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4672B - antenna - Google Patents

antenn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4672B
TWI514672B TW102124279A TW102124279A TWI514672B TW I514672 B TWI514672 B TW I514672B TW 102124279 A TW102124279 A TW 102124279A TW 102124279 A TW102124279 A TW 102124279A TW I514672 B TWI514672 B TW I5146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ble
radio wave
line
wave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4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9835A (zh
Inventor
Yoshitaka Yoshino
Tomomichi MURAKAMI
Satoru Tsubo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09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9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4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467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 H01Q17/004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using non-directional dissipative particles, e.g. ferrite pow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天線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包含以與音頻信號或電源等電信號之傳輸線路接近而配置之狀態使用之天線元的天線,尤其關於一種提高此種天線之天線特性之技術。
近年來,接收數位電視廣播或數位無線電廣播等電波之天線元配置於與音頻信號或電源等電信號之傳輸線路非常接近之位置,此情況趨於增加。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將同軸線之芯線作為音頻信號之傳輸路徑使用,且將同軸線之屏蔽線(外部導體)作為天線元而發揮功能之天線電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72125號公報
且說,於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天線電纜般,複數個傳輸線路相互鄰接而配置之情形時,有各個電磁場會相互作用從而引起電容耦合之情況。於產生此種電容耦合之情形時,經各條傳輸線路傳導之電信號向鄰接之其他傳輸線路傳導,從而原本應傳導之信號會衰減。例如,於經天線元傳輸之RF(Radio Frequency,射頻)信號附近存在經由其他傳輸線路傳輸之音頻信號之情形時,RF信號衰減,從而天線之 接收特性劣化。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由於難以阻止於各傳輸線路間所產生之電容耦合,因此存在此種天線之接收特性有可能產生劣化之問題。
本揭示係鑒於該情況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高一種天線中之天線特性,該天線包含以與音頻信號或電源等電信號之傳輸線路接近而配置之狀態使用之天線元。
本揭示之天線包含:天線元,其具有特定之長度並且檢測電力線;傳輸線路,其傳輸電信號;電波吸收衰減部,其具有吸收由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之電波並使之衰減之特性,且至少配置於天線元與傳輸線路之間。
由於藉由如以上般構成天線,由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之電波藉由電波吸收衰減部而吸收並衰減,因此可抑制天線元與傳輸線路間之電容耦合之產生。
由於根據本揭示之天線,於天線元與傳輸線路間變得難以產生電容耦合,因此可良好地保持天線之接收特性。
1‧‧‧接收系統
10‧‧‧天線
11‧‧‧傳輸線
11G‧‧‧GND線
11L‧‧‧Lch線
11R‧‧‧Rch線
12‧‧‧樹脂
13‧‧‧屏蔽線
14‧‧‧保護被覆
100、100A、100B、100C、100D‧‧‧天線電纜
101‧‧‧電纜部
101A、101Aa‧‧‧金屬線
101B、101C‧‧‧電纜部
101G‧‧‧GND線
101I‧‧‧ID線
101L‧‧‧Lch線
101M‧‧‧MIC線
101R‧‧‧Rch線
102‧‧‧插頭
103‧‧‧插孔
103G‧‧‧GND端子
103I‧‧‧ID端子
103L‧‧‧Lch端子
103M‧‧‧MIC端子
103R‧‧‧Rch端子
111‧‧‧屏蔽線
112、112A、112B、113‧‧‧樹脂
114‧‧‧保護被覆
115‧‧‧單面鋁箔帶
121‧‧‧鐵氧體珠
122‧‧‧鐵氧體珠
123‧‧‧鐵氧體珠
124、131~134‧‧‧電阻
125‧‧‧鐵氧體珠
151‧‧‧信號傳輸線路
152‧‧‧天線線
200‧‧‧耳機電纜
201‧‧‧電纜部
202L‧‧‧Lch用耳機
202R‧‧‧Rch用耳機
203‧‧‧插頭
210‧‧‧前端部
210G‧‧‧GND端子
210L‧‧‧Lch端子
210R‧‧‧Rch端子
220‧‧‧後端部
220G‧‧‧GND端子
220L‧‧‧Lch端子
220R‧‧‧Rch端子
300‧‧‧移動終端
310‧‧‧連接端子
311‧‧‧1接腳
312‧‧‧2接腳
313‧‧‧3接腳
314‧‧‧4接腳
315‧‧‧5接腳
316‧‧‧屏蔽
317‧‧‧鐵氧體珠
318‧‧‧共模扼流圈
319‧‧‧電容器
320‧‧‧顯示部
圖1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天線的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A係於直徑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B係於線路長度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
圖2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接收系統的構成例之概要圖。
圖3A、B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耳機電纜、天線電纜、及移動終端內之連接端子的構成例之電路圖。
圖4係表示於與天線電纜之電纜部之插孔的連接部分插入有電阻之情形之天線電纜的構成例之電路圖。
圖5係表示於與天線電纜之電纜部之插孔的連接部分插入有電阻之情形之頻率-增益特性的圖,A~C表示以未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D~F表示以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
圖6係表示根據先前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的圖,A~C表示以未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D~F表示以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
圖7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的圖,A~C表示以未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D~F表示以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頻率-增益特性。
圖8A-C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去除插入於GND(Ground,接地)線101G之FB125的構成之頻率-增益特性之圖。
圖9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以插入有長度為1100mm之耳機電纜200、且未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的頻率-增益特性之圖,A~C表示先前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D~F表示本構成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
