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8633B - 跨坐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38633B CN111038633B CN201811187089.1A CN201811187089A CN111038633B CN 111038633 B CN111038633 B CN 111038633B CN 201811187089 A CN201811187089 A CN 201811187089A CN 111038633 B CN111038633 B CN 1110386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light
- housing portion
- transmitting
- illumin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能在车辆侧视时使照明器件大型化,并且能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其中,前外壳部具有下外壳部及上外壳部。上外壳部具有前缘部、左侧缘部及右侧缘部。左、右侧缘部分别配置于较左、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并且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左、右侧缘部分别以沿着基底外壳部的左、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右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重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的前部。
背景技术
从先前便已知有一种具有如下构成的固定挡泥板型的跨坐型车辆,其具备一对照明器件,所述对照明器件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且在车辆侧视时,配置于较前轮的轴更靠车辆后方。
例如,如图15~16所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27314)所公开的固定挡泥板型的跨坐型车辆910具备:头管(未图示);左右一对前叉部901,其可旋动地支持于头管;前轮902,其可旋转地支持于左右一对前叉部901;及前部外壳部914,其并不与前轮902一起左右旋动,且包含前外壳部915及护腿板916。前部外壳部914的前外壳部915配置于前轮902的上方且头管的前方,而且,从车辆后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向较前轮902的轴靠车辆前方延伸。借此,即便不进而设置固定于左右一对前叉部901、能与前轮902一起左右旋动、且与前外壳部915分体的小型挡泥板,也能利用前外壳部915遮挡被前轮902溅起的水或泥等。
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固定挡泥板型的跨坐型车辆中,在车辆前视时,左侧的护腿板916及右侧的护腿板916分别设置左右一对照明器件920。在车辆侧视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920分别配置于较前轮902的轴更靠车辆后方。而且,在车辆前视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920分别形成为透光外壳部从左、右侧的护腿板916、916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27314
发明内容
[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固定挡泥板型的跨坐型车辆910中,并未进而设置与前外壳部915分体的小型挡泥板。因此,为充分确保遮挡水或泥等的功能,需使前外壳部915以至少一部分朝前方较大的方式形成。更详细来说,前外壳部915配置于前轮902的上方且头管的前方,而且,从车辆后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向较前轮902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
因为前外壳部915在前方形成得较大,所以对如下构成进行了研究,即,能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大的方式,配置于前外壳部915的下部。也就是说,考虑了如下方案,即,变更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配置位置,将其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915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且至少一部分以从较前轮902的轴更靠后方处向较前轮902的轴更靠车辆处前方延伸处的方式形成。
然而,在于车辆侧视时将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915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且至少一部分以从较前轮902的轴更靠后方处向较前轮902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情形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前端部会以在车辆侧视时邻近于前外壳部915的前部且下部的方式配置。如此,被前轮902溅起的水或泥容易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从而令人担忧外观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状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能在车辆侧视时使照明器件大型化,并且能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发明人为解决所述问题,考虑了车辆行驶时利用行驶风将附着于照明器件的水或泥等去除的方案。
详细来说,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分别以从固定挡泥板型的前外壳部的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因此,车辆行驶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容易碰撞行驶风。借此,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水或泥等能通过被行驶风吹动而去除。
然而,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因其与前外壳部相接的根部(与前外壳部的接缝部)与其顶部相比,较难以碰撞行驶风,故容易积存水或泥等。因而,即便想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将附着于照明器件的水或泥等去除,也会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与前外壳部相接的根部依然残存水或泥等。结果为,无法彻底消除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的担忧。
因此,本发明人想到了以下的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具备:头管;左右一对前叉部,其可旋动地支持于头管;前轮,其可旋转地支持于左右一对前叉部;前外壳部,其配置于前轮的上方且头管的前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前轮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及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其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具有:光源,其发出光;及透光外壳部,其配置于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前外壳部具有:下外壳部,其具有基底外壳部;及上外壳部,其配置于基底外壳部的前方。基底外壳部具有:左开口部,其使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露出;及右开口部,其使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露出。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形成为从左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较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形成为从右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较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基底外壳部具有:前壁部,其在该基底外壳部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与右开口部之间;左侧壁部,其从前壁部,沿着左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右侧壁部,其从前壁部,沿着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上外壳部具有:前缘部,其以朝向较前壁部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缘部,其以朝向较左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及右侧缘部,其以朝向较右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上外壳部的左侧缘部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上外壳部的右侧缘部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上外壳部的左侧缘部以沿着基底外壳部的左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的左侧壁部重叠。上外壳部的右侧缘部以沿着基底外壳部的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的右侧壁部重叠。
根据上述方面,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前外壳部配置于前轮的上方且头管的前方,而且,从车辆后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向较前轮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在所述情形时,并未进而设置固定于左右一对前叉部、能与前轮一起左右旋动、且与前外壳部为分体的小型挡泥板,因而前外壳部能朝前方且下方形成得较大。
而且,在车辆侧视时,由于此种前外壳部能够向较前轮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而此前外壳部能朝前方且下方形成得较大,因而能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为较大的方式,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
具体来说,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以从较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以从较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借此,能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较为大型化。
进而,为了解决在车辆侧视时将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前端部以邻近于前外壳部的前部且下部的方式配置所发生的问题,也就是,被前轮溅起水或泥容易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
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从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左开口部露出,且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并形成为从左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从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右开口部露出,且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并形成为从右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因此,车辆行驶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容易碰撞行驶风。
借此,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水或泥等能通过被行驶风吹动而去除。
而且,通常,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中,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左开口部的接缝部及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根部)与透光外壳部的顶部相比,较难以碰撞行驶风,因此容易积存水或泥等。因而,即便想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将附着于照明器件的水或泥等去除,也有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与前外壳部相接的根部,依然残存水或泥等的担忧。
但在本发明中,上外壳部的左侧缘部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上外壳部的右侧缘部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与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借此,能利用前外壳部的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从车辆的前方且上方遮挡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因此,被前轮溅起的水或泥等的一部分被前外壳部的上外壳部遮档,从而能防止其附着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
