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8898B -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8898B
TWI548898B TW103105821A TW103105821A TWI548898B TW I548898 B TWI548898 B TW I548898B TW 103105821 A TW103105821 A TW 103105821A TW 103105821 A TW103105821 A TW 103105821A TW I548898 B TWI548898 B TW I5488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polarizing plate
adhesive
weight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5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2603A (zh
Inventor
許恩樹
徐銀美
朴光承
李美潾
趙鏞一
Original Assignee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2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2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8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36Heat trea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2037/12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cur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2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08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32B2310/0806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32B2310/0831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Description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偏光板係為一種將自然光轉換成特定振動方向之偏光裝置。近年來,偏光板已被應用在不同的顯示裝置領域中,例如液晶顯示裝置(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等裝置。
偏光板之使用,一般是以一保護膜藉由一黏著劑(adhesive),使其貼附於偏光板之一邊或雙邊,其中該偏光板係由聚乙烯醇系樹酯(polyvinyl alcohol)(以下稱之為PVA)以二色性染料(dichroic dye)或碘染色而形成。在先前技術中,三醋酸纖維素(TAC)系膜則被廣泛用於保護膜,其用於保護偏光板。然而,該類之TAC系膜則有於高溫及高濕度情況下易變形等問題。有鑑於此,目前正在開發不同種材料以形成保護膜,使其能夠取代TAC膜。例 如: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環烯聚合物(COP)、丙烯酸膜等諸如此類,上述之種種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結合使用。
同時地,由聚乙烯醇系樹酯水溶液形成之含水黏著劑則一般用於作為黏著劑使用,以使保護膜貼附於偏光板。
然而,上述之含水黏著劑可能因其所組成之材料的關係,而在膜形成時產生問題,因為,當以丙烯酸膜或環烯聚合物膜(COP)替代TAC膜而作為保護膜時,此時含水黏著劑具有微弱的黏著特性。另外,除了因不同材料形成之膜會造成其黏著強度不佳之問題外,此含水黏著劑亦具有其他問題:當該由不同材料形成之保護膜應用於PVA元件之雙邊上時,該偏光板可能於乾燥該含水黏著劑時發生捲曲等問題,如此初始之光學特性則可能因而劣化。因此,本發明係提出一種非水溶液光固化黏著劑以克服前述之技術問題。
然而,在先前技術中,當前述之非水溶液光固化黏著劑應用於偏光板之雙邊(doubled-side)上,其中該些保護膜貼附至該偏光板之雙邊表面時,其形成於雙邊表面上之該些黏著層應被固化,在該黏著層之兩側都必須以光線照射的製程有其困難。
同時,為了精簡製造過程,當該些形成於該偏光板之雙邊表面上之黏著層透過單次照射處理而使之固化 時,其固化程度則會因光線照射至光照射表面上、以及非光照射表面上之光量不同而有不同之黏著程度,導致非光照射表面之黏著強度之劣化。當有前述黏著層強度劣化之情形時,該偏光板之耐受度亦會退化,而導致光學特性的變質。
本發明立意解決前述之先前技術上的問題,因而本發明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於一種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在此,本發明所揭示之方法係改善該些黏著層之該些非光照射表面之固化率並具有優異之黏著強度,其係藉由固化形成於偏光板雙邊表面上之該些黏著層,使之同時進行光照射並熱固化處理於該些非光照射表面。
為了解決前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製備雙邊偏光板的方法,包括,於一偏光片之雙邊表面藉由複數個黏著層貼附複數個透明膜;以活化能射線照射該些黏著層,該活化能射線係藉由相對於該偏光片之單一方向上所配置之一能量源所發出;以及於25℃至65℃之溫度範圍內對該些透明膜之表面進行熱處理,且該些透明膜係與該能量源相對配置。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供利用上述之製造方法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依據本發明而製備雙邊偏光板的方法包括於25℃至65℃之溫度範圍內對該些透明膜之表面進行熱處理,而非由活化能射線照射。因此,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方法,能改善非光照射表面之固化率,因而同時於以活化能射線於單一照射處理過程中,使該偏光板之雙邊表面上形成具有優異黏著強度黏著層並簡化其製備過程。
依據本發明實施之介於該偏光板以及透明膜之間之雙邊偏光板具有優異的黏著性、富有美觀且優異之光學特性。
下文中,將以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在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前,應了解,說明書及隨附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術語並不僅限制於一般及字典之意涵,而是基於本發明之原理而適當地定義對應於本發明技術態樣之該些術語、意涵、以及概念而無限制以提供最佳解釋。因此,在此所討論之這些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舉例說明本創作之製造及使用方法,但非用於限定本創作之範圍。應瞭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前提下,本發明可任意之更動與潤飾。
在製作雙邊偏光板之傳統方法中,一旦該些黏著層被照射光照射,排列於該光照射方向之黏著層可具有足夠的黏著強度,反之,排列於該非光照射方向之黏著層則具有低固化率,因僅約20%光能照射該黏著層,造成黏著強度之劣化。因此,為了使該些於非光照射之黏著層具 有足夠的黏著強度,形成於該偏光片之兩表面之該黏著層應分別地以光線照射並固化。在這樣的狀況下,則會增加製造程序之複雜程度。
然而,發明人進行研究時意外的發現,當活化能射線並無照射該膜之表面時,而是於照射活化能射線的同時或著之後進行熱處理,則形成於非光照射表面之黏著層之固化程度能夠獲得改善,因此,能確保藉由單一活化能射線照射而形成於該偏光片雙邊表面上之雙邊黏著層之優異之黏著強度。因此,本發明係根據由前述之原理而達成。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雙邊偏光板的方法,包括1)於一偏光片之兩表面藉由複數個黏著層貼附複數個透明膜;2)以活化能射線照射該些黏著層,該活化能射線係藉由相對於該偏光片之單一方向上所配置之一能量源所發出;3)以及於25℃至65℃之溫度範圍內對該些透明膜之表面進行熱處理,該些透明膜係與該能量源相對配置。
在說明書中,「雙邊偏光板」一詞係指複數個保護膜貼附至偏光板之雙邊。這顯然與保護膜僅貼附至單邊偏光板之一表面上之概念不同。
之後,將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之製造方法做更詳細之說明。
首先,於一偏光片之兩表面藉由複數個黏著層貼附複數個透明膜。
在這個例子中,偏光板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任何習知之偏光板,又例如,可使用由聚乙烯醇(PVA)且包括碘或二色性染料。該偏光板可透過將PVA膜經碘或二色性染料染色而製備,但上述提及之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制。在說明書中,「偏光板」一詞指包括保護膜之板,而「偏光板」一詞則指包括偏光板以及保護膜之板。
同時地,該黏著層可由活化能射線固化黏著劑形成,較佳地,可由陽離子黏著劑形成。在此,陽離子黏著劑係指透過陽離子型聚合反應之化合物作為主要成分。
例如,該陽離子黏著劑包括:(1)5至90重量份之環氧化合物,該環氧化合物之每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二個環氧基團;(2)5至90重量份之環氧丙烷化合物,該環氧丙烷化合物之每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一個環氧丙烷基團(oxetanyl group);以及(3)0.5至20重量份之一陽離子光聚合起始劑。
上述(1)中所提及之環氧化合物並沒有特別限制,只要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二個環氧基。例如:任何習知之環氧樹脂可單獨或結合使用,像是芳基環氧樹脂(aromatic epoxy)、脂環式環氧基(alicyclic epoxy)或脂族環氧(aliphatic epoxy)。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芳基環氧樹脂係指每一分子中含有芳基之環氧樹脂基團。例如:雙酚型環氧樹脂,例如:雙酚A系環氧基、雙酚F系環氧基、雙酚S系環氧基,以及溴雙酚系環氧基;酚醛樹脂型環氧樹脂,例如:苯酚酚醛樹脂型環氧樹脂,或甲酚酚醛樹脂型環氧樹脂、甲酚環氧基、間苯二酚環氧丙基醚、及其可使用作為芳基環氧樹脂之類似物。
同時地,脂環式環氧基係指形成於相鄰碳原子之間而構成之脂肪族環化合物。例如,可作為脂環式環氧基之使用:雙環戊二烯二氧化物(dicyclopentadiene dioxide)、檸檬烯二氧化物(limonene dioxide)、4-乙烯環己烯二氧化物(4-vinylcyclohexene dioxide)2,4-環氧環己基甲基(2,4-epoxycyclohexylmethyl)、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3,4-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二氧化雙環戊二烯(dicyclopentadiene dioxide)、或雙(3,4-環氧環己基甲基)己二酸(bis(3,4-epoxycyclohexylmethyl)adipate)。
以及,可作為脂族環氧樹脂係可為:脂肪族多元醇之聚縮水甘油醚(polyglycidyl ether of aliphatic polyhydric alcohol)、亞烷基氧化物與脂肪族多元醇加成產物之聚縮水甘油醚(polyglycidyl ether of 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 with aliphatic polyhydric alcohol),或諸如此類。
在這樣的狀況下,脂肪族多元醇之範例可為,例如,包括2至20個碳原子之脂肪族多元醇。更具體而言,該脂肪族多元醇可為,例如,包括至少三種多元醇由脂肪族二元醇(aliphatic diols)所組成之群組,例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1,2-丙二醇(1,2-propanediol)、1,3-丙二醇(1,3-propanediol)、2-甲基-1,3-丙二醇(2-methyl-1,3-propanediol)、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butyl-2-ethyl-1,3-propanediol)、1,4-丁二醇(1,4-butanediol)、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3-甲基-2,4-戊二醇(3-methyl-2,4-pentanediol)、2,4-戊二醇(2,4-pentanediol)、1,5-戊二醇(1,5-pentanediol)、3-甲基-1,5-戊二醇(3-methyl-1,5-pentanediol)、2-甲基-2,4-戊二醇(2-methyl-2,4-pentanediol)、2,4-二乙基-1,5-戊二醇(2,4-diethyl-1,5-pentanediol)、1,6-己二醇(1,6-hexanediol)、1,7-己二醇(1,7-heptanediol)、3,5-己二醇(3,5-heptanediol)、1,8-辛二醇(1,8-octanediol)、2-甲基-1,8-辛二醇(2-methyl-1,8-octanediol)、1,9-壬二醇(1,9-nonanediol)、以及1,10-癸二醇(1,10-decanediol);脂環族二醇(alicyclic diols)例如:環己烷二甲醇(cyclohexanedimethanol)、環己二醇(cyclohexanediol)、氫化雙酚A(hydrogenated bisphenol A、以及氫化雙酚F(hydrogenated bisphenol F);三羥甲基乙烷(trimethylolethane)、三羥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己醣醇(hexitols)、戊五醇(pentitols)、甘油(glycerine)、 聚甘油(polyglycerine)、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二季戊四醇(dipentaerythritol)、四羥甲基丙烷(tetramethylolpropane)及其類似物。
更具體而言,該亞烷基氧化物可為,例如,包括乙烯氧化物(ethyleneoxide)、丙烯氧化物(propyleneoxide)、丁烯氧化物(butyleneoxide),及其類似物。
