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137B - Ro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Google Patents

Ro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137B
TWI609137B TW105129543A TW105129543A TWI609137B TW I609137 B TWI609137 B TW I609137B TW 105129543 A TW105129543 A TW 105129543A TW 105129543 A TW105129543 A TW 105129543A TW I609137 B TWI609137 B TW I6091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lock
output shaft
sliding groove
rot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7090A (zh
Inventor
Masahiro Machida
Yoshihiro Machi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727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7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1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axial displac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旋轉傳達機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旋轉傳達機構,更具體地來說,是關於軸與旋轉體一體地旋轉並可在軸方向上相對滑動的旋轉傳達機構。
作為將軸與旋轉體予以固定以傳達旋轉力的機構,雖然有各種機構,不過作為可傳達大力矩的機構舉例有花鍵(spline)(例如特開2012-63017號公報),圖5中表示一般的花鍵的構造。圖5(A)為表示花鍵沿軸方向的截面圖,圖5(B)為將前述(A)沿#C-#C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如圖5(A)及(B)所示,花鍵300是形成為將旋轉體320嵌插在軸310的外周上之構造,該軸310是在外周上等間隔地設有複數個鍵312,該旋轉體320是內周面上形成有讓該軸310的鍵312插入的鍵溝322。藉由如上述之構造,以相對地防止軸310與旋轉體320的旋轉,可將前述旋轉體320的旋轉,透過前述鍵312傳達至前述軸310。又,作為其他的旋轉傳達機構,有形成於軸及旋轉體兩者上的溝,該溝是放入用於將軸與旋轉體固 定於旋轉方向的鍵用的溝,且有將鍵打入軸的溝且固定的單側打入鍵構造。
然而,上述一般的花鍵構造中,設置鍵溝的旋轉體側(母側)是藉由拉削(broach)加工來研磨鍵溝,因此非常難以研磨加工。又,鍵與鍵溝之間由於必定產生遊隙(間隙),有溝與鍵未全面接觸之缺陷。在前述單側打入鍵構造中也由於內徑側難以研磨加工,同樣會產生溝與鍵未全面接觸之缺陷。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在軸與旋轉體可在該軸的軸方向相對滑動,且,軸與旋轉體可一體地旋轉的旋轉傳達機構之中,可確實傳達旋轉力的旋轉傳達機構。
於是,本發明旋轉傳達機構,是配置於軸的外周之旋轉體相對於前述軸,可在該軸的軸方向上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軸一體地旋轉,其特徵為具備滑動溝,是沿前述軸方向形成在前述軸的外周或前述旋轉體其中一者上,且,與前述軸方向垂直的截面是具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之形狀;長方體狀塊體,是收納於該滑動溝,可沿該滑動溝在前述軸方向上移動,且,具有一對側面,該一對側面是與該滑動溝的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接觸;及連結銷,是一端側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固定於前述軸或前述旋轉體中另一 者上。
主要的型態之一特徵為:前述滑動溝是形成於前述軸的外周,前述連結銷的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旋轉體側。另一個主要型態特徵為前述滑動溝是形成於前述旋轉體,前述連結銷的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軸側。
