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9985B -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9985B
TWI579985B TW105120073A TW105120073A TWI579985B TW I579985 B TWI579985 B TW I579985B TW 105120073 A TW105120073 A TW 105120073A TW 105120073 A TW105120073 A TW 105120073A TW I579985 B TWI579985 B TW I5799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thermal diffusion
chip package
diffusion lay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1267A (zh
Inventor
施養明
許宏源
Original Assignee
慧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慧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慧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0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998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98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1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26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2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2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晶片封裝體,特別是具有熱擴散層的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現有的晶片封裝體,例如CPU(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是GPU(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其工作時皆會產生大量熱能,因此需要在晶片封裝體上設置散熱裝以冷卻晶片封裝體。一般的散熱系統是藉由,熱傳導之方式將晶片封裝體產生的熱能吸收至散熱系統內,再藉由熱對流的方式將熱能發散至空氣中。為了使晶片封裝體與散熱系統之間的熱傳導效率最佳化,一般散熱系統會配置有一平面,並且能夠與晶片封裝體外表的另一平面貼合,進而通過此接觸面進行熱傳導。
一般而言,晶片並非均勻發熱體,而且通常會存在點發熱的情況,散熱系統與晶片封裝體的接觸面常是偏離發熱點,因此無論如何改良散熱系統,皆無法改善晶片封裝體與散熱系統之間的熱傳導效率。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發明人改良之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熱擴散層的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其包含一基板、一晶片、一熱擴散層及一導線。晶片的其中一面貼附在基板的其中一面;熱擴散層覆蓋於晶片的另一面,而且熱擴散層的邊緣延伸至晶片的邊緣,熱擴散層貫穿設置有一缺口。導線通過缺口連接於基板與晶片之間。
較佳地,熱擴散層之內包含有導熱材料。導熱材料為片狀石墨烯。熱擴散層的其中一面上佈設有黏著劑並且貼附晶片。晶片封裝體更包含一封裝結構,封裝結構包覆晶片。熱擴散層熱連接封裝結構。晶片封裝體更包含覆蓋於熱擴散層的一保護層。缺口自熱擴散層延伸貫穿保護層。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包含步驟:提供一第一晶圓以及一熱擴散層,並且將熱擴散膜的其中一面貼附在第一晶圓的其中一面;在熱擴散膜上開設複數缺口;提供一第二晶圓,並且將熱擴散膜的另一面貼附在第二晶圓的其中一面;將第二晶圓裁切形成複數晶片,並且同時將熱擴散膜裁切形成貼附在各晶片的複數熱擴散層;提供一基板並且將晶片設置在基板;提供對應缺口的複數導線,並且將各導線穿過對應的各缺口連接於基板與晶片之間。
較佳地,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更包含:提供一封裝結構,並且將封裝結構包覆晶片。熱擴散膜之內包含有導熱材料。導熱材料為片狀石墨烯。熱擴散膜上佈設黏著劑並且貼附第二晶圓。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更包含:將第一晶圓自熱擴散膜上移除。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包含:同時將第一晶圓裁切形成貼附在各熱擴散層的複數保護層。
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其晶片上設設置有片狀石墨烯構成的熱擴散層,因此能夠避免熱能集中而降低晶片封裝體對外的熱傳導效率。其製造方 法藉由在裁切第二晶圓形成晶片之前將熱擴散膜貼附至第二晶圓,因此不需要將各熱擴散層分別貼附至各晶片。
10‧‧‧第一晶圓
20‧‧‧熱擴散膜
30‧‧‧第二晶圓
100‧‧‧基板
200‧‧‧晶片
300‧‧‧熱擴散層
301‧‧‧缺口
