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561B -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 Google Patents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561B
TWI433561B TW098103310A TW98103310A TWI433561B TW I433561 B TWI433561 B TW I433561B TW 098103310 A TW098103310 A TW 098103310A TW 98103310 A TW98103310 A TW 98103310A TW I433561 B TWI433561 B TW I4335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essage
servo
uplink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3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0456A (en
Inventor
Tingfang J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10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0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5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以下內容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言之,係關於無線通信之資源排程。
根據35 U.S.C §119之規定主張優先權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8年2月1日所申請之題為"通信網路中之排程方法與裝置(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025,515之優先權,該案已讓與給其受讓人,且在此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對同在申請中之專利申請案之參考
本專利申請案係有關於Tingfang Ji之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該案具有代理人檔案號碼080738U1,與本申請案同時申請,已讓與給其受讓人,且在此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語音內容、資料內容等。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之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可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及其類似者。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行動器件之通信。每一行動器件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自基地台至行動器件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自行動器件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外,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等而建立行動器件與基地台之間的通信。
MIMO系統使用多個(N T 個)傳輸天線及多個(N R 個)接收天線用於資料傳輸。由N T 個傳輸天線及N R 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O頻道可被分解成N S 個獨立頻道,該等獨立頻道亦被稱為空間頻道,其中N S 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及接收天線產生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較高輸送量及/或較大可靠性)。
無線訊息通常在時間上、在頻率上、根據碼等細分以輸送資訊。舉例而言,前向鏈路訊息包含至少一個時間片段(例如,各種時間長度之時槽、超訊框等),該至少一個時間片段被分段成一或多個前置項及若干子時間片段(例如,子時槽、時間訊框)。前置項載運獲取及控制資訊,而各種其他時間訊框載運訊務,諸如與語音呼叫有關之語音資訊、與資料呼叫或資料會話有關之資料封包,或其類似者。獲取資訊可由給定行動網路小區中之行動終端機利用以識別扇區內之傳輸基地台。控制頻道資訊提供用於解碼所接收信號之命令及其他指令。
在各種行動通信系統(例如,超行動寬頻帶[UMB]、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或僅LTE])中,前置項或類似結構可載運如上文所描述之類似資訊或不同資訊。舉例而言,一些系統中之前置項可載運同步或獲取導頻以識別遠端傳輸器且建立解碼功能之時序。此外,前置項可載運控制資訊,其使遠端終端機能夠在電源開啟時搜尋小區、判定作出交遞決策、與網路建立通信及解調變非控制頻道所必需之小區之初始參數。其他功能可包括指定一些無線系統之訊務頻道之格式。通常,將前置項設定成遠離無線信號之訊務相關部分以促進在接收器處區分應用相關資訊與控制資訊。因此,接收器可監視控制部分以識別信號是否含有與接收器件有關之訊務而無須監視訊務部分自身。因為控制部分通常僅為總信號之小分率,所以接收器器件可藉由監視信號前置項以判定信號中是否含有相關資訊而顯著地減少處理要求及功率消耗。將控制頻道用於無線發信因此藉由延長行動器件之電池壽命而導致較有效之通信以及改良之行動性。
在無線存取網路之計劃部署中,空中信號干擾可因由存取點(例如,基地台)以及存取終端機進行之傳輸而產生。舉例而言,特定小區內之干擾可由相鄰小區中之存取點或存取終端機導致。通常,藉由根據傳輸功率及預期干擾來定位基地台而管理計劃部署。然而,尤其在器件利用高功率傳輸時,可仍在傳輸器之間發生干擾。為減少干擾,可在存取網路內利用干擾減少信號。接收干擾減少信號之基地台可減少其傳輸功率或由該基地台伺服之存取終端機(AT)之傳輸功率。然而,在存在非計劃或半計劃無線存取點部署之情況下,額外干擾減少機制可有助於減少來自存取網路並未精確知曉位置或傳輸功率之傳輸器之干擾。
下文呈現一或多項態樣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態樣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為所有預期態樣之廣泛綜述,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態樣之重要或關鍵元素亦不描繪任何或所有態樣之範疇。其唯一目的為以簡化形式呈現一或多項態樣之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部。
本揭示案提供在行動通信環境中之無線資源之虛擬管理。通信環境中之存取終端機(AT)可維護與附近網路傳輸器之連接並向中央實體(諸如,巨型基地台)報告與無線排程有關之因素。巨型基地台可使用此等因素用於改良由巨型基地台伺服之巨型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其他伺服小區之無線通信。藉由維護與小區內之傳輸之佔優勢無線條件、服務品質(QoS)要求、導頻信號報告、行動性管理考慮因素等有關之資訊,可對於巨型覆蓋區域或附近覆蓋區域而實施顯著干擾減少。
根據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一AT可經組態以監視多個網路存取點(AP)在該AT之範圍內之無線傳輸。特定言之,該AT可監視伺服該AT之小區之控制頻道或獲取導頻信號。在一些態樣中,與伺服小區之干擾管理有關之資料被搭附(bundle)至資源報告訊息中且被提供至巨型基地台。該AT可進一步獲得來自該巨型基地台之網路指派區塊(NAB)訊息。該NAB可基於無線網路之伺服小區及相鄰小區內之頻道品質條件、預期干擾、傳輸強度、QoS或類似考慮因素(其係由此等相鄰小區內之AT向巨型基地台報告)。因此,NAB可基於伺服小區及相鄰小區之無線條件及訊務條件之管理而為此等小區提供改良之通信。
在其他態樣中,本揭示案提供多天線通信之虛擬排程。此通信可包括多輸入(MI)(包括多輸入單輸出(MISO))、多輸出(MO)(包括單輸入多輸出(SIMO))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舉例而言,多天線通信可由AT結合一或多個其他AT(例如,經由同級間鏈路)、無線中繼器或轉發器或相鄰小區而實施。與多天線通信相關聯之所涉及傳輸或接收參數(例如,時序參數、傳輸功率參數、解碼參數、濾波參數、頻道估計參數等)可由基地台使用附近小區之無線條件及訊務QoS要求(如上文所論述)而提供。因此,改良之干擾減輕及潛在改良之波束成形增益可基於對此等條件及要求之知曉而因多天線通信產生。此結果可在(例如)異質AP環境中尤其有利,其中巨型基地台或伺服小區可能不具有與周圍小區有關之可靠或足夠資訊。
在本揭示案之至少一項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使用一組處理器以執行用於該無線網路之一存取終端機(AT)之排程碼,該(等)處理器與關於該AT之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存取點(AP)相關聯。可執行指令以使該(等)處理器為該AT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且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此外,可執行指令以使該(等)處理器起始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或一伺服該AT之小區。此外,該方法可包含將該排程碼儲存於一記憶體中。
在一或多個其他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可包含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用於執行用於一無線網路之集中式上行鏈路排程碼。此外,該上行鏈路排程碼可使該處理器為該無線網路之一AT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裝置與關於該AT之一非伺服AP相關聯且將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編碼於一排程訊息中。此外,該裝置可包含一傳輸器,該傳輸器將該排程訊息以空中方式(over-the-air;OTA)轉遞至一伺服該AT之小區。
在本揭示案之再一些其他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可包含用於使用一組處理器以為該無線網路之一AT而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的構件;該裝置與關於該AT之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小區相關聯。此外,處理指令可包含用於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的構件。此外,該裝置可包含用於起始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或一伺服該AT之小區的構件。
在又一些其他態樣中,揭示經組態以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至少一個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可包含一第一模組,該第一模組用於為該無線網路之一AT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等)處理器與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小區相關聯。此外,該(等)處理器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模組,該第二模組用於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此外,該(等)處理器可包含一第三模組,該第三模組用於起始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或一伺服該AT之小區。
根據一或多項額外態樣,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一程式碼集合,該第一程式碼集合用於使一電腦為該無線網路之一AT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電腦與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小區相關聯。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二程式碼集合,該第二程式碼集合用於使該電腦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三程式碼集合,該第三程式碼集合用於使該電腦起始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或一伺服該AT之小區。
除上述內容外,揭示一種用於促進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使用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此外,該方法可包含使用至少一個天線以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在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促進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可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此外,該裝置可包含至少一個天線,該至少一個天線用於發送及接收無線資料,該(等)天線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此外,該裝置可包含一報告模組,該報告模組在該排程訊息對應於該伺服基地台時促進對該伺服基地台之AT指導上行鏈路排程。
在一或多個其他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促進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可包含用於使用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的構件。該裝置亦可包含用於使用至少一個天線以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的構件。此外,該裝置可包含用於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的構件。
根據再一些其他態樣,揭示用於促進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至少一個處理器。該(等)處理器可包含一第一模組,該第一模組用於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此外,該(等)處理器可包含一第二模組,該第二模組用於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除上述外,該(等)處理器可包含一第三模組,該第三模組用於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在本揭示案之至少一個其他態樣中,提供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一程式碼集合,該第一程式碼集合用於使一電腦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二程式碼集合,該第二程式碼集合用於使該電腦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一第三程式碼集合,該第三程式碼集合用於使該電腦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該一或多項態樣包含將於下文充分描述並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隨附圖式詳細地闡述該一或多項態樣之特定說明性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藉以使用各種態樣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之少數,且所描述之態樣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現參看諸圖描述各種態樣,其中類似參考數字始終用於指類似元件其中相同參考數字始終用於指相同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項態樣之徹底理解。然而,可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態樣。在其他例項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眾所熟知之結構及器件以便促進描述一或多項態樣。
此外,在下文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應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廣泛各種形式實施本文中之教示且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特定結構及可以多種形式實施本文中之教示且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特定結構及/或功能僅為代表性的。基於本文中之教示,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獨立於任何其他態樣而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且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等態樣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舉例而言,可使用本文中所闡述之任何數目之態樣來實施一裝置及/或實踐一方法。此外,可使用本文中所闡述之態樣中之一或多者與其他結構及可使用除了或不同於本文中所闡述之態樣中之一或多者的其他結構及/或功能性或使用除本文中所闡述之態樣中之一或多者外之其他結構及/功能性來實施一裝置及/或實踐一方法。作為一實例,在異質行動存取網路(AN)之扇區間干擾避免之虛擬實施的情形下描述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器件、系統及裝置中的許多者。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類似技術可應用於其他通信環境。
