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4925B - switch - Google Patents

switc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4925B
TWI564925B TW102109303A TW102109303A TWI564925B TW I564925 B TWI564925 B TW I564925B TW 102109303 A TW102109303 A TW 102109303A TW 102109303 A TW102109303 A TW 102109303A TW I564925 B TWI564925 B TW I5649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ngagement
switch
conductive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7994A (zh
Inventor
Masaru Morimoto
Takeshi Arihara
Tomoyuki Washizu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filed Critical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337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4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49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5/1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4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01H21/30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not biased to return to a normal position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H01H21/50Driving mechanisms with indexing or latching means, e.g. indexing by ball and spring; with means to ensure stopping at intermediate operative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50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with indexing or locating means, e.g. indexing by ball and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02Movable contacts fixed to oper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6Return force
    • H01H2221/044Elastic part on actuator or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14Electro depositi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Description

開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獲得點擊感之開關;特別關於一種薄型且零件數少之面向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數位相機等電子設備之超小型開關。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滑動開關,其包括:滑件,其可在一個方向上往返且在側面具有階差部;外殼,其將前述滑件收容於內部,且在滑件移動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在底面上配置有固定接點;可動接觸片,其具有臂部,該臂部安裝於前述滑件之底面,朝斜下方延伸且可與外殼之固定接點發生接觸;點擊用金屬彈簧,其配置於外殼之內側面與前述滑件之側面之間,且在前述滑件之側面側具有突起;以及點擊用樹脂彈簧,其設置於外殼且與前述滑件之側面抵接。
對於前述開關而言,當使滑件移動時,滑件之階差部使點擊用金屬彈簧及點擊用樹脂彈簧發生彈性變形而越過點擊用金屬彈簧之突起,藉此,可獲得點擊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45801號公報
然而,對於前述開關而言,由於可動接觸片之臂部自滑件底面朝斜下方延伸,因此,接點構造之厚度變大,難以實現製品之薄型化。又,為了構成可獲得點擊感之開關,需要外殼、可動保持構件(滑件)、可動接觸片及點擊用彈簧構件,存在零件數多 之問題點。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不影響點擊感地實現薄型化及零件數之削減。
作為用以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手段,本發明之開關包含:底座,其設置有在內側面具有多個切換用固定接點之凹處;以及導電性操作體,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具有一對可動接觸部及能夠發生彈性變形之彈性部,前述一對可動接觸部分別設置有能夠與互不相同之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連接之可動接點,前述開關包括:卡合凸部,其設置於前述底座及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中之一方;以及卡合凹部,其設置於前述底座及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中之另一方且與前述卡合凸部卡合,以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解除前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之卡合的方式,使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之彈性部發生彈性變形,前述第1位置係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與前述可動接點發生接觸,且前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卡合時之位置,前述第2位置係與前述第1位置不同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在操作體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間之切換操作中,卡合凹部之端部越過卡合凸部,或者卡合凸部越過卡合凹部之端部,因此,可獲得點擊感。又,由於將接點構造與點擊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導電性操作體收納於底座之凹處,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藉此,可削減開關搭載空間,容易實現電子設備等之薄型化。
又,由於使操作部、可動接觸部及彈性部一體成形而構成導電性操作體,因此,可削減零件數。藉此,可削減製造成本或組裝工時。
作為實施形態,較佳為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之上表面與前述底座之上表面處於同一面上。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根據依賴於底座厚度之大小而構成開關。
較佳為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與前述可動接點發生接觸,且前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卡合而自我保持。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構成自我保持型開關,對於該自我保持型開關而言,由於可將第1位置配置於轉動範圍之中間,因此,能夠縮短自第1位置算起之最大行程,且能夠分配3種模式。
較佳為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彈性部處於壓縮狀態,以使前述導電性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構成一側為自我保持型,另一側為自動恢復型之開關,對於該開關而言,由於可將第1位置配置於轉動範圍之中間,因此,能夠縮短自第1位置算起之最大行程,且能夠分配3種模式。
前述導電性操作體較佳為轉動型導電性操作體。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藉由轉動操作對開關進行切換。特別具有如下優點,即,可以沿著裝置之曲線部分之方式進行配置。
