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081B - vacuum cleaner - Google Patents

vacuum clea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081B
TWI576081B TW103138191A TW103138191A TWI576081B TW I576081 B TWI576081 B TW I576081B TW 103138191 A TW103138191 A TW 103138191A TW 103138191 A TW103138191 A TW 103138191A TW I576081 B TWI576081 B TW I5760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ust collecting
umbrella portion
collecting device
umbrel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1670A (zh
Inventor
Shinpei Abe
Shiro Obayashi
Atsushi Kurata
Keiichi Yabe
Toshiyuki Tamura
Naoki Kato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601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1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081B/zh

Links

Description

吸塵器
本發明是關於吸塵器。
以往,有可使吸力持續,將垃圾集中於捕集容器內壓縮,並開放該捕集容器的底蓋將垃圾順利丟棄的離心式分離裝置及具備該離心式分離裝置的吸塵器。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離心式分離裝置101具備:捕集容器11、底蓋16、可旋轉的壓縮構件23及配置在壓縮構件23上側的濾器。壓縮構件23具備:從底蓋16分離配置的圓板部23d;從圓板部23d朝向底蓋16延伸的旋轉軸部23b;及設置在壓縮構件23外圍面的螺旋狀突出部23a。捕集容器內的垃圾被伴隨著旋轉軸部23b的旋轉之螺旋狀突出部23a的旋轉所壓縮(專利文獻1的第2圖)。
專利文獻2記載的離心式集塵機在從吸塵器主體卸下離心式集塵機時,使得在離心式集塵機成收納狀態的操作體30彈跳,藉此與操作體30的彈跳連動透過複數的軸52使除塵環50沿著配置在排氣筒15周圍面的濾器15a 上下移動,進行濾器15的自動除塵(專利文獻2的第6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10745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205661號公報
但是,專利文獻1記載的吸塵器中,並未採取伴隨著旋轉軸部23b的旋轉之螺旋狀突出部23a的旋轉壓縮垃圾,在底蓋開放時順利丟棄但滯留於捕集容器11內的垃圾而積蓄在旋轉軸部23b滑動面的微小粉塵的對策。因此,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會有旋轉機構部的動作變得緩慢等問題之虞。
並且,專利文獻2記載的吸塵器是透過與操作體30連動的複數支的軸52使除塵環50上下移動,進行濾器15的自動除塵而從濾器15刮除塵埃,可使其吸力持續,提升衛生面。但是,並未採取上下移動的集塵機內之滯留於複數支的軸52的滑動面的微小粉塵的對策。因此,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會有軸部的動作變得緩慢等問題之虞。
本發明有鑒於上述情況,提供一種可容易且 衛生地排出集塵的塵埃,並可容易清掃、水洗塵埃收容器的使用便利的吸塵器為目的。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吸塵器具備:吸塵器主體,具備吸入含塵埃的空氣的主體吸氣口與產生吸力的電動送風機,及集塵裝置,可自由脫著於上述主體吸氣口與上述電動送風機之間,該集塵裝置具備:形成外殼的大致圓筒形的外筒;同心狀設置在該外筒內的內筒;及設置在上述外筒下部之可開合的底蓋,使得從上述主體吸氣口所吸入含塵埃的空氣沿著上述外筒內面旋轉而集塵於上述底蓋上,上述內筒,在上部具有除去上述塵埃並通過除去塵埃後的空氣之濾器的大致圓筒形的框體,並在其下部具有底面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的傘部,上述傘部在其內側具備大致同心狀連結的內傘部與筒體,該筒體設置成可與上述傘部的同心狀旋轉,藉上述筒體的旋轉操作可從上述傘部進行上述內傘部與上述筒體的脫著。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容易且衛生地排出集塵的塵埃,並可容易清掃、水洗塵埃收容器的使用便利之優異的吸塵器。
1‧‧‧吸塵器主體
10‧‧‧集塵裝置
11‧‧‧軟管安裝口(主體吸氣口)
14‧‧‧電動送風機
30‧‧‧外筒
31‧‧‧底蓋
34d‧‧‧螺絲緊固部
34e‧‧‧旋鈕部
41‧‧‧上部內筒(框體)
42a‧‧‧網篩構件(濾器)
44‧‧‧傘部
44a1‧‧‧第1圓環狀肋(第1肋)
44k‧‧‧空間
45b1‧‧‧第2圓環狀肋(第2肋)
46‧‧‧筒體
90‧‧‧三角標記
91‧‧‧固定肋
92‧‧‧固定軌道A
93‧‧‧固定軌道B
94‧‧‧突起A
95‧‧‧突起B
96‧‧‧平行面A
97‧‧‧平行面B
98‧‧‧貫穿孔
O‧‧‧中心軸
S‧‧‧吸塵器
第1圖表示本發明相關之實施形態1的吸塵器的外觀透視圖。
第2圖表示從吸塵器主體卸下集塵裝置或吸引軟管後的狀態的外觀透視圖。
第3圖表示卸下吸塵器之上殼體後的狀態的透視圖。
第4圖表示從側方顯示吸塵器主體之吸塵器主體的中央剖視圖。
第5圖表示集塵裝置的前視圖。
第6圖表示集塵裝置的左側視圖。
第7圖表示集塵裝置的後視圖。
