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1180B - Sanitary clean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anitary clean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1180B
TWI431180B TW97137491A TW97137491A TWI431180B TW I431180 B TWI431180 B TW I431180B TW 97137491 A TW97137491 A TW 97137491A TW 97137491 A TW97137491 A TW 97137491A TW I431180 B TWI431180 B TW I4311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nozzle
toilet nozzle
washing
wash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7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5361A (en
Inventor
Ryouichi Kog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25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5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1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11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02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衛生洗淨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有可洗淨便器之便器噴嘴的衛生洗淨裝置。
發明背景
迄今,為了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已開發各種衛生洗淨裝置(例如,參照特許文獻1)。
在特許文獻1所記載之衛生洗淨裝置中,當使用者坐在便器上時,會從便器噴嘴向便器內面噴出洗淨水,藉此,洗淨水可使便器內面濕潤而在便器面形成水膜,以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
特許文獻1:特開平7-189319號公報
在特許文獻1所記載之衛生洗淨裝置中,便器噴嘴係於便器噴嘴本體之前端安裝有蓋體,且於噴嘴本體與蓋體之間構成有預定間隙,藉此,可將該間隙作為噴出口,而從便器噴嘴前端全周向便器內面噴出水流。
使用於洗淨便器之水量係與衛生洗淨裝置所使用之1L/min左右水量約為相同程度,為了使該程度之水量噴流可同樣均等地擴散於便器內面而噴出,考慮到噴流之均一性等複雜要素,若噴流噴出於全周,則噴流之噴出速度至少需要4m/sec以上。為了使噴流之噴出速度為4m/sec以上,若便器噴嘴之前端為直徑4mm,則便器噴嘴前端間隙之寬度須為0.3mm以下。為了使從該便器噴嘴前端間隙全周噴出之噴流可相同地擴散,關於流路之間隙0.3mm,若流路間隙之參差不齊不能控制在至少±0.05mm之寬度以內,則會有噴流無法均一地擴散的問題。而欲將該軸方向間隙之參差不齊控制在±0.05mm以下,係一十分困難之事。
並且,尚有便器噴嘴所噴出之噴流的噴出角度不一或無法安定等問題。便器噴嘴所噴出之噴流的噴出角度係由噴出口所構成之噴出角度所決定,但噴流係從非常狹窄的噴出口噴出,又,該噴流口至噴流噴出方向的長度極短,因此,會有因為噴出口極細微的多餘部分、或位於噴出口極細小的曲面等,而使噴流噴出方向輕易改變、無法得到預定之噴出角度等問題。
又,由於從便器噴嘴所噴出之噴流相對於便器上下方向的到達位置係於便器面形成儘量均一的水膜,故前述到達位置宜設定在不會從便器飛出且儘量靠近便器面上方的範圍內。因此,噴流之到達位置會設定為靠近便器上面,但是當噴流本身四散亂噴時,噴流的飛沫便可能飛越便器的上面,而弄濕便座或廁所的地面。為了同樣地到達便器面而擴散成薄狀的噴流,其流速快至4m以上,且噴流本身也呈薄膜狀,故噴流很容易會亂噴,特別是在噴出噴流之噴出口的水流產生混亂時,在到達便器面的位置會有噴流非常容易亂噴,亂噴的水花四處飛散而噴到便座或便器外的問題。
又,由於噴出口非常狹小,當髒污或水垢附著於噴出口時,會有噴流之噴出方向改變、更甚者還會產生堵塞等問題,再者,在想要清理前述噴出口時,也會因為噴出口過於狹小而產生難以清理的問題,從確保充分清潔性的觀點來看,十分具有可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課題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其係具有可提高來自便器噴嘴之噴流的噴出方向、噴出範圍精準度的構造,同時可提升噴流之安定性,使來自於便器噴嘴之噴流廣範圍且均一地到達便器面而構成水膜,亦具有充分清潔性者。
為了解決前述習知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其係具有將洗淨水之供給源所供給之洗淨水向便器內面噴出的便器噴嘴者。前述便器噴嘴包含有:略呈筒狀之便器噴嘴本體部;及略呈柱狀之噴流形成構件,係插入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內部者。在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與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間,沿著大略全周緣形成有間隙,又,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係可游移地設置於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內部。
本發明(第1發明)之衛生洗淨裝置,藉由上述構造,將噴流形成構件設置成可游移,藉由洗淨水的水壓使間隙可呈均一,而自動地修正噴流形成構件的位置,使來自便器噴嘴的噴流可以平均。又,本發明之衛生洗淨裝置藉由使構成零件的一部分為可裝卸,而可確保並易於維持充分的清潔性。
另一方面,從習知技術可知,當作為洗淨水流路之間隙不均一時,流路之壓力分布會不平均,而使從便器噴嘴噴出之噴流偏向。
又,本發明(第2發明)係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特別在第1發明中,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外面及前述便器噴嘴之內面中至少一者設有突出之翼構件,藉由使前述翼構件之尺寸形成為小於前述間隙之尺寸,使前述噴流形成構件可游移地設置於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內部。
藉此,藉由翼構件,可沿著全周確實地形成作為流路之間隙,並且可藉由限定游移的範圍,抑制因洗淨水之亂流或衝擊而使噴流形成構件產生不必要的游移,因此可得到安定的噴流。
此外,本發明(第3發明)係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特別在第2發明中,前述翼構件係設置於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外面。
