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2362B -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2362B
TWI462362B TW101104381A TW101104381A TWI462362B TW I462362 B TWI462362 B TW I462362B TW 101104381 A TW101104381 A TW 101104381A TW 101104381 A TW101104381 A TW 101104381A TW I462362 B TWI462362 B TW I4623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ght
terminal portion
auxiliary electrode
e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4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2131A (en
Inventor
Takeo Shirai
Yoshiharu Nakamura
Hitomichi Takano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4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2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23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6Electr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本發明係關於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有機EL元件)。
為了讓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以高亮度點亮,必須流過更大的電流。但是,一般而言,在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由ITO薄膜構成的陽極之薄片電阻,比由金屬膜、合金膜、金屬化合物膜等所構成的陰極之薄片電阻還高,因此陽極的電位梯度變大,而使亮度的面內不均變大。
對此,以往已提出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如圖5(a)、(b)所示,其具有:由形成在透明基板100上的ITO薄膜構成的陽極102、形成在陽極102上的有機發光層103、在陽極102上且從有機發光層103隔著一定的距離而形成在有機發光層103的外側之輔助電極105、以及形成在有機發光層103上的陰極104(文獻1〔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第2003-45674號〕)。該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藉由在陽極102和陰極104之間施加電壓,而使在有機發光層103發出的光通過陽極102及透明基板100而射出。
文獻1所揭示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記載著以下之宗旨:藉由設置有輔助電極105,而能抑制陽極102的電壓下降或發熱,可達成高效率化及高亮度化。
但是,文獻1所揭示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起因於輔助電極105使得非發光部的面積變大,並使得透明基板100、陽極102、有機發光層103及陰極104重疊的發光部之面積變小。換言之,文獻1所揭示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發光部以外的非發光部之面積變大。又,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 輔助電極105具有一定的寬度,因此在輔助電極105的長度方向,在靠近陽極102的端子部(圖5中的陽極102的左端部)之部分流過的電流變大(通過輔助電極105的電流量係隨著遠離陽極102的端子部而變少)。因此,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輔助電極105每單位長度之電壓下降,為愈接近陽極102的端子部之部分則愈大,愈遠離端子部則愈小,而產生亮度不均。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事由而研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能達成亮度不均之減低並減低非發光部的面積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本發明之第1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第1電極、發光層、第2電極、第1端子部、第2端子部以及輔助電極。前述第1電極係使用導電性光透過性材料所形成。前述發光層係使用有機材料而形成在前述第1電極上。前述第2電極係使用導電性材料而形成在前述發光層上。前述第1端子部係於與前述發光層的厚度方向交叉之第1方向,配置在前述發光層的一端側,並與前述第1電極電性連接。前述第2端子部係於前述第1方向,配置在前述發光層的另一端側,並與前述第2電極電性連接。前述輔助電極係於分別與前述厚度方向及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形成在前述第1電極上且位於前述發光層的側方。前述輔助電極係與前述第1電極電性連接。前述輔助電極係使用比電阻較前述第1電極小的材料,形成沿著前述第1方向而延伸之長條狀。前述輔助電極係於其長度方向具有厚度相異的複數個部位,使得越遠離前述第1端子部而薄 片電阻越大。
本發明之第2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如第1形態,前述輔助電極之長度相異的複數個輔助電極層之接近前述第1端子部之端互相對齊,且依長短順序重疊於前述第1電極而形成。
本發明之第3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如第1或第2形態,前述複數個部位係自前述第1端子部朝向前述第2端子部,依厚薄順序並排。
本發明之第4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如第1至第3形態中任一形態,前述複數個部位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前述輔助電極中的電壓相對於自前述第1端子部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實施形態1)
