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7401B -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Google Patents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7401B
TWI547401B TW103125127A TW103125127A TWI547401B TW I547401 B TWI547401 B TW I547401B TW 103125127 A TW103125127 A TW 103125127A TW 103125127 A TW103125127 A TW 103125127A TW I547401 B TWI547401 B TW I54740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map
plan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5895A (zh
Inventor
Toshiharu Sugawara
Kenji Oguma
Yoichi Iihoshi
Takayoshi Nishino
Kenji I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5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4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train
    • B61L15/0027Radio-based, e.g. using GSM-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10Operations, e.g. scheduling or time tables
    • B61L27/16Trackside optimisation of vehicle or tra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20Trackside control of safe travel of vehicle or train, e.g. braking curve cal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運行管理系統
本發明有關在行走中進行混編控制(以下,把“行走中的混編控制”稱為“混編控制”)之鐵道系統的運行管理系統。
作為有關本技術之公知技術,有日本特開平8-72718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1)。於該公報,記載著進行行走之2個列車徐徐地縮小距離,用以在行走中進行混編之控制方法。
而且,於日本特開2011-10515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2),記載著作為在列車彼此為了混編而接近時,即便先行車踩了制動後續車也不會碰撞到先行車之技術,先行車為了規制後續車輛的速度,生成後續車輛用限制速度指令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72718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10515號專利公報
於專利文獻1,是有關於2個列車在行走中進行混編的控制方法之記載,但對於進行混編的列車以外的列車是沒有考慮的。為此,在如圖1所示般的狀況下進行混編的列車彼此會輕微的接觸。
使用圖1,具體說明課題。在圖1,以列車1、列車2、列車3的順序進行運行,列車3係於行走中在列車2的後方計畫混編。細的實線係乃是列車的運行計畫之計畫運行圖,粗的實線乃是列車實際上行走的結果之實際運行圖,虛線為號誌系統所定出列車2不會碰撞到列車1之停止位置(以下,稱為停止位置)。圖1表示著列車1因為任何的理由沒有趕上計畫運行圖,在列車2進行混編跟前超越前述停止位置之場合。該場合,列車2以及3係按照計畫運行圖進行混編而接近時,為了停在讓列車2不碰撞到列車1的停止位置,遂施加制動。在專利文獻2,限制著列車3的速度使得列車2的停止界限不會超過列車3的停止界限,但在混編跟前列車2與列車3接近的緣故,是有列車2的停止界限與列車3的停止界限重疊(視情況列車3會超過列車2的停止界限)的狀況。從而,在混編跟前列車2施加制動的話,列車2與列車3是 有可能輕微的接觸。以下,除非是特別講明,否則前述列車2稱為先行列車,前述列車3稱為後續列車。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提供一種運行管理系統,乃是對第1列車、在前述第1列車的後方行走之第2列車、於前述第2列車從後方在行走中進行混編的第3列車,傳送實施運行圖,管理各列車的運行之運行管理系統;其特徵為:根據運行前定出的前述各列車的計畫運行圖與前述各列車的位置,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的實施運行圖。
經由上述運行管理系統,變成可以考慮到列車1的運行狀況,預測是否踩上用以防止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上制動的場合,可以讓前述第2列車的運行圖比前述計畫運行圖還延後。其結果,可以防止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施加制動,可以防止在混編控制中列車2以及列車3接觸。
1L、2L‧‧‧列車
3‧‧‧運行管理系統
4‧‧‧連動裝置
5‧‧‧地上號誌系統
6‧‧‧轉轍器
7‧‧‧架線
8‧‧‧軌道
9‧‧‧混編控制裝置
10‧‧‧雷達
11‧‧‧連結器
51‧‧‧實際運行圖生成部
52‧‧‧預測運行圖生成部
53‧‧‧實施運行圖管理部
54‧‧‧混編控制管理部
55‧‧‧畫面顯示部
56‧‧‧運轉整理輸入部
57‧‧‧進路控制部
[圖1]有關行走中的混編之公知例的課題
[圖2]因行走中的混編、分割所致之列車的運用形態
[圖3]第1~7實施形態之鐵道系統的構成
[圖4]第1~7實施形態之混編控制的流程
[圖5]第1~7實施形態之運行管理系統
