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3411B -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3411B
TWI443411B TW096118347A TW96118347A TWI443411B TW I443411 B TWI443411 B TW I443411B TW 096118347 A TW096118347 A TW 096118347A TW 96118347 A TW96118347 A TW 96118347A TW I443411 B TWI443411 B TW I4434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iring
liquid crystal
hole
mar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8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5658A (en
Inventor
小石裕之
Original Assignee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0745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5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3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34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27Segmented, e.g. alpha numeric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02F1/13342Holographi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用以使用液晶來顯示文字或標記(mark)等標識的液晶顯示元件、使用有該液晶顯示元件的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先前,已知有使用聚合物網路型液晶來進行顯示的顯示裝置(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1-125086號公報)。於先前的顯示裝置中,在透明電極與配線之間配置形成有通孔的絕緣膜層,經由該通孔來電性連接透明電極與配線,藉此,可以實現利用無接縫的環狀閉合透明電極來進行的顯示。
然而,由於在環狀透明電極與由其包圍的區域的透明電極之兩者上設有引出配線,因此在具有多個環狀透明電極的情況下,於液晶單元內引領的引出配線成為多根,從而導致因配線長度的增加而引起的圖案電阻的上升或製造時的良率下降等問題。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適用於藉由對形成於基板上的電極施加電壓來控制液晶的配向從而顯示標識的液晶顯示元件,此液晶顯示元件的特徵在於包括:電極,該電極包括呈環狀閉合形狀的標識用電極、配置於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以及由標識用電極所包圍的孤立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電極與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標識用電極、周邊電極及孤立電極相對應的通孔;以及配線層, 配設於電絕緣層與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經由通孔來電性連接周邊電極與孤立電極的配線。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適用於藉由對形成於基板上的電極施加電壓來控制液晶的配向從而顯示標識的液晶顯示元件,此液晶顯示元件的特徵在於包括:電極,該電極包括由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以包圍由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的方式而配置的多個標識用電極以及配置於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電極與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孤立電極、標識用電極以及周邊電極相對應的通孔;以及配線層,配設於電絕緣層與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經由通孔來電性連接周邊電極與孤立電極的配線。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於配線層形成有配線,該配線是經由通孔來電性連接多個標識用電極或孤立電極之中,控制為等電位的標識用電極彼此之間或孤立電極彼此之間。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多個標識用電極是藉由該標識用電極的組合來顯示文字的。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於配線層上形成有:經由通孔而連接於標識用電極的第1引出配線;以及經由通孔而連接於周邊電極的第2引出配線。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設液晶為高分子分散型液晶。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明,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在與標識用電極相對應的液晶的區域上,由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而形成有全息像圖。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明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經由第1引出配線及第2引出配線對各電極施加電壓的電源;以及控制電源的施加電壓而使液晶顯示元件顯示標識的控制機構。
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發明的觀測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以及由透過液晶顯示元件的光形成像的光學元件。
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發明的觀測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以及由透過液晶顯示元件的光形成像的光學元件。
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發明的照相機的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
