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5272B -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5272B
TWI465272B TW099125868A TW99125868A TWI465272B TW I465272 B TWI465272 B TW I465272B TW 099125868 A TW099125868 A TW 099125868A TW 99125868 A TW99125868 A TW 99125868A TW I465272 B TWI465272 B TW I4652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permidine
skin
derivative
tyrosin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5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5380A (en
Inventor
Lain Tze Lee
Hui Ping Tsai
Ling Meei Tsay
Li Syuan Jian
Chia Mu Tu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099125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5272B/zh
Priority to JP2010177865A priority patent/JP5469013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105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5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5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527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2Am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Description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皮膚美白之組合物,且特別關於一種包含亞精胺衍生物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並可用以美白皮膚。
於黑色素細胞中,原本細胞內已存在之酪胺酸(tyrosine)經由酪胺酸酶(tyrosinase)的作用將轉變成L-多巴(L-dopa),而L-多巴(L-dopa)再一次經由酪胺酶的催化作用轉變成L-多巴醌(L-dopaquinone),又L-多巴醌再經過一連串的氧化作用而形成黑色素。其中,酪胺酸酶(tyrosinase)是黑色素合成反應過程的唯一決定酵素,因此,有效地抑制酪胺酸酶(tyrosinase),就能有效減緩酪胺酸轉變成多巴及由多巴轉變成多巴醌這二個氧化過程,故有效抑制黑色素細胞中的酪胺酸酶(tyrosinase),就可促進降低黑色素生成和達到美白的效果。
已知常用來抑制黑色素形成之化合物包括對苯二酚(hydroquinone)、鞣花酸(ellagic Acid)、麴酸(kojic acid)、熊果素(arbutin)、美拉白(glycopeptides)與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等。
蓮(Lian)為睡蓮科(Nymphaeaceae)植物(Nelumbo Nucifer Gaertn)的全草。根據文獻記載蓮花之化學成份已知的有番荔枝鹼(anonaine)、巴婆鹼(asimilobine)、去氫荷葉鹼(dehydronuciferine)、去氫斑點亞洲罌粟鹼(dehydroroemerine)、去氫番荔枝鹼(dehydroanonaine)、和鳥胺(demethylcoclaurine)、蓮心鹼(liensinine)、異蓮心鹼(isoliensinine)等。本發明根據活性導引發現美白成分亞精胺衍生物keayanidine類化合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包括:一有效量之亞精胺衍生物,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又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該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具有美白皮膚之功能。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包括:一有效量之萃取自植物材料的亞精胺衍生物,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且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該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用於皮膚美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組合物,具有美白皮膚之功能,包括:一有效量之蓮蕊萃取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其包括一亞精胺衍生物為活性成分,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且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係以含亞精胺(spermidine)衍生物之組合物作為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可用以抑制酪胺酸酶並具有美白皮膚之功能。
上述組合物可包括一有效量之亞精胺衍生物與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上述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式(I)中之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而R1-R5可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在一實施例中R3為OH。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又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又在還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可萃取自一植物材料,植物材料可包括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或攀打科(Pandaceae)。在一實施例中為蓮蕊。
自一植物材料萃取上述亞精胺衍生物的方法可包括以一適合之溶劑對植物材料萃進行萃取。在一實施例中,以丙酮對植物材料進行萃取。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植物材料以丙酮對進行萃取後,可再以其他溶劑進行更進一步之萃取。其他溶劑可包括正已烷、乙醚、二氯甲烷及/或乙酸乙酯。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450 μg/ml。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37 μg/ml。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19 μg/ml。