[圖6]第1~7實施形態之混編控制管理部的流程圖
[圖7]第1實施形態之運行圖之例
[圖8]第2實施形態之運行圖之例
[圖9]第3實施形態之運行圖之例
[圖10]第4實施形態之畫面顯示部之表示例
[圖11]第5實施形態之畫面顯示部之表示例
[圖12]第6實施形態之畫面顯示部之表示例
[圖13]第7實施形態之畫面顯示部之表示例
以下,說明實施例。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係預測是否施加用以防止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隨號誌保全系統的指令之制動),在預測施加制動的場合,比起計畫運行圖推遲進行混編的時間之運行管理系統。
圖2係表示適用本發明之鐵道系統的運行形態。於圖2,從左開始依順說明。在移動需要少的支線(左側),高頻度運行短編成之列車1L、2L。移動需要多的本線,亦即在支線合流後的區間,來自支線之列車 1L、2L在行走中混編,做成一個編成在本線運行。在本線分岐之前,列車1L、2L在行走中分割,各自分開在移動需要少的支線(右側)。如圖2般,以在行走中進行分割、混編的方式,不會對運行頻度有影響,亦即,在本線的運行頻度沒有比支線高,可以針對移動需要柔軟地改編編成。作為本發明的適用例之一,為有關進行這樣的行走中的混編之鐵道系統的運行管理。
於圖3,表示第1實施形態的鐵道系統的構成。鐵道系統,係利用運行管理系統3、連動裝置4、地上號誌系統5、複數個列車、及轉轍器6所構成。
運行管理系統3,係把符合列車的運行計畫之計畫運行圖、以及列車位置作為來自外部的輸入而予以接受,監視計畫運行圖與列車之現在的位置之偏離,以因應必要對列車或現場設備進行列車運行指示的方式,控制列車的運行之系統。具體方面,運行管理系統3,係根據各列車的位置資訊、計畫運行圖以及表示轉轍器6的狀態之進路開通資訊,把用以控制列車的進路之進路要求傳達到連動裝置4,把列車在運行之際所參閱的實施運行圖傳達到各列車。而且,有關行走中的混編控制之資訊,亦即把混編控制資訊發送到列車。尚且、計畫運行圖係可以由上位系統輸入,也可以事先作為資料庫讓運行管理系統3持有。
連動裝置4乃是在確認了保障列車的安全之下,確保列車的進路之裝置。具體方面,連動裝置4,係 根據從運行管理系統3所輸入的進路要求、列車位置、以及轉轍器6的狀態,判斷是否保障列車的安全,在判斷了保障安全的場合控制轉轍器6。而且,把進路開通資訊發送到地上號誌系統5以及運行管理系統3。
地上號誌系統5,乃是防止列車彼此的碰撞、 或防止進入到無法可以確保進路的轉轍器6,擔保列車的安全之系統。具體方面,根據各列車的位置以及速度、與進路開通資訊,對各列車傳達停止界限。作為傳達手段,是有使用CBTC(無線基地號誌系統)之無線技術等的方法,亦可以以其他的方法傳送。
列車係依照運行圖運行,擔負輸送乘客的角 色。電力係通過架線7,由未圖示的變電所所供給,以未圖示的馬達產生驅動力來旋轉車輪,行走在軌道8之上。 列車的運轉,係根據實施運行圖以及停止界限,藉由混編控制裝置9可以自動運轉。在此,預設進行自動運轉的列車,但亦可駕駛員根據運行圖,運轉列車。而且,列車係根據來自運行管理系統3之混編控制資訊、與在列車彼此間共有的制動資訊、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資訊等,在行走中進行混編控制。尚且、各系統間的傳送,係以有線、或無線來進行,通訊方式不限。
繼續,使用圖4,說明有關行走中的混編控制的流程。照(a)、(b)、(c)的順序前進時刻。首先,從圖4(a)進行說明。
混編控制裝置9具有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的功能。混編控制裝置9,係依照記憶在前述實施運行圖與混編控制裝置9的行走模式,照實施運行圖運轉列車。但是,ATO亦可安裝在與混編控制裝置9有別之硬體。混編控制裝置9也具有車上號誌系統的功能。先行列車的混編控制裝置9,係把先行列車的位置以及速度傳送到地上號誌系統5。地上號誌系統5,係根據前述先行列車的位置以及速度,把停止界限作為後續列車不碰撞到先行列車的位置,傳送到後續列車。後續列車的混編控制裝置9,係持有訂定了不超越前述停止界限之速度模式,在有超越疑慮的場合自動地施加制動,防止與先行列車之碰撞。
尚且,現在實用化中的號誌系統,係把先行 列車的後方端起算具有餘裕距離的位置定為停止界限,使得先行列車瞬時速度為零也不會碰撞;但本發明的號誌系統,係考慮到先行列車的速度,把在先行列車施加了非常制動時而停止的位置起算具有餘裕距離的位置定為停止界限。
亦即,進行考慮了相對速度之移動區段控 制。以這樣的方式,變成於行走中可以縮短列車彼此的距離,可以進行行走中的混編控制。先行列車以及後續列車的混編控制裝置9,係根據實施運行圖生成速度模式,縮短列車彼此之車間。
運行管理系統3,係從列車位置掌握列車的運 行狀況,決定受否進行行走中的混編控制,於各列車,把 進行混編的要旨、與進行混編之對方的列車編號作為混編控制資訊予以傳送。
圖4(b)係表示列車彼此接近的場合之混編控 制。混編控制裝置9係相互確認先行列車與後續列車的列車編號,開始列車間的通訊。確立列車間通訊,把合意了列車相互進行混編控制的狀況,稱作混編控制中。後續列車係以雷達10檢測先行列車的相對距離以及相對速度。 以使用列車間通訊,從後續列車到先行列車,傳遞用雷達10所檢測出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的方式,先行列車、後續列車掌握相互的相對關係。而且,在先行列車踩下制動的情況下,從先行列車到後續列車,發送先行列車的制動指令,把先行列車踩下制動之情事馬上傳到後續列車。
以這樣的方式,例如在先行列車與後續列車 接近中,先行列車踩了制動時,後續列車接收先行列車的制動指令,以施加制動的方式,可以迴避重度的碰撞。在以上述的控制擔保了安全之下,混編控制裝置9,係根據雷達10的相對距離、以及相對速度資訊,進行於專利文獻1所示般的速度控制,如圖4(c)般,以連結器11進行混編。
在本實施例,前述混編控制裝置9根據實施 運行圖以及混編控制資訊,判定開始混編控制;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把應答器(transponder)等的外部資訊作為觸發器,也可以預先把進行混編控制的區間記憶到列車內,一旦到達該位置就開始混編控制。
