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0376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0376B
TWI570376B TW102129319A TW102129319A TWI570376B TW I570376 B TWI570376 B TW I570376B TW 102129319 A TW102129319 A TW 102129319A TW 102129319 A TW102129319 A TW 102129319A TW I570376 B TWI570376 B TW I5703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peration unit
freezing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1076A (zh
Inventor
薮上裕也
Original Assignee
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芝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1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0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03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6Visual displays
    • F25D2400/361Interactive visual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是有關於一種冰箱。
為了因應使用者的要求變更和運作相關的設定,一般來說冰箱包括操作面板(panel)等的操作部。從操作性等的觀點來看,操作部較常設於冰箱的門的前面。
然而,這樣的操作部有可能因使用者的身體碰撞等而被誤操作,且因此被使用者不小心變更為非預期的設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2-78086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冰箱,可在用以變更和運作相關 的設定之操作部上實現誤操作的減少。
本實施方式的冰箱包括:隔熱箱體,具有開口;門,對上述開口進行開關;第一操作部,設於上述門的前面,並接受用以變更和上述冰箱的運作相關的設定之操作;操作控制部,對正常模式(mode)和待機模式進行切換,其中上述正常模式接收對上述第一操作部之操作,上述待機模式不接收對上述第一操作部之操作;以及第二操作部,設於上述門的前面,並接受用以從上述待機模式切換至上述正常模式的操作。上述第二操作部在上述待機模式中被操作時,上述操作控制部會切換至上述正常模式。
10‧‧‧冰箱
11‧‧‧隔熱箱體
111‧‧‧外箱
112‧‧‧內箱
113‧‧‧隔熱材
12‧‧‧冷藏室
13‧‧‧蔬菜室
14‧‧‧製冰室
15‧‧‧上段冷凍室
16‧‧‧下段冷凍室
17‧‧‧分隔壁
18‧‧‧冷藏室溫度感測器
19‧‧‧隔熱分隔壁
20‧‧‧冷凍室感溫度測器
21‧‧‧冷凍循環系統
22‧‧‧壓縮機
23‧‧‧冷凝器
24‧‧‧乾燥機
251‧‧‧切換閥
252‧‧‧逆止閥
26‧‧‧冷藏用冷卻器
27‧‧‧冷凍用冷卻器
28‧‧‧冷藏用管
281、301‧‧‧吹出口
282、302‧‧‧吸入口
29‧‧‧冷藏用送風機
30‧‧‧冷凍用管
31‧‧‧冷凍用送風機
32‧‧‧除霜加熱器
33‧‧‧冷藏室門
34‧‧‧蔬菜室門
35‧‧‧製冰室門
36‧‧‧上段冷凍室門
37‧‧‧下段冷凍室門
38‧‧‧絞鏈部
39‧‧‧內板
40‧‧‧外板
401‧‧‧遮光層
402‧‧‧操作區域
403‧‧‧顯示區域
404‧‧‧透光區域
405‧‧‧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
406、543‧‧‧窗部
41‧‧‧隔熱材
42‧‧‧主控制裝置
50‧‧‧操作裝置
51‧‧‧第一操作部
511‧‧‧冷藏操作部
512‧‧‧冷凍操作部
513‧‧‧冷凍功能操作部
514‧‧‧製冰操作部
515‧‧‧節電操作部
52、70、71‧‧‧第二操作部
53‧‧‧顯示部
531‧‧‧強度顯示部
532‧‧‧冷凍功能顯示部
533‧‧‧製冰顯示部
534‧‧‧節電顯示部
535‧‧‧環保模式顯示部
536‧‧‧鍵鎖顯示部
54‧‧‧印字構件
541‧‧‧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
542‧‧‧顯示部用印字部
55‧‧‧電容感測器
551‧‧‧切除部
56‧‧‧裝置本體
57‧‧‧檢測部
571‧‧‧第一操作部用檢測部
572‧‧‧第二操作部用檢測部
58‧‧‧電路基板
59‧‧‧盒
591‧‧‧遮光部
60‧‧‧光源部
61‧‧‧操作控制部
601‧‧‧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
602‧‧‧顯示部用光源部
72‧‧‧非接觸感測器
X3‧‧‧剖面連線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冰箱外觀之正面圖。
圖2是示意性表示冰箱的內部構成以及冷凍循環(cycle)系統的構成之圖。
圖3是表示沿著圖1的X3-X3線的操作裝置之剖面圖。
圖4是表示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圖5是操作裝置的分解斜視圖。
圖6是表示操作區域以及顯示區域的構成之圖。
圖7是表示正常模式下的操作控制部的控制內容之流程圖(flow chart)。
圖8是表示待機模式下的操作控制部的控制內容之流程圖。
圖9是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操作部之擴大圖。
圖10是第三實施方式相當於圖9的圖。
圖11是第四實施方式相當於圖5的圖。
圖12是第五實施方式相當於圖5的圖。
以下,參考圖式對多個實施方式的冰箱進行說明。又,於各實施方式中對實質上相同的構成部位標註相同符號,以省略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冰箱10如圖1以及圖2所示,於前面開口的縱長矩形箱狀的隔熱箱體11內具有多個儲藏室。以下,於隔熱箱體11的開口側,即於圖2將左側作為冰箱10的前側進行說明。
隔熱箱體11如圖2所示具有鋼板製的外箱111、合成樹脂製的內箱112、以及隔熱材113。隔熱材113設於外箱111和內箱112之間。隔熱材113例如是發泡聚氨酯(urethane)或真空隔熱板等。在隔熱箱體11的內部,從上段依序設有冷藏室12、蔬菜室13,其下方並排設置有製冰室14以及上段冷凍室15,更下方還設有下段冷凍室16。於製冰室14設有未圖示的自動製冰裝置。
