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2987B -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2987B
CN116022987B CN202310314744.XA CN202310314744A CN116022987B CN 116022987 B CN116022987 B CN 116022987B CN 202310314744 A CN202310314744 A CN 202310314744A CN 116022987 B CN116022987 B CN 116022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udge
horizontal
mud
bea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47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2987A (zh
Inventor
郝冬亮
秦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3103147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2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2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2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2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2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承重板和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支撑块和第一电机架,第一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组件,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处理筒体,螺旋组件与处理筒体转动连接,处理筒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处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泥管,处理筒体倾斜设置。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当螺旋组件在处理筒体内转动时,污泥跟随螺旋组件向远离进泥管的方向移动,从而污泥在处理筒体内受压,其内的水沿排水孔排出,且加大了对污泥的压力,从而保证了污泥脱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354241A)的一种污泥脱水减量的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座、滤水机构、搅拌机构、烘干机构和水分吸收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滤水机构内部的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滤水螺纹扇叶对脱水壳体内部的污泥进行挤压滤水,便于对污泥脱水,通过烘干机构上的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主转辊的转动,使得传送带上的污泥在烘干器和加热器的作用下进行脱水。
上述对比文件通过设置滤水机构,使得滤水螺纹扇叶对脱水壳体内部的污泥进行挤压滤水,便于对污泥脱水,但是上述污泥处理装置在脱水时,对污泥的脱水压力相同,可能使得污泥在脱水时达不到规定的污泥干化度,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具备污泥在脱水时,加大污泥脱水度的优点,解决了污泥在脱水时达不到规定的污泥干化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承重板和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支撑块和第一电机架,所述第一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组件,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处理筒体,所述螺旋组件与处理筒体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筒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处理筒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泥管,所述处理筒体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处理筒体包括有第一水平筒段、锥形筒段和第二水平筒段,所述第一水平筒段、锥形筒段和第二水平筒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筒段与进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筒段远离锥形筒段的一端为排泥口,所述第一水平筒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筒段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螺旋组件包括有第一水平螺旋片、锥形螺旋片和第二水平螺旋片,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锥形螺旋片和第二水平螺旋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与第一水平筒段贴合,所述锥形螺旋片与锥形筒段贴合,所述第二水平螺旋片与第二水平筒段贴合,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螺旋片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污泥进行输送且烘干的输送烘干机构,所述输送烘干机构包括有传送带,所述承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架,所述第二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数量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抵辊,所述抵辊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和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的控制块,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敏开关,若干个所述压敏开关和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块与压敏开关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均滑动连接在进泥管上,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和若干个压敏开关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将烘干的污泥打碎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粉碎箱,所述粉碎箱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动杆,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粉碎辊,两个所述粉碎辊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粉碎箱上固定连接有接泥板,所述接泥板远离粉碎箱的一端与传送带相抵。
