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7669B - 液晶顯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57669B TWI457669B TW098136257A TW98136257A TWI457669B TW I457669 B TWI457669 B TW I457669B TW 098136257 A TW098136257 A TW 098136257A TW 98136257 A TW98136257 A TW 98136257A TW I457669 B TWI457669 B TW I45766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ension portion
- slit
- liquid crystal
- extension
- crystal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係基於2008年10月28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8-277372號並主張其優先權,將其全部內容以參考的方式倂入本文。
本發明係關於相對於基板面實質平行地旋轉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的液晶顯示元件。
已知有使用橫向電場模式的液晶顯示元件。就此種類型而言,把液晶層設置在設有間隔而對向之一對基板間,液晶分子被配向成將其分子長軸朝一方向整列而與基板面實質地平行,在一對基板之相互對向之內面當中一方的基板內面設有相互絕緣以產生電場的像素電極與共通電極,該電場在與基板面實質地平行的面內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例如,薄膜電晶體被配置在每個以上下的掃瞄線及左右的資料線所包圍的區域,薄膜電晶體的控制電極被連接至掃瞄線,薄膜電晶體的輸入電極被連接至資料線,薄膜電晶體的輸出電極被連接至像素電極。資料線與像素電極被形成為排列在包含閘極絕緣膜的層間絕緣層上。共通電極係隔著其他的層間絕緣膜而被配置在像素電極與層間絕緣膜之上。在共通電極,設置有複數個狹縫,即開口在厚度方向上貫通。可將在各狹縫的緣部與無間隙狀的像素電極之間產生橫向電場的方式稱為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邊緣電場切換)方式。在FFS方式中,已知有下列構造:與掃瞄線及資料線平行地延長狹縫的構造;及相對於掃瞄線及資料線非平行的近似「ㄑ」字狀構造(JP2007-233317的第12圖及JP2005-107535)。後者,因為當在共通電極與像素電極之間施加電場時,該電場會在初期配向狀態下在相對於液晶的分子長軸斜向地交叉的方向上作用,所以具有整列液晶初期狀態的配向方向而使亮度均勻的作用;此外,因為後者為呈現出將1像素內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加以分割的多領域(multi-domain)之構造,為了進一步提升視角,所以近年來主要採用此構造。
上述非平行構造的液晶顯示元件,相對於以上下的掃瞄線及左右的資料線所包圍區域為概略矩形狀而言,由於狹縫並不是在行方向上平行的細長形狀而是「衣架狀」或「ㄑ」字狀,所以一旦將複數個狹縫排列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而設置在共通電極,則共通電極中便存在著不能設置「衣架狀」或「ㄑ」字形狀的開口部的區域。由於存在於該區域上,即殘留區域上的液晶分子難以受到在像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所產生之橫向電場的影響,所以不會對顯示有所貢獻。因此,有如下的問題:不但從液晶顯示元件的內側朝表側的光透過率低下,開口率亦低下。又,即使直線地形成狹縫,在不是平行於行方向及列方向地予以配置的情況下,亦有同樣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能提高每一像素的光透過率的液晶顯示元件。
本發明之一觀點係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複數個第1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切換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第2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與前述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前述第1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及第2狹縫,前述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相對於前述一邊所延伸的方向傾斜既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使對前述一邊的角度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上延伸;及彎曲部,係使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第2延長部連通,前述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平行;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2延長部平行,並係形成為與前述第3延長部分離。
本發明之其他觀點在於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複數個像素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薄膜電晶體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共通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與前述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前述像素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及第2狹縫,前述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相對於前述一邊所延伸的方向傾斜既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使對前述一邊的角度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上延伸;及彎曲部,係使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第2延長部連通,前述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平行;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2延長部平行,並係形成為與前述第3延長部分離。