同時,根據本發明,該環氧化合物係為一第一環氧化合物及一第二環氧化合物之組合,該第一環氧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環氧化脂肪族基團,且該第二環氧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環氧丙基乙醚基團,其較佳作為環氧化合物使用,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當使用上述結合之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時,則能製備具有改善的熱衝擊特徵之偏光板。在這樣的狀況下,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之重量比可為1:1至3:1之比例而混合,較佳地,以重量比1:1至2:1而混合。最佳地,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之重量比為1:1。當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滿足於上述之重量比範圍時,在玻璃轉換溫度、黏著強度、以及黏度等各方面特性則能達到最佳化。根據本發明,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可為,例如,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該黏著組成物具有20至60之重量份。
該第一環氧化合物可為,例如,包括任一種選自: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3,4-epoxycyclohexylmethyl-3,4’-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雙(3,4-環氧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雙環戊二烯二氧化物(bis(3,4-epoxy cyclohexylmethyl)adipate dicyclopentadiene dioxide)、檸檬烯二氧化物(limonene dioxide)、以及4-乙烯環己烯二氧化物(4-vinylcyclohexene dioxide)所組成之群組。該第一環氧化合物用於增加玻璃轉移溫度以及提供硬度於該黏著層。更佳地,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係為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
第二環氧化合物之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含有一個或多個縮水甘油醚基團(glycidyl ether groups)。例如,該第二環氧化合物可為包括任一種選自: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1,4-cyclohexanedimethanol diglycidyl ether)、酚醛環氧樹脂(novolac epoxy)、雙酚A系樹脂(bisphenol A-based epoxy)、雙酚F系樹脂(bisphenol F-based epoxy)、溴化雙酚系樹脂(brominated bisphenol-based epoxy)、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hexanedioldiglycidyl ether)、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trimethylolpropanetriglycidyl ether)、n-丁基縮水甘油醚(n-butyl glycidyl ether)、脂肪族縮水甘油醚(C12-C14)(aliphatic glycidyl ether(C12-C14))、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2-ethylhexyl glycidyl ether)、苯基縮 水甘油醚(phenyl glycidyl ether)、鄰甲苯基縮水甘油醚(o-cresyl glycidyl ether)、以及壬基苯基縮水甘油醚(nonyl phenyl glycidyl ether)。該第二環氧化合物用於提供柔軟度,使其提高黏著強度。在這樣的狀況下,該第二環氧化合物係較佳為一包括脂族環之環氧化合物,更佳地,包括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1,4-cyclohexanedimethanol diglycidyl ether)。
之後,環氧丙烷化合物(2)(oxetane compound)之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其在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一環氧丙烷基團(oxetanyl group)。例如:不同種習知之環氧丙烷化合物可做為該環氧丙烷化合物。根據本發明之該環氧丙烷化合物可為,例如,包括3-乙基-3-[(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酯基]環氧丙烷(3-ethyl-3-[(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oxetane)、1,4-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酯基]苯(1,4-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benzene)、1,4-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1,4-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benzene)、1,3-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1,3-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benzene)、1,2-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1,2-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benzene)、4,4’-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聯苯基 (4,4’-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biphenyl)、2,2’-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聯苯基(2,2’-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biphenyl)、3,3’,5,5’-四甲基-4,4’-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聯苯基(3,3’,5,5’-tetramethyl-4,4’-bis[(3-ethyloxetan-3-yl)met hoxy]biphenyl)、2,7-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萘(2,7-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naphthalene)、雙[4-{(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基]甲烷(bis[4-{(3-ethyloxetan-3-yl)methoxy}phenyl]methane)、雙[2-{(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基]甲烷(bis[2-{(3-ethyloxetan-3-yl)methoxy}phenyl]methane)、2,2-雙[4-{(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苯基]丙烷(2,2-bis[4-{(3-ethyloxetan-3-yl)methoxy}phenyl]propane),一酚醛型酚甲醛樹脂之醚化改良產物(an etherified modification product of a novolac-type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係由3-氯甲基-3-乙基環氧丙烷(3-chloromethyl-3-ethyloxetane)、3(4),8(9)-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基]-三環[5.2.1.0 2,6]癸烷(3(4),8(9)-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tricyclo[5.2.1.0 2,6]decane)、2,3-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基]降莰烷(2,3-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norbornane)、 1,1,1-三[(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基]丙烷(1,1,1-tris[(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propane)、1-丁氧基-2,2-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基]丁烷(1-butoxy-2,2-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butane)、1,2-雙[{2-(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乙硫基]乙烷(1,2-bis[{2-(3-ethyloxetan-3-yl)methoxy}ethylthio]ethane)、雙[{4-(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硫基}苯基]硫化物(bis[{4-(3-ethyloxetan-3-yl)methylthio}phenyl]sulfide)、1,6-雙[(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基]-2,2,3,3,4,4,5,5-辛氟己烷(1,6-bis[(3-ethyloxetan-3-yl)methoxy]-2,2,3,3,4,4,5,5-octaflu orohexane),及其類似物,同時地,環氧丙烷化合物之含量係為5至90重量份之範圍內,較優地,係為10至90之重量份。
之後,該陽離子光聚合起始劑(3)係指形成陽離子物質化合物或藉由活化能射線之照射路易士酸(Lewis acid)化合物,例如,該陽離子光聚合起始劑可包括一鎓鹽(onium salt)像是如芳香族重氮鹽(aromatic diazonium salt)、芳香族碘鋁鹽(aromatic diazonium salt)、或芳香族鋶鹽(aromatic sulfonium salt)、鐵芳烴複合物(iron-arene complex),及其類似物,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同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總量,該陽離子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係介於約0.5至20重量份之範圍內, 較佳地,介於約0.5至15重量份之間,以及更佳地,介於約0.5至10重量份之間。
同時地,除了上述所列之元件,依據本發明之陽離子黏著劑更可選擇性地包括乙烯系化合物(vinyl-based compound)。當加入該乙烯系化合物時,則可維持低黏度,且該黏著層於固化後之玻璃轉移溫度亦可能下降而受壓制。例如,氫氧基C1-6烷基乙烯醚(hydroxyl C1-6 alkylvinylether)及/或乙烯乙酸酯可用以作為乙烯系化合物。在此,該氫氧基C1-6烷基乙烯醚,其係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氫氧基乙基乙烯醚(hydroxyl ethylvinylether)、氫氧基丁基乙烯醚(hydroxyl butylvinylether)、1,4-環己烷二甲醇乙烯醚(1,4-cyclohexanedimethanol vinylether)、4-(羥甲基)環氧環己基甲基乙烯醚(4-(hydroxymethyl)cyclohexylmethyl vinylether)、乙烯二醇乙烯醚(ethylene glycolvinylether),以及二乙烯二醇單乙烯醚(diethylene glycol monovinylether)。同時地,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該乙烯系化合物之含量可為0.1至10重量份、0.1至5重量份。
除了上述之元件外,根據本發明之該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更可視需要而包括一矽烷偶合劑(silane coupling agent)。當包括該矽烷偶合劑時,該矽烷偶合劑則能用以減少黏著劑之表面能量,因而改善該黏著劑之潤濕性。
在這樣的狀況下,該矽烷偶合劑較佳可包括一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像是環氧基團、乙烯基團、或自由基團。發明人發現相較於使用無包括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之介面活性劑或矽烷偶合劑,使用含有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之矽烷偶合劑能在不減低黏著劑之玻璃轉移溫度之狀況下,提升其濕潤性。這樣的狀況是考慮到矽烷偶合劑之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與該黏著劑組成物之矽烷基團發生反應而發生交聯,因而於固化後導致該黏著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降。
在本發明使用之該矽烷偶合劑可為,例如,由式1所代表之矽烷偶合劑,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式1】Si(R1)n(R2)4-n
在式1中,R1代表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與矽原子之結合,也就是說,含有環醚基團或乙烯氧基團之一官能基,R2則代表氫(hydrogen)、氫氧基團(hydroxyl group)、烷基團(alkyl group),或烷氧基團(alkoxy group),其皆與矽原子結合,且n係為1至4之間之整數。
