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3893B -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3893B
TWI543893B TW104118952A TW104118952A TWI543893B TW I543893 B TWI543893 B TW I543893B TW 104118952 A TW104118952 A TW 104118952A TW 104118952 A TW104118952 A TW 104118952A TW I543893 B TWI543893 B TW I5438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vehicle
dead angle
warning auxiliary
conve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43057A (zh
Inventor
Sen-Ying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Sen-Ying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Ying Zhang filed Critical Sen-Ying Zhang
Priority to TW104118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3893B/zh
Priority to CN201510438309.3A priority patent/CN106274701A/zh
Priority to JP2016002678U priority patent/JP3205912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3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38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30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1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by using a side-by-side association of 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Description

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安裝於交通運輸工具上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
現有的車輛於車外兩側都安裝有後視鏡,以便於觀看車輛兩側後方的行車狀況,提升車輛行駛的安全性。然而,一般的後視鏡通常只能反射到特定方位的視野。常見的改良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使用傳統鏡面,第二種是使用電子儀器設備,第三種則是鏡面與電子儀器組合而成。使用傳統鏡面的例子是在現有的後視鏡上另外安裝一個較小的凸面鏡。但該凸面鏡的反射面積有限,只能解決部份視線死角的問題。另外台灣專利案號M473961、M496580、I323228、I429963等專利案所揭露的技術,都只能解決部份視線死角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已有解決車輛視線死角的辦法,例如於車輛上安裝有雷達警示系統,利用燈號、聲音提醒駕駛人,但無法看見影像。另外,部分造價昂貴的車輛會使用攝影系統,於車輛的多個位置安裝攝影鏡頭,車內的螢幕會顯示出各個攝影鏡頭所拍攝到影像供駕駛者參考。然而,上述設備是將一個螢幕的畫面切割出多個區塊,同時顯示所有攝影鏡頭拍攝的影像,駕駛者在車輛行進中,雙眼除了要注意車前狀況與後視鏡和車旁狀況之外,若還需要分心觀看安裝於車內的螢幕,對駕駛者而言,無疑又增加一個負擔。而安裝於車側的攝影鏡頭,若是拍攝影像的角度不夠,也無法全面解決車側視線死角的問題,且未安裝攝影鏡頭的位置仍有視線的死角。若是拍攝的影像距離太短、範圍太小,也無法讓駕駛者充份掌握車側的行車狀況,而無法預先判斷以做出閃避動作。再者,上述設備需要使用大量電子儀器,不論是設備本身或是後續的維修費用皆高,無法普及於一般的車輛。
而對於巴士、卡車等大型車輛來說,由於車身又高又長,駕駛座亦高,視線死角更會大幅增加,雖然除了後視鏡之外還會再加裝廣角鏡、照地鏡,車輛兩側仍然存在許多視線死角,甚至在車輛轉彎時,更會加大視線死角的範圍,導致大型車輛在直行、變換車道,或者轉彎時容易與其他車輛或行人發生擦撞,進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車輛至少一側大範圍、長距離,且具整體性影像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
於是,本發明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設置於一車輛外,並包含一凸面鏡,及一與該凸面鏡對應設置的反射鏡。該反射鏡間隔設置於該車輛外,並包括一面向該車輛之側邊的第二反射面。該凸面鏡設置於該車輛的側邊且位於該反射鏡與該車輛之間,並包括一朝向該反射鏡的方向且呈弧凸狀的第一反射面,使一駕駛者可直接觀看到該反射鏡中,由該凸面鏡所反射的影像。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透過該凸面鏡的設置方位,可直接反射該車輛其中一側將近180度的視野影像,再由該反射鏡直接反射該凸面鏡的影像讓駕駛者觀看,不論車輛在直行、變換車道、或是轉彎的狀態下,都可以快速掌握該車輛之側邊的行車狀況,大幅減少視線死角,且元件精簡,不需大量電子設備,製作及安裝成本低。
