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938B -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938B
TWI611938B TW105115376A TW105115376A TWI611938B TW I611938 B TWI611938 B TW I611938B TW 105115376 A TW105115376 A TW 105115376A TW 105115376 A TW105115376 A TW 105115376A TW I611938 B TWI611938 B TW I6119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bstrate
holding portion
camera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5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1863A (zh
Inventor
谷口慎也
Original Assignee
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思可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Description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平板狀之版而於平板狀之基材印刷配線圖案等所謂之片對片方式之印刷技術。
[相關申請案之相互參照]
以下所示之日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圖示及申請專利範圍之揭示內容,其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日本專利特願2015-189845(2015年9月28日申請)。
近年來,嘗試以凹版印刷進行電子電路基板或觸控面板基板等之器件之電極圖案之形成。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253770號公報中,記述一種執行以下步驟之裝置:接受步驟,其使印刷布滾筒接受版上之印刷圖案;及轉印步驟,其接續該接受步驟而將印刷布滾筒上之印刷圖案轉印至基板。於該印刷裝置中,設置有保持版之版台、及可位於與保持基板之基板台共通之對準空間。於該對準台設置有相機,可拍攝版及基板而取得版及基板之位置資訊。且,基於該等之位置資訊而進行藉由版台之對準台對版之位置修正、與藉由上述基板台之對準台對基板之位置修正,藉此使印刷圖案之位置每次一致。
為了高精度地進行上述位置修正,相機之校準為必要。因此,於上述先前裝置中,將預先形成有印刷圖案之基板使用於相機之校 準,於其時使用之基板即所謂之「廢棄印刷」。
又,於相機之校準後,有可能根據印刷條件(版或基板之種類或尺寸等)之變更而亦需變更相機位置之情形、或相機位置隨時間變化而變動之情形,該等因素有可能導致位置修正之精度降低。因此,每當發生相機位置之變更或變動時,就必須校準相機,而有廢棄印刷增多之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進行廢棄印刷而簡易地進行拍攝版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與拍攝基材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校準,而可高精度地進行版與基材之對位之印刷技術。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使保持於版保持部之平板狀之版所載持之印刷材料由轉印部接受後,將由轉印部接受之印刷材料轉印至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平板狀之基材者,且包含:版對準機構,其具有分別拍攝保持於版保持部之版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且檢測與版之位置及姿勢修關之版對準資訊;基材對準機構,其具有分別拍攝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基材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且檢測與基材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基材對準資訊;及控制機構,其控制將印刷材料自版由轉印部接受之接受位置,及將印刷材料自轉印部向基材轉印之轉印位置;版保持部及基材保持部中之一者為具有相機校準用之圖案之校準圖案保持部,且控制機構包含:校準資訊算出部,其基於藉由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拍攝圖案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求出關於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相對偏差量之相機校準資訊;及修正部,其基於版對準資訊、基材對準資訊及相機校準資訊,修正接受位置及轉印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又,本發明之其他之態樣係一種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 使保持於版保持部之平板狀之版所載持之印刷材料由轉印部接受後,將由轉印部接受之印刷材料轉印至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平板狀之基材者,且包含以下步驟:基於藉由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拍攝設置於版保持部或基材保持部之相機校準用之圖案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取得關於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相對偏差量之相機校準資訊;基於藉由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分別拍攝保持於版保持部之版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取得與版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版對準資訊之步驟;基於藉由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分別拍攝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基材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檢測與基材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基材對準資訊;及基於版對準資訊、基材對準資訊及相對偏差量,修正印刷材料自版由轉印部接受之接受位置、與印刷材料自轉印部轉印至基材之轉印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於如此構成之發明中,相機校準用之圖案係設置於版保持部或基材保持部。該圖案係藉由用以檢測版對準資訊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與用以檢測基材對準資訊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而拍攝。基於如此獲得之圖像,取得關於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相對偏差量之相機校準資訊。如此無需廢棄印刷,而獲得相機校準資訊。且,基於該相機校準資訊、版對準資訊及基材對準資訊,修正接受位置及轉印位置中之至少一者。因此,可一面高精度地進行版與基材之對位,一面將版上之印刷材料印刷至基材。
上述之本發明之各形態所具有之複數個構成要件並非全部為必須者,為解決上述課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者為達成本說明書所記述之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可適當對上述複數個構成要件之一部分之構成要件進行其變更、削除、與新的其他構成要件替換、刪除限定內容之一部分。又,為解決上述問題之一部分或全部,或者為達成本說明 書所記述之效果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將上述之本發明之一形態所包含之技術性特徵之一部分或全部、與上述之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所包含之技術性特徵之一部分或全部加以組合,而作為本發明之獨立之一形態。
1‧‧‧印刷裝置
2‧‧‧基台
3‧‧‧凹版
4‧‧‧工件
10‧‧‧版台單元(本發明之版保持部、非校準圖案保持部之一例)
11‧‧‧支持台
12‧‧‧版台
20‧‧‧版對準單元(本發明之版對準機構之一例)