其他型態特徵為:前述連接銷是藉由嵌合於設置在前述塊體的凹部或貫通孔而固定。更,其他型態為前述滑動溝設置有複數條,滑動溝上各自收納有前述塊體。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可從以下的詳細說明及附加圖式而更明確。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本發明,作成一種旋轉傳達機構,是配置於軸的外周之旋轉體相對於前述軸,可在該軸的軸方向上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軸一體地旋轉,該旋轉傳達機構具備滑動溝,是沿前述軸方向形成在前述軸的外周或前述旋轉體其中一者上,且,與前述軸方向垂直的截面是具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之形狀;長方體狀塊體,是收納於該滑動溝,可沿該滑動溝在前述軸方向上移動,且,具有一對側面,該一對側面是與該滑動溝的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接觸;及連結銷,是一端側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固定於前述軸或前述旋轉體中的另一者上。因此,前述塊體的側面與前述滑動溝的側面間的公差縮小,而由於在剛性及耐摩耗性高 的狀態下藉由面接觸而確實傳達旋轉力,因此可應用於作為旋轉傳達機構之用途。特別適合應用於軸與旋轉體需要相對滑動的情況。
10‧‧‧旋轉傳達機構
12‧‧‧本體盒
14‧‧‧夾持具
16‧‧‧輸出軸(軸)
16A‧‧‧端部
16B‧‧‧端部
18‧‧‧移動環
20‧‧‧溝
22‧‧‧滑動溝
22A‧‧‧側面
22B‧‧‧側面
22C‧‧‧底面
24‧‧‧滑動溝
24A‧‧‧側面
24B‧‧‧側面
30‧‧‧迴轉台(旋轉體)
32‧‧‧夾持具
34‧‧‧球
36‧‧‧磁鐵
38‧‧‧滾子齒輪凸輪
50‧‧‧塊體
102B‧‧‧端部
104‧‧‧孔
110‧‧‧迴轉台(旋轉體)
112‧‧‧滑動溝
114‧‧‧滑動溝
112A‧‧‧側面
112B‧‧‧側面
114A‧‧‧側面
114B‧‧‧側面
116‧‧‧齒輪
120‧‧‧移動環
122‧‧‧溝
130‧‧‧塊體
130A‧‧‧側面
130B‧‧‧側面
132‧‧‧連結銷
132A‧‧‧端部
132B‧‧‧端部
200‧‧‧自動工具交換裝置
202‧‧‧本體盒
204‧‧‧工具交換用臂
50A‧‧‧側面
50B‧‧‧側面
50C‧‧‧側面
50D‧‧‧側面
50E‧‧‧主面
52‧‧‧孔
54‧‧‧連結銷
54A‧‧‧端部
54B‧‧‧端部
56‧‧‧凸輪軸
60‧‧‧蝸輪
62‧‧‧凸輪溝
64‧‧‧球
66‧‧‧輸入軸
66A‧‧‧端部
66B‧‧‧端部
67A‧‧‧夾持具
67B‧‧‧夾持具
68‧‧‧蝸桿
70‧‧‧凸輪桿
72‧‧‧連桿
74‧‧‧移動桿
76‧‧‧凸輪從動件
80~86‧‧‧銷
206‧‧‧旋轉用馬達
207‧‧‧夾持具
208‧‧‧輸出軸
210‧‧‧齒輪
220‧‧‧滑動用馬達
222‧‧‧夾持具
224‧‧‧輸出軸
226‧‧‧齒輪
230‧‧‧傳達軸
236‧‧‧齒輪
238‧‧‧臂
240‧‧‧凸輪從動件
250‧‧‧自動工具交換裝置
260‧‧‧旋轉傳達機構
262‧‧‧軸
264‧‧‧輸出軸
266‧‧‧旋轉體
268‧‧‧齒輪
270‧‧‧溝
272‧‧‧鍵
274‧‧‧筒狀構件
300‧‧‧花鍵
310‧‧‧軸
312‧‧‧鍵
90‧‧‧自動工具交互裝置
100‧‧‧旋轉傳達機構
102‧‧‧輸出軸(軸)
102A‧‧‧端部
320‧‧‧旋轉體
322‧‧‧鍵溝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表示本發明實施例1的圖,(A)為表示本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B-1)為將前述(A)沿#A-#A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B-2)為前述(B-1)的局部擴大圖,(C)為表示本實施例的塊體及連結銷的圖;圖2表示前述實施例1使用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的圖;圖3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圖,(A)為表示本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B)為從箭頭F3觀看前述(A)的平面圖,(C-1)為將前述(A)沿#B-#B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C-2)為前述(C-1)的局部擴大圖,圖4表示使用前述實施例2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與過去例的圖;及圖5表示背景技術的花鍵的圖,(A)為表示主要部分的截面圖,(B)為將前述(A)沿#C-#C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以下,依據實施例來詳細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態樣。
