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8196B -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8196B
TWI538196B TW103127869A TW103127869A TWI538196B TW I538196 B TWI538196 B TW I538196B TW 103127869 A TW103127869 A TW 103127869A TW 103127869 A TW103127869 A TW 103127869A TW I538196 B TWI538196 B TW I5381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gb
primary color
filter film
light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1630A (zh
Inventor
何志江
Original Assignee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1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1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電流通過時,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幕幕可視角度大,並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因此現在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有機發光二極體以RGB三原色實現全彩顯示,現有兩種方法可量產實現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如圖1所示,顯示了第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示意圖。第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10包括TFT電路層101,於TFT電路層101之上形成的三原色發光體,分別為紅色發光體102、綠色發光體103、和藍色發光體104,以及於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形成的蓋板玻璃105。利用紅色發光體102、綠色發光體103、以及藍色發光體104組合發出各種顏色的光,但該第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10受到製作能力的限制,為避免 三原色發光體之間產生混色現象,所以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不能做到最大,即三個發光體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大大降低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性能優勢。如圖2所示,顯示了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示意圖。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20包括TFT電路層201,形成於TFT電路層201之上的白光發光層202,形成於白光發光層202之上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以及形成於三原色濾光膜之上的蓋板玻璃206。RGB三原色濾光膜包括紅色濾光膜203、綠色濾光膜204、以及藍色濾光膜205,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20的製作方法簡單,RGB三原色濾光膜的開口率可以做到最大,但由於白光經過RGB三原色濾光膜後出來的RGB三原色光的亮度不高,為了保持高亮度則需要增加電壓,導致耗電增加,效率降低。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潛心構思並更深入研究,終於發明出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可以解決現有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會降低有機發光二極體性能優勢的問題,以及增加耗電、降低效率等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包括TFT 電路層、設於TFT電路層之上的OLED發光層、以及設於該OLED發光層之上的蓋板玻璃,該OLED發光層包括RGB三原色發光體和分別對應設於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的RGB三原色濾光膜。
採用RGB三原色發光體即紅色發光體、綠色發光體、藍色發光體與RGB三原色濾光膜即紅色濾光膜、綠色濾光膜、藍色濾光膜結合的技術方案,由於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相對應顏色的發光體之上,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可以做到最大,因為混合色可以通過RGB三原色濾光膜濾掉,從而不會影響到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性能優勢。另外,混合色僅於RGB三原色發光體相鄰的位置產生,混合色的量非常少,通過RGB三原色濾光膜可以濾除。大量的RGB三原色光會透過RGB三原色濾光膜,使得RGB三原色光基本上沒有損失,所以無需增加電壓來保證亮度,提高有機發光二極體器件的效率。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通過調整相應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起到增透作用,保證出光強度,進而取得優質的全彩效果。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該RGB三原色濾光膜中的任一個部分貼合於相鄰的一個或兩個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該RGB三原色發光體的厚度不同。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任意兩個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包括重合區域,該重合區域形成混合色。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不同。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
本發明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於TFT電路層之上製備紅色發光體、綠色發光體、以及藍色發光體,形成RGB三原色發光體;於該紅色發光體之上製備紅色濾光膜,於該綠色發光體之上製備綠色濾光膜,於該藍色發光體之上製備藍色濾光膜,形成RGB三原色濾光膜;於該紅色濾光膜、該綠色濾光膜、該藍色濾光膜之上製備蓋板玻璃。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於,還包括:將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部分製備於相鄰的該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
