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683B - A first relay server and a second relay server - Google Patents

A first relay server and a second relay serv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683B
TWI474683B TW99107286A TW99107286A TWI474683B TW I474683 B TWI474683 B TW I474683B TW 99107286 A TW99107286 A TW 99107286A TW 99107286 A TW99107286 A TW 99107286A TW I474683 B TWI474683 B TW I4746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erver
relay
lan
routing
network addr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07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6380A (en
Inventor
Yoshifumi Tanimoto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606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86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45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021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3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6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6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Description

第1中繼伺服器及第2中繼伺服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使得被連接在LAN(Local Area Network)上的客戶端終端彼此能夠跨越WAN(Wide Area Network)來進行通訊用的中繼伺服器。
藉由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客戶端終端就可跨越WAN而和位在遠端的客戶端終端進行通訊。可是,VPN要架設出有擴充性及富彈性的網路,是有困難的。
專利文獻1中所揭露的中繼通訊系統,係和VPN同樣地,架設出類似直接連接至遠端LAN的網路。該中繼通訊系統,係可動態變更LAN彼此的群組關係等,是比一般的VPN,具有較佳的擴充性及彈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29991號公報
專利文獻1的中繼通訊系統中,各中繼伺服器是共用著已被連接在各LAN上的客戶端終端的識別資訊,藉此 而使客戶端終端間的通訊,成為可能。具體而言,藉由在網路全體中共用著中繼伺服器的識別資訊和客戶端終端的識別資訊的對應關連資訊,中繼伺服器就可將客戶端終端間的通訊封包,進行中繼。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透過WAN來架構讓客戶端終端進行通訊的通訊系統,並且彈性和擴充性較佳的通訊手法。
本發明之一觀點所述之第1中繼伺服器,係為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1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之LAN。在第1之LAN上係連接有第1通訊終端。第2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2之LAN。
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路由處理部、路由會談切斷部。
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第2中繼伺服器作共用。
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第2中繼伺服器,從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登錄至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然後就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建立用來在第1之LAN與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
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判定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路由處理部,係接著就利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和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
亦可更具備中繼伺服器資訊共用部,係將第1中繼伺服器及第2中繼伺服器的IP位址加以登錄用的中繼伺服器資訊,予以共用。
本發明之其他觀點所述之第2中繼伺服器,係為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1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2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2之LAN。第1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之LAN。在第1之LAN上係連接著,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客戶端終端。
第2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中繼伺服器資訊共用部、通訊手段、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路由處理部、路由會談切斷部。
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第1中繼伺服器作共用。
中繼伺服器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伺服器資訊其係含有用來特定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的資訊、和用來特定第1客戶端終端的資訊,在第1中繼伺服器及第1客戶端終端間加以共用。
通訊手段,係基於中繼伺服器資訊,而特定出第1客戶端終端是被連接至第1中繼伺服器之事實。通訊手段,係接著就透過第1中繼伺服器而與第1客戶端終端進行通訊。
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第1客戶端終端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使用通訊手段,從第1客戶端終端接收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將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發送至第1客戶端終端,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登錄至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然後就與第1客戶端終端之間,建立用來在第1之LAN與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
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被連接在第2之LAN的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1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判定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第1客戶端終端予以特定成為,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終端。路由處理部,係接著就利用與第1客戶端終端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和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
中繼伺服器資訊中係亦可被登錄有,第1中繼伺服器及第2中繼伺服器的IP位址、和被連接至第1中繼伺服器的第1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觀點所述之第1中繼伺服器,係為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1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之LAN。在第1之LAN上係連接有第1通訊終端。第2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2之LAN。
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路由處理部、路由會談切斷部。
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第2中繼伺服器作共用。
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第1中繼伺服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第2中繼伺服器,從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係然後,當第1中繼伺服器和第2中繼伺服器是已經參加到具有同一識別資訊的路由模態時,則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建立用來在第1之LAN與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
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同一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路由處理部,係接著就利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識別資訊。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觀點所述之第1中繼伺服器,係為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與第3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1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之LAN。在第1之LAN上係連接有第1通訊終端。第2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2之LAN。第3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3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3之LAN。
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路由處理部、路由會談切斷部。
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第3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作共用。
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從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從第3中繼伺服器接收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係然後,當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是已經參加到具有同一識別資訊的路由模態時,則以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間的任意組合,來建立路由會談,以使得第1之LAN、第2之LAN及第3之LAN之間可以繞送通訊封包。