首先,參照圖1及圖2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1。圖1是表示本實施例1的圖,(B-1)為將前述(A)沿#A-#A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B-2)為前述(B-1)的局部擴大圖,(C)為表示本實施例的塊體及連結銷的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例使用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的圖。本發明的旋轉傳達機構是軸與設置於其外周上的旋轉體一體地旋轉,且,可在軸方向上相對滑動的機構,而且,可應用於周知的各種工作機械等,但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將自動工具交換裝置90的輸出軸13作為本發明應用對象來說明。
自動工具交換裝置90是藉由進行輸出軸的旋轉及進退(滑動),將工作機械主軸的舊工具與工具槽(tool pot)側的新工具交換用的裝置。本實施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90如圖1及圖2所示,是由在本體盒12內被支撐成可旋轉且可滑動的輸出軸16(軸)、連結於凸輪軸(cam shaft)56的蝸輪(worm wheel)60及滾子齒輪凸輪(roller gear cam)38、可旋轉地被前述本體盒12支撐的輸入軸66、用於旋轉該輸入軸66的驅動件、凸輪桿(cam lever)70、連桿72、移動桿(shift lever)74,及可旋轉且可沿軸方向滑動地保持 前述輸出軸16的旋轉傳達機構10所構成。
前述輸出軸16的其中一端部16A側是可旋轉且滑動地貫穿了設置於本體盒12的夾持具(holder)14,其前端上設置有例如圖未示的工具交換用臂。前述輸出軸16的另一個端部16B側上設置有可沿軸方向來回移動地支撐該輸出軸16的外周,並且與該輸出軸16一體地旋轉的迴轉台(turret)30(旋轉體)。該迴轉台30是藉由具有培林(bearing)等的夾持具32,可旋轉地保持於本體盒12。
前述迴轉台30的外周面上以適當間隔設置有複數個球34。該球34是藉由設置於複數個凹部內的磁鐵而被吸著保持,該複數個凹部是以一定間隔設置在前述迴轉台30的外周面上,且具有曲面部。本實施例中,由於迴轉台30是以磁性體或磁性材料所形成,磁鐵36藉由磁力吸著於迴轉台30。又,前述球34也是以磁性材料形成,而被前述磁鐵36吸著。藉由將前述迴轉台30的球34卡合於滾子齒輪凸輪38的圖未示之溝,當前述滾子齒輪凸輪38旋轉時,輸出軸16與迴轉台30一起旋轉。
前述輸出軸16的旋轉傳達機構10,是用以使配置於該輸出軸16的外周的迴轉台30相對於前述輸出軸16可在其軸方向上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輸出軸16一體地旋轉之機構。前述旋轉傳達機構10是由滑動溝22、24、塊體50,及連結銷54所構成,該滑動溝22、24是沿前述軸方向形成在前述輸出軸16的外周上;該塊體50是收 納於該滑動溝22、24內;該連結銷54是連結該塊體50與前述迴轉台30。
前述滑動溝22、24在圖示之例中,是沿前述輸出軸16的軸方向且互相面對的位置上形成2條。將前述滑動溝22沿與前述輸出軸16的軸方向垂直的面切斷之截面,如圖1(B-1)及(B-2)所示,是形成為具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22A、22B與底面22C之略方形。又,前述塊體50是形成為可在前述滑動溝22上沿軸方向滑動的略長方體。然後,如圖1(B-2)所示,前述塊體50的側面50A~50D中,側面50A、50B是配置成面向前述滑動溝22的一對側面22A、22B。再者,塊體50的主面50E與滑動溝22的底面22C之間,形成有些微的間隙。前述塊體50中,如圖1(C)所示,設置有孔52,連接銷54的其中一端部54A側嵌入固定於前述孔52,另一端部54B側以適當的方法固定於前述迴轉台30。
