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9019B - A female member of the adhesive tape, an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female member, and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adhesive tape - Google Patents

A female member of the adhesive tape, an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female member, and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adhesive tap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9019B
TWI489019B TW098107125A TW98107125A TWI489019B TW I489019 B TWI489019 B TW I489019B TW 098107125 A TW098107125 A TW 098107125A TW 98107125 A TW98107125 A TW 98107125A TW I489019 B TWI489019 B TW I4890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emale member
fastening tape
female
cro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6732A (en
Inventor
Satoru Sak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4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6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90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62Mechanical fastening means, ; 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A61F13/622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A61F13/627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characterised by the loo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03Fastener constructions
    • A44B18/0011Female or loop elements

Description

黏扣帶的母構件、使用該母構件的黏扣帶、以及使用該黏扣帶的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黏扣帶的母構件、使用該母構件的黏扣帶、以及使用該黏扣帶之拋棄型紙尿布、衛生棉、護墊、失禁墊等的吸收性物品。
紙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為了穿著於身體或從身體取下,是使用黏扣帶來進行展開的動作。黏扣帶,是利用公構件和母構件的卡合及解除卡合來進行相互的結合及分離,在公構件是形成有複數個突起群(鉤件)所構成的卡合面,另一方面,母構件是使用可供突起群卡合的不織布。專利文獻1~3揭示出習知的黏扣帶的母構件的例子。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335960號公報)所記載的母構件,其主體纖維是使用30~100mm的熱風法不織布,在該不織布的整個寬度實施與MD方向交叉的壓花處理,在CD方向荷重2N/25mm時的伸長率為75%以下,且厚度為0.4mm以上。構成熟風法不織布的纖維,基本上是形成平面狀配置的層構造,且各纖維是互相熔合連結的構造。亦即,藉由以與多數纖維排列的MD方向交叉的方式進行壓花圖案的壓花處理,將纖維層熔合成一體化以強化各纖維間的連結,藉此抑制起毛。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6-33359號公報)記載的母構件,是在可熱收縮的纖維網上堆積紡黏法不織布而形成一體化,之後進行熱處理而使纖維收縮,藉此在紡黏法不織布上以2~40個/1cm2 的密度形成深度0.2~3mm的皺摺。紡黏法不織布,由於是將平面狀配置的環狀纖維經由熱壓花等進行強固地熔合,而有不易產生起毛的特徵,使在該紡黏法不織布的下層側形成一體化的熱收縮性纖維網進行加熱收縮,藉此在紡黏法不織布產生多數個皺摺,利用皺摺來確保與公構件間之卡合性。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11-152669號公報)所記載的,是將熱收縮性的纖維層和非熱收縮性的纖維層積層,對該積層體噴射高壓流體以使纖維彼此纏絡同時讓纖維進行再排列,藉此形成開孔不織布,然後實施加熱處理以使熱收縮性纖維層收縮,而在非熱收縮性的纖維層形成纖維束的環圈(loop)。利用這種處理,來形成朝隨機方向隆起的捲曲狀物。