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10-65%。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亞精胺衍生物之分子式如式(II)所示:
且式(II)之亞精胺衍生物可萃取自一植物材料,植物材料可包括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p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或攀打科(Pandaceae)。在一實施例中為蓮蕊。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37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62%。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亞精胺衍生物之分子式如式(III)所示: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19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63%。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包括一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而上述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可包括一有效量之萃取自植物材料的亞精胺衍生物與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用於皮膚美白。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式(I)中之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而R1-R5可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在一實施例中R3為OH。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又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又在還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而上述之植物材料可包括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或攀打科(Pandaceae)。在一實施例中為蓮蕊。
自一植物材料萃取上述亞精胺衍生物的方法可包括以一適合之溶劑對植物材料萃進行萃取。在一實施例中,以丙酮對植物材料進行萃取。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植物材料以丙酮對進行萃取後,可再以其他溶劑進行更進一步之萃取。其他溶劑可包括正已烷、乙醚、二氯甲烷及/或乙酸乙酯。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450 μg/ml。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19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10-65%。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亞精胺衍生物之分子式如式(II)所示:
且可萃取出式(II)之亞精胺衍生物的植物材料可包括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或攀打科(Pandaceae)。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為蓮蕊。
式(II)之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37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62%。
又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美白皮膚之功效之組合物,其可包括一有效量之蓮蕊萃取物與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
蓮蕊萃取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形成蓮蕊萃取物的方法可包括以一適合之溶劑對蓮蕊進行萃取。在一實施例中,以丙酮對蓮蕊進行萃取以獲得蓮蕊萃取物。在另一實施例中,在以丙酮對蓮蕊進行萃取後,可再以其他溶劑對蓮蕊萃取物進行更進一步之萃取。其他溶劑可包括正已烷、乙醚、二氯甲烷及/或乙酸乙酯。
蓮蕊萃取物包括一亞精胺衍生物為活性成分,而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式(I)中之R1-R5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而R1-R5可各獨立地包括H、OH或OCH3 。在一實施例中R3為OH。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又在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又在還另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上述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450 μg/ml。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19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在一實施例中,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10-65%。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亞精胺衍生物之分子式如式(II)所示:
式(II)之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可至少小於約37 μg/ml,而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62%。
另外,前述所有組合物之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可做為活性成分之稀釋劑、分散劑或載體。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可包括常在皮膚護理產品中使用的材料,如水、液體或固體軟化劑、矽酮油、乳化劑、溶劑、濕潤劑、增稠劑、粉末、噴射劑與類似物。
媒劑可佔上述組合物之5-99.9 wt%,較佳為25-80 wt%,並可以在沒有其它佐劑的存在下構成組合物的其餘部份。
又,前述組合物也可更包括其它特殊的皮膚受益活化物,如防曬劑及皮膚淡化劑。媒劑也可以進一步包括如抗氧化劑、香料、遮光劑、防腐劑、著色劑及緩衝液之類的佐劑。