滿足於式1之矽烷偶合劑之具體例子可包括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2-(3,4-epoxycyclohexyl)ethyl trimethoxy silane)、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glycidoxypropyl trimethoxy silane)、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glycidoxypropyl methyldiethoxy silane)、環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 (glycidoxypropyl triethoxy)、乙烯三甲氧基矽烷(vinyltrimethoxy silane)、或乙烯三乙氧基矽烷(vinyltriethoxy silane),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另外,本發明亦揭示低聚物型矽烷化合物(oligomer-type silane compound),前述之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引入矽烷低聚物分子中,亦可作為本發明之矽烷偶合劑使用。在這樣的狀況下,矽氧烷低聚物可為具有相對低分子量之矽氧烷樹脂,其分子鍊之末端被氧烷矽基團所阻隔。
在這樣的狀況下,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該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可包括0.1至10重量份,或0.1至5重量份之矽烷化合物,如在前述之範圍內時,則能有較適當之表面能量以及黏著層之黏著特性。
同時,依本發明揭示之內容,更可視需要包括一自由基聚合化單體。含有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團可做為該自由基聚合化單體而沒有任何限制。例如,(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醯胺((meth)acrylamide)、馬來醯亞胺(maleimide)、(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馬來酸(maleic acid)、亞甲基丁二酸(itaconic acid)、(甲基)丙烯醛((meth)acrylaldehyde)、(甲基)丙烯醯嗎呋啉((meth)acryloylmorpholine)、N-乙烯-2-吡咯啶酮(N-vinyl-2-pyrrolidone)、或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triallyl isocyanurate),其皆於一分子中具有一個或多個(甲基)丙烯醯基團,且可做為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使用。
在這樣的狀況下,於一分子中具有一個或多個(甲基)丙烯醯基團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具體例子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酯(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丙酯(prop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異丙酯(isoprop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丁酯(bu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異丁酯(isobu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hex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辛酯(oc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異辛酯(isooc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aur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tear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2-hydroxyprop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4-羥丙酯(4-hydroxybu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環己酯(cyclohex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異莰基酯(isobornyl(meth)acrylate)、單(甲基)丙烯酸1,4-環己烯二羥甲基酯(1,4-cyclohexanedimethylol mono(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烷酯(dicyclopenta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dicyclopente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二環戊乙氧酯(dicyclopentenyloxyethy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苯甲酯(benzyl(meth)acrylate)、一酚醛環氧烷加成產物之(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of a phenol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一p-枯基苯酚伸烷基之氧化物加成產物之(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of a p-cumylphenol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一o-苯基酚伸烷基之氧化物加成產物之(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of an o-phenylphenol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一壬基酚聚氧乙烯亞烷基之氧化物加成產物之(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of a nonylphenol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2-meth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乙酯(ethoxyethoxyethyl(meth)acrylate)、亞烷基氧化物加成產物與2-乙基已基乙醇之(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of an alkylene oxide addition product with 2-ethylhexylalcohol)、乙烯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mono(meth)acrylate)、丙烯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propyleneglycol mono(meth)acrylate)、戊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pentanediol mono(meth)acrylate)、己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hexanediol mono(meth)acrylate)、二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diethylene glycol)、三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triethylene glycol)、四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tetraethylene glycol)、聚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polyethylene glycol)、二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dipropyleneglycol)、三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tripropyleneglycol)、聚丙烯二醇之單(甲基)丙烯酸酯(mono(meth)acrylate of polypropyleneglycol)、2-氫氧基-3-苯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hydroxy-3-phenoxypropyl(meth)acrylate)、2-氫氧基-3-丁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hydroxy-3-butoxypropyl(meth)acrylate)、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tetrahyrdo furfuryl(meth)acrylate)、改質之己內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caprolactone-modified tetrahyrdo furfuryl(meth)acrylate)、(2-乙基-2-甲基-1,3-氧雜環戊-4-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2-ethyl-2-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meth)acrylate)、(2-異丁基-2-甲基-1,3-氧雜環戊-4-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2-isobutyl-2-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meth)acrylate)、(1,4-二氧螺環[4,5]癸酯-2-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1,4-dioxaspiro[4,5]decan-2-yl)methyl(meth)acrylate)、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glycidyl(meth)acrylate)、3,4-環氧環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4-epoxycyclohexylmethyl(meth)acrylate)、(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3-ethyloxetan-3-yl)methyl(meth)acrylate)、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異氰酸酯 (2-(meth)acryloyloxymethylisocyanate)、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allyl(meth)acrylate)、N-(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六氫鄰苯二甲醯亞胺(N-(meth)acryloyloxyethylhexahydrophthalimide)、N-(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N-(meth)acryloyloxyethyltetrahydrophthalimide)、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六氫苯二甲酸(2-(meth)acryloyloxyethylhexahydrophthalic acid)、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琥珀酸(2-(meth)acryloyloxyethylsuccinic acid)、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ω-carboxy-polycaprolactonemono(meth)acrylate)、或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磷(2-(meth)acryloyloxyethyl acid phosphate)。
以及,(甲基)丙烯醯胺之具體例子可包括(甲基)丙烯醯胺((meth)acrylamide)、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dimethyl(meth)acrylamide)、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diethyl(meth)acrylamide)、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methylol(meth)acrylamide)、N-(3-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N,N-dimethylaminopropyl)(meth)acrylamide)、甲烯基雙(甲基)丙烯醯胺(methylenebis(meth)acrylamide)、乙烯基雙(甲基)丙烯醯胺(ethylenebis(meth)acrylamide)、 或N,N-己二烯(甲基)丙烯醯胺(N,N-diallyl(meth)acrylamide)。
此外,馬來醯亞胺之具體例子可包括N-甲基馬來醯亞胺(N-methylmaleimide)、N-羥乙基馬來醯亞胺(N-hydroxyethylmaleimide)、N-羥乙基甲順丁烯二醯胺(N-hydroxyethylcitraconimide)、N-羥乙基甲順丁烯二醯胺(N-hydroxyethylcitraconimide),或其類似物。