如本揭示案中所利用,術語異質網路指具有部署於共同或類似頻寬內之全異類型之基地台的網路。全異類型之基地台可基於不同傳輸功率、不同關聯類型、基地台是否與回程連接(例如,中繼基地台)互連,或其類似者,或其組合而分類。傳輸高達50瓦特之典型巨型基地台對以1瓦特傳輸之典型微型基地台係傳輸功率全異性之實例。具有不同關聯類型之基地台可包括通用存取基地台(其對具有適當訂用之大多數或全部無線終端機提供網路存取)與受限存取基地台(其僅對具有訂用之終端機之有限子集提供網路連接性)。
無線通信系統藉由使用各種發信機制而在無線節點之間實施資訊交換。在一個例項中,基地台可用於傳輸導頻信號,該等導頻信號建立時序序列並識別信號源及與該信號源相關聯之網路,以及其他。諸如使用者終端機(UT)或存取終端機(AT)之遠端無線節點可解碼導頻信號以獲得與基地台建立基本通信所必需之資訊。可在自基地台傳輸之控制信號中輸送額外資料,諸如,無線頻率或頻率集合、時槽、符號碼及其類似者。此資料可用於建立無線資源,可經由該等無線資源而在基地台與UT之間輸送載運使用者資訊之訊務資料,諸如,語音通信或資料通信。
此系統之一個顯著問題在於附近無線節點之無線傳輸之間的干擾。干擾可降低接收品質、阻礙輸送量或在嚴重時致使通信為低效的。因此,計劃基地台部署係理想的,因為無線節點可被置放於適當距離處以減輕干擾。舉例而言,可基於兩個此種節點之組合傳輸範圍(例如,經量測處於特定分貝[dB]位準內)來判定距離。此外,波束成形技術可用於減少在相對於節點之特定方向上之干擾。
在密集或半計劃/非計劃無線部署中,小區中之前向鏈路(FL)及反向鏈路(RL)干擾可分別受相鄰小區中之無線存取節點(AP)及AT支配。此外,在異質無線AN中,相對低功率之節點可存在於相對高功率之節點之範圍內,進而加劇干擾問題。為加以說明,AP通常以與由AP覆蓋之地理區域相關之功率來傳輸。此等地理區域可被稱為小區,小區之大小可變化。舉例而言,巨型小區(macro-cell)可大於小型小區(micro-cell)、微型小區(pico-cell)、超微型小區(femto-cell)等。因此,伺服巨型小區之無線AP可通常以高於伺服小型小區、微型小區或超微型小區之AP之功率傳輸。對於計劃網路而言,AP定位於彼此相距適當距離處以減輕干擾。在AP之置放僅為半計劃或非計劃之情況下,可在由相鄰AP伺服之小區中產生顯著干擾。一項簡明實例為高功率巨型小區AP之傳輸可對接近於巨型小區之較低功率AP施加顯著干擾。然而,亦可存在與上述情形相反之情形。舉例而言,若由巨型小區伺服之終端機亦接近於微型小區,則微型小區可為巨型小區之顯著干擾者。此外,受限關聯AP(例如,私有超微型小區AP)可使此問題更複雜。若終端機極接近於受限AP且未被允許連接至此AP,則受限AP可對終端機產生顯著干擾,尤其係在最近的通用存取AP處於距終端機之大距離處的情況下。
為減少無線網路(包括,例如,半計劃/非計劃網路或異質存取類型網路)中之干擾,本揭示案提供附近小區之無線條件在共同網路節點處之聚合。為促進此聚合,AT可經組態以維護與多個節點之無線鏈路,且將來自一個節點(例如,伺服節點)之資訊提交至共同節點。此配置在半計劃或非計劃部署中可尤其有益,在半計劃或非計劃部署中,網路可能不具有與所有相鄰節點部署有關之完整或可靠資訊。作為一實例,擁有者部署之超微型節點可由各擁有者獨立地置放(通常在稍微知曉或不知曉網路運營商之情況下)。因此,網路可具有與一些節點(例如,其他巨型節點,或運營商部署之小型、微型或超微型部署節點)之部署有關之資訊,而不具有與其他節點之部署有關之資訊。然而,藉由監視附近節點之無線信號,小區內之AT可幫助填充一些間隙。如本文中所利用,伺服節點或AP表示將訊務服務(諸如,語音、HTTP、FTP等)提供至AT或建立AT之控制鏈路等之存取點。
可將無線AN之無線通信分類為前向鏈路通信(例如,自AP至AT之通信)及反向鏈路通信(例如,自AT至AP之通信)。在前向鏈路上,AT可經歷來自相鄰小區中之相鄰AP之干擾。舉例而言,在AT處自伺服AP接收之信號可與自相鄰AP接收之信號互混。在相鄰AP為功率高於伺服AP(例如,微型小區AP)之傳輸器(例如,巨型小區AP)之情況下,前向鏈路干擾可使AT之無線通信顯著劣化。因此,信號強度及/或頻道資源之管理可對由較低功率無線AP伺服之AT提供顯著益處。
作為前文描述之一特定實例,AT選擇具有低路徑損失之AP作為伺服AP可為有益的。發生此情形係因為低路徑損失信號在距傳輸AP之給定距離下損失較少能量且在接收器處以較高功率接收(與行進相同距離之高路徑損失信號相比)。因此,傳輸AP可利用較少功率來傳輸低路徑損失信號且在接收器處仍達成類似效能。以較低功率傳輸平均對網路導致較少干擾,其同樣地有益於AP及AT。雖然低路徑損失具有益處,但選定之AP可能具有遠低於以高得多之功率傳輸之遙遠較高路徑損失AP之傳輸功率。在此狀況下,來自低路徑損失AP之信號在AT處被接收到時可顯著弱於高路徑損失AP信號,進而產生高干擾。在替代情形下,具有強前向鏈路信號強度之無線AP可為並未辨識到AT之私用AP。此AP可拒絕AT對後端網路(例如,行動通信網路、網際網路或其類似者)之存取。在此狀況下,可迫使AT連接至具有在AT處被接收到時弱得多之信號的遙遠無線AP。
為減輕小區間干擾之問題,共同AP(其可包括巨型基地台,但亦可包括諸如小型、微型或在一些情形下(例如,當超微型基地台具有對網路資源之存取時)甚至超微型基地台之其他AP)可在由共同AP伺服之特定覆蓋區域中之相鄰小區之間提供協調的排程。共同AP可使用由覆蓋區域內之各種AP上載至網路之網路資訊以及由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一或多個AT向共同AP報告之資訊。自干擾之觀點觀之,此資訊可包括FL或RL傳輸之傳輸功率及佔優勢FL或RL干擾條件(分別由AP廣播或在AT處計算)。此外,該資訊可包含由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無線節點報告之各種FL或RL資料流之QoS承諾。在至少一項態樣中,該資訊可進一步包含行動性管理資訊,諸如,由AT維護之AP之作用中集合。
基於網路及AT提交之資訊,共同AP可判定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AP及AT之適當無線傳輸排程。排程可包括基於佔優勢干擾位準之各種傳輸之傳輸功率。此外,排程可指定用於各傳輸之一或多個無線信號資源(例如,時槽及子頻帶,或其適當分率、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符號、分碼多重存取[CDMA]碼,或其組合)。在本揭示案之至少一項態樣中,排程可包含網路指導行動性指令,其(例如)指導AT交遞至相鄰AP或將相鄰AP添加至作用中行動性集合。
除上述內容外,無線傳輸排程可建立各傳輸排程之優先權等級。優先權可係基於(例如)不同類型之訊務、不同類型之無線訂用服務或其類似者之QoS承諾。優先權可由接收端AP或AT利用以判定是遵從、修改還是忽略由共同AP提供之排程。此判定可係基於由AP或AT管理之訊務之相應優先權及優先權衝突之存在、當前干擾位準、QoS承諾、訊務類型等。
由由共同AP判定之無線傳輸排程可搭附至排程訊息中,排程訊息可提供用於共同AP之特定覆蓋區域中之AP及AT之上行鏈路(或RL)或下行鏈路(或FL)排程。排程訊息可指定用於一或多個無線節點及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通信之傳輸資源(例如,無線信號之時槽、頻率、符號、碼)空間多工模式、傳輸分集模式、天線係數、傳輸功率、調變及編碼方案,或其類似者。在本揭示案之一些態樣中,排程訊息可包含網路指派區塊(NAB)訊息(例如,類似於分碼多重存取[CDMA]網路中所使用之NAB)。然而,應瞭解,NAB或排程訊息之傳輸路線並不需要在傳輸之前自來源至目標而預先建立。實情為,排程訊息/NAB可由一接收節點或一序列之此等節點(例如,覆蓋區域內之AT或無線轉發器)基於訊息中所指定之伺服或干擾小區ID,或基於由訊息作為目標之一或多個AT之ID,或其組合來即時路由至一或多個目標節點。在術語NAB用於本描述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情況下,應理解,NAB指遵守上述性質之通用排程訊息,未必指在傳輸NAB之前具有預先建立之路徑路由的CDMA NAB,但通用排程訊息在適當例項中可包括後者之解釋。
一旦產生NAB,便可將NAB轉遞至由共同AP伺服之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節點。在本揭示案之一項態樣中,共同AP可使用回程網路來將NAB傳輸至其他AP。在其他態樣中,可經由在覆蓋區域內或附近之一或多個AT或無線中繼器而將NAB以空中方式(OTA)路由至其他AP。舉例而言,在回程連接並不存在之情況下或在回程具有相對低劣之輸送量之情況下,無線路由可為有益的。在再一些其他態樣中,可經由單播訊息而將NAB直接傳輸至AT以用於由AT實施或用於轉遞至伺服AT之AP。
除上述內容外,NAB可指定排程以之為目標的節點之識別碼。此等識別碼可包括目標AT之ID及伺服此AT之AP之ID。接收端AT可解碼NAB以判定該訊息是否意欲用於接收端AT。若是,則此AT可分析訊息並將NAB轉遞至伺服AP。
在至少一項態樣中,接收端AT可用網路指派狀態(NAS)訊息、網路指派指示(NAI)頻道或訊息或其類似者向共同AP通知FL或RL傳輸之狀態。可經由專用控制頻道(諸如,應答(ACK)頻道、請求(REQ)頻道或類似控制頻道)而將NAS/NAI訊息傳輸至共同AP。或者,NAS訊息可經由無線中繼站而提交至共同AP或由伺服AP產生並經由回程連接來提交。在其他態樣中,AT可使用NAS/NAI頻道或訊息以將NAB轉遞至伺服AP。其他或另外,舉例而言,在NAB指定相鄰小區或由相鄰小區伺服之AT之ID的情況下,AT可使用NAS/NAI頻道或訊息來將NAB轉遞至相鄰小區。
根據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NAB可包含分別在FL或RL頻道上之干擾AP或干擾AT之ID。NAB之優先權可另外用於與對於共同AP而言不可見之其他訊務之競爭調解。以其ID來解碼NAB之干擾節點(或伺服節點)可基於優先權及無線條件而判定並不干擾NAB排程(例如,藉由改變無線資源)或降低指定資源上之干擾。若干擾節點為AT,則此節點亦可將NAB中繼至其伺服AP以用於網路管理之FL及RL傳輸排程。在至少一項態樣中,AT可解碼並分析NAB並自NAB中所包括之排程資訊及伺服小區或周圍小區之無線條件來排程或輔助排程RL傳輸。同樣,若干擾節點為AP,則干擾AP可基於優先權及佔優勢無線條件來判定避免(例如,藉由選擇其他資源)或減少(例如,藉由降低傳輸功率)指定資源上之干擾。
在本揭示案之至少一項額外態樣中,共同AP可使用網路及AT提交之無線資訊來促進經組態以用於虛擬多天線通信之一組無線節點的此通信。因為MIMO通信涉及估計用於達成波束成形增益之頻道條件,所以集中式排程器在基於無線資訊來計算多天線通信參數中具有優勢(尤其在異質AP網路中)。在此等情形下,共同AP可計算參與虛擬多天線通信之多個節點之MIMO通信參數。可在NAB中提交參數與使各別參數與各別節點相關聯之指派。因此,該等節點可基於由共同AP編譯之集中式資料來實施此通信,且在可經由此集中式排程而達到之輸送量方面獲得優勢。
現參看諸圖,圖1說明用於為無線通信提供虛擬排程之實例系統100的方塊圖。系統100包含由伺服小區AP 104伺服之至少一個伺服小區AT 102。AT 102可監視系統100之附近AP(104、106、110)之無線傳輸並將干擾相關資訊提供至共同基地台(106)以促進虛擬排程。詳言之,在系統100包含對於共同基地台而言未知或不可靠地知曉之一或多個AP之情況下,干擾相關資訊可基於虛擬排程而產生顯著干擾減少(即使在逐封包之基礎上亦如此)。
伺服小區AT 102可包含經組態以用於與無線網路無線通信之任何適當無線通信器件。實例可包括行動器件(例如,行動電話、膝上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智慧電話等)或固定無線器件(例如,電腦、固定無線台、固定中繼器等)。特定言之,伺服小區AT 102經組態以監視系統100之至少兩個AP之控制頻道資訊。所監視之控制頻道可包括FL控制頻道,或RL反饋頻道(例如,包括ACK、REQ、頻道品質指示符[CQI]、自動請求[ARQ]、混合ARQ[HARQ]等)。AP可包含基地台,諸如,巨型基地台、小型基地台、微型基地台或超微型基地台或其他適當無線網路存取點。通常,所監視之AP中之至少一者為伺服AP104。另一適當之所監視AP為巨型小區覆疊區域(overlay)AP 106,其充當系統100中之共同排程AP。然而,此外,AT可監視相鄰於伺服小區AP 104之小區中之干擾AP 110之控制頻道資訊。
藉由監視控制頻道資訊,AT 102可識別無線節點之當前無線頻道條件。此等條件可包括RL或FL傳輸功率指派(例如,分別對於AT或AP)、AP(104、106、110)處之干擾,或其類似者。AT 102可將一或多個此等條件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108中並將該訊息108遞送至巨型小區覆疊區域AP 106。在一些態樣中,可由AT 102在接收到來自AP 104、106、110之FL信號後起始報告108。或者,可由諸如伺服AP 104或巨型覆疊區域AP 106之AP觸發報告108。在至少一項態樣中,可週期性地或基於降低至臨限位準以下之無線條件來提交報告108。
在接收到小區報告訊息108後,巨型覆疊區域AP 106可將報告108儲存於記憶體114中,並使用一組通信處理器112來解碼報告108。擷取與小區無線條件有關之資訊並將其儲存於記憶體114中。舉例而言,記憶體114可為用於管理當前無線條件以及此等條件隨時間之改變的資料庫。此外,資料庫(114)可基於所儲存之無線資訊來促進統計分析以基於各種動態情況(例如,覆蓋區域中之AT之數目、傳輸之QoS、訊務負載、散布條件等)來估計未來條件。
除上述內容外,處理器112可用於計算適當控制或訊務頻道資源以減輕AP 104、106、110之間的干擾。此外,處理器112可用於計算巨型小區中或附近之FL或RL傳輸之適當傳輸功率位準。該等計算可基於提交並儲存於無線網路資料庫(未描繪)處、提供於報告108或由巨型小區中之其他AT提交之類似報告中、由AP 104、110提交(例如,直接經由此等AP 104、110與巨型AP 106之間的回程連接,或經由AT 102而路由)或藉由另一適當方法而獲得之資料。
一旦判定了頻道資源或傳輸功率位準,便將其搭附至NAB訊息116中並以空中方式轉遞至AT 102。在至少一項態樣中,將NAB訊息單播至AT102。單播發訊息對於與AT 102、伺服AP 104或由伺服AP 104伺服之其他AT有關之排程可係有利的。在其他態樣中,舉例而言,在排程以多個小區中之節點為目標的情況下,可在廣播訊息中將NAB訊息傳輸至巨型小區之範圍內的所有AT(102)。
在接收到NAB訊息116後,AT 102解碼該訊息並判定訊息116是否含有與AT 102或伺服AP 104有關之排程資訊。該判定可係基於NAB訊息116是否包括伺服小區(104)內之節點的ID。若NAB訊息與AT 102有關,則AT 102可解碼訊息116或將訊息116轉遞至伺服AP 104以用於AP指導排程。若NAB訊息不與AT 102有關,則將訊息116改為轉遞至訊息116中所識別之AP(104、110)。
在至少一些態樣中,NAB 116可包括由巨型小區AP 106判定之一或多個資源或傳輸功率指令之優先權資訊。基於優先權資訊,接收端節點(102、104、110)可判定是遵從、修改還是忽略該等指令。舉例而言,此判定可係基於是否與涉及接收端節點(102、104、110)之現有訊務發生優先權衝突、當前無線條件,或其類似者。
在至少一項額外態樣中,NAB訊息116可包含AT 102之行動性管理指令。行動性管理可包括作用中交遞集合之AP(104、106、110)之選擇或交遞至不同AP之命令(例如,基於訊務負載、小區干擾,或其類似者)。AT 102可基於AT組態或佔優勢無線條件而選擇遵循行動性管理指令、修改該等指令或忽略該等指令。
圖2描繪促進異質AP網路之無線條件之無線判定的實例系統200的方塊圖。系統200包含AP網路之伺服小區(204)內之AT 202及網路之相鄰小區(208)內之AT 206。此外,網路包含巨型小區210。伺服AP 204及相鄰AP 208不具有與巨型小區210之直接連接。因此,舉例而言,伺服AP 204及相鄰AP 208可為由小區之各別擁有者獨立部署之超微型小區。各別AP 204、208、210可執行其獨立於其他AP 204、208、210而伺服之小區的訊務排程。因此,干擾可視各別AT 202、206與各種AP 204、208、210之接近度以及各無線傳輸之其他條件(諸如,當前傳輸強度、路徑損失或其類似者)而在FL與RL頻道上產生。
為幫助減輕此干擾,AT 202、206可經組態以監視範圍內之多個AP之控制頻道資訊。通常,此監視將包括至少一各別伺服AP(204、208)以及巨型小區AP 210。藉由監視控制頻道,AT 202、206可識別由AP 204、208、210伺服之各別小區內之當前傳輸強度。此外,可自控制頻道識別無線資源指派。AT 202、206經組態以自控制頻道擷取資源或傳輸強度資訊,且將此資訊搭附於各別小區報告訊息212、214中。此等訊息分別提供伺服小區及相鄰小區之無線頻道條件。
在RL無線資源(例如,ACK、CQI、ARQ、HARQ或類似頻道)上將報告訊息212、214傳輸至巨型小區210。巨型小區210可解碼各別報告212、214並保存與各別小區204、208之當前無線條件有關之資訊。因此,巨型小區210可自支援巨型小區210之網路獲得與原本可能不可用之超微型小區有關之資訊。基於此資訊,巨型小區210可提供巨型小區內之FL或RL通信之協調的干擾管理。舉例而言,巨型小區可指導AT 202使用第一組無線資源,而指導相鄰AT 204使用第二組不同無線資源,以避免RL頻道上之干擾。同樣,巨型小區210可指導各別AP將不同組資源用於FL傳輸以減少FL上之干擾。其他或另外,巨型小區210可指導一或多個節點(202、204、206、208)修改傳輸功率以減少對相鄰節點(202、204、206、208)之干擾。結果,系統200可在動態無線條件中甚至對於異質AP(204、208)之演進部署而達成改良之干擾管理。
圖3描繪用於無線通信之虛擬排程之實例系統300的方塊圖。如本文中所描述,系統300包含基地台302,其經組態以提供由基地台302伺服之小區之無線排程。為實現此目標,基地台302計算小區內之特定AT 306之適當頻道資源或傳輸功率位準。可將排程資訊編譯至NAB 304中,NAB 304在由基地台302使用之FL頻道上傳輸至AT 306。
如所描繪,NAB 304可包含各種資訊。可將AT 306之ID包括於NAB 304中以將AT 306識別為排程目標。此外,NAB 304可包含伺服AT 306之小區之ID。伺服小區ID使AT 306能夠判定FL排程之目標基地台(302)。如系統300所描繪,伺服基地台係提供NAB 304之節點。然而,舉例而言,若AT 306交遞至另一基地台(未描繪),則AT 306可利用小區ID以判定NAB 304被指引向其當前小區還是相鄰小區。
除AT與基地台ID外,NAB 304可指定一或多個干擾節點之ID及此等節點之訊務優先權。NAB 304可進一步指定待由AT 306、其伺服基地台(302)或干擾節點使用之特定控制或訊務頻道資源。因此,AT 306可基於此資料來識別其自身傳輸之適當資源或強度。在至少一項態樣中,關於NAB 304內所指定之優先權等級作出判定。因此,AT 306可比較其自身傳輸之優先權等級與干擾者之傳輸之優先權等級。舉例而言,若AT 306具有較高優先權,則其可增加傳輸強度。其他或另外,AT 306可將NAB 304轉遞至干擾節點(例如,相鄰AP)以促進由AT 306使用之資源上之減少的干擾。若AT 306具有較低優先權,則其可降低傳輸強度或選擇一組不同頻道資源(例如,NAB 304中所指定)以避免干擾較高優先權之節點。可基於優先權全異性以及與各別組頻道資源相關聯之當前干擾條件來判定是降低干擾還是切換資源。
在本揭示案之至少一個其他態樣中,NAB 304可包括用於AT 306之行動性管理資料。此資料可用於交遞判定、作用中AP集合之選擇,或其類似者。根據再一些其他態樣,NAB 304可包含用於AT 306與另一節點(未描繪)之間的多天線通信的參數。該等參數可指示此通信之特定頻道資源以及多天線傳輸之各別時序或傳輸功率,或多天線傳輸之解碼及濾波參數。歸因於可經由如本文中所描述之集中式排程而達到之改良之干擾,可自多天線通信達成額外增益(甚至在異質AP網路中)。