前述彈性部較佳為具有前述卡合凹部之圓環狀之框。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將圓環狀之框本身構成為彈性部,並且將卡合凹部設置於框,因此,可削減零件數。
前述導電性操作體較佳為滑動型導電性操作體。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藉由滑動操作對開關進行切換。特別具有如下優點,即,可以沿著裝置之直線部分之方式進行配置。
較佳為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大致矩形狀之框,將前述卡合凹部配置於前述彈性部,並且以將前述框之相對向之兩條邊予以連接的方式配置前述彈性部。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將具有卡合凹部之彈性部配置於框之內側,從而可避免導電性操作體之大型化。
較佳為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操作部,前述操作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及前述彈性部分別由電鑄法製造,並且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使前述操作部與前述可動接觸部及前述彈性部一體化。
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使操作部、可動接觸部及彈性部一體成形而構成導電性操作體,因此,可削減零件數。又,由於將接點構造與點擊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導電性操作體收納於底座之凹處,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特別利用電鑄法製造導電性操作體,藉此,可獲得薄開關。
較佳為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操作部,前述操作部、前述可動接觸部及前述彈性部分別由電鑄法製造,並且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使前述操作部與前述可動接觸部及前述彈性部分開。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對操作部使用與可動接觸部及彈性部不同之材質。又,在操作部細長之情形時,藉由使導電性操作體與操作部分開,對於具有固定面積之模具而言,可使導電性操作體之製造個數增加。而且,由於將接點構造與點擊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導電性操作體收納於底座之凹處,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特別利用電鑄法製造導電性操作體,藉此,可獲得薄開關。
10‧‧‧底座
11‧‧‧嵌合用凹處
12‧‧‧軸部
13‧‧‧卡合凸部
14‧‧‧外周緣
15‧‧‧操作用缺口部
16‧‧‧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
17‧‧‧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
18‧‧‧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
19‧‧‧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
20‧‧‧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
21~25‧‧‧連接部
26‧‧‧鉚接用突起
30‧‧‧操作體
31‧‧‧彈性框部
32‧‧‧操作部
33‧‧‧嵌合部
34‧‧‧可動接觸片
35‧‧‧第1卡合凹部
36‧‧‧第2卡合凹部
37‧‧‧第3卡合凹部
38a、38b‧‧‧接點部
40‧‧‧外罩
41‧‧‧鉚接孔
50‧‧‧底座
51‧‧‧收納用凹處
52‧‧‧操作用缺口部
53‧‧‧上側外周緣部
54‧‧‧下側外周緣部
55‧‧‧左側外周緣部
56‧‧‧右側外周緣部
57‧‧‧下側引導部
58‧‧‧中央引導部
58a‧‧‧卡合凸部
59‧‧‧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
60‧‧‧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
61‧‧‧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
62‧‧‧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
63‧‧‧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
64~68‧‧‧連接部
69‧‧‧鉚接用突起
70‧‧‧操作體
71‧‧‧框部
72‧‧‧操作部
72a‧‧‧孔
73‧‧‧彈性卡合部
74‧‧‧可動接觸片
75‧‧‧第1卡合凹部
76‧‧‧狹小部
77‧‧‧第2卡合凹部
78‧‧‧狹小部
79‧‧‧第3卡合凹部
80a、80b‧‧‧接點部
81‧‧‧彈性傾斜部
82‧‧‧第1卡合凹部
83‧‧‧第2卡合凹部
84‧‧‧第3卡合凹部
85‧‧‧共用固定接點
86‧‧‧卡合凸部(彈性部)
87‧‧‧蜿蜒部
88‧‧‧交疊部
90‧‧‧外罩
91‧‧‧鉚接孔
101‧‧‧臂部
102‧‧‧腳部
103‧‧‧彈性部
104‧‧‧第1可動接觸片
105‧‧‧第2可動接觸片
106‧‧‧卡合凸部
107a、107b‧‧‧接點部
108‧‧‧蛇腹部分(彈性部)
110‧‧‧底座
111‧‧‧收納用凹處
112‧‧‧下側外周緣部
113‧‧‧左側外周緣部
114‧‧‧右側外周緣部
115‧‧‧開口
116‧‧‧軸部
117‧‧‧限制部
118‧‧‧定位部
119‧‧‧下側固定接點
121‧‧‧左側固定接點
122‧‧‧右側固定接點
123‧‧‧連接部
124‧‧‧連接部
125‧‧‧連接部
126‧‧‧鉚接用突起
130‧‧‧操作體
131‧‧‧操作部
132‧‧‧孔
133‧‧‧驅動部(卡合凸部)
140‧‧‧導電彈性構件
141a、141b‧‧‧固定接觸部
142a、142b‧‧‧可動接觸部
143a、143b‧‧‧伸縮部
144a、144b‧‧‧被驅動部
145a、145b‧‧‧接點部(可動接點)
146a、146b‧‧‧接點部(固定接點)
147a、147b‧‧‧卡合凹部
150‧‧‧外罩
151‧‧‧鉚接孔
圖1(A)及圖1(B)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立體圖及側面圖。
圖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將外罩予以拆除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圖4(A)及圖4(B)係表示開關之切換位置之圖。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變形例的圖。
圖6(A)及圖6(B)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立體圖及正面圖。
圖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將外罩予以拆除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分解立體圖。
圖9(A)及圖9(B)係表示開關之切換位置之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1(A)及圖11(B)係表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2(A)至圖12(C)係表示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3(A)及圖13(B)係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立體圖及側面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開關之切換位置的圖。
圖16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開關之變形例的圖。
根據圖1至圖16之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開關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至圖4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0、操作體30及外罩40。
如圖3所示,在底座10之上表面設置有嵌合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該嵌合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能夠嵌合後述操作體30。在凹處11之中心設置有軸部12,該軸部12嵌合於後述操作體30之嵌合部33。又,在凹處11之相對向之內側面設置有卡合凸部13、13,該卡合凸部13、13卡合於後述操作體30之卡合凹部35~卡合凹部37。