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於TFT電路層之上製備紅色發光體、綠色發光體、以及藍色發光體,形成RGB三原色發光體;於蓋板玻璃的底面製備紅色濾光膜、綠色濾光膜、藍色濾光膜,形成RGB三原色濾光膜;將該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相對應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再對上述結構進行封裝。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於,還包括:該RGB三原色發光體製備時,任意兩個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包括有重合區域,該重合區域形成混合色。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他之功效,茲舉一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
〔習知〕
10‧‧‧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
101‧‧‧TFT電路層
102‧‧‧紅色發光體
103‧‧‧綠色發光體
104‧‧‧藍色發光體
105‧‧‧蓋板玻璃
20‧‧‧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
201‧‧‧TFT電路層
202‧‧‧白光發光層
203‧‧‧紅色濾光膜
204‧‧‧綠色濾光膜
205‧‧‧藍色濾光膜
206‧‧‧蓋板玻璃
〔本發明〕
30‧‧‧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
301‧‧‧TFT電路層
302‧‧‧紅色發光體
303‧‧‧綠色發光體
304‧‧‧藍色發光體
305‧‧‧紅色濾光膜
306‧‧‧綠色濾光膜
307‧‧‧藍色濾光膜
308‧‧‧蓋板玻璃
S1‧‧‧在TFT電路層之上製備RGB發光體
S2‧‧‧在RGB發光體之上製備RGB濾光膜
S3‧‧‧在RGB濾光膜之上製備蓋板玻璃
圖1為現有技術中第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示意圖;圖3至圖11為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較佳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的流程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 說明。
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一較佳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採用RGB三原色發光體與RGB三原色濾光膜結合的技術方案,實現全彩顯示。其中的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可以做到最大,增加了發光亮度,RGB三原色濾光膜又可以濾掉混合色,混合色僅於RGB三原色發光體相鄰的位置產生,混合色的量很少,並不影響整體RGB三原色光的亮度。大量的原色光透過RGB三原色濾光膜,有效保證RGB三原色光的出光率,另外還提高了RGB三原色光的色純度,總體上看本發明具有降低功耗,提升效率的效果。相比現有技術來講,解決了現有結構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製作簡單,可以提高產品良率,降低成本。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3所示,公開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30包括TFT電路層301、設於TFT電路層301之上的OLED發光層、以及設於OLED發光層之上的蓋板玻璃308。
其中,OLED發光層包括RGB三原色發光體、以及分別對應設於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的RGB三原色濾光膜,RGB三原色發光體為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以及藍色發光體304,RGB三原色濾光膜為紅色濾光膜305、 綠色濾光膜306、以及藍色濾光膜307。
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以及藍色發光體304設於TFT電路層301之上,其中綠色發光體303設於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且綠色發光體303抵靠於兩側的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保證了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最大。另外,RGB三原色發光體的排列也可以將紅色發光體302設於綠色發光體303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或者將藍色發光體設於紅色發光體302和綠色發光體303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RGB三原色發光體的厚度相同,且任意相鄰的兩個RGB三原色發光體相互抵靠相接。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藍色發光體304之間長度相同,即開口率相同。保證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藍色發光體304發出的紅光、綠光、藍光具有相同的光照強度、色度,以確保彩色效果。
RGB三原色濾光膜分別對應設於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即:紅色濾光膜305貼合設於紅色發光體302之上,綠色濾光膜306貼合設於綠色發光體303之上,藍色濾光膜307貼合設於藍色發光體304之上。結合圖3所示,由於綠色發光體303設於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且綠色發光體303抵靠於兩側的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所以,綠色濾光膜306也設於紅色濾光膜305和藍色濾光膜307之間,且綠色濾光膜306抵靠於兩側的紅色濾光膜 305和藍色濾光膜307。紅色濾光膜305、綠色濾光膜306、以及藍色濾光膜307之間厚膜可以不同,通過調整不同的膜厚,可以使得紅色濾光膜305、綠色濾光膜306、以及藍色濾光膜307具有增透膜的作用,增加出光率。RGB三原色濾光膜厚度的選擇可以根據光學原理,濾光膜的最佳透光率的厚度公式為:n*d=λ *1/4,其中,n為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d為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λ為RGB濾光膜透過光的波長。