藉此,呈突出形狀之翼構件由於形成於略呈柱狀之噴流形成構件外面,因而易於加工,且容易維持所需之尺寸精準度,故易於確保便器噴嘴的性能。
又,本發明(第4發明)係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特別在第1發明~第3發明之任一發明中,在前述便器噴嘴之流入部附近設有整流部。
藉此,可將流入便器噴嘴之水流進行整流,而使從便器噴嘴噴出之噴流更為均一。
此外,本發明(第5發明)係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特別在第1發明~第4發明之任一發明中,插入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係構成為可裝卸。
藉此,即使在噴流形成構件或便器噴嘴本體之開口部產生髒污時,藉由將噴流形成構件從便器噴嘴本體拆下,便可輕易地清掃,而在清掃結束後,又可輕易地裝回原來的位置。
本發明(第6發明)係提供一種衛生洗淨裝置,特別在第1發明~第5發明之任一發明中,前述翼構件係沿著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插入軸部大略全長而設置。
藉此,藉由使翼構件之長度較長,可抑制噴流形成構件的偏向,而可確保噴流擴散的均一性。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可參照附加圖示,並參照以下實施發明之最佳型態的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之衛生洗淨裝置,可得到安定地從便器噴嘴噴出至便器面的噴流,並且可確保噴流擴散的均一性,使便器面均一地濕潤而可防止髒污附著。又,根據本發明之衛生洗淨裝置,藉由使構成零件之一部份為可裝卸,也可輕易地確保並維持充份的清潔性。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中之衛生洗淨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廁所裝置之外觀的立體圖。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遠距離操作裝置之控制器蓋部呈關閉狀態的外觀立體圖,第2(b)圖係顯示遠距離操作裝置之控制器蓋部呈開啟狀態之前面操作面的正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本體部構造的模式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衛生洗淨裝置的縱截面圖。
第5圖係用以說明第4圖之便器噴嘴及其周邊之構造的放大截面圖。
第6圖係便器預備洗淨時之衛生洗淨裝置的縱截面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第6圖之狀態之便器噴嘴及其周邊構造的放大截面圖。
第8(a)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前端部之詳細構造的截面圖,第8(b)圖係第8(a)圖之C14-C14的截面圖。
第9(a)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前端部之另一種詳細構造的截面圖,第9(b)圖係第9(a)圖之C14-C14的截面圖。
第10圖係顯示便器噴嘴之噴流形成構件構造的立體圖。
第11圖係顯示便器噴嘴之噴流形成構件之另一種構造的立體圖。
第12圖係顯示將第11圖之噴流形成構件插入便器噴嘴本體之狀態的截面圖。
第13(a)圖係顯示說明便器噴嘴之噴出流速與擴散幅度之定義的模式圖,第13(b)圖係顯示噴出流速與擴散幅度之關係的圖。
第14圖係顯示入室就座時間之調查結果的圖。
第15圖係顯示控制部之便器洗淨處理控制流程的流程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示說明本實施型態。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型態。
(實施型態1) <1>衛生洗淨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廁所裝置的外觀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中之衛生洗淨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廁所裝置的外觀立體圖。廁所裝置1000係設製於廁所小間內。
廁所裝置1000中,於便器700安裝有衛生洗淨裝置100。衛生洗淨裝置100係由本體部200、遠距離操作裝置300、便座部400及蓋部500所構成。除了蓋部500以外的衛生洗淨裝置100之各構成元件係構成後述之便座裝置110。
於本體部200,可開閉地安裝有便座部400及蓋部500。又,於本體部200裝設有未圖示之洗淨水供給機構,並且內藏有後述之控制部90(第3圖)。
第1圖中,顯示有設置於本體部200之正面上部的入座感測器610。該入座感測器610係例如反射型的紅外線感測器。入座感測器610可藉由檢測出從人體反射之紅外線而檢測出便座部400上存在有使用者。
此外,第1圖中,顯示了設置於本體部200之正面下部的便器噴嘴40突出於便器700內側的狀態。該便器噴嘴40係連接於上述洗淨水供給機構。
洗淨水供給機構係連接於未圖示之水道配管。藉此,洗淨水供給機構可將水道配管所供給之洗淨水供給至便器噴嘴40。如此一來,洗淨水會從便器噴嘴40噴出於便器700之內面的廣泛範圍(便器預備洗淨)。或者,洗淨水會從便器噴嘴40噴出至便器700之內面的背面側(便器後部洗淨),詳細如後述。
又,洗淨水供給機構係連接於後述之噴嘴部20(第3圖),藉此,洗淨水供給機構可將水道配管所供給之洗淨水供給至噴嘴部20。如此一來,洗淨水可從噴嘴部20噴出至使用者的局部。
遠距離操作裝置300設有複數的開關。而遠距離操作裝置300係安裝於例如就座於便座部400上之使用者可操作之處。
入室檢測感測器600係安裝於廁所小間的入口等。入室檢測感測器600係例如反射型之紅外線感測器,此時,入室檢測感測器600在檢測出由人體反射之紅外線時,可檢測出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內。
本體部200之控制部90(第3圖)係根據遠距離操作裝置300、入室檢測感測器600及入座感測器610所發送的訊號,控制衛生洗淨裝置100各部之動作。
<2>遠距離操作裝置之構造
第2圖係第1圖之遠距離操作裝置300的正面圖。遠距離操作裝置300具有控制器蓋部302可自由開閉地設置於控制器本體部301下部的構造。
如第2(a)圖所示,控制器蓋部302在關閉的狀態下,於控制器本體部301上部設有乾燥開關320、強度調整開關322、323及位置調整開關325、326,而控制器蓋部302上則設有停止開關311、後洗淨開關312及前洗淨開關313。
使用者可操作上述各開關,藉此,對應於各開關的預定訊號會從遠距離操作裝置300無線傳輸至第1圖的本體部200。本體部200之控制部90(第3圖)可根據所接收之訊號,控制本體部200(第1圖)及便座部400(第1圖)之各構成部的動作。
例如,使用者操作後洗淨開關312或前洗淨開關313,藉此,從後述之噴嘴部20(第3圖)會噴出洗淨水至使用者的局部。又,使用者操作停止開關311,藉此,從噴嘴部20噴出至使用者局部的洗淨水會停止。
