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4464B - 按鈕鎖 - Google Patents

按鈕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4464B
TWI564464B TW100116106A TW100116106A TWI564464B TW I564464 B TWI564464 B TW I564464B TW 100116106 A TW100116106 A TW 100116106A TW 100116106 A TW100116106 A TW 100116106A TW I564464 B TWI564464 B TW I5644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utton
plate
pin
passwo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6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0703A (en
Inventor
渡部明丸
內藤建二
Original Assignee
長澤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澤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長澤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00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0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4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44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16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wo or more push or pull knobs, slid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056Locks with adjustable or exchangeable lock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757Handle, handwheel or knob
    • Y10T70/5765Rotary or swinging
    • Y10T70/577Locked stationary
    • Y10T70/5783Combination lock
    • Y10T70/5788Push pin or butt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757Handle, handwheel or knob
    • Y10T70/5765Rotary or swinging
    • Y10T70/5805Freely movable when locked
    • Y10T70/581Combination lock
    • Y10T70/5814Push pin or butt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181Tumbler type
    • Y10T70/7198Single tumbler set
    • Y10T70/7215Individually set 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226Associated movable ope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322Permu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35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367Tumbler structure and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35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367Tumbler structure and position
    • Y10T70/739Motion-restrain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35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367Tumbler structure and position
    • Y10T70/739Motion-restraining means
    • Y10T70/7395Friction holder

Description

按鈕鎖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按鈕鎖,其集合設定並記憶開閉鎖之密碼資訊之機構與其構成零件而構成為匣狀,並將此可裝卸地安裝於罩殼內部,且可挪用於各種嵌裝設計,以實現合理之製作與設計以及保養之合理化,在促進量產化之同時,於安裝在門上之狀態下,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設定或變更,而且強化防禦功能並提高使用上之方便性與安全性,更進一步使設計合理化且減輕鎖銷之強度負擔,避免按鈕產生因惡作劇或誤按所造成之故障,可實現使用上之安全性與生產率之提高者。
最近,作為住宅或公司、火車站建築物、店鋪、醫院等之門鎖,省略使用鑰匙之無鑰匙型鎖正越趨普及。
上述無鑰匙型鎖之中,利用機械性方法進行開閉鎖,所謂機械鎖,係與利用電氣方法進行開閉鎖之電子或電氣鎖相比,因無需配線而無停電或無確保電源之虞,因此可實現防禦能力之提昇與保養之減少,且因為存在機械強度較大等優勢,故其需求不斷增加。
上述機械鎖所採用之構成係安裝於門上,且於其盒框設置設定密碼數字之複數個按鈕與門用把手,又,於門之內部設置段鎖,使該段鎖與按鈕之操作連動而進行開閉鎖。
於上述機械鎖之中,存在著於盒框之表面安裝板狀之塊體,於上述盒框之內部對複數個板體進行積層配置,並於該板體形成複數個細縫或通孔,使形成有細縫之近似S字狀的板狀的鈕正立或倒立著插入至該細縫或通孔,並將該按鈕設定為記憶狀態或非記憶狀態再輸入密碼數字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2)。
然而,上述機械鎖,係於密碼數字之設定或變更時,需要將塊體及盒框自門上拆離,使鈕外露,而且分解鄰接零件將各鈕之正立或倒立狀態進行重組,還需要插入至板體之細縫之繁雜的作業,不僅耗費工時,且鈕之正立或倒立狀態非常相似容易弄錯,而且因為要將各板體依次積層配置在盒框上,使此等固定為一體,故存在著盒框與各板體成為不可分離,而難以使其等合理的製作或量產化,且各部分之形狀尺寸受到限制,使盒框之設計無法獲得自由度等問題。
作為解決如此之問題者,存在著於盒框之內部積層配置複數個滑板,且於該滑板形成複數個細縫或插入孔,將於軸周面形成之複數個凹口之按鈕插入該細縫或插入孔,並將該按鈕之端部之凹口可外露地配置於門之背面,將螺絲起子卡合該凹口向某一方向進行轉動,而使該按鈕設定為記憶狀態或非記憶狀態再輸入密碼數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及4)。
上述機械鎖,雖然於密碼數字之設定或變更時無需拆卸構成零件,可因此消除作業之繁雜,但由於需要使用螺絲起子等工具,而且因為於盒框依次積層配置各板體,所以存在著難以使製作合理化或量產化,各部分之形狀尺寸受到限制,導致盒框之設計受到約束,而且鈕之構成變得更為複雜而使製作變得困難等問題。
而且,上述機械鎖係於開鎖時使按鈕之位置位於與細縫平行,並使鑰匙板成為可移動且解除凸輪銷與板之卡合後,為了轉動門用把手,卻因惡作劇等而未正確地操作鈕,或於按錯按鈕之狀態下轉動門用把手,就有導致鑰匙板會卡合於不正確之按鈕,使該按鈕因彎折而故障之虞。
因此,作為上述問題之解決手段,若強化按鈕之材質強度,則存在材料費上升而使生產率降低之問題。
又,作為其他機械鎖,存在著於盒之表面設置可輸入密碼資訊之複數個操作鈕、及將可插入操作器之操作孔設置於操作鈕之鄰近位置,且於盒之內部設置當每次對操作鈕進行操作時可轉動之按鈕齒輪、可嚙合於該按鈕齒輪嚙合之末端齒輪、及可嚙合於該末端齒輪之重置齒輪,並於設定或變更密碼數字時將操作器插入至操作孔,以既定次數按壓對應之操作鈕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
然而,上述機械鎖,雖然於密碼數字之設定或變更時無需拆卸構成零件可因此消除作業之繁雜,但由於需要使用操作器,而且因為於盒依次積層配置各板體,所以存在著難以使製作合理化或量產化,各部分之形狀尺寸受到限制,導致盒之設計受到約束等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公昭62-549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280380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昭58-8007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364804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542797號公報
本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按鈕鎖,以解決如此之問題,集合設定且記憶開閉鎖之密碼資訊之機構與其構成零件而構成為匣狀,並將此可裝卸地安裝於罩殼內部,且可挪用於各種嵌裝設計,以實現合理之製作與設計以及保養之合理化,在促進量產化之同時,於安裝在門上之狀態下,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設定或變更,而且強化防禦功能並提高使用上之方便性與安全性,更進一步使設計合理化且減輕鎖銷之強度負擔,避免按鈕產生因惡作劇或誤按所造成之故障,可實現使用上之安全性與生產率之提高。
第1發明,係一種按鈕鎖,其具備:罩殼,其係可凸出/沒入地安裝複數個按鈕;鎖銷,其以可與上述按鈕拆離且朝同軸方向移動之方式配置;鎖板,其係形成可插入該鎖銷之板鑰匙孔及可與鎖銷抵接之板鎖孔;重置板,其係與上述鎖板平行地配置,且於內部具備重置彈簧,並經由該重置彈簧,保持且解除所插入之鎖銷之軸方向位移;及驅動凸輪,其係與於上述鎖板之移動區域轉動且可卡合地配置之段鎖相連;且於按壓上述按鈕時可經由鎖銷控制鎖板之移動,解除該鎖板與上述驅動凸輪之卡合,其特徵在於,藉由設置可滑動且平行地收納上述重置板與鎖板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並將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罩殼,集合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及其構成零件而構成為匣狀,共有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並可挪用於各種外觀設計,實現合理之製作與設計以及保養之合理化,並促進量產化。
第2發明,係使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密接固定地由控制裝置盒與控制裝置蓋所構成,且於其內部收納上述鎖板、重置板及鎖銷,牢固地構成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並確實且安全地防護收納於其內部之鎖板、重置板及鎖銷。
第3發明,係將上述控制裝置盒配置於上述罩殼之內側,將控制裝置蓋配置且安裝於門側,以維持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功能而合理地進行安裝。
第4發明,係於罩殼內具備通用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且基於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使罩殼之形狀、按鈕之形狀及數量與間隔可採用,可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挪用於罩殼表面之各種設計。
第5發明,係使上述鎖銷可轉動地由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所支持,且使卡合爪突設於該鎖銷之中間部,使鎖銷具有轉動功能,且使此構成為新穎且簡潔,而可易於進行製作。
第6發明,係將記憶設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蓋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設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dog),可實現記憶設置板之密碼資訊設定。
第7發明,係將記憶重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記憶設置板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重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可實現記憶重置板之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8發明,係上述鎖銷之卡合爪可卡合地配置至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使上述卡合爪共用於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以簡潔化鎖銷之構成,減少零件件數而可價廉地進行製作。
第9發明,係使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之端部可卡合地相連於可正反向轉動之記憶變更凸輪,且介由該記憶變更凸輪之轉動,將記憶設置板或記憶重置板設置為可朝相反方向移動,並將記憶變更凸輪共用於記憶設置板或記憶重置板之作動,以實現構成之簡潔化與零件件數之減少。
第10發明,係使上述記憶變更凸輪,相連接在門之內側所設之可正反向轉動之轉動體之轉動位移,且藉由上述轉動體之轉動操作,而無需自門拆卸,而且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11發明,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可移動地設置上述記憶設置板,並使上述止擋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使該鎖銷可轉動,且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對轉動體進行轉動操作,使止擋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並使該鎖銷可轉動,並可容易且迅速地實現密碼資訊設定。
第12發明,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密碼資訊解除時或密碼資訊變更時,使上述鎖銷之轉動位置可保持,以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變更。
第13發明,係於形成有突起之控制裝置蓋之內面可轉動地收納止動墊圈,且於該墊圈形成可卡入鎖銷之端部之方孔,使上述墊圈可按壓於上述控制裝置蓋之內面而進行賦能,同時於上述墊圈之背面形成可與上述突起卡合之十字狀之卡合槽,使該墊圈與鎖銷之轉動同步聯動,且可使其保持轉動位置,並藉由簡單之構成可獲得保持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密碼資訊解除時或密碼資訊變更時鎖銷之轉動位置。
第14發明,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經由上述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上述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而進行轉動,且保持著該轉動位置使鎖銷朝軸向之原位置移動,使該鎖銷可卡合地配置於板鎖孔而得以進行閉鎖,並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
第15發明,係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經由既定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將該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以可解除之方式配置而得以進行開鎖,並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開鎖操作。
第16發明,係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將上述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以可解除之方式配置,且經由進入銷使上述鎖板自驅動凸輪後退而得以進行開鎖,並藉由進入銷之操作,確實地進行鎖板與驅動凸輪之卡合解除。
第17發明,係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下側朝軸向可移動地設置進入銷,並將該進入銷配置於鎖板之開口窗,且將滑件朝向正交方向可移動地安裝於該進入銷,使該滑件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開口窗之口緣部,於開鎖時將進入銷之軸向位移轉換成滑件之正交方向、即鎖板之移動方向之位移,使鎖板朝相同方向移動,以解除鎖板與驅動凸輪之卡合,而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開鎖。