另一方面,为完全防止被前轮溅起的水或泥等附着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发明人有以下构想,也就是形成增强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的空气流路。
详细来说,除了利用前外壳部的上外壳部遮档水或泥,而防止其附着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以外,还希望通过使从行驶风产生的空气流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而将积存于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然而,通常,在利用前外壳部的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从车辆的前方且上方遮挡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情形时,行驶风进入上外壳部的侧缘部与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之间会受到阻碍。因此,一旦被前轮溅起的水或泥等附着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那么有积存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难以被行驶风吹动的担忧。
但在本发明中,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具有:前壁部,其在该基底外壳部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与右开口部之间;左侧壁部,其从前壁部,沿着左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右侧壁部,其从前壁部,沿着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且,前外壳部的上外壳部具有:前缘部,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的前壁部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缘部,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的左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及右侧缘部,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的右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因此,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的一部分碰撞前壁部及前缘部而被聚集,且利用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及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利用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产生沿着上外壳部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之间,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
进而,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分别以沿着基底外壳部的左、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的左侧壁部或右侧壁部重叠。借此,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在上外壳部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之间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将难以从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逸散。相反地,除了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及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以外,还能利用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将空气流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导送。结果为,能形成增强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的空气流路。借此,车辆行驶时,能利用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流经所述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强烈空气流,将积存于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
除此以外,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将难以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流入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之间。因此,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流经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空气流不会受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流入的行驶风影响而紊乱,而能维持强烈的空气流。
如上所述,即便被前轮溅起的水或泥附着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也能利用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流经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强烈空气流,将积存于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借此,可提供一种能使照明器件大型化,并且能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的跨坐型车辆。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下外壳部进而具有以朝向车辆前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下外壳部前端部。
在所述情形中,车辆行驶时,行驶风碰撞下外壳部前端部而利用下外壳部前端部的上表面被导送,借此行驶风能容易流向基底外壳部的前端部。因此,碰撞基底外壳部的前端部,而利用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及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的行驶风的比率变多。结果为,能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更强烈,因而能将积存于接缝部的水或泥等更彻底地去除。因此,能进而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在车辆俯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的前缘以至少一部分位于较上外壳部的前缘更靠前方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能增大下外壳部前端部的承受行驶风的面积。因此,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在车辆侧视时,上外壳部的前缘部与下外壳部隔开间隙而配置,且在车辆侧视时,基底外壳部的前壁部以沿着上下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外壳部与下外壳部的下外壳部前端部之间。
在所述情形时,能利用上外壳部、下外壳部的下外壳部前端部、以及基底外壳部的前壁部,形成集风空间。车辆行驶时,行驶风容易流入所述集风空间,因而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利用上外壳部、基底外壳部的前壁部、下外壳部前端部、以及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的透光外壳部的前端部,形成集风空间。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的透光外壳部的前端部与上外壳部、下外壳部的下外壳部前端部及基底外壳部的前壁部一起形成集风空间。车辆行驶时,能使行驶风在流入所述集风空间时,直接碰撞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的透光外壳部的前端部,而以沿着透光外壳部的表面流向后方且上方的方式被导送。结果为,利用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及上外壳部的左、右侧缘部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的行驶风的比率进而变多。因此,除了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以外,也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进一步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基底外壳部的左侧壁部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基底外壳部的右侧壁部,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能使基底外壳部的左、右侧壁部以在前后方向上较大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分别沿着左、右侧壁部以从较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时,能使其以在前后方向上更大的方式形成。借此,能使照明器件进而大型化。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上外壳部的左侧缘部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上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利用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基底外壳部的左侧壁部、以及上外壳部的左侧缘部,形成左上行驶风通路。上外壳部的右侧缘部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上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利用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基底外壳部的右侧壁部、以及上外壳部的右侧缘部,形成右上行驶风通路。
在所述情形时,行驶风能通过流经左、右上行驶风通路,而确实地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增强流经左右一对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结果为,能提高对积存于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的去除力。借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以从与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以从与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分别成为从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延伸的平面,因此,流经左、右上行驶风通路的行驶风能顺利地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下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且利用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基底外壳部中较左开口部更靠左方的部分,形成左下行驶风通路。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下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且通过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以及基底外壳部中较右开口部更靠右方的部分,形成右下行驶风通路。
在所述情形中,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的一部分在碰撞前壁部及前缘部而被聚集时,还流入左、右下行驶风通路而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也能利用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产生沿着前外壳部的基底外壳部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之间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而且,行驶风能通过流经左、右下行驶风通路,而确实地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增强流经左右一对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结果为,积存于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也能被去除。借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左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的左缘朝向下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的右缘朝向下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照明器件的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分别成为从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延伸的平面,因此,流经左、右下行驶风通路的行驶风能顺利地从前外壳部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进而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左、右开口部的接缝部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的外观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右侧视图。