根據本發明,利用配線來電性連接周邊電極與孤立電極,藉此無需孤立電極的引出配線,從而可以實現配線的 簡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形態。
第1實施形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圖,是表示將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用於取景器內顯示的照相機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於照相機本體1上,以可更換的方式安裝有具備攝影透鏡2的透鏡鏡筒3。4是作為記錄媒體而設置的膠片。圖1中例示了使用銀鹽膠片的單鏡反光照相機(single-lens reflex camera),但例如若為單鏡反光方式的數字照相機,則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裝置)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互補金氧半導體)等拍攝元件來作為記錄媒體。
於攝影透鏡2與膠片4之間,配設有將景物光反射向取景器光學系統的鏡子5。另外,於膠片4與鏡子5之間設置有快門(未圖示)。在與膠片4的感光材料面光學等價的位置上,配置有取景器屏6。來自景物11的景物光由鏡子5所反射,而於取景器屏6上成像。於取景器屏6上所成像的景物像可經由五稜鏡(pentaprism)7以及目鏡8而自取景器目鏡部14觀測到。另外,於攝影時,鏡子5自景物光的光路上向光路外移動,使景物像成像於膠片4上。
而且,於照相機本體1內,鄰接於取景器屏6而配置有用作取景器內顯示裝置的液晶顯示元件9。對於液晶顯示元件9使用了高分子分散型液晶。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大 致可分為聚合物網路型液晶及全息像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而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元件中任一種液晶均可使用。進而,並不限定於高分子分散型液晶,亦可使用賓主(guest host)液晶等。以下,以使用聚合物網路型液晶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聚合物網路型液晶是指在網路狀之聚合物中存在屈折率各向異性之液晶,於未施加電壓時,入射的光會引起等向散射而可發現其整體呈白色渾濁狀態。另一方面,當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配向為基板垂直方向,從而相對於入射光呈透明狀態。因此,若將如此之液晶顯示元件9配置於取景器屏6的上方,則自取景器觀察時可發現使景物光等向散射的未施加電壓區域與電壓施加區域相比較暗(黑)。
[液晶顯示元件9的構造說明]
圖2(a)、圖2(b)是表示液晶顯示元件9之一例的圖,圖2(a)是正面圖,圖2(b)是A-A剖面圖。此處,以下述情況為例進行說明,即,顯示如圖2所示的AF區域標記91a~91e,以作為與AF區域相對應的矩形環狀標識。通常,液晶顯示元件9的整個區域為透明狀態,可通過液晶顯示元件9而觀測到成像於取景器屏6上的景物像。並且,當對照相機的釋放按鈕進行半按操作等而進行焦點位置確認的操作時,使與最吻合焦點的AF區域相對應的AF區域標記呈黑色顯示,並使AF區域標記91a~91e中的任一個重疊顯示在景物像上。
如圖2(b)的剖面圖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是在由玻璃等構成的一對透明基板900、960之間夾持有液晶層940的元件。於透明基板900、960間的周緣部分設有密封材料(未圖示)。於透明基板960上,透明電極層950形成於基板面的整個區域上。另一方面,於透明基板900上,依次形成有配線層910、絕緣膜層920以及透明電極層930。
配線層910以及透明電極層930、950中的任意者均為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製成的透明導電膜,如後文將述,於透明電極層930上圖案化有與AF區域標記91a~91e相對應的電極,於配線層910上圖案化有配線。透明電極層930的各電極以及透明電極層950經由配線層910的配線而連接於驅動電路13,由驅動電路13來控制施加電壓。
絕緣膜層920是以不使透明電極層930與配線層910的多餘部分相導通的方式而設的電絕緣層,且例如使用丙烯系材料。於絕緣膜層920上,與透明電極層930的各電極相對應地形成有通孔H。因此,於製作透明電極層930時,若於形成有通孔H的絕緣膜層920上形成ITO透明導電膜,則ITO進入通孔H內,透明電極層930的各電極經由通孔H而與形成於配線層910上的相對應的配線相連接。
繼而,使用圖3(a)、圖3(b)、圖3(c)詳細說明液晶顯示元件9的各層。圖3(a)是表示透明電極層930的圖,於透明電極層930上設有:與圖2(a)的各AF區 域標記91a~91e相對應的5個環狀電極931;形成於閉合的各環狀電極931的內側區域的5個孤立電極932;以及形成於環狀電極931的周圍區域的一個周邊電極933。於環狀電極931與孤立電極932的邊界以及環狀電極931與周邊電極933的邊界上分別形成有用以絕緣的微小間隙。
圖3(b)是表示絕緣膜層920的圖。於絕緣膜層920上形成有:與形成於透明電極層930上的各環狀電極931相對向的5個通孔H1;與各孤立電極932相對向的5個通孔H2;以及與周邊電極933相對向的1個通孔H3及5個通孔H4。另外,虛線表示各環狀電極931的位置。
圖3(c)是表示形成於配線層910上的配線的圖,且圖3(c)與圖3(b)同樣以虛線表示了各環狀電極931的位置。引出配線911、912是連接驅動電路13與電極931、933的配線,各引出配線911經由通孔H1而連接於各環狀電極931,引出配線912經由通孔H3而連接於周邊電極933。
上述引出配線911、912的圖示右端部分,是作為用以連接於驅動電路13的引出部而露出。旁通配線913是用以連接配設於環狀電極931內側的孤立電極932與周邊電極933的旁通用配線,藉此,各孤立電極932的電位一直與周邊電極933保持為等電位。
於如圖3所示構造的液晶顯示元件9中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即,例如欲使圖2中央的AF區域標記91a呈黑色顯示時,使相對應的中央的環狀電極931的電位與相對 向的透明電極層950為等電位,而使其他環狀電極931以及周邊電極933的電位與透明電極層950為不同電位。其結果為,中央的環狀電極931部分的液晶呈使光等向散射的狀態,若自取景器觀察,則可發現AF區域標記91a的部分較暗。
於第1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元件9中,由於孤立電極932以及周邊電極933的區域一直是在透明狀態下使用,因此利用旁通配線913將由環狀電極931所包圍的孤立電極932連接於設為與孤立電極932為等電位的周邊電極933。因此,可以簡化與孤立電極932相關的配線,抑制配線電阻的上升,並且可以實現製造時的良率的提高。
