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1936B -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1936B
TWI511936B TW102140882A TW102140882A TWI511936B TW I511936 B TWI511936 B TW I511936B TW 102140882 A TW102140882 A TW 102140882A TW 102140882 A TW102140882 A TW 102140882A TW I511936 B TWI511936 B TW I5119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urified water
drying
sludge
hol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1798A (zh
Inventor
Hae Jin Lee
Don Oh Ham
Gyeong Hoon Jo
Original Assignee
Sac Co Ltd
Han Seung Ho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142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8417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142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8417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c Co Ltd, Han Seung Hoon filed Critical Sa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193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pyroly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2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dru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4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01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for sludges or waste products from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2Velocity of flow; Quantity of flow, e.g. by varying fan speed, by modifying cross flow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38Gas flow r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3/00Furnace arrangements
    • F23G2203/20Rotary drum furnace
    • F23G2203/208Rotary drum furnace with interior agitat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5/00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23G2205/1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using conveyors
    • F23G2205/121Screw convey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6/0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 F23G2206/1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reintroducing the heat in the same process, e.g. for predry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Description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本揭露內容係關於一種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通常,於進行淨水處理或汙水處理時所產生的沉澱物,即汙泥,係為一種廢料。由於淨水汙泥所含有水氣的量至少佔有80%,故處理上具有難度。
因此,目前為止,汙泥的處理係藉由厭氧處理使汙泥狀態穩定,再使其被除溼與掩埋。然而,由於近來工業的快速發展,所需處理的汙泥數量大增,上述之汙泥處理方法已不足以應付,據此,已有許多關於此方面之研究產生。
近年來發展出一種藉由直接供應水氣含量低之熱空氣或冷空氣至儲存汙泥之器具中以減少汙泥中的水氣之汙泥處理方法,並且,發展出一種汙泥乾燥設備,藉由所提供至淨水汙泥之高溫熱能使得該設備中的汙泥處於一高溫狀態,以使得汙泥中之水氣被蒸發,以減少汙泥之重量與體積,藉此減少汙泥中的水氣含量。
然而,傳統之用於減少汙泥中水氣之汙泥乾燥設備,係藉由一加熱乾燥法(如:利用旋轉爐或旋轉盤),也就是藉由與約攝氏800度或溫度更高之高溫熱空氣與汙泥的接觸來處理汙泥。然而,相較於將汙泥丟棄排放至海洋中,上述傳統之方法之能源耗費係為兩倍或者更多,同時,設 備成本的花費與進行事後處理(以避免因廢氣,如:NOx,所產生之空氣汙染)之設備成本的花費亦高。
再者,於傳統之汙泥乾燥設備中,無論汙泥乾燥設備之溫度如何地升高以增加汙泥之熱乾燥過程中的熱傳導速率,由於較外部之汙泥已先吸收了所有熱能以蒸發水氣,熱能的傳導便因而可能被阻擋而無法被供應至仍含有須被蒸發之水氣的內部汙泥。由於乾燥汙泥之順序係由表面之汙泥開始,故使得乾燥內部汙泥所需之熱能供應被阻擋。
如是,若以所需供應之熱能來作比較,傳統之汙泥乾燥設備之乾燥速率係被限制,且乾燥速度亦較慢。
