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6760B - Fiber stack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Fiber stack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6760B
TWI566760B TW102120811A TW102120811A TWI566760B TW I566760 B TWI566760 B TW I566760B TW 102120811 A TW102120811 A TW 102120811A TW 102120811 A TW102120811 A TW 102120811A TW I566760 B TWI566760 B TW I5667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iber
recess
openings
su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2098A (zh
Inventor
Tomoyuki Motegi
Hiroshi Maruyama
Ryuji Matsunaga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18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75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18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750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02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2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6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67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纖維堆積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包括於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之旋轉筒,且用於將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等成形體材料抽吸至該集聚用凹部並使之纖維堆積,從而獲得特定形狀之成形體(吸收體)。
作為用於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已知有如下纖維堆積裝置,即,包括於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之旋轉筒,且一面使該旋轉筒旋轉,一面對該外周面以飛散狀態供給紙漿等成形體材料,藉由自包括形成有多個抽吸孔之多孔性構件之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抽吸,而使該成形體材料於該集聚用凹部內纖維堆積,然後,藉由來自與該集聚用凹部對向配置之抽吸機構之抽吸而將該集聚用凹部內之纖維堆積物自該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並轉印至該抽吸機構上。又,就提高吸收力、穿戴感之觀點而言,亦已知有如下技術,即,於與各個吸收體對應之集聚用凹部,以產生成形體材料高基重地纖維堆積之部分及成形體材料較其低基重地纖維堆積之部分之方式使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
關於如上所述之構成之纖維堆積裝置,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情形,即,為調整集聚用凹部內之纖維堆積物之密度、量,而針對由金屬製網等形成之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使之開口率(開孔率)不同。又,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如下情形,即,於如上所述之構成之 纖維堆積裝置中,將配設於旋轉筒之內側之抽吸腔室於沿著行進方向之縱向剖面上劃分成複數個抽吸腔室,並且針對各抽吸腔室之每一個設置抽吸機構,且使各自之抽吸力不同(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藉由自內表面側進行抽吸而使隨著空氣流搬送之粉碎紙漿於抽吸堆積部之表面纖維堆積而成形吸收體者;且將配設於該纖維堆積體之內側之抽吸腔室於沿著行進方向之縱向剖面上劃分成複數個抽吸腔室,並且針對各抽吸腔室之每一個設置抽吸機構)。又,於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如下旋轉筒,即,於包括形成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金屬網(多孔性構件)之網層之內表面側(成形體材料之非纖維堆積面側),依序積層有具有多個與該金屬網之開口部相比開口徑較大之開口部(大開口部)之間隔構件、及具有多個與該間隔構件之開口部相比開口徑較小之開口部(小開口部)之氣體流量控制層。根據專利文獻3,因可藉由氣體流量控制層之作用而使空氣以特定模式於網層流動,故可於網層上纖維堆積所期望之基重之纖維。
又,於專利文獻4中記載有如下纖維堆積裝置,即,於形成抽吸堆積部之底部之具有多個抽吸孔之透氣性之多孔板之內部側,對該多孔板一體地配置有對空氣流進行整流之蜂窩構造整流體。於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纖維堆積裝置中,多孔板之抽吸孔係自表面側朝向內部側呈研缽狀形成,藉此,吸收體原料不會完全嵌入至抽吸孔內,而可防止向內部之逃逸,減少原材料之損耗。根據專利文獻4,藉由使用此種構成之纖維堆積裝置,而使吸收體之分佈穩定化,從而抑制吸收體重量之不均。
又,於專利文獻5中記載有如下者作為成形體之製造裝置,其包括:固定筒,其內部維持為負壓;及旋轉筒,其沿著該固定筒之外周面進行旋轉,且於外周面具有複數個集聚用凹部;且各集聚用凹部被分割成可相互獨立地抽吸之複數個單位集聚部,且可將原料抽吸至該 單位集聚部之每一個並使之纖維堆積地構成。於專利文獻5所記載之製造裝置中,於旋轉筒之內周面設置有與各單位集聚部對應之抽吸口,於固定筒之外周面設置有吸入口,而且各單位集聚部與所對應之抽吸口係藉由連通管而連通,使旋轉筒進行旋轉,於其抽吸口與固定筒之吸入口重疊時,選擇性地對各集聚用凹部中之連通於該吸入口之單位集聚部進行抽吸。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2342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2727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昭62-206071號公報
專利文獻4:US2009281511(A1)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0-178866號公報
於上述構成之纖維堆積裝置中,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藉由適當設定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開孔率(單位面積中所占之抽吸孔之開孔面積之總和之比例),而可控制於該底部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成形體之基重),一般而言,若使該開孔率降低,則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降低,該纖維堆積量減少。因此,藉由使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開孔率局部性地不同,即便於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自裝置內部側以固定之抽吸力進行抽吸之情形時,亦於該底部產生抽吸力相對較強之強抽吸部及抽吸力相對較弱之弱抽吸部,故可製造包含於該強抽吸部上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之高基重部、及於該弱抽吸部上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之低基重部的成形體,從而可以相對較簡單之裝置構成實現成形體之基重調整。
然而,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若有意使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開孔率降低,則特別是於如此般形成之該底部之弱抽吸部,存在如下情形:於抽吸孔及其近旁與除此以外之部分,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之差變得顯著,兩部分之纖維堆積量產生顯著之差。作為其結果,有於在該弱抽吸部上纖維堆積且原本纖維堆積量應均勻之成形體之低基重部產生由此種纖維堆積量之差引起之纖維堆積不均之虞。於成形體為例如用於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情形時,纖維堆積不均之產生有關係到吸收性能之降低或吸收性物品之穿著感之降低等之虞,因而不理想。於專利文獻1中,關於此種因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開孔率之有意降低而引起之纖維堆積不均並未記載,因而尚未提供可不產生纖維堆積不均而調整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之纖維堆積裝置。
又,專利文獻3中記載之技術具有下述課題1~3,而有改良之餘地。課題1:氣體流量控制層之1個小開口部以橫跨間隔構件之複數個大開口部之方式配置,而有產生纖維堆積不均之可能性。課題2:與間隔構件之複數個大開口部各者對應之氣體流量控制層之小開口部之數量不同,而有產生纖維堆積不均之可能性。課題3:於金屬網(多孔性構件)形成有用以使成形體材料局部性高基重地纖維堆積之凹坑(凹部),於氣體流量控制層形成有如包圍該凹坑之區域之形狀之端部,結果,該端部以橫跨間隔構件之複數個開口部之方式配置,故有無法形成符合設計之高基重部(所謂之中高部)之可能性。
專利文獻4中記載之技術係以吸收體之分佈之穩定化為主要課題,並非如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技術般與可調整吸收體各部之基重相對應者。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技術雖可調整吸收體各部之基重,但必需對複數個腔室分別進行抽吸之複數個抽吸機構,故有製造設備之成本變高以致吸收體之製造成本之高漲之虞。又,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技術因無法於行進方向(旋轉筒之周向或旋轉方向)上對抽吸腔室之抽 吸力賦予變化,且於該行進方向上僅可進行均勻之基重之纖維堆積,故有基重分佈之變化較少而無法充分地滿足對吸收體之各種要求之虞。進而,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技術係於可旋轉地配置於旋轉筒之外周面之集聚用凹部、與將配置於該旋轉筒之內側之抽吸腔室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不旋轉之間隔壁之間易產生間隙,而有因空氣流自該間隙洩漏而無法於吸收體內獲得符合設計之基重差之虞。又,專利文獻5中記載之技術係僅於旋轉筒之抽吸口與固定筒之吸入口重疊時,連通於該吸入口之集聚用凹部之一部分選擇性地抽吸保持原料,故雖時間較短,但纖維堆積步驟中仍存在不抽吸保持原料之時間,於該時間中,於用以將原料供給至集聚用凹部之導管內流動之空氣流混亂,由此而有產生於集聚用凹部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捲起等不良之虞。又,專利文獻5中記載之製造裝置之構成較為複雜,於操作、維護等方面有改良之餘地。
本發明(第1發明)提供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於外表面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且一面沿一方向搬送該集聚用凹部,一面使隨著藉由自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由具有複數個抽吸孔之多孔性構件形成之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上纖維堆積;且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與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調整體;上述調整體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之複數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
又,本發明(第1發明)提供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用上述纖維堆積裝置者;且具備纖維堆積步驟,該纖維堆積步驟係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作為吸收體原料之成形體材料抽吸至上述纖維堆積裝置 之集聚用凹部,並使之纖維堆積。
本發明(第2發明)提供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包括於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之旋轉筒且將隨著藉由自該旋轉筒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上纖維堆積而形成成形體者;且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係由透氣性之開孔構件形成,且於該開孔構件之外表面側纖維堆積有成形體材料,於該開孔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流量之流量調整構件,且藉由上述旋轉筒之旋轉而使該開孔構件與該流量調整構件一體地進行旋轉;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中之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與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部重疊之底部對應部包括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底部對應部之複數個開口部及劃分形成各該開口部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中之一部分為距上述開孔構件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之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
又,本發明(第2發明)提供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用上述纖維堆積裝置製造吸收體者;且製造如下吸收體,即包含:高基重部,其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中之與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對應之部分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及低基重部,其於該底部之其他部分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
根據本發明(第1發明),可效率良好地製造可不產生纖維堆積不均而調整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且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局部性不同之高品質之成形體。又,根據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及使用其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可精度良好地調整成形體各部之基重。
1‧‧‧旋轉筒
1A‧‧‧旋轉筒
2‧‧‧旋轉筒
2L‧‧‧法線
2X‧‧‧方向
2Y‧‧‧方向
3‧‧‧轉筒本體
4‧‧‧開孔構件
4a‧‧‧外表面
4b‧‧‧內表面
5‧‧‧環狀構件
6‧‧‧流量調整構件
6A‧‧‧底部對應部
6B‧‧‧側部
7‧‧‧切割裝置
8‧‧‧第1層
9‧‧‧第2層
10‧‧‧調整體
11‧‧‧導管
11a‧‧‧下游側端部
12‧‧‧傳料輥
13‧‧‧真空箱
14‧‧‧網帶
15‧‧‧防風板
16‧‧‧自由輥
17‧‧‧真空輸送機
21‧‧‧外周面
22‧‧‧集聚用凹部
22A‧‧‧底部
22B‧‧‧內側面
22a‧‧‧底面
23‧‧‧調整體未配置區域
24‧‧‧調整體配置區域
25‧‧‧抽吸調整板
25a‧‧‧外表面
26‧‧‧空間板
26A‧‧‧空間板
26a‧‧‧外表面
27‧‧‧多孔性板
27a‧‧‧外表面
27b‧‧‧內表面
28‧‧‧圖案形成板
28a‧‧‧外表面
28b‧‧‧內表面
29‧‧‧窄幅部
30‧‧‧吸收體
31‧‧‧底部對應部
32‧‧‧貫通口
33‧‧‧肋部
34‧‧‧圓環部
35‧‧‧凹部劃分構件
36‧‧‧開口部
37‧‧‧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42‧‧‧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
43‧‧‧粉碎機
44‧‧‧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
45‧‧‧木材紙漿
51‧‧‧凹部劃分構件
51A‧‧‧底部對應部
52‧‧‧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
52A‧‧‧底部對應部
53‧‧‧開口部
53A‧‧‧大開口部
54‧‧‧開口部
54A‧‧‧大開口部
55‧‧‧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56‧‧‧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60‧‧‧開口部
60A‧‧‧第1開口部
60B‧‧‧第2開口部
60C‧‧‧第3開口部
61‧‧‧開口部群
65‧‧‧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65A‧‧‧劃分形成構件
65A'‧‧‧劃分形成構件
65A1'‧‧‧第1部分
65A2'‧‧‧第2部分
65A3'‧‧‧第3部分
65B‧‧‧劃分形成構件
65C‧‧‧劃分形成構件
65D‧‧‧劃分形成構件
66‧‧‧劃分形成構件單元
71‧‧‧切割刃
72‧‧‧切割輥
73‧‧‧砧輥
81‧‧‧第1開口部
81A‧‧‧開口部
82‧‧‧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83‧‧‧MD劃分形成構件
84‧‧‧CD劃分形成構件
85‧‧‧第1大開口部
91‧‧‧第2開口部
92‧‧‧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
93‧‧‧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
100‧‧‧纖維堆積裝置
100A‧‧‧纖維堆積裝置
101‧‧‧垂直壁部
102‧‧‧垂直壁部
103‧‧‧水平壁部
171‧‧‧驅動輥
172‧‧‧從動輥
173‧‧‧透氣性帶
174‧‧‧真空箱
200‧‧‧纖維堆積裝置
200A‧‧‧纖維堆積裝置
221‧‧‧凹部
300‧‧‧纖維堆積物
300a‧‧‧面
300b‧‧‧面
300A‧‧‧纖維堆積物
300Aa‧‧‧面
300Ab‧‧‧面
330‧‧‧高基重部
340‧‧‧低基重部
380‧‧‧槽部(凹部)
390‧‧‧凸部
400‧‧‧纖維堆積物
400'‧‧‧纖維堆積物
400a‧‧‧面
400b‧‧‧面
410‧‧‧成形體材料
430‧‧‧高基重部
440‧‧‧低基重部
480‧‧‧槽部(凹部)
490‧‧‧凸部
490A‧‧‧凸部
500‧‧‧芯部包裹片材
A‧‧‧空間
B‧‧‧空間
C‧‧‧空間
D‧‧‧空間
E‧‧‧空間
R1‧‧‧方向
R2‧‧‧方向
R5‧‧‧方向
T‧‧‧厚度
T1‧‧‧厚度
T2‧‧‧厚度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W4‧‧‧寬度
W5‧‧‧長度
W6‧‧‧長度
W7‧‧‧長度
W8‧‧‧長度
X‧‧‧方向
α‧‧‧角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第1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一實施態樣(第1實施態樣)之概略立體圖。
圖2係將圖1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中之旋轉筒之外周部(集聚用凹部)展開成平面狀而表示之圖。
圖3係圖2所示之旋轉筒之外周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之I-I線剖面之立體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之I-I線剖面之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之II-II線剖面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自圖1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中之旋轉筒之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之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第1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另一實施態樣(第2實施態樣)中之旋轉筒之外周部(集聚用凹部)之立體圖。
圖9係圖8所示之旋轉筒之外周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10係模式性地表示沿著圖8所示之旋轉筒之外周部中之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一部分之轉筒寬度方向(與旋轉筒之旋轉軸平行之方向)之剖面的圖,圖10(a)係未配置調整體之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之立體圖,圖10(b)係配置有調整體之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自圖8所示之旋轉筒之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之立體圖。
圖12(a)~圖12(e)係分別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第1發明)之調整體中之第1層與第2層之對應關係之俯視圖。
圖13係本發明(第1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又一實施態樣之相當於圖4之圖。
圖14(a)~圖14(d)係分別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第1發明)之調整體之開口部之沿著轉筒寬度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
圖15係局部透視本發明(第1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又一實施態樣而表示之概略立體圖。
圖16係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一實施態樣之概略立體圖。
圖17係表示圖16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之旋轉筒之立體圖。
圖18係說明圖17所示之旋轉筒之構成之圖。
圖19係表示圖17所示之旋轉筒之集聚用凹部及流量調整構件之特定部位之沿著轉筒寬度方向(與旋轉筒之旋轉軸平行之方向)之剖面(端面)的剖面圖。所謂該特定部位係圖20中以符號65A所示之沿轉筒周向延伸之劃分形成構件之配置部位,且為圖20中以符號65C所示之未配置沿轉筒寬度方向延伸之劃分形成構件之部位。
圖20係構成圖17所示之旋轉筒之流量調整構件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21係表示於圖17所示之旋轉筒之集聚用凹部纖維堆積有成形體材料之狀態之剖面圖(對應於圖19之圖)。
圖22(a)係表示自圖21所示之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之立體圖,圖22(b)係圖22(a)之I-I線剖面圖。
圖23係說明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另一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之圖(相當於圖18之下段之圖的圖)。