繼續,使用圖5說明有關運行管理系統3。運 行管理系統3具備:實際運行圖生成部51、預測運行圖生成部52、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混編控制管理部54、畫面顯示部55、運轉整理輸入部56、進路控制部57。
在說明各部之前,說明有關實施運行圖管理 部53所處理的運行圖的種類。運行圖的種類,係具備計畫運行圖、實際運行圖、預測運行圖、實施運行圖之4種類。計畫運行圖,係從運行管理系統3的外部所給予,乃是根據列車運行計畫的運行圖。在尚未發生因障礙所致之遲延等的混亂之通常時,基本上依照該計畫運行圖運行列車。實際運行圖,係根據列車之乃是實際行走的列車位置,變換成運行圖的資料格式者。預測運行圖,乃是根據實際運行圖預測了現在時刻以後的列車運行的運行圖。實施運行圖,乃是傳達到各列車,作為各列車用以實際上運行的基準之運行圖。
繼續,敘述有關構成運行管理系統3之各部 的功能。實際運行圖生成部51,係根據列車位置作成實際運行圖,把實際運行圖輸出到預測運行圖生成部52與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預測運行圖生成部52,係根據從上位系統所輸入之計畫運行圖與前述實際運行圖,生成預測運行圖,輸出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係把前述計畫運行圖、前述預測運行圖、前述實際運行圖,輸出到混編控制管理部54以及畫面顯示部55。混編控制管理部54,係經由後述之圖6的處理,預 測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是否進行制動,在預測了進行制動的場合補正行走中的混編的時機,把該資訊作為混編控制變更要求,輸出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
畫面顯示部55係把計畫運行圖、實際運行 圖、預測運行圖表示到畫面顯示部55。未圖示的運行管理系統3的操作員,係監控表示在畫面顯示部55之各種運行圖,發生了運行圖混亂的場合等有必要修正運行圖時,透過運轉整理輸入部56,進行修正運行圖之被稱之為運轉整理的作業。運轉整理輸入部56,係把被輸入的運轉整理的資訊作為運轉整理指令,輸出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實施運行圖管理裝置,係根據前述計畫運行圖、前述實際運行圖、前述預測運行圖、前述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及前述運轉整理指令,生成實施運行圖、及混編控制資訊(進行混編的要旨以及進行混編之對方的列車編號)。
已生成的前述實施運行圖、及前述混編控制 資訊發送到各列車,前述實施運行圖輸出到進路控制部57。進路控制部57,係根據各列車位置資訊、實施運行圖與各轉轍器的進路開通資訊,為了確保列車的進路,對連動裝置4要求進路。尚且,在本實施例,表示了把各部的處理搭載到同一個硬體之例,但亦可把功能分散到複數個硬體。
經由以上說明之運行管理系統3,可以實現以下3個功能。亦即,第1,監視前述計畫運行圖與列車的 現在的位置之偏離,因應必要可以對列車或現場設備進行列車運行指示。第2,依照運行圖可以確保列車的進路。 第3,根據進行混編之前方的運行狀況,可以補正混編控制實施時機。
繼續,使用圖6說明有關前述混編控制管理 部54的處理。在S601,預測運行圖中,判斷先行列車是否踩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前進到S602的處理,在預測沒有踩的場合不補正混編控制的時機,前進到結束的處理。在S602,判斷先行列車踩下制動的時機是否在混編控制中。在判斷為混編中的場合前進到S603的處理,在判斷為混編控制中以外的場合前進到結束的處理。尚且,混編控制中的判斷,係判定開始列車間通訊且列車彼此是否合意相互進行混編控制,或者是,一直到進行混編為止的時間是否在指定時間以內(例如,10秒以內),或者是列車彼此的距離是否在指定值以內(例如,200m以內)。接著,在S603,判斷先行列車踩下制動的理由,是否為用以進行混編的速度調整。在判斷為用以進行混編的速度調整的場合,前進到結束處理,在判斷為不用以進行混編的速度調整的場合,亦即判斷為用以對障礙物或列車迴避碰撞迴避的場合,前進到S604。在S604,把延後進行混編的時間之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之後前進到結束處理。
使用圖7說明第1實施形態的運行管理系統3 所致之效果。圖7,係在與上述的圖1為同樣的狀況下, 表示適用在第1實施形態所示之運行管理系統3之結果。
運行管理系統3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係經 由如圖6所示般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的處理,判斷列車2施加有制動,該制動根據在混編控制中用以迴避與列車1碰撞之停止位置,把比計畫運行圖更延遲進行混編的時間之要求(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係根據前述計畫運行圖、前述實際運行圖、前述預測運行圖、前述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及前述運轉整理指令,生成實施運行圖以及混編控制資訊,並傳達到列車2以及列車3。其結果,如圖7所示般,列車2係依照實施運行圖,比計畫運行圖還要延遲運行圖而運行,不用踩下用以迴避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遲的時間進行混編。具體方面,列車2以及列車3係以比計畫運行圖還要慢的速度行走在車站A-B間,在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遲的時機進行混編。
再度說明以上的運行管理系統3的效果。在列車1比計畫運行圖還要延遲的場合,預測列車2是否踩下在混編控制中用以防止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踩下制動的場合,比起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列車2的實施運行圖,使列車2、3的進行混編的時間比計畫運行圖還要延後。經由以上,列車2沒有必要施加用以迴避列車1的制動的緣故,可以消除列車2、3的接觸風險。