图2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左侧视图。
图3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俯视图。
图4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前视图。
图5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6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侧视图。
图7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侧视图。
图8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9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侧视图。
图10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侧视图。
图11为图3的D-D线剖视图。
图12为图8的C-C线剖视图的一部分。
图13(a)为表示左照明器件20及其外围的外壳构造的车辆正面放大图。
图13(b)为图13(a)的B-B线剖视图。
图13(c)为图13(a)的A-A线剖视图。
图14为从左前方且下方观察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图15为专利文献1的跨坐型车辆910的车辆前视图。
图16为专利文献1的跨坐型车辆910的车辆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所应用的跨坐型车辆1是速克达型车辆。但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1并不限定于速克达型车辆,也可为其它跨坐型车辆。而且,并不限于机车,也可为自动三轮车。
在以下说明中,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分别表示从乘坐于跨坐型车辆1的骑乘者角度观察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前后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相同,左右方向与车辆左右方向上相同。而且,图式中的箭头F方向与箭头B方向表示前方与后方,箭头U方向与箭头D方向表示上方与下方,箭头L方向与箭头R方向表示左方与右方。
《车辆整体》
首先,参照图1~4对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的整体构造进行概述。图1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右侧视图,图2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左侧视图,图3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俯视图,图4为跨坐型车辆1的车辆前视图。再者,在图1~4中,以虚线表示出车体框架2及头管10等的一部分的车辆内部构造、以及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的内部。
如图1~4所示,跨坐型车辆1具有底架型的车体框架2。车体框架2的前端部具有头管10。在头管10,可旋动地支持有转向机构3。在转向机构3的下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前叉部4。也就是说,左右一对前叉部4可旋动地支持于头管10。头管10及转向机构3向前方斜下方延伸。车体框架2的前端部可左右旋动地支持前叉部4,所述车体框架2的中央部支持单元摆动式的动力单元5。在所述动力单元5的上方,配置有座部6。
左右一对前叉部4向前方斜下方延伸,且在下端可旋转地支持有前轮7。前叉部4的上端安装于上述转向机构3。在转向机构3的上端,配置有把手8。在动力单元5的后端部,配置有后轮9,所述后轮9可旋转地支持于所述动力单元5的后端部,且是通过所述动力单元5的驱动力而驱动。
而且,跨坐型车辆1具有配置于头管10的前方的前外壳部11、以及配置于前外壳部11的左照明器件20及右照明器件21。头管10及转向机构3等被前外壳部11从前方覆盖。而且,头管10及转向机构3等被右护腿板14R、左护腿板14L及后护腿板14B分别从右方、左方及后方覆盖。右护腿板14R及左护腿板14L的主要构成形成为左右对称。把手8被前把手外壳12从前方覆盖,且被后把手外壳13从后方覆盖。在前把手外壳12,设置有头灯15。
《前外壳部11》
如图1~2所示,前外壳部11配置于前轮7的上方且头管10的前方。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前外壳部11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前外壳部1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前轮7的轴更靠车辆前方。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前外壳部11从较更头管10靠后方处朝向较通过前轮7的旋转轴的铅直线P更靠前方处延伸。而且,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前外壳部11的下侧面直接朝向前轮7而配置。
如图1所示,前外壳部11的右下侧部与以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右护腿板14R的上端连接。如图2所示,前外壳部11的左下侧部与以朝向车辆后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的左护腿板14L的上端连接。
如图4所示,具备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1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的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也就是说,在前外壳部1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配置有左照明器件20。在前外壳部1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配置有右照明器件21。
如图4所示,前外壳部11包含下外壳部30、上外壳部40。
《下外壳部30》
图5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前视图。图6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侧视图。图7为表示将左照明器件20及上外壳部40拆掉后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侧视图。
如图5所示,下外壳部30具有基底外壳部301。如图6~7所示,基底外壳部301形成为朝向车辆前方且下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前轮7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详细来说,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基底外壳部301形成为朝向较通过前轮7的旋转轴的铅直线P更靠前方处延伸。
而且,如图5所示,下外壳部30进而具有下外壳部前端部302。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与基底外壳部301连接。如图6~7所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形成为从基底外壳部301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方且下方延伸。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侧面直接朝向前轮7而配置。
进而,如图5所示,基底外壳部301具有左开口部303、右开口部304。如图6所示,右开口部304包含上缘部304U、下缘部304D。如图7所示,左开口部303包含上缘部303U、下缘部303D。
如图5~7所示,基底外壳部301具有左侧壁部305、右侧壁部306、前壁部307。更详细来说,如图5所示,基底外壳部301在前端部的左开口部303与右开口部304之间,具有前壁部307。具体来说,前壁部307形成于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中的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与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之间。
而且,基底外壳部301进而包含浮起外壳部308。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浮起外壳部308形成为相对于上缘部304U具有阶差。更详细来说,具有作为阶差部的右侧壁部306,在车辆右侧视时,所述右侧壁部306形成在上缘部304U及位于上缘部304U上方的浮起外壳部308之间。而且,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浮起外壳部308形成为相对于上缘部303U具有阶差。更详细来说,具有作为阶差部的左侧壁部305,在车辆左侧视时,所述左侧壁部305形成在上缘部303U及位于上缘部303U上方的浮起外壳部308之间。
而且,如图6~7所示,浮起外壳部308形成为相对于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具有阶差。更详细来说,具有作为阶差部的前壁部307,在车辆左、右侧视时,所述前壁部307形成在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及位于所述上缘部302U上方的浮起外壳部308之间。
如图5所示,前壁部307在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与右开口部304之间。更详细来说,前壁部307在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与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之间。在前视时,前壁部307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浮起外壳部308与下外壳部前端部302之间。而且,在前视时,前壁部307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与右开口部304之间。更详细来说,在前视时,前壁部307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的下端部与右开口部304的下端部之间。而且,如图6~7所示,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前壁部307以从浮起外壳部308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与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连接。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前壁部307的右侧部形成为从其前缘307F朝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前壁部307的左侧部形成为从其前缘307F朝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如图5所示,前壁部307的上缘部307U以车辆左右方向上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凹曲的方式形成。前壁部307的下缘部307D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而且,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左侧壁部305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前视时,左侧壁部305从前壁部307的左上端307UL,以沿着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右侧壁部306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前视时,右侧壁部306从前壁部307的右上端307UR,以沿着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而且,如图6所示,右侧壁部306从前壁部307,沿着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在车辆右侧视时,右侧壁部306形成为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侧壁部306从前壁部307的右上端307UR以沿着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右侧视时,前壁部307的右缘部307R以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前方且下方凹曲的方式形成。
而且,如图7所示,左侧壁部305从前壁部307,沿着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在车辆左侧视时,左侧壁部305形成为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侧壁部305形成为从前壁部307的左上端307UL以沿着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左侧视时,前壁部307的左缘部307L以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前方且下方凹曲的方式形成。
