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017B - 冷凍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冷凍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017B
TWI436017B TW100125998A TW100125998A TWI436017B TW I436017 B TWI436017 B TW I436017B TW 100125998 A TW100125998 A TW 100125998A TW 100125998 A TW100125998 A TW 100125998A TW I436017 B TWI436017 B TW I4360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ontainer
container
lid
storage
container l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5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9362A (en
Inventor
Masanori Takeshita
Takuya Mashimo
Koji Sasagawa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09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9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0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Description

冷凍冰箱
本創作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具備可抽出的儲藏容器的冷凍冰箱。
在先前的冷凍冰箱中,已知有下述構成的儲藏容器,即,將放入被冷凍儲藏物的儲藏容器的前表面、後表面、側面及底面設為雙重結構,以提高冷凍效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271242號公報
使用此種先前的將前表面、後表面、側面及底面設為雙重結構的構成的儲藏容器的冰箱,會因設為雙重結構而相應地導致儲藏容器的重量變重,因此,在操作連結於儲藏容器的門來抽出或者推入放入有被冷凍儲藏物的儲藏容器時,需要由使用者來施加負載。
而且,在清理該儲藏容器時,通常要將該儲藏容器取出至冰箱的外部,但在將此種雙重結構的儲藏容器取出至冰箱的外部時,外形的大小與儲藏容器的重量一同成為負擔,從而難以進行處理。
進而,當在此種雙重結構的儲藏容器中收納溫熱的食品時,也有時會在雙重結構的內側容器與外側容器之間的空氣層內產生結冰,或者有可能會有霜附著於容器壁。
本創作是有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冷凍冰箱,為了使儲藏容器的出入變得容易而進行輕量化,並且減少了結冰及霜的附著。
為了達成上述課題,根據實施方式,一種冷凍冰箱,其特徵在於包括:容器蓋,可與抽出式的門連動地出入;以及儲藏容器,收容于該容器蓋內部,且形成為上部開口的箱形,在所述容器蓋的底部,設有比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面的大小要小的底部開口部,使該底部開口部的開口周緣部抵接於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面,並且使所述容器蓋的側部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側部之間相隔開而將所述儲藏容器收容於所述容器蓋中,使所述容器蓋的側部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側部之間形成空氣層。
而且,容器蓋的底部開口部在其開口周緣部設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所述儲藏容器借助所述突起部來使所述容器蓋的內側面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外側面之間相隔開且從下方抵接並支撐所述儲藏容器底面。
借此,能夠提供一種冷凍冰箱,其進行用於使儲藏容器的出入變得容易的輕量化,並且減少了結冰及霜的附着。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使用圖1至圖5,對用於實施本創作的形態(以下,稱作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是一實施方式的冷凍冰箱的從側方觀察的縱剖面圖。該圖1所示的冷凍冰箱1在其最下部設有冷凍室3,在該冷凍室3的正上方設有製冰室5,在其正上方設有蔬菜室7,進而在其正上方的最上部設有冷藏室9。
另外,製冰室5的橫寬小至冷凍冰箱1的橫寬的例如一半左右,在圖1中,在截取縱剖面的位置的關係中雖未圖示,但在該製冰室5的正側面並列設置著切換室。