下水道汙泥常被回收作為農業上之有機原料,但由於淨水汙泥所含有之有機物含量較下水道汙泥低,故較難被利用作為農業上之有機原料,如:肥料、或是其他類似物。據此,許多研究和嘗試開始將淨水汙泥用作土方運送的材料、或是陶瓷或磚塊的材料、或是其他類似物,主要是由於淨水汙泥主要係為無機物且其主要無機物之成分具有土壤分級中類似二氧化矽的自然特性。
由於淨水汙泥含有許多無機物質,於約攝氏1000度或更高的溫度下,會如金屬般變得堅硬。據此,若以傳統上處理下水道汙泥之方法處理淨水汙泥,經處理後變硬之淨水汙泥須被研磨,也就是需再進一步進行研磨分離的過程。同時,淨水汙泥較下水道汙泥具有較少的異味,且較容易被去除所含有的水氣。
傳統之汙泥處理之器具係被設計與製造以處理所有下 水道汙泥與淨水汙泥,但並沒有考量到下水道汙泥與淨水汙泥之的差異特性。故,若以傳統之汙泥處理之器具處理淨水汙泥,將會因為不必要之處理過程使得製造成本增加,並降低成本效益。
本發明概念之實施例提供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該器具係可利用較低的能源減少汙泥。
本發明概念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該器具係用以將汙泥之乾燥最佳化並且同時減少汙泥之內容物,藉此降低能源的耗損。
本發明概念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該器具係利用一數量之空氣的飽和水蒸汽以乾燥汙泥。
本發明之技術特徵部不限於前述內容,藉由以下描述,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可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中其他未於此特別詳述之技術特徵。
本發明概念之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該器具包括:一乾燥單元,用以乾燥一含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一燃燒單元,用以燃燒於乾燥單元內乾燥之淨水汙泥;以及一運送單元,用以將淨水汙泥由乾燥單元運送至燃燒單元內,其中,乾燥單元包括:一空心乾燥槽,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中,並且藉由乾燥空氣將淨水汙泥乾燥;一空氣供應元件,用以加熱乾燥空氣,使得乾燥空氣中的飽和水蒸汽增加,並且將加熱之乾燥空氣供應至空心乾燥槽當中;以及,一控制單元,用以量測空 心乾燥槽的溫度、溼度和重量,以控制被加熱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並且乾燥空氣係經由空氣供應元件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以使得空心乾燥槽中之乾燥空氣的蒸散現象達最佳化。
於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乾燥單元係可進一步包括:一負載感測單元,用以感測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中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其中,控制單元係可由負載感測單元所提供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取得一乾燥曲線,以根據乾燥曲線的斜率,控制被供應至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
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乾燥單元係可進一步包括一汙泥量測單元,用以確認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溫度和溼度,並且將已確認之溫度和溼度提供給控制單元,其中,控制單元係可控制空氣供應元件,以將淨水汙泥的溫度維持於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乾燥單元係可進一步包括:一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用以確認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一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用以確認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其中,控制單元將經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確認之溫度和溼度與經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確認之溫度和溼度作比較,以計算由淨水汙泥所吸收而來之水氣數量,藉此控制空氣供應元件。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處理汙泥之器具係可進一步 包括一廢熱處理單元,該廢熱處理單元利用燃燒單元所產生的廢熱來維持空心乾燥槽的溫度。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空心乾燥槽係可包括:一內部容器,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內部容器中;以及一外部容器,該外部容器圍繞著內部容器的周圍,其中,由廢熱處理單元而來的廢熱係被供應至一熱交換空間,該熱交換空間係被定義於內部容器和外部容器之間。
進一步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燃燒單元係可包括:一燃燒室;一圓柱狀腔室,該圓柱狀腔室係可旋轉地設置於燃燒室內,並且該圓柱狀腔室內係被提供有一運輸螺桿;以及複數個加熱器,該加熱器設置於燃燒室內並與圓柱狀腔室相鄰。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汙泥處理方法係包括:乾燥一含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以及燃燒被乾燥之淨水汙泥,其中,於乾燥淨水汙泥的步驟中,被供應至一空心乾燥槽之一內部容器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係為約攝氏100度或小於攝氏100度,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內部容器內以藉由乾燥空氣的蒸散現象除去淨水汙泥的水氣。
