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839B -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 Google Patents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839B
TWI510839B TW100120222A TW100120222A TWI510839B TW I510839 B TWI510839 B TW I510839B TW 100120222 A TW100120222 A TW 100120222A TW 100120222 A TW100120222 A TW 100120222A TW I510839 B TWI510839 B TW I5108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light source
backlight unit
horizontal lin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0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9632A (en
Inventor
Sung Yong Park
Se-Jin Ko
Sung Ho Kim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042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1064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042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3172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04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1064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10042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8208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29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9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8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14Arrangements of reflectors therei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14Arrangements of reflectors therein
    • G09F2013/142Arrangements of reflectors therein multiple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14Arrangements of reflectors therein
    • G09F2013/145Arrangements of reflectors therein curv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一般而言,代表性的大尺寸顯示設備係包括液晶顯視器(LCDs)、電漿顯示器(PDPs)等等。
不像自發光型的電漿顯示器,液晶顯視器由於缺乏自發光裝置,因此基本上需要一獨立背光單元。
使用在液晶顯示器的背光單元係依據光源位置而分類有側向型(edge type)背光單元及直下型(vertical type)背光單元。在側向型背光單元中,光源係設置在一液晶面板的左、右側或上、下側,且一導光板係用以提供光線均勻分布在液晶面板的一表面,其係確保均勻亮度及能夠實現一超薄顯示面板的生產。
一直下型背光單元一般係應用於20吋或以上的顯示器。由於複數個光源設置在一面板下方,直下型背光單元有利於比側向型背光單元具有更佳的發光效率,也因此直下型背光單元主要使用在需要高亮度的一大尺寸顯示器。
傳統的側向型或直下型背光單元係採用冷陰極管(CCFL)當作光源。
然而,使用冷陰極管的背光單元具有許多的缺點,例如因為電力需持續供應給冷陰極管而使得需消耗大量電力、在陰極射線管(CRT)中僅具有70%的低色彩再現效率(low color reproduction efficiency),以及由於使用水銀而產生環境汙染。
現今,使用發光二極體(LEDs)的背光單元係已研究出當作是上述問題的解決對策。
就使用發光二極體的背光單元而言,有可能開啟或關閉一發光二極體陣列中的一部分,其係可達到耗電量的顯著降低。特別是,三原色(RGB)發光二極體顯現色彩再現性(color reproduction),其係超出由美國國家電視規格委員會(NTSC)所提出之一色彩再現範圍的100%,並可以提供更生動逼真的影像給消費者。
再者,經由半導體製程所製造的發光二極體係不妨害生態環境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雖然已經推行使用具有上述優點之發光二極體的液晶顯示器產品,但因為發光二極體具有不同於傳統冷陰極管的驅動機制,所以這些液晶顯示器產品仍需要昂貴的驅動裝置及印刷電路板等等。
由於這些理由,發光二極體背光單元係僅應用於目前高價的液晶顯示器產品。
因此,本發明的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背光單元,其係包括一導風裝置以實現適於大量生產的一輕型設計,其係使用具有一不同曲率半徑傾斜表面的一反射片,以及使用該背光單元的一顯示設備。
為達上述目的和優點,以及根據本發明的目的,背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反射片,一第二反射片,和至少一位於第一反射片及第二反射片之間的光源,該第二反射片包括至 少兩個傾斜表面,該傾斜表面之間至少有一轉折點,在轉折點相接的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有不同的曲率半徑。
此外,本發明的背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反射片,一第二反射片,和至少一位於該第一反射片及第二反射片之間的光源,及用於該光源的蓋板,該蓋板接於第一反射片及第二反射片,該蓋板包括一第一部分,該第一部分有一第一表面,該第一反射片附著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相對立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有複數的第一突出。一第二部分由該第一部分延長而來,該第二部分有一鄰接該光源的第二凸起,該第二部分並有一耦合凹處,位於該第二凸起的相對立邊。以及一第三部分,延長接至該第二部分,並固定在第二反射片的一邊,該第三部分有一第三凸起。
更進一步,本發明的背光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及一背光單元,用以投射光至該面板。其中背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反射片及一第二反射片,和至少一位於該第一反射片及第二反射片之間的光源。其中,該第二反射片包括至少兩個傾斜表面,該傾斜表面之間至少有一轉折點,在轉折點相接的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有不同的曲率半徑。
由參考圖示的範例來解釋本創作之最佳實施例。
此外,當每一個元件形成上(on)或下(under)其他元件時,可以描述為直接上(on)或下(under)於其他元件,或可以描述間接置於一個或更多個其他元件之間。
當強調單一元件時,上(on)或下(under),可以指為向上或向下。
圖1A至1D是兩邊型式背光單元的實施例視圖,圖1A是俯視圖,圖1B是仰視圖,圖1C是截面圖。
圖1A至1D是說明背光單元包括至少有一光源的光源模組100,第一反射片200,以及第二反射片300。
光源模組100位於第一反射片200以及第二反射片300之間,可能較近於第一反射片200或第二反射片300。
在某些狀況下,光源模組100可以接於第一反射片200,而遠離第二反射片300於預先決定的距離,也可以接於第二反射片300,而遠離第一反射片200於預先決定的距離。
另外,光源模組100,可以同時遠離第一反射片200及第二反射片300於預先決定的距離,也可以同時接於第一反射片200及第二反射片300。
