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073B - 牆壁開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牆壁開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9073B
TWI449073B TW099129727A TW99129727A TWI449073B TW I449073 B TWI449073 B TW I449073B TW 099129727 A TW099129727 A TW 099129727A TW 99129727 A TW99129727 A TW 99129727A TW I449073 B TWI449073 B TW I4490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device
wiring
wall switch
bracke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5611A (en
Inventor
Yukio Ishid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TW201115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5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0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74Actuation by finger touc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017/9602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Description

牆壁開關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備偵測觸摸(touch)操作的觸摸感測器(touch sensor)用電極的牆壁開關(switch)裝置。
先前,例如在辦公室(office)或店鋪等的設施中,有一種照明控制系統(system),其將該設施內所設置的多個照明裝置分配為每層(floor)、每個區域(area)等的多個照明組(group),以統一控制、監視及管理各照明組內的照明裝置。
此種照明控制系統中,在控制整個系統的主操作面板上,經由傳輸線而連接著多個終端器、牆壁開關裝置等,所述多個終端器利用來自主操作面板的指令來控制多個照明裝置的開關(on/off)或調光等的照明控制狀態,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用來手動操作照明裝置的照明控制狀態。
牆壁開關裝置具備牆壁安裝用的支架(support)及安裝在該支架上的開關本體等。支架是用於一般的配線器具的安裝,在該支架的上下設有牆壁安裝用的一對安裝孔,在所述一對安裝孔之間且在中央處形成有配線器具的三模塊尺寸(module size)的開口部。並且,在各個安裝孔內,插入作為固定件的螺絲,並將這些螺絲予以緊固,從而將支架固定於牆壁上。而且,在開關本體上,設有嵌合於支架中央的開口部而安裝的操作部,面臨該操作部的前表面即操作面而配置有由多個機械式開關構成的多個開關部。
並且,構成為:預先與牆壁開關裝置的每個開關部對應地分配設定著照明裝置的照明組的終端器,通過操作該開關部,將與開關部的操作相應的信號從開關本體傳輸至主操作面板,由收到該信號的主操作面板經由預先分配設定的照明組的終端器來控制照明裝置的照明控制狀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3047333號公報(第3-4頁,第1-5圖)
然而,上述的開關裝置中,開關本體的操作部的大小受到支架中央的開口部的大小所限制,因此當操作部中配置的開關部的數量多時,存在各開關部的面積將變小,從而難以操作開關部的問題。而且,由於對操作部使用機械開關,因此還存在易發生故障的問題。
因此,近年來有一種結構,其使用靜電容式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來取代開關部,將在前表面側具有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的板狀的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可開閉地設置著。通過設為此種結構,能夠獲得大的操作面,因此操作性良好,且難以發生故障。
然而,在此種結構的情況下,在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該操作部的背面側將接近或接觸支架的前表面,因此存在下述問題: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有可能會將因用於安裝該支架的螺絲等造成的靜電容變化誤偵測為觸摸操作。
關於此點,例如也可以考慮通過增大操作部的厚度來使觸摸感測器用電極與螺絲隔離,然而在設為此種結構的情況下,開關裝置的厚度會過度增加而導致其從牆壁面的突出量變大,因此在設計性等方面不佳。
本發明是有鑒於此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高一種牆壁開關裝置,能夠有效地抑制觸摸感測器用電極的誤偵測,而不會使厚度過度增大。
第1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包括:支架,具備用於通過固定件來安裝於被固定部的安裝孔;板狀的操作部,為覆蓋包含安裝孔的支架的前側的大小,且相對於支架的前側而可開閉地設置著,且在可從前側進行操作的位置處具備用來偵測觸摸操作的靜電容式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控制電路部,設於支架上,可將與由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所偵測到的操作部的觸摸操作對應的信號傳輸至外部;以及空氣層劃分凹部,設於操作部的後側,在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在固定件的端部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側之間劃分出空氣層。
支架例如可安裝於設置在牆壁面上的作為被安裝部的配線盒(box)等中,通常在上下設有一對安裝孔,但並不限於此。
作為固定件,例如較佳為使用端部為平坦狀的平頭螺絲等,也可以使用端部呈球面狀突出的圓頭螺絲或傘頭(truss)螺絲等。
操作部例如通過使薄膜狀的可撓性(flexible)配線基板等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介在於一對板體間等,而整體上形成為板狀。