本發明之其他觀點在於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複數個第1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切換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第2電極,係形成在前述第1基板作為與前述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前述第1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第2狹縫及第3狹縫,前述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相對於前述一邊所延伸的方向傾斜既定角度的方向上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使對前述一邊的角度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上延伸;及第1彎曲部,係使前述第1延長部與前述第2延長部連通,前述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前述第1延長部短;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前述第2延長部短,並係形成為與前述第3延長部分離,前述第3狹縫具有:第5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前述第1延長部短;第6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前述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前述第2延長部短;及第2彎曲部,係使前述第5延長部與前述第6延長部連通。
只要根據本發明,便能提高每個像素之光透過率。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及優點記載於下文,其一部分可由說明書內容顯而易知,其他部分則可藉由實施本發明而明瞭。本發明之目的及優點可藉由下述明示的器具及組合來實現且獲得。
倂入本說明書且構成其一部分之隨附圖式顯示本發明的數種態樣,連同圖式基於上述的一般說明及下述的實施形態的詳細說明來顯示本發明的原理。
第1圖至第3圖顯示第1實施形態,第1圖係液晶顯示元件的平面圖,第2圖係沿著第1圖的Ⅱ-Ⅱ線的剖面圖,第3圖係沿著第1圖的Ⅲ-Ⅲ線的剖面圖。
第1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元件,係包含以下而構成:一對基板1、2,係設有間隔而對向配置;液晶層3,係投入於該一對基板1、2之間,並將液晶分子的分子長軸在既定一方的方向上整列而配向成平行於基板面;複數條掃瞄線4,係在列方向上延伸而被設置在一對基板當中一方基板側(在圖示的情況為第1基板1側);複數條資料線5,係與複數條掃瞄線4交叉,在行方向上延伸而被設置在一對基板當中一方的基板側;複數個切換元件6,係各自設置在每個以上下的掃瞄線4及左右的資料線5所包圍的區域(稱此為「單位區域或顯示像素區域」);複數個像素電極7,係各自設置在每個區域,並係連接至對應的切換元件6;層間絕緣層8,係設置在複數個像素電極7、複數條資料線5及複數個切換元件6上;及共通電極9,係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液晶層3側。
在此,各切換元件6,係具有閘極電極(控制電極)6a、源極電極(輸入電極)6b及汲極電極(輸出電極)6c,並係設置在每個以上下的掃瞄線4及左右的資料線5所包圍的區域;閘極電極6a連接至對應的掃瞄線4,源極電極6b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5。切換元件6係採用例如薄膜電晶體(TFT)。
TFT6係由以下所構成:閘極絕緣膜6d,係以覆蓋被形成在一方之基板1上之閘極電極6a地覆蓋整面基板1的絕緣層10的一部分來構成;i型半導體層6e,係與閘極電極6a對向而配置在閘極絕緣膜6d上;蝕刻阻擋層6f,係保護i型半導體層6e的通道部;各歐姆接觸層6g、6h,係以n型半導體以對向成部分覆蓋蝕刻阻擋層6f的方式予以形成;源極電極6b,係形成在一方的歐姆接觸層6g上;及汲極電極6c,係形成在另一方的歐姆接觸層6h上。
各掃瞄線4,係連接至被配置在所對應之列的各TFT6中之閘極電極6a;各資料線5,係連接至被配置在所對應之行的各TFT中之源極電極6b。
像素電極7,係由ITO等透明性導電膜所構成。然後,在絕緣層10上,沿著對應於預定矩形形狀的形狀而予以形成在每個對應的單位區域,且以覆蓋TFT6之汲極電極6c的一部分之方式予以形成。又,像素電極7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5之延伸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之至少一邊7a、7b。
在一方的基板1側,以遍佈其整面而覆蓋複數個像素電極7、TFT6及資料線5的方式形成層間絕緣層8。將共通電極9形成在該層間絕緣層8上。又,亦可在TFT6的上方設置層間絕緣膜8。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係相互電性絕緣。
共通電極9係由ITO等透明性導電膜所構成。然後,具有:縱周緣部9a,係以隔著層間絕緣層8,覆蓋像素電極7之左右緣部7a、7b及資料線5而跨出至相鄰的單位區域之方式予以設置;橫周緣部9b,係同樣地以隔著層間絕緣層8,覆蓋像素電極7的上下緣部7c、7d及掃瞄線4而跨出至相鄰的單位區域之方式予以設置;及本體部9c,係同樣地隔著層間絕緣層8,覆蓋像素電極7。在本體部9c,如後述般,形成有:複數個第1狹縫17、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藉由在複數個第1狹縫17、第2狹縫18、第3狹縫19、縱周緣部9a及橫周緣部9b之各緣部與像素電極7之間施加電壓,產生用以控制液晶層3的液晶分子之配向方向的橫向電場。
