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9168B -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 Google Patents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9168B
TWI509168B TW102118603A TW102118603A TWI509168B TW I509168 B TWI509168 B TW I509168B TW 102118603 A TW102118603 A TW 102118603A TW 102118603 A TW102118603 A TW 102118603A TW I509168 B TWI509168 B TW I5091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rm
peripheral wall
inner peripheral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8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8619A (zh
Inventor
Kouichi Kaihotsu
Shoichiro Komiya
Masakatsu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Publication of TW201348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9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91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8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 F16G13/22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extensible
    • F16G13/24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extensible resili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75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formed by a succession of articulated units

Description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纜線保護導引構件,其一面將用於自連結於具備固定能量源之機械側固定框之一端朝向連結於機械側可動框之另一端供給能量之纜線、軟管等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
作為先前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已知有將連桿體於纜線長度方向上多個連結而成之纜線、軟管之保護導引鏈條,該連桿體係於隔開配置之左右一對連桿板之上緣部間及下緣部間藉由翼片及底板分別進行連結而構成纜線收容空間(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又,已知有作為合成樹脂製之扁平構造之一片而射出成形,並且由藉由可彎曲之橋接器相互連接之鏈段構成的可摺疊之纜線保護元件構件(例如,參考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47441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圖9)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1-514725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圖1-圖3)
然而,如前者之纜線、軟管之保護導引鏈條存在以下操作上難以解決之問題:連桿板、翼片及底板等之組裝作業中必然有極大之負擔,亦有由連桿板相互間之磨耗損傷引起之發塵或連桿板相互間之彎曲噪音或伴隨連桿板相互間之多角形運動之振動,並且,為了於纜線安裝時沿纜線長度方向將纜線類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內而不得不裝卸翼片等。
而且,如後者之纜線保護元件構件係作為合成樹脂製之扁平構造之一片而射出成形,故而存在以下組裝製造上難以解決之問題:若欲製造長條狀者,則會有模具尺寸之物理上之限制或模具成本之限制,而且,不得不逐個地摺疊連結之鏈段而進行組裝。
因此,本發明係解決如先前之問題者,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無需組裝作業,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而確實地進行保護,並且抑制由磨耗損傷引起之發塵、彎曲噪音、彎曲振動,而且,其確實地保持纜線類之直線姿勢而以更小之彎曲半徑順暢地達成纜線類之彎曲移動,並且阻止彎曲移動時之纜線類之迸出。
首先,技術方案1之本發明係一種合成樹脂製之纜線保護導引構件,其係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延伸之帶狀內周壁部與一體地形成於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而沿纜線長度方向自左右兩側依序抱持纜線類之大量臂狀抱持部圍繞成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自上述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將纜線類收容至該纜線收容空間內,並且一面於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一端與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之間使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係連結於相對於連結該一端之機械側固定框進行相對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上述臂狀抱持部由以下部分構 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其等自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基端部分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形成部分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及外周壁形成部分;並且,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使用較上述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藉此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2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係使用較上述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3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以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方式形成,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4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3中任一項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具備朝向上述纜線收容空間內彎曲而與纜線類沿纜線長度方向抵接之內側面,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5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4中任一項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上述帶狀內周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內周面部分,其朝向上述纜線收容空間內膨出而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抵接;及左右一對側緣部分,其等沿該內周面部分之左右兩側緣 