在專利文獻1,經由熱熔合,各纖維的連結是朝不織布平面的所有方向延伸,且藉由壓花而形成強固的一體化,因此其和公構件的卡合力大,且起毛少,但相反的,在卡合剝離方向之不織布的彈性消失。因此,在紙尿布等的使用中,若黏扣帶發生變形,或受到瞬間衝擊剝離力的作用的情況,卡合狀態無法持續,會很容易就從公構件剝離。
在專利文獻2也是,顯示和專利文獻1同樣的舉動而具有同樣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3,由於是形成纖維束的環圈,且不織布全體的纖維間結合是經由纖維的纏絡而成為鬆弛的連結狀態,雖不存在上述專利文獻1及2的課題,但相反的,由於是經由纖維的纏絡而成為鬆弛的纖維間結合,在從卡合狀態將公構件剝離時,纖維容易脫落而發生起毛。因此,若將纖維纏絡的程度予以強化,不織布整體變得過於密實而不容易利用熱收縮來產生纖維束的環圈,因此不容易勾住公構件。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黏扣帶的母構件,即使黏扣帶發生局部變形或受到瞬間衝擊剝離力的作用,仍不致從公構件剝離,且在剝離公構件時,不致因纖維材料脫落而發生起毛;並提供使用該母構件的黏扣帶及使用該黏扣帶之吸收性物品。
請求項1記載的發明之黏扣帶的母構件,是由纖維材料所形成且能卡合於對方公構件之黏扣帶的母構件,其特徵在於:係具備:前述纖維材料的基重高之複數列的纖維密部、設置於該等纖維密部間且纖維材料基重比纖維密部低之複數列的纖維疏部。
請求項2記載的發明,是在請求項1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中,前述纖維密部是由前述纖維材料所堆積成的凸狀的畦狀,前述纖維疏部是設置於前述畦部間之凹狀的溝槽部。
請求項3記載的發明,是在請求項2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中,前述畦部的厚度為0.3mm~6mm,畦部的各列間節距為2mm~15mm。
請求項4的發明,是在請求項2或3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中,在由前述溝槽部的下部的纖維材料的厚度所構成的基層部上堆積纖維材料而形成前述畦部,堆積在前述基層部上的纖維材料的容量是和相當於前述溝槽部內的容量之纖維材料相等。
請求項5的發明,是在請求項1~4中任一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中,前述纖維疏部,是沿著前述畦部的各列方向形成複數個貫穿表裏的開口部。
請求項6的發明,是在請求項1~5中任一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中,前述纖維材料,在構成纖維材料的纖維彼此纏絡的狀態下,是沿著纖維材料的厚度方向從背面側連到表面側。
請求項7記載的黏扣帶,其特徵在於:係具備:具有複數個突起群所構成的卡合面之公構件、可卡合於前述卡合面之前述請求項1~6記載的母構件。
請求項8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係具備:由前胴圍繞構件和後胴圍繞構件和胯下構件所構成之外部構件、在前述胯下構件設置成一體的吸收體而形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在於:係具備黏扣帶,該黏扣帶包含:設置在前述前胴圍繞構件或後胴圍繞構件之任一方且具有卡合面之公構件、設置在另一方且可卡合於前述卡合面之請求項1~6記載的母構件。
請求項9的發明,是在請求項8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中,預先使前述前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和前述後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接合,並預先使配置在前述前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及後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之黏扣帶接合,藉此使整體形成褲型。
請求項10記載的吸收性物品,係具備:由前胴圍繞構件和後胴圍繞構件和胯下構件所構成之外部構件、在前述胯下構件設置成一體的吸收體而形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在於:前述前胴圍繞構件、後胴圍繞構件之至少一方,是由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所形成。
依據本發明,當纖維材料的基重高之纖維密部被朝厚度方向拉伸時,由於會產生寬度縮小但高度變高的彈性變形,其與公構件的卡合會產生黏性而和公構件間獲得良好的卡合性。因此,即使黏扣帶發生變形或受到衝擊剝離力,仍可防止其從公構件剝離,且由於纖維材料不會脫落,故不致發生起毛。
以下參照圖式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第1圖至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黏扣帶的母構件1。母構件1,是以多數根纖維材料為構成要素之熱風法不織布,利用熱風使纖維材料互相熔合而形成出。如第1圖所示,母構件1是具備纖維密部2及纖維疏部3。