根據圖1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以下,亦簡稱有機EL元件)。
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由透明導電膜構成的第1電極12;及第2電極14,其係於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從第1電極12分隔配置且薄片電阻比第1電極12還小;第1電極12和第2電極14之間設置有具有由有機材料構成的發光層之有機電致發光層13。
又,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第1端子部22,其係形成在第1電極12、發光層及第2電極14重疊的發光部11之側方,並與第1電極12電性連接;及第2端子部24,其係在發光部11的第1端子部22側之相反側,形成在發光部11的側方並與第2電極14電性連接。
又,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輔助電極15,其係由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構成,在發光部11的側方積層於第1電極12並與第1端子部22電性連接著。
又,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將第1電極12積層於基板10的一表面(圖1(b)中的上表面)側,而在第1電極12的基板10側之相反側,第2電極14與第1電極12相對向。基板10係使用透光性基板。因而,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能讓光從基板10的另一表面(圖1(b)中的下表面)側射出。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藉由將來自發光層的光予以反射之電極而構成第2電極14。亦即,第2電極14係構成為將來自發光層的光予以反射。又,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其基板10的上述另一表面之中,第1電極12、有機電致發光層13、第2電極14三者重複投影之區域成為發光面。
以下,詳細說明關於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各構成要素。
基板10係平面觀看形狀為矩形狀。其中,基板10不限於矩形狀,例如矩形狀以外的多角形狀、圓形狀等亦可。
基板10係使用玻璃基板,但不限於此,例如使用塑膠基板亦可。做為玻璃基板,例如可使用無鹼玻璃基板、鈉鈣玻璃基板等。又,做為塑膠基板,例如亦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板、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基板、聚醚碸(PES)基板、聚碳酸酯(PC)基板等。
於使用玻璃基板做為基板10之情形,基板10的上述一表面中的凹凸有時會成為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產生洩漏電流等之原因(有成為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劣化原因之情形)。因此,於使用玻璃基板做為基板10之情形,必須準 備經高精度研磨使上述一表面的表面粗度變小之元件形成用玻璃基板。
關於基板10的上述一表面之表面粗度,較佳為將JIS B 0601-2001(ISO 4287-1997)所規定之算術平均粗度Ra設定為數nm以下。對於此點,使用塑膠基板做為基板10之情形,即使不特別地進行高精度研磨,仍能以低成本取得上述一表面的算術平均粗度Ra為數nm以下者。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其第1電極12構成陽極、第2電極14構成陰極。而且,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其介於第1電極12和第2電極14之間的有機電致發光層13,從第1電極12側依序地具備電洞輸送層、上述發光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入層。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於其基板10的厚度方向,該基板10、第1電極12、上述發光層及第2電極14重疊的區域構成發光部11,而發光部11以外的區域為非發光部。
亦即,發光部11係由第1電極12之與發光層(有機電致發光層)13及第2電極14重疊的部位、發光層之與第1電極12及第2電極14重疊的部位、以及第2電極14之與發光層及第1電極12重疊的部位所構成。
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層13的積層構造不限於上述例,例如發光層的單層構造、或電洞輸送層、發光層及電子輸送層之積層構造、或電洞輸送層和發光層之積層構造、或發光層和電子輸送層之積層構造等皆可。又,亦可於第1電極12和電洞輸送層之間介在有電洞注入層。
又,發光層可以是單層構造或多層構造。例如,所希望的發光色為白色之情形,亦可在發光層中摻雜紅色、綠 色、藍色3種摻雜色素,亦可採用藍色正孔輸送性發光層、綠色電子輸送性發光層及紅色電子輸送性發光層之積層構造,亦可採用藍色電子輸送性發光層、綠色電子輸送性發光層及紅色電子輸送性發光層之積層構造。
又,亦可採用多重單元構造,其係將利用第1電極12和第2電極14夾住來施加電壓時具有發光功能的有機電致發光層13當做1個發光單元,再將具有光通過性及導電性的中間層介於複數個發光單元且積層,並且電性串聯連接(亦即,在1個第1電極12和1個第2電極14之間,具備在厚度方向重疊的複數個發光單元之構造)。
第1電極12係形成在基板10的上述一表面上。構成陽極的第1電極12係用以將電洞注入發光層中之電極,使用工作函數大的金屬、合金、電傳導性化合物或者該等之混合物所構成的電極材料為佳,使用工作函數為4eV以上6eV以下者,使第1電極12的電能位準和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位準之差不會變得過大為佳。
做為第1電極12的電極材料,例如可舉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錫、氧化鋅、IZO(Indium ZincOxide)、碘化銅等、經摻雜有PEDOT、聚苯胺等導電性高分子及任意的受體等之導電性高分子、奈米碳管等導電性光通過性材料。其中,第1電極12係例如藉由濺鍍法、真空蒸鍍法、塗布法等,在基板10的上述一表面側形成為薄膜即可。