21‧‧‧柱構件
22‧‧‧樑構件
23‧‧‧支持部
24‧‧‧第1版對準相機(本發明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之一例)
25‧‧‧第2版對準相機(本發明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之一例)
26‧‧‧位置調整機構
27‧‧‧位置調整機構
30‧‧‧墨水填充單元
31‧‧‧柱構件
32‧‧‧樑構件
33‧‧‧支持部
36‧‧‧刮刀部
37‧‧‧升降機構
40‧‧‧滾筒單元
41‧‧‧升降機構
42‧‧‧升降台
43‧‧‧轉印滾筒(本發明之轉印部之一例)
44‧‧‧旋轉驅動馬達
45‧‧‧升降馬達
50‧‧‧墨水供給填充單元
51‧‧‧柱構件
52‧‧‧樑構件
53‧‧‧支持部
54‧‧‧狹縫噴嘴
55‧‧‧墨水供給部
56‧‧‧刮刀部
57‧‧‧升降機構
60‧‧‧工件對準單元(本發明之基材對準機構之一例)
61‧‧‧支持部
62‧‧‧支持部
63‧‧‧樑構件
64‧‧‧第1工件對準相機(本發明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一例)
65‧‧‧位置調整機構
66‧‧‧樑構件
67‧‧‧第2工件對準相機(本發明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一例)
68‧‧‧位置調整機構
70‧‧‧工件台單元(本發明之基材保持部、校準圖案保持部之一例)
71‧‧‧位置調整機構
72‧‧‧工件台(本發明之保持本體之一例)
73‧‧‧校準部
80‧‧‧搬送單元
81‧‧‧線性滑軌
82‧‧‧線性驅動部
83‧‧‧搬送台
84‧‧‧搬送台
90‧‧‧控制單元(本發明之控制機構之一例)
91‧‧‧CPU
92‧‧‧記憶體
93‧‧‧操作顯示部
361‧‧‧前端
362‧‧‧刀片
363‧‧‧備用刀片
364‧‧‧板狀構件
365‧‧‧板狀構件
561‧‧‧前端
562‧‧‧刀片
563‧‧‧備用刀片
564‧‧‧板狀構件
565‧‧‧板狀構件
731‧‧‧第1基準遮罩(本發明之第1校準構件之一例)
732‧‧‧第2基準遮罩(本發明之第2校準構件之一例)
3a‧‧‧凹部
3b‧‧‧上表面
3C‧‧‧旋轉中心
4C‧‧‧旋轉中心
12C‧‧‧旋轉中心
72C‧‧‧旋轉中心
CP‧‧‧(校準用之)圖案
SP1~SP9‧‧‧步驟
ST1~ST4‧‧‧步驟
SW1~SW5‧‧‧步驟
X‧‧‧長度方向
Y‧‧‧搬送方向
Z‧‧‧鉛直方向
θ1‧‧‧旋轉方向
θ2‧‧‧旋轉方向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於工件台單元之校準部之構成之圖。
圖3係顯示構成墨水供給填充單元之狹縫噴嘴及刮刀部之圖。
圖4係顯示構成墨水填充單元之刮刀部之圖。
圖5係顯示圖1之印刷裝置之電性構成之方塊圖。
圖6A係顯示於第1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1步驟之圖。
圖6B係顯示於第1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2步驟之圖。
圖6C係顯示於第1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3步驟之圖。
圖7係顯示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之第1片之印刷動作之圖。
圖8係顯示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之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圖。
圖9係示意性顯示版對準步驟之圖。
圖10係示意性顯示工件對準步驟之圖。
圖11A係顯示於第2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1步驟之圖。
圖11B係顯示於第2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2步驟之圖。
圖12A係顯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1步驟之圖。
圖12B係顯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2步驟之圖。
圖12C係顯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3步驟之圖。
A.裝置之整體構成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之構成之立體圖。印刷裝置1之主要構成具備:基台2、版台單元10、版對準單元20、墨水填充單元30、滾筒單元40、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工件對準單元60、工件台單元70、使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移動之搬送單元80、及控制單元90。於該印刷裝置1中,控制單元90根據預先安裝之程式控制印刷裝置1之各部,藉此進行以下步驟:填充步驟,其將墨水填充至設置於平板狀之凹版3之凹部(圖3、4中之符號3a);接受步驟,其使滾筒單元40接受凹版3之墨水;及轉印步驟,其將經接受之墨水轉印至平板狀之工件4。藉此,以藉由凹版3之凹部規定之圖案將印刷材料印刷至工件4。
基台2係如圖1所示般於水平方向Y延伸設置。於基台2之上表面,於Y方向延伸設置有一對線性滑軌81、配設於該等線性滑軌81之間之線性馬達等之線性驅動部82、及未圖示之線性尺規。又,於線性滑軌81及線性驅動部82設置有2個搬送台83、84,受到線性驅動部82之驅動而朝Y方向直線移動。於該等2個搬送台中之一者側之搬送台83上搭載有版台單元10,於另一側之搬送台84上搭載有工件台單元70。藉此,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可彼此獨立而朝水平方向Y往復移動。於本說明書中,於圖1及之後說明之各圖中,為了使裝置各部之配置關係明確,將搬送台83、84之搬送方向Y中之朝向版台單元10之方向稱為「Y1」,將朝向工件台單元70之方向稱為「Y2」。又, 將與水平方向Y正交之水平方向稱為「X方向」。又,將水平方向X中之朝向裝置正面之方向稱為「X1」,且將朝向裝置背面之方向稱為「X2」。進而,將鉛直方向稱為「Z方向」。
版台單元10具有:支持台11,其配置於搬送台83之上表面;及版台12,其係安裝於支持台11之上表面,且於該上表面保持凹版3。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線性驅動部82使搬送台83朝Y方向移動,藉此可將由版台12保持之凹版3朝Y方向搬送。
另一方面,工件台單元70包含:位置調整機構71,其係配置於搬送台84之上表面;工件台72,其安裝於位置調整機構71之上表面,且於該上表面保持工件4;及校準部73,其由2個基準遮罩(校準構件)731、732構成。該位置調整機構71具有相對於搬送台84而將工件台72朝X方向及θ1方向(繞鉛直軸之旋轉方向)驅動之功能。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線性驅動部82使搬送台84朝Y方向移動,或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位置調整機構71使工件台72朝X方向及θ1方向移動,藉此可將由工件台72保持之工件4定位於X方向、Y方向及θ1方向。
圖2係顯示工件台單元中之校準部之構成之圖。於構成校準部73之2個基準遮罩731、732之表面,如該圖所示般,於遮罩之長度方向X排列有複數個相機校準用之圖案CP,藉由解析以相機拍攝圖案CP而獲得之圖像,可檢測該相機之位置。該等2個基準遮罩中之第1基準遮罩731係相對於工件台72之Y1方向側端部裝卸自如地安裝,另一方面,第2基準遮罩732係相對於工件台72之Y2方向側端部裝卸自如地安裝。此處,兩基準遮罩731、732之任一者均朝與搬送方向Y正交之寬度方向X延伸設置,但相對於第1基準遮罩731之寬度方向X之長度與工件台72為相同長度,第2基準遮罩732之寬度方向X之長度則較工件台72短。此係如之後詳述般與對準相機之移動範圍對應者。另,於 圖2中,圖示以二維條型碼構成圖案CP之例,但圖案CP之種類並非限定於此者,亦可為一維條型碼、數字或記號等。
於基台2之上表面,於Y方向之大致中央部配置有滾筒單元40。於該滾筒單元40中,於該中央部之X方向之兩端部藉由升降機構41而將升降台42設置為可於鉛直方向Z升降。於該實施形態中,一對升降台42係設置於較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移動之空間(以下稱為「台移動空間」)更朝X方向外側。藉此,避免與版台單元10及工件台單元70之干涉。
如此,以架設於彼此隔開而配置之一對升降台42之方式配置轉印滾筒43。該轉印滾筒43係安裝於繞於X方向延伸之旋轉軸旋轉自如之圓筒形狀之印刷布滾筒之外周面者,若旋轉驅動馬達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而被驅動(圖5中之符號44),則於繞旋轉軸之旋轉方向θ2旋轉。又,若自控制單元90對升降機構41之升降馬達(圖5中之符號45)賦予升降指令,則升降馬達根據該指令而作動,將轉印滾筒43與升降台42一體地升降。藉此,高精度地調整鉛直方向Z之轉印滾筒43之位置。