較內周面部分更向彎曲內周側延伸而連接於上述側壁基端部分;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6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5中任一項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上述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係以保持上述纜線類之直線姿勢之狀態比上述纜線類之纜線直徑狹小,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7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6中任一項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上述臂狀抱持部係沿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同形狀且等間隔地進行配置,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又,技術方案8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係於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7中任一項記載之構成之基礎上,上述帶狀內周壁部及臂狀抱持部係以擠壓成形加工而成形,藉此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首先,根據技術方案1之合成樹脂製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延伸之帶狀內周壁部與一體地形成於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而沿纜線長度方向自左右兩側依序抱持纜線類之大量臂狀抱持部圍繞成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自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將纜線類收容至該纜線收容空間內,並且一面於帶狀內周壁部之一端與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之間使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係連結於相對於連結該一端之機械側固定框進行相對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藉此,若與如先前之將連桿板等多個連結而構成纜線收容空間之纜線、軟管之保護導引鏈條相比,由於保護導引纜線類之纜線收容空間係由由合成樹脂構成之單一成形品構成,故而無需如先前之連桿板等之組裝作業,亦可抑制由連桿板相互間之磨耗損傷引起之發塵、連 桿板相互間之彎曲噪音、伴隨連桿板相互間之多角形運動之間歇性彎曲振動,並且,於纜線安裝時可僅將纜線類自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沿纜線長度方向壓入至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內而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
又,即便與如先前之作為合成樹脂製之扁平構造之一片而射出成形並且由藉由可彎曲之橋接器而相互連接之鏈段構成的可摺疊之纜線保護元件構件相比,無論為何種長條之纜線收容空間,保護導引纜線類之纜線收容空間均係由合成樹脂構成之單一成形品構成,故而無需鏈段等之組裝作業,於纜線安裝時可僅將纜線類自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沿纜線長度方向壓入至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內而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
而且,臂狀抱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其等自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基端部分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形成部分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及外周壁形成部分;藉此,可於纜線安裝時使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柔軟地變形,故而不僅可更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而且由於纜線收容空間之橫截面保持為大致矩形狀,故而可確實地保護收容於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纜線類免受周邊構件影響。
進而,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藉此,不僅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隨著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而成之帶狀內周壁部之彎曲變形而優先於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而柔軟地進行彈性變形,故而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纜線類彎曲移動時,左右之臂狀抱持部可朝向對向間隙相互地傾倒而堵住對向間隙,從而阻止容易由於纜線類之彎曲移動而引起 之自纜線收容空間內之迸出,而且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纜線類彎曲移動時,隨著以沿纜線長度方向依序抱持纜線類之臂狀抱持部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為中心的彎曲外周側之擴展,產生於成為彎曲內周側之臂狀抱持部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之內部應力被彈性地吸收,故而臂狀抱持部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可優先地發揮柔軟性而不產生龜裂地以更小之彎曲半徑順暢地達成纜線類之彎曲移動。
又,根據技術方案2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藉此,不僅在將纜線類自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沿纜線長度方向壓入至纜線收容空間內而進行安裝時,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優先於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而柔軟地進行彈性變形,故而可有彈性地推開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而將纜線類簡便地壓入至纜線收容空間內,而且由於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與折彎內股部分共同作用而彈性地吸收緩和因一面自彎曲移動狀態移行至直線移動狀態一面使纜線類移動時之與鋪設地面之接觸引起之衝擊,故而可大幅地抑制容易產生於與鋪設地面之間之接觸噪音。
