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927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927B
TWI525927B TW104106785A TW104106785A TWI525927B TW I525927 B TWI525927 B TW I525927B TW 104106785 A TW104106785 A TW 104106785A TW 104106785 A TW104106785 A TW 104106785A TW I525927 B TWI525927 B TW I5259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contact
folded
rear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7113A (zh
Inventor
小宅孝芳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7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7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9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備殼體的連接器,該殼體具有與對象側連接器的一部分接觸的殼體接觸部。
例如,揭露於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未圖示)具備這種殼體。如第10圖所示,專利文獻1的殼體900包括:具有前端912的主部910、從前端912彎回的折回部920、從折回部920延伸的彈簧部930。彈簧部930設置有與對象側殼體(未圖示)接觸的接點932。設置這種折回部920的情況下,形成彈簧部930於主部910時不需要形成切口(開口)。因此,並不損及殼體的遮蔽特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54954號公報
專利文獻1的殼體900中,接點932的位置過度離開殼體900的前端912。因此,連接器(未圖示)的接腳(未圖示)與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的接腳(未圖示)有可能會在接點932與對象側殼體(未圖示)連接之前就先彼此連接。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具有使接點的位置靠近殼體的前端。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在前後方向與從前側朝向後方至少一部分插入的對象側連接器嵌合。該連接器包括:接腳、保持該接腳的保持構件、殼體、與該保持構件彼此獨立的前保護構件。該殼體具有殼體主部、殼體接觸部。該殼體主部至少部分地覆蓋該保持構件。該殼體接觸部與該殼體主部一體形成。該殼體主部具有前端。該殼體主部的該前端含有起端部。該殼體接觸部具有折回部、彈簧部。該折回部在該前後方向上從該殼體的該起端部朝向前方突出,且在含有該前後方向的平面上具有U字形剖面。該彈簧部具有從該折回部朝後方延伸的第1部、朝前方延伸的第2部、連結該第1部及該第2部的連結部。該第2部上設置有與該對象側連接器的一部分接觸的接點。該前保護構件安裝於該殼體,且至少具有位於該折回部前方的保護部。
本發明的彈簧部具有:第1部,從折回部朝向後方延伸;第2部,朝向前方延伸。藉此,能夠將接點靠近殼體的前端,也能夠拉長折回部與接點之間的路徑長。
再加上,本發明的保護部的位置在折回部的前方保護折回部。藉此,能夠防止作業者的手指等勾到折回部。
藉由一邊參照圖式一邊檢討下述的最佳實施形態的說明,應能正確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且完全理解本發明的構造。
1‧‧‧連接器
5‧‧‧踏板
10‧‧‧接腳
20‧‧‧保持構件
22‧‧‧主構件
24‧‧‧副構件
30‧‧‧接地構件
40‧‧‧殼體
50‧‧‧殼體主部
52‧‧‧前端
54‧‧‧起端部
56‧‧‧鄰接部
60‧‧‧殼體接觸部
62‧‧‧折回部
70‧‧‧彈簧部
72‧‧‧第1部
74‧‧‧第2部
76‧‧‧連結部
80‧‧‧接點
82‧‧‧導入部
84‧‧‧前端
90‧‧‧前保護構件
92‧‧‧前端
94‧‧‧保護部
96‧‧‧變形防止部
900‧‧‧殼體
910‧‧‧主部
912‧‧‧前端
920‧‧‧折回部
930‧‧‧彈簧部
932‧‧‧接點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正視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殼體及前保護構件的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第4圖的殼體及前保護構件的正視圖。
第6圖係顯示第5圖的殼體及前保護構件沿著VI-VI線的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3圖的連接器的殼體的前端及其附近的放大立體圖。
第8圖係部分地切開第7圖的殼體的放大立體圖。
第9圖係部分地切開第7圖的殼體的另一放大立體圖。
第10圖係顯示專利文獻1的殼體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本發明可透過多樣的變形或各種形態來實現,而做為其中的一例,將在以下詳細說明顯示於圖式的特定的實施形態。圖式及實施形態並非將本發明限定於在此揭露的特定形態,在揭露於申請專利範圍內可被完成的全部變形例、均等物、代替例都屬於本發明的範疇。
參照第1圖至第3圖,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是透過踏板5連接到纜線(未圖示)。又,連接器1在X方向(前後方向)與至少一部分從-X軸側(前側)朝向+X軸側(後側)插入的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嵌合。圖示的連接器1包括: 導電體組成的接腳10、絕緣體組成的保持構件20、導電體組成的接地構件30、金屬製的殼體40、絕緣體組成的前保護構件90。