於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在乾燥淨水汙泥的步驟中係可進一步包括:經由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使蒸散現象達最佳化。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在使蒸散現象達最佳化的步驟中,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係可被量測,以獲得淨水汙泥之一乾燥曲線,並且將一預定之 乾燥曲線的斜率和上述所獲得之乾燥曲線的斜率作比較,以控制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的流動速率。
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在乾燥淨水汙泥的步驟中,當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溫度低於一預定之溫度,便利用燃燒淨水汙泥所產生的廢熱將空心乾燥槽將空心乾燥槽預熱。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在乾燥淨水汙泥的步驟中,淨水汙泥係被維持於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
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在乾燥淨水汙泥的步驟中,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從空心乾燥槽內被排放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係被確認並相互比較以計算由淨水汙泥所吸收之水氣的數量,藉此控制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之乾燥空的流動速率。
100‧‧‧乾燥單元
110‧‧‧空心乾燥槽
112‧‧‧內部容器
113‧‧‧內部空間
114‧‧‧排放孔
116‧‧‧外部容器
118‧‧‧熱交換空間
120‧‧‧空氣供應元件
122‧‧‧加熱器
124‧‧‧吹送器
126‧‧‧管
130‧‧‧控制單元
172‧‧‧負載感測單元
174‧‧‧汙泥量測單元
176‧‧‧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
178‧‧‧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
190‧‧‧開關單元
194‧‧‧吹氣噴嘴
200‧‧‧運送單元
210‧‧‧圓柱狀外殼
220‧‧‧運輸螺桿
300‧‧‧燃燒單元
310‧‧‧燃燒室
320‧‧‧圓柱狀腔室
324‧‧‧運輸螺桿
330‧‧‧燃燒加熱器
340‧‧‧支撐軸承
350‧‧‧轉動驅動裝置
380‧‧‧廢熱處理單元
382‧‧‧廢熱供應管線
384‧‧‧開關閥
400‧‧‧排放場
本發明包括附圖以提供對本發明概念之進一步了解,而且將附圖併入並組成說明書之一部份。圖式描述本發明之例示具體實施例,而且與說明一起用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在圖式中:圖1係顯示本案發明之淨水汙泥器具的例示具體實施例之視圖;以及圖2係顯示經最佳化處理之汙泥的乾燥曲線之圖表。
以下,參照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之例示具體實施例之處理汙泥之器具和處理汙泥之方法進行更完整地描述。參 照所附之圖式,本發明之功效與技術特徵,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將於以下進行詳細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概念可具體化於各種不同形式中,且應不被視為僅限於所說明之實施例。因此,提供此等實施例作為實例是為了使本揭示內容詳盡而完整,且將使本發明概念之概念完全傳達至熟習此項技術者。於圖式中,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限於以下所提供之特定示例,此外,為了使本揭示內容清楚,亦將使用誇飾之描述方式。
於本發明之描述中,為避免模糊了本發明之標的,對於相關之習知技術將不再進行詳細地描述。
圖1係顯示本案發明之淨水汙泥器具的例示具體實施例之視圖。圖2係顯示經最佳化處理之汙泥的乾燥曲線之圖表。
請參照圖1。一淨水汙泥之處理器具10係包括一乾燥單元100、一運送單元200以及一燃燒單300。
乾燥單元100利用約攝氏100度或小於攝氏100度之乾燥空氣強力地乾燥含有一高溼度內容物且難以被乾燥之淨水汙泥(約含70%~80%的高溼度內容物),以使得高溼度內容物之比例降低為約12%~18%。舉例而言,乾燥單元100藉由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的乾燥空氣以去除淨水汙泥的水氣。
本發明之處理淨水汙泥之器具係為一低能量消耗之乾燥用器具,其所用以乾燥汙泥之空氣的溫度不超過約攝氏99度,相較於傳統乾燥用器具,傳統乾燥用器具所用以進 行乾燥之空氣的溫度約為攝氏120度或超過攝氏120度。
乾燥單元100係可包括一空心乾燥槽110、一空氣供應元件120以及一控制單元130。
空心乾燥槽110係可包括一內部容器112和一外部容器116。
內部容器112係具有一內部空間113,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內部空間113之中。內部容器112具有一引入孔,該引入孔以一開口狀態形成於內部容器112的上部,而淨水汙泥便是由該排放孔被引入。同時,內部容器112具有一排放孔114,該排放孔形成於內部容器112的下部。排放孔114係可藉由一開關單元190而被打開或關閉。排放孔114係與運送單元200之一端連接。當排放孔114被打開時,淨水汙泥便會落入運送單元200中。
複數個吹氣單元192係與一管126連接並設置於空心乾燥槽110之內部容器112內。吹氣單元192包括有複數個吹氣噴嘴管194,該吹氣噴嘴管194具有複數個吹孔以均勻地供應乾燥空氣至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110之內部容器112之淨水汙泥當中。舉例而言,乾燥空氣係經由位於吹氣噴嘴管194之吹孔被向下吹送,以避免吹孔被淨水汙泥所堵塞。經由吹氣噴嘴194將溫度約為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乾燥空氣吹送至空心乾燥槽110內,以藉由相對溼度和飽和水蒸汽壓差乾燥淨水汙泥。