又,根據技術方案3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以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方式形成,藉此,對應於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程度,使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之重心朝向對向間隙相互地傾倒,故而於使收容於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纜線類彎曲移動時,以左右一對側 壁基端部分為基點,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可朝向對向間隙自左右相互地傾倒而將纜線類確實地保持於纜線收容空間內。
而且,技術方案4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3中任一項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具備朝向纜線收容空間內彎曲而與纜線類沿纜線長度方向抵接之內側面,藉此,臂狀抱持部之側壁形成部分之剛性增大,故而可遍及纜線長度方向將纜線收容空間確實地保持為矩形管狀,又,由於側壁形成部分朝向纜線收容空間內而彎曲,故而可避免收容於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纜線類與側壁形成部分之面接觸而抑制與纜線類之過度之磨耗損傷。
又,技術方案5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4中任一項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帶狀內周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內周面部分,其朝向纜線收容空間內膨出而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抵接;及左右一對側緣部分,其等沿該內周面部分之左右兩側緣較內周面部分更向彎曲內周側延伸而連接於側壁基端部分;藉此,於使纜線類直線移動時,左右一對側緣部分分別與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共同作用而於帶狀內周壁部之兩側緣分別左右對稱地發揮相對於向彎曲外周側之彎曲之剛性,故而可於使纜線類直線移動時,阻止帶狀內周壁部之向彎曲外周側之反曲而確實且穩定地保持纜線類之直線姿勢。
又,技術方案6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5中任一項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係以保持纜線類之直線姿勢之狀態比纜線類之纜線直徑更狹小,藉此,對向之左右一對臂狀抱持部被定位成將纜線類封閉於纜線收容空間內之狀態,故而可抑制沿纜線長度方向暫時收容至纜線收容 空間之纜線類之不慎迸出。
又,技術方案7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6中任一項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臂狀抱持部係沿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同形狀且等間隔地進行配置,藉此,纜線收容空間一面確保單一之曲率半徑一面依序彎曲而移動,故而可一面使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穩定地進行保護導引。
此外,技術方案8之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除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7中任一項中記載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所發揮之效果以外,帶狀內周壁部與臂狀抱持部係以擠壓成形加工而成形,藉此,消除了組裝帶狀內周壁部與臂狀抱持部之作業負擔,故而無論為需要何種長條之纜線收容空間之現場施工,均可僅以對應於纜線類之纜線長度之裁剪而簡便地構成最佳之長條體,並且因擠壓成形加工引起帶狀內周壁部中之纜線長度方向之分子配向度變高,故而可大幅提昇纜線長度方向之疲勞強度而發揮優異之耐久性。
又,由於可在擠壓成形加工時變更帶狀內周壁部及臂狀抱持部之厚度或合成樹脂之材質,故而可根據收容之纜線類而簡便地變更形成纜線收容空間之矩形管狀之收容形態或保護導引纜線類之軌道形態。
100‧‧‧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100a‧‧‧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一端
100b‧‧‧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另一端
110‧‧‧帶狀內周壁部
111‧‧‧內周面部分
112‧‧‧側緣部分
120‧‧‧臂狀抱持部
121‧‧‧側壁基端部分
122‧‧‧側壁形成部分
123‧‧‧外周壁形成部分
124‧‧‧折彎內股部分
C‧‧‧纜線類
M1‧‧‧機械側固定框
M2‧‧‧機械側可動框
R‧‧‧纜線收容空間
S‧‧‧對向間隙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使用態樣圖。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直線姿勢區域之放大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彎曲姿勢區域之放大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側視圖。
圖5係表示由圖4之D所包圍之部分及切開其一部分之側剖面的放大圖。
圖6係圖4之A-A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
圖7係圖4之B-B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
圖8係圖4之C-C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
本發明只要係一種合成樹脂製之纜線保護導引構件,其係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延伸之帶狀內周壁部與一體地形成於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而沿纜線長度方向自左右兩側依序抱持纜線類之大量臂狀抱持部圍繞成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自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將纜線類收容至該纜線收容空間內,並且一面於帶狀內周壁部之一端與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之間使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係連結於相對於連結該一端之機械側固定框進行相對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且臂狀抱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其等自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基端部分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形成部分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並且,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無需組裝作業,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而確實地進行保護,並且抑制由磨耗損傷引起之發塵、彎曲噪音、彎曲振動,確實地保持纜線類之直線姿勢而以更小之彎曲半徑順暢地達成纜 線類之彎曲移動,並且阻止彎曲移動時之纜線類之迸出者,則其具體實施形態可為任意形態。
首先,關於本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具體使用態樣,只要於將纜線、軟管等纜線類一面自連結於具備固定能量源之機械側固定框之一端朝向連結於沿該機械側固定框平行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之另一端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之使用狀況下,則為工作機械、生產機械、動力傳遞機械、測定機械、物流機械、稱為機器人之各種機械等任意使用態樣均無影響。