在形成凹處11之外周緣14中的長軸之一端側設置有操作用缺口部15。前述外周緣14之兩端部係以在後述第2位置或第3位置,與操作體30之操作部32扺接之方式形成。又,在位於操作用缺口部15之相反側之凹處11的內側面,等間隔地插入成形有第1切換用 固定接點16、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17、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19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20。特別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位於凹處11之最裡側的位置。又,切換用固定接點16~切換用固定接點20分別包括自外周緣14之外側面突出之連接部21~連接部25。而且,在底座10之外周緣14設置有鉚接用突起26,該鉚接用突起26嵌合於後述外罩40之鉚接孔41。
操作體30係由電鑄法製造且包括彈性框部31、操作部32、嵌合部33及一對可動接觸片34之導電體。
操作體30具有使其上表面與外周緣14之上表面成為同一面之厚度尺寸。
彈性框部31係以包括大致圓弧狀區域之方式形成,且其圓弧長度長於半圓之長度。又,彈性框部31之半徑大於凹處11之中心與卡合凸部13之距離,且小於凹處11之中心與除了卡合凸部13之外的外周緣14之距離。而且,彈性框部31之與前述圓弧狀不同的區域係朝內側彎折地連結於嵌合部33。而且,彈性框部31具有若對外周面施加負載則能夠發生彈性變形之厚度。
在前述彈性框部31之兩側,隔著第1卡合凹部35左右對稱地設置有第2卡合凹部36、第3卡合凹部37。特別一方之第1卡合凹部35、第2卡合凹部36、第3卡合凹部37係相對於嵌合部33之中心,與另一方之第1卡合凹部35、第2卡合凹部36、第3卡合凹部37呈點對稱地配置。
在彈性框部31之圓弧之中間位置,設置有朝直徑方向外側延伸之操作部32。操作部32之前端在嵌合部33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2的狀態下,突出至較底座10更靠外側處。
嵌合部33係形成為能夠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2之圓環狀,且呈同心圓狀地配置於彈性框部31之內側。
可動接觸片34為如下形狀,即,自彈性框部31中之最遠離嵌合部33之操作部32的位置對稱地分支,且能夠壓接於底座10之凹 處11之內側面。而且,在可動接觸片34之前端分別設置有一對接點部38a、38b。又,一個接點部38a係配置為與自另一個接點部38b所接觸之固定接點算起的第二個固定接點發生接觸。
而且,在操作體30之第1卡合凹部35、35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時之第1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17及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19發生接觸。
又,在操作體30之第2卡合凹部36、36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時之第2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16及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發生接觸。
而且,在操作體30之第3卡合凹部37、37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時之第3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20發生接觸。
外罩40具有能夠覆蓋底座10之平面形狀,並且在與前述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相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鉚接孔41。
因此,將操作體30之嵌合部33以可轉動之方式嵌合於底座10之軸部12,並且將操作體30之操作部32配置於底座10之操作用缺口部15之中央,將第1卡合凹部35、35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繼而,將外罩40之鉚接孔41嵌合於底座10之鉚接用突起26,使鉚接用突起26熔融,藉此,進行接合而實現一體化。
繼而,對包含前述構成之開關的動作進行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用途,例如可考慮對視訊攝影機之設定模式進行切換之情形。
首先,在圖4(A)所示之第1位置,操作體30之第1卡合凹部35、35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17及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19分別發生接觸,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17與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19短路。
繼而,若經由操作部32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如圖4(B)所示,彈性框部31會發生彈性變形,第1卡合凹部35、 35越過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繼而,操作體30之第2卡合凹部36、36卡合於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且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16及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分別發生接觸,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16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短路。
又,使操作體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亦相同。操作體30之第3卡合凹部37、37與底座10之卡合凸部13、13卡合,且到達第3位置。在前述第3位置,接點部38a、38b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20分別發生接觸,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18與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20短路。
根據本發明,在操作體30之第1位置、第2位置之間及第1位置、第3位置之間的切換操作中,卡合凹部35、36、37之端部越過卡合凸部13、13,因此,可獲得點擊感。
又,使彈性框部31、操作部32、嵌合部33及可動接觸片34一體成形而構成操作體30,因此,可削減零件數。藉此,可削減製造成本或組裝工時。
而且,由於將接點構造與點擊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薄彈性框部31嵌合於板狀之嵌合用凹處11,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藉此,可削減開關搭載空間,從而容易實現電子設備等之薄型化。
而且,對於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之操作體30而言,如圖5所示,亦可使彈性框部31與操作部32分開。又,彈性框部31與操作部32亦可藉由設置於其中一者之嵌合凹部與設置於另一者之嵌合凸部的卡合而連結。
(第2實施形態)
如圖6至圖9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50、操作體70及外罩90。以下,「上」「下」「左」「右」之類的用語係為了便於用圖進行說明而使用之用語,其並不限定安裝配置。
如圖8所示,在底座50之上表面,設置有收納後述操作體70的大致矩形之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51。在凹處51之外周,除了形成於一條長邊之中央部分之操作用缺口部52之外,亦形成有外周緣。該外周緣包括:鄰接於操作用缺口部52兩側之上側外周緣部53、與該上側外周緣部53相對向之下側外周緣部54、及連結上述兩個外周緣部之兩端的左側外周緣部55、右側外周緣部56。上側外周緣部53、53對後述操作體70之框部71的上側部分進行引導。在左側外周緣部55、右側外周緣部56與下側外周緣部54交叉時之凹處51的兩個角落部分,設置有對操作體70之框部71的下側部分進行引導之下側引導部57、57。上側外周緣部53與下側引導部57之間隔稍大於操作體70之框部71之短邊方向的長度。
在凹處51之上表面設置有中央引導部58。中央引導部58配置於凹處51之長邊方向之中央,且配置於較短邊方向之中央更靠操作用缺口部52附近處。中央引導部58在正面觀察時為大致五邊形,且使大致正四邊形之下側外周緣部54側之一條邊成為凸狀曲線。中央引導部58之前述凸狀曲線所形成之部分構成卡合凸部58a。中央引導部58之上部與上側外周緣部53之下部之間的間隔稍大於框部71之操作部72側之長邊部之厚度。
