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9889B - 操縱用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操縱用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9889B
TWI499889B TW101142777A TW101142777A TWI499889B TW I499889 B TWI499889 B TW I499889B TW 101142777 A TW101142777 A TW 101142777A TW 101142777 A TW101142777 A TW 101142777A TW I499889 B TWI499889 B TW I4998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value
body side
controlled body
voltage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2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4076A (zh
Inventor
Yasutaka Koike
Masahiro Saegusa
Masahiro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Futaba Densh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ba Densh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Futaba Densh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24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4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8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0Remote-contro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oys, e.g. for toy vehicles
    • A63H30/02Electrical arrangements
    • A63H30/04Electrical arrangements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38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 G01R19/16542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for batte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1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with remote indication, e.g. on external charg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10Power supply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08C2201/12Power saving techniques of remote control or controlled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y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Description

操縱用通信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用以接收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驅動控制被操縱體之驅動控制裝置之操縱用通信系統,尤其關於以將使用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之電源電壓的降低通知操縱者為特徵之操縱用通信系統者。
使用電波而對遠離位置之被操縱體進行遙控控制之無線控制系統(radio control system)(以下係稱為操縱用通信系統),係使用於以操縱者所持有之操縱裝置操縱模型飛機或模型直升機、模型汽車等被操縱體而競爭速度或特技等操縱技術之嗜好(hobby)用途,或操縱割草機或起重機等被操縱體之產業用機器之用途。
操縱用通信系統的操縱裝置係用以操縱被操縱體之裝置,而具備有傳送因應操縱者的操作之操縱信號之傳送部。再者,於被操縱體係搭載有:具備接收操縱信號之接收部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依據操縱信號而從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傳送控制信號,並藉由該控制信號而進行引擎或馬達等動力源、引擎的節流閥拉桿(throttle lever)或各部的驅動控制之伺服裝置、及保持機機體穩定性之陀螺儀(gyro)裝置等驅動控制裝置。
再者,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使用鎳鎘 (Nickel-cadmium)電池、鎳氫電池、鋰高分子(lithium polymer)電池等各種種類之電池作為電源用電池。
在該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電源電壓變為預定值以下時,係無法與操縱裝置進行正常之通信,而會有無法控制被操縱體,且有發生被操縱體失控或墜落之虞。
因此,於操縱用通信系統中,係存在有用以透過被操縱體的動作將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電源電壓降低通知操縱者之電池故障安全(failsafe)功能。
舉例而言,在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電源電壓變為預定值以下時,係以將伺服裝置的輸出軸的角度位置變為預先設定之角度位置之方式輸出控制信號。藉此,在被操縱體為模型飛機時,係使其進行旋繞等動作。
就別例而言,在使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作用於對引擎進行節流閥桿的控制之伺服裝置時,係進行關閉引擎的節流閥,而將引擎的旋轉數降至最低旋轉數等控制。
操縱者係在電池故障安全之功能執行過後,若以操縱裝置進行將節流閥調至最大等特定的操作時,即可暫時性的解除電池故障安全功能,而可在數十秒左右之一定時間對被操縱體進行操縱。在此期間操縱者係回收被操縱體。在一定時間經過之後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係再度執行。操縱者係適當地解除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並在到電池更加消耗而被操縱體變得無法控制之前回收被操縱體。
於專利文獻1中,係揭示有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一例,於被操縱體為嗜好用途的操縱用通信系統中,揭示有如第 4圖所示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30。於以未圖示之操縱裝置產生、傳送操縱信號之外,並產生、傳送以使引擎的動作停止或將引擎固定於最低旋轉數之方式來控制引擎控制用伺服裝置之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用之操縱信號S。
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30係以高頻率電路31對所接收之信號進行放大、解調。並且,信號係藉由解碼器(decoder)32而分配輸出至伺服裝置等未圖示之驅動裝置。此時,引擎控制用伺服裝置的操縱信號M係與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用之操縱信號S一起輸出至切換電路33。