關於用於本發明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具體之U字狀彎曲形態,可為於自連結於機械側固定框之一端朝向連結於沿該機械側固定框平行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之另一端進行配置之垂直面內或水平面內使其彎曲,或者亦可為於三維空間內使其彎曲。
而且,關於用於上述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具體材質,只要為如下合成樹脂之材質: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並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隨著帶狀內周壁部之彎曲變形而優先於臂狀抱持部之側壁形成部分及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而柔軟地產生彈性變形,則可為成形精度優異之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丙烯酸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烯烴系彈性體等之任意組合,尤其,於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臂狀抱持部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係以聚丙烯樹脂成形,並且構成臂狀抱持部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與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係以烯烴系彈性體成形之情形時,容易實施擠壓成形加工,充分地發揮纜線收容空間之形態穩定性,故而更佳。
[實施例]
對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基於圖式進行說明。
此處,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使用態樣圖,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直線姿勢區域之放大立體圖,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彎曲姿勢區域之放大立體圖,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側視圖,圖5係表示由圖4之D所包圍之部分及切開其一部分之側剖面的放大圖,圖6係圖4之A-A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圖7係圖4之B-B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圖8係圖4之C-C剖面中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剖面圖。
首先,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100係為了保護導引自工作機械等之機械側固定框M1側向機械側可動框M2側進行電力供給及信號傳送之纜線類C而使用者。
即,如圖1所示,其係一面使纜線類C自連結於機械側固定框M1之一端100a朝向連結於沿該機械側固定框M1平行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M2之另一端100b於垂直面內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者。
在此,對於上述纜線保護導引構件100,基於圖1至圖8對其具體之保護導引構造詳細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之纜線保護導引構件100由合成樹脂構成,如圖1所示,其係將纜線類C自臂狀抱持部120之對向間隙S收容至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R內者,該纜線收容空間R由沿纜線類C之纜線長度方向延伸之帶狀內周壁部110與一體地形成於該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左右兩側緣而沿纜線長度方向自左右兩側依序抱持纜線類C之大量臂狀抱持部120圍繞而成,且保護導引纜線類C之纜線收容空間R無論為何種長條之纜線收容空間R,均由包含合成樹脂之單一成形品構成。
進而,上述帶狀內周壁部110及臂狀抱持部120係以擠壓成形加工而成形。
藉此,消除了組裝帶狀內周壁部110與臂狀抱持部120之作業負擔,藉由擠壓成形加工而使帶狀內周壁部110中之纜線長度方向之分子配向度變高,纜線長度方向之疲勞強度大幅提昇而發揮優異之耐久性,又,於擠壓成形加工時,可變更帶狀內周壁部110及臂狀抱持部120之厚度或合成樹脂之材質。
而且,於以藉由上述擠壓成形加工而構成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R之方式形成上述帶狀內周壁部110及臂狀抱持部120後,如圖2至圖5所示,藉由以於與纜線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上切斷該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R之方式以特定之間隔進行切開而成形。
藉此,消除了組裝帶狀內周壁部110與臂狀抱持部120之作業負擔,無論為需要何種長條之纜線收容空間R之現場施工,均僅以對應於纜線類C之纜線長度之裁剪簡便地構成最佳之長條體,藉由擠壓成形加工使帶狀內周壁部110中之纜線長度方向之分子配向度變高,纜線長度方向之疲勞強度大幅提昇而發揮優異之耐久性。
又,上述大量臂狀抱持部120係沿纜線長度方向左右對向地進行配置,其左右之對向間隙S係以保持纜線類C之直線姿勢之狀態比纜線類C之纜線直徑狹小。
藉此,對向之左右一對臂狀抱持部120、120保持為將纜線類C封閉於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狀態。
又,如圖4等所示,上述臂狀抱持部120係沿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左右兩側緣同形狀且等間隔地進行配置,纜線收容空間R一面確保單一之曲率半徑一面依序彎曲而移動,一面使纜線類C彎曲成U字狀一面穩定地進行保護導引。
繼而,對本實施例之纜線保護導引構件100最具特徵之臂狀抱持部120及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具體形態於以下詳細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6至圖8所示,臂狀抱持部120由以下部分構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其等自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122、122,其等自該等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123、123,其等自該等側壁形成部分122、122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124、124,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122、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123。
藉此,可於纜線安裝時使臂狀抱持部120之對向間隙S柔軟地變形,纜線收容空間R之橫截面保持為大致矩形狀。
進而,如圖6等所示,構成臂狀抱持部120之一部分之側壁基端部分121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110及構成臂狀抱持部120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