針對共通電極9進一步詳細說明。在共通電極9中,形成有至少一個第1狹縫17、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如圖示,在共通電極9中,以予以相對於第1狹縫平行的方式,形成複數個具有與第1狹縫17相同形狀的其他狹縫。在以下的說明中,不需區別第1狹縫17與其他狹縫而以複數個第1狹縫17來說明。
在共通電極9中,形成有複數個第1狹縫17、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
複數個第1狹縫17之每一者,具有「衣架」形狀而沿著行方向予以設置,其每一者係設置成平行地排列在列方向上。即,複數個第1狹縫17係分別靠向右資料線5地具有1個彎曲部17a,以從該彎曲部17a傾斜向上地延伸之延長部17b、及從該彎曲部17a傾斜向下地延伸之延長部17c來予以構成。延長部17b、17c的各端部,係在其延長部17b、17c的一端、另一端側具有:以進一步傾斜的方式予以彎折而成的彎折部17d、17e。即,各第1狹縫17係非平行、傾斜於掃瞄線4及資料線5之任一者。
在此,從彎曲部17a傾斜向下地延伸之延長部17c,係以使對資料線5之延伸方向的角度成為相對於從彎曲部17a傾斜向上地延伸之延長部17b對稱的角度之方式予以形成。
又,從彎曲部17a傾斜向下地延伸之延長部17c,係以使其長度與從彎曲部17a傾斜向上地延伸之延長部17b成為相等之方式予以形成。
第2狹縫18,係形成在本體部9c中之未形成複數個第1狹縫17的區域,在圖示的例子為:複數個第1狹縫17當中最靠右之第1狹縫與靠右側的資料線5的本體部9c之右緣部之間。第2狹縫18,係由被相互分離的2個子狹縫所構成,2個子狹縫當中,一方係形成在一方的掃瞄線4側,在圖式中為上側的掃瞄線4側,另一方係形成在另一方的掃瞄線4側(在圖式中為下側的掃瞄線4側)。第2狹縫18具有第1狹縫17之一部分形狀,即與不包含第1狹縫17的彎曲部17a而包含彎折部17d、17e之延長部17b、17c相同形狀。即,第2狹縫18之任一者具有:不包含第1狹縫17中之彎曲部17a的形狀。2個子狹縫當中,一方的子狹縫係形成在一方的掃瞄線4側,以平面觀察延長部18b之一端側來說圖示中之上側掃瞄線4側係以逆時鐘旋轉方向彎曲,相對地,另一方的子狹縫係形成在另一方的掃瞄線4側,以平面觀察延長部18c之另一端側來說圖面中之下側掃瞄線4側係以順時鐘旋轉方向彎曲。
第3狹縫19,係形成在本體部9c中未形成複數個第1狹縫17的區域,在圖示的例子中,係複數個第1狹縫17中最靠左的第1狹縫17與靠左資料線5的本體部9c之左緣部之間。第3狹縫19具有:與第1狹縫17之一部分相同的形狀,即以彎曲部19a連結不含彎折部之延長部19b、19c的一部分所形成之形狀。即,第3狹縫19係形成為第1狹縫17的形狀中不含上下端部之彎折部17d、17e的形狀。
如此一來,在第1實施形態,尤其是,在本體部9c,在行方向上延伸之「衣架」形狀的第1狹縫17係形成為排列在列方向上,具有「衣架」形狀的一部分之兩端部形狀之第2狹縫18係形成在其右側,具有與第2狹縫18之各形狀不同的「衣架」形狀的一部分之第3狹縫19係形成在第1狹縫17的左側。
即,在共通電極9的本體部9c,形成有:複數個第1狹縫17,係分別具有衣架形狀;第2狹縫18,係包含第1狹縫17之上端部17d及下端部17e,具有與第1狹縫17之一部分相同的形狀;及第3狹縫19,係部分地包含與第1狹縫17之彎曲部位(彎曲部)17a相同形狀,未延伸至第1狹縫17之上下端部17b、17c的長度。
一旦將電壓施加至像素電極7與共通電極9之間,則由於在共通電極9形成有複數個第1狹縫17、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所以會在第1狹縫17、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之各間隙任一者產生橫方向的電場。藉由該些橫向電場,液晶層3的分子會在平面內旋轉。因此,不僅是位於複數個第1狹縫17上之液晶層3的分子,連位於第2狹縫18及第3狹縫19上之液晶層3的分子也會對顯示有所貢獻而達到透過率的改善。
又,如前述,像素電極7在與左右資料線5、5相同的平面上具有:沿著左右資料線5、5而直線地延伸的左右緣部7a、7b。
如第2及3圖所示,在一方的基板1側,在共通電極9及層間絕緣膜8上形成配向膜20,平行於基板面地配置液晶層3的液晶分子。另一方面,把偏光板21配置在另一方基板2的液晶層3側,在偏光板21之液晶層3側形成有配向膜。以能覆蓋偏光板21與基板2之間的既定區域,即形成有切換元件6的區域之方式形成遮光膜23,防止切換元件的錯誤動作。
在第1實施形態之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並不限於第1圖所示的情況,共通電極9亦可具有與圖示例子左右對稱之形狀。在此情況,第3狹縫19係形成在右資料線5與最靠右的第1狹縫17之間。以平面觀察,第2狹縫18係各自分離地形成在左資料線5與上掃瞄線4與最靠左的第1狹縫17之間、及左資料線5與下掃瞄線4與最靠左的第1狹縫17之間。此時,第2狹縫18、第3狹縫19各自皆有與第1圖所示圖案左右顛倒的形狀。
又,在圖示的例子,雖然是把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但是亦可將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對層間絕緣層8的上下關係顛倒過來,以將具有第1至第3狹縫之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無間隙狀的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之方式來進行。該情況,如顯示關於第2圖之變形例的剖面之第4圖般,藉由柱狀配線部7f來連接汲極電極6c及像素電極7。
第5圖係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平面圖。又,對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件賦予相同的符號。沿著第5圖Ⅱ-Ⅱ線的剖面圖、沿著第5圖Ⅲ-Ⅲ線的剖面圖分別與第2、3圖相同。
在第2實施形態中,與第1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於共通電極的狹縫圖案。即,在第2實施形態,有如下的相異點:共通電極9之中形成在本體部9c的複數個第1狹縫係形成為在行方向上延伸之「ㄑ」字形狀的狹縫。即,相異點為不具有第1圖中之彎折部。
複數個第1狹縫27係各自在行方向上延伸,具有概略「ㄑ」字形狀。即,複數個第1狹縫27係以彎曲部27a連結對行方向以不同角度延伸之第1延長部27b與第2延長部27c而成。換言之,在共通電極9之本體部9c,係在行方向之近似中央處彎曲而分別以既定角度對行方向傾斜之走向相異。因此,第1狹縫27係各自排列在列方向上而被設置在每個單位區域。