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同一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接著,路由處理部,係若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已被建立,則利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若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尚未被建立,則利用與被同一識別資訊所對應關連到之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識別資訊。
當被決定成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第2之LAN,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已被建立時,且利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的通訊中發生了錯誤時,則亦可利用與被同一識別資訊所對應關連到之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觀點所述之第1中繼伺服器,係為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1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1之LAN。在第1之LAN上係連接有第1通訊終端。第2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2之LAN。第3中繼伺服器係被連接至,要將通訊封包經由第3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的第3之LAN。
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路由處理部、路由會談切斷部。
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第3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作共用。
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從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從第3中繼伺服器接收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將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網路位址登錄部。路由會談建立部,係更進一步,以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間的任意組合,來建立路由會談,以使得表示路由模態的複數識別資訊當中,已經參加到具有相同識別資訊的路由模態中的中繼伺服器的LAN之間,能夠繞送通訊封包。
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任一個同一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通訊封包繞送至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路由處理部,係接著就利用與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通訊封包。
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識別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觀點所述的中繼伺服器中,用來啟用路由功能用的LAN的網路位址,是被中繼伺服器間所共用。然後,在路由功能已被啟用的中繼伺服器間,建立路由會談。藉此,從客戶端終端直接指定IP位址而發送過來的通訊封包,是透過WAN而被繞送。又,中繼伺服器及各LAN所被連接之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係被共用。藉此,在可繞送之網路位址的體系內,客戶端終端的位址資訊和連接資訊,就可被參照。
又,已被連接在LAN上的任意客戶端終端,係被選擇來作為路由裝置而發揮機能。藉此,在多樣的網路構成之中,就可有彈性地進行路由控制。
本發明的更多其他觀點所述之中繼伺服器中,在形成了中繼群組的複數中繼伺服器間,是以識別資訊而管理著,進行路由控制的LAN。藉此,在與位於遠端的LAN間傳輸通訊封包之際,藉由參照識別資訊,就可決定路由路徑。又,藉由利用識別資訊,即使在相同的中繼群組內,也可複數設定個別的路由模態。
{第1實施形態}
{1.中繼通訊系統之全體構成}
以下一面參照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圖1係中繼通訊系統之全體構成之圖示。中繼通訊系統,係由LAN1、2、WAN3等所構成。WAN3係例如網際網路等之廣域網路。
在LAN1上係連接有,客戶端終端11、中繼伺服器12。在LAN2上係連接有,客戶端終端21、22、中繼伺服器23。在WAN3上係連接有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伺服器31。
客戶端終端11、21、22,係為個人電腦等之終端。中繼伺服器12、23,係在LAN1與LAN2之間,中繼著客戶端終端間的通訊。SIP伺服器31,係中繼著中繼伺服器12、23彼此間的通訊。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中繼伺服器12、23彼此間的通訊協定係利用SIP,但亦可利用SIP以外的協定。
{2.中繼伺服器之構成要素}
圖2係中繼伺服器12(23)之構成要素之圖示。中繼伺服器12(23),係具備:介面部121(231)、控制部122(232)、資料庫儲存部123(233)。於圖2中,沒有括弧的符號係為關於中繼伺服器12的符號;有括弧的符號係為關於中繼伺服器23的符號。
介面部121(231),係利用本地IP位址,而與被連接在LAN1(2)上的客戶端終端11(21、22),進行通訊。介面部121(231),係利用全球IP位址,而與被連接在WAN3上的SIP伺服器31等,進行通訊。
控制部122(232),係具備:LAN驅動程式151(251)、LAN側IP封包處理部152(252)、WAN側IP封包處理部153(253)、路由控制部154(254)、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255)、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
LAN驅動程式151(251),係為控制著介面部121(231)的驅動程式軟體。LAN側IP封包處理部152(252),係將從LAN側所接收到的通訊封包加以處理,輸出至路由控制部154(254)。路由控制部154(254),係基於資料庫儲存部123(233)中所儲存之資訊,來決定通訊封包的繞送目標。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255),係基於資料庫儲存部123(233)中所儲存之資訊,來決定應將通訊封包進行中繼用的連線,並輸出至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中繼伺服器X連線,是表示實際上與特定的中繼伺服器之間所架構的連線。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係將通訊封包,輸出至WAN側IP封包處理部153(253)。
又,控制部122(232)係進行,資料庫儲存部123(233)中所儲存之各種資料庫的作成、更新。資料庫儲存部123(233),係由中繼群組資訊儲存部124(234)、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235)、客戶端終端資訊儲存部126(236)所構成。
{3.處理流程}
圖3係圖示了,中繼群組資訊、中繼伺服器資訊、客戶端終端資訊之作成上所相關之處理流程。中繼伺服器12、23的管理者,係於LAN1、2之彼此間,架構了中繼通訊系統的群組,並決定在LAN1、2間,啟用路由功能。
<3.1 步驟S1~步驟S2>
中繼伺服器12、23的管理者,係對客戶端終端11、21的使用者,作成帳戶(步驟S1、步驟S2:CreateAccount())。控制部122、232,係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1-1、51-2,然後儲存至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235中。中繼伺服器資訊51-1、51-2,係用來表示構成中繼通訊系統之中繼伺服器之詳細的資訊,如圖4所示,是由上位資訊511-1、511-2、下位資訊512-1、512-2所構成。
上位資訊511-1、511-2,係關於位於上位之中繼伺服器的資訊。「id」、「name」係表示中繼伺服器之識別資訊、名稱。當中繼伺服器已經啟動時,則中繼伺服器啟動資訊513-1、513-2,會被設定成「active」。藉此,關於中繼伺服器是否有啟動的資訊,是被中繼通訊系統全體所共用。
在圖4所示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1-1中,作為「id」是設定了「relay-server-1@abc.net」,作為「name」則是設定了「RELAY SERVER 1」。中繼伺服器資訊51-2中,作為「id」是設定了「relay-server-2@abc.net」,作為「name」則是設定了「RELAY SERVER 2」。在中繼伺服器啟動資訊513-1、513-2中係設定了「active」,表示中繼伺服器12、23皆是啟動中的狀態。
下位資訊512-1、512-2,係關於位於下位之客戶端終端的資訊。「div」、「id」、「name」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部門名、識別資訊、名稱。「group」係表示客戶端終端所屬的中繼群組之識別資訊。在客戶端終端站台資訊514-1、514-2中係表示了,客戶端終端所登入的中繼伺服器的識別資訊。藉此,客戶端終端是否有登入至中繼伺服器的資訊,是被中繼通訊系統全體所共用。
在圖4所示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1-1中,作為「div」是設定了「software」,作為「group」則是設定了「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又,作為「id」係設定了「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作為「name」則是設定了「CLIENT 1」。客戶端終端站台資訊514-1係為空欄,可知客戶端終端11的使用者尚未登入至中繼伺服器12。
在圖4所示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1-2中,作為「div」是設定了「software」,作為「group」則是設定了「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又,作為「id」係設定了「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作為「name」則是設定了「CLIENT 2」。客戶端終端站台資訊514-2係為空欄,可知客戶端終端21的使用者尚未登入至中繼伺服器23。
<3.2 步驟S3~步驟S4>
以下的說明中,中繼伺服器12、23彼此間的通訊,係被SIP伺服器31所中繼。中繼伺服器12(23),係對SIP伺服器31,發送出將中繼伺服器23(12)的帳戶被指定成為通訊目的地的資料等。SIP伺服器31,係將中繼伺服器12、23的帳戶和全球IP位址的對應關係加以保持,使用全球IP位址來將中繼伺服器間的通訊,加以中繼。
中繼伺服器12,係對於中繼伺服器23,要求中繼通訊系統之群組建構(步驟S3:SetGroup())。控制部122、232,係作成中繼群組資訊42,然後儲存至中繼群組資訊儲存部124、234中。
圖5的第1個框內,係圖示了中繼群組資訊42。中繼群組資訊42係含有,用來特定中繼群組用的資訊、用來特定已經參加至中繼群組的中繼伺服器用的資訊等。中繼群組資訊42,係由上位資訊421、下位資訊422所構成。
上位資訊421,係關於位於上位之中繼群組的資訊。「id」係為中繼群組之識別資訊,係設定了「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lastmod」係表示中繼群組資訊的最新更新時刻,係設定了「20070402133100」。「name」係表示中繼群組資訊的名稱,係設定了「GROUP 1」。
下位資訊422,係關於位於下位之中繼伺服器的資訊。「id」係為中繼伺服器之識別資訊,係設定了2個中繼伺服器「relay-server-1@abc.net」、「relay-server-2@abc.net」。