第8圖表示集塵裝置的分解圖。
第9圖表示卸下集塵裝置的濾器殼體上部與捕塵濾器時的外觀圖。
第10圖表示第9圖中卸下濾器承接部時的外觀圖。
第11(a)圖為第6圖的B-B剖視圖,第11(b)圖為第11(a)圖的C部放大圖。
第12圖為內筒的分解圖。
第13圖顯示集塵裝置內之氣流的第6圖的B-B剖視圖。
第14圖為關閉底蓋後的狀態之第5圖的A-A剖視圖。
第15圖為排出垃圾後的狀態之第5圖的A-A剖視圖。
第16圖為實施形態2的第6圖的B-B剖面等效圖。
第17圖表示卸下內筒後的狀態的外觀透視圖。
第18圖表示從內筒卸下內傘部與筒體後的外觀透視圖。
第19圖是從下方顯示內筒的外觀圖。
第20圖是表示內筒的中央剖面之第19圖的C-C剖視圖。
第21圖是筒體位在內筒的安裝位置的狀態之第20圖的D-D剖視圖。
第22圖是筒體位於內筒卸下後位置的狀態之第20圖的D-D剖視圖。
第23圖是筒體46的外觀透視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邊適當參閱圖示並詳細說明。
<<實施形態1>>
第1圖中,表示本發明相關之實施形態1的吸塵器的外觀透視圖,第2圖中,表示從吸塵器主體卸下集塵裝置或吸引軟管後的狀態的外觀透視圖。並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為第1圖表示的方向。再者,左右方向是從吸塵器主體1側顯示的方向。
吸塵器S具備:吸塵器主體1,及可自由脫著 地設於吸塵器主體1的離心方式的集塵裝置10。
吸塵器主體1是透過吸引軟管2與手持握把3連接,手持握把3是透過延長管6與吸引塵埃等的吸口體7連接。在集塵裝置10進行以吸口體7吸入之塵埃等垃圾的集塵。
吸塵器主體1具備:使吸塵器主體1自由移動用的左右一對車輪15a及前後的一個小腳輪15b。並且,在後部具備吸塵器主體1向後側傾斜時不會傷及其後部的一個滾輪15c(參閱第4圖)。
手持握把3具備:內設於吸塵器主體1的電動送風機14(參閱第4圖),及設置在吸口體7的電動旋轉刷(未圖示)等的執行驅動控制的操作部4。在操作部4配置有:開始運轉時按下的按鍵(強‧中‧弱)或停止運轉時按下的(切)按鍵等的操作鍵5。
<吸塵器主體1>
如第2圖表示,吸塵器主體1是組合上殼體1a與下殼體1b形成外殼。上殼體1a及下殼體1b是以輕量的樹脂材料所形成。在下殼體1b的前部開設有吸入含塵埃的空氣的軟管安裝口11。
第3圖中,表示卸下吸塵器主體之上殼體的狀態的透視圖,第4圖中,表示從側方顯示吸塵器主體之吸塵器主體的中央剖視圖。
軟管安裝口11是連接於吸塵器主體1內的含 塵埃的空氣通過的導入管20(參閱第3圖、第4圖)。
在吸塵器主體1的內部,如第4圖表示,在馬達箱16內收納著以吸口體7(參閱第1圖)產生吸力的電動送風機14。並且,在除去電動送風機14所吸引的塵埃後的空氣流路上配置有將排氣清淨化的裙褶狀的高捕塵濾器29。
在第2圖表示的吸塵器主體1的前面左側,具備:軟管安裝口11,及透過導入管20成流體連接的導入管出口12。導入管出口12是流體連接在設定於吸塵器主體1的集塵裝置10。集塵裝置10是將吸口體7所吸入含塵埃等垃圾的空氣分離成垃圾與空氣,收容垃圾之用。
另一方面,在吸塵器主體1的前面上部具備朝著與電動送風機14連通的導管21(參閱第3圖)的導管入口部13。導管入口部13是在以集塵裝置10除去塵埃等垃圾之後吸入空氣的口。在導管入口部13設有保護濾器(未圖示)以抑制電動送風機14除去塵埃後的空氣所包含之異物的侵入。保護濾器是以格子狀的濾器罩17(參閱第2圖)所包覆。
<集塵裝置10>
集塵裝置10是如第2圖的鏤空箭頭α1表示,將吸塵器主體1的前上部以朝著後側傾斜的狀態安裝成可自由拆裝(參閱第4圖)。集塵裝置10在垃圾存積於外筒30時,如第2圖表示,從吸塵器主體1卸下,並於垃圾丟棄後安 裝於吸塵器主體1。
吸塵器主體1具備將集塵裝置10安裝於吸塵器主體1時可容易保持氣密之集塵裝置10的定位用的構造或固定用的構造。
在第2圖表示之吸塵器主體1的凹狀把手收納部22,收納著集塵裝置10的後方所具備的把手35(參閱第4圖)。這是將集塵裝置10設定於吸塵器主體1時之集塵裝置10定位用的構造。
並且,在吸塵器主體1的集塵裝置10的安裝處的下部,設有與集塵裝置10的底蓋31(參閱第2圖)的底面的嵌合部1a1,作為集塵裝置10固定用的構造。並且,以設置在吸塵器主體1上部的蓋體19,將集塵裝置10的上部固定的構成。
如第4圖表示,在集塵裝置10安裝於吸塵器主體1的狀態,集塵裝置10是與導管21成流體連接。導管21是與鄰接於軟管安裝口11的導入管20及以濾器罩17所包覆的保護濾器鄰接。
電動送風機14是將除去垃圾後的通過保護濾器之空氣流動的導管21成流體連接於上游側,另一方面將高捕塵濾器29成流體連接於下游側。
<吸入吸塵器主體1內之含塵埃的空氣的流路>
在集塵裝置10安裝於吸塵器主體1的狀態中,如縱剖視圖的第4圖表示,從軟管安裝口11到高捕塵濾器29 為止,形成一連續的流路。
在吸塵器S的吸塵器主體1中,從吸口體7吸入至吸塵器主體1的空氣是如第4圖表示的箭頭β1~β8流動。
具體而言,吸口體7(參閱第1圖)所吸入含塵埃等的空氣是從軟管安裝口11流入吸塵器主體1內的導入管20(第4圖的箭頭β1),通過導入管20內並通過導入管出口12流至集塵裝置10(第4圖的箭頭β2)。進入集塵裝置10內的含塵埃等的空氣是成為圍繞內筒40周圍的氣流(第4圖的箭頭β3)。以此氣流所產生的離心力分離成空氣與塵埃,將空氣吸入內筒40內,使一部份的氣流(第4圖的箭頭β4)朝集塵裝置10的下部流動。塵埃藉此氣流(第4圖的箭頭β4),沿著外筒30內面落下,而積存於集塵裝置10的下部。
朝集塵裝置10下部的氣流(第4圖的箭頭β4)是沿著圓筒形的傘部44的外圍面上升(第4圖的箭頭β5),而吸入內筒40內。
包含通過後述的網篩構件42a而不能完全離心分離之微小塵埃的空氣在內筒40內流動,可以設置在集塵裝置10的捕塵濾器32除去微小的塵埃。並且,除去塵埃後的空氣通過導管21,被電動送風機14吸入(第4圖的箭頭β6)。被電動送風機14吸入後的空氣是通過高捕塵濾器29將殘留的異物等除去(第4圖的箭頭β7),並從吸塵器主體1後下部的排出口76排出到外部(第4圖的箭頭 β8)。
在此,高捕塵濾器29是將捕塵濾器32所未能完全補集的微小塵埃或電動送風機14的碳刷(未圖示)的磨屑從除去塵埃後的空氣去除而成為幾乎不含有塵埃的清潔的空氣,排出至吸塵器主體1的外部。