第2狹縫28,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形成在複數個第1狹縫27當中最靠右的第1狹縫27與本體部9c的右緣部之間。第2狹縫28係由相互分離的2個子狹縫所構成,2個子狹縫當中之一方28,係在一方的掃瞄線4側,具有如下形狀:不包含第1狹縫27中之彎曲部27a而包含第1延長部27b之前端部的形狀。2個子狹縫當中之另一方28,係在一方的掃瞄線4側成為如下形狀:不包含第1狹縫27中之彎曲部27a而包含第2延長部27c之前端部的形狀。
第3狹縫29,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形成在複數個第1狹縫27當中最靠左的第1狹縫27與本體部9c的左緣部之間。第3狹縫29成為:包含與第1狹縫27中之彎曲部27a相同的彎曲部29a而不包含第1延長部27b及第2延長部27c之前端部的形狀。
在此實施形態亦為一旦將電壓施加至像素電極7與共通電極9之間,則由於在共通電極9形成有複數個第1狹縫27、第2狹縫28及第3狹縫29,所以會在第1狹縫27、第2狹縫28及第3狹縫29之各間隙任一者產生橫方向的電場。藉由該些橫向電場,液晶層3的分子會在平面內旋轉。因此,不僅是位於複數個第1狹縫27上之液晶層3的分子,連位於第2狹縫28及第3狹縫29上之液晶層3的分子也會對顯示有所貢獻而達到透過率的改善。
在第2實施形態,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亦不限於第5圖所示的情況,共通電極9亦可具有與圖示例子左右對稱之形狀。在此情況,以平面觀察,第2狹縫28係分離地形成在左資料線5與上掃瞄線4與最靠左的第1狹縫27之間、及左資料線5與下掃瞄線4與最靠左的第1狹縫27之間。第3狹縫29係形成在右資料線5與最靠右的第1狹縫27之間。第2狹縫28、第3狹縫29成為與圖示圖案左右對稱。
又,在圖示的例子,雖然是把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但是亦可將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對層間絕緣層8的上下關係顛倒過來,以將具有第1至第3狹縫之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無間隙狀的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之方式來進行,就這點而言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在第1及第2實施形態,第1狹縫17、27亦各自在行方向上最長地延伸,形成第2狹縫18、28的各子狹縫比第1狹縫17、27都短,與第1狹縫17、27的上下端部同樣延伸至接近上下側的掃瞄線4,但是形成第2狹縫18、28的各子狹縫並未延伸至第1狹縫17、27各自的彎曲部17a、27a。相反地,第3狹縫19、29並未延伸至第1狹縫17、27各自的上下端部。這是為了將第2狹縫18、28及第3狹縫19、29設置在共通電極9之未設置複數個第1狹縫17、27的區域,而將該區域有效地活用。
針對第3實施形態加以說明。第3實施形態與第1及第2實施形態的相異點在於:設置在共通電極的狹縫圖案。因為其另一方面與第1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所以省略說明。
第6圖係關於第3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元件之平面圖。對於與第1及5圖相同者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與第1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共通電極9具有縱周緣部9a、橫周緣部9b及本體部9c。又,剖面的積層構造亦幾乎與第1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
在第3實施形態,在共通電極9的本體部9c形成有:第1狹縫30,係以複數對的第1開口部31與第2開口部32所構成;第2狹縫33;及第3狹縫35。
第1狹縫30係構成為:在每個單位區域,第1開口部31及第2開口部32,係分別在一方掃瞄線4與另一方掃瞄線4之間、在圖示為下側掃瞄線4與上側掃瞄線4之間,分別在列方向上延伸,而將其平行地予以形成。第1開口部31及第2開口部32皆為:一端部31a、32a位於一方的資料線,在圖示為右側的資料線5側,另一端部31b、32b位於另一方的資料線,在圖示為左側的資料線5側。第1開口部31,係以另一端部31b比一端部31a靠近另一方掃瞄線,在圖示為上側掃瞄線4側的方式,沿著掃瞄線4傾斜,在圖示為朝左上傾斜而延伸,相對地,第2開口部32,係以一端部32a比另一端部32b靠近另一方掃瞄線,在圖示為上側掃瞄線4側的方式,沿著掃瞄線4傾斜,在圖示為朝左下傾斜而延伸。複數個第1開口部31,係分別沿著一方及另一方資料線5依序連續地形成,複數個第2開口部32,係分別沿著一方及另一方資料線5依序連續地形成。
第2狹縫33成為一對,其中,一方33a係形成在複數個第1開口部31當中位於最靠近一方掃瞄線4側的第1開口部31與本體部9c的下緣部之間,即一方的掃瞄線側緣部,另一方33b係各自分離地形成在複數個第2開口部32當中位於最靠近另一方掃瞄線4側的第2開口部32與本體部9c的上緣部之間,即另一方的掃瞄線側緣部。一方的第2狹縫33a具有如下形狀:包含第1開口部31的一部分,即另一端部31b而不包含一端部31a。另一方的第2狹縫33b具有如下形狀:包含第2開口部32的一部分,即另一端部32b而不包含一端部32a。
第3狹縫35係形成在:沿著一方及另一方資料線5所依序連續地形成之複數個第1開口部31當中最靠近第2開口部32的第1開口部31、與沿著一方及另一方資料線5所依序連續地形成之複數個第2開口部32當中最靠近第1開口部31的第2開口部32之間。第3狹縫35在一方資料線5側具有分開的2個端部35a、35b,從一方端部35a沿著列方向、與第1開口部31平行地延伸,從另一方端部35b沿著列方向、與第2開口部32平行地延伸,在各端部35a、35b的相反側的各個部位35c彼此在遠離一方及另一方資料線5的位置連接在一起。
複數個第1狹縫30之每一者列方向的寬度比一對第2狹縫33之每一者列方向的寬度長,在圖示的例子中,形成一對第2狹縫的任一者,雖然延伸至左資料線5附近,但不會延伸至右資料線5附近。第3狹縫35在圖示的例子中,係形成在右資料線5側,具有V字狀的形狀。
在第3實施形態,亦在未形成複數個第1狹縫30的區域,形成有第2狹縫33及第3狹縫35。因此,在複數個第1狹縫30、第2狹縫33及第3狹縫35的各間隙,任一者與像素電極7之間產生橫方向的電場。藉由該等電場,液晶層3的分子會在平面內旋轉,所以不只是位於複數個第1狹縫30上的液晶層3的分子,連位於第2狹縫33及第3狹縫35上的液晶層3的分子也能對顯示有所貢獻,達到改善透過率。
