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4928B - Chain and zipper - Google Patents

Chain and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4928B
TWI484928B TW102125417A TW102125417A TWI484928B TW I484928 B TWI484928 B TW I484928B TW 102125417 A TW102125417 A TW 102125417A TW 102125417 A TW102125417 A TW 102125417A TW I484928 B TWI484928 B TW I4849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tape
fabric
yarn
war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5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6317A (zh
Inventor
Yoshimichi Yamakita
Hiroyuki Konokawa
Takayuki Hasegawa
Nobuhiro Murai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0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9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44B19/346Woven stringer tap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鏈帶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用鏈帶。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
拉鏈係除了衣服類、包類、鞋類及雜貨品之類日用品中以外,於帳篷等產業用品中,廣泛用作開合件。拉鏈一般主要包括:鏈帶,其沿著一對長條布帶之一側緣縫合有作為拉鏈之嚙合部分之鏈齒排;及滑件,其插穿至左右一對鏈帶之間,且藉由使鏈齒排嚙合及分離而控制拉鏈之開合。
作為拉鏈用布帶,廣泛使用藉由將經紗及緯紗梭織所得之織物製布帶。將拉鏈用織物製布帶之基本結構示於圖9中。此係日本專利實公平5-42731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第1圖,且包含由經紗2及緯紗3梭織而成之鏈齒安裝部A及布帶主體部B。鏈齒安裝部A係安裝鏈齒之部分,且布帶主體部B係縫合於物品之本體部分。於鏈齒安裝部A,藉由安裝紗5而安裝有鏈齒1。又,布帶主體部B之端部可設置防散紗用邊紗8。
另一方面,已知有賦予表背不同之圖樣或色彩之鏈布。於實用新案登錄第2576583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以如下方式織造而成之拉鏈用布帶:由雙層織物組織織造布帶之主體部,且藉由可以一染料進行染色之染色程度不同之複數根紗在布帶之面料上織出圖樣,且在布帶之裏料呈露大部分可以其他染料進行染色之紗。
根據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方案,布帶主體部係由雙層織物組織形 成,且布帶之面料係藉由可以一染料進行染色之染色程度不同之複數根紗而織出圖樣,故具有藉由染色成相同色彩而因織紗顯露出色調之差,從而呈現圖樣之效果。又,因布帶之裏料係由大部分可以其他染料進行染色之紗梭織而成,故染色成多種色彩,藉此,完成鮮明地呈現染色圖樣且色彩、圖樣於布帶之表背不同之拉鏈,從而可於衣服等要求裝飾要素之部位選擇使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公平5-42731號公報
專利文獻2:實用新案登錄第2576583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之拉鏈中,因將布帶主體部設為雙層織物組織,故無法避免面料之紗與裏料之紗於相反側露出,從而導致裏料之顏色亦局部地呈現於面料。反之情況亦然。因此,殘存有應賦予至面料及裏料之圖樣或色彩顯得不俐落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創作而成者,其課題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於表背獨立地呈現不同之圖樣或色彩之鏈帶。又,本發明之其他課題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有上述鏈帶之拉鏈。
本發明者為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銳意研究,最終發現使鏈布以表背兩片布帶構件構成較為有效,從而創作了由以下特定之發明。