於上述滾筒單元40之Y1方向側及Y2方向側,分別鄰接而配置有墨水填充單元30及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於該等中之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中,於較上述台移動空間更接近X方向外側,自基台2之上表面直立設置柱構件51、51。又,以連結柱構件51、51之上端部彼此之方式設置有樑構件52,且以自上方橫跨上述台移動空間之方式形成弓形狀之支持部53。且,相對於支持部53而安裝有狹縫噴嘴及刮刀。
圖3係顯示構成墨水供給填充單元之狹縫噴嘴及刮刀部之圖。狹縫噴嘴54係具有於X方向延伸之長條狀之噴出口541之狹縫噴嘴,且以將該噴出口541朝鉛直下方之狀態配置。又,狹縫噴嘴54係與供給液狀或黏性狀之印刷材料(以下稱為「墨水」)之墨水供給部55連接。 因此,若與保持凹版3之版台單元10於狹縫噴嘴54鉛直正下方位置於Y2方向搬送同步地由墨水供給部55將墨水供給至狹縫噴嘴54,則墨水自狹縫噴嘴54之噴出口541朝下方噴出,而於保持於版台單元10之凹版3之上表面形成積墨。
於該狹縫噴嘴54之Y2方向側,鄰接而配置有刮刀部56。該刮刀部56包含具有於X方向延伸設置之前端561之不鏽鋼板製之刀片562。將朝該刀片562之正反兩面中之朝Y1方向之面設為腹面,將朝Y2方向之面設為背面,相對於該背面配置有備用刀片563。且,由板狀構件564、565夾入該等刀片562及備用刀片563而一體化。於如此構成之刮刀部56連接有升降機構57,升降機構57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升降指令而作動,藉此使刮刀部56於鉛直方向Z升降。藉此,調整刮刀部56之前端561按壓凹版3之上表面3b(形成有凹部3a之面)之壓力(以下稱為「按壓壓」),可控制自狹縫噴嘴54供給至凹版3之上表面3b之墨水被填充於凹版3之凹部3a之量及填充狀況等。
墨水填充單元30除了未設置狹縫噴嘴之點以外,與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相同地構成。即,如圖1所示般,於X方向上較上述台移動空間更外側自基台2之上表面直立設置有柱構件31、31,且以連結該柱構件31、31之上端部彼此之方式設置有樑構件32。藉此,以自上方橫跨上述台移動空間之方式形成弓形狀之支持部33。且,相對於支持部33而安裝以如下方式構成之刮刀部。
圖4係顯示構成墨水填充單元之刮刀部之圖。刮刀部36係配置有具有於X方向延伸設置之前端361之不銹鋼板製之刀片362、及相對於Y2方向側之面(背面)而配置之備用刀片363。且,由板狀構件364、365夾入該等刀片362及備用刀片363而一體化。於如此構成之刮刀部36連接有升降機構37,升降機構37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升降指令而作動,藉此使刮刀部36於鉛直方向Z升降。藉此,調整相對於凹版3之 上表面3b之刮刀部36之按壓壓,可控制自狹縫噴嘴34供給至凹版3之上表面3b之墨水被填充於凹版3之凹部3a之量或填充狀況等。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後詳述般,以刮刀部36之按壓壓成為較刮刀部56之按壓壓更大之方式,控制鉛直方向Z上之刮刀部36、56之高度位置。
返回圖1繼續進行印刷裝置1之構成說明。於上述墨水填充單元30之Y1方向側,配置有版對準單元20。於該版對準單元20中,亦於基台2之上表面設置有與墨水填充單元30及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相同之弓形狀之支持部23。即,以連結4根柱構件21、21之頂部彼此之方式設置有樑構件22。且,相對於樑構件22,分別經由位置調整機構26、27而安裝2個對準相機24、25。另,於本說明書中,為了將對準相機24、25加以區別而說明,分別稱為「第1版對準相機24」及「第2版對準相機25」。
位置調整機構26具有將第1版對準相機24相對於樑構件22而朝X方向及Z方向驅動之功能。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位置調整機構26使第1版對準相機24朝X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可高精度地拍攝由版台12保持之凹版3之一部分。
又,另一者之位置調整機構27具有將第2版對準相機25於第2版對準相機25之X2方向側相對於樑構件22朝X方向及Z方向驅動之功能。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位置調整機構27使第2版對準相機25朝X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可高精度地拍攝與以第1版對準相機24所拍攝之區域不同之凹版3之表面區域。另,以此方式拍攝之2個圖像係被傳送至控制單元90而保存於記憶體(圖5中之符號92)。
又,於墨水供給填充單元50之Y2方向側,配置有工件對準單元60。於該工件對準單元60中,龍門式起重機狀之支持部61、62自工件台單元70之台移動空間朝X2方向側遠離而於基台2之上表面分別於Y 方向移動自如地配置。相對於一者之支持部61之樑構件63,對準相機64朝X方向及Z方向移動自如地安裝。又,相對於另一者之支持部62之樑構件66,對準相機67於X方向及Z方向移動自如地安裝。另,於本說明書中,為了將對準相機64、67加以區別而說明,分別稱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及「第2工件對準相機67」。
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使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朝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65。該位置調整機構65包含:將支持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支持部61相對於基台2朝Y方向驅動,藉此將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於Y方向定位之驅動部;及相對於支持部61之樑構件63而將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朝X方向及Z方向驅動、定位之驅動部。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位置調整機構65使對準相機64朝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可高精度地拍攝由工件台72保持之工件4之一部分。
又,為了使第2工件對準相機67朝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設置有位置調整機構68。該位置調整機構68具有將支持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支持部62相對於基台2朝Y方向驅動、藉此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於Y方向定位之驅動部;及相對於支持部62之樑構件66而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朝X方向及Z方向驅動、定位之驅動部。因此,根據來自控制單元90之動作指令,位置調整機構65將對準相機64朝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移動,藉此與先前說明之第1工件對準相機64相同,可高精度地拍攝與藉由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拍攝之部位不同之工件4之部位。另,以此方式拍攝之2個圖像亦被傳送至控制單元90而保存於記憶體(圖5中之符號92)。
圖5係顯示圖1之印刷裝置之電性構成之方塊圖。於該印刷裝置1之控制單元90,設置有:CPU91,其執行預設之處理程式而控制各部之動作;用以記憶保存由CPU91執行之處理程式或於處理中產生之資 料等之記憶體92;及視需要將處理之進展狀況或發生異常等報知給使用者、且受理來自使用者之輸入之操作顯示部93。且,CPU91依照處理程式而控制裝置各部,藉此一面進行以下詳述之求出相機校準資訊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以及基於版對準資訊、工件對準資訊(相當於本發明之「基材對準資訊」)及上述相機校準資訊之修正處理,一面進行印刷處理。如此,CPU91作為本發明之「校準資訊算出部」及「修正部」而發揮功能。以下,依序說明校準資訊算出處理與印刷處理。
B.校準資訊算出處理