本發明中,將沿前述滑動溝22滑動的塊體50作成長方體狀,而不是如背景技術般地作成沿軸方向延長的鍵。因此,可將前述塊體50的側面50A、50B與前述滑動溝22的側面22A、22B間的空間(間隙)形成為無限小。即,可將公差縮小至接近零。因此,前述滑動溝22與塊體50的側面彼此確實地面接觸,而可在高剛性、耐摩擦性也高的狀態下,將迴轉台30的旋轉傳達至前述輸出軸16。關於另一個滑動溝24與塊體50的側面彼此也是相同。
前述輸出軸16中,中央部上藉由圖未示的螺帽等固定有移動環18,該移動環18是形成有環繞全周且截面略倒ㄈ字狀的溝20。前述溝20與後述移動桿74的凸輪從動件(cam follower)76的至少一部分卡合,當前述移動桿74擺動時,輸出軸16與前述移動環18一起在軸方向(圖1(A)的箭頭方向)上來回移動。
接下來,說明蝸輪60及滾子齒輪凸輪38與其驅動機構。蝸輪60及滾子齒輪凸輪38是固定於凸輪軸56,該凸輪軸56是沿與前述輸出軸16略垂直的方向,被支撐在前述本體盒12內。前述蝸輪60及滾子齒輪凸輪38是透過圖未示的連接板或螺帽等連結成一體地旋轉。前述滾子齒輪凸輪38是外周具備有圖未示的溝,該圖未示的溝是與吸著保持於前述迴轉台30的球34卡合。再者,前述溝的形狀為周知的形狀。前述蝸輪60的外周形成有嵌入咬合蝸桿68的螺旋狀溝的齒,蝸桿68是固定於前述輸入軸66。前述輸入軸66的兩端部66A、66B是藉由具備培林的一對夾持具67A、67B,在前述本體盒12的適宜位置上被支撐成可旋轉地被支撐。另外,前述輸入軸66的其中一端部66B側是透過圖未示之齒輪箱(gearbox)等,接續於馬達的旋轉軸(圖皆未示)。
更,前述蝸輪60的主面上形成有與設置在凸輪桿70的適當位置上的球64卡合的凸輪溝62。該凸輪溝62如圖2所示,形成為從旋轉中心(凸輪軸56)的距離是有變化的形狀。在此,前述凸輪桿 70如圖2所示,在本體蓋12上固定成其中一端部側以銷80作為旋轉中心擺動。前述凸輪桿70的另一端部側上,透過銷82可旋動地連結連桿72的一端側。前述連桿72是連接前述凸輪桿70與移動桿74的元件。前述移動桿74是本體蓋12上固定成其中一端部以銷86作為旋轉中心擺動,另一端部側的主面上,設置有至少一部分可收納或卡合於前述輸出軸16的移動環18的溝20的凸輪從動件76。更,在該移動桿74的適當位置上,透過銷84可旋轉地連接前述連桿72的另一端部。
接下來,說明本實施例的作用。藉由圖未示的馬達,當旋轉前述輸入軸66後,藉由固定於該輸入軸66的蝸桿68與蝸輪60咬合,前述蝸輪60旋轉。與此同時,與前述蝸輪60連結的滾子齒輪凸輪38旋轉。然後,當滾子齒輪凸輪38旋轉後,透過被沿外周的溝引導的球34,旋轉力傳達至前述迴轉台30,更,透過塊體50與連結銷傳達至前述出力軸16,前述迴轉台30與輸出軸16一體地進行非等速旋轉。關於該非等速旋轉的機構是周知技術。
另一方面,前述滾子齒輪凸輪38旋轉的同時,前述蝸輪60也在旋轉,由於保持於凸輪桿70的球64與該蝸輪60的凸輪溝62卡合,隨著前述蝸輪60的旋轉,前述凸輪桿70以銷80為旋轉中心擺動。如此一來,透過連桿72連結於前述凸輪桿70的移動桿74也以銷86為旋轉中心擺動,藉由設置於該移動桿74的端部的凸輪從 動件76與固定於前述輸出軸16的移動環18的溝20卡合,前述輸出軸16成為在軸方向上進行來回直線運動。
如上所述,藉由圖未示的馬達旋轉前述輸入軸66,前述迴轉台30及輸出軸16一體地旋轉的同時,前述輸出軸16相對於前述迴轉台30在軸方向上移動。此時,本實施例中,由於沿軸方向形成在輸出軸16上的滑動溝22、24的側面,與長方體狀的塊體50的側面幾乎無間隙地接觸,輸入軸66的旋轉可確實地傳達至輸出軸16。
如上述地,根據實施例1,輸出軸16的外周上,沿該輸出軸16的軸方向形成截面略方形的滑動溝22、24,在該滑動溝22、24內收納可滑動的略長方體的塊體50。連結銷54的其中一端固定於該塊體50,該連結銷54的另一端則固定於配置在前述輸出軸16的外周的迴轉台30。當前述迴轉台30旋轉時,前述塊體50的側面與前述滑動溝22、24的側面面接觸,透過該塊體50使迴轉台30旋轉。如上述地,因為作成為透過略長方體的塊體50傳達旋轉,因此有可無限地縮小與前述滑動溝22、24的側面間的間隙而消除遊隙,在高剛性及高耐磨性的狀態下,藉由面接觸確實地傳達旋轉之效果。
接下來,參照圖3及圖4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2。圖3(A)為表示本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圖3(B)為從箭頭F3觀看前 述(A)的平面圖,圖3(C-1)為將前述(A)沿#B-#B線切斷並從箭頭方向觀看的截面圖,圖3(C-2)為前述(C-1)的部分擴大圖。圖4(A)表示使用本實施例的旋轉傳達機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的圖,圖4(B)表示使用過去的旋轉傳達機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的圖。