本發明係於一態樣中為一種鏈帶,其具備:鏈布,其包含鏈齒安裝部及布帶主體部;及鏈齒排,其係沿著鏈布之鏈齒安裝部之側緣而安裝;且上述鏈布包含表背兩片布帶構件,且於各布帶構件之外表面分別賦予不同之文字、圖樣、色彩或該等之任意組合。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一實施形態中,表背兩片布帶構件係藉由將兩片獨立之布帶構件疊合而形成。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另一實施形態中,表背兩片布帶構件係藉由將一片布帶構件於鏈齒安裝部之側緣折返而形成。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布帶構件係織物製。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布帶構件係每根紗之纖度為50~120分德士(decitex)。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關於構成上述布帶主體部之經紗,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為50~80%。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布帶主體部係以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與2/2之織物組織之組合梭織而成。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多於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60~80%,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20%~40%。
於本發明之鏈帶之又一實施形態中,鏈齒安裝部具有將2根以上之經紗併紗所得之經紗排,且於相鄰之經紗排之間配置有使梭織位置錯開之1根經紗。
本發明於另一態樣中為具備本發明之鏈帶之拉鏈。
根據本發明,鏈布係於表背獨立,故可避免賦予至鏈布之背側(表側)之圖樣或色彩呈現於鏈布之表側(背側)。因此,可俐落地呈現表背獨立性較高之設計。本發明之拉鏈例如可較佳地用於安裝在期待表背不同設計之雙面衣料之雙面型拉鏈。又,最近之顧客中,存在追 求拉開拉鏈之狀態下之更高之設計性,且提昇可自拉開拉鏈之部位呈現之背側之設計性之要求,於該情形時,亦可較佳地使用。
1‧‧‧鏈齒
2‧‧‧經紗
3‧‧‧緯紗
5‧‧‧安裝紗
8‧‧‧邊紗
100‧‧‧拉鏈
101‧‧‧鏈布
102‧‧‧第一布帶構件
103‧‧‧第二布帶構件
104‧‧‧鏈齒(排)
105‧‧‧滑件
106‧‧‧芯繩
107‧‧‧縫合紗
108‧‧‧拉片
109‧‧‧防水膜
110‧‧‧可分離式嵌插件
112‧‧‧上止擋
201‧‧‧鏈齒安裝部
202‧‧‧布帶主體部
203‧‧‧織邊部
A‧‧‧鏈齒安裝部
B‧‧‧布帶主體部
圖1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拉鏈之局部立體圖。
圖2係自剖面觀察圖1之拉鏈所得之圖。
圖3係自表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拉鏈所得之圖。
圖4係自背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拉鏈所得之圖。
圖5係自剖面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拉鏈所得之圖。
圖6係自表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拉鏈所得之圖。
圖7係自剖面觀察構成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拉鏈之鏈帶所得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中採用之鏈布之織物結構之例。
圖9係表示日本專利實公平5-42731號公報(專利文獻1)之第1圖中記載之拉鏈用之織物製布帶之結構的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拉鏈(100)之局部立體圖。圖2中表示自剖面觀察圖1之拉鏈(100)所得之圖。該拉鏈(100)具備左右一對鏈布(101)、沿著各鏈布(101)之側緣安裝之鏈齒排(104)、及進行鏈齒排(104)之分離及嚙合之滑件(105)。再者,圖1中僅表示滑件之拉片(108)之一部分。又,如圖3或圖4所示,於鏈齒排(104)之上端設置有上止擋(112),於下端設置有可分離式嵌插件(110)。
關於圖1之拉鏈(100)之具體之結構,將於下文進行詳細敍述。鏈布(101)包含表側之第一布帶構件(102)及背側之第二布帶構件(103)。為方便起見,此處,將滑件(105)之安裝有拉片(108)之側設為表側,將其相反側稱為背側,但並不限於此。於鏈布(101)之一側緣藉由縫 合紗(107)而縫製有環扣狀之樹脂製鏈齒(104)。於鏈齒排(104)內,插穿有用以於縫製時將縫合紗(107)刺穿從而將鏈齒排(104)安裝於鏈布(101)之芯繩(106)。滑件(105)可沿著左右之鏈齒排(104)滑動,且於鏈齒排(104)通過滑件內部時,按照滑件之滑動方向進行鏈齒排(104)之嚙合或分離。例如,藉由使滑件朝上止擋之方向滑動而嚙合,且藉由朝可分離式嵌插件之方向滑動而分離。此處,滑動方向係與鏈布之長度方向一致。又,將與鏈布之表面水平且與上述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稱為鏈布之寬度方向,亦稱為左右方向。又,將與鏈布之表面垂直之方向稱為表背方向。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一布帶構件(102)與第二布帶構件(103)係分別獨立地織造,且藉由將該等疊合而形成鏈布(101)。兩者係藉由利用縫製鏈齒排(104)之縫合紗(107)將側緣部縫合而一體化。作為該方法之優點,可列舉:因可製造相同之布帶構件,故可減少庫存,並且於鏈布(101)之製造時可無差錯地進行製造。