再者,雖省略詳細說明,但是在吸入於上述吸塵器主體1之空氣的流路附近的各零組件的連接部(接觸部)設有墊圈(未圖示),保持運轉中的氣密。
<捲線器23與導入管20>
第4圖表示收納電動送風機14的馬達箱16是如第3圖表示,配置在吸塵器主體1的右側後方,在左側後方配置有從插座等朝電動送風機等供應電力用的電源線23a收納用的捲線器23。本實施形態在馬達箱16及捲線器23的配置關係上,不限於將導入管20及導入管出口12配置在左側,也可以將導入管20等配置在右側。
導入管20並非配置在吸塵器主體1的中央而是靠近左右的側部的任一方,其詳細雖如後述,但由於從集塵裝置10的外筒30內周圍面的切線方向(位於吸塵器主體1左右的其中一側),會使得吸入的空氣流入而容易產生漩渦流。因此,藉導入管20的配置,漩渦流的旋轉方向雖有不同,但旋轉方向不論順時鐘方向或逆時鐘方向皆可。例如,將導入管20配置在左側時會成為順時鐘方向的漩渦流。本實施形態為順時鐘方向的漩渦流。
再者,例如將導入管20配置在左側(或是中央),也可以使導入管出口12成為向右側的彎曲部多的導入管20的形狀,但會增加壓力損失。為此,導入管20為如第3圖表示的配置,盡可能地抑制導入管20之壓力損失的增加,因此從軟管安裝口11儘可能以最大半徑形成與導入管出口12連結的形狀。又,導入管20內的容積或剖面積,也是儘可能地加大以儘可能抑制壓力損失的增加。
<集塵裝置10>
接著,針對集塵裝置10使用第5圖至第8圖說明。第5圖表示集塵裝置10的前視圖,第6圖表示集塵裝置10的左側視圖。又,第7圖表示集塵裝置10的後視圖,第8圖表示集塵裝置10的分解圖。
集塵裝置10具有將吸口體7所吸入含塵埃等的空氣分離為塵埃等的垃圾與空氣,並集中塵埃等垃圾的功能。
集塵裝置10大致是由外筒30、內筒40、收納捕塵濾器32(參閱第4圖)的濾器殼體33及底蓋31所形成。外筒30的上部配置有濾器殼體33,在下部配置有底蓋31。並且,在外筒30內與外筒30呈同心狀具備內筒40。
詳細如後述,集塵裝置在外筒30與內筒40之間具有塵埃的分離暨集塵用的空間。亦即,在外筒30 與內筒40所形成的空間之中,上部具備塵埃分離部10A,下部具備塵埃集塵部10B。
塵埃分離部10A為分離塵埃與運送該塵埃之空氣的空間。塵埃收容部10B為集中塵埃並收容的空間。
<外筒30>
外筒30是如第8圖、第10圖表示,具有上下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狀,側面具備包含塵埃的空氣從導入管出口12流入的流入管38。流入管38是形成以切線和外筒30的內面連接。在流入管38形成有朝外筒30的連接部並使得含塵埃的空氣從導入管出口12流入的開口部38a(參閱第7圖)。又,與流入管38的開口部38a的對面(流入管38與外筒30連接部份的開口)具備縮口部38b,開口面積比開口部38a小。
流入管38的縮口部38b是將垂直方向的第1縱邊38b1和從垂直方向上部朝外側下部向內側傾斜的第2縱邊38b2及水平方向的第1、第2橫邊38b3、38b4形成大致梯形的開口。第1縱邊38b1是如上述,沿著外筒30的內周圍面30n的切線所形成。開口部38a為沿著外筒30的內周圍面30n的切線形狀,使得含塵埃等的空氣成為沿著外筒30的內周圍面30n之旋轉狀的氣流。
此外,縮口部38b的第2縱邊38b2是將縮口部38b形成下部比上部寬的開口以作為上部朝外側下部向內側傾斜的構成,越下方吸入越多含塵埃等的空氣,形成 可促進垃圾與空氣分離的氣流。
利用縮口部38b的形狀,使得從導入管出口12流入集塵裝置10的外筒30內的空氣成為圍繞外筒30的中心軸O(集塵裝置10的中心軸)的氣流,以中心軸O為中心順時鐘方向在外筒30內旋繞。藉此旋繞的氣流在塵埃分離部10A中,藉離心力分離含於空氣中的塵埃。
如第5圖表示,外筒30為上部具有圓筒形,從大致中央部以下方擴大成斜錐形的截錐體形狀的形狀使中心軸O成垂直方向的狀態傾斜約11度。將外筒30的下部擴大成斜錐形使得外筒30的容積擴大,將更多的塵埃堆積在外筒30的下部。
如第6圖表示,外筒30具備集塵裝置10手持搬運用的把手35。把手35的上部具備排出(丟棄)垃圾時按下的垃圾丟棄按鍵35a。在外筒30的前方下側具有自由旋轉支撐底蓋31的轉軸31a。
<濾器殼體33>
設置在外筒30上部的濾器殼體33是上面部成為蓋構造,分割成濾器殼體上部33a與濾器殼體下部33b。濾器殼體下部33b是與外筒30形成一體,收納有承接捕塵濾器32(參閱第8圖)的濾器承接部34。
濾器承接部34是將濾器殼體下部33b的內壁面形成偏置的形狀(較濾器殼體下部33b的內壁面縮徑的形狀),使得整體收納於設置在外筒30的濾器殼體下部 33b,以可容易從濾器殼體下部33b脫著的最大尺寸形成。
如第8圖表示,濾器承接部34的大致中心部為開口,與後述的內筒40成流體連通。並且,在濾器承接部34的外殼底面,具備氣密構件34a。氣密構件34a藉著與濾器殼體下部33b底面的連接,可取得濾器承接部34與濾器殼體下部33b間的氣密。
第9圖表示卸下集塵裝置10的濾器殼體上部33a與捕塵濾器32時的外觀圖,第10圖表示第9圖中卸下濾器承接部34時的外觀圖。
在濾器承接部34的外殼上部的外圍設有固定肋34b。如第9圖的鏤空箭頭α2表示,將濾器承接部34裝設在濾器殼體下部33b的預定位置之後,朝著第9圖中箭頭方向旋轉,將設置在濾器殼體下部33b的固定軌道33c(參閱第10圖)與固定肋34b(參閱第9圖)嵌合,可以維持著氣密的狀態固定濾器殼體下部33b與濾器承接部34。如第8圖表示,濾器承接部34的上面設置突緣狀的捕塵濾器承接部34c,壓接於設置在後述之捕塵濾器32外圍的墊圈32a的下面側。
捕塵濾器32為擴大通氣面積而彎曲成裙褶狀(山峰形),黏接成圓形的框體。如上述,在濾器承接部34裝設捕塵濾器32時,使墊圈32a的下面側與濾器承接部34具備的捕塵濾器承接部34c連接,並使得墊圈32a的上面側與濾器殼體上部33a連接。如此一來,可以使濾器殼 體上部33a與濾器承接部34相對於外部空間成氣密地封閉。
濾器殼體上部33a在後方具備爪部,並在前方具備鎖定機構37,將爪部鈎掛於濾器殼體下部33b的卡止部,可藉前方的鎖定機構37與外筒30形成固定。因此,在濾器殼體下部33b裝設濾器承接部34及捕塵濾器32並裝設濾器殼體上部33a,可保持著捕塵濾器32前後的氣密。