圖4是表示先前的液晶顯示元件中的配線之一例的圖,圖4中將配線與電極931~933重疊顯示。先前,自各電極931~933分別引出有引出配線911、912、914,並將配線引領至驅動電路13所連接的引出部為止。因此有以下問題,即,由於圖案引領而導致圖案電阻的上升,或者製造時的良率下降。將圖4與圖3(c)相比較則可知,可以將引出配線的根數由先前的11根減少為6根,可以減少大致一半。並且,以閉合的環狀電極來顯示的標識的個數越為增加,則該引出配線可減少的根數就越多。
於本實施形態,可發揮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藉由具備配設於電絕緣層920與基板900之間,且形成有經由通孔H2、H4來連接周邊電極933與孤立電極932的旁通配線913的配線層910,可較先前減少引出 配線的根數。其結果為,可以簡化配線,抑制配線電阻的上升,並且可以實現製造時的良率的提高。
(2)而且,藉由具備如此之液晶顯示元件9、經由第1引出配線911及第2引出配線912向各電極931~933施加電壓的電源13、以及控制電源13的施加電壓而使液晶顯示元件9顯示標識的控制機構13,可以獲得具有同樣效果的顯示裝置。
第2實施形態
圖5是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取景器內顯示之一例的圖。於取景器內的左下區域,於景物像上重疊顯示有表示快門速度的標識M1、表示光圈值的標識M2。快門速度或光圈值是藉由使用多個區段圖案來表示的數字或字母而顯示的。
圖6是對於液晶顯示元件9的一文字份的顯示部,而重疊顯示有電極、通孔以及配線的圖。圖7是表示圖6的B-B剖面的圖。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於透明基板900上依次形成有配線層910、絕緣膜層920以及透明電極層930。於透明電極層930上,形成有多個規定形狀的電極。於各電極之間,形成有使相鄰接的電極彼此電氣絕緣的間隙。以下,將該間隙稱為絕緣部。
圖7中,於透明電極層930上表示有3個電極。於絕緣膜層920上形成有通孔H,經由該通孔H內的ITO,中央的電極與配線層910的配線電性連接。另一方面,於透明基板960內側的表面,在整個區域上形成有透明電極層 950。於透明電極層930與透明電極層950之間設有由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構成的液晶層940。於液晶層940的與透明電極層930的標識用電極即中央的電極相對應的部分上,形成有全息像圖941。
全息像圖941例如可以藉由如日本專利特開2006-330103號公報所揭示的眾所周知的技術而形成。另外,於第2實施形態中,由於在液晶顯示元件9中使用了全息像圖941,因此於圖1的方塊圖中追加照明光源,該照明光源是用以使照明光自液晶顯示元件9的側面入射至基板內。
圖8~圖10是對於圖6所示的顯示部,而表示了圖7所示的透明電極層930、絕緣膜層920以及配線層910的平面圖。如圖8所示,於透明電極層930上形成有:為顯示標識而設的7個標識用電極934A~934G;2個孤立電極932A、932B;以及設置於標識用電極934A~934G周圍的周邊電極。
圖11是標識用電極934E、934F、934G所靠近部分的放大圖。於各電極932A、932B、933、934E~934G之間,形成有絕緣部935,亦即用以絕緣的間隙。於圖8中,表示各電極輪廓的粗實線對應於圖11的絕緣部935。於圖11中,僅於標識用電極934F上表示有全息像圖941,但實際上,於與各標識用電極934A~934G相對向的部分上分別形成有全息像圖941。另外,在平面圖上觀察時的全息像圖941的形狀,與相對應的標識用電極的形狀大致相同。
圖9是絕緣膜層920的平面圖。於絕緣膜層920上,形成有貫通上下層的通孔H11~H17、H21~H25。另外,於圖9中,以二點鏈線表示標識用電極,並於各電極上標註有附有括弧的符號,以易於瞭解各通孔與電極的位置關係。於與各標識用電極934A~934G相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通孔H11~H17。於與孤立電極932A相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通孔H21,於與孤立電極932B相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兩個通孔H22、H23。而且,於與周邊電極933相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兩個通孔H24、H25。
圖10是配線層910的平面圖。另外,於圖10中,以二點鏈線表示標識用電極,以點線表示通孔,並且於各通孔上標註有附有括弧的符號,以易於瞭解各配線與通孔以及電極的位置關係。引出配線911是連接各標識用電極934A~934G(參照圖8)與驅動電路13(參照圖1)的配線,引出配線911分別經由通孔H11~H17而連接於透明電極層930的各標識用電極934A~934G。引出配線912是連接周邊電極933與驅動電路13的配線,引出配線912經由通孔H25而連接於周邊電極933。與圖3(c)的情況同樣,上述引出配線911、912的圖示右端部分,是作為用以連接於驅動電路13的引出部而露出的。
另一方面,由標識用電極所包圍的孤立電極932A、932B藉由旁通配線915而彼此連接。進而,孤立電極932B藉由旁通配線913而與周邊電極933相連接。旁通配線915藉由通過通孔H21、H22,而以旁通標識用電極934G的方 式連接孤立電極932A、932B。同樣,旁通配線913藉由通過通孔H23、H24,而以旁通標識用電極934D的方式連接孤立電極932B與周邊電極933。其結果為,孤立電極932A、932B以及周邊電極933一直保持為等電位。
另外,於圖10中,藉由旁通配線915而將孤立電極932A連接於孤立電極932B,以使孤立電極932A與周邊電極933為等電位,但亦可於孤立電極932A與周邊電極933之間設置旁通配線913,而將孤立電極932A直接連接於周邊電極933。於任意情況下,配線的長度均為同等程度。
圖12(a)、圖12(b)是表示圖6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的顯示例的圖,圖12(a)表示顯示有圖5的標識M1(快門速度)的情況,圖12(b)表示顯示有圖5的標識M2(光圈值)的情況。於圖12(a)的情況下,設置有4個圖6所示構造的顯示部而顯示4個文字的標識M1。另外,於圖12(a)所示例中,顯示有以3位數表示的快門速度顯示「640」。
於圖6所示的液晶顯示元件9中,將周邊電極933以及孤立電極932A、932B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以使與周邊電極933以及孤立電極932A、932B相對向部分的液晶一直為透明狀態。於圖12(a)中,左端的顯示部M14呈非顯示狀態,顯示部M14的標識用電極934A~934G(參照圖6)被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因此,與標識用電極934A~934G相 對應而設的各全息像圖941不會使自基板側面入射的照明光繞射。其結果為,標識用電極934A~934G部分的液晶呈透明狀態。