纖維密部2是纖維材料的基重高的部分,纖維疏部3是纖維材料的基重低的部分。基重代表單位面積之纖維材料的重量(量),例如以g/m2 的單位來表示。纖維密部2及纖維疏部3是形成朝MD方向(製造時的搬運方向)延伸的帶狀。再者,纖維密部2及纖維疏部3,是沿著CD方向(與製造時的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成複數列,纖維疏部3的列是位於纖維密部2的列之間。亦即,纖維密部2及纖維疏部3是沿著CD方向交互配置。另外,在纖維密部2及纖維疏部3交互配置的情況,也包含:纖維密部、纖維疏部、纖維疏部、纖維密部的配置,纖維疏部、纖維密部、纖維密部、纖維疏部的配置。
纖維密部2如後述般,是經由熱風將纖維材料堆積而形成的部分,是構成凸狀的畦部4。纖維疏部3是經由熱風將纖維材料排除而形成的部分,是構成凹狀的溝槽部5。畦部4及溝槽部5是朝MD方向延伸,且沿著CD方向交互配置。構成畦部4的纖維材料的大部分,是在該畦部4內形成纖維集合體。另外,構成一個畦部4的纖維材料的大部分,是和鄰接的畦部4互相獨立。另外,在由溝槽部5的下部的纖維材料的厚度所構成的基層部7上堆積纖維材料而形成畦部4,堆積在基層部7上的纖維材料的容量是和相當於溝槽部5內的容量之纖維材料相等。亦即,在形成溝槽部5的下部側的纖維疏部3時,經由熱風所排除的纖維材料會堆積於溝槽部5的兩側而形成畦部4(纖維密部2)。
再者,一個畦部4之一部分纖維材料是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在畦部4的底部(基層部7)和鄰接的畦部4連結。利用該連結,母構件1可維持不織布薄片的形狀。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在溝槽部5(纖維疏部3)形成有開口部6。開口部6是貫穿母構件1的表裏。開口部6,是經由熱風將纖維材料排除而形成的,藉由在溝槽部5形成開口部6,能使纖維材料集中於畦部4側,而提高畦部4的基重。藉此,畦部4與未圖示的公構件的卡合力變大,而能與公構件形成穩定的卡合。另外,開口部6的周邊的纖維材料如第3圖所示,由於有朝向CD方向的傾向,可提昇薄片朝CD方向的延伸度。再者,關於開口部6,是形成或不形成皆可。
在本實施形態,如第1圖所示,是在表面側形成畦部4,背面側是平坦的,但將畦部4形成在表裏兩側亦可。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是讓經由熱風排除後的纖維材料堆積在溝槽部5的兩側而形成畦部4,但也可以利用在表面具有凹凸之梳狀物,將纖維材料排除而形成溝槽部5,讓從溝槽部5排除的纖維材料移動至溝槽部5的兩側而形成畦部4。
接著說明母構件1的尺寸、材料等的條件。
構成母構件1的不織布整體的基重,宜為15~100g/m2 ,更佳為20~50g/m2 。在基重未達15g/m2 的情況,若不縮小畦部4和溝槽部5間的基重差,溝槽部5的纖維材料會變得過少而造成CD方向的強度不足。另一方面,若基重超過100g/m2 ,成本過高而不理想。
畦部4的各列間節距P1(參照第2圖及第3圖)為2mm~15mm,更佳為3mm~10mm。若節距P1未達2mm,在上述基重範圍內無法均一地形成畦部4,因為是排除纖維材料來形成畦部4的。另一方面,若在節距P1超過15mm的情況,當溝槽部5寬度小時(例如1~2mm),畦部4變大,相反地,畦部4的高度變低,而無法與公構件進行順利的卡合。另外,當溝槽部5寬度大時(例如5~6mm),其與公構件的卡合面積變少,會造成卡合力不足。
畦部4的厚度H1(參照第1圖),亦即不織布的厚度為0.3mm~6mm。在厚度H1未達0.3mm的情況,其與公構件的勾卡狀況差且無法獲得畦部4的彈性變形效果。在厚度H1超過6mm的情況,母構件1的體積過大而造成操作不便。
母構件1之不織布所使用的纖維材料,是選擇具有芯鞘構造的複合纖維。在該複合纖維,鞘成分是使用熔點比構成芯成分的樹脂更低的樹脂來構成。該等樹脂的混合比例宜為50%以上,更佳的混合比例為100%。另外,在混合熔點比鞘成分更高的其他纖維的情況,由於是構成不織布整體的強度降低及起毛發生的原因,並不理想。然而,例如為了增加體積可混合高捲縮型的纖維,又為了保持畦部4的彈性變形可混合伸縮彈性絲。
作為纖維材料之芯成分/鞘成分,例如可使用:PP(聚丙烯)/PE(聚乙烯)、PP/低熔點PP、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低熔點PET、PET/PE的組成,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混入纖維材料的纖維,可選擇和纖維材料的鞘成分樹脂的相溶性良好的纖維。例如可選擇:嫘縈、PET、PP、尼龍等的聚醯胺、丙烯酸酯、聚胺酯、棉等的纖維。但並不限於此,只要是能混入纖維材料而形成纖維網的材料都能選擇。
纖維材料的粗細為1~15dtex,較佳為1.5~9dtex。若未達1dtex,單絲強度過低,在與公構件卡合時容易發生纖維斷裂,且藉由梳棉機來形成纖維網的作業變困難,而造成生產性變差。在超過15dtex的情況,觸感變差,單位重量的纖維數變少。其與公構件的卡合強度變得極低。
所使用的纖維材料的長度為25mm~100mm,較佳為30mm~60mm。在長度未達25mm的情況,由於纖維過短,成為發生起毛的原因,若長度超過100mm,藉由梳棉機來形成纖維網的作業變困難,而造成生產性變差。
具備以上構造的母構件1,由於溝槽部5的纖維材料會加到畦部4,使畦部4的纖維材料變多且體積變大。因此,其與公構件的卡合性良好。另外,畦部4的纖維材料,是藉由空氣噴流將位於溝槽部5的纖維材料吹跑而構成畦部4,因此構成畦部4之纖維材料,在MD方向、CD方向以及厚度方向都是形成隨機的纖維配向。因此,卡合黏性變大,卡合性優異且起毛變少。相對於此,利用加熱熔合來使纖維材料互相接合的構造,雖可抑制起毛,但卡合黏性變差而造成卡合性變差。
