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943B - A jacket heater and a h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 jacket heater and a h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2943B
TWI532943B TW100144794A TW100144794A TWI532943B TW I532943 B TWI532943 B TW I532943B TW 100144794 A TW100144794 A TW 100144794A TW 100144794 A TW100144794 A TW 100144794A TW I532943 B TWI532943 B TW I5329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terial
outer layer
jacket heater
metal
metal f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4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3932A (en
Inventor
Daisaku Seki
Akira Sasaki
Kenji Iida
Original Assignee
Nichi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hias Corp filed Critical Nichia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3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3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9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5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flexible
    • H05B3/58Heating hoses; Heating coll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3/0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Cool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3/30Heating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3/35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F16L53/38Ohmic-resistance heating using elongate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e.g. wires or ribb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3Heaters using resis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2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gaseous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夾套(jacket)加熱器及使用其之加熱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在配管等處所裝設的夾套加熱器、及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更詳言之,係關於抑制從夾套加熱器的散熱、提高加熱效率俾達省電化的方法。
自習知起,為對各種裝置或設備、其所連接的配管等被加熱體施行加熱,係利用具可撓性之夾套加熱器包圍配管。又,在對裝置的側面等曲面進行保溫或加熱時,亦是裝設同樣的夾套加熱器。另外,此種夾套加熱器亦稱為「加熱套(mantle heater)」。
此種夾套加熱器已知有如圖10所示之加熱套10,本案申請人亦在專利文獻1中提案:在由氟系樹脂片構成的內層材100與外層材200之間,使在無機纖維製薄片303上安裝有發熱線(未圖示)的發熱體300、與絕熱材400重疊而構成積層狀的加熱套10。發熱線係電熱線,連接於內層材100與外層材200之連通於外部的電力線306,並將插頭307連接於外部電源(未圖示)而供電。且,當將該加熱套10裝設於直管狀配管20時,使長邊方向的二周緣部103、104相突接,並利用端面所附設的子母扣帶105、106相結合。