此外,第1電極12的薄片電阻為數百Ω/□以下較佳,特佳為100Ω/□以下。其中,第1電極12的膜厚係根據第1電極12的光通過率、薄片電阻等而異,宜設定在500nm以下、較佳為10nm~200nm之範圍為佳。
又,第2電極14係形成在發光層(有機電致發光層13)上。構成陰極的第2電極14係用以將電子注入發光層中之電極,使用工作函數小的金屬、合金、電傳導性化合物及該等混合物所構成的電極材料為佳,使用工作函數為1.9eV以上5eV以下者,使第2電極14的能量位準和LUMO(最低未被佔用分子軌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位準之差不會變得過大為佳。
做為第2電極14的電極材料,例如可例舉出鋁、銀、鎂、金、銅、鉻、鉬、鈀、錫等及該等與其他金屬之合金,例如鎂-銀混合物、鎂-銦混合物、鋁-鋰合金。
又,亦可使用金屬、金屬氧化物等及該等與其他金屬之混合物,例如由氧化鋁構成的極薄膜(此處係利用隧道注入而能讓電子流動之1nm以下的薄膜)和由鋁構成的薄膜之積層膜等。
做為發光層的材料,可使用做為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用的材料而為眾所周知的任意材料。例如可舉出蒽、萘、芘、稠四苯、蔻(coronnene)、苝、酞苝、萘苝、二苯基丁二烯、四苯基丁二烯、香豆素、噁二唑、雙苯并二噁唑、雙苯乙烯基、環戊二烯、喹啉金屬錯合物、三(8-羥基喹啉)鋁錯合物、三(4-甲基-8-喹啉)鋁錯合物、三(5-苯-8-喹啉)鋁錯合物、胺基喹啉金屬錯合物、苯并喹啉金屬錯合物、三-(對三聯苯-4-基)胺基、1-芳基-2,5-二(2-噻吩基)吡咯衍生物、吡喃、喹吖酮、紅熒烯、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二苯乙烯基亞芳基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及各種螢光色素等,以上述材料系及其衍生物為始者,但不限定於該等。
又,適當混合使用選自該等化合物之中的發光材料亦較佳。又,不僅是使用由上述化合物代表的產生螢光發光之化合物,亦可適當使用顯示來自旋轉多重態的發光之材料系,例如產生磷光發光的磷光發光材料及分子內的一部分具有由該等所構成的部位之化合物。
又,由該等材料構成的發光層可藉由蒸鍍法、轉印法等乾式製程而成膜,亦可藉由旋塗法、噴塗法、模塗法、凹版印刷法等濕式製程而成膜。
上述電洞注入層所使用的材料,可利用電洞注入性的有機材料、金屬氧化物、所謂受體系的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p-摻雜層等來形成。
所謂電洞注入性的有機材料,係具有電洞輸送性且工作函數為大約5.0~6.0eV,顯示與第1電極12之強固密著性的材料等為其例,例如CuPc、星爆型胺等為其例。
又,所謂電洞注入性金屬氧化物,例如含有鉬、錸、鎢、釩、鋅、銦、錫、鎵、鈦、鋁中的任一種之金屬氧化物。又,不僅1種金屬之氧化物,例如銦和錫、銦和鋅、鋁和鎵、鎵和鋅、鈦和鈮等,含有上述任一種金屬的複數種金屬之氧化物亦可。
又,該等材料所構成的電洞注入層可藉由蒸鍍法、轉印法等乾式製程而成膜,亦可藉由旋塗法、噴塗法、模塗法、凹版印刷法等濕式製程而成膜。
又,電洞輸送層所使用之材料,例如可選自具有電洞輸送性的化合物之群。做為這種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以4,4’-雙〔N-(萘基)-N-苯基-胺基〕聯苯基(α-NPD)、N,N’-雙(3-甲基苯基)-(1,1’-聯苯基)-4,4’-二胺(TPD)、 2-TN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胺基)三苯胺(MTDATA)、4,4’-N,N’-二咔唑基聯苯基(CBP),螺-NPD、螺-TPD、螺-TAD、TNB等為代表例之芳基胺系化合物、包含咔唑基之胺化合物、包含茀衍生物之胺化合物等,但亦可使用一般眾所周知之任意的電洞輸送材料。
又,電子輸送層所使用的材料可從具有電子輸送性的化合物之群選定。做為這種化合物,可舉出做為Alq3等電子輸送性材料而為眾所周知之金屬錯合物、菲咯啉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四嗪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等具有雜環之化合物等,但不限於此,亦可使用一般眾所周知之任意的電子輸送材料。
又,電子注入層的材料可從下述等任意選擇使用,例如氟化鋰或氟化鎂等金屬氟化物、以氯化鈉、氯化鎂等為代表的金屬氯化物等之金屬鹵化物,或鋁、鈷、鋯、鈦、釩、鈮、鉻、鉭、鎢、錳、鉬、釕、鐵、鎳、銅、鎵、鋅、矽等各種金屬之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氮氧化物等,例如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鐵、氮化鋁、氮化矽、碳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硼等做為絶緣物者,或者可從以SiO2 或SiO等為始之矽化合物、碳化合物等任意選擇使用。該等材料係利用真空蒸鍍法或濺鍍法等而形成,因此可形成為薄膜狀。
第1端子部22形成為沿著發光層的寬度方向(圖1(a)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之長條狀。本實施形態係第1端子部22直接形成在第1電極12上,並與第1電極12電性連接。
如圖1(a)所示,第1端子部22係於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圖1(b)中的上下方向)交叉之第1方向,配置在發光 層的一端側。本實施形態中,第1方向係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例如,第1方向為發光層的長度方向(圖1(a)中的左右方向)。亦即,第1端子部22係於發光層的長度方向,配置在發光層的一端側(圖1(a)中的左端側)。
做為第1端子部22的材料,以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為佳,例如金、銀、銅、鉻、鉬、鋁、釩、錫、鉛、鎂等金屬或包含至少1種該等金屬之合金等為佳。又,第1端子部22不限於單層構造,亦可採用多層構造。
第2端子部24形成為沿著發光層的寬度方向延伸之長條狀。第2端子部24形成在基板10上。本實施形態係第2端子部24與第2電極14一體形成,並與第2電極14電性連接。
如圖1(a)所示,第2端子部24係於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交叉之第1方向,配置在發光層的另一端側。亦即,第2端子部24係於發光層的長度方向,配置在發光層的另一端側(圖1(a)中的右端側)。因此,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係於發光層的長度方向彼此相對向。第2端子部24的長度和第1端子部22大致相等。