另外,對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或對應的構成要素是用同樣的符號。前述實施例1是在軸方向上相對滑動的軸與旋轉體之中,在軸(輸出軸16)側形成滑動溝,但本實施例是在旋轉體側形成滑動溝之例。另外,本實施例的旋轉傳達機構也與前述實施例1相同,是利用於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等的機構。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傳達機構100,是用於將配置於輸出軸102的外周的迴轉台110,相對於前述輸出軸102,可在前述輸出軸102的軸方向上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輸入軸102一體地旋轉之機構。前述旋轉傳達機構100,是由迴轉台110、滑動溝112、114、塊體130,及連結銷132所構成,該迴轉台110是設置於前述輸出軸102的外周面;該滑動溝112、114是沿前述輸出軸102的軸方向形成在該迴轉台110上;該塊體130是收納於該滑動溝112、114內並滑動;該連結銷132是連結該塊體130與前述輸出軸102。
前述滑動溝112、114在圖示之例中,是沿前述輸出軸102的軸方向且互相面對的位置上形成為2條。將前述滑動溝112沿與 前述輸出軸102的軸方向垂直的面切斷之截面,如圖3(C-1)及(C-2)所示,是形成為具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112A、112B之略方形。又,前述塊體130是形成為可在前述滑動溝112上沿軸方向滑動的略長方體。然後,如圖3(C-2)所示,前述塊體130的側面130A、130B是配置成面向前述滑動溝112的一對側面112A、112B。前述塊體130中,如圖3(C)所示,形成有貫通孔。連接銷132貫通前述貫通孔,其中一端部132A側固定於前述輸出軸102。
前述連結銷132的另一端部132B在本實施例中,是固定於設置在前述迴轉台110的外周的移動環120上。該移動環120是構成可相對前述迴轉台110滑動,藉由如實施例1地將凸輪從動件等嵌入於溝122,傳達圖未示的驅動件的輸出,且透過前述塊體130及連接銷132,可使前述輸出軸132在軸方向上滑動。另外,省略關於旋轉迴轉台110用的機構。
在本實施例中也與前述實施例1相同地,將沿前述滑動溝112滑動的塊體130作成長方體狀,而不是如背景技術般地作成沿軸方向延長的鍵。因此,可將前述塊體130的側面130A、130B與前述滑動溝112的側面112A、112B間的遊隙(間隙)形成為無限小。即,可將公差縮小至接近零。因此,前述滑動溝112與塊體130的側面彼此確實地面接觸,而可在高剛性、耐摩擦性也高的狀態下,將迴轉台110的旋轉傳達至前述輸出軸102。關於另一個滑動 溝114與塊體130的側面彼此也相同。如上述地,在軸外側的旋轉體側設置滑動溝也可得到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
<具體例>‧‧‧圖4(A)是表示使用本實施例的旋轉傳達機構100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200。又,圖4(B)是為了比較,表示使用過去的旋轉傳達機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250。上述實施例1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90中,以一個馬達進行輸出軸的旋轉及進退(滑動),但本實施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200是構成為用兩個馬達的構造。如圖4(A)所示,前述自動工具交換裝置200是前述輸出軸102及迴轉台110可旋轉且可滑動地被支撐在本體盒202內。
前述輸出軸102上安裝有工具交換用臂204。又,前述本體盒202上藉由夾持具207設置有旋轉用馬達206。設置於前述旋轉用馬達206的輸出軸208的先端的齒輪210,是與設置於前述迴轉台110的外周的適當位置上的齒輪116咬合,以將前述旋轉用馬達206的輸出傳達至迴轉台110。更,本實施例中,前述本體盒202中,隔著前述輸出軸102的在前述旋轉用馬達206的相反側上,藉由夾持具222設置有滑動用馬達220。又,前述滑動用馬達220與前述輸出軸102之間,傳達軸230藉由圖未示之軸承等,被支撐成可相對於前述本體盒202旋轉。前述傳達軸230的外周的適當位置上設有齒輪236。然後,藉由設置於前述滑動用馬達220的輸出軸的前端的齒輪226與前述齒輪236咬合,使前述滑動用馬達220的輸出傳達 至前述傳達軸230。
