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9425B -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 Google Patents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9425B
TWI429425B TW097147775A TW97147775A TWI429425B TW I429425 B TWI429425 B TW I429425B TW 097147775 A TW097147775 A TW 097147775A TW 97147775 A TW97147775 A TW 97147775A TW I429425 B TWI429425 B TW I4294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benzyloxy
benzaldehyde
benzylamino
fluorobenzyl
m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7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2209A (en
Inventor
Elena Barbanti
Laura Faravelli
Patricia Salvati
Renato Canevotti
Francesco Ponzini
Original Assignee
Newron Pharmaceuticala S P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ron Pharmaceuticala S P A filed Critical Newron Pharmaceuticala S P A
Publication of TW20093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9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94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1/00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51/0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imino groups
    • C07C251/24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imino groups having carbon atoms of i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6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 A61K31/165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colchicine, atenolol, progab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6Antimigrain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8Antiepileptics; Anticonvul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1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abnormal movements, e.g. chorea, dyskin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1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abnormal movements, e.g. chorea, dyskinesia
    • A61P25/16Anti-Parkinson dr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4Antidepres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2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231/2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Diabet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以高產率及相當高之鏡像異構及化學純度製造選自(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即沙芬醯胺(safinamide)(Ia))、(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即羅芬醯胺(ralfinamide)(Ib))、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Ic)、(Id)、(I’c)、(I’d)及其外消旋混合物(Ic、I’c)及(Id、I’d)之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化合物的新穎方法。
此方法亦相當有用於其之大量生產。
沙芬醯胺(NW-1015、FCE-26743A、PNU-151774E)係一種鈉通道阻斷劑、鈣通道調節劑、單胺基氧化酶B(MAO-B)抑制劑、麩胺酸釋放抑制劑及多巴胺代謝調節劑。
沙芬醯胺適用於治療CNS病症,尤其係癲癇、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憂鬱症、下肢躁動(restless legs)症候群及偏頭痛(WO 90/14334、WO 2004/089353、WO 2005/102300及WO 2004/062655)。
羅芬醯胺(NW-1029、FCE-26742A、PNU-0154339E)係一種適用於治療包括慢性疼痛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偏頭痛、雙極性病症、憂鬱症、心血管、發炎、泌尿生殖器、代謝及胃腸病症的鈉通道阻斷劑(WO 99/35125、WO 03/020273、WO 2004/062655、WO 2005/018627、WO 2005/070405、WO 2005/102300)。
特定而言,沙芬醯胺明確說明於WO 90/14334中。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及其用於製備具有作為抗癲癇、抗帕金森氏症、神經保護、抗憂鬱、抗痙攣及/或安眠劑活性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於WO 90/14334中明確地提出專利申請。
羅芬醯胺明確說明於WO 90/14334中。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及其用於製備具有作為抗癲癇、抗帕金森氏症、神經保護、抗憂鬱、抗痙攣及/或安眠劑活性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包括在WO 90/14334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此外,於WO 99/035125中提出將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使用作為止痛劑的專利申請。
WO 2006/027052 A2明確地揭示及主張將羅芬醯胺之單一R-鏡像異構物(即(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使用作為選擇性鈉及鈣通道調節劑用於選擇性地治療鈉及鈣通道機制於其中扮演病理角色的病理疾病,包括疼痛、偏頭痛、影響全身系統的發炎過程、影響皮膚及相關組織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病症、胃腸、及泌尿生殖器病症,其中該化合物之治療活性實質上沒有任何MAO抑制副作用或展現顯著降低的MAO抑制副作用。
現經發現根據先前技藝中所述之方法大規模地製備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會包含兩種不期望的雜質,即分別為(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及(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及其鹽,尤其係各自的甲磺酸鹽(IIc)及(IId)。
根據先前技藝方法分別製備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I’c)、(I’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c、I’c)及(Id、I’d)尤其係甲磺酸鹽會發生相同的情況,其導致受以上指出雜質(IIa)、(IIb)、(IIc)及(IId)之各自的R異構物(II’a)、(II’b)、(II’c)、及(II’d)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IIb、II’b)、(IIc、II’c)及(IId、II’d)污染。
此事實由於經發現上述雜質對細胞色素P450系統之酶展現相當高的毒性而特別有關聯。
許多的候選藥物由於因不期望雜質所致之對人類代謝的未預見作用或毒性而於臨床試驗中失敗,因此,於早先的臨床前期中將此等雜質除去係相當重要且極度需要。
在臨床前階段中,可使用經充分建立之活體外檢定法群組,諸如與藥物代謝酶的交互作用、細胞毒性、代謝穩定性及輪廓譜(profiling)、薄膜滲透性、內在廓清率及人類快速延遲性整流性鉀通道(ether-a-go-go)相關基因(HERG)通道阻斷等等,評估新穎化合物的「可藥性(drugability)」。
細胞色素P450(CYP 450)系統係用於親脂性外生性物質(xenobiotics)(包括藥物、致癌物、及環境污染物)之代謝的主要酶系統。CYP 450係一種存在於許多組織中,但在肝臟中以最高濃度存在之含血紅素、與薄膜結合的多酶系統。在人類肝臟中,據估計存在15至20種不同的外生性物質代謝CYP 450形式。迄今為止已在哺乳動物中確認出超過14種CYP基因家族。儘管現有的高同源性(homology),但廣泛的研究顯示各CYP家族及亞族於外生性物質代謝作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三種CYP家族CYP1、CYP2及CYP3佔人類肝微粒體CYP的約70%,其中CYP3佔大約30%。此等CYP主要負責大多數市售藥物的代謝。
CYP1家族包含數個成員,包括CYP1A1、CYP1A2及CYP1B1,且其參與對乙醯胺基酚(acetaminophen)、氯丙咪嗪(clomipramine)及丙咪嗪(imipramine)的代謝作用。
CYP2家族包含數個亞族,包括CYP2A、CYP2B、CYP2C、CYP2D及CYP2E。CYP2C亞族包含至少七個成員。CYP2C9負責異丁苯丙酸(ibuprofen)、雙氯芬酸(diclofenac)、甲糖寧(tolbutamide)及托拉塞米(torsemide)的代謝。CYP2C19係代謝安定(diazepam)及奧美拉唑(omeoprazole)的主要同功酶。CYP2D6經證實負責代謝超過30%的市售藥物,包括抗抑鬱藥及心血管及精神抑制藥物。
在CYP3家族中,已於人類肝臟中確認出三種同功異構型(isoforms)。經確認人類CYP3A4係藥物代謝中之最重要的同功異構型。迄今為止,由CYP3A4所催化之代謝作用係接近50%市售藥物的主要排除途徑。
由於CYP3A4及CYP2D6兩者於藥物代謝中之重要性,其通常會參與藥物間的交互作用,且已分別經確認有數種臨床上使用之化合物為此等CYP 450同功異構型的有效抑制劑,諸如剋菌寧(ketoconazole)、特芬那定(terfenadine)、紅黴素、雙氯苯咪唑(miconazole)、萘心安(propanolol)及奎尼丁(quinidine)。此對此等藥物之用途產生明顯的限制。
再一問題在於猝死,由於非抗心律失常藥物之作用的副作用係醫藥工業及健康管理當局所面臨的主要藥理安全顧慮。近年來有至少五種暢銷藥物(阿斯特米挫(astemizole)、舍吲哚(sertindole)、特芬那定、西塞普(cisapride)、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由於有猝死的報告而被自市場撤除。在所有情況中,併發長QT症候群(LQTS)-一種心肌再極化的異常,其特徵在於心電圖中QT間期的延長-作為「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torsades de pointes)」(一種可自發地退化成心室纖維顫動且導致猝死的多型性心室心搏過速)的前置因子。先天性LQTS可回溯至數種導致鈉通道、及兩種不同鉀通道之缺陷的可能突變:快速作用延遲整流器(IKr )及緩慢作用延遲整流器(IKs )。重要地,實質上與藥物暴露相關之心臟動作電位之延長期間的每種情況(後天性LQTS)皆可追蹤至一種特異的機制:心臟中IKr 電流的阻斷。此作為在QT間期結束時之第3期再極化之主要貢獻者的電流由四聚體(tetrameric)孔隙所傳導,其中個別的次單位由HERG所編碼。藉由阻斷被廣泛視為係藥物誘發之QT延長之主要原因的HERG K+ 通道,早期偵測具有此不良副作用之化合物已成為醫藥工業中的一重要目的。
具有藥物代謝酶(尤其係CYP 450酶)之強烈抑制作用及HERG通道阻斷性質的化合物有極高機率具有毒性,且其之發展在早期階段即必須停止。
表1 所示,作為甲磺酸鹽(IIc)、(II’c)、(IId)、(II’d)的雜質(IIa)、(IIb)、(II’a)、(II’d)及各自的外消旋物(IIa、II’a)及(IIb、II’b),及各自的外消旋物(IIc、II’c)及(IId、II’d)於μM及次μM範圍的CYP3A4、CYP2D6、CYP2C19、CYP2C9及HERG電流中強烈地抑制,且其與含低於0.03重量%上述該等雜質之具高純度的沙芬醯胺甲磺酸鹽(Ic)及羅芬醯胺甲磺酸鹽(Id)相比具高度的細胞毒性。
表2 顯示關於使用含低於0.03重量%上述該等雜質之高純度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甲磺酸鹽之樣品分別與經摻雜0.3重量%之雜質(IIc)及(IId)之高純度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相同樣品比較之細胞色素CYP3A4之抑制作用的比較結果(IC50 )。
當將0.3重量%之雜質(IIc)及(IId)添加至高純度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甲磺酸鹽時,在兩種情況中皆觀察到對CYP3A4之IC50 的顯著降低,意謂雜質會促成酶活性的強烈抑制作用。
如表3所示,雜質(IIc)自3mg/kg ip開始使於小鼠最大電休克(MES)試驗中之死亡率增加而無任何藥理活性(即提供保護防止抽搐)。
表4報告當於最大電休克試驗(MES)中以10及20mg/kg經口投與雜質(IId)時,若與相同劑量的羅芬醯胺甲磺酸鹽比較,其並未保護小鼠防止其抽搐。
基於所有此等資料,分別以不期望的量存在於利用WO 90/14334中所述及由Pevarello等人於J. Med. Chem,1998, 41,579-590中所述,或於WO2006/027052中所述之方法合成得之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其之R-異構物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中之雜質(IIc)、(II’c)、(IId)及(II’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c、II’c)及(IId、II’d)於活體外顯現一些不利特徵,諸如細胞毒性、CYP 450之一些同功異構型的強烈抑制作用、HERG通道阻斷及於癲癇之「活體內」模型中無保護活性。
CYP的其中一重要態樣係在不同族群間的變化。藥物代謝中的變化於臨床研究中極具重要性。已在不同的人種族群間,且甚至在相同人種族群中的不同個體間展現CYP3A4及CYP2D6之酶活性的顯著變化。於個體間之CYP活性的差異視不同的同功酶而顯著地改變。於不同個體之CYP表現值的變化會導致藥物代謝的變化。更重要地,多態性(polymorphism)亦會導致具較低或較高酶活性的CYP酶變異,而導致藥物代謝之變化。CYP2D6多態性係於藥物代謝中經過充分研究的主題。在臨床研究中,最先於抗高血壓及抗癲癇藥物之代謝中發現個體間的顯著變異。CYP2D6代謝藥物之排除於帶有缺陷CYP2D6對偶基因的個體中較為緩慢。將具有緩慢代謝作用的個體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同時將催化性合格的個體稱為強代謝者(EM):於不同種族來源之人口中之PM表現型的發生率會有差異:有大約5至10%的白種人為PM表現型,但在亞洲族群中則僅有1%。CYP2C19係另一種具有臨床關聯性的重要多態性同功異構型。
將此等觀察列入考慮,不會干擾CYP450同功異構型(不抑制亦不誘導)的化合物在臨床實務中之藥物間交互作用的風險相當低,且可由醫師簡單且安全地處方。
特定而言,不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的藥物尤其被指示用於治療性地治療被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的個體或用於治療性地治療同時服用其他已知會干擾該等細胞色素之藥物(諸如剋菌寧、特芬那定、紅黴素、雙氯苯咪唑、萘心安及奎尼丁)及/或已知具有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藥物的病患。
根據一般臨床實務,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甲磺酸鹽(Ic)及(Id)通常係分為數個日劑量長期間投與有需要的病患。在待治療之疾病係為下列之治療應用的情況中尤係如此: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及下肢躁動症候群(使用沙芬醯胺)或慢性或神經性疼痛、心血管或發炎病症(使用羅芬醯胺)。雖然日劑量可根據病患的特定情況及需求作改變,但沙芬醯胺甲磺酸鹽日劑量通常可在10毫克/天至800毫克/天之範圍內,而羅芬醯胺甲磺酸鹽日劑量通常可在10毫克/天至1克/天之範圍內。在此等情況下,且考慮到以上所報告之資料,高度建議使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或其鹽之醫藥劑型中之雜質(IIa)及(IIb)或其鹽(尤其係甲磺酸鹽(IIc)及(IId))之含量維持地盡可能低,在任何情況中,分別相對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或其鹽(尤其係甲磺酸鹽)之量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
關於個別雜質(II’a)、(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相同的考量適用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
由本發明人所進行的研究及實驗研究顯示當根據先前技藝方法製備時,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包含高於0.03重量%之一定量的個別雜質(IIa)、(IIb)、其之R-鏡像異構物(II’a)及(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諸如(IIc)、(IId)、(II’c)及(II’d)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c、II’c)及(IId、II’d))。因此,上述該等產品不適用於寬廣且安全的治療應用。特定言之,含有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且其中個別雜質(IIa)、(IIb)、(II’a)、(II’b)、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相對於上述該等治療活性物質之含量不低於0.03重量%,較佳不低於0.01重量%的醫藥製劑不適合使用作為如前所述之特定族群病患的藥品。
特定而言,含有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且其中個別雜質(IIa)、(IIb)、(II’a)、(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相對於上述該等活性物質之含量不低於0.03重量%,較佳不低於0.01重量%的醫藥製劑不適用於治療性地治療包括經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或同時服用其他已知會干擾CYP 450系統之細胞色素之藥物之該等個體之寬廣族群的病患。
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另作明確說明,否則以上所指出之界限值係要表示「活性物質 」之以重量計的百分比比率,即相對於治療活性物質(Ia)、(Ib)、(I’a)、(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之有效含量測量之毒物學上之活性雜質(IIa)、(IIb)、(II’a)、(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的有效含量。
諸如「高純度」、「高度純度」、「高化學純度」、「高度純」等等之表述語當在本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指示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時,係指含有不低於98.5%(利用HPLC方法以面積百分比計算)之沙芬醯胺(Ia) 羅芬醯胺(Ib)、各自的i-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i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產物,其中利用HPLC方法測得之個別雜質(IIa)、(IIb)、(II’a)、(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稱為「活性物質 」)。
其他幾乎無法偵測得之雜質係源自分別包含在市售3-氟苯甲氯及2-氟苯甲氯中之極少量的苯甲氯、2-及4-氟苯甲氯及3-及4-氟苯甲氯,該等3-氟苯甲氯及2-氟苯甲氯係用於合成分別用於製備化合物(Ia)、(Ib)、(I’a)、(I’b)、(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4-(3-氟苄氧)苯甲醛(IVa)及4-(2-氟苄氧)苯甲醛(IVb)中間體。
類似地,上述術語「高純度」、「高度純度」、「高化學純度」、「高度純」當指示4-(3-或2-氟苄氧)苯甲醛中間體(IVa)及(IVb)時,係指含有不低於98.5%(利用GC方法以面積百分比計算)之各以上所指化合物,且其中各別二-苄基化雜質(VIa)或(VIb)之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以GC方法計算)的產物。
本發明所述之方法藉由大大地降低雜質,而提供具高化學純度及更安全生物分佈的產物。
根據本發明所述之方法,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尤其係與甲磺酸)之鹽,係以高產率及高純度製得,其中個別雜質(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a)及(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尤其係與甲磺酸之鹽)(一般稱為「二苄基衍生物」)之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稱為「活性物質 」)。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係提供具高純度之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特定而言其具有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之式(IIa)、(IIb)、(II’a)、(II’b)之各自的二苄基衍生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例如,甲磺酸)之鹽的含量(稱為「活性物質 」),其適合安全地使用作為藥品。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包含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作為活性藥劑之醫藥配方,其中各自的二苄基衍生物(IIa)、(IIb)、其之R-鏡像異構物(II’a)及(I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例如,甲磺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稱為「活性物質 」)。