做為第2端子部24的材料,係採用與第2電極14相同的材料。本實施形態係將第2電極14之中延伸設置到基板10上的延伸設置部當做第2端子部24,但不限於此,亦可在該延伸設置部上形成第2端子部24。於此情形下,做為第2端子部24的材料,可採用與第1端子部22同様的材料。
輔助電極15係於分別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及第1方向(長度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形成在前述第1電極上且 位於前述發光層的側方。又,輔助電極15係於發光層的長度方向,配置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輔助電極15直接形成在第1電極12上,並與第1電極12電性連接。
本實施形態中,第2方向係分別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及第1方向正交。例如,第2方向為發光層的寬度方向(圖1(a)中的上下方向)。亦即,輔助電極15係於發光層的寬度方向,位於發光層的側方。
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2個輔助電極15。2個輔助電極15係分別在發光層的寬度方向,位於發光層的兩側方(圖1(a)中的上方及下方)。
做為輔助電極15的材料,以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為佳。做為輔助電極15的材料,例如採用金、銀、銅、鉻、鉬、鋁、釩、錫、鉛、鎂等金屬或包含至少1種該等金屬之合金等為佳。
又,輔助電極15不限於單層構造,亦可採用多層構造。此外,輔助電極15的材料和第1端子部22的材料若採用相同的材料,則亦可同時形成輔助電極15和第1端子部22,而能達成低成本化。
而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第1電極12的平面形狀為矩形狀,發光部11的周圍方向係與第1電極12的周圍方向並行。其中,輔助電極15係沿著發光部11的周圍方向配置。
具體而言,第1端子部22係於矩形狀的第1電極12的周圍部,沿著第1電極12的1邊配置,輔助電極15係於第1電極12的周圍部,分別沿著鄰接於第1電極12的 上述1邊之2邊而各配置1個。此外,亦可將第1端子部22和各輔助電極15設計成連續的形狀。
輔助電極15係使用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形成為沿著第1方向(本實施形態係發光層的長度方向)延伸之長條狀。又,輔助電極15具有一定的寬度。輔助電極15係於發光層的寬度方向,配置成與發光層隔著預定之間隔相對向。輔助電極15的長度係與發光層的長度大致相等。
輔助電極15具有一定的寬度尺寸,且在發光部11的周圍方向使厚度變化成隨著愈遠離第1端子部22,則薄片電阻愈大。此外,圖1所示之例中,輔助電極15的厚度變化成1段的階梯狀。
亦即,輔助電極15係於其長度方向具有厚度相異的複數個部位150,且愈遠離第1端子部22則薄片電阻愈大。本實施形態係輔助電極15具有厚度相異的2個部位150A、150B。因此,輔助電極15係於各部位150具有相異的薄片電阻。
輔助電極15的部位(第1部位)150A係於輔助電極15的長度方向,比部位(第2部位)150B更接近第1端子部22。又,第1部位150A比第2部位150B還厚。亦即,複數個部位150A、150B係從第1端子部22朝向第2端子部24,依厚薄順序並排。
此外,輔助電極15的複數個部位150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輔助電極15中的電壓相對於從第1端子部22的距離(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施加驅動電壓時,在輔助電極15產生的電壓)之斜率成為一定。
例如,第1部位150A及第2部位150B的厚度係選擇成使第1部位150A的薄片電阻成為第2部位150B的大約100倍。又,第1部位150A的長度比第2部位150B小。
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變形例。圖2之變形例係輔助電極15(15A)與圖1所示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相異。輔助電極15A具有厚度相異的3個部位150(第1部位150A、第2部位150B、第3部位150C)。
第1部位150A係於輔助電極15A的長度方向,比第2部位150B還接近第1端子部22。第1部位150A比第2部位150B還厚。第1部位150A比第2部位150B還短。
第2部位150B係於輔助電極15的長度方向,比第3部位150C還接近第1端子部22。第2部位150B比第3部位150C還厚。第2部位150B比第3部位150C還短。
如此地,複數個部位150A、150B、150C係從第1端子部22朝向第2端子部24,依厚薄順序並排。
輔助電極15A的複數個部位150(150A、150B、150C)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輔助電極15A中的電壓(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施加有驅動電壓時,在輔助電極15A產生的電壓)相對於從第1端子部22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但是,使輔助電極15的厚度變化之方法不限於此,亦可使其變化成複數段之階梯狀,亦可使其變化成線形。例如,輔助電極15亦可具有4個以上之部位150。輔助電極15例如以濺鍍法、鍍敷法或蒸鍍法等形成即可。