圖4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的為分散式多天線通信提供虛擬排程之實例系統400的方塊圖。系統400可包含分散式多天線配置402,其包含分散式無線通信器件408A、408B、408C、408D(408A至408D)。分散式配置402可用於實施與諸如基地台404之遠端無線收發器之MIMO、MISO或SIMO通信。在一些態樣中,基地台404包含單一天線(對於MISO或SIMO通信),而在其他態樣中,基地台404包含多個天線(對於MIMO通信)。
如所描繪,多天線配置402可包含各種類型之無線器件408A至408D。舉例而言,器件408A至408D可包含伺服AP 408B(例如,巨型AP、小型AP、微型AP或超微型AP)之小區內之伺服AT 408A。此外,該等器件可包含一或多個無線中繼器408C(例如,包括固定或行動中繼器)及相鄰於伺服小區之小區中之一或多個相鄰AT 408D。可由器件408A至408D利用各種機制來交換訊務資料或排程資訊以實施多天線通信(分散於408A至408D之間)。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同級間通信鏈路可用於通信地耦接同級器件(408A、408D)。此等器件可經組態以在RL及FL通信頻道兩者上傳輸及接收。或者,器件之子集(408A、408B)可使用典型蜂巢式通信協定,其中至少一個器件經組態以在RL及RL頻道兩者上傳輸及接收以促進與另一此種器件之同時傳輸或接收。根據至少一項態樣,無線轉發器408C可用於與其他器件(408A、408B、408D)介接並促進與至少一個其他此種器件之多天線通信。
如本文中所描述,伺服AT 408A可監視相鄰無線節點(404、408B、408C、408D)之傳輸並獲得由該等節點報告之無線通信條件(例如,干擾、傳輸強度、傳輸/接收資源)。由伺服AT 408A將描述通信條件之資料轉遞至基地台404。基於此資訊,基地台404可計算由構成分散式多天線配置402之器件之子集進行之多天線傳輸或接收之參數。可使待由各別器件(408A至408D)實施之參數之子集與器件(408A至408D)之各別ID相關聯。接著將參數搭附至NAB訊息406中並以空中方式轉遞至伺服AT 408A(例如,經由單播訊息)或廣播至分散式配置402。在前一狀況下,伺服AT 408A在器件之間分散NAB(或擷取參數之子集並將各別子集分散至各別器件408B、408C、408D)或將NAB分散至中繼器408C以用於分散。
各別器件408A至408D可因此接收或擷取控管其各別多天線傳輸/接收之參數。藉由使用該等參數,器件408A至408D可在類似頻率上傳輸以與基地台404實施多天線上行鏈路410。其他或另外,器件408A至408D可接收多天線下行鏈路412傳輸,解碼並分散該等傳輸以達成波束成形增益。
圖5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的實例系統500的方塊圖。具體言之,系統500可包含基地台502,其經組態以用於在異質存取點環境中之虛擬排程。舉例而言,基地台502可經組態以接收來自由基地台502伺服之覆蓋區域附近或覆蓋區域內之一或多個AT 504之小區報告訊息。此外,小區報告訊息可包含與覆蓋區域內之無線節點有關之無線頻道資訊,並將該無線頻道資訊儲存於耦接至基地台502之資料庫530中。此外,如本文中所描述,基地台502可使用無線頻道資訊以排程覆蓋區域內之傳輸以便達成減輕之干擾。
基地台502(例如,存取點、…)可包含:一接收器510,其經由一或多個接收天線506而獲得來自該等AT 504中之一或多者之無線信號;及一傳輸器528,其經由傳輸天線508而將由調變器526提供之經編碼/經調變之無線信號發送至該一或多個AT 504。接收器510可獲得來自接收天線506之資訊且可進一步包含一接收由AT 504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料之信號接收端(未圖示)。此外,接收器510與解調變器512操作性地相關聯,該解調變器512解調變所接收之資訊。由通信處理器514分析經解調變之符號。通信處理器514耦接至記憶體516,其儲存與由基地台502提供或實施之功能相關的資訊。在一個例項中,所儲存之資訊可包含用於剖析無線信號並排程基地台502之前向鏈路傳輸及UT 504之反向鏈路傳輸的協定。
除上述內容外,基地台502可使用通信處理器514以產生用於AT 504或伺服該等AT 504之無線網路節點的NAB訊息。NAB訊息可提供由處理器514基於由AT 504報告或自網路資料庫530獲得之網路條件(534)而計算的資源排程、傳輸功率位準或行動性管理方向。此外,排程、功率位準或行動性管理可經組態以達成相鄰於基地台502之異質AP之最佳干擾減少。可經由廣播或單播發訊息而將NAB訊息提交至AT 504,或可經由有線或無線回程介面520而將NAB訊息提交至無線網路之相鄰節點,有線或無線回程介面520將基地台502與此等節點通信地耦接。
此外,基地台502可包含協調模組518,其用於為AT 504計算各別參數以用於實施多天線通信。在至少一項態樣中,基地台502可包含指派模組522,其維護AT 504或相鄰節點之ID資訊,該ID資訊係自網路資料庫530獲得或由AT 504提交。指派模組522可包括ID資訊,其搭附至NAB訊息中以識別特定AT 504或相鄰節點之特定排程。此外,如本文中所描述,指派模組522可結合多天線通信而使用ID資訊以在各別AT 504或相鄰節點之傳輸或接收參數之間進行區分。在至少一個其他態樣中,基地台502亦可包含重要性模組524,其判定AT 504之各別訊務流之優先權並在NAB訊息內指定至少一個優先權。該優先權可指定與AT 504相關聯之訊務流或與干擾節點相關聯之訊務流或兩者之相對重要性。至少部分基於所指定之優先權,AT 504可判定是遵從、修改還是忽略由基地台502提供之排程。
圖6說明樣本系統600之方塊圖,其包含可操作以實施本揭示案之態樣之AT 602。AT 602可經組態以與固定或特用無線網路之一或多個遠端收發器604(例如,存取點、P-P夥伴)無線耦接。對於固定網路通信而言,AT 602可在前向鏈路頻道上接收來自基地台(504)之無線信號且在反向鏈路頻道上以無線信號作出回應。此外,對於同級間(P-P)通信而言,AT 602可在前向鏈路頻道或反向鏈路頻道上接收來自遠端P-P夥伴(504)之無線信號,並分別在反向鏈路頻道或前向鏈路頻道上以無線信號作出回應。此外,如本文中所描述,AT 602可包含儲存於記憶體614中之指令,其用於監視多個網路存取點之控制頻道並向巨型基地台(604)報告無線條件資訊。
AT 602包括接收信號之至少一個天線606(例如,無線傳輸/接收介面或包含輸入/輸出介面之此等介面之群組)及對所接收之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之接收器608。一般而言,天線606及傳輸器626(統稱為收發器)可經組態以促進與遠端收發器604之無線資料交換。
天線606及接收器608亦可與解調變器610耦接,解調變器610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並將此等信號提供至處理電路612以用於評估。應瞭解,處理電路612可控制及/或參考AT 602之一或多個組件(606、608、610、614、616、618、620、622、624、626)。此外,處理電路612可執行包含與執行AT 602之功能有關之資訊或控制的一或多個模組、應用程式、引擎或其類似者(616、618、620、622)。舉例而言,此等功能可包括就傳輸功率位準、經排程之傳輸資源或干擾條件而監視多個基地台控制頻道。此外,如本文中所描述,功能可包括自控制頻道擷取無線條件或排程資訊、將此資料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中、接收對訊息之回應並判定是否實施該回應中所提供之排程,或類似操作。
此外,AT 602之記憶體614操作性地耦接至處理電路612。記憶體614可儲存待傳輸、接收之資料及其類似者以及適用於進行與遠端器件(504)之無線通信的指令。具體言之,如本文中所描述,該等指令可用於實施無線頻道報告、行動性管理、訊務優先權判定或分散式多天線通信。此外,記憶體614可儲存如上由處理電路612執行之模組、應用程式、引擎等(620、622、624)。
在至少一項態樣中,AT 602可包含報告模組616。報告模組可經組態以將由處理電路612自所接收之無線信號獲得之控制信號資訊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中。此外,報告模組可起始將小區報告訊息傳輸至遠端收發器604。此外,AT 602可包含行動性模組618,其維護網路AP(604)之作用中集合以用於行動性管理判定。其他或另外,行動性模組618可結合交遞判定來分析伺服基地台(604)及相鄰基地台(未描繪)之導頻報告信號以判定最佳伺服小區。在至少一些態樣中,行動性模組618可將導頻報告信號或AP之作用中集合包括於小區報告訊息中以促進AT 602之網路管理之行動性。
根據額外態樣,AT 602可包含共用通信模組620,其使用自遠端收發器604獲得之無線資源排程以實施AT 602與另一無線器件(604)之間的多天線通信。舉例而言,共用通信模組620可自資源排程擷取多天線參數以識別與AT 602有關之參數。共用通信模組620可接著基於該等參數利用時序而在資源上傳輸以實施多天線傳輸,或使用該等參數來解碼並濾波所接收之通信以實施多天線接收。在至少一個其他態樣中,AT 602可進一步包含調解模組622,其用於解碼資源排程資訊並獲得AT 602之訊務流或干擾訊務之優先權。基於優先權,調解模組622可判定是遵從、修改還是忽略無線資源排程或所指定之傳輸功率位準。判定過程中的其他因素可包括與干擾訊務之優先權衝突、由資源排程提供之資源上之頻道條件,或在所指定之傳輸功率位準下之預期干擾。
已關於若干組件、模組及/或通信介面之間的互動而描述前述系統。應瞭解,此等系統及組件/模組/介面可包括本文中所指定之彼等組件或子組件、所指定之組件或子組件中之一些,及/或額外組件。舉例而言,系統可包括AT 602、基地台502、資料庫530及多天線配置402,或此等或其他組件之不同組合。亦可將子組件實施為通信地耦接至其他組件而非包括於父組件內的組件。此外,應注意,一或多個組件可組合為提供聚合功能性之單一組件。舉例而言,報告模組616可包括行動性模組618或行動性模組618可包括報告模組616以藉由單一組件來促進無線頻道報告及行動性管理報告。該等組件亦可與本文中未具體描述但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之一或多個其他組件互動。
此外,如將瞭解,上文所揭示之系統及下文所揭示之方法之各部分可包括人工智慧或基於知識或規則之組件、子組件、處理程序、構件、方法或機制(例如,支援向量機、神經網路、專家系統、貝氏(Bayesian)信念網路、模糊邏輯、資料融合引擎、分類器…)或由其組成。此等組件,尤其且除本文中所描述之內容外,可使特定機制或藉此執行之處理程序自動化以使該等系統及方法之諸部分較具適應性且較具效率與智慧性。
鑒於上文描述之例示性系統,將參看圖7至圖11之流程圖來較佳地瞭解可根據所揭示之標的物而實施的方法。雖然出於解釋之簡潔之目的而將方法展示並描述為一系列區塊,但應理解並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受區塊之次序限制,因為一些區塊可以不同於本文中所描繪並描述之次序的次序發生及/或與其他區塊同時發生。此外,可能並不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區塊來實施下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此外,應進一步瞭解,下文中且貫穿本說明書而揭示之方法能夠儲存於製品上以促進將此等方法傳遞並傳送至電腦。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結合載體之器件或儲存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
圖7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的用於提供異質AP網路環境中之虛擬排程之實例方法700的流程圖。在702處,方法700可起始一組處理器以用於產生用於輸送無線通信指派之NAB。NAB可係針對下行鏈路訊務(例如,對於無線網路之AP)或上行鏈路訊務(例如,對於無線網路之AT)或兩者。此外,對於下行鏈路通信而言,通信指派可係針對無線網路之任何小區、不包括由中央排程裝置(例如,覆疊區域巨型基地台)直接伺服之小區的小區,或可限制於關於特定AT或AT集合之非伺服小區(例如,不在特定AT作用中集合內之小區)。同樣,對於上行鏈路通信而言,通信指派可係針對無線網路之任何小區內之上行鏈路訊務、針對由除中央排程裝置外之基地台伺服之上行鏈路訊務,或可限制於關於集中式排程器之非伺服小區(例如,關於特定AT或AT集合不與集中式排程器共用作用中集合之小區)中的上行鏈路訊務。
在704處,方法700可視情況獲得來自AT之上行鏈路傳輸且自上行鏈路傳輸擷取伺服AT或相鄰於伺服小區之小區的無線頻道條件、行動性管理資料或現有小區排程資料。在706處,方法700可指派無線網路內之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通信。指派可視情況基於來自參考數字704之所擷取之資訊。如上文所論述,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通信可用於無線網路之任何小區、除由產生指派之集中式排程器伺服之小區外的小區,或僅用於至少一個AT並未將集中式排程器納入作用中集合之小區。在一些態樣中,指派可經計算以在無線網路之無線節點之間減輕干擾、提供行動性管理、致能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傳輸分集、空間多工、集中式調變或編碼方案,或其類似者。在至少一項態樣中,可用描述至少一個小區之頻道條件之網路資訊補充視情況在參考數字704處獲得的所擷取之資訊。在708處,方法700可起始將指派以空中方式傳輸至AT。在710處,方法700可視情況將所擷取之資訊或指派儲存於記憶體中。
圖8說明用於基於由遠端終端機進行之小區報告而實施異質網路中之改良之通信的實例方法800的流程圖。在802處,方法800可接收來自AT之上行鏈路傳輸。在804處,方法800可起始一組處理器以產生用於該AT之NAB訊息(排程訊息)以對於該AT促進干擾減輕、行動性管理或多天線通信,或其類似者。
在806處,方法800可自上行鏈路傳輸擷取無線排程資訊。在808處,方法800可判定由相鄰訊務對AT導致或由AT對此訊務導致之干擾。在810處,方法800可自傳輸擷取QoS及網路射頻資料。在812處,方法800可基於無線排程資訊而計算多小區干擾。在814處,方法800可基於干擾、無線排程資訊或QoS要求而計算排程以減輕AT與相鄰無線節點之訊務流之間的干擾。在816處,方法800可將所計算之排程編碼於用於該AT之NAB訊息中。在818處,方法800可在NAB訊息中指定AT或伺服該AT之小區之ID。在820處,方法800可將NAB訊息以空中方式單播至AT,或經由有線或無線回程網路而將NAB訊息提交至伺服小區以促進減少之干擾。
圖9說明用於在異質AP網路中對於分散式多天線通信而實施虛擬排程之實例方法900的流程圖。在902處,方法900可接收來自AT之上行鏈路傳輸。在904處,方法900可起始一組處理器以產生用於該AT之NAB訊息。在906處,方法900可自上行鏈路傳輸擷取無線排程資訊以判定對於該AT之佔優勢干擾條件。在908處,方法900可自上行鏈路傳輸判定AT是否經組態以用於多天線通信及此通信是否可用於AT。
在910處,若多天線通信可用於AT,而方法900進行至912;否則,方法900進行至916。在912處,方法900可對於AT及至少一個額外無線節點而計算用於多天線通信之各別參數。在914處,方法900可將該等參數包括於NAB訊息中。此外,各別參數可藉由AT或伺服該AT之小區之ID或該額外無線節點之ID來區分。
在916處,方法900可計算對於該AT之多小區干擾排程。在918處,方法900可將該干擾排程包括於NAB訊息中。在920處,方法900可將NAB訊息廣播至AT及額外無線節點、將NAB訊息單播至該AT,或經由有線或無線回程網路而將NAB訊息提交至伺服該AT之小區。
圖10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的用於促進無線通信之虛擬排程之實例方法1000的流程圖。在1002處,方法1000可使用一組處理器以分析無線網路之複數個小區之無線信號。在本揭示案之一些態樣中,無線網路為異質網路。在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中,該等無線信號中之至少一者為控制頻道信號。
在1004處,方法1000可視情況使用該等處理器以將至少一個參數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中。所搭附之參數可表示該複數個小區中之至少一者之干擾、該(等)小區之當前資源排程、該(等)小區之訊務流之傳輸功率位準或此等訊務流之QoS承諾、行動性管理資訊(例如,導頻信號報告、AP作用中集合),或與小區內之一組AT或此等小區之一組AP有關之傳輸分集資訊。
在1006處,方法1000可視情況將報告訊息提交至巨型基地台,進而提供對無線網路之巨型覆蓋區域之無線存取。在1008處,方法1000可接收NAB訊息,其包含經組態以用於無線網路之小區之無線通信排程。NAB訊息可包含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下行鏈路通信指派或兩者。此外,NAB可由無線網路內之集中式排程器(例如,無線網路之巨型基地台)產生並傳輸,且其目標可在於無線網路之任何適當小區、並非由集中式排程器伺服之小區或具有並未將集中式排程器納入作用中行動性集合之至少一個AT的小區(例如,集中式排程器並未伺服至少一個AT之小區)。
在本揭示案之一些態樣中,NAB訊息可包含由巨型基地台計算之網路資源排程、傳輸功率排程、訊務流優先權或行動性管理方向。此外,可視情況基於提交至巨型小區之資訊來判定排程或方向。在1010處,方法1000可將NAB訊息儲存於記憶體中以用於實施由該訊息提供之排程資訊。舉例而言,基於此資訊,可使用所指定之RL訊務資源,可利用所指定之傳輸功率,或可實施行動性管理決策。因為可自與AP網路中之多個小區有關之資訊來計算排程,所以甚至在半計劃或非計劃網路環境中亦可自此實施而產生改良之干擾。
圖11說明用於促進無線通信中之減少之干擾及改良之輸送量之實例方法1100的流程圖。在1102處,方法1100可監視無線網路之相鄰存取點之控制信號。特定言之,控制信號可與伺服小區或干擾小區及巨型基地台相關聯。在1104處,方法1100可自控制信號識別干擾或QoS資料。在1106處,方法1100可將干擾或QoS資料搭附至巨型小區報告訊息中。在1108處,方法1100可回應於巨型小區報告訊息而接收NAB訊息。在1110處,方法1100可判定NAB訊息是否被指引至接收該訊息之AT。該判定可係基於接收AT之ID或伺服小區之ID是否包括於NAB訊息內。
在1112處,若NAB訊息未被指引至接收AT,則方法1100可進行至1114;否則,方法1100可進行至1118。在1114處,方法1100可識別由NAB訊息作為目標之小區/AT。在1116處,方法1100可將NAB以空中方式轉遞至所識別之小區或AT。為傳輸至小區,可利用RL頻道資源。為傳輸至AT,可改為利用FL同級間通信資源。方法1100在轉遞NAB訊息後結束。
在1118處,方法1100可將NAB訊息轉遞至與接收AT相關聯之伺服小區。在1120處,方法1100可解碼NAB並識別競爭訊務之優先權。在1122處,方法1100可至少部分基於優先權而判定是否遵從NAB訊息內所指定之干擾排程。舉例而言,判定可進一步基於接收AT之訊務流之優先權。在1124處,方法1100可基於優先權而實施由NAB訊息指定之排程,服從或加以修改。在1126處,方法1100可視情況解碼並實施用於多天線通信之NAB訊息中所指定之參數。實施可基於識別與接收AT之ID相關聯之此等參數。此外,如本文中所描述,實施可服從於其他適當無線節點參與多天線通信之可用性。
圖12及圖13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之分別用於實施及促進異質AP網路中之虛擬排程的實例系統1200、1300的方塊圖。舉例而言,系統1200及1300可至少部分駐留於無線通信網路及/或諸如節點、基地台、存取點、使用者終端機、與行動介面卡耦接之個人電腦,或其類似者之傳輸器內。應瞭解,系統1200及1300係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