圖10係表示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以插入有長度為1100mm之耳機電纜200、且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的頻率-增益特性之圖,A~C表示先前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D~F表示本構成之天線電纜之頻率-增益特性。
圖11係表示本揭示之變化例1之天線電纜的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A係於直徑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B係於線路長度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
圖12係表示本揭示之變化例2之天線電纜的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A係於直徑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B係於線路長度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
圖13係表示本揭示之變化例3之天線電纜的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A係立體圖,B係於直徑方向切斷之情形之剖面圖。
圖14係表示本揭示之變化例4之天線電纜的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
一面參照圖式一面以下述之順序對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天線的一例進行說明。但,本揭示並不限定於下述之例。
1.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例之天線的構成例
2.本揭示之一實施形態之天線所應用之接收系統的構成例
3.各種變化例
<1.天線之構成例>
首先,參照圖1,對本揭示之天線所應用之天線10的構成例進行說明。圖1係表示由同軸線構成本揭示之天線之情形的天線10之內部構成例的剖面圖。圖1A係將作為同軸線構成之天線10於相對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切斷之情形的剖面圖,圖1B係將天線10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切斷,並自作為圖1A中所示之剖面指示線A所示之方向觀察之情形的剖面圖。
如圖1A及圖1B所示,於天線10之中心部,設置有傳輸L(Left,左)通道之音頻信號之Lch(Left channel,左通道)線11L、傳輸R(Right,右)通道之音頻信號之Rch(Right channel,右通道)線11R、及GND(接地)線11G。該等係作為同軸線之芯線(內部導體)而構成。於該等之傳輸線(傳輸線路)11之外周部,設置有含有樹脂12之層。
樹脂12係作為磁性材料之粉體混合而成之合成樹脂(絕緣體)而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具有吸收電波並使之衰減之電波吸收特性及對於高頻呈高阻抗之特性之鐵氧體用作作為粉體調配成合成樹脂之磁性材料。含有樹脂12之層之厚度係以於作為同軸線構成之天線10之直 徑方向的剖面之全周上固定之方式構成。
於樹脂12之外周部,設置有作為外部導體之屏蔽線13,該屏蔽線13作為天線元而發揮功能。而且,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3之外周被覆有保護被覆14。
藉由於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3與各傳輸線11之間設置有含有鐵氧體之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2,可防止經各條線傳輸之信號洩漏至傳輸線路之外側之空間。藉此,由於可確保各傳輸線11與天線元之隔離,因此亦可良好地保持天線10之接收特性。
為獲得此種效果,必須將調配成樹脂12之磁性材料之材質及剖面面積、磁路長度設定為於由天線元所欲接收之頻帶中可獲得足夠大之阻抗之值。作為磁性材料之材質,選擇於由天線元所欲接收之頻帶中作為複磁導率之磁損耗項之虛部(μ")較高之材質。
複磁導率μ可由以下之式1表示。
μ=μ'-j μ"...式1
於上述式1中,μ'為實部表示電感成分,μ"為虛部表示電阻成分。表示電阻成分之虛部之μ"可由以下之式2算出。
於上述式2中,“AE ”表示磁性材料之有效剖面面積(磁通所通過之面積:單位m2 ),“lE ”表示有效磁路長度(磁通所流過之距離:單位m)。又,“μ0 ”表示真空之磁導率,“N”表示測定用線圈之卷數,“f”表示頻率(Hz),“RMSD ”表示測定電阻(Ω)。
如上述式2所示,藉由使磁性材料之有效剖面面積AE 或有效磁路長度lE 變化,可使作為複磁導率μ之磁損耗項之虛部μ"的值變化。換言之,藉由調整該等參數,無論於接收何種頻帶之電波之情形,均可確保天線元與其他信號之傳輸線路之間之隔離。
<2.一實施形態例之接收系統之構成例>
其次,參照圖2,對本揭示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天線所應用之接收系統1之構成例進行說明。接收系統1包含:本揭示之天線10所應用之天線電纜100、連接於天線電纜100之耳機電纜200、及連接有天線電纜100之移動終端300。
天線電纜100插入至μ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端子,並作為兼具用於聽到音頻之傳輸音頻之電纜之功能、及接收RF信號之天線之功能之電纜而構成。於圖2中,圖示有連接之對象為耳機電纜200之情形,如此可連接耳機電纜200並使用。於僅有天線電纜100之情形時,僅作為天線功能而發揮功能,但於該情形時,兼具音頻傳輸功能與天線功能而發揮功能。
天線電纜100包含:電纜部101、設置於電纜部101之一端之插頭102、及設置於另一端之插孔103。電纜部101設為與如圖1所示之構成相同之同軸構造,且包含作為各種電信號之傳輸線路之芯線、作為天線元而發揮功能之屏蔽線(於圖2中均省略圖示)。芯線例如由軟銅線等而形成,屏蔽線例如作為編織軟銅線之編織線而形成。再者,亦可應用於作為繞組線而非編織線構成者。
如圖1所示,於芯線與屏蔽線之間,設置有包含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之層。關於天線電纜100之內部構成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屏蔽線之外周部被覆有包含氯乙烯樹脂或彈性體等樹脂之保護被覆。
插頭102插入至設置於移動終端300內之連接端子310,於插孔103中插入耳機電纜200之插頭203。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插頭102作為μUSB插頭而構成,且移動終端300內之連接端子310作為μUSB連接端子而構成。
於天線電纜100作為天線而發揮功能之情形時,其插頭102所插 入之處之移動終端300作為接地(GND)而發揮功能,天線電纜100之屏蔽線之部分作為單極天線(電場型天線)而發揮功能。於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之情形時,包含耳機電纜200之部分之全長亦作為天線元接收電波。
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以天線電纜100部分之長度能接收面向移動終端之多媒體廣播所使用之VHF(Very High Frequency,特高頻)-high(高)頻帶(200MHz左右),將天線電纜100之屏蔽線部分之長度調節為λ/4之300mm。於將500mm之耳機電纜200連接於天線電纜100之情形時,可以兩者相加之合計之長度接收FM(Frequency Modulation,調頻)頻帶之頻率。
耳機電纜200包含電纜部201、以及與電纜部201分支之處分別連接之Rch用耳機202R及Lch用耳機202L。又,於電纜部201之另一端例如連接有作為3.5mm之3極插頭而構成之插頭203。耳機電纜200之插頭203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之插孔103。又,圖2耳機電纜200係僅傳輸音頻信號之耳機,但即使具有麥克風之功能亦無問題。於該情形時,電纜部201之插頭203作為3.5mm之4極插頭而構成。
移動終端300如上所述般包含連接端子310,於該連接端子310上,插入天線電纜100之插頭102。又,移動終端300包括接收數位電視廣播或數位無線電廣播、FM廣播之調諧器部(圖示略),於調諧器部中,對由天線電纜100及/或耳機電纜200接收到之該等廣播波進行解調及解碼處理。又,移動終端300包含未圖示之音頻處理電路。於音頻處理電路中,進行由調諧器部解調後之音頻資料、或記憶於未圖示之記憶部之音頻編碼化資料之解碼處理,將經解碼之音頻資料供給至Lch用耳機202L及Rch用耳機202R,從而作為音頻輸出。移動終端300進而包括包含液晶面板或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面板等之顯示部320。於顯示部320中,顯示由調諧器部解碼後之影像資 料等。