光源模組100可以包括電路板,該電路片板使用電極模式及光發射元件來產生光。
此實施例中,至少有一光源發射單元,置於電路板和電極模式上,該電路板上的電極模式係將發光元件與電源調整器相連。
例如,一奈米碳電極可以成形於電路板的上表面,以便於彼此連接於該發光元件和調配器(adaptor)。
該電路板可以是印刷電路板(PCB),係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玻璃、聚碳酸脂樹脂(PC)、矽及相類似的材質所製。而複數個發光元件係安裝在該電路板上,或可以 採用薄膜型態。
該電路板有多種選擇,有單層板,多層板,陶器板,金屬圈板,及相類似材料。
發光元件係可為一發光二極體晶片(LED chip)。發光二極體晶片係可為一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或紫外光發光二極體晶片,或可為一封裝,其係結合一或多個選自下列元件:一紅光發光二極體晶片、綠光發光二極體晶片、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片、黃綠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以及白光發光二極體晶片。
一白光發光二極體晶片係可由將一黃磷光劑耦合到一藍光發光二極體、將紅與綠磷光劑耦合到藍光發光二極體,或是將黃、紅及綠磷光劑耦合到藍光發光二極體所實現。
經由一預設距離,第一反射片200與第二反射片300彼此互相遠離面對,一導風裝置的距離位於第一反射片200與第二反射片之間。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反射片200可能有一開放區域,可以經由預設距離,接觸或遠離該光源模組100。
第一反射片200可能有一中央開放區域,光源模組100係有第一光源模組和第二光源模組,置於第一反射片200的對立區,而可以彼此面對。
第一反射片200,可由反射外層薄膜或反射外層金屬層其中一種製成,並且可以反射由光源模組100發射至第二反射面的發光。
面對光源模組100時,第一反射片的表面有鋸齒狀的 反射模式,可以是平坦表面或是彎曲表面。
第一反射片200表面的反射模式,反射由光源模組100到第二反射面300的光源發射。
第二反射片300可以經由預設距離來遠離光源模組100,並有一傾斜表面,有一預設傾斜角,該傾斜角相對於水平面,該水平面平行於第一反射片200的表面。
第二反射片300的傾斜表面可以反射由光源模組100發光,或從第一反射片200到第一反射片200開放區域的發光,被第二反射片300的傾斜表面反射。
第二反射片300包括至少兩個傾斜表面,漢至少一個轉折點。
圖2A和2B,分別解釋第二反射片的第一傾斜表面與第二傾斜表面曲率半徑的不同。
圖2A和2B,說明第一傾斜表面301與第二傾斜表面303,彼此相鄰於轉折點P,有不同的曲率半徑R1和R2。
轉折點P位於第一傾斜表面與第二傾斜表面之間,可以在第二反射片300上,靠近光源模組100,或遠離發光模組100。
若近於光源模組100的第一傾斜表面301,該曲率半徑R1小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該轉折點P位於第二反射片300上,並近於光源模組100的一區域上。換句話說,若近於光源模組100的第一傾斜表面301,該曲率半徑R1大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該轉折點P位於第二反射片300上,並逺於光源模組100的一區域上。
圖2A實施例中,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曲率半徑R1,可以小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最大高度H1可以等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最大高度H2,距離L1位於轉折點P和第一傾斜表面301的遠端點之間,距離L2位於轉折點P和第二傾斜表面303的遠端點之間,距離L1可以小於距離L2。
圖2B的實施例中,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曲率半徑R1,可以小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最大高度H1可以大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最大高度H2,距離L1位於轉折點P和第一傾斜表面301的遠端點之間,距離L2位於轉折點P和第二傾斜表面303的遠端點之間,距離L1可以小於距離L2。
有關光源模組100,第一傾斜表面301,及第二傾斜表面303的位置關係之描述如下: 圖1C和1D,近於光源模組100的第一傾斜表面310,該曲率半徑R1大於或小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
視需要,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曲率半徑R1,可以等於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
第一傾斜表面301的曲率半徑R1與第二傾斜表面303的曲率半徑R2比率範圍從1:0.1至1:10。
第一距離D1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二水平線之間,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一傾斜表面301的一遠端點延長至第二水平線;第二距離D2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三水平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二 傾斜表面303的一遠端點延長至第三水平線;第一距離D1可以等於第二距離D2。
視需要,第一距離D1可以大於或小第二距離D2。其中,第一距離D1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二水平線之間,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一傾斜表面301的一遠端點延至第二水平線;第二距離D2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三水平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二傾斜表面303的一遠端點延長至第三水平線。
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的比率範圍,由1:0.01至1:5。
而且,第三距離D3位於第一垂直線與第二垂直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垂直線,由第一傾斜表面301的一遠端點延至第二垂直線;第三距離D3位於第一垂直線與第二垂直線之間,第四距離D4位於第一垂直線與第三垂直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垂直線,由第二傾斜表面303的一遠端點延至第三垂直線。
第三距離D3與第四距離D4的比率範圍,由1:0.05至1:20。
再者,第五距離D5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四水平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光源模組100的一點延至第四水平線;第二距離D2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三水平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二傾斜表面303的一遠端點延至第三水平線;第五距離D5可以等於第二距離D2。
無論如何,視需要,第五距離D5可以大第二距離D2; 其中,第五距離D5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四水平線之間,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光源模組100的一點延至第四水平線;第二距離D2位於第一水平線與第三水平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水平線,由第二傾斜表面303的一遠端點延至第三水平線。
第一反射片200包括近於光源模組100的一第一遠端點,及面對第一遠端點的第二遠端點,距離D7位於第一遠端點與第二遠端點之間,可以約為3~30mm。