於自圖12(a)左起第2個顯示部M13上顯示有數字「6」。此時,圖6的標識用電極934A、934B、934C、934D、934F以及934G被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其結果為,與標識用電極934A~934D、934F以及934G相對應而設的各全息像圖941,使自基板側面入射的照明光繞射,從而可觀察到設有標識用電極的區域點亮。同樣,於顯示部M12的情況下,標識用電極934C、934E~934G被控制為與分別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於顯示部M11的情況下,標識用電極934A~934F被控制為與分別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
於圖12(b)所示的標識M2的情況下,顯示部M21~M23與圖6所示的顯示部呈同一構造。顯示部M20是用以顯示點的顯示部,其具有正方形的標識用電極936、連接標識用電極936與驅動電路13(未圖示)的引出配線911、以及用以將引出配線911連接於標識用電極936的通孔。另一方面,顯示部M24是用以顯示字母文字「F」的顯示部,其具有呈F字形狀的標識用電極937、連接標識用電極937與驅動電路13(未圖示)的引出配線911、以及用以將引出配線911連接於標識用電極937的通孔。
圖13(a)、圖13(b)、圖13(c)是表示液晶顯示元件9所顯示的標識的其他例的圖。圖13(a)是顯示自動 白平衡(Auto White-Balance)功能的開關的標識,作為電極,具備W字形狀的孤立電極801、B字形狀的孤立電極802、以及設於文字周圍的標識用電極803、804。於標識用電極803的周圍設有周邊電極933。
孤立電極801藉由旁通配線913而連接於周邊電極933,進而,孤立電極801與孤立電極802藉由旁通配線915而連接。因此,孤立電極801、802一直與周邊電極933保持為等電位,孤立電極801、802區域的液晶層一直呈透明狀態。另一方面,標識用電極804彼此之間、以及上側標識用電極804與標識用電極803分別利用旁通配線915而連接。並且,標識用電極803藉由引出配線911而連接於驅動電路13(未圖示)。因此,標識用電極803以及標識用電極804被控制為等電位。
於液晶層940(參照圖7)的與標識用電極803、804相對向的區域上,以與標識用電極803、804相同的形狀而形成有全息像圖941。因此,藉由將標識用電極803、804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顯示如圖13(a)所示的標識。相反,藉由將標識用電極803、804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消除圖13(a)所示的顯示而使顯示部呈透明狀態。
圖13(b)是顯示電池剩餘電量的標識,作為電極,具有周邊電極933、標識用電極811、812以及孤立電極813。標識用電極811、812彼此之間藉由旁通配線915而連接,標識用電極811藉由引出配線911而連接於驅動電 路13(未圖示)。另一方面,孤立電極813藉由旁通配線913而與周邊電極933相連接。藉由使標識用電極811、812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點亮如圖13(b)所示的顯示。相反,藉由使標識用電極811、812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而消除顯示。
圖13(c)是顯示於照相機中是否安裝有記憶卡的標識。於顯示部中,作為電極,具有標識用電極821、822、孤立電極823以及周邊電極933。孤立電極823藉由旁通配線913而與周邊電極933相連接。另一方面,標識用電極821與標識用電極822藉由旁通配線915而連接,標識用電極822藉由引出配線911而連接於驅動電路13(未圖示)。因此,藉由將標識用電極821、822一直控制為同一電位,並使標識用電極821、822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從而如圖13(c)所示般顯示標識。相反,藉由使標識用電極821、822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而消除標識的顯示。
圖14(a)、圖14(b)是表示其他形態的標識M3的顯示例的圖。標識M3由顯示部M31、M32構成,於圖14(a)中,於顯示部31上顯示有文字「O」,於顯示部32上顯示有文字「K」。於圖14(b)中,於顯示部31上顯示有文字「N」,於顯示部32上顯示有文字「G」。
圖15是重疊顯示有顯示部M31的電極、配線以及通孔的圖。顯示部M31具有:標識用電極830~834、孤立電極835、836及周邊電極933;連接孤立電極835、836 彼此之間的旁通配線915;連接孤立電極836與周邊電極933的旁通配線913;連接各標識用電極830~834與控制電路13(未圖示)的引出配線911;以及9個通孔H。
當將標識用電極830~833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將其他標識用電極834控制為與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時,如圖14(a)所示,於顯示部M31上點亮顯示有文字「O」。另一方面,當將標識用電極831、833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將其他標識用電極830、832控制為與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時,如圖14(b)所示,於顯示部M31上點亮顯示有文字「N」。
圖16是重疊顯示有顯示部M32的電極、配線以及通孔的圖。顯示部M32具有:標識用電極840~845、孤立電極846~848及周邊電極933;連接孤立電極846、847彼此之間以及孤立電極846、848彼此之間的旁通配線915;連接孤立電極847與周邊電極933的旁通配線913;連接各標識用電極840~845與控制電路13(未圖示)的引出配線911;以及12個通孔H。
當將標識用電極841、843、845控制為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將其他標識用電極840、842、844控制為與透明電極950為不同電位時,如圖14(a)所示,於顯示部M32上點亮顯示有文字「K」。另一方面,當將標識用電極840~842、844、845控制為與透明電極950為等電位,而將其他標識用電極843控制為與透明電極950 為不同電位時,如圖14(b)所示,於顯示部M32上點亮顯示有文字「G」。
圖17(a)、圖17(b)是顯示輔助攝影時的構圖設定的構圖框時的顯示部的結構圖。由於標識用電極960的形狀不同,因此於圖17(a)中,於中央顯示圓形的環狀框,而於圖17(b)中顯示矩形的框。任一情況下均具有標識用電極960、5個孤立電極961A~961E、周邊電極933、連接孤立電極彼此之間的4根旁通配線915、連接孤立電極961B與周邊電極933的旁通配線913、連接標識用電極960與驅動電路13(未圖示)的引出配線911以及多個通孔H。藉由使或不使標識用電極960與相對向的透明電極950(參照圖7)為等電位,而切換框的顯示/不顯示。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旁通配線913而將由環狀電極931所包圍的孤立電極932連接於周邊電極933,從而實現配線的簡化。另一方面,於第2實施形態中,如圖8所示,孤立電極932A並非為環狀電極,而是由多個標識用電極934A、934B、934G、934F包圍周圍。