接腳10分成2列。保持構件20由主構件22、2個副構件24組成。副構件24分別保持1列的接腳10。主構件22將接地構件30以及2個副構件24全部收容在一起。接地構件30在主構件22內被2個副構件24所夾。
如第3圖所示,殼體40是壓出一片金屬板後再將壓扁的金屬板彎折加工而成。殼體40具有殼體主部50、殼體接觸部60。殼體主部50包護保持構件20。殼體接觸部60與殼體主部50一體形成。
如第3圖所示,殼體主部50具有延伸於X方向的略筒狀的形狀。又,殼體主部50具有在Y方向(間距方向)上細長的形狀,也就是Z方向(上下方向)上被壓扁的形狀。如第7圖至第9圖所示,殼體主部50的前端52(-X側端部)包含有複數的起端部54、複數的鄰接部56。鄰接部56位於鄰接起端部54的位置。鄰接部56在與X方向正交的YZ平面上比起端部54有更大的尺寸。從第7圖能夠理解,本實施形態中,起端部54與鄰接部56分成2組,其中一組位於殼體主部50的+Z側(上側),另一組位於殼體主部50的-Z側(下側)。位於+Z側的組具有2個起端部54以及3個鄰接部56。相同地,位於-Z側的組具有2個起端部54以及3個鄰接部56。
如第6圖至第9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殼體接觸部60由+Z側(上側)的部位以及-Z側(下側)的部位這2個部位所組成。2個部位分別從殼體主部50的前端52延伸。詳細來說, 殼體接觸部60的2個部位分別具有2個折回部62、彈簧部70。
從第7圖至第9圖能夠理解,各個折回部62在XZ平面具有U字形的剖面。各個折回部62從殼體主部50的起端54往-X方向(前方)突出。
各個彈簧部70具有2個第1部72、3個第2部74、在Y方向上將第1部72及第2部74彼此連結的連結部76。各個第1部72從折回部62往+X方向(朝後方向)延伸。圖示的第1部72是比較小且細長的板狀。連結部76從第1部72的+X側端部(後端)朝Y方向延伸,是比較大且細長的板狀。各個第2部74從連結部76往-X方向(朝向前方)。包含於共通的彈簧部70內的複數的第2部74在Y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又,第2部74與第1部72在Y方向上位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各個第2部74比起第1部72而言,是將比較寬的板彎曲成具有V字形的構造。第2部74設置有接點80、導入部82。接點80是第2部74在Z方向內側的頂點。接點80會與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的一部分(具體來說是對象側接地部、對象側遮蔽部、對象側殼體等)接觸。導入部82位於接點80的-X側(前方)。導入部82具有與X方向相交的面。想像殼體40的展開圖後能夠理解到,第2部74分別與鄰接部56對應。從第7圖能夠理解,將鄰接部56配置在折回部62的-X側端部(前端)的+X側(後方),因此能夠將第2部74做得比較長。使鄰接部56位於起端部54的後方的話,能夠使第2部74更長。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殼體40的前端可能會產生很大的開口。因此,如本實施形態,鄰接部56在X方向的位置與起端部54在X方向的位置相同為 佳。
如第6圖所示,第2部74的前端84(也就是導入部82的前端)位於起端部54的-X側(前方)。從這種配置能夠理解,接點80位於比較前側。
根據本實施形態,彈簧部70全體發揮做為支持彈簧的作用來彈性支持接點80。此支持彈簧的彈簧長度事由折回部62至接點80的路徑長來決定。本實施形態的彈簧部70比起單純朝向殼體40的+X側延伸的彈簧,能夠使接點80位於較靠前側且取得充分的彈簧長度。
參照第9圖,複數的第2部74在Y方向上彼此分離配置。從此配置中能夠理解,本實施形態中,複數的接點80在Y方向上位於彼此不同的位置。因此,接點80不會被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的形狀偏差等影響,能夠確實地接觸到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接點80發揮較高的接觸可靠性。
又,各個接點80分別在Y方向上具有比折回部62更大的尺寸。因此,殼體40能夠以較大的面積來接觸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的接地部(未圖示)。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前保護構件9在與X方向正交的YZ平面上形成封閉迴路。換言之,前保護構件90在YZ平面上封閉。更具體來說,前保護構件90從-X側(前側)來看,是扁平的環狀形狀。從第4圖至第6圖能夠理解,前保護構件90具有平坦的前端92。特別是,本實施形態的前保護構件90的前端92形成與YZ平面平行的面。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前保護構件90具有複數的保護部94與複數的變形防止部96。
從第4圖及第5圖能夠理解,各個保護部94位於折回部62的-X側(前方)。從第2圖、第4圖及第5圖能夠理解,從-X側(前方)觀看連接器1時,本實施形態的保護部94會完全隱藏折回部62。前保護構件90的保護部94如上述地保護折回部62。因此,能夠防止突出的折回部62鉤到外部東西而造成該物的損傷。更進一步地,也能夠防止外殼40的破損。
如第4圖所示,各個變形防止部96對應第2部74設置。更具體來說,如第6圖所示,變形防止部96位於第2部74的前端84(也就是導入部82的前端)的-X側(前方)。從第2圖、第4圖及第6圖能夠理解,從-X側(前方)觀看連接器1時,本實施形態的變形防止部96會完全隱藏第2部74的前端84。因此,連接器1與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嵌合時,能夠防止對象側連接器(未圖示)的一部分碰到第2部74的前端84而造成第2部74變形。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具體的說明,能夠如以下說明一樣做各種變形。