前述傳達軸230上,設置有與該傳達軸230一體地旋轉的臂238,該臂238的前端上設置有卡合於前述移動環120的溝122且可旋轉的凸輪從動件240。因此,藉由切換前述滑動用馬達220的輸出軸224的旋轉方向,與前述輸出軸224一體地旋轉的傳達軸230及臂238擺動地動作,且透過設置於其前端的凸輪從動件240,移動環120在輸出軸102的軸方向上滑動。本實施例中,前述移動環120是藉由前述塊體130及連結銷132,跟前述輸出軸102一起與前述迴轉台110一體地旋轉,但也構成為相對於前述迴轉台110可在軸方向上移動。
相對於此,示於圖4(B)的比較例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250中,在本體盒202上設置有旋轉用馬達206、滑動用馬達220、傳達軸230及臂238這點是相同的,但旋轉傳達機構260是設置有相對於軸262可旋轉且可滑動的輸出軸264,更,該輸出軸264的外周上設置有旋轉體266。該旋轉體266是可旋轉地被前述本體盒202支撐,並具備與前述旋轉用馬達206的輸出軸208的前端的齒輪210咬合的齒輪268。該旋轉體266的旋轉是藉由形成於前述輸出軸264的溝270,與設置於前述旋轉體266的鍵272的嵌合,而傳達至輸出軸264。又,前述滑動用馬達220的旋轉是透過設置於前述輸出軸264的外周的移動環(圖未示)等,而傳達至輸出軸264。前述軸262 與輸出軸264的滑動是藉由上述背景技術的花鍵構造等來引導(圖未示)。
此時,為了在比前述旋轉體266外側設工具交換臂204,如圖4(B)所示,變得必須有包圍前述輸出軸264的周圍的筒狀構件274,相較於上述實施例,可動部分的軸徑變粗。如上述地,根據本實施例,是構成為將用於使軸與旋轉體一體地旋轉的塊體收納於設置在回轉體側的溝,並將前述塊體固定於軸上,因此可動部分的徑長縮小而可謀求裝置全體的小型化。再者,在此,雖然旋轉與滑動分別用不同的馬達進行,但如上述實施例1,並不妨礙使用一個馬達進行旋轉與滑動兩者。其他基本的作用、效果是與示於上述實施例1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相同。
再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內可加入各種變更。例如也包含以下情況:
(1)示於前述實施例的形狀、尺寸為一例,可視需要適宜變更。材料也可在有相同效果的範圍內使用各種周知的材料。
(2)前述實施例中,滑動溝及塊體各個設有2個,但這也是一例,可在具有相同效果的範圍內適宜增減。
(3)前述實施例所示的輸出軸16、102的旋轉機構或滑動機構為一例,在具有相同效果的範圍內可應用各種周知的機構。
(4)前述實施例1中,連結銷54構成為藉由嵌合在設於塊 體50的孔52而固定,但這也是一例,不妨礙使用其他周知的各種方法來固定。
(5)前述實施例中,雖然將本發明的旋轉傳達機構以應用於自動交換工具裝置來說明,但本發明的旋轉傳達機構可廣泛應用於凡是軸與旋轉體一體地旋轉,並可相對滑動的旋轉傳達機構。
根據本發明,是配置於軸的外周之旋轉體相對於前述軸,可沿該軸的軸方向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軸一體地旋轉,並且具備滑動溝,是沿前述軸方向形成在前述軸的外周或前述旋轉體的其中一者上,且,與前述軸方向垂直的截面是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之形狀;長方體狀塊體,是收納於該滑動溝,可沿該滑動溝在前述軸方向上移動,且,具有與該滑動溝的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接觸之一對側面;及連結銷,是一端側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固定於前述軸或前述旋轉體中的另一者上。因此,前述塊體的側面與前述滑動溝的側面間的公差縮小,而由於在剛性及耐摩耗性高的狀態下藉由面接觸而確實傳達旋轉力,因此可應用於作為旋轉傳達機構之用途。特別適合作為軸與旋轉體需要相對滑動的自動工具交換裝置等的旋轉傳達機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 內。
10‧‧‧旋轉傳達機構
16‧‧‧輸出軸(軸)
16B‧‧‧端部
18‧‧‧移動環
20‧‧‧溝
22‧‧‧滑動溝
34‧‧‧球
36‧‧‧磁鐵
50‧‧‧塊體
50A‧‧‧側面
50B‧‧‧側面
50C‧‧‧側面
24‧‧‧滑動溝
22A‧‧‧側面
22B‧‧‧側面
22C‧‧‧底面
30‧‧‧迴轉台(旋轉體)
32‧‧‧夾持具
50D‧‧‧側面
50E‧‧‧主面
52‧‧‧孔
54‧‧‧連結銷
54A‧‧‧端部
54B‧‧‧端部

Claims (6)