然而,由於標識用電極934A~934G是用以顯示文字或數字的區段電極,因此必須在可絕緣的程度下將各電極間的絕緣部935的寬度抑制得盡可能小,以使文字或數字的顯示不會顯得不自然。因此,如圖18所示,若欲於標識用電極934E與標識用電極934F之間的絕緣部935上形成配線電極950,以連接孤立電極932A與周邊電極933,則電極間的間隙會變得過大而使顯示顯得不自然。
然而,於第2實施形態中,由於是利用旁通配線915來連接孤立電極932A、932B,進而利用旁通配線913來連接孤立電極932B與周邊電極933,因此能夠盡可能縮小標識用電極間的間隙,從而提高顯示品質。而且,如圖13(c)的標識用電極821、822般,利用旁通配線915來連接一直被控制為等電位的電極之間,藉此可以減少引出配線911的根數。於圖16的孤立電極846、847、848的情況下,藉由利用旁通配線915來連接靠近的孤立電極之間,而與利用旁通配線913分別將各孤立電極連接於周邊電極933的情況相比,可以降低配線的合計長度。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是以聚合物網路型液晶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適用於使用了全息像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或賓主液晶等的液晶顯示元件。例如,於如第2實施形態般使用全息像高分子分散型液晶的情況下,於AF區域標記91a~91e的部分形成液晶全息像圖,使照明光自液晶顯示元件的側面入射至基板內。於未施加電壓時,液晶全息像圖進行動作,使照明光因液晶全息像圖而繞射,使該繞射光向五稜鏡7方向出射而點亮顯示AF區域標記。另一方面,於施加電壓時,不引起對照明光的繞射,AF區域標記呈熄滅狀態而消除顯示。而且,只要不損害本發明的特徵,則本發明並不受上述實施形態任何限定。
1‧‧‧照相機本體
2‧‧‧攝影透鏡
4‧‧‧膠片
5‧‧‧鏡子
6‧‧‧取景器屏
7‧‧‧五稜鏡
8‧‧‧目鏡
9‧‧‧液晶顯示元件
13‧‧‧驅動電路
91a~91e‧‧‧AF區域標記
900、960‧‧‧透明基板
910‧‧‧配線層
911、912、914‧‧‧引出配線
913、915‧‧‧旁通配線
920‧‧‧絕緣膜層
930、950‧‧‧透明電極層
931‧‧‧環狀電極
801、802、813、823、835、836、846~848、932、932A、932B、961A~961E‧‧‧孤立電極
803、804、811、812、821、822、830~834、840~845、934A~934G、936、937、960‧‧‧標識用電極
933‧‧‧周邊電極
935‧‧‧絕緣部
940‧‧‧液晶層
941‧‧‧全息像圖
H、H1~H4、H11~H17、H21~H25‧‧‧通孔
M1、M2、M3‧‧‧標識
M11~M14、M20~M24、M31、M32‧‧‧顯示部
圖1是表示在取景器內顯示中利用了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照相機的概略結構的方塊圖。
圖2(a)、圖2(b)是表示液晶顯示元件9之一例的圖,圖2(a)是正面圖,圖2(b)是A-A剖面圖。
圖3(a)、圖3(b)、圖3(c)詳細說明了液晶顯示元件9的各層。圖3(a)表示透明電極層930,圖3(b)表示絕緣膜層920,圖3(c)表示配線層910。
圖4是表示先前的液晶顯示元件中的配線之一例的圖。
圖5是表示第2實施形態的取景器內顯示之一例的圖。
圖6是對於一文字份的顯示而重疊表示電極、通孔以及配線的圖。
圖7是表示圖6的B-B剖面的圖。
圖8是表示圖6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的透明電極層930的平面圖。
圖9是表示圖6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的絕緣膜層920的平面圖。
圖10是表示圖6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的配線層910的平面圖。
圖11是標識用電極934E~934G的靠近部的放大圖。
圖12(a)、圖12(b)是表示圖6所示液晶顯示元件9的顯示例的圖,圖12(a)表示標識M1的情況,圖12(b)表示標識M2的情況。
圖13(a)、圖13(b)、圖13(c)是表示液晶顯示元件9所顯示的標識的其他例的圖,圖13(a)是顯示自動白平衡功能的開關的標識,圖13(b)是顯示電池剩餘電 量的標識,圖13(c)是表示記憶卡的安裝.未安裝的標識。
圖14(a)、圖14(b)是表示標識M3的顯示例的圖。
圖15是表示顯示部M31的電極、配線以及通孔的圖。
圖16是表示顯示部M32的電極、配線以及通孔的圖。
圖17(a)、圖17(b)是表示顯示構圖框的標識的圖,圖17(a)表示第1例,圖17(b)表示第2例。
圖18是說明配線電極950的圖。
910‧‧‧配線層
911、912‧‧‧引出配線
913‧‧‧旁通配線
920‧‧‧絕緣膜層
930‧‧‧透明電極層
931‧‧‧環狀電極
932‧‧‧孤立電極
933‧‧‧周邊電極
H1~H4‧‧‧通孔

Claims (18)

  1.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包括:電極,為相對於基板而形成的電極,該電極包括呈環狀閉合形狀的標識用電極、配置於該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以及由上述標識用電極所包圍的孤立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上述電極與上述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的第1通孔、與上述周邊電極相對應的第2通孔、及與上述孤立電極相對應的第3通孔;以及配線層,配設於上述電絕緣層與上述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第1配線,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孤立電極;其中,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
  2.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包括:夾持液晶的多個基板;電極設於上述液晶與各個上述基板之間,該電極包括呈環狀閉合形狀的第1電極、配設於該第1電極周圍的第2電極以及由上述第1電極所包圍而孤立的第3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上述電極與其中一個上述基板之 間,且分別形成有:與上述第1電極相對應的第1通孔、與上述第2電極相對應的第2通孔、及與上述第3電極相對應的第3通孔;以及配線層,配設於上述電絕緣層與上述其中一個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第1配線,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2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3電極;其中,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外部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其中,上述液晶,藉由經由上述配線層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使配向受到控制從而顯示標識。