於各布帶構件(102、103)之外表面可分別賦予不同之文字、圖樣、色彩(1種顏色之色彩、或包含2種以上顏色之色彩)或該等之任意組合(以下,略記作「圖樣等」)。各布帶構件(102、103)之外表面係作為例示觀察圖2,於第一布帶構件(102),表示與和第二布帶構件(103)對面之面(背面)為相反側之面(表面),於第二布帶構件(103)中,表示與和第一布帶構件(102)對面之面(背面)為相反側之面(表面)。將具有於表背呈現不同圖樣之鏈布(101)之拉鏈之一例示於圖3(表側)及圖4(背側)中。鏈布(101)係包含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故可防止自表側之布帶構件(102)向背側之布帶構件之移染(color migration)及自背側之布帶構件向表側之布帶構件(102)之移染。因此,可於表背俐落地呈現獨立性較高之設計。
鏈布(101)之染色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但例如可列舉分散染料、 反應染料等之浸染、噴墨、轉印等之印染等。於分散染料或反應染料等之浸染之情形時,可分別利用染色對第一布帶構件(102)與第二布帶構件(103)進行浸染,其後,將兩片布帶構件合併,與鏈齒排(104)一併藉由縫合而一體化。於噴墨或轉印等之印染之情形時,可於將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與鏈齒排(104)一併藉由縫合而一體化後,藉由噴墨或轉印而進行印染。對鏈布(101)之染色亦可於將鏈齒排(104)安裝於鏈布(101)之前或之後進行,但因鏈齒排(104)亦可同時染色,故較佳為於將鏈齒排(104)安裝於鏈布(101),製作鏈帶之後進行染色。但,於希望將鏈齒排(104)與鏈布(101)為不同顏色之情形時,較佳為於安裝鏈齒排(104)之前進行鏈齒排(104)之染色,其後,安裝於鏈布。又,若於左右之鏈布(101)分離之狀態下進行染色,則於使左右之鏈帶嚙合而組合時圖樣等易於偏移,難以俐落地呈現隔著中央之鏈齒排(104)左右地連續之圖樣等。因此,更佳為於將鏈齒排(104)安裝於鏈布(101),製作鏈帶,進而藉由對向之鏈齒排(104)彼此之嚙合而使兩根鏈帶一體化之狀態下進行染色。藉此,如圖3及圖4所示,即便於賦予橫跨左右鏈布之圖樣時,亦可不產生位置偏移地加工成樣式良好之圖樣等。
參照圖5,於此表示自剖面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拉鏈所得之圖。本實施形態係於第一布帶構件(102)之外表面貼附有透明且熱塑性彈性體之合成樹脂製之防水膜(109)。膜(109)之貼附可藉由接著劑而進行。可藉由使防水膜透明而防止隱藏賦予至第一布帶構件(102)之外表面之圖樣等。防水膜(109)之鏈齒排(104)側之側緣係相較第一布帶構件(102)及第二布帶構件(103)之側緣突出,且抵接於對向之防水膜(109)之側緣。藉此,可防止水自左右之布帶構件(102、103)之間隙浸入,從而有助於防水性之提昇。
參照圖6,局部地表示有自表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拉 鏈所得之圖。於第一實施形態中,將鏈齒排(104)安裝於背側之布帶構件(103),但於本實施形態中,不同之處在於將該鏈齒排(104)安裝於表側(滑件之安裝有拉片之側)之布帶構件(102)。如上所述,於將鏈齒排(104)安裝於鏈布(101),製作鏈帶,進而利用對向之鏈齒排(104)彼此之嚙合使兩根鏈帶一體化之狀態下進行染色,藉此,中央之星形標記不於左右之鏈布之交界產生位置偏移而俐落地呈現。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藉由將一片布帶構件於鏈齒安裝部(201)之側緣折返而形成有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作為該方法之優點,可列舉如下方面:可僅藉由製造一片寬幅狀之布帶構件,而形成為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
本發明之拉鏈可藉由縫合於各種物品而作為物品之開合件使用,例如可用於衣服(尤其雙面衣服)、口袋、包、鞋(例如:靴子、鞋)、帳篷、床墊、車輛用座位等之開口部。
再者,於以上實施形態中,對於利用有環扣狀之樹脂製鏈齒之拉鏈進行了敍述,但於本發明中,鏈齒之種類並無限制。例如,可無限制地使用以金屬製鏈齒及於布帶上射出成型所得之樹脂製鏈齒為代表之單一鏈齒、及以環扣狀之樹脂製鏈齒為代表之連續鏈齒。又,關於拉鏈之種類,亦無特別限制,可將本發明應用於附有下止擋之止擋製品、附有可分離式嵌插件之分離製品、亦可自可分離式嵌插件側拉開拉鏈之逆開型、以使2個滑件之引導柱側對向之方式插穿至鏈齒排之頭對準型、以使2個滑件之嚙合口側對向之方式插穿至鏈齒排之尾對準型等所有形態之拉鏈。
其次,一面參照圖8,一面對可於本發明中使用之鏈布之結構之較佳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構成鏈布(101)之布帶構件(102、103)分別包含鏈齒安裝部(201)及布帶主體部(202)。鏈齒安裝部(201)係安裝鏈齒排(104)之部分,且布帶主體部(202)係縫合於物品之本體 部分之部分。又,鏈布(101)亦可更具備於布帶主體部(202)之側緣部設置防散紗用邊紗之織邊部(203)。亦可於鏈齒安裝部(201)沿著鏈布之長度方向設置用於射出鏈齒或金屬鏈齒之安裝時之芯繩部。
為了將圖樣等俐落地染色且呈現於鏈布之表面,較理想為使用相對較細之紗作為構成布帶構件(102、103)之紗。藉由使用較細之紗而表面之凹凸變小,故可俐落地表現細緻之圖樣等。因此,較佳為每根紗之纖度為120分德士以下,更佳為110分德士以下,進而更佳為100分德士以下。但,若使構成布帶構件(102、103)之紗過細,則無法獲得具有充分之強度之布帶構件,故較佳為每根紗之纖度為50分德士以上,更佳為55分德士以上,進而更佳為60分德士以上。
紗亦可使用單絲纖維及複絲纖維中之任一者,一根紗亦可包含單絲纖維,亦可包含將2根以上之單絲纖維成束而成之複絲纖維,亦可更包含複數根複絲纖維。例如,包含2根將50根5dTex之單絲纖維成束而成之複絲纖維之紗為500dTex之1根紗。