[實施例2]
實施例1,乃是經由把列車2,3之進行混編 的時間延得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遲的方式,防止列車2之無謂的制動之例;但本實施例,乃是預測先行列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由計畫運行圖把進行混編的位置變更到面前之運行管理系統3之例。就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2實施形態,在於圖6所示之混編控制管理部54的S604,把混編位置變更到面前之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裝置。
使用圖8說明第2實施形態的運行管理系統3 所致之效果。圖8,係在與上述的圖1為同樣的狀況下,表示適用在第2實施形態所示之運行管理系統3之結果。 運行管理系統3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係經由第2實施形態之圖6的處理,判斷列車2施加有制動,該制動根據在混編控制中用以迴避與列車1碰撞之停止位置,把比起計畫運行圖更把混編位置設到面前(車站A側)的要求(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係根據前述計畫運行圖、前述實際運行圖、前述預測運行圖、前述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及前述運轉整理指令,生成實施運行圖以及混編控制資訊,並傳達到列車2以及列車3。其結果,如圖8所示般,列車2係依照實施運行圖,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降低行走速度而運行,不用踩下用以迴避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比計畫運行圖還要在面前進行混編。
再度說明以上的運行管理系統3的效果。在 列車1比計畫運行圖還要延遲的場合,預測列車2是否踩下在混編控制中用以防止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踩下制動的場合,比起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列車2的實施運行圖,使列車2、3的進行混編的位置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面前。 經由以上,列車2沒有必要施加用以迴避列車1的制動的緣故,可以消除列車2、3之輕微的接觸風險。
[實施例3]
實施例1,乃是經由把列車2,3之進行混編的時間延得比計畫運行圖還要遲的方式,防止列車2之無謂的制動之例;但本實施例,乃是預測先行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延長先行列車的車站停車時間,在先行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後續車之運行管理系統3。就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3實施形態,在於圖6所示之混編控制管理部54的S604,延長先行車的車站停車時間,把在先行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後續車之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裝置。
使用圖9說明第3實施形態的運行管理系統3所致之效果。圖9,係在與上述的圖1為同樣的狀況下,表示適用在第3實施形態所示之運行管理系統3之結果。運行管理系統3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係經由第3實施形態之圖6的處理,預測列車2施加有制動,該制動根據 在混編控制中用以迴避與列車1碰撞之停止位置。接著,延長先行列車的車站停車時間,把在先行列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後續列車的要求(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傳達到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係根據前述計畫運行圖、前述實際運行圖、前述預測運行圖、前述混編控制變更要求、及前述運轉整理指令,生成實施運行圖以及混編控制資訊,並傳達到列車2以及列車3。其結果,如圖8所示般,列車2係比起計畫運行圖更延遲運行圖,延長車站停車時間,不用踩下用以避免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車站停車中與列車3混編。
再度說明以上的運行管理系統3的效果。在 列車1延遲的情況下,預測列車2是否踩下在混編控制中用以防止與列車1碰撞之制動,在踩下制動的場合,比起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列車2的實施運行圖,延長列車2的車站停車時間,列車2在車站停車中與列車3混編。經由以上,列車2沒有必要施加用以迴避列車1的制動的緣故,可以消除列車2、3之輕微的接觸風險。而且,可以延長列車2的停車時間的緣故,具有增加乘客上下車的時間之優點。
[實施例4]
本實施例,係預測先行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有踩下制動的場合,把有在混編控制中踩下制動的可能性之情事表 示到畫面顯示部55之運行管理系統3。就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4實施形態,從圖5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沒有混編控制變更要求的輸出,把混編控制中的制動的操作的有無輸出到畫面顯示部55。在圖6的混編控制管理部54的S604,把混編控制中的制動資訊傳達到畫面顯示部55。