其次,參照圖3,對圖1所示之本揭示之天線電纜10所應用之天線電纜100、耳機電纜200、及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內部構成例進行說明。於圖3A中表示耳機電纜200之內部構成例,於圖3B中表示天線電纜100及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內部構成例。
首先,參照圖3A,對耳機電纜200之內部構成例進行說明。耳機電纜200如上所述般,包含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之插孔103之插頭203。插頭203包含插入至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前端部210、與連接Lch用耳機202L及/或Rch用耳機202R之圓筒狀之後端部220。
於前端部210中,自插入至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前端側起依序設置有Lch端子210L、Rch端子210R、及GND端子210G,且分別相互絕緣。於後端部220中,自前端側起依序設置有GND端子220G、Rch端子220R、及Lch端子220L,該等亦相互絕緣。前端部210之Lch端子210L與後端部220之Lch端子220L於後端部220之內部電性連接,前端部210之Rch端子210R與後端部220之Rch端子220R於後端部220之內部電性連接。前端部210之GND端子210G與後端部220之GND端子220G亦於後端部220之內部電性連接。
繼而,參照圖3B,對天線電纜100、及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內部構成例進行說明。為使說明易於理解,首先自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之構成進行說明,其次對天線電纜100之構成例進行說明。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中,設置有1接腳(pin)311、2接腳312、3接腳313、4接腳314、5接腳315、及屏蔽316。
連接端子310之1接腳311於作為USB電纜使用之情形時,作為電源供給用之Vbus端子而發揮功能。但,於將耳機電纜200中附有麥克風者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之情形時,此次雖未圖示,但由麥克風收音之信號作為輸入經由天線電纜100傳輸之音頻信號之 MIC(Microphone,麥克風)端子而發揮功能。高頻遮斷用之鐵氧體珠(Ferrite beads)317與配線於1接腳311與天線電纜100之連接部之間之線串列連接。再者,即使非鐵氧體珠,只要為可高頻遮斷者,即使為電感器亦可無問題地使用。其他之情形亦相同。以下,僅將鐵氧體珠簡稱為「FB」。
連接端子310之2接腳312與3接腳313係於作為USB電纜使用之情形時,為與電腦等進行通信而收發之差動信號之信號線之端子。又,於將音頻信號輸入至該端子之情形時,2接腳(D-端子)312成為L通道之端子,3接腳(D+端子)313成為R通道之端子。於由該差動所使用之連接2接腳312與3接腳313之線上連接有共模扼流圈318。藉由將該共模扼流圈318配置於該位置,於使用USB時,進行共模雜訊之去除,於將耳機電纜200與天線電纜100插入,進行音頻信號傳輸之情形時,在移動終端300側音頻信號得以通過。但,此時,共模扼流圈318對於高頻呈高阻抗,從而作為高頻遮斷元件而發揮功能。
連接端子310之4接腳314係用於識別插入之插頭之種類,及其插頭用於何物之用途之ID端子(ID係Identification之簡稱,含義為「識別端子」)。於用作通常之USB電纜之情形時,通常開放。於本實施形態中,將作為該ID端子使用之4接腳314用作用於接收電視廣播等之天線端子。於下文對其進行詳細說明,使作為天線元而發揮功能之屏蔽線111與連接於該4接腳314之電纜部101內之線連接。
藉此,經由作為天線端子使用之4接腳314,可取出由屏蔽線111所接收之RF信號。於連接有4接腳314之線上串列連接有約1000pF之電容器319,經由該電容器319而供給至4接腳314之RF信號被供給至移動終端300內之未圖示之調諧器部。
又,於連接端子310之4接腳314中,連接有與電容器319並聯之作為高頻信號遮斷元件之FB320。藉由該FB320,經由耳機電纜200及 天線電纜100傳輸之RF信號被遮斷,藉此僅有經由電纜部101傳輸之ID信號得以輸出至移動終端300內未圖示之ID識別電路。
連接端子310之5接腳315係接地用之接地端子。連接有該5接腳315之線與天線電纜100之音頻插頭102之屏蔽部、及設置於移動終端300之各屏蔽316相連接,並接地。
繼而,繼續參照圖3B,對圖1所示之本揭示之天線10所應用的天線電纜100之構成例進行說明。天線電纜100如上所述般,於設為同軸構造之電纜部101之一端設置有插頭102,於另一端設置有插孔103。於電纜部101之設置有插頭102之側之端部上設置有未圖示之基板,插頭102連接於該基板。
於天線電纜100之插孔103中,設置有MIC端子103M、Lch端子103L、Rch端子103R、ID端子103I、及GND端子103G。電纜部101包含MIC線101M,其傳輸自MIC端子103M輸入之音頻信號。又,電纜部101包含:Lch線101L,其傳輸自Lch端子103L輸入之Lch之音頻信號;以及Rch線101R,其傳輸自Rch端子103R輸入之Rch之音頻信號。又,電纜部101包含:ID線101I,其連接於ID端子103I;以及GND線101G,其連接於GND端子103G。
MIC線101M連接於設置於未圖示之基板上之作為高頻信號遮斷元件之FB121,並經由該FB121,連接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1接腳311(Vbus/MIC端子)。Lch線101L連接於設置於未圖示之基板上之FB122,並經由該FB122,連接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2接腳312(D-/Lch端子)。Rch線101R連接於設置於未圖示之基板上之FB123,並經由該FB123,連接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3接腳313(D+/Rch端子)。
ID線101I連接於設置於未圖示之基板上之電阻124,並經由該電阻124,連接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4接腳314(ID/天線端 子)。該電阻124之電阻值於耳機電纜200連接於插孔103之情形時產生變化。藉由檢測該電阻值之變化,於移動終端300側,進行以下之處理:進行不是將天線電纜100用作USB電纜之模式,而是轉換為用作音頻信號之傳輸線路之模式之處理。
GND線101G連接於設置於未圖示之基板上之FB125,並經由該FB125,連接於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5接腳315(GND端子)。
再者,關於連接於GND線101G上之FB125,若其直流阻抗較高,則會對音頻信號產生不良影響。例如,於將耳機電纜200用作麥克風之情形時,若該部分之直流阻抗較高則會產生回波等。因此,連接於GND線101G之FB125之直流阻抗較理想為設為0.25Ω以下,例如設定為0.1Ω左右。
通過天線電纜100之電纜部101內之該等之MIC線101M、Lch線101L、Rch線101R、ID線101I、以及GND線101G係作為同軸線之芯線而構成。於該等之各線(傳輸線路)之外周部,將樹脂112之層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而設置,且於該層之外側附有屏蔽線111。
屏蔽線111係作為天線元而發揮功能者,其接收電視廣播或無線電廣播之廣播波。於本實施形態中,使屏蔽線111與ID線101I連接,從而由屏蔽線111接收之RF信號經由ID線101I傳輸,由移動終端300之連接端子310內之4接腳314取出。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般,選擇於由天線元所欲接收頻帶中作為複磁導率之磁損耗項之虛部(μ")較高之材質作為包含於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12中之磁性材料。藉此,由於經由天線元傳輸之電波由樹脂112吸收並衰減,因此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11、與作為芯線構成之各傳輸線路不會產生電容耦合。藉此,由於可確保各傳輸線11與天線元之隔離,因此可良好地保持天線10之接收特性。