圖24係說明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又一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之圖(相當於圖19之圖)。
圖25係說明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又一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之圖(相當於圖18之圖)。
圖26係表示圖25所示之旋轉筒之集聚用凹部及流量調整構件之沿著轉筒寬度方向(與旋轉筒之旋轉軸平行之方向)之剖面的剖面圖(相當於圖19之圖)。
圖27係表示自圖26所示之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之立體圖(相當於圖22(a)之圖)。
圖28係說明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又一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之圖(相當於圖19之圖)。
圖29係局部透視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另一實施態樣而表示之概略立體圖。
本發明(第1發明)係關於一種可不產生纖維堆積不均而調整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之纖維堆積裝置。又,本發明(第2發明)係關於一種可精度良好地調整成形體各部之基重之纖維堆積裝置。
以下,針對本發明(第1發明),基於其較佳之實施態樣,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第1實施態樣之概況。第1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100包括:旋轉筒2,其向箭頭R2方向旋轉驅動;導管11,其對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供給成形體材料;傳料輥12,其配置於旋轉筒2之斜下方,且向箭頭R5方向旋轉驅動;真空輸送機17,其配置於傳料輥12之下方;及切割裝置7。於纖維堆積裝置100中,進而,真空箱13設置於旋轉筒2之周向上之導管11與傳料輥12之間,網帶14係以通過真空箱13與旋轉筒2之間及傳料輥12與旋轉筒2之間之方式配置,防風板15係接近於傳料輥12之外周面而設置。再者,真空箱13及防風板15係用以不使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變形而穩定地轉印之機構,於獲得如圖7所示之纖維堆積物300之相對較不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之情形時,亦可不特別設置,或者即便設置亦無需使用。另一方面,例如圖11所示之纖維堆積物300A係包含俯視下呈格子狀之凹部(槽部)380及形成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之凸部390,且為相對較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於獲得此種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之情形時,真空箱13及防風板15較 為有效。
旋轉筒2係如圖1所示,形成圓筒狀,且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圍繞水平軸進行旋轉。旋轉筒2係如圖2所示,於其外周面21,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22。凹部22係於旋轉筒2之周向(2X方向)上以特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圖2中,2X方向為旋轉筒2之周向,2Y方向為旋轉筒2之寬度方向(與旋轉筒2之旋轉軸平行之方向)。
旋轉筒2係如圖3所示般包含:圓筒狀之轉筒本體(未圖示),其包括金屬製之剛體;抽吸調整板25,其重疊地固定於該轉筒本體之外周部;空間板26,其重疊地固定於該抽吸調整板25之外表面25a側;多孔性板27(多孔性構件),其重疊地固定於該空間板26之外表面26a側;及圖案形成板28,其重疊地固定於該多孔性板27之外表面27a側。上述轉筒本體及該等各板25~28係藉由螺栓或接著劑等公知之固定手段(means)而相互固定。作為成形體材料之被纖維堆積面之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22a係由多孔性板27形成。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旋轉筒2之各構成構件(抽吸調整板25、空間板26、多孔性板27、圖案形成板28等)之外表面係該構成構件中之於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時朝向該成形體材料之供給側之面。又,該各構成構件之內表面係該構成構件中之於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時朝向與該成形體材料之供給側為相反側(旋轉筒之內側)之面。於由纖維堆積裝置100製造之成形體為用於拋棄式尿布或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情形時,成形體材料為吸收體原料。
成形體材料係包含纖維材料者。作為吸收體原料之成形體材料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先前用於經期衛生棉或衛生護墊、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各種材料。例如使用解纖紙漿等紙漿纖維、嫘縈纖維、棉纖維等纖維素系纖維之短纖維、或聚乙烯等合成纖維之短 纖維等。該等纖維材料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又,作為吸收體原料,亦可與纖維材料一併使用吸水性聚合物。又,作為纖維狀之原料,亦可單獨使用纖維狀之吸水性聚合物或與纖維材料一併使用。進而,亦可視需要與纖維材料等一併使用除臭劑或抗菌劑等。
圖案形成板28包含形成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之外表面28a、及朝向旋轉筒2之旋轉軸側之內表面28b,且於外表面28a與內表面28b之間,具有與集聚用凹部22內之立體形狀對應之形狀之空間部。圖案形成板28除該空間部以外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此處,所謂「不透氣性」係包括「完全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及「微量之空氣通過但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之兩者且實質上不透氣性之含義。作為圖案形成板28,例如可使用對不鏽鋼或鋁等金屬或樹脂製之板實施機械加工而形成開口部(與凹部22內之立體形狀對應之形狀之空間部)之板、或者使用模具一體成形該開口部之板、或者經沖孔、蝕刻之板、使該等板重疊而成者等。
多孔性板27係如下透氣性之板,即,將藉由自裝置內部側(旋轉筒2之內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真空氣體(vacuum air))傳導至裝置外部側(旋轉筒2之外側),不使隨著該空氣流搬送而來之成形體材料透過而予以保持,僅使空氣透過。於多孔性板27,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板27之抽吸孔(微孔)於該板27之整體以均勻之分佈形成有複數個(多個),於集聚用凹部22通過旋轉筒2內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上期間,該抽吸孔作為空氣流之透過孔而發揮功能。作為多孔性板27,例如可使用金屬或樹脂製之網板、或者對金屬或樹脂製之板利用蝕刻、沖孔而形成有複數個(多個)微孔者等。
如圖3及圖4所示,於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對上述空氣流進行整流之調整體10與該板27之內表面27b之一部分重疊而配置。調整體10係按照距多孔性板27由近及遠之順序依序積層第1層8及第2層9 而構成。於第1實施態樣中,調整體10包括抽吸調整板25及空間板26,且於如圖2所示之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空間板26中之與凹部22之底面22a重疊之部分之一部分成為第1層8,抽吸調整板25中之與該第1層8重疊之部分成為第2層9。此處,所謂「俯視」係指自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之法線方向(與旋轉筒2之旋轉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外側觀察對象物(集聚用凹部等)之情形。
第1層8包含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1層8之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及劃分形成各該第1開口部8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係包含於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旋轉筒2之周向、2X方向)延伸之複數條MD劃分形成構件83、及於與該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旋轉筒2之寬度方向、2Y方向)延伸之複數條CD劃分形成構件84。此處,關於MD劃分形成構件,所謂「於集聚用凹部之搬送方向延伸」係只要MD劃分形成構件實質上於該搬送方向延伸即可,並不限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MD劃分形成構件為與該搬送方向平行之直線狀之情形,包括MD劃分形成構件為沿著該搬送方向之曲線狀之情形,而且亦包括MD劃分形成構件沿著不與該搬送方向平行而與該搬送方向所成之角度為45°以下之交叉方向之情形。又,關於CD劃分形成構件,所謂「於與集聚用凹部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正交方向)延伸」係只要CD劃分形成構件實質上於該正交方向延伸即可,並不限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CD劃分形成構件為與該正交方向平行之直線狀之情形,包括CD劃分形成構件為沿著該正交方向之曲線狀之情形,而且亦包括CD劃分形成構件沿著不與該正交方向平行而與該正交方向所成之角度為45°以下之交叉方向之情形。
於第1實施態樣中,如圖2~圖4所示,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包括與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2X方向)平行之6條俯視下呈直線狀之MD劃分形成構件83、及與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2Y方向) 平行之5條俯視下呈直線狀之CD劃分形成構件84,且藉由該等共計10條俯視下呈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83、84而於俯視下形成為格子狀。第1開口部81位於該格子狀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中之格子之眼之部分,且於俯視下具有四邊形形狀。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劃分形成構件83、84)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此處所謂之「不透氣性」係如上所述。作為不透氣性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劃分形成構件83、84)之形成材料,可使用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等。
於第2層9中之如圖2所示之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複數個第1開口部81重疊之部分,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2層9之第2開口部91與各該第1開口部81對應地形成,於該俯視下,處於此種對應關係之兩開口部81、91相互重疊。於第1實施態樣中,如圖3及圖4所示,對於第1層8之1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第2層9之1個第2開口部91,第1開口部81與第2開口部91呈1對1對應。
作為第1實施態樣之主要特點之一,可列舉如下方面,即,於如圖2所示之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內部,第2開口部91位於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中之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重疊之部分(以下,亦稱為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此處所謂之「不透氣性」係如上所述。圖3中符號92係表示第2層9之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92係與抽吸調整板25之其他部分同樣地,由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等不透氣性材料形成,且不具有開口部(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第2層9之貫通孔),具有不透氣性。
此處,「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之近旁」係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遍及1條CD劃分形成構件84之2Y方向(旋轉筒2之寬度方向)之全長沿著該1條CD劃分形成構件84延伸之區域,且具有固定之寬度(2X 方向之長度)W1(參照圖4)。又,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之寬度(2X方向之長度)係與所對應之CD劃分形成構件84之寬度W2(參照圖4)相同。
又,第1實施態樣中之第2層9不僅針對CD劃分形成構件84,亦針對MD劃分形成構件83而於與其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部。即,如圖2所示之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內部,第2開口部91位於與MD劃分形成構件83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中之與MD劃分形成構件83重疊之部分(以下,亦稱為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此處所謂之「不透氣性」係如上所述。圖3中符號93係表示第2層9之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93係與抽吸調整板25之其他部分同樣地,由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等不透氣性材料形成,且不具有開口部(於厚度方向上貫通第2層9之貫通孔),具有不透氣性。
此處,「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之近旁」係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遍及1條MD劃分形成構件83之2X方向(旋轉筒2之周向)之全長沿著該1條MD劃分形成構件83延伸之區域,且具有固定之寬度(2Y方向之長度)W3(參照圖4)。又,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之寬度(2Y方向之長度)係與所對應之MD劃分形成構件83之寬度W4(參照圖4)相同。
如此,於第1實施態樣中,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內部,第2開口部91位於與相對向之2條CD劃分形成構件84、84及相對向之2條MD劃分形成構件83、83之各者相隔之位置。因此,於凹部22之俯視下存在於1個第1開口部81之內部之第2開口部91與該第1開口部81相比開口面積較小。此處,所謂兩開口部81、91之「開口面積」係指該開口部(第1開口部81、第2開口部91)中之最接近於多孔性板27之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於該開口部與多孔性 板接觸之情形時,其接觸部位之開口面積)。
於第1實施態樣中,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第1開口部81與第2開口部91重疊,故可謂藉由該相互重疊之兩開口部81、91,而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調整體10(第1層8及第2層9)之1個開口部。而且,如上所述,於凹部22之俯視下存在於1個第1開口部81之內部之第2開口部91與該第1開口部81相比開口面積較小,故若考慮兩開口部81、91之此種大小關係,則可謂第1實施態樣中之調整體10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10之複數個開口部(包括於凹部22之俯視下相互重疊之第1開口部81與第2開口部91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多孔性板27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第2開口部91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第1開口部81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
又,於第1實施態樣中,第2開口部91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形成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中央。
又,於第1實施態樣中,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1個第1開口部81與存在於其內部之第2開口部91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關係,且兩開口部81、91均於俯視下具有四邊形形狀。即,關於開口部81、91之俯視形狀,第2開口部91相對於所對應之第1開口部81之相似比未達1。
若上述構成之調整體10(第1層8、第2層9)配置於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則如下述之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般,與未配置調整體10之情形相比,抑制藉由自裝置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且抽吸成形體材料之空氣流(真空氣體)於多孔性板27流動時之風量。即,如圖5所示,自旋轉筒2之外側通過多孔性板27朝向內側流動之空氣流(圖5中以箭頭表示)係於凹部22之底部中之配置有調整體10之區域,按照多孔性板27、第1層8、第2層9之順序通過旋轉筒2之各構成構件。然而,關於空氣 流,位於該空氣流之下風且實質上作為成形體材料之抽吸部發揮功能之第2層9之第2開口部91與位於較該第2開口部91更靠該空氣流之上風之第1層8之第1開口部81相比,開口面積較小,因此於配置有調整體10之區域,多孔性板27原本具有之透氣性受到阻礙,故該空氣流之風量得以抑制。
又,於將隨著上述空氣流供給之成形體材料抽吸至集聚用凹部22並使之纖維堆積之纖維堆積步驟中,成形體材料之基重依存於在多孔性板27中流動之風量。因此,藉由將調整體10配置於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之與欲使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基重比其他部位小之部位對應之區域,而可利用簡易之設備製造所期望之部位之基重減少之成形體。例如,於製造用於拋棄式尿布、或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作為成形體之情形時,使紙漿、吸水性聚合物等吸收體原料於要求較高之吸收容量之部分集中並纖維堆積,其他部分則利用調整體10極力謀求低基重化,藉此可獲得吸收性能與穿著不適感、不快感減少之兩者優異之吸收體。
如此,若藉由調整體10抑制於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中流動之空氣流之風量,則於底面22a,於與實質上作為成形體材料之抽吸部發揮功能之第2開口部91對應之部分(於凹部22之俯視下與開口部91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與除此以外之部分,空氣流之風量(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之差變得顯著,兩部分之纖維堆積量產生顯著之差,而有於原本纖維堆積量應均勻之調整體10之配置區域產生由此種纖維堆積量之差引起之纖維堆積不均之虞。然而,於第1實施態樣中,於較第2開口部91更為空氣流之上風,設置有與該第2開口部91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第1開口部81,藉此,於多孔性板27與第2開口部91之間,形成有包括第1開口部81之特定容量之空間,故通過多孔性板27之空氣流藉由於通過第2開口部91之前通過該空間而被整流 化。作為結果,多孔性板27中之空氣流之風量不均變少,從而有效地防止纖維堆積不均之產生。
又,如下所述,於旋轉筒2之內部形成有相互間被隔開之複數個空間(空間B~D),該等複數個空間中之一部分(空間B)維持為負壓,集聚用凹部22係藉由旋轉筒2之向R2方向之旋轉而向相同方向被搬送,於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B上期間,空氣流於該凹部22之底面22a上自轉筒外側朝向內側流動。假設於採用於凹部22之俯視下第2開口部91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重疊、或第2層9之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92成為流通空氣之透氣性部等構成之情形時,複數個第1開口部81經由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重疊之第2開口部91或該透氣性部,而於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旋轉筒2之周向、2X方向)上空氣流可通過地相互連通。如此一來,則於相對於搬送方向R2位於相對後側之第1開口部81(後側第1開口部81)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上之前,藉由於相對於搬送方向R2位於相對前側之第1開口部81(前側第1開口部81)通過該空間上時於該前側第1開口部81流動之空氣流之影響,而於該後側第1開口部81產生亂流,由此而有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受損而無法防止纖維堆積不均之產生之虞。
相對於此,於第1實施態樣中,如上所述,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內部,第2開口部91位於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之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92成為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部,且複數個第1開口部81未於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上空氣流可通過地相互連通。因此,於上述後側第1開口部81通過旋轉筒2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上之前不會於其內部產生亂流,從而確實地發揮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
特別是於第1實施態樣中,如上所述,第2開口部91位於不僅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相隔且亦與於和其正交之方向延伸之MD劃分形成 構件83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之與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92、93)成為不透氣性部。藉此,複數個第1開口部81未於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及與其正交之方向之兩方向上空氣流可通過地相互連通,包括各第1開口部81之空間之獨立性得以確保,故更加確實地發揮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
又,於第1實施態樣中,如上所述,第2開口部91係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形成於複數個第1開口部81各自之中央,進而,於凹部22之俯視下,1個第1開口部81與存在於其內部之第2開口部91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關係。該等構成對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之穩定之體現較為有效。