第4圖及第5圖係顯示讓本實施形態的母構件1卡合於公構件8的狀態,第4圖為卡合狀態,第5圖為剝離狀態。公構件8具備卡合面10(附設複數個突起9),該卡合面10是對面母構件1。讓母構件1和公構件8接近而使突起9卡合於畦部4的纖維材料。這時,溝槽部5是形成卡合或未形成卡合皆可。
在第5圖的剝離狀態,由於構成畦部4的纖維材料的大部分是和相鄰的畦部4互相獨立,各個畦部4的頂點部分被往厚度方向拉伸。在進行該拉伸時,畦部4會產生寬度變小且高度變大的彈性變形。如此般使卡合的畦部4進行伸縮,即使發生彎折或受到腹壓等的瞬間衝擊力的作用,仍可吸收這些衝擊。因此,母構件1不致從其與公構件8的卡合狀態剝離。
第6圖及第7圖係顯示,在使用母構件1的背面作為卡合面的情況,第6圖為公構件8的卡合狀態,第7圖為剝離狀態。母構件1的表面是黏著在吸收性物品等的外部構件。在母構件1的表面由於形成有畦部4及溝槽部5,故不是在整個表面都進行黏著。因此會顯示和第4圖及第5圖(使用表面作為卡合面)相同傾向的舉動,在剝離時會發生第7圖所示般的彈性變形。因此,即使發生彎折或受到腹壓等的衝擊力,仍不致從卡合狀態剝離。
第8圖係顯示用來製造本實施形態的母構件1的裝置,第9圖係顯示第8圖的裝置之用來形成畦部4及溝槽部5的部分。
在第8圖,符號12代表母構件1的原料之纖維網。在纖維網12的行走路,從上游側朝下游側依序配置熱風噴嘴13及開孔板滾筒14、熱風加熱爐15。在熱風加熱爐15內設置吸引裝置17。
符號16代表用來形成纖維網12之梳棉機。在梳棉機16藉由通常的方法來形成纖維網12後,讓纖維網12和開孔板滾筒14接觸。開孔板滾筒14,如第9圖所示形成有多數個孔部14a,以從孔部14a朝箭頭18所示的方向將纖維網12吸引。熱風噴嘴13是位在開孔板滾筒14上,從複數個噴嘴13a(沿CD方向以既定的節距排列)將熱風噴流朝纖維網12噴吹。在該開孔板滾筒14,是一邊從纖維網12的下面進行吸引,一邊對纖維網12的上面從噴嘴13a噴吹熱風噴流(纖維材料的熔點±50℃的範圍)。
受到熱風噴流的部分之纖維材料,由於被排往兩側,在排除的部分是形成溝槽部5,被排除的纖維材料在相鄰的噴嘴13a間會堆積成半圓柱狀而形成畦部4。
如此般,藉由通過熱風噴嘴13,在纖維網12形成畦部4及溝槽部5而構成加工網19。該加工網19,是將纖維材料維持半熔融狀態而導入熱風加熱爐15內,和一般熱風法不織布同樣的噴吹130℃~160℃的熱風20。如此,使纖維材料成為充分的熔合狀態,捲繞在輥子21上而結束製造。
在以上的製造,藉由沿著開孔板滾筒14的CD方向賦予和熱風噴嘴13同周期的波形,而在纖維網的兩面形成畦部4及溝槽部5。另外,在溝槽部5形成開口部6(參照第2圖及第3圖)的情況,可在開孔板滾筒14的受熱風噴流噴射的線路上隔著既定間隔設置孔部14a不存在的部分,而利用該孔部14a不存在的部分來形成開口部6。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31的一實施例。吸收性物品31是展開式的拋棄型紙尿布,是由前胴圍繞構件32、後胴圍繞構件33及位於其等間的胯下構件34來形成外部構件35。在胯下構件34的內面將吸收體36設置成一體,吸收體36具有液體透過性,外部構件35則具有非液體透過性。
後胴圍繞構件33是重疊在前胴圍繞構件32上,且在寬度方向的兩側緣安裝公構件37。相對於此,在前胴圍繞構件32的上部外面安裝帶狀的母構件38。藉由使公構件37卡合於母構件38而成為紙尿布的使用狀態。在此情況,將母構件38安裝成覆蓋前胴圍繞構件32全體亦可。
藉由使用第1圖至第3圖所示的母構件1來作為該吸收性物品31的母構件38,由於母構件38和公構件37會形成良好的卡合,即使紙尿布發生變形或受到瞬間衝擊力的作用,該卡合仍不致發生脫離。
第11圖係顯示其他的吸收性物品41,對於和第10圖相同的構件是賦予相同的符號。在前胴圍繞構件32及後胴圍繞構件33上,沿著寬度方向安裝由母構件及公構件所構成的黏扣帶,藉由使黏扣帶卡合而使整體成為褲型。在前胴圍繞構件32的緣部外面安裝公構件37。另外在後胴圍繞構件33的緣部內面安裝母構件38,藉由使母構件38和公構件37卡合來維持褲型。在該吸收性物品41也是,藉由使用第1圖至第3圖所示的母構件1來作為母構件38,可防止其與公構件37發生不小心的卡合脫離。
另外,該構造的吸收性物品41,雖然母構件38是位在著用者的身體側,但由於母構件38採用具有畦部4及溝槽部5的構造,而具有柔軟性及優異的液體透過性、透氣性,因此即使是配置在此位置也不致造成著用者受傷。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雖是在拋棄型紙尿布之吸收性物品31的一部分使用母構件38,但前胴圍繞構件32及後胴圍繞構件33之至少一方是由上述母構件38來形成亦可。
[實施例]
表1顯示實施例1及比較例1、2所使用的纖維的特性。
(製造方法)
將表1的混合比例的纖維供應給第8圖及第9圖所示的製造裝置而製造出黏扣帶的母構件(不織布)。製造的條件,是從配置有4列的孔徑1.0mm、節距50mm的噴嘴13a之熱風噴嘴13,噴吹溫度150℃、風量0.12m3 /分鐘/m2 的熱風噴流。然後,在熱風加熱爐15內,用溫度150℃、風量15m3 /分鐘/m2 的熱風20噴吹約10秒鐘。藉此,獲得基重35g/m2 ,在表面具有畦部4(節距5mm)、溝槽部5(寬度1.3mm)之實施例1的熱風法不織布。在此情況,在溝槽部5,是沿MD方向形成節距5mm的開口部6。
另一方面,依表1所示的混合比例,以和實施例1相同的條件來製造出比較例1及2的熱風法不織布。在比較例1,在製造時並未從熱風噴嘴13噴吹熱風噴流;在比較例2,是將實施例1的熱風噴流的風量流件改變成10m3 /分鐘/m2 。比較例2是製成比實施例1更厚的不織布。
(評價)
對於實施例1及比較例1、2,是用同樣構造的公構件從MD方向卡合而評價其剝離強度、起毛、保持力、卡合黏性。結果顯示於表2。其厚度如表1所示。以下說明其評價方法。
[厚度測定]