於凹版3及工件4附有所謂對準標記之對位用之標記。為了檢測由版台12保持之凹版3之位置或姿勢,將版對準相機24、25定位在配合凹版3而預先設定之位置。藉此,即使凹版3向版台12之搬入位置略有變動,對準標記仍包含於版對準相機24、25之可拍攝範圍內,而可拍攝對準標記。關於此點工件4亦相同。即,一將工件4搬入至工件台72,便配合該工件4而將工件對準相機64、67定位於預先設定之位置。因此若變更凹版3或工件4之種類或尺寸等印刷條件,則有必要與其相應地變更各相機24、25、64、67之位置。又,即使將印刷條件設為相同,於重複進行多道印刷處理之期間,各相機24、25、64、67之位置亦有可能隨時間變化。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如上述般印刷條件有所變更時,或每當印刷片數或印刷時間等超過一定範圍時,控制單元90便會控制裝置各部而執行圖6A至圖6C所示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算出於版對準相機24、25及工件對準相機64、74之相對偏差量作為相機校準資訊。且,於之後說明之印刷處理之修正步驟反映出該相機校準資訊,而能夠進行高精度之印刷。
圖6A至圖6C係分別顯示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第1步驟至第3步驟 之圖。於該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中,搬送單元80使工件台72朝Y1方向移動,如圖6A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2基準遮罩732定位於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第2工件對準相機67拍攝第2基準遮罩732。然後,控制單元90之CPU91解析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6A中之右欄所示般,求出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X方向之位置(以下稱為「X位置」)WALC2(X)、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Y方向之位置(以下稱為「Y位置」)WALC2(Y),且記憶於記憶體92。另,圖6A至圖6C(及之後說明之圖11A、11B、12A~12C)之「十」圖案係示意性表示對準相機之位置者,接著說明之圖6B、圖6C(及之後說明之圖11A、11B、12B、12C)之白十字圖案,係示意性表示對準相機群之位置者。
接著,搬送單元80將工件台72進而朝Y1方向移動,如圖6B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2基準遮罩732定位於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拍攝第2基準遮罩732。然後,CPU91解析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6B中之右欄所示般,求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X位置WALC1(X)與Y位置WALC1(Y)。進而,CPU91自記憶體92讀取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X位置WALC2(X)與Y位置WALC2(Y),基於以下式子:WALC(X)=[WALC1(X)+WALC2(X)]/2 WALC(Y)=[WALC1(Y)+WALC2(Y)]/2算出工件對準相機群(第1工件對準相機64、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X位置WALC(X)、Y位置WALC(Y),記憶於記憶體92。進而,CPU91基於以下式子:WALC1-2(X)=WALC2(X)-WALC1(X) WALC1-2(Y)=WALC2(Y)-WALC1(Y)算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相對位置關係,將其 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記憶於記憶體92。
接著,搬送單元80將工件台72進而朝Y1方向移動,如圖6C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1基準遮罩731定位於第1版對準相機24及第2版對準相機25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該等版對準相機24、25拍攝第1基準遮罩731。然後,CPU91解析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6C中之右欄所示般,求出第1版對準相機24之X位置PALC1(X)與Y位置PALC1(Y)以及第2版對準相機25之X位置PALC2(X)與Y位置PALC2(Y)。且,CPU91基於以下式子:PALC(X)=[PALC1(X)+PALC2(X)]/2 PALC(Y)=[PALC1(Y)+PALC2(Y)]/2算出版對準相機群(第1版對準相機24、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X位置PALC(X)、與Y位置PALC(Y),且記憶於記憶體92。進而,CPU91基於以下式子:PALC1-2(X)=PALC2(X)-PALC1(X) PALC1-2(Y)=PALC2(Y)-PALC1(Y)算出第1版對準相機24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相對位置關係,且將其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
進而,CPU91自記憶體92讀取工件對準相機群之X位置WALC(X)、與Y位置WALC(Y),且基於以下式子:P-WALC(X)=PALC(X)-WALC(X) P-WALC(Y)=PALC(Y)-WALC(Y)算出工件對準相機群與版對準相機群之相對偏差量,且將其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
C.印刷處理
圖7係顯示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之第1片之印刷動作之圖。又,圖8係顯示圖1所示之印刷裝置之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圖。另,於顯示第1 片之印刷動作之圖7中以虛線顯示之步驟係顯示第2片之印刷動作。另一方面,於顯示第2片之印刷動作之圖中以點劃線顯示之步驟係顯示第1片之印刷動作,以虛線顯示之步驟係顯示第3片之印刷動作。此處,針對由新的凹版3規定之圖案,例如以墨水將例如配線圖案印刷至工件4之動作之2片份,一面參照圖7及圖8一面說明。
於藉由搬送單元80將版台單元10定位於與凹版供給回收裝置(省略圖示)之間進行凹版3之交接之裝載/卸載位置之後,自凹版供給回收裝置將凹版3搬入至版台12。又,準備與該凹版3對應之工件4。即,藉由搬送單元80將工件台單元70定位於與工件供給回收裝置(省略圖示)之間進行工件4之交接之裝載/卸載位置之後,自工件供給回收裝置將印刷前之工件4搬入至工件台72。如此,由於印刷條件變更,故版對準相機24、25係移動而定位於與凹版3對應之位置,工件對準相機64、67係移動而定位於與工件4對應之位置。又,對應於此而執行上述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且將上述相機校準資訊記憶於記憶體92。如此,若完成印刷動作之準備,則CPU91按照程式控制裝置各部而開始第1片之印刷動作。
維持保持凹版3之狀態將版台單元10移動至版對準單元20,使於凹版3之上表面預先形成之2個對準標記分別位於版對準相機24、25之鉛直正下方位置。藉此,2個對準標記分別進入版對準相機24、25之拍攝視野內,且例如於圖9所示般藉由版對準相機24、25而分別拍攝對準標記像PAL1、PAL2。同圖中之點12C表示版台12之旋轉中心,相對於此,點3C係顯示保持於版台12之凹版3之旋轉中心。且,CPU91進行以下之運算而算出版對準所需之版對準資訊(版對準步驟:步驟SP1)。
CPU91求出對準標記像PAL1之X位置PAL1(X)及Y位置PAL1(Y),且求出對準標記像PAL2之X位置PAL2(X)及Y位置PAL2(Y)。又, CPU91自X方向及Y方向之對準標記之偏差量、與藉由上述校準資訊算出處理算出之版對準相機24、25之相對偏差量按照以下式子:P(θ1)=arctan((PAL2(Y)-PAL1(Y)+PALC1-2(Y))/(PAL2(X)-PAL1(X)+PALC1-2(X))算出旋轉方向θ1之凹版3之旋轉偏差量。又,CPU91根據與對準標記像之設計值之偏差量,基於以下式子:P(△X)=(PAL1(X)+PAL2(X))/2 P(△Y)=(PAL1(Y)+PAL2(Y))/2算出來自凹版3之旋轉中心之X方向之偏差量(以下稱為「X偏差量」)P(△X)與Y方向之偏差量(以下稱為「Y偏差量」)P(△Y)。
如此若完成版對準步驟,則執行墨水供給步驟(步驟SP2)。於該墨水供給步驟中,一面將凹版3之上表面3b以朝上方之水平姿勢保持,一面將版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定位於自狹縫噴嘴54供給墨水之墨水供給位置。繼其後,自墨水供給部55將墨水供給至狹縫噴嘴54,自凹版3之上表面3b噴出。藉此,於凹版3形成積墨。