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皆是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通常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設定為不同溫度。例如,冷藏室12的 維持溫度設定為1~5℃。蔬菜室13的維持溫度設定為較冷藏室12的維持溫度略高之2~6℃。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之間,藉由塑膠製的分隔壁17被分隔為上下。於冷藏室12內設有冷藏室溫度感測器(sensor)18,該冷藏室感溫度測器18是用以檢測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之冷藏室12內的溫度。冷藏室溫度感測器18例如包含測溫電阻器(thermistor)等。
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皆是冷凍溫度帶,例如-10~-20℃的負溫度之儲藏室。冰箱10包括隔熱分隔壁19。隔熱分隔壁19將蔬菜室13、製冰室14以及上段冷凍室15之間上下分隔。於下段冷凍室16內設有冷凍室溫度感測器20,該冷凍室溫度感測器20是用以檢測冷凍溫度帶的儲藏室之下段冷凍室16內的溫度。冷凍室溫度感測器20例如包含測溫電阻器等。
冰箱10包括圖2所示之冷凍循環系統21。又,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將冷凍循環系統21從冰箱10取出的狀態。冷凍循環系統21依照冷媒的流動順序環狀連接有壓縮機22、冷凝器23、乾燥機(dryer)24、切換閥251、冷藏用冷卻器26以及冷凍用冷卻器27。切換閥251接受控制指令而進行驅動,將從壓縮機22被加壓輸送的冷媒供給至冷藏用冷卻器26或者冷凍用冷卻器27的其中一者。此外,冷凍循環系統21具有逆止閥252。逆止閥252設於冷凍用冷卻器27和壓縮機22之間。又,壓縮機22雖未詳細圖示,但配置於冰箱10的上側後部或者形成於上側後部的機械室。
冷藏室用冷卻器26設於冷藏用管(duct)28內,該冷藏 用管28形成於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的後部。冷藏用管28沿著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的後壁面而往上下方向延伸。冷藏用管28在上側具有吹出口281,在下側具有吸入口282。冰箱10包括冷藏用送風機29。冷藏用送風機29在冷藏用管28內設於吸入口282側。若冷藏用送風機29被驅動,則蔬菜室13內的空氣藉由冷藏用送風機29的送風作用從而從吸入口282被吸入冷藏用管28內。被吸入冷藏用管28內的空氣由冷藏用冷卻器26所冷卻,其後,從吹出口281被供給至冷藏室12內。並且,供給至冷藏室12內的冷氣將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冷卻,並再從吸入口282被吸入冷藏用管28內。如此,由冷藏用冷卻器26所產生的冷氣在冷藏室12、蔬菜室13以及冷藏用管28進行循環,藉此使冷藏室12以及蔬菜室13被冷卻。
冷凍用冷卻器27設於冷凍用管30內,該冷凍用管30形成於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的後部。冰箱10包括除霜加熱器(heater)32。除霜加熱器32設於冷凍用冷卻器27的旁邊。除霜加熱器32對產生於冷凍用冷卻器27的霜進行除霜。冷凍用管30沿著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的後壁面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上側具有吹出口301,在下側具有吸入口302。
冰箱10包括冷凍用送風機31。冷凍用送風機31在冷凍用管30內設於炊出口301側。若冷凍用送風機31被驅動,則下段冷凍室16內的空氣藉由冷凍用送風機31的送風作用從而從吸 入口302被吸入冷凍用管30內。被吸入冷凍用管30內的空氣由冷凍用冷卻器27所冷卻,其後,從吹出口301被供給至製冰室14以及上段冷凍室15內。並且,供給至製冰室14以及上段冷凍室15內的冷氣將供給至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冷卻,並再從吸入口302被吸入冷凍用管30內。如此,由冷凍用冷卻器27所產生的冷氣在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下段冷凍室16、以及冷凍用管30進行循環,藉此使冷氣在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被冷卻。
冰箱10如圖1所示,包括冷藏室門33、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冷藏室門33對應冷藏室12在隔熱箱體11的左右兩側具有絞鏈(hinge)部38且設為對開式。冷藏室門33對冷藏室12的開口進行開關。
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分別對應蔬菜室13、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各自構成為拉出式。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分別對蔬菜室13、製冰室14、上段冷凍室15、以及下段冷凍室16的前側的開口進行開關。此外,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在其背側部分各自設有未圖示的收納盒(case)。
如在圖3代表冷藏室門33所示,冷藏室門33、蔬菜室門 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以及下段冷凍室門37在內板39和外板40之間具有隔熱材41。內板39包含合成樹脂製的板,隔熱材41例如包含發泡聚氨酯或真空隔熱板等。
外板40是由平坦的板所構成,該板是例如具有透光性的玻璃等。於此情況下,構成外板40的玻璃亦包含合成樹脂製的有機玻璃。在外板40的內側,也就是內板39側的面,設有遮光層401。遮光層401是由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構成,即反射或吸收光的材料。於此情況下,遮光層41利用將片(sheet)狀的構件貼上或者將塗料進行塗佈而形成於外板40的內側面,其中該片狀構件是由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所構成。當使用者從冰箱10的外側看到外板40時,能夠對作為外板40的外觀,因玻璃的透光性而產生的光澤進行確認。此外,設於外板40的內側的隔熱材41,因遮光層401而無法從外部辨識。
冰箱10如圖4所示,包括主控制裝置42以及操作裝置50。主控制裝置42包括有未圖示的微電腦(micro computer)、計時器(timer)、記憶裝置等。主控制裝置42作為輸入輸出機器而連接有操作裝置50。此外,主控制裝置42作為感測機器而連接有冷藏室溫度感測器18以及冷凍室溫度感測器20。此外,主控制裝置42作為控制對象而連接有冷藏用送風機29、冷凍用送風機31、冷凍循環系統21的壓縮機22以及切換閥251、除霜加熱器32等。 主控制裝置42基於冷藏室溫度感測器18以及冷凍室溫度感測器20的檢測信號以及預先被記憶的控制程式(program),對冷藏用 送風機29、冷凍用送風機31、壓縮機22、切換閥251、以及除霜加熱器32等進行控制。