  3.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包括:電極,為相對於基板而形成的電極,該電極包括由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以包圍由上述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的方式而配置的標識用電極、以及配置於上述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上述電極與上述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上述孤立電極相對應的第1通孔、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的第2通孔、及與上述周邊電極相對應的第3通孔;以及 配線層,配設於上述電絕緣層與上述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第1配線,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孤立電極,其中,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外部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
  4.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包括:夾持液晶的多個基板;電極設於上述液晶與各個上述基板之間,該電極包括由絕緣部所包圍而孤立的第1電極、以包圍由上述絕緣部所包圍的第1電極的方式而配置的第2電極以及配置於上述第2電極周圍的第3電極;電絕緣層,配設於上述電極與其中一個上述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上述第1電極相對應的第1通孔、與上述第2電極相對應的第2通孔、及與上述第3電極相對應的第3通孔;以及配線層,配設於上述電絕緣層與上述其中一個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第1配線,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3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1電極;其中,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 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外部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其中,上述液晶,藉由經由上述配線層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使配向受到控制從而顯示標識。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上述電極包括多個上述標識用電極以及多個上述孤立電極,上述配線層具有配線,該配線是經由上述通孔來電性連接上述多個標識用電極或多個孤立電極中,要控制為等電位的標識用電極彼此之間或孤立電極彼此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中上述多個標識用電極是藉由該標識用電極的組合來顯示文字的。
  7.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包括:夾持液晶的多個基板;電極設於上述液晶與各個上述基板之間,該電極包括由絕緣部所包圍而孤立的第1電極、以包圍由上述絕緣部所包圍的第1電極的方式而配置的多個第2電極以及配置於上述第2電極周圍的第3電極;電絕緣層,配置於上述電極與其中一個上述基板之間,且分別形成有:與上述第1電極相對應的第1通孔、 與上述第2電極相對應的第2通孔、及與上述第3電極相對應的第3通孔;以及配線層,配設於上述電絕緣層與上述其中一個基板之間,且形成有:第1配線,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3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第1電極;其中,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外部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其中,上述液晶是顯示與經由上述配線層而施加有電壓的上述多個第2電極的組合相應的文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具有高分子分散型液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具有高分子分散型液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具有在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的區域中由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而形成全息像圖的液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元件,其具有在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的區域中由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而形成全息像圖的液晶。
  12.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元件;上述驅動電路;以及控制從上述驅動電路向上述電極施加電壓、而使上述液晶顯示元件顯示標識的控制電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液晶顯示元件具有高分子分散型液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上述液晶顯示元件是顯示與經由上述配線層而施加有電壓的上述標識用電極相應的圖形或文字。
  15. 一種觀測裝置,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以及透過上述液晶顯示元件的光形成像的光學元件。
  16. 一種照相機,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顯示元件;對攝影光學系統形成的像進行拍攝的拍攝裝置;以及控制上述拍攝裝置的攝影控制電路;其中,上述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與上述攝影控制電路相關的控制資訊。