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將粒徑1~190μm之鐵氧體粉體以相對於樹脂材料之重量比為65~90%之方式混合而成者作為樹脂112,且樹脂112之厚度設為約0.4mm。再者,該調配係適合於遮斷200MHz之頻率之情形者,本揭示並不限定於該值。鐵氧體粉體相對於樹脂材料之調配比必須配合所欲遮斷之頻率而變化。又,由於鐵氧體具有對於高頻呈高阻抗之特性,因此FM頻帶等低頻率中之電波之吸收及衰減量(損耗)較少。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天線之接收特性進行說明,於此之前首先對理想之接收特性進行思考。以下,於由天線電纜100單體之長度所欲接收之200MHz周邊之頻帶中,將天線增益較佳之狀態設定為可獲得理想之接收特性之狀態。
天線電纜100之長度調整為可接收200MHz附近之頻帶之長度,實際上,藉由耳機電纜200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中而其天線特性產生變化。例如,若將耳機電纜100插入至天線電纜100,則由於其屏蔽線111與通過內部之音頻信號之傳輸線路耦合之影響,天線增益劣化。又,由於受到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中之耳機電纜200之影響,耳機電纜200及天線電纜100作為天線元接收RF信號,因此作為整體之天線長度變長,接收之頻帶亦向低頻帶之方向移動。
進而,於將耳機電纜200之Rch用耳機202R、及Lch用耳機202L戴於使用者之耳朵之情形時,耳機電纜200配置於與人體非常接近之位置。藉此,由於作為天線元之耳機電纜200及天線電纜100,與作為導體且為介電體之人體之影響,引起阻抗失配,且天線增益劣化。該天線增益之劣化尤其於垂直極化波中變得更為顯著。
本揭示之發明者等人認為:由於將電阻放入至天線電纜100之插孔103與電纜部101之連接部分中,因此可排除該等影響。而且,由實驗之結果可知:藉由將電阻之電阻值設為4.7kΩ可完全排除該等影 響,從而獲得理想之接收特性。圖4係表示用於獲得理想之天線接收特性之天線電纜100A之構成例的圖,且於與圖3相對應之部位附有同一符號。如圖4所示,於MIC線101M、Lch線101L、Rch線101R、及ID線101I中之與插孔103之連接部分中,分別設置有電阻131、電阻132、電阻133、及電阻134。
圖5係表示圖4所示之天線電纜100A之天線接收特性之圖表。圖5A係以圖表來表示以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未戴於人體之狀態(自由空間)測定之值者,圖5B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5C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5D係以圖表來表示以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戴於人體之狀態測定之值者,圖5E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5F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
如圖5A~圖5C所示,於耳機電纜200未戴於人體之自由空間中,200MHz附近之峰值增益於垂直極化波與水平極化波之兩者中成為約-10 dBd~-13 dBd左右之較高之值。另一方面,藉由插有耳機電纜200而接收之FM頻帶之峰值增益無論於垂直極化波中還是水平極化波中均成為非常低之值。即,可知由插有耳機電纜200所致之影響得以排除,並可僅接收所需之200MHz附近之頻率。
如圖5D~圖5F所示,於耳機電纜200戴於人體之狀態時,於200MHz附近之頻率中尤其垂直極化波之峰值增益較圖5A~圖5C所示之自由空間中之測定值更低。然而,可判斷出無論垂直極化波還是水平極化波其峰值增益均為-10 dBd左右,從而可獲得良好之接收特性。
於圖6中,表示顯示未設置電阻131~電阻134之先前之天線電纜之接收特性之圖表。圖6A係以圖表來表示以將於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未戴於人體之狀態(自由空間)測定之值者,圖6B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6C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6D以圖表表示以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戴於人體之狀態測定 之值者,圖6E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6F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
如圖6A~圖6C所示,可知於耳機200未戴於人體之自由空間中,在藉由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而接收之FM頻帶中,於垂直極化波與水平極化波之兩者中可獲得-10 dBd左右之較高之峰值增益。與其相反,於作為所欲接收之所需之頻帶之200MHz附近,無論於垂直極化波中還是水平極化波中,同軸線之屏蔽線111之天線元均可良好地發揮功能,相較於理想狀態留有一定之劣化。
如圖6D~圖6F所示,於耳機電纜200戴於人體之狀態時,於200MHz附近之頻率中尤其垂直極化波之峰值增益較圖6A~圖6C所示之自由空間中之測定值更低。又,FM頻帶之峰值增益亦於垂直極化波與水平極化波之兩者中成為-20 dBd左右之較低之值。
如此,可知藉由將電阻放入至如圖4所示之天線電纜100A之插孔103與電纜部101之連接部分中,可排除藉由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中所產生之影響。然而,若於該位置放入4.7kΩ之電阻131~電阻134,則音頻信號等電信號無法經由連接有電阻131~電阻134之處之線通過。即,於天線電纜100A之插孔103與電纜部101之連接部分放入4.7kΩ之較高值之電阻值說不上為現實之解決對策。
圖7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之天線接收特性之圖表。圖7A係以圖表來表示以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未戴於人體之狀態(自由空間)測定之值者,圖7B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7C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7D係以圖表來表示以將耳機電纜200插入至插孔103中、且戴於人體之狀態測定之值者,圖7E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7F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於圖7D中,將作為理想之接收特性表示之圖5D的頻率-增益特性以同線種且較細之線重疊而記載。
如圖7A~圖7C所示,於耳機電纜200未戴於人體之自由空間中,與圖6A~圖6C所示之先前之天線電纜100中之特性相比,FM頻帶之峰值增益於垂直極化波與水平極化波之兩者中較低,但為可無問題地使用之水平。其原因在於:選擇於FM頻帶中損耗較少者作為鐵氧體之樹脂。又,200MHz頻帶之劣化亦為與先前相同之水平。
如圖7D~圖7F所示,可知於耳機電纜200戴於人體之狀態,尤其於200MHz附近之頻帶中,可獲得-10 dBd左右之良好之天線增益。又,可知200MHz附近之頻帶中之頻率-增益特性作為與由細線所示之理想之頻率-增益特性(參照圖5D)大致相同之形狀而表示。
即,根據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藉由於作為電纜部101之芯線構成之各種電信號之傳輸線路與作為天線元發揮功能之屏蔽線111之間,設置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之層,可獲得與於電纜部101之插孔103之連接部中放入有較大電阻值之電阻之情況相同之天線接收特性。即,藉由適當地選擇樹脂層112之磁性材料,於FM頻帶中劣化變少,且可實現所需之200MHz頻帶之頻率中的天線特性之大幅改善。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可減小欲作為天線元發揮功能之部分以外之其他線材之對於天線元的影響。藉此,由於可確保天線元與其他傳輸線路之間之隔離,因此與先前之構成相比可大幅提高天線之接收特性。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藉由改變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12所含有之磁性材料之種類、樹脂112之直徑之長度、及長度方向之長度等,可容易地調整頻率之吸收.衰減率。