  1. 一種旋轉傳達機構,是配置於軸的外周之旋轉體相對於前述軸,可在該軸的軸方向上相對滑動,且,與前述軸一體地旋轉,其特徵在於:滑動溝,是沿前述軸方向形成在前述軸的外周或前述旋轉體的外周其中一者上,且,與前述軸方向垂直的截面是具有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之形狀;長方狀塊體,是收納於該滑動溝,可沿該滑動溝在前述軸方向上移動,且,具有一對側面,該一對側面是與該滑動溝的互相面對的一對側面接觸;及連結銷,是一端側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固定於前述軸或前述旋轉體中另一者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傳達機構,其中,前述滑動溝是形成於前述軸的外周,前述連結銷的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旋轉體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傳達機構,其中,前述滑動溝是形成於前述旋轉體,前述連結銷的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塊體,另一端側是固定於前述軸側。
  4. 如請求項1或2或3所述的旋轉傳達機構,其中,前述連接銷是藉由嵌合於設置在前述塊體的凹部或貫通孔而固定。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旋轉傳達機構,其中,前述滑動溝設置有複數條,滑動溝上各自收納有前述塊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旋轉傳達機構,其中,前述滑動溝設置有複數條,滑動溝上各自收納有前述塊體。
TW105129543A 2016-01-21 2016-09-12 Ro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I609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0121A JP6719912B2 (ja) 2016-01-21 2016-01-21 回転伝達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7090A TW201727090A (zh) 2017-08-01
TWI609137B true TWI609137B (zh) 2017-12-21

Family

ID=5939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543A TWI609137B (zh) 2016-01-21 2016-09-12 Ro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9912B2 (zh)
CN (1) CN106989111A (zh)
TW (1) TWI6091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8092A (en) * 1974-01-16 1976-03-17 Woods Sons Co T B Wear-resistant variable speed pulley
GB1437665A (en) * 1973-04-26 1976-06-03 Leitz Ernst Gmbh Shaft guide
JPS57101128A (en) * 1980-12-16 1982-06-23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Sliding joint
JPH05103510A (ja) * 1991-10-09 1993-04-27 Iseki & Co Ltd トラクタ作業機等の伝動軸継手
TW359728B (en) * 1997-02-10 1999-06-01 Honda Motor Co Ltd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US20100014913A1 (en) * 2006-05-31 2010-01-21 Tisics Limited Reinforced Splin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10104A (en) * 1946-03-22 1948-10-12 Self Priming Pump & Eng Co Ltd A new or improved torque transmitting coupling
DE2522108A1 (de) * 1975-05-17 1976-11-18 Voith Getriebe Kg Teleskopische welle