鏈布例如可藉由進行織造或編織而製作,但就製作後之布帶表面變得更平坦而言,較佳為進行織造。於先前之鏈布之布帶主體部(202),典型為構成平紋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較低為10~40%左右。此係由於平紋組織係經紗與緯紗逐根交替地交錯之組織(即,具有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經紗、緯紗之交錯點較多,故強度(耐受經紗於寬度方向上偏移、或緯紗於長度方向上偏移之脫線之強度)或耐久性優異,但未顯出質感。然而,因布帶表面之凹凸變小,故可俐落地表現細緻之圖樣等。又,因鏈布之伸展變少,故就染色之位置精度之觀點而言,平紋組織較為有利。又,若使用較細之紗,則即便作為平紋組織亦富於柔軟性,即便提昇平紋組織之比例亦不會較大地損害質感。因此,即便藉由提昇平紋組織之比率而提昇強度及染色之位置精度,亦可抑制質感之下降。因此,於本發明之 鏈布(101)中,關於構成布帶主體部(202)之紗,較佳為將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較高地設定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但,若平紋組織過多,則單薄而無法充分地顯出質感,故關於構成布帶主體部(202)之紗,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較佳為80%以下,更佳為75%以下。
作為用以顯出質感之織物組織,較佳為斜紋組織或緞紋組織等具有橫跨2根以上之緯紗之經紗之織物組織。作為斜紋組織之例,除2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2根下沉之2/2之織物組織(經紗/緯紗)以外,還可列舉1/2(亦稱為2/1)、2/2、1/3(亦稱為3/1)、3/3、4/4等織物組織,就耐受脫線之強度、或質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2之織物組織。因此,於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中,布帶主體部(202)以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與2/2之織物組織之組合織造。
布帶主體部(202)係於以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與2/2之織物組織之組合織造之情形時,藉由提昇2/2之織物組織之比率而質感亦上升,但若過度提昇,則表面之凹凸亦變得明顯,故就同時實現質感與表面之平滑性(即染色之位置精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多於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更具體而言,構成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較佳為20%以上(換言之,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80%以下),更佳為25%以上(換言之,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75%以下)。而且,構成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較佳為未達50%(換言之,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超過50%),更佳為40%以下(換言之,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60%以上)。
此處,所謂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係指1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 而1根下沉之織物組織,所謂經紗為1/2之織物組織係指1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2根下沉之織物組織,所謂經紗為2/2之織物組織係指2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2根下沉之織物組織,所謂經紗為1/3之織物組織係指1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3根下沉之織物組織,所謂經紗為3/3之織物組織係指3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3根下沉之織物組織,所謂經紗為4/4之織物組織係指4根經紗越過緯紗之上,繼而4根下沉之織物組織。
於本發明中,緯紗設為將2根併紗而視作1根。因此,圖8中,由A表示之織物組織係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由B表示之織物組織係經紗為2/2之織物組織。但,所謂緯紗中之每根紗之纖度係指併紗之前之1根緯紗之纖度而並非表示將2根併紗之狀態下之纖度。即,每根紗之纖度為120分德士之紗於將2根併紗之狀態下成為240分德士,每根紗之纖度為50分德士之紗於將2根併紗之狀態下成為100分德士。其原因在於:藉由將2根緯紗併紗,而適於長度方向上窄幅狀之鏈布之織物製造,又,其原因在於:可耐受鏈布朝向寬度方向之拉伸。於圖8中記載之布帶主體部(202)之例中,相對於構成布帶主體部(202)之經紗之根數每10根之構成平紋組織之經紗A的根數為6根,且構成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B之根數為4根,故平紋組織之比例為60%,2/2之織物組織之比例為40%。再者,可應用於本發明之織物結構並不限於本實施形態之說明,但布帶主體部(202)中之與具有由B表示之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鄰接之經紗為左右均具有由A表示之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其原因在於避免因排列2根具有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而導致表面產生凹凸。