切換電路33一般雖輸出操縱信號M,惟在由電壓檢測電路34所檢測出之電源35的電壓變為電壓基準值以下時,切換電路33係將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用的操縱信號S輸出至引擎控制用伺服裝置以取代輸出操縱信號M。
操縱者係在確認到被操縱體由於電池故障安全功能而進行動作時,回收被操縱體,或藉由操縱裝置控制引擎控制用伺服裝置以外的伺服裝置,而使被操縱體迴避至安全位置。
再者,於專利文獻2係揭示有一種無線遙控接收機,係由於因應電池種類及使用環境而使為了使電池故障安全功能執行所需之適當的電源的電壓基準值會不同,故具備作成可因應狀況而設定電壓基準值,且記憶所設定之電壓基準值之記憶體(memory)。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1-2397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78707號公報
在以往,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係將判斷為電池的電壓正在降低之檢測時間固定為200毫秒左右。此係為考量屬於以往標準使用之電池之鎳鎘電池的放電特性與機體的回收所需耗費之時間而設之時間。
然而,近年來操縱用通信系統係變得多樣化,例如藉由多頻道(channel)化而一次可進行動作之伺服裝置的數量係增加。並且,伺服裝置的種類增加,而變得亦會使用高輸出且耗費電流較大之伺服裝置。再者,亦使用各種種類之電池,各者之內部電阻及放電特性係不同。
由於該等嗜好用途之操縱用通信系統的使用環境的變化,流動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之消耗電流係增加而有電源的瞬間性電壓降低增加之傾向。
因此,在內部電阻較高之電池於瞬間性使用消耗較多的電流之高輸出的伺服裝置之情形等中,由於操縱用通信系統的使用環境,而在以往的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的檢測時間中,會有檢測出瞬間性的電壓下降,而無關於實際上的電池容量仍為充分,卻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情形。
在電池容量為充分時,若執行電池故障安全功能,會有操縱者以啟動了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為準而回收被操縱體以致有可正常地進行操縱之時間變短之問題。
再者,在電池未充分放電之狀態下進行充電亦有縮短電池壽命之問題。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設置於操縱用通信系統,該操縱用通信系統具備有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接收部,係接收包含有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檢測時間基準值之信號;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可進行改寫之方式記憶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操縱信號而將故障安全信號輸出至前述驅動控制裝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中,前述操縱體側接收部係接收包含有與前述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之信號;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以可改寫之方式記憶前述電壓基準值。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設置於操縱用通信系統,該操縱用通信系統具備有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 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可進行改寫之方式記憶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檢測時間基準值;被操縱體側設定部,係將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寫入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操縱信號而輸出故障安全信號。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中,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以可改寫之方式記憶與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前述被操縱體側設定部係將前述電壓基準值寫入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操縱裝置係設置於操縱用通信系統,該操縱用通信系統具備有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且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具備有以可改寫之方式記憶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的基準值之記憶部,其特徵在於,該操縱裝置係包括: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作為前述基準值之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操縱側傳送部,係將包含 有由前述操縱側設定部所設定之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之信號傳送至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操縱裝置之特徵在於,於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操縱裝置中,前述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作為前述基準值之電壓基準值;前述操縱側傳送部係將包含有由前述操縱側設定部所設定之前述電壓基準值之信號傳送至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操縱用通信系統係於具備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的操縱用通信系統中,其特徵在於:前述操縱裝置係包括: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操縱側傳送部,係將包含有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之信號傳送至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被操縱體側接收部;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記憶包含於由前述操縱側傳送部所傳送之前述信號中之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前述操縱信號而將故障安全信號輸出。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操縱用通信系統之特徵在於,於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操縱用通信系統 中,前述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用以與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前述操縱側傳送部係傳送包含有前述電壓基準值之信號;前述被操縱體記憶部係記憶包含於由前述操縱側傳送部所傳送之前述信號中之前述電壓基準值。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對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操縱者係因應電池的使用環境而可任意的設定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檢測時間。