第六距離D6位於第一垂直線與第四垂直線之間,其中,由轉折點P延長至第一垂直線,由第一反射片200的第二遠端點延長至第四垂直線;距離D7位於第一反射片200第一遠端點與第二遠端點之間,第六距離D6可以大於第7距離D7。
圖1D說明第二反射面300的第二傾斜表面303,有一相對稱形狀對稱於第二反射面300的中央區,該第二反射面300的中央區為凸曲面形狀。
視需要,第二反射面300的中央區可為平面或凹曲面形狀。
也就是說,第二反射面300的中央區可為平面或凸曲面或凹曲面形狀的組合。
光源模組100可以接於第一反射片200或第二反射面300上。
無論如何,光源模組100可以與第一反射片200距離一第八距離(the eigth distance),光源模組100可以與第二反射面300距離一第九距離(the ninth distance)。
此處,第九距離(the ninth distance)可以大於或小於第八距離(the eigth distance)。
光源模組100可以發射光源到第二反射面300的中央區,以增加背光模組中央區的亮度。
光學單元400可以由第一反射片200支撐,並置於第一反射片200的表面。
光學單元400可以至少包括一擴散片,棱鏡片,亮度增加片,等等。
擴散片具有擴散光源的發光,棱鏡片具有導擴散光至發光區,亮度增加片可以增加亮度。
光學單元400的上下表面可用粗糙模式作為制式擴散光。
蓋板500連接第一反射片200與第二反射片300,具有固定反射片的功能。
面板單元600可以固定蓋板500,以便覆蓋一部分蓋板500。
圖3A和圖3B更詳細來說明蓋板和面板單元。
如圖3A和圖3B說明,蓋板500包括第一部分510,第二部分530,及第三部分550。
第一部分510包括第一表面(first surface),及其相反面第二表面(second surface),第一反射片200附著在第一表面(first surface)上,第一凸起(first protrusions)511附著在第二表面(second surface)上。
第二部分530由第一部分510延展,包括一第二凸起531鄰接至光源模組100,及一耦合凹槽533,該凹槽533位於第二凸起531的相對邊。
第三部分550由第二部分530延展,並固定在第二反射片300的一邊,第三部分550包括第三凸起551。
光學單元400,由第一部分510中的第一凸起511支撐,以面對第二反射片300。
面板單元600可以固定蓋板500,以便覆蓋一部分蓋板500。
面板單元600包括至少一個第四凸起610,及至少一個第五凸起630;第四凸起610可以插入第一部分510中的第一凸起511中,並且第五凸起630可以插入第二部分530的該耦合凹槽533, 第四凸起610可以具有複數個,至少有一個第四凸起610插入第一部分510中的第一凸起511中。
第一部分510中的第一凸起511可以有兩個或數個。
圖4詳細說明圖3B中的第一部分。
圖4說明第一部分510可以包括第一突出線511a及第二突出線511b。
至少有一個第一突出線511a位於第一部分510的邊緣。
至少有兩個第二突出線511b與第一突出線511a相間隔。
第一突出線511a的高度可以低於第二突出線511b的高度。
這是因為第一突出線511a支撐光學單元400,而第二突出線511b用於固定光學單元400。
第一部分510的第一凸起511可以為平面或曲面。
圖5A到圖5D說明圖4的第一凸起511上表面。
圖5A為一個平坦的上表面,圖5A為一個彎曲的上表面。
為減少與光學單元400與第一凸起511的接觸面積,第一凸起511可以為彎曲的上表面。
圖5C,視需要,更進一步減少與光學單元400與第一凸起511的接觸面積,第一凸起511的上表面可以為吸震凹槽520。
圖5D為複數吸震凹槽520成形於第一凸起511的上表面,圖5D為單一吸震凹槽。
蓋板500的第二部分530,包括第二凸起531,位於光源模組100的週邊,用來支撐固定光源模組100。
散熱墊110位於第二部分530和光源模組100之間且/或(and/or)位於第二凸起531和光源模組100之間。
散熱墊110輔助第二部分530,以便傳導由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能至第二部分530。
蓋板500的第三部分550可以包括第三凸起551。
第三凸起551可以包括凸起部分551a和連接部分551b,並且固定在第二反射片300的夾具310上。
第三凸起551的凸起部分551a位在一第一方向上,連接部分551b以垂直於第一方向,由凸起部分551a彎曲; 連接部分551b可以固定在固定在第二反射片300的夾具310上。
第三部分550可以包括複數散熱凸出線組553。
圖3A和圖3B說明複數散熱凸出線組553與第三凸起551隔離,並散熱由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能。
第二反射片300的夾具310可以固定蓋板500的第三部分550。
第二反射片300的夾具310由第二反射片300的下表面凸出,夾具310包括突出體310a和固定體310b。
夾具310的突出體310a位在第一方向上,固定體310b以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由突出體310a彎曲,固定體310b可以固定蓋板500中第三部分550的第三凸起551。
夾具310的固定體310b可以更進一步延展覆蓋整個第三部分550的第三凸起551。
圖6A至圖6C說明蓋板與面板單元的偶合組態。
圖6A是一截面圖示,說明蓋板與面板單元的偶合組態;圖6B,說明蓋板與面板單元的偶合組態,其中光源模組位於其上;圖6C,說明蓋板與面板單元的偶合組態,其中光源模組不位於其上。
圖6A至圖6C說明面板單元600可以覆蓋第一部分510,及蓋板500的第三部分550中的一部分。
面板單元600包括第四凸起610和第五凸起630,第四凸起610可以插入第一部分510中的第一凸起511中,並且第五凸起630可以插入第二部分530的該耦合凹槽533。
蓋板500連接第一反射片200及第二反射片300時,可與光源模組100組合,並提供散熱器,以散熱由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
散熱器包括複數個散熱凸出線組553,可以安置接於下述至少一個區域:第一反射片200,第二反射片300,光源模組。
每一個散熱凸出線組553可以有互相對立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也可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互相平行,而有不同的面積。
散熱凸出線組553的第二表面可以置於靠近光源模組100,而較遠離散熱凸出線組553的第一表面。
此種組態可以增加散熱凸出線組553與光源模組100之間的接觸面積,並可以使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能快速散熱。
圖7A至圖7C說明散熱器的不同位置。
圖7A說明散熱凸出線組553可以位於蓋板500靠近第二反射片300的一部分。
另外,散熱凸出線組553可以位於蓋板500靠近光源模組100的一部分,如圖7B所示;散熱凸出線組553也可以位於蓋板500靠近第一反射片200的一部分,如圖7C所示。
如圖8所示是散熱凸出線組的結面圖。
如圖8所說明,每個散熱凸出線組553的組態,是由接於蓋板500上第一表面的S1區域,以及對立於第一表面S1區域的第二表面S2區域來組成,彼此可以相同或相異; 散熱凸出線組553上第一表面的S1區域可以大於第二表面的S2區域,該第二表面的S2區域對立於第一表面S1區域。
如圖8組態,使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儘快散熱。
視需要,複數散熱凸出線組553中至少有一個有不同的厚度高度。
圖9A和圖9B說明熱凸出線組的形狀。
圖9A說明,在多個散熱凸出線553a,553b,553c,553d中,靠近光源模組100的散熱凸出線553a比遠離光源模組100的散熱凸出線553d厚度較厚。
圖9B說明,在多個散熱凸出線553a,553b,553c,553d中,靠近光源模組100的散熱凸出線553a比遠離光源模組100的散熱凸出線553d高度較高。
依據上述說明,散熱凸出線組553的排列,是因為隨著距離光源模組100逾近,溫度逾增加;因此增加靠近高溫區域散熱凸出線組553的表面積,以增加散熱器的效率。
為增強散耗光源模組100產生的熱,散熱凸出線組553厚度大小,以位於蓋板500靠近光源模組100的一部分,大於位於蓋板500靠近第二反射片300的一部分。
此外,散熱墊110位於蓋板500和光源模組100之間。
蓋板500和第二反射片300相接觸處,該蓋板500的曲線表面與第二反射片300曲線表面相同。
圖10說明蓋板500有多個凹槽555,並與第二反射片300相接,多個凹槽555分別對應散熱凸出線組553。
各別凹槽555,可以行程組態以接受第二反射片300的凸面。
特別是第二反射片300的下表面可以供應複數個凸面,該各別凸面插入蓋板500上的多個凹槽555,並且散熱凸出線組553位於相對應的多個凹槽555。