使用者操作乾燥開關320,藉此,從乾燥單元噴出熱風。又,使用者操作強度調整開關322、323,藉此,可調整噴出至使用者局部之洗淨水流量及壓力等。
此外,使用者操作位置調整開關325、326,藉此,可調整後述之後洗淨噴嘴21(第3圖)或後述之前洗淨噴嘴22(第3圖)的位置。如此一來,可調整噴向使用者局部的洗淨水噴出位置。
第2(b)圖顯示了控制器蓋部302呈開啟狀態之遠距離操作裝置300的正面圖。如第2(b)圖所示,在控制器蓋部302所覆蓋之控制器本體部301的下部,除了上述之停止開關311、後洗淨開關312及前洗淨開關313,還設有自動開閉開 關331、水溫調整開關332、便座溫度調整開關333、除菌開關335及便器洗淨開關336。
操作該等開關時,對應於各開關之預定訊號也會從遠距離操作裝置300無線發送至本體部200。藉此,本體部200之控制部90會根據所接收的訊號,控制本體部200及便座部400各構成部的動作。
自動開閉開關331係由轉鈕所構成。使用者操作自動開閉開關331之轉鈕,藉此,可設定蓋部500(第1圖)之開閉動作。亦即,當自動開閉開關331之轉鈕位於ON的位置時,蓋部500會因應使用者是否進入廁所而開閉。
使用者操作水溫調整開關332,藉此,可調整從噴嘴部20噴出至使用者局部之洗淨水溫度。使用者操作便座溫度調整開關333,藉此,可調整便座部400的溫度。
又,使用者操作除菌開關335,藉此,於本體部200之洗淨水供給機構會流通含有銀離子的洗淨水,進行除菌動作。
便器洗淨開關336與自動開閉開關331一樣,係由轉鈕構成。使用者操作便器洗淨開關336之轉鈕,藉此,可設定便器噴嘴40之便器預備洗淨及便器後部洗淨的動作。
亦即,當便器洗淨開關336之轉鈕位於ON的位置時,會因應使用者進入廁所內,從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至便器700內部之廣泛範圍。又,在使用者往便座部400入座中,會從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至便器700內面的背面側。
<3>本體部之給水系統及控制系統的構造
第3圖係顯示本體部200構造的模式圖。如第3圖所示,本體部200包含分歧水栓2、過濾器4、逆止閥5、定流量閥6、止水電磁閥7、流量感測器8、熱交換器9、泵11、緩衝缸12、人體用切換閥13、噴嘴部20、真空斷流器31、61、便器噴嘴40、便器噴嘴馬達40m、燈50及控制部90。
噴嘴部20包含後洗淨噴嘴21、前洗淨噴嘴22及噴嘴洗淨噴嘴23,而人體用切換閥13包含切換閥馬達13m。
如第3圖所示,分歧水栓2中介插入水道配管1。在連接於分歧水栓2與熱交換器9之間的配管3,依序中介插入有過濾器4、逆止閥5、定流量閥6、止水電磁閥7及流量感測器8。在連接於熱交換器9與人體用切換閥13間之配管10,則中介插入有泵11及緩衝缸12。
於人體用切換閥13之複數埠,分別連接有噴嘴部20之後洗淨噴嘴21、前洗淨噴嘴22及噴嘴洗淨噴嘴23。
真空斷流器31連接於自止水電磁閥7與流量感測器8間之配管3所延伸的分歧配管30,且配置於較熱交換器9及便器噴嘴40之洗淨水噴出口為上方的位置。於真空斷流器31連接有分歧配管32之一端。分歧配管30與分歧配管32係透過真空斷流器31而連結。便器噴嘴40係連接於分歧配管32的另一端。便器噴嘴馬達40m及燈50則安裝於便器噴嘴40的附近。真空斷流器61設置於緩衝缸12,且配置於較熱交換器9上方的位置。另外,真空斷流器61及緩衝缸12係一體成形。因此,緩衝缸12也配置於較熱交換器9上方的位置。
接著,說明本體部200之洗淨水流向及控制部90對本體部200各構成部之控制。
流通於水道配管1之淨水係由分歧水栓2供給至過濾器4作為洗淨水。藉此,可藉由過濾器4除去包含在洗淨水中之垃圾及雜質等。
接著,藉由逆止閥5防止配管3內之洗淨水逆流,並藉由定流量閥6使流通於配管3內之洗淨水流量為一定。然後,藉由止水電磁閥7切換往熱交換器9之洗淨水供給狀態。止水電磁閥7之動作係由控制部90所控制。
在配管3中,流量感測器8測定流通於配管3之洗淨水的流量,並將測定流量值交予控制部90。熱交換器9將通過配管3而供給來的洗淨水加熱至預定溫度。熱交換器9之動作係由控制部90根據流量感測器8所測定之測定流量值而進行控制。
接著,由熱交換器9所加熱之洗淨水,藉由泵11通過緩衝缸12壓送至人體用切換閥13。泵11之動作係由控制部90所控制。
緩衝缸12係作用為已加熱之洗淨水的溫度緩衝部。藉此,可抑制壓送至人體用切換閥13之洗淨水溫度產生不均。另外,熱交換器9與緩衝缸12之合計容量宜為15cc~30cc,以20cc~25cc更佳。
在人體用切換閥13中,藉由切換閥馬達13m動作,由泵11所壓送之洗淨水供給至後洗淨噴嘴21、前洗淨噴嘴22及噴嘴洗淨噴嘴23中之任一者。藉此,洗淨水會從後洗淨噴嘴21、前洗淨噴嘴22及噴嘴洗淨噴嘴23中之任一者中噴出。切換閥馬達13m的動作係由控制部90所控制。
後洗淨噴嘴21及前洗淨噴嘴22係使用於洗淨使用者之局部。噴嘴洗淨噴嘴23係使用於洗淨後洗淨噴嘴21及前洗淨噴嘴22突出於便器700之部分。
在從止水電磁閥7供給至熱交換器9之洗淨水中,噴嘴部20未使用之剩餘的洗淨水會透過分歧配管30、分歧配管32及便器噴嘴40,作為廢棄水而流通於便器700(第1圖)內。亦即,分歧配管30及分歧配管32之機能係作為廢棄水回路。而有關便器噴嘴40之詳細容後再述。
另外,在本例中,於熱交換器9與便器噴嘴40間設有真空斷流器31,而熱交換器9與噴嘴部20間則設有真空斷流器61。藉此,可防止熱交換器9內之洗淨水透過分歧配管30、分歧配管32及便器噴嘴40流出至外部,並且可防止洗淨水透過配管10及噴嘴部20流出至外部。結果,可防止熱交換器9空燒。
又,藉由真空斷流器31可防止來自於便器噴嘴40側之污水等逆流,並且,藉由真空斷流器61可防止來自於噴嘴部20側之污水等逆流。
另,由於緩衝缸12與真空斷流器61係一體設置,故可使本體部200小型化。又,由於可藉由真空斷流器61排出緩衝缸12內的冷水,故在後洗淨時,可防止冷水從後洗淨噴嘴21噴出。
<4>便器噴嘴之構造及動作 (4-a)便器噴嘴之說明
接著,說明便器噴嘴40。第4圖係顯示衛生洗淨裝置100的縱截面圖。如第4圖所示,便器噴嘴40係配置於本體部200下部、接近噴嘴部20的位置,且其前端部位於便器700的內部。而在便器噴嘴40附近,安裝有由LED(發光二極體)等所構成的燈50。
另外,以下如第4圖所示,將衛生洗淨裝置100之本體部200側作為後方、便座部400之前端側作為前方,以說明各部位。
如覆蓋住便器噴嘴40及設置於其附近之燈50之前方側般地設有便器噴嘴覆體40K。便器噴嘴覆體40K係由透明的樹脂所形成。藉此,當燈50發光時,其光便可通過便器噴嘴覆體40K而照射於便器700的內部。
第5圖係用以說明第4圖之便器噴嘴40及其周邊之構造的放大截面圖。如第5圖所示,便器噴嘴40具有棒狀之噴流形成構件42插入筒狀之便器噴嘴本體部41的構造。在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內部,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內面與噴流形成構件42之外周面形成間隙。而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後端部,連接有構成第3圖之分歧配管32之一部份的連接管44。
藉此,當從連接管44(分歧配管32)供給洗淨水(廢棄水)至便器噴嘴本體部41時,該洗淨水會通過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內面與噴流形成構件42之外周面之間的間隙,從便器噴嘴40的前端部噴出。