更特定而言,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例,文中揭示之方法可製造含高度純之(i)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I’a)、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或(ii)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I’b)、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Ia、II’a)及(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之藥品,用於在不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尤其係CYP3A4、CYP2D6、CYP2C19、CYP2C9)且不會展現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條件下,分別治療(i)癲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憂鬱症、下肢躁動症候群、疼痛及偏頭痛,或(ii)包括慢性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偏頭痛、雙極性病症、憂鬱症、心血管、發炎、泌尿生殖器、代謝及胃腸病症。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再一較佳具體例,文中揭示之方法可製備含高度純之羅芬醯胺單一R-鏡像異構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之藥品,用於在不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尤其係CYP3A4、CYP2D6、CYP2C19、CYP2C9)且不會展現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條件下,選擇性(即經投與病患之活性物質之治療活性實質上沒有任何MAO抑制副作用或展現顯著降低的MAO抑制副作用)治療在WO 2006/027052 A2中提出之鈉及/或鈣通道機制於其中扮演病理角色的病理疾病,諸如疼痛、偏頭痛、影響全身系統的發炎過程、影響皮膚及相關組織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病症、胃腸、及泌尿生殖器病症。
因此,本發明之方法可製造含有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I’a)、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的醫藥配方,其適用於在經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之病患中治療上述病症,或用於治療性地治療同時服用其他已知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及/或已知具有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藥物的病患。
所有此等新穎的醫藥配方既未經由應用關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藥物毒物學知識,亦未經由使用根據可於最新型技術中取得之方法製備得之此等活性藥劑而提出或達成。
除具有上述高度純度之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外,上述醫藥配方視情況可包含一或多種額外的活性藥劑。
比方說,一種適用於附屬治療帕金森氏症或下肢躁動症候群之新穎的醫藥配方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獲得且具有上述高度純度之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之外,再包含一或多種諸如於WO 2004/089353及WO 2005/102300中所述之附屬的帕金森氏症活性藥劑,較佳係多巴胺激動劑及/或左旋多巴及/或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
作為另一實例,適用於治療包括慢性疼痛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及偏頭痛之根據本發明的新穎醫藥配方視情況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獲得且具有上述高度純度之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之外再包含另一活性藥劑諸如加巴潘丁(gabapentin)及普瑞巴林(pregabalin)、或如EP 1423168中所述之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同樣地,適用作為具有選擇性地作為鈉及/或鈣通道調節劑之活性,用於選擇性治療根據WO 2006/027052 A2之鈉及/或鈣通道機制於其中扮演病理角色之病理疾病,諸如疼痛、偏頭痛、影響全身系統的發炎過程、影響皮膚及相關組織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病症、胃腸、及泌尿生殖器病症之藥品之根據本發明的新穎醫藥配方視情況可包含另一活性藥劑。比方說,用於治療疼痛症狀之醫藥配方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獲得且具有上述高度純度之羅芬醯胺之單一R-鏡像異構物(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之外,再包含加巴潘丁或加巴潘丁相關藥劑。
根據本發明之含高純度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醫藥組成物可利用技藝中已知之習知程序製備得,例如經由將活性化合物與醫藥學上、治療上之惰性有機及/或無機載體材料混合。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呈液態,例如,呈溶液、懸浮液、乳液之形態;或呈固態,例如,錠劑、口含錠、膠囊、貼片。
適用於製備本發明之組成物之適當的醫藥學上、治療上之惰性有機及/或無機載體材料包括,例如,水、明膠、阿拉伯膠、乳糖、澱粉、纖維素、硬脂酸鎂、滑石、植物油、聚烷二醇、環糊精及其類似物。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可經滅菌,且可在活性成分之外再包含熟悉技藝人士熟知之其他成分,諸如,比方說,防腐劑、安定劑、濕潤或乳化劑(例如,石蠟油)、二縮甘露醇單油酸酯、調整滲透壓之鹽、緩衝劑及其類似物。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治療CNS病症(尤其係癲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及下肢躁動症候群)之方法,此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病患投與有效量之高純度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上述物質之各自的二苄基衍生物(IIa)、(II’a)、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稱為「活性物質 」)。該方法包括經由向有此需要之病患投與有效量之如前所述之高純度沙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I’a)、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a、I’a)或其鹽,視需要並結合一或多種如WO 2004/089353中所述之帕金森氏症活性藥劑(諸如,比方說,多巴胺激動劑及/或左旋多巴及/或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而治療帕金森氏症或下肢躁動症候群。
此外,本發明之再一目的為提供一種治療包括慢性疼痛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偏頭痛、雙極性病症、憂鬱症、心血管、發炎、泌尿生殖器、代謝及胃腸病症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之病患投與有效量之高純度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其中二苄基衍生物(IIb)、(II’b)、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稱為「活性物質」)。
前述方法包括利用高純度羅芬醯胺、其之R-鏡像異構物、其之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甲磺酸)之鹽,視需要結合加巴潘丁或普瑞巴林,而治療包括慢性疼痛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及偏頭痛。
另外,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選擇性治療鈉或鈣通道機制於其中扮演病理角色之病理疾病,包括疼痛、偏頭痛、影響全身系統的發炎過程、影響皮膚及相關組織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病症、胃腸、及泌尿生殖器病症之方法,其中該化合物之治療活性實質上沒有任何MAO抑制副作用或展現顯著降低的MAO抑制副作用,該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之病患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羅芬醯胺單一R-鏡像異構物(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較佳係與甲磺酸之鹽),其具有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之雜質(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較佳係與甲磺酸)之鹽的含量,視情況並結合另一活性藥劑,例如在治療疼痛症狀之情況中的加巴潘丁或加巴潘丁相關物質。
上述治療方法尤其適用於被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或同時服用其他已知會干擾CYP 450系統之細胞色素之藥物之受以上所列疾病影響的病患。
在本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治療」或「處理」包括預防、減輕及治癒。
在WO 90/14334,在Pevarello等人於J. Med. Chem,1998, 41 ,579-590中之論文中,描述一種用於製備苄氧-苄胺基-烷醯胺的兩步驟方法:
a)經由利用適當的苯甲氯將相應的4-羥基苯甲醛O-苯甲基化,而合成中間體4-苄氧苯甲醛;
b)使用氰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鈉作為還原劑將α-胺基醯胺與4-苄氧苯甲醛還原烷基化,如概略顯示於下
其中R尤其代表取代基3-F及2-F;R1 尤其代表取代基氫;R2 尤其代表取代基氫;R3 尤其代表取代基CH3 ;R4 及R5 兩者尤其代表取代基氫。
特定而言,就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製備而言,還原烷基化係L-丙胺醯胺分別與4-(3-氟苄氧)苯甲醛及4-(2-氟苄氧)苯甲醛的還原烷基化,如下所示
在J. Med. Chem.(Pevarello等人),1998 ,41 ,579-590中,據報告自相應的(氟苄氧)苯甲醛起始,對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甲磺酸鹽之製備的產率分別為45%及60%。
於WO 90/14334中與於以上引述論文中所述之方法係相同,且其提供其中之亞胺烷基化及還原係於相同反應器中進行的一鍋(one-pot)系統。適當的醛係一次全部添加至L-丙胺醯胺鹽酸鹽、氰硼氫化鈉、甲醇及粉狀分子篩之混合物中。
根據Pevarello等人,於Org. Prep. Proc. Int.1996, 28, 179-183中(其中描述利用還原烷基化合成一些α-苄胺基醯胺衍生物),使用α-胺基醯胺之鹽酸鹽對於替代相應的亞胺形成亞銨離子而言相當重要,由於亞銨離子較與醛羰基更易與氰硼氫化鈉反應。
根據以上的著者,一鍋程序似乎可避免希夫(Schiff)鹼外消旋化的問題,且分子篩可加速反應(雖然產率差)。
氰硼氫化物據聲稱係較佳的利用試劑,且此選擇似乎係基於其之選擇性(參見回顧「氰硼氫化鈉-一種有機官能基之高度選擇性還原劑」(Review“Sodium Cyanoborohydride-A Highly Selective Reducing Agent for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C.F. Lane,Synthesis1975, 132-146),其使得可在質子化希夫鹼與起始醛之間作區分。
於Pevarello等人之論文中所述之合成法提供藉由管柱層析術來分離產物,隨後再藉由利用酸處理轉變為相應的鹽。其並未提供關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兩者及/或其鹽之鏡像異構及/或化學純度的資訊。
於先前技藝中所述之方法有許多缺點,而限制其之大規模用途;以下列出該等缺點的一些實例:
-生成氰化物及氰基衍生物;
-使用物性會改變且昂貴的粉狀分子篩;
-產率一般低於70%;
-反應產物具低純度且難以純化;
-於還原烷基化反應中使用大量溶劑(約每莫耳5公升至7公升),以致最終反應混合物中之最終產物濃度低(約4-6%重量/體積);
-利用管柱層析術分離產物,當涉及透過化學合成大規模製備活性藥劑時,此被認為係麻煩且昂貴的分離方法。
於WO 2006/027052 A2中所述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的製造程序係基於利用硼氫化鈉還原由(R)-丙胺醯胺鹽酸鹽與4-(2-氟苄氧)苯甲醛(並未給出關於此反應物之純度的資料)及三乙胺於無水甲醇中在分子篩之存在下反應4小時所得之產物。其並未給出關於所獲得最終化合物之純度的資料。同樣地,在此情況中,當將此程序應用於大規模製備時的缺點係使用粉狀或顆粒狀分子篩,使用大量溶劑,且儘管有純化操作,但於終產物(I’b)中存在高於0.03重量%之量的不期望雜質(II’b),此使得利用該方法所獲得之活性物質(I’b)不適用於需要沒有由於干擾CYP 450系統之細胞色素所致之副作用風險或具低副作用風險的治療用途。W0 2006/027052中所揭示方法之終產物的低純度及低產率(30-32 莫耳%)已透過其中所述之不同製程規模再現數次而證實,其之一代表性實例說明於本申請案的實施例23.3中。
區別WO 2006/027052中所揭示方法與本發明方法且經發現係造成該先前技藝方法之顯著低產率之原因的一主要特徵係於該方法中相對於希夫鹼之莫耳量所使用之有機溶劑(甲醇)量係在大約每莫耳希夫鹼5公升左右。現經發現此等條件導致終產物中之源自參與希夫鹼與其前驅物諸如相同的起始醛、其之縮醛及胺基縮醛之間之平衡之物種的不期望雜質增加。
於此說明之後的說明性實施例證實根據於先前技藝中所述方法而獲得之產物相對於各自的治療活性物質(Ia)、(Ib)、(Ic)、(Id)、(I’ a)、(I’ b)、(I’ c)、(I’ d)、(Ia、I’ a)、(Ib、I’ b)、(Ic、I’ c)或(Id、I’ d)含有高於0.03重量%之量的雜質(IIa)、(IIb)、(IIc)、(IId)、(II’ a)、(II’ b)、(II’ c)、(II’ d)、(IIa、 II’ a)、(IIb、II’ b)、(IIc、II’ c)或(IId、II’ d)。此外’經顯示很難經由使用一般知曉之基於自溶劑結晶或層析的純化方法除去存在於終產物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中之該等雜質,其在任何情況中皆意味產率的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係一種製備選自(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沙芬醯胺,Ia)、(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Ib)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之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具有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之個別雜質(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 a)或(II’ 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 a)或(IIb、II’ 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含量,其特徵在於在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與L-丙胺醯胺或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之亞胺烷基化反應完成後,使經由該亞胺烷基化反應所獲得之式(IIIa)、(IIIb)之希夫鹼中間體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I’ a)或(III’ 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 a)或(IIIb、III’ b),於選定量之選自(C1 -C5 )低碳烷醇或其混合物之有機溶劑(視情況並具有少量水)中,利用選自硼氫化鈉及硼氫化鉀之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其中有機溶劑對希夫鹼之比係可使希夫鹼在該希夫鹼於相同有機溶劑中飽和溶液之懸浮液還原反應過程的實質部分期間形成及存在,且其係在每莫耳希夫鹼自0.5公升至3.0公升,較佳自0.7公升至2.5公升,最佳自0.8公升至2.0公升之範圍內,藉此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或(Ib、I’b)係以游離鹼形式獲得,且視情況將該游離鹼形式轉變為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例,此方法之特徵進一步在於用於產生希夫鹼中間體(IIIa)、(IIIb)、(III’a)、(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之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具有低於0.03重量%,較佳低於0.01重量%之3-(3-或2-氟苄基)-4-(3-或2-氟苄氧)苯甲醛雜質的含量。
於本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出之式(IIIa)及(IIIb)係表示E及Z組態之希夫鹼中間體。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例,本發明之方法目的包括以下三步驟:
a)透過4-羥基苯甲醛與以下通式3-或2-F-C6 H4 -CH2 -Y(Va)或(Vb)(其中Y係脫離基(Cl、Br、I、OSO2 CH3 等等))之衍生物的O-苯甲基化反應,製備高度純的起始物料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此O-苯甲基化反應係在對於O-烷基化反應具高度選擇性的條件下進行且產生高純度的4-(3-氟苄氧)苯甲醛或4-(2-氟苄氧)苯甲醛;
b)藉由不使用任何分子篩使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與呈鹼或鹽形式之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縮合,而完成希夫鹼中間體之形成;
c)在選自(Cl -C5)烷醇之有機溶劑存在下,以允許在還原反應過程之實質部分期間同時存在呈固態之希夫鹼及希夫鹼於該溶劑中之飽和溶液(即希夫鹼在該希夫鹼於該有機溶劑中之飽和溶液中的懸浮液)之對希夫鹼的適當比例,用選自硼氫化鈉及硼氫化鉀之還原系統處理希夫鹼,而在處理及結晶之後分別以相當高產率且以如上定義之化學純度獲得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且視情況利用一般的鹽化程序製備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係,例如,選自硝酸、氫氯酸、氫溴酸、硫酸、過氯酸、磷酸、甲磺酸、對甲苯磺酸、醋酸、三氟乙酸、丙酸、羥乙酸、乳酸、草酸、丙二酸、蘋果酸、順丁烯二酸、酒石酸、檸檬酸、苯甲酸、桂皮酸、苯乙醇酸及水楊酸。
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之合成
根據已知之方法,用於製備分別用於合成根據本發明之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之希夫鹼中間體(IIIa)、(IIIb)、(III’a)、(III’b)、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及(IIIb、III’b)所需之(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係藉由4-羥基苯甲醛於鹼性介質中之苯甲基化反應而獲得。作為兩可(ambident)親核劑之酚鹽的苯甲基化反應產生兩種不同產物,即期望的O-烷基化衍生物和不期望的C-烷基化衍生物。
經有效地發現根據先前技藝所進行之4-羥基苯甲醛利用3-氟苯甲氯的氟苯甲基化反應產生作為主要產物的4-(3-氟苄氧)苯甲醛(IVa)以及衍生自在4-羥基苯甲醛之4-位次之羥基及3-位次之碳原子兩者之烷基化的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同樣情況發生在根據以下流程之4-羥基苯甲醛利用2-氟苯甲氯的氟苯甲基化反應:
經由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與L-或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之亞胺烷基亻匕(其中醛起始物料含有二-烷基化雜質)所形成之希夫鹼的還原產生亦含有各別之二-烷基化化合物、二-苄基衍生物(IIa)、(IIb)、(II’a)、(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之雜質(無論係作為游離鹼或鹽化化合物(較佳係與甲磺酸)(IIc)、(IId)、(II’c)、(II’d)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c、II’c)或(IId、II’d))之式(Ia)、(Ib)、(I’a)、(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或(Ib、I’b)的終產物,如以下的流程所示,其顯示分別關於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之二苄基化雜質(IIc)及(IId)的產生。
以類似的方式製得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c)、(II’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可使用其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例如,硝酸、氫氯酸、氫溴酸、硫酸、過氯酸、磷酸、甲磺酸、對甲苯磺酸、醋酸、三氟乙酸、丙酸、羥乙酸、乳酸、草酸、丙二酸、蘋果酸、順丁烯二酸、酒石酸、檸檬酸、苯甲酸、桂皮酸、苯乙醇酸及水楊酸,替代較佳的甲磺酸。