藉此,側壁基端部分121隨著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彎曲變形而優先於構成臂狀抱持部120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之任一者而柔軟地產生彈性變形,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彎曲移動時,如圖7所示,左右之臂狀抱持部120、120朝向對向間隙S相互地傾倒而堵住對向間隙S,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彎曲移動時,隨著以沿纜線長度方向依序抱持該纜線類C之臂狀抱持部120、120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121、121為中心的彎曲外周側之擴展,產生於成為彎曲內周側之臂狀抱持部120、120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121、121之內部應力被有彈性地吸收。
又,臂狀抱持部110之折彎內股部分124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110及臂狀抱持部110之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之任 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
藉此,於將纜線類C自臂狀抱持部110之對向間隙S沿纜線長度方向壓入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而進行安裝時,折彎內股部分124優先於帶狀內周壁部110及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之任一者而柔軟地產生彈性變形,又,如圖8所示,構成臂狀抱持部110之一部分之側壁基端部分121與折彎內股部分124共同作用而彈性地吸收緩和因一面自彎曲移動狀態向直線移動狀態移行一面使纜線類C移動時之與鋪設地面之接觸引起之衝擊。
又,如圖6所示,臂狀抱持部120之側壁基端部分121係以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方式而形成。
藉此,如圖7所示,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彎曲移動時,對應於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程度,使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122、122之重心朝向對向間隙S相互地傾倒,以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121為基點,側壁形成部分122及外周壁形成部分123朝向對向間隙S自左右相互地傾倒。
而且,臂狀抱持部120之側壁形成部分122具備朝向纜線收容空間R內彎曲而與纜線類C沿纜線長度方向抵接之內側面。
藉此,構成臂狀抱持部120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122之剛性增大,故而遍及纜線長度方向將纜線收容空間R保持為矩形管狀,如圖6至圖8所示,避免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與側壁形成部分122之面接觸而抑制與纜線類C之過度之磨耗損傷。
另一方面,如圖6等所示,帶狀內周壁部110係由以下部分構成:內周面部分111,其朝向纜線收容空間R內膨出而沿纜線類C之纜線長度方向抵接;及左右一對側緣部分112、112,其等沿該內周面部分111之左右兩側緣較內周面部分111更向彎曲內周側延伸而連接於側壁基端部 分121。
藉此,於使纜線類C直線移動時,左右一對側緣部分112、112分別與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共同作用而於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兩側緣分別左右對稱地發揮相對於向彎曲外周側之彎曲之剛性,故而於使纜線類C直線移動時,如圖8所示,可阻止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向彎曲外周側之反曲而確實且穩定地保持纜線類C之直線姿勢。
以此方式而獲得之本實施例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100之臂狀抱持部120由以下部分構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其等自帶狀內周壁部110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122、122,其等自該等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123、123,其等自該等側壁形成部分122、122以相互地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124、124,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藉此,可更簡便地收容安裝纜線類C,而確實地保護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免受周邊構件影響。
而且,臂狀抱持部120之側壁基端部分121及折彎內股部分124係使用較帶狀內周壁部110及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藉此,不僅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彎曲移動時,左右之臂狀抱持部120、120可朝向對向間隙S相互地傾倒而堵住該對向間隙S,阻止容易因纜線類C之彎曲移動而引起之自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迸出,臂狀抱持部120、120彼此之側壁基端部分121、121優先發揮柔軟性而不產生龜裂地以更小之彎曲半徑順暢地達成纜線類C之彎曲移動,而且可彈性地擴張臂狀抱持部120、120之對向間隙S而將纜線類C簡便地壓入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或者大幅地抑制容易產生於與鋪設地面之間之接觸噪音。
又,臂狀抱持部120之側壁基端部分121係以向左右兩外側 分別開腳而傾斜之方式形成,藉此,於使收容至纜線收容空間R內之纜線類C彎曲移動時,以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121、121為基點,側壁形成部分122與外周壁形成部分123可朝向對向間隙S自左右相互地傾倒而將纜線類C確實地保持於纜線收容空間R內等,其效果甚大。
100‧‧‧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100a‧‧‧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一端
100b‧‧‧纜線保護導引構件之另一端
110‧‧‧帶狀內周壁部
120‧‧‧臂狀抱持部
C‧‧‧纜線類
M1‧‧‧機械側固定框
M2‧‧‧機械側可動框
R‧‧‧纜線收容空間
S‧‧‧對向間隙

Claims (8)

  1. 一種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係合成樹脂製者,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延伸之帶狀內周壁部與一體地形成於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而沿纜線長度方向自左右兩側依序抱持纜線類之大量臂狀抱持部圍繞成矩形管狀之纜線收容空間,將纜線類自上述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收容至該纜線收容空間內,並且一面於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一端與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之間使纜線類彎曲成U字狀一面進行保護導引,該帶狀內周壁部之另一端係連結於相對於連結該一端之機械側固定框進行相對移動之機械側可動框;該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之特徵在於:上述臂狀抱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其等自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分別立起;左右一對側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基端部分分別延出;左右一對外周壁形成部分,其等自該側壁形成部分以相互對向之方式分別折彎;及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其等分別連續地介在於上述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並且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使用較上述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折彎內股部分係使用較上述帶狀內周壁部及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與外周壁形成部分之任一者均更柔軟之合成樹脂且藉由雙色成形加工而一體成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構成上 