系統1200可包含用於處理用於在無線通信環境中輸送一或多個無線節點之無線通信指令之NAB訊息的模組1202。舉例而言,可利用廣播或單播控制頻道而將NAB訊息以空中方式傳輸至此等節點。其他或另外,NAB訊息可經由專用有線或無線連接(諸如,回程)而傳輸至一或多個此等節點。在一些態樣中,NAB可包括下行鏈路通信指派,而在其他態樣中,NAB可包括上行鏈路通信指派,或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指派兩者。此外,NAB可為無線通信環境之任何小區、相鄰於系統1200之小區或系統1200並非為伺服小區(例如,至少一個AT並未將系統1200納入作用中行動性集合)之小區中的節點產生指派。
系統1200可另外視情況包含用於自所接收之上行鏈路傳輸擷取與通信環境之小區有關之排程資訊的模組1204。特定言之,資訊可與至少一個受限存取AP有關。可將所擷取之排程資訊提供至用於排程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無線訊務的模組1206。可計算排程以實施減輕之干擾、改良之QoS、行動性管理、傳輸或接收分集、多天線通信等。在一個選用之實例中,模組1206可使用小區排程資訊以識別小區內之干擾條件及促成此干擾之節點。基於所識別之干擾,資源選擇或降低功率之傳輸可用於排程無線訊務以減輕干擾。模組1206可將經排程之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無線訊務編碼至由模組1202產生之NAB訊息中。用於傳輸經排程之訊務的模組1208可接著經由廣播或單播發信而將NAB訊息轉遞至目標無線節點或經由回程發信而將NAB訊息轉遞至相鄰小區。
系統1300可包含用於同時監視並處理一網路之多個AP之無線信號(例如,控制頻道信號)的模組1302。該多個AP可包含伺服AP、干擾AP或巨型伺服AP(例如,與無線網路之集中式排程裝置相關聯或包含該集中式排程裝置)。在至少一項態樣中,該伺服或干擾AP可包含超微型基地台。此外,系統1300可視情況包含用於將干擾AP之至少一個控制信號參數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中的模組1304。另一選用之模組1306可將訊息傳輸至該巨型伺服AP。此外,系統1300可包含用於接收包含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訊務排程之NAB訊息的模組1308。系統1300可使用NAB訊息以促進無線環境中之集中式訊務管理。此外,藉由使用選用之模組1304或1306,可在異質網路中實施集中式訊務管理,異質網路包含基地台部署,該無線網路可具有該基地台部署之有限或不可靠資訊。
圖14描繪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一些態樣的可促進無線通信之實例系統1400的方塊圖。在下行鏈路上,在存取點1405處,傳輸(TX)資料處理器1410接收、格式化、編碼、交錯並調變(或符號映射)訊務資料並提供調變符號("資料符號")。符號調變器1415接收並處理資料符號與導頻符號並提供符號串流。符號調變器1415多工資料與導頻符號並將其提供至傳輸器單元(TMTR)1420。每一傳輸符號可為資料符號、導頻符號或零信號值。可在每一符號週期中連續發送導頻符號。導頻符號可經分頻多工(FDM)、正交分頻多工(OFDM)、分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或其適當組合,或類似調變及/或傳輸技術之組合。
TMTR 1420接收符號串流並將其轉換為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並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升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產生適用於經由無線頻道傳輸之下行鏈路信號。接著經由天線1425將下行鏈路信號傳輸至終端機。在終端機1430處,天線1435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並將所接收之信號提供至接收器單元(RCVR)1440。接收器單元1440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所接收之信號並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符號解調變器1445解調變所接收之導頻符號並將其提供至處理器1450以用於頻道估計。符號解調變器1445進一步接收來自處理器1450之下行鏈路之頻率回應估計,對所接收之資料符號執行資料解調變以獲得資料符號估計(其為所傳輸之資料符號之估計)且將資料符號估計提供至RX資料處理器1455,RX資料處理器1455解調變(亦即,符號解映射)、解交錯並解碼資料符號估計以恢復所傳輸之訊務資料。由符號解調變器1445及RX資料處理器1455進行之處理分別與由存取點1405處之符號調變器1415及TX資料處理器1410進行之處理互補。
在上行鏈路上,TX資料處理器1460處理訊務資料並提供資料符號。符號調變器1465接收並多工資料符號與導頻符號,執行調變並提供符號串流。傳輸器單元1470接著接收並處理符號串流以產生上行鏈路信號,該上行鏈路信號由天線1435傳輸至存取點1405。具體言之,如本文中所描述,上行鏈路信號可符合SC-FDMA要求且可包括跳頻機制。
在存取點1405處,來自終端機1430之上行鏈路信號由天線1425接收並由接收器單元1475處理以獲得樣本。符號解調變器1480接著處理樣本並對於上行鏈路而提供所接收之導頻符號與資料符號估計。RX資料處理器1485處理資料符號估計以恢復由終端機1430傳輸之訊務資料。處理器1490對於在上行鏈路上傳輸之每一作用中終端機執行頻道估計。多個終端機可在上行鏈路上在其各別所指派導頻子頻帶集合上同時傳輸導頻,其中導頻子頻帶集合可交錯。
處理器1490及1450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存取點1405及終端機1430處的操作。各別處理器1490及145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單元(未圖示)相關聯。處理器1490及145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對於多重存取系統(例如,SC-FDMA、FDMA、OFDMA、CDMA、TDMA等)而言,多個終端機可同時在上行鏈路上傳輸。對於此系統而言,可在不同終端機之間共用導頻子頻帶。可在每一終端機之導頻子頻帶跨越整個操作頻帶(可能除頻帶邊緣外)之狀況下使用頻道估計技術。此導頻子頻帶結構將為獲得每一終端機之頻率分集所需。可藉由各種方式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舉例而言,可以硬體、軟體或其組合實施此等技術。對於硬體實施(其可為數位、類比,或數位與類比兩者的)而言,用於頻道估計之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內。在軟體之情況下,可經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式等)來實施。軟體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1490及1450執行。
圖15說明諸如可結合一或多項態樣而利用之具有多個基地台(BS)1510(例如,無線存取點)及多個終端機1520(例如,UT)之無線通信系統1500。BS(1510)通常為與終端機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稱為存取點、節點B或某一其他術語。每一BS 1510提供對特定地理區域或覆蓋區域(在圖15中被說明為標為1502a、1502b及1502c之三個地理區域)之通信覆蓋。術語"小區"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BS或其覆蓋區域。為改良系統容量,可將BS地理區域/覆蓋區域分割為多個較小區域(例如,三個較小區域,根據圖15中之小區1502a)1504a、1504b及1504c。可由各別基地收發器子系統(BTS)伺服每一較小區域(1504a、1504b、1504c)。術語"扇區"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BTS或其覆蓋區域。對於扇區化之小區而言,此小區之所有扇區之BTS通常共同定位於該小區之基地台內。本文中所描述之傳輸技術可用於具有扇區化之小區之系統及具有未扇區化之小區之系統。為了簡潔起見,在本說明書中,除非另外指定,否則術語"基地台"通常用於伺服扇區之固定台及伺服小區之固定台。
終端機1520通常遍及該系統而散布,且每一終端機1520可為固定或行動的。如本文中所描述,終端機1520亦可被稱為行動台、使用者設備、使用者器件或某一其他術語。終端機1520可為無線器件、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卡等。每一終端機1520可在任何給定時刻在下行鏈路(例如,FL)及上行鏈路(例如,RL)上與零個、一個或多個BS 1510通信。下行鏈路指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上行鏈路指自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
對於集中式架構而言,系統控制器1530耦接至基地台1510且提供對BS 1510之協調與控制。對於分散式架構而言,BS 1510可視需要彼此通信(例如,藉由通信地耦接BS 1510之有線或無線回程網路)。前向鏈路上之資料傳輸常以可由前向鏈路或通信系統支援之最大資料速率或以接近該最大資料速率之速率自一個存取點至一個存取終端機地發生。前向鏈路之額外頻道(例如,控制頻道)可自多個存取點傳輸至一個存取終端機。反向鏈路資料通信可自一個存取終端機至一或多個存取點地發生。
圖16為根據各種態樣之計劃或半計劃無線通信環境1600之說明。系統1600可包含一或多個小區及/或扇區中之一或多個BS 1602,其彼此地及/或與一或多個行動器件1604相互接收、傳輸、轉發等無線通信信號。如所說明,每一BS 1602可提供對特定地理區域(被說明為標為1606a、1606b、1606c及1606d之四個地理區域)之通信覆蓋。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每一BS 1602可包含傳輸器鏈及接收器鏈,其中之每一者可又包含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見圖5)。舉例而言,行動器件1604可為蜂巢式電話、智慧電話、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器件、掌上型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經由無線網路1600而通信之任何其他適當器件。如本文中所闡述,可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而使用系統1600以便促進提供異質無線通信環境(1600)中之虛擬排程。
如本揭示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系統"、"模組"及其類似者意欲指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軟體、執行中之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及/或其任何組合。舉例而言,模組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處理程序、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緒、程式、器件及/或電腦。一或多個模組可駐留於處理程序或執行緒內;且一模組可位於一個電子器件上或分散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子器件之間。此外,此等模組可自上面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該等模組可(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例如,來自一與一本端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互動或藉由該信號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而與其他系統互動之組件的資料)而藉由本端或遠端處理來通信。此外,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之組件或模組可重新配置或由額外組件/模組/系統補充以便促進達成關於其而描述之各種態樣、目標、優勢等且不限制於給定圖式中所闡述之精確組態。
此外,在本文中結合UT來描述各種態樣。UT亦可被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物、行動通信器件、行動器件、遠端台、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AT)、使用者代理(UA)、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用戶台可為蜂巢式電話、無接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器件或促進與處理器件之無線通信之類似機構。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中,可以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或其任何適當組合來實施所描述之功能。若以軟體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而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之任何媒體)兩者。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實體媒體。以實例說明且並非限制,此電腦儲存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件、磁碟儲存器件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智慧卡,及快閃記憶器件(例如,卡、棒、保密磁碟…),或可用於載運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在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碟片、數位化通用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上述諸者之組合亦應包括在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對於硬體實施而言,可在以下各者內實施或執行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之處理單元之各種說明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一或多個ASIC、DSP、DSPD、PLD、FPGA、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通用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亦可將處理器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連同一DSP核心,或任何其他適當組態。此外,至少一個處理器可包含可操作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步驟及/或動作中之一或多者之一或多個模組。
此外,可使用標準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而將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此外,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之步驟及/或動作可直接實施於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中。此外,在一些態樣中,方法或演算法之步驟或動作可作為碼或指令中之至少一者或任何組合或集合而駐留於機器可讀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上,機器可讀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可併入至電腦程式產品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適當電腦可讀器件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
此外,在本文中使用詞"例示性"以意謂充當一實例、例項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態樣或設計未必被解釋為較其他態樣或設計而言較佳或有利。實情為,詞例示性之使用意欲以具體方式呈現概念。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或"而非排他性"或"。亦即,除非另外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可見,否則"X使用A或B"意欲意謂自然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者。亦即,若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及B兩者,則以上例項中之任一者滿足"X使用A或B"。此外,如本申請案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詞"一"應大體解釋為意謂"一或多個",除非另外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可見係針對單數形式。
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推斷"大體上指自如經由事件及/或資料而捕獲之一組觀察來推理或推斷系統、環境或使用者之狀態之過程。舉例而言,推斷可用於識別特定情形或動作,或可產生狀態之機率分布。推斷可為機率性的-亦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慮而對所關注之狀態之機率分布進行的計算。推斷亦可指用於自一組事件或資料構成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是否在時間上緊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還是若干個事件及資料源,此推斷均導致自一組觀察到之事件及/或所儲存之事件資料構造新事件或動作。