另一方面,於鏈齒安裝部(201),為增大厚度且不使鏈齒與布帶之間產生間隙,較理想為確保鏈齒之安裝形態之穩定性及安裝強度。其原因在於:當使構成布帶構件之紗較細時,鏈布之厚度變小,因而 特別有效。作為增大鏈齒安裝部(201)之厚度之方法,除了使用於鏈齒安裝部之經紗變粗以外,還可列舉於鏈齒安裝部使用將2根以上之經紗併紗所得之經紗排。即,於鏈齒安裝部(201)中,與布帶主體部(202)不同地以排列2根以上之2/2之織物組織之方式將表面之凹凸用於增大厚度。於增大厚度方面較佳為增加併紗之紗之根數,但若過度地增加併紗之紗之根數,則又存在產生脫線、或布帶變得過厚之問題。因此,一個經紗排中所含之併紗之紗之根數較佳為設為2~4根,更佳為3根。而且,較理想為藉由於相鄰之經紗排之間配置使梭織位置錯開之1根經紗,而防止紗之過度之浮升及織物組織之偏移。
作為用於本發明之鏈布之紗之原材料,可使用先前使用之聚酯、聚醯胺、聚丙烯、丙烯酸等,但就材料強度較高、亦容易進行鏈布之製造後之染色等原因而言,較佳為聚酯。
以上,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本發明之範圍內進行各種改變。
100‧‧‧拉鏈
101‧‧‧鏈布
102‧‧‧第一布帶構件
103‧‧‧第二布帶構件
104‧‧‧鏈齒(排)
105‧‧‧滑件
106‧‧‧芯繩
107‧‧‧縫合紗
108‧‧‧拉片

Claims (9)

  1. 一種鏈帶,其具備:鏈布(101),其包含鏈齒安裝部(201)及布帶主體部(202);及鏈齒排(104),其係沿著鏈布(101)之鏈齒安裝部(201)之側緣而安裝;且,上述鏈布(101)包含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於各布帶構件(102、103)之外表面分別賦予不同之文字、圖樣、色彩或該等之任意組合;且上述布帶構件(102、103)係織物製,上述布帶主體部(202)係以經紗為1/1之織物組織與2/2之織物組織之組合梭織而成,且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多於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
  2.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係藉由將兩片獨立之布帶構件疊合而形成。
  3.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係藉由將一片布帶構件於鏈齒安裝部(101)之側緣折返而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上述布帶構件(102、103)係每根紗之纖度為50~120分德士。
  5.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關於構成上述布帶主體部(202)之經紗,構成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相對於經紗之總根數之比例為50~80%。
  6.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1/1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60~80%,2/2之織物組織之經紗之根數之比例為20%~40%。
  7. 如請求項1之鏈帶,其中鏈齒安裝部(201)具有將2根以上之經紗併紗所得之經紗排,且於相鄰之經紗排之間配置有使梭織位置錯開之1根經紗。
  8. 一種拉鏈,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鏈帶。
  9. 一種鏈帶,其具備:鏈布(101),其包含鏈齒安裝部(201)及布帶 主體部(202);及鏈齒排(104),其係沿著鏈布(101)之鏈齒安裝部(201)之側緣而安裝;且,上述鏈布(101)包含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於各布帶構件(102、103)之外表面分別賦予不同之文字、圖樣、色彩或該等之任意組合;且鏈齒排(104)藉由縫合紗(107)縫製於鏈齒安裝部(201),表背兩片布帶構件(102、103)藉由縫製鏈齒排(104)之縫合紗(107)進行縫合而一體化。
TW102125417A 2012-07-20 2013-07-16 Chain and zipper TWI484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8494 WO2014013616A1 (ja) 2012-07-20 2012-07-20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317A TW201406317A (zh) 2014-02-16
TWI484928B true TWI484928B (zh) 2015-05-21

Family

ID=4994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417A TWI484928B (zh) 2012-07-20 2013-07-16 Chain and zip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9768B (zh)
TW (1) TWI484928B (zh)