以上所述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由透明導電膜構成的第1電極12;及第2電極14,其係在 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從第1電極12分隔配置且薄片電阻比第1電極12還小;第1電極12和第2電極14之間具有由有機材料構成的發光層(有機電致發光層13)。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第1端子部22、第2端子部24以及輔助電極15、15。第1端子部12電性連接在第1電極12,第1電極12係配置在第1電極12、發光層及第2電極14重疊的發光部11之側方。第2端子部24電性連接在第2電極14,該第2電極14係配置在發光部11的第1端子部22側之相反側且為發光部11之側方。輔助電極15係由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構成,在發光部11的側方積層在第1電極12且與第1端子部22電性連接。輔助電極15係沿著發光部11的周圍方向配置。輔助電極15係於周圍方向使厚度變化成隨著愈遠離第1端子部22,則薄片電阻愈大。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第1電極12、發光層(具有發光層之有機電致發光層13)、第2電極14、第1端子部22、第2端子部24以及輔助電極15。第1電極12係使用導電性光通過性材料形成。發光層係使用有機材料形成在第1電極12上。第2電極14係使用導電性材料形成在發光層上。第1端子部22係於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交叉之第1方向(圖1(a)中的左右方向),配置在發光層的一端側(圖1(a)中的左端側)並與第1電極12電性連接。第2端子部24係於第1方向,配置在發光層的另一端側(圖1(a)中的右端側)並與第2電極14電性連接。輔助電極15係於分別與發光層的厚度方向及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圖1(a)中的上下方向),形成在第1電極12 上且位於發光層的側方。輔助電極15係與第1電極12電性連接。輔助電極15係使用比電阻較第1電極12還小的材料,形成沿著第1方向延伸之長條狀。輔助電極15係於其長度方向具有厚度相異的複數個部位150,且愈遠離第1端子部22則薄片電阻愈大。
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複數個部位150從第1端子部22朝向第2端子部24,依厚薄順序並排。
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複數個部位150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電壓(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施加有驅動電壓時,在輔助電極15產生之電壓)相對於從輔助電極15中的第1端子部22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以上說明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中,輔助電極15之寬度尺寸為一定,並使厚度變化成在發光部11的周圍方向為薄片電阻隨著愈遠離第1端子部22而愈大,因此相較於輔助電極15的厚度為一定之情形,在輔助電極15,能使接近第1端子部22之側的每單位長度(例如,1 cm)的電壓下降變小,另一方面,愈遠離第1端子部22之側的每單位長度的電壓下降變大。藉此,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能達成輔助電極15的寬度尺寸之縮小化,並減低亮度不均。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能達成亮度不均之減低,並減低非發光部的面積。此外,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亮度與流過的電流值大致成比例。
又,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備上述輔助電極15,藉此於驅動時能抑制發光部11之中,在接近第1端子部22的部位之電流集中,並能達成進一步的長壽命化。
(實施形態2)
以下,根據圖3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基本構成係與實施形態1大致相同,而相異點為輔助電極15(15B)具有2層輔助電極層151 、152 之積層構造,且針對在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遠離第1電極12的輔助電極層152 ,藉由縮短第1端子部22側的一端到第2端子部24側的另一端之距離而使厚度變化等。此外,在與實施形態1同様的構成要素附加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
輔助電極15B具有至少2層輔助電極層151 、152 之積層構造為佳,以在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愈遠離第1電極12的輔助電極層15n (n≧2),愈縮短第1端子部22側的一端到第2端子部24側的另一端之距離而使該輔助電極15B的厚度變化為佳。
輔助電極15B係由2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構成。輔助電極層151 直接形成在第1電極12上。輔助電極層152 形成在輔助電極層151 上。輔助電極層152 之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3(c)中的左端)係與輔助電極層151 之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3(c)中的左端)對齊。
如此地,輔助電極15B係使長度相異的複數個輔助電極層15n ,在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3(c)中的左端)對齊,且依長短順序層疊在第1電極12而形成。
本實施形態係以輔助電極層152 和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與輔助電極層152 重疊的部位來構成第1部位150A。第1部位150A的厚度係與2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的厚度之合計相等。又,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不與輔助電極層152 重疊 之部位成為第2部位150B。第2部位150B的厚度係與輔助電極層151 的厚度相等。
2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輔助電極15B中的電壓(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施加有驅動電壓時,在輔助電極15B產生的電壓)相對於從第1端子部22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各輔助電極層151 、152 的材料,採用實施形態1中說明的輔助電極15B的材料之中彼此相異的材料為佳。