此外,前述之所有組合物於一實施例中皆可製作成一皮膚塗劑型式包括,但不限於,乳劑、膏劑、凝膠、噴劑、化妝水、洗髮水或幕斯等。一般來說,皮膚噴劑可由噴霧狀共聚物所組成,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及其類似物,且其可具有化妝水之功能。皮膚凝膠的製備方法與噴劑類似,但其為凝膠狀且無乙醇的存在,可附著於皮膚上。皮膚幕斯為利用壓力釋放泡沫。皮膚乳劑為一疏水性或親水性乳劑、膏劑、凝膠、潤膚劑、噴劑、塗劑、皮膚調理水、洗髮水或幕斯。另外,更可添加適合的成份至皮膚乳劑,此額外添加的成份包括凡士林、蠟、羊毛脂、矽、微脂體、蔬菜、礦物油、增塑劑、香料、防腐劑、促滲透劑、pH值調整劑或其他適合用於局部皮膚的成份。此額外的成份可濕潤皮膚,穩定活性化合物,增加前述組合物-皮膚的接觸,局部區域的濃度,控制組合物的釋放。
【實施例】
藉由植物萃取或合成獲得具有以下通式之化合物1-4,而化合物1-4之結構分別顯示於表1。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以「抑制酪胺酸酶測試(Tyrosinase inhibition test)」與「細胞黑色素含量測試(Melanin content test)」進行功效分析,茲分述如下:
抑制酪胺酸酶測試(Tyrosinase inhibition test)(參閱Biol. Pharm. Bull. 25(8) 1045-1048(2002);Biol. Pharm. Bull. 27(12) 1976-1978(2004))
1. 將酪胺酸酶(Tyrosinase,Sigma T3824),以0.1 M磷酸緩衝液(phosphate buffer)配製成0.1 U/μl進行實驗。
2. 將左旋多巴(L-Dopa,Sigma D9628),以0.1 M磷酸緩衝液配製成1 mM L-Dopa溶液置於黑暗中待用。
3. 將測試樣品以100% DMSO配製成10 mg/ml溶液,再以0.1M磷酸緩衝液稀釋成測試所需之濃度。
4. 於96孔盤的測試孔(well)中加入50 μl/孔上述配製好的測試樣品溶液(空白試驗組則加入相當稀釋倍數之DMSO溶液),接著加入90 μl/孔上述配製好的0.1 U/μl酪胺酸酶溶液(此時之dC對照組僅加入0.1M磷酸緩衝液,而不是加入0.1 U/μl酪胺酸酶溶液)。將測試盤置於37℃中,以450 rpm均勻混和5分鐘後,將測試盤放入ELISA Reader(Molecular Devices M2)內,吸收光波長設定為492 nm,進行兩次數據測試並取其平均值為背景值。接著取出測試盤,於測試組之孔中分別加入60 μl/孔上述配製好的1 mM L-Dopa溶液(此時之dD對照組僅加入0.1M磷酸緩衝液,而不是加入1 mM L-Dopa溶液),並置於37℃之黑暗環境中以450 rpm混合反應15分鐘,之後再將測試盤放入ELISA Reader(Molecular Devices M2)內,進行492 nm波段吸收測試,進行兩次數據測試並取其平均值為測試值,扣除背景值後,計算測試物對酪胺酸酶之抑制率。計算公式如下:
(A-A0 )-(B-B0 )-dC-dD/(A-A0 )×100%
A:空白試驗所得之吸收值。
B:測試樣品所得之吸收值。
A0 :空白試驗背景值。
B0 :測試樣品背景值。
dC:測試樣品單獨與L-Dopa作用後之吸收值變化量。
dD:測試樣品單獨與酪胺酸酶作用後之吸收值變化量。
細胞黑色素含量測試(Melanin content test)
1. 細胞株之培養
老鼠黑色素瘤B16-F0(ATCC CRL-6322,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菌種中心)以含10%胎牛血清與1%盤尼西林-鏈黴素(penicillin-streptomycin)之培養液(Dulbecco’s MEM,DMEM)培養,於37℃,5% CO2 培養箱培養。
2. 黑色素含量(Melanin content)分析:
萃取物抑制B16細胞黑色素:
將B16細胞加入測試樣品處理48小時後,去除培養液,用PBS洗兩次,加入300 μl已預溫70℃之1N NaOH放置於60℃之培養箱中,持續60分鐘。之後取200 μl至96孔盤,測405 nm吸光值。黑色素含量之計算公式如下:
黑色素含量=(M/M0 )×100%
M:有加樣品之吸光值。
M0 :沒加樣品之吸光值。
實施例1
自植物材料萃取純化化合物1
蓮蕊先以丙酮萃取以形成一蓮蕊萃取物。之後將4.5 g蓮蕊萃取物溶於22.5 ml之甲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以形成一混合液,並分別以正已烷、乙醚、二氯甲烷與乙酸乙酯各22.5 ml對混合液萃取3次,以分別形成正已烷層萃取液、乙醚層萃取液、二氯甲烷層萃取液與乙酸乙酯層萃取液。將各層萃取液進行濃縮乾燥後,形成各層萃取物,並對各層萃取物進行抑制酪胺酸酶測試。抑制酪胺酸酶測試方法將於之後進行敘述。
結果顯示乙酸乙酯層萃取物具抑制酪胺酸酶之活性。
乙酸乙酯萃取液濃縮乾燥後得乙酸乙酯層萃取物1.7883 g。而乙酸乙酯層萃取物之酪胺酸酶抑制率為86.98±2.6%。
之後將1.5 g蓮蕊乙酸乙酯層分萃物以經開放式逆相層析管柱(充填37.5 g之RP-18矽膠,2 x 33 cm)進行分離。管柱之移動相之變化包括甲醇:水=1:10→1:8→1:4→1:2→1:1→甲醇。在乙酸乙酯層分萃物經管柱分離後,獲得0.0875 g之一化合物。將此化合物進行光譜與質譜分析,結果分別如下所示:
光譜分析:
1 HNMR(500MHz,CD3 OD):7.56-7.34(m,9H);6.88-6.72(m,7H),6.44-6.35(m,2H);3.57-3.47(m,4H)3.36-3.31(m,4H);1.94-1.84(m,2H);1.74-1.58(m,4H)。
質譜分析:
ESI+ -MS:606[M+Na]+ ;438;204。
而由光譜與質譜分析結果可以得知此化合物為化合物1。
此外,將化合物1進行抑制酪胺酸酶測試(Tyrosinase inhibition test)與其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計算,結果顯示於表2。結果顯示化合物1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61.2±2.5%。而化合物1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為36.2±2.5 μg/ml。另外,將化合物1進行細胞黑色素含量測試(Melanin content test),以得知其對細胞內黑色素含量的影響。測試結果顯示,化合物1於濃度100 μg/ml時對細胞黑色素含量的抑制率為19.9±4.2%。
實施例2
化合物2之合成
將0.44 g之阿魏酸(ferulic acid)、0.1 g亞精胺、0.33 g 1-羥基苯并三唑(1-hydroxybenzotriazole)與0.476 g二環己基碳二亞胺(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在15ml四氫呋喃中,室溫反應16小時。將反應液以旋轉濃縮機抽乾四氫呋喃後,加入甲醇攪拌過濾,去除不溶之固體,然後將過濾後之甲醇溶液抽乾,得1.2509 g之產物。取0.12 g之產物溶於1 ml之甲醇,將不溶之部分過濾去除,甲醇液以半製備型逆相層析管柱(移動相為水與乙腈)進行分離收集,得到3.4 mg之化合物。將此化合物進行光譜分析,結果分別如下所示:
光譜分析:
1 HNMR(500MHz,CD3 OD): 7.79-7.69(m,2H);7.55-7.34(m,4H);7.21-6.72(m,7H);6.47-6.37(m,2H);3.92-3.86(m,9H);3.62-3.45(m,4H);3.38-3.34(m,4H);1.95-1.85(m,2H);1.74-1.60(m,4H)。
而由光譜分析結果可以得知此化合物為化合物2。
抑制酪胺酸酶測試