即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可見,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根據薄膜的材料所決定的,所以需要選擇折射率較高的材料製作濾光膜,這樣厚度d可以變薄。RGB三原色濾光膜材料選定後,它的折射率也就是固定值了,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d根據其所透過光的波長來計算,厚度d的RGB三原色濾光膜具有最好的增透效果。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紅色濾光膜305的厚度根據紅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紅色濾光膜305的折射率得到,綠色濾光膜306的厚度根據綠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綠色濾光膜306的折射率得到,藍色濾光膜307的厚度根據藍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藍色濾光膜307的折射率得到。紅光的波長在RGB三原色光裡最長,所以紅色濾光膜305比綠色濾光膜306和藍色濾光膜307厚,而藍光的波長在RGB三原色光裡最短,所以藍色濾光膜307比紅色濾光膜305和綠色濾光膜306薄。
採用相應顏色發光體之上設置相應顏色的濾光膜,可以使得發光體的開口率最大,增加開口率可以增加發光亮度,降低功耗,提升效率。設置不同厚度且相應顏色的濾光膜,可以增加原色光的純度和出光率,這樣的全彩顯示結構,結構簡單,可以提高產品良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螢幕解析度。
如圖4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濾光膜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結合圖4所示,紅色濾光膜305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綠色濾光膜306之上,綠色濾光膜306有一小部分貼合於藍色濾光膜307之上,多出一小部分貼合於其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可以保證完全濾除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處產生的混合色。
如圖5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發光體之間部分重合,包含有重合區域,結合圖5所示,紅色發光體302部分貼合到綠色發光體303之上,綠色發光體303部分貼合到藍色發光體304之上,上述的部分貼合區域為重合區域,該重合區域處會產生有混合色。紅色發光體302和綠色發光體303的重合區域之上貼合有綠色濾光膜306,該處的混合色被綠色濾光膜306濾 除,相同地,綠色發光體303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的重合區域產生的混合色被其上的藍色濾光膜307濾除。
如圖6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濾光膜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結合圖6所示,紅色濾光膜305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綠色濾光膜306之上,綠色濾光膜306有一小部分貼合於藍色濾光膜307之上,多出一小部分貼合於其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可以保證完全濾除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處產生的混合色。
如圖7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發光體的厚度不同。
如圖8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濾光膜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結合圖8所示,紅色濾光膜305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綠色濾光膜306之上,綠色濾光膜306有一小部分貼合於藍色濾光膜307之上,多出一小部分貼合於其相鄰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可以保證完全濾除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處產生的混合色。
如圖9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 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RGB三原色發光體之間部分重合,包含有重合區域,結合圖9所示,綠色發光體303部分貼合於紅色發光體302之內,形成有第一重合區域,該第一重合區域之上設有紅色發光體302,該第一重合區域產生有混合色。藍色發光體304部分貼合於綠色發光體303之內,形成有第二重合區域,該第二重合區域之上設有綠色發光體303,該第二重合區域產生有混合色。第一重合區域和第二重合區域處產生的混合色由其上設置的RGB三原色濾光膜濾除掉。
如圖9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RGB三原色發光體的厚度與長度均不同,其中,藍色發光體304最薄最長,其次是綠色發光體303,最厚最短的是紅色發光體302,RGB三原色發光體的結構為,綠色發光體303於端部的一小部分貼合於紅色發光體302內,該貼合部分形成第一重合區域,第一重合區域的上方為紅色發光體302,在該第一重合區域會產生混合色。藍色發光體304於端部的一小部分貼合於綠色發光體303內,該貼合部分形成第二重合區域,重合區域的上方為綠色發光體,在該第二重合區域會產生混合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和長度也都不相同,厚度的選擇同上述的厚度公式計算,其中,紅色濾光膜305最厚最長,其次是綠色濾光膜306,藍色濾光膜307最薄最短,紅色濾光膜305貼合於紅色發光體 302之上,且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相鄰的綠色濾光膜306之上。紅色濾光膜305濾除了第一重合區域產生的混合色。又因紅色濾光膜305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綠色濾光膜306之上,使得該一小部分紅色濾光膜305處沒有光濾出,因綠色濾光膜306濾出綠色的光,該綠色的光經上述一小部分的紅色濾光膜305濾除。以這樣的方式設置濾光膜,是為保證混色光完全濾除。綠色濾光膜306貼合於綠色發光體303之上,且也有一小部分貼合於相鄰的藍色濾光膜307之上,該處綠色濾光膜306多貼合於藍色濾光膜307之上的原理同上述紅色濾光膜305多貼合於綠色濾光膜306之上。藍色濾光膜307貼合於藍色發光體304之上。本實施方式採用RGB三原色濾光膜部分貼合於相鄰顏色的濾光膜上,可以確保完全的濾除混合色,保證出光的色純度。