因此,在使用由內部電阻的電池與高輸出的伺服所構成之操縱用通信系統時,亦可適當的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
再者,藉由變更檢測時間,係不會過剩地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而對於被操縱體係可至電池的容量持續之適當的時間為止使用操縱用通信系統。再者,由於可確實的進行電池的充放電,故可使電池的壽命提升。
再者,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由於操縱者亦可任意的設定電壓基準值,故可因應操縱用通信系統的使用環境而更加適當地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
再者,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及第4項所記載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不使用操縱裝置及專用之機器,而僅在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中藉由被操縱體側設定部對檢測 時間基準值、電壓基準值進行設定。
再者,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記載之操縱裝置,係不使用專用之機器,而使用使用於操縱用通信系統之操縱裝置,可對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設定基準電壓及檢測時間。
再者,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及第8項所記載之操縱用通信系統,在將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搭載於被操縱體之後係無須將其拆卸,而可從操縱裝置容易地設定檢測時間基準值、電壓基準值。再者,係不使用專用之機器,而可由被操縱體之操縱所需要之操縱裝置來進行設定。
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第1圖及第2圖進行說明。第1圖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實施之操縱用通信系統1的構成例之方塊(block)圖。
操縱裝置2係用以進行被操縱體3的操縱之裝置,操縱者係操作操作部13而進行被操縱體3的驅動控制。操作部13係具備有開關(switch)、桿(stick)及拉桿等。再者,操縱側設定部14係進行操縱裝置2及搭載於操縱體3之機器的設定。操縱側設定部14係具備開關、桿、拉桿、觸控面板(touch panel)等。
操縱側控制部10係配合操作部13之操作而進行產生用以驅動被操縱體3之操縱信號。再者,因應由操縱側設定部14所設定之設定內容而進行操縱裝置2的設定變更。操縱側控制部10係具備實際進行處理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
顯示部15係用以顯示因應操縱側設定部14的操作而變更之各種設定、及被操縱體3的資訊等之裝置。
操縱側記憶部11係記憶有操縱裝置2的各種設定之記憶體。
操縱側傳送部12係進行用以傳送操縱信號及用以進行配對(pairing)之信號之傳送處理。所謂配對係用以使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的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記憶操縱裝置2的識別符號,並作成僅可由具有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所記憶之識別符號之操縱裝置2與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進行通信用之處理。
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係搭載於被操縱體3,且接收操縱裝置2所傳送之操縱信號,並將其作為控制信號而輸出至驅動控制裝置5之裝置。驅動控制裝置5雖在圖中為一個,惟亦可因應需要而設置複數個用以控制設置於未圖示之引擎之節流閥拉桿之伺服裝置、進行其他各部的驅動控制之伺服裝置、在被操縱體3為飛行物之情形時保持被操縱體3的穩定性之陀螺儀裝置等用以驅動控制被操縱體3之裝置。
電池6係使用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及鋰高分子電池等,且經由電源電路24而將電力供給至被操縱體側通信裝4之電源。
電源電路24雖未圖示,惟係將電力供給至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的各構成。
電壓檢測部23係經由電源電路24而檢測電池6的電壓,並將其作為電池測定電壓Vad而輸出至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
電池係為了被操縱體的小型化及輕量化而在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驅動控制裝置使用同一電池。
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係記憶有在後述之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內之電壓比較部25所使用之電壓基準值Vth及在故障安全功能部26所使用之檢測時間基準值Cth、以及經過配對之操縱裝置2的識別符號及被操縱體通信裝置4的各種設定之記憶體。
在此,電壓基準值Vth係用以與電池測定電壓Vad進行比較之電壓值。再者,檢測時間基準值Cth係顯示在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前電池測定電壓Vad低於電壓基準值Vth之期間之基準值。
被操縱體側接收部22係進行接收操縱信號並將其輸出至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之接收處理。
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係對操縱信號進行解調並將其輸出至驅動控制裝置5。再者,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係具備:電壓比較部25,係將電池測定電壓Vad與從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讀入之電壓基準值Vth進行比較;以及故障安全功能部26,係在電池測定電壓Vad在從被操縱體記憶部21讀入之檢測時間基準值以上之期間持續地低於基準電壓值Vth時,將故障安全信號傳送至驅動控制裝置5。
被控制體側控制部20係藉由CPU而進行實際的處理。
故障安全信號係為了實現電池故障安全功能,而預先將屬於驅動控制裝置5之伺服裝置的輸出軸的角度位置固定於預定的角度位置等之信號。
在被操縱體3為模型飛機,且藉由故障安全信號對控制各部的驅動之伺服裝置進行控制時,係將伺服裝置的輸出軸的角度位置固定於預定的角度位置,而作成被操縱體3進行旋繞之動作。再者,在藉由故障安全信號進行控制引擎的節流閥之伺服裝置的控制時,係可進行關閉引擎的節流閥,而將引擎的旋轉數降至最低旋轉數。
接著,針對對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設定用於電池故障安全之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之方法進行說明。
操縱裝置2係具備有操縱被操縱體3之操縱用模式(mode),以及變更用於電池故障安全之基準值與其他設定之設定用模式。
首先,操縱裝置2中係指定設定用模式,並呼叫出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的設定畫面,且顯示於顯示裝置15。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的設定畫面係可分別準備不同者。