又,於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中,如圖7D等所示,尤其水平極化波接收時之天線接收特性得以改善之傾向較顯著。藉此,藉由連接於耳機電纜200等使用,即使於受人體之影響垂直極化波之接收 特性惡化之情況下,亦於可獲得高天線增益之水平極化波側可接收所需之頻率之電波。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例之天線電纜100,於電信號之傳輸線路、及作為天線元發揮功能之屏蔽線111之間,設置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12。因此,可獲得如以下之構成:樹脂112之體積之比率相對於電信號之傳輸線路之體積非常大。於如此般構成之情形時,樹脂112之層之內徑部之與電信號的傳輸線路相接觸之部分成為高阻抗,與外徑部之屏蔽線111相接觸之部分成為低阻抗。即,亦可一面確保與電信號之傳輸線路之隔離,一面更加提高天線之接收特性。
<3.各種變化例>
再者,由於藉由於芯線與屏蔽線111之間設置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之層,可獲得各種電信號之傳輸線路與天線元之間之隔離,因此亦可減少高頻信號遮斷用之元件之數量。
圖8A~圖8C係表示自圖3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天線電纜100之構成中,去除插入至GND線101G之FB125之構成之頻率-增益特性者。圖8A~圖8C所示之頻率-增益特性係以將安裝於天線電纜100之耳機電纜200戴於人體之狀態而測量者。圖8A係以圖表來表示頻率-增益特性者,圖8B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8C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
可知:作為欲接收之目標之頻帶即200MHz附近的峰值增益於垂直極化波中為-7 dBd左右、於水平極化波中為-10 dBd左右,同時,與圖7D所示之FB125插入時之特性大致等同。即,可知:即使不使用高頻信號遮斷用之FB125,亦可遮斷RF信號並去除其影響。
如上所述般,對於插入至GND線101G之FB125要求直流阻抗較低,若要選擇既滿足該條件又於高頻方面為高阻抗之元件,則存在元件之尺寸大型化之問題。故在不使用此種FB125之情況下可遮斷高頻 信號,可謀求電路規模之縮小及成本之降低。
再者,藉由使用本揭示之天線電纜100,即使去除插入至電纜部101內之其他傳輸線路之FB121~FB123,亦可獲得與本實施形態可獲得之效果等同之效果。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將天線電纜100之長度設為300mm之情形為例,但並不限定於此。天線電纜100之長度可應用符合於所欲接收之頻率之波長之各種長度。進而,列舉插入至天線電纜100中之耳機電纜200為500mm之情形為例,但耳機電纜200之長度亦不限定於該值。
圖9係表示以插入長度為1100mm之耳機電纜200之狀態,且於耳機電纜200未戴於人體之自由空間中所測定之天線之頻率-增益特性之圖表。圖9A~圖9C表示先前之天線電纜之特性,圖9D~圖9F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天線電纜100之特性。圖9A及圖9D係以圖表來表示頻率-增益特性者,圖9B及圖9E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9C及圖9F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
根據圖9A~圖9C所示之先前之天線電纜之特性,於圖9A中以虛線之圓包圍之200MHz以後之頻帶中,於垂直極化波中可獲得-13.5 dBd左右~-2.5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於水平極化波中,可獲得-20 dBd左右~-7.5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與此相對,根據圖9D~圖9F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天線電纜100之特性,於垂直極化波中可獲得-12 dBd左右~-2.5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於水平極化波中,可獲得-15 dBd左右~-6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即,可知:與先前之天線電纜相比,天線之接收特性正在提高。
圖10係以插入長度為1100mm之耳機電纜200,且將耳機電纜200戴於人體之狀態所測定之天線之頻率-增益特性之圖表。圖10A~圖10C表示先前之天線電纜之特性,圖10D~圖10F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天 線電纜100之特性。圖10A及圖10D係以圖表表示頻率-增益特性者,圖10B及圖10E表示垂直極化波中之測定值,圖10C及圖10F表示水平極化波中之測定值。
根據圖10A~圖10C所示之先前之天線電纜之特性,於圖10A中以虛線之圓包圍之200MHz以後之頻帶中,於垂直極化波中可獲得-13 dBd左右~-9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於水平極化波中,可獲得-15.5 dBd左右~-6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與此相對,根據圖10D~圖10F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天線電纜100之特性,於垂直極化波中可獲得-12 dBd左右~-7.5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於水平極化波中,可獲得-14 dBd左右~-5 dBd左右之峰值增益。即,可知:與先前之天線電纜相比,尤其水平極化波中之天線之接收特性得到較大之提高。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電信號之傳輸線路為5條(MIC、Lch、Rch、ID、GND)之情形為例,但亦可如於圖1中作為原理圖表示之構成般以3條線構成,或者亦可由其他之條數構成。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列舉由作為直接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12被覆作為芯線構成之各種傳輸線路為例,但並不限定於此。為了易於進行各種傳輸線路之配置位置之固定,可由聚乙烯等樹脂覆蓋各傳輸線路而首先固定,並於其外周部設置樹脂112。
[變化例1]
圖11係表示如此般構成之情形之天線電纜100B的電纜部101B之概略構成之剖面圖。圖11A係將電纜部101B於相對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切開之情形的剖面圖,圖11B係將電纜部101B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切斷,自圖11A中所示之剖面指示線A所示之方向觀察之情形之剖面圖。
如圖11A及圖11B所示,由聚乙烯等樹脂113被覆電纜部101B之中心部之Lch線101L、Rch線101R、ID線101I、MIC線101M、及GND線 101G之配線部位。而且,由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被覆其外周部分。其外側之構成係與上述之實施形態之構成相同,附有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11,並由保護被覆114被覆其外周部分。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以下之例進行了說明:將電信號之傳輸線路及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11設置於設為同軸構造之一條電纜中之不同之層,並於該等之間設置有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之層,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應用於:將由樹脂被覆電信號之傳輸線路而成之線、與由樹脂被覆天線線而成之線並排地配置,並將該等作為電纜構成為一體者等。
[變化例2]
圖12係表示於圖11所示之電纜部101B之構成中的樹脂112與屏蔽線111之間,設置有單面鋁箔帶115的電纜部101Bα之構成之圖。圖12A係將電纜部101Bα於相對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切開之情形的剖面圖,圖12B係將電纜部101Bα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切斷、自作為圖12A中所示之剖面指示線A所示之方向觀察之情形之剖面圖。於圖12中,於與圖11相對應之部位附有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圖12A及圖12B所示之單面鋁箔帶115係一個面包含鋁箔,另一個面包含電絕緣膠帶。於圖12A及圖12B所示之構成中,於樹脂112側配置有鋁箔,而於屏蔽線111側配置有電絕緣膠帶。藉由將如此般構成之單面鋁箔帶115設置於樹脂112與屏蔽線111之間,自設置於電纜部101B之中心之各傳輸線路產生之雜訊由單面鋁箔帶115之鋁箔而更確實地被遮斷。即,於作為天線元之屏蔽線111側,自各傳輸線路產生之雜訊更難以洩漏。