對於操作部的開閉,除了通過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能夠以軸為支點來轉動以進行開閉的構造以外,也可以使用通過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裝卸以進行開閉的構造等。
在控制電路部中,也可以配置例如通過開放操作部而露出的設定器連接用的連接器(connector)。通過連接該設定器與連接器,可設定操作部與功能的關係等。
空氣層劃分凹部既可以凹設於操作部的後側,也可以從操作部的後側貫穿到前側而設置著。進而,空氣層劃分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作為空洞部而設置於操作部的後側。
第2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是根據第1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空氣層劃分凹部包括:避讓凹部,防止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與固定件的端部側的干渉;以及多個空氣層用凹部,以比固定件的端部側更窄的寬度而設在該避讓凹部內。
避讓凹部例如是以比支架的安裝孔更大的寬度尺寸來設置。
空氣層用凹部例如在避讓凹部的底部形成為鋸齒狀。該空氣層用凹部的寬度尺寸若設成相對較大,這樣空氣層就會變得相對較大,因此較佳。
另外,空氣層用凹部與避讓凹部既可以彼此連通,也可以經由壁部而分離。
第3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是根據第1技術方案或第2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控制電路部具備在驅動時靜電容發生變化的電容變化部,且所述牆壁開關裝置包括:配線,在支架內部來電性連接控制電路部與操作部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以及限制部,限制該配線的位置,以使該配線與控制電路部的電容變化部隔離。
電容變化部例如是在點燈/熄燈的切換時電容發生變化的顯示用的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等,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是控制電路部中的、在驅動時成為高電壓的部分或者流動有高頻信號的部分等。
配線例如使用薄膜(film)狀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等。
限制部可設為任何構成,只要能夠使配線相對於電容變化部而隔離即可。
第4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是根據第3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限制部具有插通於控制電路部的一部分而突出並與配線接觸的凸條(rib)。
限制部具有凸條,例如是指既可以是限制部就是凸條本身的構成,也可以是限制部的一部分為凸條的構成。
第5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是根據第3技術方案或第4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限制部具有在支架內部以規定狀態來固定配線的固定構件。
限制部具有固定構件,例如是指既可以是限制部就是固定構件本身的構成,也可以是限制部的一部分為固定構件的構成。
第6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是根據第3技術方案至第5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控制電路部包括:信號系統電路,位於電容變化部的一側,且經由配線而電性連接於操作部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並生成與經由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所偵測到的觸摸操作對應的操作信號;以及傳輸系統電路,位於電容變化部的另一側,對由信號系統電路所生成的操作信號進行處理,並傳輸至外部。
信號系統電路例如成為下述電路結構,即:其具備微電腦(micro computer)等,電壓相對較低,且電容變化相對較少。
傳輸系統電路例如成為下述電路結構,即:其連接於收發以雙向(±24 V)的時分多路複用信號所表示的資料(data)或者進行以太網(Ethernet)(註冊商標)或電力線通信等的傳輸線,電壓相對較高,且電容變化相對較大。
【發明的效果】
根據第1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在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在固定件的端部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側之間通過空氣層劃分凹部而劃分出空氣層,由此,能夠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針對固定件的感度得到下降,能夠有效地抑制因固定件引起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的誤偵測,而不會使操作部等的厚度過度增大。
根據第2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除了第1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效果以外,通過以比固定件的端部側更寬的寬度來設置避讓凹部,該避讓凹部防止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與固定件的端部側的干渉,且在該避讓凹部內,以比固定件的端部側更窄的寬度來設置多個空氣層用凹部,從而例如即使在固定件的端部側相對於支架的安裝孔而稍許浮動的狀態等下,也能夠利用避讓凹部來避免與固定件的端部側的干渉,並且能夠利用空氣層用凹部而在固定件的端部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側之間確實地劃分出空氣層。
根據第3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除了第1技術方案或第2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效果以外,通過設置用於限制配線的位置以使該配線與控制電路部的電容變化部隔離的限制部,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將難以經由配線而偵測到伴隨電容變化部的驅動所產生的靜電容變化,從而能夠有效地抑制因電容變化部中的靜電容變化引起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的誤偵測。
