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987B -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2987B
TWI522987B TW100107794A TW100107794A TWI522987B TW I522987 B TWI522987 B TW I522987B TW 100107794 A TW100107794 A TW 100107794A TW 100107794 A TW100107794 A TW 100107794A TW I522987 B TWI522987 B TW I522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data
lin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2792A (en
Inventor
太田人嗣
Original Assignee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4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2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29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近年來,提出有各種使用稱為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t,電致發光)元件或發光聚合物元件等之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稱為「OLED」)元件等發光元件之發光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可於面板之一面與另一面同時顯示不同圖像之兩面發光型之發光裝置。
圖16係表示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發光裝置中之像素電路之構成的圖。如圖16所示,該像素電路包含:彼此串聯連接之第1驅動電晶體122及第1發光元件12a;第1保持電容CT,其介於第1驅動電晶體122之閘極-源極間;第1選擇電晶體120,其設置於第1驅動電晶體122之閘極與第1資料線102T之間;彼此串聯連接之第2驅動電晶體123及第2發光元件12b;第2保持電容CB,其介於第2驅動電晶體123之閘極-源極間;及第2選擇電晶體121,其設置於第2驅動電晶體123之閘極與第2資料線102B之間。第1發光元件12a之出射光係自面板之一面射出,第2發光元件12b之出射光係自面板之另一面射出,藉此實現兩面發光。
第1選擇電晶體120之閘極連接於第1掃描線101T。於選擇第1掃描線101T時,第1選擇電晶體120成為導通狀態,第1資料線102T與第1驅動電晶體122之閘極導通。此時,對第1資料線102T輸出與第1發光元件12a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資料電位Da,因此對第1驅動電晶體122之閘極供給該資料電位Da。藉此,與資料電位Da相對應之驅動電流於第1發光元件12a中流動,第1發光元件12a以與該驅動電流相對應之亮度進行發光。
又,第2選擇電晶體121之閘極連接於第2掃描線101B。當選擇第2掃描線101B時,第2選擇電晶體121成為導通狀態,第2資料線102B與第2驅動電晶體123之閘極導通。此時,對第2資料線102B輸出與第2發光元件12b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資料電位Db,因此對第2驅動電晶體123之閘極供給該資料電位Db。藉此,與資料電位Db相對應之驅動電流於第2發光元件12b中流動,第2發光元件12b以與該驅動電流相對應之亮度進行發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28077號公報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中,每一像素需要2根資料線(102T、102B),因此難以減少每一像素之面積。因此,存在實現圖像之高精細化之方面不利之問題。
鑒於以上情形,本發明以提供一種可進行高精細化之兩面發光型之發光裝置為解決課題。
為解決以上課題,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特徵在於:包含配置於基板上之像素電路及資料線,像素電路包含與第1供電線(例如圖2之高位側電源線16)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第1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之第1開關元件,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一面側(例如第1基板31側)射出;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第2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之第2開關元件,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另一面側(例如第2基板32側)射出。
本發明中,用以產生顯示於基板之一面側之圖像之第1電路、與用以產生顯示於基板之另一面側之圖像之第2電路共有1根資料線,因此與分別設置有對應於第1電路之資料線及對應於第2電路之資料線之態樣(針對每一像素設置2根資料線之態樣)相比,可減少每一像素之面積。藉此,有實現圖像之高精細化之優點。
作為本發明之具體態樣,更包含驅動像素電路之驅動電路,驅動電路係於第1期間內,將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將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並且將與第1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1資料電位輸出至資料線;且於第1期間之後之第2期間內,將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將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並且將與第2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2資料電位輸出至資料線。該態樣中,於第1期間內,輸出至資料線之第1資料電位經由導通狀態之第1開關元件而供給至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藉此,與第1資料電位相對應之驅動電流於第1發光元件中流動,第1發光元件以與該驅動電流相對應之亮度進行發光。又,於第2期間內,輸出至資料線之第2資料電位經由導通狀態之第2開關元件而供給至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藉此,與第2資料電位相對應之驅動電流於第2發光元件中流動,第2發光元件以與該驅動電流相對應之亮度進行發光。即,根據該態樣,可提供一種能夠準確地進行基板之一面側之顯示與另一面側之顯示且可進行高精細化之發光裝置。
又,作為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其他態樣,其特徵在於包含:複數之第1掃描線,其等分別於第1方向上延伸;複數之第2掃描線,其等與複數之第1掃描線1對1地對應設置;複數之資料線,其等分別於與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延伸;複數之像素電路,其等對應於複數之第1掃描線及第2掃描線與複數之資料線之交叉而配置;及驅動電路,其驅動各像素電路;各像素電路係配置於基板上,且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第1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第1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1開關元件,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一面側射出;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第2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第2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2開關元件,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驅動電路係於各選擇期間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各資料線。