又,根據圖12A及圖12B所示之構成,藉由包含電絕緣膠帶之單面鋁箔帶115,而屏蔽線111與樹脂112密接。即,於包含屏蔽線111及 鋁箔之導體與包含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之磁性體之交界面上,不會產生不連續之空隙。因此,於作為導體之屏蔽線111及鋁箔與作為磁性體之樹脂112之交界之部分中,自各傳輸路徑產生之雜訊難以漏出至外部。故而,根據圖12A及圖12B所示之構成,可提高作為樹脂112之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功能。
再者,於圖12A及圖12B所示之例中,列舉由單面鋁箔帶115接著屏蔽線111與樹脂112之間為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置不包含電絕緣膠帶之鋁箔代替單面鋁箔帶115。再者,由於該鋁箔之部分只要為導體即可,因此亦可使用銅或金等其他構件。
[變化例3]
圖13係表示如此般構成之情形之天線電纜100C之電纜部101C的概略構成之概要圖。圖13A係立體圖,圖13B係將電纜於相對於其線路長度方向垂直之方向切開之情形之剖面圖。圖13A及圖13B所示之天線電纜100C係信號傳輸線路151與天線線152相互並排地配置,且該等係由未圖示之保護被覆所被覆而成。信號傳輸線路151係Lch線101L、Rch線101R、及GND線101G係由樹脂112A所被覆而成,而天線線152係包含軟銅線等之複數條金屬線111A由樹脂112B所被覆而成。樹脂112A及樹脂112B係相互包含如上述之磁性材料者,並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發揮功能。
如此,亦可由樹脂112A或樹脂112B分別個別地被覆傳輸音頻信號及電信號之信號傳輸線路151、及作為天線元之天線線152,將該等一體地構成為電纜。此時之信號傳輸線路151與天線線152如圖13A及圖13B所示般,可分別由1條構成,亦可由2條以上構成。又,如圖11所示般,亦可一旦由聚乙烯等樹脂覆蓋線材之後於其外周設置含有磁性材料之樹脂112A或112B。又,亦可設為樹脂112A與112B中之任一者含有磁性材料,而另一者不含有之聚乙烯等樹脂之構成。
又,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列舉將天線元作為編織構造之屏蔽線111而構成之例、及作為與信號傳輸線路151並排配置之金屬線101A而構成之例,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之構成。例如,亦可使由軟銅線等金屬線構成之金屬線螺旋狀地捲繞於被覆信號傳輸線路之圓筒狀之樹脂的外周並設為天線元。
[變化例4]
圖14係表示如此而構成天線元之天線電纜100D之概略構成例之概要圖。傳輸電信號之傳輸線路係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作為同軸構造之電纜之芯線而構成,例如,包含Lch線101L、Rch線101R、ID線101I、MIC線101M、GND線101G。該等信號傳輸線路之外周部覆蓋有含有磁性材料之作為電波吸收衰減部之樹脂112,於其外周部,螺旋狀地捲繞有軟銅線等金屬線101Aa。
藉由如此般構成,可將較天線電纜100之電纜長度更長之金屬線101Aa收容於天線電纜100內。藉此,可在不增加天線電纜100之電纜長度之情況下,藉由捲繞於天線電纜100中之金屬線101Aa接收較天線電纜100之電纜長度所能接收之頻帶更低之頻帶。因此,可謀求裝置之小型化。故而,例如,可應用於以下之製品:於耳機部分內置有音頻播放功能及調諧器部之耳機一體型音頻播放裝置等,對於電纜部之長度之制約較大之製品。
再者,本揭示亦可採取如以下之構成。
(1)一種天線,其包含:天線元,其具有特定之長度;傳輸線路,其傳輸電信號;以及電波吸收衰減部,其具有吸收由上述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之電波並使之衰減之特性,且至少配置於上述天線元與上述傳輸線路之間。
(2)如(1)之天線,其中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係由含有磁性材料之 絕緣體而形成。
(3)如(1)或(2)之天線,其中於上述絕緣體中含有之上述磁性材料中,使用於上述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中複磁導率之磁損耗項之虛部μ"的值較大之材料。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天線,其包含被覆上述天線元、上述傳輸線路及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被覆部,且該天線係作為上述天線元、上述傳輸線路、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及上述被覆部經一體化之電纜而構成。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天線,其中上述傳輸線路其大致全長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被覆,且上述天線元配置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側。
(6)如(4)或(5)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以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被覆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大致全長之形狀而設置。
(7)如(4)至(6)中任一項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作為編織線或繞組線而形成。
(8)如(4)至(7)中任一項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係線狀之形狀,且螺旋狀地捲繞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而構成。
(9)如(1)至(5)中任一項之天線,其中該天線係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被覆其大致全長之上述傳輸線路、及其外周部分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遍及其大致全長而被覆之上述天線元於上述被覆部之內部並排地配置而成。
(10)如(1)至(9)中任一項之天線,其中上述絕緣體中含有之上述磁性材料為鐵氧體。
10‧‧‧天線
11G‧‧‧GND線
11L‧‧‧Lch線
11R‧‧‧Rch線
12‧‧‧樹脂
13‧‧‧屏蔽線
14‧‧‧保護被覆

Claims (10)

  1. 一種天線,其包含:天線元,其具有特定之長度;傳輸線路,其傳輸電信號;以及電波吸收衰減部,其具有吸收由上述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之電波並使之衰減之特性,且至少配置於上述天線元與上述傳輸線路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天線,其中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係由含有磁性材料之絕緣體而形成。
  3. 如請求項2之天線,其中於上述絕緣體中含有之上述磁性材料中,使用上述天線元所接收之頻帶中複磁導率之磁損耗項之虛部μ"的值較大之材料。
  4. 如請求項3之天線,其包含被覆上述天線元、上述傳輸線路及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被覆部,且該天線係作為上述天線元、上述傳輸線路、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及上述被覆部經一體化之電纜而構成。
  5. 如請求項4之天線,其中上述傳輸線路其大致全長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被覆,且上述天線元配置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側。
  6. 如請求項5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以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被覆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大致全長之形狀而設置。
  7. 如請求項6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作為編織線或繞組線而形成。