在本實施例,複數散熱器可以安置在不同區域中,本案中兩邊型的背光單元,包括複數個光源模組,該複數散熱器可以位於對稱位置;當然,散熱器的位置可依據設計而改變。
圖11說明兩邊型的背光單元中,該散熱器的位置。
圖11說明兩個第一反射片200a,200b在第第一方向上彼此隔離面對;第二反射片300在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與兩個第一反射片200a,200b遠離。
第一光源模組100a位於一第一反射片200a與第二反射片300之間,第二光源模組100b位於一第一反射片200b與第二反射片300之間。
第一蓋板500a用於第一散熱器,及第一光源模組100a;並與第一反射片200a及第二反射片300相接觸。
第一散熱凸出線553a至少一個位於第一蓋板500a中的一區域,第一蓋板500a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一反射片200a,第一蓋板500a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一光源模組100a,第一蓋板500a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二反射片300,因此而執行散熱第一光源模組100a所產生的熱。
第二蓋板500b用於第二散熱器,及第二光源模組100b;並與第二反射片200b及第二反射片300相接觸。
第二散熱凸出線553b至少一個位於第二蓋板500b中的一區域,第二蓋板500b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二反射片 200b,第二蓋板500b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二反射片300,第二蓋板500b中的一區域接至第二光源模組100b,因此而可執行散熱第二光源模組100b所產生的熱。
第一及第二散熱凸出線553a及553b,如圖11所說明,可以安置在不同位置,因此彼此不對稱。
然而在考慮成本下,第一及第二散熱凸出線553a及553b,可以安置在相同位置,以便彼此對稱。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背光單元有一組態,係由底蓋,蓋板及面板單元的導蓋彼此耦合而成;其中底蓋含第二反射片,蓋板含散熱凸出線組及第一反射面。
圖12A至圖12D說明有第二反射平面的底蓋;圖12A至13C,圖13A至13C說明有第一反射平面和散熱凸出線組的蓋板;圖14A至14C說明有面板單元的面板導蓋;圖15A至15C說明由底蓋,蓋板,面板導蓋彼此耦合成背光單元。
如圖12A至12D說明,有第二反射片300的底蓋由高分子樹指製成,如射出成型塑膠。
底蓋包括至少兩個傾斜表面,該傾斜表面至少包括一個轉折點。第一和第二傾斜表面有不同的曲率半徑,在轉折點處彼此互相鄰接。
底蓋有位於第二反射片下表面的複數強化橫梁350。
在受到外部震動傳至反射曲表面時,第二反射片300很容易變形,因此安置強化橫樑350以防止第二反射片300變形。
強化橫樑350可以安置在底蓋背面,該底蓋面接第二 反射片300的傾斜反射表面,底蓋背面面接第二反射片300的橫向表面,;強化橫樑350也可以安置在底蓋背面,該底蓋面接第二反射片300的橫向面。
該底蓋有位於第二反射片300上表面的複數支撐腳360,用以支撐光學單元。
由於光學單元與第二反射片300隔離以便導入空氣,因此光學單元的中間區域下垂。
經由支撐腳360下表面與第二反射片30接觸面積較大於撐腳360上表面面積,支撐腳360可以穩定的被配置。
如圖13A至13C說明,蓋板500包括與第一反射片相接的第一部分,與光源模組相接的第二部分即與第二反射片相接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可以提供散熱凸出線組553,以散熱光源模組的熱。
蓋板500可以使用位於第一部分的凸起,來支撐光學單元,也就是,面板單元使用第二部分的凸起及耦合凹槽,蓋板500並且可以耦合到使用第三部凸起的第二反射片夾具。
此處蓋板500,含第二反射面的底蓋,可以採用不同材料製作。
比如說,蓋板500可以由金屬製成,第二反射面的底蓋可以由一種高分子樹脂(polymer resin)製成。
如圖14A至14C說明,包含面板單元的面板導板,有耦合至蓋板第一部分的凸起,及有耦合至蓋板第二部分的凸起。
每一個第五凸起630卡勾,可以設置在對應於第二部分耦合凹槽的面板導蓋。
如圖15A至15C說明,模具底蓋包括第二反射片,蓋板包括散熱凸出線組及第一反射片,面板導板包括面板單元,全部被彼此耦合,光學單元400被耦合到蓋板組成背光單元。
然後,當顯示面板被耦合到背光模組的顯示導板時,顯示裝置就完成。
如圖16說明,電路元件為在模具底蓋下。
如圖16說明,電路元件370驅動光源模組,安置在第二反射片300的傾斜表面下。
一空間位於第二反射片300下,介於第二反射片300的傾斜面中,安置電路元件在相對應空間,以達成有效空間使用。
上述背光單元的組態係由案例提供,背光單元的多項調整組態的可行性是被激賞的。
第一反射片200,第二反射片300可以部分是平面或是傾斜表面。
該彎曲傾斜表面可以是凹或凸傾斜表面。
因此,第二反射片300不需平行第一反射片200,而且至少一個為:平面表面,平坦傾斜表面,凹傾斜表面,或凸傾斜表面。
第二反射片300可以經由,附著反射膜到有傾斜表面的模具本體;或經由有傾斜表面的反射膜,附著到模具本體,該模具本體有一平坦表面;或係一具有傾斜反射表面 的模具本體。
反射層223係可包含一金屬或一金屬氧化物至少其中之一。舉例來說,反射層223係可包含具有高反射率之一金屬或金屬氧化物,例如Al、Ag、Au或TiO2
第一反射片200和第二反射片300可以有不同的反射膜組。
特別是,第一反射片200有鏡表面來反射表面光,第二反射片300有擴散反射表面,來擴散反射光。
另外,第一反射片200有擴散反射表面,來擴散反射光,第二反射片300有鏡表面來反射表面光。
視需要,第二反射片300,有一鏡表面,近於光源模組100;有一擴散反射表面遠離光源模組100。
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00的光發射表面可以定在不同方向。
特別是,光源模組100可以是方向發射型的,其中光發射表面定向在空氣導板位於光學單元400和第二反射片300之間;也可以是非方向發射型的,其中光發射表面定向在任一種位於:第一反射片200,第二反射片300,蓋板500。
從間接發射型光源模組發射光,可由第一反射片200或第二反射片300或蓋板500來反射,該反射光可以導向背光單元的空氣蓋板。
間接發射型光源模組中,光源模組100可減少聚熱現象。
如圖17說明,依實施例,係包括背光單元的顯示模組。
如圖17說明,顯示模組20包括顯示面板800及背光單元700。
顯示面板800包括彩色濾波基底810,薄膜基底820,以標準的細胞距離聯結在一起,液晶層插入彩色濾波基底810和薄膜基底820之間。
上極板830和下極板個別位於顯示面板800下,更特別的,上極板830位於彩色濾波基底810上表面,下極板840位於薄膜基底820下表面。
雖無說明,閘(gate)和資料驅動器,用於顯示面板800的橫向面,以產生驅動顯示面板800的驅動訊號。
如圖18和19的說明,係依據實施例的顯示裝置。
參考圖18,顯示裝置1,包括顯示模組20,前蓋30和背蓋35,以覆蓋顯示模組20,驅動單元55位於背蓋35,驅動單元蓋40,封裝驅動單元55。
前蓋30可以包括透明的前面板(未圖示),以確認光線過,前蓋用以防止顯示模組20遠離一定距離,而且能由顯示模組20傳送發射光,由外面可以看到在顯示模組20的顯示影像。
背蓋35耦合經由顯示模組20延展至前蓋30。
驅動單元55位於背蓋35的表面。
驅動單元55,包括驅動控制器55a,主板55b,電源供應55c。
該驅動控制器55a,可以是時間控制器,驅動控制器55a,用在調整顯示模組20上,每個驅動IC的操作時間;主板55b,用在傳送同步水平,同步垂直,紅,綠,藍的 解析訊號到時間控制器;電源供應55c,供應電源至顯示模組20。
驅動單元55位於背蓋35上,由驅動單元蓋40所隔離。
背蓋35有複數孔,經由顯示模組20可以連結到驅動單元55、架60支撐顯示裝置1。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9所說明,驅動單元55的驅動控制器55a,位於在背蓋35上;而主板55b,電源供應55c,位在架60上。
驅動單元蓋40,僅於驅動單元55配置在背蓋35上時,用來裝置隔離。
雖然主板55b,電源供應55c,可分開提供功能,但可以不受限制的整合。
由上述可以明瞭,依本發明的的實施例的結論,不同曲率半徑傾斜表面的反射片,其中,適合作為導風裝置的反射片,可以視為有一簡單的組態,而該組態可以確保適合大量生產的輕型設計,以及含反射片被光模組單元的統一亮度。
因此,背光單元可以達到,增強經濟效應及可靠度。
