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7709B -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7709B
TWI587709B TW104144156A TW104144156A TWI587709B TW I587709 B TWI587709 B TW I587709B TW 104144156 A TW104144156 A TW 104144156A TW 104144156 A TW104144156 A TW 104144156A TW I587709 B TWI587709 B TW I5877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signal
load control
control device
registration
comm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5806A (zh
Inventor
西村篤久
工藤弘行
植田真介
東濱弘忠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7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以往已有人提案出一種負載控制系統,其包含:控制照明負載的控制裝置、及操作終端機(參照[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14-120789號])。在此負載控制系統中,操作終端機的操作部受到操作後,將含有因應於操作的負載控制命令之無線信號自操作終端機以控制裝置為目的地進行無線電傳送。控制裝置自操作終端機接收到無線電傳送的無線信號後,依據無線信號所含的負載控制命令而控制照明負載之狀態。
控制裝置依據自操作終端機傳送的負載控制命令而控制照明負載,但控制對象以外的控制裝置誤登錄至操作終端機(通信裝置)時,會有控制對象以外的控制裝置受到操作終端機所控制之問題。
本發明有鑒於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使得將負載控制裝置登錄至通信裝置之際不易引起誤登錄。
本發明一態樣之負載控制系統包含:負載控制裝置,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及通信裝置,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用於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若接收既定次數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該既定次數份的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該傳送間隔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該登錄模式下動作中接收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本發明一態樣之負載控制裝置係因應於來自通信裝置之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若接收既定次數該通信裝置所傳送之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該既定次數份的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預先設定的傳送間隔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本發明一態樣之通信裝置係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用於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該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於接收該負載控制裝置所傳送之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本發明一態樣之登錄方法係在負載控制系統中將負載控制裝置作為通信對象而登錄至該通信裝置,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該通信裝置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該登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該通信裝置在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若該負載控制裝置接收既定次數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該傳送間隔一致,則使該負載控制裝置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及在該登錄模式下動作的該通信裝置接收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使該通信裝置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係關於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更詳細而言,係關於遙距控制負載的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裝置、通信裝置及負載控制系統。
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具有:2個負載控制裝置1(101、102);相當於通信裝置的操作終端機2;及同樣相當於通信裝置的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系統具有操作終端機2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作為通信裝置備,但可僅具有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其中任一者,亦可具有多數操作終端機2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具有2個負載控制裝置1,但負載控制裝置1的個數不限於2個,可係1個,亦可係3個以上。以下說明中,將2個負載控制裝置1各者加以特定說明時標註為負載控制裝置101、負載控制裝置102,進行2個負載控制裝置101、102共通的說明時標註為負載控制裝置1。另,負載控制裝置1、操作終端機2、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均係自電源(例如市售交流電源)7受到供電而動作,但在圖1中省略自電源7往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供電線之圖示。
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係將例如設置於住宅內的多台照明負載(照明器具)6之狀態加以控制的控制系統。
在本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中,例如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具有:登錄模式,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及通常模式,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通信對象。負載控制裝置1具有:通常處理模式,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對應的照明負載6;及登錄處理模式,將該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作為通信對象。
例如,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在通常模式中,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單點傳播)至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負載控制裝置1在通常處理模式中,因應於自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傳送的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控制對應的照明負載6。
首先,說明利用負載控制系統的負載控制(通常動作時;通信裝置在通常模式下動作,負載控制裝置1在通常處理模式下動作時)之概略。
在本實施形態中,多台照明負載6分別設置於住宅內的多數房間。多台照明負載6例如與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為1對1相對應。例如,各照明負載6係與對應的負載控制裝置1以有線方式連接。
各負載控制裝置1係設置於與控制對象之照明負載(與負載控制裝置1相對應的照明裝置)6所設置的房間相同房間,或設置於相鄰的房間。負載控制裝置1具有因應於用戶的操作而改變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之狀態的功能。
操作終端機2例如設置於住宅的玄關室。操作終端機2用於因應用戶的操作而將控制命令無線電傳送至預先登錄的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藉以將登錄的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的控制對象即多台照明負載6一併熄滅。只要先將例如對應於住宅內全部照明負載6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操作終端機2,即能於外出時藉由操作位於玄關室的操作終端機2而遙距控制住宅內全部的照明負載6。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設置於住宅內且可與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進行無線電通信的場所。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進行以下處理:接受自外部輸入的控制指令,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與利用控制指令指定的照明負載6對應的負載控制裝置1。控制指令含有例如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與控制內容(期望狀態)。