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左右一對側壁基端部分係以向左右兩外側分別開腳而傾斜之方式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構成上述臂狀抱持部之一部分之側壁形成部分具備朝向上述纜線收容空間內彎曲而與纜線類沿纜線長度方向抵接之內側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上述帶狀內周壁部由以下部分構成:內周面部分,其朝向上述纜線收容空間內膨出而沿纜線類之纜線長度方向抵接;及左右一對側緣部分,其等沿該內周面部分之左右兩側緣較內周面部分更向彎曲內周側延伸而連接於上述側壁基端部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上述臂狀抱持部之對向間隙係以保持上述纜線類之直線姿勢之狀態較上述纜線類之纜線直徑更狹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上述臂狀抱持部係沿上述帶狀內周壁部之左右兩側緣同形狀且等間隔地進行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其中上述帶狀內周壁部與臂狀抱持部係以擠壓成形加工而成形。
TW102118603A 2012-05-28 2013-05-27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TWI509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0948A JP5709799B2 (ja) 2012-05-28 2012-05-28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619A TW201348619A (zh) 2013-12-01
TWI509168B true TWI509168B (zh) 2015-11-21

Family

ID=4954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8603A TWI509168B (zh) 2012-05-28 2013-05-27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57310B2 (zh)
JP (1) JP5709799B2 (zh)
KR (1) KR101566075B1 (zh)
CN (1) CN103453075B (zh)
DE (1) DE102013105427B4 (zh)
TW (1) TWI509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8632B2 (ja) * 2010-05-31 2014-1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CA2838098C (en) * 2011-06-16 2016-01-19 Mu Hyun Shin Support module of sleeve for transmission line
JP5888248B2 (ja) * 2013-01-09 2016-03-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外装部品、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スライド配線装置
JP6149535B2 (ja) * 2013-06-20 2017-06-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3758929A (zh) * 2014-01-09 2014-04-30 苏州奔腾塑业有限公司 合盖型拖链
USD753605S1 (en) * 2015-02-19 2016-04-12 Mcp Ip, Llc Cable protector
CA2893234A1 (en) * 2014-05-30 2015-11-30 Mathew A. Mcpherson Archery bow cable mounted protector
TWI689669B (zh) 2014-09-18 2020-04-01 德商伊格斯公司 線導引裝置及製造線導引裝置用之殼部和支架模組
JP2017011799A (ja) * 2015-06-17 2017-0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輻射熱遮蔽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形成用シー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D822618S1 (en) * 2016-07-11 2018-07-10 Eastern Global Corporation Vertical cable duct
NL2017673B1 (en) * 2016-10-25 2018-05-04 Dmt Marine Equipment Sa Roller towing bitt
JP6621440B2 (ja) * 2017-04-28 2019-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配索構造及び配索方法
KR102029308B1 (ko) 2019-02-25 2019-10-07 주식회사 토마스 케이블 열수축성 소재를 이용한 케이블
JP2020150686A (ja) * 2019-03-13 2020-09-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ガイド用可撓性外装部材および電線ガイド装置
JP7327117B2 (ja) * 2019-11-27 2023-08-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US20220381371A1 (en) * 2021-05-26 2022-12-01 Ppc Broadband, Inc. Flexible cable suppor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480B1 (en) * 1999-12-23 2004-03-23 Kabelschlepp Gmbh L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ber reinforced line of a wiring arrangement
US20040222002A1 (en) * 2003-05-07 2004-11-11 Tsubakimoto Chain Co. Cable and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70289767A1 (en) * 2003-10-15 2007-12-20 Frank Blase Line Guide Device