此種加熱套10係具有可撓性,且起塵亦少,因而具有能在無塵室等處使用等優點。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295783號公報
然而,加熱套10在裝設狀態下,外層材200係呈露出狀態,即便內建絕熱材400,但仍無法避免會透過外層材200進行散熱。故,本發明之目的便在於抑制從夾套加熱器的散熱。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下述夾套加熱器、及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
(1)一種夾套加熱器,係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者,其中,在上述外層材的外周面形成金屬層。
(2)如上述(1)所記載的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箔。
(3)如上述(1)所記載的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蒸鍍膜。
(4)如上述(1)所記載的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塗膜。
(5)一種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係使用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的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包括: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被加熱體上之後,利用金屬箔包圍外層材的步驟。
(6)如上述(5)所記載的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中,在利用金屬箔包圍上述外層材的步驟中,上述金屬箔係至少其中一面上設有複數突起的金屬箔,且依突起靠外層材側之方式利用上述金屬箔包圍外層材。
(7)如上述(5)所記載的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中,在利用金屬箔包圍上述外層材的步驟中,上述金屬箔係至少其中一面上形成連續氣泡構造發泡層的金屬箔,且依發泡層靠外層材側的方式利用上述金屬箔包圍外層材。
(8)一種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係使用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的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包括: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被加熱體之後,於外層材的外周面上塗佈含有金屬粉末的塗料,並施行乾燥的步驟。
根據本發明,因為夾套加熱器的外層材外周面係被金屬層所包圍,因而從外層材釋放出的熱線(heat ray)會被金屬層反射並射入於夾套加熱器中。所以,可大幅降低從夾套加熱器的散熱而達到省電。又,因為表面係金屬層,因而可防止產生逸氣,適用於半導體製造裝置等要求無塵環境的配管加熱。
以下,針對本發明參照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1係顯示本發明夾套加熱器之一例的立體圖,圖2係圖1的AA剖視圖。夾套加熱器10的整體構造係與圖10所示相同,在作為包圍體的內層材100與外層材200之間,積層著已在無機纖維製薄片303上安裝發熱線(電熱線)302的發熱體300與絕熱材400者,但本發明係更進一步在外層材200的外周面上形成金屬層1。金屬層1係可例如:金屬箔、金屬蒸鍍膜、金屬塗膜。該等各構件的材質並無限制,可使用例如下述者。
內層材100與外層材200係可使用例如:由PTFE(聚四氟乙烯)、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CTFE(聚氟三氯乙烯)、E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CTFE(氟三氯乙烯-乙烯共聚物)、PVDF(聚偏二氟乙烯)等氟系樹脂所構成的氟樹脂製薄片;或將上述氟系樹脂的纖維施行編織而成的氟樹脂纖維製布(織布);或由玻璃纖維、二氧化矽纖維、氧化鋁纖維、二氧化矽氧化鋁纖維等無機纖維構成的無機纖維製布(織布);或在此種無機纖維製布上施行上述氟系樹脂塗佈處理的氟樹脂塗佈無機纖維製布。
再者,作為該內層材100與外層材200,除上述氟系樹脂之外,亦可使用聚醯胺、聚碳酸酯、聚縮醛、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改質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碸、聚醚碸、聚芳酯、聚醚醚酮、聚酞醯胺、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甲基戊烯等具有耐熱性,但熔點低於氟系樹脂的樹脂。