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後端部,固定有旋轉片43之一端。旋轉片43之另一端係與固定於後述之本體下部護罩200A的便器噴嘴馬達40m相連接。藉此,當便器噴嘴馬達40m動作時,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前端部便會開始旋動。
在此,在便器噴嘴40待機時,即使用者未進入廁所時,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會被定位成接近便器噴嘴覆體40K之內面。以下將前述便器噴嘴40之位置稱為收納位置。又,以下將便器噴嘴40移動至下方以進行便器洗淨的位置稱為突出位置。
在便器噴嘴40也兼用為廢棄水出口的情況下,當便器噴嘴40固定為便器洗淨位置之狀態時,在使用者進行使用中,會一直流出便器洗淨的噴流,而產生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此時,使用者必須採取用手將噴嘴壓回收納位置的對策。
在第5圖中,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後端部,固定有旋轉片43之一端。而旋轉片43之另一端則與固定於後述之本體下部護罩200A之便器噴嘴馬達40m相連接。藉此,當便器噴嘴馬達40m動作時,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前端部會旋動。此外,於旋轉片43插入有扭轉彈簧40S,藉由設於旋轉片43之固定部43a與設於便器噴嘴覆體40K之固定溝40Kb而固定扭轉彈簧40S,對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賦予向噴嘴收納位置側動作的勢能。便器噴嘴馬達40m與旋轉片43之間存在有驅動系統的鬆脫或不貼合,又,在便器噴嘴馬達40m使用減速齒輪等之情況下,由於該減速齒輪存在有齒隙,故即使以手動使便器噴嘴本體部41移動至收納位置,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也不會停止在收納位置,而又會退回去大約前述鬆脫或不貼合的範圍。若藉由扭轉彈簧對便器噴嘴本體部41賦予往噴嘴收納側的勢能,由於該鬆脫範圍會被扭轉彈簧吸收,故藉由手動操作可將便器噴嘴本體部41固定於預定之收納位置。
關於扭轉彈簧40S之扭矩,由於係設定為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連接之配管44所產生的張力為同等以上,故可輕易地將便器噴嘴本體部41設定於噴嘴收納側。
(4-b)便器噴嘴之其他構造例(噴嘴在中間位置停止時之對應)
當溫水洗淨便座無法控制、便器噴嘴停止於中間位置並噴出噴流時,噴流可能會從便器飛出而使地面積水,因此必須具有即使便器噴嘴在該位置停止,也至少使噴流不會飛出便器面的構造。
在第5圖中,便器噴嘴覆體40K係構成為具有遮蔽部40ka,可使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前端部旋動而噴出的噴流從散布位置移動至收納位置的過程中,噴流不會飛出便器面的外側。藉此,不管便器噴嘴41停在任何位置,噴流都不會飛出便器外,而可防止漏水。
又,前述便器噴嘴覆體40K覆蓋住便器噴嘴40,當外力向便器噴嘴40作用時,由於便器噴嘴40會向便器噴嘴覆体40K之遮蔽部內側移動,故外力不會對便器噴嘴產生過大作用。
在該狀態下,當第1圖之入室檢測感測器600檢測出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內時,便器噴嘴馬達40m會產生動作。藉此,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會向第5圖之箭號A所示之方向旋動。然後,開始上述之便器預備洗淨。
第6圖係便器預備洗淨時之衛生洗淨裝置100的縱截面圖,第7圖係用以說明第6圖之狀態之便器噴嘴40及其周邊構造的放大截面圖。
首先,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當檢測出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旋動時,會進行定位而使該前端部移動至便器噴嘴覆體40K之下方,露出於便器700之內部空間。以下,將前述便器噴嘴40之位置稱為便器洗淨位置。
在前述狀態下,從連接管44供給洗淨水至便器噴嘴本體部41,藉此,從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噴出洗淨水。
從便器噴嘴40噴出之洗淨水會向相對於便器噴嘴40之軸心略微垂直方向呈放射狀噴出。
藉此,如第6圖所示,洗淨水會噴出至以便器700之廢棄口700D為中心之內面廣範圍。如此一來,在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時為乾燥之便器700的內面,會因為洗淨水而潤濕。
又,此時,藉由燈50所發出的光,使用者可以目視確認正在進行便器預備洗淨。
如上所述,藉由使使用前之便器700的內面潤濕,可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之內面。
另外,如後所述,便器預備洗淨動作會因為經過預定時間、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或使用者操作遠距離操作裝置300而停止。
便器預備洗淨結束時,便器噴嘴馬達40m會再度動作。藉此,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會再度移動至便器噴嘴覆體40K的內側,並接近便器噴嘴覆體40K的內面。亦即,在便器預備洗淨後,便器噴嘴40會再度移動至收納位置。此時,從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會持續噴出洗淨水,藉此,開始便器後部洗淨。
在便器後部洗淨時,如第4圖之箭號B、C所示,從便器噴嘴40噴出至便器700後方側內面的洗淨水會與該內面衝突而流至便器700內。
藉此,在使用者使用廁所裝置1000時,可確實地防止便器700後方側之內面附著污物。
又,此時,從便器噴嘴40噴射至便器噴嘴覆體40K內面之洗淨水,會與便器噴嘴覆體40K之內面衝突,彈回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藉此,可洗淨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防止便器噴嘴40的汙染。
然後,例如藉由使用者從便座部400起身,而停止便器後部洗淨。亦即,停止從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
(4-c)便器噴嘴之詳細構造
在此,詳細說明便器噴嘴40前端部之構造。第8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40前端部構造的截面圖。第8(a)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40前端部之詳細構造的縱截面圖,第8(b)圖係第8(a)圖之線C14-C14的截面圖。
如第8(a)圖所示,噴流形成構件42從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前端部開口41h插入其內部。而噴流形成構件42具有插入軸部42a。如第8(b)圖所示,於插入軸部42a形成有從其軸心呈放射狀延伸至外側的3枚翼構件42b。從翼構件42b朝向噴流形成構件42之前端部,形成有徑大部42c、擴大部42d及鍔部42e。