如第8圖表示,在濾器殼體上部33a的外觀面具備:上面為手持集塵裝置10用的手持部55;前方是與吸塵器主體1固定用的夾持部50及驅動夾持部50的按鍵60。在濾器殼體上部33a的後方,設有與電動送風機14成流體連接的開口部39。
如第4圖表示,開口部39是透過保護濾器及濾器罩17與導管21連接。濾器罩17是與捕塵濾器32同樣在外圍部的前後面設有以橡膠構件等所成形的墊圈,保持開口部39與導管21之間的氣密。
濾器殼體上部33a上部的手持部55在將集塵裝置10裝設於吸塵器主體1時,以設置在吸塵器主體1的蓋體19覆蓋。這是為防止在搬運吸塵器主體1時,手提著手持部55(參閱第2圖)而非主體把手18(參閱第1圖)。
<蓋體19>
蓋體19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設置於吸塵器主體1上部的旋轉軸部,在該旋轉軸部具備朝著蓋體19開啟方向彈推的扭簧(未圖示)。
蓋體19在從第2圖的開啟狀態(蓋體19直立的狀態)倒向前方時藉扭簧的彈性施加扭力,將設置在蓋體19底面的前側的爪部19a卡合於濾器殼體上部33a的夾持部50使蓋體19成為關閉的狀態。此時,對蓋體19施以使扭簧恢復至原來狀態的彈性力,可以其反作用將集塵裝置10朝向吸塵器主體1側推壓。藉此構成,可兼具集塵裝置10與吸塵器主體1的氣密保持及集塵裝置10對吸塵器主體1的固定。
在關閉蓋體19的狀態,按下濾器殼體上部33a的按鍵60(參閱第1圖)時,解除夾持部50,使得蓋體19為扭簧的彈性力所上升的手持部55出現。在手持部55出現的狀態下,使用者拉起手持部55即可容易從吸塵器主體1卸下集塵裝置10(參閱第2圖)。
換言之,在蓋體19開啟的狀態下,拉起手持部55可將集塵裝置10從吸塵器主體1卸下。如上述,在蓋體19關閉的狀態下,成為不能以手持部55提起吸塵器主體1的構造,可謀求提起吸塵器主體1時與提起集塵裝置10時的誤動作防止。
<內筒40>
第11(a)圖表示第6圖的B-B剖視圖,第11(b)圖為第 11(a)圖的C部放大圖。並且,第12圖為內筒40的分解圖。
接著,針對內筒40說明。
如第11(a)圖表示,內筒40為大致圓筒形,如上述,與外筒30成為同心狀設置於集塵裝置10。
內筒40是包含具有設置在上側的吸氣部42的上部圓筒41與內含設置在下側的筒體46的傘部44所構成。
<上部圓筒41>
如第12圖表示,上部圓筒41的吸氣部42是由格子狀的框體(支架骨)所形成。本實施形態雖是以上下方向的框體(支架骨),但也可在上下左右方向具有框體(支架骨)的格子狀。吸氣部42是跨外圍面掛設網篩構件42a。網篩構件42a是以包覆或鑲嵌成形等保持於框體(支架骨)。在吸氣部42設置網篩構件42a,使上部內筒41具有過濾功能,可抑制微小塵埃朝內筒40內部的流入。
本實施形態中,網篩構件42a雖是使用聚酯,但也可以使用金屬(例如,不銹鋼等),也可以設置複數個小直徑的貫穿孔(可以模具成形的 2mm左右的孔)的吸氣部42而非框體(支架骨)。貫穿孔是與網篩構件42a掛設於框體(支架骨)的場合不同,相對於強度或破壞較為有效,具有不需二次成形的優點。但是,貫穿孔的直徑(開口面積)變得比網篩構件42a的開口面積大時,則成為微 小塵埃會流入內筒40的內部的缺點。
如上述,上部內筒41是與鄰接於上方的濾器承接部34的大致中心部的開口連通。本實施形態是在內筒40的上面部具有突緣部40a,將突緣部40a固定在濾器承接部34底面的構成,但也可將內筒40的上面與濾器承接部34的底面形成為一體。或者,也可以不設置突緣部40a,使內筒40成為可與濾器承接部34脫著的構造。
在內筒40的下部具備傘部44。
<傘部44>
傘部44是與上部內筒41呈同心狀一體設置成大致圓筒形,上面是與上部內筒41連續而避開軸孔44o封閉。在傘部44的外圍面44a設有第1圓環狀肋44a1。
如第11(a)圖表示,具有第1圓環狀肋44a1相對於傘部44的外圍面44a朝著大致垂直方向突出(凸設)設置,或跨傘部44的全周圍相對於集塵裝置10的中心軸O(外筒的中心軸)設置成大致垂直的特徵。
第1圓環狀肋44a1的高度是例如從傘部44的外圍面44a大約3mm(=s1)(參閱第11(b)圖)。圓環狀肋44a1是抑制或防止從外筒30內所吸入含塵埃的空氣分離之塵埃的飛揚。此外,圓環狀肋44a1具有將分離至外筒30內的下部的塵埃向下壓縮的作用。
傘部44是在底面開口,並在其內部具有空間44k的形狀。
並且,設置具有較傘部44的形狀小之細徑部45a的內傘部45內含著傘部44內的空間44k。
<內傘部45>
如第11(a)圖表示,內傘部45具有段差的圓筒形狀,在細徑部45a的下方具備於傘部44下端緣的下方向外方突出的粗徑部45b。
內傘部45是在粗徑部45b與細徑部45a之間傘部44下端緣的下方位置,凸設有從粗徑部45b向外方突出形成圓環狀的第2圓環狀肋45b1。第2圓環狀肋45b1設置成大致垂直於粗徑部45b的外圍面,並跨粗徑部45b的全周圍相對於集塵裝置10的中心軸O設置成大致垂直方向。
如第11(b)圖表示,第2圓環狀肋45b1具有從傘部44的外圍面44a大約1mm(=s2)的高度,形成比形成在傘部44之外圍面44a的第1圓環狀肋44a1低約2mm(=s3)的高度。
第2圓環狀肋45b1具有從內傘部45的粗徑部45b大約3mm(=s4)的高度。
在此,傘部44的外圍面44a的圓環狀肋44a1與外筒30的內面30n之間的距離s5是例如大約8.5~9mm。
第1圓環狀肋44a1的高度或第2圓環肋45b1的高度是根據傘部44及內傘部45與外筒30的內面30n 之間的距離適當變更。
在內傘部45內設有下方具有凸狀之圓錐形狀的筒體46(參閱第11(a)圖)。
<筒體46>
筒體46是與內傘部45呈同心狀設置,具有朝向底面46t前端變細的錐形。封閉內傘部45的底面46t形成大致半球形。由於使筒體46成為前端變尖的錐形,配合外筒30下部之前端粗的斜錐部成為具有向下擴大的空間的容器形狀,因此在丟棄垃圾時使垃圾容易落下(參閱第15圖)。
如上述,內傘部45是一部份內含於傘部44內。詳細雖如後述,但是內傘部45設置朝上下方向滑動的機構,可輔助垃圾丟棄時排出的進行。
內傘部45是除了在從吸口體7吸引垃圾時等之丟棄垃圾時以外皆收納於傘部44內。內傘部45在丟棄垃圾時藉壓縮彈簧47之伸長方向的彈性力向下方滑動,將外筒30內的塵埃朝向下方的外部空間(垃圾箱等)推出。