此種包圍體的厚度係在能獲得本發明效果之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限制,較佳係0.1~8mm、更佳係0.1~5mm、再佳係0.1~2mm。
發熱體300亦可設有利用通電而發熱的鎳鉻合金線、或不鏽鋼線之類的電熱線302。此種電熱線302較佳係電氣性絕緣。此種絕緣係藉由被覆由玻璃纖維、二氧化矽纖維、氧化鋁纖維、二氧化矽氧化鋁纖維等無機纖維所構成之無機纖維製套筒301、或塗佈樹脂而實施。亦可取代電熱線302,改為使用碳製發熱體或陶瓷製發熱體。又,電熱線302係連接於電力線306,並將插頭307連接於外部電源(未圖示)而進行供電。
此種電熱線302亦可依所需圖案利用縫線304縫合於支撐體(無機纖維製薄片)303上。此種支撐體(無機纖維製薄片)303係可使用由例如玻璃纖維、二氧化矽纖維、氧化鋁纖維、二氧化矽氧化鋁纖維等無機纖維構成的無機纖維製布。
絕熱材400係可使用將玻璃纖維、陶瓷纖維、二氧化矽纖維等施行集束,再經施行針織加工的無機纖維網。又,亦可利用膠體二氧化矽、氧化鋁溶膠、矽酸鈉等無機質黏結劑、或澱粉等有機質黏結劑成形為網狀。或者,亦可形成芳醯胺、聚醯胺、聚醯亞胺等具有耐熱性的有機樹脂製多孔質成形體。此種絕熱材的厚度較佳係5~100mm、更佳係5~50mm、再佳係8~30mm。另外,本發明的夾套加熱器中,絕熱材並非屬必要,亦可省略。
除上述材料之外,絕熱材尚可使用經填充氣凝膠的纖維體(氣凝膠纖維體)。此種氣凝膠纖維體係在纖維基材中填充氣凝膠的絕熱材。
構成氣凝膠纖維體的纖維基材係可使用由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等有機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矽酸鋁纖維、二氧化矽纖維、高鋁紅柱石纖維、氧化鋁纖維等無機纖維構成的纖維基材,較佳係使用由耐熱性優異的無機纖維構成之纖維基材。
即,纖維基材較佳係可使用無機纖維的織布或不織布。此處,不織布係可使用例如:將無機纖維利用抄紙機進行抄紙而獲得的紙狀物、或將經集束之無機纖維施行針織加工而成形為網狀的毛氈布、或在無機纖維中添加有機黏結劑而成形為網狀的毛氈等網。纖維基材係藉由使用無機纖維呈無規配向的不織布,便可在該纖維基材的無機纖維間有效地保持氣凝膠。
再者,作為構成纖維基材的無機纖維,例如當本發明夾套加熱器在未滿100℃、且未如此要求耐熱性的環境下使用時,較佳係使用能對氣凝膠纖維體賦予優異柔軟性的PET纖維等有機纖維。又,例如當本發明夾套加熱器係在100~250℃、且要求某程度耐熱性的環境下使用時,較佳係使用廉價的玻璃纖維。又,例如本發明夾套加熱器係在超過250℃的要求高耐熱性環境下使用時,較佳係使用高耐熱性的矽酸鋁纖維、二氧化矽纖維、高鋁紅柱石纖維、氧化鋁纖維等陶瓷纖維。
氣凝膠係可使用例如由無機材料構成的氣凝膠(無機氣凝膠)、或由有機材料構成的氣凝膠(有機氣凝膠),較佳係可使用耐熱性優異的無機氣凝膠。無機氣凝膠係可使用例如:二氧化矽氣凝膠、氧化鋁氣凝膠。特別係藉由使用二氧化矽氣凝膠,便可有效地提高氣凝膠纖維體的絕熱性。
所以,氣凝膠纖維體較佳係可使用在無機纖維的不織布中填充入無機氣凝膠者。具體而言,較佳係可使用例如:在陶瓷纖維的不織布中填充入二氧化矽氣凝膠的氣凝膠纖維體、或在玻璃纖維網中填充入二氧化矽氣凝膠的氣凝膠纖維體。此種氣凝膠纖維體係由例如Aspen Aerogels Inc.製的「SPACELOFT2200」、「SPACELOFT2250」、「Pyrogel6650」、「PyrogelXT」等產品取得。
氣凝膠纖維體中所含有氣凝膠與纖維基材的比率,係配合該氣凝膠纖維體所應具備的特性(例如絕熱性、耐熱性、低起塵性、可撓性)而適當設定。氣凝膠纖維體的密度係可設定為例如20~500kg/m3範圍、較佳係100~300kg/m3範圍。
此種氣凝膠纖維體係利用埋藏纖維間空隙的氣凝膠內之微細孔,而可有效地防止該氣凝膠纖維體內的空氣對流,故具有優異絕熱性。
具體而言,氣凝膠纖維體的25℃導熱率係例如可設為0.024W/m‧K以下、較佳係設為0.020W/m‧K以下、更佳係設為0.018W/m‧K以下。
再者,氣凝膠纖維體的80℃導熱率係例如可設為0.035W/m‧K以下、較佳係設為0.027W/m‧K以下、更佳係設為0.025W/m‧K以下。
依此,因為氣凝膠纖維體係具有優異絕熱性,因而可在維持充分絕熱性的情況下進行薄型化。具體而言,氣凝膠纖維體的厚度係例如可設為1~50mm範圍、較佳係設為1~25mm範圍、更佳係設為1~15mm範圍。藉由減少絕熱材的厚度,除可提升本發明夾套加熱器的可撓性之外,尚能減少夾套加熱器厚度,對省空間化具有貢獻。
金屬層1較佳係金屬箔、金屬蒸鍍膜、或金屬塗膜。
形成金屬層1的金屬箔就從廉價的觀點而言,較佳係使用鋁箔,但亦可使用銅、不鏽鋼等其他金屬。在與外層材200間進行接合時,只要使用能接著金屬的接著劑、或施行熱熔接便可。在會因逸氣產生所導致外部污染而構成問題之用途中,較佳係使用熱熔接。
