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1127B - The connector and the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The connector and the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1127B
TWI491127B TW100103098A TW100103098A TWI491127B TW I491127 B TWI491127 B TW I491127B TW 100103098 A TW100103098 A TW 100103098A TW 100103098 A TW100103098 A TW 100103098A TW I491127 B TWI491127 B TW I4911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wire
thick
cable
terminal
thick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3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2435A (en
Inventor
Mitsuru Iida
Kenji Ookura
Tsuyoshi Yamane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2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1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該連接器所使用的本體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器及該連接器所使用的本體。
本發明係關於連接器及該連接器所使用的本體。
以往,連接器為人所知者有日本特開2007-157594號公報(以下記載為專利文獻1)所揭示般,具備有:保持複數個接點之樹脂製的外殼、複數條同軸纜線、以及安裝於外殼之插頭殼者。
該專利文獻1中,係使各接點從外殼暴露出一部分而在外殼的長邊方向上並排設置端子部,並且將同軸纜線的芯線焊接於各端子部而將同軸纜線與接點電性連接。同軸纜線,被使用作為訊號線或電源線等,該專利文獻1中,係採用具有同徑的芯線之同軸纜線。
然而,如上述先前技術般,當使用具有與訊號線用的同軸纜線的芯線為同徑的芯線之同軸纜線作為電源線時,必須使用複數條同軸纜線。因此而導致所使用之同軸纜線的數目增加,而存在著連接器大型化之問題。
因此,係有人提出使用具有直徑較其他芯線(細芯線)更粗之芯線(粗芯線)之纜線作為電源線用的纜線。
此時,即使欲將粗芯線焊接於用以與細芯線焊接所形成之端子部,由於端子部的寬度較窄,所以無法容易將粗芯線與窄幅的端子部焊接,而有引起導通不良之疑慮。
因此,係考量到在將粗芯線載置於相鄰之2個窄幅的端子部間之狀態下,分別將該粗芯線焊接於2個端子部,使粗芯線與各端子部電性連接。
然而,當將粗芯線載置於相鄰之2個窄幅的端子部間時,該粗芯線與沾錫性差之外殼接觸,並且使粗芯線與各端子部之距離變長。因此,在粗芯線與端子部之焊接時,外殼上的焊錫可能脫落,粗芯線與端子部無法焊接,而有引起導通不良之疑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得到一種可達成小型化且可抑制粗芯線與端子部之導通不良之連接器及該連接器所使用的本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為一種連接器,係具備有:複數條纜線、以及並排設置有複數個端子部之本體,且該端子部是連接該複數條纜線中之1條纜線的芯線,其主要特徵在於:前述複數條纜線具備有:具有細芯線之第1纜線、以及具有粗芯線之第2纜線;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是以載置於前述本體之相鄰之端子部之間之狀態下連接於該2個端子部;於前述本體之前述相鄰之端子部之間,形成有載置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之槽部。
以下參照圖面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以下係例示出同軸纜線作為纜線。此外,以下係以本體之載置有芯線的一側為上方來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如第1圖所示,係具備有:複數條同軸纜線(纜線)20、以及並排設置有複數個端子部51之合成樹脂製的本體30,且該端子部51是連接該複數條同軸纜線20中之1條同軸纜線20的芯線20a。此外,本體30上,安裝有用以屏蔽電磁雜訊之金屬製的護套40。
同軸纜線20是由:芯線20a、設置在該芯線20a的周圍之內周側絕緣被覆部(圖中未顯示)、設置在內周側絕緣被覆部的外周之屏蔽線20b、以及設置在屏蔽線20b的外周之外周側絕緣被覆部(圖中未顯示)所構成。此等複數條同軸纜線20,如第1圖所示,從一端側的前端依序使芯線20a、屏蔽線20b暴露出。
本實施形態中,複數條同軸纜線20,如第1圖所示,具備有:具有細芯線21a之細線同軸纜線(第1纜線)21、以及具有粗芯線22a之粗線同軸纜線(第2纜線)22。將該細線同軸纜線21用作為訊號線,將粗線同軸纜線22用作為電源線。如此,藉由將粗線同軸纜線22用作為電源線,可減少所使用之同軸纜線20的數目,達到連接器10的小型化。
本體30,如第1圖所示,具備有:複數個端子部51在長邊方向上大致均等地配置之本體部31、以及在本體部31的短邊方向一端側延伸設置且支撐複數條同軸纜線20之纜線支撐部32。此外,於本體部31的下端,形成有與圖中未顯示的插座連接器嵌合之嵌合突部33(參照第2圖)。
於纜線支撐部32,如第1圖所示,安裝有補強用的金屬板32a。此外,於纜線支撐部32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分別設置有朝上側與內側開放之收納凹部32b。於該收納凹部32b內,收納有後述基底板63及接地棒64的長邊方向兩端部而構成。此外,於纜線支撐部32之長邊方向一端側(第1圖中左側)的短邊方向側面32c,設置有嵌合突起32d。
此外,如第2圖所示,分別與複數個端子部51電性連接,並且與設置在插座連接器之圖中未顯示的接點接觸之端子部52,係暴露於嵌合突部33的表面。於端子部52形成有凹部52a,並藉由將插座連接器的接點彈性接觸於該凹部52a,藉此可提升連接器10與插座連接器之結合強度。此外,本實施形態中,與相鄰之端子部51電性連接之端子部52,係分別暴露於嵌合突部33之短邊方向兩側面的一方側面33a與另一方側面(圖中未顯示)。
於本體30的長邊方向兩端,設置有用以安裝護套40之固定部34,於該固定部34的短邊方向側面34a,分別形成有嵌合凹部34b。
護套40,例如藉由對金屬板施以鑿穿加工與彎曲加工而形成,並具備有:覆蓋本體30的本體部31及纜線支撐部32之本體部41、以及形成於本體部41的長邊方向兩端部之安裝部42。