310‧‧‧黏著劑
320‧‧‧保護層
400‧‧‧導線
500‧‧‧封裝結構
510‧‧‧導熱介質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晶片封裝體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晶片封裝體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4至圖7係本發明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之步驟示意圖。
圖8至圖10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之步驟示意圖。
圖11至圖13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之步驟示意圖。
參閱圖1,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其包含一基板100、一晶片200、一熱擴散層300、至少一導線400以及一封裝結構500。
於本實施例中,基板100較佳地為一電路板。晶片200設置在晶片200的基板100的其中一面之上,而且基板100的此面較佳地與晶片200的其中一面相互貼合。
於本實例中,熱擴散層300較佳地呈薄膜狀,熱擴散層300之內具有導熱材料。導熱材料為片狀石墨烯,片狀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平面熱傳導特性。熱擴散層300的其中一面上較佳地佈設有黏著劑310,並且熱擴散層300能夠藉由黏著劑310貼附於晶片200的另一面而使得熱擴散層300覆蓋於晶片200之上。熱擴散層300的邊緣延伸至晶片200的邊緣,而且熱擴散層300上貫穿開設有至少一缺 口301。於本實施例中,熱擴散層300較佳開設有複數缺口301,各缺口301之結構相同。缺口301可以是孔狀,也可以是延伸至熱擴散層300邊緣的缺槽狀,本發明限定其型式。
於本實施例中,熱擴散層300的另一面上較佳地貼附有一保護層320,而且缺口301自熱擴散層300延伸貫穿保護層320。
導線400對應缺口301配置,於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較佳地包含有對應各缺口301的複數導線400。各導線400的其中一端連接於基板100,導線400的另一端則穿過對應的缺口301連接晶片200,因此藉由該些導線400能夠將晶片200電性連接基板100。
封裝結構500包覆晶片200藉以保護晶片200,於本實施例中,封裝結構500是模塑成形於基板100上而包覆晶片200,並且同時包覆熱擴散層300而與熱擴散層300熱連接。保護層320能夠避免熱擴散層300中的片狀石墨烯在封裝結構500的模塑成形製程中受損。
參閱圖2,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其包含一基板100、一晶片200、一熱擴散層300、至少一導線400以及一封裝結構500。本實施例的晶片封裝體之構造大至如同前述第一實施例,因此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詳述如後。
於本實施例中,熱擴散層300上並未設有保護層320。封裝結構500是罩蓋於基板100上的罩殼,而且封裝結構500罩蓋晶片200。熱擴散層300熱連接封裝結構500,熱擴散層300與封裝結構500可以是直接貼附而熱連接或是藉由在熱擴散層300與封裝結構500之間填充導熱介質510(例如導熱膠或導熱墊)而熱連接。
參閱圖3,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如前述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晶片封裝體。於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之各步驟分別說明如後:參閱圖3至圖5,於本實施例的步驟a中,首先提供一第二晶圓10以及一熱擴散膜20,並且將熱擴散膜20的其中一面貼附在第二晶圓10的其中一面;參閱圖3及圖6,於接續步驟a的步驟b中,在熱擴散膜20上開設複數缺口301,此步驟中的缺口301較佳地是孔狀,且較佳地可以藉由加工機具直接加工貫穿第二晶圓10及熱擴散膜20以便於加工形成缺口301。
參閱圖3及圖7,於接續步驟b的步驟c中,提供一第二晶圓30。而後在熱擴散膜20的另一面上佈設黏著劑310,並且藉由黏著劑310將此面貼附在第二晶圓30的其中一面上。藉此將熱擴散膜20覆蓋設置於第二晶圓30。
參閱圖3及圖8,於接續步驟c的步驟d中,對應該些缺口301之位置進行裁切,將第二晶圓30裁切形成複數晶片200,同時也將熱擴散膜20裁切形成貼附在各晶片200的複數熱擴散層300,而且各熱擴散層300分別具有至少一缺口301。依據裁切位置的不同,各熱擴散層300上的缺口301呈現不同的形態,當未裁切到熱擴散膜20上的缺口301時,則各熱擴散層300上的缺口301是孔狀;當裁切到熱擴散膜20上的缺口301時,則各熱擴散層300上的缺口301是延伸至熱擴散層300邊緣的缺槽狀,本發明不限定各熱擴散層300上的缺口301之型式。並且,較佳地同時也將第一晶圓10裁切形成覆蓋於各熱擴散層300上的複數保護層320。
參閱圖3及圖9,於接續步驟d的步驟e中,提供至少一基板100並且將晶片200設置在基板100上,本發明不限定其設置方式,可以將一晶片200設置在一基板100上,也可以將多個晶片200設置在同一基板100上。
參閱圖3及圖10,於接續步驟e的步驟f中,對應各缺口301而提供複數導線400,將各導線400的一端連接於基板100,並且將各導線400的另一端穿過對應的缺口301連接至晶片200,藉此將晶片200電性連接基板100。