在第3實施形態,像素電極7與共通電極9,不只是第6圖所示的情況,共通電極9亦可具有與圖示之例子左右對稱的開口圖案。此情況,第3狹縫35係形成在:左資料線5、與第1狹縫30當中對向的第1開口部31及第2開口部32之間。以平面觀察,第2狹縫33係分別形成在:右資料線5、與下掃瞄線4、與最靠下的第1狹縫30即第1開口部31之間,及右資料線5、與上掃瞄線4、與最靠上的第1狹縫30即第2開口部32之間。
又,在圖示的例子,雖然是把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但是亦可將像素電極7及共通電極9對層間絕緣層8的上下關係顛倒過來,以將具有第1至第3狹縫之像素電極7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上側,將無間隙狀的共通電極9設置在層間絕緣層8的下側之方式來進行,在這方面是與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相同。
雖然以上說明數個實施形態,但是圖示的像素電極7的開口圖案,尤其是第1狹縫的數目是任意的,此取決於相鄰的掃瞄線4及資料線5的間隔等,並不限定於圖示者。
例如,在第1圖所示之實施形態中,亦可將像素電極7形成為在下側掃瞄線4上伸出。
1...第1基板(基板)
2...第2基板(基板)
3...液晶層
4...掃瞄線
5...資料線
6...切換元件(TFT)
6a...閘極電極
6b...源極電極
6c...汲極電極
6d...閘極絕緣膜
6e...i型半導體層
6f...蝕刻阻擋層
6g、6h...歐姆接觸層
7...像素電極
7a、7b...左右緣部
7c、7d...上下緣部
7f...柱狀配線部
8...層間絕緣層
9...共通電極
9a...縱周緣部
9b...橫周緣部
9c...本體部
10...絕緣層
17...第1狹縫
17a...彎曲部
17b...延長部
17c...延長部
17d...彎折部
17e...彎折部
18...第2狹縫
18b...延長部
18c...延長部
19...第3狹縫
19a...彎曲部
19b...延長部
19c...延長部
20...配向膜
21...偏光板
22...配向膜
23...遮光膜
27...第1狹縫
27a...彎曲部
27b...第1延長部
27c...第2延長部
28...第2狹縫
29...第3狹縫
29a...彎曲部
30...第1狹縫
31...第1開口部
31a...一端部
31b...另一端部
32...第2開口部
32a...一端部
32b...另一端部
33...第2狹縫
33a...一方的第2狹縫
33b...另一方的第2狹縫
35...第3狹縫
35a...一方端部
35b...另一方端部
35c...部位
第1圖係關於第1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平面圖。
第2圖係沿著第1圖的Ⅱ-Ⅱ線的剖面圖。
第3圖係沿著第1圖的Ⅲ-Ⅲ線的剖面圖。
第4圖係關於第2圖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5圖係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元件的平面圖。
第6圖係關於第3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元件之平面圖。
4...掃瞄線
5...資料線
6a...閘極電極
6b...源極電極
6c...汲極電極
6e...i型半導體層
7...像素電極
7a、7b...左右緣部
7c、7d...上下緣部
9...共通電極
17...第1狹縫
17a...彎曲部
17b...延長部
17c...延長部
17d...彎折部
17e...彎折部
18...第2狹縫
18b...延長部
18c...延長部
19...第3狹縫
19a...彎曲部
19b...延長部
19c...延長部
Claims (20)
-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第1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切換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第2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與該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該第1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第2狹縫及第3狹縫,該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對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以既定角度傾斜的方向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相對於該一邊的角度會成為與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之該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延伸;及第1彎曲部,係使該第1延長部與該第2延長部連通,該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並形成為與該第3延長部分離,該第3延長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在整個該第3延長部上是固定的,該第3延長部的長度比該第1延長部的長度短,該第4延長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在整個該第4延長部上是固定的,該第4延長部的長度比該第2延長部的長度短, 該第3狹縫具有:第5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1延長部短;第6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2延長部短;及第2彎曲部,係使該第5延長部與該第6延長部連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2電極係以成為相對於該第1狹縫平行的方式,形成有複數個與該第1狹縫相同形狀的其他狹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形成為與該第1狹縫相同形狀的該其他狹縫,係形成在與該第1電極重疊的區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形成為與該第1狹縫相同形狀的該其他狹縫,係配置在相對於該第1狹縫而與形成有該第2狹縫之側不同的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具備在相對於該資料線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同時連接至該切換元件的掃瞄線,該第1狹縫之該第1延長部,係形成在比該第2延長部更靠該掃瞄線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具備在相對於該資料線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同時連接至該切換元件的掃瞄線,該第2狹縫之該第3延長部,係形成在比該第4延長部更靠該掃瞄線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電 