上文已描述之內容包括所主張之標的物之態樣的實例。當然,不可能出於描述所主張之標的物之目的而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可想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所揭示之標的物的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為可能的。因此,所揭示之標的物意欲包含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所有此等更改、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或"具有"用於[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程度而言,此等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在"包含"作為過渡詞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時進行解釋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
100...系統
102...伺服小區AT
104...伺服小區AP
106...共同基地台/巨型小區覆疊區域AP/巨型覆疊區域AP
108...小區報告訊息/報告
110...干擾AP
112...通信處理器
114...記憶體/資料庫
116...NAB訊息
200...系統
202...AT
204...伺服小區/AP
206...AT
208...小區/AP
210...巨型小區AP
212...小區報告訊息/報告
214...小區報告訊息/報告
300...系統
302...基地台
304...NAB
306...伺服AT
400...系統
402...分散式多天線配置
404...基地台
406...NAB訊息
408A...無線通信器件/伺服AT
408B...無線通信器件/伺服AP
408C...無線通信器件/無線中繼器/無線轉發器
408D...無線通信器件/AT
410...多天線上行鏈路
412...多天線下行鏈路
500...系統
502...基地台
504...AT
506...接收天線
508...傳輸天線
510...接收器
512...解調變器
514...通信處理器
516...記憶體
518...協調模組
520...有線或無線回程介面
522...指派模組
524...重要性模組
526...調變器
528...傳輸器
530...網路資料庫
534...網路條件
600...系統
602...AT
604...遠端收發器/巨型基地台
606...天線
608...接收器
610...解調變器
612...處理電路
614...記憶體
616...報告模組
618...行動性模組
620...共用通信模組
622...調解模組
624...組件
626...傳輸器
1200...系統
1202...用於處理用於在無線通信環境中輸送一或多個無線節點之無線通信指令之NAB訊息的模組
1204...用於自所接收之上行鏈路傳輸擷取與通信環境之小區有關之排程資訊的模組
1206...用於排程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無線訊務的模組
1208...用於傳輸經排程之訊務的模組
1300...系統
1302...用於同時監視並處理一網路之多個AP之無線信號(例如,控制頻道信號)的模組
1304...用於將干擾AP之至少一個控制信號參數搭附至小區報告訊息中的模組
1306...選用之模組
1308...用於接收包含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訊務排程之NAB訊息的模組
1400...系統
1405...存取點
1410...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415...符號調變器
1420...傳輸器單元
1425...天線
1430...終端機
1435...天線
1440...接收器單元
1445...符號解調變器
1450...處理器
1455...RX資料處理器
1460...TX資料處理器
1465...符號調變器
1470...傳輸器單元
1475...接收器單元
1480...符號解調變器
1485...RX資料處理器
1490...處理器
1500...無線通信系統
1502a...地理區域或覆蓋區域/小區
1502b...地理區域或覆蓋區域
1502c...地理區域或覆蓋區域
1504a...較小區域
1504b...較小區域
1504c...較小區域
1510...基地台
1520...終端機
1530...系統控制器
1600...計劃或半計劃無線通信環境
1602...BS
1604...行動器件
1606a...地理區域
1606b...地理區域
1606c...地理區域
1606d...地理區域
圖1描繪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的用於提供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2說明用於將網路之相鄰小區之無線條件提供至共同基地台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3描繪用於提供虛擬排程以促進改良之無線通信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4說明根據其他態樣的為分散式多天線通信提供虛擬排程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5說明包含基地台之經組態以促進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之樣本系統的方塊圖。
圖6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一些態樣的包含AT之經組態以促進虛擬排程之樣本系統的方塊圖。
圖7說明根據其他態樣的用於提供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圖8描繪在其他態樣中的用於基於虛擬排程來實施改良之無線通信之樣本方法的流程圖。
圖9說明用於在異質網路中使用虛擬排程用於多天線通信之樣本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描繪根據其他所揭示之態樣的用於促進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圖11說明用於促進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及多天線通信之樣本方法的流程圖。
圖12及圖13描繪分別用於提供及促進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的方塊圖。
圖14說明用於無線通信之樣本裝置的方塊圖。
圖15描繪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的實例行動通信環境的方塊圖。
圖16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其他態樣的樣本蜂巢式通信環境的方塊圖。
100...系統
102...伺服小區AT
104...伺服小區AP
106...共同基地台/巨型小區覆疊區域AP/巨型覆疊區域AP
108...小區報告訊息/報告
110...干擾AP
112...通信處理器
114...記憶體/資料庫
116...NAB訊息

Claims (66)

  1. 一種用於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方法,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方法包含:接收及解碼由一無線網路之一存取終端機(AT)或一第二AT所提供之一上行鏈路訊息以獲得與伺服該AT或一相鄰其之小區之一小區有關之無線頻道資料;使用一組處理器以執行用於該AT之排程碼,其中該(等)處理器係與關於該AT之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存取點(AP)相關聯,且該碼致使該(等)處理器:基於該無線頻道資料指派一用於該AT之上行鏈路通信且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起始至該AT或至伺服該AT之該小區之該排程訊息之傳輸;及將該排程碼儲存於一記憶體中。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排程訊息內指定該AT或該伺服小區之一識別符(ID)。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經由該AT或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AT而將該排程訊息以空中方式(OTA)路由至該伺服小區。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AT或該第二AT自該(等)識別符判定該排程訊息之一接收端。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包括於該排程訊息中: AT訊務流之一優先權,其中該伺服小區解碼該排程訊息且基於該優先權而遵從、修改或忽略該所指派之通信;或干擾該伺服小區之一小區之訊務流之一優先權,其中該伺服小區基於該等干擾訊務流之該優先權而遵從、修改或忽略該所指派之通信。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產生用於上行鏈路巨型分集之多個天線係數;及將該等係數經由一回程網路而轉遞至各別相應AP或將該等係數經由該無線網路之一或多個AT而以空中方式路由至該等各別AP。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排程訊息中指定一用於該所指派之通信之上行鏈路頻道資源、調變或編碼方案、傳輸功率、天線係數、空間多工模式或傳輸分集。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獲得與該伺服小區或一鄰近於該伺服小區之小區有關之無線頻道資料,其中指派該上行鏈路通信係基於該無線頻道資料。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獲得該無線頻道資料進一步包含接收並解碼一由該AT或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AT提供之上行鏈路訊息。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無線頻道資料獲得頻道品質、節點分集或干擾相關資料。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一網路指派區塊 (NAB)訊息用於該排程訊息,且起始將該NAB經由一NAB頻道傳輸至該AT或經由一回程網路傳輸至該伺服小區。
  12. 一種用於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裝置,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裝置包含:一接收器,其用於接收及解碼關於伺服一無線網路之一AT之一小區之一上行鏈路訊息以獲得伺服該AT之該小區或一相鄰其之小區之無線頻道資料;一處理器,其用於執行用於該無線網路之集中上行鏈路排程碼,該等排程碼致使該處理器:基於該無線頻道資料指派一用於該AT之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裝置係與關於該AT之一非伺服AP相關聯;在一排程訊息中編碼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及一傳輸器,其將該排程訊息以空中方式(over-the-air;OTA)轉遞至一伺服該AT之小區。
  13.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等)處理器在該排程訊息內指定該AT或該伺服小區之一ID。
  14.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傳輸器將該排程訊息經由該AT或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AT路由至該伺服小區。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AT或該第二AT經由該(等)ID來識別該伺服小區。
  16.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重要性模組,該重要性模組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包括於該排程訊息 內:AT訊務流之一優先權,其中該伺服小區解碼該排程訊息且基於該優先權而遵從、修改或忽略該所指派之通信;或干擾該伺服小區之一小區之訊務流之一優先權,其中該伺服小區基於該等干擾訊務流之該優先權而遵從、修改或忽略該所指派之通信。
  17.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協調模組,該協調模組計算用於上行鏈路巨型分集之多個天線係數,其中該傳輸器將該等係數以空中方式路由至該等各別AP或經由一回程網路而路由至該等各別AP。
  18.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等)處理器在該排程訊息內指定一用於該所指派之通信之上行鏈路頻道資源、調變或編碼方案、傳輸功率、天線係數、空間多工模式或傳輸分集。
  19.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接收器,該接收器以空中方式獲得一與該伺服小區有關之上行鏈路訊息。
  20.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接收器解碼該上行鏈路訊息以獲得該伺服小區或一鄰近於該伺服小區之小區之無線頻道資料;且該(等)處理器使用該無線頻道資料以指派該上行鏈路通信。
  21.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接收器自該經解碼之上行鏈路訊息獲得頻道品質、節點分集或干擾相關資料。
  22. 如請求項12之裝置,其中該傳輸器將該排程訊息搭附至一NAB訊息中且經由一NAB頻道將該NAB訊息傳輸至該AT。
  23. 一種用於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裝置,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裝置包含:用於接收及解碼關於伺服一無線網路之一AT之一小區之一上行鏈路訊息以獲得伺服該AT之該小區或一相鄰其之小區之無線頻道資料之構件;用於基於該無線頻道資料而使用一組處理器以指派一用於該AT之上行鏈路通信之構件,其中該裝置係與關於該AT之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AP相關聯;用於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構件;及用於起始至該AT或至伺服該AT之該小區之該排程訊息之傳輸之構件。
  24. 一種經組態以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處理器,其用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處理器包含:一第一模組,其用於基於伺服用於該無線網路之一AT之一小區或一相鄰其之小區之無線頻道資料而指派該AT之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等)處理器與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小區相關聯,且其中該無線頻道資料係自關於伺服該AT之該小區之一上行鏈路訊息所獲得,且其中該AT 以該非伺服小區及一伺服小區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一第二模組,其用於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及一第三模組,其用於起始自該非伺服小區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
  25.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係關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一第一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一電腦為該無線網路之一AT指派一上行鏈路通信,其中該電腦與該無線網路之一非伺服小區相關聯,且其中該AT以該非伺服小區及一伺服小區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一第二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該電腦在一排程訊息中指定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及一第三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該電腦起始自該非伺服小區將該排程訊息傳輸至該AT。
  26. 一種用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方法,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網路終端機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方法包含:以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使用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 使用至少一個天線以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及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解碼該排程訊息且自該排程訊息擷取一基地台ID或AT ID。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基地台ID對應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相鄰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相鄰小區之一AP。
  29.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基地台ID對應於該伺服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伺服小區。
  30.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AT ID對應於一與該至少一個天線相關聯之識別符時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31.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分析該等各別無線信號進一步包含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控制頻道信號。
  32.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分析獲得無線品質或無線干擾之一估計;及將該估計轉遞至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以基於該無線品質或該無線干擾而促進該上行鏈路傳輸之指派。