隨著參考許多實施例之說明,應瞭解。經由該等技藝,所做很多其他的修飾及實施例,均涵蓋在此一揭露原則的精神和範圍中。特別是,在此一揭露之圖示及專利申請範圍中,該元件和/或(and/or)主要的組合方法,以使用不同的變化和修飾是可以預期的。除此之外,該元件和/或(and/or)方法的變化以及方法,在此一技藝中,替代的選擇亦是明顯可知的。
1‧‧‧顯示裝置
20‧‧‧顯示模組
30‧‧‧前蓋
35‧‧‧背蓋
40‧‧‧驅動單元蓋
55‧‧‧驅動單元
55a‧‧‧驅動控制器
55b‧‧‧主板
55c‧‧‧電源供應
60‧‧‧架
100‧‧‧(間接發射型)光源模組
100a‧‧‧第一光源模組
100b‧‧‧第二光源模組
110‧‧‧散熱墊
200‧‧‧第一反射片
200a‧‧‧第一反射片
200b‧‧‧第一反射片
300‧‧‧第二反射片
301‧‧‧第一傾斜表面
303‧‧‧第二傾斜表面
310‧‧‧夾具
310a‧‧‧突出體
310b‧‧‧固定體
350‧‧‧強化橫樑
360‧‧‧支撐腳
370‧‧‧電路元件
400‧‧‧光學單元
500‧‧‧蓋板
500a‧‧‧第一蓋板
500b‧‧‧第二蓋板
510‧‧‧第一部分
511‧‧‧第一凸起
511a‧‧‧第一突出線
511b‧‧‧第二突出線
520‧‧‧吸震凹槽
530‧‧‧第二部分
531‧‧‧第二凸起
533‧‧‧凹槽
550‧‧‧第三部分
551‧‧‧第三凸起
551a‧‧‧凸起部分
551b‧‧‧連接部分
553‧‧‧散熱凸出線組
553a‧‧‧散熱凸出線
553b‧‧‧散熱凸出線
553c‧‧‧散熱凸出線
553d‧‧‧散熱凸出線
555‧‧‧凹槽
600‧‧‧面板單元
610‧‧‧第四凸起
630‧‧‧第五凸起
700‧‧‧背光單元
800‧‧‧顯示面板
810‧‧‧彩色濾波基底
820‧‧‧薄膜基底
830‧‧‧上極板
840‧‧‧下極板
圖1A至1D是兩邊型式背光單元的視圖。
圖2A至2B是第二反射面上有第一及第二傾斜面的不同曲率半徑視圖。
圖3A至3B是蓋板和面板的詳細視圖。
圖4是圖3B的第一部分詳細視圖。
圖5A至5D是圖4第一凸起的上表面視圖。
圖6A至6C是蓋板和面板的耦合組裝視圖。
圖7A至7C是不同位置散熱器視圖。
圖8是散熱器凸出線截面視圖。
圖9A至9B是散熱器凸出線的形狀視圖。
圖10是散熱器凸出線區域的凹處視圖。
圖11是兩邊型式背光單元的散熱器視圖。
圖12A至12D是包含第二反射面的底蓋板視圖。
圖13A至13C是包含第一反射片及散熱器凸出線的蓋板視圖。
圖14A至14C是包含面板單元的面板導蓋視圖。
圖15A至15C是由底蓋板,蓋板及導板耦合而成的背光單元視圖。
圖16是電路元件位於底蓋板的視圖。
圖17是包括背光單元的顯示模組視圖。
圖18及圖19是顯示裝置的視圖。
100‧‧‧間接發射型光源模組
200‧‧‧第一反射片
300‧‧‧第二反射片
301‧‧‧第一傾斜表面
303‧‧‧第二傾斜表面
400‧‧‧光學單元
500‧‧‧蓋板

Claims (22)

  1. 一種背光單元,包括:一第一反射片;一第二反射片;且至少有一光源位於該第一和第二反射片之間;其中第二反射片至少包括兩個傾斜表面,該轉折點位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二傾斜表面之間,該兩個傾斜表面之間至少有一轉折點,一第一傾斜表面和一第二傾斜表面彼此相鄰於該轉折點,該第一和第二傾斜表面的曲率半徑是不同,該第一傾斜表面的曲率半徑與該第二傾斜表面的曲率半徑比率範圍從1:0.1至1:1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一傾斜表面鄰接該光源,並且該第一傾斜表面的曲率半徑係小於第二傾斜表面的曲率半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光源模組至少接到第一和第二反射片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更包括有一個光學元,用於第一反射片,並位於面對第二反射片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更包括有一散熱器,該散熱器應用於光源並且與至少接觸到一個光源,第一和第二反射片其中之一,以便散熱由光源產生的熱;該散熱器包括了多個散熱片凸出線,該散熱片凸出線置於至少一個區域,該區域包括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或該光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更包括有一蓋板,該蓋板用於光源並且接到的第一和第二反射片,其中,該蓋板包括:一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表面與該第一反射片相接,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立,該第二表面提供多個第一凸起;一第二部分,延長接至該第一部分,該第二部有一第二凸起,該第二凸起與該光源相接,且第二部分並有一耦合凹處,位於該第二凸起的相對立邊;以及一第三部分,延長接至該第二部分,並固定在第二反射片的一邊,該第三部分設有一第三凸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一第一距離位於一第一水平線和一第二水平線之間,該第一水平線為從該轉折點延伸而成,該第二水平線為從該第一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一第二距離位於該第一水平線和一第三水平線之間,該第三水平線為從該第二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並且該第一距離少於該第二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一距離與該第二距離的比例範圍從1:1.1到1: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一第一距離位於一第一水平線和一第二水平線之間,該第一水平線為從該轉折點延伸而成,該第二水平線為從該第一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一第二距離位於該第一水平線和一第三水平線之間,該第三水 平線為從該第二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並且該第一距離等於或大於該第二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一距離與該第二距離的比例範圍從1:0.01到1: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一第三距離位於一第一垂直線和一第二垂直線之間,該第一垂直線為從該轉折點延伸而成,該第二垂直線為從該第一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一第四距離位於該第一垂直線和一第三垂直線之間,該第三垂直線為從該第二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並且該第三距離少於或等於該第四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三距離與該第四距離的比例範圍從1:1到1:2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一第五距離位於一第一水平線和一第四水平線之間,該第一水平線為從該轉折點延伸而成,該第四水平線為從該光源的一點延伸而成,一第二距離位於該第一水平線和一第三水平線之間,該第三水平線為從該第二傾斜表面的一遠端點延伸而成,並且該第五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一反射片包括一近於該光源的第一遠端點,及面對該第一遠端點的一第二遠端點,其中位於該第一遠端點與該第二遠端點之間距離的範圍,係從3mm到30mm。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一第六距離位於一第一垂直線和一第四垂直線之間,該第一垂直線為從該轉折點延伸而成,該第四垂直線為從該第一反射片的一第二遠端點延伸而成,一第七距離位於該第一反射片的一第一遠端點和該第二遠端點,並且該第六距離大於該第七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光源與該第一反射片相隔一第八距離,與該第二反射片相隔一第九距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九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八距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有複數個支撐腳位於該第二反射面的上表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背光單元,更包括有:一光學單元,由該第一部份中,複數第一凸起中的任一個凸起支撐,並且該光學單元置於面對該第二反射面;一面板單元形成覆蓋該蓋板的一部分,並且固定在該蓋板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二部分的第二凸起位於該光源的周邊,用以支撐該光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背光單元,其中該第二反射面和該蓋板係由不同材料製成。
