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487B -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487B
TWI525487B TW099146337A TW99146337A TWI525487B TW I525487 B TWI525487 B TW I525487B TW 099146337 A TW099146337 A TW 099146337A TW 99146337 A TW99146337 A TW 99146337A TW I525487 B TWI525487 B TW I5254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touch screen
screen panel
sensing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6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5111A (en
Inventor
郭源奎
朴鎮宇
Original Assignee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45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5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4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Description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觀點是關於觸控螢幕面板以及具有該種觸控螢幕面板之顯示裝置,且尤指其具有關於觸控輸入的改良靈敏度的觸控螢幕及具有該種觸控螢幕之顯示裝置。
觸控螢幕面板是一種輸入裝置,其使人能夠用他/她的手指或工具來選擇在螢幕上所顯示的方向且將使用者命令輸入。
為此目的,觸控螢幕面板是設置在顯示裝置的正面以提供其基於手指或工具直接觸碰觸控螢幕面板之處的位置的電氣訊號。於是,在觸碰位置處所選擇的方向是經接受作為輸入訊號。
觸控螢幕面板可代替其為經連接到顯示裝置的分離式輸入裝置,諸如:鍵盤或滑鼠。是以,觸控螢幕愈來愈為普遍。
存在數種型式的觸控螢幕面板,諸如: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光學式觸控螢幕面板、與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
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與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包括感測圖型(pattern),其當手指或諸如尖筆的物體為觸碰觸控螢幕面板時而感測電阻與電容的變化以偵測觸控輸入的位置。
由於感測圖型是配置在影像所顯示處的顯示區之上,感測圖型是概括形成為透明以保證出自其定位在觸控螢幕面板下面之顯示面板的入射光之透射比。
為此目的,感測圖型是典型為由諸如銦鈦氧化物(下文稱為ITO)與銦鋅氧化物(下文稱為IZO)的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
然而,由於諸如ITO或IZO的透明導電材料具有高的表面電阻,當感測圖型是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時,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是較差的。
本申請案主張於西元2010年6月1日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0-0051677號的裨益,該韓國專利申請案是以參照方式而納入本文。
是以,本發明的觀點提出一種具有藉由降低感測圖型的電阻來改良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之觸控螢幕面板以及具有該種觸控螢幕面板之顯示裝置。
為了達成本發明的前述及/或其他觀點,提出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其形成在觸控作用區,其中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是朝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且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是朝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及,複數個位置偵測線,其定位在觸控作用區外的非觸控作用區,其中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各者是連接到複數個位置偵 測線中的一者;其中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小於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二電極層可為由選自銀(Ag)、金(Au)、錳(Mg)、銅(Cu)、鋁(Al)、鎳(Ni)、與其合金組成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二電極層可為由銀(Ag)所作成,且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設定在從10Å到500Å的範圍內。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設定在從10Å到120Å的範圍內。或者是,第二電極層可為由銀(Ag)所作成,且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設定在從200Å到500Å的範圍內。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一電極層可為由選自銦鈦氧化物(ITO)與銦鋅氧化物(IZO)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多層結構可包括第一電極層與其配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之下的第二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多層結構可包括第一電極層與其配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之上的第二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多層結構可包括該等第一電極層中的二者與其配置在該二個第一電極層之間的第二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多層結構可包括該等第二電極層中的二者與其配置在該二個第二電極層之間的第一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多層結構可包括該等第一電極層中的至少二者與該等第二電極層中的至少二者,且該至少二個第一電極層與該至少二個第二電極層是交替堆積。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所有的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可具有包括第一與第二電極層的多層結構。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可具有相同的多層結構。