又,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第1端子部22具有2層電極層221 、222 之積層構造。而且,在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接近第1電極12之側的電極層221 的材料和輔助電極層151 的材料係設定為相同的材料,遠離第1電極12之側的電極層222 的材料和輔助電極層152 的材料係設定為相同的材料。因而,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亦與實施形態1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同様地,可同時形成第1端子部22和輔助電極15B。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之變形例。圖4之變形例係輔助電極15(15C)與圖3所示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相異。輔助電極15C係與輔助電極15A同様地,具有厚度相異的3個部位150(第1部位150A、第2部位150B、第3部位150C)。
輔助電極15C係由3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153 構成。輔助電極層151 直接形成在第1電極12上。輔助電極層152 形成在輔助電極層151 上。輔助電極層153 形成在輔助電極層152 上。輔助電極層152 、153 中的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4(c)中的左端)係與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接近第1端 子部22之端(圖4(c)中的左端)對齊。
如此地,輔助電極15C係使長度相異的複數個輔助電極層15n 之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3(c)中的左端)對齊,且依長短順序層疊在第1電極12而形成。
輔助電極15C係以輔助電極層153 、輔助電極層152 中的與輔助電極層153 重疊的部位以及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與輔助電極層153 重疊的部位來構成第1部位150A。第1部位150A的厚度係與3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153 的厚度之合計相等。
又,輔助電極層152 中的不與輔助電極層153 重疊之部位,和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與輔助電極層152 重疊但不與輔助電極層153 重疊之部位,構成第2部位150B。第2部位150B的厚度係與2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的厚度之合計相等。
又,輔助電極層151 中的不與輔助電極層152 重疊之部位成為第3部位150C。第3部位150C的厚度係與輔助電極層151 的厚度相等。
3個輔助電極層151 、152 、153 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輔助電極15C中的電壓(在第1端子部22和第2端子部24之間施加有驅動電壓時,在輔助電極15C產生的電壓)相對於從第1端子部22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此外,圖4中,第1端子部22係由3個電極層221 、222 、223 構成。電極層221 、222 、223 係分別藉由與輔助電極層151 、152 、153 相同的材料形成。因而,能同時形成第1端子部22和輔助電極15C。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輔助 電極15具有至少2層輔助電極層15n 之積層構造,在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以愈遠離第1電極12的輔助電極層15n ,愈縮短從第1端子部22側的一端到第2端子部24側的另一端之距離而使前述厚度變化。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輔助電極15之長度相異的複數個輔助電極層15n 之接近第1端子部22之端(圖3中的左端)對齊,且依長短順序層疊在第1電極12而形成。
以上說明之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與實施形態1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同様地,能達成亮度不均之減低並減低非發光部的面積。
又,本實施形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輔助電極15(15B、15C)具有至少2層輔助電極層151 、152 之積層構造,在第1電極12的厚度方向以愈遠離第1電極12的輔助電極層15n (n≧2),愈縮短從第1端子部22側的一端到第2端子部24側的另一端之距離而使該輔助電極15的厚度變化,因此相較於實施形態1,容易設計輔助電極15(15B、15C)的電阻分布。
實施形態1、2說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係透明導電膜所構成的第1電極12構成陽極,而薄片電阻比第1電極12還小的第2電極14構成陰極,但亦可第1電極12構成陰極,第2電極14構成陽極,任一者只要能通過透明導電膜所構成的第1電極12取得光即可。
又,實施形態1、2說明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例如適用於做為照明用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但不限於照明用,亦可用於其他用途。
10‧‧‧基板
11‧‧‧發光部
12‧‧‧第1電極
13‧‧‧有機電致發光層
14‧‧‧第2電極
15、15A、15B、15C‧‧‧輔助電極
151 、152 、153 、15n ‧‧‧輔助電極層
22‧‧‧第1端子部
221 、222 、223 ‧‧‧電極層
24‧‧‧第2端子部
100‧‧‧基板
102‧‧‧陽極
103‧‧‧有機發光層
104‧‧‧陰極
105‧‧‧輔助電極
150‧‧‧部位
150A‧‧‧第1部位
150B‧‧‧第2部位
150C‧‧‧第3部位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1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a)為概略俯視圖,(b)為(a)的A-A’概略剖視圖,(c)為(a)的B-B’概略剖視圖。
圖2係前述實施形態1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變形例之概略剖視圖。