如此,具有冷凍室3、製冰室5、蔬菜室7、冷藏室9的冷凍冰箱1在圖1中位於左側的前表面安裝有各室的門3a、5a、7a、9a,包含該門在內的冷凍冰箱整體由隔熱材料進行隔熱處理,且整體上形成為縱長的箱形。
冷凍室3具有用於對被冷凍儲藏物進行收容並冷凍的較深的儲藏容器11,該儲藏容器11被收容在比儲藏容器11的外形形狀大一圈的形狀的容器蓋15內。
借此,在容器蓋15與儲藏容器11之間設有規定的間隙。而且,在儲藏容器11底部的載置部11d(參照圖4)上載置著鋁板19。
而且,在冷凍室3的背面設有冷卻器51及風扇(fan)31,以借助該冷卻器51和風扇31來對冷凍室3進行冷卻。
圖2是表示將冷凍室3的門3a拉到前方,並將冷凍室3抽出至外部的狀態的立體圖。另外,在圖2中,可知在冷凍室3正上方的製冰室5的側面並列設有具有門6a的切換室6。
在圖2中,儲藏容器11被收容在容器蓋15中,在該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的外側分別安裝有導軌17(所謂的滑軌(slide rail)),這兩條導軌17的一端固定於冷凍室3的門3a的背側,當將門3a拉向前方時,容器蓋15與導軌17及儲藏容器11一同被抽出。
而且,在儲藏容器11底部的載置部11d上,載置著周緣部分具有豎立部的所謂的碟狀的鋁板19。
圖3是圖2所示的冷凍室3的分解立體圖。如圖3所示,在冷凍室3的門3a背側的左右兩端的靠上部的部分,通過L型金屬件81和螺栓(bolt)83等而牢固地安裝著所述兩根導軌17的一端,在這兩根導軌17上安裝容器蓋15,由此成為與門3a連動地抽出容器蓋15的構成。
在容器蓋15的後方位置,形成向上方豎立的鉤掛部15e,並且在前端也形成向上方延伸的豎立部15f,在該豎立部15f上形成卡合孔15g。
容器蓋15將鉤掛部15e鉤掛於冷凍室3的門3a的背側所固定的導軌17的上部,並且將卡合孔15g卡合於門的背面所設的L字形鉤掛部23,從而可裝卸地定位容器蓋15。
另外,這兩根導軌17採用經由輥(roller)或軸承(bearing)而可滑動地嵌合於冷凍室3的冷凍冰箱本體的兩側側壁面上所安裝的未圖示的其他導軌的、所謂的雙導軌(double rail)結構,所述兩根導軌17在該其他導軌上滑動,從而如圖2所示,以使冷凍室3與容器蓋15一同被較大地向前方抽出。
容器蓋15如圖3所示,在收容有儲藏容器11時儲藏容器11的底面所碰到的底部,形成有較大地開口的底部開口部15a。該底部開口部15a比儲藏容器11的底面的平面部的大小還小,當將儲藏容器11收容于容器蓋15中時,儲藏容器11的底面碰到底部開口部15a的緣部,從而大致無間隙地堵塞底部開口部15a。利用圖4來說明此狀態。
圖4是表示將儲藏容器11收容于容器蓋15內,儲藏容器11的底面碰到容器蓋15的底部開口部15a的緣部而堵塞底部開口部15a的狀態的、從門3a的前表面側觀察的AA剖面圖(參照圖3),且表示儲藏容器11與容器蓋15的兩側部的剖面狀態。
如圖4所示,收容在容器蓋15內的儲藏容器11的底面在其緣部抵接于容器蓋15的底部開口部15a的周緣部。
更詳細而言,在該容器蓋15的底部開口部15a的周緣部,在其端部形成有以向上方彎曲的方式而豎立的凸肋(rib)狀態的較短的突起部15b。
該突起部15b的上端部抵接於儲藏容器11的底面而支撐儲藏容器11,並且如後所述,對該抵接附近的容器蓋15與儲藏容器11之間的間隙進行擴大,以將該間隙的空氣層予以擴大。
而且,在儲藏容器11中,在該容器蓋15的突起部15b所抵接的部分的外側部分的底面向上方豎立的部分,形成有下側彎曲部11a,該下側彎曲部11a可提高儲藏容器11的強度,並且可抵接于容器蓋15的突起部15b而牢固地支撐著。
進而,通過設置該下側彎曲部11a而向上方上推儲藏容器11底部的角部,以將該角部的儲藏容器11與容器蓋15之間的間隙內的空氣層進一步擴大。
而且,如圖4所示,在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支撐部27,利用支撐部27的突出部內表面來覆蓋容器蓋15的鉤掛部15e。
容器蓋15的鉤掛部15e鉤掛於導軌17並收容于容器蓋15內,借助該支撐部27,以容器蓋15的左右側面與儲藏容器11的左右側面隔開的方式進行定位,從而在儲藏容器11與容器蓋15之間設置間隙,進而,形成向該間隙內供給冷氣的冷氣供給部21a(參照圖5)。
如此,將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與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之間的間隙形成為使空氣產生對流的空氣層21,通過該空氣層21來增大儲藏容器11的隔熱效率及冷凍效率,從而達成節能效果。
即,冷氣經由詳細後述的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上方所設的通氣孔15d或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上方所設的通氣孔11b而流通至該空氣層21內,使冷氣產生對流,由此來發揮作用,以防止空氣層21內的霜及結冰的產生,且即使空氣層21內結霜也可促進昇華。