本實施形態的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係自例如由搭載有無線區域網路通信功能的平板型電腦裝置,或搭載有無線區域網路通信功能的行動電話機(智慧型手機)所構成的通信終端機5輸入控制指令。在此,因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所具備的無線電通信功能,與通信終端機5所具備的無線區域網路通信功能為通信方式不同,所以無法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與通信終端機5之間進行直接無線電通信。所以,無線電通信裝置4進行下述處理:仲介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與通信終端機5之間的通信。無線電通信裝置4係例如市售的附帶無線區域網路存取點功能之寬頻路由器。在本實施形態中,無線電通信裝置4係經由LAN纜線CA1而連接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
通信終端機5組入有:應用軟體(所謂的應用程式),進行使住宅內的照明負載6之狀態(點亮狀態、熄滅狀態或調光狀態)改變成期望狀態的操作。
啟動通信終端機5的應用軟體,進行使期望照明負載6之狀態改變的操作後,則自通信終端機5傳送含有使期望照明負載6之狀態改變的控制指令(含有控制對象之照明負載6與控制內容的控制指令)之無線電信號。此無線電信號係由無線電通信裝置4所接收,並自無線電通信裝置4經由LAN纜線CA1而傳送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根據自無線電通信裝置4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而將含有控制期望照明負載6的控制命令之無線電信號,傳送至與利用控制指令指定的照明負載6對應的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到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的負載控制裝置1,依據控制命令的控制內容而使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的狀態改變。藉此,能使用通信終端機5而從遠端控制期望照明負載6的狀態。
另,無線電通信裝置4及通信終端機5係以往周知,所以省略詳細的構成之圖示及說明。無線電通信裝置4係自電源7受到供電而動作,但在圖1中省略自電源7往無線電通信裝置4的供電線之圖示。通信終端機5搭載有可充電的電池,自該電池供電而動作。
利用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系統的負載控制之概略係如上所述。其次分別詳細說明負載控制系統所具備的負載控制裝置1、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構成。
首先根據圖2來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之構成。負載控制裝置1包含:控制部10、RF(Radio Frequency,射頻)電路(第2通信部)11、天線12、開關元件13、記憶部14、觸控感測器15、登錄開關16、電源電路17、及報知部111。
電源電路17利用例如切換式電源電路構成,構成為將自電源7供給的交流電力轉換成直流電力。自電源電路17輸出的直流電力係供給至控制部10、RF電路11、觸控感測器15。
開關元件13構成為將自電源7往照明負載6的供電線路加以導通斷開。開關元件13宜係利用例如雙向三極晶體閘流管(所謂的三極雙向交流開關)構成。開關元件13導通時,自電源7將交流電力供電至照明負載6使得照明負載6點亮。開關元件13斷開時,阻斷自電源7往照明負載6的電力供給而使得照明負載6熄滅。
控制部10宜係利用處理器(例如微控制器)構成。記憶部14宜係利用例如快閃記憶體等可電性改寫的非易失性半導體記憶體構成。記憶部14藉由控制部10而讀寫各種資料。又,記憶部14預先(於製造時)記憶有既定的時間長度,即“第2期間”。此第2期間係與記憶於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第1期間”(後述)設定為相同長度。
RF電路11以例如426MHz頻段的特定小功率無線電方式進行無線電通信。RF電路11宜以例如將信號處理電路、傳送電路、接收電路、頻率合成器電路、及天線切換開關等整合於單晶片的積體電路來構成。信號處理電路構成為進行傳送訊框(基頻信號)之編碼以及接收訊框之解碼等信號處理。信號處理電路進行以下處理:將控制部10所製作的傳送訊框加以編碼並輸出至傳送電路,或將接收電路所接收到的接收訊框加以解碼並輸出至控制部10。傳送電路構成為將載波信號(例如400MHz頻段的正弦波信號)以信號處理電路所編碼的傳送訊框加以調變(例如頻率位移鍵送<FSK>調變等)。接收電路構成為自經由天線12而接收到的信號解調出接收訊框。頻率合成器電路構成為產生載波信號。天線切換開關構成為在傳送電路及接收電路擇一切換而將天線12加以電性連接。其中,此種RF電路11係以往周知,故省略詳細的電路構成之圖示及說明。
觸控感測器15宜包含感測器電路。此感測器電路構成為間接且個別地量測多數之電極與接地極之間產生的電容量。再者,感測器電路構成為電容量之量測値變化超過既定閾值時判定為各個電極受到人的身體(尤其指手指)靠近,亦即受到觸控操作。並且,感測器電路(觸控感測器15)構成為將顯示已受到觸控操作的操作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
登錄開關16,係為了於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在用於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動作的狀態,自負載控制裝置1要求在通信裝置登錄,而受到操作的開關。負載控制裝置1在通常處理模式下進行動作時,於登錄開關16受到操作後切換至登錄處理模式。又,負載控制裝置1在登錄處理模式下動作時,於登錄開關16受到操作後切換至通常處理模式。
報知部111由例如發光二極體之類的指示燈或蜂鳴器所構成。控制部10藉由控制報知部111的動作而利用光或聲進行報知動作。
其次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的基本動作(在通常處理模式下的動作)。觸控感測器15受到觸控操作後,自觸控感測器15將操作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控制部10自觸控感測器15接收到操作信號後,藉由將開關元件13加以導通或斷開而使照明負載6的狀態反轉。例如於照明負載6為點亮狀態時接受到操作信號之情形,控制部10將開關元件13加以斷開而使照明負載6的狀態為熄滅狀態。於照明負載6為熄滅狀態時接收到操作信號之情形,控制部10將開關元件13加以導通而使照明負載6的狀態為點亮狀態。
其次根據圖3來說明操作終端機2之構成。操作終端機2包含:通信控制部20、RF電路(第1通信部)21、天線22、記憶部23、觸控感測器24、登錄開關25、電源電路26、及報知部27。
操作終端機2的RF電路21、記憶部23、觸控感測器24、及電源電路26,宜分別與負載控制裝置1的RF電路11、記憶部14、觸控感測器15、及電源電路17具有共通的構成。另,記憶部23預先(於製造時)記憶有既定的時間長度即“第1期間”。通信控制部20宜以處理器(例如微控制器)構成。
登錄開關25係為了將通信控制部20(操作終端機2)的動作模式,自因應於觸控感測器24之操作而進行負載控制的通常模式切換至將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登錄的登錄模式,而受到操作的開關。操作終端機2切換至登錄模式後,將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自通信控制部20以固定間隔(每經過記憶於記憶部23的第1期間)重複傳送(廣播)。
報知部27以例如發光二極體之類的指示燈或蜂鳴器所構成。通信控制部20藉由控制報知部27的動作而利用光或聲進行報知動作。
其次說明操作終端機2的基本動作(在通常模式下的動作)。觸控感測器24受到觸控操作後,自觸控感測器24將操作信號輸出至通信控制部20。通信控制部20自觸控感測器24輸入操作信號後,例如因應於觸控感測器24之觸控操作處,產生含有指示照明負載6之熄滅或點亮的控制命令的傳送訊框,並將該傳送訊框輸出至RF電路21。
RF電路21將自通信控制部20輸入的傳送訊框加以編碼,且將以受到編碼的傳送訊框將載波信號加以調變的信號,自天線22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通信控制部20製作以預先登錄的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全部作為目的地的傳送訊框,自RF電路21傳送的無線電信號在全部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接收。亦即,操作終端機2在通常模式下,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單點傳播)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此時為全部的)負載控制裝置1各者。意即,此時操作終端機2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多點傳送至多數之負載控制裝置1。
在各負載控制裝置1中,RF電路11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加以解調後,控制部10對應於該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將開關元件13加以斷開,熄滅照明負載6。
在此簡單地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以及操作終端機2的外觀構造。另,因為負載控制裝置1與操作終端機2具有幾乎共通的外觀構造,以下參照圖4而僅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的外觀構造。
負載控制裝置1包含本體箱18及操作單元19。