內傘部45的上下滑動距離是低於傘部44的空間44k的高度(參閱第15圖)。換言之,內傘部45的上面45a不使傘部44的底面44b超過下方。這是為不使在丟棄垃圾時之傘部44的底面44b與內傘部45的上面45a之間形成間隙,以降低塵埃夾入傘部44的底面44b與內 傘部45的上面45a之間的可能性。又,內傘部45設有可容易在傘部44內的空間44k滑動所需最小限的間隙(空間)。
並且,傘部44為塵埃堆積的部份,因此與內傘部45的間隙過小時塵埃會咬入間隙內,而會造成滑動的困難。本實施形態是設置考慮塵埃咬入的間隙,在內傘部45的外圍設置複數肋45r(參閱第12圖)作為向內傘部45的引導,可降低因傘部44、內傘部45間的間隙變大而導致滑動時的振顫。
並且,在內傘部45的細徑部45a的下方設置粗徑部45b,在內傘部45收納於傘部44的空間44k的狀態下,使傘部44的底面44b與粗徑部45b的上面連接。藉此,抑制吸引塵埃時塵埃進入至傘部44與內傘部45內的間隙。
又如上述,由於在外筒30的後方側形成從上面顯示切出大致D字樣的形狀,因此收容在外筒30內的內筒40的傘部44及內傘部45的形狀,也是將外筒30的形狀偏置地形成上面顯示切出大致D字樣的形狀。藉此,維持著外筒30與傘部44的一定的間隙,可抑制垃圾夾入於間隙。
<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
接著,針對輔助所聚集垃圾的排出之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說明。
如第11(a)圖表示,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具有在內傘部45的內方形成彈簧座的底構件48。底構件48成為壓縮彈簧47的承接部,將壓縮彈簧47向下方的彈性力,傳達至三角錐形的筒體46的構件。
底構件48具有:在其大致中央收容壓縮彈簧47的彈簧箱48c,及壓縮彈簧47插穿的彈簧軸48j。並在傘部44具備對彈簧箱48c成嵌套狀的活塞部44p。在底構件48的彈簧軸48j形成以螺絲n1緊固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的制動器49可固定的構造。
如第12圖表示,在底構件48的彈簧箱48c內將彈簧軸48j從上方插通而插入壓縮彈簧47,以上部圓筒41及傘部44成為一體的嵌套狀的活塞部44p(參閱第11(a)圖)從上方壓入地裝設壓縮彈簧47。之後,以螺絲n1將制動器49固定在彈簧軸48j,構成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
制動器49滑動至傘部44的上面所具備的制動器承接部44u(參閱第11(a)圖、第12圖)。為此,如上述,由於內傘部45的滑動距離小於傘部44的空間44k的高度,因此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的制動器49的高度也形成與滑動距離大致相等。並且,設置在底構件48的彈簧箱48c的外圍是被筒體46所包覆。筒體46是與內傘部45隔著間距,卡合並固定於底構件48。
如上述的滑動機構中,壓縮彈簧47為最接近自然長度的狀態,但為內傘部45最從外筒30突出的狀態 (參閱第15圖),如第11(a)圖表示,關閉底蓋31時成為將壓縮彈簧47壓縮的狀態。因此,在丟棄垃圾時解除後述的底蓋31的鎖定時,如第15圖表示,內傘部45從壓縮彈簧47最接近自然長度的伸長狀態向下方突出,以內傘部45、筒體46等將塵埃推出至外部空間。
<內筒的卸下方法>
如上述,底構件48是透過上部內筒41與制動器49,被彈性地固定,在底構件48與筒體46之間,成為夾持內傘部45的構造。
本發明為可從上部內筒41進行內傘部45及筒體46卸下用的固定構造,在以下詳細說明。
第17圖表示卸下集塵裝置10的濾器承接部34與內筒40後的外觀圖,第18圖表示從內筒40分解內傘部45與筒體46後的外觀圖。
如第9圖表示,濾器承接部34的大致中心部有開口,固定著設置在內筒40上面部的突緣部40a與濾器承接部34底面的螺絲緊固部34d(3處)。在濾器承接部34的開口部設有旋鈕部34e,使用者在清掃進行脫著時作為旋鈕使用,從固定於第9圖的濾器殼體下部33b的預定位置的狀態,朝著與第9圖中箭頭方向的相反方向轉動即可將濾器承接部34與內筒40卸下。
並且,如第18圖表示,內傘部45與筒體46也可在使用者清掃時從上部內筒41卸下。
第19圖為從下方向顯示內筒40的外觀圖,第20圖表示顯示內筒40中央剖面之第19圖的C-C剖視圖。又,第21圖表示筒體46位於安裝位置的狀態之第20圖的D-D剖視圖,第22圖表示筒體46位於卸下後位置的狀態之第20圖的D-D剖視圖。
第19圖中,在內傘45與筒體46位於上部內筒41的裝設位置的狀態下,刻印在筒體46上面部的三角標記90是位在大致圓筒狀的內筒40中心的水平方向,筒體46的大致字型的固定肋91是隔著間隔卡合內傘部45的固定軌道A92與底構件48的固定軌道B93。
使用者為進行清掃卸下內傘部45與筒體46時,將筒體46的三角標記90的位置朝著第19圖中箭頭方向()旋轉40度,使設置在筒體46的大致字型的固定肋91的突起A94越過設置在底構件48的固定軌道B93的突起B95,解除筒體46與內傘部45的固定而可從上部內筒41卸下,使用者水洗殘留在筒體46與內傘部45、傘部44內側的微粉塵,可持續不造成負擔地使用輔助所聚集垃圾排出之內傘部45的滑動機構。在此,清掃結束之後,將筒體46安裝於傘部44時的安裝旋轉方向(ロ)是成為與在集塵裝置10中流動包含塵埃等的空氣(第4圖的箭頭α3)相同的旋轉方向,抑制在吸塵器的運轉中因集塵裝置10內部產生強力的離心力所導致筒體46的連結部的鬆緩等。
又,在內筒40的傘部44的形狀的後方側設 有從上面顯示呈大致D字樣的平行面A96,部份內設於傘部44內的內傘部45也具有與傘部44的平行面A96相對的平行面B97,卸下時將筒體46朝著左右轉動方向旋轉的場合使傘部44的平行面A96與內傘部45的平行面B97干涉,可限制內傘部45在所需最小限以上的間隙(空間)轉動。
第23圖表示筒體46的外觀圖。筒體46具有朝向底面46t前端變細的錐形,形成封閉的大致半球形,因此在底面46t的中央設置約3mm的貫穿孔98以使得清掃時進行水洗時水不會滯留在筒體46內部,使滯留在筒體46內部的水從貫穿孔98流出到外部的構成。又,在吸塵器運轉的狀態中,筒體46的貫穿孔98與設置在集塵裝置10的底蓋31中央的凹陷部31b接觸,形成使滯留於集塵裝置10下部的塵埃不會進入筒體46內部的構造。