再者,當形成金屬蒸鍍膜時,只要將與形成金屬箔時同樣的金屬施行蒸鍍便可。在形成金屬塗膜時,只要將含有與形成金屬箔時同樣的金屬粉末之一般金屬塗料使用刷毛或噴霧器施行塗佈,再經乾燥便可。
另外,金屬層1的厚度若過薄則會有斷裂的可能性,若過厚則會損及可撓性且亦會造成成本增加,所以較佳係20μm~5mm、更佳係30~100μm、特佳係40~70μm。
在將上述夾套加熱器10被覆於配管20上之時,與習知同樣地,擴張二周緣部103、104的間隔而裝設配管20後,使二周緣部103、104相抵接,再經由例如端面的子母扣帶105、106便可固定。亦可取代子母扣帶105、106,改為採用鉤、帶扣等器具、或皮帶類等公知固定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夾套加熱器,因為利用金屬層1,夾套加熱器10從外層材200散熱的熱線會被金屬層1反射並射入於夾套加熱器10中,因而可大幅降低從夾套加熱器10的散熱。
再者,夾套加熱器10除設計成圓筒狀以裝設於直管狀配管20上之外,尚可使整體形成彎曲或L狀以裝設於曲管、L狀管上,當被加熱體係呈四角箱狀的情況,亦可形成箱狀、板狀。
上述係例示在外層材200上形成金屬層1的夾套加熱器10,但如圖3所示,即便無設置金屬層1,而是使用現有夾套加熱器10裝設於配管20之後,再利用金屬箔30等金屬層包圍外層材200的外周面,亦同樣可獲得散熱抑制效果。
利用金屬箔30進行的包圍方法,就從長度不同的各種夾套加熱器10亦能輕易因應、且屬簡便的觀點,較佳係將金屬箔30捲繞於夾套加熱器10上的方法。又,捲繞金屬箔30時,係依外層材200不會露出的方式,使相鄰金屬箔的端緣30a彼此間相重疊地捲繞。
金屬箔30係與上述同樣地可舉例如鋁箔、銅箔、不鏽鋼箔,其厚度亦可與上述相同。
再者,當捲繞金屬箔30時,亦會有在與外層材200之間自然形成微小間隙的情況,因為微小間隙係屬於空氣層,因而亦附加有絕熱、保溫效果。但,依照金屬箔30的捲繞方法,會有因金屬箔30與外層材200的部分性接觸而出現沒有形成微小間隙的部分。此處如圖4所示,較佳係在金屬箔30靠外層材側之面上散點存在突起31。又,突起31的高度與間距(突起間隔)等並無限制,較佳係高度為0.5~2.0mm、間距為5~20mm。利用突起31,便可確實形成金屬箔30與外層材200間之微小間隙。即,較佳係在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配管等被加熱體上之後,將該夾套加熱器的外層材,利用至少其中一面上設有複數突起的金屬箔,依突起成為靠外層材側的方式包圍。
為能確實形成金屬箔30與外層材200間之微小間隙,亦可如圖5所示,在金屬箔30靠外層材側之面,接合著連續氣泡構造的發泡層35。發泡體係除氣泡呈連續的連續氣泡構造發泡體之外,尚有各個氣泡散點存在的獨立氣泡構造發泡體、以及連續氣泡與獨立氣泡混雜的發泡體,為能使來自外層材200的熱線可直接到達金屬箔30,較佳係形成屬於連續氣泡構造發泡體的發泡層35。即,較佳係在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配管等被加熱體上之後,將該夾套加熱器的外層材,利用至少其中一面上形成連續氣泡構造發泡層的金屬箔,依發泡層成為靠外層材側的方式包圍。
再者,發泡層35係氣泡容積越多,則利用空氣層產生的絕熱、保溫效果越高,又為能使來自外層材200的熱線能容易到達金屬箔30,氣孔率較佳係達60%以上、更佳係達80%以上。
發泡層35的材質並無限制,特別係就從亦不用要求耐熱性的觀點,可使用各種樹脂製,就從廉價的觀點,較佳係胺基甲酸酯發泡體。又,發泡層35的厚度較佳係0.5~2.0mm。
再者,當將金屬箔30與發泡層35予以接合的情況,只要使用能接著金屬的接著劑、或施行熱熔接便可。在會因逸氣產生所導致外部污染而構成問題之用途中,較佳係使用熱熔接。
上述金屬箔30、或具備有發泡層35的金屬箔30、與夾套加熱器10間之接合,係在將金屬箔30、或具備發泡層35的金屬箔30繞接於夾套加熱器10之後,再使用皮帶等固定手段便可維持裝設狀態。又,亦可預先在金屬箔30或發泡層35的背面(靠外層材側之一面)形成黏著層,再黏著於外層材200的外周面。或者,亦可使用雙面黏貼帶,在外層材200的外周面上,黏著金屬箔30、或設有發泡層35的金屬箔30。
再者,亦可取代金屬箔30,改為將現有夾套加熱器10裝設於配管20等被加熱體上之後,再於其外層材200的外表面上塗佈金屬塗料,經乾燥而形成金屬塗膜。
本發明的夾套加熱器係可依省電方式施行加熱,此項省電性特別係如後述實施例所示,在100℃以上、較佳係150℃以上的高溫施行加熱時,效果更顯著。又,因為表面係金屬層1,因而可防止逸氣產生,適用於半導體製造裝置等要求無塵環境的配管等被加熱體之加熱。
[實施例]
以下,針對本發明列舉實施例與比較例進一步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受該等的任何限制。
[試驗1] (實施例1)
作為絕熱材,係準備厚度3mm的日本AEROSIL公司製「Pyrogel」,在其中一面上利用接著劑黏著厚度0.2mm鋁箔而製作保溫材A。
(實施例2)
作為絕熱材,係準備厚度3mm的日本AEROSIL公司製「Pyrogel」,在其中一面上利用接著劑黏著厚度0.1mm不鏽鋼箔而製作保溫材B。