取10cm見方的樣本,使用厚度計(商品名:PEACOK DIAL THICKNESS GAUGE No.C11352)以3g/cm2 的荷重進行測定。
[135°剝離試驗]
將母構件的不織布切割成3~5cm×5cm來作為試驗片。將該試驗片用雙面膠帶牢固地貼合在5cm×8cm的紡黏法不織布(20~30g/cm2 )來作為母構件樣本53。另一方面,將2cm×3cm的公構件用雙面膠帶牢固地貼合在12cm×3cm的紡黏法不織布(20~30g/cm2 )來作為公構件樣本56。
用雙面膠帶將母構件樣本53以不產生皺摺的方式貼合在6cm×10cm的不鏽鋼板後,將公構件樣本56重疊在母構件樣本53上,從其上方讓700g輥子以300mm/min的速度往復移動1次,藉此使試驗片(母構件)和公構件卡合。然後,為了對卡合面施加剪切力,從卡合狀態的公構件56的一端施加500g的荷重3秒鐘。上述輥子寬度為45mm,直徑為95mm,膠帶壓接輥子機是使用日本Tester產業公司製。
第12圖係顯示135°剝離試驗機,是將上述不鏽鋼板安裝於自動記錄器,以公構件樣本56和母構件樣本53的剝離角度成為135°的方式從公構件樣本56的一端拉開而使其剝離。該剝離所需的力量為135°剝離力。
自動記錄器的條件設定如下。
測定條件:測力計=5kg,拉開速度=300mm/min
上側夾頭-樣本間距離=50mm(垂直方向)。
[保持力試驗]
第13圖所示的保持力試驗用的母構件樣本59,是將5cm×5cm的母構件61用雙面膠帶牢固地貼合在10cm×10cm的紡黏法不織布(20~30g/cm2 )上而製得。保持力試驗用的公構件樣本,是將2cm×4cm的公構件54用雙面膠帶牢固地貼合在4cm×8cm的紡黏法不織布(20~30g/cm2 )上而製得。
將公構件樣本62重疊在母構件樣本59上,從其上方讓700g輥子以300mm/min的速度往復移動1次,藉此使公構件54和母構件61卡合。然後,將該樣本以20℃、60% RH的條件放置30分鐘。
第13圖顯示保持力驗機,是用固定具63吊住母構件樣本59的上端部,並在公構件樣本62的下端部吊掛800g的砝碼64,放置於40℃的環境氣氛中。測定當卡合脫離而使砝碼64落下為止所需的時間,將其定為保持力。在此情況,經過60分鐘後仍不落下的情況是定為最大保持力60分鐘。
[卡合黏性試驗]
第14圖之卡合黏性試驗用的母構件樣本,是將2cm×4cm的母構件用雙面膠帶牢固地貼合在3cm×5cm的紡黏法不織布(20~30g/cm2 )上而製得。卡合黏性試驗用的公構件,其尺寸為1.5cm×3cm,在其背面貼合雙面膠帶。將公構件重疊在母構件上,從其上方讓700g輥子以300mm/min的速度往復移動1次,藉此使公構件和母構件卡合。
使用第14圖所示的卡合黏性試驗機,將公構件和母構件形成卡合狀態的樣本68挾持在上下二個L字形構件(重量13.5g)67之間,用雙面膠帶來貼合在上下的L字形構件67。接著,將上下的L字形構件67安裝於上下的自動記錄器69並測定卡合黏性。在測定時,將最大荷重時的移位距離定為「最大移位」。
如表2所示,實施例1的母構件的表面和背面都是,在1~5次的135°剝離試驗的剝離強度、起毛、保持力試驗、卡合黏性試驗全部獲得良好的結果。在實施例1,背面之剝離試驗第5次的保持力是比剝離試驗第1次的保持力更高。其原因在於,經由反覆進行剝離試驗使母構件的厚度恢復而造成卡合力變高。
相對於此,在比較例1,雖然剝離及起毛特性良好,但保持力試驗及卡合黏性試驗不佳。在比較例2,在進行135°剝離試驗第5次的剝離試驗時產生破壞。因此,比較例1及2並未達到良好母構件的水準。在此的破壞狀況是指,材料本身的z方向(厚度方向)的結合脫離,層狀材料附著在公構件上而剝落。
第15圖係顯示剝離試驗之卡合黏性的特性圖,曲線E代表實施例1的表面之卡合黏性,曲線F代表實施例1的背面之卡合黏性,曲線G代表比較例1的表面之卡合黏性,曲線H代表比較例2的表面之卡合黏性。在實施例1,在表面及背面雙方都具有大的卡合黏性。
另外,日本特許出願第2008-056903號(2008年3月6日申請)的全部內容倂入本說明書中來作為參考。
如以上所說明,依據本發明的黏扣帶的母構件,纖維材料的基重高之纖維密部被朝厚度方向拉伸時,由於會產生寬度縮小且高度變高的彈性變形,故其與公構件的卡合會產生黏性而獲得良好的卡合性。因此,適用於拋棄型紙尿布、衛生棉、護墊等的吸收性物品。
1、38、61...母構件
2...纖維密部
3...纖維疏部
4...畦部
5...溝槽部
6...開口部
7...基層部
8、37、54...公構件
9...突起
10...卡合面
12...纖維網
13...熱風噴嘴
13a...噴嘴
14...開孔板滾筒
14a...孔部
15...熱風加熱爐
16...梳棉機
17...吸引裝置
18...吸引方向
19...加工網
20...熱風
21...輥子
31、41‧‧‧吸收性物品
32‧‧‧前胴圍繞構件
33‧‧‧後胴圍繞構件
34‧‧‧胯下構件
35‧‧‧外部構件
36‧‧‧吸收體
53、59‧‧‧母構件樣本
56、62‧‧‧公構件樣本
63‧‧‧固定具
64‧‧‧砝碼
67‧‧‧L字形構件
68‧‧‧卡合狀態的樣本
69‧‧‧自動記錄器
MD‧‧‧製造時的搬運方向
CD‧‧‧與製造時的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
H1‧‧‧畦部的厚度
P1‧‧‧畦部的各列間節距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母構件的截面圖,是第2圖的A-A線的截面圖。
第2圖係顯示一實施形態的母構件的表面之俯視圖。
第3圖係顯示一實施形態的母構件的表面之仰視圖。
第4圖係顯示一實施形態之母構件與公構件的卡合狀態之截面圖。
第5圖係顯示從第4圖的狀態剝離後的狀態之截面圖。
第6圖係顯示以母構件背面作為卡合面的狀態之截面圖。