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可為交替配置在觸控作用區以形成電容式感測格,俾使定位沿著相同列或沿著相同行的第一感測圖型是藉由其配置在該列或在該行的第一連接圖型為朝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且俾使定位在相同列或在相同行的第二感測圖型是藉由其配置沿著該列或沿著該行的第二連接圖型為朝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可包括:複數個隔開的第一感測圖型,其朝第一方向延伸越過觸控螢幕面板;及,複數個隔開的第二感測圖型,其朝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越過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是朝垂直於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而彼此隔開以形成電阻式觸控電極;且其中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可為形成在其定位在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一者之下的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且可與顯示面板為整合。
作為非限制的觀點,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可包括複數個感測圖型,其具有多層結構,包括由銦鈦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銀(Ag)、金(Au)、錳(Mg)、銅(Cu)、鋁(Al)、鎳(Ni)、或其合金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小於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為了達成本發明的前述及/或其他觀點,提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顯示面板,其顯示影像;及,觸控螢幕面板,其配置在顯示面板上且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其中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些者是形成在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使得顯示面板是與觸控螢幕面板為整合;且,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
根據本發明的觀點,為了實施觸控螢幕面板,朝不同方向而彼此連接的第一及/或第二感測圖型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第一電極層與具有厚度為受限以得到預定透射比的第二電極層。
藉由提出本文所述的多層結構,從下面的顯示面板所供應光線的透射比之降低是經最小化且感測圖型的電阻是經降低以改良對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
此外,當觸控螢幕面板是藉由形成該觸控螢幕面板的第一感測圖型及/或第二感測圖型在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而與該顯示面板為整合,光線的透射比為經改良,且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的顯示裝置的厚度為經降低。
本發明的附加觀點及/或優點將部分陳述在以下說明中且部分將由以下說明為顯而易見,或可由本發明的實行而得知。
10‧‧‧透明基板
12‧‧‧感測圖型
12a‧‧‧第一感測圖型
12a1‧‧‧第一電極層
12a2‧‧‧第二電極層
12b‧‧‧第二感測圖型
13‧‧‧連接圖型
13a‧‧‧第一連接圖型
13b‧‧‧第二連接圖型
14‧‧‧絕緣層
15‧‧‧位置偵測線
20‧‧‧墊單元
100‧‧‧上基板
101‧‧‧觸控作用區
102‧‧‧非觸控作用區
110‧‧‧第一感測圖型
120‧‧‧位置偵測線
200‧‧‧基板
210‧‧‧第二感測圖型
220‧‧‧位置偵測線
300‧‧‧點間隔物
400‧‧‧黏著劑
500‧‧‧下基板
510‧‧‧像素電極
520‧‧‧共同電極
530‧‧‧液晶層
540‧‧‧濾色器
560‧‧‧外覆層
本發明的此等及/或其他觀點與優點是由連同伴隨圖式的實施例說明而成為顯明且更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平面圖;圖2A與2B是說明圖1的感測圖型與連接圖型實例的放大圖;圖3A與3B是分別說明沿著圖2A的線I-I’與圖2A的線II-II’所取得的觸控螢幕面板部分的放大截面圖;圖4A到4E是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的種種實例的截面圖;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平面圖;圖6是說明圖5的觸控螢幕面板主要部分的截面圖;且圖7A與7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其包括觸控螢幕面板的顯示裝置的部分截面圖。
本發明的目前實施例將作詳細論述,實例是伴隨圖式來說明,其中同樣的參考符號是指圖式中的同樣元件。實施例是為了解說本發明的觀點而藉由參考圖式所描述於下文。此外,當一個元件是經稱為在另一個元件“之上”,可為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之上或是具有置於其間的一或多個中間元件而為 間接在另一個元件之上。再者,當一個元件是經稱為“連接到”另一個元件,可為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是用置於其間的一或多個中間元件而為間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下文,同樣的參考符號是指同樣的元件。
下文,將關於伴隨圖式而詳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平面圖。
參考圖1,觸控螢幕面板包括透明基板10、形成在透明基板10之上的觸控作用區的感測圖型12與連接圖型13、及形成在觸控作用區之外的非觸控作用區的位置偵測線15,以透過墊單元20來將感測圖型12連接到外部驅動電路。
感測圖型12包括其形成在觸控作用區且沿著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的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12a、及其形成在觸控作用區以沿著與第一方向交叉(例如: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的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12b。
圖1說明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的一個實例,其中第一感測圖型12a與第二感測圖型12b是由用非重疊配置而交替散佈配置在觸控作用區的電容式感測格所提供。
即,第一感測圖型12a是以列及/或以行來配置,俾使定位在相同列或在相同行(於此實施例為在相同行)的第一感測圖型12a是由其配置在相同行的第一連接圖型13a為朝第一方向(於此實施例為朝行方向)而彼此連接。在此實施例中,在既定行的各個第一感測圖型12a是透過第一連接圖型13a而連接到個別的位置偵測線15。