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凹曲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前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在车辆俯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的右端部形成为右开口部304的下缘部304D的一部分。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缘部302U的左端部形成为左开口部303的下缘部303D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左开口部303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前视时,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在车辆前视时,左开口部303的下缘部303D形成为如下形态,即,首先,以平缓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进而,以急陡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而后,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而与上缘部303U连接。而且,在车辆前视时,右开口部304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前视时,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在车辆前视时,右开口部304的下缘部304D形成为如下形态,即,首先,以平缓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进而,以急陡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而后,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而与上缘部304U连接。
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开口部304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右侧视时,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在车辆右侧视时,右开口部304的下缘部304D形成为如下形态,即,以平缓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后,以急陡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与上缘部304U连接。再者,前壁部307的右缘部307R形成为右开口部304的前端部。
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开口部303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左侧视时,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在车辆左侧视时,左开口部303的下缘部303D形成为如下形态,即,以平缓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后,以急陡斜率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与上缘部303U连接。再者,前壁部307的左缘部307L形成为左开口部303的前端部。
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经由其右缘部302R与右护腿板14R连接。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右缘部302R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如图6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右缘部302R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经由其左缘部302L与左护腿板14L连接。如图5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左缘部302L形成为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如图7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左缘部302L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如图6所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右护腿板14R三者的连接部302UR位于较前壁部307的右上端307UR更靠后方。更优选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右护腿板14R三者的连接部302UR位于较前壁部307的右上端307UR更靠后方,且与前壁部307的右上端307UR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的高度。再者,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右护腿板14R三者的连接部302UR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右缘部302R与上缘部302U的交叉点。
如图7所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左护腿板14L三者的连接部302UL位于较前壁部307的左上端307UL更靠后方。更优选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左护腿板14L三者的连接部302UL位于较前壁部307的左上端307UL更靠后方,且与前壁部307之右上端307UR于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之高度再者,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左护腿板14L三者的连接部302UL为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左缘部302L与上缘部302U的交叉点。
《上外壳部40》
图8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9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侧视图。
图10为表示以二点链线标出上外壳部40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侧视图。
图11为表示从前方观察图3的D-D线的截面的跨坐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9~10所示,上外壳部40配置于基底外壳部301的前方。在车辆左、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上外壳部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前轮7的轴更靠车辆前方。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左、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朝向较通过前轮7的旋转轴的铅直线P更靠前方处延伸。而且,上外壳部40具有前缘部401、左侧缘部402、右侧缘部403。
如图8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上外壳部40具有上缘40U、下缘40D、左缘40L、右缘40R。如图9~10所示,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以朝向较上外壳部40的下缘40D更靠前方且下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前缘部401为上外壳40中从下缘40D向下方弯折的部分。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以朝向较下外壳部30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8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上外壳部40以前缘部401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重叠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前视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位于较浮起外壳部308的下缘部308D更靠下方。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更靠上方。而且,如图8所示,在车辆前视时,上外壳部40以其下缘40D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重叠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前视时,上外壳部40的下缘40D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上外壳部40的下缘40D位于较浮起外壳部308的下缘部308D更靠下方。上外壳部40的下缘40D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更靠上方。
而且,如图9~10所示,在车辆左、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是至少一部分与下外壳部30隔开间隙而配置。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左、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与下外壳部30隔开间隙而配置。在车辆左、右侧视时,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以沿着上下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外壳部40与下外壳部前端部302之间。而且,在车辆左、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的前端部位于较前壁部307的前缘307F更靠前方。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的前端部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的前端部更靠后方。如图3所示,在车辆俯视时,上外壳部40以其前缘部40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车辆俯视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更靠后方。也就是说,在车辆俯视时,以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方式形成。
而且,如图9所示,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形成为朝向较上外壳部40的右缘40R更靠下方处延伸。右侧缘部403为上外壳40中从右缘40R向下方弯折的部分。如图10所示,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形成为朝向较上外壳部40的左缘40L更靠下方处延伸。左侧缘部402为上外壳40中从左缘40L向下方弯折的部分。
如图3所示,在车辆俯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前缘,即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以至少一部分位于较上外壳部40的前缘、即前缘部401更靠前方的方式形成。
如图11所示,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形成为朝向较下外壳部30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处延伸。如图11所示,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形成为朝向较下外壳部30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
如图9所示,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以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的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重叠。在车辆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浮起外壳部308更靠下方。在车辆右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位于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更靠上方。
如图10所示,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以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左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的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重叠。在车辆左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浮起外壳部308更靠下方。在车辆左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3位于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更靠上方。
而且,图12为图8的C-C线剖视图的一部分。如图12所示,从右方观察图8的C-C线的截面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形成为向较下缘40D更靠下方处延伸。从右方观察图8的C-C线的截面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位于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的上缘部307U更靠下方,且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更靠上方。从右方观察图8的C-C线的截面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位于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更靠前方,且位于较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更靠后方。
《照明器件20、21》
如图8所示,具备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1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的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即左照明器件20及右照明器件21。左开口部303使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露出。右开口部304使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露出。