本體箱18係以長方體形狀的合成樹脂成形體構成。本體箱18的內部收容有:印刷電路板,安裝有控制部10、RF電路11、開關元件13、記憶部14、及電源電路17。本體箱18的正面以可從外部操作的狀態配置有登錄開關16。又,本體箱18的正面配置有構成報知部111的指示燈。
操作單元19構成為:於扁平的長方體形狀的合成樹脂成形體所構成的外殼內部,收容有安裝觸控感測器15的印刷電路板。操作單元19構成為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於本體箱18的正面。在操作單元19安裝於本體箱18的正面之狀態下,登錄開關16隱藏於操作單元19的背後,為了操作登錄開關16,必須移除操作單元19。本體箱18的正面與操作單元19的背面分別設有連接器(信號傳達、供電用的連接器)。將操作單元19安裝於本體箱18的正面後,本體箱18側的連接器與操作單元19側的連接器受到機械性又電性連接。觸控感測器15將觸控操作的偵測範圍設計成:人的手指碰觸到操作單元19正面中的任意位置的情形,均能偵測到手指碰觸。另,利用觸控感測器15的觸控操作之偵測範圍,能因應於所欲偵測的操作(手指的移動)等而適宜改變。
又,負載控制裝置1宜安裝於安裝框9並埋入配設於牆壁。安裝框9係藉由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具有安裝用窗孔的矩形框狀。安裝框9具有:一對縱片91,係沿著長邊方向(上下方向);及一對橫片92,係將一對縱片91的兩端彼此加以連結。意即,一對縱片91及一對橫片92所圍繞的空間成為窗孔。
一對縱片91設有多數(在圖4之例中各縱片91為8個)之安裝孔93。此等安裝孔93插入有設於本體箱18左右側面的3對(計6個)安裝腳,且加以勾掛。意即,3對安裝腳分別插入於3對安裝孔93,藉以在前端部插穿於窗孔的狀態下將本體箱18安裝於安裝框9。
又,各橫片92於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中央設有盒體螺絲所插穿的螺紋插穿孔920。再者,各橫片92於螺紋插穿孔920外側的長邊方向中央設有螺紋孔921。
安裝框9例如將一對橫片92抵接於設在牆壁的埋入孔周邊,而安裝在埋入於該牆壁的開關箱。意即,插穿於各橫片92之螺紋插穿孔920的2根螺栓螺固於開關箱的螺紋孔。其中,開關箱並未埋入時,安裝框9使用以往周知的金屬夾具而固定於壁板。
安裝框9安裝有裝飾蓋8,其藉由覆蓋安裝框9而使得安裝框9不可見(參照圖1)。裝飾蓋8的中央設有窗孔81。安裝於安裝框9的負載控制裝置1之操作單元19因為正面從裝飾蓋8的窗孔81露出,所以可進行對於操作單元19正面的觸控操作。
其次根據圖5說明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構成。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包含:轉接器控制部30、RF電路(第1通信部)31、天線32、有線介面(I/F)33、記憶部34、電源電路35、登錄開關36、及報知部37。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所包含的RF電路31、記憶部34、及電源電路35,宜分別與操作終端機2所包含的RF電路21、記憶部23、及電源電路26具有共通的構成。記憶部34預先(於製造時)記憶有既定的時間長度即“第1期間”。轉接器控制部30宜以處理器(例如微控制器)構成。
有線介面33宜藉由LAN纜線CA1而與無線電通信裝置4電性連接。有線介面33宜構成為進行遵循例如100BASE-TX等有線LAN規格的通信(資料傳輸)。其中,此種有線介面33係以往周知,固省略詳細的構成及動作之說明。
登錄開關36係為了將轉接器控制部30(意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動作模式,自進行照明負載6之控制及監視的通常模式切換至將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登錄的登錄模式,而受到操作的開關。登錄開關36係以可從外部操作的狀態設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器體表面。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切換至登錄模式後,將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自通信控制部20以固定間隔(每經過記憶於記憶部34的第1期間)重複傳送(廣播)。
報知部37由例如發光二極體之類的指示燈或蜂鳴器所構成。轉接器控制部30藉由控制報知部37的動作而利用光或聲進行報知動作。
在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系統中,將負載控制裝置1、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所進行無線電傳送的傳送訊框之信號格式的一例顯示於圖6。
一訊框的傳送訊框係以同步部、標頭部、資料部、及偵錯部構成。
同步部係以用於位元同步的前言D1及用於訊框同步的唯一字(UW)D2構成。
標頭部係以資料長度資訊(LEN)D3、將傳送訊框之類別等加以顯示的附加資訊(HEAD)D4、及指定傳送目的地設備的傳送目的地資訊D5構成。資料長度資訊D3係將自附加資訊D4起至偵錯部為止的資料長度加以顯示的資訊。傳送目的地資訊D5係傳送目的地設備中固有的識別資訊(例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及操作終端機2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所分配給各個負載控制裝置1的登錄編號等。例如,操作終端機2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可登錄負載控制裝置1到最多20台為止的情形,分配給各個負載控制裝置1的登錄編號係1~20為止的個別編號。
資料部係以用於指定傳送來源設備的傳送來源資訊D6、及顯示各種命令的資料(DATA)D7構成。傳送來源資訊D6係傳送來源設備中固有的識別資訊(例如MAC位址之類的物理位址)。又,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及操作終端機2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登錄的登錄處理中,係以無線電信號傳送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將後述登錄模式通知命令、設備類別、或登錄編號存放於資料D7。
偵錯部係以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環冗餘檢查)符號之類的資料D8構成。
如上所述,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在通常模式中,為了使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之狀態改變,而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與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對應的負載控制裝置1。自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傳送的無線電信號,由例如位於其他住宅的負載控制裝置1所接收而執行此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時,與該負載控制裝置1相對應的負載有可能將會誤動作。因此,必須將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預先登錄於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
以下參照圖7說明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操作終端機2及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通信裝置)作為通信對象的登錄處理。另,圖7之順序圖顯示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登錄處理。由於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登錄處理與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操作終端機2的登錄處理係幾乎相同,故省略對於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操作終端機2的登錄處理進行說明。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登錄開關36受到操作(例如,作為按鍵開關的登錄開關36受到持續操作既定時間以上)後,轉接器控制部30因應於來自登錄開關36的操作輸入而將動作模式自通常模式切換至登錄模式(S1)。轉接器控制部30在登錄模式下動作中,將附加資訊D4作為事件封包、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作為廣播ID、將傳送來源資訊D6作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而製作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將登錄模式通知命令存放於資料D7。轉接器控制部30將製作的傳送訊框輸出至RF電路31,在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每記憶於記憶部34的第1期間)將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RF電路31(S2、S3、S4)。
使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在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的狀態下,用戶操作欲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加以登錄的負載控制裝置101之登錄開關16(例如,作為按鍵開關的登錄開關16受到用戶持續操作既定時間以上)時,負載控制裝置101的控制部10切換至登錄處理模式,開始進行用於將負載控制裝置101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處理。