就確實地體現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而更有效地防止纖維堆積不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裝置各部之尺寸等設定為下述範圍。
第2層9之上述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重疊之部分)之近旁之寬度W1(參照圖4)較佳為1mm以上,進而較佳為2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0~1mm,進而較佳為5~2mm。
第1層8之CD劃分形成構件84之寬度W2(參照圖4)較佳為0.5mm以上,進而較佳為1mm以上,而且,較佳為5mm以下,進而較佳為2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0.5mm,進而較佳為2~1mm。
第2層9之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MD劃分形成構件83重疊之部分)之近旁之寬度W3(參照圖4)較佳為1mm以上,進而較佳為2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0~1mm,進而較佳為5~2mm。
第1層8之MD劃分形成構件83之寬度W4(參照圖4)較佳為0.5mm 以上,進而較佳為1mm以上,而且,較佳為5mm以下,進而較佳為2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0.5mm,進而較佳為2~1mm。
第1開口部81之2X方向之長度W5(參照圖2)較佳為5mm以上,進而較佳為10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mm以下,進而較佳為2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30mm,進而較佳為10~25mm。
第1開口部81之2Y方向之長度W6(參照圖2)較佳為5mm以上,進而較佳為10mm以上,而且,較佳為2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20mm,進而較佳為10~15mm。
第2開口部91之2X方向之長度W7(參照圖2)較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5mm以上,而且,較佳為30mm以下,進而較佳為2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30~2mm,進而較佳為25~5mm。
第2開口部91之2Y方向之長度W8(參照圖2)較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5mm以上,而且,較佳為2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20~2mm,進而較佳為15~5mm。
第2開口部91之開口面積S2相對於第1開口部81之開口面積S1的比例(S2/S1)較佳為50~5%,進而較佳為15~7%。
第1層8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82(MD劃分形成構件83、CD劃分形成構件84)之厚度T(參照圖5)較佳為2mm以上,進而較佳為3mm以上,而且,較佳為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0~2mm,進而較佳為5~3mm。
於第1實施態樣中,調整體10(第1層8、第2層9)並非對應於多孔性板27之全域而配置,而係如圖2所示,於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僅配置於與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之後方側對應之區域,於包含前方側在內之除此以外之區域未配置。即,集聚用凹部22包含:調整體配置區域24,其於形成該凹部22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配置有調整體10;及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其於多孔 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未配置調整體10。
若對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進一步進行說明,則如圖3所示,於空間板26中之除第1層8以外之部分,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空間板26且相較於第1開口部81開口面積較大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1大開口部85,而且於抽吸調整板25,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抽吸調整板25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2大開口部95對應於第1大開口部85而形成。兩開口部85、95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疊合(congruence)之關係,第2大開口部95相對於第1大開口部85之相似比為1。
而且,兩開口部85、95係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具有與該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之全域重疊之大小,故於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如圖6所示,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之大致全域成為兩開口部85、95。因此,於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多孔性板27原本具有之透氣性不受阻礙,藉由自裝置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且抽吸成形體材料之空氣流(真空氣體)之風量未得到抑制,因此,與凹部22之調整體配置區域24相比,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
如此,第1實施態樣中之集聚用凹部22係於該凹部22之搬送方向R2(長度方向)上包含使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及使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之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參照圖2)。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係於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未配置調整體10,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係於多孔性板27之內表面27b側配置有調整體10。
若對第1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100進一步進行說明,則如圖1所示,於旋轉筒2之內側(旋轉軸側),形成有於旋轉筒2之周向(2X方向)上相互間被隔開之空間B、C及D。於空間B,連接有進氣風扇等公 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使該排氣裝置動作,而可將該空間B維持為負壓。於空間C,藉由自下述真空箱13側之抽吸而流入外部之空氣,於空間D,藉由自傳料輥12側之抽吸而流入外部之空氣。為了良好地進行空間C上之轉印(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之向傳料輥12等之轉印),空間C與成為轉印後之區域之空間D隔開。旋轉筒2亦可於與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之向傳料輥12之轉印位置對應之空間(空間C)內,具有自該旋轉筒2之內部朝向凹部22之底面22a(多孔性板27)之鼓風(空氣流)之產生機構。於該情形時,藉由使用該產生機構自空間C朝向真空箱13積極地進行鼓風,而可促進自凹部22之纖維堆積物之脫模。再者,旋轉筒2係其旋轉軸之軸長方向之一端由與旋轉筒2一體地旋轉之板封阻,另一端由不旋轉之板氣密地封阻。又,上述空間B~D彼此間係藉由自旋轉筒2之旋轉軸側朝向旋轉筒2之內表面設置之板而隔開。
再者,空間C通常係設定為較空間B更弱之負壓或壓力零(大氣壓)。於將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前,就該纖維堆積物之搬送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空間C為較弱之負壓,且使該纖維堆積物抽吸保持於凹部22內,但只要搬送性無特別問題,則考慮轉印性,空間C較佳為壓力零。又,空間D由於為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後之該凹部22通過之區域,故較佳為壓力零或正壓。
導管11係如圖1所示,其一端側覆蓋位於空間B上之旋轉筒2之外周面,且於未圖示之另一端側具有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例如包括粉碎機,該粉碎機將片狀之木材紙漿粉碎並製成解纖紙漿,且將該解纖紙漿(纖維材料)送入至導管11內。亦可於導管11之中途設置導入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
傳料輥12包含具有透氣性之圓筒狀之外周部,且接受來自馬達 等原動機之動力而使該外周部圍繞水平軸進行旋轉。於傳料輥12之內側(旋轉軸側)之非旋轉部分,形成有可對內部減壓之空間E。於空間E,連接有進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使該排氣裝置動作,而可將該空間E內維持為負壓。
於傳料輥12之外周面,形成有複數個(多個)使內外連通之抽吸孔。該等抽吸孔係於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E上期間,將空氣自外部吸入至內部,藉由該抽吸力,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自旋轉筒2上向傳料輥12上順利地移行。
真空輸送機17包括:環狀之透氣性帶173,其架設於驅動輥171及從動輥172、172;以及真空箱174,其配置於隔著透氣性帶173而與傳料輥12對向之位置。
真空箱13具有包含上下表面、左右之兩側面及背面之箱狀之形狀,且具有朝向旋轉筒2方向形成開口之開口部。真空箱13經由未圖示之排氣管等而連接有進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該排氣裝置之動作,而可將真空箱13內維持為負壓。網帶14係具有網眼之帶狀之透氣性帶呈環狀連結而成者,且被導引至複數個自由輥16及傳料輥12而於特定路徑上連續地移動。網帶14係藉由傳料輥12之旋轉而被驅動。網帶14係如圖1所示,於導管11之下游側端部11a之近旁,以於導入至旋轉筒2之外周面上之後依序通過真空箱13與旋轉筒2之間及傳料輥12與旋轉筒2之間之方式配置。網帶14於通過真空箱13之開口部前方之期間,接觸於旋轉筒2之外周面,且於傳料輥12與旋轉筒2之最接近部附近,自旋轉筒2之外周面離開而向傳料輥12上移行。
網帶14具有比傳料輥12之上述抽吸孔小之微孔,伴隨來自傳料輥12之抽吸孔之抽吸,亦進行來自與該抽吸孔重疊之網帶14之微孔之抽吸。防風板15係夾著傳料輥12之外周面之寬度方向上之形成有上述抽吸孔之區域而於其兩側設置有一對,防止或減少來自側方之風之流 入,從而防止自凹部22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之變形等。防風板15之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但就具有可抵抗風之剛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金屬或合成樹脂製,且具有0.5~10mm左右之厚度。
作為切割裝置7,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例如於經期衛生棉、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製造中先前一直用於吸收體連續體之切割者等。圖1所示之切割裝置7包括於周面具備切割刃71之切割輥72、及承受切割刃之周面平滑之砧輥73。
繼而,對使用上述纖維堆積裝置100連續地製造吸收體之方法、即本發明(第1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本實施態樣之製造方法具備纖維堆積步驟,該纖維堆積步驟係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吸收體原料(成形體材料)抽吸至纖維堆積裝置100中之旋轉筒2之集聚用凹部22並使之纖維堆積。
於實施上述纖維堆積步驟之前,首先,使各自所連接之排氣裝置動作而使旋轉筒2內之空間B、傳料輥12內之空間E、及真空箱13內為負壓。藉由使空間B內為負壓,而於導管11內產生將吸收體原料搬送至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之空氣流(真空氣體)。又,使旋轉筒2及傳料輥12旋轉,而使真空輸送機17動作。
而且,若使上述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動作,將吸收體原料供給至導管11內,則該吸收體原料隨著於導管11內流動之空氣流,成為飛散狀態而朝向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供給。
於搬送由導管11覆蓋之部分之期間,於旋轉筒2之集聚用凹部22,吸收體原料被抽吸於此並纖維堆積。旋轉筒2之各個凹部22於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B上之期間,進行自底面22a之抽吸。藉由來自形成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之抽吸孔之抽吸,而於導管11內,產生將自上述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或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導入之吸收體原料搬送至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之空氣流,隨著該空氣流搬送之吸收體 原料於凹部22內纖維堆積。如上所述,於凹部22內,以因調整體10之配置之有無而導致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不同之方式設定,且吸收體原料係於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於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參照圖2)。於凹部22通過導管11之下游側端部11a時,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成為完全由吸收體原料覆蓋之狀態,相對於此,調整體配置區域24未完全由吸收體原料覆蓋。因此,於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之表面(和與凹部22之底面22a之接觸面為相反側之面),於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與調整體配置區域24之邊界部,形成因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之差而引起之階差,調整體配置區域24之該表面存在於相對於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之該表面相對較低之位置。
以如此之方式,使吸收體原料於集聚用凹部22內纖維堆積而獲得纖維堆積物300後,進而使旋轉筒2旋轉。然後,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300若來到真空箱13之對向位置,則藉由來自真空箱13之抽吸而成為吸附於網帶14之狀態,且於該狀態下被搬送至傳料輥12與旋轉筒2之最接近部或其近旁。然後,吸附於網帶14之狀態之纖維堆積物300藉由自傳料輥12側之抽吸,而自凹部22中脫模,與網帶14一併向傳料輥12上轉印。
圖7中表示剛自第1實施態樣之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後之纖維堆積物300。纖維堆積物300係如圖7所示,與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對應之部分成為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厚壁部)330,與凹部22之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對應之部分成為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薄壁部)340。又,纖維堆積物300之一面300b(與凹部22之底面22a之接觸面)係其全域大致平坦,另一方面,另一面300a(和與凹部22之底面22a之接觸面為相反側之面)係於高基重部330與低基重 部340之邊界部具有階差,而並不平坦。
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纖維堆積物300一面接受自傳料輥12側之抽吸,一面被搬送,且向導入至配置於傳料輥12之下方之真空輸送機17上之包含衛生紙(tissue paper)或透液性之不織布等之芯部包裹片材(core wrap sheet)500上交接。其後,如圖1所示,沿著芯部包裹片材500之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被折回,纖維堆積物300之上下兩面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而且,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之狀態之纖維堆積物300係與芯部包裹片材500一併藉由切割裝置7之切割輥72而切割成特定大小。如此,獲得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之吸收體30。
吸收體30包含於凹部22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纖維堆積之相對而言高基重之高基重部330、及於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纖維堆積之相對而言低基重之低基重部340,且為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局部性不同之吸收體。藉由上述調整體10之作用,而於吸收體30(特別是低基重部340)未見纖維堆積不均,吸收體30成為作為用於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較佳之高品質者。特別是作為用於拋棄式尿布之吸收體,以吸收體30之高基重部330成為腹側(前側)、低基重部340成為背側(後側)之方式併入至吸收性物品而使用,此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吸收體30之性能之方面較佳。如此,於吸收體內形成基重(原料之纖維堆積量)不同之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有獲得柔軟且穿戴感提高之吸收體等優點。特別是於高基重部之前後或周圍形成有低基重部之吸收體柔軟且穿戴感優異。
以下,對本發明(第1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關於下述另一實施態樣,主要對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不同之構成部分進行說明,相同之構成部分附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不特別進行說明之構成部分係適當應用對上述第1實施態樣之說明。
圖8中表示本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第2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圖9中表示該主要部分之分解立體圖。於第2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中,於形成集聚用凹部221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之外表面27a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將凹部221於與底面22a平行之方向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凹部劃分構件35。
第2實施態樣中之空間板26A係於2X方向(旋轉筒2之周向)上包含2Y方向(旋轉筒2之寬度方向)之長度(寬度)相對較短之窄幅部29及相對較長之寬幅部,且該寬幅部成為構成調整體10之第1層8。窄幅部29係以與第1層8(上述寬幅部)相同之開口模式形成為格子狀,且具有複數個(多個)與第1層8之第1開口部81同形狀同尺寸之開口部81A。窄幅部29於俯視下具有矩形形狀,且位於空間板26A之2Y方向之中央。於集聚用凹部221之俯視下,窄幅部29係其整體與抽吸調整板25之第2大開口部95重疊。
凹部劃分構件35包含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凹部劃分構件35之複數個開口部36及劃分形成各該開口部36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係於俯視下形成為格子狀,各開口部36位於該格子狀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中之格子之眼之部分,且於俯視下具有四邊形形狀。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此處所謂之「不透氣性」係如上所述。作為不透氣性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之形成材料,可使用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或者將該等組合而成之材料等。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於俯視下具有矩形形狀,其長度方向與2X方向一致,且配置於集聚用凹部221之底面22a之2Y方向之中央部。凹部劃分構件35之2X方向之全長短於空間板26A,凹部劃分構件35之2Y方向之長度(寬度)係與空間板26A之窄幅部29之長度相同。凹部劃分構件35之開口模式與空間板26A[窄幅部29、第1層(上述寬幅部)]相同,且其開口部36與空間板26A之開口部81、81A為同形狀 同尺寸。凹部劃分構件35以於集聚用凹部221之俯視下與窄幅部29完全一致之方式藉由螺栓、或接著劑等公知之固定手段而固定於多孔性板27之外表面27a上。
於集聚用凹部221中未配置調整體10,於使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之一部分(2Y方向之中央部),如圖10(a)所示,凹部劃分構件35之1個開口部36與空間板26A之窄幅部29之1個開口部81A呈1對1對應。又,於配置有調整體10且使成形體材料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之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中,如圖10(b)所示,凹部劃分構件35之1個開口部36與空間板26A之第1層8(上述寬幅部)之1個第1開口部81及抽吸調整板25之第2層9之1個第2開口部91之各者呈1對1對應。即,於調整體配置區域24中,於凹部22之俯視下,凹部劃分構件35之開口部36與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調整體10之開口部(包括相互重疊之兩開口部81、91之開口部)重疊。
包括具有此種構成之集聚用凹部221之旋轉筒之第2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可與上述第1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同樣地使用,根據上述製造方法,可連續地製造吸收體。於凹部221通過旋轉筒2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B(參照圖1)上期間,於凹部221之底面22a,於與凹部劃分構件35之開口部36對應之部位,如通常般進行自底面22a之抽吸,相對於此,於與凹部劃分構件35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對應之部位(底面22a之與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之接觸部位),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為不透氣性,故不進行自底面22a之抽吸。然而,於第2實施態樣中,使吸收體原料不僅於開口部36上纖維堆積,而且亦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上纖維堆積。吸收體原料於導管11之上游側,僅於開口部36纖維堆積,若纖維堆積之吸收體原料之高度甚至達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凹部劃分構件35)之厚度,則隨著吸收體原料彼此之纏結與搬送 吸收體原料之導管11內之空氣之流動,吸收體原料亦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上開始纖維堆積。於凹部22通過導管11之下游側端部11a時,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成為完全由吸收體原料覆蓋之狀態。