第18發明,係於上述鎖板之下側經由制動彈簧可移動地安裝緩衝板,將上述滑件可卡合地配置於該緩衝板,使上述進入銷朝軸向移動,且使上述滑件朝正交方向移動,使上述緩衝板可移動地抵抗上述制動彈簧,使緩衝板之位移吸收開鎖時進入銷之軸力,使得於未正確操作開鎖時之按鈕時,減輕鎖板對上述按鈕之鎖銷之卡合力,防止鎖銷之折損或彎折,同時減輕鎖銷之強度負擔,實現鎖銷之材質強度之降低,從而可價廉且容易地製作鎖銷,同時可避免按鈕因惡作劇或誤按所導致之故障。
第19發明,係於解除上述設定之密碼資訊時,以可朝於密碼資訊設定時與記憶設置板之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之方式設置上述記憶重置板,使記憶重置板之止擋卡合於在密碼資訊設定時與卡合爪相反之側,使該鎖銷朝與密碼數字設定時相反之方向可進行轉動,且無需自門上拆卸,亦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解除或變更。
第20發明,係於解除上述已設之密碼資訊後,使上述轉動體朝與密碼資訊設定時相反之方向轉動,並經由對應於新密碼資訊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上述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而進行轉動,且保持著該轉動位置使鎖銷朝軸向之原位置移動,將該鎖銷可卡合地配置於板鎖孔,使密碼資訊可以進行變更,並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21發明,係將重置銷朝軸向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將該重置銷設置為可相連接設置於門內側之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而轉動,同時於重置銷突設卡合片與突起,將該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可卡合地設置於鎖板之開口部周緣,且經由重置銷之轉動位置使鎖板之作動可進行控制,並藉由切換旋鈕之轉動操作,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重置銷之轉動位置。
第22發明,係適於使上述重置銷之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位於上述開口部內,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增量,並確實地形成驅動凸輪之轉動,且藉由關門自動地閉鎖,自室外側對已記憶設定之按鈕進行按壓操作而開鎖之自動閉鎖之使用。
第23發明,係適於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在上述開口部之上側開口緣所形成之切口槽,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抑制,且不會因關門而閉鎖,無需對按鈕進行按壓操作,並藉由內外之桿手柄之操作自室內外開門之閂鎖(latch)使用。
第24發明,係適於使用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上述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而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阻止,藉由關門自動地閉鎖,且自室外側對圓筒鎖(cylinder lock)進行鑰匙操作而開門之鎖死(dead lock)使用。
第25發明,係於門之內側配置切換座,並於該切換座設置與上述記憶變更銷相連之轉動體、及與上述重置銷相連之切換旋鈕,自門之內側藉由轉動體或切換旋鈕之操作,容易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設定、解除或變更操作、及鎖之各種使用法,例如自動閉鎖或閂鎖、鎖死使用之切換操作。
第26發明,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或密碼資訊解除時使上述轉動體朝正反方向轉動,使其經常可位於中立位置,可確實地進行轉動體之操作。
第27發明,係使上述轉動體可經由鑰匙或拇指旋鈕(thumb turn)、硬幣轉動,從而可容易地操作轉動體。
第28發明,係使上述切換旋鈕可切換至虛鎖或自動閉鎖或鎖死位置,使其經常可位於自動閉鎖位置,確實地進行切換旋鈕之操作。
第29發明,係將罩蓋可開閉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於上述罩蓋之內側配置上述轉動體與切換旋鈕,以防護上述轉動體與切換旋鈕。
第30發明,係將鎖死按鈕可按壓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使該鎖死按鈕相連接於按壓位移且可轉動地設置切換旋鈕,使重置銷相連接於該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並使該重置銷之突起可卡合於鎖板之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可實現利用鎖死按鈕之按壓操作之鎖死功能。
第31發明,係使上述切換座與室內側之把手安裝座分離且隔開地配置於門之內側,簡潔地構成切換座與室內側之把手安裝座,以實現其等之小型輕量化,同時提昇門之室內側之外觀。
第32發明,係於上述罩殼內之下部,設置與段鎖之方芯棒之轉動機構相連接之圓筒鎖,並經由該圓筒鎖之開鎖操作可於上述鎖死時進行開門,以確保鎖死使用時之安全。
第33發明,係於上述罩殼之內側,配置具有可使按鈕軸出入之複數個通孔之按鈕壓板,並於該按鈕壓板之一側接近地設置形成有複數個長孔之防探測板,一方面可使該防探測板向下方移動地進行賦能,另一方面於上述防探測板設置可插入進入按鈕之通孔,將進入按鈕之錐形部可卡合地配置於該通孔之口緣部,且操作進入按鈕使按鈕壓板移動,並藉由上述長孔遮蔽按鈕壓板之通孔之部分區域或整個區域,使按鈕軸無法出入,以阻止藉由按鈕操作而探知密碼資訊有無之非法操作。
第34發明,係將上述鎖銷壓鑄成形,以對應鎖銷之強度負擔之減輕,並價廉且容易地進行製作。
第1發明,係設置可滑動且平行地收納重置板與鎖板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因為將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可裝卸地安裝於上述罩殼,故可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與其構成零件集合而構成為匣狀,且可共有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並挪用於各種外觀設計,可實現合理之製作與設計及保養之合理化,並促進量產化。
第2發明,係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因為由嚴密地固接控制裝置盒與控制裝置蓋所構成,且於其內部收納上述鎖板、重置板及鎖銷,故可牢固地構成密碼資訊控制裝置,而且確實且安全地防護收納於其內部之鎖板、重置板及鎖銷。
第3發明,因為係將上述控制裝置盒配置於上述罩殼之內側,且將控制裝置蓋配置於門側並加以安裝,故可維持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功能且合理地加以安裝。
第4發明,因為係在罩殼內設有共用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且基於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使罩殼之形狀、按鈕之形狀、個數及間隔可以選用,故可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挪用於罩殼表面之各種設計。
第5發明,因為係使上述鎖銷可轉動地由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所支持,且使卡合爪突設於該鎖銷之中間部,故使得鎖銷具有轉動功能,並新穎且簡潔地構成此鎖銷,並可容易地進行製作。
第6發明,因為係將記憶設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蓋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設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故可實現記憶設置板之密碼資訊設定。
第7發明,因為係將記憶重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記憶設置板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重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故可實現記憶重置板之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8發明,因為上述鎖銷之卡合爪可卡合地配置至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故可使上述卡合爪共用於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以簡潔化鎖銷之構成,減少零件件數而可價廉地進行製作。
第9發明,因為係使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之端部可卡合地相連於可正反向轉動之記憶變更凸輪,且介由該記憶變更凸輪之轉動,將記憶設置板或記憶重置板設置為可朝相反方向移動,故可將記憶變更凸輪共用於記憶設置板或記憶重置板之作動,以實現構成之簡潔化與零件件數之減少。
第10發明,因為係使上述記憶變更凸輪,相連接在門之內側所設之可正反向轉動之轉動體之轉動位移,故藉由上述轉動體之轉動操作,而無需自門上拆卸,而且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11發明,因為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可移動地設置上述記憶設置板,並使上述止擋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使該鎖銷可轉動,故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可對轉動體進行轉動操作,使止擋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並使該鎖銷可轉動,並可容易且迅速地實現密碼資訊設定。
第12發明,因為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密碼資訊解除時或密碼資訊變更時,使上述鎖銷之轉動位置可保持,故可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密碼資訊變更。
第13發明,因為係於形成有突起之控制裝置蓋之內面可轉動地收納止動墊圈,且於該墊圈形成可卡入鎖銷之端部之方孔,使上述墊圈可按壓於上述控制裝置蓋之內面而進行賦能,同時於上述墊圈之背面形成可與上述突起卡合之十字狀之卡合槽,使該墊圈與鎖銷之轉動同步聯動,且可使其保持轉動位置,故可藉由簡單之構成而獲得保持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密碼資訊解除時或密碼資訊變更時鎖銷之轉動位置。
第14發明,因為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經由上述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上述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而進行轉動,且保持著該轉動位置使鎖銷朝軸向之原位置移動,使該鎖銷可卡合地配置於板鎖孔而得以進行閉鎖,故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設定。
第15發明,因為係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經由既定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將該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以可解除之方式配置而得以進行開鎖,故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開鎖操作。
第16發明,係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將上述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以可解除之方式配置,且經由進入銷使上述鎖板自驅動凸輪後退而得以進行開鎖,故可藉由進入銷之操作,確實地進行鎖板與驅動凸輪之卡合解除。
第17發明,因為係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下側朝軸向可移動地設置進入銷,並將該進入銷配置於鎖板之開口窗,且將滑件朝向正交方向可移動地安裝於該進入銷,使該滑件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開口窗之口緣部,故於開鎖時將進入銷之軸向位移轉換成滑件之正交方向、即鎖板之移動方向之位移,使鎖板朝相同方向移動,以解除鎖板與驅動凸輪之卡合,而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開鎖。
第18發明,因為係於上述鎖板之下側經由制動彈簧可移動地安裝緩衝板,將上述滑件可卡合地配置於該緩衝板,使上述進入銷朝軸向移動,且使上述滑件朝正交方向移動,使上述緩衝板可移動地抵抗上述制動彈簧,故使緩衝板之位移吸收開鎖時進入銷之軸力,使得於未正確操作開鎖時之按鈕時,減輕鎖板對上述按鈕之鎖銷之卡合力,防止鎖銷之折損或彎折,同時減輕鎖銷之強度負擔,實現鎖銷之材質強度之降低,從而可價廉且容易地製作該鎖銷,同時可避免按鈕因惡作劇或誤按所導致之故障。
第19發明,因為係於解除上述設定之密碼資訊時,以可朝於密碼資訊設定時與記憶設置板之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之方式設置上述記憶重置板,使記憶重置板之止擋卡合於在密碼資訊設定時與卡合爪相反之側,使該鎖銷朝與密碼數字設定時相反之方向可進行轉動,故無需自門上拆卸,亦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解除或變更。
第20發明,因為係於解除上述已設之密碼資訊後,使上述轉動體朝與密碼資訊設定時相反之方向轉動,並經由對應於新密碼資訊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保持該鎖銷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上述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而進行轉動,且保持著該轉動位置使鎖銷向軸方向之原位置移動,將該鎖銷可卡合地配置於板鎖孔,使密碼資訊能夠進行變更,故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變更。
第21發明,因為係將重置銷朝軸向可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將該重置銷設置為可相連接設置於門內側之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而轉動,同時於重置銷突設卡合片與突起,將該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可卡合地配置於鎖板之開口部周緣,且經由重置銷之轉動位置使鎖板之作動可進行控制,故可藉由切換旋鈕之轉動操作,容易且確實地進行重置銷之轉動位置。
第22發明,因為係使上述重置銷之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位於上述開口部內,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增量,故確實地形成驅動凸輪之轉動,且藉由關門而自動地閉鎖,並自室外側對已記憶設定之按鈕進行按壓操作而開鎖之自動閉鎖之使用具有較佳之效果。
第23發明,因為係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形成在上述開口部之上側開口緣之切口槽,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抑制,故不會因關門而閉鎖,無需對按鈕進行按壓操作,並藉由內外之桿手柄之操作自室內外開門之閂鎖使用具有較佳之效果。
第24發明,因為係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上述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而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阻止,故藉由關門自動地閉鎖,且自室外側對圓筒鎖進行鑰匙操作而開門之鎖死使用具有較佳之效果。
第25發明,因為係於門之內側配置切換座,並於該切換座設置與上述記憶變更銷相連之轉動體、及與上述重置銷相連之切換旋鈕,故自門之內側藉由轉動體或切換旋鈕之操作,容易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設定、解除或變更操作、及鎖之各種使用法,例如自動閉鎖或閂鎖、鎖死使用之切換操作。
第26發明,因為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或密碼資訊解除時使上述轉動體朝正反方向轉動,使其經常可位於中立位置,故可確實地進行轉動體之操作。
第27發明,因為係使上述轉動體可經由鑰匙或拇指旋鈕、硬幣轉動,故可容易地操作轉動體。
第28發明,因為係使上述切換旋鈕可切換至虛鎖或自動閉鎖或鎖死位置,使其經常可位於自動閉鎖位置,故可確實地進行切換旋鈕之操作。
第29發明,因為係將罩蓋可開閉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且於上述罩蓋之內側配置上述轉動體與切換旋鈕,故可防護上述轉動體與切換旋鈕。