徑大部42c之直徑較插入軸部42a之直徑為大。又,擴大部42d之直徑係向噴流形成構件42之前端部逐漸變大,而噴流形成構件42前端部之直徑也較前端部開口41h的直徑為大。另外,鍔部42e之外徑也比便器噴嘴本體部41的外徑大。
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內面,形成有段差部41d。當噴流形成構件42插入便器噴嘴本體部41,段差部41d與噴流形成構件42之翼構件42b會相抵接。此時,翼構件42b會作用為噴流形成構件42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間的間隔件。藉此,噴流形成構件42可在便器噴嘴本體部41內部定位。
在此狀態下,噴流形成構件42之徑大部42c會從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前端部開口41h突出,而擴大部42d及鍔部42e會位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外部。
插入軸部42a及徑大部42c之外徑小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之內徑。因此,於便器噴嘴本體部41內面與噴流形成構件42外周面之間,會如上述形成間隙。該間隙為洗淨水之流路41s。
當從第5圖之連接管44供給洗淨水,該洗淨水會通過流路41s,藉由徑大部42c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所構成之加速流路41t,加速至設定流速,而在擴大部42d使水流偏向,擴散至鍔部42e之全周,並藉由鍔部端42f構成放射狀的噴流。
因此,洗淨水可向相對於便器噴嘴40軸心略垂直之方向呈放射狀噴出。
噴流平均地擴散至便器面所需的速度為4m/sec,為了達到該速度,若使插入軸部42a之徑大部42c的直徑為4mm、洗淨流量為1L/min,則加速流路41t之流路寬度為0.3mm左右的狹窄流路。
(4-d)便器噴嘴之其他詳細構造(噴流形成構件之浮式支持)
第9圖係顯示便器噴嘴40之另一種實施型態的截面圖。第8圖之實施型態中,係構成為翼構件42b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抵接,而徑大部42c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係支持於同軸,但在本實施型態中,翼構件42j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設有預定之間隙(0.05mm左右)。在從便器噴嘴40噴出噴流的狀態下,若加速流路41t之流路截面的壓力分布與加速流路41t之流路幅度一樣,則壓力分布會呈一定;但是當加速流路41t之流路幅度不相同時,會產生壓力分布不均,流路幅度窄的地方壓力會變高。在翼構件42j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設有預定的間隙(0.05mm左右)、且翼構件42j藉由作用於翼構件42j之作用力而可自由移動,若藉由上述構造進行浮式支持,則在流路幅度較窄之處,可藉由通過加速流路41t之流體壓力使流路幅度變寬而進行自動修正,實際上依據便器噴嘴的動作,可確認前述自動修正已產生作用。
翼構件42j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相抵接、而徑大部42c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為同軸地被支持,形成上述構造雖為可能,但成型品參差不齊、形狀精準度等需管理的項目均多,若採用浮式支持構造,則可稍放寬前述精準度管理條件。
為了實現前述浮式支持構造,需抑制插入軸部42a傾斜,因此翼構件42k軸方向的長度宜如第10圖所示,約較插入軸部42a的全長為長。
又,如第11圖所示,藉由將翼構件42m僅設在插入軸部42a兩端附近,可與沿全長設置時得到同樣的效果,而且,藉由縮短翼構件42m的長度,可減少翼構件42尺寸的管理範圍,而可提升生產性。
(4-e)便器噴嘴之其他詳細構造(插入軸部流動的安定化)
第11圖顯示便器噴嘴之另一種構造,在插入軸部42a設有整流部42g,其係可在流路41s發揮整流效果的圓環狀突起體。從便器噴嘴40之連接管44流入的水可能會因為流入的方向而產生偏流,該偏流如果就這樣偏向地到達便器噴嘴44的前端,則噴流擴散也可能會偏向。藉由在連接管44附近設置整流器42g,可將水流整流而可得到均一的擴散噴流。
(4-f)噴流形成構件的裝卸構造
第10圖及第11圖顯示可裝卸的噴流形成構件42,第12圖顯示將噴流形成構件42插入便器噴嘴本體41之狀態的截面圖。
在使用者清理便器噴嘴40本體時,使最容易髒的噴流形成構件42為可裝卸者。該構造為插入軸部42a於後方構成有爪部42h,且如第12圖所示,可卡合於設在噴嘴本體部41之段差部41e而停止。
關於前述爪部42h,為了提升強度,宜設有補強的肋部42i等。
藉由使噴流形成構件42為可自由裝卸的構造,使用者可輕易地拔出插入軸部42a而進行清理。
(4-g)便器預備洗淨時之洗淨水的噴出速度
第13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40所噴出之洗淨水的噴出流速與擴散幅度之關係的圖。
首先,說明噴出流速及擴散幅度。第13(a)圖顯示用以說明噴出流速及擴散幅度定義的圖。
在第13(a)圖中,顯示從配置為軸心與鉛直方向平行之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的狀態。
在此,噴出流速係如箭號WV所示,指從便器噴嘴40之前端部向水平方向噴出之洗淨水的流速。又,擴散幅度係如箭號WW所示,指供給洗淨水於相對便器噴嘴40為100mm下方之區域的外徑。
第13(b)圖顯示從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時的實驗結果。在第13(b)圖中,縱軸表示洗淨水的擴散幅度WW,橫軸表示洗淨水的噴出流速,而實線表示擴散幅度WW與噴出流速的關係。
如第13(b)圖所示,當洗淨水之噴出流速大於2m/s以上時,擴散幅度會大於200mm。此時,由於可將洗淨水供給於便器700內面的充分寬廣區域,故可充分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的內面。
又,在洗淨水之噴出流速小於10m/s時,擴散幅度會小於1000mm。此時,可防止洗淨水飛散至便器700的外側。又,藉由使洗淨水之噴出流速小於10m/s,可防止便器噴嘴40所噴出的洗淨水在便器700內面大幅彈跳。藉此,可充份防止洗淨水分散至便器700外側。
因此,藉由將洗淨水的噴出速度設定在2m/s~10m/s的範圍內,可充分防止洗淨水飛散至便器700外側,並且可充份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另外,洗淨水的噴出速度更宜設定在4m/s~8m/s的範圍內。此時,可確實防止洗淨水飛散至便器700外側,並且可確實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
(4-h)便器預備洗淨之動作時點與控制流程
在本例中,使用者在進入廁所小間時,即藉由控制部90的控制,開始進行便器預備洗淨。又,在使用者使用廁所裝置1000時,藉由控制部90的控制,進行便器後部洗淨。亦即,當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第1圖)時,可阻止從便器噴嘴40(第1圖)向前方側之洗淨水的飛散。藉此,可防止洗淨水附著於使用者。