第7圖係顯示從第6圖的狀態剝離後的狀態之截面圖。
第8圖係顯示用來製造母構件的製造裝置的側視圖。
第9圖係第8圖的製造裝置之熱風噴嘴部分的截面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實施形態之立體圖。
第11圖係將黏扣帶分離的狀態之立體圖。
第12圖係135°剝離試驗機的前視圖。
第13圖係保持力試驗機的前視圖。
第14圖係卡合黏性試驗機的前視圖。
第15圖係顯示剝離試驗的卡合黏性之特性圖。
1...母構件
2...纖維密部
3...纖維疏部
4...畦部
5...溝槽部

Claims (9)

  1. 一種黏扣帶的母構件,是由纖維材料所形成且能卡合於對方公構件之黏扣帶的母構件,其特徵在於:係具備:前述纖維材料的基重高之複數列的纖維密部、設置於該等纖維密部間且纖維材料基重比纖維密部低之複數列的纖維疏部;前述纖維密部是由前述纖維材料所堆積成的凸狀的畦狀,前述纖維疏部是設置於前述畦部間之凹狀的溝槽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其中,前述畦部的厚度為0.3mm~6mm,畦部的各列間節距為2mm~15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其中,在由前述溝槽部的下部的纖維材料的厚度所構成的基層部上堆積纖維材料而形成前述畦部,堆積在前述基層部上的纖維材料的容量是和相當於前述溝槽部內的容量之纖維材料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其中,前述纖維疏部,是沿著前述畦部的各列方向形成複數個貫穿表裏的開口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其中,前述纖維材料,在構成纖維材料的纖維彼此纏絡的狀態下,是沿著纖維材料的厚度方向從背面側連到表面側。
  6. 一種黏扣帶,其特徵在於: 係具備:具有複數個突起群所構成的卡合面之公構件、可卡合於前述卡合面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母構件。
  7.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備:由前胴圍繞構件和後胴圍繞構件和胯下構件所構成之外部構件、在前述胯下構件設置成一體的吸收體而形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在於:係具備黏扣帶,該黏扣帶包含:設置在前述前胴圍繞構件或後胴圍繞構件之任一方且具有卡合面之公構件、設置在另一方且可卡合於前述卡合面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母構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吸收性物品,其中,預先使前述前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和前述後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接合,並預先使配置在前述前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及後胴圍繞構件的兩側緣部之黏扣帶接合,藉此使整體形成褲型。
  9.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備:由前胴圍繞構件和後胴圍繞構件和胯下構件所構成之外部構件、在前述胯下構件設置成一體的吸收體而形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在於:前述前胴圍繞構件、後胴圍繞構件之至少一方,是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黏扣帶的母構件所形成。
TW098107125A 2008-03-06 2009-03-05 A female member of the adhesive tape, an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female member, and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adhesive tape TWI489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6903A JP5280710B2 (ja) 2008-03-06 2008-03-06 面ファスナーの雌部材、この雌部材を用いた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この面ファスナー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6732A TW200946732A (en) 2009-11-16
TWI489019B true TWI489019B (zh) 2015-06-21

Family

ID=4105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7125A TWI489019B (zh) 2008-03-06 2009-03-05 A female member of the adhesive tape, an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female member, and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adhesive tape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8663187B2 (zh)