於每分子中含有二個(甲基)丙烯醯基基團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包括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hexanediol di(meth)acrylate)、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nonanediol di(meth)acrylate)、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decanediol di(meth)acrylate)、1,3-丁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but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酸磷(2-methacryloyloxyethyl acid phosphate)、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二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三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新戊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eopentyl glycol di(meth)acrylate)、二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diprop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三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riprop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四乙烯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etra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環己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cyclohexanedimethanol di(meth)acrylate)、聚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聚乙烯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200)di(meth)acrylate)、聚乙烯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400)di(meth)acrylate)、聚乙烯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600)di(meth)acrylate)、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glycerine di(meth)acrylate)、2-羥基-3-丙烯氧丙丙烯酸甲酯(2-hydroxy-3-acrylooxypropylmethacrylate),或二羥甲基三環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dimethyloltricyclodecane di(meth)acrylate)。
於每一分子之(甲基)丙烯酸酯含有三個(甲基)丙烯醯基團之具體例子可包括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meth)acrylate)、二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ditrimethylolpropane tri(meth)acrylate)、三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propane tri(meth)acrylate)、三(2-羥乙基)異氰脲酸酯三丙烯酸酯(tri(2-hydroxyethyl)isocyanurate triacrylate)、三(2-羥乙基)異氰脲酸酯(tri(2-hydroxyethyl)isocyanurate)、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acrylate)、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 基)丙烯酸酯(ethoxylate trimethylolpropane tri(meth)acrylate),或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roxylatetrimethylolpropane tri(meth)acrylate)。
於每一分子之(甲基)丙烯酸酯含有四個及/或五個(甲基)丙烯醯基團之具體例子可包括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meth)acrylate)、二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ditrimethylolpropane tetra(meth)acrylate)、二季戊四醇戊(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penta(meth)acrylate)、環氧化物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epoxylate pentaerythritoltetra(meth)acrylate),或戊丙烯酸酯(pentaacrylate ester)。
於每一分子之(甲基)丙烯酸酯包括六個(甲基)丙烯醯基團之具體例子可包括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meth)acrylate),及其類似物。
同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總量,該自由基聚合化單體脂含量係介於約0至40重量份之間,較佳地,約為5至30重量份,以及更佳地,約為5至25重量份之間。
同時,如上述含有自由基聚合化單體之該黏著組成物,其較佳地,混合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劑以誘發自由基聚合特性而增加固化率。該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劑在此可 使用,例如,包括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acetophenone-based photopolymerization initiator)、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benzoin ether-based photopolymerization initiator)、二苯基酮系光聚合起始劑(benzophenone-based photopolymerization initiator)、噻吨酮系光聚合起始劑(thioxanthone-based photopolymerization initiator),及其類似物。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總量,該自由基光聚合起始劑之含量係介於約0.5至20重量份之間,較佳地,約為0.5至15重量份,以及更佳地,約為0.5至10重量份之間。
該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更可視需要而包括光敏劑(photosensitizing agent)、抗氧化劑(antioxidant)、低聚物(oligomer)、以及黏性促進劑(adhesion promoter)。在此情況下,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更包括介於0至4重量份之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rethane acrylate)。當該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更包括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時,其黏度趨於增加,但該黏著增加之黏著劑則會因加熱而降低。同時地,當該陽離子黏著劑組成物更包括該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時,則能提供該丙烯酸膜(acrylic film)更適量的黏著強度。
根據本發明所揭示之製備雙邊偏光板之方法,上述提及之用於形成黏著層之黏著組成物較佳地具有約15cP至50cP之黏度。當該黏著層黏度滿足上述之範圍時,則能使該黏著層減低其厚度,因而使其黏著性降低。故該黏著組成物表現出優異之加工性。
以及,於固化後該黏著組成物具有90℃以上之玻璃轉移溫度,因而具有優異之耐熱性表現。事實上,當量測使用該陽離子黏著組成物所製得之該偏光板於80℃之阻熱性、耐熱性以及熱衝擊,顯示該偏光板並無斷裂現象之發生。
甚至,當將使用該黏著組成物所製得之該偏光板浸泡於溫度60℃的水中24小時,於機器方向(例如:MD方向)上,該偏光板會褪色至小於10mm,顯示該黏著組成物表現優異之耐水性。
因此,在膜以不同材料製備而得的情況下,該陽離子黏著劑具有優異之黏著強度,以及表現優異之耐水性等優點,該陽離子黏著劑可用以製備具有多重優異特性之偏光板。
接下來,該透明膜係一補償膜,其配置係用於補償該偏光片之光學性質,或用於偏光板之保護膜。在這樣的狀況下,相關技藝中習知的聚合物膜則可做為透明膜使用。
更具體而言,該透明膜例如,其係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丙烯酸膜(acrylic film)、PET膜、經壓克力底漆(acrylic primer)處理之PET膜、聚降冰片烯系膜(polynorbonene(PNB)-based film)、COP膜、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film),以及TAC膜例如:經由富士膠片公司(Fuji Film Co.)製備之NRT、Konica公司製備之N TAC、 富士膠片公司製備之V TAC、以及富士膠片公司製備之UZ TAC,及其類似物,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上述提及之各種膜中,較佳地,係選用丙烯酸膜作為透明膜。
在本發明中,選用以作為作為透明膜之丙烯酸膜可包括一(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例如,經由模制含有該(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作為主要成分之可模制材料,透過擠出成型而得。
該丙烯酸膜可為含有共聚物之膜,其主鍊上含有一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系單元(alkyl(meth)acrylate-based unit),以及一苯乙烯系單元(styrene-based unit)以及具有碳酸酯殘基(carbonate residue)之芳族樹脂,或含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系單元、苯乙烯系單元、一3至6員雜環單元,該雜環單元具有經至少一個羰基團(carbonyl group)、或氰乙烯(vinyl cyanide)取代之官能基團。
以及,該丙烯酸膜可為含有芳香環之(甲基)丙烯酸酯系膜。含有芳香環之(甲基)丙烯酸酯系膜之事例可為一樹脂組成物,其包括(a)包括至少一(甲基)丙烯酸酯系衍生物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單元;(b)芳香單元,其包括一芳香殘基以及一含有一氫氧基之殘基之主鏈;以及(c)一苯乙烯單元,其包括至少一苯乙烯系衍生物,就如同於韓國專利公開號10-2009-0115040所示。單元(a)至(c)可被包括於該樹脂組成物中分別形成的共聚物之中, 以及(a)至(c)單元中,其中至少兩個單元可被包括於該樹脂組成物中單一形成的共聚物之中。
除此之外,該丙烯酸膜可包括具有內酯環結構(lactone ring structure)之丙烯酸樹脂。具有內酯環結構之丙烯酸系樹脂之具體事例可為,例如,具有內酯環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如日本專利公開號2000-230016、2001-151814、以及2002-120326所示。
製備丙烯酸膜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膜可透過混合(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以及其他類別之聚合物以及添加物,使用任何適當之混合方法而製備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並模塑成型該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而形成,或該膜可藉由使用(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以及其他類別之聚合物以及添加物,分別製備均勻的混合溶液,以及模塑成型該混合溶液而形成。
該熱可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備可為,例如,使用任何合適之混合機器,例如全方位的攪拌機(Omni mixer)進行預混合膜成分,之後擠壓(extruding)以及揉合(kneading)該得到之混合物。在這個例子中,適用擠壓以及揉合之機器並沒有特別之限制。舉例來說,可使用任何合適之混合機器例如:單螺桿擠壓機(single-screw extruder)或雙螺桿擠壓機,或分散揉合機(dispersion kneader)。
同時,模塑一膜之方法,例如,包括任何模塑成型之方法,如溶液澆鑄方法(solution casting method)(即: 溶液軟化方法(solution softening method))、熔融擠壓方法(melt extrusion method)、延壓成型方法(calendar method)、擠出成型方法(extrusion molding method),及其類似方法。在上述提及之種種方法中,較佳為溶液澆鑄方法以及熔融擠壓方法。