單-烷基化衍生物(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及相應的二-烷基化雜質具有相似的化學-物理性質,且此使得難以利用傳統方法純化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
再者,已知之苯甲基化方法,及尤其係氟苯甲基化方法,有此等額外的缺點:
1)使用低碳醇作為溶劑;在鹼性條件下,溶劑(例如甲醇)之本身可作為親核試劑,且與3-或2-氟苯甲氯產生特定量的甲基-氟苄基醚;
2)只有在將醇系反應溶劑自反應混合物中除去之後,才可利用不與水相混溶之有機溶劑萃取終產物。
現經發現經由使用前述的先前技藝方法,為獲得其中雜質(IIa)、(IIb)、(II’a)、(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之含量低於0.03重量%之式(Ia)、(Ib)、(I’a)、(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b)或(Ib、I’b)之終產物,需極度純化中間體4-(3-氟苄氧)苯甲醛(IVa)或4-(2-氟苄氧)苯甲醛(IVb),以降低式(VIa)及(VIb)之個別雜質的含量。
該純化較佳係經由使反應產物進行結晶,更佳係經由將可混溶的惰性有機非溶劑添加至粗製化合物(IVa)或(IVb)於惰性有機溶劑中之溶液中而進行。有機惰性溶劑較佳係選自芳族烴,及更佳係甲苯。可混溶的惰性有機非溶劑較佳係選自低碳脂族烴,更佳係正己烷。再一結晶程序可在於將前述之化合物(IVa)或(IVb)溶解至在回流下之熱溶劑(例如,環己烷或二(C3 -C4 )烷基醚,諸如二異丙基醚)中,隨後再使溶液冷卻至室溫(較佳係10-15℃),最佳係藉由添加純化合物(IVa)或(IVb)之純晶體而誘發結晶。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製備希夫鹼中間體所需之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係透過在相轉移條件下進行之於式(Va)或(Vb)之烷基化試劑(見以下的流程,其中F原子係在2或3位次,及Y係脫離基諸如,比方說,Cl、Br、I、OSO2 CH3 、OSO2 C6 H4 -pCH3 等等)與4-羥基苯甲醛之間的反應獲得。在該等條件下,相應的4-(3-或2-氟苄氧)苯甲醛係以高產率且以相當低量值的C,O-雙-烷基化雜質獲得(較佳係於結晶後)。
此4-羥基苯甲醛於相轉移條件下的新穎氟苯甲基化可於固體/液體系統中(其中試劑及相轉移催化劑溶解於液態有機相中,且固相係由無機鹼或4-羥基苯甲醛鹽(可能係於原位自4-羥基苯甲醛及無機鹼本身所產生)所構成),及於液體/液體有機/水性系統中(其中無機鹼溶解於水相中)進行。
一較佳的系統為固體/液體系統,其中該無機鹼較佳係選自Na2 CO3 、K2 CO3 、KOH及NaOH。
在液體/液體系統及固體/液體系統之兩種情況中使用於反應中的有機溶劑可為二烷基醚諸如,比方說,二-第三丁基醚、乙基-第三丁基醚,或芳族烴諸如,比方說,甲苯、回收。
所使用之相轉移催化劑可為第四銨或鏻鹽諸如,比方說,溴化四丁銨、溴化十四基三甲銨、溴化十六基三丁基鏻、氯化三辛醯基甲基銨(Aliquat)、氯化甲基三烷基(C8 -C10 )銨(Adogen),其中溴化十四基三甲銨為較佳。
亦可使用低分子量之聚乙二醇作為相轉移催化劑,諸如,比方說,PEG-200(CAS 25322-68-3)或PEG-400(CAS 25322-68-3)。
相轉移催化劑之使用量係介於每莫耳之4-羥基苯甲醛0.02-1莫耳之間,較佳介於每莫耳之4-羥基苯甲醛0.1-1莫耳之間,由於在此等條件下,C,0-雙-氟苯甲基化雜質之產生量可低於0.03重量%,較佳等於0.01重量%或以下。
式(V)之烷基化試劑與4-羥基苯甲醛間之比係介於0.6與1.5之間,較佳之比係介於0.9與1.1之間。
反應溫度係在60℃與160℃之間,較佳的區間係在80℃與120℃之間。
反應時間一般係在4及8小時之間。
反應產率相當高,一般多於90%。
反應生產力(即反應混合物中之反應產物濃度)於所述之反應條件下相當高,一般多於或等於25%(重量/體積)。
藉由還原經由使4-(3-或2-苄氧基)苯甲醛與L-丙胺醯胺或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及其鹽反應所形成之希夫鹼而合成沙芬醯胺及羅芬醯胺、其R-鏡像異構物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
作為本發明目的之方法包括兩步驟:
a)完成希夫鹼中間體之生成
b)利用選自硼氫化鈉及硼氫化鉀之還原劑還原希夫鹼
兩步驟可於相同反應器中(一鍋反應),分離或不分離希夫鹼而連續進行,在兩種情況中皆有高產率。
希夫鹼中間體之生成涉及4-(3-或2-苄氧基)苯甲醛與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或其與酸(較佳係無機酸諸如氫氯酸、氫溴酸、硫酸、甲磺酸等等)之鹽(「丙胺醯胺化合物」)的縮合反應。當使用外消旋丙胺醯胺替代其之L-或D-鏡像異構物時,獲得4-(3-或2-苄氧基)苄胺基丙醯胺之外消旋混合物。
在分離希夫鹼之情況中,應用於其生成之實驗條件允許以高產率及相當純的形態獲得呈沈澱物形式的經分離希夫鹼。
希夫鹼之製備係於必需對試劑及產物為惰性以及對亞胺雙鍵之還原條件為惰性的有機質子性溶劑中適當地進行。若希望於相同的反應介質中進行連續還原步驟,則適當的溶劑係,例如,(C1 -C5 )低碳烷醇,較佳係甲醇、乙醇及異丙醇。
希夫鹼中間體之生成必需完全,且此係於隨後還原步驟中獲得高產率的相關因素。根據一執行本發明製程之方法,由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與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之間之縮合反應所產生之希夫鹼中間體(IIIa)、或(IIIb)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I’a)或(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係於進行亞胺雙鍵的還原之前分離。
或者,可能偏好經由在可導致中間體亞胺基化合物(IIIa)、(IIIb)、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I’a)或(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於反應溶劑中沈澱之條件下操作,隨後再使含有該中間體亞胺基衍生物之懸浮液進行還原步驟,而完成亞胺烷基化反應。
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鹼或鹽)與4-(3-或2-氟苄氧)苯甲醛之間之比可為1:1,但亦可有利地使用10%過量之丙胺醯胺化合物。
丙胺醯胺化合物可以游離鹼或以其之酸加成鹽引入。其較佳係以鹽,最佳係以鹽酸鹽,連同化學計量之量的鹼,較佳係第三胺諸如,比方說,三乙胺或二異丙基乙基胺,一起引入反應混合物中。
在製備希夫鹼之過程中的反應溫度係介於0℃與60℃之間,較佳係介於20℃與30℃之間。
反應時間通常係介於1小時與15小時之間,較佳係介於2與6小時之間。
在特定條件下,當使用作為游離鹼之D-或L-丙胺醯胺且亞胺烷基化反應時間超過8小時時,產生之希夫鹼可於對掌中心處經歷外消旋化。當希夫鹼未於亞胺烷基化反應期間結晶時尤係如此。
希夫鹼利用選自硼氫化鈉及硼氫化鉀之還原劑的還原只有當希夫鹼之生成完成時才開始:若其在之前開始,則副反應變得重要,有時佔優勢,而會損失產率及純度。此等副反應中之其中一更重要者經由還原所選(氟苄氧)苯甲醛之羰基而導致生成苯甲醇類。
希夫鹼生成之完成可藉由技藝中已知之分析方法,例如,藉由GC定量分析母液,而保持在控制之下。
希夫鹼之還原係本發明方法中之最重要步驟,且其之進行需要一些特定條件。
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還原劑係以相對於希夫鹼在0.5至1.4範圍內之分子量使用。
使用硼氫化鈉由於其之商業可取得性及成本而為較佳。反應通常係於溶劑中進行,該溶劑可係在與丙胺醯胺之縮合反應完成後希夫鹼以懸浮液形式存在於其中的相同溶劑。通常使用(C1 -C5 )低碳烷醇,諸如甲醇、乙醇、1-丙醇及2-丙醇,較佳係甲醇,作為此情況中之反應溶劑。或者,當將希夫鹼從反應介質中分離(例如,經由過濾或離心)時,將經分離的希夫鹼產物添加至選定量之有機溶劑,較佳係質子性有機溶劑諸如(C1 -C5 )低碳烷醇,較佳係甲醇,或該質子性有機溶劑之混合物,視情況並存在少量水(較佳係相對於有機溶劑之量低於1.5重量百分比)。
若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與丙胺醯胺化合物之縮合反應係經由將後者作為與酸之鹽引入至反應混合物中而進行,則添加適量之鹼諸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第三(Cl -C4 )烷基胺、吡咯啶、4-甲基味啉及其類似物,以將pH值調整至介於7至9之間。若在亞胺烷基化反應結束時,反應混合物之pH值減低至低於此區間,則對含有希夫鹼之反應混合物進一步添加適量的上述鹼,以在添加任何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還原劑之前將pH再調整至以上值。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還原劑通常係於反應過程期間在受控條件下以固態,諸如粉末或細晶體,分成數小份(通常係分15至20份)添加至希夫鹼與反應溶劑之混合物中。或者,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係逐份地添加或以經由添加氫氧化鈉(通常係相對於硼氫化鈉約15重量百分比之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而穩定之甲醇溶液形式滴至反應混合物中。
根據一實施希夫鹼還原之較佳方法,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之經穩定的甲醇溶液係分15至25份添加,或經由於1至2小時期間內滴至含有希夫鹼及選定量之反應溶劑(較佳係甲醇)的反應混合物中。
為在其中選定溶劑對希夫鹼之比允許同時存在希夫鹼於該溶劑中之飽和溶液及固態希夫鹼(其中出自溶劑相之希夫鹼的量經最大化)的條件下進行還原步驟,必需適當地選擇溶劑的使用量。
因此,於還原步驟中使用之有機溶劑的總量可在每莫耳希夫鹼自0.5公升至3.0公升,較佳自0.7公升至2.5公升,最佳自0.8公升至2.0公升之範圍內。在此等條件下,經歷還原步驟之存在於反應介質中之顯著部分的希夫鹼在反應過程的實質部分期間係呈固態。在此等條件下,終產物的生產力相當高,且此對工業規模的生產具有正面經濟影響。
進行還原步驟之反應混合物的pH係經由添加適量之鹼諸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第三(C1 -C4 )烷基胺、吡咯啶、4-甲基啉及其類似物,而調整至介於7與9之間的值,較佳介於8與8.5之間(藉由pH計直接於反應混合物上測定),若需要,當已利用其鹽進行在醛與丙胺醯胺衍生物之間的縮合時。
還原步驟期間的反應溫度係維持在-10℃與30℃之間,較佳在5℃與15℃之間。
還原時間可根據使用溶劑、溫度、濃度等等而自0.5小時變化至5小時,所有因素皆係熟悉技藝人士所熟知。
藉由使用硼氫化鈉作為還原劑,甲醇作為溶劑以每莫耳量之希夫鹼介於0.8公升與2.0公升之間之比例,在5℃與10℃間之溫度下,利用約3小時之反應時間得到最佳的結果。
於反應結束時,將反應溶劑於減壓下蒸餾,將殘留物溶解於不與水相混溶的有機溶劑中,且經由以水洗滌而移除無機鹽。
經由利用蒸餾移除反應產物溶解於其中之有機溶劑,而回收得最終粗產物,即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
隨後經由結晶純化粗製的沙芬醯胺、羅芬醯胺、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結晶可經由將可混溶的惰性有機非溶劑添加至式(Ia)、(Ib)、(I’ a)、(I’ b)、(Ia、I’ a)或(Ib、I’ b)之各別粗製化合物於惰性有機溶劑中之溶液中而進行。有機惰性溶劑較佳係選自芳族烴諸如苯、甲苯、二甲苯及乙苯及乙酸低碳烷基酯,及更佳係乙酸乙酯。可混溶的惰性有機非溶劑較佳係選自低碳脂族烴,諸如己烷及庚烷、及環己烷,更佳係正己烷。
或者,結晶係經由將最終粗產物溶解於熱有機溶劑(較佳係甲苯或環己烷)中,然後使溶液於室溫下冷卻而進行,並經由過濾回收純產物。
隨後根據已知方法將鹼轉變為期望的鹽,尤其係將其轉變為具有適用於後續調配成使用作為藥品之醫藥製劑之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性、粒度測量、流動性等等)的甲磺酸鹽。
[實施例1] 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製備經純化的4-(2-氟苄氧)苯甲醛(IVb)
使2-氟苯甲氯(6.0公斤,41.50莫耳)、4-羥基苯甲醛(4.7公斤,38.33莫耳)、碳酸鉀(5.2公斤,37.33莫耳)及溴化十四基三甲銨(0.49公斤,1.46莫耳)於甲苯(11.4公斤)中之混合物在攪拌及在氮氣下緩慢地達到回流溫度,且回流6小時。
隨後將溶液於大氣壓力下濃縮,加入3.6公斤甲苯且餾除,並將此程序再重複一次。
隨後使不勻相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及經由過濾除去固體。然後於減壓下除去殘留溶劑,且於油狀殘留物中加入1.4公斤之甲苯。將混合物加熱至約30-35℃,且加入數克之純4-(2-氟苄氧)苯甲醛作為晶種。
將不勻相混合物於30-35℃下攪拌30分鐘,且隨後將正己烷(11公斤)於30分鐘內添加至經維持於30-35℃攪拌下的混合物中。
於冷卻至0-5℃且在此溫度下再多攪拌1小時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且於減壓下乾燥而得8.0公斤(89%產率)之4-(2-氟苄氧)苯甲醛;熔點56.7℃(DSC,5℃/分鐘),其具有98.2(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0.01重量%之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的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含量。
(*)當未另作明確說明時,於此及於以下實施例中所記述之產率係指莫耳產率。
1.1經由結晶進一步純化4-(2-氟苄氧)苯甲醛(IVb)
於回流下在攪拌下將1公斤之根據實施例1中所述程序製備得之產物溶解於2公斤之二異丙基醚中。
使溶液於10-15分鐘內冷卻至50-55℃,且加入5克之高度純的4-(2-氟苄氧)苯甲醛(GC純度99.9面積%;見實施例24A,及低於0.005%之(VIb)含量)作為晶種。使懸浮液於45-60分鐘期間內冷卻至10-15℃,且再多攪拌1小時。
最終經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以冷的二異丙基醚(0.2公斤)洗滌,且於減壓下乾燥而得0.93公斤之具有99.8(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0.005重量%之根據實施例24B利用GC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含量的4-(2-氟苄氧)苯甲醛。
1.2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PTC)使用不同催化劑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經由遵循實施例1之相同程序,但使用三種不同的相轉移催化劑,利用2-氟苯甲氯將4-羥基苯甲醛(0.39克)烷基化而製備得4-(2-氟苄氧)苯甲醛。
結果記述於下表5。
1.3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PTC)於二甲苯中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經由根據實施例1之相同程序使4-羥基苯甲醛(47克)與2-氟苯甲氯反應,但以二甲苯取代甲苯作為溶劑,而以87.2%產率製備得4-(2-氟苄氧)苯甲醛,且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的含量為0.02重量%。
1.4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使用氫氧化鉀作為鹼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經由根據實施例1之相同程序使4-羥基苯甲醛(121克)與2-氟苯甲氯反應,但使用氫氧化鉀(108.6克)替代碳酸鉀,而以88%產率製備得4-(2-氟苄氧)苯甲醛,且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的含量為0.49重量%。
此產物經由根據實施例1.1結晶進一步純化,而將雜質(VIb)之含量降至低於0.03重量%(見實施例24B)。
1.5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使用2-氟苯甲溴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經由根據實施例1之相同程序使4-羥基苯甲醛(161克)與2-氟苯甲溴(替代2-氟苯甲氯)反應,而以89.2%產率製備得4-(2-氟苄氧)苯甲醛,且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的含量為0.06重量%。
此產物經由根據實施例1.1結晶進一步純化,而將雜質(VIb)之含量降至低於0.03重量%(見實施例24B)。
1.6於異丙醇中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於反應器中加入異丙醇(206公斤)、碳酸鉀(29.4公斤,0.21仟莫耳)、碘化鉀(11.4公斤,0.068仟莫耳)及4-羥基苯甲醛(26公斤,0.21仟莫耳)。將混合物於20-25℃下攪拌15分鐘。然後添加2-氟苯甲氯(33公斤,0.23仟莫耳)。將混合物於回流下在攪拌下加熱3小時。
於真空中將溶劑移除至70公升之殘留體積。
加入環己烷(70公斤)及水(95公斤),將混合物加熱至50℃且於此溫度下攪拌30分鐘。停止攪拌且使相分離。
於50℃下用水(48公斤)洗滌有機相。將分離的有機相於真空中濃縮至60公升之殘留體積。
使不勻相混合物於約2小時內冷卻至2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30分鐘。
將混合物離心且以環己烷洗滌固體。
將濕固體於真空中乾燥而得標題產物:40.2公斤(0.18仟莫耳);產率:82%,具有99.87(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且根據實施例24B利用GC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的含量為0.063重量%。
此產物經由根據實施例1.1結晶進一步純化,而將雜質(VIb)之含量降至低於0.03重量%(見實施例24B)。
1.7於乙醇中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於反應器中加入4-羥基苯甲醛(30.3克,248毫莫耳)、乙醇(400毫升)、2-氟苯甲氯(28.92克,198毫莫耳)、碳酸鉀(103.8克,751毫莫耳)、碘化鈉(1.34克,0.05毫莫耳)。將混合物於攪拌下及於氮大氣中加熱至回流,並於此等條件下維持5小時。
使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以乙酸乙酯萃取且以2M氫氧化鈉水溶液(3×300毫升)洗滌。
將溶劑於真空中蒸發得標題化合物之黃色油(40.75克),其具有91.77(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且根據實施例24B測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含量為0.346重量%。
此產物經由根據實施例1.1結晶進一步純化,而將雜質(VIb)之含量降至低於0.03重量%(見實施例24B)。
[實施例2] 高純度(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之製備(一鍋反應)
a)將反應器於攪拌下裝填甲醇(25公升)及L-丙胺醯胺鹽酸鹽(2.0公斤),且將混合物於23℃下攪拌15分鐘(pH值3.8);然後將三乙胺(1.65公斤)及根據實施例1.1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3.32公斤)添加至先前製備的溶液,將pH值調整至8.3。將混合物於25℃下攪拌3小時(不勻相混合物之pH為8)且於攪拌下冷卻至8℃。將硼氫化鈉(0.53公斤)細分為20小份,於3小時內在攪拌下添加至混合物中,並再多維持3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在40℃下濃縮,直至獲得殘留物(5.2公升)為止。將甲苯(13.9公斤)及水(23.0公升)於氮大氣中在攪拌下添加至反應混合物。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於此溫度在攪拌下維持30分鐘。於相分離後,於60℃下以水(6.4公升)洗滌有機相並將水排除。使有機相於2小時內冷卻至18℃並於此等條件下維持1小時。
將不勻相混合物過濾且以甲苯(3×1.0公升)洗滌固體,並於約40℃下在真空中乾燥而產生3.96公斤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Ib),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得之HPLC純度為99.4(面積%),且根據實施例25B之方法利用HPLC測得之C,O-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含量低於0.005重量%。
b)在前述之相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僅除了預先將硼氫化鈉溶解於甲醇(對每克硼氫化鈉約5.8克甲醇)與30%氫氧化鈉(對每克硼氫化鈉約0.5克30%氫氧化鈉)之混合物中,然後於約30分鐘內滴入至希夫鹼摻混物中,將溫度維持於8℃下。
獲得之產物具有99.5%之根據實施例25A測得之HPLC純度及低於0.005重量%之根據實施例25B利用HPLC測得之C,O-二烷基化雜質含量。
c)於室溫下在攪拌下將無水三乙胺(19.8公斤,0.20仟莫耳)添加至甲醇(275公升)與L-丙胺醯胺鹽酸鹽(24.4公斤,0.20仟莫耳)之混合物中。
將於實施例1.6中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40.0公斤,0.17仟莫耳)於約20分鐘內添加至以上混合物中,且將反應混合物於25℃下攪拌3小時,藉此溫度降至8℃(混合物A)。
於第二個反應器中,將甲醇(50公升)與氫氧化鈉之30%水溶液(3.2公斤)於0-5℃下混合。於0-5℃下將硼氫化鈉粉末(6.6公斤,0.17仟莫耳)逐份添加至以上混合物。將混合物於氮氣中在0-5℃下攪拌2小時(混合物B)。
在攪拌下且於氮氣中將混合物B於約4小時內添加至以上之反應混合物A,維持溫度於8℃。
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濃縮至70公升之殘留體積。將甲苯(170公斤)及水(280公升)於氮大氣中在攪拌下添加至殘留物,並將混合物加熱至60-65℃。將有機相分離且添加水(70公斤),及將兩相混合物於60-65℃下攪拌。
將有機相分離且逐漸冷卻至20℃。
將混合物離心且以甲苯洗滌固體,於在減壓下乾燥後得標題產物(48.4公斤,0.16仟莫耳),產率:92%。
產物之HPLC純度為99.87(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熔點109.5℃(毛細管)。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羅芬醯胺之鏡像異構組成物係由100% S-鏡像異構物(面積%,見實施例26A)所組成。
[實施例3] 高純度(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之製備
a)將如實施例2a)中所述製備得之羅芬醯胺(2.8公斤,9.26莫耳)溶解於2-丙醇(19.5公斤)中,且維持於65-70℃於攪拌下且於惰性大氣下。
於利用木炭(150克)處理及過濾後,於溶液中加入純羅芬醯胺甲磺酸鹽作為晶種,且於攪拌下於50-55℃下在30分鐘內加入甲磺酸(900克,9.36莫耳)。然後使懸浮液於2小時內冷卻至15-20℃,且再多持續攪拌1小時。最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且於減壓下乾燥得3.46公斤(94.0%產率)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7(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為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240.9℃。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高於99.9(面積%,見實施例26A)。