於本體部41的長邊方向兩端部(與纜線支撐部32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對應之部位),設置有切起片41a,在與該切起片41a之長邊方向內側的粗線同軸纜線22對應之部位,形成有缺口部41b。於缺口部41b的長邊方向內側(配置有細線同軸纜線21之部位),形成有將在短邊方向延伸存在之延伸設置片往下側(配置有細線同軸纜線21之一側)彎曲之彎曲部41c。如此,藉由在本體部41之與細線同軸纜線21對應的部位設置彎曲部41c,而在護套40的本體部41設置階差,以能夠在本體部41同時支撐細線同軸纜線21與粗線同軸纜線22的上部。
此外,於本體部41上部的長邊方向兩端,設置有焊錫插入孔41d,於切起片41a形成有嵌合突起32d與嵌合孔41e。
於安裝部42的短邊方向側面42a,分別形成有與嵌合凹部34b嵌合之嵌合突部42b。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在長邊方向上延伸存在之板狀基底板63及接地棒64來夾持細線同軸纜線21及粗線同軸纜線22的屏蔽線21b、22b,而形成纜線組60。
然後,於接地棒64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分別設置有朝上方彎曲之彎曲部64a。如此,藉由設置彎曲部64a,可使配置在長邊方向兩端之粗線同軸纜線22及配置在2條粗線同軸纜線22間之複數條細線同軸纜線21的所有屏蔽線21b、22b,與接地棒64接觸。
接著,藉由將焊錫70插入於護套40的焊錫插入孔41d,可使護套40與接地棒64電性連接。亦即,本實施形態中,所有同軸纜線21、22的屏蔽線21b、22b、接地棒64及護套40均電性連接。然後,此等屏蔽線21b、22b、接地棒64及護套40係藉由連接於圖中未顯示的接地圖型而接地。
上述構成之連接器10,係以下列方式形成。
首先形成纜線組60,將該纜線組60安裝於纜線支撐部32,並藉由焊接將同軸纜線20的芯線20a固定在端子部51。
接著將形成於護套40的切起片41a之嵌合孔41e與形成於本體30的纜線支撐部32之嵌合突起32d嵌合,並且將形成於護套40的安裝部42之嵌合突部42b與形成於本體30的固定部34之嵌合凹部34b嵌合,而將護套40安裝於本體30。
將焊錫70插入於護套40的焊錫插入孔41d,使護套40與接地棒64電性連接,而形成連接器10。
端子部51及端子部52係設置在接點50的一部分,例如,藉由嵌件成形將接點50形成於本體30,藉此可形成端子部51及端子部52。
此外,較佳係對接點50之至少從本體30的本體部31的表面31a暴露出之端子部51的表面51a,施以金鍍金或錫鍍金、噴錫等表面處理,以一邊防止氧化一邊確保沾錫性。
在此,本實施形態中,在將細線同軸纜線21的細芯線21a載置於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狀態下,藉由焊錫70將細芯線21a與端子部51焊接。如此,藉由將細芯線21a與端子部51焊接,可使細芯線21a與端子部51電性連接。
此外,在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載置於本體30之相鄰之端子部51間之狀態下,藉由焊錫70將粗芯線22a分別焊接於2個端子部51。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粗線同軸纜線22配置在長邊方向兩端,所以在排列設置於長邊方向之複數個端子部51中,長邊方向兩端部的端子部51與該鄰邊的端子部51,係用作為與粗芯線22a連接用的端子部。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於本體30的本體部31之相鄰之端子部(與粗芯線22a連接用的端子部)51間,形成有載置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之槽部35。
此槽部35係在短邊方向上延伸存在地形成,上方呈開口,並且於短邊方向一端側(本體部31的纜線支撐部32側:第2圖的面前側)呈開口。藉由將此般形狀的槽部35形成於本體部31之相鄰之端子部(與粗芯線22a連接用的端子部)51間,可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如第3圖所示般載置於槽部35上。此外,在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上之狀態下,藉由焊錫70將粗芯線22a分別焊接於2個端子部51,可使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電性連接。
此外,槽部35係具備有:互相對向並隨著從槽部35的開口35a朝深度方向而寬幅變窄之一對側面部(傾斜面)35b,以及連接該側面部(傾斜面)35b的下部彼此之底面部35c。亦即,槽部35從前面觀看時呈反梯形狀。再者,如第3圖所示,係使相鄰之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暴露於槽部35內。然後,在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上之狀態下,粗芯線22a的外周抵接於暴露在槽部35內之各個側面部51b。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在將細線同軸纜線21的細芯線21a載置於端子部51的表面51a上並且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之狀態下,係以使細線同軸纜線21的細芯線21a距離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高度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距離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高度大致相同之方式,來設定槽部35的寬度和深度(參照第4圖)。
如此,藉由對齊細線同軸纜線21的細芯線21a及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距離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高度,可容易將焊錫絲或焊錫膏等載置於細芯線21a或粗芯線22a的上部。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中,係在並排設置有複數個端子部51之本體30之相鄰之端子部51間形成槽部35,並在將粗線同軸纜線(第2纜線)22的粗芯線22a載置於該槽部35之狀態下,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連接於2個端子部51。因此,可縮短粗芯線22a與相鄰之端子部51之距離,抑制本體30上的焊錫70脫落,故可抑制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所引發之導通不良。