極,係以不與該資料線重疊的方式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該第1層與該第2層之間形成絕緣膜作為第3層,使該第1電極與該第2電極相互地電性絕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2層係配置在比該第1層更靠該液晶層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電極及該第2電極係分別由ITO所構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電極係形成在每個對應的顯示像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延長部的長度與該第2延長部的長度相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3延長部的長度與該第4延長部的長度相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狹縫之該第1延長部的長度比在該第2狹縫之該第3延長部的長度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延長部、該彎曲部、與該第2延長部係串聯地連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藉由對施加在各個該第1電極與該第2電極之間之電壓進行控制,該液晶層之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會發生變化。
-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 像素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薄膜電晶體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共通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與該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該像素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第2狹縫及第3狹縫,該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以既定角度傾斜的方向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相對於該一邊的角度會成為與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之該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延伸;及第1彎曲部,係使該第1延長部與該第2延長部連通,該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並形成為與該第3延長部分離,該第3延長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在整個該第3延長部上是固定的,該第3延長部的長度比該第1延長部的長度短,該第4延長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在整個該第4延長部上是固定的,該第4延長部的長度比該第2延長部的長度短,該第3狹縫具有:第5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1延長部短;第6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2延長部短; 及第2彎曲部,係使該第5延長部與該第6延長部連通。
-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具備:液晶層,係配置在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第1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第1層,各自具有在相對於資料線所延伸之方向為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一邊,透過對應的切換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資料線;及第2電極,係形成在該第1基板作為與該第1層不同的第2層,在與該第1電極重疊的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形成第1狹縫、第2狹縫及第3狹縫,該第1狹縫具有:第1延長部,係在相對於該一邊所延伸的方向以既定角度傾斜的方向延伸;第2延長部,係在相對於該一邊的角度會成為與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之該既定角度對稱的角度之方向延伸;及第1彎曲部,係使該第1延長部與該第2延長部連通,該第2狹縫具有:第3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1延長部短;及第4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2延長部短,並形成為與該第3延長部分離,該第3狹縫具有:第5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1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1延長部短;第6延長部,係形成為相對於該第2延長部平行且比該第2延長部短;及第2彎曲部,係使該第5延長部與該第6延長部連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該第1狹 縫係配置在該第2狹縫與該第3狹縫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具備在相對於該資料線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同時各自連接至對應的切換元件之掃瞄線,該第3狹縫的每一者具有形成在比該第6延長部更靠該掃瞄線側的該第5延長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77372A JP5054656B2 (ja) | 2008-10-28 | 2008-10-28 | 液晶表示素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27205A TW201027205A (en) | 2010-07-16 |