根據第4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除了第3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效果以外,使插通於控制電路部的一部分而突出的凸條接觸配線,能夠利用該凸條來使配線相對於電容變化部而確實地隔離。
根據第5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除了第3技術方案或第4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效果以外,在支架內部通過固定構件而以規定狀態來固定配線,能夠使配線相對於電容變化部而確實地隔離。
根據第6技術方案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除了第3技術方案至第5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效果以外,通過在控制電路部的電容變化部的一側配置與配線電性連接的信號系統電路,並在控制電路部的電容變化部的另一側配置傳輸系統電路,可使配線相對於電容變化較信號系統電路大的傳輸系統電路而隔離,能夠有效地抑制因該傳輸系統電路中的靜電容變化引起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的誤偵測。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
圖1至圖6表示第1實施方式,圖1是將牆壁開關裝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圖,圖2是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的背面圖,圖3是牆壁開關裝置的分解狀態的立體圖,圖4是將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關閉的狀態的剖面圖,圖5是將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開放的狀態的剖面圖,圖6是使用牆壁開關裝置的照明控制系統的構成圖。
如圖6所示,作為負載控制系統的照明控制系統11例如是在辦公室或店鋪等的設施中針對每層或每個區域等的多個照明組中的每一組來控制照明,其具有作為中央控制裝置的主操作面板12,該主操作面板12設置在設施的管理室等中來控制整個系統,在該主操作面板12上,經由雙線的傳輸線13而可彼此傳輸信號地連接著多個終端器15及多個牆壁開關裝置16等,所述多個終端器15利用來自主操作面板12的指令來控制作為多個負載的照明裝置14的開閉(on/off)或調光等的照明控制狀態,所述多個牆壁開關裝置16手動操作照明裝置14的照明控制狀態。
傳輸線13例如收發以雙向(±24 V)的時分多路複用信號表示的資料,或者進行以太網(注冊商標)或電力線通信等。
各終端器15分別具有固有的地址(address),可使用該地址來進行一種與主操作面板12之間傳輸的信號的發送及接收。
在多個照明組的每一組中,預先經由各終端器15來分配多個照明裝置14,並設定註冊到主操作面板12中。該照明組的分配等例如可通過連接於牆壁開關裝置16的設定器17來任意地設定。
牆壁開關裝置16具有固有的地址,可手動操作每個照明組的照明裝置14的照明控制狀態。另外,以下,只要未特別說明,上下左右方向便設為從牆壁開關裝置16的正面側觀察時的方向。
並且,雖未圖示,但牆壁開關裝置16是構成為,穿過牆壁面材料上所設的設置孔,螺固於牆壁面材料的內側所設置的作為被安裝部的配線盒而設置著。
該牆壁開關裝置16如圖1至圖5所示,具備螺固於配線盒的牆壁安裝用的支架21、安裝於該支架21的後表面側的蓋體(cover)22、配置於支架21的前表面側的操作部23、配置于蓋體22的內側的作為控制電路部的控制基板24、覆蓋設置孔而安裝於支架21上的未圖示的轉接器(adapter)及作為裝飾框的面板(plate)。
支架21例如由具有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材料而一體成形,且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較長的平板狀的前表面部28,在該前表面部28的上下端部,形成有用於通過作為固定件的螺絲S而螺固於配線盒的一對安裝孔29,並且在這些安裝孔29更外側,形成有用來螺固該轉接器的一對固定孔30,在該轉接器上安裝有面板。此處,螺絲S一體地具備長條狀的公螺絲部即軸部Sa以及形成於該軸部Sa的端部且寬度尺寸大於該軸部Sa的頭部Sb。作為該螺絲S,優選頭部Sb為平坦狀的平頭螺絲,但也可以是例如頭部Sb呈球面狀突出的圓頭螺絲或者傘頭螺絲等。
在前表面部28的一側即右側的上下端部,突出設置著具有支撐孔31的支撐部32,該支撐孔31可轉動地支撐相對於支架21的前表面而開閉的操作部23。而且,在前表面部28的右側緣部,形成有為了防止與轉動的操作部23的右側緣的干渉而避讓的凹曲面狀的轉動容許部33。上下的支撐部32的位置位於上下的安裝孔29的位置(孔中心位置)的上下方向更外側。
而且,在前表面部28上,在中央稍左側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而並列形成有多個顯示用孔34,在左下側位置形成有插入孔35,在左側緣部形成有操作部23的卡止用的卡止凹部36,而且,在轉動容許部33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形成有配線孔37。在該配線孔37的緣部,形成有朝該配線孔37的前表面側突出的配線按壓部38,並且形成有朝配線孔37的後方區域突出的配線支撐部39。
在支架21的後表面,突出形成有組合著蓋體22的四邊形狀的框部40,從該框部40突出設置有對所組合的蓋體22進行卡止的多個卡止爪41。進而,在支架21的後表面,雖未圖示,但形成有加強筋。
另外,支架21優選具有規定以上的厚度,以使得不會因螺絲S的緊固而發生變形。
而且,蓋體22也被稱作主體(body),例如是由具有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材料而一體成形為前表面開口的箱狀,於周邊部上,形成有向支架21的框部40的內側嵌入的多個卡合片43以及讓支架21的各卡止爪41嵌入並卡止的多個被卡止部44。在蓋體22的後表面,形成有配置著連接傳輸線13的未圖示的端子的一對端子配置孔45,並且,朝向前方而突出形成有作為限制部的凸條46。
而且,操作部23形成為覆蓋支架21的包含上下安裝孔29的前表面部28的大致整體的大小,其具備作為板體的後表面板49、作為板體的前表面板50、及被夾入這些後表面板49與前表面板50之間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且整體上形成為板狀。