圖11中表示於上述製造方法中剛自集聚用凹部221脫模後之纖維堆積物300A。纖維堆積物300A係如圖11所示,與凹部221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高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3對應之部分成為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厚壁部)330,與凹部221之調整體配置區域(低基重纖維堆積區域)24對應之部分成為吸收體原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薄壁部)340。又,於纖維堆積物300A之一面300Ab(與凹部221之底面22a之接觸面),如圖11所示,與凹部劃分構件35之格子狀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37對應地呈格子狀配置有於2X方向及2Y方向之兩方向延伸之複數條俯視下呈連續直線狀之槽部(凹部)380,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與凹部劃分構件35之複數個開口部36對應地配置有俯視下呈四邊形形狀之凸部390,一面300Ab具有起伏較大之凹凸部。於一面300Ab,未形成包括槽部380及凸部390之凹凸部之區域(該凹凸部之周圍之區域)與凸部390之頂部為大致同一平面。另一方面,纖維堆積物300之另一面300Aa(和與凹部221之底面22a之接觸面為相反側之面)與圖7所示之纖維堆積物300之另一面300a同樣地,於高基重部330與低基重部340之邊界部具有階差,而並不平坦。
如此,纖維堆積物300A包含因調整體10之配置之有無而形成之厚壁部(高基重部)330及薄壁部(低基重部)340,且於該厚壁部330及薄壁部340各自之一面300Ab(與凹部221之底面22a之接觸面),具有與凹部劃分構件35之開口模式對應之包括凸部390(高基重部)及槽部380(低基重部)之凹凸部。若藉由加壓裝置等對具有此種凹凸部之吸收體(具有不平坦之面之吸收體)進行加壓,而使其厚度、特別是凸部(高基重 部)之厚度積極地減少,則凸部(高基重部)與槽部(低基重部)之厚度差及/或厚度比減少,而獲得凸部(高基重部)成為高密度部、且槽部(低基重部)成為低密度部之吸收體。此種密度局部性不同之吸收體例如可於低密度部使體液迅速透過,於高密度部吸收、固定體液,而使吸收性能提高。又,藉由調整體10之作用,而於纖維堆積物300A(特別是低基重部340)未見纖維堆積不均,纖維堆積物300A可較佳地用作用於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
且說,關於調整體10,於上述實施態樣(第1及第2實施態樣)中,對於第1層8之1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第2層9之1個第2開口部91,第1開口部81與第2開口部91呈1對1對應,但如圖12所示,亦可對於第1層8之1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第2層9之複數個第2開口部91。於圖12(a)~圖12(c)所示之形態中,對於1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複數個俯視下呈圓形形狀之第2開口部91,於圖12(d)及圖12(e)所示之形態中,對於1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複數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2開口部91,於圖12所示之形態之任一者中,第1開口部81和與之對應之第2開口部91並無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關係。圖12中,標附斜線之部位為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部。再者,圖12中,就說明容易之觀點而言,省略多孔性板27之記載。
如圖12所示之形態般,在對於1個第1開口部81對應有複數個第2開口部91之情形時,就為了在該第1開口部81進入至旋轉筒2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上時使空氣流大致同時地流動至該第1開口部81內之複數個第2開口部91而更加確實地發揮上述第1開口部81之整流效果之觀點而言,該等複數個第2開口部91較佳為考慮集聚用凹部22之搬送方向(與2X方向平行之方向),而如圖12(a)及圖12(d)所示般於與凹部22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2Y方向)上配置成一行。
本發明(第1發明)並不由上述實施態樣限制,可適當進行變更。例如於上述第1及第2實施態樣中,第2開口部91位於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及MD劃分形成構件83之兩者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之與兩劃分形成構件83、84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92、93)成為不透氣性部,但於本發明中,只要至少第2開口部91位於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相隔之位置,且第2層9之與CD劃分形成構件84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成為不透氣性部即可。因此,如圖13所示,第2開口部91亦可以於2Y方向上橫跨複數個第1開口部81之方式連續。於圖13所示之形態中,複數個第2開口部91分別遍及凹部22之2Y方向之大致全長而連續,因此,複數個第1開口部81經由於該2Y方向上連續之第2開口部91,而以於2Y方向上空氣流可通過之方式相互連通。
本發明之調整體只要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之複數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即可,且其構成並不由上述實施態樣限制。例如於第1實施態樣中,構成調整體10之第1層8及第2層9分別為獨立個體(參照圖5),但兩層8、9亦可一體成形(調整體10由1層板形成)(參照圖14(a))。
又,於第1及第2實施態樣中,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調整體10之複數個開口部之剖視形狀(與旋轉筒2之旋轉軸平行之方向之剖面之形狀)係如圖14(a)所示,包括與旋轉筒2之外周面21之法線方向(調整體10之厚度方向,圖14之上下方向)平行之垂直壁部101(第1層8之一部分)、102(第2層9之一部分)、及和與該法線方向(調整體10之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圖14之左右方向)平行之水平壁部103(第2層9之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之近旁),且於該厚度方向之中央部或其近旁具有包括水平壁部103之平坦之階差部。本發明之上述開口部之剖視形狀並不限定於圖14(a)所示者,例如亦可如圖14(b)所示,為一部分包含 曲線狀之壁部之形狀,或亦可如圖14(c)所示,為僅由沿與上述法線方向(調整體10之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與上述法線方向正交之方向除外)延伸之斜線狀之壁部構成之形狀,或亦可如圖14(d)所示,為一部分包含該斜線狀之壁部之形狀。
再者,圖14(a)~圖14(d)所示之調整體10亦可分別如圖示般一體成形(由1層板形成),或亦可如第1及第2實施態樣般,包括作為不同個體之複數層。又,於圖14(a)~圖14(d)所示之形態中,距多孔性構件(多孔性板27)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當於上述第1開口部81,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當於上述第2開口部91。因此,為調整體10一體成形之態樣(由1層板形成之態樣),即便為具有圖14(a)~圖14(d)之剖視形狀之態樣,亦具備第1開口部81及第2開口部91作為該調整體10之厚度方向一端側及另一端側之開口端部,上述第1開口部81及第2開口部91之配置或大小之說明亦適用於此種調整體10一體成形之形態。
又,於第1實施態樣中,調整體10包括第1層8及第2層9之2層,但亦可具有第3層、第4層等進而包括複數層。
又,於第1及第2實施態樣中,集聚用凹部22係於旋轉筒2之外周面21於周向上間斷地形成,但亦可遍及周向之全長連續性地形成。又,於第2實施態樣中,凹部劃分構件35僅與多孔性板27之外表面27a之一部分重疊地配置,但亦可與外表面27a之整個面重疊地配置。
僅上述一實施態樣所具有之部分全部可適當地相互利用。
又,於第1及第2實施態樣中,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22a之多孔性板27較為平坦,但亦可以於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與調整體配置區域24中凹部22之深度不同之方式於底面22a設置階差。於該情形時,以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之底面22a與調整體配置區域24之底面22a相比變低之方式於底面22a設置階差,藉由此種階差,而將調整體未配置 區域23中之凹部22之深度形成得較調整體配置區域24之深度更深。又,於如此般於底面22a設置階差之情形時,於第2實施態樣中,於將凹部劃分構件35以橫跨該階差之方式(以橫跨凹部22之深度不同之2個區域23、24之方式)配置之情形時,較佳為使凹部劃分構件35變形為沿著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之形狀,或增加凹部劃分構件35中之底面22a位於相對較低之位置之調整體未配置區域23之厚度而進行應對。
又,本發明(第1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並不由圖1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100限制,亦可如圖15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100A般構成。再者,圖15係就說明容易之觀點而言,將旋轉筒2之軸長方向之一端側之側面(形成旋轉筒2內之空間B、C及D之俯視下呈圓形狀之板)之一部分以透視之狀態而表示。圖1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100係具備真空箱13及防風板15作為用以不使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300變形而穩定地轉印之機構,但如圖15所示,纖維堆積裝置100A不具備此種機構。又,於纖維堆積裝置100A中,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300係於配置於旋轉筒2之下方之真空輸送機17上(導入至該輸送機6上之芯部包裹片材500上),於該旋轉筒2之最下點直接轉印,因此,纖維堆積裝置100A亦不具備纖維堆積裝置100所具備之傳料輥12及網帶14。圖15中,符號42表示亦可應用於纖維堆積裝置100之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42係構成為藉由粉碎機43而粉碎片狀之木材紙漿45,製成解纖紙漿,並將該解纖紙漿(纖維材料)送入至導管11內。又,於導管11之中途,設置有導入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44。
於圖15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100A中,空間B及空間C以及空間D之一部分(空間D中之位於較纖維堆積物300之轉印位置更靠旋轉筒2之旋轉方向R2之上游側之區域)係設定為負壓,於空間B上(導管11內)形成於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300係於保持被抽吸至凹部22內之 原樣之狀態下,藉由旋轉筒2之旋轉而被搬送至特定轉印位置(空間D上之旋轉筒2與真空輸送機17之對向位置,旋轉筒2之最下點),且於該轉印位置,藉由來自該輸送機6之抽吸而自凹部22中脫模,向被導入至該輸送機6上之芯部包裹片材500上轉印。於該轉印位置,藉由自空間D朝向真空輸送機17積極地進行鼓風,而可促進自凹部22之纖維堆積物300之脫模。此種所謂之轉印鼓風係於獲得如圖7所示之纖維堆積物300之相對較不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之情形時,於促進該纖維堆積物自集聚用凹部之脫模方面特別有效。
本發明(第1發明)中製造之吸收體被較佳地用作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吸收性物品係主要用於吸收保持尿、經血等自身體排泄之體液者。吸收性物品中例如包含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而廣泛包含用於自人體排出之液體之吸收之物品。
吸收性物品典型而言具備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介在配置於兩片材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吸收體亦可為上下表面由一片或複數片芯部包裹片材被覆。背面片材既可具有水蒸氣透過性,亦可不具有。吸收性物品進而亦可具備與該吸收性物品之具體之用途相應之各種構件。此種構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為公知。例如於將吸收性物品應用於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可於吸收體之立起之兩側部之進而外側,配置一對或二對以上之立體護翼。
關於上述本發明(第1發明)之實施態樣,進而揭示以下附記(纖維堆積裝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
<1>
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於外表面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且一面沿一方向搬送該集聚用凹部,一面使隨著藉由自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由具有複數個抽 吸孔之多孔性構件形成之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上纖維堆積者;且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與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調整體;上述調整體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之複數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
<2>
如上述<1>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調整體係按照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由近及遠之順序依序積層第1層及第2層而構成;且上述第1層包含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1層之複數個第1開口部及劃分形成各該第1開口部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且該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係包含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搬送方向延伸之MD劃分形成構件、及於與該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之CD劃分形成構件;於上述第2層中之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與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重疊之部分,與各該第1開口部對應地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2層之第2開口部,且複數個上述開口部分別包含於該俯視下相互重疊之該第1開口部及該第2開口部;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內部,上述第2開口部位於與上述CD劃分形成構件相隔之位置,且上述第2層中之與該CD劃分形成構件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
<3>
如上述<1>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調整體係由1層板形成,且包含作為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近之上述開口端部之第1開口部、及作為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之上述開口端部之第2開口部。
<4>
如上述<2>或<3>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第2開口部之開口面積(S2)相對於上述第1開口部之開口面積(S1)的比例(S2/S1)較佳為50~5%,進而較佳為15~7%。
<5>
如上述<2>至<4>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內部,上述第2開口部位於與上述MD劃分形成構件相隔之位置,且上述第2層中之與該MD劃分形成構件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
<6>
如上述<2>至<5>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第2開口部係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形成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中央。
<7>
如上述<2>至<6>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1個上述第1開口部與存在於其內部之上述第2開口部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關係。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調整體之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之上述剖視形狀係包括與該調整體之厚度方向平行之垂直壁部、及和與該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向平行之水平壁部,且於該厚度方向之中央部或其近旁具有包括該水平壁部之平坦之階差部。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厚度方 向上貫通上述調整體之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之剖視形狀係一部分包含曲線狀之壁部之形狀、或僅由於與上述調整體之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之斜線狀之壁部構成之形狀、或一部分包含上述斜線狀之壁部之形狀。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集聚用凹部包含:調整體配置區域,其於形成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上述調整體;及調整體未配置區域,其於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未配置該調整體;且該調整體未配置區域與調整體配置區域相比,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有成形體材料。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形成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將該凹部沿與該底面平行之方向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凹部劃分構件。
<12>
如上述<11>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凹部劃分構件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凹部劃分構件之複數個開口部,且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該凹部劃分構件之該開口部與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調整體之上述開口部重疊。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纖維堆積裝置包括旋轉筒、及對該旋轉筒之外周面供給成形體材料之導管,且上述旋轉筒係於其外周面具有上述集聚用凹部。
<14>
如上述<13>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旋轉筒包含:圓筒狀 之轉筒本體;抽吸調整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轉筒本體之外周部;空間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抽吸調整板之外表面側;作為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多孔性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空間板之外表面側;及圖案形成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多孔性板之外表面側;且上述調整體包括上述抽吸調整板及上述空間板。
<15>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用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者;且具備纖維堆積步驟,該纖維堆積步驟係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作為吸收體原料之成形體材料抽吸至上述纖維堆積裝置之集聚用凹部並使之纖維堆積。
<16>
如上述<15>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形體材料係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中之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未配置上述調整體之區域(上述調整體未配置區域)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於該集聚用凹部中之於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該調整體之區域(上述調整體配置區域)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
<17>
一種吸收體,其係使用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而製造者;且上述集聚用凹部中之與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未配置上述調整體之區域(調整體未配置區域)對應之部分為吸收體原料(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與於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該調整體之區域(調整體配置區域)對應之部分為吸收體原料(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
<18>
如上述<17>之吸收體,其中上述高基重部為厚壁部,上述低 基重部為薄壁部。
<19>
如上述<17>或<18>之吸收體,其中上述吸收體之一面係其全域大致平坦,另一面係於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之邊界部具有階差。
<20>