如圖11所示,顯示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蓋板玻璃308的背面,然後在與設於TFT電路層301之上的RGB三原色發光體封裝在一起。結合圖11所示,RGB三原色濾光膜多出一小部分設於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的上方,紅色濾光膜305多出一小部分設於綠色濾光膜303的上方,綠色濾光膜306多出一小部分設於藍色發光體304的上方,可以保證完全濾除RGB三原色發光體相鄰處產生的混合色。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RGB三原色濾光膜會有部分 貼合到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上,可以使得RGB三原色濾光膜完全濾除三原色的混合色。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貼合結構,RGB三原色濾光膜可以貼合設於蓋板玻璃308的背面,RGB三原色發光體設於TFT電路層之上,然後再將兩者進行封裝,形成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根據該結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化的實施方式,可以同上述圖3至圖10所述RGB三原色濾光膜和RGB三原色發光體的貼合方式,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12所示,為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的流程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進行說明。
如圖12所示,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執行步驟S1,結合圖3所示,在TFT電路層之上製備RGB三原色發光體,即製備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藍色發光體304,其中綠色發光體303設於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且綠色發光體303抵靠於兩側的紅色發光體302和藍色發光體304,致使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最大。RGB三原色發光體的排列還可以為紅色發光體302設於綠色發光體303和藍色發光體304之間或者藍色發光體304設於紅色發光體302和綠色發光體303之間。製備RGB三原色發光體的方法可以採用蒸鍍工藝,也可以採用濺射工藝或者列印技術形成。作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 式,製備的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藍色發光體304之間的長度相同,可以保證相同的光照強度、色度,以確保彩色效果。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以及藍色發光體304之間的長度不同。作為本發明的又一較佳實施方式,紅色發光體302、綠色發光體303、以及藍色發光體304之間的厚度及長度均不同。接著執行步驟S2。
執行步驟S2,在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製備RGB三原色濾光膜,即於紅色發光體302之上製備紅色濾光膜305,於綠色發光體303之上製備綠色濾光膜306,於藍色發光體304之上製備藍色濾光膜307。採用的製備方法,可以為蒸鍍工藝,也可以為濺射或者列印技術形成RGB三原色濾光膜。作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RGB三原色濾光膜的長度不同,且製備過程中,將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相鄰的濾光膜之上,可以保證完全濾除混合色。作為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RGB三原色濾光膜的長度相同,貼設於長度不同的RGB三原色發光體上,RGB三原色濾光膜中的一小部分貼合到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保證完全濾除混合色。RGB三原色濾光膜可以濾掉RGB三原色發光體的混合色,因此RGB三原色發光體發出來的光透過RGB三原色濾光膜後的光為三原色,不存在混合色。另外混合色於RGB三原色發光體相鄰的位置產生,也僅有極少量的混合色產生,通 過RGB三原色濾光膜濾掉後,基本上光量沒有損失,所以採用RGB三原色濾光膜設置於相應的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可以具有良好的色純度以及出光率,保證螢幕的色飽和度,確保了彩色效果,提高螢幕解析度。紅色濾光膜305、綠色濾光膜306、藍色濾光膜307之間的厚膜可以不同,通過調整不同的膜厚,可以使得紅色濾光膜305、綠色濾光膜306、以及藍色濾光膜307具有增透膜的作用,增加出光亮度。
RGB三原色濾光膜厚度的選擇可以根據光學原理,濾光膜的最佳透光率的厚度公式為:n*d=λ *1/4,其中n為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d為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λ為RGB濾光膜透過光的波長。即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其中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根據薄膜的材料所決定的,所以需要選擇折射率較高的材料製作濾光膜,這樣厚度d可以變薄。RGB三原色濾光膜材料選定後,它的折射率也就是固定值了,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d根據其所透過光的波長來計算,厚度d的RGB三原色濾光膜具有最好的增透效果。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紅色濾光膜305的厚度根據紅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紅色濾光膜305的折射率得到,綠色濾光膜306的厚度根據綠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綠色濾光膜306的折射率得到,藍色濾光膜307的厚度根據藍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藍色濾光膜307的折射率得到。 紅光的波長在RGB三原色光裡最長,所以紅色濾光膜305比綠色濾光膜306和藍色濾光膜307厚,而藍光的波長在RGB三原色光裡最短,所以藍色濾光膜307比紅色濾光膜305和綠色濾光膜306薄。接著執行步驟S3。