參閱圖3及圖1,於接續步驟f的步驟g中,提供一封裝結構500,並且將封裝結構500包覆晶片200。於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是將基板100連同晶片200置入模具中將封裝結構500模塑成形於基板100上而包覆晶片200。在模塑製程中,保護層320能夠保護熱擴散層300以避免注入模具的高壓塑料損壞熱擴散層300中的片狀石墨烯之結構。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提供一種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如前述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的晶片封裝體。本實施例之步驟內容大至如同前述第三實施例,因此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不同之處詳述如後。
參閱圖3及圖11,於本實施例中,步驟c完成後,可以選擇性地執行步驟h,將第二晶圓10自熱擴散膜20上移除。於接續步驟h的步驟d中,對應該些缺口301之位置進行裁切,將第二晶圓30裁切形成複數晶片200,同時將熱擴散膜20裁切形成貼附在各晶片200的複數熱擴散層300,而且各熱擴散層300分別具有至少一缺口301。
參閱圖3及圖12,於接續步驟d的步驟e中,提供至少一基板100並且將晶片200設置在基板100上,本發明不限定其設置方式,可以將一晶片200設置在一基板100上,也可以將多個晶片200設置在同一基板100上。
參閱圖3及圖13,於接續步驟e的步驟f中,對應各缺口301而提供複數導線400,將各導線400的一端連接於基板100,並且將各導線400的另一端穿過對應的缺口301連接至晶片200,藉此將晶片200電性連接基板100。
參閱圖3及圖2,於接續步驟f的步驟g中,提供一封裝結構500,並且將封裝結構500包覆晶片200。於本實施例中,封裝結構500是罩殼之型態,於本步驟中將封裝結構500罩蓋於基板100上而罩蓋晶片200,而且熱擴散層300與封裝結構500可以是直接貼附而熱連接或是藉由在熱擴散層300與封裝結構500之間填充導熱介質510(例如導熱膠或導熱墊)而熱連接。
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其晶片200上設設置有片狀石墨烯構成的熱擴散層300,因此晶片200之發熱能夠均勻地擴散至整個晶片封裝體,故能夠避免熱能集中而降低晶片封裝體對外的熱傳導效率。
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藉由在裁切第二晶圓30形成晶片200之前將熱擴散膜20貼附至第二晶圓30,因此不需要將各熱擴散層300分別貼附至各晶片200。以此方法製成的熱擴散層300會延伸至各晶片200的邊緣而完全覆蓋晶片200的表面,使得導線400無法連接到晶片200,故需要在熱擴散層300設置缺口301供導線400通過。因此,本發明的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更藉由將熱擴散膜20預設在第一晶圓10之手段而能夠一次在複數的熱擴散層300上形成缺口301。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其他運用本發明之專利精神之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100‧‧‧基板
200‧‧‧晶片
300‧‧‧熱擴散層
301‧‧‧缺口
310‧‧‧黏著劑
320‧‧‧保護層
400‧‧‧導線
500‧‧‧封裝結構

Claims (14)

  1. 一種晶片封裝體,包含:一基板;一晶片,該晶片的其中一面貼附在該基板的其中一面;一熱擴散層,覆蓋於該晶片的另一面且該熱擴散層的邊緣延伸至該晶片的邊緣,該熱擴散層貫穿設置有一缺口;一導線,通過該缺口連接於該基板與該晶片之間;及包含覆蓋於該熱擴散層的一保護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封裝體,其中該熱擴散層之內包含有導熱材料。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晶片封裝體,其中該導熱材料為片狀石墨烯。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封裝體,其中該熱擴散層的其中一面上佈設有黏著劑並且貼附該晶片。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封裝體,更包含一封裝結構,該封裝結構包覆該晶片。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晶片封裝體,其中該熱擴散層熱連接該封裝結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晶片封裝體,其中該缺口自該熱擴散層延伸貫穿該保護層。
  8. 一種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包含:a)提供一第一晶圓以及一熱擴散層,並且將該熱擴散膜的其中一面貼附在該第一晶圓的其中一面;b)在該熱擴散膜上開設複數缺口; c)提供一第二晶圓,並且將該熱擴散膜的另一面貼附在該第二晶圓的其中一面;d)將該第二晶圓裁切形成複數晶片,並且同時將該熱擴散膜裁切形成貼附在各該晶片的複數熱擴散層;e)提供一基板並且將該晶片設置在該基板;及f)提供對應該些缺口的複數導線,並且將各該導線穿過對應的各該缺口連接於該基板與該晶片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更包含步驟g:提供一封裝結構,並且將該封裝結構包覆該晶片。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熱擴散膜之內包含有導熱材料。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導熱材料為片狀石墨烯。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在該熱擴散膜上佈設黏著劑並且貼附該第二晶圓。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步驟c之後更包含步驟h:將該第一晶圓自該熱擴散膜上移除。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晶片封裝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同時將該第一晶圓裁切形成貼附在各該熱擴散層的複數保護層。