主控制裝置42具有和節電相關的多個運作模式,例如「節電模式」、「外出模式」、「移峰(peak shift)模式」等。於此情況下,若選擇節電模式,則主控制裝置42對壓縮機22等進行控制,以各儲藏室內的溫度對食品沒有影響的程度之溫度來進行運作,例如設為較設定溫度高1~2℃的溫度。藉此,和使用者所設定的運作內容相比能夠以省電來進行運作。
若選擇外出模式,則主控制裝置42會在例如選擇外出模式後3小時左右以節電模式進行運作。這是因為在使用者外出之間不會進行使用者造成的門的開關,而儲藏室內的溫度可保持穩定。藉由使用者於外出前選擇外出模式,在使用者的外出中時和正常運作相比能夠以省電來進行運作。
並且,若選擇移峰模式,主控制裝置42會使冰箱10的電力消耗為最大的時間帶從電力需求緊迫的時間帶移轉至餘裕的時間帶。於此情況下,主控制裝置42將消耗電力大的除霜加熱器32的除霜運作及自動製冰裝置的製冰運作等避開電力需求尖峰的例如中午13點至16點之時間帶,並於電力需求低的例如半夜1點至4點之間進行運作。藉此,能夠抑制電力需求的尖峰之時間帶的消耗電力,並對大規模停電或計畫性停電(rolling blackout)的避免有所貢獻。
使用者對操作裝置50進行操作,並執行各儲藏室的溫度 設定或運作模式的切換等。操作裝置50組裝於冷藏室門33的內部。操作裝置50是構成為所謂的觸碰感測器(touch sensor)式。操作裝置50如圖1以及圖6所示,將冷藏室門33的外板4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作為操作區域402以及顯示區域403。
如圖6所示,於操作區域402設有多個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包括對操作的對象及內容進行顯示的文字以及圖形部分。於顯示區域403設有多個顯示部53。顯示部53包括對冰箱10的現在的設定內容進行顯示的文字及圖形部分。第一操作部51以及顯示部53藉由必要地對應並且發光,以使第一操作部51浮現於操作區域402,且顯示部53浮現於顯示區域403的方式來表示。使用者藉由對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進行操作而對冰箱10的運作內容等進行設定,利用看見顯示於顯示區域403的顯示部53來對現在的設定內容等進行確認。
具體而言,操作裝置50如圖5以及圖3所示包括有印字構件54、電容感測器55、以及裝置本體56。印字構件54由矩形的板狀構件所構成,且連接設置於外板40的內側。印字構件54具有對應第一操作部51的多個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和對應顯示部53的多個顯示部用印字部542。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包括對應第一操作部51的文字以及圖形,顯示部用印字部542包括對應顯示部53的文字以及圖形。於印字構件54中,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和顯示部用印字部542具有透光性,第一操作部用 印字部541和顯示部用印字部542以外的部份則具有遮光性。於此情況下,印字構件54是利用具有遮光性的塗料,對例如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透明樹脂的板材將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以及顯示部用印字部542進行所謂的拉白印刷所構成。
靜電感測器55是由具有透光性的板狀構件所構成。靜電感測器55具有作為檢測電極的檢測部57,該檢測電極用以對電容的變化進行檢測。檢測部57包括對應第一操作部51的多個第一操作部用檢測部571和對應第二操作部52的一個第二操作部用檢測部572。靜電感測器55藉由對檢測部57和使用者的例如指間的電容變化進行檢測,而對使用者的觸碰操作進行檢測。於此情況下,第一操作部用檢測部571經由印字構件54以及外板40對第一操作部51的觸碰操作進行檢測。同樣地,第二操作部用檢測部572經由印字構件54以及外板40對第二操作部52的觸碰操作進行檢測。
裝置本體56如圖3所示,包括收納於盒59的電路基板58。電路基板58具有多個光源部60及如圖4所示的操作控制部61。光源部60包括對應第一操作部51的多個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601和對應顯示部53的多個顯示部用光源部602。光源部60例如包括LED且安裝於電路基板58。光源部60藉由形成於盒59的遮光部591,從印字構件54以及電容感測器55往盒59的厚度方向相離,並且被設於電路基板58的其他的光源部60所遮光。
操作控制部61包括安裝於電路基板58的未圖示之微電 腦等。操作控制部61如圖4所示,連接於主控制裝置42,並且連接於光源部60以及電容感測器55的檢測部57。操作控制部61對輸入至電容感測器55的觸碰操作進行檢測以及處理並傳至主控制裝置42,且基於來自主控制裝置42的指令對光源部60的點燈、關燈進行控制。於此情況下,檢測部57經由印字構件54及外板40對執行第一操作部51以及第二操作部52的使用者之觸碰操作進行檢測。
於組裝有操作裝置50的冷藏室門33的外板40中,在圖5的二點虛線所包圍的區域中形成有透光區域404。透光區域404是較印字構件54的外型形狀略小的形狀之區域。由於透光區域404並未設有遮光層401,透光區域404內具有透光性。操作區域402以及顯示區域403設於透光區域404內。此外,透光區域404內設有用以顯示第二操作部52的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405。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405是利用將具有遮光性的塗料等印刷於外板40的內側而形成。於此情況下,透光區域404在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405以外的部份具有透光性。
於此構成中,若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601進行點燈,則所點燈的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601的光會穿透電容感測器55的檢測部57、印字構件54的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以及外板40的透光區域404。藉此,對應已點燈的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601的第一操作部51的內容(也就是第一操作部用印字部541的內容)會以浮現於外板40的方式而被顯示。同樣地,若顯示部用光源部 602進行點燈,則所點燈的顯示部用光源部602的光會穿透印字構件54的顯示部用印字部542以及外板40的透光區域404。藉此,對應已點燈的顯示部用光源部602的顯示部53的內容(也就是顯示部用印字部542的內容)會以浮現於外板40的方式而被顯示。對此,第二操作部42的內容(也就是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405的內容)會一直顯示於外板40。