後表面板49例如由具有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上下方向較長的平板狀,在右側上下端面,形成有支架21的上下的支撐部32所嵌入的切口部53,在這些切口部53內,突出形成有可轉動地嵌入至支撐部32的支撐孔31的軸部54。而且,在後表面板49的前表面右側區域,形成有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通過未圖示的雙面膠帶而貼附的電極安裝面55,在該電極安裝面55的右側方,沿上下方向呈長條狀而形成有配線孔部56。進而,在後表面板49的前表面左側區域,與支架21的各顯示用孔34對應地形成有多個顯示用孔57,並且形成有配置著未圖示的銘牌(name plate)的銘牌安裝槽58。銘牌安裝槽58朝向後表面板49的左側面開口,可從左方向而在後表面板49的銘牌安裝槽58與前表面板50之間裝卸銘牌。
而且,在成為操作部23的後側的後表面板49的後表面的左側(圖2中的右側)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朝向後方而突出形成有以嵌入至支架21的卡止凹部36的方式而將操作部23卡止於支架21的卡止爪部59。進而,在後表面板49的後表面的上下端部附近分別形成有空氣層劃分凹部60。
上下的空氣層劃分凹部60形成於在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關閉的狀態下,與上下的安裝孔29分別相對的位置上。而且,這些空氣層劃分凹部60分別具備正面觀察呈四邊形狀的避讓凹部60a以及形成於該避讓凹部60a的底部且正面觀察呈圓形狀的多個空氣層用凹部60b。
避讓凹部60a形成為,正面觀察時寬度尺寸及上下尺寸大於安裝孔29及螺絲S的頭部Sb。即,該避讓凹部60a如圖1的實線所示,在將螺絲S充分緊固而將頭部Sb嵌合于安裝孔29的狀態下,在與該頭部Sb側之間形成空氣層A,且如圖1的虛線L所示,當螺絲S的緊固不夠充分時等而頭部Sb從安裝孔29浮起的狀態下,該頭部Sb側可插入內部。
空氣層用凹部60b彼此大致等間隔地隔離而配置成鋸齒狀,且分別以比螺絲S的頭部Sb的寬度更窄的寬度尺寸而形成。即,構成為,螺絲S的頭部Sb無法插入這些空氣層用凹部60b內。因此,這些空氣層用凹部60b構成為,在螺絲S的頭部Sb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側之間劃分出空氣層A。此處,該空氣層A越大,則能夠使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側的感度相對地下降得越大,因此,空氣層用凹部60b優選使寬度尺寸相對較大,以使得空氣層A的寬度尺寸相對較大。即,空氣層用凹部60b可設為任意形狀,只要是在寬度窄於螺絲S的頭部Sb的範圍內採用盡可能大的寬度尺寸的形狀即可,但優選空氣層用凹部60b是規則地形成,以使得空氣層A的寬度不會與螺絲S的頭部Sb的相對位置相應地不同。另外,空氣層用凹部60b也可以貫穿避讓凹部60a的底部而形成。
而且,前表面板50由透明且具有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材料而形成為上下方向較長的平板狀,且分別通過例如絲網印刷,而在後表面右側區域,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多個例如4個開關部61的區域,在後表面左側區域,在各開關部61的側部位置形成有銘(name)部62的區域。對於各銘部62,在配置於後表面板49之間的銘牌以及後表面板49的各顯示用孔57的位置處,不實施絲網印刷而為透明,以可透視銘牌等。
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使用靜電容式的觸摸感測器方式,由薄膜狀的可撓性配線基板(FPC)63構成,且具有電極部64及作為配線的配線部65,所述電極部64配置於後表面板49的電極安裝面55上,所述配線部65從該電極部64的右緣部中央延伸設置著且為連接於控制基板24的可撓性配線體。
在電極部64上,沿上下方向並列配置著用來觸摸操作偵測的多個電極66。電極66的數量例如為12個,若開關部61為4個,則對每個開關部61各分配有3個電極66。利用這些電極66來偵測來自前表面板50的前側的觸摸操作。因此,前表面板50的前表面構成為前表面操作面67。而且,電極部64通過雙面膠帶而分別安裝於後表面板49及前表面板50,並保持為後表面板49與前表面板50經由這些電極部64及雙面膠帶而一體化的狀態。
配線部65構成可撓性配線基板63的一部分,且在該配線部65的前端,設有電性連接於控制基板24的連接器69。該配線部65配置於後表面板49的配線孔部56內,並且,連接器69及配線部65插通於支架21的配線孔37,連接器69連接於控制基板24。另外,如圖4及圖5所示,在裝配狀態下,配線部65在支架21與控制基板24之間以彎曲的方式被收納,並可對應於操作部23的開閉而構成,且,該彎曲的部分65a通過抵接於凸條46,而使朝向圖4及圖5中的左側的移動(變形)受到限制。
而且,控制基板24可收容于蓋體22內,在前表面,配置有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連接器69所電性連接的連接器73、從支架21的插入孔35插入的設定器17的栓塞(plug)所電性連接的設定器連接用的連接器74、沿著上下方向而呈一直線狀依次配置且插入配置於支架21的各顯示用孔34內的作為電容變化部的表示用的多個LED75、以及作為控制‧處理用的運算部的微電腦76等,在控制基板24的後表面,配設有連接傳輸線13的未圖示的端子。其他電子設備為了便於觀察而省略。進而,在控制基板24上,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形成有讓蓋體22的凸條46的前端側從後側插通而突出到前側的插通孔77。
控制基板24上,偏向LED75的一側即右側而形成有經由連接器73而電性連接於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信號系統電路78,偏向LED75的另一側即左側而形成有經由端子而電性連接於傳輸線13(圖6)的傳輸系統電路79。
信號系統電路78具有連接器73及微電腦76等,且具備下述功能:生成與由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所偵測到的操作部23的觸摸操作對應的操作信號,並且接收從主操作面板12(圖6)傳輸來的自身的地址的信號且進行控制。
傳輸系統電路79具有連接器74等,且具備下述功能:將由信號系統電路78所生成的操作信號與地址一同經由傳輸線13而傳輸至主操作面板12。
LED75在驅動時,即,在點燈/熄燈的切換時等,電容會發生變化。
而且,未圖示的面板形成為四邊形框狀,在中央區域,形成有可開閉地配置操作部的開口部。