接著,中繼伺服器12,係對中繼伺服器23,要求中繼伺服器資訊之交換(步驟S4:exchange(db))。中繼伺服器12,係對中繼伺服器23,發送出中繼伺服器資訊51-1。中繼伺服器23,係對中繼伺服器12,發送出中繼伺服器資訊51-2。藉此,中繼伺服器12、23,係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1-1、51-2加以合成然後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2,儲存在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235)中。
圖5的第2個框內,係圖示了中繼伺服器資訊52。上位資訊521-1、521-2,係和圖4的上位資訊511-1、511-2相同。下位資訊522-1、522-2,係和圖4的下位資訊512-1、512-2相同。
又,控制部122,係作成客戶端終端資訊62,然後儲存至客戶端終端資訊儲存部126中。控制部232,係作成客戶端終端資訊72,然後儲存至客戶端終端資訊儲存部236中。此外,客戶端終端資訊62、72的作成處理及儲存處理,係於步驟S1、S2中執行。
圖5的第3個及第4個框內,係圖示了客戶端終端資訊62、72。「div」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部門名,「group」係表示客戶端終端所屬的中繼群組之識別資訊。在客戶端終端資訊62、72中,作為「div」均是設定了「software」,作為「group」均是設定了「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
「id」、「name」、「pass」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識別資訊、名稱、密碼。在客戶端終端資訊62中,作為「id」係設定了「client-1@relay-server-1.abc.net」,作為「name」是設定了「CLIENT 1」,作為「pass」則是設定了「client-1」。在客戶端終端資訊72中,作為「id」係設定了「client-2@relay-server-2.abc.net」,作為「name」是設定了「CLIENT 2」,作為「pass」則是設定了「client-2」。
客戶端終端位址資訊621、721,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客戶端終端有效期限資訊622、722,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註冊有效期限。客戶端終端連接埠資訊623、723,係表示客戶端終端的連接埠號。在圖5中,客戶端終端位址資訊621、721及客戶端終端連接埠資訊623、723係為空欄,表示客戶端終端11、21的使用者係尚未登入至中繼伺服器12、23之狀態。
藉由以上的處理流程,中繼群組資訊42、中繼伺服器資訊52,係被中繼伺服器12、23所共用。又,中繼伺服器12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62,中繼伺服器23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72。
<3.3 步驟S5~步驟S7>
客戶端終端11的使用者,係輸入客戶端終端11的識別資訊和密碼,登入至中繼伺服器12(步驟S5:REGISTER)。控制部122,係參照客戶端終端資訊62,進行客戶端終端11的使用者認證。
控制部122,係一旦受理客戶端終端11之使用者的登入,則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2加以更新然後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3。又,控制部122,係將客戶端終端資訊62加以更新然後作成客戶端終端資訊63。
接下來,客戶端終端11,係對中繼伺服器12,要求中繼群組資訊及中繼伺服器資訊之提供(步驟S6:get())。中繼伺服器12,係對客戶端終端11,發送出中繼群組資訊42及中繼伺服器資訊53。客戶端終端11,係將中繼群組資訊42、中繼伺服器資訊53,加以儲存。
控制部122,係參照中繼伺服器資訊53,確認到關於中繼伺服器23的中繼伺服器啟動資訊533-2係為「active」之事實,則判斷為應該把中繼伺服器資訊52已被更新之事實,通知給中繼伺服器23。中繼伺服器12,係對於中繼伺服器23,通知中繼伺服器資訊52已被更新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3之事實(步驟S7:NOTIFY())。控制部232,係更新中繼伺服器資訊52,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3儲存至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235中。
藉由以上的處理,中繼群組資訊42及中繼伺服器資訊53,就被中繼伺服器12、23及客戶端終端11所共用。又,中繼伺服器12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63,中繼伺服器23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72。
圖6的第2個框內,係圖示了中繼伺服器資訊53。更新部分係用底線表示。客戶端終端11的使用者係已登入至中繼伺服器12。因此,下位資訊532-1的客戶端終端站台資訊534-1中,係被登錄著「relay-server-1@abc.net」。
圖6的第3個框內,係圖示了客戶端終端資訊63。更新部分係用底線表示。因為客戶端終端11的使用者已經登入至中繼伺服器12,所以在客戶端終端位址資訊631中係登錄著客戶端終端11的位址「200.1.10.1」。又,在客戶端終端有效期限資訊632中係登錄著「1213935960484」,在客戶端終端連接埠資訊633中係登錄著「5070」。此外,中繼伺服器資訊42、客戶端終端資訊72係未被更新。
<3.4 步驟S8~步驟S11>
客戶端終端21的使用者,係輸入客戶端終端21的識別資訊和密碼,登入至中繼伺服器23(步驟S8:REGISTER)。控制部232,係參照客戶端終端資訊72,進行客戶端終端21的使用者認證。
控制部232,係一旦受理客戶端終端21之使用者的登入,則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3加以更新然後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4。又,控制部232,係將客戶端終端資訊72加以更新然後作成客戶端終端資訊74。
客戶端終端21,係對中繼伺服器23,要求中繼群組資訊及中繼伺服器資訊之提供(步驟S9:get())。中繼伺服器23,係對客戶端終端21,發送出中繼群組資訊42及中繼伺服器資訊54。客戶端終端21,係將中繼群組資訊42、中繼伺服器資訊54,加以儲存。
控制部232,係參照中繼伺服器資訊54,確認到關於中繼伺服器12的中繼伺服器啟動資訊543-1係為「active」之事實,則判斷為應該把中繼伺服器資訊53已被更新之事實,通知給中繼伺服器12。中繼伺服器23,係對於中繼伺服器12,通知中繼伺服器資訊53已被更新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4之事實(步驟S10:NOTIFY())。控制部122,係更新中繼伺服器資訊53,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4儲存至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中。
然後,控制部122,係參照客戶端終端資訊63,對客戶端終端位址資訊631是有被登錄的客戶端終端11,通知「中繼伺服器資訊53是已被更新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4之事實」之事實(步驟11:NOTIFY())。客戶端終端11,係因為更新中繼伺服器資訊53,而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4加以儲存。
藉由以上的處理,中繼群組資訊42及中繼伺服器資訊54,就被中繼伺服器12、23及客戶端終端11、21所共用。又,中繼伺服器12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63,中繼伺服器23係保有著客戶端終端資訊74。
圖7的第2個框內,係圖示了中繼伺服器資訊54。更新部分係用底線表示。客戶端終端21的使用者係已登入至中繼伺服器23。因此,下位資訊542-2的客戶端終端站台資訊544-2中,係被登錄著「relay-server-2@abc.net」。
圖7的第4個框內,係圖示了客戶端終端資訊74。更新部分係用底線表示。因為客戶端終端21的使用者已經登入至中繼伺服器23,所以在客戶端終端位址資訊741中,係登錄著客戶端終端21的位址「210.10.20.1」。又,在客戶端終端有效期限資訊742中係登錄著「1213935978484」,在客戶端終端連接埠資訊743中係登錄著「5070」。此外,中繼群組資訊42、客戶端終端資訊63係未被更新。
<3.5 步驟S12~步驟S14>
參照圖8。中繼伺服器12,係向中繼伺服器23,發送路由命令(步驟S12:setRouting)。從中繼伺服器12發送至中繼伺服器23的路由命令中,係含有,要經由中繼伺服器12而將IP封包進行繞送的網路之位址。此處,因為中繼伺服器12係將來自LAN1的IP封包予以繞送,所以LAN1的網路位址(200.1.10.0/24)會被通知(末尾的24係為子網路遮罩。)。中繼伺服器23,係一旦從中繼伺服器12接收了路由命令,就會回應之,將要經由中繼伺服器23而繞送IP封包的網路之位址,加以通知。此處,因為中繼伺服器23係將來自LAN2的IP封包予以繞送,所以LAN2的網路位址(210.10.20.0/24)會被通知。
控制部122、232,係藉由更新中繼群組資訊42以作成中繼群組資訊45,儲存至中繼群組資訊儲存部124(234)中。於中繼伺服器12、23上,一旦中繼群組資訊45被更新,則中繼伺服器12、23係藉由參照客戶端終端資訊63、74,以特定出應當通知更新資訊的客戶端終端。然後,中繼伺服器23係將更新資訊,通知給客戶端終端21(步驟S13:NOTIFY())。中繼伺服器12,係將更新資訊,通知給客戶端終端11(步驟S14:NOTIFY())。
圖9係圖示了,在步驟S14之後,各中繼伺服器12、23、客戶端終端11、21中所儲存的資訊。對中繼群組資訊45的下位資訊452,係對應關連著各中繼伺服器的識別資訊,可進行IP路由的網路位址,係被登錄。藉此,在中繼群組間,可進行IP路由的網路位址,就會被共用。此外,於圖9中,中繼伺服器資訊54、客戶端終端資訊63、74係未被更新。
<3.6 步驟S15~步驟S20>
接著,控制部122,係作成已被更新過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6-1,通知給中繼伺服器23(步驟S15:NOTIFY())。收到該通知,控制部232,係作成已被更新過的中繼伺服器56-2,通知給中繼伺服器12。
圖10係圖示了在步驟S15中所被交換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6-1、56-2。如圖所示,在中繼伺服器資訊56-1中係登錄有,中繼伺服器12的IP位址(200.1.10.254),和客戶端終端11的IP位址(200.1.10.1)。在中繼伺服器資訊56-2中係登錄有,中繼伺服器23的IP位址(210.10.20.254),和客戶端終端21的IP位址(210.10.20.1)。
控制部122、232,係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6-1、56-2予以合成,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7,分別儲存至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235)。於中繼伺服器12、23上,一旦中繼伺服器資訊57被更新,則中繼伺服器12、23係藉由參照客戶端終端資訊63、74,以特定出應當通知更新資訊的客戶端終端。然後,中繼伺服器23係將更新資訊,通知給客戶端終端21(步驟S16:NOTIFY())。中繼伺服器12,係將更新資訊,通知給客戶端終端11(步驟S17:NOTIFY())。
圖11係圖示了,在步驟S17之後,各中繼伺服器12、23、客戶端終端11、21中所儲存的資訊。可知在中繼伺服器資訊57中係登錄有,各中繼伺服器12、23的IP位址,和各客戶端終端11、21的IP位址。如此,在路由功能已被啟用的群組間,中繼伺服器的IP位址、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會被共用。此外,中繼群組資訊45、客戶端終端資訊63、74係未被更新。
藉由以上之程序,各中繼伺服器12、23係參加到中繼群組中,並且共用著被中繼伺服器12、23啟用路由功能的網路位址、中繼伺服器12、23的IP位址。然後,中繼伺服器12、23係也共用著,已經登入到中繼伺服器12、23上的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
再次參照圖8。接著,從中繼伺服器12對中繼伺服器23進行用以建立路由會談所需之開始要求(步驟S18:INVITE)。一旦從中繼伺服器23向中繼伺服器12有回答被返送時,則中繼伺服器12係向中繼伺服器23發送ACK(步驟S19)。中繼伺服器23,係一旦從中繼伺服器12接收到ACK,則與中繼伺服器12之間,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20:Routing Session)。藉此,在中繼伺服器12、23間就建立了,透過了WAN3的路由會談。