接著,用圖6對第一操作部51、第二操作部52、以及顯示部53的具體的構成進行說明。多個第一操作部51包括冷藏操作部511、冷凍操作部512、冷凍功能操作部513、製冰操作部514、以及節電操作部515。又,單稱為第一操作部51時,是對冷藏操作部511、冷凍操作部512、冷凍功能操作部513、製冰操作部514、以及節電操作部515進行總稱。各第一操作部51各自包括對應操作內容的文字、和包圍該些文字的圓形。該些多個第一操作部51於鉛直線上並排配置,也就是在鉛直方向上以縱一列而配置。
冷藏操作部511是用於對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12、13的冷卻程度的強弱進行設定,且構成為將「冷藏」的文字以圓形包圍。冷凍操作部512是用於對冷凍溫度帶的儲藏室14、15、16的冷卻程度的強弱進行設定,且構成為將「冷凍」的文字以圓形包圍。冷凍功能操作部513是用於對上段冷凍室15的運作內容進行設定,且構成為將「冷凍功能」的文字以圓形包圍。製冰操作部514是用於對製冰室14的運作內容進行設定,且構成為將「製冰」的文字以圓形包圍。節電操作部515是用於對和節電相關的運作 模式進行設定,且構成為將「節電」的文字以圓形包圍。
此外,第二操作部52稱為還原按鍵(home button),構成為和第一操作部51的型態明確不相同的型態,例如將家的形狀圖案化之圖形部份。又,所謂型態是指形狀、模樣或色彩,或者該些的結合。第二操作部52是用於由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所設定的操作內容的決定、及所謂第一操作部51的無效(所謂鍵鎖(key lock))、以及第一操作部51的啟動(所謂將鍵鎖解除)。第二操作部52設於和以縱直線排列的各第一操作部51之鉛直線上的上側不相同的位置。於此情況下,第二操作部52在第一操作部51的下側和各第一操作部51以縱一列而並排設置。
顯示部53在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的左側並列且於鉛直方向上以縱一列並排配置。多個顯示部53例如包括強度顯示部531、冷凍功能顯示部532、製冰顯示部533、節電顯示部534、環保(eco)模式顯示部535、鍵鎖顯示部536。強度顯示部531包括於圓周方向被5等分的圓形部份、和「強」、「弱」的文字部分。強度顯示部531位於冷藏操作部511和冷凍操作部512的上下方向的中間。強度顯示部531對應冷藏操作部511和冷凍操作部512,將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12、13或者冷凍溫度帶的儲藏室14、15、16的冷卻程度以5階段來顯示。
當使用者對冷藏操作部511進行觸碰操作時,強度顯示部531會顯示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12、13於現在所設定的冷卻的強弱。其後若進一步對冷藏操作部511進行觸碰操作,則強度顯 示部531的圓形部份的顯示個數將變更,且冷藏溫度帶的儲藏室12、13的冷卻的強弱將變更。另一方面,當使用者對冷凍操作部512進行觸碰操作時,強度顯示部531會顯示冷凍溫度帶的儲藏室14、15、16於現在所設定的冷卻的強弱。其後若進一步對冷凍操作部512進行觸碰操作,則強度顯示部531的圓形部份的顯示個數將變更,且冷凍溫度帶的儲藏室14、15、16的冷卻的強弱將變更。
冷凍功能顯示部532包括「立刻冷凍」、「熱食冷凍」、「蔬菜冷凍」、「乾燥(dry)」的4種文字部分。冷凍功能顯示部532對應冷凍功能操作部513設於和冷凍功能操作部513幾乎相同高度的位置。若使用者重複進行冷凍功能操作部513的觸碰操作,則會依序切換為顯示「立刻冷凍」的狀態、顯示「熱食冷凍」的狀態、顯示「蔬菜冷凍」的狀態、顯示「乾燥」的狀態、以及上述「立刻冷凍」、「熱食冷凍」、「蔬菜冷凍」、「乾燥」皆未顯示的狀態。藉此,使用者利用一邊看著冷凍功能顯示部532一邊對冷凍功能操作部513進行觸碰操作,而選擇對上段冷凍室15的運作內容。於此情況下,關於顯示於冷凍功能顯示部532的各運作內容是顯示適於如下情況的運作:「立刻冷凍」是將食品較平常更快進行冷凍的情況,「熱食冷凍」是將熱的食品進行冷凍的情況,「蔬菜冷凍」是將生蔬菜進行冷凍的情況、「乾燥」是進行將蔬菜的水分移除的冷凍。
製冰顯示部533包括「立刻製冰」、「關閉製冰」的2種 文字部分。製冰顯示部533對應製冰操作部514設於和製冰操作部514幾乎相同高度的位置。若使用者重複進行製冰操作部514的觸碰操作,則會依序切換為顯示「立刻製冰」的狀態、顯示「關閉製冰」的狀態、以及上述「立刻製冰」、「關閉製冰」皆未顯示的狀態。藉此,使用者利用一邊看著製冰顯示部533一邊對製冰操作部514進行觸碰操作,而選擇對製冰室14的運作內容。於此情況下,關於顯示於製冰顯示部533的各運作內容是顯示適於如下情況的運作:「立刻製冰」是將冰較平常更快進行製作的情況,「關閉製冰」是不製作冰的情況。
節電顯示部534包括「節電」、「外出」、「移峰」的3種文字部分。節電顯示部534對應節電操作部515設於和節電操作部515幾乎相同高度的位置。若使用者重複進行節電操作部515的觸碰操作,則會依序切換為顯示「節電」的狀態、顯示「外出製冰」的狀態、顯示「移峰」的狀態、以及上述「節電」、「外出」、「移峰」皆未顯示的狀態。藉此,使用者利用一邊看著節電顯示部534一邊對節電操作部515進行觸碰操作,而對和節電相關的運作內容進行設定。於此情況下,主控制裝置42若被選擇「節電」則移轉至節電模式,若被選擇「外出」則移轉至外出模式,若被選擇「移峰」則移轉至移峰模式。
環保模式顯示部535是由「eco模式」的文字部分所構成。環保模式顯示部535會於門的關閉少且冷卻運作穩定進行時顯示。鍵鎖顯示部536是由將按鍵的形狀圖案化之圖形部份所構成。 鍵鎖顯示部536是在使第一操作部51被無效且為鍵鎖狀態時顯示。
接著,參考圖7以及圖8對和操作控制部61的操作裝置50相關的控制內容進行說明。
操作控制部61具有圖7所示的正常模式和圖8所示的待機模式。正常模式是操作控制部61接受對第一操作部51的觸碰操作的狀態,亦即使用者藉由對第一操作部51進行觸碰操作而使和冰箱10的運作相關的設定為可變更的所謂鍵鎖解除狀態。待機模式是操作控制部61未接受對第一操作部51的觸碰操作的狀態,亦即使用者不可變更和冰箱10的運作相關的設定之所謂鍵鎖狀態。在正常模式中,第二操作部52被執行規定操作時,或者第一操作部51未在規定期間被操作時,操作控制部61會切換至待機模式。此外,在待機模式中,第二操作部52被執行規定操作時,操作控制部61則切換至正常模式。
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操作控制部61若移轉至正常模式,首先於步驟S11啟動第一操作部51,且操作控制部61成為接受對第一操作部51的觸碰操作的狀態(所謂鍵鎖解除狀態)。此時,操作控制部61將第一操作部用光源部601進行點燈並顯示於第一操作部51,並且將對應現在的設定內容的顯示部用光源部602進行點燈並顯示於對現在的設定內容進行顯示的顯示部53。