使用圖10說明第4實施形態的畫面顯示部55 的表示例。單點波線係表示預測運行圖。運行管理系統3,係藉由第4實施例的圖5以及圖6的處理,判斷先行列車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把在混編控制中列車2有踩下制動的可能性之情事表示到畫面顯示部55。經由以上,監控中的操作員,係可以容易地掌握在混編控制中列車2踩下制動的可能性,變得容易對運轉整理下達指示。
[實施例5]
本實施例,係預測先行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把比計畫運行圖更延遲進行混編的時間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之運行管理系統3。就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5實施形態,圖5的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為加上計畫運行圖、實際運行圖、預測運行圖,把混編控制的運轉整理案輸出到畫面顯示部55。
使用圖11說明第5實施形態的畫面的表示 例。波線為提案運行圖。運行管理系統3,係藉由第5實施形態的圖5以及圖6的處理,判斷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把延遲進行混編的時間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以如以上般表示運轉整理案的方式,變得可以減少監控中的操作員的運轉整理的負擔。
[實施例6]
本實施例,係預測先行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把比起計畫運行圖把進行混編的位置設到更面前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之運行管理系統3。就具有與第2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5實施形態,圖5的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為加上計畫運行圖、實際運行圖、預測運行圖,把混編控制的運轉整理案輸出到畫面顯示部55。
使用圖12說明第6實施形態的畫面的表示例。運行管理系統3,係藉由第6實施形態的圖5以及圖6的處理,判斷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把變更進行混編的位置到面前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以如以上般表示運轉整理案的方式,變得可以減少監控中的操作員的運轉整理的負擔。
[實施例7]
本實施例,係預測先行車是否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在預測了踩下制動的場合,把延長先行車的車站停車時間並在先行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後續車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之運行管理系統3。就具有與第3實施形態為同一的功能之部分,省略說明。在第7實施形態,圖5的實施運行圖管理部53為加上計畫運行圖、實際運行圖、預測運行圖,把混編控制的運轉整理案輸出到畫面顯示部55。
使用圖13說明第7實施形態的畫面的表示例。運行管理系統3,係藉由第7實施形態的圖5以及圖6的處理,判斷先行車在混編控制中踩下用以防止與前方的列車碰撞之制動,把「延長先行車的車站停車時間,在先行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後續車」運轉整理案表示到畫面。以如以上般表示運轉整理案的方式,變得可以減少監控中的操作員的運轉整理的負擔。
尚且,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例,包含有各式各樣的變形例。例如,上述各實施例係為了容易理解地說明本發明而詳細說明,未必會限定在具備已說明之全部的構成。又,可以把某一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到另一實施例的構成,還有,亦可在某一實施例的構成加上另一實施例的構成。又,有關各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是可以追加、刪除、置換其他的構成。
還有,上述之各個構成、功能、處理部、處理手段 等,係亦可把這些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經由以例如積體電路來設計等以硬體來實現。還有,上述之各個構成、功能等,係亦可經由處理器把實現各個功能之程式予以解析執行的方式,用軟體來實現。實現各功能之程式、表格、檔案等之資訊,可以放置在記憶體、硬碟、或SSD(固態裝置)等之記錄裝置,或者是,IC卡、SD卡、DVD等之記錄媒體。
還有,控制線或資訊線係示出考慮到說明上必要者,但製品上未必要示出全部的控制線或資訊線。實際上亦可考慮到相互連接幾乎全部的構成者。

Claims (9)

  1. 一種運行管理系統,乃是對第1列車、在前述第1列車的後方行走之第2列車、於前述第2列車從後方在行走中進行混編的第3列車,傳送實施運行圖,管理各列車的運行之運行管理系統;其特徵為:根據運行前定出的前述各列車的計畫運行圖與前述各列車的位置,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包含有前述第2列車及前述第3列車的混編動作的實施運行圖。
  2. 如請求項1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根據運行前定出的前述各列車的計畫運行圖與前述各列車的位置,前述第2列車與前述第3列車在依照前述計畫運行圖結束混編之前,預測前述第2列車是否施加用以防止對前述第1列車的追撞之制動,在預測了施加該制動的場合,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的實施運行圖。
  3. 如請求項1或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經由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實施運行圖中的前述第2列車與前述第3列車之進行混編的時間的方式,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的實施運行圖。