這樣,在對牆壁開關裝置16進行施工時,將引入至牆壁面材料上所設的配線盒內的傳輸線13連接于蓋體22的後表面側所配置的端子,將蓋體22從牆壁面材料的設置孔插入配線盒,使支架21的上下部接觸牆壁面材料的前表面,穿過將操作部23開放而露出的安裝孔29、29,將螺絲S、S的軸部Sa、Sa螺入至配線盒並予以固定。從而將面板覆蓋安裝於支架21上。
從將操作部23開放而露出的支架21的插入孔35,將設定器17的栓塞連接於控制基板24的連接器74,利用設定器17來進行各種設定。作為設定項目,例如包括針對各開關部61所分配的可撓性配線基板63的電極66的分配數量、各開關部61的地址設定、照明組與各開關部61的分配等。
設定器17的設定完成後,操作部23關閉且設為通常的使用狀態。
並且,通過對牆壁開關裝置16的操作部23的某個開關部61進行觸摸操作,由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來偵測該觸摸操作,將該操作信號通過控制基板24的信號系統電路78來進行處理後,經由傳輸系統電路79而與開關部61的地址一同傳輸至主操作面板12。主操作面板12接收來自壁開關裝置16的各種信號,將信號與地址一同傳輸至預先設定的組的終端器15,通過該組的終端器15來進行照明裝置14的例如點燈、熄燈或者調光等的照明控制狀態。即,能夠變更由牆壁開關裝置16的手動操作所選擇的組的照明裝置14的照明控制狀態。牆壁開關裝置16的手動操作狀態或者組的照明裝置14的照明控制狀態通過LED75的點燈或熄燈等來顯示。
而且,例如在為了進行設定操作而開閉操作部23時等,在使該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關閉時,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會接近其他構造零件,由此可能會誤檢測為觸摸操作。為了減少此種誤偵測,信號系統電路78例如在非常短的規定的固定時間,或者在由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大致同時偵測到多個輸入操作時,識別為異常(誤偵測)而解除偵測狀態。
以此方式構成的牆壁開關裝置16將操作部23設為具有偵測前表面操作面67的觸摸操作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觸摸感測器方式,因此與機械式開關相比,也能夠減少故障的發生,進而,將操作部23設為覆蓋包含上下一對安裝孔29的支架21的前表面的大小,因此與先前相比,能夠增大前表面操作面67的面積,能夠增大該前表面操作面67上配置的各開關部61,從而能夠提高操作性。
並且,即使增大操作部23的前表面操作面67的面積,也能夠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的前表面而開放,因此能夠實現支架21的安裝孔29或連接設定器17的控制基板24對連接器74的接通(access)。
而且,由於通過配線部65而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電性連接於控制基板24,因此即使在將操作部23開放的位置處,也能夠對前表面操作面67進行觸摸操作,從而能夠提高操作性。
並且,在操作部23的觸摸操作時,由於使用了靜電容式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因此會因接近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物體造成的靜電容變化而偵測到觸摸操作,因而當螺絲S等的介電體過度接近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時,有可能會發生誤偵測。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要通過增大操作部的厚度來使觸摸感測器用電極與螺絲隔離,牆壁開關裝置16的厚度會過度增加而從牆壁面的突出量將變大,因此就設計性等方面而言不佳。因此,在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關閉的狀態下,在螺絲S的頭部Sb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側之間通過空氣層劃分凹部60而劃分出空氣層A,由此,能夠利用該空氣層A來有意識地減低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對螺絲S的感度,從而能夠抑制因螺絲S引起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誤偵測,而不會使操作部23等的厚度過度增大。
而且,通過以比螺絲S的頭部Sb側更寬的寬度來設置避讓凹部60a,該避讓凹部60a防止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與螺絲S的頭部Sb側的干渉,且在該避讓凹部60a內,以比螺絲S的頭部Sb側更窄的寬度來設置多個空氣層用凹部60b,從而例如圖1的虛線L所示,即使在固定支架21的狀態下螺絲S的頭部Sb側相對於支架21的安裝孔29而稍許浮動的狀態、或者使用頭部呈球面狀突出的圓頭螺絲或傘頭螺絲等來作為螺絲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避讓凹部60a來避免與螺絲S的頭部Sb側的干渉,並且能夠利用空氣層用凹部60b而在螺絲S的頭部Sb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側之間確實地劃分出空氣層A。
而且,配線部65通過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電性連接,而作為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一部分來發揮作用。而且,若考慮到牆壁開關裝置16的裝配性,配線部65過度縮短並不佳,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游隙,成為該遊隙的彎曲的部分65a等會因操作部23的開閉等而在支架21或蓋體22的內部移動,從而可能過度接近LED75。因此,通過在蓋體22上設置用於限制配線部65的位置(移動)而使該配線部65與控制基板24的LED75隔開規定距離的凸條46,則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將難以經由配線部65而偵測到伴隨LED75的驅動(點燈/熄燈)所產生的靜電容變化,從而能夠抑制因LED75中的靜電容變化引起的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誤偵測。
具體而言,使插通於控制基板24的插通孔77而突出的凸條46接觸配線部65,能夠利用該凸條46來使配線部65相對於LED75而確實地隔離,並且在牆壁開關裝置16的裝配時,由於不需要用來固定配線部65等的工序,因此製造作業性也不會下降。