b)藉由前述程序將如實施例2b)中所述製備得之羅芬醯胺(2.8公斤,9.26莫耳)轉變為其之甲磺酸鹽。產率為95.8%。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6(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240.6℃。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高於99.8(面積%,見實施例26A)。
c)將2-丙醇(385公斤)與於實施例2c)中製備得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48.1公斤,0.16仟莫耳)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加熱至60℃,並維持於此等條件下直至獲得澄清溶液為止。
將無水甲磺酸於60℃下緩慢添加至溶液。使不勻相混合物冷卻至2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2小時。
將混合物離心且以2-丙醇洗滌固體,於在真空中乾燥後得61公斤(0.15仟莫耳)之標題產物;產率96%;具有HPLC純度99.83(面積%,見實施例25A)及低於0.005重量%之C,0-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見實施例25B);熔點237℃(毛細管)。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羅芬醯胺甲磺酸鹽之鏡像異構組成物係由100%S-鏡像異構物(面積%,見實施例26A)所組成。
[實施例4]
利用L-丙胺醯胺鹼製備高純度之(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I’d)(一鍋反應)
a)(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I’b)
經由將等莫耳量之甲醇鈉添加至L-丙胺醯胺鹽酸鹽(30克)溶於乙醇(351毫升)之溶液中而製備得L-丙胺醯胺游離鹼。將混合物於氮氣中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固體過濾且將溶劑於真空中完全移除而得21.1克之L-丙胺醯胺。
於圓底燒瓶中將21.1克之L-丙胺醯胺溶解於320克(約405毫升)之甲醇中。
於在20℃下15分鐘後,加入48.8克之根據實施例1.1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且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20小時。
將混合物冷卻至8上2℃且將8克固態NaBH4 逐份添加至混合物,維持溫度於8±2℃下。
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少12小時然後濃縮至最小體積。
加入甲苯(248毫升)及水(355毫升)且將雙相混合物於70℃下攪拌,然後分離有機層。
用70℃水(70毫升)洗滌有機溶液,然後於室溫下冷卻得懸浮液,將其過濾並以甲苯洗滌。
將固體於40℃下真空中乾燥,產生47.7克(74.4%產率)之標題產物的白色粉末。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5.85(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羅芬醯胺的R/S鏡像異構比為52.5/47.5(面積%,見實施例26A)。
進一步控制亞胺烷基化反應過程顯示於此步驟期間發生外消旋化。
b)(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I’d)
於圓底燒瓶中加入129.5克之2-丙醇及16.5克之來自步驟a)之產物,並於70±3℃在攪拌下加熱直至獲得完全溶液。
維持溫度於70±3℃下,逐滴添加5.2克之甲磺酸。於在70±3℃下攪拌30分鐘後,使混合物緩慢冷卻至20±3℃然後再攪拌1小時。
將產物過濾,用2-丙醇洗滌且於40℃下真空中乾燥,產生19.4克之標題產物的白色粉末。
產率;92%;具有HPLC純度99.74(面積%,見實施例25A)及低於0.005重量%之C,0-二烷基化(R,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見實施例25B)。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顯示如此獲得之(R,S)羅芬醯胺係鏡像異構物S:R=53.8:47.0(面積%,見實施例26A)的混合物。
[實施例5]
高純度(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之製備(一鍋反應)
a)(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
將反應器於攪拌下裝填甲醇(28公升)及D-丙胺醯胺鹽酸鹽(2.1公斤),且將混合物於23℃下攪拌15分鐘;然後將三乙胺(1.65公斤)及根據實施例1.1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3.30公斤)添加至先前製備的溶液中。將混合物於25℃下攪拌3小時且於攪拌下冷卻至8℃。將硼氫化鈉(0.50公斤)在攪拌下於3小時內小份量地加入,且將混合物再多攪拌3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在40℃下濃縮直至殘留物(5.0公升),然後在氮氣中於攪拌下將甲苯(14公斤)及水(25.0公升)添加至反應混合物。將混合物加熱至60℃,並於此溫度在攪拌下維持30分鐘。於相分離後,以60℃水(7.0公升)洗滌有機相且將水排除。使有機相於2小時內冷卻至18℃並於此等條件下維持1小時。
將不勻相混合物過濾且以甲苯(3×1.2公升)洗滌固體,並於約40℃下在真空中乾燥而得3.90公斤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得之HPLC純度為99.9(面積%),且根據實施例25B之方法利用HPLC測得之C,0-二烷基化(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含量低於0.005重量%。
b)(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
經由依據實施例3a之相同程序,將根據以上實施例5a)獲得之羅芬醯胺的R-鏡像異構物轉變為甲磺酸鹽。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241.0℃。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I’d)的鏡像異構純度高於99.9(面積%,見實施例26B)。
[實施例6]
高純度(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之製備,有分離中間體希夫鹼(S)-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
a)(S)-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
於氮大氣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向如於實施例1.1中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60.0克,0.26莫耳)及L-丙胺醯胺鹽酸鹽(35.7克,0.29莫耳)存於甲醇(280毫升)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29.1克,0.29莫耳)。將攪拌再多維持1小時。
然後於溶液中加入數毫克(S)-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作為晶種,將溫度降至5-10℃且再持續攪拌2小時。
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以0℃甲醇洗滌。
於在減壓下乾燥後,以90%產率獲得熔點122℃(毛細管)之標題化合物。
1 H-NMR:(CDCl3 ,300MHz,298K)δ(ppm,相對於TMS):1.46(3H,d,J=7.OHz,CH3 );3.91(1H,q,J=7.0Hz,CH-CO);5.17(2H,s,0-CH2 );7.02(2H,d,J=8.9Hz,對0-CH2 鄰位之芳族H);7.09(1H,ddd,JH-F =9.78Hz,J鄰位 =8.55Hz,J間位 =1.23Hz,對F鄰位之芳族H);7.15(1H,dt,J鄰位 =7.35Hz,J間位 =1.23Hz,對F對位之芳族H);7.27-7.40(1H,m,對CH2 對位之芳族H);7.48(1H,dt,J鄰位 =JH-F =7.35Hz,J間位 =1.53Hz,對CH2 鄰位之芳族H);7.71(2H,d,J=8.9Hz,對CH=N鄰位之芳族H);8.17(1H,s,C=N)
13 C-NMR:(CDCl3 ,75.4MHz,298K)δ(ppm):21.4(CH3 );63.8(0CH2 );68.4(H2 NCOCH);115.0(d,Jc-F =22.4Hz,芳族CH);115.5(d,JC-F =20.7Hz,芳族CH);123.7(d,JC-F =14.4Hz,第四芳族C);124.5(bd,芳族CH);129.0(第四芳族C);129.8(bd,芳族CH);130.1(bd,2芳族CH);160.5(d,JC-F =246.4Hz,第四芳族C);161.1(芳族C-0);161.1(C=N);176.9(CONH2 )
b)(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
使如前述製備得之(S)-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30克)與甲醇(180毫升)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冷卻至2-5℃。將硼氫化鈉(3.8克)分18小份於90分鐘內添加至先前製備的冷混合物,維持溫度低於5℃。然後將混合物於5℃下再多攪拌1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濃縮,且如實施例2所述進行處理而得28.75克(95%產率)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Ib),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得之HPLC純度為99.5(面積%),且根據實施例25B之方法利用HPLC測得之C,O-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含量低於0.005重量%。
c)(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
使如以上實施例6b)中所述而獲得之羅芬醯胺如實施例3所述與甲磺酸反應,而以95%產率得到甲磺酸鹽(Id)。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240.6℃。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高於99.9(面積%,見實施例26A)。
[實施例7]
高純度(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之製備,有分離中間體希夫鹼(R)-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
a)(R)-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
於氮大氣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向如於實施例1.1中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60.0克,0.26莫耳)及D-丙胺醯胺鹽酸鹽(35.7克,0.29莫耳)存於甲醇(280毫升)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29.1克,0.29莫耳)。將攪拌再多維持1小時。
然後於溶液中加入數毫克(R)-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作為晶種,將溫度降至5-10℃且再持續攪拌2小時。
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以0℃甲醇洗滌。
於將其在減壓下乾燥後,以91%產率獲得熔點121℃(毛細管)之標題化合物。
l H-NMR:(CDC13 ,300 MHZ,298K)δ(ppm,相對於TMS):1.46(3H,d,J=7.0HZ,CH3);3.91(1H, q, J=7.0 HZ,CH-CO);5.17(2H, s, 0-CH2 );7.02(2H, d, J=8.9 Hz,對0-CH2 鄰位之芳族H);7.09(1H, ddd, JH-F=9.78 HZ, J鄰位=8.55 Hz, J間位=1.23 Hz,對F鄰位之芳族H);7.15(1H, dt, J鄰位=7.35 Hz, J間位=1.23 HZ,對F對位之芳族H);7.27-7.40(1H, m,對CH2 對位之芳族H);7.48(1H, dt, J鄰位=JH-F =7.35 Hz, J間位=1.53 Hz,對CH2 鄰位之芳族H);7.71(2H, d, J=8.9 HZ,對CH=N鄰位之芳族H);8.17(1H, s, C=N)
l3 C-NMR:(CDC13 ,75.4 MHz,298K)δ(ppm): 21.4(CH3);63.8(0CH2 );68.4(H2NCOCH);115.0(d, Jc-F=22.4 Hz,芳族CH);115.5(d, Jc-F =20.7 Hz,芳族CH);123.7(d,Jc-F =14.4 HZ,第四芳族C);124.5(bd, 芳族CH);129.0(第四芳族C);129.8(bd, 芳族CH);130.1(bd,2芳族CH);160.5(d, Jc-F =246.4Hz,第四芳族C);161.1(芳族C-O);161.1(C=N);176.9(CONH2 )
b)(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
使(R)-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30克)與甲醇(180毫升)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冷卻至2-5℃。將硼氫化鈉(3.8克)分20小份於90分鐘內添加至先前製備的冷混合物,維持溫度低於5℃。然後將混合物於5℃下再多攪拌1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濃縮,且如實施例2所述進行處理而得28.44克(94%產率)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得之HPLC純度為99.8(面積%),且根據實施例25B之方法利用HPLC測得之C,0-二烷基化(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含量低於0.005重量%。
c)(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之製備
使根據以上實施例7b獲得之羅芬醯胺之R-鏡像異構物如實施例3a中所述與甲磺酸反應,而以95%產率產生甲磺酸鹽(I’d)。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240.6℃。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高於99.8(面積%,見實施例26B)。
[實施例7A]
(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d,I’d)
a)將甲醇(54毫升)及(R,S)丙胺醯胺鹽酸鹽(10.09克,82毫莫耳)加入至250毫升玻璃反應器中,並於25℃下逐滴添加無水三乙胺(11.36毫升,96毫莫耳)。
於約10分鐘內添加於實施例1.6中製備得之4-(2-氟苄氧)苯甲醛(15.99克,69毫莫耳),且將混合物於25℃下攪拌12小時(混合物A)。
於第二個反應器(50毫升)中,將甲醇(20毫升)與氫氧化鈉之30%水溶液(1.3克)於攪拌下混合且將溫度降至0.6℃。於1℃下將硼氫化鈉粉末(2.61克,69毫莫耳)逐份添加至溶液。將混合物於氮氣中在1℃下攪拌2小時(混合物B)。
在攪拌下且於氮氣中將混合物B於約30分鐘內添加至以上之混合物A,維持溫度於10℃。
將反應混合物於10℃下攪拌30分鐘且於真空中濃縮至20毫升之殘留體積。將甲苯(70毫升)及水(120毫升)於氮大氣中在攪拌下添加至殘留物,並將混合物加熱至60-65℃。
將有機相分離且添加水(20毫升),及將混合物於60-65℃下攪拌。
將有機相分離且逐漸冷卻至約7℃並於此等條件下維持3小時。
將混合物過濾且以甲苯(3×5毫升)洗滌固體,於在減壓下乾燥後得(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13.59克);65.2%產率。
產物之HPLC純度為97.73%(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R,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為0.020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顯示如此獲得之(R,S)羅芬醯胺係鏡像異構物S:R=52.3:47.7(面積%,見實施例26A)之混合物。
b)將2-丙醇(102毫升)與於實施例7a)中製備得之(R,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10克,33毫莫耳)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加熱至70℃,並維持於此等條件下直至獲得澄清溶液為止。
將無水甲磺酸(3.18克,2.15毫升)於60℃下緩慢添加至先前之溶液。
使不勻相混合物冷卻至2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2小時。
將混合物離心且以2-丙醇洗滌固體,於在真空中乾燥後得10.77克之標題產物;產率92%;具有HPLC純度99.50(面積%,見實施例25A)及0.009重量%之C,O-二烷基化(R,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顯示如此獲得之(R,S)羅芬醯胺係鏡像異構物S:R=52.8:47.2(面積%,見實施例26A)之混合物。
[α]25 D (c 2%於甲醇中):0.0473
[實施例8]
(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之製備
a)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
於5公升之圓底燒瓶中依序加入4-羥基苯甲醛(293克,2.407莫耳)、碳酸鉀(315.85克,2.287莫耳)、甲苯(900毫升)及2-氟苯甲氯(1392克,9.628莫耳)。
於攪拌下將水(150毫升)添加至反應混合物。
將混合物迅速加熱至回流,並於此條件下維持3天。
GC分析顯示存在3.2重量%(見實施例24B)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
使混合物冷卻至60℃並於攪拌下添加水(1000毫升)。使層分離。以鹽水(500毫升)洗滌有機相;然後於減壓(10mmHg)下在35℃下蒸餾溶劑,直至不再有溶劑通過為止。
於3mmHg下蒸餾殘留物,收集180-220℃之餾份。
將冷蒸餾殘留物溶解於CH2 Cl2 中,且於真空中移除溶劑而得殘留物。GC純度為89%,同時起始醛為0.5%。
於矽膠上使用己烷:乙酸乙酯=95:5之色層分析得產物(15.7克)具有高於99%(面積%;GC條件見實施例24B)之GC純度。產物具有71℃之熔點(毛細管)。
1 H-NMR:(CDCl3 ,300MHz,298K)δ(ppm,相對於TMS):4.06(2H,s,CH2 );5.23(2H,s,OCH2 );6.95-7.40(9H,m,芳族H);7.67(1H,bd,J=0.9Hz,對C=O及CH2 鄰位之芳族H);7.76(1H,dd,Jl=2.1Hz,J2 =8.3Hz,對C==O及芳族CH鄰位之芳族H);9.84(1H,s,CHO)。
13 C-NMR:(CDCl3 ,75.4MHz,298K)δ(ppm):29.2(CH2 );64.1(OCH2 );111.4(芳族CH);115.4(d,JC-F =22.0Hz,芳族CH);115.5(d,JC-F =21.1Hz,芳族CH);123.3(d,JC-F =14.2Hz,第四芳族C);124.1(d,JC-F =2.6Hz,芳族CH);124.5(d,JC-F =3.2Hz,芳族CH);126.6(d,JC-F =15.5Hz,第四芳族C);128.2(d,JC-F =8.1Hz,芳族CH);129.6(d,JC-F =6.2Hz,芳族CH);129.6(第四芳族C);130.0(第四芳族C);130.2(d,JC-F =8.3Hz,芳族CH);131.1(芳族CH);131.3(d,JC-F =4.1Hz,芳族CH);131.8(芳族CH);160.5(d,JC-F =246.8Hz,第四芳族C);161.2(d,JC-F =245.1Hz,第四芳族C);161.3(第四芳族C);191.1(CHO)。
b)(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
在室溫下向存於50毫升燒瓶中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3.56克,0.0105莫耳)添加先前經由於攪拌下小心地添加三乙胺(1.2克,0.0119莫耳)至L-丙胺醯胺鹽酸鹽(1.48克,0.0119莫耳)之17毫升甲醇溶液中而製備得之溶液。
將此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發生相應亞胺之沈澱),然後將其轉移至0.18公升熱壓釜,並將0.34克之濕(50% H2 O)Pt/C 5%加至混合物。
利用氮將空氣自熱壓釜中排除,然後於5.0巴(bar)下引入氫。
使反應於35℃溫度下進行3-5小時。
於冷卻至室溫且經由過濾除去催化劑後,將溶劑於減壓下餾除直至得到大約6.5克之殘留物為止。於此殘留物中加入水(22毫升),並在攪拌下於此溫度下維持至少兩小時。
將獲得的晶體過濾並用水洗滌。以83%產率(0.00872莫耳)獲得標題化合物;熔點161℃(毛細管)。
1 H-NMR:(CDCl3 ,300 MHz,298K)δ(ppm,相對於TMS):1.32(3H,d,J=6.7Hz,CH3 );1.97(1H,bs,NH);3.22(1H,q,J=6.7Hz,CH-CO);3.67(2H,ABq,J=12.8Hz,NCH2 之非鏡像異構向性H);4.03(2H,s,CH2 );5.12(2H,s,OCH2 );5.98(1H,bs,NH2 );6.89(1H,d,J鄰位 ==8.3Hz,對CH2 NH及芳族CH鄰位之芳族H);6.95-7.40(10H,m,芳族H)。
13 C-NMR:(CDCl3 ,75.4MHz,298K)δ(ppm):19.6(CH3 );29.2(CH2 );52.0(NHCH2 );57.7(H2 NCOCH);63.8(OCH2 );111.7(芳族CH);115.2(d,JC-F =21.9Hz,芳族CH);115.3(d,JC-F =21.3Hz,芳族CH);124.0(d,JC-F =3.5Hz,芳族CH);124.3(d,JC-F =2.9Hz,芳族CH);124.3(d,JC-F =14.4Hz,第四芳族C);127.5(芳族CH);127.6(d,JC-F =15.0Hz,第四芳族C);127.8(d,JC-F =7.5Hz,芳族CH);128.8(第四芳族C);129.0-130.0(m,2芳族CH);130.5(芳族CH);131.3(d,JC-F =4.6Hz,芳族CH);131.8(第四芳族C);155.6(第四芳族C);160.4(d,JC-F =245.8Hz,第四芳族C);161.2(d,JC-F =244.6Hz,第四芳族C);178.2(CONH2 )。
c)(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