在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等間隔地插入成形有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62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63。特別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位於中央引導部58之正下方。又,切換用固定接點59~切換用固定接點63分別包括自下側外周緣部54之外側面突出之連接部64~連接部68。而且,在底座50之外周緣53~外周緣56設置有鉚接用突起69,該鉚接用突起69嵌合於後述外罩90之鉚接孔91。
操作體70係由電鑄法製造且包括框部71、操作部72、彈性卡合部73及可動接觸片74之導電體。操作體70係以使其上表面與底座10之上表面成為同一面之方式收容於底座10之凹處11。
框部71形成為大致矩形狀,其長邊部之長度長於前述底座50之操作用缺口部52之長度。又,框部71之短邊部稍短於底座50之上側外周緣部53與下側引導部57之間之間隔。而且,可動接觸片74側之框部71之長邊部朝外方彎曲。
操作部72係自框部71之長邊部之中央朝框部71之外側延伸。又,在操作部72中設置有孔72a,該孔72a在將蓋子(未圖示)蓋在操作部72上之情形時,可用作蓋子(未圖示)之止脫件。
彈性卡合部73係以將框部71之相對向之短邊予以連接的方式被連結。又,在彈性卡合部73之中央,設置有卡合於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之第1卡合凹部75,並且在前述第1卡合凹部75右側設置有第2卡合凹部77,另一方面,在前述第1卡合凹部75左側設置有第3卡合凹部79。而且,在卡合凹部75、77、79之間設置有狹小部76、78。狹小部76、78係以分別自中央側朝端部下降之方式傾斜。而且,狹小部76、78與操作部72側之框部71之長邊部的間隔小於第1卡合凹部75與操作部72側之框部71之長邊部的最大距離。又,第2卡合凹部77及第3卡合凹部79在操作體70之操作部72抵接於上側外周緣部53、53之端部的狀態下,與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卡合。
可動接觸片74自框部71之長邊中央部對稱地分支,在該可動接觸片74之前端分別設置有接點部80a、80b。而且,一個接點部80a係配置為與自另一個接點部80b所接觸之固定接點算起的第二個固定接點發生接觸。又,可動接觸片74壓接於底座50之凹處51之內側面。
在操作體70之第1卡合凹部75卡合於底座50之卡合凸部58a時之第1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及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62發生接觸。
在操作體70之第2卡合凹部77卡合於底座50之卡合凸部58a時之第2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及第3切換用 固定接點61發生接觸。
在操作體70之第3卡合凹部79卡合於底座50之卡合凸部58a時之第3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63發生接觸。
外罩90具有能夠覆蓋底座50之平面形狀,並且在與前述底座50之鉚接用突起69相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鉚接孔91。
因此,將第1卡合凹部75卡合於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將操作體70之操作部72配置於底座50之操作用缺口部52之中央,將操作體70收容於凹處51。繼而,將外罩90之鉚接孔91嵌合於底座50之鉚接用突起69,使鉚接用突起69熔融,藉此,進行接合而實現一體化。
繼而,對包含前述構成之開關之動作進行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開關之用途,可考慮對設定模式進行切換之情形。作為使用例,例如可用作對數位相機等之靜止畫面攝影模式、動態畫面攝影模式及重播模式該3個模式進行切換的開關。
首先,在圖9(A)所示之第1位置,操作體70之第1卡合凹部75卡合於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及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62分別發生接觸。因此,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與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62短路。
繼而,若經由操作部72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左方向移動,則如圖9(B)所示,彈性卡合部73會發生彈性變形,第1卡合凹部75越過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繼而,操作體70之第2卡合凹部77卡合於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且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及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分別發生接觸,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短路。
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右方向移動之情形亦相同。操作體70 之第3卡合凹部79卡合於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時之位置為第3位置。在前述第3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及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63分別發生接觸,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與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63短路。
根據本發明,在操作體70之第1位置、第2位置之間及第1位置、第3位置之間的切換操作中,卡合凹部75、77、79之端部越過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因此,可獲得點擊感。
又,使框部71、操作部72、彈性卡合部73及可動接觸片74一體成形而構成操作體70,因此,可削減零件數。而且,將接點構造與點擊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薄框部71收納於板狀之收納用凹處51,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而且,由於不使用螺旋彈簧,因此,具有如下優點:可避免開關厚度增大,且製造變得容易。
(第3實施形態)
圖10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開關。該開關與第2實施形態大致相同,不同點在於:該開關在配置於一側之第2位置自我保持,在配置於另一側之第3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如圖10所示,在開關之彈性卡合部73處,在第1卡合凹部75之一側設置有狹小部76、第2卡合凹部77,在第1卡合凹部75之另一側設置有彈性傾斜部(彈性部)81。彈性傾斜部81形成為左高右低之大致S字狀。前述S字之起點連結於第1卡合凹部75,並且前述S字之終點連結於框部71之短邊部。亦即,相對於第1卡合凹部75之彈性傾斜部81之鄰接部分係以隨著遠離第1卡合凹部75而上升之方式傾斜。
對於前述開關而言,在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左方向移動之情形時,與第2實施形態之開關相同。
另一方面,若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右方向移動,則彈性傾斜部81藉由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之卡合凸部58a而被按壓且受到壓縮。繼而,若使操作體70移動至第2位置為止,則接點部80a、80b會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及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發生接觸,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短路。
若在第2位置,去除對於操作體70之負載,則彈性傾斜部81會發生彈性恢復,藉此,操作體70會被推回至第1位置為止。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開關,該開關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之第2位置可自我保持,若在配置於另一側之第3位置,施加至操作體70之操作部72之負載被去除,則該開關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作為使用例,可列舉將自我保持側設為電源接通(ON)開關且將自動恢復側設為操作鎖定開關之行動電話或智慧型電話、可攜式音樂播放器等。
(第4實施形態)