第30發明,因為係將鎖死按鈕可按壓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使該鎖死按鈕相連接於按壓位移但可轉動地設置切換旋鈕,使重置銷相連接於該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並使該重置銷之突起可卡合於鎖板之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故可實現利用鎖死按鈕之按壓操作之鎖死功能。
第31發明,因為係使上述切換座與室內側之把手安裝座分離且隔開地配置於門之內側,故可簡潔地構成切換座與室內側之把手安裝座,以實現其等之小型輕量化,同時美化門之室內側之外觀。
第32發明,因為係於上述罩殼內之下部,設置與段鎖之方芯棒之轉動機構相連接之圓筒鎖,並經由該圓筒鎖之開鎖操作可於上述鎖死時進行開門,故可確保鎖死使用時之安全。
第33發明,因為係於上述罩殼之內側,配置具有可使按鈕軸出入之複數個通孔之按鈕壓板,並於該按鈕壓板之一側接近地設置形成有複數個長孔之防探測板,一方面可使該防探測板向下方移動地進行賦能,另一方面於上述防探測板設置可插入進入按鈕之通孔,將進入按鈕之錐形部可卡合地配置於該通孔之口緣部,故可操作進入按鈕使按鈕壓板移動,並藉由上述長孔遮蔽按鈕壓板之通孔之部分區域或整個區域,使按鈕軸無法出入,以阻止藉由按鈕操作而探知密碼資訊有無之非法操作。
第34發明,因為係使上述鎖銷壓鑄成形,故可對應鎖銷之強度負擔之減輕,並價廉且容易地進行製作。
以下,針對圖示之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於圖1至圖36中,元件符號1係經由鉸鏈使一端可轉動地連結於框體(均省略圖示)之門,且於其另一側端部之中高位置設置有作為機械鎖之按鈕鎖2。
上述按鈕鎖2係於門1之外面配置具備各種操作鈕之室外座3,且於門1之內面上下地配置設定及變更密碼資訊,且設定及解除按鈕鎖2之功能之切換座4、及把手安裝座5,並於室外座3及把手安裝座5之下端部可轉動地突設桿手柄6、7。
於上述門1之中高位置內部埋設有段鎖8,其插鎖(dead bolt)9與按鈕鎖2之開閉鎖操作連動,且自門1之另一側端部可凸出/沒入地設置。
元件符號10係可凸出/沒入地設置於插鎖9之正下方之閂鎖觸發器(latch trigger),可形成插鎖9之突出作動。
圖中,元件符號11、12、13、14係形成於門1之中高位置之管插通孔,可插入突設於室外座3之背面之下述連結管。
元件符號15、16係形成於管插通孔11正下方之貫通孔,元件符號17係與桿手柄6、7於同軸上所形成之方芯棒插通孔。
上述室外座3係具有形成外周且保護內部機構之罩殼18,該罩殼18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縱長矩形之箱形,且其前面形成為以突狀彎曲之平緩之曲面狀,於其前面上部可按壓地設置有大直徑之重置按鈕19、及相較於該按鈕19稍為小直徑之複數個按鈕20,並於其下側可按壓地設置有進入按鈕21,於該按鈕21之正下方可轉動地安裝有桿手柄6之軸部。
實施形態之按鈕20之構成,係包含於按壓面所表示1~0之數字之10個按鈕20、及於按壓面所表示A~E之字母文字之5個按鈕20,且將所表示數字之按鈕20以每5個配置於左右二行,於其等之間配置有一行表示字母文字之按鈕20,並藉由此等15個按鈕20可設定215、即32768組密碼資訊(數字)。
此時,因為上述按鈕20係實質上為相同之構成,故亦可不將上述表示分成兩個種類而全部以字母文字或平假名或片假名、羅馬數字等一個種類統一表示。
於上述罩殼18之前面之上半部,設置有重置按鈕插通孔22與橢圓形之複數個按鈕插通孔23,且由此等之開口緣部掛卡住杯狀之重置按鈕19、及按鈕20之凸緣部。
其中,重置按鈕19係於內部收納有重置按鈕軸24之凸緣24a,而按鈕20係杯狀部與按鈕軸25成形為一體,且按鈕軸25自杯狀部之內側突出。
上述重置按鈕軸24係如圖12形成為大致半圓柱狀,且於其兩側周面突設有凸部26,於其軸端面形成有可卡合於下述重置銷之突起之凹槽27。
於上述重置按鈕19之內側收納有重置按鈕彈簧28,使該彈簧28之一端設置安裝於下述按鈕壓板且被壓縮,並經由其彈性使重置按鈕19向外側突出。
上述按鈕20係如圖3形成為大致橢圓形,且傾斜地配置其長軸側,使其按壓面形成為凸狀曲面,並使上述按鈕表示於該凸狀曲面形成為凹狀。
於上述按鈕20內部使按鈕軸25形成為一體,且使其前端朝外側突出地配置,並與下述鎖銷之頭部可卡合地配置。
於上述按鈕軸25內插入有按鈕彈簧29,使該彈簧29之一端設置安裝於下述按鈕壓板且被壓縮,並經由其彈性使按鈕20向外側突出。
上述進入按鈕21係形成為圓柱狀,且於其內側端部形成有凸緣21a,於該凸緣21a之後端面中央,突設有可卡合於下述進入銷之方軸狀之止擋30,並於該止擋30之前端部形成有錐形部30a。
上述進入按鈕21,係插入至設置於罩殼8之下側之進入按鈕插通孔31,且由其後端面31a鉤止住上述凸緣21a。
於上述止擋30之兩側形成有凹孔32,於該凹孔32收納有進入按鈕彈簧33,使該彈簧33之一端設置安裝於下述按鈕壓板並被壓縮,並經由其彈性使進入按鈕21朝外側突出。
於上述室外座3之內部係經由螺釘34固定有鋼板製之按鈕壓板35,該壓板35形成為縱長矩形,且於其上端部形成有可與上述重置按鈕軸24卡合,具有凸部36a之卡合孔36。
於上述按鈕壓板35之下端部,形成有可使上述止擋30凸出/沒入之矩形之方孔37,且於該方孔37與卡合孔36之間,縱橫地排列形成有可使上述按鈕軸25出入之複數個通孔38。
圖中,元件符號39係可將螺釘34插入之螺釘孔,元件符號40係按鈕壓板35之定位用之方孔,且形成為可卡合於設置在室外座3之內側底部之突起41,元件符號42係設置於室外座3之內側底部之螺絲孔,且可將螺釘34旋入。
於上述按鈕壓板35之內側疊合地配置有鋼板製之防探測板43,該防探測板43形成為較上述按鈕壓板35寬度略窄之大致縱長矩形,且使其上端朝外側彎折,使該彎折片44鉤止於上述內側底部之突端部45。
於與上述突端部45為對向之室外座3之內側底部,設置有凹狀之彈簧座46、46,且於該彈簧座46與彎折片44之間介插有彈簧47,經由該彈簧47之彈性朝下方對防探測板43施以賦能。
於上述防探測板43之上端部,形成有具有與上述重置按鈕軸24可卡合之凸部48a之大致半圓形之卡合孔48,且於下端部形成有可使上述止擋30凸出/沒入之矩形之方孔49,該方孔49配置為可與止擋30之錐形部30a卡合。
圖中,元件符號50係形成於防探測板43之複數個長孔, 且配置為可將上述按鈕軸25插入,元件符號51係防探測板43之定位用之方孔,且形成為可與上述突起41卡合。
而且,於按壓進入按鈕21時,使上述止擋30之錐形部30a卡合於方孔49,抵抗彈簧47使防探測板43向上推起,並使長孔50與此同步聯動,閉塞按鈕壓板35之各通孔38之部分區域或整個區域,並阻止按鈕20之按壓或按鈕軸之移動,使得對下述鎖銷偵測密碼資訊輸入之有無的非法操作得以被阻止。
於上述罩殼18之下側形成有軸孔52,且於該軸孔52經由套管53可轉動地安裝有桿手柄6之軸部。
即,於軸孔52之內外配置桿手柄6之軸部與雙頭螺栓(stud)54,並於該雙頭螺栓54之方軸周面安裝金屬墊圈55與扣環(snap ring)56,自雙頭螺栓54之內側將螺栓(bolt)57旋入鎖緊於桿手柄6之軸部,使桿手柄6與雙頭螺栓54可同步聯動地連結。
於上述雙頭螺栓54之方軸部,可同步聯動地嵌合有驅動凸輪58,且該驅動凸輪58具有平坦之凸輪面,於該凸輪面之一側中央突設有矩形之凸部58a,且將該凸部58a可卡合地配置於鎖板之一彎折片之切口部。
而且,將上述鎖板向上推起,解除上述凸部58a與切口部之卡合,抵抗扭轉彈簧(省略圖示)之彈性而使驅動凸輪58可以轉動。
於上述雙頭螺栓54之端部形成有方孔59,於該方孔59嵌合著接頭60之方軸部60a,並於該接頭60之外側之圓筒部轉動自如地支持著大致扇形之齒輪61。
於上述接頭60與齒輪61之內側,可轉動地插入有與段鎖8相連之方芯棒62,且於該方芯棒62插入有兩個銷63、64。
其中,一方之銷64,係配置為可卡合於在齒輪61之內側所形成之一對扇形槽(省略圖示),且限制該齒輪61之轉動角度,另一方之銷63,係配置為可卡合於在接頭60之內側所形成之一對扇形槽(省略圖示)。
圖中,元件符號62a係形成於方芯棒62之卡止階部,元件符號65係安裝於罩殼18之內側下部之板蓋,且於中間部形成有通孔66,使齒輪61之輪轂61a自該通孔66可轉動地突出。
元件符號67係埋設於桿手柄6之軸部之卡合球,且經由彈簧68可卡合於片材69地施以賦能,使桿手柄6之超負荷得以釋放。
於上述罩殼18之下端部,作為下述鎖死功能時之開鎖手段,朝向下方地安裝有圓筒鎖70,該圓筒鎖70具備藉由鑰匙71而可轉動之鎖芯(cylinder)72,於該鎖芯72之軸端配置方軸部73。
上述方軸部73係卡合地配置於轉動軸74之方孔75,使該方軸部73之轉動力可傳遞至轉動軸74。
於上述轉動軸74之內側固定有斜齒輪76之軸部,使該斜齒輪76可轉動地由與罩殼18為一體之支架77所支持。
斜齒輪78係嚙合地配置於上述斜齒輪76,使該支軸79可轉動地由罩殼18之凹孔80所支持,上述斜齒輪78嚙合於上述齒輪61。
圖中,元件符號81係於圓筒鎖70之上下所配置之安裝蓋,元件符號82、83係突設於罩殼18之背面之上下端部之連結管,且於內部形成有內螺紋。
上述切換座4係經由上述連結管82、與突設於下述匣之連結管84,安裝於門1之內面,此係由大致箱形之合成樹脂製之切換座本體85、與可使該切換座本體85之外面之一部分凸出之合成樹脂製之罩蓋86所構成。
於上述切換座本體85之深處部設置有矩形之底板87,且於該底板87之一側面之上部一體成形有鎖檔座88,於該鎖檔座88之圓周方向之等角度位置形成有3個片材面89,且面向該左右之片材面89突設有突起90、90。
於上述鎖檔座88之中央形成有通孔91,且經由該通孔91將連結軸92可轉動地插入至上述貫通孔15。
上述連結軸92係於內部形成有方孔92a,且於該方孔92a卡合地插入有下述方軸狀之記憶變更銷,且於其一端形成有方軸部93,於該方軸部93嵌合有鎖檔94之方孔95。
於上述鎖檔94形成有舌片96,使該舌片96設置安裝於上述片材面89,將連結軸92定位於既定位置,同時使此抵接於上述突起90、90,使連結軸92之轉動角度得以限制。
另一方面,於上述切換座本體85之端面突設有突出部85a,於該突出部85a之中央使大直徑之通孔97與凹孔98形成於上下位置,並於該凹孔98之中央形成有穿通孔99。
於上述通孔97插入有作為轉動體之圓筒鎖100,將螺帽101旋入其周面之螺絲部,而將圓筒鎖100固定於突出部85a。
於上述圓筒鎖100之內部,設置有插入鑰匙102而可轉動之鎖芯103,於該鎖芯103之端部形成有方軸部104,使該方軸部104卡合於在方軸部93所形成之方孔105,使得可將鎖芯103之轉動力傳遞至連結軸92。
於上述鎖檔94與圓筒鎖100之間介插有彈簧106,經由該彈簧106之彈性,對連結軸92朝向門1側施以賦能,使得可保持與下述記憶變更軸之卡合。
而且,於設定密碼資訊時,按壓重置按鈕19,並基於所需之密碼資訊按壓按鈕20後,將鑰匙102插入至圓筒鎖100,使得自中立位置朝向設置(SET)方向轉動90°而得以執行。
另一方面,於解除或變更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時,按壓重置按鈕19,並將鑰匙102插入圓筒鎖100,使得自中立位置朝向重置(RESET)方向轉動90°而得以執行。
即,上述圓筒鎖100係經常被置於中立位置,於密碼資訊設定時自中立位置朝向設置方向轉動,而於密碼資訊解除或變更定時自中立位置朝向重置方向轉動,於轉動後均回復至中立位置使鑰匙102可以拔出。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對於連結軸92之轉動力施加手段,雖然係使用圓筒鎖100,且對鑰匙102之持有人容許密碼資訊之設定或變更操作,但亦可取代圓筒鎖100,使以卡合拇指旋鈕、工具或硬幣進行轉動之轉動體與連結軸92相連,而使連結軸92進行轉動。
於上述穿通孔99插入有與閂鎖切換旋鈕107為一體之切換軸108,使該切換軸108經由在底板87所形成之通孔109,可轉動地插入上述貫通孔16。
於上述切換軸108之內部形成有方孔110,且於該方孔110可卡合地插入有下述方軸狀之重置銷。
於上述切換軸108之基部形成有方軸部108a,且於該方軸部108a嵌合有鎖檔111之方孔112,使其舌片113可卡合地配置於在凹孔98之背面所設置之凸部(省略圖示),而限制切換軸108之轉動角度。
上述閂鎖切換旋鈕107,係利用按鈕20之密碼資訊輸入解除開閉鎖,於切換為利用門把手6、7開門時進行操作,其操作之實際情況,係藉由於按下重置按鈕19而輸入密碼資訊後,按下進入按鈕21且將門把手7壓下,即進行開鎖操作,並保持此狀態將罩蓋86打開,使閂鎖切換旋鈕107朝向閂鎖切換側、即Free方向進行轉動而得以執行。
圖中,元件符號114係安裝於切換軸108之周面之扣環,元件符號115係金屬墊圈,元件符號116係介插於金屬墊圈115與鎖檔111之間之彈簧,且經由其彈性朝向門1側對切換軸108施以賦能。
於上述突出部85a之上端部形成有可插入螺釘117之螺釘孔118、118,且於該螺釘孔118之間突設有突起119,於該突起119嵌合有字形剖面之鉸鏈盒120。
上述鉸鏈盒120,係配置於在罩蓋86之上端部之樞軸支撐部所形成之切口部121,於面向該切口部121之端面突設有具有大致V字形之尖端部之樞軸122、122。
於上述樞軸122、122之尖端部,嵌合有在鉸鏈凸輪123之端面所設置之大致V字形之卡合槽,將彈簧124介插於該凸輪123、123之間,以保持上述尖端部與卡合槽之嵌合。
上述鉸鏈凸輪123係形成為可卡合於鉸鏈盒120之內面之方軸狀,且經由上述鉸鏈凸輪123以樞軸122、122為中心而將罩蓋86可上下轉動地相連,且使其開閉狀態得以保持。
於上述底板87之下部突設有由肋部125a劃分周圍所成之大致鑰匙孔形之階部125,而且於切換座本體85之下部形成有通孔126,並於該通孔126自切換座本體85之內側插入有鎖死按鈕127。
於上述鎖死按鈕127之後緣部形成有凸緣127a,且於該凸緣127a疊合地配置有切換板128之下部。上述切換板128係由細長矩形之鋼板所形成,且於其一端彎折地形成有支腳129,並使另一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舌片113之內側。
於上述切換板128之中間部彎折地形成有一對板狀之彈簧座130,且於該彈簧座130之內側之階部125、與切換板128之間配置有彈簧131,並經由該彈簧131之彈性,朝向鎖死按鈕127側對切換板128施以賦能。
上述鎖死按鈕127係經常朝向門1之外側被施予賦能,而於其按壓時使支腳129設置安裝於階部125上,藉由切換板128之槓桿作用使另一端部之位移擴大,並經由舌片113使鎖檔111同步聯動,而得以使鎖檔111轉動,並使閂鎖切換旋鈕107可朝向鎖死位置側轉動。
圖中,元件符號132係於切換座本體85之下部所形成之螺釘孔,且可將螺釘133插入。
上述把手安裝座5,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大致箱形,且於其內側之凹狀面之中央形成有貫通孔134,於該孔134插入有桿手柄7之軸端之方軸部7a。於上述方軸部7a之端部形成有軸孔,且於該軸孔之內面形成有複數個卡合齒135,以使方芯棒62之角部可卡合於該卡合齒135。
於插入上述貫通孔134之方軸部7a,自把手安裝座5之內側安裝有金屬墊圈136與扣環137,以防止方軸部7a脫落。
於上述把手安裝座5之內側之階部5a,經由螺釘138安裝有背板139,於該背板139之中央形成有通孔140,於該通孔140插入有彈簧座141之輪轂142。於上述輪轂142之軸孔之內面形成有複數個卡合齒143,使方芯棒62之角部可卡合於該卡合齒143。
於上述背板139與彈簧座141之對向面,突設有大小不同直徑之彈簧鉤144、145,於上述彈簧鉤145之外周突設有鎖檔(省略圖示),使該鎖檔可卡合地配置於彈簧鉤144、144,以限制彈簧座141或桿手柄6、7之轉動角度。
被上述彈簧鉤144、145掛卡住扭轉彈簧146之兩端,並經由該扭轉彈簧146之彈性,使方芯棒62或桿手柄6、7可朝原位置進行回復轉動。
圖中,元件符號147係形成於把手安裝座5之螺釘孔,將螺釘148插入此等並旋入連結管83、175,將把手安裝座5安裝於門1。
於上述室外座3與門1之間配置有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構成為牢固之匣狀,可裝卸且可更換地安裝於室外座3。
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構成為可利用按鈕輸入設定且記憶,甚至解除或變更密碼資訊,而此係形成為較室外座3小型之縱長矩形之塊狀,並將板狀之複數個構成零件進行積層配置所構成。
即,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將配置於門1側之控制裝置蓋150、配置於該罩蓋150之外側即室外座3側之記憶設置板151、配置於該記憶設置板151外側之記憶變更中板152、配置於該記憶變更中板152外側之記憶重置板153、配置於該記憶重置板153外側之重置板154、配置於該重置板154外側之鎖板155、及配置於該鎖板155之外側且鄰接於上述防探測板43之控制裝置盒156進行積層配置所構成。
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將螺釘157插入控制裝置蓋150之螺釘孔158,並將此旋入控制裝置盒156之螺絲孔159,於將上述各構成零件150~156進行組裝後,將螺釘160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螺釘孔161,並將此旋入室外座3內側之螺絲孔162,而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可裝卸地安裝於室外座3之內側。
上述控制裝置蓋150,係利用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縱長矩形板狀,且於其上部在上下位置形成有可將記憶變更銷163插入之階孔(step holes)164、與可將閂鎖切換用之重置銷165插入之階孔166,於中間部形成有階孔狀之複數個墊圈座孔167,並於下端部形成有可將進入銷168插入之有段差之通孔169。
於上述墊圈座孔167之底部形成有小直徑之通孔172,於該通孔172之內側開口部形成有一對突起173,而且於上述墊圈座孔167可轉動地收納有盤狀之止動墊圈174。圖中,元件符號170係設置於通孔172之外側開口部周邊之密碼資訊顯示,且係對應上述按鈕20之顯示所設置,元件符號171係補強用焊道。
上述止動墊圈174,係於中央形成有可與下述鎖銷之方軸部卡合之方孔174a,且於其背面形成有可與上述突起173卡合之十字狀之卡合槽174b,使鎖銷之90°轉動位置得以保持。
圖中,元件符號175係突設於上述板蓋170之中間部與控制裝置蓋150之下端部之連結管,且於內面形成內螺紋部。
於上述控制裝置蓋150內面之上部與下端部突設有定位用之凸部176、177,且可卡合於上述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周壁。