  33.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一所指派之多天線通信的各別上行鏈路傳輸串流。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傳輸至少一個所識別之傳輸串流以實施該多天線通信。
  35.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排程訊息擷取該伺服小區之通信之一優先權;及將該優先權轉遞至該伺服小區以促進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36.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訊息係作為一NAB訊息或經由一NAB頻道而接收;且該排程訊息或其之一經解碼之部分係經由一上行鏈路NAI頻道而路由至該伺服小區。
  37. 一種用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裝置,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網路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其中該裝置為一存取終端機(AT),其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其分析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其中該AT以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至少一個天線,其用於發送及接收無線資料,該(等)天線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及一報告模組,其在該排程訊息對應於該伺服基地台時促進對該伺服基地台之AT指導上行鏈路排程。
  38.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等)處理器解碼該排程訊息且自其擷取一基地台ID或AT ID。
  39.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中該報告模組在該基地台ID對應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相鄰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相鄰小區之一AP。
  40.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中該報告模組在該基地台ID對應於該伺服基地台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伺服基地台。
  41. 如請求項38之裝置,其中該(等)處理器使用一傳輸器以在該AT ID對應於該裝置時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42.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將無線頻道資料、該裝置之行動性資料或上行鏈路傳輸分集資料提供至該非伺服無線器件,其中該上行鏈路通信係至少部分基於一此資料。
  43.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行動性模組,該行動性模組解碼該排程訊息並自其擷取行動性指令。
  44.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共用通信模組,該共用通信模組基於該排程訊息中所指定之多天線通信指令而實施上行鏈路傳輸分集。
  45.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之一AT或一無線轉發器。
  46.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該非伺服無線器件為一巨型覆疊區域基地台,其提供對該無線網路內之未由該巨型覆疊區域基地台伺服之小型、微型或超微型小區之集中式上行鏈路排程。
  47. 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調解模組,該調解模組解碼該排程訊息並獲得涉及該裝置之訊務流或涉及 一干擾無線器件之訊務流之一優先權,且進行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基於該裝置優先權或該干擾優先權而遵從、修改或忽略該上行鏈路通信指派;或將該或該等經解碼之優先權轉遞至該伺服基地台以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裝置優先權或該干擾優先權的網路指導上行鏈路排程。
  48. 一種用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之裝置,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存取網路所得知,其中該裝置為一存取終端機(AT),其包含:用於以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的構件;用於使用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的構件;用於使用至少一個天線以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的構件;及用於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的構件。
  49. 一種經組態以用於促進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處理器,其用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存取網路所得知,其中該處理器係在一存取終端機(AT)上,該處理器包含:一第一模組,其用於以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一第二模組,其用於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 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一第三模組,其用於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及一第四模組,其用於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50.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係關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一存取網路所得知,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一第一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一存取終端機(AT)以一無線網路內之一伺服基地台及一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多個無線鏈路;一第二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一電腦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一第三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該存取終端機(AT)獲得一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排程訊息;及一第四程式碼集合,其用於使該電腦促進在該排程訊息中所識別之該無線網路之一伺服小區內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5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器件中於一無線網路中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係關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存取網路所得知,該方法包含: 以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使用一第一ID之伺服基地台以及一使用一第二ID之非伺服無線器件在該無線器件中維持若干無線鏈路;在該無線器件中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在該無線器件中監視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一排程訊息;及解碼該排程訊息以及自該排程訊息擷取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
  52.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對應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相鄰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相鄰小區之一AP。
  53.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對應於一伺服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伺服小區。
  54.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分析該等各別無線信號進一步包含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控制頻道信號。
  55.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分析獲得無線品質或無線干擾之一估計;及將該估計轉遞至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以基於該無線品質或該無線干擾而促進該上行鏈路傳輸之指派。
  56.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排程訊息擷取該伺服小區之通信之一優先權;及 將該優先權轉遞至該伺服小區以促進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
  57.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該排程訊息係作為一NAB訊息或經由一NAB頻道而被接收;且該排程訊息或其之一經解碼之部分係經由一上行鏈路NAI頻道而路由至該伺服小區。
  58.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包含一AT ID或一基地台ID中之一者。
  59.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器件中於一無線網路中無線通信之裝置,該裝置係關於促進自若干傳輸器減少干擾,該等傳輸器之位置或傳輸功率未被存取網路所得知,該裝置包含:用於以該無線網路內之一使用一第一ID之伺服基地台以及一使用一第二ID之非伺服無線器件來維持若干無線鏈路之構件;用於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各別無線信號之構件;用於監視來自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包含一上行鏈路通信指派之一排程訊息之構件;及用於解碼該排程訊息以及自該排程訊息擷取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之構件。
  60.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對應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相鄰小區 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相鄰小區之一AP之構件。
  61.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中之至少一者對應於一伺服小區時將該排程訊息轉遞至該伺服小區之構件。
  62.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用於分析該等各別無線信號之構件進一步包含用於分析該伺服基地台及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之控制頻道信號之構件。
  63.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自該分析獲得無線品質或無線干擾之一估計之構件;及用於將該估計轉遞至該非伺服無線器件以基於該無線品質或該無線干擾而促進該上行鏈路傳輸之指派之構件。
  64.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自該排程訊息擷取該伺服小區之通信之一優先權之構件;及用於將該優先權轉遞至該伺服小區以促進實施該上行鏈路指派之構件。
  65.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排程訊息係作為一NAB訊息或經由一NAB頻道而被接收;且該排程訊息或其之一經解碼之部分係經由一上行鏈路NAI頻道而路由至該伺服小區。
  66. 如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ID以及該第二ID包含一AT ID或一基地台ID中之一者。
TW098103310A 2008-02-01 2009-02-02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TWI433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551508P 2008-02-01 2008-02-01
US12/360,548 US9820240B2 (en) 2008-02-01 2009-01-27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0456A TW201010456A (en) 2010-03-01
TWI433561B true TWI433561B (zh) 2014-04-01

Family

ID=4093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3296A TWI391015B (zh) 2008-02-01 2009-02-02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TW098103310A TWI433561B (zh) 2008-02-01 2009-02-02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3296A TWI391015B (zh) 2008-02-01 2009-02-02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9622192B2 (zh)
EP (2) EP2248369B1 (zh)
JP (6) JP5579623B2 (zh)
KR (3) KR20120112818A (zh)
CN (2) CN101926190B (zh)
AU (1) AU2009210474B2 (zh)
BR (2) BRPI0906675B1 (zh)
CA (2) CA2711470A1 (zh)
ES (1) ES2793316T3 (zh)
HK (1) HK1152441A1 (zh)
HU (1) HUE048974T2 (zh)
IL (2) IL206790A0 (zh)
MX (2) MX2010008150A (zh)
RU (2) RU2459357C2 (zh)
TW (2) TWI391015B (zh)
UA (2) UA95414C2 (zh)
WO (2) WO20090998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2192B2 (en) * 2008-02-01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149806B2 (en) * 2008-03-11 2012-04-03 Intel Corporation Mechanism to avoid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latency in mmWave WPANs
FR2931327A1 (fr) * 2008-05-16 2009-11-20 France Telecom Technique d'emission par un noeud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US7855977B2 (en) * 2008-08-01 2010-12-21 At&T Mobility Ii Llc Alarming in a femto cell network
CN101651880B (zh) * 2008-08-11 2013-12-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多小区协作发送方法
US8614972B2 (en) * 2008-10-24 2013-12-24 Nec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circuit,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KR20100067775A (ko) * 2008-12-12 2010-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소형 셀의 자원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US9775046B2 (en) 2009-06-26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management
US8965293B2 (en) * 2009-06-26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9014138B2 (en) * 2009-08-07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carrier for multi-carrier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US8620308B2 (en) * 2009-08-14 2013-12-31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istributed roaming master (DRM) in wireless data networks
JPWO2011021388A1 (ja) * 2009-08-19 2013-0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マクロセル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干渉制御方法