用於溶液澆鑄方法之溶劑(即:溶液軟化方法)可為,例如:包括芳香族烴,例如:苯(benzene)、甲苯(toluene),以及二甲苯(xylene);脂族烴(aliphatic hydrocarbons)例如:環己烷(cyclohexane),以及十萘烷(decaline);酯類,像是如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以及乙酸丁酯(butyl acetate);酮類,像是如丙酮(acetone)、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以及甲基異丁酮(methylisobutylketone)。醇類,像是如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甲基賽璐索芙(methyl cellosolve)、乙基賽璐索芙(ethyl cellosolve)、以及丁基甲基賽璐索芙(butyl cellosolve);醚類(ethers)像是如四氫呋喃(tetrahydrofuran),以及二氧雜環(dioxane);鹵化碳氫化合物(halogenated hydrocarbons),像是如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三氯甲烷(chloroform)、以及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二甲基甲醯胺(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亞碸(dimethylsulfoxide),及其類似物。在此,上述提及之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混合使用。
用於溶液澆鑄方法(即:溶液軟化方法)之裝置,例如:包括鼓輪(drum)型鑄造機、帶式鑄造機(band-type casting machine)、螺旋塗布器(spin coater),及其類似物。以及,該熔融擠壓方法,例如:T字模方法(T-die method)、充氣方法(inflation method),及其類似物。該成型溫度較佳為介於150至350℃之範圍內,以及更佳為200至300℃之範圍內。
當使用T字模方法模塑成膜時,卷狀膜可藉由安裝T字模於單螺桿擠壓機或雙螺桿擠壓機之末端,並捲繞擠出之膜而形成一薄膜。在這樣的狀況下,可適當調整捲繞卷之溫度並延一擠出方向拉伸該膜以進行單軸拉伸。以及,透過在與該擠出方向上垂直的方向上拉伸該膜,可進行同時以及依序之雙軸拉伸。
該丙烯酸膜可為非拉伸膜或拉伸膜。在這樣的狀況下,該拉伸膜可為單軸拉伸膜(uniaxially elongated film)或雙軸拉伸膜(biaxially elongated film),以及該雙軸拉伸膜可為同步雙軸拉伸膜(simultaneously biaxially elongated film)或依序雙軸拉伸膜(sequentially biaxially elongated film)。當膜為雙軸拉伸膜時,其膜則因其改良之機械強度而具有良好的表現。另一方面而言,當熱可塑性樹脂與該丙烯酸樹脂混合並拉伸時,則能抑制其相差異性,並維持該丙烯酸樹脂之各向同性。
該拉伸溫度較佳係接近以該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做為該膜之原料時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地,該拉伸溫度係於玻璃轉移溫度-30℃至+100℃之範圍內,以及更佳地,係介於-20℃至+80℃之範圍內。當該拉伸之玻璃轉移溫度溫度低於-30℃時,則不能得到充分之拉伸倍率。另一方面而言,當拉伸之玻璃轉移溫度溫度高於100℃時,則會因樹脂組成物之流動而導致其拉伸不穩定。
同時地,當該拉伸倍率定義為面積比時,該拉伸倍率較佳地係介於1.1至25倍率之間,以及更佳地,係介於1.3至10倍率之間。當該拉伸倍率少於1.1倍時,則無法表現出良好之拉伸硬度。當該拉伸倍率超過25倍時,則無法表現出拉伸倍率增長時之效應。
較佳地,單方向之該拉伸率係介於10至20,000%/min,更佳地,係介於100至10,000%/min。當該拉伸率少於10%/min時,則達到足夠之拉伸倍率之時間則會延長,使得額外增加製備成本。另一方面而言,當拉伸率超過20,000%/min時,則該拉伸膜則會斷裂。
拉伸該丙烯酸膜後,進行熱處理(退火,annealing)以穩定其光學各向同性或機械特性。該熱處理之條件並沒有特別限制,因此可適當選用任何習知之方法。
同時地,可依需求而將透明膜進行表面處理,以改善其黏著強度。例如:該光學膜之至少一表面所進行 之表面處理可選用由鹼處理、電暈處理、以及電漿處理所組成之群組之至少一者。
接下來,藉由黏著層以貼附透明膜至偏光片之實施,該黏著層透過能量源照射活化能射線,且該能量源與該偏光片呈相對之配置關係。
在這樣的狀況下,該活化能射線可包括粒子束例如:阿伐粒子束(alpha-particle beams)、質子束(proton beams)、或中子束(neutron beams),以及UV射線、電子束、微波、紅外線(IR)、X射線、以及加馬射線(gamma rays)。一般說來,在此可使用UV射線或電子束。
在此,該活化能射線照射至黏著層之量可為,例如,介於200mJ/cm2至2,000mJ/cm2之範圍中、400mJ/cm2至1,800mJ/cm2、或500mJ/cm2至1,500mJ/cm2,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當該活化能射線之量低於200mJ/cm2時,因該黏著層起始時緩慢的固化率導致其黏著強度不足。另一方面而言,當該活化能射線之量高於2,000mJ/cm2時,該照射時間則會被延長,且照射系統須另行安裝之,造成產品成本之增加,以及因設備上之限制降低其生產率。
同時,根據本發明之研究指出,依活化能射線照射之一方向而形成該黏著層的狀況下,根據其厚度,其黏著強度之差異性不高。然而,當該黏著層照射表面之厚度太厚時,則會在最終產物之該偏光板上出現皺摺。因此,該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黏著層之厚度減低為佳。在本發明 中,該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該黏著層厚度係介於約0.1μm至10μm之範圍內,較佳地,係0.1μm至7μm,以及更佳地,係0.1μm至5μm。
之後,將該透明膜相對於該能量源之一表面進行熱處理。根據本發明之研究指出,當進行上述之熱處理時,設置於該透明膜未受活化能射線照射之一表面所設置之黏著層之固化率能得到改善,因而改善該黏著層之黏著強度。
在這樣的例子中,熱處理可與活化能射線之照射同時進行,或其熱處理與活化能射線之照射依序進行之。也就是說,可在膜之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一表面進行熱處理,同時以活化能射線照射該膜之另一表面之一方法;或以活化能射線照射一膜之一表面,且熱處理該膜之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另一表面作為一連續製程之方法。
尤其,在本發明中,當熱處理該膜之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該表面,且同時以活化能射線照射進行照射時,可同時固化該形成於偏光片雙邊之黏著組成物。因此,可減少其製備之時間並簡化其製造過程。
同時,該熱處理之溫度較佳地係介於25℃至65℃、25℃至60℃、或25℃至50℃之範圍中。當該熱處理溫度低於25℃時,該非經光照射之表面則會劣化。在另一方面而言,當該熱處理溫度高於65℃時,該透明膜則 會在黏著前膨脹(swollen),因而造成該透明膜經活化能照射後收縮,因而造成偏光板之整個表面皺摺。
以及,熱處理之進行係於一鼓輪(drum)或於一烘箱中進行,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更具體而言,該熱處理之應用活化能射線照射之方法,於配置於接近鼓輪之一表面上之對面之一表面上,同時調整該鼓輪之溫度,使其介於25℃至65℃之範圍中,且可進行利用以之活化能射線照射配置於接近鼓輪之一膜之一表面上之對面之一表面上並且通過該表面的方法,即,一非光照射之表面上,近該鼓輪,並透過烘箱,使得該非經光照射之表面得以藉由透過熱射線及/或熱氣產生系統而施加熱於該非經光照射之表面使其進行熱處理。
在這樣的狀況下,傳統製備雙邊之偏光板之方法中,將該偏光板堆疊而無與支持該偏光板,且於移動偏光板時經由UV照射系統照射活化能射線。在這樣的狀況下,由於沒有任何單元支持該膜,則會於該疊層之偏光板之一橫向方向(即:TD方向)上因其固化收縮力驅使而形成皺摺。且,當該偏光板之雙表面經習知之活化能射線照射方法,則會由UV照射系統之燈產生出大量的熱,反應熱之產生係透過由UV射線黏著照射而產生。產生該熱及/或反應熱則會導致該偏光板之膨脹以及縮水現象。在這樣的狀況下,波狀之皺摺則會產生於該偏光板上。如有皺摺之發生則無法使之平整化,即使在該偏光板依序進行處理,或該 製備之雙邊偏光板黏著至液晶板之狀況下。此外,由於在黏著表面上因皺摺而容易產生氣泡,則需額外配置內層液晶板,導致生產率明顯的下降。
然而,當該膜之表面並無直接照射前述之由接近且貼附至鼓輪之活化能射線,該鼓輪係用於支持該偏光板,導致施加於該偏光板之固化收縮力下降。因此,由於可顯著地減少皺褶之形成,可避免該光學膜之外觀內飾之設置。此外,當該雙邊偏光板黏著至液晶板上時,由於在黏著表面上並無氣泡之產生,該雙邊偏光板具有優異功能以減低內層液晶板之製造。
尤其,當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膜之一表面黏著至該鼓輪,且該鼓輪之溫度係同步調整以熱處理該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該表面時,可改善形成於該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該膜之該表面之黏著層之固化率,且不需額外之製程,使其能得到充分的黏著強度。因此,此處理係非常理想的,因其可簡化製程且強化黏著強度。
同時,當依據本發明製備雙邊偏光板之方法而製備該雙邊偏光板,其係貼附至一液晶板,該雙邊偏光板之貼附至該液晶板之區域較佳係為經活化能射線照射其表面。由於UV抑制劑通常包括於配置在背光單元上之膜,該雙邊偏光板內之該些膜間之光源,該經活化能照射之表面,較佳為不包括該UV抑制劑。也就是說,在雙邊偏光板中, 該不包括該UV抑制劑之該照射表面較佳係貼附於液晶板上。
貼附至該未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表面之該黏著層之厚度,較佳地,係介於約0.1μm至3μm之範圍中。在傳統製備雙邊偏光板之方法中,該些黏著層一般係形成於該偏光片之雙邊表面上使其具有相同之厚度。在這樣的狀況下,該些黏著層之厚度係約5μm至10μm。然而在這樣的例子中,該未經由光直接照射之黏著層之黏著強度則可能會劣化。因此,為了確保透過活化能射線一次照射後形成於該偏光片之該非光照射之表面之黏著層具有優異的黏著特性,形成於該黏著層之雙邊之厚度,尤指,該偏光片之非經光照射之表面之厚度係介於0.1μm至3μm。
如同前述,根據本發明所揭示之制備雙邊偏光板方法,包括熱處理該非經光照射之表面,形成於非經光照射之黏著層與經活化能射線照射之黏著層之剝離強度差值為0.7N以下。更具體而言,係介於0.005N至0.5N之範圍內。因此,可獲得包括該些具有優異之黏著強度之黏著層之雙邊偏光板,且該些黏著層係形成於該偏光板之雙表面上。
尤其,根據本發明之製備方法,考慮到簡化製程以及提升生產率,活化能射線之照射與熱處理較佳為同時進行。在這樣的狀況下,該熱處理較佳使用鼓輪進行。也就是說,可藉由容許該鼓輪接近地貼附至非經光照射之 表面上,調整該鼓輪之溫度使之介於5℃至65℃之範圍中,並同時進行如前所述之活化能射線之照射,以更易於該非光照射之表面上確保黏著強度。
同時地,根據本發明所揭示之製備雙邊偏光板之方法,更包括在該黏著層以及該透明膜之間形成一底漆層。
該底漆層係用於改良介於該黏著層以及該透明膜之間之黏著強度。因此,該底漆層較佳地係由包括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urethane polymer)之底漆組成物所形成。例如:該底漆組成物包括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水分散性微粒、以及水。更具體而言,該底漆組成物包括:1至50重量份之一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0.1至10重量份之複數個水分散性微粒;以及剩餘量為水。
使聚異氰酸酯(polyisocyanate)與多元醇(polyol)反應製得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可使用任何適當之多元醇而無特別限制,只要使用於一分子中包括有兩個或多個氫氧基團者即可。例如:該多元醇可包括:聚酯多元醇(polyesterpolyol)、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聚碳酸酯二醇(polycarbonatediol),及其類似物。當一個多元醇選自於多個多元醇組成之群組時,其可單獨使用或兩個以上之組合使用之。
該多元醇係較佳地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乙二醇(ethylene glycol)、1,2-丙二醇(1,2-propanonediol)、1,3- 丙二醇(1,3-propanediol)、1,3-丁二醇(1,3-butanediol)、1,4-丁二醇(1,4-butanediol)、新戊二醇(neopentylglycol)、戊二醇(pentanediol)、1,6-己二醇(1,6-hexanediol)、1,8-辛二醇(1,8-octanediol)、1,10-癸二醇(1,10-decanediol)、4,4’-二氫氧苯丙烷(4,4’-dihydroxyphenylpropane)、4,4’-二氫氧甲基甲烷(4,4’-dihydroxymethylmethane)、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二丙二醇(dipropyleneglycol)、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glycol)、1,4-環己烷二甲醇(1,4-cyclohexanedimethanol)、1,4-環己二醇(1,4-cyclohexanediol)、氫化雙酚A(bisphenol A)、氫化雙酚F(bisphenol F)、甘油(glycerine)、1,1,1-三羥甲基丙烷(1,1,1-trimethylolpropane)、1,2,5-己三醇(1,2,5-hexatriol)、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以及山梨醇(sorbitol)所組成之群組。