於上述凸部177之中央突設有形成上述通孔169之矩形之階部178,且於該階部178之外側形成有凹槽179、180,於此等安裝有下述重置銷組件。
圖中,元件符號221係於控制裝置蓋150之上下端部所形成定位用之銷孔。
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係將不鏽鋼鋼板衝壓成形而形成為縱長矩形,並將此可朝上下滑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蓋150之內面,於其上部形成有可拆離上述凸部176之切口181,且將上述滑動位移限制為該切口181之長度。
於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之上端部形成有彎折片182,於該彎折片182之外面與控制裝置盒156之上部內面之間介插有彈簧190,經由該彈簧190之彈性將記憶設置板151朝下方可移動地施以賦能。
又,於上述彎折片182之內側可轉動地配置有下述記憶變更凸輪,使該記憶變更凸輪卡合於彎折片182,且使記憶設置板151可上下移動。
於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之上部,形成有可將記憶變更銷163與重置銷165插入之開口部183、184,於下半部形成有左右3行之縱長矩形之滑動槽185,且於各滑動槽185之一側形成有大致L字形狀之複數個止擋186,將該止擋186可卡合地配置於下述鎖銷之卡合爪之一側。
上述記憶變更中板152係將抗腐蝕性鋼板衝壓成形為縱長矩形之框狀,並將此鄰接地固定且配置於記憶設置板151之內面。於上述記憶變更中板152之上部,形成有可緊密地卡合於上述凸部176之切口187,於其中央形成有可插入重置銷165之開口部188,將其下方鑿穿成縱長矩形,使上述滑動槽185與止擋186凸出於該開口部189。
上述記憶重置板153係將不鏽鋼鋼板衝壓成形而形成為縱長矩形,並將此可朝上下滑動地配置於上述記憶變更中板152之內面,使其上下部卡合於上述凸部176、177而限制滑動位移。
於上述記憶重置板153之上端部形成有彎折片191,將該彎折片191可卡合地配置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之凸部192,並將彈簧193介插於該凸部192與彎折片191之間,經由該彈簧193之彈性將記憶重置板153朝上方可移動地施以賦能。
於上述記憶重置板153之上部形成有可將重置銷165插入之開口部194,於其下方形成有左右3行之縱長矩形之滑動槽195,並於各滑動槽195之一側形成有與上述止擋186為對稱形狀之大致倒L字形狀之複數個止擋196,將該止擋196可卡合地配置於下述鎖銷之卡合爪之另一側。
上述重置板154係藉由鋅合金壓鑄成形為縱長矩形,於該記憶重置板153側之一側經由銷154a,以螺樁連結縱長矩形之抗腐蝕性鋼板製之重置彈簧壓板197,使該重置板154可朝上下滑動地配置於記憶重置板153之內面。
上述重置板154,係將上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下述凹部之開口端部,使下方之角部154b可卡合地配置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之階部198,而限制其上下移動。
於上述重置板154之上部形成有可將重置銷165插入之矩形之開口部199,且於其上部內面形成有錐面199a,於該錐面199a可卡合地配置有重置銷165之下述錐形部。
於上述重置板154之上端部設置有凸部200,該凸部200係可拆離地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之凹部201內,並將 彈簧202介插於該凹部201之內面與凸部200之間,經由該彈簧202之彈性將重置板154朝下方可移動地施以賦能。
於上述重置板154與重置彈簧壓板197,形成有與按鈕20相同數量之橢圓形之長孔203,面向該長孔203設置有彈簧收納槽204,且於該收納槽204之一端,設置支持作為扭轉彈簧之重置彈簧205之重置銷165。
上述重置彈簧205之一端係卡合於彈簧收納槽204之一側面,另一端之自由端部係配置於彈簧收納槽204之另一側,將此自由端部可拆離地配置於下述鎖銷。
即,上述重置彈簧205之自由端部,係於按鈕20之密碼輸入前自鎖銷退出,並配置於下述圓錐形凸緣之下部、即小直徑側周邊,且於按鈕20之密碼輸入後卡合於上述圓錐形凸緣之上部、即大直徑側,以保持鎖銷之壓入位置且使密碼輸入得以保持。
於圖中,250係形成於重置板154之下端部之開口窗,且使下述進入銷組件可安裝。
上述鎖板155係使不鏽鋼鋼板衝壓成形而形成為縱長矩形,將此可朝上下滑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盒156之內面,使其上端部卡合於上述凹部201之下端面,使下側角部155a卡合於上述階部198,以限制上述上下移動。
於上述鎖板155之上部形成有矩形之開口部207,於該開口部207可轉動且可卡合地插入有重置銷165,並於其上側緣之中央形成切口槽207a。
上述鎖板155,係藉由與切換座4之切換旋鈕107之設定位置相連之重置銷165之轉動角度而限制上下位置,使鎖可形成自動閉鎖狀態、閂鎖狀態及鎖死狀態之使用常態。
例如,於藉由關門而自動地閉鎖,且自室外側對已記憶設定之按鈕20進行按壓操作而開鎖之自動閉鎖使用時,使切換旋鈕107設定於自動閉鎖(Auto Lock)位置,並使重置銷165之下述突起如圖21(a)位於開口部207內之側方,於下述卡合片之端面與開口部207之下側端緣之間形成較大之空間,以確保鎖板155之較大之上下位移,而可應對驅動凸輪58之開鎖轉動。
又,於未因關門而閉鎖,且無需對按鈕20進行按壓操作,而藉由桿手柄6、7之操作可自室內外開門之閂鎖使用時,使切換旋鈕107設定於閂鎖(Free)位置,並使重置銷165轉動而使突起如圖21(b)卡合於開口部207之切口槽207a,使鎖板155可朝上方進行固定量之位移,而可應對驅動凸輪58之轉動。
再者,於因為關門而自動地閉鎖,且自室外側對圓筒鎖70進行鑰匙操作而開門之鎖死使用時,使切換旋鈕107設定於鎖死(Dead Lock)位置,並使重置銷165轉動而使突起如圖21(c)卡合於開口部207之下側開口緣,以阻止鎖板155上移之位移。
於上述鎖板155之兩側形成有彎折片208,將該彎折片208可卡合地配置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之長槽209,並將彈簧210介插於該長槽209與彎折片208之間,經由該彈簧210之彈性將鎖板155朝下方移動地施以賦能。
於上述鎖板155之中間部,形成有與按鈕20數量相同之大致鉤形之板鑰匙孔211,該板鑰匙孔211係形成為使下述鎖銷之第1及第2軸鑰240、241可進行轉動。
於上述板鑰匙孔211連通地形成有矩形之板鎖孔211a,該板鎖孔211a形成為寬度較板鑰匙孔211為窄,使第1及第2軸鑰之抵接面240a、241a平行地位於該板鎖孔211a時,使鎖板155可上移,並使第1及第2軸鑰之抵接面240a、241a正交於該鎖板孔211a、即位於對向時,得以阻止鎖板155之上移。
於實施形態中,在利用按鈕20之密碼資訊輸入前,使第2軸鑰241之抵接面241a平行地位於板鎖孔211a,並使鎖板155可以移動,而於利用按鈕20之密碼資訊設定後進行重置之閉鎖時,使得經密碼資訊設定之鎖銷之第2軸鑰241之抵接面241a,可以抵接地位於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而得以阻止鎖板155之移動。
於上述鎖板155之下端部,在內外突設有可與驅動凸輪58卡合之彎折片212、213,其中彎折片212之寬度較彎折片213為寬,且可滑接地配置於驅動凸輪58之凸輪面,使該凸輪面之磨損可得到抑制,而彎折片213係形成為較彎折片212質厚且寬度窄,且於其中央形成有切口部213a,使該切口部213a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驅動凸輪58之凸部58a。
於上述鎖板155之下部,形成有可配置上述進入銷組件之大致矩形之開口窗214,且於該開口窗214之兩側朝室外座3方向突出地形成有L字形之彎折片215。
於上述開口窗214之上側口緣部,朝室外座3方向切開豎起地形成有卡合爪216,且使該卡合爪216之前端部可卡合且可移動地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下述凹處。
於上述卡合爪216鄰接地配置有緩衝板217,並於該緩衝板217形成有與上述開口窗214之形狀大致相同之矩形之開口部218,將該開口部218之上側開口緣可卡合地配置於下述第2滑件。
於上述緩衝板217之下部之兩側突設有大致L字形之彎折片219,而上述彎折片215、219係可卡合且可移動地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下述長槽,並將制動彈簧220介插於該彎折片215、219之間,朝下方對緩衝板217施以賦能。
因此,於開鎖時未正確地操作鈕20而操作進入按鈕21,使下述進入銷移動而經由滑件使鎖板155上移時,經由第2滑件將緩衝板217抵抗制動彈簧220地推起,以抵消進入銷之軸力,使對於不正確之鎖板155之鎖銷之卡合力降低,而得以防止上述鎖銷之破損。
上述控制裝置盒156,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大致縱長矩形之箱形,且於其內面之上部形成有可將下述記憶變更凸輪之軸部插入之凸輪孔222,並於其鄰近位置突設有鎖檔223。
於上述凹部201之正下方形成有可將重置銷165插入之通孔224,且於其下方形成有可轉動地收納最接近下述鎖銷之頭部之第1軸鑰240之複數個階孔225,於下端部形成有可與上述卡合爪216卡合之矩形之卡合槽226,且於此正下方形成有可將進入銷168插入之銷孔227。
此外,圖中,元件符號228係可將上述彎折片215、219插入之長槽,元件符號229係突設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端面之上下位置之銷,且可插入地配置於上述銷孔221。
於上述凸輪孔222插入有記憶變更凸輪230之軸部231,於該軸部231之另一端形成有方孔232,於該方孔232插入有記憶變更銷163之一端之方軸部163a,且將該凸緣233卡合於方孔232之開口緣。
上述記憶變更銷163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軸狀,上述方軸部163a之另一端係形成為與該方軸部163a錯開90°位相之方軸狀。
上述記憶變更銷163之另一端,係自控制裝置蓋150朝門1之外面側突出,且卡合於連結軸92之方孔92a並與設置於切換座4之鎖芯103相連,可經由鑰匙操作朝設置方向或重置方向進行轉動,於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變更時可以進行作動。
例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首先,按下重置按鈕19將重置板154推起,並解除重置彈簧對下述鎖銷之卡合,藉由設置彈簧而使鎖銷回復至原位置,消除密碼資訊設定前對按鈕20之惡作劇,使其等返回至初始位置。
上述記憶變更凸輪230,係隨時將其一側面卡合於記憶設置板151之彎折片182之內側,將另一側面卡合於記憶重置板153之彎折片191,而等待密碼資訊設定、密碼資訊解除或變更。
於此狀況下在基於所需之密碼資訊按壓按鈕20後,將鑰匙102插入圓筒鎖100,並將此朝設置方向、即在圖8上之逆時針方向轉動,使記憶變更凸輪230朝相同方向轉動,經由彎折片182將記憶設置板151推起,使止擋186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使該鎖銷進行轉動,且經由設置彈簧保持其轉動位置,於維持該轉動位置之狀態下進行重置操作,並使該鎖銷回復至原位置以設定密碼資訊。
另一方面,於重置操作後,使鑰匙102朝重置方向、即在圖18上之順時針方向轉動,並使記憶變更凸輪230朝相同方向轉動,經由彎折片191將記憶重置板153按下,使止擋196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而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藉由彈簧190之彈性將記憶重置板153推回而回復至原位置,以解除或變更密碼資訊。
上述重置銷165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方軸狀,此係如圖23與記憶變更銷163之直徑大致相同,且較該銷163形成為長度較長,並於其一端形成有可與上述重置按鈕軸24之凹槽27卡合之方軸狀之凸部234。
於上述重置銷165之中間部之偏位移置使突起235突設於側方,且鄰接於該突起235而形成有大致半圓形之卡合片236,並於其一側形成有可與上述重置板154之錐面199a卡合之大致圓錐狀之卡合面236a。
上述卡合面236a,係與重置按鈕19之按壓位移同步聯動也將重置板154推起,並解除重置彈簧對鎖銷之卡合,使鎖銷可回復至原位置。而上述重置銷165之另一端部,係形成為與凸部234同相之方軸狀,且使該方軸部卡入閂鎖切換旋鈕107之方孔110。
上述之鎖銷237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軸狀,於其一端側、即門1側形成有可卡合於止動墊圈174之方孔174a之方軸部237a,且於其中間位置朝放射方向突設有可與上述止擋186、196卡合之大致三角柱狀之卡合爪238。
上述卡合爪238,係形成於自與如下所述正交配置之第1及第2軸鑰之長徑軸心呈45°之位置,且於與上述止擋186、196卡合時可朝正反方向轉動90°。
於上述卡合爪238之鄰近位置形成有倒圓錐梯形狀之圓錐形凸緣239,並於該凸緣239上疊合地形成形狀相同之第1及第2軸鑰240、241,而此等軸鑰240、241係平行地切除軸周面之兩側而形成為細長之方軸剖面,且使其長徑側之中心錯開90°位相而正交地配置。
其中,頭部側之第1軸鑰240,係與上述方軸部237a之剖面正交所形成,而第2軸鑰241係配置於圓錐形凸緣239之大直徑側之正上方,且形成為與上述方軸部237a之剖面同相,並於上述第1軸鑰240上突設有軸頭部242。
而且,使上述軸頭部242與第1軸鑰240皆可轉動地插入上述階孔225,使其端面面向階孔225之開口部,並配置為可與按鈕軸25之端部卡合,而第2軸鑰241係位於板鑰匙孔211內,且配置為使平坦面狀之抵接面241a平行於板鎖孔211a,而使鎖板155可以移動。
上述鎖銷237之一端之方軸部237a,係被插入止動墊圈174之方孔174a,而另一端係配置為面向上述階孔225之開口部,並將圓錐線圈狀之鎖簧243,介插於方軸部237a之階部與止動墊圈174之間,經由該彈簧243之彈性將鎖銷237朝按鈕20側施以賦能。
上述鎖銷237,係於按鈕20之密碼資訊設定前,使軸頭部242與第1軸鑰240位於階孔225,且第2軸鑰241之抵接面241a之位置平行於鎖板155之板鎖孔211a,使鎖板155可以移動。此狀況係如圖34(a)所示。
另一方面,鎖銷237,係於按鈕20之密碼資訊設定時,使鎖銷237抵抗鎖簧243而被按入,使第1軸鑰240之抵接面240a卡合於鎖板155之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以阻止鎖板155之移動。此狀況係如圖34(b)所示。
上述鎖銷237之卡合爪238係於按鈕20之按壓前,位於跨越記憶重置板153與記憶重置板153之間,且相對於方軸部237a配置為傾斜45°,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之止擋186、與記憶設置板151之止擋196,且藉由止動墊圈174之卡合槽174b、與控制裝置蓋150之突起173之卡合,而保持其位置。
於上述按鈕20之按壓前,重置彈簧205之自由端部位於圓錐形凸緣239之縮徑側之鄰近位置,而於按鈕20之按壓後,重置彈簧205位於圓錐形凸緣239之大直徑側上,使鎖銷237之壓入位置得以保持。
此後,若按壓重置按鈕19,使重置銷165同步聯動而使重置板153上移,則重置彈簧205之自由端部自圓錐形凸緣239之大直徑側後退,並將其鉤卡作動解除,使鎖銷237藉由鎖簧243而上移,而得以回復至原位置。
此時,第2軸鑰241移動至板鑰匙孔211,其抵接面241a可卡合地位於板鎖孔211a,以阻止鎖板155之移動而得以進行閉鎖。此狀況係如圖34(d)所示。
另一方面,卡合爪238係於密碼數字變更時經由記憶變更旋鈕107之操作,與記憶設置板151或記憶重置板153之止擋186、196卡合而進行轉動,方軸部237a與此同步聯動而使止動墊圈174轉動,使該墊圈174之背面之卡合槽174b卡合於突起173,以保持鎖銷237之轉動角度。
於與上述止擋30對向之控制裝置盒156之對應位置,安裝有進入銷168與其組件。而上述進入銷168係藉由鋅合金壓鑄而成形為軸狀,且將其一端部插入設置於控制裝置盒156之下部之銷孔227,使其端面可卡合地配置於進入銷168。
於上述進入銷168之中間部形成有矩形之凸緣244,於該凸緣244之上部形成有錐面244a,並於該凸緣244之另一側突設有段差之軸部。
於上述凸緣244之外側配置有矩形框狀之第1滑件245,且於其上部內面形成有可與上述錐面244a卡合之錐面245a,並將矩形框狀之第2滑件246卡合地配置於該第1滑件245之外側周面,將該滑件246之上下端面可卡合地配置於開口部218之內面。
被上述第2滑件246之上端面鉤止於上述緩衝板217,而且於第2滑件246之外側配置有矩形框狀之第3滑件247,且其上端部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第2滑件246之突片246a。
於上述第3滑件247之一側突設有支腳248,將該支腳248卡合地配置於第2滑件246之外周面,且將其外面可卡合地 配置於上述開口部218之左右之內面。
然後,按壓進入按鈕21而壓入進入銷168,經由錐面244a、245a將第1滑件245推起,使第2及第3滑件246、247與此同步聯動,使第1滑件245之上端部卡合於卡合爪216,並將該卡合爪216推起而使鎖板155同步聯動,使彎折片212、213自驅動凸輪58之轉動區域後退,使驅動凸輪58可轉動而得以形成開鎖狀態。
此時,若開鎖時未按照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操作鈕20,使鎖板155卡合於鎖銷237之軸頭部242而無法移動,若於無法形成開鎖狀態之狀況下按壓進入按鈕21,則藉由進入銷168之壓入位移使得第1至第3滑件245~247上移,將制動彈簧220壓縮而將緩衝板217推起,而吸收進入銷168之軸力。
因此,可使鎖板155之破損防範於未然,同時抑制鎖板155上移之位移,減輕阻止該上移之位移之鎖銷237之負擔,實現相應之鎖銷237之機械強度之降低,可將其材質由鋼鐵材質變更為價廉之鋅合金壓鑄,同時可避免按鈕20因惡作劇或誤按所造成之故障。