US9681464B2 (en) * 2009-09-18 2017-06-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within heterogeneous stations
US20110217985A1 (en) * 2009-09-28 2011-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ctive short-term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utilizing reference signals
US8687602B2 (en) * 2009-09-29 2014-04-0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AU2010303993B2 (en) 2009-10-09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diversity transmission
US20110105135A1 (en) * 2009-11-03 2011-05-05 Motorola-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terminals as relays
US8953529B2 (en) * 2009-12-01 2015-02-10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scheduling
US9392609B2 (en) * 2009-12-15 2016-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nter-heterogeneous cell interference
JP5637681B2 (ja) * 2009-12-16 2014-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中継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66034B2 (ja) * 2010-02-15 2014-04-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438366B2 (en) * 2010-02-19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cces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238549B (zh) 2010-04-30 2016-09-14 索尼公司 在异构网络中管理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37928B (zh) * 2010-05-07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614641B2 (en) 2010-05-12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groups through distributed negotiation
US8526317B2 (en) 2010-05-27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emptive backoff for medium access in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
CN101895990B (zh) 2010-06-13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583388A4 (en) * 2010-06-21 2017-04-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US8824383B2 (en) * 2010-06-22 2014-09-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332510B2 (en) * 2010-08-17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between femtocells and macrocells
US20120071190A1 (en) * 2010-09-21 2012-03-2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ase stations and radio devices
US20120071200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serving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8676215B2 (en) * 2010-11-24 2014-03-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heterogenous networks
US8442564B2 (en) 2011-01-13 2013-05-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9413395B2 (en) 2011-01-13 2016-08-0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5959956B (zh) 2011-02-22 2019-07-23 索尼公司 天线管理装置和方法
US20140003360A1 (en) * 2011-03-24 2014-01-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empower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A2830852C (en) * 2011-03-24 2020-10-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empowered radio resource selection
WO2012126082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empowered radio resource system
CA2830854C (en) * 2011-03-24 2018-08-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empowered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CN102143589B (zh) * 2011-03-29 2013-09-11 北京邮电大学 异构网络下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和无线资源控制器
US8929880B2 (en) * 2011-04-21 2015-01-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EP2704509B1 (en) 2011-04-28 2017-08-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57924B2 (en) 2011-04-30 2021-07-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and downlink cell selection
US8478190B2 (en) 2011-05-02 2013-07-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cell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708054B1 (en) * 2011-05-10 2023-03-08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station-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3703807B (zh) * 2011-05-10 2017-07-04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台辅助的干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CA2834912C (en) * 2011-05-10 2019-08-20 Blackberry Limited Access point for mobile station-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184892B2 (en) 2011-05-31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assis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US9232526B2 (en) 2011-05-31 2016-01-05 Blackberry Limited Access point for device-assis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WO2013020200A1 (en) * 2011-08-08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9521632B2 (en) 2011-08-15 2016-12-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ower allocation for overlapping transmission when multiple timing advances are used
TWI445293B (zh) 2011-08-26 2014-07-1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Pfm電源供應器的頻率抖動控制電路及方法
CN102438246B (zh) * 2011-09-20 2014-01-22 北京富国鸿信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回程链路的自适应协同传输方法
US8977307B2 (en) * 2011-11-04 2015-03-10 Intel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509377B2 (en) 2011-11-07 2016-11-2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k adapt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42138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Esmael Hejazi Dinan Coordin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s
US20150031284A1 (en) * 2012-02-24 2015-01-29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429111B (zh) * 2012-07-20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本地集群、中央控制器、微基站和宏基站的网络系统
US9386466B2 (en) * 2012-08-03 2016-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4058878A1 (en) * 2012-10-08 2014-04-17 Kyocera Corporation Advanc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notif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overlapping service areas
US9094868B2 (en) 2012-10-15 2015-07-28 Headwater Partners Ii Llc User equipment link quality estimation based on positioning
US9332455B2 (en) 2012-10-15 2016-05-03 Headwater Partners Ii Llc Scheduling a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mode to assist uplink interference characterization
US9350515B2 (en) 2012-10-15 2016-05-24 Headwater Partners LLC Enhanced relay node with additional backhaul alternative and selection
US9413502B2 (en) 2012-10-15 2016-08-09 Headwater Partners LLC Backhaul assisted by user equipment
US9351190B2 (en) 2012-10-15 2016-05-24 Headwater Partners LLC Interference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a transmission mode
US20150229372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virtual radio instances into physical volumes of coh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systems
US9106358B2 (en) * 2012-12-18 2015-08-11 Airhop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KR20140111827A (ko) 2013-03-12 2014-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휴 기기들 간에 협력에 기반하여 간섭을 제거하는 방법
CN104125648B (zh) 2013-04-24 201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4158634B (zh) * 2013-05-13 2017-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协作多点传输的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9042429B2 (en) * 2013-06-27 2015-05-2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adio receiver
US9820297B2 (en) * 2013-08-15 2017-11-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mall cell deployment scheduling
US20150063327A1 (en) * 2013-08-27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hew) access point (ap) coordination protocol
US20150111589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coverage area of a small cell
US9232387B2 (en) 2013-10-22 2016-0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rchitecture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virtualization
CN104602308B (zh) * 2013-10-30 2018-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将终端在多个无线ap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3776A (zh) * 2014-01-22 2015-07-22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画板、手写笔及电子画板输入和显示手写信息的方法
DE102014204886A1 (de) * 2014-03-17 2015-10-0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Funkübertragungssystem und Funkübertragungsverfahren mit Mehrfachkanalzugriff
EP3140934B1 (en) * 2014-05-08 2019-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to signal current mimo strea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tatus
WO2015174988A1 (en) * 2014-05-15 2015-11-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etwork scheduling
US20160088639A1 (en) * 2014-09-22 2016-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daptation for coordinated scheduling
US9735972B2 (en) * 2015-01-12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enabled network access extension using yield management
RU2673800C1 (ru) * 2015-01-30 2018-11-3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е связ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данных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ет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20170005706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cheduling