TW105120073A 2016-06-24 2016-06-24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579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0073A TWI579985B (zh) 2016-06-24 2016-06-24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0073A TWI579985B (zh) 2016-06-24 2016-06-24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9985B true TWI579985B (zh) 2017-04-21
TW201801267A TW201801267A (zh) 2018-01-01

Family

ID=5924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0073A TWI579985B (zh) 2016-06-24 2016-06-24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998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7135B (en) * 2008-05-29 2012-01-21 Ind Tech Res Inst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7135B (en) * 2008-05-29 2012-01-21 Ind Tech Res Inst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267A (zh) 2018-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2508B2 (ja) 支持部材を有する積層半導体ダイアセンブリと、関連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6816419B (zh) 薄膜上芯片封装
TWI520299B (zh)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8047918A5 (zh)
JP2017108130A5 (zh)
JP2014150253A5 (zh)
TW201434129A (zh) 多晶片封裝件及其製法
TWI601218B (zh) 具有高溫塗層之晶片封裝構造之製造方法
WO2020103147A1 (zh) 芯片散热结构、芯片结构、电路板和超算设备
TWI401773B (zh) 晶片封裝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6068559A (zh) 绝缘基板及半导体装置
TWI579985B (zh) 晶片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3972185A (zh) 集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48163A (zh) 半導體封裝件及其製法
US8741694B1 (en) Placing heat sink into packaging by strip formation assembly
US20200098670A1 (en) Integrate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issipative package, in particular dual side cooling package
TWI525723B (zh) 晶片封裝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M529273U (zh) 晶片封裝體
US9379034B1 (en)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wo-step encapsul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TWI788317B (zh) 半導體裝置封裝
CN108417541A (zh) 半导体封装
CN101335216A (zh) 散热型封装结构及其制法
TW201546991A (zh) 功率器件
TW200828455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heat-dissipating package and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applicable thereto
TWM482842U (zh) 四方形扁平無引腳封裝(qfn)之內封外露散熱裝置結構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