於0.2公升之玻璃反應器中,將3.59克(0.00872莫耳)之(S)-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鹼溶解於40.0毫升之2-丙醇中。將溶液在攪拌下於55-60℃下加熱並於此溫度下維持1小時。於此溶液中在15分鐘內加入甲磺酸(0.00881莫耳),且使溫度於90分鐘內降至20℃。過一夜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在減壓下於50℃下乾燥,然後自甲醇結晶而以89%產率獲得(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熔點190℃(毛細管)。
1 H-NMR:(DMSO-d6 ,300MHz,298K)δ(ppm,相對於TMS):1.42(3H,d,J=6.8Hz,CH3 CH);2.33(3H,s,CH3 SO3 );3.50-4.20(5H,m,CH-CO,CH2 ,NCH2 之非鏡像異構向性H);5.19(2H,s,OCH2 );6.95-8.00(11H,m,芳族H);9.02(2H,bs,NH2 + )。
13 C-NMR:(DMSO-d6 ,75.4MHz,298K)δ(ppm):16.5(CH3 );28.8(CH2 );48.6(NHCH2 );54.9(H2 NCOCH);64.3(OCH2 );112.8(芳族CH);115.0-117.0(2芳族CH);124.2(d,JC-F =14.4Hz,第四芳族C);124.4(第四芳族C);124.8(芳族CH);125.0(芳族CH);127.3(d,JC-F =16.1Hz,第四芳族C);128.6(第四芳族C);128.8(芳族CH);129.0-133.0(m,5芳族CH);156.9(第四芳族C);160.8(d,JC-F =245.2Hz,第四芳族C);160.9(d,JC-F =243.5Hz,第四芳族C);171.1(CONH2 )。
d)藉由對含0.13重量%(IId)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Id)進行製備性HPLC而分離(IIb)
亦藉由製備性HPLC自200克根據J. Med. Chem.,1998,41,579,方法A製備得之羅芬醯胺甲磺酸鹽(Id)(其含有0.13重量%之作為甲磺酸鹽(IId)的該雜質(IIb))分離(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之樣品(100毫克)。
於對掌性管柱上之HPLC分析(見實施例27C)顯示S鏡像異構物(RT 7.3)與R鏡像異構物(RT 7.6)之間的比高於99.5/0.5。
分離係根據以下流程分兩階段(階段1及階段2)進行:
[階段1]
第一階段之範疇係分離富含IIb/TFA(三氟乙酸)之粗產物。
將製備性HPLC條件記述於下:
製備性HPLC條件:
儀器:Waters Delta Prep 4000(往復泵,利用低壓混合器的梯度控制器)Radial Compression Module Prep LC Base(Waters)Jasco 7125UV可變偵測器,o.p. 0.2mmMerk D2000印表機-繪圖機
管柱:Delta Pak C18,15μm,40×100mm(Waters)
溶析液A:70/30,水/乙腈+0.1% TFA
溶析液B:30/70,水/乙腈+0.1% TFA
流率:27.0mL/min
梯度:40min,等梯度100% A,隨後於1分鐘內至100% B
偵測:UV 227nm
注射:5g於50ml水中(經由泵入口管線D)
[階段2]
需要此階段以自IIb/TFA除去TFA及進一步純化(IIb)。
使用以下所給之製備性HPLC條件層析IIb/TFA。
將溶離份4及5結合在一起,且於40℃下於真空中蒸發,直至將乙腈完全移除為止。將殘留的水溶液保存於4℃的冰箱中。經由過濾分離不溶物,且於真空中在室溫下乾燥而得(IIb)(100毫克;HPLC純度100%)。
製備性HPLC條件:
儀器:Waters Delta Prep 4000(往復泵,利用低壓混合器的梯度控制器)Jasco 7125 UV可變偵測器,o.p. 0.2mmMerk D2000印表機-繪圖機
管柱:Symmetry C18,7μm,20×250mm(Waters)
溶析液A:70/30,水/乙腈
溶析液B:30/70,水/乙腈
流率:15.0mL/min
梯度:20min,等梯度100% A,隨後於10分鐘內至100% B
偵測:UV 227nm
注射:50mL之雜質「IIa/TFA」溶液(經由泵入口管線D)
[實施例9]
(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之製備
a)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
根據實施例8a)製備標題化合物。
b)(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
經由根據實施例8b)之程序使如於實施例9a)中製備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與D-丙胺醯胺鹽酸鹽反應,而製備得標題化合物。
c)(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
經由實施例8c)中所述之相同程序將於步驟b)中獲得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轉變為標題化合物。
基於1 H-NMR、13 C-NMR數據,指示如此獲得之甲磺酸鹽為結構(II’d)。1 H-NMR、13 C-NMR光譜及熔點190℃(毛細管)完全與S-鏡像異構物(IId)(見實施例8c)一致。
於對掌性管柱上之HPLC分析(見實施例27C)顯示R-鏡像異構物(RT 7.6)與S-鏡像異構物(RT 7.3)之間的比高於99.5/0.5。
[實施例9A]
(R,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II’d)之製備
依據實施例8b)中所給之程序自根據先前實施例8a)製備得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5克)及(R,S)-丙胺醯胺鹽酸鹽製備(R,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
經由實施例9c)中所述之程序將產物轉變為甲磺酸鹽。自(VIb)以70%產率獲得鹽。
光譜數據與R-鏡像異構物(II’d)(見實施例9c)完全一致。
於對掌性管柱上之HPLC分析(見實施例27C)顯示R-鏡像異構物(RT 7.6)與S-鏡像異構物(RT 7.3)之間的比為1:1。[α]25 D (c 1%於甲醇中)0℃
[實施例10]
經純化4-(3-氟苄氧)苯甲醛(IVa)之製備
a)在室溫下於攪拌下向4-羥基苯甲醛(2.28公斤,18.68莫耳)、碳酸鉀(2.84公斤,20.54莫耳)、碘化鉀(0.33公斤,1.98莫耳)於乙醇(21.0公斤)中之混合物中添加3-氟苯甲氯(2.70公斤,18.68莫耳)。
使混合物逐漸加熱至回流,然後於該溫度下維持6小時。
然後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25℃,將懸浮液過濾且以乙醇(1.5公斤)洗滌固體;將乙醇溶液組合然後於減壓下濃縮直至獲得大約6.0公斤之殘留物為止。
於此殘留物中加入甲苯(10公斤)及水(2.5公斤),將溶劑混合物劇烈攪拌30分鐘,於分離水相後,將有機層於減壓下蒸發至乾而得粗製4-(3-氟苄氧)苯甲醛。
於溶解於甲苯(3公斤)中之此產物中在攪拌下於20-25℃下添加4-(3-氟苄氧)苯甲醛之晶種,然後於45分鐘內添加正己烷(6.0公斤)且使混合物於攪拌下冷卻至0℃。
於3小時後,將固體過濾且以正己烷(2.0公斤)洗滌。於乾燥後,獲得3.95公斤(92.0%產率)之期望產物,其之氣相層析純度為99.8(面積%,見實施例24A),及利用G.C.測得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含量為0.01重量%(面積%,見實施例24B);利用DSC 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43.1℃。
標題化合物之進一步製備係進行如下:
b)於10公升反應器中加入2-丙醇(5.51公斤)、碳酸鉀(793克,5.74莫耳)、碘化鉀(305克,1.84莫耳)及4-羥基苯甲醛(700克,5.74莫耳)。將混合物於20-25℃下攪拌15分鐘。於反應器中藉助滴液漏斗於約20分鐘內加入3-氟苯甲氯(871克,6.03莫耳)。
將混合物於攪拌下回流加熱3小時。
其後,使混合物冷卻至約50℃並取樣以進行製程控制。
將溶劑於真空中移除直至達到約1.8公升之體積為止。
加入環己烷(1.84公斤)及水(2.5公斤),然後將混合物加熱至65±3℃並於此溫度下攪拌30分鐘。停止攪拌且使相分離20分鐘;將水相排除。
將水(1.31公斤)加至有機相且將雙相混合物於65±3℃下攪拌30分鐘。使相分離20分鐘。將水相排除且將有機相於真空中在介於40與55℃間之溫度下濃縮至約3公升體積。
使混合物冷卻至約30℃,加入晶種並於此溫度下攪拌30分鐘。
使混合物冷卻至20±2℃並於此溫度下攪拌至少3小時。
將產物於吸力下過濾且以環己烷(3×150克)洗滌固體。
將濕固體(1.5公斤)於20-25℃在低於100毫巴之壓力下乾燥12小時而得1.17公斤(5.09莫耳);產率88%,具有99.43(面積%,見實施例24A)之氣相層析純度及利用G. C. 測定為0.063重量%(面積%,見實施例24B)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含量。此產物根據實施例11.1中所述之程序進一步純化,而產生其中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雜質(VIa)之含量為0.01重量%的產物。
[實施例11]
利用相轉移催化作用製備4-(3-氟苄氧)苯甲醛(IVa)
使3-氟苯甲氯(10公斤,69.16莫耳)、4-羥基苯甲醛(7.8公斤,63.88莫耳)、碳酸鉀(9.46公斤,68.44莫耳)及溴化十四基三甲銨(1.03公斤,3.72莫耳)於甲苯(30.0公斤)中之混合物在攪拌及在氮大氣下緩慢地達到回流溫度,然後回流7小時。
將溶液於室壓下濃縮,然後加入6公斤甲苯且餾除。將此程序再重複一次。
隨後使不勻相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及經由過濾除去固體。於減壓下除去殘留溶劑,然後將2.6公斤甲苯加至油狀殘留物。將混合物於20-25℃下攪拌,且加入數克之純4-(3-氟苄氧)苯甲醛作為晶種,然後將正己烷(18公斤)於45分鐘內加至維持於20-25℃下的經攪拌混合物中。
於冷卻至3-6℃且在此溫度下再多攪拌1小時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且於減壓下乾燥而得13.5公斤,86.3%產率,GC純度99.8(面積%,見實施例24A),且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含量為0.01重量%(見實施例24B)。
11.1經由結晶進一步純化4-(3-氟苄氧)苯甲醛(IVa)
於回流下在攪拌下將1公斤之根據實施例10b)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溶解於2公斤之二異丙基醚中。
使溶液於10-15分鐘內冷卻至50-55℃,且加入數克之純4-(3-氟苄氧)苯甲醛作為晶種。
使懸浮液於45-60分鐘期間內冷卻至10-15℃,且再多攪拌1小時。
最終經由過濾收集沈澱物,以冷的二異丙基醚(0.2公斤)洗滌,且於減壓下乾燥而得0.90公斤之具有99.9(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0.01重量%之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含量的4-(3-氟苄氧)苯甲醛。
11.2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使用3-氟苯甲溴製備4-(3-氟苄氧)苯甲醛(IVa)
經由根據實施例11之相同程序使4-羥基苯甲醛(26.52克)與3-氟苯甲溴反應,但使用3-氟苯甲溴替代3-氟苯甲氯,而以87.0%產率製備得4-(3-氟苄氧)苯甲醛,其中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的含量為0.05重量%。
根據實施例11.1純化如此製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而產生95.0%產率之標題產物,其中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的含量為0.01重量%。
11.3經由相轉移催化作用使用甲磺酸3-氟苄酯製備4-(3-氟苄氧)苯甲醛(IVa)
經由根據實施例11之相同程序使4-羥基苯甲醛(15.6克)與甲磺酸3-氟苄酯替代與3-氟苯甲氯反應,而以97.5%產率製備得4-(3-氟苄氧)苯甲醛,其中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的含量為0.45重量%。根據實施例11.1之程序進一步純化此產物,而將雜質(VIa)之含量降至0.01重量%。
[實施例12]
高純度(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之製備(一鍋反應)
a)(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之製備
於設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回流冷凝器且在氮氣流下之2公升四頸圓底燒瓶中加入L-丙胺醯胺鹽酸鹽(124.6克,0.49莫耳)及甲醇(840毫升)並於20℃下攪拌15分鐘。在使溫度保持低於30℃之速率下加入三乙胺(49.5克,0.49莫耳)。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其中將於實施例10b)中製備得之固態4-(3-氟苄氧)苯甲醛(100克)於約30分鐘內逐份加入。於在20℃下攪拌3小時後,使混合物冷卻至5℃,並於1.5小時期間內將固態NaBH4 (16.4克,0.44莫耳)分十份小心地加入。於添加結束後,將混合物於5℃下攪拌30分鐘。將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至100-150毫升體積。
於殘留物中加入甲苯(550毫升)及水(750毫升)且將溫度升至75℃。於攪拌30分鐘後,使相分離,且以水(140毫升)洗滌有機相。於相分離後,使有機相冷卻至68℃,加入晶種且於此溫度下攪拌1小時。使混合物於約2小時內冷卻至20℃且於此溫度下攪拌2小時。經由過濾分離固體,以甲苯(2×40毫升)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而產生118克之白色固體;90%產率。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5(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為0.008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沙芬醯胺的鏡像異構純度為100%(面積%,見實施例27A)。
l H-NMR(D2 O)(Bruker A V300)δ(ppm,相對於H2 O在4.7ppm下):1.43(3H,d,J=7Hz,CH3 );2.66(3H,s,CH3 SO3 H);3.87(1H,q,J=7Hz,H-2);3.97(2H,bs,CH2 NR);4.89(2H,s,CH2 0R);6.88及7.23(4H,AA’XX’芳族對-二取代系統;6.90÷7.22(4H,芳族H)
13 C-NMR(D2 O)(Bruker AV300)δppm:15.68(CH3 );38.27(CH3 SO3 H);48.99(CH2 NR);54.81(CH);69.00(OCH2 );114.15(d,Jc-F =21Hz,芳族CH);114.76(d,Jc-F=20Hz,芳族CH);115.38(芳族CH);123.06(d,JC-F =24Hz,芳族CH);123.24;130.29(d,Jc- F=6Hz,芳族CH);131.54(芳族CH);138.76(d,Jc-F=7Hz,芳族CH);158.52;162.89(d,JC-F =245Hz,C-F);171.92(CO)
a1)作為一替代程序,經由使用NaBH4 之甲醇溶液替代固態NaBH4 來進行還原。
NaBH4 之甲醇溶液係經由於攪拌下且於氮氣中在0-5℃下將NaBH4 (16.4克)加至甲醇(120毫升)與NaOH 30%水溶液(5.8毫升)之混合物中而製備得。
於設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回流冷凝器且在氮氣流下之2公升四頸圓底燒瓶中加入L-丙胺醯胺鹽酸鹽(124.6克,0.49莫耳)及甲醇(720毫升)並於20℃下攪拌15分鐘。在使溫度保持低於30℃之速率下加入三乙胺(49.5克,0.49莫耳)。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其中將於實施例10b)中製備得之固態4-(3-氟苄氧)苯甲醛(100克)於約30分鐘內逐份加入。於在20℃下攪拌3小時後,使混合物冷卻至5℃,並於1.5小時期間內將先前製備得之NaBH4 溶液透過滴液漏斗小心地加入。於添加結束後,將混合物於5℃下攪拌30分鐘。將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至100-150毫升體積。
於殘留物中加入甲苯(550毫升)及水(750毫升)且將溫度升至75℃。於攪拌30分鐘後,使相分離,且以水(140毫升)洗滌有機相。於相分離後,使有機相冷卻至69℃,加入晶種且於此溫度下攪拌1小時。使混合物於約2小時內冷卻至20℃且於此溫度下攪拌2小時。經由過濾分離固體,以甲苯(2×40毫升)洗滌,於40℃下真空中乾燥:116克之白色固體,88.5%產率。
產物之HPLC純度為100.0%(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為0.009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沙芬醯胺的鏡像異構純度為100%(面積%,見實施例27A)。
b)(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將於實施例12a)中製備得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20克,66毫莫耳)與乙酸乙酯(510克)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加熱至65℃,並維持於此等條件下直至獲得澄清溶液為止。將甲磺酸(7克,72.6毫莫耳)於40分鐘內加至經預冷卻至55℃之溶液。使混合物於3小時內逐漸冷卻至20℃,於20℃下維持2小時。將不勻相混合物過濾,將固體於40℃減壓下乾燥,而產生26.1克之標題化合物的白色粉末(99%產率)。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4%(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為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沙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為100%(面積%,見實施例27A)。
b1)利用實施例12b)中所給之程序將根據實施例12a1)製備得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20克,66毫莫耳)轉變為甲磺酸鹽(Ic),產生26.2克之標題化合物99%產率。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95%(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O-二烷基化(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為0.005重量%(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沙芬醯胺甲磺酸鹽的鏡像異構純度為100%(面積%,見實施例27A)。
[實施例13]
高純度(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之製備
經由依據實施例12a1)之相同程序,僅除了4-(3-氟苄氧)苯甲醛係根據實施例11製備得,且將如此獲得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轉變為甲磺酸鹽(Ic),而以87%產率製備得標題產物,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定,具有99.7(面積%)純度,且利用實施例25B之方法測得之C,O-二烷基化雜質(IIa)的含量為0.005重量%。
[實施例14]
利用L-丙胺醯胺鹼製備高純度之(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I’c)(一鍋反應)
a)(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I’a)
於設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且在氮氣流下之1公升四頸圓底燒瓶中加入L-丙胺醯胺鹽酸鹽(59克,0.47莫耳)及乙醇(690毫升),且將混合物於20±3℃下攪拌20分鐘。於約15分鐘內加入甲醇鈉於甲醇中之30%溶液(83.9克,0.47莫耳)。將混合物於20±3℃下攪拌1小時,將固態(NaCl)濾除且將澄清溶液於減壓下濃縮。
用甲醇(640克,約800毫升)溶解殘留物,且於30分鐘期間內逐份添加於實施例10b)中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96.5克,0.42莫耳)。於在室溫下攪拌20小時後,使澄清溶液冷卻至5±2℃,並於1.5小時期間內將固態NaBH4 (15.8克,0.42莫耳)逐份小心地加入,維持溫度低於10℃。於添加結束後,將混合物於5±2℃下攪拌30分鐘。將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至100-150毫升體積。
於殘留物中加入甲苯(550毫升)及水(750毫升)且將溫度升至75±2℃。於攪拌30分鐘後,使相分離,且以水(140毫升)洗滌有機相。於相分離後,使有機相冷卻至68±2℃,加入晶種且於此溫度下攪拌1小時。使混合物於約2小時內冷卻至20℃且於此溫度下攪拌2小時。經由於吸力下過濾收集固體,並以甲苯(2×40毫升)洗滌。
將濕固體於40℃下真空中乾燥12小時,產生70克之(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65%產率),其具有99.88(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且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R,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為0.008重量%。
根據實施例27A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分析產物顯示所得化合物具有52:48之R:S比。
進一步控制亞胺烷基化反應過程顯示於該亞胺烷基化步驟期間發生外消旋化。
b)(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I’c)
根據實施例4b)之相同程序將根據實施例14a)製備得之化合物轉變為甲磺酸鹽,85.0%產率,HPLC純度為99.8(見實施例25A)。
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雜質(R,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II’c)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
[實施例15]
利用D-丙胺醯胺鹽酸鹽製備高純度之(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一鍋反應)
a)(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
根據實施例12a1)經由以D-丙胺醯胺鹽酸鹽取代L-丙胺醯胺鹽酸鹽製備得此化合物,其以91%產率產生(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且具有99.8(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含量為0.005重量%。