操作操縱側設定部14而分別決定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
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係可作成從預先決定之複數個固定值中選擇適當者,亦可作成由使用者操作操縱側設定部14而輸入任意值。
例如就固定值而言係設想有因應於電池的種類及電池(cell)數者。
之後,在對操縱裝置2及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進行配對時,係將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用之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的資訊包含於配對之信號而從操縱裝置2傳送至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
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在藉由配對而將操縱裝置2的識別符號登錄於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時,亦使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記憶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
再者,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亦可預先設定有預設(default)之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
配對之信號雖使用操縱側傳送部12及被操縱體側接收部22而藉由電波進行傳送接收,惟亦可以纜線(cable)有線連接操縱裝置2及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20而傳送接收信號。再者,亦可於配對的信號之外僅傳送接收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
再者,在設定用之模式中係使用開關、桿及拉桿作為操縱側設定部14。該等在操縱用模式中亦可加以使用而作為操作部13。再者,亦可將操縱側設定部14作為觸控面板,而一面觀看面板的顯示一面進行設定。亦即,亦可將操縱側設定部14與顯示部15設置成一體型。
接著,使用第2圖說明電池故障安全功能啟動之流程。本處理係在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的內部進行。再者,於該圖中Cdet係顯示檢測計數器(counter)值,檢測計數 器係設置在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之計數器。
首先,將檢測計數器值Cdet設為0,並從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將電壓基準值Vth、檢測時間基準值Cth讀出至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且啟動計時器(timer)(S1)。計時器係設置在操縱體側控制部20,係以預定的期間(例如數十毫秒)進行中斷(S2,是)。在發生計時器的中斷時,係經由電源電路24以電壓檢測部23測定屬於電源之電池6的電壓。
藉由電壓比較部25將屬於電池6的電壓測定值之電池測定電壓Vad與電壓基準值Vth進行比較(S4)。比較之結果,在電池測定電壓Vad比電壓基準值Vth更高時(S4,否),係清除(clear)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的檢測旗標(flag)並將檢測計數器歸0(S5),且再度啟動(start)計時器。
在電壓基準值Vth比電池的測定電壓Vad更高時,(S4,是),係判別被操縱體側控制部20是否設定有檢測旗標(S6)。在未設定有檢測旗標時(S6,否),係設定檢測旗標(S7)並再度啟動計時器。
在設定有檢測旗標時(S6,是)係對檢測計數器值Cdet之值加上1(S8)。
並且,藉由故障安全功能部26進行檢測時間基準值Cth與檢測計數器值Cdet之比較(S9)。在檢測時間基準值Cth比檢測計數器值Cdet更大時(S9,否),係維持檢測計數器值Cdet而再度啟動計時器。
在檢測計數器值Cdet比檢測時間基準值Cth更大時(S9,是)係切換至電池故障安全狀態,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係啟動(S10)而結束本處理。
就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而言,係如第3圖所示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4’設置DIP開關(Dual In-line Package switch)等之被操縱體側設定部27,而作成可將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直接設定於被操縱體側記憶部21。
並且,於第3圖中,與第1圖相同之構成部分係賦予相同之符號。
再者,就其他實施例而言,亦可藉由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或專用設定機器等外部機器而將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設定於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此時,可藉由無線通信而連接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外部機器,亦可使用纜線等而以有線之方式予以連接。
再者,就其他實施例而言,亦可於通信操縱信號之操縱側傳送部、被操縱體側接收部之外,設置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的通信專用之傳送部、接收部。
如上述說明,上述之操縱用通信系統1係在電池測定電壓Vad在屬於預定的期間之檢測時間基準值Cth之期間持續地低於電壓基準值Vth時,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係啟動。
並且,由於電壓基準值Vth及檢測時間基準值Cth可由操縱者任意地進行設定,故可因應電池6的種類及使用環境而變更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的啟動條件。
藉由將檢測時間從以往的200毫秒左右變更為1秒左右,係可防止瞬間性的電壓降低所導致之電池故障安全功能的啟動,而可充分地使用電池的容量,故可延長被操縱體3的操縱時間,且可提升電池6的壽命。
1‧‧‧操縱用通信系統
2‧‧‧操縱裝置
3‧‧‧被操縱體
4、4’、30‧‧‧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5‧‧‧驅動控制裝置
6‧‧‧電池
10‧‧‧操縱側控制部
11‧‧‧操縱側記憶部
12‧‧‧操縱側傳送部
13‧‧‧操作部
14‧‧‧操縱側設定部
15‧‧‧顯示部
20‧‧‧被操縱體側控制部
21‧‧‧被操縱體側記憶部
22‧‧‧被操縱體側接收部
23‧‧‧電壓檢測部
24‧‧‧電源電路
25‧‧‧電壓比較部
26‧‧‧故障安全功能部
27‧‧‧被操縱體側設定部
31‧‧‧高頻率電路
32‧‧‧解碼器
33‧‧‧切換電路
34‧‧‧電壓檢測電路
35‧‧‧電源
第1圖係為本案發明之實施例之操縱用通信系統之方塊圖。
第2圖係為顯示電池故障安全功能所啟動之處理的流程之流程圖。
第3圖係為本案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方塊圖。
第4圖係為以往的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方塊圖。
1‧‧‧操縱用通信系統
2‧‧‧操縱裝置
3‧‧‧被操縱體
4‧‧‧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5‧‧‧驅動控制裝置
6‧‧‧電池
10‧‧‧操縱側控制部