第二感測圖型12b是以列及/或以行來配置,俾使定位在相同列或在相同行(於此實施例為在相同列)的第二感測圖型12b是由其配置在相同列的第 二連接圖型13b為朝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於此實施例為朝列方向)而彼此連接。在此實施例中,在既定列的各個第二感測圖型12b是透過第二連接圖型13b而連接到個別的位置偵測線15。
要瞭解的是,術語“列”與術語“行”可為互換使用且可根據觸控螢幕面板的方位為不同。於圖1,術語“行”是使用以標出第一感測圖型12a,其為透過第一連接圖型13a朝頁面下方的方向(在此亦稱為“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且術語“列”是使用以標出第二感測圖型12b,其為朝横越頁面的方向(在此亦稱為“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
第一感測圖型12a與第二感測圖型12b為透明以具有高於預設透射比的透射比,俾使出自配置在下面的顯示面板(參閱:例如圖7A與7B)的光線是透過觸控螢幕面板而透射。舉例來說,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包括由諸如ITO的透明材料所作成的透明電極層。
連接圖型13包括其朝第一方向所形成且朝第一方向將第一感測圖型12a彼此連接的複數個第一連接圖型13a、及其朝第二方向所形成且朝第二方向將第二感測圖型12b彼此連接的複數個第二連接圖型13b。
位置偵測線15是經電氣連接到其朝第一與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的個別列與行的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且透過墊單元20將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連接到諸如位置偵測電路的外部驅動電路(未顯示)。
位置偵測線15不是定位在影像顯示處的觸控作用區而是在其提供在觸控作用區之外的非觸控作用區。位置偵測線15可由諸如例如用於形成感測圖型12的透明導電材料以及諸如鉬(Mo)、銀(Ag)、鈦(Ti)、銅(Cu)、鋁(Al)、或鉬/鋁/鉬(Mo/Al/Mo)的低電阻材料之種種材料所作成。
此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是電容式的觸控螢幕面板,其中,當諸如手指或尖筆的觸控物體為觸碰觸控螢幕面板時,在觸碰位置的電容變化是經由位置偵測線15與墊單元20而從經觸碰的感測圖型12a傳送到驅動電路(未顯示)。然後,電容的變化是由X與Y輸入處理電路(未顯示)所轉換成為電氣訊號且觸碰位置是經辨識。
圖2A與2B是說明圖1的感測圖型與連接圖型的部分放大圖。圖2A顯示其具有一層結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一個實例,其中第一感測圖型12a與第二感測圖型12b是配置在相同層。圖2B顯示其具有二層結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一個實例,其中第一感測圖型12a與第二感測圖型12b是配置在不同層。
首先,參考圖2A,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是交替配置在相同層且分別由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為朝第一方向及朝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
為了在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之間提供絕緣,絕緣層14(參閱:圖3A與3B)是置入在第一與第二連接圖型13a與13b之間,且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是定位在不同層。
舉例來說,第一連接圖型13a可定位在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所定位處的該層之上或之下且為透過接觸孔或藉由直接接觸而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2a。第二連接圖型13b是定位在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所定位處的相同層且可與第二感測圖型12b為整體成型。
在此情形中,第一感測圖型12a可為分離且成型以具有獨立的圖型,且可由其定位在不同於第一感測圖型12a者之一層上的第一連接圖型13a為朝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
替代而言,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可能不是被定位在相同層而是分別在交替配置的不同層。
在此情形中,如於圖2B所示,第一連接圖型13a可被定位在如同第一感測圖型12a所定位處的相同層且可與第一感測圖型12a為整體成型,且第二連接圖型13b可被定位在如同第二感測圖型12b所可定位處的相同層且可與第二感測圖型12b為整體成型。
在此情形中,絕緣層可被配置在第一感測圖型12a與第一連接圖型13a所形成處的該層及第二感測圖型12b與第二連接圖型13b所形成處的該層之間的整個觸控作用區。
圖2A與2B顯示其中第一與第二連接圖型13a與13b為彼此交叉的實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藉由對於其重疊第二連接圖型13b的路徑繞道而未與第二連接圖型13b交叉,第一連接圖型13a可將第一感測圖型12a為朝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在此情形中,絕緣層可被配置在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之間以提供絕緣。
圖3A與3B是說明沿著圖2A的線I-I’與II-II’所取得的觸控螢幕面板部分的放大截面圖。圖3A顯示沿著圖2A的線I-I’所取得的觸控螢幕面板主要部分的截面圖,且圖3B顯示沿著圖2A的線II-II’所取得的觸控螢幕面板的截面圖。
參考圖3A與3B,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及第一與第二連接圖型13a與13b是形成在觸控作用區101,且絕緣層14是配置在第一與第二連接圖型13a與13b之間以提供絕緣。由低電阻材料所作成的位置偵測線15是形成在觸控作用區101之外的非觸控作用區102。
絕緣層14是形成使得第一連接圖型13a的部分(例如: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2a之第一連接圖型13a的二端)為經暴露。當經暴露的第一連接圖型13a的二端為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2a,第一感測圖型12a是朝第一方向(例如:根據圖1的行方向)而彼此連接。
第二連接圖型13b是藉由通過絕緣層14的上部之上而與第二感測圖型12b朝第二方向(例如:根據圖1的列方向)為整體成型。藉由此舉,第二感測圖型12b是朝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
圖3A與3B顯示其提供在具有如於圖2A所示的一層結構之觸控螢幕面板的感測圖型與連接圖型的截面實例,其中,為了描述實例,絕緣層14是配置在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之間的交叉部分。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來說,絕緣層可形成在整個觸控作用區之上,感測圖型(例如:第一感測圖型12a)可定位在不同層上,且用以連接感測圖型的連接圖型(例如:第一連接圖型13a)可透過在絕緣層中所形成的接觸孔而彼此電氣連接。
雖然圖3A與3B顯示其中第一連接圖型13a為定位在絕緣層14的下方且第二連接圖型13b為定位在絕緣層14的上方之實例,第一連接圖型13a與第二連接圖型13b的位置可為反向。