如此所構成之按鈕鎖,係由配置於門1之外面之室外座3、配置於門1之內面之切換座4及把手安裝座5所構成,且分別製作此等並分別安裝於門1之內外位置。
當時,因為於門1之內面分別製作切換座4及把手安裝座 5,且將此等分離地配置,故與習知之把手安裝座相比,可實現把手安裝座5之小型輕量化,同時可單獨且順利地進行切換座4與桿手柄7之操作。
接著,於製作上述室外座3時,室外座3係由在罩殼18將重置按鈕19、進入按鈕21及桿手柄6所組裝的罩殼組件、以及安裝於該組件之內側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所構成,且分別製作此等後,將此等連結為一體。
因此,可合理地製作罩殼組件及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同時藉由使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成為共用之構成,便可對應改變成罩殼18或按鈕20、重置按鈕19以及進入按鈕21之形狀、按鈕20之個數、配置等各種嵌裝設計。
換言之,藉由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挪用於罩殼18之各種嵌裝設計,可合理地進行合理之設計與對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之維護。
於製作上述罩殼組件時,自罩殼18之內側將重置按鈕軸24與重置按鈕彈簧28插入重置按鈕插通孔22,並自罩殼18之內側將與按鈕軸25為一體之按鈕20及按鈕彈簧28插入各按鈕插通孔23,進一步將進入按鈕21自罩殼18之內側插入進入按鈕插通孔31,而將進入按鈕彈簧33插入該按鈕21之內側之凹孔32。
此時,由於按鈕20係與按鈕軸25為一體所構成,故零件件數減少,使相應之按鈕20組裝之工時減輕。
於上述插入後,自其等之內側收納按鈕壓板35,將螺釘34插入該壓板35之螺釘孔39,並將此旋入而固定於罩殼18之螺孔42。此狀況係如圖12所示。
此後,使上述防探測板43疊合於按鈕壓板35,使該彎折片44鉤卡於突端部45,將彈簧47介插於該彎折片44與正上方之凸壁之間,將防探測板43朝下方施以賦能。
接著,於將桿手柄6安裝於罩殼18之內側下部時,將套管53插入軸孔52之外側,使桿手柄6之軸部嵌合於該套管53之外側,經由片材69將雙頭螺栓54之一端接合於該軸部之內側端部,自該雙頭螺栓54之內側將螺栓57旋入桿手柄6之軸部並予以鎖緊。
然後,使驅動凸輪58嵌合於上述雙頭螺栓54之方軸周面,使接頭60之方軸部嵌合於該凸輪58之端部之方孔59,並將齒輪61可轉動地安裝於其前端之輪轂。
將方芯棒62插入上述接頭60與齒輪61之內側,將兩個銷63、64插入至該方芯棒62,使此一方之銷64卡合於齒輪61之內側之角度限制槽(省略圖示),使另一銷63鉤止於雙頭螺栓54之端部,將齒輪61之轉動角度限制為90°。
將斜齒輪78之支軸79可轉動地插入上述罩殼18之下部之凹孔80,使該斜齒輪78可嚙合地配置於上述齒輪61,同時由支架77可轉動地支持嚙合於該斜齒輪78之斜齒輪76之軸部,並將轉動軸74連結於上述軸部。
另一方面,於罩殼18之下端部,經由安裝蓋81安裝圓筒鎖70,使與該圓筒鎖70之鎖芯72為一體之方軸部73卡合於上述轉動軸74之方孔75,使圓筒鎖70之轉動位移可結合於齒輪61。
此後,於罩殼18之內側下部,安裝突設有連結管83之板蓋65,使齒輪61之輪轂61a與方芯棒62自該罩蓋65突出,而且使與上述支軸79同軸之斜齒輪78之支軸可轉動地突出。再者,連結管82係於一系列之組裝後、或預先安裝於罩殼18。
接著,於製作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時,將作為其構成零件之控制裝置盒156與控制裝置蓋150進行鋅合金壓鑄成形,並將鋼板以衝壓成形製作記憶設置板151與記憶變更中板152、及記憶重置板153與重置板154,而且將記憶變更銷163與記憶變更凸輪230、重置銷165及鎖銷237進行鋅合金壓鑄成形,進一步將進入銷168與第1至第3滑件245~247進行鋅合金壓鑄成形。
於組裝上述構成零件時,例如準備可鉤止於控制裝置盒156之組裝夾具(省略圖示),於該夾具,首先朝上地收納控制裝置盒156,並將進入銷168插入該盒156之下部之銷孔227。
此後,將組裝有緩衝板217之鎖板155收納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內側,並將該彎折片208鉤止於長槽209之開口緣, 將彈簧210插入該彎折片208與長槽209之內面,並將鎖板155朝下方施以賦能。
又,將與鎖板155為一體之卡合爪216,可移動地收納於控制裝置盒156之卡合槽226,將其前端部對向地配置於進入銷168之凸緣244之前端部,於該凸緣244依次卡合地配置第1及第2滑件245、246,並將緩衝板217鉤止於第2滑件246之上端部。
再者,將鎖銷237之軸頭部242自板鑰匙孔211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階孔225,並將其前端之第1軸鑰240朝與板鑰匙孔211之中心正交之方向配置,使第2軸鑰241與板鑰匙孔211平行地配置。
因此,卡合爪238係近接地配置於重置板154,且自板鑰匙孔211之中心傾斜向下地配置。此狀況係如圖27及圖28所示。
接著,將於內部安裝有重置彈簧205之重置板154收納於鎖板155上,並將其凸部200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凹部201,且於其等之間插入彈簧202,將重置板154朝下方施以賦能,並於各長孔203之開口緣上配置上述卡合爪238。
又,將重置銷165之頭部之凸部234插入至鎖板155之開口部199,並使此自鎖板155之開口部207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通孔224,且凸出於上述盒156之外側面。
然後,將重置銷165之卡合面236a可卡合地配置於重置 板154之錐面,並將第3滑件247之支腳248插入重置板154之開口窗206,使第3滑件247疊合於第2滑件246上。
此後,於重置板154上配置記憶重置板153,使重置銷165插通該開口部194,同時將彎折片191可卡合地配置於凹部201之上部壁,且將彈簧193插入該上部壁與彎折片191之間,將記憶重置板153朝上方可移動地施以賦能。
將記憶變更中板152收納於上述記憶重置板153上,並使重置銷165插通該開口部184,同時將記憶變更凸輪230之軸部231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凸輪孔222,將記憶變更銷163插入該方孔232,並將該記憶變更銷163位於中立位置,即使記憶變更凸輪230朝右地位於圖32上。
接著,將記憶設置板151收納於上述記憶變更中板152上,使記憶變更銷163插通該開口部183,使重置銷165插通開口部184,使上端之彎折片182卡合於記憶變更凸輪230之上側面,並將彈簧190介插於該彎折片182與控制裝置盒156之上端部之凹槽,對記憶設置板151朝下方可移動地施以賦能,同時使記憶變更凸輪230之中立位置可保持地施以賦能。此狀況係如圖32所示。
此後,將控制裝置蓋150覆蓋地固接於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上,使記憶變更銷163插通階孔164,並使重置銷165插通階孔166,將凸部177可卡合地配置於記憶設置板151之切口181,同時將重置銷168插入控制裝置蓋150之通孔 169,使凹槽179~180覆蓋地固接於重置銷組件上。
此時,確認上述一系列之組裝是否正確。此時,例如藉由突出於記憶設置板151上之鎖銷237之組裝位置而進行判斷。
即,於相對於所有之鎖銷237之方軸部237a,其兩面切割部分如圖32於左右之位置時,係判斷為組裝正確,此後,將鎖簧243之小直徑側插入方軸部237a。
另一方面,對控制裝置蓋150之墊圈座孔167內之突起173周邊塗佈潤滑用油脂(省略圖示),將止動墊圈174收納於該油脂上,且使該方孔174a與上述方軸部237a朝相同方向一致地壓入,使背面之卡合槽174b卡合於上述突起173,並藉由上述油脂之黏著力與卡合力,而將止動墊圈174保持於墊圈座孔167之內面之狀態。
此後,將上述止動墊圈174之方孔174a插入上述鎖銷237之方軸部237a,並將該方軸部237a插入上述控制裝置蓋150之通孔172。
然後,使設置於控制裝置蓋150之上下端部之複數個銷孔221,嵌合於突設在控制裝置盒156之上下端部之複數個銷229,使複數個螺釘孔158定位於螺絲孔159,將螺釘157插入螺釘孔158,並將此旋入螺絲孔159,使控制裝置蓋150密接地固定於控制裝置盒156之開口部周緣。
此狀況係如圖13所示。
如此所組裝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如圖8形成為縱長之大致箱狀,且於其外側配置牢固之控制裝置盒156與控制裝置蓋150,於其內部收納上述構成零件,而強力地防護此等。
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維持密碼資訊輸入前之初始狀態而被組裝,此後,裝入至罩殼組件。
於該情形時,朝向罩殼18之內側收納控制裝置盒156,使複數個螺釘孔161對準罩殼18之複數個螺絲孔162,將螺釘160插入螺釘孔161,並將此旋入螺絲孔162並予以鎖緊。
接著,於製作切換座4時,將連結軸92鉤止於切換座本體85之底板87之通孔91,同時將圓筒鎖100插入突出部85a之上側之通孔97,並自突出部85a之內側將螺帽101旋入螺軸,以安裝圓筒鎖100。
又,將與閂鎖切換旋鈕107為一體之切換軸108插入突出部85a之下側之通孔99,並自突出部85a之內側將舌片113與彈簧116、金屬墊圈115插入上述切換軸108,將扣環114插入其後部之嵌合槽,並安裝切換旋鈕107之頭部。
再者,自切換座本體85之內側將鎖死按鈕127插入通孔126,且於其後部之階部125上經由彈簧131配置切換板128,將該彈簧131之一端之支腳部129收納於階部125上,同時將上述彈簧131之另一端鉤止於舌片113之內面,可按 壓地安裝鎖死按鈕127。
然後,將上述組裝過程中之切換座本體85配置於底板87之前面,使鎖芯103之方軸部104卡合於連結軸92之方孔105,將彈簧106介插於其等之間,同時將支持管(省略圖示)介插於切換座本體85與底板87之間,將螺釘自外側旋入該管,使此等進行連結。
此後,將鉸鏈凸輪123、123卡合於罩蓋86之樞軸122、122,將彈簧124介插於該凸輪123之間,且一體地組裝此等後,將上述樞軸122之組件與罩蓋86一併地配置於突起119之前面,並自其前方將鉸鏈盒120壓入突起119而嵌合,使罩蓋86之上端部可朝上下轉動地連結於切換座本體85之上部。此狀況係如圖29所示。
於製作上述把手安裝座5時,將把手安裝座5進行鋅合金壓鑄成形,並自該貫通孔134之外側插入桿手柄7之方軸部7a,將金屬墊圈136與扣環137安裝於該方軸部7a以防止脫落。
另一方面,經由扭轉彈簧146將彈簧座141安裝於背板139之背面,將該背板139螺固於把手安裝座5之凹狀面中央。此狀況係如圖9所示。
於將如此製作之室外座3、切換座4及把手安裝座5安裝於門1時,於門1之側端部之中高位置形成矩形之嵌設孔(省略圖示),將段鎖8收納於該埋設孔,使插鎖9與閂鎖觸發器10可凸出/沒入地配置於門1之側端部。
又,於門1之既定位置形成管插通孔11、12、13、14、貫通孔15、16及方芯棒插通孔17,自門1之外側將室外座3之連結管82、83、84插入上述管插通孔11、12、13、14。
將切換座4之連結軸92與切換軸108自門1之內側插入上述貫通孔15、16,使組裝於室外座3之記憶變更銷163自門1之外側卡合於上述連結軸92之方孔92a,使組裝於室外座3之重置銷165卡合於切換軸108之方孔110。
又,將螺釘133自切換座4之外側旋入上述連結管82、84,並將切換座4安裝於門1之內側。
另一方面,將螺釘148自把手安裝座5之外側旋入上述連結管83,將室外座3之連結管175插入上述管插通孔13,並將螺釘148自把手安裝座5之外側旋入該連結管175,進一步將組裝於室外座3之方芯棒62插入方芯棒插通孔17,且將此卡合地安裝於把手安裝座5之卡合齒143。此狀況係如圖7及圖8、圖10所示。
如此安裝於門1之內外面之室外座3、切換座4及把手安裝座5之狀況係如圖1至圖5所示。
其中,室外座3係正面形狀為縱長矩形,其側面形狀形成為凸狀地平緩彎曲之曲面形狀,並於其中間部縱橫地排列有被傾斜狀地安裝之橢圓形狀之複數個按鈕20,且該等按鈕20係隨著越位於下方者突出高度遞增,而呈現簡潔且具有層次之美感。
又,切換座4與把手安裝座5,因為朝上下隔開地配置於門1之內側,故與使此等一體化之情形相比,構成為簡潔且小型。
因此,門1之外觀變得簡潔,且抑制對門1之重量負荷,而減輕鉸鏈之負擔。
如此組裝於門1之記憶資訊設定前之室外座3,係使重置按鈕19、按鈕20及進入按鈕21,藉由內側之彈簧28、29、33而朝罩殼18之外側突出地被賦能,使得桿手柄6水平地靜止。此狀況係如圖1及圖5所示。
於上述罩殼18之內面,螺固有可使各按鈕軸24、25出入之按鈕壓板35,且於其內側疊合地配置有防探測板43,該防止板43係經由彈簧47朝下方被賦能,且其下端之方孔49配置為可與止擋30之錐形部30a卡合。
因此,於進入按鈕21之按壓時抵抗彈簧47而將防探測板43推起,且使長孔50與此同步聯動,閉塞按鈕壓板35之各通孔38之一部分或整個區域,限制按鈕20之按壓或按鈕軸之移動,並藉由進入按鈕21與按鈕20之複合操作,可阻止感測鎖銷237有無記憶輸入之非法操作。
於上述罩殼18之內側,使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之一側鄰接地配置於防探測板43,且使此另一側鄰接地配置於門1之外面。
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係使控制裝置蓋150與控制裝置盒156位於外側,且於其內側積層地配置有記憶設置板151、記憶變更中板152、記憶重置板153、重置板154及鎖板155,其中使除記憶變更中板152以外之各板,配置為經由彈簧190、193、202、210可朝上下進行滑動。
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之上端部之記憶變更銷163,係使一端卡合於插入門1之連結軸92,並使另一端卡合於記憶變更凸輪230。
然後,於切換座4保持「SET(設置)」與「RESET(重置)」之中立位置之狀況下,使記憶變更凸輪230如圖32位於側方、即位於水平。
又,於與重置按鈕19相同之軸上配置有重置銷165,且使該銷165之一端卡合於切換軸108之方孔110,使另一端可轉動地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通孔224,前端之凸部234可卡合地位於重置按鈕軸24之凹槽27。
上述重置銷165之卡合片236,係可卡合且可轉動地配置於鎖板155之開口部207之開口緣部上,且藉由切換旋鈕107之轉動操作,將突起235可卡合地配置於開口部207之開口緣部與切口槽207a,以限制鎖板155之上移位移,切換鎖之自動閉鎖使用、閂鎖使用及鎖死使用,且可形成該狀態。
於與上述進入按鈕21相同之軸上配置有進入銷168,使 該進入銷168之一端可轉動地插入控制裝置盒156之通孔224,使另一端位於可和進入按鈕21之止擋30卡合之位置,使第1滑件245之錐面245a可卡合地位於其凸緣244之錐面244a。
使鎖銷237貫通上述積層配置之各構成構件151~155而可轉動且可朝軸向移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蓋150之方孔174a、與控制裝置盒156之階孔225之間,且使其一端之方軸部237a卡合於止動墊圈174之方孔174a,並將另一端之軸頭部242配置於階孔225之外側,將其端面可卡合地配置於按鈕軸25,同時將第1軸鑰240可轉動地收納於階孔225之內側。此狀況係如圖5所示。
上述鎖銷237之一端,係藉由收納於止動墊圈174之鎖簧243,朝按鈕20側可移動地被賦能,使重置彈簧205之自由端部位於其圓錐形凸緣239之縮徑部側。
而且,藉由按鈕20之按壓操作使鎖銷237被壓入,使重置彈簧205鉤止圓錐形凸緣239之大直徑側,而使鎖銷237之壓入位置得以保持。
上述鎖銷237之壓入位置,係利用重置按鈕19之按壓操作使重置板154進行移動,使重置彈簧205自圓錐形凸緣239退出,且藉由解除上述鉤止作用而消除,使鎖銷237可回復至原位置。
於上述鎖銷237之中間位置突設有卡合爪238,且該卡合爪238係可卡合地配置於記憶設置板151與記憶重置板153之止擋186、196之移動區域,且藉由其等之卡合可朝正反方向轉動,並經由止動墊圈174使其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上述記憶設置板151與記憶重置板153,係藉由記憶變更凸輪230之正反轉動而上下移動,而該變更凸輪230之作動,係藉由與圓筒鎖100之鑰匙操作相連於連結軸92或記憶變更銷163之轉動。
上述記憶設置板151,係於密碼資訊設定時藉由圓筒鎖100之鑰匙操作與記憶變更凸輪230之轉動而上移,使止擋186卡合於卡合爪238並使鎖銷237轉動90°,且藉由止動墊圈174使其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又,上述記憶重置板153,係於密碼數字解除時藉由圓筒鎖100之鑰匙操作與記憶變更凸輪230之逆轉動而下移,使止擋196卡合於卡合爪238並使鎖銷237反向轉動90°,且藉由止動墊圈174使其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上述止動墊圈174係可轉動地收納於墊圈座孔167,而該墊圈174係經由鎖簧243而被擠壓於墊圈座孔167之底部,使形成於其下面之十字狀之卡合槽174b,可卡合於在墊圈座孔167之底部所突設之突起173。
然後,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時與密碼數字解除時或密碼數字變更時,止動墊圈174係與鎖銷237之轉動同步聯動地於墊圈座孔167之底部上轉動,使卡合槽174b卡合於突起173,並使得鎖銷237之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組裝於上述門1之切換座4係隨時閉塞罩蓋86,使其內側之圓筒鎖100保持於「SET」與「RESET」之中立位置,且經由與圓筒鎖100相連之連結軸92,使記憶變更銷163保持於中立位置,並使記憶變更凸輪230位於中立位置。
又,上述切換旋鈕107係位於自動閉鎖(Auto Lock)位置、即處於自動閉鎖狀態,自室外座3側所見,使卡合於該切換軸108之重置銷165處於圖25之狀態。再者,鎖死按鈕127係隨時被「OFF(關)」且朝切換座4之外側突出,而切換旋鈕107係位於自動閉鎖位置。
安裝於上述門1之內側之把手安裝座5,係使其桿手柄7經由段鎖8,與方芯棒62相連於室外側之桿手柄6。