然後,一面於凹版3之上表面3b載持積墨一面將版台單元10朝Y1方向移動,於積墨越過正式填充位置(藉由刮刀部36進行正式填充之位置)之時點,版台單元10停止移動。繼其後,刮刀部36下降而將前端361(圖4)按壓於凹版3之上表面3b。維持該狀態將版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此時,藉由刮刀部36,刮除積墨且將墨水填充於凹部3a。此處,由於刮刀部36之按壓力設定為比較強,故於刮刀部36通過後之凹版3之上表面3b上不會殘留墨水,僅於凹部3a填充墨水(正式填充步驟:步驟SP3)。繼其後,版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使凹版3朝接受轉印位置(藉由轉印滾筒43進行接受及轉印之位置)移動而於滾筒單元40中執行接受步驟(步驟ST1)。
於該接受步驟中,轉印滾筒43下降而定位於接受轉印位置,且 轉印滾筒43朝將凹版3送往Y2方向之方向旋轉(以下,將該旋轉稱為「正旋轉」)。又,與該正旋轉動作同步,一面保持經受正式填充步驟之凹版3,一面使版台單元10通過接受轉印位置而朝Y2方向移動。於該通過時,將填充於凹部3a之墨水轉印、接受於轉印滾筒43之外周面。該接受步驟持續至凹版3完全通過接受轉印位置為止。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般進行第1片之接受步驟,但於持續該接受步驟期間,進行第2片之墨水供給步驟(步驟SP4)、與暫時填充步驟(步驟SP5)。關於該等係於之後進行說明。
如此至完成接受步驟為止,對於搬入至工件台72之工件4執行工件對準步驟(步驟SW1)。於該工件對準步驟中,維持保持工件4之狀態而將工件台單元70移動至工件對準單元60,且使預先形成於工件4之上表面之2個對準標記分別位於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鉛直正下方位置。藉此,2個對準標記分別進入至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拍攝視野內,藉由例如圖10所示之工件對準相機64、67分別拍攝對準標記像WAL1、WAL2。同圖中之點72C表示工件台72之旋轉中心,相對於此,點4C表示由工件台72保持之工件4之旋轉中心。且,CPU91進行以下之運算而算出工件對準所需之工件對準資訊。
CPU91求出對準標記像WAL1之X位置WAL1(X)及Y位置WAL1(Y),且求出對準標記像WAL2之X位置WAL2(X)及Y位置WAL2(Y)。又,CPU91自X方向及Y方向之對準標記之偏差量、與藉由上述校準資訊算出處理算出之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相對偏差量,按照以下式子:W(θ1)=arctan((WAL2(Y)-WAL1(Y)+WALC1-2(Y))/(WAL2(X)-WAL1(X)+WALC1-2(X))算出旋轉方向θ1之工件4之旋轉偏差量。
繼其後,CPU91自以步驟SP1求出之凹版3之旋轉偏差量P(θ1)、 上述工件4之旋轉偏差量W(θ1)以及工件基準角度WS(θ1)算出工件台72之旋轉方向θ1之旋轉角度。此處,所謂工件基準角度WS(θ1),係指於工件台72上之工件4之保持角度。即,如例如圖1所示般,於將矩形形狀之凹版3及工件4之Y方向端面配置為與寬度方向X平行之情形時,工件基準角度WS(θ1)成為零。另一方面,例如以圖9及圖10中之虛線所示般,於使矩形形狀之凹版3及工件4之Y方向端面相對於寬度方向X傾斜之情形時,工件基準角度WS(θ1)成為-90°<WS(θ1)<0、或0<WS(θ1)<90°。
若算出上述旋轉角度,則工件台72係於旋轉方向θ1僅旋轉該旋轉角度而進行旋轉方向θ1之工件4與凹版3之對位。又,維持保持該對準後之工件4之狀態,將工件台單元70再次朝工件對準單元60移動,使預先形成於工件4之上表面之2個對準標記分別位於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然後,藉由工件對準相機64、67再度進行對準標記之拍攝、對準標記像WAL1之X位置WAL1(X')及Y位置WAL(Y')之導出、以及對準標記像WAL2之X位置WAL2(X')及Y位置WAL(Y')之導出。然後,CPU91自以下式子:W(△X)=(WAL1(X')+WAL2(X'))/2 W(△Y)=(WAL1(Y')+WAL2(Y'))/2算出與工件4之旋轉中心之X偏差量W(△X)與Y偏差量W(△Y)。如此,至完成接受步驟為止,CPU91取得工件對準資訊,且記憶於記憶體92。
若接受步驟完成、進而上述墨水供給步驟(步驟SP4)及暫時填充步驟(步驟SP5)完成,則一面保持凹版3、一面將版台單元10朝Y1方向移動。又,維持保持印刷前之工件4的狀態之工件台單元70隨之朝Y1方向移動,於工件4通過接受轉印位置後之時點停止移動。繼其後轉印滾筒43下降,定位於接受轉印位置。然後,與轉印滾筒43之正旋轉 同步而將工件台單元70朝Y2方向移動而通過接受轉印位置。於該通過時墨水自轉印滾筒43轉印至工件4之上表面(轉印步驟:步驟ST2)。CPU91修正開始該轉印步驟之位置,藉此可進行高精度之印刷。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印滾筒43於預先設計之接受基準位置開始接受,另一方面,修正預先設計工件4之轉印開始位置之轉印基準位置。具體而言,將X方向之轉印開始位置X與Y方向之轉印開始位置Y按照以下式子設定:(轉印開始位置X)=(轉印基準位置X)-W(△X)+P(△X)-P-WALC(X) (轉印開始位置Y)=(轉印基準位置Y)-W(△Y)+P(△Y)-P-WALC(Y)因此,可自凹版3將於轉印滾筒43接受後之墨水正確地轉印至工件4,其結果,可將形成於凹版3之圖案高精度地印刷至工件4之上表面。另,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如此之第1片之轉印步驟並行地執行第2片之正式填充步驟。針對該點,於第2片之印刷動作中進行說明。
若向工件4之印刷完成,則一面保持該工件4,一面將工件台單元70朝Y2方向移動,而移動至工件用之裝載位置。然後,相對於工件台單元70,省略圖示之工件供給回收裝置近接而進行工件4之更換。即,藉由工件供給回收裝置,印刷圖案後之第1片工件4自工件台單元70搬出(工件搬出步驟:步驟SW2)。藉此,完成第1片之印刷動作。
接著,針對第2片之印刷動作一面參照圖8一面簡單地說明。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般進行接受步驟期間,開始第2片之墨水供給步驟。因為,於本實施形態中,接受轉印位置與墨水供給位置之距離較凹版3之搬送方向Y之長度短,於持續第1片之接受步驟期間,凹版3之上表面3b到達至墨水供給位置。因此,為了進行第2片印刷動作,於該到達時序進行墨水供給,於凹版3之上表面3b形成積墨(步驟SP4)。
此處,於經受凹版3之上表面3b中之接受步驟之表面區域中,雖自凹部3a將墨水之大部分轉移至轉印滾筒43,但會有一部分墨水殘留於凹版3。若就此放置至下一次墨水供給,則會有殘留墨水中之溶劑揮發而以固體狀態附著於凹版3。若使用此種附著有乾燥墨水之凹版3而持續印刷動作,則有招致印刷不佳之虞。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執行所謂之暫時填充步驟(步驟SP5),即,藉由定位於暫時填充位置(藉由刮刀部56進行暫時填充之位置)之刮刀部56,將作為第2片之印刷用墨水而形成之積墨於凹版3之上表面3b整體大致刮勻。
若完成該暫時填充步驟,則一面保持凹版3一面將版台單元10朝Y1方向移動,於凹版3之Y2方向側端部到達至正式填充位置之時點停止移動。繼其後,刮刀部36下降而前端361按壓於凹版3之上表面3b。藉此開始第2片之正式填充步驟。進而,為了進行第1片之轉印步驟,版台單元10隨著於朝Y2方向移動中之工件台單元70朝Y2方向移動而使正式填充步驟進行。且,若凹版3之整體通過正式填充位置,則刮刀部36朝上方退避而完成第2片之正式填充步驟(步驟SP6)。
繼其後,與第1片相同,版台單元10朝Y2方向移動而將凹版3朝接受轉印位置移動,而於滾筒單元40中執行接受步驟(步驟ST3)。又,於持續該接受步驟期間,進行第3片之墨水供給步驟(步驟SP7)、與暫時填充步驟(步驟SP8)。
如此截至完成第2片之接受步驟為止,於工件台單元70中,繼第1片之工件4之搬出後執行第2片之工件4之搬入(工件搬入步驟:步驟SW3)及工件對準步驟(步驟SW4)。然後,若完成上述第3片之墨水供給步驟(步驟SP7)及暫時填充步驟(步驟SP8)而版台單元10朝Y1方向移動,則工件台單元70隨之朝Y1方向移動,於工件4通過接受轉印位置後之時點停止移動。繼其後,與第1片同樣地執行轉印步驟(步驟ST4)及工件搬出步驟(步驟SW5),第2片之印刷動作完成。另,與上述轉 印步驟並行而執行第3片之正式填充步驟(步驟SP9)。
如以上般,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形成有相機校準用之圖案CP之基準遮罩731、732裝卸自如地安裝於工件台72,使用該基準遮罩731、732而導出對準相機24、25、64、67之X位置及Y位置。且且,自該等之X位置及Y位置算出相機校準資訊,修正轉印位置。因此,無需進行所謂之廢棄印刷,而可一面高精度地進行凹版3與工件4之對位,一面將凹版3上之墨水印刷至工件4。