觸控作用區101是透明的,俾使出自觸控螢幕面板之下方的顯示面板的光線是經由其而傳送。即,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第二連接圖型13b、及絕緣層14是由具有透射比為等於或高於預設透射比的透明材料所作成。在此,術語“透明”概括指其為完全透明或具有高透射比的性質。
為此目的,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及第二連接圖型13b可包括諸如ITO或IZO的透明導電材料,且絕緣層14可由諸如二氧化矽(SiO2)的透明絕緣材料所作成。
第一連接圖型13a可由類似於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及第二連接圖型13b的透明材料或類似於位置偵測線15的不透明的低電阻金屬所作成,其中,線寬度、長度、與其厚度可經控制以防止連接圖型13a被看到。
然而,由於諸如ITO與IZO的透明導電材料具有高的表面電阻,當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是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時,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可能是較差的。
因此,本發明的觀點是特徵在於,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之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多層結構,其具有由諸如ITO的透明導電材料(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諸如銀(Ag)的不透明導電材料(NTCO,non-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使得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為經改良。
舉例來說,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可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TCO所作成的二個第一電極層、及配置在該二個第一電極層之間且由NTCO所作成的一個第二電極層。
在此情形中,為了容易製造,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可具有相同的多層結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可具有不同結構。
舉例來說,朝螢幕的較長側方向而彼此連接且對電阻靈敏的第一感測圖型12a可具有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的多層結構,且第二感測圖型12b可具有其包括單一個第一電極層的單層結構。
此外,所有的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均可具有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的多層結構,且該多層結構與該等感測圖型的材料可為彼此不同。
由低電阻NTCO所作成的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被限制在預設範圍內以提供透射比。
舉例來說,當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被設定為500Å或更小,諸如:例如在10Å到500Å的範圍中。
尤其,當感測圖型12a與12b的電阻為降低且必須維持高透射比,可設置一個第二電極層且其厚度可為小於120Å。
舉例來說,第一感測圖型12a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或是包括其與第二感測圖型12b為整體形成且由如同第二感測圖型12b者的相同材料所作成的第二連接圖型13b)可具有三層的多層結構,其中第一電極層、第二電極層、與第一電極層為依序堆積成層,第一感測圖型12a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可具有ITO(300Å)、Ag(10到120Å)、與ITO(300Å)的三層結構。在此情形中,透過第一感測圖型12a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的光線透射比可保證為高於90%且表面電阻可為低於10Ω。
此外,當透射比為稍微降低且低的表面電阻為保證時,第一感測圖型12a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可具有ITO(300Å)、Ag(200到500Å)、與ITO (300Å)的分層結構。在此情形中,觸控螢幕面板可為可透放射線(radiolucent)且可作為鏡子。
即,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受限制,俾使由NTCO所作成的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根據對於觸控螢幕面板所期望的特徵與用途而受控制且出自下面的顯示面板的光線可為高於預定透射比(例如:包括可透放射線型式為高於50%)而傳送。
即,為了保證透射比,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受限制。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可為小於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發明觀點,朝不同方向彼此連接以形成觸控螢幕面板的第一感測圖型12a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可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TCO所作成的第一電極層與由NTCO所作成的第二電極層,第二電極層具有受限制的厚度以保證透射比。
藉由形成如上所述的此類結構,由下面的顯示面板所供應光線的透射比之降低可為最小化且感測圖型12a與12b的電阻可被降低以使得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精確度、與輸出循環可經改良。
圖4A到4E是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的種種實例的截面圖。
參考圖4A到4E,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即:第一及/或第二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包括由TC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12a1與由NTC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12a2。
舉例來說,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包括單個第一電極層12a1與單個第二電極層12a2,其中第二電極層12a2與第一電極層12a1是如於圖4A所示為 從下側面而依序堆積成層,或第一電極層12a1與第二電極層12a2是如於圖4B所示為從下側面而依序堆積成層。
即,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包括一個實例,其中第二電極層12a2是配置為低於第一電極層12a1或其中第二電極層12a2是配置在第一電極層12a1的上面。