上述自動閉鎖狀態之室外座3,係於密碼資訊設定前,利用彈簧210使鎖板155被壓下,使驅動凸輪58之凸部58a卡合於下端之彎折片213之切口部213a而得以進行閉鎖,此後,按壓輸入密碼資訊之按鈕20,藉由對進入按鈕21進行按壓操作,而得以進行開鎖。
於如此之狀況下對按鈕鎖設定密碼資訊時,使門1成為開門狀態,並自其外側按壓室外座3之重置按鈕19而進行重置操作。
若按壓上述重置按鈕19,則使重置按鈕軸24抵抗重置按鈕彈簧28而被壓入罩殼18內,且卡合於重置銷165之端部,將該重置銷165向內側壓入。
因此,重置銷165之錐狀之卡合面236a,按壓重置板154之錐面199a而卡合,且將重置板154抵抗彈簧202而推起。
此結果,安裝於內部之重置彈簧205與重置板154同步聯動,使該重置彈簧205自位於長孔203內之鎖銷237分離而解除鉤止作用,並藉由鎖簧243使鎖銷237被推回,而恢復原狀。
因此,藉由上述重置操作,於將密碼資訊設定前按鈕20因惡作劇或誤按而被壓入,而使鎖銷237被壓入之情況消除,恢復其初始狀態。此狀況係如圖27及圖28、圖30所示。
又,於上述重置時如圖34(a)所示,第2軸鑰241位於鎖板155之板鑰匙孔211內,其抵接面241a之位置平行於板鎖孔211a,而使鎖板155可以移動。
此後,若放開重置按鈕19,則使重置按鈕19藉由重置按鈕彈簧28而被推回,使卡合面236a離開錐面199a而將壓接力解除,並被彈簧202將重置板154推回而回復至原位置。
此後,按壓對應於所需之密碼資訊之按鈕20,而設定密碼資訊。例如若將密碼資訊設為「1A6」,則按壓標註所對應文字顯示之3個按鈕20。此時,按鈕20之按壓順序並不存在。
上述各按鈕20,係抵抗按鈕彈簧29而被壓入罩殼18內,使按鈕壓板35之通孔38與防探測板43之長孔50進行移動,並卡合於鎖銷237之軸頭部242之端面,使該銷237抵抗鎖簧243而向內側壓入。此後,若放開按鈕20,則藉由按鈕彈簧29將按鈕20推回。
此時,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未被選定之按鈕20未被按壓,而處於組裝後之初始狀態。
此狀況係如圖29及圖31所示,若將按鈕20壓入,則使正下方之鎖銷237卡合地向相同方向移動,使該圓錐形凸緣239推開重置彈簧205而被壓入,此後使重置彈簧205移動至圓錐形凸緣239之正上方鉤止圓錐形凸緣239,而保持鎖銷237之壓入位置。
此時,卡合爪238係位於跨越記憶設置板151與記憶重置板153之間,且前端之方軸部237a自控制裝置蓋150之通孔172突出。
此狀況係如圖34(b)所示,第1軸鑰240移動至板鑰匙孔211,其抵接面240a位於與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可卡合之位置。
如此保持鎖銷237之壓入位置後,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之罩蓋86,將鑰匙102插入圓筒鎖100之鑰匙孔,使鎖芯103朝設置(SET)方向轉動90°。
如此一來,則鎖芯103之轉動位移經由端部之方軸部104傳遞至連結軸92,使卡合於該變更銷163之記憶變更凸輪230,經由卡合於該連結軸92之方孔92a之記憶變更銷163而同步聯動。
即,記憶變更銷163於圖28上朝逆時針方向轉動90°,使卡合於該銷163之記憶變更凸輪230與此同步聯動,按壓卡合於該變更凸輪230之彎折片182,使與該彎折片182為一體之記憶設置板151抵抗彈簧190而被推起。
當時,形成於記憶設置板151之止擋186,卡合於上述被壓入之鎖銷237之卡合爪238,使該鎖銷237於圖28上朝順時針方向轉動90°。
此狀況係如圖33所示,使上述被壓入之鎖銷237之卡合爪238位於圖33上傾斜向上之位置,第1軸鑰240轉動90°,其抵接面240a位於與板鎖孔211a平行之位置,而使鎖板155可以移動。此狀況係如圖34(c)所示。
又,藉由上述鎖銷237之轉動,使與方軸部237a嵌合之止動墊圈174於墊圈座孔167上轉動,且於與鎖銷237轉動相同之角度後,背面之卡合槽174b卡合於近接之突起173,且使此受鎖簧243之按壓力作用而靜止,而保持上述鎖銷237及其卡合爪238之轉動位置。
上述鑰匙102係於鎖芯103轉動後,朝相反向轉動90°,使鎖芯103回復至原位置後被拔出。
因此,與上述同樣地,記憶變更凸輪230與鎖芯103之轉動位移同步聯動,被彈簧190使記憶設置板151被壓下而回復至原位置。
此後,自門1之外側按壓室外座3之重置按鈕19,以與上述相同之要領進行重置操作,將重置板154抵抗彈簧202而推起,使重置彈簧205離開鎖銷237,解除利用重置彈簧205之鉤止作用,而將鎖銷237推回。
因此,第2軸鑰241移動至鎖板155之板鑰匙孔211,且其抵接面241a位於與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可卡合之位置。此狀況係如圖34(d)所示。
因此,藉由對應於已設定上述密碼數字之按鈕20之鎖銷237形成閉鎖狀態,而發揮防禦功能。因此,鎖之防禦功能之強化,係藉由增加密碼資訊之位數,儘可能地增加能發揮實質功能之鎖銷237之數量而達成。
以如此之方式設定密碼資訊後,為確認該設定是否正確,較佳的是進行確認操作。
該情形係於開門之狀態下執行下述自動閉鎖之開鎖操作,根據有無開鎖對上述設定是否正確進行確認。
即,上述開鎖操作係自門1之外側按壓重置按鈕19,將已設定密碼資訊之按鈕20、於實施形態中則為壓入「1A6」之各按鈕20後,按壓進入按鈕21使桿手柄6開啟轉動,並確認插鎖9是否自門1之端部後退,若後退時判斷為上述密碼數字有正確地設定,若未後退時則判斷為未正確地進行上述設定,且於不正確時進行重新設定。
在如此確認密碼數字設定之正確後,若關門,則插鎖9突出至門框之凹處(均省略圖示)使段鎖8發揮功能,而且使驅動凸輪58之凸部58a卡合於鎖板155之下端之彎折片213之切口部213a。
又,已設定上述密碼資訊之3支鎖銷237之第1軸鑰240之抵接面240a,係如圖34(d)可卡合地位於鎖板155之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以阻止鎖板155之上移,且阻止驅動凸輪58之開啟轉動,形成利用上述鎖銷237之閉鎖狀態。
接著,於設定上述密碼資訊使已關門之按鈕鎖開鎖時,自門1之外側按壓室外座3之重置按鈕19,並以與上述相同之要領進行重置操作。
即,將重置銷165壓入罩殼18內,使該卡合面236a卡合於重置板154之錐面199a並進行按壓,將重置板154抵抗彈簧202而推起。
然後,使重置板154內之重置彈簧205離開鎖銷237,解除其鉤止作用,並利用鎖簧243將鎖銷237推回,而回復至原位置。
如此藉由上述重置操作,消除在上述關門後開鎖操作前因惡作劇或誤按使按鈕20被壓入,並使鎖銷237被壓入之情況,而使鎖銷237之密碼數字設定狀態得以復原。
利用上述重置操作之鎖板155之狀況係如圖35(a)所示,與圖34(d)在實質上相同,使已進行上述密碼數字設定之3 支鎖銷237之第1軸鑰240之抵接面240a,可卡合地位於鎖板155之板鎖孔211a之開口緣,以阻止鎖板155之上移,且阻止驅動凸輪58之開啟轉動,形成利用上述鎖銷237之閉鎖狀態。
此後,依次按壓已進行上述密碼數字設定之按鈕20,將各按鈕軸25抵抗按鈕彈簧29而壓入罩殼18內,使按鈕軸25之前端部卡合於鎖銷237之軸頭部242之端面,使該銷237抵抗鎖簧243而朝內側壓入。
然後,將圓錐形凸緣239壓入以壓退重置彈簧205,使壓退之重置彈簧205移動至圓錐形凸緣239之正上方,鉤止住圓錐形凸緣239,以保持鎖銷237之壓入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35(b)所示,第1軸鑰240移動至鎖板155之板鑰匙孔211,且其抵接面240a位於與板鎖孔211a平行之位置,而使鎖板155可以上移。
於該情形時,未設定密碼資訊之鎖銷237,因為係於板鑰匙孔211內保持組裝後之初始狀態,且同樣位於與上述壓入後之第1軸鑰240之位置,而使鎖板155可以上移。
因此,自門1之外側按壓室外座3之進入按鈕21抵抗彈簧33,使止擋30之前端部卡合於進入銷168之頭部,且使該銷168之錐面244a卡合並壓入至第1滑件245之錐面245a,使第1滑件245上移。
上述第1滑件245之上移位移,係傳遞至安裝於該滑件 245之外側之第2及第3滑件246、247,且該上移位移經由第1至第3滑件245~247而傳導至卡合爪216,將與該卡合爪216為一體之鎖板155推起。
因此,使設置於鎖板155之下端之彎折片212、213同步聯動,朝驅動凸輪58之上方移動而離開凸部58a,將該凸部58a與切口部213a之卡合解除以使驅動凸輪58可以轉動。
因此,若保持使桿手柄6轉動,對此若經由段鎖8轉動方芯棒62而使驅動凸輪58進行轉動,則使插鎖9自門框之凹處(省略圖示)被拔出,而成為可以開門。
當時,於上述開鎖時若未按照密碼資訊操作鈕20,使鎖板155卡合於鎖銷237之軸頭部242而無法進行移動,在無法形成開鎖狀態之狀況下按壓進入按鈕21,則藉由進入銷168之壓入位移,使第1至第3滑件245~247上移,且使緩衝板217抵抗制動彈簧220之彈性而被推起,並吸收進入銷168之軸力。
因此,可使鎖板155之破損防範於未然,同時抑制鎖板155之上移位移,減輕以板鑰匙孔211所阻止該上移位移之鎖銷237之負擔,而防止鎖銷237之彎曲或折損,而相應地實現鎖銷237之機械強度之降低,使其材質可由鋼鐵材變更為價廉之鋅合金壓鑄,同時可避免按鈕20因惡作劇或誤按所造成之故障。
接著,於變更經上述已設定之密碼資訊時,暫時解除上述已設定之密碼數字「1A6」,其後,設定新密碼資訊以進行變更。
於上述密碼資訊之變更時,於開門狀態下自門1之外側按壓重置按鈕19,並以上述之要領進行重置操作。
藉由上述重置操作,將在密碼數字變更操作前按鈕20因惡作劇或誤按而被壓入而使鎖銷237被壓入之狀況消除,使鎖銷237之密碼資訊設定復原為當初之狀態。
於上述重置操作後,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之罩蓋86,將鑰匙102插入圓筒鎖100之鑰匙孔,使鎖芯103朝重置(RESET)方向轉動90°。
如此一來,鎖芯103之轉動位移經由端部之方軸部104傳遞至連結軸92,且經由卡合於該連結軸92之方孔92a之記憶變更銷163,使卡合於該變更銷163之記憶變更凸輪230同步聯動。
即,記憶變更銷163朝圖32上順時針方向轉動90°,對此使卡合於上述銷163之記憶變更凸輪230同步聯動,而使卡合於該變更凸輪230之彎折片191被按壓,使與該彎折片191為一體之記憶重置板153抵抗彈簧193而被壓下。
然後,於記憶重置板153所形成之止擋196,使卡合於已進行密碼數字設定之上述3支鎖銷237之卡合爪238,並使該鎖銷237朝圖33上逆時針方向進行轉動,且使記憶變更凸輪230轉動90°,當記憶重置板153停止下降時,使鎖銷237靜止。
當時,與方軸部237a卡合之止動墊圈174,係與鎖銷237一併於墊圈座孔167上進行轉動,且當轉動至與鎖銷237相同之角度時,使背面之卡合槽174b卡合於墊圈座孔167之底部之突起173,且使鎖簧243之按壓力對此作用而靜止,從而保持上述鎖銷237之轉動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36所示,使已進行上述密碼數字設定之3支鎖銷237之卡合爪238位於圖36上朝向傾斜向下之位置,且該位置係相當於密碼資訊設定前之初始位置,並解除於上述3支鎖銷237所設定之密碼資訊。
即,上述3支鎖銷237係於板鑰匙孔211中,自圖34(d)所示之上述重置位置朝逆時針方向轉動90°,並使第2軸鑰241之抵接面241a位於與板鎖孔211a平行之位置,而恢復密碼資訊設定前之初始位置。
再者,上述鑰匙102係於鎖芯103轉動後,朝反向轉動90°,使鎖芯103回復至原位置時被拔出。
因此,與上述同樣地,使記憶變更凸輪230與鎖芯103之轉動位移同步聯動,由彈簧193使記憶重置板153被推起,而使鎖銷237回復至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前之狀態。
於如此密碼資訊解除後,確認該解除作業是否正確為佳。
當時,首先於開門狀態之下自門1之外側按壓重置按鈕19,並以上述之要領進行重置操作後,按壓進入按鈕21以將進入銷168壓入。
然後,將第1至第3滑件245~247推起,使鎖板155與此同步聯動,使鎖板155之下端之彎折片212、213朝驅動凸輪58之上方移動,而離開凸部58a,並解除該凸部58a與切口部213a之卡合,使驅動凸輪58可以轉動。
此後,若轉動桿手柄6,對此經由段鎖8轉動方芯棒62,而使插鎖9後退,則可確認上述密碼資訊解除正確地被執行。
於確認上述密碼資訊解除作業正確後,選定新的密碼數字,若以與上述之密碼資訊設定時相同之要領記憶輸入該密碼資訊,就可變更密碼資訊。
如此本發明之密碼資訊之變更,係僅以重置按鈕19之按壓、及使切換座4之鎖芯103朝重置(RESET)方向轉動便可進行,因為無需如習知自門1拆卸鎖或其主要部分之繁雜之操作、或者不需要銷或螺絲起子等工具之使用,故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變更作業。
接著,於實施形態之按鈕鎖為閂鎖使用時,即不會因關門而閉鎖,且於藉由桿手柄6、7之操作而自室內外開門之閂鎖使用時,於將此例如從自動閉鎖狀態轉換為閂鎖狀態時,於開門之狀態下自門1之外側按壓重置按鈕19,並以上述之要領進行重置操作。
藉由上述重置操作,於密碼數字設定後、閂鎖轉換前按鈕20因惡作劇或誤按而被壓入,消除使鎖銷237被壓入之情況,使鎖銷237之密碼數字設定復原為當初之狀態。
於上述重置操作後,根據所設定之密碼資訊按壓既定之按鈕20,並以與上述之開鎖時相同之要領,使鎖銷237位於在板鑰匙孔211內可開鎖之位置,且可上移地設定鎖板155。
然後,按壓進入按鈕21,將內側之進入銷168壓入,經由第1或第3滑件245~247將鎖板155推起,並壓下桿手柄6,即使插鎖9自門1之端面後退,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之罩蓋86,使內側之切換旋鈕107從自動閉鎖(Auto Lock)切換至閂鎖(Free)位置後,將桿手柄6回復至原位置使插鎖9突出。
然後,若如上述轉動上述切換旋鈕107,從自動閉鎖位置切換至閂鎖位置,就使連結至切換軸108之重置銷165以通孔224為中心朝圖25(a)上順時針方向轉動,使突起235在開口部207內轉動而卡合於上側之口緣部,且卡合於在開口部207所形成之切口槽207a而靜止,而切換至閂鎖(Free)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25(b)所示,重置銷165係隔開地位於開口部207之下側口緣部之上方,相應於與其隔開之程度,使鎖板155可以上移。
因此,無需壓入進入按鈕21,桿手柄6便可轉動,且藉由該桿手柄6之開啟操作而經由段鎖8,使方芯棒62轉動並使插鎖9後退,而成為可以開門。
因此,於上述閂鎖轉換後,確認其是否正確為佳。
於該情形時,對室外之桿手柄6進行開啟操作,不需要將進入按鈕21壓入,便可確認能否開門,而且對室內之桿手柄7進行開啟操作,確認能否開門,於無法開門時,修正為正確之狀態。
另一方面,於自閂鎖狀態切換為自動閉鎖狀態時,按下室外之桿手柄6保持著開啟操作,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之罩蓋86,使內側之切換旋鈕107自閂鎖(Free)位置切換為自動閉鎖(Auto Lock)位置,此後,將桿手柄6回復至原位置使插鎖9突出。
然後,於自上述閂鎖狀態切換至自動閉鎖狀態後,確認其是否正確為佳。
於該情形時,自室外側按壓重置按鈕19而進行重置操作,且按壓已設定之密碼資訊之按鈕20,並於按壓進入按鈕21後對桿手柄6進行開啟操作,確認可否開門。
接著,於使實施形態之按鈕鎖為鎖死使用時,即藉由關門自動地閉鎖,於自室外側對圓筒鎖70進行鑰匙操作而開門之鎖死使用時,於開門狀態下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之罩蓋86,一面按壓鎖死按鈕127,一面使切換旋鈕107朝Dead(鎖死)方向轉動。
即,抵抗彈簧131而按壓上述鎖死按鈕127,使支腳129安裝固定於階部125上,並藉由切換板128之槓桿作用而擴大切換板128之另一端部之位移,經由舌片113或鎖檔111將彈簧116壓縮以解除卡止作用,使切換旋鈕107朝Dead Lock方向轉動。
如此一來,使卡合於與切換旋鈕107為一體之切換軸108之重置銷165轉動,使該銷165之突起235於開口部207內轉動並卡合於下側之口緣部,使突起235卡合於其下側開口緣之中間部,而切換為鎖死(Dead Lock)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25(c)所示,重置銷165之突起235卡合於開口部207之下側口緣部之中間部,以阻止鎖板155之上移。
因此,此時無法藉由按鈕20之按壓操作進行開鎖。
再者,鎖死按鈕127係於按壓解除後,藉由彈簧131朝外側突出而回復至原位置。
因此,若將鑰匙71插入室外側下部之圓筒鎖70之鑰匙孔,而使鎖芯72轉動,就會使斜齒輪76、78轉動,且使得嚙合於該齒輪78之齒輪65轉動,並於該齒輪65之內側使以銷固定之方芯棒62轉動。
因此,經由段鎖8使插鎖9自門框之凹處後退,此後若向外側牽拉桿手柄6就會開門。此時,若自室內側對桿手柄7進行轉動操作就會開門。
另一方面,於解除上述鎖死時,打開室內側之切換座4 之罩蓋86,使切換旋鈕107抵抗彈簧116而朝自動閉鎖方向轉動。
如此一來,使卡合於與切換旋鈕107為一體之切換軸108之重置銷165朝與上述相反之方向轉動,並使該銷165之突起235於開口部207內轉動而解除與下側口緣部之卡合或卡合力,且使鎖板155回復至原位置,同時使上述突起235位向側方時靜止,而切換至自動閉鎖(Auto Lock)位置。
此狀況係如圖25(a)所示,使重置銷165位於開口部207之下側口緣部之正上方,相應於與其隔開之程度,使鎖板155之上移成為可能,而恢復為自動閉鎖狀態。
圖37及圖38表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與上述之構成對應之部分使用相同之元件符號。
此等實施形態,係表示變更按鈕20之個數與配置之罩殼18之各種設計,且該罩殼18之外形尺寸及外觀之基本設計係與上述相同,於該罩殼18之內側使用與上述相同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
其中,圖37之實施形態,係省略上述實施形態之各行最上部之按鈕20,將該部之按鈕插通孔23閉塞而形成實心狀之空間,而將4個按鈕20各配置3行,且以字母顯示之按鈕20係有A、B兩個,合計由12個按鈕20所構成。
此時,對應於省略之按鈕20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之鎖銷237或止動墊圈174等機構,係直接保留原樣,且對應於罩殼18之設計之變更,以實現設計及製作之合理化。
圖38之實施形態,係省略上述實施形態之第2行之字母顯示之按鈕20,且形成省略該部之按鈕插通孔23之實心狀之空間,並由僅以數字顯示之10個按鈕20所構成。