負載控制裝置101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例如2次)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時(S6、S7),判斷下述條件成立與否: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與傳送間隔T1(記憶於記憶部14的第2期間)一致。
例如,既定次數設定成2次時,控制部10判斷接收到的2個無線電信號(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時間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第2期間)一致。
例如,既定次數設定成3次以上時,控制部10於RF電路11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根據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而決定接收間隔,並判斷所決定的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一致。例如,控制部10可將相鄰的無線電信號(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間的間隔各者作為接收間隔,並判斷全部的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第2期間)一致。或者,控制部10亦可將相鄰的無線電信號(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間的間隔之平均作為接收間隔,並判斷求取的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第2期間)一致。
若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則控制部10進行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的處理。具體而言,控制部10取得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以下定為“識別資訊ID0”)。控制部10使附加資訊D4含有登錄要求命令、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將傳送來源資訊D6定為負載控制裝置101之識別資訊(以下定為“識別資訊ID1”)而製作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於資料D7含有顯示負載控制裝置101之類別的資料。控制部10所製作的傳送訊框藉由RF電路11而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S8)。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轉接器控制部30於RF電路31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取得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負載控制裝置101之識別資訊ID1,並進行將該負載控制裝置10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處理。具體而言,轉接器控制部30使附加資訊D4含有登錄回應命令、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負載控制裝置101之識別資訊ID1、將傳送來源資訊D6定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而製作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於資料D7含有分配給負載控制裝置101的登錄編號。在此,將分配給負載控制裝置101的登錄編號定為例如“No.1”。轉接器控制部30所製作的傳送訊框藉由RF電路31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S9)。又,轉接器控制部30藉由將負載控制裝置101之識別資訊ID1與分配給該負載控制裝置101的登錄編號“No.1”相對應並記憶於記憶部34,而將該負載控制裝置10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S10)。
負載控制裝置101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接收含有登錄回應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自含有登錄回應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取得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與登錄編號“No.1”。負載控制裝置101的控制部10藉由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與登錄編號“No.1”相對應並記憶於記憶部14而完畢對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登錄處理(S11)。因為負載控制裝置101的控制部10藉由使報知部111動作而報知已完畢登錄處理,所以用戶能掌握到負載控制裝置101已登錄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於負載控制裝置101的登錄完畢之後,於結束登錄處理的操作受到執行之前期間(再度登錄開關36受到操作之前期間),仍以傳送間隔T1持續進行無線電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用戶不必每登錄一個負載控制裝置1就回到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設置場所進行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切換成登錄模式的操作,能接著進行其他負載控制裝置1的登錄作業。
其次,用戶操作欲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負載控制裝置102之登錄開關16(例如持續操作既定時間以上)後(S12),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切換至登錄處理模式,開始進行將負載控制裝置102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處理。
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到既定次數(例如2次)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S13、S14),判斷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記憶於記憶部14的第2期間)一致。
在此定為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連續2次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S13、S15)期間,有例如位於其他住宅的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傳送了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S14)。此時,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S13、S14)之接收間隔T2係與傳送間隔T1(記憶於記憶部14的第2期間)不一致。此時,控制部10判斷為自其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接收到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並且控制部10中止進行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的處理(S16),並藉由使報知部111動作而報知已中止登錄。
根據報知部111所進行的報知內容而判斷為登錄處理已中止的用戶,再次操作負載控制裝置102的登錄開關16後(S17),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再度開始進行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處理。
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例如2次)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S18、S19),判斷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記憶於記憶部14的第2期間)一致。
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其接收間隔與傳送間隔T1一致的條件成立時,進行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的處理。具體而言,控制部10取得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控制部10使附加資訊D4含有登錄要求命令、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將傳送來源資訊D6定為負載控制裝置102之識別資訊(以下定為“識別資訊ID2”)而製作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於資料D7含有顯示負載控制裝置102之類別的資料。控制部10所製作的傳送訊框藉由RF電路11而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S20)。