EP (1) EP2260739B1 (zh)
JP (1) JP5280710B2 (zh)
KR (1) KR101455440B1 (zh)
CN (1) CN101790331A (zh)
AU (1) AU2009220573B2 (zh)
BR (1) BRPI0906168A2 (zh)
CA (1) CA2717711A1 (zh)
CO (1) CO6300836A2 (zh)
EA (1) EA018409B1 (zh)
MA (1) MA32212B1 (zh)
MX (1) MX2010009798A (zh)
TW (1) TWI489019B (zh)
UA (1) UA99007C2 (zh)
WO (1) WO2009110564A1 (zh)
ZA (1) ZA2010071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838A (zh) * 2010-06-28 2010-12-15 北京大源非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非织造布
JP5930584B2 (ja) 2011-01-07 2016-06-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オムツ
JP6349148B2 (ja) * 2014-05-27 2018-06-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400945B2 (ja) * 2014-05-27 2018-10-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3000グラム以下の低体重児用展開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509506B2 (ja) * 2014-07-09 2019-05-08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面ファスナー用ループ部材及び衛生用品
JP6622025B2 (ja) * 2014-08-26 2019-12-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面ファスナー雌部材
USD770774S1 (en) 2015-04-09 2016-11-0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ouch with applied tape
USD773820S1 (en) 2015-05-27 2016-12-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ouch with applied tape
CN107750132B (zh) 2015-05-29 2020-12-0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带有单独固定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的鞋面的鞋类制品
EP3156023A1 (en) * 2015-10-14 2017-04-19 Yuan-Long Cheng Nonwoven fabric fastening structur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0967A (ja) * 2003-12-05 2005-06-23 Ykk Corp 繊維製面ファスナー
JP2007268219A (ja) * 2006-03-31 2007-10-18 Daio Paper Corp 面ファスナーの雌材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1624A (ja) * 1987-12-18 1989-06-26 Toshiba Corp 酸化物系超伝導線の製造方法
JPH0633359A (ja) 1992-07-15 1994-02-08 Kuraray Co Ltd 面ファスナー雌材
JP3846979B2 (ja) 1997-08-07 2006-11-15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剥離強力に優れた面ファスナー雌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9260B2 (ja) 1997-11-14 2005-09-28 大和紡績株式会社 嵩高性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02963A (ja) 1998-04-20 1999-11-02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面ファスナー雌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90608B2 (ja) 1998-05-26 2004-01-26 花王株式会社 メカニカルテープのメス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US7981822B2 (en) * 2004-07-21 2011-07-19 Aplix S.A. Hook and loop fastener device