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能夠得到一種可達成小型化並且抑制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導通不良之連接器10及該連接器10所使用的本體30。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槽部35係使互相對向的側面部35b隨著從槽部35的開口35a朝深度方向而寬幅變窄地傾斜。如此,藉由使一對側面部35b傾斜來形成傾斜面,當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時,可將粗芯線22a的外周抵接於一對側面部(傾斜面)35b。因此,可藉由側面部(傾斜面)35b將粗芯線22a定位,於焊接時不需進行粗芯線22a的對位,而容易將粗芯線22a焊接於端子部51。
此外,由於可抑制粗芯線22a的位置偏移,所以可抑制因該位置偏移而使粗芯線22a在偏向一方的端子部51側之狀態下被焊接之情形。如此,在位置偏移之狀態下被焊接時,與粗芯線22a之距離變長之另一方的端子部51會有引起導通不良之疑慮。然而,如本實施形態般,若使一對側面部35b傾斜來形成傾斜面,則可藉由側面部(傾斜面)35b將粗芯線22a定位,所以可將粗芯線22a載置於相鄰之端子部51之幾乎中間部。因此,可使各端子部51至粗芯線22a之距離成為幾乎相同,而抑制粗芯線22a與端子部(偏向一方的端子部側時為另一方的端子部)51所引發之導通不良。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使相鄰之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暴露於槽部35內,所以在焊接時可使熔融的焊錫流入至槽部35內。其結果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而更進一步抑制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導通不良。此外,在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上之狀態下,將粗芯線22a的外周抵接於暴露在槽部35內之側面部51b,藉此,於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間,可不需中介存在樹脂製的本體30來進行焊接。其結果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
此外,由於可在端子部51的表面51a側與側面部51b側形成填錫,所以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並且可藉由焊錫70來提升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接合強度(參照第7圖)。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在將細線同軸纜線(第1纜線)21的細芯線21a載置於端子部51的表面51a上並且將粗線同軸纜線(第2纜線)22的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之狀態下,係使細線同軸纜線21的細芯線21a距離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高度與粗線同軸纜線22的粗芯線22a距離端子部51的表面51a之高度大致相同。故可容易將焊錫絲或焊錫膏等載置於細芯線21a及粗芯線22a的上部。因此,可容易地進行複數條細芯線21a及粗芯線22a之一次性焊接。
此外,藉由對齊細芯線21a及粗芯線22a的上面之高度,可使用具有平坦表面之焊料塗層機等機具,一次地進行複數條細芯線21a及粗芯線22a之焊接。亦即,不須對焊料塗層機等機具的表面(抵接於焊錫之部位)進行加工,即使芯線的粗度不同,亦可使用既有的機具來進行一次性焊接。
此外,槽部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所例示者,亦可構成種種形狀的槽部。
以下說明槽部的變形例。以下的複數個變形例中,係含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要素。因此,以下內容中,係對此等同樣構成要素賦予共通圖號並省略該重複說明。
(第1變形例)
本變形例之槽部35A,如第5圖所示,具備有側面部35b與底面部35c,互相對向之側面部35b係大致垂直地形成。此外,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由本體部31所覆蓋,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並未暴露於槽部35A內。若形成此般槽部35A並將粗芯線22a載置於該槽部35A,則可縮短粗芯線22a與相鄰之端子部51之距離。
因此,藉由本變形例,亦可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幾乎相同之作用及效果。
(第2變形例)
本變形例之槽部35B,如第6圖所示,具備有側面部35b與底面部35c,互相對向之側面部35b係大致垂直地形成。再者,本變形例中,係使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暴露於槽部35B內。
如此,藉由使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暴露於槽部35B內,如第7圖所示,可使焊錫70流入至槽部35B的側面。其結果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而更進一步抑制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導通不良。再者,由於可在端子部51的表面51a側與側面部51b側形成填錫,所以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並且可藉由焊錫70來提升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接合強度(參照第7圖)。
因此,藉由本變形例,亦可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幾乎相同之作用及效果。
(第3變形例)
本變形例之槽部35C,如第8圖所示,具備有側面部35b與底面部35c,互相對向之側面部35b係大致垂直地形成。此外,端子部51的側面部51b暴露於槽部35C內。
再者,本變形例中,在相鄰之端子部51之相對向的的側面部51b上部,分別形成有倒角部51c。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C時,粗芯線22a的外周分別抵接於倒角部51c。
藉由上述本變形例,亦可達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幾乎相同之作用及效果。
此外,根據本變形例,由於在相鄰之端子部51之相對向的的側面部51b上部形成有倒角部51c,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C時,可將粗芯線22a的外周抵接於倒角部51c。如此,若在將粗芯線22a載置於槽部35C上之狀態下將粗芯線22a的外周抵接於倒角部51c,則可不需中介存在樹脂製的本體30焊接於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間。因此,根據本變形例,更可確實地進行粗芯線22a與端子部51之焊接。