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中,藉由RF電路31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轉接器控制部30取得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負載控制裝置102之識別資訊ID2,並進行將此負載控制裝置102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處理。具體而言,轉接器控制部30係使附加資訊D4含有登錄回應命令、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負載控制裝置102之識別資訊ID2、將傳送來源資訊D6定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而製作傳送訊框,該傳送訊框於資料D7含有分配給負載控制裝置102的登錄編號。在此,分配給負載控制裝置102的登錄編號定為例如“No.2”。轉接器控制部30所製作的傳送訊框藉由RF電路31而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S21)。又,轉接器控制部30藉由將負載控制裝置102之識別資訊ID2與分配給該負載控制裝置102的登錄編號“No.2”相對應並記憶於記憶部34,而將該負載控制裝置102登錄作為通信對象(S22)。
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於RF電路11接收含有登錄回應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自含有登錄回應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取得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與登錄編號“No.2”。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藉由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與登錄編號“No.2”相對應並記憶於記憶部14,而完畢對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登錄處理(S23)。因為負載控制裝置102的控制部10使報知部111動作而報知已完畢登錄處理,所以用戶能掌握到負載控制裝置102已登錄於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
全部的負載控制裝置1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結束後,用戶操作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登錄開關36(例如,持續維持按壓作為按鍵開關的登錄開關36既定時間以上),藉以將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動作模式自登錄模式切換至通常模式。如以上方式進行,能將成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
另,在本實施形態中,負載控制裝置1的控制部10進行是否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與傳送間隔T1(記憶於記憶部14的第2期間)一致的判斷。控制部10於以下條件成立時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於RF電路11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與傳送間隔T1一致。在此,即使在上述條件成立的情形,若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傳送來源(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未全部一致,則控制部10亦可不進行登錄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處理(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藉此,能更加降低負載控制裝置1誤登錄至其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可能性。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負載控制裝置1進行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的處理時,係使該傳送訊框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識別資訊ID0而將其傳送(意即單點傳播)作為無線電信號。但是,負載控制裝置1進行要求在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登錄的處理時,亦可使傳送訊框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廣播ID而將其傳送(意即廣播)作為無線電信號。
其次說明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根據自通信終端機5經由無線電通信裝置4而輸入的控制指令,而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負載控制裝置1,使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之狀態改變的動作。
通信終端機5在啟動用於負載控制之應用軟體的狀態下,受到用於變更期望照明負載6之狀態的操作後,自通信終端機5往無線電通信裝置4傳送封包資料,該封包資料含有控制對象的照明負載6與控制內容的控制指令。無線電通信裝置4接收自通信終端機5傳送的封包資料後,將該封包資料經由LAN纜線CA1而往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傳遞。
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有線介面33接收自無線電通信裝置4傳送的封包資料,取得該封包資料所含的控制指令並輸出至轉接器控制部30。轉接器控制部30輸入該控制指令後,產生含有對應於控制指令的控制命令(例如指示使指定的照明負載6熄滅的控制命令)之傳送訊框,並將該傳送訊框輸出至RF電路31。
RF電路31將自轉接器控制部30接受到的傳送訊框加以編碼,且將以受到編碼的傳送訊框將載波信號加以調變的信號,自天線32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轉接器控制部30因應於自無線電通信裝置4輸入的控制指令而變更傳送目的地的負載控制裝置1,並因應於控制指令的內容而製作以一至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作為傳送目的地的傳送訊框。所以,RF電路31所傳送的無線電信號,在指定作為傳送目的地的一至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接收。指定作為傳送目的地的一至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各者中,於RF電路11接收無線電信號後,控制部10對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將開關元件13加以斷開(或加以導通)而熄滅(或點亮)照明負載6。
意即,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轉接器控制部30製作傳送訊框且將傳送目的地資訊D5定為控制指令所指定的一至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之識別資訊,並自RF電路31傳送作為無線電信號。負載控制裝置1判斷自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傳送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傳送目的地資訊是否含有該負載控制裝置1之識別資訊。負載控制裝置1判斷為無線電信號所含的傳送目的地資訊含有該負載控制裝置1之識別資訊時,因應於該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對應的照明負載6。
如以上所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系統包含負載控制裝置1及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或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負載控制裝置1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照明負載6)。通信裝置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通信裝置在用於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若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通信裝置於登錄模式下動作中,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系統包含負載控制裝置1及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或者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負載控制裝置1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照明負載6)。通信裝置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通信裝置包含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的第1通信部(RF電路部21、31)。通信裝置在將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登錄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自第1通信部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係通知正在登錄模式下動作中。負載控制裝置1包含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的第2通信部(RF電路部11)。若負載控制裝置1於第2通信部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則自第2通信部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通信裝置。通信裝置於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後,而第1通信部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通信裝置在登錄模式下動作中,係自第1通信部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並且,負載控制裝置1必須於第2通信部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若非如此,則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即使在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到自其他通信裝置傳送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的情形下,亦能避免在其他通信裝置誤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事態,不易引起誤登錄。