將化合物2進行抑制酪胺酸酶測試與其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計算,結果顯示於表2。結果顯示化合物2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15.0±1.7%,於濃度125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29.2±2.0%。而化合物2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為225.4±15.6 μg/ml。
實施例3
化合物3之合成
將0.37 g之2-羥基肉桂酸(2-hydroxy cinnamic acid)、0.1 g亞精胺、0.33 g 1-羥基苯并三唑(1-hydroxybenzotriazole)與0.5g二環己基碳二亞胺(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DCC)在10 ml四氫呋喃中,室溫反應16小時。將反應液以旋轉濃縮機抽乾四氫呋喃後,加入甲醇攪拌過濾,去除不溶之固體,然後將過濾後之甲醇溶液抽乾,得0.2546 g之產物。取0.06 g之之產物溶於1 ml之甲醇,將不溶之部分過濾去除,甲醇液以半製備型逆相層析管柱(移動相為水與乙腈)進行分離收集,得到2.2 mg之化合物。將此化合物進行光譜分析,結果分別如下所示:
光譜分析:
1 HNMR(500MHz,CD3 OD): 7.84-7.80(m,2H);7.49(t,1H);7.48-7.43(m,3H);7.28-7.09(m,4H);6.83-6.69(m,8H);3.57-3.49(m,4H);3.45-3.31(m,4H);1.96-1.88(m,2H);1.67-1.61(m,4H)。
而由光譜分析結果可以得知此化合物為化合物3。
抑制酪胺酸酶測試
將化合物3進行抑制酪胺酸酶測試與其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計算,結果顯示於表2。結果顯示化合物3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10.4±0.1%,於濃度125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13.2±1.1%。而化合物3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為438.7±77.4 μg/ml。
實施例4
化合物4之合成
將10 g之咖啡酸(caffeic acid)溶於120 ml之四氫呋喃後,在冰浴下慢慢加入24 ml之三乙胺(triethylamine)及12 ml之乙醯氯(acetyl chloride);室溫攪拌22小時後,以減壓濃縮機抽乾溶劑,加入200 ml之二氯甲烷溶解,然後以100 ml的水洗3次,硫酸鎂脫水乾燥,再以減壓濃縮機抽乾溶劑,得13.481 g產物。取5.251 g之產物加入47 ml甲醇加熱溶解,降溫後放置冰箱靜置三天後,將析出之固體過濾,以少量之甲醇清洗乾燥後得0.87 g純化產物。
將0.25 g之純化產物與2 ml亞硫醯氯(SOCl2 )溶在乾燥的四氫呋喃中,室溫下反應23小時後;減壓濃縮去除溶劑與多於之亞硫醯氯,然後溶於10 ml的四氫呋喃中,在冰浴下慢慢滴入於含有0.042 g亞精胺、0.133 ml三乙胺與10 ml四氫呋喃之反應瓶中,加熱迴流4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以旋轉濃縮機抽乾四氫呋喃,加入20 ml二氯甲烷溶解,以10 ml水重複洗3次後,二氯甲烷層用硫酸鎂脫水乾燥,減壓濃縮抽乾溶劑得到乙醯化產物(acetylated product)0.2826 g。
取0.1 g乙醯化產物、1 ml四氫呋喃、1 ml甲醇與0.6 ml濃鹽酸在60℃反應30分鐘後,加入10 ml水與10 ml二氯甲烷,有不溶物析出。將水與二氯甲烷取出後,不溶物加入1 ml甲醇溶解,以RP-18的薄層層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移動相為水與乙晴,進行純化得6.4 mg之化合物4。將此化合物進行光譜分析,結果分別如下所示:
光譜分析:
1 HNMR(500MHz,CD3 OD): 7.49-7.36(m,3H);7.08-6.71(m,10H);6.39-6.32(m,2H);3.60-3.46(m,4H);3.36-3.31(m,4H);1.94-1.82(m,2H);1.73-1.57(m,4H)。
質譜分析:
ESI+ -MS:632[M+1]+ ;470。
而由光譜與質譜分析結果可以得知此化合物為化合物4。
抑制酪胺酸酶測試
將化合物4進行抑制酪胺酸酶測試與其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計算,結果顯示於表2。結果顯示化合物4於濃度100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62.2±27.2%,於濃度125 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74.5±16.1%。而化合物4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為18.6±2.9 μg/ml。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33)

  1. 一種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包括:一有效量之亞精胺衍生物,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為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又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該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具有美白皮膚之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3為OH。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或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萃取自一植物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係擇自由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與攀打科(Pandaceae)所組成之群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450μg/ml。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I)所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萃取自一植物材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係擇自由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與攀打科(Pandaceae)所組成之群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為蓮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約61.2%。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37μg/ml。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II)所示: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 的抑制率至少約62.2%。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皮膚美白的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19μg/ml。