該態樣中,驅動電路可藉由將各第1掃描線之選擇方向與各第2掃描線之選擇方向設為彼此相反之方向,而同時具備自基板之一面側觀察到顯示於該一面側之圖像時之狀態、與自基板之另一面側觀察到顯示於該另一面側之圖像時之狀態。即,根據該態樣,可防止顯示於基板之一面側之圖像、與顯示於另一面側之圖像反轉。
本發明之發光裝置可用於各種電子機器。電子機器之典型例係將發光裝置用作顯示裝置之機器。作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可例示個人電腦或行動電話。
本發明亦可特定為驅動發光裝置之方法。本發明之驅動方法係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該發光裝置構成為包含配置於基板上之像素電路及資料線,像素電路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第1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之第1開關元件,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一面側射出;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第2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之第2開關元件,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該驅動方法係於第1期間內,將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將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並且將與第1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1資料電位輸出至資料線;且於第1期間之後之第2期間內,將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將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並且將與第2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2資料電位輸出至資料線。藉由以上之驅動方法,亦獲得與本發明之發光裝置相同之效果。
又,作為本發明之驅動方法之其他態樣,亦可設為下述態樣,其係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該發光裝置構成為包含:分別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複數之第1掃描線、與複數之第1掃描線1對1地對應設置之複數之第2掃描線、分別於與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延伸之複數之資料線、及對應於複數之第1掃描線及第2掃描線與複數之資料線之交叉而配置之複數之像素電路;各像素電路包含配置於基板上且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第1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第1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1開關元件,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一面側射出;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第2發光元件與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第2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2開關元件,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該驅動方法係於各選擇期間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各資料線。藉由以上之驅動方法,亦獲得與本發明之發光裝置相同之效果。
<A:第1實施形態>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100之方塊圖。發光裝置100係作為顯示圖像之顯示裝置而搭載於電子機器中。如圖1所示,發光裝置100包含排列有複數之像素電路P之元件部10、及驅動各像素電路P之驅動電路20。驅動電路20係包含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及資料線驅動電路26而構成。驅動電路20例如分散安裝於複數之積體電路中。然而,驅動電路20之至少一部分可與像素電路P一併由形成於基板上之薄膜電晶體所構成。
於元件部10中,形成有於X方向上延伸之m根第1掃描線11、與各第1掃描線11成對地於X方向上延伸之m根第2掃描線12、及於與X方向交叉之Y方向上延伸之n根資料線14(m、n為自然數)。複數之像素電路P係配置於複數之第1掃描線11及第2掃描線12與複數之資料線14之交叉處,且排列成縱m列×橫n行之行列狀。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將第1掃描信號GWT[1]~GWT[m]輸出至各第1掃描線11。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將第2掃描信號GWB[1]~GWB[m]輸出至各第2掃描線12。資料線驅動電路26將與由各像素電路P所指定之灰階(以下稱為「指定灰階」)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1]~VX[n]輸出至各資料線14。之後,對該等之具體內容加以敍述。
圖2係像素電路P之電路圖。圖2中,僅代表性地圖示位於第i列(i=1~m)之第j行(j=1~n)之1個像素電路P。如圖1所示,像素電路P係包含分別與供給有高位側之電源電位VDD之高位側供電線16、及供給有低位側之電源電位VCT(<VDD)之低位側供電線18相對應地配置之第1電路Tp及第2電路Bp而構成。再者,於小型面板之情形時,將陰極遍及所有像素而於一面設置,因此有時低位側供電線18不設置於顯示區。另一方面,於大型面板之情形時,有時於顯示區設置低位側供電線18作為輔助陰極線。
如圖2所示,第1電路Tp係包含第1發光元件E1、第1驅動電晶體DrT、保持電容Ca、及第1開關元件GT而構成。第1發光元件E1與第1驅動電晶體DrT係串聯配置於將高位側供電線16與低位側供電線18連結之路徑上。第1發光元件E1係於相對向之陽極與陰極之間插入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se)材料之發光層之OLED元件。
第1驅動電晶體DrT係源極連接於高位側電源線16、並且汲極連接於第1發光元件E1之陽極之P通道型之電晶體(例如薄膜電晶體)。保持電容Ca係介於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閘極與源極之間。
第1開關元件GT係介於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閘極與第j行之資料線14之間,控制兩者之電性連接(導通/非導通)。如圖2所示,例如將P通道型之電晶體(例如薄膜電晶體)較佳地用作第1開關元件GT。屬於第i列之n個像素電路P之各個第1開關元件GT之閘極係共同地與第i列之第1掃描線11連接。