其後,於步驟12中,檢測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有無。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未被檢出時(在步驟S12為 “否”),移轉至步驟S14。另一方面,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被檢出時(在步驟S12為“是”),移轉至步驟S13並進行設定變更處理。在設定變更處理上,操作控制部61對應輸入至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並對顯示部用光源部602進行點燈控制,顯示所選擇的顯示部53的內容。於該步驟S13中的設定變更處理,利用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所選擇的內容,亦即顯示於顯示部53的內容,並未反映於實際的運作中。
其後,操作控制部61於步驟S14以及步驟S15中,對鍵鎖操作以及設定變更的確定進行判斷。在第二操作部52於規定期間,例如3秒以上連續進行操作時(在步驟S14為“是”),操作控制部61將判斷鍵鎖以及設定變更有確定操作並移轉至步驟S16。另一方面,在步驟S14中於第二操作部52沒有3秒以上的連續操作時(在步驟S14為“否”)則移轉至步驟S15。
當操作控制部61對第二操作部52沒有規定期間的連續作(在步驟S14為“否”),且對第一操作部51最後進行操作起未經過規定時間,例如10秒以上時(在步驟S15為“否”),操作控制部61將判斷為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尚未結束而移轉至步驟S12,並重複步驟S12至步驟S15。另一方面,當操作控制部61對第一操作部51最後進行操作起經過規定時間,例如10秒以上,亦即第一操作部51連續10秒以上未被操作時(在步驟S15為“是”),操作控制部61將判斷為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已結束而移轉至步驟S16。
於步驟S16中,操作控制部61將顯示於顯示區域403的顯示部53的內容作為設定變更後的內容而進行確定,並將該設定變更後的內容發送至主控制裝置42。藉此,主控制裝置42反映設定變更後的運作內容而執行運作。其後,操作控制部61移轉至圖8所示的待機模式。
若操作控制部61移轉至待機模式,首先在步驟S21使第一操作部51無效,並成為不接收對第一操作部51的觸碰操作之狀態(所謂的鍵鎖狀態)。此時,操作控制部61對光源部60進行控制並顯示於鍵鎖顯示部536,並且消除第一操作部51以及鍵鎖顯示部536以外的顯示部53的顯示。也就是說,在鍵鎖狀態下,原則上僅顯示有第二操作部52以及鍵鎖顯示部536,且對應冰箱10的運作狀態亦顯示有環保模式顯示部535。
其後,操作控制部61在步驟S22檢測對第二操作部52是否執行有規定的操作。當第二操作部52未被操作時(在步驟S22為“否”),操作控制部61將重複步驟S22並藉由繼續進行待機模式而維持鍵鎖狀態。另一方面,當第二操作部52被執行規定的操作時(在步驟S22為“是”),操作控制部61將為了解除鍵鎖狀態並接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移轉至正常模式。於此情況下,在步驟S22對鍵鎖解除進行判斷的規定的操作可以是對第二作部52的瞬間的觸碰操作(所謂單按操作),亦可以是對第二操作部52的規定期間,例如3秒以上的連續操作(所謂長按操作)。
如此,冰箱10包括接受用以對冰箱10的運作進行設定 的第一操作部51、和對正常模式和待機模式的切換進行控制的操作控制部61、和接受用以從待機模式切換至正常模式的操作之第二操作部52。操作控制部61在待機模式中不會接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而當第二操作部52在待機模式中被操作時,操作控制部61會切換至接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之正常模式。因此,即便使用者的身體的一部份不小心接觸到第一操作部51時,待機模式中不會接收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因此能夠減少對第一操作部51的誤操作。
此外,從待機模式至通常模式的移轉,亦即鍵鎖解除的操作,是對第二操作部進行。亦即,鍵鎖解除的操作並非對多個第一操作部51而是對第二操作部52進行限制。因此,能夠減少不小心執行鍵鎖解除的操作之可能性,並能夠抑制誤操作的產生。
此外,對用於鍵鎖解除的第二操作部52進行規定操作,於所謂的單按操作時,能夠盡可能減少解鎖解除操作的麻煩,並於所謂的長按操作時,能夠較有效減少因第二操作部52的誤操作產生之鍵鎖解除。
此外,對第一操作部51以及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的檢測是使用電容感測器55。如此,能夠將設有操作裝置50的冷藏室門33的外板40的表面設為平坦,實現懀關設計感的提昇。
此外,多個第一操作部51是於鉛直線上以縱一列並排配置。如此,能夠將多個第一操作部51的配置之外觀設計設為良好。在此,本實施方式的情況是對第一操作部51的檢測使用電容感測 器55,因此會有因液體附著於第一操作部51而產生誤操作的狀況。並且,多個第一操作部51是於鉛直線上以縱一列並排配置,因此液體附著於第一操作部51的上方,且該液體沿著外板40的表面向鉛直下方向滴下時,有可能使對應以縱一列並排的多個第一操作部51之第一操作用檢測部571依序反應而產生誤操作。於此情況下,由於變成對多個第一操作部51產生誤操作,因此被任意變更為和使用者所要的設定內容完全不相同的設定內容。
因此,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操作部52設於和以縱一列並排的多個第一操作部51之鉛直線上的上側不相同的位置。亦即,第二操作部52並未設於第一操作部51的鉛直線上的上側。如此,即使液體附著於第一操作部51的上方,且該液體沿著外板40的表面向鉛直下方向滴下時,若液體並未滴至第二操作部52,則鍵鎖狀態未被解除且第一操作部51不會被誤操作。因此,即使第一操作部51是因液體附著而容易誤操作的構成,也就是第一操作部51是使用電容感測器且配置於鉛直方向的構成,也能夠有效減少因液體的附著導致之誤操作。
進而,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操作部52是在第一操作部51的下側和第一操作部51以縱一列並排設置。因此,當液體於第一操作部51的上側滴下時,該液體在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的配置之關係上並不會是滴到第二操作部52後才滴到第一操作部51。也就是說,該液體不會接觸第二操作部52並解除鍵鎖狀態後才接觸第一操作部51。因此,能夠將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 操作部52以縱一列配置且設為良好的外觀設計,並且有效抑制將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以縱一列配置時因液體的附著導致之誤操作。
此外,第一操作部51是用於和節電相關的運作之設定。於此情況下,節電操作部515作為和節電相關的運作,是用於節電模式、外出模式、以及移峰模式的設定。如此,使用者僅藉由對節電操作部515進行觸碰操作便能容易地執行節電,其結果能夠對大規模停電或計畫性停電的避免有所貢獻。