圖11(A)及圖11(B)表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開關。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底座50在凹處51之左側區域及右側區域,分別設置有對操作體70之框部71之下側部分進行引導的下側引導部57、57。又,前述底座50之設置於下側引導部57、57之間的中央引導部58在正面觀察時為大致矩形。在下側外周緣部54,隔著設置於中央引導部58正下方之第1卡合凹部82而設置有第2卡合凹部83、第3卡合凹部84。第1卡合凹部82、第2卡合凹部83及第3卡合凹部84係等間隔地設置。在位於第2卡合凹部83右側之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插入成形有共用固定接點85。共用固定接點85配置於如下範圍,該範圍係在後述操作體70之卡合凸部(彈性部)86與卡合凹部82~卡合凹部84卡合的狀態下,可與操作體70之一個接點部80b發生接觸之範圍。在位於第3卡合凹部84左側之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 面,插入成形有第1切換用接點59及第2切換用接點60。
在操作體70中設置有卡合凸部86,以代替第2實施形態之彈性卡合部73,該卡合凸部86自框部71之延伸出可動接觸片74之長邊部的中央朝外側延伸。又,卡合凸部86在側面觀察時,由一筆劃形成為大致五邊形狀,且其尖下端部可與底座50之卡合凹部82~卡合凹部84卡合。而且,在卡合凸部86中設置有蜿蜒部87與交疊部88,使得操作體70可在卡合凸部86卡合於第1卡合凹部82時之第1位置、卡合凸部86卡合於第2卡合凹部83時之第2位置、及卡合凸部86卡合於第3卡合凹部84時之第3位置之間移動。蜿蜒部87係設置於前述一筆劃之中間部分,且以可在上下方向上發生彈性變形之方式支持著卡合凸部86。又,交疊部88構成如下之一條邊,該一條邊形成前述大致五邊形狀之尖部分。而且,交疊部88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前述一筆劃之前端部分自上方卡止於自前述一筆劃之途中分支出的部分。
將框部71嵌合於底座50之中央引導部58,將操作體70之操作部72配置於底座50之操作用缺口部52之中央,藉此,將操作體70收容於凹處51。繼而,將外罩90之鉚接孔91嵌合於底座50之鉚接用突起69,使鉚接用突起69熔融,藉此,進行接合而實現一體化。
首先,在圖11(A)所示之第1位置,操作體70之卡合凸部86卡合於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在前述第1位置,一個接點部80a位於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之間的下側外周緣部54上,另一個接點部80b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接觸。此時,一個接點部80a與固定接點59、60均不發生接觸,未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短路。
繼而,若如圖11(B)所示,經由操作部72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右方向移動,則操作部72之卡合凸部86會發生彈性變形,卡合凸部86越過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進而,操作體70之卡合凸部86卡合於底座50之第2卡合凹部83,且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 第2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及共用固定接點85分別發生接觸,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與共用固定接點85短路。
又,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右方向移動之情形亦相同。操作體70之卡合凸部86卡合於底座50之第3卡合凹部84時之位置為第3位置。在前述第3位置,接點部80a、80b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及共用固定接點85分別發生接觸,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與共用固定接點85短路。
(第5實施形態)
如圖12(A)至圖12(C)所示,第5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50、操作體70及外罩90。
在底座50中,上側外周緣部53與左側外周緣部55、右側外周緣部56交叉時之凹處51之兩個角落部分經圓角加工,操作體70之臂部101之前端能夠以沿著凹處51之內側面之方式發生彈性變形。上側外周緣部53對操作體70之臂部101之上側部分進行引導。
又,在底座50中,在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右側之區域,插入成形有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係不連接於任何部分之虛設接點。又,在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右側之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插入成形有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進而,在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左側之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插入成形有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而且,在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設置有共用固定接點85,該共用固定接點85在後述第1位置~第3位置中之任一個位置,均能夠與後述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接點部107b發生接觸。其次,在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之中央設置有第1卡合凹部82。在第1卡合凹部82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之間的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設置有第2卡合凹部83。
操作體70係由電鑄法製造且包括操作部72、一對臂部101、101、一對腳部102、102、彈性部103、第1可動接觸片104及第2可 動接觸片105之導電體。
一對臂部101、101自操作部72之基端部分別朝左方向及右方向延伸。臂部101之前端部為薄於臂部101之基端部且能夠發生彈性變形之厚度。又,一對腳部102、102係以彼此隔開間隔之方式,自操作部72之基端部朝下方向延伸。而且,在一對腳部102、102之間,彈性部103朝下方向延伸。彈性部103形成為能夠在上下方向上伸縮之蛇腹狀,且前端朝下延伸。前述彈性部103之前端構成卡合於卡合凹部82、83之卡合凸部106。而且,前述彈性部103之前端在未被施加負載之狀態下,位於較下側外周緣部54之內側面更靠下方處。
第1可動接觸片104自右側之腳部102之上方部分朝右方向延伸,在其前端形成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發生彈性變形之蛇腹部分,並朝下方向延伸。在第1可動接觸片104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107a。
第2可動接觸片105自左側之腳部102之上方部分朝左方向延伸,形成能夠在左右方向上發生彈性變形之蛇腹部分(彈性部)108,並朝左方向延伸。又,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前端係以不會發生彈性變形之厚度,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且,在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蛇腹部分108設置有接點部107b,該接點部107b在第1位置~第3位置中之任一個位置,均能夠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接觸。
首先,在圖12(A)所示之第1位置,操作體70之彈性部103之卡合凸部106卡合於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在前述第1位置,第1可動接觸片104之接點部107a與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發生接觸,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接點部107b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接觸。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為虛設接點,因此,開關未短路。