如图9所示,右照明器件21具有:光源21S,其发出光;及透光外壳部21a,其配置于光源21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更优选为右照明器件21的光源21S包含右方向灯光源21S1、由多个光源构成的右位置灯光源21S2。而且,右方向灯光源21S1、右位置灯光源21S2为LED光源,而且两者以右方向灯光源21S1位于右位置灯光源21S2的后上方的方式一体地配置。
如图10所示,左照明器件20具有:光源20S,其发出光;及透光外壳部20a,其配置于光源20S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更优选为左照明器件20的光源20S包含左方向灯光源20S1、由多个光源构成的左位置灯光源20S2。而且,右方向灯光源20S1、由多个光源构成的右位置灯光源20S2为LED光源,而且两者以左方向灯光源20S1位于左位置灯光源20S2的后上方的方式配置。
如图8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右照明器件21以透光外壳部21a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前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在车辆前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形成为从右开口部304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如图9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从较头管10更靠后方处朝向较通过前轮7的旋转轴的铅直线P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11所示,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以从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1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9、11所示,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11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以从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的右缘21a1R朝向下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9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9所示,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上外壳部40与右护腿板14R之间。
如图11所示,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1JR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如图9所示,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1JR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
如图8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左照明器件20以透光外壳部20a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被形成。在车辆前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在车辆前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形成为从左开口部303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如图10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更详细来说,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从较头管10更靠后方处朝向较通过前轮7的旋转轴的铅直线P更靠前方处延伸。
如图11所示,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以从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10、11所示,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11所示,在车辆前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以从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的左缘20a1L朝向下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如图10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如图10所示,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上外壳部40与左护腿板14L之间。
如图11所示,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如图10所示,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
《集风空间WCS、左上行驶风通路ULWC、左下行驶风通路DLWC、右上行驶风通路URWC、右下行驶风通路DRWC》
图13(a)为表示左照明器件20及其外围的外壳构造的车辆正面放大图。图13(b)为图13(a)的B-B线剖视图。图13(c)为图13(a)的A-A线剖视图。图14为从左前方且下方观察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与上外壳部4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详细来说,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与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而且,如图11、13(b)~13(c)所示,利用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形成左上行驶风通路ULWC。
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与下外壳部30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更详细来说,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与下外壳部30的基底外壳部301的较左开口部303更靠左方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而且,利用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以及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左开口部303更靠左方的部分,形成左下行驶风通路DLWC。其中,所谓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左开口部303靠左方的部分是指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2更靠左方的部分。
如图11所示,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与上外壳部4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详细来说,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与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而且,以与左上行驶风通路ULWC对称的方式,利用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以及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形成右上行驶风通路URWC。
如图11所示,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与下外壳部30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更详细来说,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与下外壳部30的基底外壳部301的较右开口部304更靠右方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而且,以与左下行驶风通路DLWC对称的方式,利用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以及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右开口部304更靠右方的部分,形成右下行驶风通路DRWC。其中,所谓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右开口部304更靠右方的部分是指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2靠右方的部分。
如图14所示,车辆行驶时,首先,行驶风W碰撞下外壳部前端部302而利用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表面被导送,借此流向基底外壳部301。其次,行驶风W的一部分碰撞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及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401而被聚集,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分成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的空气流与朝向右方的空气流。朝向左方的空气流沿着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前端部20af,进而分成2个空气流,并分别流入左上行驶风通路ULWC及左下行驶风通路DLWC,而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而且,朝向右方的空气流沿着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前端部21af,进而分成2个空气流,并分别流入右上行驶风通路URWC及右下行驶风通路DRWC,而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更优选为如图14所示,利用上外壳部40、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下外壳部前端部302、以及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前端部20af及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前端部21af,形成集风空间WCS。借此,行驶风W在流入所述集风空间WCS时,直接碰撞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前端部20af及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前端部21af,而以沿着透光外壳部20a、21a的表面流向后方且上方的方式被导送。
《实施方面的效果》
(1)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具备:头管10;左右一对前叉部4,其可旋动地支持于头管10;前轮7,其可旋转地支持于左右一对前叉部4;前外壳部11,其配置于前轮7的上方且头管10的前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前轮7的轴靠车辆前方;及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即,左照明器件20、右照明器件21),其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11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各自具有:光源20S1、21S2,其发出光;及透光外壳部20a、21a,其配置于光源20S1、21S2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前外壳部11具有:下外壳部30,其具有基底外壳部301;及上外壳部40,其配置于基底外壳部301的前方。基底外壳部301具有:左开口部303,其使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露出;及右开口部304,其使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露出。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形成为从左开口部303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形成为从右开口部304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基底外壳部301具有:前壁部307,其在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与右开口部304之间;左侧壁部305,其从前壁部307,沿着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右侧壁部306,其从前壁部307,沿着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上外壳部40具有:前缘部401,其以朝向较前壁部307更靠前方延伸;左侧缘部402,其以朝向较左侧壁部305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及右侧缘部403,其以朝向较右侧壁部306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接缝部20JL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以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重叠。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以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重叠。
在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中,前外壳部11配置于前轮7的上方且头管10的前方,而且,从车辆后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在所述情形时,并未进而设置固定于左右一对前叉部4、能与前轮7一起左右旋动、且与前外壳部11分体的小型挡泥板,因而前外壳部11能朝前方且下方形成得较大。