(比較例1)
製作僅由厚度3mm絕熱材(日本AEROSIL公司製「Pyrogel」構成的保溫材C。
(比較例2)
製作僅由厚度6mm絕熱材(日本AEROSIL公司製「Pyrogel」)構成的保溫材D。
然後,試作夾套加熱器,如圖6所示,將實施例1、實施例2、比較例1或比較例2的保溫材A~D,載置於加熱板上(但,針對實施例1、2,係依絕熱材接觸到加熱板的方式載置),測定將加熱板維持於50℃、100℃、150℃、200℃或250℃時所需要的投入電力,並從該測定值、與預先計算出的電力校正式,計算出理論電量。又,實際上,除為加熱保溫材而投入的電力之外,尚存在有其他熱量(熱損失QL),如圖示,因為相較於加熱板表面積,絕熱材表面積較狹窄,因而來自加熱板的熱量除傳熱於保溫材之外,尚有散熱於空氣中的熱量(Qloss)、穿透保溫材的熱量(QT)、以及從保溫材反射的熱量(QR)。所以,實際的投入電力QS係用於加熱保溫材的熱量Qw與熱損失QL之合計。此處,從下述所示電力校正式計算出理論電量。
QS=QW+QL
QW=[(T0-T1)/D×λ×S]-QL
QL=Qloss+QT+QR
式中,T0:加熱板的表面溫度(℃);T1:保溫材之與加熱板相反之側之表面溫度(℃);D:保溫材的厚度(m);λ:保溫材的導熱率(W/m2‧K);S:保溫材之與加熱板接觸之側的面之面積(m2)。又,設為QT=QR=0,S係0.0289m2。另外,溫度係配置熱電偶進行測定,配置點係設為四角落附近及中央合計5個地方,並將其平均值設為測定值。
理論電量的計算結果係如圖7所示,得知實施例1的保溫材A、與實施例2的保溫材B,係利用與絕熱材厚度倍增為6mm的比較例2之保溫材D大致同等的投入電力便可。換言之,依照本發明藉由接著金屬箔(鋁箔或不鏽鋼箔),便可將絕熱材厚度減半,材料成本亦可減半。此種效果係在100℃以上之高溫中的加熱時較為明顯。
[試驗2]
來自絕熱材表面的耗散熱量Q係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與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之合計,可從下式求取。
Q=αc(Ta-T)+αr(Ta-T)
其中,αc(Ta-T)係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αr(Ta-T)係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分別依下式表示。
αc=A×3.26×(Ta-T)0.25×{(w+0.348)/(0.348)}0.5
αr=A×ε×σ×(Ta 4-T 4)/(Ta-T)
式中,A係表面積(m2);Ta係保溫材之與加熱板相反之側之表面溫度(K);T係室溫(K);αc係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率(W/m2‧K);αr係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率(W/m2‧K);ε係輻射率;w係風速(m/s);σ係斯蒂芬-波滋曼常數(Stefan-Boltzmann constant)(5.67×10-8W/m2‧K)。又,關於上述,可參照例如JIS A 9501:2006。
此處,將實施例1的保溫材A、或比較例1的保溫材C(表面積A皆為0.0289m2)如圖8所示載置於加熱板上,並將加熱板加熱維持於50℃、100℃、150℃、200℃、或250℃,測定於各溫度的保溫材與加熱板間之界面溫度、及保溫材之與加熱板相反之側之表面溫度。界面與表面的溫度係配置熱電偶進行測定,配置點係設為四角落附近及中央合計5個地方,並將其平均值設為測定值。又,保溫材表面的輻射率係利用輻射溫度計進行測定。然後,從上式計算出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與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
耗散熱量的計算結果係如圖9所示,藉由黏著鋁箔,雖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會減少,而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會增加,但因輻射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之減少份量,係大於因對流所造成的表面熱傳遞量之增加份量,因而整體而言係投入電量變少。此種效果係在100℃以上之高溫中的加熱時較為明顯。
雖針對本發明詳細參照特定實施態樣進行說明,惟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與範疇之前提下,可追加各種修正與變更,此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輕易思及。
本申請案係根據2010年12月6日所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2010-271611為基礎,參照並爰引其內容於本案中。又,亦參照並爰引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文獻的全部內容。