而且,信號系統電路78具備微電腦76等,且在相對較低的電壓下驅動,而且,處理的頻率也是相對的低頻,另一方面,傳輸系統電路79是在相對較高的電壓下驅動,而且,處理的頻率也是相對的高頻,因此傳輸系統電路79的電容變化大於信號系統電路78。因此,通過在控制基板24的LED75的一側配置信號系統電路78,而在控制基板24的LED75的另一側配置傳輸系統電路79,能夠相對於電容變化較信號系統電路78大的傳輸系統電路79而使配線部65隔離,從而能夠有效地抑制因該傳輸系統電路79中的靜電容變化引起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51的誤偵測。
另外,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圖7所示的第2實施方式那樣,在後表面板49的後側的內部將空氣層用凹部60b形成為空洞部,並在該空氣層用凹部60b的後方形成避讓凹部60a,使這些凹部60a、60b經由壁部60c而分離。該構成中,也可以起到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圖8所示的第3實施方式那樣,將配線部65通過作為限制部的固定構件即粘合材料81而固定於支架21或者蓋體22等。此時,能夠抑制伴隨操作部23的開閉等而產生的配線部65的彎曲部分65a等的移動,從而能夠更有效地限制配線部65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支架21也可以是在上下以外的部位具有安裝孔的構成等。此時,通過在與該安裝孔相對的位置上,在操作部23上形成空氣層劃分凹部60,從而能夠起到與上述各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
進而,對於操作部23的開閉,除了通過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能夠以軸為支點來轉動以進行開閉的構造以外,也可以使用通過使操作部23相對於支架21而裝卸以進行開閉的構造等。
並且,電容變化部並不限於LED75,也可以是控制基板24中的、在驅動時成為高電壓的部分或者流動有高頻信號的部分等。
而且,限制部也可以設為任何構成,只要能夠限制配線部65的位置而相對於電容變化部而隔離即可。
進而,操作部23的開關部61並不限於4個,也可以適用於設為3個、2個、1個的牆壁開關裝置16。此時,取代與開關部61的數量對應的前表面板50,只通過設定器17來設定針對各開關部61所分配的可撓性配線基板63的電極66的分配數量,而其他構成能夠共用。對於設定,當開關部61為4個時,各分配3個電極66,但當開關部61為3個時,各分配4個電極66,當開關部61為2個時,各分配6個電極66,當開關部61為1個時,分配12個電極66。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照明控制系統
12...主操作面板
13...傳輸線
14...照明裝置
15...終端器
16...牆壁開關裝置
17...設定器
21...支架
22...蓋體
23...操作部
24...作為控制電路部的控制基板
28...前表面部
29...安裝孔
30...固定孔
31...支撐孔
32...支撐部
33...轉動容許部
34、57...顯示用孔
35...插入孔
36...卡止凹部
37...配線孔
38...配線按壓部
39...配線支撐部
40...框部
41...卡止爪
43...卡合片
44...被卡止部
45...配置孔
46...作為限制部的凸條
49...作為板體的後表面板
50...作為板體的前表面板
51...觸摸感測器用電極
53...切口部
54...軸部
55...電極安裝面
56...配線孔部
58...銘牌安裝槽
59...卡止爪部
60...空氣層劃分凹部
60a...避讓凹部
60b...空氣層用凹部
60c...壁部
61...開關部
62...銘部
63...可撓性配線基板
64...電極部
65...作為配線的配線部
65a...彎曲部分
66...電極
67...前表面操作面
69、73、74...連接器
75...作為電容變化部的LED
76...微電腦
77...插通孔
78...信號系統電路
79...傳輸系統電路
81...作為限制部的固定構件即粘合材料
A...空氣層
L...虛線
S...作為固定件的螺絲
Sa...軸部
Sb...頭部
圖1是將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牆壁開關裝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圖。
圖2是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的背面圖。
圖3是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的分解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將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關閉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5是將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開放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6是使用所述牆壁開關裝置的照明控制系統的構成圖。
圖7是將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牆壁開關裝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圖。
圖8是將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牆壁開關裝置的操作部關閉的狀態的剖面圖。
21...支架
23...操作部
28...前表面部
29...安裝孔
31...支撐孔
32...支撐部
40...框部
41...卡止爪
49...作為板體的後表面板
50...作為板體的前表面板
51...觸摸感測器用電極
55...電極安裝面
58...銘牌安裝槽
59...卡止爪部
60...空氣層劃分凹部
60a...避讓凹部
60b...空氣層用凹部
67...前表面操作面
A...空氣層
L...虛線
S...作為固定件的螺絲
Sa...軸部
Sb...頭部

Claims (6)