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之實施例,設置於一車輛9外,該車輛9包含一車體91、兩個分別設置於該車體91兩側的框座92,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框座92上的後視鏡片93。該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包含一凸面鏡2、一與該凸面鏡2對應設置的反射鏡3,及一供該凸面鏡2及該反射鏡3設置的支撐單元4。於本實施例中,本發明是安裝於該車輛9靠近副駕駛座的一側,且該支撐單元4是設置於該車輛9的其中一個框座92上。於實際實施時,本發明也可以同時安裝在該車輛9的左右兩側。
參閱圖2、3,該反射鏡3間隔設置於該車輛9外,並包括一朝向該車體91的第二反射面31。該凸面鏡2設置於該車輛9的側邊且位於該反射鏡3與該車輛9之間,並包括一朝向該反射鏡3的方向且呈弧凸狀的第一反射面21。該支撐單元4包括一供該凸面鏡2設置的第一支撐架41,及一供該反射鏡3設置的第二支撐架42。如圖4所示,該反射鏡3是可滑移地套設於該第二支撐架42上,能依箭頭A所示的方向移動,並且能透過一螺絲5定位於該第二支撐架42上,但其定位方式不以此為限。同時,旋鬆該螺絲5時,亦能如圖5所示,依箭頭B的方向改變該反射鏡3相對於該第二支撐架42的仰角,再如圖3所示,透過一球關節420的設計,使該反射鏡3能依箭頭C所示的方向,相對於該第二支撐架42進行角度的調整。另外,該第二支撐架42可相對於該車輛9的框座92上下樞轉,而該第二支撐架42與對應之框座92的樞接方式,可以如圖4所示的形態,也可以是如圖6所示的形態。同理,參閱圖3,該凸面鏡2是可滑移地套設於該第一支撐架41上,且能改變相對於該第一支撐架41的俯仰角度,該第一支撐架41亦可相對於該車輛9的框座92上下樞轉。該凸面鏡2的移動操作方式除了與圖4、圖5中所繪示者相同之外,還能如圖3所示,透過一球關節410的設計,使該凸面鏡2能依箭頭D所示的方向,相對於該第一支撐架41進行角度的調整。
如圖1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反射鏡3的下緣是與該凸面鏡2趨近於對齊的位置,且該反射鏡3的上緣是高於該車輛9的窗戶底緣,使一駕駛者可直接觀看到該反射鏡3中,由該凸面鏡2所反射的影像。而該第一支撐架41與該第二支撐架42的設計,可以視該車輛9的車型、體積,依照圖3至圖5中箭頭A至D所示的方式略為調整該凸面鏡2及該反射鏡3的角度及位置。
因此,如圖2所示,透過該凸面鏡2的設置方位,可直接反射該車輛9其中一側將近180度的視野,再由該反射鏡3的第二反射面31直接反射該凸面鏡2的第一反射面21的影像讓駕駛者觀看,讓駕駛者在行駛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快速掌握該車輛9側邊的前後側及下方的行車狀況,大幅減少視線死角,亦不影響原本的後視鏡片93的作用。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案透過該凸面鏡2的鏡面設計,其鏡面的曲率半徑相同時,鏡面的尺寸越大,鏡面反射的視野也越大,使該凸面鏡2可以取得該車輛9一側的廣角視野影像,再由該反射鏡3直接反射該凸面鏡2的影像讓駕駛者觀看,大幅減少車側的視線死角。同時,再配合該凸面鏡2的的設置方式,讓該車輛9不論是直行或轉彎,都讓駕駛者能觀看到廣角且具完整性的視野影像,能大幅減少該車輛9(尤其是大型車)轉彎時因視線死角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再者,由於駕駛者因身高、駕駛習慣的不同,觀看該反射鏡3的角度也不相同,本案透過該凸面鏡2及該反射鏡3為位置、角度如圖3至圖5所示皆可調整式的設計,能在符合法規對於車外設置鏡面的距離的前提下,可以對減少視線死角產生最大的效能。
另外要說明的是,在以上的實施例中,該凸面鏡2是設置於該第一支撐架41上,但實際實施時,也可以是如圖7所示,將該凸面鏡2直接以黏貼、焊接或其他的方式裝設於該車體91上,又或者是該車輛9在製作時,已經於該車體91上一體成型出等同於該凸面鏡2的弧凸結構,並具備有良好的反射性質,在此情況下,則不需要再另外設置如圖3所示的該第一支撐架41。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該凸面鏡2與該反射鏡3互相搭配的設計,大幅提高車輛9側邊的整體視野,不論車輛在直行、變換車道、或是轉彎的狀態下,都可以快速掌握該車輛9側邊的行車狀況,大幅減少視覺死角,提高行車安全,且元件精簡,不需大量電子設備,製作及安裝成本低,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凸面鏡
21‧‧‧第一反射面
3‧‧‧反射鏡
31‧‧‧第二反射面
4‧‧‧支撐單元
41‧‧‧第一支撐架
410‧‧‧球關節
42‧‧‧第二支撐架
420‧‧‧球關節
5‧‧‧螺絲
9‧‧‧車輛
91‧‧‧車體
92‧‧‧框座
93‧‧‧後視鏡片
A~D‧‧‧箭頭
圖1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之一實施例,設置於一車輛外的配置方式; 圖2是一局部俯視示意圖,輔助說明圖1; 圖3是一局部放大俯視示意圖,輔助說明圖2; 圖4是一局部側視示意圖,說明本實施例中,一反射鏡與一支撐單元的結合方式; 圖5是一局部剖視示意圖,由前視角度說明該支撐單元與一框座的結合方式; 圖6是一局部側視示意圖,說明該支撐單元與該框座的另一種結合方式;及 圖7是一局部俯視示意圖,說明一凸面鏡的另一種設置方式。
2‧‧‧凸面鏡
21‧‧‧第一反射面
3‧‧‧反射鏡
31‧‧‧第二反射面
4‧‧‧支撐單元
41‧‧‧第一支撐架
42‧‧‧第二支撐架
9‧‧‧車輛
91‧‧‧車體
92‧‧‧框座
93‧‧‧後視鏡片