  8. 如請求項6之天線,其中上述天線元係線狀之形狀,且螺旋狀地捲繞於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外周部分而構成。
  9. 如請求項5之天線,其中該天線係將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被覆其大致全長之,上述傳輸線路、及其外周部分由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遍及其大致全長而被覆之上述天線元於上述被覆部之內部並排地配置而成。
  10. 如請求項3之天線,其中形成上述電波吸收衰減部之上述絕緣體中含有之上述磁性材料為鐵氧體。
TW102124279A 2012-07-13 2013-07-05 antenna TWI514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7408 2012-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835A TW201409835A (zh) 2014-03-01
TWI514672B true TWI514672B (zh) 2015-12-21

Family

ID=4991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4279A TWI514672B (zh) 2012-07-13 2013-07-05 antenna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490546B2 (zh)
EP (1) EP2874232B1 (zh)
JP (2) JP6201995B2 (zh)
KR (1) KR101808904B1 (zh)
CN (1) CN104428947B (zh)
BR (1) BR112015000239A8 (zh)
TW (1) TWI514672B (zh)
WO (1) WO20140104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8552B (zh) * 2019-05-28 2021-02-11 大陸商蘇州福萊盈電子有限公司 一種防止高頻信號洩露的線路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4786B2 (ja) 2009-03-30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5834487B2 (ja) * 2011-05-18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Usbケーブルアンテナ
JP5861455B2 (ja) 2011-12-28 2016-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BR112015000239A8 (pt) 2012-07-13 2019-07-16 Sony Corp antena
KR20170044643A (ko) 2014-08-26 2017-04-25 소니 세미컨덕터 솔루션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안테나
FR3026566A1 (fr) * 2014-09-30 2016-04-01 Orange Antenne radio-mobile pour un recepteur de petite taille
WO2019040540A1 (en) * 2017-08-21 2019-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AND WIRING UNIFICATION
CN108598686A (zh) * 2017-12-28 2018-09-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低频发射天馈系统
KR102488640B1 (ko) * 2018-01-30 2023-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sb 커넥터를 이용하여 안테나 기능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063178A (ko) * 2019-09-25 2022-05-17 소니 세미컨덕터 솔루션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케이블 및 동축 케이블을 구비한 안테나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913A (ja) * 1996-07-18 1998-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載用高圧放電ランプの電力供給ケーブル
TW510141B (en) * 2000-04-17 2002-11-11 Tokin Corp High-frequency current suppressor capable of being readily attached to cable or the like and earphone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411117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Hitachi Cable Ltd 電気ブレーキ用ノイズ対策ケーブル
JP2004274356A (ja) * 2003-03-07 2004-09-30 Sony Corp イヤーホーン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機
TWI277355B (en) * 2004-07-08 2007-03-21 Sony Corp Earphone antenna connec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US7236137B2 (en) * 2003-02-28 2007-06-26 Sony Corporation Earphone antenna, composite coil and coaxial cable used therefor, and wireless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earphone antenna
TW200812089A (en) * 2006-04-28 2008-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106770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Foxcon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rp. Earphone antenna, ear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1286747B (zh) * 2007-04-11 2012-05-23 索尼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天线以及接合电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7487A (en) * 1980-11-25 1982-08-31 Raychem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attenuation cable
JPS583606U (ja) * 1981-07-01 1983-01-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Fm室内アンテナ
JPH0380923U (zh) * 1989-12-07 1991-08-19
JPH0415117U (zh) * 1990-05-30 1992-02-06
JP3712846B2 (ja) * 1997-10-01 2005-11-02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通信ケーブル
JP4206612B2 (ja) * 2000-06-07 2009-0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2151932A (ja) * 2000-11-07 2002-05-24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機能を備えたac電源コード
JP3933148B2 (ja) * 2004-06-04 2007-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アンテナ及びこのイヤホ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携帯型無線機