控制部90在經過預定時間、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或是根據使用者對遠距離操作裝置300的操作,從便器預備洗淨移行至便器後部洗淨。
在此,上述之預定時間係根據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後、至就座於便座部400的平均時間而事先決定者。因此,本發明人為了決定前述預定時間,對於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後、至就座於便座部400上所花費的時間(以下,稱為入室就座時間),進行調查。前述調查係請預定人數之使用者使用廁所,測定各使用者之入室就座時間,而算出各入室就座時間之累積百分率。
第14圖係顯示入室就座時間之調查結果的圖。在第14圖中,橫軸顯示入室就座時間,縱軸顯示使用者之累積百 分率。
如第14圖所示,根據本調查,可知使用者大多(九成以上的使用者)在進入廁所小間後約經過6秒之後,就座於便座部400。因此,在本例中,將上述預定時間設定為6秒。此時,在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之前,可從便器預備洗淨移行至便器後部洗淨。藉此,在使用者就座前,可使便器700的內面充分潤濕,並且可確實地防止從便器噴嘴40噴出之洗淨水附著於使用者。
接著,說明控制部90(第3圖)之便器洗淨處理(便器預備洗淨及便器後部洗淨)的控制流程。
第15圖係顯示控制部90之便器洗淨處理控制流程的圖。
如第15圖所示,首先,控制部90藉由控制便器噴嘴馬達40m(第3圖),將便器噴嘴40保持在收納位置(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位置)(步驟S1)。
接著,控制部90根據入室檢測感測器600(第1圖)之輸出訊號,判別使用者是否已進入廁所小間(步驟S2)。當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時,控制部90藉由控制便器噴嘴馬達40m,將便器噴嘴40移動至便器洗淨位置(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之位置)(步驟S3)。
然後,控制部90藉由控制止水電磁閥7(第3圖)及切換閥馬達13m(第3圖)等,使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並且點亮燈50(步驟S4)。
接著,控制部90判定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之後是否經過預定時間(例如6秒)(步驟S5)。未經過預定時間時,控制部90判別使用者是否按下停止開關311(第2圖)(步驟S6)。
停止開關311未被押下時,控制部90根據入座感測器610(第1圖)之輸出訊號,判別使用者是否就座於便座部400(第1圖)(步驟S7)。當使用者未就座於便座部400時,控制部90回到步驟S5的處理。
在步驟S5判別為經過預定時間時,控制部90會使燈50熄滅(步驟S8)。接著,控制部90藉由控制便器噴嘴馬達40m(第3圖),使便器噴嘴40移動至收納位置(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位置)(步驟S9)。
然後,控制部90根據入座感測器610(第1圖)之輸出訊號,判別使用者是否已起身(步驟S10)。當判別為使用者已起立時,控制部90藉由控制止水電磁閥7(第3圖)等,停止從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步驟S11)。藉此,結束控制部90之便器洗淨處理。
在步驟S2判別為使用者未入室時,控制部90會待機至使用者入室。
在步驟S6由使用者押下停止開關311時、或是在步驟S7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時,控制部90前進至步驟S8的處理。
在步驟S10使用者未起立時,控制部90會待機至使用者起身。
如以上所述,在本例中,在使用者進入廁所小間後經過預定時間內,結束便器預備洗淨。此時,如上所述,在使用者就座前可充分潤濕便器700的內面,並且確實地防止便器噴嘴40所噴出之洗淨水附著於使用者。
又,藉由使用者押下停止開關311、或是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而結束便器預備洗淨。因此,即使是在使用者在上述預定時間內就座於便座部400的情況下,也可防止便器噴嘴40所噴出之洗淨水附著於使用者。
並且,在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時,進行便器後部洗淨。藉此,可確實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內面之後方側。
另外,在第15圖之控制流程中,在步驟S3便器噴嘴40移動至便器洗淨位置後,在步驟S4開始噴出洗淨水,但也可在便器噴嘴40移動至便器洗淨位置(即收納位置)前之狀態下,開始噴出洗淨水。此時,可在進行便器預備洗淨前,進行便器噴嘴40之洗淨。藉此,可確實防止便器噴嘴40的汙染。
又,在第15圖之控制流程中,在步驟S2確認使用者已入室時,將便器噴嘴40移動至便器洗淨位置,但也可使便器噴嘴40事先在便器洗淨位置待機。此時,由於可迅速地開始便器預備洗淨,故可將充分足夠的量的洗淨水供給至便器700。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另外,在事先使便器噴嘴40在便器洗淨位置待機時,也可在例如使用者結束使用廁所裝置1000後,在預定時間經過後之時點,將便器噴嘴40移動至便器洗淨位置。
且,在便器噴嘴40噴出洗淨水時,也可藉由控制人體用切換閥13來停止供給洗淨水至噴嘴部20(第3圖)。此時,由與可將充分量之洗淨水供給至便器噴嘴40,故可以洗淨水充分潤濕便器700。結果,可充分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
(4-i)關於便器洗淨及便器噴嘴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型態中,在使用者就座於便座部400前,進行便器的預備洗淨。藉此,由於可以洗淨水潤濕便器700內面之大略全區域,故可防止污物附著於便器700。
又,由於在便器噴嘴40之翼構件42j與便器噴嘴本體部41設有預定之空隙(0.05mm左右),藉由作用於翼構件42b之力而使翼構件42b可自由移動的構造,可進行浮式支持,並且,藉由通過加速流路41t之流體壓力,可自動修正流路寬度的不平均,因此,可使噴流均一地擴散至便器面。
且,由於在插入軸部42a設有可在流路41s發揮整流效果的圓環狀突起體42g,因此從便器噴嘴40之連接管44流入的水可進行整流而均一地擴散至便器面。
又,由於藉由使噴流形成構件42之構造為可自由裝卸,而使使用者可輕易地拔開噴流形成構件42以進行清理,故可保持便器噴嘴40的清潔。
另外,在本實施型態中,雖說明了翼構件全部設置於噴流形成構件外面的構造,但並不限定於前述構造,若將翼構件設置於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內面,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又,也可將翼構件設置於噴流形成構件之外面、與便器噴嘴之內面兩者。前述等各構造係考慮各構件之加工性或強度等而選擇決定,在本實施型態中,考慮加工性而將翼構件設置於噴流形成構件的外面。