藉由在中繼伺服器12、23間建立路由會談,具有設定好路由之網路位址的LAN上所被連接的「通訊終端」彼此,就可直接指定IP位址進行通訊。此處,不使用「客戶端終端」這個名詞,改用「通訊終端」這個名詞。相對於「客戶端終端」係表示被連接至中繼伺服器的終端,「通訊終端」係表示包含「客戶端終端」的所有終端。這是因為,不僅是連接到中繼伺服器上的「客戶端終端」,就連從LAN1或LAN2上所連接之所有的「通訊終端」所送來的通訊封包,都可利用上記的路由會談來進行繞送。中繼伺服器12、23,係一旦接收了來自LAN側的通訊封包,則取得該通訊封包的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然後,參照中繼群組資訊45,確認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是否為對應於有啟用路由功能之LAN的位址。當路由功能有被啟用時,則和已經建立好路由會談的中繼伺服器間,將通訊封包予以封裝化然後加以傳輸。
例如,假設從客戶端終端11產生了,指定客戶端終端21之IP位址的通訊要求。中繼伺服器12,係藉由參照中繼群組資訊45,以判定客戶端終端11及客戶端終端21是否存在於可繞送之LAN中。亦即,根據身為送訊來源的客戶端終端11和身為通訊目標的客戶端終端21的IP位址,和中繼群組資訊45中所被設定之網路位址及子網路遮罩,判定客戶端終端11、21是否存在於可繞送之LAN中。中繼群組資訊45中係登錄有LAN1、2的網路位址,確認到客戶端終端11、21是存在於可繞送之LAN2中。此時,所被傳輸的通訊封包,係在中繼伺服器12、23間被封裝化,因此在客戶端終端11、21間,可不必意識到WAN3的中介存在,就能進行通訊。而且,客戶端終端,係可利用本地IP位址,直接透過WAN3,與被連接在其他LAN上的客戶端終端,進行通訊。此外,此處雖然舉出客戶端終端11、21為例來說明,但包含客戶端終端的全部通訊終端所送來的通訊封包均是以同樣的方法而被繞送,這點是和前述相同。
<3.7 全體處理流程>
使用圖12及圖13的流程圖來說明,路由會談建立為止的處理流程,和實際將通訊封包予以繞送之處理的流程。首先,使用圖12來說明路由會談建立所相關之處理。
首先,中繼伺服器的管理者會進行關於對方中繼伺服器的設定(步驟S101)。亦即,設定要構成哪個中繼伺服器和中繼群組,是要和哪一個中繼伺服器之間啟用路由功能。
接著,在中繼伺服器間,作成中繼群組(步驟S102)。此處理係對應於圖3中的步驟S3、S4。接著,若和任一中繼伺服器之間存在有路由功能啟用之設定(步驟S103中YES),則向對方中繼伺服器發送路由命令(步驟S104)。亦即,如圖8的步驟S12所示,對於建立路由會談的對方之中繼伺服器,將本中繼伺服器所進行繞送的LAN的網路位址,加以通知。作為對其之回應,從對方中繼伺服器,取得對方中繼伺服器所進行繞送之LAN的網路位址(步驟S105)。此處理係對應於圖8中的步驟S12的回應。
一旦從對方中繼伺服器取得網路位址,則中繼伺服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予以更新(步驟S106)。若為上述之例子,則是對應於圖9中的中繼群組資訊45。亦即,彼此交換的網路位址,是對應於中繼伺服器而被設定。
然後,在中繼伺服器間,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107)。此處理係對應於圖8中的步驟S18~S20。經由如此處理,路由(繞送)就會被開始(步驟S108)。如此,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路由功能,係在可彼此通訊的中繼伺服器間,使用中繼群組資訊來交換被路由設定之網路位址資訊,藉此而被啟用。然後,使用為了繞送而建立的路由會談,藉由中繼通訊系統的通訊機能,來進行IP封包的路由控制。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被啟用的路由,係為應用程式層中所執行的路由,和通常的IP路由不同。一旦藉由管理者把路由功能作OFF操作(步驟S109中YES),則會切斷路由會談(步驟S110),更新中繼群組資訊(步驟S111)。亦即,從圖9中的中繼群組資訊45的狀態,刪除網路位址,再次變成和圖7中的中繼群組資訊42相同的狀態。
圖13係為路由會談已被建立之狀態下,中繼伺服器實際將通訊封包進行繞送處理的流程圖。中繼伺服器,係一旦接收到通訊封包,就進行通訊封包的解析(步驟S201),進行通訊封包是否為路由封包的判定(步驟S202)。若通訊封包並非路由封包(步驟S202中NO),則進行通訊封包的收訊處理(步驟S204)。
若通訊封包是路由封包(步驟S202中YES),則偵測出通訊封包的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步驟S203)。然後,中繼伺服器,係根據所測出的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來判定通訊封包是否為可繞送。亦即,判定送訊來源IP位址及目標IP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當成路由資訊而被登錄在中繼群組資訊中(步驟S205)。
當可繞送之資訊是被含有在中繼群組資訊中時,則利用所生成的路由會談而送出通訊封包(步驟S206)。當可繞送之資訊是沒有被含在中繼群組資訊中時,則向送訊來源的客戶端終端,進行表示無法送達目的地之通知(步驟S207)。
於圖2的區塊圖中,說明路由處理之流程。中繼伺服器12(23),係透過介面部121(231)、LAN驅動程式151(251)而接收通訊封包。若通訊封包是從LAN側所接收者,則透過LAN側封包處理部152(252),向路由控制部154(254)輸出通訊封包。路由控制部154(254),係參照中繼群組資訊,確認是否為路由資訊。若有路由資訊存在,則向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255),輸出通訊封包。
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255),係隨著通訊封包的目標IP位址來決定應進行中繼的連線,向所生成的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交付通訊封包。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係實際上與特定之中繼伺服器之間所架構的連線。
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6(256),係將通訊封包,輸出至WAN側IP封包處理部153(253)。藉此,透過LAN驅動程式151(251)、介面部121(231),通訊封包會利用路由會談而被一路傳輸至對方的中繼伺服器。
本實施形態的中繼通訊系統,係可動態地決定進行繞送之網路位址,並且可先建立好繞送上所必須之路由會談,然後透過WAN3將通訊終端間的通訊封包進行繞送。因為是在中繼伺服器間,將位於遠端的LAN的網路位址加以共用,所以可藉由中繼系統而動態地建立路由會談,只有在必要時,將位於遠端的特定之網路位址彼此連接成可進行IP路由。通常,在VPN中,為了獲知存在於網路上的終端的IP位址或連接狀態,需要特別的手段。可是,在本實施形態的中繼通訊系統中,中繼通訊系統內的中繼伺服器或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與連接狀態,是藉由中繼伺服器資訊的共用而成為可參照。
<3.8 步驟S21~步驟S27>
如上述,中繼伺服器係成為在LAN間進行路由之裝置而發揮機能,但是,從現在起要說明,使客戶端終端實裝有路由功能的實施形態。圖14係使客戶端終端11實裝路由功能的流程圖。此外,假設在圖14中的步驟,係為圖3中的步驟S11之後被執行。亦即,是圖8中的步驟尚未被執行的狀態。
首先,客戶端終端11,係向中繼伺服器12發送路由命令(步驟S21:setRouting)。從客戶端終端11發送至中繼伺服器12的路由命令中,係含有,要經由客戶端終端11而進行繞送之網路的位址。此處,因為客戶端終端11係將來自LAN1的IP封包予以繞送,所以LAN1的網路位址(200.1.10.0/24)會被通知。中繼伺服器12係將路由命令傳輸至中繼伺服器23(步驟S21.1)。
中繼伺服器23,係一旦從中繼伺服器12接收了路由命令,就會回應之,將要經由中繼伺服器23而進行繞送的網路之位址,加以通知。此處,因為中繼伺服器23係將來自LAN2的IP封包予以繞送,所以LAN2的網路位址(210.10.20.0/24)會被通知。中繼伺服器12,係將LAN2的網路位址,通知給客戶端終端11。
控制部122、232,係藉由更新中繼群組資訊42以作成中繼群組資訊45(參照圖9所示的中繼伺服器45),儲存至中繼群組資訊儲存部124、234中。於中繼伺服器12、23上,一旦中繼群組資訊45被更新,則向客戶端終端11、21,通知中繼群組資訊45的更新資訊。
接著,控制部122,係作成已被更新過的中繼伺服器資訊56-1(參照圖10),通知給中繼伺服器23(步驟S22:NOTIFY())。收到該通知,控制部232,係作成已被更新過的中繼伺服器56-2(參照圖10),通知給中繼伺服器12。
控制部122、232,係將中繼伺服器資訊56-1、56-2予以合成,作成中繼伺服器資訊57(參照圖11),分別儲存至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125(235)。於中繼伺服器12、23上,一旦中繼伺服器資訊57被更新,則向客戶端終端11、21,通知中繼伺服器資訊57的更新資訊(步驟S23、S24)。
藉由以上的程序,客戶端終端11及中繼伺服器23係共用著,啟用路由功能的LAN1、2的網路位址、彼此的IP位址。然後,客戶端終端11及中繼伺服器23係共用著,LAN1、2上所被連接之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
接著,從客戶端終端11對中繼伺服器12,進行用以建立路由會談所需之開始要求(步驟S25:INVITE)。一旦從中繼伺服器12向客戶端終端11有回答被返送時,則客戶端終端11係向中繼伺服器12發送ACK(步驟S26)。
接著,從中繼伺服器12對中繼伺服器23進行用以建立路由會談所需之開始要求(步驟S26.1:INVITE)。一旦從中繼伺服器23向中繼伺服器12有回答被返送時,則中繼伺服器12係向中繼伺服器23發送ACK(步驟S26.2)。
中繼伺服器23,係一旦接收到ACK,則與中繼伺服器12之間,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27)。中繼伺服器12,係更進一步與客戶端終端11之間,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27.1)。如此一來,在客戶端終端11和中繼伺服器23間就建立了,透過了WAN3的路由會談。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的中繼通訊系統中,可任意選擇LAN上所連接的客戶端終端,使其成為路由裝置而動作。藉此,就可使位於遠端的LAN間的路由控制,作彈性架構。
例如,考慮如圖15的網路構成。有4個LAN81、82、83、84存在,LAN81和LAN82是透過中繼伺服器811、821而連接。中繼伺服器811、821,係具備和本實施形態之中繼伺服器12、23相同的機能。又,LAN81和LAN83是透過通用路由器812而連接,LAN82和LAN84是透過通用路由器822而連接。通用路由器812、822,係為具備一般的封包路由功能的路由器。又,LAN83上係連接有客戶端終端831。
於此種網路構成中,使客戶端終端831實裝路由功能。亦即,進行和圖14之流程所說明過的客戶端終端11相同的操作,在客戶端終端831和中繼伺服器821之間,建立路由會談。如此,即使是和透過通用路由器所連接的其他LAN之間,也能架構路由會談,可構成富彈性的網路系統。
再來,圖16係圖示另一例子。LAN91和LAN94,係透過中繼伺服器911和中繼伺服器941而連接;LAN94和LAN92,係透過中繼伺服器941和中繼伺服器921而連接。中繼伺服器911、921、941,係具備和本實施形態之中繼伺服器12、23相同的機能。又,LAN94和LAN95是透過通用路由器942而連接,LAN92和LAN93是透過通用路由器922而連接。又,LAN93、95上係連接有客戶端終端931、951。
在此種網路構成中,令客戶端終端951實裝路由功能,而在客戶端終端951和中繼伺服器911之間,建立路由會談。又,令客戶端終端931實裝路由功能,而在客戶端終端931和中繼伺服器941之間,建立路由會談。如此,在多樣的網路構成之中,選擇任意的LAN,使各LAN上所連接之客戶端終端實裝路由功能,藉此就可在任意的LAN間,自由地架構出路由會談。
{第2實施形態}
{1.系統之構成與中繼群組之設定內容}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圖17係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中繼通訊系統之全體構成之圖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尚還有LAN81、82、83、84是透過WAN3而連接。
LAN81、82、83、84上係分別連接有,客戶端終端811、821、831、841和中繼伺服器812、822、832、842。中繼伺服器812、822、832、842,係具備和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中繼伺服器12、23相同的機能。因此,於第2實施形態中,6個LAN1、2、81、82、83、84是參加至中繼通訊系統,在6個LAN間進行路由控制。