WO2006082683A1 (ja) * 2005-02-02 2006-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接続ケーブル一体型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機器
KR101112635B1 (ko) * 2006-11-23 2012-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09224075A (ja) * 2008-03-13 2009-10-0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通信ケーブルおよび該通信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402471B2 (ja) * 2008-12-05 2014-0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電源ケーブル、および受信装置
JP5338411B2 (ja) 2009-03-19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5444786B2 (ja) 2009-03-30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WO2010134538A1 (ja) 2009-05-20 2010-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5682119B2 (ja) 2010-02-19 2015-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5685823B2 (ja) * 2010-03-19 2015-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高周波受信伝送ケーブルおよび受信装置
JP5600987B2 (ja) 2010-03-26 2014-10-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ブラアンテナ
KR101624915B1 (ko) 2010-05-10 2016-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 이어폰 안테나
WO2012090586A1 (ja) * 2010-12-27 2012-07-05 Kagawa Seiji 近傍界電磁波吸収体
JP5861455B2 (ja) 2011-12-28 2016-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5803896B2 (ja) 2012-02-23 2015-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出力装置
BR112015000239A8 (pt) 2012-07-13 2019-07-16 Sony Corp antena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913A (ja) * 1996-07-18 1998-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載用高圧放電ランプの電力供給ケーブル
TW510141B (en) * 2000-04-17 2002-11-11 Tokin Corp High-frequency current suppressor capable of being readily attached to cable or the like and earphone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411117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Hitachi Cable Ltd 電気ブレーキ用ノイズ対策ケーブル
US7236137B2 (en) * 2003-02-28 2007-06-26 Sony Corporation Earphone antenna, composite coil and coaxial cable used therefor, and wireless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earphone antenna
JP2004274356A (ja) * 2003-03-07 2004-09-30 Sony Corp イヤーホーン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機
CN1784812A (zh) * 2003-03-07 2006-06-07 索尼株式会社 耳机天线和包括耳机天线的无线装置
TWI277355B (en) * 2004-07-08 2007-03-21 Sony Corp Earphone antenna connec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TW200812089A (en) * 2006-04-28 2008-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286747B (zh) * 2007-04-11 2012-05-23 索尼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天线以及接合电缆
US20120106770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Foxcon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rp. Earphone antenna, ear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8552B (zh) * 2019-05-28 2021-02-11 大陸商蘇州福萊盈電子有限公司 一種防止高頻信號洩露的線路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42968B2 (ja) 2020-08-19
BR112015000239A2 (pt) 2017-06-27
EP2874232B1 (en) 2020-11-04
WO2014010481A1 (ja) 2014-01-16
US9755319B2 (en) 2017-09-05
US20170018854A1 (en) 2017-01-19
BR112015000239A8 (pt) 2019-07-16
KR20150030207A (ko) 2015-03-19
JP2017229089A (ja) 2017-12-28
TW201409835A (zh) 2014-03-01
US20150200464A1 (en) 2015-07-16
CN104428947A (zh) 2015-03-18
KR101808904B1 (ko) 2017-12-13
CN104428947B (zh) 2018-08-14
US9490546B2 (en) 2016-11-08
EP2874232A4 (en) 2016-03-09
EP2874232A1 (en) 2015-05-20
JPWO2014010481A1 (ja) 2016-06-23
JP6201995B2 (ja) 2017-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672B (zh) antenna
JP6571675B2 (ja) ケーブル
EP2230672B1 (en) Shielded cable
JP2004031291A (ja) コネクタ付き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EP2230722A1 (en) Antenna device
TWI427859B (zh) antenna
US8379900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tenna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JP3835420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95487B2 (ja) アンテナ
JP471560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TWM471682U (zh) 遮蔽系統
WO2021060075A1 (ja) ケーブル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アンテナ装置
JP2009021795A (ja) イヤホン、アンテナ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