從上述說明可知,對業者而言,可對本發明進行多種改良或實施其他型態。因此,上述說明僅為一例示而進行解釋者,係以將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型態提示予業者為目的而提供者。若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可實質上變更該詳細構造及/或機能。
產業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述,由於本發明之衛生洗淨裝置可使噴出於全周之噴嘴的噴射均一,故可利用於其他噴水裝置等的用途。
1‧‧‧水道配管
2‧‧‧分歧水栓
3‧‧‧配管
4‧‧‧過濾器
5‧‧‧逆止閥
6‧‧‧定流量閥
7‧‧‧止水電磁閥
8‧‧‧流量感測器
9‧‧‧熱交換器
10‧‧‧配管
11‧‧‧泵
12‧‧‧緩衝缸
13‧‧‧人體用切換閥
13m‧‧‧切換閥馬達
20‧‧‧噴嘴部
21‧‧‧後洗淨噴嘴
22‧‧‧前洗淨噴嘴
23‧‧‧噴嘴洗淨噴嘴
30、32‧‧‧分歧配管
31、61‧‧‧真空斷流器
40‧‧‧便器噴嘴
40m‧‧‧便器噴嘴馬達
40K‧‧‧便器噴嘴覆體
40Ka‧‧‧遮蔽部
40Kb‧‧‧固定溝
40S‧‧‧扭轉彈簧
41‧‧‧便器噴嘴本體部
41d、41e‧‧‧段差部
41h‧‧‧前端部開口
41s‧‧‧流路
41t‧‧‧加速流路
42‧‧‧噴流形成構件
42a‧‧‧插入軸部
42b、42j、42k、42m‧‧‧翼構件
42c‧‧‧徑大部
42d‧‧‧擴大部
42e‧‧‧鍔部
42f‧‧‧鍔部端
42g‧‧‧整流部
42h‧‧‧爪部
42i‧‧‧肋部
43‧‧‧旋轉片
43a‧‧‧固定部
44‧‧‧連接管
50‧‧‧燈
90‧‧‧控制部
100‧‧‧衛生洗淨裝置
110‧‧‧便座裝置
200‧‧‧本體部
200A‧‧‧本體下部護罩
300‧‧‧遠距離操作裝置
301‧‧‧控制器本體部
302‧‧‧控制器蓋部
320‧‧‧乾燥開關
322、323‧‧‧強度調整開關
325、326‧‧‧位置調整開關
331‧‧‧自動開閉開關
332‧‧‧水溫調整開關
333‧‧‧便座溫度調整開關
335‧‧‧除菌開關
336‧‧‧便器洗淨開關
311‧‧‧停止開關
312‧‧‧後洗淨開關
313‧‧‧前洗淨開關
400‧‧‧便座部
500‧‧‧蓋部
600‧‧‧入室檢測感測器
610‧‧‧入座感測器
700‧‧‧便器
700D‧‧‧廢棄口
1000‧‧‧廁所裝置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中之衛生洗淨裝置及具有該裝置之廁所裝置之外觀的立體圖。
第2(a)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遠距離操作裝置之控制器蓋部呈關閉狀態的外觀立體圖,第2(b)圖係顯示遠距離操作裝置之控制器蓋部呈開啟狀態之前面操作面的正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本體部構造的模式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1之衛生洗淨裝置的縱截面圖。
第5圖係用以說明第4圖之便器噴嘴及其周邊之構造的放大截面圖。
第6圖係便器預備洗淨時之衛生洗淨裝置的縱截面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第6圖之狀態之便器噴嘴及其周邊構造的放大截面圖。
第8(a)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前端部之詳細構造的截面圖,第8(b)圖係第8(a)圖之C14-C14的截面圖。
第9(a)圖係顯示第4圖之便器噴嘴前端部之另一種詳細構造的截面圖,第9(b)圖係第9(a)圖之C14-C14的截面圖。
第10圖係顯示便器噴嘴之噴流形成構件構造的立體圖。
第11圖係顯示便器噴嘴之噴流形成構件之另一種構造的立體圖。
第12圖係顯示將第11圖之噴流形成構件插入便器噴嘴本體之狀態的截面圖。
第13(a)圖係顯示說明便器噴嘴之噴出流速與擴散幅度之定義的模式圖,第13(b)圖係顯示噴出流速與擴散幅度之關係的圖。
第14圖係顯示入室就座時間之調查結果的圖。
第15圖係顯示控制部之便器洗淨處理控制流程的流程圖。
40...便器噴嘴
100...衛生洗淨裝置
110...便座裝置
200...本體部
300...遠距離操作裝置
400...便座部
500...蓋部
600...入室檢測感測器
610...入座感測器
700...便器
1000...廁所裝置

Claims (6)

  1. 一種衛生洗淨裝置,係具有將洗淨水之供給源所供給之洗淨水向便器內面噴出的便器噴嘴者,前述便器噴嘴包含有:略呈筒狀之便器噴嘴本體部;及略呈柱狀之噴流形成構件,係插入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內部者,且在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與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間,沿著全周緣形成有供洗淨水流通之間隙,又,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係可游移地設置於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內部,以藉由前述洗淨水的水壓使間隙可呈均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衛生洗淨裝置,其中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外面及前述便器噴嘴之內面中至少一者設有突出之翼構件,藉由使前述翼構件之尺寸形成為小於前述間隙之尺寸,使前述噴流形成構件可游移地設置於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內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衛生洗淨裝置,其中前述翼構件係設置於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外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衛生洗淨裝置,其中在設有前述便器噴嘴之連接管附近設有整流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衛生洗淨裝置,其中插入前述便器噴嘴本體部之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係構成為可裝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衛生洗淨裝置,其中前述翼構 件係沿著前述噴流形成構件之插入軸部大略全長而設置。
TW97137491A 2007-09-28 2008-09-30 Sanitary cleaning device TWI431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4030 2007-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5361A TW200925361A (en) 2009-06-16
TWI431180B true TWI431180B (zh) 2014-03-21