另一方面,如圖2所示,第2電路Bp係包含第2發光元件E2、第2驅動電晶體DrB、保持電容Cb、及第2開關元件GB而構成。第2發光元件E2與第2驅動電晶體DrB係串聯配置於將高位側供電線16與低位側供電線18連結之路徑上。第2發光元件E2為OLED元件。
第2驅動電晶體DrB係源極連接於高位側電源線16、並且汲極連接於第2發光元件E2之陽極之P通道型之電晶體(例如薄膜電晶體)。保持電容Cb係介於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閘極與源極之間。
第2開關元件GB係介於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閘極與第j行之資料線14之間,控制兩者之電性連接(導通/非導通)。如圖2所示,例如將P通道型之電晶體(例如薄膜電晶體)較佳地用作第2開關元件GB。屬於第i列之n個像素電路P之各個第2開關元件GB之閘極係共同地相對於第i列之第2掃描線12連接。
圖3係上述像素電路P之剖面圖。本實施形態中,成為於彼此對向之第1基板31及第2基板32之間配置有各像素電路P之構成。第1基板31及第2基板32係由玻璃等具有透光性之材料所構成。本實施形態中,各像素電路P之第1發光元件E1之出射光係自第1基板31側射出,各像素電路P之第2發光元件E2之出射光係自第2基板側32射出。以下,對具體內容進行說明。再者,於在第2基板32上設置構成像素電路之元件,且將第1基板31用作保護基板之情形時,作為第1基板31之代替手段,亦可使用包含有機物或無機物之薄膜之保護膜。
如圖3所示,於第2基板32上形成有像素電路P中所包含之各種電晶體。此處,代表性地圖示第1驅動電晶體DrT及第2驅動電晶體DrB。第1驅動電晶體DrT包含於第2基板32之表面由半導體材料所形成之半導體層41、及夾持覆蓋半導體層41之閘極絕緣層F0而與半導體層41相對向之閘極電極42。半導體層41係例如對非晶矽進行雷射退火而形成之多晶矽之膜體。閘極電極42係由第1絕緣層F1所覆蓋。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汲極電極43及源極電極44係藉由鋁等低電阻之金屬而形成於第1絕緣層F1之面上,並且經由接觸孔而與半導體層41(汲極區域及源極區域)導通。
第2驅動電晶體DrB包含於第2基板32之表面由半導體材料所形成之半導體層51、及夾持覆蓋半導體層51之閘極絕緣層F0而與半導體層51相對向之閘極電極52。與第1驅動電晶體DrT同樣地,閘極電極52係由第1絕緣層F1所覆蓋。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汲極電極53及源極電極54係藉由鋁等低電阻之金屬而形成於第1絕緣層F1之面上,並且經由接觸孔而與半導體層51(汲極區域及源極區域)導通。
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汲極電極43及源極電極44、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汲極電極53及源極電極54係由平坦化層H1所覆蓋。於平坦化層H1之面上,彼此離開地形成有構成第1發光元件E1之陽極之第1像素電極61、及構成第2發光元件E2之陽極之第2像素電極62。第1像素電極61與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汲極電極43係經由平坦化層H1中所形成之接觸孔CH1而連接。又,第2像素電極62與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汲極電極53係經由平坦化層H1中所形成之另一接觸孔CH2而連接。
於第1像素電極61及第2像素電極62上,形成有有機觸排70(分隔件)。該有機觸排70係將第2基板31之表面上之空間按照各像素電路P分隔者,且係由絕緣性之透明材料例如丙烯酸、聚醯亞胺等所形成。於由有機觸排70所間隔出之第1像素電極61及第2像素電極62上,形成有電洞注入/傳輸層81與有機EL層82之積層體(發光功能層)。進而,以覆蓋各像素電路P之發光功能層及各有機觸排70之方式形成對向電極90。即,對向電極90係遍及複數之像素電路P而連續,且構成各像素電路P之第1發光元件E1及第2發光元件E2之陰極。
又,如圖3所示,於有機觸排70與平坦化層H1之間、及第1像素電極61與第2像素電極62之間,形成有包含SiO2等親液性材料之親液性控制層Ls。又,如圖3所示,於對向電極90上,形成有透明保護膜91。透明保護膜91係用以使出射光透射,並且防止來自外部之水分或氧之侵入之構件(阻氣構件),且可由氧化矽(SiOx)或氮化矽(SiNx)等所構成。於透明保護膜91上,形成有接著層92。接著層92具有於透明保護膜91上接著第1基板31之功能。
此處,如圖3所示,於第1像素電極61與平坦化層H1之間設置有第1遮光膜B1,以防止第1發光元件E1之出射光朝第2基板32側行進。更具體而言,第1遮光膜B1設置成覆蓋平坦化層H1之面上之區域中的來自第1發光元件E1之出射光可到達之區域(第1發光元件E1之發光區域)。第1遮光膜B1可由鋁、鉻等具有光反射性之材料所構成。藉此,自第1發光元件E1朝第2基板32側放射之光係被第1遮光膜B1反射而成為朝向第1基板31側之光,且與自第1發光元件E1朝第1基板31側放射之光一併通過對向電極90及第1基板31後朝外部出射。即,第1發光元件E1之出射光係自第1基板31側射出。
進而,如圖3所示,於對向電極90之面上設置有第2遮光膜B2,以防止第2發光元件E2之出射光朝第1基板31側行進。更具體而言,第2遮光膜B2設置成覆蓋對向電極90之面上之區域中的第2發光元件E2之出射光可到達之區域(第2發光元件E2之發光區域)。第2遮光膜B2可由鋁、鉻等具有光反射性之材料所構成。藉此,自第2發光元件E2朝第1基板31側放射之光係被第2遮光膜B2反射而成為朝向第2基板32側之光,且與自第2發光元件E2朝第2基板32側放射之光一併通過第2像素電極62及第2基板32後朝外部出射。即,第2發光元件E2之出射光係自第2基板32側射出。
其次,一邊參照圖4,一邊對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所產生之各信號、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所產生之各信號、及資料線驅動電路26所產生之各信號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將垂直掃描期間內之m個水平掃描期間(H[1]~H[m])各自區分為第1選擇期間T1、與第1選擇期間T1之後之第2選擇期間T2。
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係於各第1選擇期間T1內,將第1掃描信號GWT[1]~GWT[m]依序設定為動作位準(低位準),藉此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第1掃描信號GWT[i]之朝低位準之轉移係表示第i列之第1掃描線11之選擇。若第1掃描信號GWT[i]遷移至低位準,則屬於第i列之n個像素電路P之各個第1開關元件GT同時變化為導通狀態。
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係於各第2選擇期間T2內,將第2掃描信號GWB[1]~GWB[m]依序設定為動作位準(低位準),藉此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第2掃描信號GWB[i]之朝低位準之轉移係表示第i列之第2掃描線12之選擇。若第2掃描信號GWB[i]遷移至低位準,則屬於第i列之n個像素電路P之各個第2開關元件GB同時變化為導通狀態。
資料線驅動電路26係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產生與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及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所選擇之1列(n個)像素電路P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1]~VX[n],並輸出至各資料線14。如圖4所示,於選擇第i列之水平掃描期間H[i]內之第1選擇期間T1內,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係設定為與位於第i列之第j行之像素電路P之第1發光元件E1之指定灰階相對應的值DT[i,j]。又,於水平掃描期間H[i]內之第2選擇期間T2內,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係設定為與位於第i列之第j行之像素電路P之第2發光元件E2之指定灰階相對應的值DB[i,j]。