此外,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更包括至少一個附加的第一電極層12a1及/或至少一個附加的第二電極層12a2。
舉例來說,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包括如於圖4C所示的二個第一電極層12a1與其配置在該二個第一電極層12a1之間的單個第二電極層12a2,或如於圖4D所示的二個第二電極層12a2與其配置在該二個第二電極層12a2之間的單個第一電極層12a1。
此外,感測圖型可更包括至少一個附加的第一電極層12a1與至少一個附加的第二電極層12a2。即,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包括至少二個第一電極層12a1與至少二個第二電極層12a2,可具有第一電極層12a1與第二電極層12a2為如於圖4E所示而交替堆積成層的結構。
圖4A顯示其中第一電極層12a1、第二電極層12a2、第一電極層12a1、與第二電極層12a2為依序堆積成層且以第一電極層12a1作為最低層而開始的多層結構,但是第一電極層12a1與第二電極層12a2的位置可為反向。
第一電極層12a1可由選自ITO、IZO、ITZO、與TCO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且第二電極層12a2可由選自銀(Ag)、金(Au)、錳(Mg)、銅(Cu)、鋁(Al)、鎳(Ni)與其合金之群組的低電阻NTCO所作成。
第二電極層12a2可由其具有受限制的厚度的NTCO所作成,俾使預定的透射比為保證。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12a2可具有厚度為小於第一電極層12a1的厚度。舉例來說,當第二電極層12a2是由銀(Ag)所作成,如關於圖3A與3B之上文所述,個別第二電極層12a2的厚度是設定在從10Å到120Å的範圍內以保證高的透射比,或是設定在從200Å到500Å的範圍內以降低表面電阻且實施可透放射線的觸控螢幕面板。
除了圖4A到4E的結構之外,感測圖型的多層結構可形成以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12a1與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12a2,俾使感測圖型的電阻可在滿足自下面顯示面板所供應光線的預定透射比之範圍內而降低且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可經改良。
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的平面圖,且圖6是說明圖5的觸控螢幕面板部分的截面圖。
參考圖5與6,觸控螢幕面板包括其形成在觸控作用區且分別朝第一方向及朝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的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110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210、及其定位在界定於觸控作用區之外的非觸控作用區且分別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10與第二感測圖型210的複數個位置偵測線120與220。
尤其,圖5與6顯示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的一個實例,其中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10與210是提供作為電阻式的觸控電極,其為朝縱向方向及朝横向方向以預定距離分開且朝第一方向(例如:朝列方向及朝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朝行方向)而延伸。
更詳細而言,根據此實施例的觸控螢幕面板包括:上基板100,其中朝第一方向而延伸的第一感測圖型110與其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10的第一 位置偵測線120為經形成;下基板200,其中朝第二方向而延伸的第二感測圖型210與其連接到第二感測圖型210的第二位置偵測線220為經形成;複數個點間隔物300,其定位在第一感測圖型110與第二感測圖型210之間且當提供觸控輸入而於觸碰位置提供在第一感測圖型110與第二感測圖型210之間的導電連接;及,黏著劑400,其接合上基板100與下基板200。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10與210彼此重疊且分開某個距離,且當未提供觸控輸入而維持其間的絕緣狀態。當觸碰位置為由觸控輸入所按壓時,第一感測圖型110是透過點間隔物300而在觸碰位置為導電連接到第二感測圖型210。此時,觸碰是否發生以及觸碰的位置是透過其經由連接到第一感測圖型110的第一位置偵測線120與連接到第二感測圖型210的第二位置偵測線220所感測的電壓而辨識。
甚至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10與210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TC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NTC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
由於在先前實施例中的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所提供的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的多層結構,已經用種種的方式描述多層結構的實施例,在此將不重複其說明。
因此,甚至在此實施例中,對於觸控螢幕面板的實施,朝不同方向而彼此連接的第一感測圖型110及/或第二感測圖型210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TCO所作成的第一電極層與由NTCO所作成的第二電極層,第二電極層具有厚度為受限制以提供預定透射比,使得關於觸控輸入的靈敏度可經改良。
另一方面,關於圖1到6所描述之根據本發明觀點的觸控螢幕面板可經形成在獨立的基板且附接到顯示裝置的上側面或是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為整體形成。
即,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包括顯示面板DISPLAY以及觸控螢幕面板TSP,顯示面板DISPLAY顯示影像,觸控螢幕面板TSP具有配置在顯示面板之上以接收觸控輸入的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12a或110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12b或210,其中觸控螢幕面板TSP可藉由形成觸控螢幕面板TSP的第一感測圖型12a或110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或210在顯示面板DISPLAY的上基板之上而與顯示面板DISPLAY為整體形成。
為此目的,如於圖7A所示,提供在具有一層結構的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TSP1的第一與第二感測圖型12a與12b及第一與第二連接圖型13a與13b可整體形成在顯示面板DISPLAY的上基板10之上。此外,雖然未顯示於圖7A,在二層的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中,第一或第二感測圖型12a或12b可整體形成在顯示面板DISPLAY的上基板10之上。