圖18係中繼伺服器12之構成要素之圖示。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點在於,有生成了中繼伺服器23連線部153-1和中繼伺服器812連線部153-2。亦即,在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1對1的關係來建立LAN1、2的路由會談,但在本實施形態中則是以6個LAN的任意組合來建立路由會談。然後,在圖18中,中繼伺服器12是與中繼伺服器23及中繼伺服器812之間建立路由會談,所以圖示了2個連線部153-1、153-2被生成之狀態。
圖19係表示中繼伺服器12所參加的中繼群組和路由模態之關係。中繼伺服器12,係參加至GROUP1和GROUP2的2個中繼群組中。GROUP1係在3個中繼伺服器12、23、812之間所被形成的中繼群組,GROUP2係在4個中繼伺服器12、822、832、842之間所被形成的中繼群組。
在GROUP1中係被設定了,中繼伺服器12、23間的路由模態,和中繼伺服器12、812間的路由模態。在GROUP2中係被設定了,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的路由模態,和中繼伺服器12、842間的路由模態。
如此,在GROUP1、GROUP2中,分別設定了2個獨立的路由模態。例如,在GROUP1中,在中繼伺服器23、812間,係不進行繞送。又,在GROUP2中,在中繼伺服器822、842間,係不進行繞送。如此,即使在1個中繼群組之中,仍可複數、個別地形成獨立之路由模態,因此可架構出更富彈性的中繼通訊系統。
圖20及圖21係圖示了,中繼伺服器12所參加之2個中繼群組所相關的中繼群組資訊。圖20係為關於GROUP1的中繼群組資訊46,圖21係為關於GROUP2的中繼群組資訊47。於圖20、圖21中,相較於第1實施形態而被新追加的資訊,是附加底線來表示。
在圖20所示的中繼群組資訊46中,在上位資訊461中,作為「id」係設定了「20070402133100@relay-server-1.abc.net」,作為群組名稱「name」係設定了「GROUP1」。
在下位資訊462中,除了中繼伺服器12、23,還追加了中繼伺服器812的資訊。作為中繼伺服器812的資訊,在「id」中設定了「relay-server-3@abc.net」,作為網路位址則是設定了「220.0.100.0/24」。
然後,接續於網路位址之後,設定了路由ID463。在圖的例子中,對於中繼伺服器12、23,作為路由ID463是設定了“0001”,對於中繼伺服器12、812,作為路由ID463是設定了“0002”。路由ID“0001”,係如圖19中也有圖示,是表示GROUP1中的中繼伺服器12、23間的路由模態。路由ID“0002”,係表示GROUP1中的中繼伺服器12、812間的路由模態。
在圖20所示的中繼群組資訊47中,在上位資訊471中,作為「id」係設定了「20070402567800@relay-server-1.abc.net」,作為群組名稱「name」係設定了「GROUP2」。
在下位資訊472中,除了中繼伺服器12,還追加了中繼伺服器822、832、842的資訊。作為中繼伺服器822的資訊,在「id」中設定了「relay-server-4@abc.net」,作為網路位址則是設定了「230.10.5.0/24」。作為中繼伺服器832的資訊,在「id」中設定了「relay-server-5@abc.net」,作為網路位址則是設定了「240.10.10.0/24」。作為中繼伺服器842的資訊,在「id」中設定了「relay-server-6@abc.net」,作為網路位址則是設定了「250.0.10.0/24」。
然後,對於中繼伺服器12、822、832,作為路由ID473是設定了“0003”,對於中繼伺服器12、842,作為路由ID473是設定了“0004”。路由ID“0003”,係如圖19中也有圖示,是表示GROUP2中的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的路由會談。路由ID“0004”,係表示GROUP2中的中繼伺服器12、842間的路由會談。
例如,所謂路由ID“0003”中的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的路由會談,係表示在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有通訊封包被繞送,但不含有哪個中繼伺服器和哪個中繼伺服器間是已經建立了路由會談的資訊。例如,因為中繼伺服器12、822間的路由會談和中繼伺服器12、832間的路由會談是已被建立,所以有滿足路由ID“0003”之設定。或者,亦可更進一步在中繼伺服器822、832間也建立路由會談。
{2.處理流程}
使用圖22及圖23的流程圖來說明,路由會談建立為止的處理流程,和實際將通訊封包予以繞送之處理的流程。首先,使用圖22來說明路由會談建立所相關之處理。
首先,中繼伺服器的管理者會進行路由構成之設定(步驟S1101)。亦即,設定要構成哪個中繼伺服器和中繼群組,是要和哪個中繼伺服器之間形成路由群組,和哪個中繼伺服器之間啟用路由功能。例如,若為圖19所示的例子,則中繼伺服器12的管理者係設定了,在中繼伺服器12、23、812之間形成GROUP1的中繼群組,在中繼伺服器12、822、832、842之間形成GROUP2的中繼群組。又,中繼伺服器12的管理者係設定了,在GROUP1中是在中繼伺服器12、23間及中繼伺服器12、812間形成路由模態。又,中繼伺服器12的管理者係設定了,在GROUP2中是在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及中繼伺服器12、842間形成路由模態。然後還設定了,於各路由模態中,在任一中繼伺服器間架構路由會談。
接著,將有被設定要架構路由會談的中繼伺服器,予以抽出(步驟S1102)。然後,對已被抽出的中繼伺服器,發送路由命令(步驟S1103)。亦即,如圖8的步驟S12所示,對於建立路由會談的對方之中繼伺服器,將本中繼伺服器所進行繞送的LAN的網路位址,加以通知。作為對其之回應,從對方中繼伺服器,取得對方中繼伺服器所進行繞送之LAN的網路位址(步驟S1104)。此處理係對應於圖8中的步驟S12的回應。
一旦從對方中繼伺服器取得進行繞送的網路位址,則中繼伺服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予以更新(步驟S1105)。亦即,如使用圖9的中繼群組資訊45所說明,在中繼群組資訊中,追加路由功能被設為啟用的網路位址。然後,對路由功能被設成啟用的網路位址,係分別設定路由ID。然後,在中繼伺服器間,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1106)。此處理係對應於圖8中的步驟S18~S20。如此,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路由功能,係在可彼此通訊的中繼伺服器間,使用中繼群組資訊來交換被路由設定之網路位址資訊,藉此而被啟用。然後,使用為了繞送而建立的路由會談,藉由中繼通訊系統的通訊機能,來進行IP封包的路由控制。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所被啟用的路由,係為應用程式層中所執行的路由,和通常的IP路由不同。
接著,判定是否與步驟S102中所抽出之所有中繼伺服器建立路由會談完畢(步驟S1107),若已完畢,則開始路由(步驟S1108)。一旦藉由管理者把路由功能作OFF操作(步驟S1109中YES),則會切斷路由會談(步驟S1110),更新中繼群組資訊(步驟S1111)。亦即,中繼群組資訊中所被設定之網路位址資訊,係被刪除。
圖23係為路由會談已被建立之狀態下,中繼伺服器實際將通訊封包進行繞送處理的流程圖。中繼伺服器,係一旦接收到通訊封包,就進行通訊封包的解析(步驟S1201),進行通訊封包是否為路由封包的判定(步驟S1202)。若通訊封包並非路由封包(步驟S1202中NO),則進行通訊封包的收訊處理(步驟S1204)。
若通訊封包是路由封包(步驟S1202中YES),則偵測出通訊封包的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步驟S1203)。然後,中繼伺服器,係根據所測出的送訊來源IP位址和目標IP位址,來判定通訊封包是否為可繞送。亦即,判定送訊來源IP位址及目標IP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當成具有同一路由ID之路由資訊而被設定在中繼群組資訊中(步驟S1205)。
當可繞送之資訊是被含有在中繼群組資訊時(步驟S1205中YES),則判定與目標之LAN是否有直接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1206)。若有與目標之LAN直接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1206中YES),則利用所生成的路由會談來送出通訊封包(步驟S1207)。
使用圖19的表為例子來說明。例如,假設中繼伺服器12從客戶端終端11接收了,以客戶端終端21為送訊目標的通訊封包。中繼伺服器12,係由於客戶端終端11、21所連接的LAN1、2的網路位址是被相同的路由ID所賦予關聯然後被設定在中繼群組資訊46(GROUP1)中,因此在步驟S1205中係判定為有路由資訊。然後,因為路由ID“0001”是中繼伺服器12、23間的1對1的路由設定,所以在中繼伺服器12、23間會建立路由會談。具體而言,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係將中繼伺服器23所對應之中繼伺服器23連線部153-1,予以偵測出來。於是,在步驟S1206中也是,判定與中繼伺服器23之間存在有路由會談,在步驟S1207中直接對LAN2進行路由控制。
相對於此,若沒有與目標之LAN直接建立路由會談(步驟S1206中NO),則利用與迂迴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送出通訊封包(步驟S1209)。
使用圖19的表為例子來說明。例如,假設中繼伺服器12從客戶端終端11接收了,以客戶端終端831為送訊目標的通訊封包。中繼伺服器12,係由於客戶端終端11、831所連接的LAN1、83的網路位址是被相同的路由ID所賦予關聯然後被設定在中繼群組資訊47(GROUP2)中,因此在步驟S1205中係判定為有路由資訊。
可是,路由ID“0003”是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的路由設定,所以會有在中繼伺服器12、832間已經建立路由會談的情形和尚未建立之情形。在中繼伺服器12、832間有建立路由會談時,在步驟S1206中判定為有路由會談存在,在步驟S1207中直接對LAN83進行路由控制。具體而言係偵測,中繼伺服器間連線處理部155是否已經生成了中繼伺服器832所對應之中繼伺服器832連線部。此外,在圖18中,對應於GROUP2的中繼伺服器X連線部153係未圖示。
在中繼伺服器12、832間沒有建立路由會談時,在步驟S1206中判定為沒有路由會談存在,在步驟S1209中就利用身為迂迴中繼伺服器的中繼伺服器822之間的路由會談,來送出通訊封包。該通訊封包,係利用中繼伺服器822、832間的路由會談,而送達客戶端終端831。
於步驟S1207中,在送出通訊封包之後,若發生通訊錯誤時(步驟S1208中YES),則利用迂迴中繼伺服器而送出通訊封包。
使用圖19的表為例子來說明。和前述例子同樣地,假設中繼伺服器12從客戶端終端11接收了,以客戶端終端831為送訊目標的通訊封包。在步驟S1205中係判定為有路由資訊。然後,路由ID“0003”是中繼伺服器12、822、832間的路由設定,所以會有在中繼伺服器12、822間、中繼伺服器12、832間、中繼伺服器822、832間,已經建立好3個路由會談之情形。此情況下,中繼伺服器12係首先在步驟S1207中嘗試利用中繼伺服器12、832間的路由會談,若有發生通訊錯誤時,則在步驟S1209中利用中繼伺服器12、822間的路由會談。通訊封包最終係利用中繼伺服器822、832間的路由會談而被傳輸。此外,步驟S1209中若迂迴中繼伺服器是不存在時,則進行錯誤處理。
於步驟S1205中,當可繞送之資訊是沒有被合在中繼群組資訊中時,則向送訊來源的客戶端終端,進行表示無法送達目的地之通知(步驟S1210)。
於圖18的區塊圖中,說明中繼伺服器12中的路由處理之流程。基本上,是和前記實施形態中使用圖2所說明過的處理內容相同。不同點在於,中繼伺服器12,係因為是和2個中繼伺服器23、812之間建立了路由會談,所以是生成了中繼伺服器23連線部153-1、中繼伺服器812連線部153-2這點。
從LAN側所接收到的通訊封包,是按照介面部121、LAN驅動程式151、LAN側IP封包處理部152、路由控制部154、中繼伺服器連線處理部155的順序而被處理,這點是相同的。中繼伺服器連線處理部155,係隨應於通訊封包的目標IP位址,而向中繼伺服器23連線部153-1、中繼伺服器812連線部153-2之任一連線部,輸出通訊封包。其後的處理流程係和前記實施形態中使用圖2所說明過的內容相同。
如此,本實施形態的中繼通訊系統,係可對中繼伺服器設定複數個中繼群組,在各中繼群組中可設定個別的路由模態。藉此,在已經形成了中繼群組的複數個LAN中,就可以多樣的模態,來進行路由控制。而且,藉由更新中繼群組資訊,就可動態地變更中繼群組、路由群組。
1、2...LAN
3...WAN
11、21、22...客戶端終端
12、23...中繼伺服器
31...SIP伺服器
121、231...介面部
122、232...控制部
123、233...資料庫儲存部
124、234...中繼群組資訊儲存部
125、235...中繼伺服器資訊儲存部
126、236...客戶端終端資訊儲存部
[圖1]中繼通訊系統之全體構成之圖示。