其次,著眼於第i列之第j行之像素電路P,對發光裝置100之具體動作(驅動方法)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若垂直掃描期間內之第i個水平掃描期間H[i]之第1選擇期間T1開始,則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將輸出至第i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i]設定為低位準(動作位準)。另一方面,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將輸出至第i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i]設定為高位準(非動作位準)。因此,如圖5所示,第1開關元件GT成為導通狀態,另一方面,第2開關元件GB成為斷開狀態。又,如圖4及圖5所示,資料線驅動電路26將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設定為與第1發光元件E1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電位DT[i,j]。
此時,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閘極係經由導通狀態之第1開關元件GT而導通至第j行之資料線14,因此將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閘極之電位VG1設定為電位DT[i,j]。藉此,於第1驅動電晶體DrT中產生與該電位DT[i,j]相對應之驅動電流Id1,且該產生之驅動電流Id1於第1發光元件E1中流動。第1發光元件E1以與驅動電流Id1相對應之亮度進行發光。
其後,若第1選擇期間T1結束,第2選擇期間T2開始,則如圖4所示,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將第1掃描信號GWT[i]設定為非動作位準(高位準)。另一方面,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將第2掃描信號GWB[i]設定為動作位準(低位準)。因此,如圖6所示,第1開關元件GT成為斷開狀態,另一方面,第2開關元件GB成為導通狀態。此處,即便第1開關元件GT成為斷開狀態,第1驅動電晶體DrT之閘極之電位VG1亦藉由保持電容Ca而維持為第1選擇期間T1之終點時之電位DT[i,j],因此第1發光元件E1中持續流動上述驅動電流Id1。即,第1發光元件E1係於直至下一垂直掃描期間內之第i個水平掃描期間H[i]之第1期間T1開始為止之期間內,以與上述驅動電流Id1相對應之亮度持續發光。
又,如圖4及圖5所示,於水平掃描期間H[i]之第2選擇期間T2內,資料線驅動電路26將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設定為與第2發光元件E2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電位DB[i,j]。此時,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閘極係經由導通狀態之第2開關元件GB而導通至第j行之資料線14,因此將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閘極之電位VG2設定為電位DB[i,j]。藉此,於第2驅動電晶體DrB中產生與該電位DB[i,j]相對應之驅動電流Id2,且該產生之驅動電流Id2於第2發光元件E2中流動。第2發光元件E2以與驅動電流Id2相對應之亮度發光。
如圖4所示,若水平掃描期間H[i]之第2選擇期間T2結束,則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將第2掃描信號GWB[i]設定為非動作位準(高位準)。因此,第2開關元件GB成為斷開狀態。即便第2開關元件GB成為斷開狀態,第2驅動電晶體DrB之閘極之電位VG2亦藉由保持電容Cb而維持為第2選擇期間T2之終點時之電位DB[i,j],因此於第2發光元件E2中持續流動上述驅動電流Id2。即,第2發光元件E2係於直至下一垂直掃描期間內之第i個水平掃描期間H[i]之第2期間T2開始為止之期間內,以與上述驅動電流Id2相對應之亮度持續發光。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本實施形態之各像素電路P中,用以產生於第1基板31側顯示之圖像之第1電路Tp、與用以產生於第2基板32側顯示之圖像之第2電路Bp係共有1根資料線14,因此與分別設置有對應於第1電路Tp之資料線及對應於第2電路Bp之資料線之態樣(即,針對每一像素設置有2根資料線之態樣)相比,可減少每一像素之面積。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與針對每一像素設置有2根資料線之態樣相比,具有可實現圖像之高精細化之優點。
<B: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中,於下述方面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不同:應於第1基板31側(以下,稱為「面板之表面側」)及第2基板32側(以下,稱為「面板之背面側」)之各個顯示之圖像相同,且驅動電路20係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各資料線14。以下,對具體內容進行說明。
圖7係用以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之具體動作之時序圖。如圖7所示,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係於垂直掃描期間內之m個水平掃描期間(H[1]~H[m])各自內,將第1掃描信號GWT[1]~GWT[m]依序設定為動作位準(低位準),藉此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更具體而言,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22係以第1列→第2列→...→第m列之順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即,於第1個水平掃描期間H[1]內,將輸出至第1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1]設定為低位準,於第2個水平掃描期間H[2]內,將輸出至第2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2]設定為低位準,於第m個水平掃描期間H[m]內,將輸出至第m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m]設定為低位準。
又,如圖7所示,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係於垂直掃描期間內之m個水平掃描期間(H[1]~H[m])各自內,自與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更具體而言,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24係以第m列→第(m-1)列→...→第1列之順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即,於第1個水平掃描期間H[1]內,將輸出至第m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m]設定為低位準,於第2個水平掃描期間H[2]內,將輸出至第(m-1)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m-1]設定為低位準,於第m個水平掃描期間H[m]內,將輸出至第1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1]設定為低位準。