並且,在上部內筒41安裝內傘部45及筒體46時進行與上述相反的動作即可。
<底蓋31>
如第11(a)圖表示,底蓋31是形成中央部向下方突出具有深度的盤狀,在向中央部突出部份的相反側具有成為凹陷的凹陷部31b。底蓋31是形成盤狀在構造體具有曲率而可提升強度。又,設底蓋31的凹陷部31b大於筒體46的底面46t之球形狀的球半徑(曲率),凹陷部31b的深度是底蓋31為開啟狀態(相對於外筒30的底面成垂直狀 態的開啟狀態)(參閱第15圖)而在凹陷部31b不能成為水平的面。換言之,使凹陷部31b的深度盡可能地淺。這是為排出垃圾時不使塵埃殘留於凹陷部31b之用。
又,在底蓋31內,設置如第11圖等表示的底面肋31c。這是作為阻止在外筒30內的下部傾斜內旋繞的塵埃的旋轉,以底面肋31c為基點將塵埃朝下方壓縮之用。底面肋31c是在底蓋31內的外圍側形成從與底蓋31的深度大致相等的高度越朝向中心越低的大致三角形狀,配置在前側與左右。如上述的底面肋31c是藉集塵容積或傘部44的形狀等進行調整,因此形狀不限於此。
又,本實施形態是與底蓋31不同體形成凹陷部31b,使用POM(polyoxymethylene:聚縮醛)等的材料來降低底蓋31開合時與筒體46的摩擦所造成構件的磨損,也可以與底蓋31一體成形。
<集塵裝置10內之垃圾的聚積作用>
接著,針對集塵裝置10內之垃圾的聚積作用說明。使用者按下設置在操作部4的操作鍵5開始運轉時,使電動送風機14旋轉從吸口體7(參閱第1圖)吸入空氣。如上述,從吸口體7(參閱第1圖)吸入含塵埃等的空氣是如第4圖表示,從軟管安裝口11流入吸塵器主體1內的導入管20(第4圖的箭頭β1),通過導入管20內透過導入管出口12到達集塵裝置10(第4圖的箭頭β2)。
到達集塵裝置10含塵埃等的空氣通過第7圖 表示的開口部38a流入集塵裝置10內。
第13圖表示顯示集塵裝置10內之氣流的第6圖的B-B剖視圖。
流入集塵裝置10內的外筒30之切線方向的含塵埃等的空氣是如第13圖的箭頭γ1,成為旋繞流,在外筒30內沿外筒30內面圍繞著上部內筒41旋繞。藉此,對塵埃產生離心力,將塵埃與空氣分離。塵埃等的垃圾與空氣比較重,如第13圖的箭頭γ2,沿著外筒30的內面30n落下。亦即,以位在塵埃集塵部10內的上部的塵埃分離部10A,分離塵埃與空氣。分離後的空氣多數是從設置在上部內筒41的吸氣口42流入內筒40的內部(第13圖的箭頭γ8)。
另一方面,以離心力分離後的塵埃藉著重力與一部份的氣流通過外筒30與傘部44之間的塵埃集塵部10B的入口,搬運至塵埃集塵部10B內。此時,對塵埃有離心力的作用,塵埃集塵部10B內含微小垃圾的空氣是第13圖的箭頭γ3在底蓋31之上旋繞。
並且,持續地使用吸塵器1時,緩緩地堆積塵埃,以設置在底蓋31的底面肋31c為基點停止塵埃的旋繞,堆積成甜甜圈狀。流入塵埃集塵部10B內的空氣是沿著筒體46、內傘部45的形狀,從傘部44的外圍附近流入上部內筒41側。具體是沿著逆三角錐形的筒體46的壁面一邊旋繞一邊上升通過內傘部45的內部並沿著內傘部45的粗徑部45b的外圍面一邊旋繞並上升(第13圖的 箭頭γ4)。
並且,抵接於內傘部45的粗徑部45b上緣的第2圓環狀肋45b1,產生在第2圓環狀肋45b1附近圍繞的旋繞流(第13圖的箭頭γ5)。利用旋繞流使垃圾藉著離心力分離落下而堆積在外筒30內的下部。另外,產生向下方的氣流,可將滯留在外筒30內的下部的塵埃向下方壓縮(第13圖的箭頭γ5a)。
此外,越過粗徑部45b上緣的第2圓環狀肋45b1的含微小垃圾的空氣雖進一步沿著上方的傘部44的外圍面44a上升,但是抵接傘部44的第1圓環狀肋44a1,會產生圍繞第1圓環狀肋44a1附近的旋繞流(第13圖的箭頭γ6)。利用旋繞流垃圾藉著離心力分離而落下堆積在外筒30內的下部,並產生向下方的氣流,將滯留在外筒30內的下部的塵埃向下方壓縮(第13圖的箭頭γ6a)。
並且,僅以第2圓環狀肋45b1、第1圓環狀肋44a1除去垃圾後的空氣是如第13圖的箭頭γ7表示,被上部圓筒41的吸氣部42吸入而流入吸塵器主體1的導管入口部13(參閱第3圖、第4圖),如上述,排氣至吸塵器主體1的外部空間。
因此,設置內傘部45的第2圓環狀肋45b1與傘部44的第1圓環狀肋44a1,可藉此抑制外筒30內之下部垃圾的揚起,將堆積在外筒30內的下部的垃圾向下方壓縮。
並且,塵埃一旦到達垃圾丟棄線的傘部44的第1圓環狀肋44a1為止,進行垃圾丟棄。垃圾排出機構是如上述,即使所吸引塵埃的量少的場合,仍可藉著內傘部45的垃圾排出機構,及朝外筒30的下方呈開啟樣態的斜錐形狀,促進塵埃的排出順利進行。
<垃圾丟棄時的動作>
第14圖為關閉底蓋31後的狀態之第5圖的A-A剖視圖,第15圖為排出垃圾時(底蓋31已開啟狀態)之第5圖的A-A剖視圖。
在如上述的垃圾排出機構中,說明丟棄垃圾時的動作。
底蓋31是藉按下設置在集塵裝置10的把手35上部具備的垃圾丟棄鍵35a來解除(參閱第15圖)。
底蓋31在把手35的相反側設有可自由旋轉支撐於吸塵器主體1的轉軸31a,另一方面在把手35側設有底蓋31的開合機構。
按下把手35的上部具備的垃圾丟棄鍵35a時,把手35內的桿80向下移動,將滑動夾81的爪部83脫離,使底蓋31開口的構成。
在底蓋31的轉軸31a具備有將底蓋31朝開啟方向彈推的扭簧,使爪部83脫離將底蓋21以扭簧的彈性力開啟(參閱第15圖)。解除丟棄垃圾鍵35a的按下時,設置在滑動夾81的彈簧80b回到自然長度,因此桿80回 到上方,滑動夾81回到垃圾丟棄鍵35a之按下前的位置。
開啟底蓋31的同時,藉著壓縮彈簧47將內傘部45及筒體46向下方彈出。藉以使內筒40一部份的內傘部45之底蓋31的開啟狀態位置成為比底蓋31的關閉狀態位置更靠近外筒30下面的開口30a的位置(參閱第15圖)。
丟棄垃圾之後,關閉底蓋31時,向下方彈出的筒體46的底面46t與設置在底蓋31中央的凹陷部31b接觸,將內傘部45及筒體46向上方推壓。
筒體46的底面46t與凹陷部31b是以球型的曲率接觸,因此即使以關閉底蓋31的動作改變底蓋31的角度,仍可維持筒體46的底面47與凹陷部31b之一定的接觸面積,並使曲面彼此接觸經常地朝垂直方向施力,內傘部45可順利收納於傘部44內。