  1. 一種牆壁開關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具備用於通過固定件來安裝於被固定部的安裝孔;板狀的操作部,為覆蓋包含安裝孔的支架的前側的大小,且相對於支架的前側而可開閉地設置著,且在可從前側進行操作的位置處具備用來偵測觸摸操作的靜電容式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控制電路部,設於支架上,可將與由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所偵測到的操作部的觸摸操作對應的信號傳輸至外部;以及空氣層劃分凹部,設於操作部的後側,在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在固定件的端部側與觸摸感測器用電極側之間劃分出空氣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空氣層劃分凹部包括:避讓凹部,防止使操作部相對於支架而關閉的狀態下的與固定件的端部側的干渉;以及多個空氣層用凹部,以比固定件的端部側更窄的寬度而設在該避讓凹部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控制電路部具備在驅動時電容發生變化的電容變化部,且所述牆壁開關裝置包括:配線,在支架內部來電性連接控制電路部與操作部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以及限制部,限制該配線的位置,以使該配線與控制電路部的電容變化部隔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限制部具有插通於控制電路部的一部分而突出並與配線接觸的凸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限制部具有在支架內部以規定狀態來固定配線的固定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牆壁開關裝置,其中,控制電路部包括:信號系統電路,位於電容變化部的一側,且經由配線而電性連接於操作部的觸摸感測器用電極,並生成與經由該觸摸感測器用電極所偵測到的觸摸操作對應的操作信號;以及傳輸系統電路,位於電容變化部的另一側,對由信號系統電路所生成的操作信號進行處理,並傳輸至外部。
TW099129727A 2009-10-22 2010-09-02 牆壁開關裝置 TWI449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3708A JP5282904B2 (ja) 2009-10-22 2009-10-22 壁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5611A TW201115611A (en) 2011-05-01
TWI449073B true TWI449073B (zh) 2014-08-11

Family

ID=4391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9727A TWI449073B (zh) 2009-10-22 2010-09-02 牆壁開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82904B2 (zh)
KR (1) KR101220719B1 (zh)
CN (1) CN102045052A (zh)
TW (1) TWI4490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971B (zh) * 2016-12-27 2019-07-2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負載控制裝置
CN111356311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英觉消防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快速拆装的探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4168B2 (ja) * 2011-12-06 2014-06-1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イッチ装置
KR101677334B1 (ko) 2014-10-24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도어
KR101931681B1 (ko) 2014-11-07 2018-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CN105588400B (zh) 2014-11-07 2018-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冰箱控制方法
KR101659181B1 (ko) 2014-12-22 2016-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KR101659180B1 (ko) 2014-12-22 2016-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KR101659184B1 (ko) 2014-12-24 2016-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제조 방법
KR101668921B1 (ko) 2014-12-24 2016-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KR101668922B1 (ko) 2014-12-24 2016-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가전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36608B1 (ko) 2015-11-27 2017-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7285456B2 (ja) * 2016-12-27 2023-06-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12017876B (zh) * 2019-05-28 2023-07-25 松下信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盖及配线器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674A (ja) * 1995-09-26 1997-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操作用端末器
JP2003007162A (ja) * 2001-06-20 2003-01-10 Inax Corp 操作パネル
TW200705245A (en) * 2005-03-08 2007-02-01 Nissha Printing Touch panel unit