外部容器116設置以圍繞內部容器112的周圍。一熱交換空間118係被定義為外部容器116和內部容器112之 間的空間,以供應由燃燒單元300之廢熱處理單元380所提供的廢熱。
空氣供應元件120加熱乾燥空氣以增加該乾燥空氣之飽和蒸氣的數量,並且供應被加熱之乾燥空氣至空心乾燥槽110內。空氣供應元件120係可包括一加熱器122和一吹送器124。於本發明中,可使用多種不同型態之加熱器。舉例而言,加熱器122係可為一利用電阻加熱線圈之加熱器。
經由吹送器124供應至加熱器122之空氣係被加熱至一適合用以乾燥淨水汙泥之溫度,接著,被加熱之空氣係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110之內部容器112內。舉例而言,上述空氣係被加熱至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或者更低之溫度。空氣供應元件120係藉由管126與空心乾燥槽110連接,並且被排放至內部空間112內之乾燥空氣係經由管126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110內。
控制單元130係控制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內之被加熱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以藉由空心乾燥槽110內的乾燥空氣使蒸散現象達最佳化。
運送單元200係為一螺管輸送器的形式,於該形式中,一圓柱狀外殼210係與一運輸螺桿220連接。
圓柱狀外殼210係設置與地面平行,並且具有一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形成於該圓柱狀外殼210之一端,經由該第一開口,淨水汙泥係從乾燥單元100之排放孔114被引入,圓柱狀外殼210另具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形 成於圓柱狀外殼210之另一端,經由該第二開口,淨水汙泥係被排放。第二開口係與燃燒單元300之燃燒室310連接。
運輸螺桿220係為一螺旋式圓盤狀,且係被設置於圓柱狀外殼210內。運輸螺桿220係被製造為可藉由驅動工具轉動,該驅動工具可如一馬達。運輸螺桿220係被製造以使得運輸螺桿220之圓盤的周圍與圓柱狀外殼210之一內部表面間的空見盡可能狹窄,以使得被引入之淨水汙泥可被朝向第二開口運送而沒有損失。
燃燒單元300係可包括一燃燒室310、一圓柱狀腔室320、一燃燒加熱器330以及一廢熱處理單元380。
圓柱狀腔室320與一運輸螺桿324連接,並且被設置於燃燒室310內。運輸螺桿324係被提供於圓柱狀腔室320之一內部表面上。圓柱狀腔室320具有一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形成於圓柱狀腔室320之一端,且淨水汙泥係經由該第一開口從運送單元200被引入,並且,圓柱狀腔室320另具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形成於圓柱狀腔室320之另一端,且淨水汙泥係經由該第二開口被排放。
圓柱狀腔室320之兩端皆為可旋轉的,並且由一支撐軸承340所支持。圓柱狀腔室320與一轉動驅動裝置350連接以轉動。圓柱狀腔室320係可以一具有高熔點之金屬或合金所製成,該種金屬或合金之熔點係高過淨水汙泥的燃燒溫度。淨水汙泥的燃燒溫度之範圍係為約攝氏500度至約攝氏1000度。若淨水汙泥的燃燒溫度低於約攝氏500 度,則可能造成燃燒不完全,而若淨水汙泥的燃燒溫度高於約攝氏1000度,則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費。
燃燒加熱器330係被設置以鄰近於圓柱狀腔室320之較低的一端。燃燒加熱器330係可包括複數個電子加熱爐型態之加熱器。
被置於圓柱狀腔室320內之淨水汙泥係於通過圓柱狀腔室320時經由燃燒加熱器330被燃燒,並接著被排放至一排放場400。
廢熱處理單元380利用燃燒單元300所產生的廢熱維持空心乾燥槽110之溫度。廢熱處理單元380係包括有一廢熱供應管線382,該廢熱供應管線382之一端係與燃燒室310連接、另一端則與空心乾燥槽110連接。一開關閥384係設置於廢熱供應管線382上。
請再次參照圖1。乾燥單元100係包括一負載感測單元172、一汙泥量測單元174、一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176以及一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178。
負載感測單元172係被設置以感測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110之內部容器112內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且該感測係為即時的或是具有一預定時間間隔的。負載感測單元172提供所感測到之淨水汙泥的重量予控制單元130。
控制單元130利用負載感測單元172所提供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獲得一淨水汙泥的乾燥曲線,藉由該乾燥曲線之斜率控制供應至乾燥單元100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
上述淨水汙泥之乾燥曲線係如圖2所示。於一例子中,控制單元130將一預定之乾燥曲線的斜率(經最佳化之乾燥曲線)和上述所獲得之乾燥曲線之斜率作比較。若上述所獲得之乾燥曲線之斜率大於預定之乾燥曲線的斜率,控制單元130便判斷乾燥的量值相對於時間係過量的,並且降低乾燥空氣的溫度或流動速率,以減少過量的能源耗費。同時,上述所獲得之乾燥曲線之斜率小於預定之乾燥曲線的斜率,控制單元130便判斷乾燥的量值相對於時間係不足的,並且增加乾燥空氣的溫度或流動速率,以控制乾燥空氣的目標量值。
汙泥量測單元174用以確認被排放至空心乾燥槽110之內部容器112內之淨水汙泥的溫度和溼度,並且將經確認之溫度和溼度提供予控制單元130。
控制單元130控制空氣供應元件120和廢熱處理單元380,以將淨水汙泥的溫度維持於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舉例而言,若淨水汙泥之溫度低於一預定溫度(如:攝氏95度),控制單元130控制空氣供應元件120以增加空氣供應元件120之乾燥空氣的溫度,或者控制並將廢熱處理單元380開啟,以使得廢熱被供應至空心乾燥槽110之熱交換空間118內以輔助地增加內部容器112之溫度,藉以補償淨水汙泥不足之溫度。相對地,若淨水汙泥之溫度高於一預定溫度(如:攝氏95度),控制單元130控制空氣供應元件120以降低空氣供應元件120之乾燥空氣的溫度,或者阻擋被供應至熱交換空間118的廢熱,藉以 降低淨水汙泥之溫度。