b)(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經由依據實施例12b之相同程序將根據實施例15a)製備得之沙芬醯胺之R-鏡像異構物轉變為甲磺酸鹽(I’c),92.0%產率,HPLC純度99.9%(見實施例25A)。
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雜質(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標題化合物利用DSC(5℃/分鐘)測量具有熔點216.8℃。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鏡像異構純度超過99.9(面積%,見實施例27B)。
1 H-NMR(D2 O)(Bruker A V300)δ(ppm,相對於H2 O在4.7ppm下):1.43(3H,d,J=7Hz,CH3 );2.66(3H,s,CH3 SO3 H);3.87(1H,q,J=7Hz,H-2);3.97(2H,bs,CH2 NR);4.89(2H,s,CH2 OR);6.88及7.23(4H,AA’XX’芳族對-二取代系統;6.90÷7.22(4H,芳族H)
13 C-NMR(D2 O)(Bruker AV300)δppm:15.68(CH3 );38.27(CH3 SO3 H);48.99(CH2 NR);54.81(CH);69.00(OCH2 );114.15(d,JC-F =21Hz,芳族CH);114.76(d,JC-F =20Hz,芳族CH);115.38(芳族CH);123.06(d,JC-F =24Hz,芳族CH);123.24;130.29(d,JC-F =6Hz,芳族CH);131.54(芳族CH);138.76(d,JC-F =7Hz,芳族CH);158.52;162.89(d,JC-F =245Hz,C-F);171.92(CONH2 )
此實施例15之化合物的進一步製備係進行如下:
al)(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
於圓底燒瓶中將12.2克之D-丙胺醯胺鹽酸鹽溶解於166.8毫升之甲醇中,並依序添加9.9克之三乙胺同時維持溫度低於30℃,然後再添加20克之4-(3-氟苄氧)苯甲醛。將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3小時然後冷卻於8±2℃,且添加3.3克之固態NaBH4 並維持溫度於8℃左右。
將反應攪拌至少1小時,濃縮至最小體積,然後再加入甲苯(110毫升)及水(152毫升)。
將雙相混合物於70℃下攪拌,且將有機層分離並以70℃水(30毫升)洗滌。
將所得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並以甲苯洗滌。
將固體於40℃下真空中乾燥,產生22.6克之標題產物的白色粉末(86.1%產率)。
[α]25 D (c2%於甲醇中):+10.63°
300MHz1 H-NMR(DMSO-d6):7.55-7.48(1H,m),7.37-7.30(5H,m),7.26-7.19(1H,m),7.02-7.01(3H,m),5.19(2H,s),3.70(1H,d),3.57-5.53(1H,d),3.10-3.04(1H,q),1.21-1.19(3H,d)。
b1)(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於圓底燒瓶中加入65克之2-丙醇及8.25克之根據以上步驟a1)製備得之化合物,並於70℃在攪拌下加熱直至獲得完全溶液。
維持溫度於70±3℃下,逐滴添加2.6克之甲磺酸。
於在70℃下攪拌30分鐘後,使混合物緩慢冷卻至20℃然後再攪拌1小時。
將產物過濾,用異丙醇洗滌且於40℃下真空中乾燥,產生10克之標題產物的白色粉末(92%產率)
熔點218.4℃(毛細管);[α]25 D (c2%於甲醇中):+0.6°
所得產物之HPLC純度為99.88%(面積%,見實施例25A),且C,0-二烷基化(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含量為0.006重量%(見實施例25B);熔點218.4℃(毛細管)。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R-沙芬醯胺甲磺酸鹽之鏡像異構純度為100%(面積%,見實施例27B)。
300MHz1 H-NMR(DMSO-d6):7.97(1H,bs),7.70(1H,bs),7.56-7.47(3H,m),7.38-7.34(2H,m),7.27-7.21(1H,dt),7.17-7.15(2H,d),5.25(2H.s),4.10(2H,bs),3.81-3.79(1H,q),2.39(3H,s),1.50-1.48(3H,d)。
[實施例16]
高純度(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之製備,有分離中間體希夫鹼(S)-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
a)(S)-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
於氮大氣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向如於實施例10中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192.0克,0.83莫耳)、及L-丙胺醯胺鹽酸鹽(114.2克,0.93莫耳)存於甲醇(960毫升)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93.12克,0.93莫耳)。將攪拌再多維持2小時。
然後於溶液中加入數毫克(S)-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作為晶種,將溫度降至5-10℃且再持續攪拌3小時。
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並以2℃甲醇洗滌。
於將其在減壓下乾燥後,獲得190.4克(76.0%產率)之標題化合物,利用DSC(5℃/分鐘)測得之熔點為112.0℃。1 H-NMR(DMSO-d6 )(Bruker AV300)δ(ppm,相對於TMS在2.55ppm下;DMS0溶劑在3.35ppm下):1.31(3H,d,J=7Hz,CH3 );3.86(1H,q,J=7Hz,H-2);5.18(2H,s,CH2 OR);7.08及7.79(4H,AA’XX’對-二取代芳族系統);7.10-7.50(4H,m,芳族H);8.27(1H,s,CH=NR)。
13 C-NMR(DMSO-d6 )(Bruken AV300)δ(ppm):20.5(CH3);67.6(CH);68.4(0CH2);114.1 e 114.4(d,JC-F =21Hz,芳族)CH;114.5 e 114.8(d,JC-F =21Hz;芳族CH;114.8(芳族CH);123.5(d,JC-F =2Hz,芳族CH);129.0及129.9(芳族CH);130.4及130.5(d,JCF =7Hz,芳族CH);139.6及139.7(d,JC-F =6Hz,芳族第四C);160.2;160.5及163.8(d,JC-F =245Hz,C-F);160.6(CH=N);174.8(CO)
[α]25 D (c 1%於氯仿中):+68.1°
b)(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
使如實施例16a)中所述製備得之(S)-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150克)與甲醇(900毫升)之混合物於攪拌下冷卻至2-5℃。將硼氫化鈉(19.0克)分小份於2小時內添加至先前製備的冷混合物,維持溫度低於5℃。然後將混合物於5℃下再多攪拌2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中濃縮,且如實施例2所述進行處理而得135克(89.2%產率)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其根據實施例25A之方法測得之HPLC純度為98.8(面積%),且根據實施例25B之方法利用HPLC測得之C,O-二烷基化(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含量為0.005重量%。
c)(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經由依據實施例12b)之相同程序,將根據實施例16b)製備得之沙芬醯胺轉變為甲磺酸鹽(Ic),94.0%產率,HPLC純度99.9%(見實施例25A)。
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雜質(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鏡像異構純度超過99.9(面積%,見實施例27A)。
[實施例17]
高純度(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之製備,有分離中間體希夫鹼(R)-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
a)(R)-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
於設有機械攪拌器、溫度計、回流冷凝器且在氮氣流下之250毫升四頸圓底燒瓶中加入D-丙胺醯胺鹽酸鹽(6.1克)及甲醇(80毫升)並於20℃下攪拌15分鐘。在使溫度保持低於30℃之速率下加入三乙胺(5克)。將混合物攪拌10分鐘,其中將固態4-(3-氟苄氧)苯甲醛(10克,實施例10b)於約30分鐘內逐份加入。於在20℃下攪拌3小時後,使混合物冷卻至5℃。於在此溫度下攪拌3小時後,將固體過濾並以少量經預冷的甲醇洗滌。將濕固體於25℃下真空中乾燥12小時,產生6.4克之標題化合物的白色固體,46.4%產率;熔點111.9。
[α]D =-67.9°(c=1於氯仿中):1 H-NMR(DMSO-d6 )(Bruker AV300)δ(ppm,相對於TMS在2.55ppm下;DMSO溶劑在3.35ppm下):1.31(3H,d,J=7Hz,CH3 );3.86(1H,q,J=7Hz,H-2);5.18(2H,s,CH2 OR);7.08及7.79(4H,AA’XX’對-二取代芳族系統);7.10-7.50(4H,m,芳族H);8.27(1H,s,CH=NR)。13 C-NMR(DMSO-d6 )(Bruken AV300)δ(ppm):20.5(CH3);67.6(CH);68.4(OCH2);114.1 e 114.4(d,JC-F =21Hz,芳族)CH;114.5 e 114.8(d,JC-F =21Hz;芳族CH;114.8(芳族CH);123.5(d,JC-F =2Hz,芳族CH);129.0及129.9(芳族CH);130.4及130.5(d,JCF =7Hz,芳族CH);139.6及139.7(d,JC-F =6Hz,芳族第四C);160.2;160.5及163.8(d,JC-F =245Hz,C-F);160.6(CH=N);174.8(CO)
b)(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
經由使用實施例16b)之程序,但使用於實施例17a)中製備得之(R)-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替代其之鏡像異構物(IIIa),而製備得此化合物。
c)(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經由依據實施例12b之相同程序,將根據實施例17b)製備得之(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轉變為甲磺酸鹽(I’C),92%產率。
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雜質(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含量低於0.005重量%。標題化合物利用DSC(5℃/分鐘)測量具有熔點216.8℃。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之鏡像異構純度超過99.9(面積%,見實施例27B)。
[實施例17A]
(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I’c)
a)將甲醇(80毫升)及(R,S)-丙胺醯胺鹽酸鹽(15.14克,123毫莫耳)加至1000毫升玻璃反應器中,並於25℃下逐滴添加無水三乙胺(17.04毫升,144毫莫耳)。
於約10分鐘內添加於實施例10b)中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23.99克,103.5毫莫耳),且將混合物於25℃下攪拌10小時(混合物A)。
於第二個反應器(100毫升)中,將甲醇(30毫升)與氫氧化鈉之30%水溶液(1.3克)於攪拌下混合且將溫度降至0-6℃。於1℃下將硼氫化鈉粉末(3.92克,103.5毫莫耳)逐份添加至溶液。將混合物於氮氣中在1-2℃下攪拌2小時(混合物B)。
在攪拌下且於氮氣中將混合物B於約30分鐘內添加至以上之混合物A,維持溫度於5-10℃。
將反應混合物於5-10℃下攪拌30分鐘且於真空中濃縮至20毫升之殘留體積。將甲苯(120毫升)及水(100毫升)於氮氣中在攪拌下添加至殘留物,並將混合物加熱至60-65℃。
將有機相分離且添加水(30毫升),及將混合物於60-65℃下攪拌。
將有機相分離且逐漸冷卻至約7℃並於此等條件下維持3小時。
將混合物過濾且以甲苯(3×10毫升)洗滌固體,於在減壓下乾燥後得(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21.40克)。
b)將2-丙醇(65克)與於實施例17Aa)中製備得之(R,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8.2克)加入反應器中。
將混合物於攪拌下加熱至70℃,並維持於此等條件下直至獲得澄清溶液為止。
將無水甲磺酸(2.6克)於70℃下緩慢添加至先前之溶液。
使不勻相混合物冷卻至2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至少2小時。
將混合物離心且以異丙醇洗滌固體,於在真空中乾燥後得9.4克之標題產物;86.4%產率;具有HPLC純度99.9(面積%,見實施例25A)及低於0.005重量%之C,O-二烷基化(R,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見實施例25B)。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顯示如此獲得之(R,S)沙芬醯胺係S:R=50.30:49.70(面積%,見實施例27A)之鏡像異構物混合物。
[實施例18]
(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製備
a)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
於維持在氮大氣中的4公升圓底燒瓶中依序加入4-羥基苯甲醛(400克,3.28莫耳)、碳酸鉀(453克,3.28莫耳)、甲苯(2公升)及3-氟苯甲氯(1400克,9.68莫耳),且使混合物於攪拌下回流5天。此時,GC分析顯示反應混合物包含比例為91.4:8.6(面積/面積,見實施例24A)的4-(3-氟苄氧)苯甲醛及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
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然後於攪拌下添加2公升水。將有機相分離,且將溶劑於減壓(20mmHg)下在35℃下蒸餾,直至不再有溶劑通過為止。然後使壓力降至3mmHg且將外部溫度提高至300℃,及收集於255℃與265℃之間蒸餾的餾份(40.6克)。
GC分析顯示C,O-二苄基化衍生物(VIa)對單烷基化(IVa)之面積/面積比為99.6:0.4(面積,關於GC條件見實施例24B)。
'H-NMR(CDCl3 )(Bruker AV300)δ(ppm,相對於TMS):4.05(2H,s,CH2 );5.13(2H,s,OCH2 );6.85-7.40(9H,m,芳族H);7.73-7.79(2H,m,對C=O鄰位之芳族H);9.88(s,CHO)。
13 C-NMR(CDCl3 )(Bruker AV300)δ(ppm):36.1(CH2);69.4(CH20);111.4(芳族CH);112.9及113.2(d,JC-F =20Hz,芳族CH);113.9及114.2(d,JC-F =22Hz,芳族CH);114.9及115.0(d,JC-F =21Hz,芳族CH;115.7 e 115.9(d,JC-F =25Hz,芳族CH);122.6(d,JC-F =3Hz,芳族CH);124.4(d,JC-F =3Hz,芳族CH);129.6及129.8(d,JC-F =8Hz,芳族CH);(d,JC-F =7Hz,第四芳族C);129.9(C第四芳族C);130.0(第四芳族C);130.1及130.2(d,JC-F 7Hz,CH芳族);131.2(芳族CH);131.5(芳族CH);138.3(d,JC-F =7Hz,第四芳族C);142.3(d,JC-F =7Hz,第四芳族C);161.0、161.2及164.4(d,JC-F =240,2 C-F重疊);190.8(CHO)。
b)(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
在室溫下將先前經由小心地於攪拌下將三乙胺(12克,0.119莫耳)添加至170毫升之L-丙胺醯胺鹽酸鹽(14.8克,0.119莫耳)之甲醇溶液中而製備得之溶液添加至存於500毫升燒瓶中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35.6克,0.105莫耳)中。
將此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然後將其轉移至1.8公升熱壓釜中,並加入3.4克之濕(50% H2 O)Pt/C 5%至混合物。
利用氮將空氣自熱壓釜中排除,然後於5.0巴下引入氫。
使反應於35℃溫度下進行3-5小時。
於冷卻至室溫且經由過濾除去催化劑後,將溶劑於減壓下餾除直至得到大約65克之殘留物為止。於此殘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340毫升)與水(250毫升)之混合物,且將不勻相混合物溫至40℃,並在無攪拌下維持於此溫度下,直至獲得兩澄清相為止。將此兩相分離,且將有機相於減壓下蒸餾,直至獲得大約50克之殘留物為止。
將此殘留物溶解於220毫升之乙酸乙酯中,且利用40℃之外部溫度將溶劑於減壓下餾除。將此操作重複兩次,且獲得標題化合物之固體殘留物(42.4克)。
c)(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
於2公升之玻璃反應器中將42.4克(0.103莫耳)之於實施例18b中製備得之(S)-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溶解於950毫升之乙酸乙酯中。將溶液在50-55℃於攪拌下加熱,且於此溫度下維持1小時。於此溶液中在20分鐘內加入14.5克(0.15莫耳)之甲磺酸,且使溫度於90分鐘內降至20℃。於30分鐘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於50℃在減壓下乾燥,然後自甲醇(甲醇:產物1:5重量比)結晶而得25.1克之鏡像異構上純的(見實施例27D)(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熔點187℃(毛細管)。
1 H-NMR(DMSO-d6 )(Bruker AV300)δ(ppm,相對於TMS):1.44(3H,d,J=7Hz,CH3 );2.35(3H,s,CH3 SO3 );3.81(1H,q,J=7Hz,H-2);3.99(2H,bs,CH2 苄基系);4.02(2H,AB系統,CH2 N-);5.17(2H,s,CH2 OR);6.98-7.63(11H,m,芳族H);7.62及7.75(2H,bs,NH2 醯胺);9.02(2H,寬,NH2+ )。
13 C-NMR(DMSO-d6 )(Bruker AV300)δ(ppm):15.9(CH3 );35.5(CH2 );39.7(CH3 SO3 H);48.1(CH2 NR);54.4(CH);68.4(OCH2 );112.2(芳族CH);112.7(d,JC-F =22Hz,芳族CH);113.8(d,JC-F =22Hz,芳族CH);114.5(d,JC-F =22Hz,芳族CH);115.2(d,JC-F =22Hz,芳族CH);123.2(芳族CH);123.8;124.6(芳族CH);128.7及130.0(d,JHC-F =6Hz,芳族CH);130.04(芳族CH);130.3(d,JC-F =6Hz,芳族CH);132.6(芳族CH);139.8(d,JC-F =7Hz);143.4(d,JC-F =7Hz);158.1、160.5及163.7(d,JC-F =240,C-F);160.6及163.8(d,JC-F =240,C-F);170.5(CONH2 )。
d)藉由對含有0.12重量%(IIc)之沙芬醯胺甲磺酸鹽(Ic)實施製備性HPLC而分離(IIa)
亦藉由製備性HPLC自根據J. Med. Chem.,1998,41,579,方法A製備得之200克沙芬醯胺甲磺酸鹽(Ic)(其包含0.12重量%之該雜質(IIa)的甲磺酸鹽(IIc))分離出(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之樣品(90毫克)。
分離係根據以下流程分兩階段(階段1及階段2)進行:
[階段1]
第一階段之範圍係分離富含IIa/TFA(三氟乙酸)之粗製產物。
將製備性HPLC條件記述於下:
製備性HPLC條件:
儀器: Waters Delta Prep 4000(往復泵,利用低壓混合器的梯度控制器)Radial Compression Module Prep LC Base(Waters)Jasco 7125 UV可變偵測器,o.p. 0.2mmMerk D2000印表機-繪圖機
管柱: Delta Pak C18,15μm,40×100mm(Waters)
溶析液A: 70/30,水/乙腈+0.1% TFA
溶析液B: 30/70,水/乙腈+0.1% TFA
流率: 27.0mL/min
梯度: 40min,等梯度100% A,隨後於1分鐘內至100% B
偵測: UV 227nm
注射: 5g於50ml水中(經由泵入口管線D)
[階段2]
需要此階段以自IIa/TFA除去TFA及進一步純化(IIa)。
使用以下所給之製備性HPLC條件層析IIa/TFA。
將溶離份4及5結合在一起,且於40℃下於真空中蒸發,直至將乙腈完全移除為止。將殘留的水溶液保存於4℃的冰箱中。經由過濾分離不溶物,且於真空中在室溫下乾燥而得(IIa)(90毫克;HPLC純度100%)。
製備性HPLC條件:
儀器: Waters Delta Prep 4000(往復泵,利用低壓混合器的梯度控制器)Jasco 7125 UV可變偵測器,o.p. 0.2mmMerk D2000印表機-繪圖機
管柱:Symmetry C18,7μm,20×250mm(Waters)
溶析液A:70/30,水/乙腈
溶析液B:30/70,水/乙腈
流率:15.0mL/min
梯度:20min,等梯度100% A,隨後於10分鐘內至100% B
偵測:UV 227nm
注射:50mL之雜質「IIa/TFA」溶液(經由泵入口管線D)
[實施例19]
(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製備
根據實施例18b之相同程序,但使用D-丙胺醯胺鹽酸鹽替代L-丙胺醯胺鹽酸鹽,而製備得以上化合物之游離鹼。
根據實施例18c)之程序將(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轉變為其甲磺酸鹽。
如此,自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起始,以50%產率獲得(II’c)。
基於1 H-NMR、13 C-NMR數據,指示如此獲得之甲磺酸鹽為結構(II’c)。1 H-NMR、13 C-NMR光譜及熔點196℃(毛細管)完全與S-鏡像異構物(IIc)(見實施例18c)一致。
[實施例19A] (R,S)-2-[3-(3-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II’c)之製備
經由依據實施例18b)中所給之程序自於實施例18a)中製備得之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及自外消旋丙胺醯胺鹽酸鹽以75%產率製備得標題化合物。
藉由實施例18c)中所給之程序將如此獲得之(R,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以88%產率轉變為其甲磺酸鹽。
利用對掌性管柱之HPLC分析(見實施例27D)與產物的外消旋性質完全一致。
[實施例20] 自受1重量%雜質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污染之4-(3-氟苄氧)苯甲醛(IVa)製備(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