又,本實施形態的登錄方法係在包含負載控制裝置1與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負載控制系統中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通信裝置作為通信對象。此登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其一步驟係:通信裝置於在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另一步驟係:若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則負載控制裝置1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又一步驟係:在登錄模式下動作的通信裝置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通信裝置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登錄方法之特徵在於,在包含負載控制裝置1與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的負載控制系統中將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至通信裝置之登錄方法係包含以下步驟。其一步驟係:通信裝置於將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加以登錄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通知正在登錄模式下動作中的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另一步驟係:若負載控制裝置1於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的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則負載控制裝置1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通信裝置。又一步驟係:於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後,通信裝置接收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通信裝置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依據此登錄方法,負載控制裝置1必須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若非如此,則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即使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到自其他通信裝置傳送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的情形下,亦能避免在其他通信裝置誤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事態,不易引起誤登錄。
在一態樣中,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亦可使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含有通信裝置之識別資訊並加以傳送。即使在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的情形下,若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識別資訊並非全部一致,則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具體而言,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亦可使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含有通信裝置之識別資訊並自第1通信部(RF電路部21、31)加以傳送。負載控制裝置1亦可構成為:即使在第2通信部(RF電路部11)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傳送間隔T1一致的情形下,若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識別資訊並非全部一致,則不自第2通信部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負載控制裝置1因為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識別資訊並非全部一致即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能更加降低在其他通信裝置誤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可能性。
在一態樣中,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亦可在登錄模式下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廣播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通信裝置亦可更具有通常模式。通信裝置在通常模式下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單點傳播至已在登錄模式下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
在一態樣中,負載控制裝置1亦可具有:通常處理模式,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照明負載6);及登錄處理模式,進行是否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判定。負載控制裝置1在通常處理模式下不進行是否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判定。
在一態樣中,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亦可預先記憶有既定長度的第1期間。通信裝置在登錄模式下亦可在每一第1期間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負載控制裝置1亦可預先記憶有與第1期間相同長度的第2期間。負載控制裝置1亦可僅於接收間隔係與第2期間一致時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又,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裝置1係因應於來自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照明負載6)。若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既定次數自通信裝置傳送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預先設定的傳送間隔T1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負載控制裝置1係因應於來自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之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照明負載6)。負載控制裝置1包含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的通信部(RF電路部11)。若通信部連續接收既定次數自通信裝置傳送之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預先設定的傳送間隔T1一致,則自通信部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通信裝置。
必須連續接收既定次數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既定次數份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係與預先設定的傳送間隔T1一致,若非如此,則負載控制裝置1不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即使在負載控制裝置1接收到自其他通信裝置傳送的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的情形下,亦能避免在其他通信裝置誤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事態,不易引起負載控制裝置1的誤登錄。