繼而,若如圖12(B)所示,經由操作部72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右方向移動,則彈性部103會發生彈性變形,卡合凸部106越過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卡合於底座50之第2卡合凹部83,且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第1可動接觸片104之接點部107a 與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發生接觸,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接點部107b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接觸,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60與共用固定接點85短路。
若經由操作部72使操作體70自第1位置朝左方向移動,則彈性部103會發生彈性變形,卡合凸部86越過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且到達共用固定接點85近前之第3位置(圖12(C))。另一方面,第1可動接觸片104自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59朝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移動。在前述第3位置,第2可動接觸片105對底座50之左側外周緣部55施壓。而且,在前述第3位置,第1可動接觸片104之接點部107a與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發生接觸,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接點部107b與共用固定接點85發生接觸,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61與共用固定接點85短路。
若在第3位置,去除對於操作體70之負載,則藉由第2可動接觸片105之受到壓縮之蛇腹部分108的彈性恢復力,操作體70向右方向被推回。繼而,操作體70之彈性部103之卡合凸部106在第1位置卡合於底座50之第1卡合凹部82。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如下開關,該開關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之第2位置可自我保持,且會自配置於另一側之第3位置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第6實施形態)
如圖13至圖15所示,第6實施形態之開關包含:底座110、操作體130、導電彈性構件140及外罩150。以下,「上」「下」「左」「右」之類的用語係為了便於用圖進行說明而使用之用語,其並不限定安裝配置。
如圖14所示,在底座110之上表面形成有字狀外周緣部,在該字狀外周緣部之內側形成有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1,該收納用凹處(以下稱為凹處)111收納後述導電彈性構件140。前述外周緣部包含:下側外周緣部112、左側外周緣部113及 右側外周緣部114,開口115位於上側。
在開口115之中央設置有嵌合於後述操作體130之孔132的軸部116,並且在前述軸部116之兩側設置有限制部117、117,該限制部117、117限制操作體130圍繞軸部116之轉動範圍。又,在凹處111中設置有定位部118,該定位部118對後述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固定接觸部141a、141b進行定位。
在下側外周緣部112內側面之兩端設置有下側固定接點119、119。該兩個下側固定接點119、119係以如下方式設置,即,即便在一個下側固定接點119產生接點之接觸不良之情形時,另一個下側固定接點119亦可確保接點之接觸。
又,在左側外周緣部113之內側面設置有左側固定接點121,另一方面,在右側外周緣部114之內側面設置有右側固定接點122。左側固定接點121及右側固定接點122配置於後述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可動接觸部142a、142b之接點部145a、145b的可動範圍內,且可接觸或分離。
而且,固定接點119、121、122分別包括自外周緣部112~外周緣部114之外側面突出之連接部123、124、125。
而且,在底座110之外周緣部112~外周緣部114設置有鉚接用突起126,該鉚接用突起126嵌合於外罩150之鉚接孔151。
操作體130在嵌合於底座110之軸部116之孔132的一側配置有操作部131,並且在另一測配置有驅動部(卡合凸部)133。操作部131及驅動部133分別大致為等腰三角形。孔132配置於操作體130之長邊方向之中心線上。驅動部133之前端部分帶有弧度。
若經由操作部131使操作體1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驅動部133會按壓後述導電彈性構件140左側的被驅動部144a,若使操作體1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則驅動部133會按壓後述導電彈性構件140右側的被驅動部144b。
導電彈性構件140係由電鑄法製造,其包括且左右對稱地形成 有形成為一條直線狀之固定接觸部141a、141b與可動接觸部142a、142b。
在前述固定接觸部141a、141b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固定接點)146a、146b,該接點部(固定接點)146a、146b係以與下側固定接點119發生接觸之方式配置。
前述可動接觸部142a、142b自前述固定接觸部141a、141b起,依序配置有伸縮部143a、143b及被驅動部144a、144b。伸縮部143a、143b彎曲為大致U字狀,被驅動部144a、144b自該伸縮部143a、143b之前端朝上方延伸。
在被驅動部144a、144b中分別設置有卡合凹部147a、147b,該卡合凹部147a、147b在後述第2位置及第3位置,與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卡合。
可動接觸部142a、142b係以在較被驅動部144a、144b更靠前端側處,向朝向設置於外周緣部113、114之固定接點121、122之方向延伸的方式彎曲。
而且,在可動接觸部142a、142b之前端設置有接點部(可動接點)145a、145b。
外罩150具有能夠覆蓋底座110之平面形狀,且在與前述底座110之鉚接用突起126相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鉚接孔151。
將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固定接觸部141a、141b配置且定位於底座110之下側外周緣部112與定位部118、118之間,將導電彈性構件140收容於底座110之凹處111。繼而,將操作體130之孔132嵌合於底座110之軸部116,將操作體130之操作部131配置於底座110之開口115之中央,將操作體130收容於凹處111。在該狀態下,被驅動部144a、144b係以可被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按壓之方式配置。在被驅動部144a、144b處,後述第1位置(中立位置)之操作體130的驅動部133與可動接觸部142a、142b以不產生間隙之方式抵接。然後,將外罩150之鉚接孔151嵌合於底座110之鉚接用突起 126,使鉚接用突起126熔融而實現一體化。
繼而,對包含前述構成之開關之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在圖14所示之第1位置(中立位置),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以不與可動接觸部142a、142b產生間隙之方式,抵接於可動接觸部142a、142b之被驅動部144a、144b。在前述第1位置,接點部145a、145b與固定接點121、122均不發生接觸,開關未短路。
繼而,若經由操作部131使操作體130自第1位置順時針旋轉,則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會按壓可動接觸部142a之被驅動部144a,在第1位置與後述第2位置之間之中間位置,可動接觸部142a之接點部145a與左側固定接點121發生接觸。在前述中間位置,左側固定接點121與下側固定接點119、119短路。
繼而,若在前述中間位置,去除對於操作體130之負載,則操作體130會藉由可動接觸部142a之彈性恢復力被推回至第1位置。
另一方面,若在前述中間位置,使操作體130進一步順時針旋轉,則如圖15所示,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會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140之被驅動部144a之卡合凹部147a,操作體130到達第2位置。在前述第2位置,可動接觸部142a相對於第1位置處於被施壓之狀態。又,在前述第2位置,接點部145a亦與左側固定接點121發生接觸,左側固定接點121與下側固定接點119、119短路。
若經由操作部131使操作體130自第2位置逆時針旋轉,則導電彈性構件140之被驅動部144a會發生彈性變形,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越過被驅動部144a之卡合凹部147a之端部,可動接觸部142a主要利用伸縮部143a之彈力而發生彈性恢復,從而返回至第1位置。藉此,接點部145a離開左側固定接點121,左側固定接點121與下側固定接點119、119斷開。