  17.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其包括:於基板上設置配線層,上述配線層具有:第1配線、引出端子及第2配線的配線層;於設有上述配線層的基板上,設置電絕緣層,上述電絕緣層具有:第1通孔、第2通孔、第3通孔與第4通孔與上述配線的位置相對應的通孔的電絕緣層;以及 以及於設有上述電絕緣層的基板上,設置與上述第1通孔、第2通孔、第3通孔與第4通孔的位置相對應的電極,該電極包括:由呈環狀閉合形狀的標識用電極所包圍的孤立電極以及配置於上述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其中,上述第1通孔是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上述第2通孔、上述第4通孔是與上述周邊電極相對應,上述第3通孔是與上述孤立電極相對應;其中,上述第1配線是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孤立電極;上述電絕緣層包含:相對應於上述周邊電極的第4通孔,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
  18.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其包括:於基板上設置配線層,上述配線層具有:第1配線、引出端子及第2配線的配線層;於設有上述配線層的基板上,設置電絕緣層,上述電絕緣層具有:第1通孔、第2通孔、第3通孔與第4通孔與上述配線的位置相對應的通孔的電絕緣層;以及於設有上述電絕緣層的基板上,設置與上述第1通 孔、第2通孔、第3通孔與第4通孔的位置相對應的電極,該電極包括:由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以及配置於以包圍由上述絕緣部所包圍的孤立電極的方式而配置的多個標識用電極周圍的周邊電極,其中,上述第1通孔是與上述孤立電極相對應,上述第2通孔是與上述標識用電極相對應,上述第3通孔、上述第4通孔是與上述周邊電極相對應;其中,上述第1配線是經由上述第2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且經由上述第3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孤立電極,上述配線層具有:引出端子,電性連接到用以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的外部驅動電路;及第2配線,經由上述第4通孔而電性連接上述周邊電極與上述引出端子,且上述第1配線配置成:不引出到上述引出端子,其中,上述液晶,藉由經由上述配線層對上述電極施加電壓,使配向受到控制從而顯示標識。
TW096118347A 2006-05-31 2007-05-23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TWI443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1167 2006-05-31
JP2007116867A JP5309468B2 (ja) 2006-05-31 2007-04-26 液晶表示素子、表示装置、観察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5658A TW200745658A (en) 2007-12-16
TWI443411B true TWI443411B (zh) 2014-07-01

Family

ID=38461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8347A TWI443411B (zh) 2006-05-31 2007-05-23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29098B2 (zh)
EP (1) EP1862846B1 (zh)
JP (1) JP5309468B2 (zh)
KR (1) KR20070115763A (zh)
TW (1) TWI443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8022B2 (ja) * 2006-05-31 2013-09-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液晶表示素子、表示装置、観察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KR101446770B1 (ko) * 2008-01-30 2014-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일안 리플렉스 카메라
JP5241822B2 (ja) * 2008-03-25 2013-07-17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及びカメラ
JP5344169B2 (ja) * 2008-09-30 2013-11-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高分子分散液晶光学素子及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高分子分散液晶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139928A (ja) * 2008-12-15 2010-06-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表示装置用基板
JP5505442B2 (ja) * 2010-02-15 2014-05-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136636B2 (ja) * 2010-02-15 2013-0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カメラ
JP6002408B2 (ja) * 2012-03-21 2016-10-0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機器
JP5927057B2 (ja) * 2012-06-14 2016-05-25 株式会社 オルタステクノロジー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132909A1 (en) * 2012-11-13 2014-05-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witchable transparent display
KR101996655B1 (ko) * 2012-12-26 2019-07-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홀로그램 표시 장치
CN105788462B (zh) * 2016-05-13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屏
JP2023060585A (ja) * 2021-10-18 2023-04-2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9256A (ja) * 1992-08-07 1994-03-04 Minolta Camera Co Ltd 表示装置