以上係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可進行種種變形。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中,係例示出同軸纜線作為纜線,但亦可使用僅以絕緣被覆構件來被覆芯線之單線纜線。
此外,槽部或端子部、第1及第2纜線、及其他細部規格(形狀、大小、配置等)亦可適當地變更。
10...連接器
20...同軸纜線(纜線)
20a...芯線
20b、21b、22b...屏蔽線
21...細線同軸纜線(第1纜線)
21a...細芯線
22...粗線同軸纜線(第2纜線)
22a...粗芯線
30...本體
31、41...本體部
31a、51a...表面
32...纜線支撐部
32a...金屬板
32b...收納凹部
32c、34a...短邊方向側面
32d...嵌合突起
33、42b...嵌合突部
34...固定部
34b...嵌合凹部
35、35A、35B、35C...槽部
35a...開口
35b...側面部(傾斜面)
35c...底面部
40...護套
41a...切起片
41b...缺口部
41c、64a...彎曲部
41d...焊錫插入孔
41e...嵌合孔
42...安裝部
50...接點
51、52...端子部
51b...側面部
52a...凹部
60...纜線組
63...基底板
64...接地棒
70...焊錫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將細芯線及粗芯線載置於本體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槽部的擴大立體圖。
第4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分別將載置於槽部之粗芯線與載置於端子部之細芯線焊接於端子部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5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第1變形例之分別將載置於槽部之粗芯線與載置於端子部之細芯線焊接於端子部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6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第2變形例之分別將載置於槽部之粗芯線與載置於端子部之細芯線焊接於端子部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7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第2變形例之使焊錫流入於連接有粗芯線之端子部的側面部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8圖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第3變形例之分別將載置於槽部之粗芯線與載置於端子部之細芯線焊接於端子部之狀態的剖面圖。
20a...芯線
21a...細芯線
22a...粗芯線
31...本體部
31a...表面
35...槽部
35c...底面部
51...端子部
51a...表面
51b...側面部
70...焊錫

Claims (7)

  1. 一種連接器,係具備有:複數條纜線;以及並排且藉由嵌件成形之方式設置有複數個端子部之本體,且該端子部是連接該複數條纜線中之1條纜線的芯線,其特徵為:前述複數條纜線具備有:具有細芯線之第1纜線、以及具有粗芯線之第2纜線;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是以載置於前述本體之相鄰的端子部之間之狀態下連接於該2個端子部;並於前述本體之前述相鄰的端子部之間,形成有載置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之槽部,在將前述第1纜線的細芯線載置於前述端子部表面上並將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載置於前述槽部之狀態下,前述第1纜線的細芯線距離前述端子部表面之高度與前述第2纜線的粗芯線距離前述端子部表面之高度大致相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槽部係相互對向,並且具有隨著從前述槽部的開口側朝深度方向而寬幅變窄之一對傾斜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相鄰的端子部的側面部暴露於前述槽部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相鄰的端子部的側面部暴露於前述槽部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前述相鄰的端子部上形成有倒角部。
  6. 一種連接器用本體,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所使用。
  7. 一種連接器用本體,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連接器所使用。
TW100103098A 2010-01-29 2011-01-27 The connector and the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TWI491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9067A JP5567356B2 (ja) 2010-01-29 2010-01-29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で用いられるボデ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435A TW201212435A (en) 2012-03-16
TWI491127B true TWI491127B (zh) 2015-07-01

Family

ID=4459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3098A TWI491127B (zh) 2010-01-29 2011-01-27 The connector and the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67356B2 (zh)
KR (1) KR101232998B1 (zh)
CN (1) CN102195171B (zh)
TW (1) TWI4911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0772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コネクタ
CN104078780B (zh) * 2013-03-25 2019-07-19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器组件和包括电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系统