另一方面,在使操作體130自第1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時,操作體130亦會進行與前述動作相反之動作。亦即,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140之被驅動部144b之卡合凹部 147b時的位置為第3位置。即便在前述第3位置及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3位置之間之中間位置,右側固定接點122與下側固定接點119、119亦短路。
使操作體130自第3位置順時針旋轉之情形亦與使操作體130自第2位置逆時針旋轉之情形相同。
根據本實施形態,當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自第2位置或第3位置旋轉,且越過導電彈性構件140之被驅動部144a、144b之卡合凹部147a、147b的端部時,可藉由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彈性恢復力,將操作體130確實地推回至第1位置為止。
又,由於使固定接觸部141a、141b與可動接觸部142a、142b一體成形而構成導電彈性構件140,因此,可削減零件數、組裝工時,從而可削減製造成本。
而且,由於將接點構造與彈簧構造載置於同一平面上,且將薄導電彈性構件140收納於板狀之收納用凹處111,因此,可實現開關之薄型化。藉此,可削減開關搭載空間,容易實現電子設備等之薄型化。
本實施形態之開關通常係作為只要鬆手便會恢復之開關而發揮功能,進而亦可作為如下開關而發揮功能,該開關只有在旋轉至終點為止時才會被保持,藉此,即便操作者僅在需要時放手,動作仍會繼續。
而且,如圖16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開關亦可構成如下開關,該開關在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可動接觸部142b之被驅動部144b未設置卡合凹部,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一側之第2位置,操作體130之驅動部133卡合於導電彈性構件140之卡合凹部147a而自我保持,另一方面,若在配置於第1位置之另一側之第3位置,施加至操作體130之操作部131之負載被去除,則會自動恢復至第1位置。
再者,以上對在第1位置兩側設置有切換位置之開關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構成僅能夠切換至第1位置之單側之開關(該開關使用 3個固定端子,且具有使開關處於接通狀態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
又,可將3個固定端子中之一個固定端子用作虛設端子,亦可適用於單純地進行接通斷開之開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申請案發明之開關不限於前述形狀,其當然亦可為包括其他卡合凹部與卡合於該卡合凹部之卡合凸部及彈性部的開關。
10‧‧‧底座
11‧‧‧嵌合用凹處
12‧‧‧軸部
13‧‧‧卡合凸部
14‧‧‧外周緣
15‧‧‧操作用缺口部
16‧‧‧第1切換用固定接點
17‧‧‧第2切換用固定接點
18‧‧‧第3切換用固定接點
19‧‧‧第4切換用固定接點
20‧‧‧第5切換用固定接點
21~25‧‧‧連接部
26‧‧‧鉚接用突起
30‧‧‧操作體
31‧‧‧彈性框部
32‧‧‧操作部
33‧‧‧嵌合部
34‧‧‧可動接觸片
35‧‧‧第1卡合凹部
36‧‧‧第2卡合凹部
37‧‧‧第3卡合凹部
38a、38b‧‧‧接點部

Claims (10)

  1. 一種開關,其特徵在於包含:底座,其設置有在內側面具有多個切換用固定接點之凹處;以及導電性操作體,其收納於前述底座之凹處,且具有一對可動接觸片及能夠發生彈性變形之彈性部,前述一對可動接觸片分別設置有能夠與互不相同之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連接之接點部,前述開關包括:卡合凸部,其設置於前述底座及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中之一方;以及卡合凹部,其設置於前述底座及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中之另一方且與前述卡合凸部卡合,以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解除前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之卡合的方式,使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之彈性部發生彈性變形,前述第1位置係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與前述接點部發生接觸,且前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卡合時之位置,前述第2位置係與前述第1位置不同之位置,以及其中,前述可動接觸片、前述彈性部及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之前述接點部載置於同一平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之上表面與前述底座之上表面處於同一面上。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切換用固定接點與前述接點部發生接觸,且前 述卡合凸部與前述卡合凹部卡合而自我保持。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在相對於前述第1位置處於前述第2位置相反側處包括第3位置,在該第3位置,前述彈性部處於壓縮狀態,以使前述導電性操作體自動恢復至前述第1位置。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為轉動型導電性操作體。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彈性部係具有前述卡合凹部之圓環狀之框。
  7.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為滑動型導電性操作體。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大致矩形狀之框,將前述卡合凹部配置於前述彈性部,並且以將前述框之相對向之兩條邊予以連接的方式配置前述彈性部。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操作部,前述操作部、前述可動接觸片及前述彈性部分別由電鑄法製造,並且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使前述操作部與前述可動接觸片及前述彈性部一體化。
  10.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開關,其中前述導電性操作體包括操作部,前述操作部、前述可動接觸片及前述彈性部分別由電鑄法製造,並且配置於同一平面上,使前述操作部與前述可動接觸片及前述彈性部分開。
TW102109303A 2012-03-15 2013-03-15 switch TWI564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9181A JP5906845B2 (ja) 2012-03-15 2012-03-15 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994A TW201337994A (zh) 2013-09-16
TWI564925B true TWI564925B (zh) 2017-01-01

Family

ID=49161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303A TWI564925B (zh) 2012-03-15 2013-03-15 switch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51970B2 (zh)
JP (1) JP5906845B2 (zh)
KR (1) KR101634027B1 (zh)
CN (1) CN104205272B (zh)
TW (1) TWI564925B (zh)
WO (1) WO2013137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8373B2 (en) 2013-06-28 2017-11-07 Aquesys, Inc. Intraocular shunt implantation
BR122020011777B1 (pt) 2013-11-14 2022-01-25 AqueSys, Inc Dispositivo de inserção para o tratamento de glaucoma
TWI640028B (zh) * 2016-11-07 2018-11-0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開關裝置之扳動組合改良結構