如上述<17>至<19>中任一項之吸收體,其中上述吸收體係於一面具有複數條俯視下呈連續直線狀之槽部配置成格子狀且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配置有俯視下呈四邊形形狀之凸部而成的凹凸部。
<21>
如上述<20>之吸收體,其中於上述吸收體之一面上,構成上述凹凸部之凸部之頂部與未形成該凹凸部之區域為大致同一平面。
以下,對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基於其較佳之實施態樣,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圖16中表示作為本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一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200,圖17中表示纖維堆積裝置200所具備之旋轉筒1。纖維堆積裝置200係如下裝置,即,包括於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22之旋轉筒1,且將隨著藉由自旋轉筒1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上纖維堆積而形成成形體。於由纖維堆積裝置200製造之成形體為用於拋棄式尿布或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情形時,成形體材料為吸收體原料。
成形體材料係包含纖維材料者。作為吸收體原料之成形體材料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先前一直用於經期衛生棉或衛生護墊、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各種者。例如使用解纖紙漿等紙漿纖維、嫘縈纖維、棉纖維等纖維素系纖維之短纖維、或聚乙烯等合成纖維之短纖維等。該等纖維材料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又, 作為吸收體原料,亦可與纖維材料一併使用吸水性聚合物。又,作為纖維狀之原料,亦可單獨使用纖維狀之吸水性聚合物或與纖維材料一併使用。進而,亦可視需要與纖維材料等一併使用除臭劑或抗菌劑等。
纖維堆積裝置200係如圖16所示,包括:旋轉筒1,其向箭頭R1方向旋轉驅動;導管11,其對旋轉筒1之外周面供給成形體材料;傳料輥12,其配置於旋轉筒1之斜下方,且向箭頭R2方向旋轉驅動;及真空輸送機(未圖示),其配置於傳料輥12之下方。纖維堆積裝置200中之真空輸送機係與此種纖維堆積裝置中之普通真空輸送機同樣地構成,包括:環狀之透氣性帶,其架設於驅動輥及從動輥;及真空箱,其配置於隔著該透氣性帶而與傳料輥12對向之位置。
於纖維堆積裝置200中,進而,真空箱13設置於旋轉筒1之周向上之導管11與傳料輥12之間,網帶14係以通過真空箱13與旋轉筒1之間及傳料輥12與旋轉筒1之間之方式配置,防風板15係接近於傳料輥12之外周面而設置。
以下,對作為纖維堆積裝置200之主要特點部分之旋轉筒1進行說明。本實施態樣之旋轉筒1係如圖17及圖18所示,於外周面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22,且包括轉筒本體3、及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透氣性之開孔構件4。集聚用凹部22係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遍及周向之全長而連續。成形體材料係於開孔構件4之外表面4a(集聚用凹部22之底面)纖維堆積。
轉筒本體3包括具有剛性之金屬製之筒狀體,且如圖18所示,於轉筒寬度方向(旋轉筒1之旋轉軸方向,圖中以符號X所示之方向)之中央部具有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其底部22A重疊之底部對應部31。此處,所謂「俯視」係指自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法線方向(與旋轉筒1之旋轉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外側觀察對象物(集聚用凹部等)之情 形。轉筒本體3係包含形成該轉筒本體3之周緣部之一對圓環部34、34,底部對應部31係由一對圓環部34、34夾持之部位。轉筒本體3之底部對應部31係包含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底部對應部31之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6個)貫通口32、及位於鄰接之2個貫通口32、32之間之不透氣性之肋部33,藉由具有貫通口32,該底部對應部31整體具有透氣性。複數個貫通口32係於轉筒本體3之周向(旋轉方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形成,於該周向上鄰接之2個貫通口32、32之間,不透氣性之肋部33於一對圓環部34、34之間於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而形成。肋部33原本發揮提高轉筒本體3本身之強度並且提高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強度之作用。
於第1實施態樣中,轉筒本體3不僅作為構成旋轉筒1之基本骨架之基礎體發揮功能,而且亦作為調整藉由自轉筒本體3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真空氣體)之流量之流量調整構件之一部分發揮功能。即,轉筒本體3之外周部(與開孔構件4重疊之部分)、具體而言肋部33及一對圓環部34、34亦為下述流量調整構件6之一部分,位於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肋部33亦為下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之一部分(劃分形成構件)。
開孔構件4係將藉由自旋轉筒1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真空氣體)傳導至轉筒外側且保持隨著真空氣體搬送而來之紙漿等成形體材料者。於開孔構件4之全域,形成有多個微細之透氣孔(未圖示),於集聚用凹部22通過旋轉筒1內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上期間,該透氣孔作為抽吸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孔發揮功能。於開孔構件4,可以0.4~1.5mm左右之間距呈鋸齒狀形成例如直徑0.2~0.6mm左右之圓孔作為透氣孔。作為開孔構件4,可使用金屬或樹脂製之網、或者於金屬或樹脂製之板上形成有多個微孔之多孔性之金屬板或樹脂板等。作為形成開孔構件4之多孔性之金屬板或樹脂板,例如使用於厚度0.1 ~0.5mm左右之金屬或樹脂製之板(不鏽鋼板等)上藉由沖孔、蝕刻等方法而形成有多個微孔者。
旋轉筒1係如圖17~圖19所示,除轉筒本體3及開孔構件4以外,更包括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內側面22B之環狀構件5。環狀構件5係規定集聚用凹部22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集聚用凹部22之寬度)者,且夾著集聚用凹部22而配置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寬度方向兩側部,該寬度方向一側部側之環狀構件5與另一側部側之環狀構件5之間隔(左右一對環狀構件之間隔)成為集聚用凹部22之寬度。又,環狀構件5係其沿著旋轉筒1之周向之內側端面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內側面22B,且成為決定集聚用凹部22之深度之要素。環狀構件5之安裝位置(上述左右一對環狀構件之間隔)、厚度(上述內側端面之高度)係考慮成形體(纖維堆積物)之寬度、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等而決定。環狀構件5為不透氣性,且例如包括不鏽鋼板等金屬板、或樹脂板,且其厚度為例如2~12mm左右。
作為本實施態樣之旋轉筒1之主要特點之一,可列舉如下方面,即,如圖18及圖19所示,於開孔構件4之內表面4b側(與作為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面之外表面4a側為相反側),配置有調整藉由自旋轉筒1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真空氣體)之流量之流量調整構件6。如上所述,本實施態樣中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包含轉筒本體3,且整體形成筒狀體。藉由旋轉筒1(轉筒本體3)之旋轉,開孔構件4與流量調整構件6一體地進行旋轉。於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8及圖19所示,開孔構件4與流量調整構件6係相互直接重疊,且於開孔構件4與流量調整構件6之間未配置其他構件。
流量調整構件6(轉筒本體3之外周部)係其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與開孔構件4相同,且於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部具有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其底部22A重疊之底部對應部6A。此處所謂之「俯 視」係如上所述。又,流量調整構件6中之除底部對應部6A以外之部分、即轉筒本體3之一對圓環部34、34係於本實施態樣中,成為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俯視下與環狀構件5重疊之環狀構件對應部。流量調整構件6(轉筒本體3)之圓環部34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係與環狀構件5之寬度相同。圓環部34係如圖19所示,其沿著旋轉筒1之周向(旋轉方向)之內側端面與環狀構件5一併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內側面22B。圓環部34係與底部對應部6A(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同樣地,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作為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可使用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等。
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轉筒本體3之底部對應部31)係如圖18~圖20所示,包括於厚度方向上貫通底部對應部6A之複數個開口部60(60A、60B、60C)及劃分形成各開口部60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底部對應部6A雖具有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但藉由具有流通空氣之開口部60,而使底部對應部6A整體具有透氣性。
本實施態樣中之流量調整構件6具有形狀不同之3種開口部60A、60B、60C作為複數個開口部60。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態樣中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於底部對應部6A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部具有第1開口部60A,夾著該第1開口部60A而於底部對應部6A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兩側各者具有第2開口部60B,夾著該第1開口部60A而於底部對應部6A之轉筒周向之前後各者具有第3開口部60C。第1開口部60A係形成俯視下矩形形狀,且其長度方向與轉筒周向一致。第2開口部60B之轉筒周向之長度比第1開口部60A短,且形成俯視下四邊形形狀。第3開口部60C係形成俯視下矩形形狀,且其長度方向與轉筒寬度方向X一致。而且,本實施態樣中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於轉筒周向上隔開特 定間隔地具有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6個)俯視下呈四邊形形狀之開口部群61(參照圖18)。亦即,流量調整構件6於其底部對應部6A包含具有形狀或大小不同之複數個開口部60之開口部群61,且開口部群61於轉筒周向上存在複數個。具體而言,開口部群61包括:1個第1開口部60A;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6個)第2開口部60B,其位於(鄰接)該1個第1開口部60A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兩側;及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2個)第3開口部60C,其位於(鄰接)該1個第1開口部60A之轉筒周向之前後。複數個開口部群61係與轉筒本體3之底部對應部31中之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6個)貫通口32呈1對1對應(參照圖17),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1個開口部群61與1個貫通口32相互重疊。所謂「形狀或大小不同」係例如對於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關於開口端部,於下文進行敍述),於第1開口部60A與第2開口部60B,其形狀及大小相同,但亦包括於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其形狀或大小不同之情形。
本實施態樣中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底部對應部6A)係如圖20所示,具有劃分形成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1開口部60A之俯視下呈梯形形狀之4個劃分形成構件65A、65B。其中之2個劃分形成構件65A、65A係以於轉筒周向延伸且相對向之方式配置,2個劃分形成構件65B、65B係以於轉筒寬度方向X(旋轉筒1之旋轉軸方向)延伸且相對向之方式配置。劃分形成構件65A之轉筒周向之兩端部與劃分形成構件65B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兩端部連結,且劃分形成有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第1開口部60A。劃分形成構件65A、65B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
又,本實施態樣中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底部對應部6A)係如圖20所示,包含複數個(本實施態樣中為8個)於沿轉筒周向延伸之劃分形成構件65A與轉筒本體3之圓環部34之間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的劃 分形成構件65C,進而,如上所述,具有亦為轉筒本體3之一部分之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肋部33。複數個第2開口部60B係分別藉由相互平行之2個劃分形成構件65C、65C與沿轉筒周向延伸之圓環部34及劃分形成構件65A而劃分形成。又,複數個第3開口部60C係分別藉由肋部33及劃分形成構件65B、65C與沿轉筒周向延伸之一對圓環部34、34而劃分形成。劃分形成構件65C及肋部33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
如上所述,本實施態樣中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底部對應部6A)係包含劃分形成構件65A、65B、65C及亦為轉筒本體3之一部分之肋部33,此時,劃分形成構件65A、65B、65C係如圖18所示,預先經一體化而製成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且該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裝卸自如地固定於轉筒本體3。即,於本實施態樣中,流量調整構件6之一部分可裝卸地固定於旋轉筒1之本體(轉筒本體3)。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係其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與轉筒本體3之底部對應部31之貫通口32(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該長度大致相同,如圖18及圖19所示,於配置於貫通口32內且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複數個劃分形成構件65C各自之端部,藉由螺釘等固定手段(未圖示)而可裝卸地固定於形成貫通口32之轉筒本體3之一對圓環部34、34之各者。
而且,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中之複數個開口部60(60A、60B、60C)中之至少一部分為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之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再者,所謂開口部60(60A、60B、60C)之開口端部係開口部60之深度方向(流量調整構件6之厚度方向)之一端部或另一端部。於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9及圖20所示,開孔構件4側之開口面積相對較大之第1開口部60A成為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劃分形成第1開口部60A之劃分形成構件65A係側視下自開孔構件4側朝向 旋轉筒1(轉筒本體3)之內側相對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法線2L(參照圖19)以特定角度α(參照圖19)傾斜地延伸而形成,且側視(剖視)下為直線狀。劃分形成第1開口部60A之其他劃分形成構件65B亦與劃分形成構件65A同樣地,形成為相對於底部22A之法線2L以特定角度傾斜地延伸之直線狀。如此,由相對於底部22A之法線2L傾斜地延伸之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A、65B劃分形成之第1開口部60A(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係其開口面積如圖19所示,隨著自開孔構件4離開而逐漸增加。
於本實施態樣中,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係於複數個開口部60中之一部分,更具有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即,複數個第2開口部60B係分別如圖19及圖20所示,與第1開口部60A相反,成為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劃分形成第2開口部60B之劃分形成構件65A、65C及轉筒本體3之圓環部34中僅劃分形成構件65A係如上所述,相對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法線2L傾斜地延伸而形成,劃分形成構件65C及圓環部34係分別相對於法線2L平行地延伸而形成,且側視(剖視)下為直線狀。如此,由相對於底部22A之法線2L傾斜地延伸之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A與相對於法線2L平行地延伸之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C及圓環部34劃分形成之第2開口部60B(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係其開口面積如圖19所示,隨著自開孔構件4離開而逐漸減少。
又,複數個第3開口部60C亦分別如圖20所示,與第1開口部60A相反,成為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劃分形成第3開口部60C之劃分形成構件65B、65C以及亦為轉筒本體3之一部分 之肋部33及一對圓環部34、34中僅劃分形成構件65B係如上所述,相對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法線2L傾斜地延伸而形成,劃分形成構件65C、肋部33及圓環部34係分別相對於法線2L平行地延伸而形成,且側視(剖視)下為直線狀。如此,由相對於底部22A之法線2L傾斜地延伸之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B與相對於法線2L平行地延伸之直線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C、肋部33及圓環部34劃分形成之第3開口部60C(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係其開口面積與第2開口部60B同樣地,隨著自開孔構件4離開而逐漸減少。
若如第1開口部60A(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般,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則與兩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相同之情形相比,抽吸成形體材料之空氣流(真空氣體)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開孔構件4)流動時之流量(每單位時間通過底部22A之空氣之量)增加,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變強。另一方面,若如第2開口部60B及第3開口部60C(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般,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則與兩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相同之情形相比,上述流量減少,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變弱。又,於集聚用凹部22纖維堆積紙漿纖維、合成纖維等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SAP)等作為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步驟中,纖維堆積物中之纖維材料及SAP之基重係依存於在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開孔構件4)流動之空氣流之流量。
因此,如本實施態樣般,於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開孔構件4之內表面4b側(與作為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面之外表面4a側為相反側),藉由配置具有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第1開口部60A之流量調整構件6,而使底部22A中之與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於底部22A之俯視下與開口部60A重疊之部分)與底部22A中之其 他部分(與第2開口部60B及第3開口部60C對應之部分)相比,空氣流之流量較多,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變強。因此,根據本實施態樣,可於底部22A中之與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上,形成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且於底部22A之其他部分上,形成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且可精度良好地調整成形體各部之基重,從而製造包含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之成形體(吸收體)。又,藉由使構成吸收體之材料(例如紙漿纖維、SAP等)集中於要求較高之吸收容量之部分,且其他部分極力謀求低基重化,而可獲得吸收性能與穿著不適感、不快感之減少之兩者優異之吸收體。
調整成形體各部之基重而製造基重局部性不同之成形體係亦可藉由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技術而實現,但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技術係如上所述,必需對複數個腔室分別進行抽吸之複數個抽吸機構,故有製造設備之成本變高以致成形體之製造成本之高漲之虞。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態樣,藉由流量調整構件6之使用,雖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但仍可使抽吸力局部性不同而調整成形體各部之基重。