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还包括有第一盘轮、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两个所述第一盘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上,两个所述第一盘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和靠近第二支撑板一端的第二转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盘轮,两个所述第二盘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筒体上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位于若干个排水孔之外,所述接水盒上连通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当螺旋组件在处理筒体内转动时,污泥跟随螺旋组件向远离进泥管的方向移动,从而污泥在处理筒体内受压,其内的水沿排水孔排出,且加大了对污泥的压力,从而保证了污泥脱水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烘干机构和控制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数量,既保证了污泥的烘干度,同时又节能环保,避免了在污泥较多时,污泥没有烘干;且在污泥较少时,浪费能源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和投放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既保证了污泥的投放量,又避免了污泥太多将处理筒体堵塞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处理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理筒体和螺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送烘干机构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输送烘干机构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粉碎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板;11、支撑块;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第三支撑板;15、第四支撑板;2、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架;22、第一转动轴;3、处理筒体;31、第一水平筒段;32、锥形筒段;33、第二水平筒段;34、进泥管;35、接水盒;36、排水管;37、排水孔;4、螺旋组件;41、第一水平螺旋片;42、锥形螺旋片;43、第二水平螺旋片;5、第二转动辊;51、第一转动辊;52、传送带;53、抵辊;54、连接杆;55、滑动槽;56、控制块;57、弹簧;58、压敏开关;6、支撑架;61、烘干加热器组;62、第二转动轴;63、第二电机;64、第二电机架;7、电动推杆;71、挡板;72、接泥板;8、粉碎箱;81、粉碎辊;82、第二转动杆;83、第一盘轮;84、第一皮带;85、第二盘轮;86、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承重板1和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支撑块11和第一电机架21,第一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第一转动轴22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组件4,支撑块11上固定连接有处理筒体3,螺旋组件4与处理筒体3转动连接,处理筒体3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37,处理筒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泥管34,处理筒体3倾斜设置。
通过设置进泥管34,达到了可通过进泥管34向处理筒体3内投放污泥的效果;通过设置螺旋组件4和处理筒体3,达到了当螺旋组件4在处理筒体3内转动时,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从而污泥在处理筒体3内受压,其内的水沿排水孔37排出,将污泥脱水的效果。
通过处理筒体3倾斜设置,进一步加大了对污泥的压力,从而保证了污泥的脱水度。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2,达到了驱动螺旋组件4的效果。
处理筒体3包括有第一水平筒段31、锥形筒段32和第二水平筒段33,第一水平筒段31、锥形筒段32和第二水平筒段33固定连接,第一水平筒段31与进泥管34固定连接,第二水平筒段33远离锥形筒段32的一端为排泥口,第一水平筒段31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筒段33的直径。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筒段31,达到了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污泥受压从而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锥形筒段32,达到了在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移动时,在进入锥形筒段32时,污泥所受的压力跟随锥形筒段32的角度逐步变大,加大了在锥形筒段32内的污泥脱水压力,从而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随后污泥进入第二水平筒段33,由于第二水平筒段33的直径小于第一水平筒段31的直径,使得污泥在第二水平筒段33的压力大于在第一水平筒段31的压力,从而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
螺旋组件4包括有第一水平螺旋片41、锥形螺旋片42和第二水平螺旋片43,第一水平螺旋片41、锥形螺旋片42和第二水平螺旋片43固定连接,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贴合,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贴合,第二水平螺旋片43与第二水平筒段33贴合,第一水平螺旋片41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螺旋片43的直径。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螺旋片41,达到了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相配合,从而污泥跟随第一水平螺旋片41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污泥受压从而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锥形螺旋片42,达到了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相配合,从而污泥在跟随锥形螺旋片42移动时,污泥所受的压力逐步变大,加大了污泥的脱水压力,使得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水平螺旋片43,由于第二水平螺旋片43的直径小于第一水平螺旋片41的直径,从而减小了污泥的空间,加大了污泥压力的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贴合,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贴合,第二水平螺旋片43与第二水平筒段33贴合,达到了保证对污泥提供的脱水压力,且污泥可同步跟随螺旋组件4移动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污泥进行输送且烘干的输送烘干机构,输送烘干机构包括有传送带52,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架64、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和支撑架6,第二电机架6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3,第二电机6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2,第二转动轴62贯穿第二支撑板13,第二转动轴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51,第一支撑板1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5,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通过传送带52传动连接,支撑架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