如於圖7B所示,提供在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TSP2的一些感測圖型(諸如例如:提供在電阻式觸控螢幕面板的下基板之上的第二感測圖型210)是形成在顯示面板DISPLAY的上基板200之上,使得觸控螢幕面板的下基板可與顯示面板的上基板200為整體形成。
即,觸控螢幕面板TSP是藉由形成該觸控螢幕面板的第一感測圖型12a或110及/或第二感測圖型12b或210在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而與顯示面板DISPLAY為整合,使得在觸控螢幕面板TSP與顯示面板DISPLAY之間的氣隙可 經移除,光線的透射比為經改良,且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的顯示裝置的厚度可經降低。
另一方面,雖然圖7A與7B是為了描述而說明其設置在觸控螢幕面板TSP下方的顯示面板DISPLAY為如同液晶顯示面板,此僅為一個實例。除了液晶顯示面板之外,顯示面板DISPLAY還可由顯示影像的種種顯示面板所實施,諸如: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於圖7A與7B,參考標號500指示液晶顯示面板的下基板,510與520分別指示像素電極與共同電極,530指示液晶層,540指示濾色器;且560指示外覆層。
由於液晶顯示面板結構為眾所週知,圖7A與7B簡單顯示液晶顯示面板且將省略其描述。
如上所述,當觸控螢幕面板TSP是與顯示面板DISPLAY為整合,光線的透射比可經改良且內建觸控螢幕面板的顯示裝置的厚度可經降低。
雖然已經顯示及描述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將由熟悉此技藝人士所理解的是,在沒有脫離本發明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可在此等實施例中作出變化,本發明的範疇是在申請專利範圍與其等效者中所界定。
10‧‧‧透明基板
12a‧‧‧第一感測圖型
12b‧‧‧第二感測圖型
13a‧‧‧第一連接圖型
13b‧‧‧第二連接圖型
14‧‧‧絕緣層
15‧‧‧位置偵測線
101‧‧‧觸控作用區
102‧‧‧非觸控作用區

Claims (22)

  1.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含:形成在觸控作用區中之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是朝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且該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是朝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及複數個位置偵測線,其定位在該觸控作用區之外的非觸控作用區,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各者是連接到該複數個位置偵測線之中的一者;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且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小於該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選自銀(Ag)、金(Au)、錳(Mg)、銅(Cu)、鋁(Al)、鎳(Ni)、與其合金組成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10Å到500Å的範圍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10Å到120Å的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200Å到500Å的範圍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極層是由選自銦鈦氧化物(ITO)與銦鋅氧化物(IZO)組成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多層結構包括第一電極層與其配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之下的第二電極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多層結構包括第一電極層與其配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之上的第二電極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多層結構包括該等第一電極層中的二者與其配置在該二個第一電極層之間的第二電極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多層結構包括該等第二電極層中的二者與配置在該等二個第二電極層之間的第一電極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多層結構包括該等第一電極層中的至少二者與該等第二電極層中的至少二者,且其中該至少二個第一電極層與該至少二個第二電極層是交替堆積成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所有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均具有包括第一與第二電極層的多層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具有相同的多層結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是交替配置在該觸控作用區以形成電容式感 測格,俾使定位沿著相同列或沿著相同行的該等第一感測圖型是藉由其配置在該列或在該行的第一連接圖型為朝該第一方向而彼此連接,且俾使定位在相同列或在相同行的該等第二感測圖型是藉由其配置沿著該列或沿著該行的第二連接圖型為朝與該第一方向交叉的該第二方向而彼此連接。
  15.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含:複數個隔開的第一感測圖型,其朝第一方向延伸越過該觸控螢幕面板;及複數個隔開的第二感測圖型,其朝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越過該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該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是朝分別垂直於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而彼此隔開以形成電阻式觸控電極;且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觸控螢幕面板,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是形成在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該顯示面板是定位在該觸控螢幕面板之下,俾使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該至少一者是與該顯示面板為整合。