尤其,使空氣層21的上方開口,以使得在拉開該門3a而向外抽出儲藏容器11時,即使外氣進入空氣層21內的情況下,也能積極地將冷氣送入空氣層21內,且如圖1所示,在儲藏容器11的上方配置有冷氣的吹出口31a,因此即使潮濕的空氣進入空氣層21也能有效地抑制霜的產生。
而且,該空氣層21的下方通過使儲藏容器11與容器蓋15抵接而確保了某種程度的密閉(某種程度的閉塞狀態),因此即使在將儲藏容器11抽出而露出至冷藏冰箱外時,也能抑制外氣通過儲藏容器11與容器蓋15之間的間隙而流動,由此,能夠避免空氣層21內部的冷氣逃逸,並且能夠借助空氣層21的隔熱效果來防止容器變暖。
另外,如上所述,通過在容器蓋15的底部開口部15a的緣部形成突起部15b,並且形成儲藏容器11底部的角部的下側彎曲部11a,從而使該角部的容器蓋15與儲藏容器11之間的空氣層21進一步擴大。
在參照上述圖4的說明中,對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部的內側在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與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之間形成使空氣產生對流的空氣層21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此種空氣層21並不限於容器蓋15及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雖未圖示,但在容器蓋15及儲藏容器11的前側部及後側部也形成有空氣層21,以使冷凍室3整體上提高隔熱效率及冷凍效率。
即,容器蓋15的前側部及後側部各自的上端部的內側抵接於儲藏容器11的前側部及後側部各自的上端部的外側,在該容器蓋15的前側部及後側部與儲藏容器11的前側部及後側部各自之間形成有使空氣產生對流的空氣層21。
如此,通過在容器蓋15的各側部與儲藏容器11的各側部之間形成空氣層21,使冷凍室3的側面整體構成為雙重結構,從而提高隔熱效率及冷凍效率,並且抑制開閉冷凍室3的門3a時的冷凍室3內的溫度上升。
另外,以挖開容器蓋15的底部的方式而形成底部開口部15a,且以一定程度地閉塞該底部開口部15a的方式而將儲藏容器11收容于容器蓋15內,而在該底部中設置有底部的角部所形成的下側彎曲部11a,其結果,將鋁板19裝卸自如地載置於儲藏容器11的底內表面所形成的向下方呈凹狀的載置部11d內。
利用導熱率優異的鋁板19,促進被冷凍儲藏物的冷凍效果,而且,通過在容器蓋15上形成底部開口部15a,可達成容器蓋15進而冷凍室3的輕量化,使得門3a的開閉變得容易。
尤其,使容器蓋15的突起部15b位於儲藏容器11的載置部11d端部而抵接支撐著,因此僅鋁板19的外側被容器蓋15所覆蓋,從而可經由儲藏容器11來使冷氣從下方吹到鋁板19的整個區域而進行冷卻,可有效地實現冷凍促進。
而且,如圖3所示,在門3a側的內側的大致中央靠上部的部分,形成有剖面呈L字形的橫長的鉤掛部23,而該鉤掛部23在圖3中嵌合於配設在儲藏容器11的門側的前部的大致中央靠上部的部分所形成的矩形的開口部25。
並且,當將儲藏容器11放入容器蓋15內時,儲藏容器11的開口部25鉤掛于從容器蓋15的卡合孔15g突出的鉤掛部23,借此,儲藏容器11在前部由鉤掛部23所支撐著。
另外,在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部形成有支撐部27,該支撐部27由圖4可知,以從上方覆蓋由導軌17所支撐的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部的方式,而向外側彎曲後向下方稍許彎折,並從上方扣在容器蓋15的上端部處。
而且,在該支撐部27的內側,沿著支撐部27內側形狀而適當地設有未圖示的凸肋,以提高支撐部27的強度,並且使與容器蓋15的嵌合,即,嵌合狀態的穩定性良好。
因而,儲藏容器11在下述3處支撐于容器蓋15,即,該左右兩側部的上端的支撐部27扣在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的上端部處,並且上述開口部25鉤掛于容器蓋15的鉤掛部23。
繼而,參照圖3,在儲藏容器11的左右兩側部的上部的靠前表面的部分,形成多個狹縫(slit)狀的通氣孔11b,並且在與該通氣孔11b對應的容器蓋15的左右兩側部的上部的靠前表面的部分,形成有將鉤掛部15e與豎立部15f之間的側壁部切開而成的通氣孔15d。
這些通氣孔11b和通氣孔15d既可為切口,也可為狹縫(slit)狀,還可為沖孔(punching)狀的孔(圓孔、長孔)。
圖5是表示將儲藏容器11收容于容器蓋15內,儲藏容器11的底面碰到容器蓋15的底部開口部15a的緣部而一定程度地堵塞底部開口部15a的狀態的、從門3a的前表面側觀察的B-B剖面圖(參照圖3),表示包含容器蓋15的通氣孔15d和儲藏容器11的通氣孔11b在內的兩側部的剖面狀態。
並且,如上所述,如圖5所示,當將儲藏容器11收容于容器蓋15內時,容器蓋15的通氣孔15d與儲藏容器11的通氣孔11b在相同的位置處連通,冷氣通過該連通的兩通氣孔15d、11b而流動,從而防止在上述容器蓋15與儲藏容器11之間形成的空氣層21內的結冰的產生或霜的附著。
進而,如圖3所示,在容器蓋15的後壁,較大地形成梯形狀的切口15c,並且,在儲藏容器11的後壁的上端部的左右兩側,也在左右兩處形成細長的切口11c。