WO (1) WO20140136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887B (zh) * 2016-10-24 2021-07-01 周朝木 具防滲功能之拉鏈
JP6940470B2 (ja) 2017-12-01 2021-09-2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およ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9864398A (zh) * 2017-12-01 2019-06-11 Ykk株式会社 一种拉链用布带以及拉链
TWI827808B (zh) * 2020-03-02 2024-01-01 周朝木 連續式扣合元件的防滲拉鏈及用於衣著、攜物裝置或露營用具的產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3205U (zh) * 1980-11-27 1982-06-08
TWM249514U (en) * 2003-07-25 2004-11-11 Chiang Ding Sheng Ind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belt for zipper
TW201212845A (en) * 2010-09-28 2012-04-01 Ykk Corp Fabric tape for slide faste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9414U (ja) * 1992-04-30 1993-12-07 吉田工業株式会社 被 服
JP2576583Y2 (ja) * 1992-08-31 1998-07-16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テープ
KR101428900B1 (ko) * 2010-04-06 2014-08-08 와이케이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파스너 스트링거 및 슬라이드 파스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3205U (zh) * 1980-11-27 1982-06-08
TWM249514U (en) * 2003-07-25 2004-11-11 Chiang Ding Sheng Ind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belt for zipper
TW201212845A (en) * 2010-09-28 2012-04-01 Ykk Corp Fabric tape for slide fasten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3616A1 (ja) 2014-01-23
TW201406317A (zh) 2014-02-16
CN104519768A (zh) 2015-04-15
CN104519768B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7200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織物製テープ
TWI488595B (zh) Zipper zipper tape and zipper
KR100563201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테이프와 이를 사용한 슬라이드파스너용 스트링거
TWI484928B (zh) Chain and zipper
EP2682015B1 (en) Slide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30160249A1 (en) Fastener Stringer and Slide Fastener
TWI481357B (zh) Chain and zipper
TWI546024B (zh) 附有拉鏈之物品及附有拉鏈之物品之製造方法、以及鏈帶及拉鏈
US20080289156A1 (en) Zipper construction
TWI430760B (zh) Chain and zipper
TWI403284B (zh) Woven into the chain
TWI620528B (zh) 織入鏈帶及縫製品
US20130219676A1 (en) Sliding Fastener
US20130174767A1 (en) Fastener Stringer Provided with Knit Tape
JPH1170005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ェン
TWI411409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hain
TWI634853B (zh) Zipper chain cloth and zipper chain cloth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641337B (zh) 拉鏈用之鏈布
CN213045674U (zh) 一种拉链
CN220442070U (zh) 一种具有多色视觉效果的拉链
JPH1170006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チェン
WO2004023918A1 (en) A fastener and a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