1‧‧‧金屬層
10‧‧‧夾套加熱器(加熱套)
20‧‧‧配管
30‧‧‧金屬箔
30a‧‧‧金屬箔的端緣
31‧‧‧突起
35‧‧‧發泡層
100‧‧‧內層材
103、104‧‧‧周緣部
105、106‧‧‧子母扣帶
200‧‧‧外層材
300‧‧‧發熱體
301‧‧‧無機纖維製套筒
302‧‧‧發熱線(電熱線)
303‧‧‧無機纖維製薄片
304‧‧‧縫線
306‧‧‧電力線
307‧‧‧插頭
400‧‧‧絕熱材
圖1係顯示本發明夾套加熱器之一實施形態的立體圖。
圖2係圖1的AA剖視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夾套加熱器之施工方法的立體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所使用之金屬箔之一例的剖視圖。
圖5係顯示金屬箔之另一例的剖視圖。
圖6係說明試驗1的試驗方法的示意圖。
圖7係顯示試驗1的結果的圖表。
圖8係說明試驗2的試驗方法的示意圖。
圖9係顯示試驗2的結果的圖表。
圖10係顯示習知夾套加熱器的立體圖。
1...金屬層
10...夾套加熱器(加熱套)
20...配管
100...內層材
103...周緣部
104...周緣部
105...子母扣帶
106...子母扣帶
300...發熱體
303...無機纖維製薄片
306...電力線
307...插頭
400...絕熱材

Claims (8)

  1. 一種夾套加熱器,係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者,其中,在上述外層材的外周面形成金屬層,上述金屬層的厚度係30μm~5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蒸鍍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夾套加熱器,其中,上述金屬層係金屬塗膜。
  5. 一種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係使用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的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包括: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被加熱體上之後,利用金屬箔包圍外層材的步驟;上述金屬箔的厚度係30μm~5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中,在利用金屬箔包圍上述外層材的步驟中,上述金屬箔係至少其中一面上設有複數突起的金屬箔,且依突起靠外層 材側之方式利用上述金屬箔包圍外層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中,在利用金屬箔包圍上述外層材的步驟中,上述金屬箔係至少其中一面上形成連續氣泡構造發泡層的金屬箔,且依發泡層靠外層材側之方式利用上述金屬箔包圍外層材。
  8. 一種使用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係使用具備有內層材、外層材、及由上述內層材與上述外層材所包圍的發熱體,且依被加熱體與上述內層材相接觸之方式裝設於被加熱體上的夾套加熱器之加熱方法,其包括:將夾套加熱器裝設於被加熱體之後,於外層材的外周面上塗佈含有金屬粉末的塗料,並施行乾燥的步驟;上述塗料的厚度係30μm~5mm。
TW100144794A 2010-12-06 2011-12-06 A jacket heater and a h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TWI532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1611 2010-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3932A TW201233932A (en) 2012-08-16
TWI532943B true TWI532943B (zh) 2016-05-11

Family

ID=4620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4794A TWI532943B (zh) 2010-12-06 2011-12-06 A jacket heater and a h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00832B2 (zh)
TW (1) TWI532943B (zh)
WO (1) WO2012077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9061B1 (ko) 2014-11-25 2016-05-11 주식회사 티에스시 배관용 히터