上述實施形態的保持構件20分割為主構件22與2個副構件24共3個構件,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保持構件20可以由單一構件來組成。
上述實施形態的連接器1具備接地構件30,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連接器1也可以不具備接地構件30。
上述實施形態的殼體接觸部60分為上側的部位與 下側的部位,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殼體接觸部60可以只有上側的部位。在這個情況下,也可將上側的部位壓向殼體主部50的下側。
上述實施形態的殼體接觸部60具有複數的折回部62與複數的接點80,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折回部62的數量以及接點80的數量可以都是1個。然而,考量到接觸時的平衡會上述接觸可靠度的話,折回部62的數量以及接點80的數量都在2個以上為佳。
上述實施形態的第1部72與第2部74位於Y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部72與第2部74也可以在Z方向互相重疊。然而,為了提高連接器1的空間使用效率,如本實施形態,使第1部72與第2部74位於Y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來構成高度比較低的彈簧為佳。
上述實施形態的前保護構件90形成封閉迴路,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前保護構件90可以分割成2個構件。這2個構件可分別保護殼體接觸部60的+Z側(上側)的部位以及殼體接觸部60的-Z側(下側)的部位。然而,考慮到對於殼體40的安裝的話,前保護構件90形成封閉迴路較佳。
上述實施形態的前保護構件90具有平坦的前端92,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前保護構件90也可以具有某種程度的凹凸。然而,考慮到與外部的物之間的關係的話,前端92為平坦較佳。
從-X側(前端)觀看連接器1時,上述實施形態的保護部94會完全隱藏折回部62,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 如,只要保護部94位於折回部62的-X側(前方)防止折回部62鉤到東西的話,也可以設計成從-X側(前端)觀看連接器1時可觀看到部分的折回部62。
本發明係根據2014年3月18日提出至日本特許廳的日本特許出願2014-054780號,其內容會做為參考資料併入本說明書中。
雖已說明了本發明最佳的實施形態,但該領域業者能夠瞭解到,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的範圍內可對實施形態做各種變形,而這些實施形態也屬於本發明的範疇中。
40‧‧‧殼體
50‧‧‧殼體主部
52‧‧‧前端
54‧‧‧起端部
56‧‧‧鄰接部
60‧‧‧殼體接觸部
62‧‧‧折回部
70‧‧‧彈簧部
72‧‧‧第1部
74‧‧‧第2部
76‧‧‧連結部
80‧‧‧接點
82‧‧‧導入部
84‧‧‧前端

Claims (8)

  1. 一種連接器,在前後方向與從前側朝向後方至少一部分插入的對象側連接器嵌合,其中該連接器包括:接腳、保持該接腳的保持構件、殼體、與該保持構件彼此獨立的前保護構件,該殼體具有殼體主部、殼體接觸部,該殼體主部至少部分地覆蓋該保持構件,該殼體接觸部與該殼體主部一體形成,該殼體主部具有前端,該殼體主部的該前端含有起端部,該殼體接觸部具有折回部、彈簧部,該折回部在該前後方向上從該殼體的該起端部朝向前方突出,且在含有該前後方向的平面上具有U字形剖面,該彈簧部具有從該折回部朝後方延伸的第1部、朝前方延伸的第2部、連結該第1部及該第2部的連結部,該第2部上設置有與該對象側連接器的一部分接觸的接點,該前保護構件安裝於該殼體,且具有位於該折回部前方的保護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前保護構件在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平面上形成封閉迴路,從前側觀看該連接器的情況下,該前保護構件隱藏該殼體主部的該前端的全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彈簧部上設置有複數的該第2部, 該複數的第2部上分別設置有該接點,該複數的第2部在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間距方向上位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連結部在該間距方向上連結該第1部以及該第2部,該第1部及該第2部在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間距方向上位於彼此分離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接點在該間距方向上具有比該折回部更大的尺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前保護構件具有平坦的前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2部具有位於該接點的前方的導入部,該前保護構件具有變形防止部,從前側觀看該連接器的情況下,該變形防止部位於可隱藏該導入部的前端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2部的前端在該前後方向上位於該起端部的前方。