[圖2]中繼伺服器之構成要素之圖示。
[圖3]中繼群組之建構上所相關之處理流程之圖示。
[圖4]到步驟S2為止所作成的中繼伺服器資訊之圖示。
[圖5]到步驟S4為止所作成的資訊之圖示。
[圖6]到步驟S7為止所作成的資訊之圖示。
[圖7]到步驟S11為止所作成的資訊之圖示。
[圖8]路由會談之建構上所相關之處理流程之圖示。
[圖9]到步驟S14為止所作成的資訊之圖示。
[圖10]步驟S15中所交換的中繼伺服器資訊之圖示。
[圖11]到步驟S17為止所作成的資訊之圖示。
[圖12]路由會談之建構上所相關之流程圖。
[圖13]路由處理上所相關之流程圖。
[圖14]對客戶端終端實裝路由功能之處理的圖示。
[圖15]對客戶端終端實裝路由功能之狀態的圖示。
[圖16]對客戶端終端實裝路由功能之狀態的圖示。
[圖17]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中繼通訊系統之全體構成之圖示。
[圖18]中繼伺服器之構成要素之圖示。
[圖19]路由會談之設定內容之圖示。
[圖20]中繼群組資訊之圖示。
[圖21]中繼群組資訊之圖示。
[圖22]路由會談之建構上所相關之流程圖。
[圖23]路由處理上所相關之流程圖。
1、2...LAN
3...WAN
11、21、22...客戶端終端
12、23...中繼伺服器
31...SIP伺服器

Claims (8)

  1. 一種第1中繼伺服器,係屬於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之LAN,第1通訊終端是透過前記第1之LAN而連接至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2之LAN,其特徵為,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作共用;和網路位址登錄部;和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從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登錄至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然後,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建立用來在前記第1之LAN與前記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和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前記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前記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判 定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接著,利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前記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和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前記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前記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和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第1中繼伺服器,其中,具備:中繼伺服器資訊共用部,係將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的IP位址加以登錄用的中繼伺服器資訊,予以共用。
  3. 一種第2中繼伺服器,係屬於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1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2中繼伺服器,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2之LAN,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之LAN,在前記第1之LAN上係連接著,將通訊封包經由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客戶端終端,在前記第2之LAN上係連接著通訊終端,其特徵為,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 成中繼群組的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作共用;和中繼伺服器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伺服器資訊其係含有用來特定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的資訊、和用來特定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的資訊,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間加以共用;和通訊手段,係基於前記中繼伺服器資訊,而特定出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是已被連接到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之事實,接著,透過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和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進行通訊;和網路位址登錄部;和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使用前記通訊手段,從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接收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將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發送至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登錄至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然後,與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之間,建立用來在前記第1之LAN與前記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和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前記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前記第1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判定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予以特定成為, 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終端,接著,利用與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之間的前記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和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前記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前記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和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第2中繼伺服器,其中,前記中繼伺服器資訊中係被登錄有,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及第2中繼伺服器的IP位址、和被連接至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的前記第1客戶端終端的IP位址。
  5. 一種中繼通訊系統,係屬於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之LAN,在前記第1之LAN上係連接著第1通訊終端,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2之LAN,其特徵為,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作共用;和網路位址登錄部;和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前記第1中繼伺服 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進行繞送的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發送至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而進行繞送的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從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加以接收,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然後,當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和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是已經參加到具有同一前記識別資訊的路由模態時,則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建立用來在前記第1之LAN與前記第2之LAN之間繞送通訊封包所需的路由會談;和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前記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前記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前記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同一前記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接著,利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前記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和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前記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前記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識別資訊。