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176用以確認供應至空心乾燥槽110內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並且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178用以確認由空心乾燥槽110所排放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上述經確認之溫度和溼度係被提供予控制單元130。
控制單元130將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176所量測到的溫度和溼度與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178所量測到的溫度和溼度作比較,以計算從淨水汙泥中所吸收的水氣數量,藉此根據所吸收的水氣數量控制空氣供應元件120所供應之乾燥空氣的流動速率。
本發明可以從由空心乾燥槽110所排放出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來計算由乾燥空氣使得淨水汙泥被蒸發之水氣的數量,並且,以供應與排放之乾燥空氣的流動速率、溫度和溼度為基礎,藉由控制必須之乾燥量預先得知並調整水氣之目標吸收數量。
雖然未示於圖中,乾燥單元100係可進一步包括一除溼單元。除溼單元係設置於吹送器124和空氣供應元件120之加熱器122之間,以去除欲提供至加熱器122之空氣的水氣,並且以提供被去除水氣之空氣至加熱器122。除溼單元係可為任何該發明所屬領域中通常使用之型態,本發明於此並不作限定。舉例而言,除溼單元係可為一多孔粒之結構,或者為具有一內孔或空間使得潮溼粒子通過時可將粒子與水氣分離之結構。
上述之處理汙泥之器具與處理汙泥之方法並不僅適用於淨水汙泥,同時亦適用於下水道汙泥之處理。於下水道汙泥之處理中,燃燒溫度須於約攝氏300度至約攝氏400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僅須經由乾燥空氣,而不需使汙泥沸騰,便可使含有高溼度內容物的汙泥之水分被降低,如此一來便可減少操作上的成本耗費。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藉由廢熱的利用可減少設備操作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水器之目標吸收數量係可被預期與調整。
以上之說明並未脫離對本發明之技術思想進行例示性說明之範圍,因此若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則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本質的特性之範圍內進行多樣的修正及變形。因此,本發明所例示之實施形態並非限定本發明之技術思想者,僅係用於說明,根據該實施形態,並非限定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必須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進行解釋,與其同等之範圍內所有之技術思想係必須作為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內所包含者進行解釋。
100‧‧‧乾燥單元
110‧‧‧空心乾燥槽
112‧‧‧內部容器
113‧‧‧內部空間
114‧‧‧排放孔
116‧‧‧外部容器
118‧‧‧熱交換空間
120‧‧‧空氣供應元件
122‧‧‧加熱器
124‧‧‧吹送器
126‧‧‧管
130‧‧‧控制單元
172‧‧‧負載感測單元
174‧‧‧汙泥量測單元
176‧‧‧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
178‧‧‧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
190‧‧‧開關單元
194‧‧‧吹氣噴嘴
200‧‧‧運送單元
210‧‧‧圓柱狀外殼
220‧‧‧運輸螺桿
300‧‧‧燃燒單元
310‧‧‧燃燒室
320‧‧‧圓柱狀腔室
324‧‧‧運輸螺桿
330‧‧‧燃燒加熱器
340‧‧‧支撐軸承
350‧‧‧轉動驅動裝置
380‧‧‧廢熱處理單元
382‧‧‧廢熱供應管線
384‧‧‧開關閥
400‧‧‧排放場

Claims (11)

  1. 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包括:一乾燥單元,用以乾燥一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一燃燒單元,用以燃燒於該乾燥單元中乾燥的該淨水汙泥;以及一運送單元,用以由該乾燥單元運送該淨水汙泥至該燃燒單元內;其中,該乾燥單元包括:一空心乾燥槽,該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槽內,用以藉由乾燥空氣來乾燥該淨水汙泥;一空氣供應元件,用以加熱該乾燥空氣以使得該乾燥空氣的飽和蒸汽之數量增加,以將該加熱之乾燥空氣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以及一控制單元,用以量測該空心乾燥槽之溫度、溼度以及重量,以控制由該空氣供應元件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之該被加熱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以使得該空心乾燥槽中之空氣的蒸散現象被最佳化,其中該乾燥單元更進一步包含一負載感測單元,用以感測被排放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其中,該控制單元由該負載感測單元所提供之被排放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得到一乾燥曲線,並且根據該乾燥曲線之斜率控制被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