US4729670A (en) * 1987-05-18 1988-03-08 The Torrington Company Roller bearing
KR100461259B1 (ko) * 2002-06-04 2004-12-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등속 조인트
KR20090066596A (ko) * 2007-12-20 2009-06-24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자동공구교환장치의 스플라인 축 지지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7665A (en) * 1973-04-26 1976-06-03 Leitz Ernst Gmbh Shaft guide
GB1428092A (en) * 1974-01-16 1976-03-17 Woods Sons Co T B Wear-resistant variable speed pulley
JPS57101128A (en) * 1980-12-16 1982-06-23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Sliding joint
JPH05103510A (ja) * 1991-10-09 1993-04-27 Iseki & Co Ltd トラクタ作業機等の伝動軸継手
TW359728B (en) * 1997-02-10 1999-06-01 Honda Motor Co Ltd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US20100014913A1 (en) * 2006-05-31 2010-01-21 Tisics Limited Reinforced Splin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29234A (ja) 2017-07-27
CN106989111A (zh) 2017-07-28
JP6719912B2 (ja) 2020-07-08
TW201727090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799B (zh) 用於工具機器之轉塔
RU2694307C1 (ru) Станок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азов с помощью кулачков
WO2016158545A1 (ja) 工作機械の刃物台
JP2015112712A (ja) ドリ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ドリルチャック
KR101216810B1 (ko) 관재나 봉재의 절단 및 면취장치
TWI609137B (zh) Ro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JP5816568B2 (ja) ギヤモータ
JP2019098510A (ja) 回転テーブルのインデックス駆動装置
US10035234B2 (en) Machine tool
JP7115343B2 (ja) 駆動ドラムの製造方法
US6062118A (en) Speed change gear mechanism for lathes
JP2007327597A (ja) 要素間支持機構、この要素間支持機構を備えた自動工具交換装置、搬送装置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3551033B (zh) 驱动鼓的制造方法
JP5314940B2 (ja) 回転工具のクラッチ装置
JP2009028866A (ja) 割り出し機構
JP2007100821A (ja) クラッチ付き減速装置
KR100948088B1 (ko) 연삭기의 초정밀 이송장치
JP2012154417A (ja) バックラッシ調整装置
KR101463838B1 (ko) 센터리스 연삭기의 피삭재 공급장치
CN104214325B (zh) 双齿错齿齿隙控制装置
KR20160125827A (ko) 초정밀 위치제어용 핀 롤러형 구동 기어장치
JP2009119568A (ja) 両持ち型ワーク割出台
JP2000283261A (ja) 移動体駆動装置
WO2018185929A1 (ja) トランスファ
RU202273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зубчатых колес цевочного зацеплен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