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2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a)為概略俯視圖,(b)為(a)的A-A’概略剖視圖,(c)為(a)的B-B’概略剖視圖。
圖4係前述實施形態1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的變形例之概略剖視圖。
圖5係顯示習知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a)為概略俯視圖,(b)為(a)的A-A’概略剖視圖。
10‧‧‧基板
11‧‧‧發光部
12‧‧‧第1電極
13‧‧‧有機電致發光層
14‧‧‧第2電極
15‧‧‧輔助電極
22‧‧‧第1端子部
24‧‧‧第2端子部
100‧‧‧基板
150‧‧‧部位
150A‧‧‧第1部位
150B‧‧‧第2部位

Claims (4)

  1.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特徴在於具備:使用導電性光透過性材料所形成的第1電極;使用有機材料而形成在前述第1電極上的發光層;使用導電性材料形成在前述發光層上的第2電極;第1端子部,其係在與前述發光層的厚度方向交叉之第1方向,配置在前述發光層的一端側,並與前述第1電極電性連接;第2端子部,其係在前述第1方向,配置在前述發光層的另一端側,並與前述第2電極電性連接;以及輔助電極,其係在分別與前述厚度方向及前述第1方向交叉之第2方向,形成在前述第1電極上且位於前述發光層的側方,並與前述第1電極電性連接;前述輔助電極係使用比電阻較前述第1電極小的材料,形成沿著前述第1方向而延伸的長條狀,前述輔助電極係於其長度方向具有厚度相異的複數個部位,使得越遠離前述第1端子部而薄片電阻越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致發光元件,其中前述輔助電極之長度相異的複數個輔助電極層之接近前述第1端子部之端互相對齊,且依長短順序重疊於前述第1電極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前述複數個部位係自前述第1端子部朝向前述第2端子部,依厚薄順序並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其中前述複數個部位的長度及厚度係選擇成使前述輔 助電極中的電壓相對於自前述第1端子部的距離之斜率成為一定。
TW101104381A 2011-02-22 2012-02-10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TWI462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5905A JP5735819B2 (ja) 2011-02-22 2011-02-22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2131A TW201242131A (en) 2012-10-16
TWI462362B true TWI462362B (zh) 2014-11-21

Family

ID=4672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4381A TWI462362B (zh) 2011-02-22 2012-02-10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10735B2 (zh)
JP (1) JP5735819B2 (zh)
CN (1) CN103380660A (zh)
DE (1) DE112012000945T5 (zh)
TW (1) TWI462362B (zh)
WO (1) WO20121148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1623A1 (ja) 2013-03-13 2014-09-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9761443B2 (en) * 2014-01-31 2017-09-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for passivating surfaces, functionalizing inert surfaces, layers and devices including same
CN104091818B (zh) 2014-06-23 2017-09-2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43608B (zh) * 2014-07-25 2017-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R3025942B1 (fr) 2014-09-15 2017-12-01 Valeo Vision Module lumineux multifonction avec diode oled segmentee
JP6657181B2 (ja) * 2015-03-25 2020-03-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CN109728029B (zh) * 2017-10-31 2021-03-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终端
CN110212114B (zh) * 2019-06-03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5674A (ja) * 2001-08-02 2003-02-14 Seiko Instrument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
CN1825614A (zh) * 2004-11-29 2006-08-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辅助电极线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26862A (ja) * 2005-07-15 2007-02-0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発光パネル
WO2008126269A1 (ja) * 2007-03-30 2008-10-23 Pioneer Corporation 発光装置