  2. 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包括:一乾燥單元,用以乾燥一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一燃燒單元,用以燃燒於該乾燥單元中乾燥的該淨水汙泥;以及一運送單元,用以由該乾燥單元運送該淨水汙泥至該燃燒單元內;其中,該乾燥單元包括:一空心乾燥槽,該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槽內,用以藉由乾燥空氣來乾燥該淨水汙泥;一空氣供應元件,用以加熱該乾燥空氣以使得該乾燥空氣的飽和蒸汽之數量增加,以將該加熱之乾燥空氣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以及一控制單元,用以量測該空心乾燥槽之溫度、溼度以及重量,以控制由該空氣供應元件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之該被加熱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以使得該空心乾燥槽中之空氣的蒸散現象被最佳化,其中該乾燥單元更進一步包括一汙泥量測單元,用以確認被排放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溫度和溼度,並且提供該已確認之溫度和溼度予該控制單元;其中,該控制單元係控制該空氣供應元件以將該淨水汙泥之溫度維持於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
  3. 一種處理汙泥之器具,包括:一乾燥單元,用以乾燥一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一燃燒單元,用以燃燒於該乾燥單元中乾燥的該淨 水汙泥;以及一運送單元,用以由該乾燥單元運送該淨水汙泥至該燃燒單元內;其中,該乾燥單元包括:一空心乾燥槽,該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槽內,用以藉由乾燥空氣來乾燥該淨水汙泥;一空氣供應元件,用以加熱該乾燥空氣以使得該乾燥空氣的飽和蒸汽之數量增加,以將該加熱之乾燥空氣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以及一控制單元,用以量測該空心乾燥槽之溫度、溼度以及重量,以控制由該空氣供應元件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中之該被加熱之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以使得該空心乾燥槽中之空氣的蒸散現象被最佳化,其中,該乾燥單元更進一步包括:一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用以確認被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一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用以確認由該空心乾燥槽被排放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其中,該控制單元將由氣體供應管線量測單元確認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和由氣體排放管線量測單元確認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作比較,以計算由該淨水汙泥中所吸收出來的水氣數量,藉此控制該空氣供應元件。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處理汙泥之器具,更進一步包括一 廢熱處理單元,藉由利用該燃燒單元所產生的廢熱維持該空心乾燥槽的溫度。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處理汙泥之器具,其中,該空心乾燥槽包括:一內部容器,該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內部容器內;以及一外部容器,係被設置以圍繞該內部容器之周圍;其中,由廢熱處理單元所提供之廢熱係被供應至一熱交換空間,且該熱交換空間係被定義為該內部容器與該外部容器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處理汙泥之器具,其中該燃燒單元包括:一燃燒室;一圓柱狀腔室,可旋轉地設置於該燃燒室內,並且其內部提供有一運輸螺桿;以及複數個加熱器,相鄰地設置於該燃燒室內的圓柱狀腔室當中。
  7. 一種汙泥處理方法,包括:乾燥一含高溼度內容物之淨水汙泥;以及燃燒該被乾燥之淨水汙泥;其中,於乾燥該淨水汙泥的步驟中,約攝氏100度或小於攝氏100度之乾燥空氣係被供應至一空心乾燥槽之一內部容器內,該淨水汙泥係被排放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以藉由該乾燥空氣之蒸散現象去除該淨水汙泥之溼 氣,其中,於乾燥該淨水汙泥的步驟中,該淨水汙泥之溫度係被維持於約攝氏90度至約攝氏99度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汙泥處理方法,其中乾燥該淨水汙泥的步驟更進一步包括最佳化藉由該空心乾燥槽中之空氣產生的蒸散現象。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汙泥處理方法,其中於最佳化藉由該空心乾燥槽中之空氣產生的蒸散現象的步驟中,該淨水汙泥的重量變化係被測量以得到該淨水汙泥之一乾燥曲線,並且比較一預定之乾燥曲線的斜率和該得到之乾燥曲線斜率,以控制被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流動速率。
  10.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汙泥處理方法,其中,於乾燥該淨水汙泥的步驟中,當被排放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淨水汙泥的溫度低於一預定溫度時,便利用燃燒該淨水汙泥所產生之廢熱預熱該空心乾燥槽。
  11.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汙泥處理方法,其中,於乾燥該淨水汙泥的步驟中,被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以及由該空心乾燥槽被排放之該乾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係被確認並被相互比較,以計算由該淨水汙泥中所吸收出來的水氣數量,藉此控制被供應至該空心乾燥槽內之該乾燥空氣的流動速率。