  17. 一種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包括:一有效量之萃取自植物材料的亞精胺衍生物,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為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且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其中該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用於皮膚美白。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係擇自由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與攀打科(Pandaceae)所組成之群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3為OH。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或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450μg/ml。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I)所示: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 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係擇自由蓮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槲樹(Quercus dentate)、薔薇科(Ros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與攀打科(Pandaceae)所組成之群組。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植物萃取美白皮膚組合物,其中該植物材料為蓮蕊。
  26. 一種組合物,具有美白皮膚之功能,包括:一有效量之蓮蕊萃取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其包括一亞精胺衍生物為活性成分,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5各獨立地為H、OH或OCH3 ,且R1-R5至少之一為OH,且該亞精胺衍生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以及一美容或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 精胺衍生物之R3為OH。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組合物,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R4與R5各為H,且R3為OH、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R3為OH,且R4為OCH3 、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2、R3、R4與R5各為H,且R1為OH、或該亞精胺衍生物之R1、R2、與R5各為H,且R3與R4各為OH。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至少大於約10%。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450μg/ml。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的分子式如式(II)所示: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於濃度100μg/ml時對酪胺酸酶的抑制率為約61.2%。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組合物,其中該亞精胺衍生物對酪胺酸酶之半抑制濃度(IC50 )至少小於37μg/ml。
TW099125868A 2009-08-06 2010-08-04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TWI465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25868A TWI465272B (zh) 2009-08-06 2010-08-04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JP2010177865A JP5469013B2 (ja) 2009-08-06 2010-08-06 皮膚美白用組成物、植物抽出皮膚美白組成物、および皮膚美白効果を有する組成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6506 2009-08-06
TW099125868A TWI465272B (zh) 2009-08-06 2010-08-04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5380A TW201105380A (en) 2011-02-16
TWI465272B true TWI465272B (zh) 2014-12-21

Family

ID=43534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5868A TWI465272B (zh) 2009-08-06 2010-08-04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15221B2 (zh)
TW (1) TWI465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5028B2 (ja) 2011-09-01 2016-05-25 花王株式会社 皮膚美白剤
EP3509576A4 (en) * 2016-09-08 2020-07-15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USE OF POLYAMINES I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OR PROMOTING SKIN BROWNING AND REGULATING MELANOGENESI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847A (ja) * 1986-08-04 1988-02-20 Kao Corp p−ヒドロキシシンナムアミド誘導体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メラニン抑制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0713A (ja) 1984-03-12 1985-09-28 Kao Corp メラニン抑制剤