而且,在车辆侧视时,因为此种前外壳部11能够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处延伸,而使前外壳部11能朝前方且下方形成得较大,因而能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为较大的方式,分别配置于前外壳部11的下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
具体来说,在车辆左侧视时,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车辆右侧视时,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借此,能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较为大型化。
进而,为解决在车辆侧视时,将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前端部20af、21af以邻近于前外壳部11的前部且下部的方式配置所发生的问题,也就是,被前轮7溅起水或泥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问题,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具有以下构成。
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从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开口部303露出,且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并形成为从左开口部303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关于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从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右开口部304露出,且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上外壳部40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并形成为从右开口部304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因此,车辆行驶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容易碰撞行驶风。
借此,附着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水或泥等能通过被行驶风吹动而去除。
而且,通常,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中,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及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根部)与透光外壳部21a相比,较难以碰撞行驶风,因此容易积存水或泥等。因而,即便想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将附着于照明器件20、21的水或泥等去除,也有在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与前外壳部11相接的根部,依然残存水或泥等的担忧。
但在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中,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借此,能利用前外壳部11的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从车辆的前方且上方遮挡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因此,被前轮7溅起的水或泥等的一部分被前外壳部11的上外壳部40遮档,从而能防止其附着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
另一方面,为完全防止被前轮7溅起的水或泥等附着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发明人有以下构想,也就是形成增强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的空气流路。
详细来说,除了利用前外壳部11的上外壳部40加以遮档水或泥,而防止其附着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以外,还希望通过使从行驶风产生的空气流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而将积存于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然而,通常,在利用前外壳部11的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3,从车辆的前方且上方遮挡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情形时,行驶风进入上外壳部40的侧缘部402、403与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之间会受到阻碍。因此,一旦被前轮7溅起的水或泥等附着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那么有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难以被行驶风吹动的担忧。
但在本实施形态的跨坐型车辆1中,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具有:前壁部307,其在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左开口部303与右开口部304之间;左侧壁部305,其从前壁部307,沿着左开口部303的上缘部303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右侧壁部306,其从前壁部307,沿着右开口部304的上缘部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而且,前外壳部11的上外壳部40具有:前缘部401,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左侧缘部402,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及右侧缘部403,其以朝向较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因此,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的一部分碰撞前壁部307及前缘部401而被聚集,且利用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侧壁部305、306及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利用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产生沿着上外壳部40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之间,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
进而,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分别以沿着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开口部303、304的上缘部303U、304U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或右侧壁部306重叠。借此,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在上外壳部40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之间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将难以从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逸散。相反地,除了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侧壁部305、306及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以外,还能利用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将空气流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导送。结果为,能形成增强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的空气流路。借此,车辆行驶时,能利用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流经所述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强烈空气流,将积存于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
除此以外,车辆行驶时的行驶风将难以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流入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之间。因此,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流经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空气流不会受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流入的行驶风影响而紊乱,而能维持强烈的空气流。
如上所述,即便被前轮7溅起的水或泥附着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也能利用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流经空气流路向后方且上方导送的强烈空气流,将积存于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彻底地去除。借此,可提供一种能使照明器件20、21大型化,并且能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的跨坐型车辆1。
(2)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下外壳部30进而具有以朝向车辆前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下外壳部前端部302。
在所述情形中,车辆行驶时,行驶风碰撞下外壳部前端部302而利用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上表面被导送,借此行驶风能容易流向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因此,碰撞基底外壳部301的前端部,而利用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侧壁部305、306及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3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的行驶风的比率变多。结果为,能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更强烈,因而能将积存于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更彻底地去除。因此,能进而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3)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在车辆俯视时,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前缘(即,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下缘部302D)系以至少一部分位于较上外壳部40的前缘(即,前缘部401)更靠前方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能增大下外壳部前端部302的承受行驶风的面积。因此,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4)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在车辆侧视时,上外壳部40的前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下外壳部30隔开间隙而配置,且在车辆侧视时,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以沿着上下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上外壳部40与下外壳部30的下外壳部30前端部之间。