WO2018150741A1 (ja) * 2017-02-15 2018-08-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体
US10952898B2 (en) * 2018-03-09 2021-03-23 Aquesys, Inc. Intraocular shunt inserter
JP2021089787A (ja) * 2018-03-23 2021-06-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TWI764538B (zh) * 2021-01-26 2022-05-1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車用控制開關
TWI769823B (zh) * 2021-05-20 2022-07-01 謝逸帆 複輸入式鍵帽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8728A (en) * 1979-04-23 1981-05-19 Amp Incorporated Switch encoder
JP2001143577A (ja) * 1999-11-16 2001-05-25 Alps Electric Co Ltd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
JP2007085428A (ja) * 2005-09-21 2007-04-05 Tokai Rika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TW200828375A (en) * 2006-09-25 2008-07-0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ush button switch
JP2009176470A (ja) * 2008-01-22 2009-08-06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200924580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Smk Corp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2010250944A (ja) * 2009-04-10 2010-11-04 Panasonic Corp レバースイ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0274U (zh) * 1977-08-01 1979-02-27
JPS5430274A (en) 1977-08-10 1979-03-06 Koyo Sangyo Co Gypsum laminating board*and its making method
JPS5631425U (zh) * 1979-08-20 1981-03-27
JPS5631425A (en) 1979-08-22 1981-03-30 Kao Corp Deodorant agent
JPH1021786A (ja) * 1996-06-28 1998-01-23 Niles Parts Co Ltd 摺動スイッチの接点構造
JP3870748B2 (ja) * 2001-10-29 2007-0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スイッチ
JP2003178650A (ja) * 2001-12-11 2003-06-27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電子部品
US6768069B1 (en) * 2003-04-08 2004-07-27 Shin Jiuh Corp. Micro switch
US6917008B1 (en) * 2004-01-06 2005-07-12 Zippy Technology Corp. Microswitch
JP2006310229A (ja) * 2005-05-02 2006-11-09 Omron Corp スイッチ
JP4759071B2 (ja) * 2009-03-17 2011-08-31 東京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型スイッチ
CN201465854U (zh) * 2009-06-26 2010-05-12 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开关
JP5348782B2 (ja) 2009-12-25 2013-1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KR101110451B1 (ko) 2010-12-21 2012-02-24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슬라이더 유니트 스위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파워 윈도우 스위치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8728A (en) * 1979-04-23 1981-05-19 Amp Incorporated Switch encoder
JP2001143577A (ja) * 1999-11-16 2001-05-25 Alps Electric Co Ltd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
JP2007085428A (ja) * 2005-09-21 2007-04-05 Tokai Rika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位置検出装置
TW200828375A (en) * 2006-09-25 2008-07-0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Push button switch
JP2009176470A (ja) * 2008-01-22 2009-08-06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200924580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Smk Corp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2010250944A (ja) * 2009-04-10 2010-11-04 Panasonic Corp レバースイッ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27866A1 (en) 2015-01-29
CN104205272A (zh) 2014-12-10
CN104205272B (zh) 2016-08-24
JP5906845B2 (ja) 2016-04-20
TW201337994A (zh) 2013-09-16
KR20140126342A (ko) 2014-10-30
JP2013196773A (ja) 2013-09-30
KR101634027B1 (ko) 2016-06-27
US9251970B2 (en) 2016-02-02
WO2013137201A1 (ja)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4925B (zh) switch
US20070039811A1 (en) Push-on switch
JP4508957B2 (ja) 押釦スイッチ
KR101514121B1 (ko) 스위치 장치
JP4564556B2 (ja) 押下操作型スイッチ装置
KR101622501B1 (ko) 스위치
US9024215B2 (en) Switch device
JP5835037B2 (ja) スイッチ
EP2003670B1 (en) Compou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JP2012064514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KR20130006306A (ko) 스위치
JP2010282882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452424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8147127A (ja) リーフスイッチ
JP587760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6055157B2 (ja) 押釦スイッチ
AU2018274879B2 (en) Button assembly for push-button switch, push-button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077976A (ja) スイッチ
JP2006209975A (ja)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N114746970A (zh) 开关
JP2013171830A (ja) 接触部材
JP2011028958A (ja) スライド操作型電気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