  4. 如請求項1或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經由把前述第2列車與前述第3列車之進行混編的位置變更到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靠行走方向的面前側的位置的方式,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的實施運行圖。
  5. 如請求項1或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經由以前述計畫運行圖延長在計畫著混編的車站間的面前側的車站之前述第2列車的車站停車時間,在前述第2列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前述第3列車的方式,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的實施運行圖。
  6. 如請求項1或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自動進行前述實施運行圖的變更。
  7. 如請求項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具備:顯示裝置,係對執行運轉整理的指令員表示運行圖的狀況;以及輸入裝置,係可以經由前述指令員變更運行圖,在預測了前述第2列車施加用以防止對前述第1列車追撞之制動的場合,以前述顯示裝置對指令員進行注意喚起。
  8. 如請求項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具備:顯示裝置,係對執行運轉整理的指令員表示運行圖的狀況以及運轉整理案;以及輸入裝置,係可以經由前述指令員變更運行圖;把比起前述計畫運行圖更延遲前述第2列車與前述第3列車之進行混編的時間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前述顯示裝置。
  9. 如請求項2之運行管理系統,其中, 具備:顯示裝置,係對執行運轉整理的指令員表示運行圖的狀況以及運轉整理案;以及輸入裝置,係可以經由前述指令員變更運行圖;把延長前述第2列車的車站停車時間、並在前述第2列車的車站停車中混編前述第3列車之運轉整理案,表示到前述顯示裝置。
TW103125127A 2013-08-07 2014-07-22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WI547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1310 WO2015019432A1 (ja) 2013-08-07 2013-08-07 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895A TW201515895A (zh) 2015-05-01
TWI547401B true TWI547401B (zh) 2016-09-01

Family

ID=5246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127A TWI547401B (zh) 2013-08-07 2014-07-22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547401B (zh)
WO (1) WO2015019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1452B2 (ja) * 2017-09-27 2022-12-19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JP7351790B2 (ja) * 2020-04-02 2023-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律走行車両の運行管理装置および自律走行車両
CN112109776B (zh) * 2020-08-25 2022-06-17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海量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3779340A (zh) * 2021-08-25 2021-12-10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列车运行图生成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2718A (ja) * 1994-09-05 1996-03-19 Nippon Tetsudo Kensetsu Kodan 列車自動連結・解放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制御装置
WO2009087121A1 (de) * 2008-01-08 2009-07-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kollisionswarnung und kollisionswarnsystem
TWI313235B (en) * 2003-06-27 2009-08-11 Alsto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ins, in particula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he ertms type
CN101590864A (zh) * 2008-05-30 2009-12-02 黄金富 采用无中心通讯方式的铁路信号系统