TW102140882A 2013-02-08 2013-11-11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TWI511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14288A KR101284179B1 (ko) 2013-02-08 2013-02-08 정수 슬러지 처리 방법
KR1020130014286A KR101284178B1 (ko) 2013-02-08 2013-02-08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1798A TW201431798A (zh) 2014-08-16
TWI511936B true TWI511936B (zh) 2015-12-11

Family

ID=5129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0882A TWI511936B (zh) 2013-02-08 2013-11-11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76045A1 (zh)
JP (1) JP2016507374A (zh)
CN (1) CN105073655A (zh)
TW (1) TWI511936B (zh)
WO (1) WO2014123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8823A (zh) * 2017-01-22 2017-05-17 刘敏 一种生活垃圾高温裂解炉的分层隔离分解装置
JP6536973B2 (ja) * 2017-11-06 2019-07-03 常陽化成株式会社 土壌改良材の製造方法
CN112919767A (zh) * 2018-04-12 2021-06-08 陈秀花 一种石油开采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8751663A (zh) * 2018-07-11 2018-11-06 刘桂明 一种环保治理用污泥脱水烘干装置及其污泥处理系统
CN110002715B (zh) * 2019-03-22 2023-11-1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两段式污泥干化设备系统
CN113045174B (zh) * 2021-03-12 2022-09-13 内蒙古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污泥干化系统
CN115286205B (zh) * 2022-07-28 2023-03-10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污泥干化处理系统以及监测方法
CN116022987B (zh) * 2023-03-29 2023-06-13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29258B (zh) * 1993-03-26 1994-09-01 Air Prod & Chem
CN201670797U (zh) * 2010-05-11 2010-12-15 昆山市靖丰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干燥焚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46813A (en) * 1980-06-30 1983-05-24 456577 Ontario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sewage sludge
JPS58183998A (ja) * 1982-04-21 1983-10-27 Towa Kucho Kk 汚泥乾燥方法
JPH1072270A (ja) * 1996-06-26 1998-03-17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保水性に優れた舗装材の製造方法
JP2000143329A (ja) * 1998-11-10 2000-05-23 Takahama Kogyo Kk 有機汚泥の処理方法
KR100308407B1 (ko) * 1999-05-20 2001-11-07 - 폐수 슬러지 탈수 건조 시스템
JP2002248495A (ja) * 2001-02-22 2002-09-03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し渣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3905716B2 (ja) * 2001-04-20 2007-04-18 カワサキプラント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地盤改良材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030083335A (ko) * 2002-04-20 2003-10-30 주식회사 일산 소각로
JP2005001904A (ja) * 2003-06-09 2005-01-06 Miyagi Prefecture アルミニウム酸化物および珪素酸化物を主成分とする焼結体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003162A (ko) * 2003-06-30 2005-01-10 주식회사 월드이노텍 슬러지 탄화장치
JP2005162513A (ja) * 2003-12-01 2005-06-23 Hitachi Ltd 浄水場発生土からのゼオライト化土の製造方法、廃水処理方法および使用済みゼオライト化土の処理方法
JP2005274017A (ja) * 2004-03-24 2005-10-06 Meidensha Corp 含水原料の乾燥処理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及び施設
US7334345B2 (en) * 2004-04-02 2008-02-26 Skill Associates, Inc. Biomass converters and processes
JP4051051B2 (ja) * 2004-06-28 2008-0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乾燥システム
JP4534660B2 (ja) * 2004-08-19 2010-09-01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汚泥乾燥炉からの乾燥汚泥の含水率制御方法