執行步驟S3,在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製備蓋板玻璃308。蓋板玻璃308可以採用膠粘合於三原色濾光膜之上,也可以採用壓合工藝形成於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這樣就形成了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整個製作方法簡單,對各個步驟的工藝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很好的提高產品的良率,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又一較佳實施方式,結合圖11所示,與上述方法的區別在於:將RGB三原色發光體製備於TFT電路層301之上,然後將RGB三原色濾光膜製備於蓋板玻璃308之上,最後將上述兩種結構封裝在一起,以形成本發明的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同樣地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相對應的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由於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不同,所以在RGB三原色濾光膜和RGB三原色發光體之間形成有空隙,但該空隙並不影響濾光膜的出光率以及濾光效果。
本發明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採用RGB三原色發光體和RGB三原色濾光膜相結合,可以使得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做到最大。開口 率做到最大時,RGB三原色發光體於相鄰的位置會產生少量的混合色,該少量的混合色會被RGB三原色濾光膜濾掉,由於僅有少量的混合色,基本上不影響RGB三原色發光體的發光量,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的光為RGB三原色光,這樣保證了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性能優勢。RGB三原色發光體的開口率最大,增加了發光量,保證了透過RGB三原色濾光膜射出光的亮度,與現有技術中的第二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相比,無需增加電壓,可以有效地減少功耗,提升效率。RGB三原色濾光膜通過設置不同的厚度,可以起到增透作用,保證了RGB三原色光的出光率,增加RGB三原色光的色純度。另外,本發明的製作方法簡單,且工藝要求不高,可以提高螢幕的解析度以及產品的良率,降低成本。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由上述得知本發明確實符合「具有產業可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祈請惠予審查並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30‧‧‧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
301‧‧‧TFT電路層
302‧‧‧紅色發光體
303‧‧‧綠色發光體
304‧‧‧藍色發光體
305‧‧‧紅色濾光膜
306‧‧‧綠色濾光膜
307‧‧‧藍色濾光膜
308‧‧‧蓋板玻璃

Claims (8)

  1. 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包括:TFT電路層、設於TFT電路層之上的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層、以及設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層之上的蓋板玻璃,其中,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層包括RGB三原色發光體彼此接觸相鄰且分別對應設於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的RGB三原色濾光膜,以及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其中,該RGB三原色濾光膜中的任一個部分貼合於相鄰的一個或兩個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其中,該RGB三原色發光體的厚度與長度均不同,該藍色發光體最薄最長,其次是綠色發光體,最厚最短的是紅色發光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其中,任意兩個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包括重合區域,該重合區域形成混合色。
  5. 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於TFT電路層之上製備紅色發光體、綠色發光體、以及藍色發光體,形成RGB三原色發光體;(b)於該紅色發光體之上製備紅色濾光膜,於該綠色發光體之上製備綠色濾光膜,於該藍色發光體之上製備藍色濾光 膜,形成RGB三原色濾光膜,且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以及(c)於該紅色濾光膜、該綠色濾光膜、該藍色濾光膜之上製備蓋板玻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還包括:將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部分製備於相鄰的該RGB三原色濾光膜之上。
  7. 一種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於TFT電路層之上製備紅色發光體、綠色發光體、以及藍色發光體,形成RGB三原色發光體;(b)於蓋板玻璃的底面製備紅色濾光膜、綠色濾光膜、藍色濾光膜,形成RGB三原色濾光膜,且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厚度為該RGB三原色濾光膜透過光的四分之一波長除以該RGB三原色濾光膜的折射率;(c)將該RGB三原色濾光膜設於相對應該RGB三原色發光體之上,再對上述結構進行封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其中,還包括:該RGB三原色發光體製備時,任意兩個相鄰的RGB三原色發光體包括有重合區域,該重合區域形成混合色。
TW103127869A 2014-04-21 2014-08-14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38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0300.6A CN103943662B (zh) 2014-04-21 2014-04-21 全彩有机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1630A TW201541630A (zh) 2015-11-01
TWI538196B true TWI538196B (zh) 2016-06-11

Family

ID=5119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869A TWI538196B (zh) 2014-04-21 2014-08-14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45835B2 (zh)
KR (1) KR101614440B1 (zh)
CN (1) CN103943662B (zh)
