造及び鞍乗り型車両
CN110871864B (zh) 骑乘型车辆
JP2006069300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