又,於該實施形態中,將第1基準遮罩731安裝於工件台72之Y1側端部且將第2基準遮罩732安裝於工件台72之Y2側端部。然後,如圖6A至圖6C所示般,使用第2基準遮罩732而取得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X位置及Y位置,另一方面,使用第1基準遮罩731而取得版對準相機24、25之X位置及Y位置。因此,可縮短安裝有上述基準遮罩731、732之工件台單元70之於Y方向之移動範圍,可縮短校準資訊算出處理所需之時間。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使第1基準遮罩731以覆蓋X方向之版對準遮罩24、25之移動範圍之方式於X方向延伸設置,於圖6C所示般,將第1基準遮罩731定位於版對準遮罩24、25之鉛直正下方位置,藉此可一次取得版對準遮罩24之X位置及Y位置。又,使第2基準遮罩732以覆蓋X方向之工件對準遮罩64、67之移動範圍之方式於X方向延伸設置,於圖6A及圖6B所示般,每當將第2基準遮罩732定位於工件對準相機64、67時,可依序取得工件對準遮罩之X位置及Y位置。且,於本實施形態中,於X方向上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移動範圍較對準相機24、25之移動範圍窄,與此對應,將第2基準遮罩732加工為較短,可相應降低成本。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兩基準遮罩731、732均相對於工件台72而裝卸自如。因此,可容易地進行基準遮罩731、732之清潔或更 換,維護性優異。
D.其他
另,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者,只要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除上述者以外之各種之變更。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為了檢測各對準相機24、25、64、67之X位置及Y位置而使用2條基準遮罩731、732,但基準遮罩之條數並非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僅將第1基準遮罩731裝卸自如地安裝於工件台72之Y1側端部(第2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
圖11A及圖11B係示意性顯示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2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圖。於該第2實施形態中,除了將工件對準相機64、67於X方向排列之點、僅設置第1基準遮罩731之點、及同時檢測工件對準相機64、67之X位置及Y位置之點以外,與第1實施形態基本上相同。因此,於以下以不同點為中心進行說明,對相同構成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
於該第2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中,搬送單元80使工件台72朝Y1方向移動,如圖11A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1基準遮罩731定位於第1工件對準相機64及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兩個工件對準相機64、67拍攝基準遮罩731。且,控制單元90之CPU91解析藉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11A中之右欄所示般,一次導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位置WALC1(X)及位置WALC1(Y)、以及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位置WALC2(X)及位置WALC2(Y)。又,基於該等之位置資訊而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算出工件對準相機群之X位置WALC(X)、與Y位置WALC(Y),且算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相對位置關係,將其等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另,其之後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算出版對準相機群(第1版對準相機24、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X位置 PALC(X)、與Y位置PALC(Y),且算出第1版對準相機24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相對位置關係,將其等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進而,將工件對準相機群與版對準相機群之相對偏差量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
如此於第2實施形態中,由於利用1個基準遮罩731算出相機校準資訊,故基準遮罩之個數最小化而可降低裝置成本。又,可減少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工時,可縮短校準資訊算出處理所需之時間。
圖12A至圖12C係示意性顯示於本發明之印刷裝置之第3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之圖。於該第3實施形態中,僅設置有第1基準遮罩731。於該第3實施形態之校準資訊算出處理中,搬送單元80使工件台72朝Y2方向移動,如圖12A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1基準遮罩731定位於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第2工件對準相機67拍攝第1基準遮罩731。然後,控制單元90之CPU91解析藉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12A中之右欄所示般,求出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X位置及Y位置,且記憶於記憶體92。
接著,搬送單元80使工件台72進而朝Y1方向移動,如圖12B中之左欄所示般,將第1基準遮罩731定位於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鉛直正下方位置。繼其後,第1工件對準相機64拍攝第1基準遮罩731。然後,CPU91解析藉由上述拍攝獲得之圖像中所含之圖案像,如圖12B中之右欄所示般,求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之X位置WALC1(X)與Y位置WALC1(Y)。又,基於其等之位置資訊而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算出工件對準相機群之X位置WALC(X)、與Y位置WALC(Y),且算出第1工件對準相機64與第2工件對準相機67之相對位置關係,將其等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記憶於記憶體92。另,其後,如圖12C所示般,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算出版對準相機群(第1版對準相機24、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X位置PALC(X)、與Y位置PALC(Y),算出第1版對準相機24 與第2版對準相機25之相對位置關係,將其等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進而,將工件對準相機群與版對準相機群之相對偏差量作為相機校準資訊而記憶於記憶體92。
如此,於第3實施形態中,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由於利用1個基準遮罩731算出相機校準資訊,故可將基準遮罩之個數最小化而降低裝置成本。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將第1基準遮罩731及第2基準遮罩732安裝於工件台72,再者於第2實施形態及第3實施形態中將第1基準遮罩731安裝於工件台72,但亦可構成為將基準遮罩731、732裝卸自如地安裝於版台12。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將基準遮罩731、732裝卸自地安裝於工件台72或版台12,但亦可固定安裝基準遮罩731、732,亦可於工件台72或版台12之上表面直接設置校準用之圖案CP。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有2台版對準相機,且設置2台工件對準相機,但各相機之台數並非限定於其等者,亦可分別設置複數台。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基於版對準資訊、工件對準資訊及相機校準資訊而修正轉印位置,但亦可取代轉印位置而修正接受位置,亦可修正接受位置及轉印位置之兩者而保證高精度之印刷。