此時,對應於省略之按鈕20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149之鎖銷237或止動墊圈174等機構,係如上所述直接保留原樣,且對應於罩殼18之設計之變更,以實現設計及製作之合理化。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此本發明之按鈕鎖,係集合設定並記憶閉鎖開鎖之密碼資訊之機構、與其構成零件而構成為匣狀,將此可裝卸地安裝於罩殼內部,且可挪用於各種嵌裝設計,以實現合理之製作與設計以及保養之合理化,並促進量產化,同時於安裝在門上之狀態下,無需使用工具便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密碼資訊之設定或變更,而且強化防禦功能並提高使用上之方便性與安全性,而且使設計合理化以減輕鎖銷之強度負擔,避免按鈕因惡作劇或誤按所造成之故障,可實現使用上之安全性與生產率之提昇,因此適於住宅或公司、火車站建築物、店鋪、醫院等之門鎖。
1...門
2...按鈕鎖
3...室外座
4...切換座
5...把手安裝座
5a、125、178、198...階部
6、7...桿手柄
7a、60a、73、93、104、108a、163a、237a...方軸部
8...段鎖
9...插鎖
10...閂鎖觸發器
11、12、13、14...管插通孔
15、16、134...貫通孔
17...方芯棒插通孔
18...罩殼
19...重置按鈕
20...按鈕
21、27...進入按鈕
21a、24a、127a、233、244...凸緣
22...重置按鈕插通孔
23...按鈕插通孔
24...重置按鈕軸
25...按鈕軸
26、36a、58a、176、177、192...凸部
28...重置按鈕彈簧
29...按鈕彈簧
30、186、196...止擋
30a...錐形部
31...進入按鈕插通孔
31a...後端面
32、80、98...凹孔
33...進入按鈕彈簧
34、133、138、148、157、160...螺釘
35...按鈕壓板
36、48...卡合孔
37、40、49、51、75、92a、105、174a、232...方孔
38、66、91、97、109、126、140、169、172、224...通孔
39、118、132、147、158、161...螺釘孔
41、90、119、173、235...突起
42、159、162...螺孔
43...防探測板
44、182、191、208、212、213、215、219...彎折片
45...突端部
46、130、141...彈簧座
47、68、106、116、124、131、190、193、202、210...彈簧
48a...凸部
50、203...長孔
52...軸孔
53...套管
54...雙頭螺栓
55、115、136...金屬墊圈
56、114、137...扣環
57...螺栓
58...驅動凸輪
59、95...方孔
60...接頭
61...齒輪
61a、142...輪轂
62...方芯棒
62a...卡止層部
63、64、154a、206、229...銷
65...板蓋
67...卡合球
69...片材
70、100...圓筒鎖
71、102...鑰匙
72...鎖芯
74...轉動軸
76、78...斜齒輪
77...支架
79...支軸
81...安裝蓋
82、83、84、175...連結管
85...切換座本體
85a...突出部
86、170‧‧‧罩蓋
87‧‧‧底板
88‧‧‧鎖檔座
89‧‧‧片材面
92‧‧‧連結軸
94、111、223‧‧‧鎖檔
96、113‧‧‧舌片
99‧‧‧穿通孔
101‧‧‧螺帽
103‧‧‧轉動體
107‧‧‧切換旋鈕
108‧‧‧切換軸
120‧‧‧鉸鏈盒
121、213a‧‧‧切口部
122‧‧‧樞軸
123‧‧‧鉸鏈凸輪
125a‧‧‧肋部
127‧‧‧鎖死按鈕
128‧‧‧切換板
129、248‧‧‧支腳
135、143‧‧‧卡合齒
139‧‧‧背板
144、145‧‧‧彈簧鉤
146‧‧‧扭轉彈簧
149‧‧‧密碼資訊控制裝置
150‧‧‧控制裝置蓋
151‧‧‧記憶設置板
152‧‧‧記憶變更中板
153‧‧‧記憶重置板
154‧‧‧重置板
154b‧‧‧角部
155‧‧‧鎖板
155a‧‧‧下側角部
156‧‧‧控制裝置盒
163‧‧‧變更銷
164、166、225‧‧‧階孔
165‧‧‧重置銷
167‧‧‧墊圈座孔
168‧‧‧進入銷
171‧‧‧強化焊道
174‧‧‧止動墊圈
174b、226‧‧‧卡合槽
179、180‧‧‧凹槽
181、187‧‧‧切口
183、184、188、189、194、199、207、218‧‧‧開口部
185、195‧‧‧滑動槽
197‧‧‧重置彈簧壓板
199a、244a、245a‧‧‧錐面
200‧‧‧凸部
201‧‧‧凹部
204‧‧‧彈簧收納槽
205‧‧‧重置彈簧
206、214、250‧‧‧開口窗
207a‧‧‧切口槽
209、228‧‧‧長槽
211‧‧‧板鑰匙孔
211a‧‧‧板鎖孔
216‧‧‧卡合爪
217‧‧‧緩衝板
220‧‧‧制動彈簧
221、227‧‧‧銷孔
222‧‧‧凸輪孔
230‧‧‧記憶變更凸輪
231‧‧‧軸部
234‧‧‧凸部
236‧‧‧卡合片
236a‧‧‧卡合面
237‧‧‧鎖銷
238‧‧‧卡合爪
239‧‧‧圓錐形凸緣
240‧‧‧第1軸鑰
240a‧‧‧第1軸鑰之抵接面
241‧‧‧第2軸鑰
241a‧‧‧第2軸鑰之抵接面
242‧‧‧軸頭部
243‧‧‧鎖簧
245‧‧‧第1滑件
246‧‧‧第2滑件
246a‧‧‧突片
247‧‧‧第3滑件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且表示安裝於門外側之室外座之使用狀況。
圖2係圖1之側視圖。
圖3係圖1之前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且表示安裝於門內側之切換座與把手安裝座之使用狀況。
圖5係沿圖1之A-A線之放大剖面圖。
圖6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分離表示之剖面圖。
圖7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切換座及把手安裝座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8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切換座與把手安裝座、及室外座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分離表示之立體圖。
圖9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切換座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0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把手安裝座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1係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後視圖,且將背面側之罩蓋拆卸後而表示。
圖12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之背面側之狀況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3係將應用於本發明之室外座、與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分解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控制裝置蓋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15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記憶設置板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16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記憶變更中板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17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記憶重置板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18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重置板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19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鎖板之一例,圖19(a)係其後視圖,且表示與驅動凸輪之組裝狀況,圖19(b)係將緩衝板分解而表示之後視圖。
圖20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重置板之一例的後視圖。
圖21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鎖銷之一例的立體圖,且表示鎖簧與止動墊圈之關係。
圖22係沿圖21之B-B線之剖面圖。
圖23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重置銷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4係圖23之前視圖。
圖25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重置銷與鎖板之作動狀況,圖25(a)表示自動閉鎖時之使用狀況,圖25(b)表示閂鎖時之使用狀況,圖25(c)表示鎖死之使用狀況。
圖26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中之進入銷與鎖板、進入按鈕、及控制裝置盒之組裝狀況的放大剖面圖。
圖27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組裝狀況之主要部分的俯視圖,且表示自動閉鎖時密碼資訊設定前之狀況。
圖28係沿圖27之C-C線之剖面圖。
圖29係沿圖27之C-C線之剖面圖,且表示密碼資訊設定時之狀況。
圖30係沿圖27之D-D線之剖面圖。
圖31係沿圖27之D-D線之剖面圖,且表示密碼資訊設定時之狀況。
圖32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鎖銷與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之組裝狀況的俯視圖,且表示密碼資訊設定前之狀況。
圖33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密碼資訊設定時之狀況之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34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密碼資訊設定時之步驟的說明圖,圖34(a)表示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組裝完成當下之狀況,圖34(b)表示按住按鈕且保持其按壓位置之狀況,圖34(c)表示使門內側之切換座之圓筒轉動至密碼資訊設定位置(設置)後之狀況,圖34(d)表示使上述圓筒轉動至設置位置後,進行重置操作後之狀況。
圖35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密碼資訊設定後之開鎖操作步驟的說明圖,圖35(a)表示重置操作後之狀況,圖35(b)表示按壓已進行密碼資訊設定之按鈕,並保持其按壓位置且開鎖之狀況。
圖36係表示應用於本發明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密碼資訊解除時之狀況之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37係表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且表示罩殼之嵌裝設計之變更例的前視圖。
圖38係表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且表示罩殼之嵌裝設計之其他變更例的前視圖。
A-A...剖線
1...門
2...按鈕鎖
3...室外座
6...桿手柄
9...插鎖
10...閂鎖觸發器
18...罩殼
19...重置按鈕
20...按鈕
21...進入按鈕
22...重置按鈕插通孔
23...按鈕插通孔
31...進入按鈕插通孔

Claims (33)

  1. 一種按鈕鎖,其具備有:罩殼,其可凸出/沒入地安裝有複數個按鈕;鎖銷,其以可與上述按鈕卡合/拆離且可朝同軸方向移動之方式配置;鎖板,其形成有可插入該鎖銷之板鑰匙孔、及可與鎖銷抵接之板鎖孔;重置板,其係與該鎖板滑動且平行地配置,並於內部具備有重置彈簧,以保持經由該重置彈簧而插入之鎖銷之軸向位移,且可以解除;及驅動凸輪,其係與可轉動地且可卡合地配置於上述鎖板之移動區域之段鎖相連;且於按壓上述按鈕時經由鎖銷控制鎖板之移動,使該鎖板與上述驅動凸輪之卡合可以解除,其中,於上述罩殼之內側,可裝卸地安裝有箱狀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於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內部收納有上述鎖板、重置板及鎖銷,以控制裝置蓋與控制裝置盒覆蓋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外部,將控制裝置盒形成為箱形狀,並且使板狀之控制裝置蓋密接固定於其開口部周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配置於門與室外座之間,並將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可更換地安裝於室外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控制裝置盒配置於上述罩殼之內側,並將控制裝置蓋配置於門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 於上述罩殼內具備有共用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且可根據該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機構選用罩殼之形狀與按鈕之形狀、個數及間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鎖銷可轉動地由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所支持,且於該鎖銷之中間部突設有卡合爪。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按鈕鎖,其中,將記憶設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控制裝置蓋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設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按鈕鎖,其中,將記憶重置板可移動地配置於上述記憶設置板與重置板之間,且於該記憶重置板形成可與上述卡合爪卡合之止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按鈕鎖,其中,將上述鎖銷之卡合爪可跨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而卡合地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記憶設置板與記憶重置板之端部可卡合地相連於可正反轉動之記憶變更凸輪,且經由該記憶變更凸輪之轉動,將記憶設置板或記憶重置板設置為可朝向相反方向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記憶變更凸輪,與設置於門內側之可正反轉動之轉 動體之轉動位移相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按鈕鎖,其中,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可移動地設置上述記憶設置板,使上述止擋卡合於鎖銷之卡合爪,而使該鎖銷可以轉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按鈕鎖,其中,於密碼資訊設定時、密碼資訊解除時或密碼資訊變更時,使上述鎖銷之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按鈕鎖,其中,於形成有突起之控制裝置蓋之內面可轉動地收納止動墊圈,且於該墊圈形成可卡入鎖銷之端部之方孔,並使上述墊圈可按壓於上述控制裝置蓋之內面而進行賦能,並且於上述墊圈之背面形成可與上述突起卡合之十字狀之卡合槽,使該墊圈與鎖銷之轉動同步聯動,且使其轉動位置可以保持。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按鈕鎖,其中,於密碼資訊設定時,經由上述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於密碼資訊設定時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而進行轉動,且保持該轉動位置使鎖銷朝軸向之原位置移動,並將該鎖銷可卡合於板鎖孔地配置,使得可以進行閉鎖。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經由既定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並保持該鎖銷於密碼資訊設定時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 之移動位置,可解除該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地配置,使得可以進行開鎖。