又,本實施形態的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係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上述負載控制裝置。通信裝置在用於將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並於接收自負載控制裝置傳送的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通信裝置(操作終端機2、無線電轉接器裝置3)系將含有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上述負載控制裝置1。此通信裝置包含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的其他通信部(與負載控制裝置1之通信部係不同的通信部,在本實施形態中係RF電路部21、31)。通信裝置在將通信對象的負載控制裝置1加以登錄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自其他通信部以傳送間隔T1重複傳送含有通知正在登錄模式下動作中的登錄模式通知命令之無線電信號。通信裝置於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後,在其他通信部接收自負載控制裝置1傳送之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時,將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即負載控制裝置1登錄作為通信對象。
通信裝置以固定的傳送間隔T1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以,在負載控制裝置1中,能藉由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接收間隔是否與傳送間隔T1一致,而判斷是否已從相同通信裝置接收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不易引起誤登錄。
在本實施形態中,將照明負載(照明器具)舉例顯示作為控制對象的負載,但負載不限定於照明器具。控制對象的負載亦可係照明負載以外的冷暖氣裝置(空調機或暖氣器具等),或影像音響設備等電器設備。
本實施形態的構成僅係本發明的一例。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只要係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的思想的範圍,即可因應於設計等而進行各種變更。
1、101、102‧‧‧負載控制裝置
2‧‧‧操作終端機
3‧‧‧無線電轉接器裝置
4‧‧‧無線電通信裝置
5‧‧‧通信終端機
6‧‧‧負載(照明器具)
7‧‧‧電源
8‧‧‧裝飾蓋
9‧‧‧安裝框
CA1‧‧‧LAN纜線
10‧‧‧控制部
11‧‧‧RF電路(第2通信部)
12‧‧‧天線
13‧‧‧開關元件
14‧‧‧記憶部
15‧‧‧觸控感測器
16‧‧‧登錄開關
17‧‧‧電源電路
18‧‧‧本體箱
19‧‧‧操作單元
20‧‧‧通信控制部
21‧‧‧RF電路(第1通信部)
22‧‧‧天線
23‧‧‧記憶部
24‧‧‧觸控感測器
25‧‧‧登錄開關
26‧‧‧電源電路
27‧‧‧報知部
30‧‧‧轉接器控制部
31‧‧‧RF電路(第1通信部)
32­‧‧‧天線
33‧‧‧有線介面(I/F)
34‧‧‧記憶部
35‧‧‧電源電路
36‧‧‧登錄開關
37‧‧‧報知部
81‧‧‧窗孔
91‧‧‧縱片
92‧‧‧橫片
93‧‧‧安裝孔
111‧‧‧報知部
920‧‧‧螺紋插穿孔
921‧‧‧螺紋孔
D1‧‧‧前言
D2‧‧‧唯一字
D3‧‧‧資料長度資訊
D4‧‧‧附加資訊
D5‧‧‧傳送目的地資訊
D6‧‧‧傳送來源資訊
D7‧‧‧資料
D8‧‧‧資料
S1~S7、S11~S23‧‧‧步驟
T1‧‧‧傳送間隔
T2‧‧‧接收間隔
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負載控制系統的概略性的系統構成圖。 圖2係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之負載控制裝置的方塊圖。 圖3係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之操作終端機的方塊圖。 圖4係安裝於安裝框的上述負載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5係上述負載控制系統之無線電轉接器裝置的方塊圖。 圖6係顯示上述負載控制裝置、上述操作終端機及上述無線電轉接器裝置傳送的傳送訊框之信號格式的一例之概略圖。 圖7係說明上述負載控制系統動作的時序圖。
1、101、102‧‧‧負載控制裝置
2‧‧‧操作終端機
3‧‧‧無線電轉接器裝置
4‧‧‧無線電通信裝置
5‧‧‧通信終端機
6‧‧‧負載(照明器具)
7‧‧‧電源
8‧‧‧裝飾蓋
CA1‧‧‧LAN纜線
19‧‧‧操作單元
81‧‧‧窗孔

Claims (8)

  1. 一種負載控制系統,其包含: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及通信裝置,構成為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且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用於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若接收既定次數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接收該既定次數份之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時間間隔之平均亦即接收間隔係與該傳送間隔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通信裝置構成為:於該登錄模式下動作中,接收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該通信裝置構成為:使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含有該通信裝置之識別資訊,而加以傳送,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即使在接收既定次數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接收該既定次數份的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時間間隔之平均亦即接收間隔係與該傳送間隔一致的情形下,若該既定次數份 的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識別資訊並非全部一致,則不傳送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該登錄模式下,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廣播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通信裝置構成為更具有通常模式,在該通常模式下,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單點傳播至已在該登錄模式下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該負載控制裝置包含:通常處理模式,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該控制命令而控置該負載;及登錄處理模式,進行是否傳送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判定;且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在該通常處理模式下,不進行是否傳送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判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負載控制系統,其中,該通信裝置預先記憶有既定長度的第1期間,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在該登錄模式下,於每該第1期間重複傳送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該負載控制裝置預先記憶有與該第1期間相同長度的第2期間,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僅在該接收間隔係與該第2期間一致時傳送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6. 一種負載控制裝置,係因應於來自通信裝置之無線電信號中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其特徵在於構成為:若接收既定次數該通信裝置所傳送之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接收該既定次數份的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時間間隔之平均亦即接收間隔係與預先設定的傳送間隔一致,則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