JP2008258317A (ja) * 2007-04-03 2008-10-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キャナ用光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3580A (ja) * 2001-05-11 2002-1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64851B2 (ja) 2002-06-03 2007-01-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面状発光装置
JP200528552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
JP4462074B2 (ja) 2005-03-09 2010-05-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1245217B1 (ko) * 2006-06-12 2013-03-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536977B2 (ja) 2007-03-30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面発光体
JP2008257951A (ja) 2007-04-03 2008-10-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キャナ用光源
JP2009187737A (ja) 2008-02-05 2009-08-20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80307A (ja) 2008-09-26 2010-04-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2265192B (zh) 2009-10-28 2014-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透镜片、显示面板装置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5674A (ja) * 2001-08-02 2003-02-14 Seiko Instrument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
CN1825614A (zh) * 2004-11-29 2006-08-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辅助电极线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26862A (ja) * 2005-07-15 2007-02-0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発光パネル
WO2008126269A1 (ja) * 2007-03-30 2008-10-23 Pioneer Corporation 発光装置
JP2008258317A (ja) * 2007-04-03 2008-10-2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キャナ用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20841A1 (en) 2013-12-05
JP2012174517A (ja) 2012-09-10
TW201242131A (en) 2012-10-16
JP5735819B2 (ja) 2015-06-17
WO2012114894A1 (ja) 2012-08-30
US8710735B2 (en) 2014-04-29
DE112012000945T5 (de) 2013-11-21
CN103380660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362B (zh)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WO2012132842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966176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1074633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334888B2 (ja) 発光装置
JP2010092741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I466286B (zh) 面狀發光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WO2016013160A1 (ja) 発光装置
WO2012160925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297400B2 (ja) 発光装置
WO2012121249A1 (ja) 面状発光装置
WO2012161058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TWI460852B (zh) 面狀發光裝置
WO2012160926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0033973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2212555A (ja) 発光装置
JP5452266B2 (ja) 発光装置
JP201010865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319127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3136684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000365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485900B (zh) 發光裝置
JP201120464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2161113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1004044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