  17.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顯示面板,其顯示影像;及 觸控螢幕面板,其配置在該顯示面板上且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圖型與複數個第二感測圖型;其中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些者是形成在該顯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使得該顯示面板是與該觸控螢幕面板為整合;且該等第一感測圖型與第二感測圖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非透明導電材料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且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小於該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選自銀(Ag)、金(Au)、錳(Mg)、銅(Cu)、鋁(Al)、鎳(Ni)、與其合金之群組的材料所作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10Å到500Å的範圍內。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10Å到120Å的範圍內。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極層是由銀(Ag)所作成,且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在從200Å到500Å的範圍內。
  22. 一種觸控螢幕面板,其包含:複數個感測圖型,其具有多層結構,其包括由銦鈦氧化物(ITO)或銦鋅氧化物(IZO)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一電極層與由銀(Ag)、金(Au)、錳(Mg)、銅(Cu)、鋁 (Al)、鎳(Ni)或其合金所作成的至少一個第二電極層,其中該第二電極層的厚度是小於該第一電極層的厚度。
TW099146337A 2010-06-01 2010-12-28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TWI525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51677A KR101142566B1 (ko) 2010-06-01 2010-06-01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111A TW201145111A (en) 2011-12-16
TWI525487B true TWI525487B (zh) 2016-03-11

Family

ID=45021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6337A TWI525487B (zh) 2010-06-01 2010-12-28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91994A1 (zh)
JP (1) JP2011253519A (zh)
KR (1) KR101142566B1 (zh)
TW (1) TWI5254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8501B1 (ko) * 2011-12-07 2018-10-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30075292A (ko) * 2011-12-27 2013-07-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KR101407877B1 (ko) * 2011-12-28 2014-06-1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전기적 특성이 우수한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 패널
KR20130114820A (ko) * 2012-04-10 2013-10-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WO2014005218A1 (en) * 2012-07-05 2014-01-09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 sensing display device
TWI503721B (zh) * 2013-05-09 2015-10-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電極裝置
CN104516614A (zh) * 2013-09-26 2015-04-15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103677413B (zh) * 2013-12-09 2016-09-2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65481B (zh) * 2014-01-06 2019-05-2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0483B (zh) 2014-02-18 2019-12-17 剑桥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压感触摸的触摸屏的功率模式的动态切换
CN106062684B (zh) 2014-03-05 2019-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102251775B1 (ko) 2014-07-18 2021-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접촉 감지 센서
KR102263975B1 (ko) 2014-12-16 2021-06-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80003B1 (ko) 2014-12-23 2022-12-21 케임브리지 터치 테크놀로지스 리미티드 압력감지 방식 터치 패널
GB2533667B (en) 2014-12-23 2017-07-19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CN105045452B (zh) * 2015-08-19 2018-0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及其阵列基板
JP3203140U (ja) * 2015-09-11 2016-03-17 鼎展電子股▲分▼有限公司 タッチ機能を有する映写幕
GB2544307B (en) 2015-11-12 2018-02-07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touchscreen panel
KR102513362B1 (ko) * 2015-12-11 2023-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GB2544353B (en) 2015-12-23 2018-02-21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US10282046B2 (en) 2015-12-23 2019-05-07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Pressure-sensitive touch panel
GB2547031B (en) 2016-02-05 2019-09-25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Touchscreen panel signal processing