於4-(3-氟苄氧)苯甲醛(10克,GC純度98.8,面積%)中加入1%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且經由依循實施例12a)之相同程序將混合物轉變為(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產率為90%,雜質(IIa)之含量為0.88重量%(見實施例25B)。
經由依循實施例12b)之相同程序將游離鹼(S)-2-[4-(3- 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轉變為相應的甲磺酸鹽,而以96%產率提供甲磺酸鹽(Ic),其中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之雜質(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之含量為0.72重量%。
[實施例21] 使經摻雜雜質(IIc)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結晶
經由使用五種不同溶劑系統經由在回流溫度下溶解及於室溫下冷卻,而使於實施例20中製備得之沙芬醯胺甲磺酸鹽之樣品結晶。
結果記述於下表6
[實施例22] 根據先前技藝中所述之方法製備(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甲磺酸鹽(Ic) 22.1 4-(3-氟苄氧)苯甲醛(IVa)之製備 22.1.a)US 6,335,354 B2之實施例1a之程序
由US 6,335,354 B2之實施例1a中所述之程序製備4-(3-氟苄氧)苯甲醛(IVa)。
因此,使3-氟苯甲氯(2.86克,19.80毫莫耳)、4-羥基苯甲醛(3.03克,24.80毫莫耳)、K2 CO3 (10.30克,74.50毫莫耳)、NaI(137.1毫克,0.91毫莫耳)、及乙醇(40毫升)之混合物於70分鐘內加熱至回流,且於回流溫度下保持4小時又15分鐘。
於處理反應混合物後,以95%產率分離出4-(3-氟苄氧)苯甲醛之黃色油。
產物具有97.6(面積%,見實施例25A)之GC純度及利用G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4重量%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含量。
22. 1. b)J. Agric. Food Chem,27,4,1979之程序
經由J. Agric. Food Chem,27,4,1979中所記述之程序製備4-(3-氟苄氧)苯甲醛(IVa)。
因此,於攪拌下及於氮大氣下將3-氟苯甲氯(14.5克,100毫莫耳)添加至4-羥基苯甲醛(12.2克,100毫莫耳)及NaOH(4.0克,100毫莫耳)於乙醇(100毫升)中之溶液中。
使混合物於25分鐘內逐漸加熱至回流,且於回流溫度下攪拌6小時又2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過濾,然後於減壓下濃縮而得4-(3-氟苄氧)苯甲醛(23.43克)之黃色固體殘留物。將二氯甲烷(250毫升)加至殘留物,將不溶物過濾,且將所得溶液於減壓下濃縮而以80.4%產率提供4-(3-氟苄氧)苯甲醛之黃色固體。產物具有91.6(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利用G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3重量%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含量。
22.2(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及其甲磺酸鹽(Ic)之製備
22.2.a)J. Med. Chem.,1998,41,579,方法A之程序
經由使如實施例22.1a)中所述而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10毫莫耳)與L-丙胺醯胺鹽酸鹽(1.37克,11毫莫耳)反應,隨後再利用NaBH3 CN(0.50克,8毫莫耳)還原,而製備得(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於處理反應混合物且利用急速層析純化後,以68.7%產率分離得(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96.2(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0.15重量%(見實施例25B)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含量。
將(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1.50克,4.96毫莫耳)及乙酸乙酯(40.2毫升)之混合物加熱至50℃,直至得到澄清溶液為止。於攪拌下在15分鐘內將甲磺酸(0.53克,5.51毫莫耳)添加至溶液,且使所得之不勻相混合物在攪拌下於90分鐘內冷卻至20℃。於在20℃下30分鐘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以乙酸乙酯(6毫升)洗滌且於50℃於減壓下乾燥15小時,而以96.1%產率提供(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c)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98.6(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0重量%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含量。
22.2.b)J. Med. Chem.,1998,41,579,方法A之程序
根據實施例22.2.a)自如實施例22.1.b)中所述而製備得之4-(3-氟苄氧)苯甲醛(10毫莫耳)及L-丙胺醯胺鹽酸鹽(1.37克,11毫莫耳),隨後再利用NaBH3 CN(0.50克,8毫莫耳)還原,而製備得(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
以66.5%產率製得(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88.5(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064重量%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含量。經由根據實施例22.2.a)利用甲磺酸處理,而以88.9%產率將(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轉變為相應的甲磺酸鹽(Ic)。產物具有97.7(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05重量%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c)含量。
[實施例23]
根據先前技藝中所述之方法製備(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Ib)甲磺酸鹽(Id)及其R-鏡像異構物(I’d)
23.14-(2-氟苄氧)苯甲醛(IVb)之製備
23.1.a)US 6,335,354 B2之實施例1a之程序
根據實施例22.1.a)自2-氟苯甲氯(14.3克,98毫莫耳)、4-羥基苯甲醛(15.1克,123毫莫耳)、K2 CO3 (51克,369毫莫耳)、NaI(500毫克,3.3毫莫耳),乙醇(75毫升)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使混合物保持回流12小時。於處理反應混合物後,以75%產率獲得(2-氟苄氧)苯甲醛之黃色油。產物具有94.21(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為0.39重量%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含量。
23.1.b)J. Agric. Food Chem,27,4,1979之程序
根據實施例22.1.b)自2-氟苯甲氯(18.0克,123毫莫耳)、4-羥基苯甲醛(15.3克,125毫莫耳)、NaOH(5.0克,12毫莫耳)及乙醇(125毫升)製備4-(2-氟苄氧)苯甲醛(IVb)。
使混合物於25分鐘內加熱至回流,且於回流溫度於攪拌下維持12小時。
於根據實施例22.1.b)處理反應混合物後,以90.0%產率獲得4-(2-氟苄氧)苯甲醛之黃色固體。產物具有90.4(面積%,見實施例24A)之GC純度及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為0.14重量%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含量。
23.2(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甲磺酸鹽(Id)之製備
23.2.a)J. Med. Chem,1998,41,579,方法A之程序
依循實施例22.2.a)之程序經由使用4-(2-氟苄氧)苯甲醛(10毫莫耳,如於實施例23.1a中製備得)替代4-(3-氟苄氧)苯甲醛,而製備得(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
以67.3%產率獲得(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86.7(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22重量%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含量。
將(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1.50克,4.96毫莫耳)及丙-2-醇(10.5毫升)之混合物加熱至50℃,且維持於此溫度下直至得到澄清溶液為止。於攪拌下在15分鐘內加入甲磺酸(0.48克,5.01毫莫耳)。
然後使不勻相混合物於攪拌下在2小時內冷卻至20℃。於在20℃下1小時後,經由過濾收集固體,於減壓下乾燥而以89.1%產率提供(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96.9(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4重量%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含量。
23.2.b)J. Med. Chem. 1998,41,579,方法A之程序
根據實施例22.2.b)經由使用4-(2-氟苄氧)苯甲醛(10毫莫耳,根據實施例23.1.b製備得)替代4-(3-氟苄氧)苯甲醛,而製備得(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
以58.8%產率獲得(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83.8(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5重量%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含量。
以89.4%產率將(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轉變為相應的甲磺酸鹽(Id)之白色固體。產物具有95.2(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1重量%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含量。
23.3.根據專利申請案WO 2006/027052之程序製備(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甲磺酸鹽(I’d)
a)於250毫升玻璃反應器中,在室溫下於氮氣中在攪拌下裝填含有0.01%水之無水甲醇(109毫升)(混合物之pH=7.30)、D-丙胺醯胺鹽酸鹽(3克,24毫莫耳)(Nova Biochem A36136821)(混合物之pH=3.98)、三乙胺(2.43克,24毫莫耳)、4-(2-氟苄氧)苯甲醛(5.06克,22毫莫耳)(混合物之pH=8.60)(如實施例(23.1a)中所述製備得,具有GC純度94.21(面積%,見實施例24A)及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為0.39重量%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含量)、及3埃(A)分子篩(2.19克)。將混合物加熱至4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4小時。然後使反應溫度降至10℃(混合物之pH 8.24),且於15分鐘內逐份添加硼氫化鈉(0.42克,11毫莫耳)。使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同時再在室溫下多攪拌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且於真空中蒸發至乾。將殘留物用水(80毫升)及甲苯(70毫升)於60℃下溶解,將有機相分離並加入水(80毫升)。使兩相混合物於攪拌下升溫至60℃。將有機相分離並加入水(80毫升)。使兩相混合物於攪拌下升溫至60℃。使有機相於60℃下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將水相結合在一起(溶液A,約240毫升)。將甲苯混合物過濾,且使溶液逐漸冷卻至10℃。使混合物於攪拌下及於氮氣中在10℃下維持3小時。將混合物過濾且以冷(10℃)甲苯(10毫升)洗滌固體,於真空中在室溫下乾燥而得2.13克(7.1毫莫耳;32%產率)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的白色晶體。
產物具有98.00(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5重量%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的含量。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面積%,見實施例26B)測得鏡像異構比R:S=99.6:0.4。
將甲苯母液與甲苯洗液結合在一起,且將溶液於旋轉蒸發器中在真空中濃縮而得黃色殘留物(1.97克)。
將殘留物溶解於甲醇(30毫升)中,且利用HPLC(見實施例25A)相對於外部標準品定量測定存在於溶液中之已知物種:
(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0.81克;2.7毫莫耳);
4-(2-氟苄氧)苯甲醛(0.16克;0.7毫莫耳);
4-(2-氟苄氧)苯甲醇(0.53克;2.2毫莫耳);及其他未定量的雜質。
(I’b)之HPLC純度為28.65%(面積%,見實施例25A)將水溶液A於旋轉蒸發器中在真空中蒸發為殘留物。將殘留物懸浮於甲醇(30毫升)中,過濾,將溶劑於真空中蒸發得殘留物(4.5克)。將殘留物溶解於甲醇(30毫升)中,且利用HPLC(見實施例25A)相對於外部標準品定量測定存在於溶液中之已知物種:
(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0.69克;2.3毫莫耳);4-(2-氟苄氧)苯甲醛(0.07克;0.3毫莫耳);4-(2-氟苄氧)苯甲醇(0.06克;0.2毫莫耳);及其他未定量的雜質。
(I’b)之HPLC純度為53.87%(面積%,見實施例25A)。
如前,製得(I’b)之總量為3.63克;12.1毫莫耳;55%產率。質量平衡佔加入4-(2-氟苄氧)苯甲醛的約90%。b)在室溫下於攪拌下向(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1.28克;4毫莫耳)(純度98.00%,根據步驟a)獲得,(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之含量為0.15重量%)溶於乙酸乙酯(21毫升)之溶液中逐滴添加甲磺酸(0.27毫升)溶於乙酸乙酯(5毫升)之溶液。於1小時後,經由過濾分離白色晶體,以乙酸乙酯(3毫升)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而得1.40克(86%產率)之標題化合物。
產物具有99.25(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07重量%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的含量。
以較大規模重複前述之製備如下:
a1)於50公升玻璃反應器中,在室溫下於氮氣中在攪拌下裝填含有0.01%水之無水甲醇(21.43公升)、D-丙胺醯胺鹽酸鹽(589.9克;4.72莫耳)、三乙胺(477.8克;4.72莫耳)、4-(2-氟苄氧)苯甲醛(1000克,4.33莫耳)(如實施例23.1a)中所述製備得,具有GC純度93.20(面積%,見實施例24A)及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為0.43重量%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含量)、及3埃分子篩(430.62克)。將混合物加熱至40℃並於此溫度下攪拌4小時。然後使反應溫度降至10℃,且於30分鐘內逐份添加硼氫化鈉(82.58克,2.16莫耳)。使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同時再在20±2℃下多攪拌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且於真空中蒸發至乾。將殘留物用水(16公升)及甲苯(14公升)於60℃下溶解,將有機相分離並加入水(16公升)。使兩相混合物於攪拌下升溫至60±2℃。將有機相分離並加入水(16公升)。使兩相混合物於攪拌下升溫至60±2℃。經由在約60℃下於真空中共沸蒸餾乾燥有機相。將水相結合在一起(溶液A,約50公升)。使甲苯溶液逐漸冷卻至10℃。使混合物於攪拌下及於氮氣中在10±2℃下維持4小時。將混合物過濾且以冷(10℃)甲苯(2公升)洗滌濾餅,於真空中在室溫下乾燥而得393.3克(1.31莫耳;30.3%產率)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 b)的白色固體。
產物具有97.70(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16重量%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 b)的含量。
利用對掌性HPLC管柱測得鏡像異構比R:S=99.5:0.5(面積%,見實施例26B)。
b1)在室溫下於攪拌下向(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393.3克;1.31莫耳)(根據步驟a1)獲得,具有GC純度97.70(面積%,見實施例24A)及利用GC(見實施例24B)測得為0.16重量%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之含量)溶於乙酸乙酯(6.5公升)之溶液中添加甲磺酸(83毫升)溶於乙酸乙酯(1.5公升)之溶液。於1小時後,經由過濾分離白色晶體,以乙酸乙酯(3毫升)洗滌且於真空中乾燥而得420.1克(84%產率)之標題化合物。
產物具有99.15(面積%,見實施例25A)之HPLC純度及利用HPLC(見實施例25B)測得為0.08重量%之(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II’d)的含量。
以上資料顯示即使將未作為終產物自WO 2006/027052中所揭示之製程(見以上之步驟a)項下)回收之化合物(I’b)的量列入考慮,對於化合物(I’b)之工業規模生產的產率亦不令人滿意。
[實施例24A]
4-(3-氟苄氧)苯甲醛(IVa)及4-(2-氟苄氧)苯甲醛純度(IVb)之GC測定
試驗製劑
將約100毫克之樣品溶解於10毫升之二氯甲烷中。
層析條件
利用下述條件進行層析程序:-60米長及0.32毫米內徑之熔融矽石毛細管柱。RTX 35(35%二苯基-65%二甲基聚矽氧烷)膜厚=0.25微米;-以在150kPa壓力下之氦作為遞送氣體;-25毫升/分鐘之分流;-注射器溫度290℃;-偵測器(FID)溫度290℃;利用以下的溫度程式:
[程序]
注入1微升之試驗製劑。記錄層析圖且經由面積百分比計算法計算產物純度。
雜質鑑別
4-(3-氟苄氧)苯甲醛(IVa):
滯留時間:
4-(3-氟苄氧)苯甲醛之滯留時間為約17。
4-羥基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0.52。
4-(2-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0.98。
4-(4-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01。
4-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02。
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78。
4-(2-氟苄氧)苯甲醛(IVb):
滯留時間:
4-(2-氟苄氧)苯甲醛之滯留時間為約17。
4-羥基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0.53。
4-(3-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02。
4-(4-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03。
4-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04。
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為約1.81。
[實施例24B]
4-(2-氟苄氧)苯甲醛(IVb)中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VIb)及4-(3-氟苄氧)苯甲醛(IVa)中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VIa)之含量的GC測定
對於4-(2-氟苄氧)苯甲醛經列入考慮的已知相關物質為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及對於4-(3-氟苄氧)苯甲醛為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測定係根據以下條件進行:
內標準溶液
製備於二氯甲烷中之濃度為1.5毫克/毫升的3,4,5-三甲氧苯甲醛溶液(IS)。
供於4-(2-氟苄氧)苯甲醛中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測定用之參考溶液:
於2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0毫克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4-(2-氟苄氧)苯甲醛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將500微升之此溶液轉移至5毫升量瓶中,加入500微升之IS溶液且利用稀釋劑稀釋至體積,而得含有約100微克/毫升(相當於約0.10%)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及4-(2-氟苄氧)苯甲醛的溶液。
供於4-(3-氟苄氧)苯甲醛中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測定用之參考溶液:
於2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0毫克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4-(3-氟苄氧)苯甲醛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將500微升之此溶液轉移至5毫升量瓶中,加入500微升之IS溶液且利用稀釋劑稀釋至體積,而得含有約100微克/毫升(相當於約0.10%)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及4-(3-氟苄氧)苯甲醛的溶液。