進而,資料線驅動電路26係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產生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並朝各資料線14輸出。此處,於第i個水平掃描期間H[i]內,將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記作D[i,j]。如圖7所示,例如於垂直掃描期間內之第1個水平掃描期間H[1]內,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成為D[1,j],於第2個水平掃描期間H[2]內輸出至第j行之資料線14之資料電位VX[j]之值成為D[2,j]。
此時,假設下述態樣(稱為「對比例」):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相同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各資料線14。圖8係表示對比例之具體動作之時序圖。對比例中,於垂直掃描期間內之第i個水平掃描期間H[i]內,同時選擇第i列之第1掃描線11與第i列之第2掃描線12。如圖8所示,例如於第1個水平掃描期間H[1]內,將輸出至第1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1]、及輸出至第1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1]同時設定為低位準,於第2個水平掃描期間H[2]內,將輸出至第2列之第1掃描線11之第1掃描信號GWT[2]、及輸出至第2列之第2掃描線12之第2掃描信號GWB[2]同時設定為低位準。
圖9係於對比例中,自面板之表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D時之平面圖。圖10係於對比例中,自面板之背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D時之平面圖。如上所述,於對比例中,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與各第2掃描線12之選擇方向為相同方向,因此如圖9及圖10所示,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D、與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D係左右反轉者(於圖像D為文字之情形時成為鏡像文字)而不佳。
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般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輸出至各資料線14,因此可使自面板之表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D時之狀態、與自面板之背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D時之狀態一致。圖11係於本實施形態中,自面板之表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D時之平面圖。圖12係於本實施形態中,自面板之背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D時之平面圖。如自圖11及圖12亦理解般,根據本實施形態,可防止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與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D成為左右反轉者。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面板之表面與背面顯示相同圖像,因此資料線驅動電路26無需分別輸出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之資料、與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之資料。因此,亦具有可減少資料線驅動電路26之消耗電力之優點。
<C:變形例>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例如可進行以下之變形。又,亦可組合以下所示之變形例中之2個以上之變形例。
(1) 變形例1
各像素電路P中所包含之各種電晶體之導電型為任意。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各像素電路P中所包含之各種電晶體全部由P通道型之電晶體所構成,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各像素電路P中所包含之各種電晶體亦可全部為N通道型。又,例如亦可使各像素電路P中所包含之各種電晶體中之一部分電晶體由P通道型所構成,其他之電晶體由N通道型所構成。
(2) 變形例2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驅動電路20(資料線驅動電路26)可使面板之表面側(第1基板31側)及面板之背面側(第2基板32側)中之任一者選擇性地發光。例如可於各第1選擇期間T1內,資料線驅動電路26產生與最低灰階(例如「黑」)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並輸出至各資料線14,藉此使面板之表面側(第1基板31側)成為非顯示狀態(僅顯示黑之狀態)。同樣地,亦可於各第2選擇期間T2內,資料線驅動電路26產生與最低灰階相對應之資料電位VX並輸出至各資料線14,藉此使面板之背面側(第2基板32側)成為非顯示狀態。
(3) 變形例3
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係自第1列之第1掃描線11朝向第m列之第1掃描線11之方向,另一方面,各第2掃描線12之選擇方向係自第m列之第2掃描線12朝向第1列之第2掃描線12之方向,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使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為自第m列之第1掃描線11朝向第1列之第1掃描線11之方向,另一方面,使各第2掃描線12之選擇方向為自第1列之第2掃描線12朝向第m列之第2掃描線12之方向。總之,於各水平掃描期間H內,依序選擇各第1掃描線11,並且自與各第1掃描線11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各第2掃描線12即可。
(4) 變形例3
發光元件E(E1及E2)可為OLED元件,亦可為無機發光二極體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總之,可將根據電能之供給(電場之施加或電流之供給)而發光之所有元件用作本發明之發光元件。
<D:應用例>
其次,對使用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電子機器進行說明。圖13係表示將以上說明之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100用作顯示裝置之便攜型之個人電腦之構成的立體圖。個人電腦2000包含作為顯示裝置之發光裝置100與本體部2010。於本體部2010中,設置有電源開關2001及鍵盤2002。該發光裝置100係使用OLED元件作為發光元件E,因此可顯示視角較廣且易看之畫面。
圖14中,表示將以上說明之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100用作顯示裝置之行動電話之構成。行動電話3000包含複數之操作按鈕3001、滾動按鈕(scroll button)3002、及發光裝置100。藉由操作滾動按鈕3002,而滾動顯示於發光裝置100之畫面。