  22. 一顯示裝置,包括有:一顯示面板;和一背光單元,用以投射光源至該顯示面板,該背光單 元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所述。
TW100120222A 2011-01-14 2011-06-09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TWI510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04272A KR101210649B1 (ko) 2011-01-14 2011-01-14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10004270A KR101231728B1 (ko) 2011-01-14 2011-01-14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10004271A KR101210648B1 (ko) 2011-01-14 2011-01-14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10042562A KR101782082B1 (ko) 2011-05-04 2011-05-0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9632A TW201229632A (en) 2012-07-16
TWI510839B true TWI510839B (zh) 2015-12-01

Family

ID=4451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0222A TWI510839B (zh) 2011-01-14 2011-06-09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35540B2 (zh)
EP (1) EP2476950B1 (zh)
JP (1) JP5989305B2 (zh)
CN (1) CN102588821B (zh)
TW (1) TWI510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808B (zh) * 2010-11-25 2014-12-21 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JP5406225B2 (ja) * 2010-12-06 2014-02-05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8408751B2 (en) * 2011-02-23 2013-04-02 Edison Opto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concave reflector surfaces
KR20120131360A (ko) * 2011-05-25 2012-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조명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97599B1 (ko) 2011-06-30 2017-11-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24039B1 (ko) 2011-07-29 2018-01-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52389B1 (ko) 2011-10-25 2018-04-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68536B1 (ko) * 2011-10-28 2018-06-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시스템
KR101867044B1 (ko) * 2011-11-02 2018-07-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JP2013101203A (ja) * 2011-11-08 2013-05-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KR20130051133A (ko) 2011-11-09 2013-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조립체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41031B1 (ko) * 2011-11-16 2019-04-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KR101850436B1 (ko) 2011-11-25 2018-04-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868538B1 (ko) * 2011-11-30 2018-06-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KR20130063931A (ko) * 2011-12-07 2013-06-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KR101902394B1 (ko) 2011-12-12 2018-09-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80136B1 (ko) * 2011-12-12 2018-08-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67045B1 (ko) * 2011-12-13 2018-06-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시스템
KR101902395B1 (ko) * 2012-02-15 2018-10-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KR102024288B1 (ko) * 2012-02-15 2019-09-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3447B1 (ko) * 2012-02-23 2019-01-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48141B1 (ko) * 2012-02-23 2019-0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8142B1 (ko) * 2012-03-12 2019-0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8143B1 (ko) * 2012-03-12 2019-0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US9752753B2 (en) * 2012-03-14 2017-09-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1975488B1 (ko) * 2012-03-14 2019-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933998B1 (ko) * 2012-03-21 2018-12-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48144B1 (ko) * 2012-03-21 2019-0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928357B1 (ko) * 2012-03-23 2018-12-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33999B1 (ko) * 2012-03-30 2018-12-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시스템