並且,第二操作部52構成為和第一操作部51的型態明確地不相同之型態。於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相對於第一操作部51是將文字部分以圓形包圍的型態,第二操作部52是構成為將家的形狀圖案化之圖形部份。如此,能夠將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的差異告訴使用者的視覺,因此使用者能夠明確地區別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藉此,能夠更有效減少使用者之第二操作部52的誤操作,其結果是能夠更有效減少對第一操作部51之誤操作。
(第二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圖9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方法和第一實施方式不相同。亦即,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用於在待機模式中解除鍵鎖狀態的規定操作和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方法相比變得複雜。於此情況下,作為規定操作,採用了將使用者的手指往左右 或上下任一方向以直線動作並進行操作的所謂滑動(slide)操作。在圖9中,使用者從左側向右側進行操作以作為滑動操作。於此情況下,第二操作部52是構成為把將家圖案化的圖形於滑動操作的方向上以長矩形包圍。此外,電容感測器55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雖未詳細圖示,是構成為將分隔為多個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沿著滑動操作的方向進行配置。並且,操作控制部61對分隔為多個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是藉由對往滑動操作的方向依序切換的操作進行檢測,而對滑動操作被執行的內容進行檢測。
如此,使用者能夠明確地區別用以在待機模式中解除鍵鎖狀態的第二操作部52之規定操作、和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因此能夠減少使用者的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錯誤。
此外,用以解除鍵鎖狀態的規定操作是和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方法相比較複雜之操作。因此,使用者為了對第二操作部52進行操作並解除鍵鎖狀態,必須持有對第二操作部52進行操作之明確的意圖而對第二操作部52進行操作。因此,例如使用者欲操作第一操作部51卻不小心觸碰到第二操作部52等情況時,能夠盡可能防止鍵鎖狀態被解除。
進而,於第二實施方式中,為了解除鍵鎖狀態,僅是觸碰第二操作部52並不足夠,必須要從左至右方向的一定之操作。因此,即使液體滴至第二操作部52時,也能夠盡力避免第二操作部52被操作。
(第三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圖10對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和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地,主要是第二操作部52的操作方法和第一實施方式不相同。亦即,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用於在待機模式中解除鍵鎖狀態的規定操作和對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方法相比變得複雜。於此情況下,作為規定操作,採用了將使用者的手指往圓周方向動作並進行操作的所謂轉動(wheel)操作。於此情況下,第二操作部52是構成為把將家圖案化的圖形以二個圓形包圍。此外,電容感測器55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雖未詳細圖示,是構成為將分隔為多個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沿著圓周方向進行配置。並且,操作控制部61對分隔為多個的第二操作用檢測部572是藉由對往轉動操作的方向依序切換的操作進行檢測,而對轉動操作被執行的內容進行檢測。
如此,能夠得到和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進而,第二操作部52的外形形狀能夠和第一操作部51的外形形狀設為相同的圓形,因此將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52於縱方向上並排配置時可產生統一感,並得到良好的外觀設計感。
(第四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圖11對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第四實施方式中,是替換上述第二操作部52而包括第二操作部70。第二操作部70和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檢測方式不相同。亦即,第二操作部70是構成為機械按鈕式的開關 (switch)。第二操作部70設於裝置本體56,經由形成於電容感測器55的切除部551、形成於印字材料54的窗部543、以及形成於外板40的窗部406,而露出於外板40的表面。如此,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70在其操作的檢測方法以及操作方法明確地不相同,因此能夠更有效減少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70的誤作。
進而,第一操作部51使用電容感測器,且第二操作部70使用機械式開關,因此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70在操作的時候,使用者的必要之操作力以及給予使用者的觸感能夠完全不相同。藉此,使用者能夠從視覺以及觸覺兩者區分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70的差異,因此能夠更有效減少第一操作部51和第二操作部70的誤操作。又,第二操作部70亦可使用電阻膜式開關或壓力感測器。
(第五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圖12對第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第五實施方式中,是替換上述第二操作部52、70而包括第二操作部71。第二操作部71和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檢測方式不相同。亦即,第二操作部71對第二操作部71的操作之檢測是使用非接觸感測器72。非接觸感測器72例如是紅外線感測器或照度感測器等。於此情況下,非接觸感測器72經由外板40而對外部的光的變化進行檢測。
如此,第二操作部71的操作並不限於直接觸碰第二操作 部71亦即外板40,例如舉起手接近第二操作部71之操作亦為可能,其結果是能夠實現和第二操作部71有關的操作性之提升。
又,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的檢測並不限於電容感測器55,例如可採用壓力感測器或電阻膜式開關、機械式開關、紅外線感測器、照度感測器等各種的感測器或者開關。