JP6056639B2 (ja) * 2013-05-07 2017-0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09818196B (zh) * 2019-03-20 2024-04-09 湖南承运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110492261A (zh) * 2019-08-30 2019-11-2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7117U (en) * 2007-07-18 2008-02-1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5194A (en) * 1995-09-29 1998-08-18 Berg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V-grooves
JP4112926B2 (ja) * 2002-08-28 2008-07-02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5149784A (ja) * 2003-11-12 2005-06-09 Kel Corp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4335256B2 (ja) 2004-01-07 2009-09-3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222617B2 (ja) * 2005-12-07 2009-02-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684117B2 (ja) 2006-02-09 2011-05-18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取付部品及びこれが取り付けられるコネクタ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7287443A (ja) * 2006-04-14 2007-11-01 Hitachi Cable Ltd 基板内蔵コネクタ
JP2007305452A (ja) * 2006-05-12 2007-11-22 I-Pex Co Ltd 同軸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8305622A (ja) 2007-06-06 2008-12-18 Fujikura Ltd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891854B2 (ja) * 2007-07-23 2012-03-07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01374461Y (zh) * 2009-03-09 2009-12-30 昆山玉鼎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7117U (en) * 2007-07-18 2008-02-1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2435A (en) 2012-03-16
JP2011159461A (ja) 2011-08-18
KR101232998B1 (ko) 2013-02-13
JP5567356B2 (ja) 2014-08-06
CN102195171A (zh) 2011-09-21
KR20110089089A (ko) 2011-08-04
CN102195171B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2617B2 (ja) コネクタ
KR101294607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조립체
TWI491127B (zh) The connector and the body used by the connector
US8602831B2 (en) Terminal having hanging parts from the sides and one end
JP2005243446A (ja) 平衡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TW201308794A (zh) 線纜連接器
KR20100068002A (ko)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CN114421223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07317554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2008146954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289606B2 (ja) コネクタ
CN10773248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9755782B (zh) 连接器装置
JP2006221863A (ja) 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49211A (ja) 同軸ケーブル接地構造並び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結線方法
JP3343578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JP2007042633A (ja) 同軸ケーブル接地構造並び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結線方法
JP5378051B2 (ja) 外部導体ホルダ付き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JP448690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8997150U (zh) 电连接器
JP7265438B2 (ja) モジュラープラグ及び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213184692U (zh) 线端连接器
JP2005149784A (ja)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9117104A (ja) 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7732481B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