KR101957815B1 (ko) * 2012-04-13 2019-03-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조명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416954B2 (en) * 2012-05-07 2016-08-16 Abl Ip Holding Llc Light fixture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properties
TWI522571B (zh) * 2012-08-27 2016-02-21 南臺科技大學 照明裝置
DE102012109145A1 (de) 2012-09-27 2014-03-2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Ringlichtmodul
KR101993183B1 (ko) * 2012-11-27 2019-10-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3867961B (zh) * 2012-12-07 2016-06-15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单元
US9454920B2 (en) * 2012-12-12 2016-09-27 Larry A. Elmore Apparatus for backlighting billboards using indirect light
CN103032836B (zh) * 2012-12-14 2015-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背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KR101472752B1 (ko) * 2012-12-24 2014-12-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494660B (zh) * 2013-01-08 2015-08-01 Unity Opto Technology Co Ltd Side light type backlight module
US10295124B2 (en) * 2013-02-27 2019-05-21 Cree, Inc. Light emitter packages and methods
CN103196078B (zh) * 2013-03-25 2015-06-1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
CN111174183A (zh) * 2013-08-13 2020-05-19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防爆灯具
CN104676354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US9690041B2 (en) * 2013-12-17 2017-06-27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Air cavity LED backlight unit
KR102136203B1 (ko) 2014-02-03 2020-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8027112B (zh) * 2015-09-25 2020-06-05 Lg 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EP3185071B1 (en) * 2015-12-23 2019-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895330A (zh) * 2018-03-30 2018-11-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101963223B1 (ko) * 2018-05-30 2019-03-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US10663799B2 (en) * 2018-06-15 2020-05-26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JP2024530794A (ja) * 2021-08-31 2024-08-23 ブレートシュナイダー,エリック,シー. 陰極線管紫外光光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51563A (en) * 2008-03-18 2009-12-16 Kimoto Kk Optical member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024866A (en) * 2008-12-31 2010-07-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TW201044066A (en) * 2009-06-01 2010-12-16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4003A (ja) 1985-05-17 1986-12-15 シ−メンス、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間接的な反射照明器具
US5046826A (en) * 1987-09-19 1991-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or and display panel employing the illuminator
FR2642209B1 (fr) 1989-01-24 1994-07-01 Loire Electronique Dispositif d'eclairage pour ecran a cristaux liquides
DE3929955A1 (de) * 1989-09-08 1991-03-14 Inotec Gmbh Ges Fuer Innovativ Lichtstrahler
JPH0772815A (ja) * 1992-12-15 1995-03-17 Koito Mfg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723481B2 (ja) * 1995-04-07 1998-03-09 株式会社光エネルギ応用研究所 平面状照明装置
JP3173453B2 (ja) * 1998-03-13 2001-06-0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信号灯具
JP2000011724A (ja) 1998-06-26 2000-01-1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960928B1 (ja) * 1998-07-24 1999-10-12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信号灯具
JP3026967B1 (ja) * 1998-12-18 2000-03-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KR20010026307A (ko) 1999-09-04 2001-04-06 이수삼 Cpu 냉각구조의 방열판
JP2002008425A (ja) 2000-06-21 2002-01-11 Fujitsu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154876B2 (ja) * 2001-08-03 2008-09-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照明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6626562B2 (en) * 2001-10-08 2003-09-30 Randall D. Blanchard Low profile backlight optimize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4190268B2 (ja) 2002-12-04 2008-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88498A (ja) 2003-03-24 2004-10-14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437024B2 (ja) 2003-10-01 2010-03-24 日本ライツ株式会社 平面照明装置