又,作為印刷材料例示墨水,但包含例如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用聚合物墨水、含有使用於電極配線之含有銅或銀等之納米金屬墨水等。又,作為供轉印印刷材料之工件(基材),包含有機EL顯示器用之基板、觸控面板或使用於印刷配線之基板等。然而,本發明之「印刷材料」及「基材」並非限定於上述者,可應用於各種印刷材料或基材。
如以上說明般,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版台單元10相當於本發明之「版保持部」及「非校準圖案保持部」之一例。又,工件台單元70 相當於本發明之「基材保持部」及「校準圖案保持部」之一例,工件台72相當於本發明之「保持本體」之一例,且構成校準部73之第1基準遮罩731及第2基準遮罩73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校準構件」及「第2校準構件」之一例。又,版對準單元20、工件對準單元60及控制單元90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版對準機構」、「基材對準機構」及「控制機構」之一例。又,轉印滾筒43相當於本發明之「轉印部」之一例。又,版對準相機24、25相當於本發明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之一例,工件對準相機64、67相當於本發明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一例。進而,Y方向及X方向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水平方向」及「第2水平方向」。
如以上例示具體之實施形態而說明般,本發明亦可夠成為例如校準圖案保持部具有保持本體、及於表面設有圖案之校準部,且校準部亦可以對保持本體裝卸自如地安裝。
又,亦可構成為進而具備搬送機構,該搬送機構係使保持版之版保持部朝第1水平方向移動,藉此進行自版向轉印部之印刷材料之接受,且使保持基材之基材保持部朝第1水平方向移動,藉此進行自轉印部向基材之印刷材料之轉印,且校準部係於與第1水平方向正交之第2水平方向延伸設置。
又,亦可構成為將版保持部及基材保持部中之非為校準圖案保持部者設為非校準圖案保持部時,校準部具有於表面設置有圖案之第1校準構件,且第1校準構件係安裝於與非校準圖案保持部對向之校準圖案保持部之端部。
進而,亦可構成為校準部具有於表面設有圖案之第2校準構件,且第2校準構件係安裝於與非校準圖案保持部相反側之校準圖案保持部之端部。
以上已根據特定之實施例說明發明,但並非意欲以限定意義解 釋該說明者。若參照發明之說明,精通此技藝者當得仿照本發明之其他之實施形態而明瞭經揭示之實施形態之各種變化例。因此,吾人當知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於不脫離發明之真實範圍之範圍內,包含該變化例或實施形態者。
本發明可應用於使用平板狀之版而於平板狀之基材印刷印刷材料之全面印刷技術。
1‧‧‧印刷裝置
2‧‧‧基台
3‧‧‧凹版
4‧‧‧工件
10‧‧‧版台單元
11‧‧‧支持台
12‧‧‧版台
20‧‧‧版對準單元
21‧‧‧柱構件
22‧‧‧樑構件
23‧‧‧支持部
24‧‧‧第1版對準相機
25‧‧‧第2版對準相機
26‧‧‧位置調整機構
27‧‧‧位置調整機構
30‧‧‧墨水填充單元
31‧‧‧柱構件
32‧‧‧樑構件
33‧‧‧支持部
40‧‧‧滾筒單元
41‧‧‧升降機構
42‧‧‧升降台
43‧‧‧轉印滾筒
50‧‧‧墨水供給填充單元
51‧‧‧柱構件
52‧‧‧樑構件
53‧‧‧支持部
60‧‧‧工件對準單元
61‧‧‧支持部
62‧‧‧支持部
63‧‧‧樑構件
64‧‧‧第1工件對準相機
65‧‧‧位置調整機構
66‧‧‧樑構件
67‧‧‧第2工件對準相機
68‧‧‧位置調整機構
70‧‧‧工件台單元
71‧‧‧位置調整機構
72‧‧‧工件台
73‧‧‧校準部
80‧‧‧搬送單元
81‧‧‧線性滑軌
82‧‧‧線性驅動部
83‧‧‧搬送台
84‧‧‧搬送台
90‧‧‧控制單元
731‧‧‧第1基準遮罩
732‧‧‧第2基準遮罩
X‧‧‧長度方向
Y‧‧‧搬送方向
Z‧‧‧鉛直方向
θ1‧‧‧旋轉方向
θ2‧‧‧旋轉方向

Claims (6)

  1. 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於保持於版保持部之平板狀之版所載持之印刷材料由轉印部接受後,將由上述轉印部接受之上述印刷材料轉印至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平板狀之基材者,且包含:版對準機構,其包含分別拍攝保持於上述版保持部之上述版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之複數個版拍攝相機,且檢測與上述版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版對準資訊;基材對準機構,其包含分別拍攝保持於上述基材保持部之上述基材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之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且檢測與上述基材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基材對準資訊;及控制機構,其控制上述印刷材料自上述版由上述轉印部接受之接受位置、及上述印刷材料自上述轉印部轉印至上述基材之轉印位置;且上述版保持部及上述基材保持部中之一者為具有相機校準用之圖案之校準圖案保持部,且上述控制機構包含:校準資訊算出部,其基於藉由上述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上述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拍攝上述圖案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求出關於上述複數個版拍攝相機與上述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相對偏差量之相機校準資訊;及修正部,其基於上述版對準資訊、上述基材對準資訊及上述相機校準資訊,修正上述接受位置及上述轉印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印刷裝置,其中 上述校準圖案保持部包含:保持本體、及於表面設有上述圖案之校準部;且上述校準部係於上述保持本體裝卸自如地安裝。
  3. 如請求項2之印刷裝置,其中進而包含搬送單元,該搬送單元係使保持上述版之上述版保持部朝第1水平方向移動,藉此進行自上述版向上述轉印部之上述印刷材料之接受,且使保持上述基材之上述基材保持部朝上述第1水平方向移動,藉此進行自上述轉印部向上述基材之上述印刷材料之轉印,且上述校準部係於與上述第1水平方向正交之第2水平方向延伸設置。
  4. 如請求項3之印刷裝置,其中將上述版保持部及上述基材保持部中,非為上述校準圖案保持部者設為非校準圖案保持部時,上述校準部包含於表面設置上述圖案之第1校準構件,且上述第1校準構件係安裝於與上述非校準圖案保持部對向之上述校準圖案保持部之端部。
  5. 如請求項4之印刷裝置,其中上述校準部包含於表面設置上述圖案之第2校準構件,且上述第2校準構件係安裝於與上述非校準圖案保持部為相反側之上述校準圖案保持部之端部。
  6. 一種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於保持於版保持部之平板狀之版所載持之印刷材料由轉印部接受後,將由上述轉印部接受之上述印刷材料轉印至保持於基材保持部之平板狀之基材者,且包含以下步驟:基於藉由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及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拍攝設 置於上述版保持部或上述基材保持部之相機校準用之圖案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取得關於上述複數個版拍攝相機與上述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之相對偏差量之相機校準資訊;基於藉由上述複數個版拍攝相機分別拍攝保持於上述版保持部之上述版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取得與上述版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版對準資訊;基於藉由複數個基材拍攝相機分別拍攝保持於上述基材保持部之上述基材之表面中彼此不同之複數個區域而獲得之複數個圖像,檢測與上述基材之位置及姿勢相關之基材對準資訊;及基於上述版對準資訊、上述基材對準資訊及上述相機校準資訊,修正上述印刷材料自上述版由上述轉印部接受之接受位置、與上述印刷材料自上述轉印部轉印至上述基材之轉印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TW105115376A 2015-09-28 2016-05-18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TWI611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9845 2015-09-28