在污泥脱水完成后,污泥由处理筒体3的排泥管排出,掉落至传送带52上,此时第二电机63启动,第二转动轴62同步转动,其上的第一转动辊51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通过传送带52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辊5转动,且传送带52同步传动,从而其上的污泥跟随传送带52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烘干加热器组61,达到了在污泥跟随传送带52移动的同时对传送带52上的污泥烘干,方便污泥运输,避免了在运输中污染环境的效果。
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61数量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三支撑板14,第三支撑板14上开设有滑动槽55,滑动槽55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上转动连接有抵辊53,抵辊53与传送带52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槽55内放置有弹簧57,弹簧57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55和连接杆54固定连接。
控制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4上的控制块56,第三支撑板1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敏开关58,若干个压敏开关58和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控制块56与压敏开关58相配合。
通过设置连接杆54滑动连接在滑动槽55上且连接杆54与抵辊53转动连接,达到了在抵辊53转动时,连接杆54不会转动的效果。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多重量较大时,输送污泥的传送带52会发生下陷,由于抵辊53与传送带52传动连接,使得抵辊53向上滑动,从而保证了传送带52的传送,其上的连接杆54带动控制块56向上滑动,从而触碰更多的压敏开关58,由于若干个压敏开关58和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从而更多的烘干加热器组61启动,对传送带52上的污泥进行烘干。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少重量较小时,弹簧57的弹力释放,连接杆54带动抵辊53向下滑动,对传送带52进行收紧,连接杆54上的控制块56同步向下滑动,从而控制块56与上端的压敏开关58取消接触,与控制块56接触的压敏开关58数量减少,从而烘干加热器组61启动的数量减少。
通过设置控制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61数量,既保证了污泥的烘干度,同时又节能环保,避免了在污泥较多时,污泥没有烘干,且在污泥较少时,浪费能源的效果。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的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四支撑板15,第四支撑板1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7,每个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1,每个挡板71均滑动连接在进泥管34上,若干个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多重量较大时,此时控制块56触碰压敏开关58的数量较多,由于若干个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使得电动推杆7的启动数量较多,从而位于进泥管34内的挡板71数量较多,使得通过进泥管34的进泥量变少。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少重量较小时,此时控制块56触碰压敏开关58的数量较少,由于若干个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使得电动推杆7的启动数量较少,从而位于进泥管34内的挡板71数量较少,使得通过进泥管34的进泥量变多。
通过设置投放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既保证了污泥投放量,又避免了污泥太多将处理筒体3堵塞的效果。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将烘干的污泥打碎的粉碎机构,粉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粉碎箱8,粉碎箱8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动杆82,每个第二转动杆82上均固定连接有粉碎辊81,两个粉碎辊81之间相互配合,粉碎箱8上固定连接有接泥板72,接泥板72远离粉碎箱8的一端与传送带52相抵。
粉碎机构还包括有第一盘轮83、第一皮带84和第二皮带86,两个第一盘轮83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82上,两个第一盘轮83通过第一皮带84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62和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盘轮85,两个第二盘轮85通过第二皮带86传动连接。
在第二转动轴62转动时,其上的第二盘轮85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62上的第二盘轮85和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上的第二盘轮85均通过第二皮带86传动连接,使得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转动,从而其上的第一盘轮83转动,由于两个第一盘轮83通过第一皮带84传动连接,使得两个第二转动杆82均转动,从而两个粉碎辊81转动,将烘干成块的污泥块粉碎,便于回收使用的效果。
通过设置接泥板72,达到了传送带52上的污泥可全部进入粉碎箱8内的效果,同时接泥板72将传送带52上的污泥刮动的效果。
处理筒体3上设有接水盒35,接水盒35位于若干个排水孔37之外,接水盒35上连通有排水管36。
通过设置接水盒35,达到了将由排水孔37排出的水收集的效果。
工作原理:该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进泥管34,达到了可通过进泥管34向处理筒体3内投放污泥的效果;通过设置螺旋组件4和处理筒体3,达到了当螺旋组件4在处理筒体3内转动时,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从而污泥在处理筒体3内受压,其内的水沿排水孔37排出,将污泥脱水的效果。
通过处理筒体3倾斜设置,进一步加大了对污泥的压力,从而保证了污泥的脱水度。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2,达到了驱动螺旋组件4的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筒段31,达到了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污泥受压从而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锥形筒段32,达到了在污泥跟随螺旋组件4移动时,在进入锥形筒段32时,污泥所受的压力跟随锥形筒段32的角度逐步变大,加大了在锥形筒段32内的污泥脱水压力,从而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随后污泥进入第二水平筒段33,由于第二水平筒段33的直径小于第一水平筒段31的直径,使得污泥在第二水平筒段33的压力大于在第一水平筒段31的压力,从而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螺旋片41,达到了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相配合,从而污泥跟随第一水平螺旋片41向远离进泥管34的方向移动,污泥受压从而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锥形螺旋片42,达到了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相配合,从而污泥在跟随锥形螺旋片42移动时,污泥所受的压力逐步变大,加大了污泥的脱水压力,使得污泥可进一步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水平螺旋片43,由于第二水平螺旋片43的直径小于第一水平螺旋片41的直径,从而减小了污泥的空间,加大了污泥压力的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贴合,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贴合,第二水平螺旋片43与第二水平筒段33贴合,达到了保证对污泥提供的脱水压力,且污泥可同步跟随螺旋组件4移动的效果。