JP201022868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Hitachi Ltd 列車運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車上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8592A (ja) * 1994-08-23 1996-03-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運転整理支援装置
JP2012076708A (ja) * 2010-10-06 2012-04-19 Hitachi Ltd 運行整理案作成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2718A (ja) * 1994-09-05 1996-03-19 Nippon Tetsudo Kensetsu Kodan 列車自動連結・解放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制御装置
TWI313235B (en) * 2003-06-27 2009-08-11 Alsto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ins, in particula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he ertms type
WO2009087121A1 (de) * 2008-01-08 2009-07-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kollisionswarnung und kollisionswarnsystem
CN101590864A (zh) * 2008-05-30 2009-12-02 黄金富 采用无中心通讯方式的铁路信号系统
JP201022868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Hitachi Ltd 列車運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車上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9432A1 (ja) 2015-02-12
TW201515895A (zh) 201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7401B (zh)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2850316C (en)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4220318B (zh) 列车控制装置
CA2932752C (en) Arrival time and location targe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351648A (zh) 用于分布式协调驾驶操纵的方法和装置
RU2524758C2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и бортовая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US9254855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nditional authorities in a vehicle network
US20140088802A1 (en) Railway train control system having multipurpose display
EP3778289B1 (en)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train control method
US2012023498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nd Publishing a Railway Signaling Diagram
JP5484234B2 (ja) 列車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JPH10329718A (ja) 列車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US9475511B2 (en) Parallel tracks design description
CN108778862B (zh) 向列车的司机提供制动器选择建议的方法以及列车司机咨询系统
US201401625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track information in a consist
CN114620095B (zh) 列车控制方法、车载控制器及列车
JP2009177908A (ja) 無接点主幹制御器
JP2005280542A (ja) Atc/o装置
KR20080061054A (ko) 이동폐색방식의 열차진로제어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열차진로제어방법 및 열차운행관리방법
JP2016214298A (ja) 模型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模型車両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8163509A1 (ja) 信号保安システム、地上管理装置、車上無線装置、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JP7493655B2 (ja) 編成列車の車上装置及び編成列車
EP3476646B1 (en) On-board device, train, and signaling safety system
CN114620099B (zh) Matc系统车载仿真装置
CN117302298B (zh) 双套车载设备的制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