JPS6256459A (ja) 1985-09-06 1987-03-12 Kao Corp N,N−ジアルキル−p−ヒドロキシシンナムアミド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メラニン抑制剤
JP2986565B2 (ja) 1991-02-04 1999-12-06 御木本製薬株式会社 化粧料
CN1203804A (zh) 1998-05-04 1999-01-06 刘煌清 肝病康复全方药
CN1235037A (zh) 1998-05-09 1999-11-17 江志涛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制剂
CN1163243C (zh) 2000-04-14 2004-08-25 刘德初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175778A (ja) 2002-10-03 2004-06-24 Sogo Pharmaceutical Co Ltd 新規桂皮酸類
JP2004231558A (ja) * 2003-01-30 2004-08-19 Nonogawa Shoji Kk 美白用皮膚外用剤
CN100333756C (zh) 2004-05-25 2007-08-29 李春光 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28193B1 (ko) * 2006-11-06 2008-05-08 박영준 연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미백, 노화방지 및 주름개선용조성물
CN101856346B (zh) 2009-04-10 2012-01-25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类香豆酰精脒类化合物或其植物提取物的药物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847A (ja) * 1986-08-04 1988-02-20 Kao Corp p−ヒドロキシシンナムアミド誘導体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メラニン抑制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kombi, S ET AL, "Analogues of N-hydroxycinnamoylphenalkylamides as inhibitors of human melanocyte-tyrosinase",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vol. 16, no. 8, pp 2252-2255, 2006. BOKERN, M ET AL, "TRISUBSTITUTED HYDROXYCINNAMIC ACID SPERMIDINES FROM QUERCUS-DENTATA POLLEN", PHYTOCHEMISTRY, vol. 39, no. 6, pp 1371-1375, 1995. WERNER, C ET AL, "DI-COUMAROYLSPERMIDINES AND TRI-COUMAROYLSPERMIDINES IN ANTHER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THE GENUS APHELANDRA", PHYTOCHEMISTRY, vol. 40, no. 2, pp 461-465, 199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33403A1 (en) 2011-02-10
US8815221B2 (en) 2014-08-26
TW201105380A (en)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35627C2 (ru)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или косме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алопеции
JP2009523786A (ja) c−Kit活性阻害剤、肌美白剤、及びこれを含む肌美白用組成物
JP4975069B2 (ja) チロシナーゼ阻害剤
TWI465272B (zh) 用於美白皮膚的組合物、植物萃取美白組合物與具有美白功能之組合物
JP4986110B2 (ja) レゾルシノール誘導体を含有するメラニン生成抑制剤
JP5469013B2 (ja) 皮膚美白用組成物、植物抽出皮膚美白組成物、および皮膚美白効果を有する組成物
JP3657789B2 (ja) 化粧料
WO2017102802A1 (en) Resorcinol derivatives for their cosmetic use
JP3403780B2 (ja) 化粧料
KR101126818B1 (ko) c-Kit 활성 저해제, 피부미백제 및 이를 함유하는피부미백용 조성물
CN102018631B (zh) 亚精胺衍生物在制备用于皮肤美白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WO2000040543A9 (en) Skin whitener
KR100843688B1 (ko) 타이로시나아제 및 멜라닌 생성 저해 활성을 갖는 칼콘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가능한 염을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 조성물
KR100630905B1 (ko) 신규한 히드록시아닐린 유도체의 염을 포함하는 화장품조성물
CN113318018A (zh) 一种玫瑰花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KR102048982B1 (ko) 이데베논 유도체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JP5448384B2 (ja) 新規抗酸化性化合物、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抗酸化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20653B1 (ko) 복합 비타민 컨쥬게이트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항산화제
KR20060110578A (ko) c-Kit 활성 저해제, 피부미백제 및 이를 함유하는피부미백용 조성물
EP2961480A1 (en) Glycyrrhetinimidyl hydroxyproline alkyl esters and protected derivatives thereof
KR101491728B1 (ko) 비타민 c와 비타민 b3의 컨쥬게이트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항산화제
JP4223723B2 (ja) メラニン産生不全症予防治療剤
JP5473343B2 (ja) セロトニン化合物、チロシナーゼ阻害剤及び美白化粧料
CN107406360B (zh) 作为脱色剂或美白剂的偕二氟化合物
KR100630904B1 (ko) 신규한 히드록시아닐린 유도체의 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품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