在所述情形时,能利用上外壳部40、下外壳部30的下外壳部前端部302、以及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形成集风空间WCS。车辆行驶时,行驶风容易流入所述集风空间WCS,因而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且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5)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利用上外壳部40、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各自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前端部20af、21af,形成集风空间WCS。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各自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前端部20af、21af与上外壳部40、下外壳部30的下外壳部前端部302及基底外壳部301的前壁部307一起形成集风空间WCS。车辆行驶时,能使行驶风在流入所述集风空间WCS时,直接碰撞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各自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前端部20af、21af,而被以沿着透光外壳部20a、21a的表面流向后方且上方的方式被导送。结果为,利用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侧壁部305、306及上外壳部40的左、右侧缘部402、403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的行驶风的比率进而变多。因此,除了能进而提高集风效率以外,而且也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进一步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6)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关于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能使基底外壳部301的左、右侧壁部305、306以在前后方向上较大的方式形成。因此,在使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分别沿着左、右侧壁部305、306以从较前轮7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前轮7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时,能使其以在前后方向上更大的方式形成。借此,能使照明器件20、21进而大型化。
(7)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配置于较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20JL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与上外壳部4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通过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基底外壳部301的左侧壁部305、以及上外壳部40的左侧缘部402,形成左上行驶风通路ULWC。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配置于较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接缝部20JR1更靠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与上外壳部4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利用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基底外壳部301的右侧壁部306、以及上外壳部40的右侧缘部403,形成右上行驶风通路URWC。
在所述情形时,行驶风能通过流经左、右上行驶风通路ULWC、URWC,而被确实地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导送。借此,能增强流经左右一对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上表面20a1、21a1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结果为,能提高对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上表面20a1、21a1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的去除力。借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8)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关于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以从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以从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上表面20a1、21a1分别成为从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延伸的平面,因此,流经左、右上行驶风通路ULWC、URWC的行驶风能顺利地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导送。借此,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上表面20a1、21a1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更进一步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上表面20a1、21a1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9)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与下外壳部3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且利用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以及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左开口部303更靠左方的部分,形成左下行驶风通路DLWC。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与下外壳部3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且通过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以及基底外壳部301中较右开口部304更靠右方的部分,形成右下行驶风通路DRWC。
在所述情形中,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的一部分在碰撞前壁部307及前缘部401而被聚集时,也流入左、右下行驶风通路DLWC、DRWC而被向车辆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也能利用车辆行驶时所承受的行驶风,产生沿着前外壳部11的基底外壳部301与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之间,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流向后方且上方的空气流。而且,行驶风能通过流经左、右下行驶风通路DLWC、DRWC,而确实地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增强流经左右一对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结果为,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也能被去除。借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10)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形态中,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下表面20a2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的左缘20a1L朝向下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下表面21a2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的右缘21a1R朝向下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情形时,左、右照明器件20、21的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分别成为从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或右方延伸的平面,因此,流经左、右下行驶风通路DLWC、DRWC的行驶风能顺利地从前外壳部11的前端部向后方且上方被导送。借此,能使流经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空气流更强烈。借此,能进而将积存于透光外壳部20a、21a的下表面20a2、21a2与左、右开口部303、304的接缝部20JL1、20JR1的水或泥等去除。因此,能更进一步抑制照明器件20、21的外观性降低。
《变化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能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前提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基底外壳部301中,左侧壁部305、右侧壁部306、前壁部307、浮起外壳部308及其它部分是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为分体地形成。而且,也可不含浮起外壳部308,而以从上外壳部40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分别形成左侧壁部305、右侧壁部306及前壁部307。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前壁部307形成为基底外壳部301的一部分,但并不限于此,前壁部307也可由左照明器件20及右照明器件21各自的一部分形成。例如,前壁部307也可以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的前端部20af与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的前端部21af连接的方式形成,或可以左照明器件20的基底与右照明器件21的基底连接的方式形成。
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光源20S、21S各自并不限于以将方向灯光源20S1、21S1与位置灯光源20S2、21S2上下配置的方式构成的方面,也可为仅含方向灯光源20S1、21S1的方面或仅含位置灯光源20S2、21S2的方面。而且,左右一对照明器件20、21的光源20S1、21S2并不限于LED光源,也可为灯泡等其它光源。而且,左、右位置灯光源20S2、21S2各自并不限于由多个光源构成,也可为由1个光源构成。进而,也可为左方向灯光源20S1与左位置灯光源20S2分体地设置,右方向灯光源21S1与右位置灯光源21S2分体地设置。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1所示,对如下情形进行了说明,也就是,关于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上表面20a1以从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前视时,下表面20a2以从透光外壳部20a的上表面20a1的左缘20a1L朝向下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但左照明器件20的透光外壳部20a只要形成为从左开口部303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即可,透光外壳部20a也可为无棱角,而以从与左开口部303的接缝部20JL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11所示,对如下情形进行了说明,也就是,关于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上表面21a1以从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1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前视时,下表面21a2从透光外壳部21a的上表面21a1的右缘21a1R朝向下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但右照明器件21的透光外壳部21a只要形成为从右开口部304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即可,透光外壳部21a也可为无棱角,而以从与右开口部304的接缝部20JR1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而且,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并不限于具有2个车轮,也可具有3个以上车轮。例如,也可具有2个前轮与1个后轮。跨坐型车辆并不限于速克达型车辆,也可为运动型机车、或附踏板的轻型机车等其它机车。或者,跨坐型车辆并不限于速克达型车辆,也可为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等四轮越野车等其它车辆。再者,在对电动车辆应用的情形时,动力单元并非发动机,而为电动机。
符号说明
1 跨坐型车辆
2 车体框架
3 转向机构
4 前叉部
5 动力单元
6 座部
7 前轮
8 把手
9 后轮
10 头管
11 前外壳部
12 前把手外壳
13 后把手外壳
14 护腿板
14B 后护腿板
14L 左护腿板
14R 右护腿板
15 头灯
20 左照明器件
20a 透光外壳部
20a1 上表面
20af 前端部
20JR1 接缝部
20JR2 接缝部
20S1 光源
20S2 光源
21 右照明器件
21a 透光外壳部
21a1 上表面
21af 前端部
21JL1 接缝部
21JL2 接缝部
21S1 光源
21S2 光源
30 下外壳部
40 上外壳部
40D 下缘
40L 左缘
40R 右缘
40U 上缘
301 基底外壳部
302 下外壳部前端部
302D 下外壳部前端部的下缘部
302L 下外壳部前端部的左缘部
302R 下外壳部前端部的右缘部
302U 下外壳部前端部的上缘部
302UL 连接部
302UR 连接部
303 左开口部
303D 下缘部
303U 上缘部
304 右开口部
304D 下缘部
304U 上缘部
305 左侧壁部
306 右侧壁部
307 前壁部
307D 下缘部
307F 前缘
307L 左缘部
307R 右缘部
307U 上缘部
307UL 左上端
307UR 右上端
308 浮起外壳部
308D 下缘部
401 前缘部
402 左侧缘部
403 右侧缘部
901 前叉部
902 前轮
910 跨坐型车辆
914 前外壳部
915 前外壳部
916 护腿板
920 照明器件
DLWC 左下行驶风通路
DRWC 右下行驶风通路
HL 头灯
ULWC 左上行驶风通路
URWC 右上行驶风通路
W 行驶风
WCS 集风空间
Claims (10)
1.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
头管;
左右一对前叉部,其可旋动地支持于所述头管;
前轮,其可旋转地支持于所述左右一对前叉部;
前外壳部,其配置于所述前轮的上方且所述头管的前方,朝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所述前轮的轴更靠车辆前方;及