並且,將底蓋31關閉至大致水平狀態為止時,夾承接部與爪部83接觸,滑動夾81朝著使設置在滑動夾81的彈簧收縮的方向移動,使彈簧在爪部83越過夾承接部的時間點恢復,底蓋31是以保持著氣密的狀態鎖定。
根據上述構成,在傘部44的外圍面44a設置向外方突出的圓環狀的第1圓環狀肋44a1,並在內傘部45設置以低於第1圓環狀肋44a1的高度向外方突出的圓環狀的第2圓環狀肋45b1。
藉著在內傘部45的外圍面45a設置第2圓環狀肋45b1,產生在第2圓環狀肋45b1底面側的圍繞粗徑部45b周圍的旋繞流,因此可抑制垃圾從塵埃收容部10B回到塵埃分離部10A。
亦即,即使落下至外筒30下部的塵埃揚起的場合,可藉著在第2圓環狀肋45b1底面側的圍繞粗徑部45b的旋繞流而落下,並藉著向下方壓縮外筒30的下部的塵埃的氣流來獲得壓縮力。
並且,由於在傘部44的外圍面44a設置第1圓環狀肋44a1,產生傘部44之第1圓環狀肋44a1底面側的旋繞流,因此可抑制垃圾從塵埃收容部10B回到塵埃分離部10A。
亦即,可使越過第2圓環狀肋45b1而揚起的塵埃藉著傘部44的第1圓環狀肋44a1底面側的旋繞流而落下,並藉著第1圓環狀肋44a1將外筒30下部的塵埃向下方壓縮的氣流來獲得壓縮力。
在傘部44的外圍面44a設置第1圓環狀肋44a1,並在內傘部45設置以低於第1圓環狀肋44a1的高度向外方突出的圓環狀的第2圓環狀肋45b1,抑制垃圾朝塵埃分離部10A的回流,可降低塵埃對於內筒30的附著,可使其吸力(初期風量)持續。
並且,垃圾是堆積在較第1圓環狀肋44a1的下側,垃圾丟棄的時機極為明確,可以第1圓環狀肋44a1作為垃圾丟棄線。
設第1圓環狀肋44a1為垃圾丟棄線時,不需在外筒40側設置垃圾丟棄線,可進一步全方向掌握垃圾丟棄的時機。
藉此,可抑制或防止堆積在外筒30下部之塵埃的揚起,並可將外筒30的塵埃向下方壓縮而有效將塵埃堆積在外筒30的下部。
如上述,可提供一種容易且衛生地排出已集塵的塵埃,使用者在清掃時從上部內筒41卸下內傘部45與筒體46即可容易清掃、水洗之使用便利的吸塵器。
34‧‧‧濾器承接部
40‧‧‧內筒
41‧‧‧上部內筒(框體)
44‧‧‧傘部
45‧‧‧內傘部
46‧‧‧筒體
47‧‧‧壓縮彈簧
96‧‧‧平行面A
97‧‧‧平行面B
98‧‧‧貫穿孔

Claims (2)

  1. 一種吸塵器,其特徵為,具備:吸塵器主體,具備吸入含塵埃的空氣的主體吸氣口與產生吸力的電動送風機,及集塵裝置,可自由脫著於上述主體吸氣口與上述電動送風機之間,該集塵裝置具備:形成外殼的大致圓筒形的外筒;同心狀設置在該外筒內的內筒;及設置在上述外筒下部之可開合的底蓋,使得從上述主體吸氣口所吸入含塵埃的空氣沿著上述外筒內面旋轉而集塵於上述底蓋上,上述內筒,在上部具有除去上述塵埃並通過除去塵埃後的空氣之濾器的大致圓筒形的框體,並在其下部具有底面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的傘部,上述傘部在其內側具備大致同心狀連結的內傘部與筒體,該筒體設置成可與上述傘部的同心狀旋轉,藉上述筒體的旋轉操作可從上述傘部進行上述內傘部與上述筒體的脫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吸塵器,其中,安裝在上述傘部時的上述筒體的旋轉方向是與從上述集塵裝置的吸氣口所吸入含塵埃的空氣的流動方向相同。
TW103138191A 2014-07-02 2014-11-04 vacuum cleaner TWI576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6409A JP6186312B2 (ja) 2014-07-02 2014-07-02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670A TW201601670A (zh) 2016-01-16
TWI576081B true TWI576081B (zh) 2017-04-01

Family

ID=5523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191A TWI576081B (zh) 2014-07-02 2014-11-04 vacuum cleaner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86312B2 (zh)
TW (1) TWI5760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06705B1 (ko) * 2016-08-25 2021-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CN109044199B (zh) * 2016-11-08 2021-04-27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JP2019006534A (ja) * 2017-06-22 2019-01-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CN212261266U (zh) * 2017-07-05 2021-01-01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
JP6811692B2 (ja) * 2017-08-08 2021-01-13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7085424B2 (ja) * 2018-07-04 2022-06-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7329729B2 (ja) * 2019-08-28 2023-08-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及び電気掃除機