同時地,聚酯多元醇基本上可藉由多元醇成分與多元酸成分反應製得。該多元酸成分可為,例如:包括芳香族二羧酸(aromatic dicarboxylic acid),如鄰苯二甲酸(ortho-phthalic acid)、間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對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1,4-萘二甲酸(1,4-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2,5-萘二甲酸(2,5-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2,6-萘二甲酸(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聯苯二甲酸 (biphenyldicarboxylic acid)、或四氫酞酸(tetrahydrophthalic acid);脂肪族二甲酸(aliphatic dicarboxylic acid)像是草酸(oxal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丙二酸(malo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庚二酸(pimelic acid)、辛二酸(suber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癸二酸(sebacic acid)、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順丁烯二酸(male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中康酸(mesaconic acid)、或衣康酸(itaconic acid);脂環式二甲酸(alicyclic dicarboxylic acid)像是如六氫苯二甲酸(hexahydrophthalic acid)、四氫酞酸(tetrahydrophthalic acid)、1,3-環己烷二甲酸(1,3-cyclohexanedicarboxylic acid)、或1,4-環己烷二甲酸(1,4-cyclohexanedicarboxylic acid);或其反應性衍生物與酸酐(acid anhydride)、烷酯(alkyl ester)、酸鹵化物(acid halide),及其類似物。其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使用之。除此之外,該多元酸成分,其係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聚四甲烯二醇(PTMG)、聚丙烯二醇(PPG),以及聚乙烯二醇(PEG)所組成之群組。
該聚碳酸酯多元醇(polycarbonate polyol)較佳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聚(六亞甲基碳酸酯)多元醇(poly(hexamethylene carbonate)glycol)、以及聚(環己烷碳酸酯)多元醇(poly(cyclohexanecarbonate)glycol)所組成之群組。
可藉由加入伸烷基氧化物(alkylene oxide)至多元醇(polyhydric alcohol),透過開環聚合而獲得該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例如:該多元醇可包括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二丙二醇(dipropylene glycol)、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及其類似物。其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使用之。
具有兩個或多個NCO基團之化合物可作為異氰酸酯(isocyanate)使用而沒有其他限制。例如:該異氰酸酯可包括:甲苯二異氰酸酯(TDI)、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1,5-萘二異氰酸酯(NDI)、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TO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MDI)、異佛耳酮二異氰酸酯(IPDI)、p-伸苯基二異氰酸酯(p-phenylene diisocyanate)、反環己烯(transcyclohexane)、1,4-二異氰酸酯(1,4-diisocyanate),以及二甲苯二異氰酸酯(XDI),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上述群組之化合物使用之。
可選用習知任何適當之方法製備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更具體而言,該些方法可包括僅一個步驟而使得反應性成分與其他成分之反應可一次完成,亦可包括多重方法,使反應性成分與其他成分反應一步一步完成。當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具有羧基團(carboxyl group)時,則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則優選使用多重步驟製得。這是因為羧基團可藉由多重步驟而較易進入氨 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中。此外,任何適當之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反應性催化劑可應用於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之製備。
在製備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中,其他的多元醇及/或其餘鏈延長劑(chain extenders)亦可額外加入至上述成分中。
其餘之多元醇可為,例如,包括三個或三個以上氫氧基團,像是如山梨醇、甘油、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及其類似物。
其他之鏈延長劑可為,例如,包括二元醇類像是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丁二醇(1,3-butanediol)、1,4-丁二醇(1,4-butanediol)、新戊基二醇(neopentyl glycol)、戊二醇(pentanediol)、1,6-己二醇(1,6-hexanediol),以及丙烯二醇(propyleneglycol);脂肪族二胺(aliphatic diamines)像是乙二胺(ethylenediamine)、丙二胺(propylenediamine)、己二胺(hexamethylenediamine)、1,4-丁二胺(1,4-butanediamine),以及氨基乙基乙醇胺(aminoethylethanolamine);脂環族二胺(alicyclic diamines)像是如異佛爾酮二胺(isophoronediamine),以及4,4’-二環己甲烷二胺(4,4’-dicyclohexylmethanediamine);芳香族二胺(aromatic diamines)如苯二甲胺(xylenediamine)以及甲苯二胺(tolylenediamine),及其類似物。
以及,中和劑可用於製造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當使用該中和劑時,則能改善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在水中的穩定性。例如:該中和劑可包括氨N-甲基嗎呋啉(N-methylmorpholine)、三乙胺(triethylamine)、二甲基乙醇胺(dimethylethanolamine)、甲基二乙醇胺(methyldiethanolamine)、三乙醇炔(triethanolalkyne)、嗎呋啉(morpholine)、三丙胺(tripropylamine)、乙醇胺(ethanolamine),或三異丙醇胺(triisopropanolamine),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上述群組之化合物使用之。
在製備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樹脂中,較佳地,係使聚異氰酸酯(polyisocyanate)惰性之有機溶劑以及與水相溶。其對應之有機溶劑可包括酯系溶劑,例如: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或乙酸乙二醇乙醚(ethyl cellosolve acetate);酮系溶劑,如:丙酮(acetone)、甲基乙基酮(methyl ethyl ketone)、或甲基異丁基酮(methylisobutylketone),或其類似物,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上述群組之化合物使用之。
同時,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可更加包括羧基團。當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包括羧基團時可改善其水分散性,使得黏著層與透明膜之間的黏著性得到提升。
可獲得含有羧基團之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例如,藉由添加多元醇以及聚異氰酸酯,並使多元醇以及聚異氰酸酯與包括游離之羧基團鏈延長劑反應。該含有羧基團之鏈延長劑包括二氫氧基羧酸(dihydroxycarboxylic acid)、或二氫氧基琥珀酸(dihydroxysuccinic acid)。該二氫氧基羧酸可為,例如,包括二羥烷基鏈烷酸(dialkylol alkanoic acid),其包括二羥甲基醋酸(dimethylol acetic acid)、二羥甲基丁酸(dimethylol butanoic acid)、二羥甲基丙酸(dimethylol propionic acid)、二羥甲基丁酸(dimethylol butyric acid)、或二羥甲戊酸(dimethylol pentanoic acid),皆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兩個或兩個上述群組之化合物使用之。
同時地,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該底漆組成物總量,該底漆組成物包括:1至50重量份之一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較佳地,係約3至20重量份,更佳地,係5至15重量份。當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該底漆組成物總量,包括低於1之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時,其黏著特性將會劣化。另一方面,當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超過50重量份時,因於塗佈處理中增加之黏度,無法達到平坦性,導致乾燥時間增長。
以及,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較佳地具有10,000至100,000範圍內之平均分子量。當該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之分子量低於10,000時,其黏著強度則會降低。另 一方面而言,當分子量高於10,000時,難以製備水分散性之氨基甲酸乙酯。
接下來,任何適當之微粒,較佳為水分散性微粒,可做為本發明之水分散性微粒。更具體而言,在此可使用任何無機之水分散性微粒或有機之水分散性微粒。該無機之水分散性微粒可為,例如,包括無機氧化物,如二氧化矽(silica)、二氧化鈦(titania)、氧化鋁(alumina)、氧化鋯(zirconia)、銻系無機氧化物(antimony-based inorganic oxides),及其類似物。該有機微粒可為,例如,包括矽氧烷系樹脂(silicone-based resin)、氟系樹脂(fluorine-based resin)、(甲基)丙烯酸脂系樹脂((meth)acrylic resin)、交聯聚乙烯醇(cross-linked polyvinyl alcohol)、三聚氰胺系樹脂(melamine-based resin),及其類似物。
在該些水分散性微粒中,較佳使用二氧化矽。二氧化矽不會造成霧化且不會被染色,因二氧化矽具有優異的阻斷抑制能力,以及表現優異之透明特性。因此,二氧化矽對於該偏光板之光學特性具有較少的影響力。並且,由於二氧化矽提供底漆組成物良好的水分散性以及分散穩定性,形成底漆層可展現優異加工性。
該水分散性微粒較佳地具有10nm至200nm之平均粒徑(例如:平均主要微粒之粒徑),較佳為20nm至70nm。當該水分散性微粒之粒徑少於10nm時,由於表面能量之增加,使得二氧化矽於底漆溶液中凝結因而沉降, 導致該底漆溶液之穩定度減低。另一方面,當平均水分散性微粒之粒徑高於200nm時,二氧化矽則無法分散於底漆溶液中,且當微粒聚集時因可見光區波長範圍之增加(400nm至800nm)使得高於400nm以上之光波長散射,則會造成霧度之增加。如使用前述教示之微粒粒徑範圍,可在該底漆層之表面上形成適當之不均勻性,因而有效地減低介於該丙烯酸膜以及該底漆層之間的摩擦力,及/或該些底漆層本身的摩擦力。因而優化該阻斷抑制之能力。
同時地,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該底漆組成物總量,該底漆組成物包括約0.1至10重量份之複數個水分散性微粒。當該些水分散性微粒之含量少於0.1重量份時,則該些膜則會於捲繞處理中,因膜之間的滑動力損失而造成該些膜斷裂。在另一方面而言,當該些水分散性微粒超過10重量份時,則會有造成混濁。
由於根據本發明教示之該底漆組成物可溶解於水中,該些微粒較佳於水性分散溶液中混合之。更佳地,當二氧化矽作為微粒時,該二氧化矽較佳地混合形成膠態二氧化矽。可使用市售之產物作為膠態二氧化矽。例如:Snowtex(係由Nissan化學工業製備)、AEROSIL(係由Air Products & Chemicals所製備)、Epostar and Soliostar RA(係由Nippon Shokubai製備)、LSH(係由Ranco製備),及其類似物在此可使用之。
同時,該主要組成物視需要而更包括一交聯劑。羥甲基化合物像是如噁唑啉(oxazoline)、硼酸、三羥甲基三聚氰胺(trimethylolmelamine)、碳二醯亞胺(carbodiimide)、異氰酸酯(isocyanate)、或氮丙啶化合物(aziridine compound)可使用作為交聯劑。
以及,較佳地,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該底漆組成物總量,該交聯劑係介於0.1至30重量份。當使用該包括該交聯劑之底漆組成物時,該底漆係用於防止水之滲透,且因此該底漆組成物表現如耐水性及耐濕熱性之優異光學特性。
以及,必要時該底漆組成物更包括一矽烷偶合劑(silane coupling agent)、氟系介面活性劑(fluorine-based surfactant)、矽烷系介面活性劑(silane-based surfactant),以及包括烷基團之介面活性劑或其他添加物。
同時地,由底漆組成物形成之底漆層之厚度係介於約100nm至1μm。當該底漆層厚度少於100nm時,則會造成黏著性之劣化。另一方面,當該底漆層厚度高於1μm時,該底漆層則很有可能於底漆塗佈處理過程中乾燥,因而造成膜間之阻隔而造成該些膜斷裂。
以及,根據本發明,該底漆層表面之水接觸角較佳系介於40°至100°之範圍內,更佳地,係介於50°至90°之範圍內,以及更佳地,係介於60°至80°之範圍內。當該水接觸角小於40°時,該底漆層則會因強親水性而抑制碘之 排列,使得該底漆層與在偏光板中的碘反應,導致顏色相原型之分散以及偏光程度之抑制。在另一方面,當水接觸角超過100°時,則會因強烈之疏水性而加深該底漆層與該偏光片黏著上的難度。
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製備雙邊偏光板之方法中,該底漆層之形成可應用習知任何知方法,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例如:該雙邊偏光板之製備可包括塗佈底漆組成物於透明膜之一表面上以形成一底漆層,塗佈黏著組成物於該底漆層或偏光板之一表面上以形成一黏著層,疊層該偏光板以及該透明膜,並藉由照射光而固化該黏著組成物。在這個狀況下,該底漆組成物之塗佈方法可為,例如,使用棒式塗佈方法(bar coating method)、凹板塗佈方法(gravure coating method)、或狹縫式(slot-die coating)塗佈方法。