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密碼資訊設定後,可解除上述鎖銷與板鎖孔之卡合地配置,且經由進入銷使上述鎖板自驅動凸輪後退,使得可以進行開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之下側朝軸向可移動地設置進入銷,並將該進入銷配置於鎖板之開口窗,使滑件可朝正交方向移動地安裝於該進入銷,使該滑件可卡合於上述開口窗之口緣部地配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鎖板之下側經由制動彈簧可移動地安裝緩衝板,將上述滑件可卡合地配置於該緩衝板,使上述進入銷朝軸向移動,且使上述滑件朝正交方向移動,使上述緩衝板可以抵抗上述制動彈簧而移動。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解除上述已設定之密碼資訊時,可朝於密碼資訊設定時與記憶設置板之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地設置上述記憶重置板,使記憶重置板之止擋卡合於與密碼資訊設定時之卡合爪相反之側,使上述鎖銷可朝與密碼數字設定時相反之方向轉動。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按鈕鎖,其中,於解除上述已設之密碼資訊後,使上述轉動體朝與密碼資訊設定時相反之方向轉動,並經由對應新密碼資訊之按鈕使鎖銷朝軸向移動,保持該鎖銷於密碼資訊設定時之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內之移動位置,使上述止擋卡合於該鎖銷之卡合爪進行轉動,且保持該轉動位置使鎖銷朝軸向之原位置移動,並將該鎖銷可卡合於板鎖孔地配置,使密碼資訊可以進行變更。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使重置銷可朝軸向移動地設置於上述密碼資訊控制裝置,將該重置銷設置為可相連接設置於門內側之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而轉動,並且於重置銷突設卡合片與突起,將該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可卡合於鎖板之開口部周緣地設置,且經由重置銷之轉動位置使鎖板之作動可以進行控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重置銷之卡合片之端面與突起位於上述開口部內,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增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在上述開口部之上側開口緣所形成之切口槽,使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抑制。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重置銷之突起卡合於上述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使 鎖板之作動位移可以被阻止。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門之內側配置切換座,且於該切換座設置與記憶變更銷相連接之轉動體、及與上述重置銷相連接之切換旋鈕。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於密碼資訊設定時或密碼資訊解除時使上述轉動體朝正反方向轉動,使其隨時可位於中立位置。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轉動體可經由鑰匙或拇指旋鈕、硬幣進行轉動。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切換旋鈕可切換至虛鎖、自動閉鎖或鎖死位置,使其隨時可位於自動閉鎖位置。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將罩蓋可開閉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且於上述罩蓋之內側配置上述轉動體與切換旋鈕。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將鎖死按鈕可按壓地設置於上述切換座,使該鎖死按鈕與按壓位移相連接且可轉動地設置切換旋鈕,使重置銷相連接於該切換旋鈕之轉動位移,使該重置銷之突起可卡合於鎖板之開口部之下側開口緣。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使上述切換座與室內側之把手安裝座,分離且隔開地配置 於門之內側。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罩殼內之下部,設置與段鎖之方芯棒之轉動機構相連接之圓筒鎖,且經由該圓筒鎖之開鎖操作可於上述鎖死時進行開門。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按鈕鎖,其中,於上述罩殼之內側,配置具有可供按鈕軸出入之複數個通孔之按鈕壓板,於該按鈕壓板之一側接近地配置形成有複數個長孔之防探測板,一方面使該防探測板可朝向下方移動地進行賦能,另一方面於上述防探測板設置可插入進入按鈕之通孔,並將進入按鈕之錐形部可卡合地配置於該通孔之口緣部。
TW100116106A 2010-05-31 2011-05-09 按鈕鎖 TWI5644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5070A JP4812888B1 (ja) 2010-05-31 2010-05-31 ボタン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703A TW201200703A (en) 2012-01-01
TWI564464B true TWI564464B (zh) 2017-01-01

Family

ID=4504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6106A TWI564464B (zh) 2010-05-31 2011-05-09 按鈕鎖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83832B2 (zh)
EP (1) EP2589731B1 (zh)
JP (1) JP4812888B1 (zh)
CN (1) CN102782235B (zh)
TW (1) TWI564464B (zh)
WO (1) WO2011151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2689B1 (ja) * 2011-06-29 2012-10-17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DE102011085032A1 (de) * 2011-10-21 2013-04-25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mit Kunststoff zu umhüllenden Bauelements und Verfahren zum Umhüllen eines Bauelements
US10465422B2 (en) 2012-05-10 2019-11-05 2603701 Ontario Inc. Electronic lock mechanism
US9663972B2 (en) 2012-05-10 2017-05-30 Wesko Loc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nic lock
CN104453397A (zh) * 2013-09-16 2015-03-25 陆绍章 大门弹压式方向密码防盗锁
US9752351B2 (en) * 2014-01-07 2017-09-05 Shenzhen Demik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Environment friendly metal mechanical password lock cylinder capable of setting repeated password keys
JP5686460B1 (ja) * 2014-06-17 2015-03-18 株式会社ティ・ケイ・エム 開閉部材のキー装置
ES2567927B1 (es) * 2014-09-26 2017-01-31 Ojmar, S.A. Cerradura con sistema de amarre mejorado
CN104533163B (zh) * 2014-12-05 2017-01-18 王化友 旋钮密码锁
US9347241B1 (en) * 2014-12-18 2016-05-24 Fu Chang Locks Mfg. Corp. Pushbutton-type easy-code-change handle lock
CN104863434B (zh) * 2015-05-22 2017-03-01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礼品盒密码锁
CN207211997U (zh) * 2016-07-13 2018-04-10 达文发展有限公司 锁定设备
CN107724797B (zh) * 2017-09-25 2023-12-05 青岛聚能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防窥视智能按键机械密码锁芯及密码锁
CN108741811A (zh) * 2018-06-11 2018-11-06 宁波埃迪五金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拉手装置
CN111350418B (zh) * 2020-03-07 2021-10-12 渭南市金盾护卫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门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0074A (ja) * 1981-11-06 1983-05-14 株式会社長澤製作所 ボタン錠
TW381140B (en) * 1998-03-09 2000-02-01 Nagasawa Seisakusho Button lock
US20030131639A1 (en) * 2002-01-08 2003-07-17 Takigen Mfg. Co., Ltd.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for door l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894A (en) * 1913-01-06 1914-02-03 Andrew Janiga Permutation-lock.
US1871303A (en) * 1928-05-31 1932-08-09 Sanford C Chesick Lock
JPS5771968A (en) 1980-10-21 1982-05-06 Nagasawa Seisakusho Button lock
JPS6254951A (ja) 1985-09-03 1987-03-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2803804B2 (ja) 1992-08-21 1998-09-24 株式会社長澤製作所 ボタン錠
GB2317200A (en) * 1996-09-13 1998-03-18 Reynolds Keypad lock
GB2343482B (en) * 1998-11-04 2000-09-27 Wang Song Ming Numeral lock with resettable feature
GB2343481B (en) * 1998-11-04 2000-09-27 Wang Song Ming Numeral lock with resettable feature
WO2002088498A1 (fr) * 2001-04-27 2002-11-07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e par boutons poussoirs permettant d'ecarter des risques de transfusion sanguine incompatible
JP2002322838A (ja) * 2001-04-27 2002-11-08 Terumo Corp 押しボタン錠
JP3542797B2 (ja) 2002-06-26 2004-07-14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JP3938769B2 (ja) * 2004-03-29 2007-06-27 株式会社シュアインテリア 押しボタン錠
CN2742084Y (zh) * 2004-11-18 2005-11-23 王颂鸣 可变更设定密码的密码锁
US7043948B1 (en) * 2004-11-23 2006-05-16 Song-Ming Wang Resettable combination lock
JP4657764B2 (ja) * 2005-03-07 2011-03-23 三協立山アルミ株式会社 押しボタン錠
EP1813743A1 (en) * 2006-01-31 2007-08-01 Joseph Talpe Pushbutton combination lock
US20080115546A1 (en) * 2006-11-22 2008-05-22 Jeffery Hu Pushbutton lock
CN201007128Y (zh) * 2007-02-01 2008-01-16 王颂鸣 置物柜锁的密码设定结构
CN201007129Y (zh) * 2007-02-14 2008-01-16 王颂鸣 密码锁的密码设定结构
GB2446805B (en) * 2007-02-26 2009-01-21 Borg Locks Ltd Locking apparatus
JP4932540B2 (ja) * 2007-03-05 2012-05-16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ボタン式錠装置
JP5319104B2 (ja) * 2007-11-27 2013-10-16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ボタン錠
JP3158977U (ja) * 2010-02-12 2010-04-22 良三 岸本 プッシュボタン錠設定探り防止機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0074A (ja) * 1981-11-06 1983-05-14 株式会社長澤製作所 ボタン錠
TW381140B (en) * 1998-03-09 2000-02-01 Nagasawa Seisakusho Button lock
US20030131639A1 (en) * 2002-01-08 2003-07-17 Takigen Mfg. Co., Ltd.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for door lo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9731A1 (en) 2013-05-08
JP2011252280A (ja) 2011-12-15
EP2589731B1 (en) 2017-04-12
US20120324970A1 (en) 2012-12-27
TW201200703A (en) 2012-01-01
JP4812888B1 (ja) 2011-11-09
CN102782235B (zh) 2015-12-16
CN102782235A (zh) 2012-11-14
WO2011151967A1 (ja) 2011-12-08
US8683832B2 (en) 2014-04-01
EP2589731A4 (en)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4464B (zh) 按鈕鎖
CN109072629B (zh) 覆盖把手座的盖体的卡止构造
AU2010328344B2 (en) Mechanical pushbutton locking arrangements
CN109844244B (zh) 窗户和/或门配件
JP2015530306A (ja) オートバイ用ケース
CN104213778A (zh) 具有防盗机构的密码钥匙锁箱
CN101395330A (zh) 门进入闩锁
JP2009041243A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KR101264465B1 (ko) 개선된 걸쇠 메카니즘을 구비한 자물쇠
EP1925764B1 (en) Handle for vehicle doors, handle and tool as well as proce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this handle
CN102022036B (zh) 具有容纳空间的挂锁
CN201857805U (zh) 一种门锁用的具离合机构的外把手装置
KR20140110713A (ko) 충전식 도어록
CN201933894U (zh) 一种防火门锁之外操作装置
JP5052689B1 (ja) ボタン錠
JP3134388U (ja) 押ボタン錠
JP4508758B2 (ja) ボタン錠
JP2004339704A (ja) ドア錠
CN220319306U (zh) 儿童安全防护锁
JP2011094411A (ja) シリンダ錠
JP2012052377A (ja) 引出し収納庫の施錠装置
EP0971087A1 (en) Padlock
EP2811087B1 (en) Lock with replaceable bottom pins
TWI551762B (zh) Locking device (1)
JP3755820B2 (ja) 着脱自在型ロッ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