冷氣從冷凍室3的背面通過這些切口15c、11c而流入儲藏容器11的內部,以對儲藏容器11內的被冷凍儲藏物進行冷卻。
即,經冷卻器51冷卻後的冷氣由風扇31送出,從冷凍室3的後方上部通過切口15c、11c而吹出至儲藏容器11內,一方面在儲藏容器11內下降一方面對被冷凍儲藏物進行冷卻之後,從上述通氣孔11b、15d流出,並通過容器蓋15的兩側部的外側而流出至冷凍室3的背面,通過這樣的冷氣流動來均勻地對整個儲藏容器11內進行冷卻。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冷凍冰箱,對具備製冰室5、蔬菜室7、冷藏室9等的冰箱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適用於僅具有冷凍室3的冷凍箱。
而且,尤其鉤掛部23與容器蓋15的卡合孔15g和儲藏容器11的開口部25也可成為使用者分別取出容器蓋15或儲藏容器11時的把手。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冷凍冰箱
3...冷凍室
3a、5a、6a、7a、9a...門
5...製冰室
6...切換室
7...蔬菜室
9‧‧‧冷藏室
11‧‧‧儲藏容器
11a‧‧‧下側彎曲部
11b‧‧‧通氣孔
11c‧‧‧切口
11d‧‧‧載置部
15‧‧‧容器蓋
15a‧‧‧底部開口部
15b‧‧‧突起部
15c‧‧‧切口
15d‧‧‧通氣孔
15e‧‧‧鉤掛部
15f‧‧‧豎立部
15g‧‧‧卡合孔
17‧‧‧導軌
19‧‧‧鋁板
21‧‧‧空氣層
21a‧‧‧冷氣供給部
23‧‧‧鉤掛部
25‧‧‧開口部
27‧‧‧支撐部
31‧‧‧風扇
31a‧‧‧吹出口
51‧‧‧冷卻器
81‧‧‧L型金屬件
83‧‧‧螺栓
圖1是一實施方式的冷凍冰箱的縱剖面圖。
圖2是表示將圖1所示的冷凍冰箱的冷凍室的門拉到前方,並抽出冷凍室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冷凍室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在冷凍室的容器蓋內放入有儲藏容器的狀態的圖3中的A-A剖面圖。
圖5是表示在冷凍室的容器蓋內放入有儲藏容器的狀態的圖3中的B-B剖面圖。
11...儲藏容器
11a...下側彎曲部
11d...載置部
15...容器蓋
15a...底部開口部
15b...突起部
15e...鉤掛部
17...導軌
19...鋁板
21...空氣層
27...支撐部

Claims (6)

  1. 一種冷凍冰箱,其特徵在於包括:容器蓋,可與抽出式的門連動地出入;以及儲藏容器,收容于該容器蓋內部,且形成為上部開口的箱形,在所述容器蓋的底部,設有比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面的大小還小的底部開口部,使該底部開口部的開口周緣部抵接於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面,並且使所述容器蓋的側部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側部之間相隔開而將所述儲藏容器收容於所述容器蓋中,使所述容器蓋的側部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側部之間形成空氣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冷凍冰箱,其中在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部內表面配設有鋁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冷凍冰箱,其中,設有冷氣供給部,該冷氣供給部對所述容器蓋的側部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側部之間的所述空氣層供給冷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冷凍冰箱,其中,所述儲藏容器在所述儲藏容器的左右兩側部的上部分別具有第1通氣孔,所述容器蓋以與所述第1通氣孔連通的方式而在所述容器蓋的左右兩側部分別具有第2通氣孔或切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冷凍冰箱,其中,在所述容器蓋的所述底部開口部,在其開口周緣部設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所述儲藏容器借助所述突起部來使所述容器蓋的內側面與所述儲藏容器的外側面之間相隔 開且從下方抵接並支撐所述儲藏容器底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冷凍冰箱,其中,所述突起部利用位於配置在所述儲藏容器的底部內表面的鋁板的外側的部位來抵接且支撐所述儲藏容器。