同時地,依據本發明前述揭示的方法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可有效地應用於光學裝置,如液晶顯示裝置,諸如此類。例如:根據本發明所揭示之光學裝置可為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液晶板以及偏光板安裝於該液晶板之兩側表面上。在此情況下,本發明所揭示之偏光板至少有一種前述之偏光板作為該偏光板。在這樣的狀況下,該包括於液晶顯示裝置內之液晶板並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各種習知之板,例如:被動矩陣板(passive matrix panel)諸如扭轉向列型板(twisted nematic(TN)panel)、超扭轉向列型 板(super-twisted nematic(STN)panel)、鐵電板(ferroelectic (F)panel)、或聚合物分散板(polymer-dispersed(PD)panel);主動矩陣板(active matrix panel)諸如二終端板(two-terminal panel)、或三終端板(three-terminal panel);面內轉向板(in-plane switching(IPS)panel),以及垂直配向板(vertical alignment(VA)panel),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以及,其餘元件之種類,例如:複數個上部或下部基板(例如:彩色過濾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或陣列基板(array substrate)),其包括於液晶顯示器內,而沒有特別限制。例如:任何習知之其餘元件皆可使用而不構成任何限制條件。
製備實施例1:丙烯酸膜之製備
樹脂組成物包括:分別以重量比100:2.5:5均勻混合之聚(N-環己基馬來亞醯胺-共-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poly(N-cyclohexylmaleimide-co-methyl methacrylate)resin)、苯乙烯無水馬來酸共聚合物樹脂(styrene-anhydrous maleic acid copolymeric resin),以及苯氧基系樹脂(phenoxy-based resin)輸送至24 φ擠壓機中,其中,從進料漏斗(feed hopper)連接至擠壓機之空間中置入氮氣,並於250℃熔融以製備進料顆粒(feed pellet)。
使用PKFE(Mw=60,000,Mn=16,000,Tg=95℃;可由InChemRez®獲得)作為該苯氧基系樹脂,包括重量百分比85%之苯乙烯,以及15%之無水馬來酸之Dylaeck 332作為苯乙烯無水馬來酸共聚物樹脂,且該聚(N-環己基馬來亞醯胺-共-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樹脂係透過NMR分析之。其結果顯示,N-環己基馬來亞醯胺之重量百分比為6.5%。
獲得之進料顆粒置於真空中乾燥,以260℃於擠壓機中熔融,並使其通過塗佈吊掛式T字模,之後經過鍍鉻塗佈滾輪以及乾燥滾輪,因而製作出厚度150μm之膜。該膜係以125℃於MD方向以拉伸設備拉伸之而製備丙烯酸膜。在這樣的狀況下,該膜之170%之拉伸比例係以不同速度滾輪而達成。
該丙烯酸膜經由電暈(corona)處理,以及該丙烯酸膜之一表面由底漆組成物塗佈之,其中,20重量份之噁唑啉交聯劑(型號:WS700,可由Nippon Shokubai公司取得)添加入底漆組成物中,由CK-PUD-F(係為胺基甲酸酯分散劑,可由Chokwang Paint Ltd購得),與純水稀釋使其固體成分佔10%重量百分比,,使用#7棒,並應用一供應裝置(tender)以130℃沿TD方向拉伸至190%,而製作出含有底漆組成物之丙烯酸膜,其厚度為400nm。
製備實施例2:黏著組成物之製備
(1)黏著組成物A
以5重量份之陽離子起始劑,例如:CPI 100P(可由Sanapro公司獲得),添加至100重量份之樹脂組成物中,從而製得用於該些偏光板上之黏著組成物A。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係由25%重量百分比之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3,4-epoxycyclohexylmethyl-3,4’-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Celloxide 2021P,可由Dicel商業取得)、25%重量百分比之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35%重量百分比之3-乙基-3-[(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酯基]環氧丙烷(3-ethyl-3-[(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oxetane)(出產公司:Toa Gosei Aaron Oxetane,型號:DOX221),以及15%重量百分比之3-乙基-3-甲氧甲酯基(3-ethyl-3-hydroxymethyloxetane)(出產公司:Toa Gosei Aaron Oxetane;型號:OXA)而製得。
(2)黏著組成物B
以5重量份之陽離子起始劑,例如:CPI 100P(可由Sanapro公司獲得),以及5重量份之乙烯三乙基矽烷(vinyltriethylsilane)添加至100重量份之樹脂組成物中,從而製得用於該些偏光板上之黏著組成物B。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係由25%重量百分比之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酯酯(3,4-epoxycyclohexylmethyl-3,4’-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Celloxide 2021P,可由Dicel商業取得)、25%重量百 分比之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以及50%重量百分比之3-乙基-3-[(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酯基]環氧丙烷(3-ethyl-3-[(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oxetane)(出產公司:Toa Gosei Aaron Oxetane,型號:DOX221)製得。
(3)黏著組成物C
以5重量份之陽離子起始劑,例如:CPI 100P(可由Sanapro公司獲得),以及5重量份之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添加至100重量份之樹脂組成物中,從而製得用於該些偏光板上之黏著組成物C。其中,該樹脂組成物係由25%重量百分比之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3,4-epoxycyclohexylmethyl-3,4’-epoxycyclohexanecarboxylate)(Celloxide 2021P,可由Dicel商業取得)、25%重量百分比之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以及50%重量百分比之3-乙基-3-[(3-乙基環氧丙烷-3-基)甲氧甲酯基]環氧丙烷(3-ethyl-3-[(3-ethyloxetan-3-yl)methoxymethyl]oxetane)(出產公司:Toa Gosei Aaron Oxetane,型號:DOX221)製得。
實施例1
由製備實施例1所製得之該二個丙烯酸膜之複數個底漆層係經黏著組成物A塗佈之,使用微凹板塗佈器,使該些黏著層最終厚度為1μm。之後,經由該黏著組成物 塗佈之該二個丙烯酸膜層疊於PVA元件之雙邊表面上。之後,該PVA元件之一表面則利用UV照射系統(併合燈,D燈泡),單一方向地照射UV射線,該光量為900mJ/cm2,且同時將設置以相對於該UV照射系統之丙烯酸膜之一表面貼附至鼓輪。該鼓輪之溫度係調整至25℃以製備偏光板。
實施例2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使用黏著組成物B作為黏著組成物外。
實施例3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使用黏著組成物C作為黏著組成物外。
實施例4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將鼓輪溫度設定至30℃。
實施例5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將鼓輪溫度設定至40℃。
實施例6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將鼓輪溫度設定至60℃。
實施例7
依製備實施例1而製作之兩個丙烯酸膜之該些底漆層,經由微凹板塗佈器,塗佈黏著組成物A,使得該些黏著層最終之厚度分別為1μm。此後,該兩個丙烯酸膜經該黏著組成物塗佈後,疊層於PVA元件雙邊之表面上。之後,該PVA元件之一表面則利用UV照射系統(併合燈,D燈泡),單一方向地照射UV射線,其光量為900mJ/cm2,且同時將設置以相對於該UV照射系統之丙烯酸膜之一表面通過烘箱,該烘箱之溫度係調整至30℃,從而製備偏光板。
實施例8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7,除了將烘箱溫度設定至40℃。
實施例9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7,除了將烘箱溫度設定至60℃。
比較例1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將鼓輪溫度設定至15℃。
比較例2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1,除了將鼓輪溫度設定至70℃。
比較例3
偏光板之製法同於實施例7,除了將烘箱溫度設定至70℃。
比較例4
以60℃預熱黏著組成物A,並將製備實施例1所製得之該兩個丙烯酸膜之該些底漆層,使用微凹板塗佈器,以經預熱之黏著組成物A塗佈,使得該些黏著層最終之厚度分別為1μm。之後,經該黏著組成物塗佈之該兩個丙烯酸膜堆疊於該PVA元件之雙邊表面上。接著,該PVA元件之一表面則利用UV照射系統(併合燈,D燈泡),單一方向地照射UV射線,其光量為900mJ/cm2,從而製得一偏光板。
實驗例1:評估該些偏光片之剝離強度
將依據形成於實施例1至9以及比較例1至4製作之該些偏光板中,該些直接照射活化能射線與無照射活化能射線之黏著層表面之剝離強度。具有寬度20mm以及長度100mm之偏光板之剝離強度,係藉由剝離之未經UV射線照射丙烯酸膜表面量測之,從PVA元件以300mm/min之速率以及90°之角度進行剝離。其結果紀錄於表1。當剝離強度大於或等於2N時,則顯示OK;當剝離強度小於2N時,則顯示NG。
實驗例2:評估偏光板之外觀
依據實施例1至9以及比較例1至4製作之該些偏光板之外觀係以肉眼於MD以及TD方向觀測並判斷其 是否發生皺褶。其結果紀錄於表1。OK係表示於MD以及TD方向上並無皺褶以及捲曲;NG則代表於MD及/或TD方向有皺褶以及捲曲現象。
本發明已詳述如上。然而,應瞭解上述詳細之內容及具體實例係用以揭示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係僅用以展示之用,因此,顯然熟習本領域之人士在參酌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後,可在本發明之範圍內進行各種改變及修飾。

Claims (11)

  1. 一種製備雙邊偏光板的方法,包括:於一偏光片之兩表面藉由複數個黏著層貼附複數個透明膜;以活化能射線照射該些黏著層,該活化能射線係藉由相對於該偏光片之單一方向上所配置之一能量源所發出;以及於25℃至65℃之溫度範圍內對該些透明膜之表面進行熱處理,該些透明膜係與該能量源相對配置,其中,該活化能射線之照射與該熱處理係同時進行,於該活化能射線之照射同時固化該些形成於該偏光片之兩表面上之該些黏著層,且該些黏著層係由一陽離子黏著劑所形成,其中,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一黏著劑組成物總量,該陽離子黏著劑包括:(1)5至90重量份之環氧化合物,該環氧化合物之每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二個環氧基團;(2)5至90重量份之環氧丙烷化合物,該環氧丙烷化合物之每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一個環氧丙烷基團 (oxetanyl group);以及(3)0.5至20重量份之一陽離子光聚合起始劑,其中,該環氧化合物係為一第一環氧化合物及一第二環氧化合物之組合,該第一環氧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環氧化脂環族基團(epoxidized alicyclic group),且該第二環氧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環氧丙基乙醚基團(glycidyl ether group),且該第一環氧化合物以及第二環氧化合物之重量比可為1:1至3:1之比例而混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熱處理之進行係於一鼓輪(drum)或於一烘箱中進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設置有該能量源之該透明膜上所形成之該黏著層,其厚度為0.1μm至10μ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與該能量源相對配置之透明膜上所形成之該黏著層,其厚度為0.1μm至3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陽離子黏著劑更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於:一矽烷偶合劑 (silane coupling agent)、一乙烯系化合物、以及一自由基聚合化單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形成一底漆層,其係介於該黏著層之至少一表面以及該透明膜之至少一表面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底漆層係由一底漆組成物所形成,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該底漆組成物總量,該底漆組成物包括:1至50重量份之一氨基甲酸乙酯聚合物;0.1至10重量份之複數個水分散性微粒;以及剩餘量為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底漆組成物更包括一交聯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底漆層之厚度係介於100nm至1μ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形成於該偏光片之兩表面上之至少一透明膜係一丙烯酸膜。