JP2016123744A (ja) * 2015-01-06 2016-07-11 アトム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呼吸用ガスの加温加湿器及びジャケットヒータ
CN107161443A (zh) * 2017-06-08 2017-09-15 苏州首达机械有限公司 料缸管道
SE543030C2 (en) * 2019-05-07 2020-09-29 Swerail Ab Heating element for your rail
CN112195442B (zh) * 2020-09-16 2022-08-19 苏州方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热罩的束源结构
CN112637980B (zh) * 2020-12-21 2022-04-19 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远红外线柔性电加热套
KR102414578B1 (ko) * 2022-03-28 2022-06-28 김현수 열선이 포함된 보온재 구조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1029Y2 (zh) * 1984-12-26 1991-07-01
JPS6343741Y2 (zh) * 1986-10-24 1988-11-15
JPH04102793A (ja) * 1990-08-23 1992-04-03 Hitachi Ltd 配管用ヒータおよび使用方法
JPH08270875A (ja) * 1995-03-28 1996-10-15 Tokai Rubber Ind Ltd Oリング部材の異常検出方法、樹脂チューブと継手部材の接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47581A (ja) * 1996-07-31 1998-02-20 Makoto Morioka 配管用加熱装置
DE102006006211B3 (de) * 2006-02-09 2007-09-20 Rehau Ag + Co Baugruppe zum Leiten und Temperieren einer Harnstoff-Wasser-Lös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77648A1 (ja) 2014-05-19
JP5800832B2 (ja) 2015-10-28
WO2012077648A1 (ja) 2012-06-14
TW201233932A (en)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2943B (zh) A jacket heater and a he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TWI502148B (zh) Jacketed heater
JP2010241135A (ja) 断熱性ブランケ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JP4418201B2 (ja) 配管の断熱保温構造および断熱保温用具キット
EP0122716A1 (en)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JP5465192B2 (ja) 断熱体及びヒータ
TWI580302B (zh) Heating sets
JPWO2013065285A1 (ja) 二次電池ユニット
JP2009009835A (ja) 面状発熱体
JP5133159B2 (ja) 面状ヒータ
JP2009299760A (ja) 熱機器の断熱装置
JP2011220393A (ja) 保温または加温用被覆部材
JP2006344532A (ja) 加熱ロール
JP2023002984A (ja) シート状ヒータ
WO2022113849A1 (ja) 加熱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31146A (zh) 帶加熱器
JP2014007111A (ja) ヒータ及び伝熱部材
US20230115481A1 (en) Airbag hot wind heat-insulating device
JP2017140787A (ja) 断熱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529002B2 (ja) 面状ヒータ
JP2011012953A5 (zh)
JP2023070895A (ja) シート状ヒータ
JP2006090494A (ja) 熱伝導断熱装置
JP2004061060A (ja) 放熱パイプ及び放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