US20080053057A1 (en) * 2006-09-04 2008-03-06 Masaaki Ikeda Cable or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80121425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Mitsuhiro Harada Closed type cable or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90084603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Akihiko Utaki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65449B5 (de) * 1987-10-01 1996-11-28 Kabelschlepp Gmbh Kabel- und Schlauchschlepp
ATE189507T1 (de) * 1991-11-26 2000-02-15 Kabelschlepp Gmbh Leitungsführungsanordnung mit nutgrundverbreiterung
CN1115837A (zh) * 1994-07-26 1996-01-31 美国W.L.戈尔及合伙人有限公司 牵引链代用品
JP3115995B2 (ja) 1996-08-02 2000-12-11 株式会社ハーモ総研 ケーブル・ホースの保護案内チェーン
EP0966623B1 (de) 1997-03-13 2001-06-27 Kabelschlepp GmbH Schutzelement mit einem deckel, der in zwei unterschiedliche stabile stellungen bringbar ist
DE19710489A1 (de) 1997-03-13 1998-09-24 Kabelschlepp Gmbh Faltbares Schutzelement für Leitungen
JP4118308B2 (ja) * 2006-04-14 2008-07-16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2008025775A (ja) * 2006-07-24 2008-02-07 Tsubakimoto Chain Co 折り曲げ組み立て式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4350735B2 (ja) 2006-09-20 2009-10-21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折り曲げ式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4391547B2 (ja) * 2007-04-17 2009-12-24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ューブ型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5393508B2 (ja) * 2010-01-29 2014-01-22 宇部エクシモ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ガイド
JP5628124B2 (ja) * 2011-09-26 2014-11-19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合成樹脂製の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
TWM427481U (en) * 2011-12-26 2012-04-21 Kang Yang Hardware Entpr Co Ltd Guid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cable and pip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480B1 (en) * 1999-12-23 2004-03-23 Kabelschlepp Gmbh L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ber reinforced line of a wiring arrangement
US20040222002A1 (en) * 2003-05-07 2004-11-11 Tsubakimoto Chain Co. Cable and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70289767A1 (en) * 2003-10-15 2007-12-20 Frank Blase Line Guide Device
US20080053057A1 (en) * 2006-09-04 2008-03-06 Masaaki Ikeda Cable or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80121425A1 (en) * 2006-11-27 2008-05-29 Mitsuhiro Harada Closed type cable or the lik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20090084603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Akihiko Utaki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57310B2 (en) 2015-02-17
CN103453075B (zh) 2015-10-28
DE102013105427B4 (de) 2017-12-28
US20130341061A1 (en) 2013-12-26
DE102013105427A1 (de) 2013-11-28
KR101566075B1 (ko) 2015-11-04
TW201348619A (zh) 2013-12-01
CN103453075A (zh) 2013-12-18
JP5709799B2 (ja) 2015-04-30
KR20130133133A (ko) 2013-12-06
JP2013245784A (ja) 2013-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9168B (zh) 纜線類保護導引構件
JP5628124B2 (ja) 合成樹脂製の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
JP5674069B2 (ja) 可動部用条材
US8662456B2 (en)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JP5491472B2 (ja) 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用取り付けブラケット
US8561949B2 (en) Articulated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apparatus
KR100846268B1 (ko) 케이블류 보호안내장치
TWI392816B (zh) Bending cable protection guide
JP5618933B2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JP2013070552A (ja) 合成樹脂製のケーブル・配管類保護案内部材
KR101465382B1 (ko) 경로 유지 부재 구비 코르게이트 튜브 및 와이어 하네스
US8893465B2 (en)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US9018527B2 (en) Cable protection and guide device
JP5533699B2 (ja)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US20220397214A1 (en) Guiding device for long object
KR101739706B1 (ko) 케이블 보호장치
WO2013065352A1 (ja) 経路維持部材付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KR101321857B1 (ko) 케이블체인 보호 부재
US20230125642A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
JP2013005686A (ja) ケーブル湾曲治具
JP2007124721A (ja) プロテ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