JP2005129409A (ja) 2003-10-24 2005-05-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746301B2 (ja) * 2004-10-01 2011-08-10 ライツ・アドバンスト・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560650B2 (ja) 2004-11-22 2010-10-13 ライツ・アドバンスト・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107694B1 (ko) 2004-12-30 2012-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KR101122001B1 (ko) 2004-12-31 2012-03-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492486B2 (ja) * 2005-08-24 2010-06-3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Led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US7255459B2 (en) * 2005-12-16 2007-08-14 United Microdisplay Op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source
CN101004515A (zh) * 2006-01-21 2007-07-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EP2048437A4 (en) * 2006-07-28 2013-07-17 Fujifilm Corp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JP5153152B2 (ja) * 2007-01-31 2013-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8251230A (ja) * 2007-03-29 2008-10-16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中空式面照明装置
JP4945325B2 (ja) * 2007-06-01 2012-06-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79772B1 (ko) 2007-09-06 2009-01-21 한성엘컴텍 주식회사 복수의 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면 발광장치
JP4856037B2 (ja) * 2007-09-28 2012-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5225015B2 (ja) * 2007-10-19 2013-07-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光板
US8757858B2 (en) 2008-06-04 2014-06-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ollow backlight with tilted light source
JP2010080401A (ja) * 2008-09-29 2010-04-08 Fujifilm Corp 面状照明装置
KR101529556B1 (ko) * 2008-12-26 2015-06-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방열이 용이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0960662B1 (ko) 2009-05-18 2010-06-08 김용철 평판형 led 조명장치
KR20100135990A (ko) 2009-06-18 2010-12-28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51563A (en) * 2008-03-18 2009-12-16 Kimoto Kk Optical member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024866A (en) * 2008-12-31 2010-07-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TW201044066A (en) * 2009-06-01 2010-12-16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8821A (zh) 2012-07-18
JP5989305B2 (ja) 2016-09-07
EP2476950A1 (en) 2012-07-18
TW201229632A (en) 2012-07-16
CN102588821B (zh) 2016-01-27
EP2476950B1 (en) 2020-09-02
US8235540B2 (en) 2012-08-07
US20110222267A1 (en) 2011-09-15
JP2012151086A (ja) 201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839B (zh) 背光單元及其顯示設備
US9243775B2 (en) Light unit having asymmetric reflector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TWI546593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US9207392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and lighting system therewith
TWI569072B (zh) 照明單元及使用該照明單元的照明系統
KR102461530B1 (ko)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TWI578066B (zh) 背光模組及包含該背光模組的照明系統
TWI601904B (zh) 照明單元及使用該照明單元的顯示設備
TWI622732B (zh) 照明單元及使用該照明單元的顯示設備
KR10123172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1064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40204609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assembly
KR10121064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2012111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89435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KR10178208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3026240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3003578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201403185A (zh)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