圖15中,表示將以上說明之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100用作顯示裝置之便攜式資訊終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之構成。便攜式資訊終端4000包含複數之操作按鈕4001、電源開關4002、及發光裝置100。若操作電源開關4002,則將住址名簿或日程表等各種資訊顯示於發光裝置10。
再者,作為使用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電子機器,除圖13至圖15所示者以外,可列舉:數位靜態相機、電視、攝像機、汽車導航裝置、尋呼機、電子記事簿、電子紙、計算器、文字處理器、工作站、電視電話、POS(point-of-sale,銷售點)終端、印表機、掃描儀、影印機、視訊播放器、包含觸控面板之機器等。
10...元件部
11...第1掃描線
12...第2掃描線
12a...第1發光元件
12b...第2發光元件
14...資料線
16...高位側電源線
18...低位側電源線
20...驅動電路
22...第1掃描線驅動電路
24...第2掃描線驅動電路
26...資料線驅動電路
31...第1基板
32...第2基板
41、51...半導體層
42、52...閘極電極
43、53...汲極電極
44、54...源極電極
61...第1像素電極
62...第2像素電極
70...有機觸排
81...電洞注入/傳輸層
82...有機EL層
90...對向電極
91...透明保護膜
92...接著層
100...發光裝置
101B...第2掃描線
101T...第1掃描線
102B...第2資料線
102T...第1資料線
120...第1選擇電晶體
121...第2選擇電晶體
122...第1驅動電晶體
123...第2驅動電晶體
2000...個人電腦
2001...電源開關
2002...鍵盤
2010...本體部
3000...行動電話
3001...操作按鈕
3002...滾動按鈕
4000...便攜式資訊終端
4001...操作按鈕
4002...電源開關
Bp...第2電路
B1...第1遮光膜
B2...第2遮光膜
Ca、Cb...保持電容
CB...第2保持電容
CH1、CH2...接觸孔
CT...第1保持電容
D...圖像
Da、Db...資料電位
DrB...第2驅動電晶體
DrT...第1驅動電晶體
DT、DB、VG1、VG2...電位
E1...第1發光元件
E2...第2發光元件
F0...閘極絕緣層
F1...第1絕緣層
GB...第2開關元件
GT...第1開關元件
GWB...第2掃描信號
GWT...第1掃描信號
H...水平掃描期間
H1...平坦化層
Id1...驅動電流
Ls...親液性控制層
P...像素電路
Tp...第1電路
T1...第1選擇期間
T2...第2選擇期間
VCT...低位側之電源電位
VDD...高位側之電源電位
VX...資料電位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之方塊圖。
圖2係像素電路之電路圖。
圖3係像素電路之剖面圖。
圖4係用以說明驅動電路所產生之各信號之圖。
圖5係用以說明第1選擇期間內之像素電路之動作之圖。
圖6係用以說明第2選擇期間內之像素電路之動作之圖。
圖7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發光裝置之動作之時序圖。
圖8係用以說明對比例之動作之時序圖。
圖9係於對比例中,自面板之表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時之平面圖。
圖10係於對比例中,自面板之背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時之平面圖。
圖11係於第2實施形態中,自面板之表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表面側之圖像時之平面圖。
圖12係於第2實施形態中,自面板之背面側觀察顯示於面板之背面側之圖像時之平面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之具體形態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之具體形態之立體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電子機器之具體形態之立體圖。
圖16係表示先前之發光裝置中之像素電路之構成之圖。
11...第1掃描線
12...第2掃描線
14...資料線
16...高位側電源線
18...低位側電源線
Bp...第2電路
Ca、Cb...保持電容
DrB...第2驅動電晶體
DrT...第1驅動電晶體
E1...第1發光元件
E2...第2發光元件
GB...第2開關元件
GT...第1開關元件
GWB...第2掃描信號
GWT...第1掃描信號
P...像素電路
Tp...第1電路
VCT...低位側之電源電位
VDD...高位側之電源電位
VX...資料電位

Claims (5)

  1. 一種發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像素電路,其係配置於基板上;及資料線;且上述像素電路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上述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1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上述資料線之間之第1開關元件,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一面側射出;上述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2之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上述資料線之間之第2開關元件,上述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上述發光裝置進而包含驅動上述像素電路之驅動電路;上述驅動電路係:於第1期間內,將上述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將上述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並且將與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1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資料線,且於上述第1期間之後之第2期間內,將上述第1開關元 件設定為斷開狀態,將上述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並且將與上述第2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2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資料線。
  2. 一種發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複數之第1掃描線,其等係分別於第1方向上延伸;複數之第2掃描線,其等係與上述複數之第1掃描線1對1地對應設置;複數之資料線,其等係分別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延伸;複數之像素電路,其等係對應於上述複數之第1掃描線及第2掃描線與上述複數之資料線之交叉而配置;及驅動電路,其係驅動上述各像素電路;上述各像素電路係配置於基板上,且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上述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1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上述第1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1開關元件,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一面側射出;上述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2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上述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上述第2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2開關元件,上述第 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上述驅動電路係於各選擇期間內,依序選擇上述各第1掃描線,並且自與上述各第1掃描線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上述各第2掃描線,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各資料線。