  7. 一種通信裝置,係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負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構成為:在用於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的期間,以該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於接收由該負載控制裝置所傳送之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8. 一種登錄方法,係在包含有負載控制裝置及通信裝置的一負載控制系統中將該負載控制裝置作為通信對象登錄至通信裝置的登錄方法,其中,該負載控制裝置構成為:傳送及接收以電波作為媒體的無線電信號,並因應於無線電信號所含的控制命令而控制負載,該通信裝置構成為: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並將含有該控制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傳送至已登錄作為通信對象的該負載控制裝置,該登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該通信裝置在將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的登錄模式下進行動作期間,以固定的傳送間隔重複傳送含有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若該負載控制裝置接收既定次數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且接收該既定次數份之含有該登錄模式通知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時間間隔之平均亦即接收間隔係與該傳送間隔一致,則使該負載控制裝置傳送含有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及在該登錄模式下動作的該通信裝置,接收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後,使該通信裝置將含有該登錄要求命令的無線電信號之傳送來源亦即該負載控制裝置登錄作為該通信對象。
TW104144156A 2015-01-20 2015-12-29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TWI587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8672A JP2016134792A (ja) 2015-01-20 2015-01-20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負荷制御装置、および登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806A TW201635806A (zh) 2016-10-01
TWI587709B true TWI587709B (zh) 2017-06-11

Family

ID=5641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156A TWI587709B (zh) 2015-01-20 2015-12-29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34792A (zh)
CN (1) CN107211201A (zh)
TW (1) TWI587709B (zh)
WO (1) WO20161169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029B (zh) * 2018-05-22 2021-01-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用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7553B2 (ja) * 2018-01-29 2022-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システム
JP2019175748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株式会社リンクジャパン スイッチ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6417B2 (ja) * 2018-05-14 2022-0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7026340B2 (ja) 2018-07-11 2022-0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7170212B2 (ja) * 2019-02-04 2022-1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2107452A1 (ja) * 2020-11-17 2022-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負荷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スイッチ装置の登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4559A (ja) * 2001-05-30 2002-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id登録方法
US20090045970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Sony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system,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152416A (ja) * 2008-06-25 2010-07-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EP2685793A1 (en) * 2012-07-12 2014-01-15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760A (ja) * 1997-07-07 1999-01-29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JP5543290B2 (ja) * 2010-07-20 2014-07-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941664A (zh) * 2013-12-31 2014-07-23 海尔集团公司 用户终端与家电控制装置绑定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4559A (ja) * 2001-05-30 2002-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id登録方法
US20090045970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Sony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system,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152416A (ja) * 2008-06-25 2010-07-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EP2685793A1 (en) * 2012-07-12 2014-01-15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029B (zh) * 2018-05-22 2021-01-0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用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806A (zh) 2016-10-01
WO2016116987A1 (ja) 2016-07-28
JP2016134792A (ja) 2016-07-25
CN107211201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709B (zh) 負載控制系統、通信裝置、負載控制裝置及登錄方法
ES2231676T3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controlar electrodomesticos.
JP6824875B2 (ja) バルブを制御する無線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274303B2 (en) Power strip with control and monitoring functionality
JP5491381B2 (ja) 警報器
WO2016176318A2 (en) Smart power node
US9706626B2 (en) Intui-network
KR20110129906A (ko) 조명 제어 네트워크
JP2014032704A (ja)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US10053906B1 (en) Garage door open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garage door opener system
JP4821874B2 (ja) 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TWI587712B (zh) 通信裝置、負載控制系統及負載控制裝置
CN108427309A (zh)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4684133A (zh) 一种照明灯具
JP2009044826A (ja) 電源供給装置
TWI604704B (zh) 負載控制裝置、通信裝置及負載控制系統
JP2012191481A (ja) 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EP0847033A2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JP2000057882A (ja) マット装置
TW202027558A (zh) 燈具控制系統
JP7145433B2 (ja) 人検知装置および人検知システム
JP2010134739A (ja) 警報器
CN112369127A (zh) 照明设备和照明系统
JP2004199311A (ja) 警報装置
BR102017026261A2 (pt) Dispositivo microcontrolado para gestão e automação de equipamentos eletroeletrôni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