FR2897621A1 (fr) * 2006-02-17 2007-08-24 Rieter Perfojet Sa Fermeture auto-agrippante en non-tisse pour un vetement.
JP4451420B2 (ja) * 2006-07-31 2010-04-1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紙おむ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0967A (ja) * 2003-12-05 2005-06-23 Ykk Corp 繊維製面ファスナー
JP2007268219A (ja) * 2006-03-31 2007-10-18 Daio Paper Corp 面ファスナーの雌材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018409B1 (ru) 2013-07-30
CN101790331A (zh) 2010-07-28
CA2717711A1 (en) 2009-09-11
US8663187B2 (en) 2014-03-04
US20110118692A1 (en) 2011-05-19
AU2009220573B2 (en) 2012-09-06
UA99007C2 (ru) 2012-07-10
MA32212B1 (fr) 2011-04-01
AU2009220573A1 (en) 2009-09-11
BRPI0906168A2 (pt) 2015-06-30
EP2260739A1 (en) 2010-12-15
JP5280710B2 (ja) 2013-09-04
WO2009110564A1 (ja) 2009-09-11
JP2009207844A (ja) 2009-09-17
EP2260739B1 (en) 2016-03-02
KR101455440B1 (ko) 2014-10-27
EP2260739A4 (en) 2012-05-02
CO6300836A2 (es) 2011-07-21
MX2010009798A (es) 2010-09-30
KR20100125392A (ko) 2010-11-30
ZA201007118B (en) 2012-01-25
TW200946732A (en) 2009-11-16
EA201001434A1 (ru) 201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9019B (zh) A female member of the adhesive tape, an adhesive tape using the female member, and a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he adhesive tape
US9114045B2 (en)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hook-and-loop fastener
US20120330266A1 (en) Reticulated mechanical fastening patch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848019B1 (ko) 루프형 부직포 웨브
WO1999060881A1 (fr) Element de fixation et article absorbant comportant ledit element
CN109763264A (zh) 钩型紧固件用长纤维无纺布环
JP2018535332A (ja) 改善された耐摩耗性を有する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625229A1 (en) Methods to modify the fibrous landing layer of a foam based fastener and products made from the same
RU2702391C2 (ru) Охваты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застежки крючки-петли
JP2011135943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KR20180098317A (ko) 단섬유 부직포, 표면 체결구용 루프 부재, 및 위생 용품
JP2011135985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EP3518853B1 (en) Loop member and diaper
CN107923093B (zh) 用于表面扣件的环构件以及成人尿布
JP5593124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247921B2 (ja) 伸縮シート
KR20090060688A (ko) 결합용 루프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306813A (zh) 衛生產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