JP2006122860A (ja) * 2004-11-01 2006-05-18 Daido Steel Co Ltd 炭化処理方法
JP2006205027A (ja) * 2005-01-27 2006-08-10 Actree Corp 含水有機汚泥等の減容・減量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7303712A (ja) * 2006-05-10 2007-11-22 Mitsubishi Materials Techno Corp スラッジの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US8065815B2 (en) * 2006-10-10 2011-11-29 Rdp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eating sewage sludge
CN101314514B (zh) * 2008-07-04 2010-07-28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热值控制方法
KR101070281B1 (ko) * 2008-11-28 2011-10-06 주식회사 포스코건설 유기성 슬러지의 고정상식 건조장치
CN101956987A (zh) * 2010-11-02 2011-01-26 无锡爱姆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污泥焚烧炉
CN102476907B (zh) * 2010-11-25 2014-03-19 溧阳正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环保节能污泥处理系统的方法
CN102531317B (zh) * 2011-05-16 2013-06-19 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DE102011106891A1 (de) * 2011-07-07 2013-01-10 Toren Cakir Universale Doppelwändige Trocknungsanlage
KR101112429B1 (ko) * 2011-12-02 2012-02-24 (주)테크엔비 슬러지 처리 시설 및 방법
CN102734805B (zh) * 2012-07-19 2015-04-01 徐凌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污泥处理的升温式焚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29258B (zh) * 1993-03-26 1994-09-01 Air Prod & Chem
CN201670797U (zh) * 2010-05-11 2010-12-15 昆山市靖丰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干燥焚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07374A (ja) 2016-03-10
CN105073655A (zh) 2015-11-18
WO2014123290A1 (ko) 2014-08-14
US20150376045A1 (en) 2015-12-31
TW201431798A (zh) 2014-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1936B (zh) 處理污泥之器具及方法
KR101812104B1 (ko) 가스를 열원으로 하는 열매체유 보일러를 이용한 악취방지용 폐쇄회로형 음식물 쓰레기 건조장치
KR101352604B1 (ko) 건조 슬러지의 악취제거와 수분 및 오일 분리회수 탈취장치
CN110170514B (zh) 一种蒸汽耦合微波热处理污染土壤设备
NL8020118A (nl) Werkwijze voor het onttrekken van warmte aan mest, rioolslik en ander nat afval door verbranding.
CN107138515A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供热方法
KR100983853B1 (ko) 슬러지건조로
RU2508503C2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биоэтанола
JPH10185138A (ja) 炭化装置
KR101284178B1 (ko)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CN107021603A (zh) 一种低能耗的污泥热干化系统
KR101236850B1 (ko)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CN206731779U (zh) 利用化学发热剂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装备
CN105537258A (zh) 热脱附炉
JPS6219242A (ja) 活性炭の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KR101369950B1 (ko) 축산 폐기물 처리 장치
KR102262101B1 (ko) 유기물의 건조 탄화 하이브리드시스템
JP2004277465A (ja) 有機物含有汚泥の炭化処理装置
TWI602787B (zh) Sludge drying equipment
CN206872651U (zh) 一种油泥多层回旋干燥系统
KR101284179B1 (ko) 정수 슬러지 처리 방법
RU2393399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термообработки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206563300U (zh) 一种基于喷射回转干燥的废盐干燥焚烧净化装置
KR100567409B1 (ko) 슬러지 건조장치 및 건조 방법
KR101093333B1 (ko) 유동상 소각로를 이용한 폐열 재활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