TW (1) TWI538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7274B2 (en) 2017-10-20 2020-07-0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799572A (zh) * 2017-10-20 2018-03-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8281524A (zh) * 2018-01-23 2018-07-13 苏州市悠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彩柔性rgb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12727A (zh) * 2020-02-26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13471382B (zh) * 2021-06-23 2024-0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4186A (ja) * 2001-12-06 2003-08-22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15723B2 (en) * 2001-12-28 2004-1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erefor
JP2003257657A (ja) * 2001-12-28 2003-09-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5222704A (ja) * 2004-02-03 2005-08-18 Tdk Corp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742372B1 (ko) * 2005-11-29 2007-07-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2009186657A (ja) 2008-02-05 2009-08-2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染料顔料複合型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5764289B2 (ja) * 2009-10-27 2015-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459142B2 (ja) * 2010-08-11 2014-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190626A (ja) * 2011-03-10 2012-10-04 Panasonic Corp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3662B (zh) 2017-03-15
KR20150121638A (ko) 2015-10-29
CN103943662A (zh) 2014-07-23
TW201541630A (zh) 2015-11-01
JP5945835B2 (ja) 2016-07-05
JP2015207544A (ja) 2015-11-19
KR101614440B1 (ko)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3100B2 (en) Integrated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photodiod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538196B (zh) 全彩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WO2015188474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378740B (en) Full-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thereof
EP3242342B1 (en) Oled device having optical resonance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071344A1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503490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WO2018032728A1 (zh) 一种顶发射woled显示器
TWI506835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包含其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WO2019033858A1 (zh) 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WO2016187917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WO2017121131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2179194A1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色偏调整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148594A1 (zh) Oled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08288412A (ja) Led発光装置
CN107634084A (zh) 顶发射白光oled显示装置
TW201417362A (zh) 有機發光裝置及調光方法
WO2019062290A1 (zh) 发光装置及其发光光谱的调节方法、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2003316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lue color filter thereof
TW201027141A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and color filter thereof
TWI262038B (en) Pixel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with the structure
TW201603248A (zh) 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WO2022227452A1 (zh) 顶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9903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TWI608601B (zh) 發光二極體模組、發光二極體陣列模組、顯示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