又,作為製造基重局部性不同之成形體之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即,於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之情形時,使形成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開孔構件之開孔率存在局部性差異,而使該底部之抽吸力局部性不同。然而,伴有此種開孔構件之規格變更之成形體之製造方法由於以下原因而與本實施態樣相比性能上較差。即,因將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一部分設為抽吸力與其他部分相比較低之低抽吸部,故於欲使開孔構件中之與該低抽吸部對應之部分之開孔率降低之情形時,一般而言,考慮i)擴大開孔構件之透氣孔之間距之方法、或ii)縮小透氣孔之孔徑之方法。i)之方法存在如下情形,即,於藉由該方法而形成之低抽吸部,於透氣孔及其近旁與除此以外之部分,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之差變得顯著,兩部分之纖維堆積量產生明顯之差,結果有於在該低 抽吸部上纖維堆積且原本纖維堆積量應均勻之成形體之低基重部產生因此種纖維堆積量之差而引起之纖維堆積不均之虞。纖維堆積不均之產生係於成形體為例如用於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情形時,有導致吸收性能之降低、吸收性物品之穿著感之降低等之虞。又,ii)之方法係於例如成形體材料為紙漿纖維、SAP等吸收性材料之情形時,有因該吸收性材料而堵塞透氣孔之顧慮。
又,於本實施態樣中,構成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開口部群61)之複數個開口部60A、60B、60C各者雖開口面積於厚度方向上變化,但底部對應部6A(開口部群61)整體係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第1開口部60A與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之第2開口部60B及第3開口部60C夾著劃分形成構件65A、65B而相互鄰接,故開口面積(複數個開口部60A、60B、60C之開口面積之總和)係於流量調整構件6(底部對應部6A)之厚度方向上固定,藉由自轉筒本體3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係隔著底部22A(開孔構件4)而於旋轉筒1之內部側與外部側流量幾乎不變,故可有效地防止因流量調整構件6之採用而引起之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之降低、或由此導致之成形體材料易變成塊(結塊)等不良。
就為了更加確實地發揮上述流量調整構件6之作用效果之觀點而言,流量調整構件6之各部之尺寸等較佳為如下般設定。
於第1開口部60A(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於將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設為S1,將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設為S2之情形時,S2相對於S1之比例[(S2/S1)×100]較佳為150%以上,進而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而且,較佳為1000%以下,進而較佳為800%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50~1000%,進而較佳為200~1000%,更佳為500~800%。
劃分形成第1開口部60A之劃分形成構件65A之相對於法線2L之角度α(參照圖19)較佳為5°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而且,較佳為80°以下,進而較佳為45°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80°,進而較佳為10~45°。同樣地,劃分形成第1開口部60A之劃分形成構件65B之相對於法線2L之角度亦可設定為與上述角度α相同之範圍。再者,當於劃分形成構件65A及劃分形成構件65B使相對於法線2L之角度相同之情形時,第1開口部60A之俯視形狀於距開孔構件4較近一方之側與距開孔構件4較遠一方之側存在相似之關係。
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除肋部33以外之其他劃分形成構件65A、65B、65C)之厚度T1(參照圖19,相當於開口部60A、60B、60C之深度)較佳為30mm以上,進而較佳為50mm以上,而且,較佳為15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00mm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30~150mm,進而較佳為50~100mm。又,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之厚度T1相對於轉筒本體3(流量調整構件6)之圓環部34之厚度T2(參照圖19)的比例[=(T1/T2)×100]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80%以上,而且,較佳為100%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0~100%,進而較佳為80~100%。
若對纖維堆積裝置200進一步進行說明,則上述開孔構件4及環狀構件5係藉由未圖示之螺栓等而依序可裝卸地固定於亦為流量調整構件6之一部分之轉筒本體3之外周部。於本實施態樣中,固定於轉筒本體3之該等構件係分別如圖18所示,其長度方向(轉筒周向)之長度成為將旋轉筒1之周長大致2等分之長度,藉由針對各構件每2個固定於轉筒本體3,而可組裝旋轉筒1。
於纖維堆積裝置200中,於旋轉筒1之轉筒寬度方向X(旋轉筒1之旋轉軸方向)之一端,固定有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進行旋轉之俯視下呈圓形狀之旋轉板,轉筒本體3(流量調整構件6)、開孔構 件4及環狀構件5係藉由該旋轉板之旋轉而圍繞水平軸一體地進行旋轉。另一方面,於旋轉筒1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另一端,固定有固定於纖維堆積裝置200之其他構成構件且不旋轉之俯視下呈圓形狀之固定板。於該固定板,固定有將旋轉筒1(轉筒本體3)之內部於周向上隔成複數個區域之板,藉由該板,而於旋轉筒1(轉筒本體3)之內部,如圖16所示,形成有於轉筒周向上相互間被隔開之空間A、B及C。亦即,空間A~C彼此間係藉由自上述固定板朝向上述旋轉板設置之板而被隔開。即便固定於上述旋轉板之轉筒本體3等進行旋轉,固定於上述固定板之板亦不旋轉,因此,空間A、B及C之位置不變而固定。於空間A,連接有進氣風扇等未圖示之公知之排氣裝置(抽吸機構),藉由使該排氣裝置動作,而可將該空間A維持為負壓。於集聚用凹部22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A上期間,形成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開孔構件4之微細之透氣孔作為抽吸孔發揮功能。
再者,空間B通常係設定為較空間A更弱之負壓或壓力零(大氣壓)。於將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前,就該纖維堆積物之搬送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將空間B設為較弱之負壓,使該纖維堆積物抽吸保持於凹部22內,但若搬送性無特別問題,則考慮轉印性,空間B較佳為壓力零。又,空間C由於為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後之該凹部22通過之區域,故較佳為壓力零或正壓。
導管11係如圖16所示,其一端側覆蓋位於上述空間A上之旋轉筒1之外周面,於未圖示之另一端側,具有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例如包括粉碎機,該粉碎機係將片狀之木材紙漿粉碎而製成解纖紙漿,且將該解纖紙漿(纖維材料)送入至導管11內。於導管11之中途亦可設置導入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態樣中,於旋轉筒1之內部,形成有於其周向上相互間被隔開之複數個空間A~C,該等複數個空間A~C中之1個空間A(特定空間)藉由自旋轉筒1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維持為負壓,且對位於空間A上之旋轉筒1之外周面,藉由導管11而供給成形體材料,此時,空間A為未被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單一之空間,例如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抽吸腔室般,於轉筒寬度方向X上未被劃分成複數個區域。因此,如下所述,於將單一之排氣裝置(抽吸機構)連接於旋轉筒1並藉由該單一之抽吸機構而將單一之空間A維持為負壓之情形時,空間A之壓力於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前大致均勻,而且於該情形時,假設於未配置流量調整構件6之情形時,來自通過空間A上之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抽吸力於底部22A之全域大致均勻。
傳料輥12包含具有透氣性之圓筒狀之外周部,接受來自馬達等原動機之動力,而該外周部圍繞水平軸進行旋轉。於傳料輥12之內側(旋轉軸側)之非旋轉部分,形成有可對內部進行減壓之空間D。於空間D,連接有進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使該排氣裝置動作,而可將該空間D內維持為負壓。於傳料輥12之外周面,形成有多個將內外連通之抽吸孔。該等抽吸孔係於通過維持為負壓之空間D上期間,將空氣自外部吸入至內部,且藉由該抽吸力,而將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成形體)自旋轉筒1上向傳料輥12上順利地移行。
真空箱13係具有包含上下表面、左右之兩側面及背面之箱狀之形狀,且具有朝向旋轉筒1方向開口之開口部。真空箱13經由未圖示之排氣管等而連接有進氣風扇等公知之排氣裝置(未圖示),藉由該排氣裝置之動作,而可將真空箱13內維持為負壓。再者,真空箱13為用以使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不變形而穩定地轉印之裝置,於如本實施態樣般獲得相對較不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400(參照圖 22)之情形時,亦可不特別設置,或即使設置亦無需使用。網帶14係具有網眼之帶狀之透氣性帶呈環狀連結而成者,且被導引至複數個自由輥16及傳料輥12而於特定路徑上連續地移動。網帶14係藉由傳料輥12之旋轉而被驅動。網帶14係如圖16所示,於導管11之下游側端部11a之近旁,以導入至旋轉筒1之外周面上之後,依序通過真空箱13與旋轉筒1之間及傳料輥12與旋轉筒1之間之方式配置。網帶14係於通過真空箱13之開口部前方之期間,接觸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且於傳料輥12與旋轉筒1之最接近部附近,自旋轉筒1之外周面離開而向傳料輥12上移行。
網帶14具有與傳料輥12之上述抽吸孔相比較小之微孔,伴隨自傳料輥12之該抽吸孔之抽吸,亦進行自與該抽吸孔重疊之網帶14之微孔之抽吸。防風板15係夾著傳料輥12之外周面之寬度方向上之形成有上述抽吸孔之區域而於其兩側設置有一對,防止或減輕自側方之風之流入,防止自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之纖維堆積物(成形體)之變形等。
繼而,對使用上述纖維堆積裝置200連續地製造吸收體(成形體)之方法、即本發明(第2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本實施態樣之製造方法係具備如下步驟,即,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成形體材料(吸收體原料)抽吸至纖維堆積裝置200中之旋轉筒1之集聚用凹部22並使之纖維堆積而獲得纖維堆積物400,將該纖維堆積物400自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且以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將該被覆之狀態之纖維堆積物400連同芯部包裹片材500一起切割成特定大小。本實施態樣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係製造如下吸收體,即包含:高基重部,其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中之與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上纖維堆積的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及低基重部,其於底部22A之其他部分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
首先,使各自所連接之排氣裝置動作而將旋轉筒1內之空間A、傳料輥12內之空間D、及真空箱13內設為負壓。藉由將空間A內設為負壓,而於導管11內,產生將成形體材料搬送至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空氣流(真空氣體)。於本實施態樣中,連接於旋轉筒1之排氣裝置(抽吸機構)為1個,自轉筒本體3之內部側(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抽吸係藉由該單一之抽吸機構而實現。成形體材料之向集聚用凹部22之抽吸係藉由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自旋轉筒1之旋轉中心(旋轉軸)進行抽吸而實施。因此,藉由單一之抽吸機構而設為負壓之旋轉筒1內之空間A內之壓力係於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前大致均勻。又,使旋轉筒1及傳料輥12旋轉,而使配置於傳料輥12之下方之未圖示之真空輸送機動作。
然後,若使上述纖維材料導入裝置動作,而將成形體材料供給至導管11內,則該成形體材料隨著於導管11內流動之空氣流,成為飛散狀態而朝向旋轉筒1之外周面供給。
於搬送由導管11覆蓋之部分期間,於旋轉筒1之集聚用凹部22,如圖21所示,成形體材料410被抽吸而纖維堆積。當於不具備流量調整構件6之普通旋轉筒中,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作為將其內部維持為負壓之抽吸機構之情形時,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中之成形體材料之抽吸力(空氣流之流量)無不均而大致均勻,但於本實施態樣中,藉由上述流量調整構件6之流量調整(分配)功能,上述抽吸力局部性不同而不均勻,於底部22A中之與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相對較強,於除該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相對較弱。因此,成形體材料係如圖21所示,於底部22A中之與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上相對較多地纖維堆積,於底部22A之其他部分上相對較少地纖維堆積。圖21中,自上方朝向下方之複數個箭頭表示上述抽吸力(空氣流),而且該箭頭之大小模式性地表示上述抽吸力之相對性大小。如圖21中模式性地表示般,上述抽 吸力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複數個開口部60(60A、60B、60C)]中之距底部22A(開孔構件4)相對較遠一方之端部及其近旁,遍及轉筒寬度方向X之全幅而大致均勻,但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中之距底部22A相對較近一方之端部及其近旁,於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第1開口部60A相對較強,於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之第2開口部60B(及第3開口部60C)相對較弱。
以如此之方式,使成形體材料410於集聚用凹部22內纖維堆積而獲得纖維堆積物400後,進而使旋轉筒1旋轉。然後,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400若來到真空箱13之對向位置,則藉由自真空箱13之抽吸,而成為吸附於網帶14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被搬送至傳料輥12與旋轉筒1之最接近部或其近旁。然後,吸附於網帶14之狀態之纖維堆積物400藉由自傳料輥12側之抽吸,而自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與網帶14一併向傳料輥12上轉印。
圖22中表示剛自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後之纖維堆積物400之一部分。纖維堆積物400係如圖7所示,與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第1開口部60A(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對應之部分成為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430A,與底部對應部6A之其他部分(第2開口部60B及第3開口部60C)對應之部分成為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440B。又,該纖維堆積物400之一面400a(與凹部22之底部22A之接觸面)大致平坦,另一方面,另一面400b(和與凹部22之底部22A之接觸面為相反側之面)成為起伏較大之凹凸面。纖維堆積物400係於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具有高基重部430A。
自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且轉印至傳料輥12上之纖維堆積物400係一面受到自傳料輥12側之抽吸,一面被搬送,且向被導入至配置於傳料輥12之下方之未圖示之真空輸送機上之包括衛生紙或透液性之不織 布等之芯部包裹片材500上交接。其後,沿著芯部包裹片材500之搬送方向之兩側部被折回,纖維堆積物400之上下兩面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而且,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之狀態之纖維堆積物400視需要於藉由加壓輥等壓縮機構(未圖示)而於厚度方向上被壓縮後,藉由切割器而切割成特定大小,從而獲得包括由芯部包裹片材500被覆之成形體之吸收體。再者,於纖維堆積物400於厚度方向上被壓縮之情形時,高基重部430A成為密度相對較高之高密度部,低基重部440B成為密度相對較低之低密度部。所獲得之纖維堆積物400成為於中央具有高基重部且於周圍具有低基重部之吸收體(成形體)。
根據上述本實施態樣之纖維堆積裝置200及使用其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藉由於集聚用凹部22(開孔構件4之)之底部22A之非纖維堆積面側配置具有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第1開口部60A之流量調整構件6,而可使通過底部22A中之與第1開口部60A對應之部分之空氣流之流量較通過底部22A中之其他部分之空氣流之流量更多,藉此,雖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空氣流產生機構),但仍可使吸收體(纖維堆積物)之所期望之部位之基重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增加,從而獲得包含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之吸收體(纖維堆積物)。
於吸收體內形成基重不同之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係具有可獲得柔軟且穿戴感提高之吸收體等優點。特別是於高基重部之前後或周圍形成有低基重部之吸收體較為柔軟且穿戴感優異。又,將包含高基重部及低基重部之吸收體於厚度方向上加壓壓縮而於該吸收體內形成密度不同之高密度部及低密度部係具有可獲得吸收性能提高之吸收體等優點。此種吸收體例如可於低密度部使體液迅速透過,於高密度部吸收、固定體液。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之另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再者,關於下述另一實施態樣,主要說明 與上述實施態樣不同之構成部分,相同之構成部分附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不特別進行說明之構成部分係適當應用對上述實施態樣之說明。
於圖18所示之上述實施態樣中,轉筒本體3之外周部(肋部33及一對圓環部34、34)作為流量調整構件6之一部分而發揮功能,且將流量調整構件6之另一部分(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裝卸自如地固定於轉筒本體3,但亦可如圖23所示,構成為將流量調整構件6之全部可裝卸地固定於作為流量調整構件實質上不發揮功能之轉筒本體3。圖23所示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其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與開孔構件4相同,且於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部具有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其底部22A重疊之底部對應部6A。圖23所示之流量調整構件6中之除底部對應部6A以外之部分、即流量調整構件6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兩側部6B、6B係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俯視下與環狀構件5及轉筒本體3之圓環部34重疊。流量調整構件6之側部6B之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係與環狀構件5及圓環部34各自之寬度相同。
於圖23所示之流量調整構件6中,於其底部對應部6A,複數個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劃分形成構件65A、65B、65C)於轉筒周向上隔開特定間隔而配置,進而,於鄰接之2個劃分形成構件單元66、66之間,配置有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俯視下呈矩形形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D。劃分形成構件65D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且遍及流量調整構件6之兩側部6B、6B間而連續,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之俯視下與轉筒本體3之肋部33重疊。
圖23所示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與圖18所示之上述實施態樣中之開孔構件4及環狀構件5同樣地,藉由未圖示之螺栓等,而裝卸自如地固定於轉筒本體3之外周部。圖23所示之流量調整構件6係圖23如所示,其長度方向(轉筒周向)之長度成為將旋轉筒1之周長大致2等分之長 度,且藉由將2個該流量調整構件6固定於轉筒本體3,而可組裝旋轉筒1。於如此般組裝之旋轉筒1中,複數個第2開口部60B係分別藉由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2個劃分形成構件65C、65C與沿轉筒周向延伸之流量調整構件6之側部6B及劃分形成構件65A而劃分形成,複數個第3開口部60C係分別藉由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劃分形成構件65B、65C、65D與沿著轉筒周向延伸之流量調整構件6之兩側部6B、6B而劃分形成。
圖24中表示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又一實施態樣之主要部分。於圖24所示之實施態樣中,劃分形成第1開口部60A(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劃分形成構件65A'於側視下呈大致階梯狀折彎形成。劃分形成構件65A'係如圖24所示,包括:第1部分65A1',其自開孔構件4側朝向旋轉筒1(轉筒本體3)之內側相對於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法線2L平行地延伸;第2部分65A2',其自該第1部分65A1'之端部朝向轉筒寬度方向X之外側沿與法線2L正交之方向延伸;及第3部分65A3',其自該第2部分65A2'之端部朝向轉筒本體3側相對於法線2L平行地延伸;且第1部分65A1'與第2部分65A2'所成之角度、及第2部分65A2'與第3部分65A3'所成之角度分別為直角。第1部分65A1'、第2部分65A2'及第3部分65A3'係分別於側視(剖視)下為直線狀。雖未圖示,但劃分形成構件65B亦與劃分形成構件65A'同樣地,於側視下呈大致階梯狀折彎形成。藉由圖24所示之實施態樣,亦發揮與上述實施態樣相同之效果。