TW100125998A 2010-07-23 2011-07-22 冷凍冰箱 TWI436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5637A JP5761936B2 (ja) 2010-07-23 2010-07-23 冷凍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9362A TW201209362A (en) 2012-03-01
TWI436017B true TWI436017B (zh) 2014-05-01

Family

ID=4577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5998A TWI436017B (zh) 2010-07-23 2011-07-22 冷凍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61936B2 (zh)
CN (1) CN202274705U (zh)
TW (1) TWI436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62669A (ja) * 2012-09-20 2014-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WO2014122780A1 (ja) * 2013-02-08 2014-08-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616958B2 (ja) * 2015-04-13 2019-12-0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ゲート装置
DE102016101767A1 (de) * 2016-02-02 2017-08-0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utomatisierungsgerät
CN109798727B (zh) * 2019-03-21 2021-05-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储物盒及其除霜方法
US20220163253A1 (en) * 2020-11-23 2022-05-26 Whirlpool Corporation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appliance door
WO2022230102A1 (ja) * 2021-04-28 2022-11-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1075B2 (ja) * 1996-06-06 2006-03-01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H1038456A (ja) * 1996-07-26 1998-02-13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2001133120A (ja) * 1999-11-05 2001-05-18 Fujitsu General Ltd 電気冷蔵庫
JP4749199B2 (ja) * 2006-03-31 2011-08-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貯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9362A (en) 2012-03-01
JP5761936B2 (ja) 2015-08-12
CN202274705U (zh) 2012-06-13
JP2012026642A (ja) 201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6017B (zh) 冷凍冰箱
EP2787308B1 (en) Refrigerator
JP3814537B2 (ja) 冷蔵庫
JP3886348B2 (ja) 冷蔵庫
JP5903570B2 (ja) 冷蔵庫
JP6706749B2 (ja) 冷蔵庫
JP4356798B1 (ja) 冷蔵庫
JP2007064593A (ja) 冷蔵庫
JP4135765B2 (ja) 冷蔵庫
KR100727670B1 (ko) 수납장이 구비되는 냉장고
JP6330140B2 (ja) 冷蔵庫
JP4200334B2 (ja) 冷蔵庫
JP6068869B2 (ja) 冷温蔵装置の仕切壁構造
JP6592274B2 (ja) 冷蔵庫
JP3749087B2 (ja) 冷蔵庫
KR20120001956A (ko) 냉장고
JP6186115B2 (ja) 冷蔵庫
JP2002081826A (ja) 冷蔵庫
JP2018204834A (ja) 冷却貯蔵庫
JP6505483B2 (ja) 冷蔵庫
JP4746018B2 (ja) 冷蔵庫
JP6796753B2 (ja) 冷蔵庫
JP2002081827A (ja) 冷蔵庫
JP2013190134A (ja) 冷蔵庫
JP2009156498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