此外,主控制裝置42亦可構成為包含操作控制部61。
此外,第一操作部51、第二操作部52、70、71、以及顯示部53的型態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文字及圖形。此外,對應第一操作部51的操作之功能等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方式。此外,第二操作部52、70、71並不限於在第一操作部51的縱方向上並排配置的情況,亦可配置於第一操作部51的左側或者右側。
此外,第二操作部用印字部405亦可不設於外板40而設於印字構件54。
此外,於上述各實施方式中,操作裝置50亦可組裝蔬菜室門34、製冰室門35、上段冷凍室門36、下段冷凍室門37的任一者。
若根據以上所說明的實施方式的構成,在不接收對第一操作部的操作之待機模式中,當第二操作部被操作時,操作控制部會切換至接收對第一操作部的操作之正常模式。如此,即便使用者的身體的一部份或液體等不小心觸碰第一操作部時,待機模式中並不會接收對第一操作部的操作,因此能夠減少對第一操作部的誤操作的產生。
雖然已對本發明的數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該些實施方式僅是作為例子而呈現者,並非意圖限定本發明的範圍。該些新的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種種型態而被實施,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之範圍內,當可進行種種的省略、置換、變更。該些實施方式或其變更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及要旨內,亦包含於與其均等的範圍內。
10‧‧‧冰箱
11‧‧‧隔熱箱體
12‧‧‧冷藏室
13‧‧‧蔬菜室
14‧‧‧製冰室
15‧‧‧上段冷凍室
16‧‧‧下段冷凍室
33‧‧‧冷藏室門
34‧‧‧蔬菜室門
35‧‧‧製冰室門
36‧‧‧上段冷凍室門
37‧‧‧下段冷凍室門
38‧‧‧絞鏈部
402‧‧‧操作區域
403‧‧‧顯示區域
51‧‧‧第一操作部
52‧‧‧第二操作部
53‧‧‧顯示部
X3‧‧‧剖面連線

Claims (5)

  1. 一種冰箱,包括:隔熱箱體,具有開口;門,對上述開口進行開關;第一操作部,設於上述門的前面,並接受用以變更和上述冰箱的運作相關的設定之操作;操作控制部,對正常模式和待機模式進行切換,其中上述正常模式接收對上述第一操作部之操作,上述待機模式不接收對上述第一操作部之操作;以及第二操作部,設於上述門的前面,其形狀、模樣或色彩,或者該些的結合之型態和上述第一操作部的型態不相同,並接受用以從上述待機模式切換至上述正常模式的操作,其中對上述第一操作部以及上述第二操作部的操作的檢測是使用電容感測器,其中上述第二操作部在上述待機模式中被操作時,上述操作控制部會切換至上述正常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為多個,且將上述多個第一操作部於鉛直線上並排配置,上述第二操作部設於和上述第一操作部之鉛直線上的上側不相同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第一操作部是用於和節電有關的運作之設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和上述節電有關的運作之設定,是和使用者設定的運作內容相比以省電來進行運作的節電模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冰箱,其中和上述節電有關的運作之設定,是使電力消耗為最大的時間帶從電力需求緊迫的時間帶移轉至餘裕的時間帶之移峰模式。
TW102129319A 2012-08-28 2013-08-15 冰箱 TWI570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7532A JP6296675B2 (ja) 2012-08-28 2012-08-28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1076A TW201411076A (zh) 2014-03-16
TWI570376B true TWI570376B (zh) 2017-02-11

Family

ID=5018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319A TWI570376B (zh) 2012-08-28 2013-08-15 冰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296675B2 (zh)
CN (2) CN104520659B (zh)
MY (1) MY174690A (zh)
RU (1) RU2599823C1 (zh)
TW (1) TWI570376B (zh)
WO (1) WO20140343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7288A1 (de) * 2014-08-29 2016-03-03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 mit einer Eingabemittelsperreinrichtung
JP6552830B2 (ja) * 2015-02-03 2019-07-31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598481B2 (ja) * 2015-03-26 2019-10-3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510020B2 (ja) * 2017-12-01 2019-05-08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WO2019139389A1 (ko) 2018-01-10 2019-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473040B1 (ko) * 2018-01-10 2022-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3059A (ja) * 1995-02-23 1996-11-0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自動販売機の冷却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090041A (ja) * 2000-09-12 2002-03-27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3004365A (ja) * 2001-06-22 2003-01-08 Hitachi Ltd 冷蔵庫の液晶表示装置、冷蔵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表示選択方法