在污泥脱水完成后,污泥由处理筒体3的排泥管排出,掉落至传送带52上,此时第二电机63启动,第二转动轴62同步转动,其上的第一转动辊51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通过传送带52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辊5转动,且传送带52同步传动,从而其上的污泥跟随传送带52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烘干加热器组61,达到了在污泥跟随传送带52移动的同时对传送带52上的污泥烘干,方便污泥运输,避免了在运输中污染环境的效果。
通过设置连接杆54滑动连接在滑动槽55上且连接杆54与抵辊53转动连接,达到了在抵辊53转动时,连接杆54不会转动的效果。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多重量较大时,输送污泥的传送带52会发生下陷,由于抵辊53与传送带52传动连接,使得抵辊53向上滑动,从而保证了传送带52的传送,其上的连接杆54带动控制块56向上滑动,从而触碰更多的压敏开关58,由于若干个压敏开关58和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从而更多的烘干加热器组61启动,对传送带52上的污泥进行烘干。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少重量较小时,弹簧57的弹力释放,连接杆54带动抵辊53向下滑动,对传送带52进行收紧,连接杆54上的控制块56同步向下滑动,从而控制块56与上端的压敏开关58取消接触,与控制块56接触的压敏开关58数量减少,从而烘干加热器组61启动的数量减少。
通过设置控制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61数量,既保证了污泥的烘干度,同时又节能环保,避免了在污泥较多时,污泥没有烘干;且在污泥较少时,浪费能源的效果。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多重量较大时,此时控制块56触碰压敏开关58的数量较多,由于若干个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使得电动推杆7的启动数量较多,从而位于进泥管34内的挡板71数量较多,使得通过进泥管34的进泥量变少。
在传送带52上的污泥量较少重量较小时,此时控制块56触碰压敏开关58的数量较少,由于若干个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使得电动推杆7的启动数量较少,从而位于进泥管34内的挡板71数量较少,使得通过进泥管34的进泥量变多。
通过设置投放机构,达到了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既保证了污泥投放量,又避免了污泥太多将处理筒体3堵塞的效果。
在第二转动轴62转动时,其上的第二盘轮85转动,由于第二转动轴62上的第二盘轮85和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上的第二盘轮85均通过第二皮带86传动连接,使得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转动,从而其上的第一盘轮83转动,由于两个第一盘轮83通过第一皮带84传动连接,使得两个第二转动杆82均转动,从而两个粉碎辊81转动,将烘干成块的污泥块粉碎,便于回收使用的效果。
通过设置接泥板72,达到了传送带52上的污泥可全部进入粉碎箱8内的效果,同时接泥板72将传送带52上的污泥刮动的效果。
通过设置接水盒35,达到了将由排水孔37排出的水收集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承重板(1)和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支撑块(11)和第一电机架(21),所述第一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组件(4),所述支撑块(11)上固定连接有处理筒体(3),所述螺旋组件(4)与处理筒体(3)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筒体(3)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37),所述处理筒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泥管(34),所述处理筒体(3)倾斜设置;所述处理筒体(3)包括有第一水平筒段(31)、锥形筒段(32)和第二水平筒段(33),所述第一水平筒段(31)、锥形筒段(32)和第二水平筒段(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筒段(31)与进泥管(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筒段(33)远离锥形筒段(32)的一端为排泥口,所述第一水平筒段(31)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筒段(33)的直径;
所述螺旋组件(4)包括有第一水平螺旋片(41)、锥形螺旋片(42)和第二水平螺旋片(43),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41)、锥形螺旋片(42)和第二水平螺旋片(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41)与第一水平筒段(31)贴合,所述锥形螺旋片(42)与锥形筒段(32)贴合,所述第二水平螺旋片(43)与第二水平筒段(33)贴合,所述第一水平螺旋片(41)的直径大于第二水平螺旋片(43)的直径;
所述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烘干加热器组(61)数量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三支撑板(14),所述第三支撑板(14)上开设有滑动槽(55),所述滑动槽(55)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54),所述连接杆(54)上转动连接有抵辊(53),所述抵辊(53)与传送带(52)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槽(55)内放置有弹簧(57),所述弹簧(57)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55)和连接杆(5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污泥进行输送且烘干的输送烘干机构,所述输送烘干机构包括有传送带(52),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架(64)、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和支撑架(6),所述第二电机架(6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3),所述第二电机(6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2),所述第二转动轴(62)贯穿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转动轴(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辊(51),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5),所述第一转动辊(51)与第二转动辊(5)通过传送带(52)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连接杆(54)上的控制块(56),所述第三支撑板(1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敏开关(58),若干个所述压敏开关(58)和若干个烘干加热器组(61)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块(56)与压敏开关(58)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根据传送带(52)上污泥重量从而控制投放污泥量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第四支撑板(15),所述第四支撑板(1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推杆(7),每个所述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1),每个所述挡板(71)均滑动连接在进泥管(34)上,