圖25及圖26中表示本發明(第2發明)之旋轉筒之又一實施態樣(旋轉筒1A)之主要部分。於旋轉筒1A中,於開孔構件4之外表面4a側,與外表面4a重疊地配置有將集聚用凹部22於與外表面4a平行之方向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凹部劃分構件51。
若對旋轉筒1A進一步進行說明,則如圖25及圖26所示,開孔構 件4係由配置於外表面4a側之凹部劃分構件51、與配置於內表面4b側且較流量調整構件6更靠旋轉筒1A之外方側之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夾著。兩構件51、52係與開孔構件4重疊配置,於凹部劃分構件51與開孔構件4之間及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與開孔構件4之間,不配置其他構件。又,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該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重疊之兩構件51、52之底部對應部51A、52A分別包括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底部對應部51A、52A之複數個開口部53、54及劃分形成各該開口部53、54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56,且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6係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對應。凹部劃分構件51及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分別係其轉筒寬度方向X之長度(寬度)與開孔構件4相同,於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部具有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與其底部22A重疊之底部對應部51A、52A。此處所謂之「俯視」係如上所述。
如此,於由凹部劃分構件51與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夾著開孔構件4之情形時,各構件4、51、52間易密接,藉此,可使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之轉印性等提高。特別是藉由位於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之側之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與開孔構件4密接,而更有效地防止成形體材料進入至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與開孔構件4之間之不良,進而,更有效地防止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之轉印不良。又,若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構件56與流量調整構件6密接而兩構件56、6間無間隙,則更有效地防止藉由自旋轉筒1A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真空氣體)之洩漏(漏氣),更加確實地發揮藉由流量調整構件6實現之空氣流之流量調整功能。
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包括沿轉筒寬度方向X延伸之俯視下呈直線狀之複數條寬度方向線狀構件、及與該複數條寬度 方向線狀構件正交之俯視下呈直線狀之複數條周向線狀構件,且藉由該等線狀構件而於俯視下形成為格子狀。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53位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且俯視下具有四邊形形狀。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上述寬度方向線狀構件及上述周向線狀構件)包括不鏽鋼、鋁、鐵等金屬或樹脂等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於凹部劃分構件51之底部對應部51A中之俯視下與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第1開口部60A重疊之部位,形成有與該第1開口部60A中之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同形狀同尺寸且較底部對應部51A之其他開口部53開口面積更大之大開口部53A。
又,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6亦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同樣地,藉由複數個線狀構件而於俯視下形成為格子狀,且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54位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且於俯視下具有四邊形形狀。於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底部對應部52A中之俯視下與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第1開口部60A重疊之部位,形成有與該第1開口部60A中之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同形狀同尺寸且較底部對應部52A之其他開口部54開口面積更大之大開口部54A。
再者,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第2開口部60B之大小係相當於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中之除大開口部53A以外之其他開口部53之2個之大小。又,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流量調整構件6之第2開口部60B、和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中與大開口部53A於轉筒寬度方向X上鄰接且包括於轉筒寬度方向X上鄰接之2個開口部53之開口部群(相當於轉筒周向1行×轉筒寬度方向2行之開口部)係呈1對1對應。流量調整構件6之第2開口部60B與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54之關係亦與此相同。
又,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之第3開口部60C之大小係相 當於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構件55中之除大開口部53A以外之其他開口部53之12個之大小。又,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流量調整構件6之第3開口部60C、和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中與大開口部53A於轉筒周向上鄰接且包括於轉筒寬度方向X上鄰接之6個開口部53之行於轉筒周向上鄰接2行而成之開口部群(相當於轉筒周向2行×轉筒寬度方向6行之開口部)係呈1對1對應。流量調整構件6之第3開口部60C與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54之關係亦與此相同。
集聚用凹部22係藉由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而劃分成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複數個開口部53(53A)對應之複數個凹部。各該凹部包括開孔構件4(底部22A)、及包括自該開孔構件4沿其法線方向立設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之側壁,且該開孔構件4之整體成為抽吸成形體材料之抽吸部。各該凹部各自之由包括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之側壁包圍之空間(凹部之內部空間)為開口部53(53A)。
如上所述,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6係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對應。即,對於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必定對向配置有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6。於旋轉筒1A中,對於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上述寬度方向線狀構件及上述周向線狀構件),呈1對1對應有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6(上述寬度方向線狀構件及上述周向線狀構件),因此,凹部劃分構件51之複數個開口部53(53A)與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複數個開口部54(54A)亦呈1對1對應。即,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凹部劃分構件51之1個開口部53(53A)與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1個開口部54(54A)重疊。又,1個開口部53和與之對應之1個開口部54(於集聚用凹部22之俯視下相互重疊之開口部53、54)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 關係。於旋轉筒1A中,開口部54相對於所對應之開口部53之相似比為1,開口部53(53A)與開口部54(54A)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疊合之關係。
包括此種構成之旋轉筒1A之纖維堆積裝置可與上述纖維堆積裝置200同樣地使用,根據上述製造方法,可連續地製造吸收體。於集聚用凹部22通過旋轉筒1A之維持為負壓之空間A(參照圖1)上期間,於凹部22之底部22A中,於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53(53A)對應之部位,如通常般進行自底部22A之抽吸,相對於此,於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對應之部位(底部22A之與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之接觸部位),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為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故不進行自底部22A之抽吸。然而,於本實施態樣中,使成形體材料不僅於開口部53(53A)上纖維堆積,而且亦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上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係於導管11之上游側,僅於開口部53(53A)纖維堆積,若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高度甚至達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凹部劃分構件51)之厚度,則隨著成形體材料彼此之纏結與搬送成形體材料之導管11內之空氣之流動,成形體材料亦於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上開始纖維堆積。於凹部22通過導管11之下游側端部11a時,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成為完全由成形體材料覆蓋之狀態。
圖27中表示於上述製造方法中剛自旋轉筒1A之集聚用凹部22中脫模後之纖維堆積物400'。如圖27所示,於纖維堆積物400'之一面400a(與集聚用凹部22之底部22A之接觸面),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格子狀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55對應地呈格子狀配置有於X方向(轉筒寬度方向)及與其正交之方向之兩方向延伸之複數條俯視下呈連續直線狀之槽部(凹部)97,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與凹部劃分構件51之複數個開口部53(53A)對應地配置有俯視下呈四邊形形狀之凸部490(490A), 一面400a成為凹凸面。另一方面,纖維堆積物400'之另一面400b(和與凹部22之底部22A之接觸面為相反側之面)係與圖22所示之纖維堆積物400之另一面400b同樣地,藉由高基重部430A與低基重部440B而成為起伏較大之凹凸面,且於轉筒寬度方向X之中央具有高基重部430A(參照圖22(a))。於將纖維堆積物400'用作例如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情形時,槽部480成為撓性軸,故吸收體之柔軟性提高。又,該槽部480亦具有使排泄至吸收體(纖維堆積物400')之液體擴散之效果,故可有效地利用吸收體(纖維堆積物400')整體。進而,若利用加壓裝置等而壓縮該吸收體(纖維堆積物400'),則凸部490成為吸收性材料以高密度狀態存在之「密部」,槽部成為相對於「密部」吸收性材料以低密度狀態存在之「疏部」。亦即,於吸收體周圍區域(纖維堆積物400'之除高基重部430A以外之區域),形成有「密部」與「疏部」相互鄰接之疏密構造。藉此,體現排泄至吸收體周圍區域之液體於「疏部」快速透過之後由鄰接之「密部」吸收、固定之液體吸收機制,吸收體周圍區域中之吸收性能提高。因此,於藉由吸收體周圍區域之低基重化而使穿戴感提高之吸收體中,發揮可有效地防止因吸收性材料較少而引起之吸收體周圍區域之吸收性能降低之效果。
本發明(第2發明)並不由上述實施態樣限制,可適當進行變更。例如,於上述實施態樣中,集聚用凹部22於旋轉筒1之外周面遍及周向之全長而連續性地形成,但亦可於周向上間斷地形成,於該情形時,可以包括實質上不使空氣通過之難透氣性或不透氣性構件之環狀構件5形成於周向上鄰接之2個集聚用凹部22、22間之最外表面,以不使成形體材料堆積於該凹部22、22間。又,於圖18及圖23所示之上述實施態樣中,固定於轉筒本體3之各構件6、4、5係分別具有將旋轉筒1之周長大致2等分之長度,且針對各構件組合2個而構成,但亦可包括單一之環狀構件,亦可組合3個以上而構成。
又,於上述實施態樣中,流量調整構件6之底部對應部6A係複數個開口部60中之一部分(60B、60C)為距開孔構件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但於本發明中,複數個開口部60中之一部分只要如第1開口部60A般,為距開孔構件4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之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即可,流量調整構件6亦可不於底部對應部6A具有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於圖28所示之實施態樣中,劃分形成第2開口部60B之劃分形成構件65A(開口部劃分形成部65之一部分)於側視下形成直角三角形形狀,且該側視下呈直角三角形形狀之劃分形成構件65A中之與集聚用凹部22之內側面22B(肋部33)之對向面與該內側面22B平行,藉此,第2開口部60B之開口面積於其深度方向上固定,第2開口部60B不成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即,圖28所示之實施態樣中之流量調整構件6於複數個開口部60中之一部分,具有開口面積於其深度方向上固定之開口部(第2開口部60B)。
又,於上述實施態樣中,流量調整構件6可裝卸地固定於轉筒本體3,但亦可一體不可分地固定於轉筒本體3。又,於旋轉筒1A(參照圖25)中,凹部劃分構件51之底部對應部51A中之複數個開口部53亦可全部為同形狀同尺寸,於底部對應部51A亦可不形成大開口部53A。關於凹部劃分構件對應構件52之開口部54亦同樣。
又,本發明(第2發明)之纖維堆積裝置並不由圖16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200限制,亦可如圖29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200A般構成。再者,於圖29中,就說明容易之觀點而言,將旋轉筒2之軸長方向之一端側之側面(形成旋轉筒1內之空間A、B及C之俯視下呈圓形狀之板)之一部分以透視之狀態表示。圖16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200係具備真空箱13及防風板15作為用以使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400不變 形而穩定地轉印之機構,但如圖29所示,纖維堆積裝置200A不具備此種機構。又,於纖維堆積裝置200A中,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400於配置於旋轉筒1之下方之真空輸送機17上(導入至該輸送機17上之芯部包裹片材500上),於該旋轉筒1之最下點直接轉印,因此,纖維堆積裝置200A亦不具備纖維堆積裝置200所具備之傳料輥12及網帶14。圖29中,符號42表示亦可應用於纖維堆積裝置200之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成形體材料導入裝置42係構成為藉由粉碎機43而將片狀之木材紙漿45粉碎,製成解纖紙漿,並將該解纖紙漿(纖維材料)送入至導管11內。又,於導管11之中途,設置有導入吸水性聚合物之粒子之吸水性聚合物導入部44。
於圖29所示之纖維堆積裝置200A中,空間A及空間B以及空間C之一部分(空間C中之位於較纖維堆積物400之轉印位置更靠旋轉筒1之旋轉方向R1之上游側之區域)係設定為負壓,於空間A上(導管11內)形成於集聚用凹部22內之纖維堆積物400係於保持被抽吸至凹部22內之原樣之狀態下,藉由旋轉筒1之旋轉而被搬送至特定轉印位置(空間C上之旋轉筒1與真空輸送機17之對向位置,旋轉筒1之最下點),於該轉印位置,藉由自該輸送機17之抽吸而自凹部22中脫模,向被導入至該輸送機17上之芯部包裹片材500上轉印。於該轉印位置,藉由自空間C朝向真空輸送機17積極地進行鼓風,而可促進自凹部22之纖維堆積物400之脫模。此種所謂之轉印鼓風係於獲得圖22所示之纖維堆積物400之相對較不易變形之形狀之纖維堆積物之情形時,於促進該纖維堆積物之自集聚用凹部之脫模方面特別有效。
於本發明(第2發明)中製造之吸收體較佳地用作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吸收性物品係主要用於吸收保持尿、經血等自身體排泄之體液者。吸收性物品例如包含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廣泛地包含用於自人體排出之液體之吸 收之物品。
吸收性物品典型而言具備正面片材、背面片材及介在配置於兩片材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體。吸收體亦可由一片或複數片芯部包裹片材被覆上下表面。背面片材既可具有水蒸氣透過性,亦可不具有。吸收性物品進而亦可具備與該吸收性物品之具體之用途相應之各種構件。此種構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為公知。例如於將吸收性物品應用於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之情形時,可於吸收體之立起之兩側部之更外側,配置一對或二對以上之立體護翼。
關於上述本發明(第2發明)之實施態樣,進而揭示以下之附記(纖維堆積裝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及吸收體)。
<1A>
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包括於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之旋轉筒且將隨著藉由自該旋轉筒之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上纖維堆積而形成成形體者;且 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係由透氣性之開孔構件形成,且於該開孔構件之外表面側纖維堆積有成形體材料,於該開孔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流量之流量調整構件,且藉由上述旋轉筒之旋轉而使該開孔構件與該流量調整構件一體地進行旋轉; 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中之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與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部重疊之底部對應部包括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底部對應部之複數個開口部及劃分形成各該開口部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中之一部分為距上述開孔構件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之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
<2A>
如上述<1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之上述 底部對應部係於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中之一部分,更具有距上述開孔構件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大之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
<3A>
如上述<2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係於其上述底部對應部,包含具有形狀或大小不同之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之開口部群,且該開口部群於轉筒周向上存在複數個。
<4A>
如上述<3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開口部群係於上述旋轉筒之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具有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第1開口部,且夾著該第1開口部而於該寬度方向之兩側各者具有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之第2開口部,夾著該第1開口部而於該旋轉筒之周向之前後各者具有作為上述開孔構件側大開口型開口部之第3開口部。
<5>
如上述<1A>至<4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之上述底部對應部中之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之各開口面積之總和係於該流量調整構件之厚度方向上固定。
<6>
如上述<1A>至<5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劃分形成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上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之至少一部分(劃分形成構件)係側視下自上述開孔構件側朝向上述旋轉筒之內側相對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之法線以特定角度傾斜地延伸而形成。
<7A>
如上述<6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之 一部分(劃分形成構件)之相對於上述法線之角度較佳為5°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而且,較佳為80°以下,進而較佳為45°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5~80°,進而較佳為10~45°。
<8A>
如上述<1A>至<7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俯視形狀係於距上述開孔構件較近一方之側與距該開孔構件較遠一方之側成為相似之關係。
<9A>