JPH08179339A (ja) * 1994-12-26 1996-07-12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US5625412A (en) * 1995-07-13 1997-04-29 Vision Research High-frame rate image acquisition and motion analysis system
US5926655A (en) * 1995-08-15 1999-07-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ne of sight detection device and an apparatus having a line of sight detection device
JPH1026723A (ja) * 1996-07-10 1998-01-27 Canon Inc 光学装置、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
US5943574A (en) * 1998-02-23 1999-08-24 Motorola,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3D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circuits
JP2001125086A (ja) * 1999-10-29 2001-05-11 Citizen Watch Co Ltd ポリマーネットワーク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80954B2 (ja) * 2001-09-28 2009-12-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4029166B2 (ja) * 2002-12-06 2008-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表示装置、及びカメラ
US20040217921A1 (en) 2003-04-30 2004-1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splay hav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operation modes addressable in matrix fashion
JP2006053497A (ja) * 2004-08-16 2006-02-23 Canon Inc カラー表示装置
JP4387278B2 (ja) * 2004-09-29 2009-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86630B2 (ja) 2005-05-23 2010-11-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回折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内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2846B1 (en) 2017-03-15
KR20070115763A (ko) 2007-12-06
US20070279569A1 (en) 2007-12-06
US7929098B2 (en) 2011-04-19
TW200745658A (en) 2007-12-16
JP2008009386A (ja) 2008-01-17
JP5309468B2 (ja) 2013-10-09
EP1862846A1 (en)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3411B (zh) 液晶顯示元件、顯示裝置、觀測光學系統以及照相機
JP3155269U (ja) 2次元/3次元表示装置
US5754268A (en) Display device
US6738577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n optical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US5603068A (en) Display device
JP5021998B2 (ja) ファインダー装置
US8345189B2 (en) Diffractive display device, finder device and camera
JP5565505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電極配線構造、液晶表示素子、表示装置、観察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304148B (en) Digital camer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gital camera provided with the apparatus
CN11403835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成像方法
US11796869B2 (en) Device with imaging unit
JP4788301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6071215B2 (ja) 光学ファインダ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H0772465A (ja) スーパーインポーズ表示装置
WO2021241127A1 (ja) 電気光学基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H047535A (ja) 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用視野装置
WO2021024621A1 (ja) 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460869B2 (ja) カメラ
JP2002148637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110163A (ja) カメラ
JPS5885426A (ja) 焦点調節状態表示装置
JP2008233690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06195171A (ja) ファインダ表示装置
JPH07114011A (ja) 直視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10834A (ja) 光変調素子、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内表示装置及び回折型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