CN2831001Y (zh) * 2005-10-20 2006-10-2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发光显示按键的冰箱
WO2010073652A1 (ja) * 2008-12-24 2010-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および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457U (zh) * 1988-07-27 1989-05-10 顾文照 电子式多功能冰箱控制器
US5647220A (en) * 1995-02-23 1997-07-1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oling in a vending machine and device therefor
JP3800900B2 (ja) * 1999-09-09 2006-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冷凍冷蔵庫の運転方法
TW528848B (en) * 2000-08-29 2003-04-21 Hitachi Ltd Refrigerator
KR100457567B1 (ko) * 2002-09-13 2004-1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기를 이용한 히트 싱크가 장착된 인터넷 냉장고.
JP3993067B2 (ja) * 2002-10-23 2007-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4012128A (ja) * 2003-10-06 2004-01-15 Hitachi Ltd 冷蔵庫
CN100541091C (zh) * 2004-09-20 2009-09-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泡菜冰箱用控制部
JP2006096360A (ja) * 2004-09-28 2006-04-13 Hokuei:Kk 液体注出装置
JP2006097990A (ja) * 2004-09-30 2006-04-13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RU2369810C1 (ru) * 2005-06-23 2009-10-1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Холодильник
JP4665701B2 (ja) * 2005-10-13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4812465B2 (ja) * 2006-03-02 2011-11-09 株式会社クボタ 自動販売機の冷温切換制御装置
JP2009269646A (ja) * 2008-05-07 2009-11-19 Coca Cola Co:The 飲用水供給装置
WO2010095733A1 (ja) * 2009-02-23 2010-08-26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タッチ式操作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1058662A (ja) * 2009-09-08 2011-03-2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5054147B2 (ja) * 2010-03-31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667805B2 (ja) * 2010-07-14 2015-02-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2384621B (zh) * 2010-08-30 2016-05-11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
JP5559722B2 (ja) * 2011-02-18 2014-07-23 パーパス株式会社 飲料水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3059A (ja) * 1995-02-23 1996-11-0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自動販売機の冷却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090041A (ja) * 2000-09-12 2002-03-27 Sharp Corp 冷蔵庫
JP2003004365A (ja) * 2001-06-22 2003-01-08 Hitachi Ltd 冷蔵庫の液晶表示装置、冷蔵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表示選択方法
CN2831001Y (zh) * 2005-10-20 2006-10-2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发光显示按键的冰箱
WO2010073652A1 (ja) * 2008-12-24 2010-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および圧縮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99823C1 (ru) 2016-10-20
CN104520659B (zh) 2016-10-19
MY174690A (en) 2020-05-07
CN104520659A (zh) 2015-04-15
TW201411076A (zh) 2014-03-16
CN107084571A (zh) 2017-08-22
JP6296675B2 (ja) 2018-03-20
JP2014044022A (ja) 2014-03-13
WO2014034380A1 (ja)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1019B1 (ko) 냉장고
TWI570376B (zh) 冰箱
TWI573972B (zh) 冰箱
KR101883320B1 (ko) 냉장고
JP2014234985A (ja) 冷蔵庫
JP2021036191A (ja) 冷蔵庫
JP6923589B2 (ja) 冷蔵庫
JP6510020B2 (ja) 冷蔵庫
JP2018077044A (ja) 冷蔵庫
JP6357397B2 (ja) 冷蔵庫
JP6400384B2 (ja) 冷蔵庫
JP7175125B2 (ja) 冷蔵庫
JP2019003355A (ja) 電気機器
JP6605267B2 (ja) 冷蔵庫
JP2022073621A (ja) 冷蔵庫
JP2020012632A (ja) 冷蔵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