JP2009080008A (ja) * 2007-09-26 2009-04-16 Toshiba Corp センサ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ンサシステムと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7718A (ja) * 1988-01-20 1989-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両面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CN1251186C (zh) * 2001-08-22 2006-04-12 西加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静电飞行高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HUP0500588A2 (hu) * 2002-09-03 2005-09-2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Érintőlemez ragasztóréteggel
JP2004146174A (ja) 2002-10-24 2004-05-20 Alps Electric Co Ltd 入力パネル装置
JP4584210B2 (ja) * 2006-08-25 2010-1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8192336A (ja) 2007-01-31 2008-08-21 Pentel Corp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スイッチ装置
JP5195556B2 (ja) * 2008-03-24 2013-05-08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用監視端末器
JP5435703B2 (ja) * 2009-03-24 2014-03-0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壁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3674A (ja) * 1995-09-26 1997-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操作用端末器
JP2003007162A (ja) * 2001-06-20 2003-01-10 Inax Corp 操作パネル
TW200705245A (en) * 2005-03-08 2007-02-01 Nissha Printing Touch panel unit
JP2009080008A (ja) * 2007-09-26 2009-04-16 Toshiba Corp センサ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ンサシステムと電子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6971B (zh) * 2016-12-27 2019-07-2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負載控制裝置
CN111356311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英觉消防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快速拆装的探测器
CN111356311B (zh) * 2018-12-20 2021-06-18 英觉消防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易快速拆装的探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052A (zh) 2011-05-04
JP2011090897A (ja) 2011-05-06
KR101220719B1 (ko) 2013-01-09
JP5282904B2 (ja) 2013-09-04
KR20110044138A (ko) 2011-04-28
TW201115611A (en) 201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073B (zh) 牆壁開關裝置
US10355689B2 (en) Touch switch unit and interior ligh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01512B1 (ko) 자동차의 후면부 장착용 다기능 통합 모듈
US11270853B2 (en) Flat switch
JP5435703B2 (ja) 壁スイッチ装置
US5256873A (en) Multiple station through beam photoelectric sensor
KR102273031B1 (ko) 화재 감지기
CN106488337B (zh) 操作终端器
US20170201253A1 (en) Planar switch and planar switch unit
JP2022098118A (ja) 清浄度監視装置
JPH03252017A (ja) 遠隔制御用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US10382037B2 (en) Modular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system
US20220301792A1 (en) Switch device
GB2438653A (en) An illuminated switch plate
JP6901200B2 (ja) 取付板及びその取付板を備えた平面スイッチ
WO2018139031A1 (ja) 静電センサパターンを有する発光部材及びその発光部材を有する静電センサ型の面照明付スイッチ
KR101501991B1 (ko) 설치가 용이한 전자 스위치
KR20210111499A (ko) 센서
US2012014688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34972A1 (en)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KR101233552B1 (ko) 전자제품의 입력장치
KR20210111498A (ko) 센서
CN115711376A (zh) 交通工具用照明装置和电路基板
CN114059289A (zh) 洗衣机
CN110874996A (zh) 一种旅客信号指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