  3. 一種電子機器,其包含如請求項1或2之發光裝置。
  4. 一種驅動方法,其係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該發光裝置構成為包含配置於基板上之像素電路、及資料線;上述像素電路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上述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1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之第1開關元件,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一面側射出;上述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2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上述資料線之間之第2開關元件,上述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且該驅動方法之特徵在於:於第1期間內,將上述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將上述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並且將與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1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資料線,且 於上述第1期間之後之第2期間內,將上述第1開關元件設定為斷開狀態,將上述第2開關元件設定為導通狀態,並且將與上述第2發光元件之指定灰階相對應之第2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資料線。
  5. 一種驅動方法,其係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該發光裝置構成為包含:分別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複數之第1掃描線、與上述複數之第1掃描線1對1地對應設置之複數之第2掃描線、分別於與上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上延伸之複數之資料線、及對應於上述複數之第1掃描線及第2掃描線與上述複數之資料線之交叉而配置之複數之像素電路;上述各像素電路係配置於基板上,且包含與第1供電線相對應而分別配置之第1電路及第2電路;上述第1電路包含:第1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1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1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1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上述第1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1開關元件,上述第1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一面側射出;上述第2電路包含:第2發光元件、連接於上述第2發光元件與上述第1供電線之間之第2驅動電晶體、及設置於上述第2驅動電晶體之閘極與上述資料線之間且於選擇上述第2掃描線時使兩者導通之第2開關元件,上述第2發光元件之出射光係自上述基板之另一面側射出;且該驅動方法之特徵在於:於各選擇期間內,依序選擇上述各第1掃描線,並且 自與上述各第1掃描線之選擇方向相反之方向依序選擇上述各第2掃描線,將與圖像資料相對應之資料電位輸出至上述各資料線。
TW100107794A 2010-03-11 2011-03-08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TWI522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4098A JP5589452B2 (ja) 2010-03-11 2010-03-11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2792A TW201142792A (en) 2011-12-01
TWI522987B true TWI522987B (zh) 2016-02-21

Family

ID=4455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7794A TWI522987B (zh) 2010-03-11 2011-03-08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221789A1 (zh)
JP (1) JP5589452B2 (zh)
KR (1) KR20110102826A (zh)
CN (1) CN102194407A (zh)
TW (1) TWI522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0010B2 (ja) * 2003-01-24 2010-03-1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JP5939076B2 (ja) * 2012-07-31 2016-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40050927A (ko) 2012-10-22 2014-04-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255973B2 (ja) * 2013-12-18 2018-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064143B (zh) * 2014-06-13 2017-02-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134426B (zh) 2014-07-07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2205700B1 (ko) * 2014-07-16 2021-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112427B (zh) * 2014-07-21 2017-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361862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102380158B1 (ko) * 2015-04-24 2022-03-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791661B2 (ja) * 2015-08-07 2020-11-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