  6. 一種第1中繼伺服器,係屬於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和第3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之LAN,在前記第1之LAN上係連接著第1通訊終端,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2之LAN,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3之LAN,其特徵為,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作共用;和網路位址登錄部;和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從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從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接收前記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然後,當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是已經參加到具 有同一前記識別資訊的路由模態時,則以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間的任意組合,來建立路由會談,以使前記第1之LAN、第2之LAN及第3之LAN之間可以繞送通訊封包;和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前記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前記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前記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同一前記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接著,若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有被建立,則利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若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未被建立,則利用與被同一前記識別資訊所對應關連到之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和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前記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前記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識別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第1中繼伺服器,其中,當被決定成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第2之LAN,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是已被建立 時,且利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的通訊中發生了錯誤時,則利用與被同一前記識別資訊所對應關連到之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的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
  8. 一種第1中繼伺服器,係屬於透過廣域網路而與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連接的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1之LAN,在前記第1之LAN上係連接著第1通訊終端,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2之LAN,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係連接至,將通訊封包經由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而予以繞送用的第3之LAN,其特徵為,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係具備:中繼群組資訊共用部,係將中繼群組資訊其係含有構成中繼群組的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加以特定用之資訊,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作共用;和網路位址登錄部;和路由會談建立部,係一旦受理了在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之間繞送通訊封包的指示,則將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予以發送至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從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接收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從前記第3中繼伺服器接收前記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將前記第 1之LAN的網路位址、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第3之LAN的網路位址,連同路由模態的識別資訊一起登錄至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然後,以前記第1中繼伺服器、第2中繼伺服器及第3中繼伺服器間的任意組合,來建立路由會談,以使得表示路由模態用的複數筆前記識別資訊當中,已經參加到具有相同識別資訊之路由模態的中繼伺服器的LAN之間,可以繞送通訊封包;和路由處理部係一旦從前記第1通訊終端接收了屬於第2之LAN的IP位址為目標位址的通訊封包,則前記第1及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是以任一個同一前記識別資訊建立對應關連後,判定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資訊是否有被登錄在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予以特定成為,可將前記通訊封包繞送至前記目標位址所對應之網路位址的中繼伺服器,接著,利用與前記第2中繼伺服器之間的前記路由會談來傳輸前記通訊封包;和路由會談切斷部,係接受前記路由會談的切斷指示,將前記路由會談予以切斷,然後,從前記網路位址登錄部中刪除前記第1之LAN的網路位址、前記第2之LAN的網路位址及前記識別資訊。
TW99107286A 2009-03-13 2010-03-12 A first relay server and a second relay server TWI474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0605A JP5458610B2 (ja) 2009-03-13 2009-03-13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094546A JP5402181B2 (ja) 2009-04-09 2009-04-09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6380A TW201036380A (en) 2010-10-01
TWI474683B true TWI474683B (zh) 2015-02-21

Family

ID=4272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07286A TWI474683B (zh) 2009-03-13 2010-03-12 A first relay server and a second relay serv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38788B2 (zh)
EP (1) EP2408153B1 (zh)
KR (1) KR101257724B1 (zh)
CN (1) CN102349269B (zh)
TW (1) TWI474683B (zh)
WO (1) WO2010103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3694B2 (ja) * 2010-11-18 2014-12-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633692B2 (ja) * 2010-11-18 2014-12-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633693B2 (ja) * 2010-11-18 2014-12-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US9407529B2 (en) 2010-11-18 2016-08-02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42660B2 (en) * 2015-01-28 2017-08-22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Validating a routing function
US10530461B2 (en) * 2015-03-25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discovery and association messages
US10326732B1 (en) * 2018-10-08 2019-06-18 Quest Automated Services, LLC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ddress generation
US11159586B2 (en) * 2019-05-07 2021-10-26 Jive Communications, Inc.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relay communication link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0441A (ja) * 2001-03-23 2002-10-04 Hitachi Ltd Ip−vpnルータおよびip−vpn用パケット転送路自動設定方法
US6898641B1 (en) * 2000-04-10 2005-05-24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routing system and routing apparatus
JP2008154070A (ja) * 2006-12-19 2008-07-03 Murata Mach Ltd 中継サー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8055A (ja) 1995-12-18 1997-06-24 Fujitsu Ltd 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
JPH09282216A (ja) 1996-04-18 1997-10-31 Kobe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
JP2000059465A (ja) 1998-08-07 2000-02-25 Hitachi Ltd 障害監視管理方式
JP3415456B2 (ja) 1998-10-19 2003-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コマンド使用権限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1092702A (ja) 1999-09-20 2001-04-06 Fujitsu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3812239B2 (ja) * 1999-10-04 2006-08-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JP2001306382A (ja) 2000-04-24 2001-11-02 Hitachi Ltd 共用ファイ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その実施装置並びに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1235416A4 (en) * 2000-10-26 2005-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TERNET TELEPHONE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DAPTER FOR VOICE DEVICE
JP4092388B2 (ja) 2000-11-10 2008-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US20020095506A1 (en) 2001-01-15 2002-07-1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acsimile system
US7206088B2 (en) 2001-01-15 2007-04-1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acsimile system
JP4231984B2 (ja) 2001-01-15 2009-03-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247036A (ja) 2001-02-21 2002-08-30 Ne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並びに同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US20020143956A1 (en) 2001-04-03 2002-10-0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Relay server