  11. 一種雙邊偏光板,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方法而製作,其中,相應地形成於一偏光片之兩表面之黏著層之剝離強度差值為0.7N以 下。
TW103105821A 2013-02-21 2014-02-21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TWI548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018780 2013-02-21
KR1020140019770A KR101627904B1 (ko) 2013-02-21 2014-02-20 양면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양면형 편광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2603A TW201502603A (zh) 2015-01-16
TWI548898B true TWI548898B (zh) 2016-09-11

Family

ID=5174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5821A TWI548898B (zh) 2013-02-21 2014-02-21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66383B2 (zh)
JP (1) JP6155535B2 (zh)
KR (1) KR101627904B1 (zh)
CN (1) CN104136949B (zh)
TW (1) TWI548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2751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Carbon, Inc. Blocked silicone dual cure resi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9477929A (zh) * 2016-07-28 2019-03-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
TWI830706B (zh) * 2017-09-14 2024-02-01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薄膜保護用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07718850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海盐恒祥经编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机的双面复合结构
KR102244791B1 (ko) * 2017-12-15 2021-04-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편광판-캐리어 필름 적층체, 편광판-캐리어 필름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조성물
KR102244789B1 (ko) * 2017-12-15 2021-04-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편광판-캐리어 필름 적층체, 편광판-캐리어 필름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조성물
JP7240400B2 (ja) * 2019-01-25 2023-03-15 杉金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用接着剤組成物
KR20200138583A (ko) * 2019-05-31 2020-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767117B2 (en) 2021-01-06 2023-09-26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Room for aircraft cabi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0806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38697A (en) * 2009-03-06 2010-1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hoto-cured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producing method for the same,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1039362A (ja) * 2009-08-14 2011-02-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29162A (en) * 2010-09-20 2012-07-16 Lg Chemical Ltd Aqueous primer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optical film including primer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3494B2 (ja) 1998-12-09 2012-06-13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透明性耐熱樹脂成形材料、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の用途
JP4769348B2 (ja) 1999-11-26 2011-09-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透明性耐熱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414080B2 (ja) 2000-10-18 2010-02-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透明熱可塑性樹脂積層体
TWI388876B (zh) * 2003-12-26 2013-03-11 Fujifilm Corp 抗反射膜、偏光板,其製造方法,液晶顯示元件,液晶顯示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US20090115945A1 (en) * 2006-05-17 2009-05-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laminated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194210B2 (en) * 2006-10-26 2012-06-05 Fujifilm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046735B2 (ja) 2007-05-07 2012-10-10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接着装置及び偏光板製造装置
KR101105424B1 (ko) 2008-04-30 2012-0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형성된 광학 필름
JP4428470B1 (ja) * 2009-06-08 2010-03-1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偏光板形成用接着剤組成物
JP201108135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1236389A (ja) 2010-05-13 2011-11-24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偏光板形成用光硬化性接着剤及び偏光板
JP5727844B2 (ja) * 2010-06-04 2015-06-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53362B2 (ja) 2010-09-20 2014-07-16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JP2012068593A (ja) * 2010-09-27 2012-04-05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該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159691A (ja) * 2011-01-31 2012-08-23 Fujifilm Corp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3354831B (zh) * 2011-04-19 2016-03-02 Dic株式会社 阳离子聚合性胶粘剂及使用它得到的偏振板
JP5790133B2 (ja) * 2011-05-09 2015-10-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接着剤を用いる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668597B2 (ja) * 2011-05-17 2015-02-12 Dic株式会社 カチオン重合性接着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た偏光板
US9523792B2 (en) * 2011-10-14 2016-12-20 Lg Chem, Ltd. Polarizer having protection films in two sides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38697A (en) * 2009-03-06 2010-1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hoto-cured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producing method for the same,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230806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39362A (ja) * 2009-08-14 2011-02-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29162A (en) * 2010-09-20 2012-07-16 Lg Chemical Ltd Aqueous primer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optical film including primer 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04920A (ko) 2014-08-29
JP6155535B2 (ja) 2017-07-05
KR101627904B1 (ko) 2016-06-13
CN104136949A (zh) 2014-11-05
TW201502603A (zh) 2015-01-16
CN104136949B (zh) 2016-09-14
US20150277008A1 (en) 2015-10-01
JP2015518574A (ja) 2015-07-02
US9766383B2 (en)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8361B2 (ja) 両面型偏光板及びこれを含む光学装置
TWI548898B (zh) 雙邊偏光板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得之雙邊偏光板
JP6066211B2 (ja) 偏光板用接着剤、偏光板及び光学素子
TWI521267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9523792B2 (en) Polarizer having protection films in two sides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TWI690738B (zh) 複合偏光板及使用該偏光板之液晶面板
TW201842363A (zh) 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TWI510588B (zh) 製備兩側偏光件之方法及其製備之兩側偏光件
KR101613764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TW201721192A (zh) 複合偏光板及使用該偏光板之液晶面板
KR101613765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편광판
TW200426406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device; elliptical and circular polarizers comprising the optical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TW201932295A (zh) 偏光板-承載膜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和使用其製造偏光板的方法及偏光板
TWI681874B (zh) 複合偏光板及使用該偏光板之液晶面板
KR102152484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형성된 접착제층을 포함하는 편광판
KR20150091829A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KR20140146920A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