如上述<1A>至<5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劃分形成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之上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之至少一部分係側視下呈大致階梯狀折彎形成。
<10A>
如上述<1A>至<4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係於複數個上述開口部中之一部分具有開口面積於其深度方向上固定之開口部。
<11A>
如上述<10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開口面積於其深度方向上固定之上述開口部係劃分形成該開口部之上述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之一部分(劃分形成構件)於側視下形成直角三角形形狀,且該側視下呈直角三角形形狀之該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之一部分中之與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內側面之對向面與該內側面平行。
<12A>
如上述<1A>至<11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距上述開孔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S2相對於距該開孔構件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之開口面積S1的比例[(S2/S1)×100]較佳為150%以上,進而較佳為200%以 上,更佳為500%以上,而且,較佳為1000%以下,進而較佳為800%以下,更具體而言,較佳為150~1000%,進而較佳為200~1000%,更佳為500~800%。
<13A>
如上述<1A>至<12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裝卸自如地固定於上述旋轉筒之本體。
<14A>
如上述<1A>至<13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旋轉筒之內部,形成有於其周向上相互間被隔開之複數個空間,且該等複數個空間中之至少1個特定空間藉由上述抽吸而維持為負壓,且對位於該特定空間上之該旋轉筒之外周面供給成形體材料,且該特定空間為未被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單一之空間。
<15A>
如上述<1A>至<14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開孔構件之外表面側,與該外表面重疊地配置有將上述集聚用凹部沿與該外表面平行之方向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凹部劃分構件。
<16A>
如上述<14A>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將上述特定空間維持為負壓之情形時之該特定空間之壓力係於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前大致均勻。
<17A>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用如上述<1A>至<16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製造吸收體者;且製造如下吸收體,即包含:高基重部,其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部中之與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對應之部分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及低基重部,其於該底部之其他 部分上纖維堆積之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
<18A>
如上述<17A>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具備如下步驟,即,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成形體材料(吸收體原料)抽吸至上述纖維堆積裝置中之上述旋轉筒之上述集聚用凹部並使之纖維堆積,而獲得纖維堆積物,將該纖維堆積物自該集聚用凹部中脫模且以片材被覆,將該被覆之狀態下之該纖維堆積物連同該片材一起切割成特定大小。
<19A>
如上述<18A>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成形體材料之向上述集聚用凹部之抽吸係藉由使用單一之抽吸機構自上述旋轉筒之旋轉中心進行抽吸而實施。
<20A>
一種吸收體,其係使用如上述<1A>至<16A>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而製造者;且包含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多之高基重部、及與該高基重部相比成形體材料之纖維堆積量相對較少之低基重部,且上述高基重部為與上述流量調整構件之上述底部對應部之上述開孔構件側小開口型開口部對應之部分。
<21A>
如上述<20A>之吸收體,其於中央具有上述高基重部,於周圍具有上述低基重部。
2X‧‧‧方向
2Y‧‧‧方向
8‧‧‧第1層
9‧‧‧第2層
10‧‧‧調整體
21‧‧‧外周面
22‧‧‧集聚用凹部
22a‧‧‧底面
25‧‧‧抽吸調整板
26‧‧‧空間板
27‧‧‧多孔性板
27a‧‧‧外表面
27b‧‧‧內表面
28‧‧‧圖案形成板
28a‧‧‧外表面
81‧‧‧第1開口部
82‧‧‧開口部劃分形成部
83‧‧‧MD劃分形成構件
84‧‧‧CD劃分形成構件
91‧‧‧第2開口部
92‧‧‧C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
93‧‧‧MD劃分形成構件對應部及其近旁
R2‧‧‧方向
W1‧‧‧寬度
W2‧‧‧寬度
W3‧‧‧寬度
W4‧‧‧寬度

Claims (16)

  1. 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於外表面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且一面沿一方向搬送該集聚用凹部,一面使隨著藉由自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而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由具有複數個抽吸孔之多孔性構件形成之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上纖維堆積者;且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與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調整體;上述調整體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之複數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上述調整體係按照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由近及遠之順序依序積層第1層及第2層而構成;上述第1層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1層之複數個第1開口部;於上述第2層中之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與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重疊之部分,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2層之第2開口部;上述第1開口部與上述第2開口部呈1對1對應。
  2. 一種纖維堆積裝置,其係於外表面具有供成形體材料纖維堆積之集聚用凹部,且一面沿一方向搬送該集聚用凹部,一面使隨著藉由自內部側之抽吸而產生之空氣流而搬送之成形體材料於由具有複數個抽吸孔之多孔性構件形成之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上纖維堆積者;且於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與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之 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調整上述空氣流之調整體;上述調整體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調整體之複數個開口部,且該開口部係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相對較遠一方之開口端部與相對較近一方之開口端部相比開口面積較小;其中上述調整體係按照距上述多孔性構件由近及遠之順序依序積層第1層及第2層而構成;且上述第1層包含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1層之複數個第1開口部及劃分形成各該第1開口部之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且該開口部劃分形成部係包含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搬送方向延伸之MD劃分形成構件、及於與該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之CD劃分形成構件;於上述第2層中之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與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重疊之部分,與各該第1開口部對應地形成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第2層之第2開口部,且複數個上述開口部分別包含於該俯視下相互重疊之該第1開口部及該第2開口部;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內部,上述第2開口部位於與上述CD劃分形成構件相隔之位置,且上述第2層中之與該CD劃分形成構件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
  3. 如請求項2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內部,上述第2開口部位於與上述MD劃分形成構件相隔之位置,且上述第2層中之與該MD劃分形成構件重疊之部分及其近旁具有不使空氣通過之不透氣性。
  4. 如請求項2或3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第2開口部係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形成於複數個上述第1開口部各自之中央。
  5. 如請求項2或3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 下,1個上述第1開口部與存在於其內部之上述第2開口部係處於俯視形狀相互相似之關係。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集聚用凹部包含:調整體配置區域,其於形成該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配置有上述調整體;及調整體未配置區域,其於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未配置該調整體;且該調整體未配置區域與調整體配置區域相比,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成形體材料。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於形成上述集聚用凹部之底面之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外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重疊地配置有將該凹部沿與該底面平行之方向劃分成複數個區域之凹部劃分構件。
  8. 如請求項7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凹部劃分構件具有於厚度方向上貫通該凹部劃分構件之複數個開口部,且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之俯視下,該凹部劃分構件之該開口部與於厚度方向上貫通上述調整體之上述開口部重疊。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纖維堆積裝置包括旋轉筒、及對該旋轉筒之外周面供給成形體材料之導管,且上述旋轉筒於其外周面具有上述集聚用凹部。
  10. 如請求項9之纖維堆積裝置,其中上述旋轉筒包含:圓筒狀之轉筒本體;抽吸調整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轉筒本體之外周部;空間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抽吸調整板之外表面側;作為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多孔性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空間板之外表面側;及圖案形成板,其重疊地固定於該多孔性板之外表面側;且上述調整體包括上述抽吸調整板及上述空間板。
  11.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纖 維堆積裝置者;且具備纖維堆積步驟,該纖維堆積步驟係將隨著空氣流供給之之吸收體原料即成形體材料抽吸至上述纖維堆積裝置之集聚用凹部並使之纖維堆積。
  12. 如請求項11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形體材料係於上述集聚用凹部中之上述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之未配置上述調整體之區域相對而言高基重地纖維堆積,於該集聚用凹部中之該多孔性構件之內表面側之配置有該調整體之區域相對而言低基重地纖維堆積。
  13. 如請求項1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高基重部為厚壁部,上述低基重部為薄壁部。
  14. 如請求項1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體之一面係其全域大致平坦,另一面係於上述高基重部與上述低基重部之邊界部具有階差。
  15. 如請求項12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體係於一面具有複數條俯視下呈連續直線狀之槽部配置成格子狀且於該格子之眼之部分配置有俯視下呈四邊形形狀之凸部而成的凹凸部。
  16. 如請求項15之吸收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吸收體之一面,構成上述凹凸部之凸部之頂部與未形成該凹凸部之區域為大致同一平面。
TW102120811A 2012-06-11 2013-06-11 Fiber stacking device TWI566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1845A JP5457506B2 (ja) 2012-06-11 2012-06-11 積繊装置
JP2012131846A JP5457507B2 (ja) 2012-06-11 2012-06-11 積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2098A TW201402098A (zh) 2014-01-16
TWI566760B true TWI566760B (zh) 2017-01-21

Family

ID=4975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0811A TWI566760B (zh) 2012-06-11 2013-06-11 Fiber stack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859868B1 (zh)
CN (1) CN104379101B (zh)
BR (1) BR112014031079A2 (zh)
IN (1) IN2014DN10218A (zh)
TW (1) TWI566760B (zh)
WO (1) WO2013187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9705B1 (en) * 2011-10-19 2020-07-08 Kao Corporation Fiber stacking device
JP6377500B2 (ja) * 2014-11-14 2018-08-22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装置
WO2016118406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ridged absorbent structures
CN107708627B (zh) * 2015-06-30 2020-11-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EA033801B1 (ru) * 2016-08-31 2019-11-27 Unicharm Corp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элемента
CN107041812A (zh) * 2017-01-09 2017-08-15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体成型装置
BE1025054B1 (nl) 2017-03-14 2018-10-15 Ontex Bvba Absorberende kern voor een absorberend artikel
NL2020902B1 (en) * 2017-05-15 2019-07-12 Drylock Tech Nv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our channels
RU2743033C1 (ru) 2017-10-03 2021-02-12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тела
GB2579945B (en) * 2017-10-03 2022-06-22 Kao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body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body
JP2019097614A (ja) * 2017-11-28 2019-06-24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ート片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片の製造装置並びに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10575313B (zh) * 2019-09-02 2022-08-26 黄山富田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体制造装置
CN110575314B (zh) * 2019-09-02 2022-06-17 黄山富田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体成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6939A2 (en) * 1985-12-10 1987-07-01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fibrous web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6647A (en) * 1985-12-10 1987-05-19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a laid fibrous web
JP4023935B2 (ja) 1998-12-17 2007-12-19 花王株式会社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248687B2 (ja) 1999-02-15 2002-01-21 花王株式会社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104832B2 (ja) 2001-03-16 2008-06-18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積繊装置
JP2006122109A (ja) * 2004-10-26 2006-05-18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吸収性物品
WO2007037357A1 (ja) 2005-09-29 2007-04-05 Daio Paper Corporation 吸収体の積繊装置、積繊ドラ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吸収体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JP5396321B2 (ja) * 2010-03-26 2014-01-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MY165467A (en) * 2010-06-10 2018-03-23 Kao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26939A2 (en) * 1985-12-10 1987-07-01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fibrous we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87291A1 (ja) 2013-12-19
CN104379101B (zh) 2017-03-15
CN104379101A (zh) 2015-02-25
EP2859868A1 (en) 2015-04-15
EP2859868B1 (en) 2017-05-03
IN2014DN10218A (zh) 2015-08-07
BR112014031079A2 (pt) 2017-06-27
EP2859868A4 (en) 2015-11-18
TW201402098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6760B (zh) Fiber stacking device
JP5261604B2 (ja) 積繊装置
JP582238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5810141B2 (ja) 積繊装置
TWI580411B (zh) Absorben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4104832B2 (ja) 吸収体の積繊装置
TWI634876B (zh) Absor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8016490A1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5457506B2 (ja) 積繊装置
JP5457507B2 (ja) 積繊装置
JP6683795B1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WO2013058196A1 (ja) 積繊装置
WO2022130775A1 (ja) 積繊装置並びに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25523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7261213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積繊装置
JP2022105905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421016B2 (ja) 積繊装置
JP2022096597A (ja) 積繊装置及び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2020022691A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13043029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16600755A (zh) 积纤装置和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