TWI457669B true TWI457669B (zh) | 2014-10-21 |
Family
ID=4211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36257A TWI457669B (zh) | 2008-10-28 | 2009-10-27 | 液晶顯示元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74656B2 (zh) |
JP (1) | JP5054656B2 (zh) |
KR (1) | KR20100047129A (zh) |
CN (1) | CN101726908A (zh) |
TW (1) | TWI4576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04081B2 (en) | 2009-12-18 | 2014-08-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electrode having opening over thin film transistor |
KR20120065151A (ko) * | 2010-12-10 | 2012-06-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2566157B (zh) * | 2010-12-16 | 2014-10-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
KR101939782B1 (ko) * | 2011-09-07 | 2019-01-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3489892B (zh) * | 2013-09-25 | 2016-04-13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KR102242084B1 (ko) * | 2014-09-16 | 2021-04-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 표시 장치 |
CN104483788B (zh) * | 2014-10-10 | 2018-04-10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4407476B (zh) * | 2014-12-23 | 2017-11-1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TWI561890B (en) * | 2015-08-10 | 2016-12-11 | Au Optronics Corp | Pixel array, display panel and curved display panel |
JP6968710B2 (ja) * | 2018-01-11 | 2021-11-1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TWI661256B (zh) * | 2018-03-26 | 2019-06-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 |
CN111610677A (zh) * | 2020-06-28 | 2020-09-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7642692A (zh) * | 2022-06-30 | 2024-03-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43881A (en) * | 2006-05-19 | 2007-12-01 | Au Optronics Corp |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US20080007666A1 (en) * | 2006-07-07 | 2008-01-10 | Shintaro Takeda | Optically isotropic 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CN101165575A (zh) * | 2006-09-27 | 2008-04-23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横电场控制型的液晶显示元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87325B1 (ko) * | 1999-09-07 | 2009-03-06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0653474B1 (ko) * | 2003-09-26 | 2006-12-04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액정표시장치 |
JP4627148B2 (ja) * | 2004-04-09 | 2011-02-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JP4946135B2 (ja) | 2006-01-31 | 2012-06-0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JP4940034B2 (ja) * | 2006-07-07 | 2012-05-30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光学的に等方性を有する液晶材料、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EP2071394B1 (en) * | 2006-09-27 | 2011-10-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JP4475303B2 (ja) * | 2007-08-17 | 2010-06-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4613973B2 (ja) * | 2008-03-26 | 2011-01-19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JP5239495B2 (ja) * | 2008-05-12 | 2013-07-17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