EP3326325A1 (en) 2015-07-24 2018-05-3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Optimizing performance between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and a macro network
US11095404B2 (en) 2015-07-31 2021-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f same aggregation level by coding together
US10009291B1 (en) * 2015-12-21 2018-06-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grammable switching fabric for dynamic path selection
US10285028B2 (en) * 2016-02-05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adio link monitoring
WO2017164657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302764B (zh) * 2016-04-15 2023-06-1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17194821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porting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CN109076509B (zh) * 2016-05-13 2024-01-16 苹果公司 车辆近距离服务的优先通信
US10341259B1 (en) 2016-05-31 2019-07-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cket forwarding using programmable feature prioritization
RU2644126C2 (ru) * 2016-05-31 2018-02-07 Некоммерческое Партнерство "Центр Приклад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Компьютерных Сетей"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ального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ых сетевых ресурсов центров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WO2018211807A1 (ja) * 2017-05-16 2018-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11968725B2 (en) * 2017-10-30 2024-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 after talk procedure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756860B2 (en) *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1606732B1 (en) 2021-09-08 2023-03-14 T-Mobile Usa, Inc. Coverage improvement for 5G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ch as for over-shooting cells
US11800382B1 (en) 2021-09-08 2023-10-24 T-Mobile Usa, Inc. Coverage improvement for 5G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632271B1 (en) 2022-02-24 2023-04-18 T-Mobile Usa, Inc.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1301A (en) 1994-05-05 1999-11-2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 L.P. Broadb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960650B2 (ja) 1994-08-23 1999-10-12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式
US5822693A (en) 1996-04-19 1998-10-13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ase station utilizing a dual mode mobile station
JPH09312875A (ja) 1996-05-24 1997-12-02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方式
US6405048B1 (en) 1996-08-28 2002-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ly allocating frequencies to a radio system sharing frequencies with an overlapping macro radio system
US5794157A (en) 1996-08-28 1998-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nomously allocating transmit power level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ellular terminal and a telephone base station
JPH11275646A (ja) 1998-03-19 1999-10-08 Nec Mobile Commun Ltd トラフィック分散方法
EP1161112A1 (en) 2000-06-01 2001-12-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forward link scheduling by inter-cell mutual monitoring
CN1317916C (zh) 2000-07-10 2007-05-23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动态信道分配的码功率测量
US7180905B2 (en) * 2001-11-02 2007-02-20 At & T Corp. Access method for periodic contention-free sessions
DE60214340T2 (de) 2002-04-30 2007-05-16 Motorola, Inc., Schaumburg Drahtlose Kommunikation mittels Vielfachsende- und Vielfachempfangs-Antennenanordnung
AU2003271065A1 (en) 2002-09-30 2004-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JP2004280515A (ja) 2003-03-17 2004-10-07 Nec Corp 電子メール自動返信方法、携帯端末装置
US7536716B2 (en) 2003-04-17 2009-05-19 Alcatel Lucent Labeling gateway for compartmented multi-operator network elements over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7158796B2 (en) * 2003-06-16 2007-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ly managing reverse link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79078B2 (en) * 2003-06-16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verse link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260562B2 (ja) 2003-07-14 2009-04-30 Kddi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157528A (ja) 2004-11-30 2006-06-15 Kyocera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EP1691566B1 (en) * 2005-02-09 2007-12-05 NTT DoCoMo INC. Up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JP4150014B2 (ja) 2005-03-31 2008-09-17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装置
US20060251119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Sridhar Ramesh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tup end-to-end flows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101154961B1 (ko) 2005-05-04 2012-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채널의 송신전력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점대다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8023955B2 (en) 2005-08-22 2011-09-20 Sony Corporatio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to contro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19231A4 (en) 2005-08-23 2012-01-25 Nec Corp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THAT CAN REDUC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SYSTEM AND ITS MOBILE STATION AND ITS BASE STATION
US8891457B2 (en) 2005-12-08 2014-11-18 Apple Inc. Resource assig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A2633362C (en) 2005-12-15 2011-06-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US20070211757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Ozgur Oyman OFDMA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hop wireless mesh networks
JP4786376B2 (ja) 2006-03-08 2011-10-05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20070213067A1 (en) * 2006-03-09 2007-09-13 Patrick Li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ffs within a macrocell
WO2007108097A1 (ja) * 2006-03-20 2007-09-2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移動局、固定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275207B1 (ko) 2006-03-28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US7729703B2 (en) * 2006-04-27 2010-06-01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to non-serving cells
US20080026763A1 (en) 2006-07-25 2008-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OHO BTS coverage based on angle of arrival of mobile station signals
US8275313B1 (en) 2007-01-15 2012-09-25 Advanced Distributed Sensor Systems Long range, low power, mesh networking without concurrent timing
US8463238B2 (en) 2007-06-28 2013-06-11 Apple Inc.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US8213391B2 (en) * 2007-10-05 2012-07-03 Via Telecom, Inc.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femtocell
US9622192B2 (en) 2008-02-01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0136719A (ru) 2012-03-20
CA2711465A1 (en) 2009-08-13
KR101188762B1 (ko) 2012-10-10
RU2459357C2 (ru) 2012-08-20
UA95414C2 (ru) 2011-07-25
EP2248368A1 (en) 2010-11-10
TWI391015B (zh) 2013-03-21
ES2793316T3 (es) 2020-11-13
RU2472288C2 (ru) 2013-01-10
BRPI0906675B1 (pt) 2020-08-04
KR101201456B1 (ko) 2012-11-14
KR20100108453A (ko) 2010-10-06
CN101926190B (zh) 2013-11-06
BR122012002960A2 (pt) 2019-07-30
RU2010136710A (ru) 2012-03-20
JP6682186B2 (ja) 2020-04-15
MX2010008150A (es) 2010-08-23
JP5579623B2 (ja) 2014-08-27
JP2014090452A (ja) 2014-05-15
JP2011511569A (ja) 2011-04-07
CN101926191B (zh) 2015-01-07
TW201010456A (en) 2010-03-01
JP2011514719A (ja) 2011-05-06
BRPI0906675A2 (pt) 2016-08-16
US20090196245A1 (en) 2009-08-06
JP6158269B2 (ja) 2017-07-05
CA2711465C (en) 2017-11-21
US9622192B2 (en) 2017-04-11
JP2016029815A (ja) 2016-03-03
IL206790A0 (en) 2010-12-30
JP6165582B2 (ja) 2017-07-19
CN101926191A (zh) 2010-12-22
AU2009210474B2 (en) 2013-08-22
UA100721C2 (ru) 2013-01-25
US20090196174A1 (en) 2009-08-06
TW200948123A (en) 2009-11-16
KR20100117103A (ko) 2010-11-02
CA2711470A1 (en) 2009-08-13
WO2009099843A1 (en) 2009-08-13
AU2009210474A1 (en) 2009-08-13
IL206837A0 (en) 2010-12-30
US9820240B2 (en) 2017-11-14
AU2009210475A1 (en) 2009-08-13
KR20120112818A (ko) 2012-10-11
EP2248369B1 (en) 2020-07-29
EP2248368B1 (en) 2020-02-26
CN101926190A (zh) 2010-12-22
MX2010008076A (es) 2010-08-04
WO2009099844A1 (en) 2009-08-13
JP2014053918A (ja) 2014-03-20
HUE048974T2 (hu) 2020-09-28
JP5744524B2 (ja) 2015-07-08
JP2015164303A (ja) 2015-09-10
EP2248369A1 (en) 2010-11-10
HK1152441A1 (en) 201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3561B (zh) 在異質網路中之虛擬排程
JP2011514719A5 (zh)
JP2011511569A5 (zh)
EP2238779B1 (en) Backhaul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KR101712380B1 (ko) 인지적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053918A5 (zh)
TWI501598B (zh) 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裝置、處理器及電腦程式產品
US20100265842A1 (en) Enabling support for transparent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U2009210475B2 (en) Virtual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Noh QoS Based Distributed Rate-Split Scheme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