Claims (11)

  1. 一種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設置於一車輛外,並包含:一反射鏡,間隔設置於該車輛外,並包括一面向該車輛之側邊的第二反射面,且該反射鏡與該車輛的行駛方向維持平行;及一凸面鏡,設置於該車輛的側邊且位於該反射鏡與該車輛之間,該凸面鏡之頂緣是位於該反射鏡之頂緣的相對下方,該凸面鏡包括一朝向該反射鏡的方向且呈弧凸狀的第一反射面,使一駕駛者可直接觀看到該反射鏡中,由該凸面鏡所反射的影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該車輛包含一車體、兩個分別設置於該車體兩側的框座,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框座上的後視鏡片,該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車輛的其中一個框座上,供該凸面鏡及該反射鏡設置的支撐單元。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一供該凸面鏡設置的第一支撐架,及一供該反射鏡設置的第二支撐架。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凸面鏡是可滑移地套設於該第一支撐架上。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凸面鏡能改變相對於該第一支撐架的角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的該第一支撐架可相對於該車輛的框座上下樞轉。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反射鏡是可滑移地套設於該第二支撐架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反射鏡能改變相對於該第二支撐架的角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其中,該支撐單元的該第二支撐架可相對於該車輛的框座上下樞轉。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該車輛包含一車體、兩個分別設置於該車體兩側的框座,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框座上的後視鏡片,其中,該凸面鏡是設置於該車體上,而該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車輛的其中一個框座上,供該反射鏡設置的支撐單元。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該車輛包含一車體、兩個分別設置於該車體兩側的框座,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框座上的後視鏡片,其中,該凸面鏡是整合於該車體上而與該車體一體成型,而該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車輛的其中一個框座上,供該反射鏡設置的支撐單元。
TW104118952A 2015-06-11 2015-06-11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TWI543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952A TWI543893B (zh) 2015-06-11 2015-06-11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CN201510438309.3A CN106274701A (zh) 2015-06-11 2015-07-23 防死角警示辅助镜装置
JP2016002678U JP3205912U (ja) 2015-06-11 2016-06-09 サポートミラ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8952A TWI543893B (zh) 2015-06-11 2015-06-11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3893B true TWI543893B (zh) 2016-08-01
TW201643057A TW201643057A (zh) 2016-12-16

Family

ID=5668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8952A TWI543893B (zh) 2015-06-11 2015-06-11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05912U (zh)
CN (1) CN106274701A (zh)
TW (1) TWI543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083A (zh) * 2018-07-16 2018-11-13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于大型车辆以减少交通意外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3057A (zh) 2016-12-16
CN106274701A (zh) 2017-01-04
JP3205912U (ja)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0788B2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US10166924B2 (en) Vehicle vision system with display by a mirror
CN106575042B (zh) 平视显示装置
US20220219538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and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using the same
BR102014002974A2 (pt) Sistema de visualização para veículos, em particular veículos comerciais
WO2017096760A1 (zh) 一种外后视镜及车辆使用该外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CN204172769U (zh) 一种用于汽车上的hud成像显示装置
WO2013056665A1 (zh) 一种扩展视野的车用装备
US20240103351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having acute-angled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e light control film used for the same
JP6405627B2 (ja) 死角補助装置
CN102815260A (zh) 一种后视镜及车辆
JP6172512B2 (ja) 死角補助装置
TWI543893B (zh) Anti-corner warning auxiliary mirror device
CN204586678U (zh) 汽车防死角装置
TWM516533U (zh) 防死角警示輔助鏡裝置
JP2008055942A (ja) 夜間前方情報提供装置
JP6172511B2 (ja) 死角補助装置
JP2017015805A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2007290487A (ja) 夜間前方情報提供装置
TWM561630U (zh) 攝影顯像控制系統
JP2007290484A (ja) 夜間前方情報提供装置
TWI323228B (zh)
JP5257784B2 (ja) 車載カメラ装置
TWI307665B (zh)
KR102038514B1 (ko) 프리즘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사이드미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