TW104106785A 2014-03-18 2015-03-04 連接器 TWI525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4780A JP6247572B2 (ja) 2014-03-18 2014-03-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7113A TW201547113A (zh) 2015-12-16
TWI525927B true TWI525927B (zh) 2016-03-11

Family

ID=54144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785A TWI525927B (zh) 2014-03-18 2015-03-04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47572B2 (zh)
CN (1) CN106104945B (zh)
TW (1) TWI525927B (zh)
WO (1) WO2015141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6498A1 (ja) 2014-06-02 2015-12-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5944586U (zh) 2016-07-26 2017-02-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11588262B2 (en) * 2018-10-09 2023-02-21 Samtec, Inc. Cable connector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7028A (en) * 1986-11-18 1991-10-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ceptacle having a nosepeice to receive cantilevered spring contacts
JP3308731B2 (ja) * 1994-10-28 2002-07-29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角型コネクタのソケット
JP3544521B2 (ja) * 2000-11-28 2004-07-2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モジュラジャック
CN2731782Y (zh) * 2004-08-19 2005-10-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651521B2 (ja) * 2005-12-01 2011-03-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用シールドケース
CN201204309Y (zh) * 2008-03-25 2009-03-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30048367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Zlatan Ljubijankic Emi shielding members for connector cage
CN202231194U (zh) * 2011-08-30 2012-05-23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Lvds连接器
US8684769B2 (en) * 2012-05-24 2014-04-0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portions in specific arrangement and a grounding plate for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6853A (ja) 2015-10-05
TW201547113A (zh) 2015-12-16
JP6247572B2 (ja) 2017-12-13
WO2015141451A1 (ja) 2015-09-24
CN106104945A (zh) 2016-11-09
CN106104945B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8553B2 (en) Terminal with front end protection
TWI605640B (zh) 連接器
TWI610503B (zh) 連接器
TWI772407B (zh) 電連接器
TWI525927B (zh) 連接器
JP6080821B2 (ja) 端子
CN105098451B (zh) 电连接器组合
JP2017084625A5 (zh)
JP2010067510A (ja) コネクタ
JP5454447B2 (ja) コネクタ
JP2011065931A (ja) アース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TWM553061U (zh) 插座電連接器
JP6376962B2 (ja) コネクタ
CN104953417B (zh) 电连接器,连接对象单元和连接对象单元组合件
KR101448785B1 (ko) 리어 홀더를 갖는 커넥터
JP6551138B2 (ja) コネクタ
US8979585B2 (en) Connector
JP4769738B2 (ja) コネクタ
JP2015176853A5 (zh)
JP5826615B2 (ja) シールド接続ユニット
JP4699798B2 (ja) 配線ダクト
JP5910369B2 (ja) コネクタ
JP6103380B2 (ja) 基板用端子
WO2014007042A1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
JP200608593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