11‧‧‧操縱側記憶部
12‧‧‧操縱側傳送部
13‧‧‧操作部
14‧‧‧操縱側設定部
15‧‧‧顯示部
20‧‧‧被操縱體側控制部
21‧‧‧被操縱體側記憶部
22‧‧‧被操縱體側接收部
23‧‧‧電壓檢測部
24‧‧‧電源電路
25‧‧‧電壓比較部
26‧‧‧故障安全功能部

Claims (7)

  1. 一種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設置於操縱用通信系統,該操縱用通信系統具備有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接收部,係接收包含有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檢測時間基準值之信號;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可進行改寫之方式記憶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操縱信號而將故障安全信號輸出至前述驅動控制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其中,前述被操縱體側接收部係接收包含有與前述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之信號;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以可改寫之方式記憶前述電壓基準值。
  3. 一種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設置於操縱用通信系統,該操縱用通信系統具備有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 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可進行改寫之方式記憶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檢測時間基準值;被操縱體側設定部,係將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寫入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操縱信號而輸出故障安全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其中,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以可改寫之方式記憶與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前述被操縱體側設定部係將前述電壓基準值寫入前述被操縱體側記憶部。
  5. 一種操縱用通信系統,係具備傳送操縱信號之操縱裝置、搭載於模型或產業用機器等被操縱體並接收前述操縱信號之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及對前述被操縱體進行驅動控制之驅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前述操縱裝置係包括: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操縱側傳送部,係將包含有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之 信號傳送至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被操縱體側接收部;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係包括:電壓檢測部,係檢測電源電壓;被操縱體側記憶部,係記憶包含於由前述操縱側傳送部所傳送之前述信號中之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被操縱體側控制部,係比較前述電源電壓與電壓基準值,而在前述電源電壓在前述檢測時間以上的期間持續地比前述電壓基準值更低時,係取代前述操縱信號而將故障安全信號輸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操縱用通信系統,其中,前述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用以與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的電源電壓進行比較之電壓基準值;前述操縱側傳送部係傳送包含有前述電壓基準值之信號;前述被操縱體記憶部係記憶包含於由前述操縱側傳送部所傳送之前述信號中之前述電壓基準值。
  7. 一種操縱裝置,係使用於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之操縱用通信系統者,係包括:前述操縱側設定部,係設定用以啟動電池故障安全功能之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以及前述操縱側傳送部,係將包含有由前述操縱側設定部所設定之前述檢測時間基準值之信號傳送至前述被操縱體側通信裝置。
TW101142777A 2011-12-06 2012-11-16 操縱用通信系統 TWI499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475A JP5921864B2 (ja) 2011-12-06 2011-12-06 操縦用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4076A TW201324076A (zh) 2013-06-16
TWI499889B true TWI499889B (zh) 2015-09-11

Family

ID=4843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2777A TWI499889B (zh) 2011-12-06 2012-11-16 操縱用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99181B2 (zh)
JP (1) JP5921864B2 (zh)
KR (1) KR101404769B1 (zh)
CN (1) CN103149851B (zh)
DE (1) DE102012109952B4 (zh)
TW (1) TWI4998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6694B (zh) * 2014-12-19 2017-06-09 深圳市遥蓝儿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玩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881041B (zh) * 2015-05-27 2017-11-07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电量预警方法及装置
US10211621B2 (en) * 2016-03-31 2019-02-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ail-safe for shared pi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2758B (zh) * 1995-04-17 1997-08-11 Futaba Denshi Kogyo Kk
US20080026671A1 (en) * 2005-10-21 2008-01-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controlled characteristics of a remotely controlled device
CN201035379Y (zh) * 2007-03-23 2008-03-12 鲁东大学 汽车远程数据交换与智能控制装置
WO2008031323A1 (fr) * 2006-08-23 2008-03-20 Mile Marker (Shenzhen) Limited Émetteur sans fil et son mode d'utilisation