JP5513751B2 (ja) * | 2008-09-29 | 2014-06-0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2008
- 2008-10-28 JP JP2008277372A patent/JP5054656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10-16 KR KR1020090098522A patent/KR2010004712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10-19 US US12/581,165 patent/US8174656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0-23 CN CN200910207283A patent/CN101726908A/zh active Pending
- 2009-10-27 TW TW098136257A patent/TWI45766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43881A (en) * | 2006-05-19 | 2007-12-01 | Au Optronics Corp |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US20080007666A1 (en) * | 2006-07-07 | 2008-01-10 | Shintaro Takeda | Optically isotropic 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CN101165575A (zh) * | 2006-09-27 | 2008-04-23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横电场控制型的液晶显示元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103360A1 (en) | 2010-04-29 |
JP5054656B2 (ja) | 2012-10-24 |
JP2010107595A (ja) | 2010-05-13 |
KR20100047129A (ko) | 2010-05-07 |
TW201027205A (en) | 2010-07-16 |
US8174656B2 (en) | 2012-05-08 |
CN101726908A (zh) | 2010-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57669B (zh) | 液晶顯示元件 | |
TWI413836B (zh) | 液晶顯示元件 | |
US1028178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arge holding capacitance in the pixel | |
KR102105285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6116220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TWI567461B (zh) | 畫素結構以及包括此畫素結構的液晶顯示器 | |
JP5239495B2 (ja)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300885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2211598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1784447B1 (ko) |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 |
KR102422555B1 (ko) | 표시장치 | |
JP2009192883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130037961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20130018057A (ko) |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 |
KR20170041929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20120116715A (ko) |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 |
US870498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5223904B2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KR20160058596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5557203B2 (ja) |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365290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KR101810552B1 (ko) |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 |
US2016021656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970801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어레이 기판 | |
KR20060031946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