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其分别配置于所述前外壳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且
所述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具有:光源,其发出光;及透光外壳部,其配置于所述光源的前方,且具有透光性;
所述前外壳部具有:下外壳部,其具有基底外壳部;及上外壳部,其配置于所述基底外壳部的前方;
所述基底外壳部具有:左开口部,其使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露出;
及右开口部,其使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露出;且
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所述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形成为从所述左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突出,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较所述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所述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在车辆前视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较所述上外壳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形成为从所述右开口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突出,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较所述前轮的轴更靠后方处朝向较所述前轮的轴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且
所述基底外壳部具有:前壁部,其在该基底外壳部的前端部,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左开口部与所述右开口部之间;左侧壁部,其从所述前壁部,沿着所述左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右侧壁部,其从所述前壁部,沿着所述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
所述上外壳部具有:前缘部,其以朝向较所述前壁部更靠前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左侧缘部,其以朝向较所述左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及右侧缘部,其以朝向较所述右侧壁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处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左侧缘部配置于较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与所述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
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右侧缘部配置于较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与所述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
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左侧缘部以沿着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左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左侧壁部重叠;
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右侧缘部以沿着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右开口部的上缘部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右侧壁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下外壳部进而具有以朝向车辆前方且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下外壳部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车辆俯视时,所述下外壳部前端部的前缘以至少一部分位于较所述上外壳部的前缘更靠前方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车辆侧视时,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前缘部与所述下外壳部隔开间隙而配置,且
在车辆侧视时,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前壁部以沿着上下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上外壳部与所述下外壳部前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利用所述上外壳部、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前壁部、所述下外壳部前端部、以及所述左右一对照明器件各自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前端部,形成集风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左侧壁部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
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右侧壁部在车辆前视时,以从车辆下方朝向上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左侧缘部配置于较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
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
利用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左侧壁部、以及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左侧缘部,形成左上行驶风通路;且
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右侧缘部配置于较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更靠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且较该接缝部更靠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
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
利用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基底外壳部的所述右侧壁部、以及所述上外壳部的所述右侧缘部,形成右上行驶风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以从与所述左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
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以从与所述右开口部的接缝部朝向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利用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基底外壳部中较所述左开口部更靠左方的部分,形成左下行驶风通路;且
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外壳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利用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基底外壳部中较所述右开口部靠更右方的部分,形成右下行驶风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左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的左缘朝向下方且右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左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
所述右照明器件的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表面在车辆前视时,以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上表面的右缘朝向下方且左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且在车辆右侧视时,以从车辆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87089.1A CN111038633B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跨坐型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87089.1A CN111038633B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跨坐型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8633A CN111038633A (zh) | 2020-04-21 |
CN111038633B true CN111038633B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022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87089.1A Active CN111038633B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跨坐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3863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203082A (ja) * | 2012-03-27 | 2013-10-07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CN106627873B (zh) * | 2015-10-30 | 2019-05-07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乘型车辆 |
CN107021159B (zh) * | 2016-01-29 | 2019-05-14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坐型车辆 |
CN107444536B (zh) * | 2016-05-31 | 2020-11-10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坐型车辆 |
CN107878618B (zh) * | 2016-09-30 | 2020-12-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乘型车辆 |
JP2018131145A (ja) * | 2017-02-17 | 2018-08-2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
2018
- 2018-10-12 CN CN201811187089.1A patent/CN11103863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38633A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54075B2 (en) |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TWI392614B (zh) | 跨坐型車輛 | |
US20060087144A1 (en) | Front cowl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
TWI385097B (zh) | 速克達型車輛 | |
TWI532623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472453B (zh) | 跨坐型車輛 | |
CN107444536B (zh) | 跨坐型车辆 | |
CN111038633B (zh) | 跨坐型车辆 | |
CN110450892B (zh) | 自动二轮车 | |
TWI702160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201601961A (zh) | 跨坐型車輛 | |
CN110871864B (zh) | 骑乘型车辆 | |
JP7377648B2 (ja) | ヘッドランプユニット | |
JP2011143917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6689896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TWI606951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2010100155A (ja) | スクータ | |
TWI570007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I730618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615309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I646007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WO2022163442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TWI643782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7878619B (zh) | 跨坐型车辆 | |
TW202348484A (zh) | 跨坐型車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