KR102526355B1 (ko) * 2016-09-22 2023-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80077758A (ko) * 2016-12-29 2018-07-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354583B2 (en) * 2017-02-22 2019-07-16 Int Tech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8877664A (zh) * 2017-05-12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7452335B (zh) * 2017-09-22 2019-11-2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oled显示面板
KR102615606B1 (ko) 2018-11-12 2023-12-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09599064B (zh) * 2018-12-29 2020-08-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10400542B (zh) * 2019-08-30 2021-03-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50630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62589B (zh) * 2020-12-25 2022-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13096581B (zh) * 2021-04-16 2022-09-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24629A1 (en) * 2021-10-20 2023-04-20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6226A (ja) * 1999-12-27 2001-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CN1643560A (zh) * 2002-03-13 2005-07-2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JP4477400B2 (ja) * 2003-04-07 2010-06-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138964B2 (en) * 2003-12-30 2006-11-21 Au Optronics Corp. Mobile unit with dual panel display
US7453426B2 (en) * 2004-01-14 2008-11-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5227697A (ja) * 2004-02-16 2005-08-25 Seiko Epson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581913B1 (ko) * 2004-05-22 2006-05-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US20060038752A1 (en) * 2004-08-20 2006-02-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Emission display
JP4289332B2 (ja) * 2004-09-30 2009-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El表示装置、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54328A (ja) * 2007-08-24 2009-03-12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9086024A (ja) * 2007-09-27 2009-04-2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86363A (ja) 2011-09-22
JP5589452B2 (ja) 2014-09-17
US20140043219A1 (en) 2014-02-13
CN102194407A (zh) 2011-09-21
KR20110102826A (ko) 2011-09-19
TW201142792A (en) 2011-12-01
US20110221789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2987B (zh)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US868693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image displayed selectively on two sides
TWI755990B (zh)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
US1133575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6111455B2 (ja)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248588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KR10256283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090195534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2435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5227762A (ja)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US1153887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11326673B (zh) 显示装置
JP561731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4520248A (zh) 显示装置
US20120127064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019142A (ja) 発光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07832A (ja) 照明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88154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shielding portion
JP200701087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アレイ基板
JP5999201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93008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2016582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47794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240027196A (ko) 표시패널
KR20240027177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