JP2015189845A JP6523903B2 (ja) 2015-09-28 2015-09-28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863A TW201711863A (zh) 2017-04-01
TWI611938B true TWI611938B (zh) 2018-01-21

Family

ID=5842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5376A TWI611938B (zh) 2015-09-28 2016-05-18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23903B2 (zh)
CN (1) CN108025545A (zh)
TW (1) TWI611938B (zh)
WO (1) WO2017056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8354B1 (ko) * 2018-06-05 2018-10-17 (주)피에스산업 디스플레이패널용 패턴 인쇄 시스템
CN109466189A (zh) * 2018-12-21 2019-03-15 昆山森特斯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套印定位设备及具有该套印定位设备的套印定位系统
CN115230313B (zh) * 2022-07-08 2024-04-26 芜湖鑫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印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0823A1 (ja) * 2005-02-24 2006-08-31 Fujifilm Corporation 位置合わせ機能の校正方法
WO2010140386A1 (ja) * 2009-06-05 2010-12-09 株式会社Ihi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2634A (en) * 1992-03-23 1994-10-04 Brody Thomas P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n active matrix circuit
JPH0691852A (ja) * 1992-09-10 1994-04-05 Mitsumura Insatsu Kk 見当合せ装置
CN1049182C (zh) * 1992-09-19 2000-02-09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用于印刷装置的模切装置
JPH06106708A (ja) * 1992-09-24 1994-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平台印刷機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3266343B2 (ja) * 1992-12-17 2002-03-18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ムはんだ印刷装置
JP3442952B2 (ja) * 1997-01-07 2003-09-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平板状被印刷体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GB2377908A (en) * 2001-05-31 2003-01-29 Blakell Europlacer Ltd Screen printer for PCB with alignment apparatus
JP2006187912A (ja) * 2005-01-05 2006-07-20 Denso Corp 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964522B2 (ja) * 2006-07-12 2012-07-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9137040A (ja) * 2007-12-03 2009-06-25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0885A (ja) * 2009-11-30 2011-06-09 Komori Corp 印刷機の見当合わせ装置及び印刷機の見当合わせ方法
JP5552902B2 (ja) * 2010-05-20 2014-07-16 株式会社Ihi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56581B (zh) * 2012-06-26 2015-07-29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花面料的数码印花套印方法
CN103568506A (zh) * 2012-08-08 2014-02-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板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0823A1 (ja) * 2005-02-24 2006-08-31 Fujifilm Corporation 位置合わせ機能の校正方法
WO2010140386A1 (ja) * 2009-06-05 2010-12-09 株式会社Ihi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5545A (zh) 2018-05-11
JP2017064936A (ja) 2017-04-06
WO2017056538A1 (ja) 2017-04-06
JP6523903B2 (ja) 2019-06-05
TW201711863A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1938B (zh) 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TW201731699A (zh) 刀清潔裝置、刀清潔方法、印刷裝置及印刷方法
JP5816817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16092019A (ja) 部品実装用装置における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JP6087376B2 (ja) 粘性流体印刷装置
JP4363093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7144523B2 (ja) 実装ライン
JP7002181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485852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11161810A (ja) 印刷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及び装置
JP5528931B2 (ja) 印刷方法
JP6846609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6892512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6546835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9018534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0046843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TW201733814A (zh) 轉印裝置、轉印方法、及壓印輔助構件
TWI614147B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裝置
JP2011175224A (ja) パターン形成装置
JP696144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8134821A (ja) 凹版、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552357B2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95768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594086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2013129099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