Family

ID=4051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7491A TWI431180B (zh) 2007-09-28 2008-09-30 Sanitary clean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394031B2 (zh)
KR (1) KR101215765B1 (zh)
CN (1) CN101809235B (zh)
TW (1) TWI431180B (zh)
WO (1) WO2009041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8293B (zh) * 2011-02-04 2015-06-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卫生清洗装置
JP5029930B1 (ja) 2011-03-30 2012-09-19 Toto株式会社 トイレ装置
JP5903655B2 (ja) * 2011-08-22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JP5327727B2 (ja) * 2012-02-14 2013-10-30 Toto株式会社 トイレ装置
DE202012002839U1 (de) * 2012-03-21 2013-06-25 Viega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s WC-Beckens
JP5919466B2 (ja) * 2012-05-11 2016-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CN103967102B (zh) * 2013-01-25 2016-06-29 厦门优胜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预湿润装置
JP2016037702A (ja) * 2014-08-05 2016-03-22 Toto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CN105421547B (zh) * 2015-11-05 2017-10-27 袁沛兰 一种新型马桶
JP6762721B2 (ja) * 2016-01-15 2020-09-30 株式会社Lixil 便器装置
JP6369609B1 (ja) * 2017-07-25 2018-08-08 Toto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CN108355846B (zh) * 2018-04-23 2024-05-10 株洲麦格米特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
JP7212860B2 (ja) * 2019-03-14 2023-01-26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KR20200114211A (ko) 2019-03-28 2020-10-07 주식회사 콜러노비타 변기 세정용 노즐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428Y2 (ja) * 1988-10-03 1995-09-06 株式会社イナックス 温水洗浄装置
JPH05118077A (ja) * 1991-10-28 1993-05-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便器洗浄機能付き局部洗浄装置
TW253005B (zh) * 1993-03-09 1995-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JP3447352B2 (ja) * 1993-12-27 2003-09-16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JP4737705B2 (ja) * 2001-02-23 2011-08-0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ノズルおよび衛生洗浄装置
JP2004263397A (ja) 2003-02-28 2004-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便器洗浄装置
JP2007077715A (ja) 2005-09-15 2007-03-29 Aisin Seiki Co Ltd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1065A1 (ja) 2009-04-02
JP5394031B2 (ja) 2014-01-22
TW200925361A (en) 2009-06-16
JP2009097331A (ja) 2009-05-07
CN101809235B (zh) 2012-05-16
CN101809235A (zh) 2010-08-18
KR20100077178A (ko) 2010-07-07
KR101215765B1 (ko)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1180B (zh) Sanitary cleaning device
JP5919466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US11697930B2 (en) Handwashing station
WO2010001611A1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5168909B2 (ja) トイレ装置
JP5459343B2 (ja) トイレ装置
JP4882858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ES2881804T3 (es) Aparato de lavado higiénico
TW201736680A (zh) 衛生洗淨裝置
TW201736687A (zh) 衛生洗淨裝置
TWI741124B (zh) 衛生洗淨裝置
JP5273287B2 (ja) トイレ装置
JP5903655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TWI741123B (zh) 衛生洗淨裝置
JP5130669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KR20100047082A (ko) 좌변기용 비데
JP2003047565A (ja) 洗浄ボールに放水する放水機能付き給水装置
TWI714748B (zh) 衛生洗淨裝置
JP4693147B2 (ja) 便器装置
JP6596645B1 (ja) 清拭用人体洗浄装置
KR101985189B1 (ko) 진공 흡입식 좌변기
JP4253851B2 (ja) 便器装置
JP2003049460A (ja) 給水装置
JP4816190B2 (ja) トイレ装置
JP2010196389A (ja) 温水洗浄式便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