JP2003223521A (ja) 2002-01-29 2003-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方法
JP4202378B2 (ja) 2002-01-31 2008-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6978627B2 (en) 2002-01-31 2005-12-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entral remote controller, and facility controller
JP2004139291A (ja) 2002-10-17 2004-05-13 Hitachi Ltd データ通信中継装置
JP2004213533A (ja) 2003-01-08 2004-07-29 Seiko Epson Corp 画面受信装置、画面配信装置、画面情報送受信システム、画面受信方法、画面配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899932B2 (en) * 2003-01-15 2011-03-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e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traversal
CN1301611C (zh) 2003-01-21 2007-0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不同的专用网的网络设备之间支持通信的网关
WO2004075479A1 (ja) 2003-02-19 2004-09-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中継サーバ、及び被制御装置
US8706760B2 (en) 2003-02-28 2014-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delay locking of server files on edit
US7257837B2 (en) * 2003-07-26 2007-08-14 Innomedia Pte Firewall pene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media communications
JP3941763B2 (ja) 2003-09-09 2007-07-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型サービスにおける輻輳制御システム
JP4310174B2 (ja) 2003-11-26 2009-08-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8065418B1 (en) 2004-02-02 2011-11-22 Apple Inc. NAT traversal for media conferencing
JP3940135B2 (ja) 2004-05-13 2007-07-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202218A (ja) 2005-01-24 2006-08-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配信サービスにおける品質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128805B (zh) 2005-02-24 2010-05-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连接支持装置及网关装置
JP4379379B2 (ja) 2005-04-27 2009-1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7104440A (ja) 2005-10-05 2007-04-19 Dit:Kk パケット伝送システム、トンネ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WO2007114183A1 (ja) * 2006-03-31 2007-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データ送信装置、マルチ経路mtu発見方法並びにマルチ経路mtu発見システム
JP2007310508A (ja) 2006-05-16 2007-11-2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JP4636617B2 (ja) 2006-07-20 2011-02-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接続制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
JP4294673B2 (ja) 2006-10-05 2009-07-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品質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274231B2 (ja) 2006-11-24 2009-06-0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EP1942634B1 (en) 2006-11-24 2012-08-29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10647B2 (en) 2006-12-11 2011-08-30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JP5125087B2 (ja) 2006-12-13 2013-01-2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
JP4957225B2 (ja) 2006-12-11 2012-06-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333736B2 (ja) 2006-12-19 2009-09-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端末
JP4816572B2 (ja) 2007-05-30 2011-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JP2009011712A (ja) * 2007-07-09 2009-01-22 Koei:Kk オンラインゲームシステム、中継サーバ、オンラインゲーム提供方法およびオンラインゲーム提供プログラム
JP2010178089A (ja) 2009-01-29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遠隔管理装置及び接続装置
JP2010256989A (ja) 2009-04-21 2010-11-11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2010267084A (ja) 2009-05-14 2010-11-25 Murata Machinery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5439036B2 (ja) 2009-05-27 2014-03-1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1055453A (ja) 2009-09-04 2011-03-17 Murata Machinery Ltd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98526B2 (ja) 2009-09-04 2012-08-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41846B2 (ja) 2009-09-04 2012-05-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60103A (ja) 2010-01-29 2011-08-18 Oki Networks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8641B1 (en) * 2000-04-10 2005-05-24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routing system and routing apparatus
JP2002290441A (ja) * 2001-03-23 2002-10-04 Hitachi Ltd Ip−vpnルータおよびip−vpn用パケット転送路自動設定方法
JP2008154070A (ja) * 2006-12-19 2008-07-03 Murata Mach Ltd 中継サー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03781A1 (ja) 2010-09-16
CN102349269A (zh) 2012-02-08
US20120008634A1 (en) 2012-01-12
CN102349269B (zh) 2014-11-05
EP2408153A1 (en) 2012-01-18
EP2408153B1 (en) 2018-10-03
KR101257724B1 (ko) 2013-04-23
US8738788B2 (en) 2014-05-27
EP2408153A4 (en) 2015-06-10
TW201036380A (en) 2010-10-01
KR20110124294A (ko)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4683B (zh) A first relay server and a second relay server
EP383439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er clus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public internet
US8356116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23455B (zh) Relay server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outing machines
TWI551086B (zh)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072203A (ja) 中継サーバ
TW201228299A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y servers
US8554935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58992A1 (en) Group Member Detection Among Nodes of a Network
US9407529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93927B (zh)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38624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first relay server with a second relay server
US9191320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21639B2 (ja)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KR101446974B1 (ko) 중계 통신 시스템 및 중계 서버
JP5458610B2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402181B2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4947086B2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5862231B2 (ja) 中継サーバ
JP5633694B2 (ja) 中継サーバ及び中継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62950A (ja) 中継サーバ、中継通信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