KR102075065B1 (ko) * 2017-02-16 2020-02-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GB2565305A (en) 2017-08-08 2019-02-13 Cambridge Touch Tech Lt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pressure-sensing touch panel
US11093088B2 (en) 2017-08-08 2021-08-17 Cambridge Touch Technologies Lt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pressure-sensing touch panel
KR102409433B1 (ko) 2017-11-03 2022-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7892A (ja) * 1995-08-24 1997-03-04 Mitsui Toatsu Chem Inc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
JPH1024520A (ja) * 1996-07-11 1998-01-2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
JPH10278159A (ja) * 1997-04-08 1998-10-20 Mitsui Chem Inc 透明導電性薄膜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H11167097A (ja) * 1997-12-03 1999-06-22 Seiko Epson Corp 入力機能付液晶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入力機能付液晶表示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DE60328798D1 (de) * 2003-12-16 2009-09-24 Asulab 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ansparenten Elements mit unsichtbaren Elektroden
JP2007272259A (ja) * 2004-04-08 2007-10-18 Gunze Ltd 透明タッチスイッチ
JP5103944B2 (ja) * 2007-03-02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入力機能付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216726A (ja) * 2007-03-06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998919B2 (ja) 2007-06-14 2012-08-15 ソニー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US8624845B2 (en) * 2008-09-26 2014-01-0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pacitance touch screen
KR101528145B1 (ko) * 2008-12-11 2015-06-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00119321A (ko) * 2009-04-30 2010-1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8730184B2 (en) * 2009-12-16 2014-05-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itive device with multilayer electrode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1994A1 (en) 2011-12-01
KR20110131957A (ko) 2011-12-07
JP2011253519A (ja) 2011-12-15
TW201145111A (en) 2011-12-16
KR101142566B1 (ko) 201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487B (zh)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顯示裝置
KR101142664B1 (ko) 터치패널 일체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39473B2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585240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10249655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6022755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KR10230321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623894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KR10104088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501985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装置
TWI417779B (zh) 觸控式面板以及具有該面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WO2011013279A1 (ja) 電極基板、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94937B1 (ko)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022185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502244B (zh) 觸控螢幕面板
KR10197608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874951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JP2010020749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53710B (zh) 觸控螢幕面板
TWI520020B (zh) 觸控螢幕面板
US9791982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having compensation patterns
KR102377905B1 (ko) 평판표시장치
TWI604343B (zh) 觸控螢幕面板及具有其之影像顯示裝置
JP5882962B2 (ja) 入力装置
US20110242019A1 (en) Touch screen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