TWM369173U (en) * 2009-03-20 2009-11-21 you-bo Zhu Power management and sudden-momentum proof system of remote-control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9334A (en) 1975-08-28 1977-03-05 Mabuchi Motor Co Ltd Battery-operated model toy equipped with radio control
JPS61239796A (ja) * 1985-04-16 1986-10-25 Futaba Corp ラジコン装置のフエイルセ−フ装置
DE3639755A1 (de) * 1985-11-22 1987-05-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Selbstdiagnoseverfahren fuer ein geraet
JPH079495Y2 (ja) * 1989-09-20 1995-03-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リモコン
JP3163094B2 (ja) * 1990-09-07 2001-05-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無線操縦装置
US5428252A (en) 1992-01-03 1995-06-27 Zilog, Inc. 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 detection and response system for a microcontroller
JP3019583B2 (ja) * 1992-02-24 2000-03-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用多重通信装置
JP3822207B2 (ja) * 2004-02-25 2006-09-13 三和電子機器株式会社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用通信装置
EP1701424B1 (en) 2005-03-08 2011-06-29 Cirprotec, S.L. Combined device of electric protection at low voltage against transient and extended over-voltage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JP2008206670A (ja) * 2007-02-26 2008-09-11 Taya Engineering Kk ラジコン模型の統合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285628A1 (en) * 2007-05-17 2008-11-20 Gizis Alexander 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ly controlled vehicles
JP2011078707A (ja) * 2009-10-09 2011-04-21 Futaba Corp ラジコン受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2758B (zh) * 1995-04-17 1997-08-11 Futaba Denshi Kogyo Kk
US20080026671A1 (en) * 2005-10-21 2008-01-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controlled characteristics of a remotely controlled device
WO2008031323A1 (fr) * 2006-08-23 2008-03-20 Mile Marker (Shenzhen) Limited Émetteur sans fil et son mode d'utilisation
CN201035379Y (zh) * 2007-03-23 2008-03-12 鲁东大学 汽车远程数据交换与智能控制装置
TWM369173U (en) * 2009-03-20 2009-11-21 you-bo Zhu Power management and sudden-momentum proof system of remote-control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40914A1 (en) 2013-06-06
CN103149851A (zh) 2013-06-12
DE102012109952A1 (de) 2013-06-06
TW201324076A (zh) 2013-06-16
CN103149851B (zh) 2015-09-09
KR20130063457A (ko) 2013-06-14
JP5921864B2 (ja) 2016-05-24
DE102012109952B4 (de) 2014-03-20
US9199181B2 (en) 2015-12-01
KR101404769B1 (ko) 2014-06-27
JP2013118875A (ja) 2013-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92181A1 (en) Battery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ith the battery
TWI499889B (zh) 操縱用通信系統
WO2016170565A1 (ja) 無人飛翔体及びそのための制御装置
CN106334322B (zh) 飞行器及其电源管理系统
JP2008206670A (ja) ラジコン模型の統合制御システム
CN112714893A (zh) 双飞控切换方法、飞控系统和飞行器
JP2006247821A (ja) 電動工具
US8340842B2 (en) Aircraft emergency handling
JP2016215796A (ja) 無人飛翔体及びそのための制御システム
WO2015040911A1 (ja) 電池制御ユニットシステム
JP5339961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制御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7036393B2 (ja) バッテリおよび充電器
KR20180069205A (ko) 차량용 고전압배터리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시스템
JP5781734B2 (ja) アイドリングストップ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の劣化報知方法
WO2012032835A1 (ja) タイマ充電制御方法、車両、及び充電スタンド
US10739793B2 (en) UAV with selective operational control during holding
KR101199978B1 (ko) 충전 배터리의 모니터링 시스템
US2013003842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118875A5 (zh)
CN105961360A (zh) 无人机喷药控制及药量检测装置
US11835540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facility, facility and system
CN105738657A (zh) 一种飞行器测控系统自动供电装置
US10597116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JP2020124932A (ja) 無人飛行体
JP2023019383A (ja) 無人飛行体、及び、無人飛行体の検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