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7)和若干个压敏开关(58)之间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将烘干的污泥打碎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粉碎箱(8),所述粉碎箱(8)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动杆(82),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82)上均固定连接有粉碎辊(81),两个所述粉碎辊(81)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粉碎箱(8)上固定连接有接泥板(72),所述接泥板(72)远离粉碎箱(8)的一端与传送带(52)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还包括有第一盘轮(83)、第一皮带(84)和第二皮带(86),两个所述第一盘轮(83)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82)上,两个所述第一盘轮(83)通过第一皮带(8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62)和靠近第二支撑板(13)一端的第二转动杆(8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盘轮(85),两个所述第二盘轮(85)通过第二皮带(86)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体(3)上设有接水盒(35),所述接水盒(35)位于若干个排水孔(37)之外,所述接水盒(35)上连通有排水管(36)。
CN202310314744.XA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Active CN116022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4744.XA CN116022987B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4744.XA CN116022987B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2987A CN116022987A (zh) 2023-04-28
CN116022987B true CN116022987B (zh) 2023-06-13

Family

ID=8608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4744.XA Active CN116022987B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2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6172B (zh) * 2023-05-04 2024-02-27 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湖底泥高值化制备有机肥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0877A (ja) * 1998-11-11 2000-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排水処理装置
CN102452784A (zh) * 2010-11-03 2012-05-16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干化装置
CN103663887A (zh) * 2012-09-06 2014-03-26 郑百祥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15572034A (zh) * 2022-11-10 2023-01-06 苏州环职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全自动减量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3290A1 (ko) * 2013-02-08 2014-08-14 주식회사 에스에이씨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8658416B (zh) * 2018-04-12 2021-06-08 克拉玛依源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开采污泥无害化处理设备
CN113354241A (zh) * 2021-05-10 2021-09-07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减量的高效处理装置
CN215095811U (zh) * 2021-06-03 2021-12-10 河南博联慧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0877A (ja) * 1998-11-11 2000-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排水処理装置
CN102452784A (zh) * 2010-11-03 2012-05-16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干化装置
CN103663887A (zh) * 2012-09-06 2014-03-26 郑百祥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15572034A (zh) * 2022-11-10 2023-01-06 苏州环职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全自动减量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2987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22987B (zh) 一种全自动污泥高效处理装置
EP0152724B1 (en) Screw drier particularly for plastic materials, operated by an electric motor through a reducer
CN107721118A (zh) 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
CN211894621U (zh) 一种具有分类处理功能的垃圾回收装置
CN108751664A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脱水干燥装置及其污泥处理系统
CN207646046U (zh) 一种多级污泥高效脱水装置
CN113354241A (zh) 一种污泥脱水减量的高效处理装置
CN212190556U (zh) 一种餐厨垃圾用高效粉碎装置
CN212288868U (zh) 一种自动卸料的水平榨汁脱水机
CN219838234U (zh) 一种压榨脱水装置
CN202965247U (zh) 一种厨余垃圾挤干压榨机
CN210560028U (zh) 吸附式污泥脱水设备
CN110369039A (zh) 一种水磨米粉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N112297492A (zh) 一种针对厨余垃圾的脱水回收装置
CN213652243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污泥处理设备
CN215902439U (zh) 一种用于处置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尾土污泥的设备
CN215655378U (zh) 一种带挤压脱水功能的变螺距厨余垃圾输送机
CN213446788U (zh) 一种高效低温除湿干化机
CN212143876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固废处理装置
CN113370569A (zh) 一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机
CN2239885Y (zh) 螺旋挤压滤板脱水机
CN216877996U (zh) 一种高效浓缩机
CN21724941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
CN219187153U (zh) 一种污泥脱水后烘干打磨装置
CN217752901U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用压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