CN116602593A (zh) * 2022-01-10 2023-08-18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刷及智能清洁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5095A1 (ja) * 2012-10-24 2014-05-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TW201420059A (zh) * 2012-08-15 2014-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離心分離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電動吸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4358U (zh) * 1978-01-31 1979-08-11
JPS56168050U (zh) * 1980-05-16 1981-12-12
JP3788589B2 (ja) * 2001-09-20 2006-06-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KR100444323B1 (ko) * 2001-10-05 2004-08-16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용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의 그릴 조립체
JP2004033241A (ja) * 2002-06-28 2004-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サイクロン式集塵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4644724B2 (ja) * 2008-04-22 2011-03-0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GB2483513A (en) * 2010-09-13 2012-03-14 Chunju Electric Hk Ltd Vacuum cleaner cyclone
JP2013233218A (ja) * 2012-05-07 2013-11-21 Toshiba Corp 電気掃除機
JP5912988B2 (ja) * 2012-08-10 2016-04-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20059A (zh) * 2012-08-15 2014-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離心分離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電動吸塵器
WO2014065095A1 (ja) * 2012-10-24 2014-05-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TW201438658A (zh) * 2012-10-24 2014-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吸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13262A (ja) 2016-01-28
TW201601670A (zh) 2016-01-16
JP6186312B2 (ja) 201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081B (zh) vacuum cleaner
JP5703408B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2051952A (ja) 真空掃除機
JP541654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8000379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6508725A (ja) 吸引式掃除機用の塵埃分離器及び収集器の配置
JP5416549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8175521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7303164B (zh) 电吸尘器
JP5735153B2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5726690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996030B2 (ja) 電気掃除機
WO2020262599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0057988A (ja) 電気掃除機
JP6278851B2 (ja) 電気掃除機
TWI735170B (zh) 電動吸塵器
CN110520025A (zh) 集尘袋式真空吸尘器
JP666043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944500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416517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4028320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0018932A (ja) 電気掃除機
TW201306785A (zh) 電動吸塵器
JP2016187713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2000210A (ja) 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