試驗溶液:
於5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500毫克之試驗產物,加入500微升之IS溶液,利用稀釋劑溶解及稀釋至體積,而得具有約100毫克/毫升之已知濃度的溶液。
層析條件:
利用下述條件進行層析程序:-管柱:60米長,0.32毫米內徑之熔融矽石毛細管柱RTX 35(35%二苯基-65%二甲基聚矽氧烷),膜厚0.25微米;-在150kPa壓力下之載體(氦);-分流25毫升/分鐘;-注射器溫度290℃;-偵測器(FID)溫度290℃;-溫度程式:0-5分鐘,於150℃下恆溫;5-11分鐘,於15℃/分鐘之速率下自150℃線性升溫至240℃;11-19分鐘,於240℃下恆溫;19-21分鐘,於30℃/分鐘之速率下自240℃線性升溫至290℃;21-40分鐘,於290℃下恆溫;-稀釋劑:二氯甲烷-注射體積1微升。
程序:
注射空白(稀釋劑)、參考溶液、試驗溶液,且記錄層析圖。於參考層析圖中確認:
4-(2-氟苄氧)苯甲醛之滯留時間係約18分鐘;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1.7或4-(3-氟苄氧)苯甲醛之滯留時間係約18分鐘;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1.7
3,4,5-三甲氧苯甲醛(IS)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0.7
計算經由內標準計算驗證之4-(2-氟苄氧)苯甲醛中之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或經驗證之4-(3-氟苄氧)苯甲醛中之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的含量百分比。
3-(2-氟苄基)-4-(2-氟苄氧)苯甲醛及3-(3-氟苄基)-4-(3-氟苄氧)苯甲醛之定量極限(LOQ)值為0.005重量%。兩經考慮雜質之偵測極限(LOD)值為0.0025重量%。
[實施例25A]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其甲磺酸鹽(Ic)、(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甲磺酸鹽(Id)的HPLC純度測定
以下的層析程序適用於產物的游離鹼形式(Ia)及(Ib)及甲磺酸鹽(Ic)及(Id)兩者。
稀釋劑
流動相。
試驗溶液
於25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5毫克之產物,利用稀釋劑溶解及稀釋至體積,而得具有約1.0毫克/毫升之已知濃度的溶液。
層析條件
利用下述條件進行層析程序:- 管柱:Waters Symmetry C8,150×4.6mm,5μm尺寸;- 偵測:UV220nm;- 管柱溫度:30℃- 流動相:40%溶劑A+10%溶劑B+50%溶劑C,含有1.0克/公升之辛磺酸鈉;溶劑A:緩衝溶液==KH2PO4 0.05M;溶劑B:乙腈;溶劑C:甲醇;- 等梯度溶析,進行時間:60分鐘;- 流率:1.0毫升/分鐘;- 注射體積:10微升。
程序
注射試驗溶液,記錄層析圖且經由面積百分比計算法計算產物純度。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沙芬醯胺)及相關雜質鑑別
滯留時間: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5.5分鐘。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酸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0.73。
(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4.08。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及相關雜質鑑別
滯留時間: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5.5分鐘。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酸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0.73。
(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4.08。
使用相同程序及參考值於測定R-鏡像異構物(I’ a)、(I’ b)、(I’ c)、(I’ 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之純度。
[實施例25B]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b、及甲磺酸鹽Id)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Ib、及甲磺酸鹽IId)及(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a、及甲磺酸鹽Ic)中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Ia、及甲磺酸鹽IIc)的HPLC測定
根據以下條件進行(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樣品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及(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樣品中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的測定:
供(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測定用之參考溶液:
於5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30毫克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此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一次稀釋);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以上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二次稀釋)而得含有約1.20微克/毫升之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約0.12%)及約1.00微克/毫升(約0.10%)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溶液。
供(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測定用之參考溶液:
於5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30毫克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此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一次稀釋);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以上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二次稀釋)而得含有約1.20微克/毫升之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約0.15%之甲磺酸鹽)及約1.00微克/毫升(約0.10%)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溶液。
供(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中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用之參考溶液:
於5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4毫克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此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一次稀釋);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以上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二次稀釋)而得含有約1.20微克/毫升之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約0.12%)及約1.00微克/毫升(約0.10%)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溶液。
供(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中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用之參考溶液:
於5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4毫克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參考標準及20毫克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利用稀釋劑溶解且稀釋至體積;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此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一次稀釋);利用稀釋劑將1.0毫升之以上溶液稀釋至20毫升(第二次稀釋)而得含有約1.20微克/毫升之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約0.15%之甲磺酸鹽)及約1.00微克/毫升(約0.10%)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溶液。
試驗溶液:
於25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5毫克之試驗產物,利用稀釋劑溶解及稀釋至體積,而得具有約1.0毫克/毫升之已知濃度的溶液。
層析條件:
利用下述條件進行層析程序:- 管柱:Waters Simmetry C8 150×4.6mm,5μm尺寸,或相等管柱- 管柱溫度:30℃- 流動相:40%溶劑A:10%溶劑B:50%溶劑C之混合物,含有1克/公升之辛磺酸鈉溶劑A:緩衝溶液0.05M KH2 PO4 ;溶劑B:乙腈;溶劑C:甲醇;- 等梯度溶析;- 進行時間:60分鐘;- 流率:1.0毫升/分鐘;- 偵測:UV 220nm;- 注射體積:100微升;- 稀釋劑:流動相
程序:
注射空白(稀釋劑)、參考溶液、試驗溶液,且記錄層析圖。於參考層析圖中確認以下的系統適用性參數:(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5.2分鐘;(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峰之USP拖尾係在0.8與1.5間之範圍內;(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5.1。或(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5.5分鐘;(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峰之USP拖尾係在0.8與1.5間之範圍內;(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4.1。
調整流動相以得到系統適用性。
經由外標準計算法計算經驗證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樣品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及經驗證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樣品中之(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及甲磺酸鹽)的含量百分比。
相應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及(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及(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的定量極限(LOQ)值為0.004重量%。相應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及(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中之(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及(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定量極限(LOQ)值為0.005重量%。所有經考慮雜質之偵測極限值為0.001重量%。
使用相同程序及參考值於測定R-鏡像異構物(I’a)、(I’b)、(I’c)、(I’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中之C,O-二苄基化雜質(II’a)、(II’b)、(II’c)、(II’d)及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
[實施例26A]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甲磺酸鹽(Id)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利用HPLC評估樣品的鏡像異構純度。測定係根據以下程序進行:
標準溶液1:
將約5.3毫克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溶解於25毫升之流動相中。
標準溶液2:
將約8.0毫克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及0.2毫升之標準溶液1溶解於50毫升之流動相中。
相對於(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濃度計算得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濃度係約0.5%。
試驗溶液1及2:
重複地將約8.0毫克之試驗產物溶解於50毫升之流動相中。
層析條件:
-管柱:Chiralpak WH 250mm×4.6mm,I. D. 5μm;
-管柱溫度:45℃;
-流動相:0.25mM CuSO4 (準確地將約40毫克之CuSO4 稱重於1000毫升水中)/MeOH 60/40;
-等梯度溶析;
-流率:1.0毫升/分鐘;
-偵測:UV 230nm;
-注射體積:10微升;
-進行時間:15分鐘。
程序:
分析空白(流動相)一次,標準溶液2兩次,試驗溶液1及2一次,並確認:
-對於標準注射,(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面積百分比之參考標準測定百分比(RSD%)係低於2.0%;
-對於標準及樣品溶液兩者,對於各次注射,主峰面積百分比係包括在平均值±0.1%之間。
以兩次測定之平均計算(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含量(面積百分比)。
滯留時間: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5.7分鐘。
(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1.7。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R,S)化合物(Ib,I’b)及(Id,I’d)的S-異構物比。
[實施例26B] (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b)及其甲磺酸鹽(I’d)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利用HPLC評估樣品的鏡像異構純度。測定係根據以下條件進行:
標準溶液1:
將約5.3毫克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溶解於25毫升之流動相中。
標準溶液2:
將約8.0毫克之(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參考標準及0.2毫升之標準溶液1溶解於50毫升之流動相中。
相對於(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之濃度計算得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的濃度係約0.5%。
試驗溶液1及2:
重複地將約8.0毫克之試驗產物溶解於50毫升之流動相中。
層析條件:
-管柱:Chiralpak WH 250mm×4.6mm,I.D. 5μm;
-管柱溫度:45℃;
-流動相:0.25mM CuSO4 (準確地將約40毫克之CuSO4 稱重於1000毫升水中)/MeOH 60/40;
-等梯度溶析;
-流率:1.0毫升/分鐘;
-偵測:UV 230nm;
-注射體積:10微升;
-進行時間:15分鐘。
程序:
分析空白(流動相)一次,標準溶液2兩次,試驗溶液1及2一次,並確認:
-對於標準注射,(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面積百分比之RSD%係低於2.0%;
-對於標準及樣品溶液兩者,對於各次注射,主峰面積百分比係包括在平均值±0.1%之間。
以兩次測定之平均計算(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甲磺酸鹽含量(面積百分比)。
滯留時間:
(R)-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9.69分鐘。
(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0.58。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R,S)化合物(Ib,I’b)及(Id,I’d)的R異構物比。
[實施例27A]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其甲磺酸鹽(Ic)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利用HPLC評估樣品的鏡像異構純度。測定係根據以下條件進行:
試驗溶液:
將約10毫克之試驗樣品溶解於10毫升之流動相中。
層析條件:
-管柱:Chiralpak WH 250mm×4.6mm,I.D.10μm;
-管柱溫度:50℃;
-流動相:0.25mM CuSO4
-等梯度溶析;
-流率:1.0毫升/分鐘;
-偵測:UV 200nm;
-注射體積:10微升;
-進行時間:30分鐘。
程序:
注入試驗溶液,且以面積百分比計算鏡像異構物峰響應。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9.2分鐘。
(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1.9。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R,S)化合物(Ia,I’a)及(Ic,I’c)的S-異構物比。
[實施例27B] (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a)及其甲磺酸鹽(I’c)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利用HPLC評估樣品的鏡像異構純度。測定係根據以下條件進行:
試驗溶液:
將約10毫克之試驗樣品溶解於10毫升之流動相中。
層析條件:
-管柱:Chiralpak WH 250mm×4.6mm,I.D. 10μm;
-管柱溫度:50℃;
-流動相:0.25mM CuSO4
-等梯度溶析;
-流率:1.0毫升/分鐘;
-偵測:UV 200nm;
-注射體積:10微升;
-進行時間:30分鐘。
程序:
注入試驗溶液,且以面積百分比計算鏡像異構物峰響應。
(R)-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滯留時間係約17.48分鐘。
(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相對滯留時間係約0.56。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R,S)化合物(Ia,I’a)及(Ic,I’c)的R異構物比。
[實施例27C] (S)及(R)-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Ib,及甲磺酸鹽IId)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試驗溶液
於2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0.0毫克之待檢測物質,利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體積。
層析條件
使用以下條件進行層析程序:
管柱:
CHIRALPAK AD-H 25cm×4.6mm
流動相:
80%溶劑A:正己烷
20%溶劑B:正乙醇
0.3%二乙胺(DEA)
流率:
0.8毫升/分鐘
偵測:
UV 240nm
注射體積:
10微升
進行時間:
20分鐘。
程序
注入樣品溶液並記錄層析圖。
以面積%計算鏡像異構物之百分比
鏡像異構物S:RT=7.298
鏡像異構物R:RT=7.617
RT比=1.04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化合物(IIb,II’b)及(IId,II’d)的S/R異構物比。
[實施例27D] (S)及(R)-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游離鹼IIa,及甲磺酸鹽IIc)之HPLC鏡像異構純度測定 試驗溶液
於20毫升量瓶中準確地稱重約20.0毫克之待檢測物質,利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體積。
層析條件
使用以下條件進行層析程序:
管柱:
CHIRALPAK AD-H 25cm×4.6mm
流動相:
80%溶劑A:正己烷
20%溶劑B:正乙醇
0.3%二乙胺(DEA)
流率:
0.8毫升/分鐘
偵測:
UV 240nm
注射體積:
10微升
進行時間:
20分鐘
程序
注入樣品溶液並記錄層析圖。
以面積%計算鏡像異構物之百分比
鏡像異構物S:RT=8.211
鏡像異構物R:RT=8.714
RT比=1.061
亦使用此方法於測定相應外消旋化合物(IIa,II’a)及(IIc,II’c)的R/S異構物比。
[實施例28] 細胞色素P450檢定法
使用在CYP代謝時成為螢光的特異基質測量參與藥物代謝之五種最重要細胞色素P450同功異構型(CYPIA2、CYP2C9、CYP2C19、CYP2D6及CYP3A4)的抑制作用(Gentest Kit檢定法)。
於含有培養/NADPH再生緩衝液的96孔盤中測試化合物。加入特定的人類重組同功酶及基質,且於37℃下對CYP1A2/CEC培養15分鐘,對CYP2E1/MFC培養40分鐘,對CYP2C9/MFC培養45分鐘及對其他的CYP450培養30分鐘。
特定基質如下:3-氧基-7-乙氧香豆素(CYP2C19及CYP1A2),7-甲氧-4-三氟甲基香豆素(CYP2C9),3[2(N,N-二乙基-N-甲胺基)乙基]-7-甲氧-4-甲基香豆素(CYP2D6)
苄基苯基香豆素(CYP3A4)
於Victor讀盤機(Perkin Elmer)上在適當的發射/激發波長下讀取盤,且測定IC50 (抑制50%之酶活性的濃度)。結果記述於表1及2。
[實施例29] 於人類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株SH-SY-5Y中之細胞毒性檢定
在時間零時,將細胞以1.104 /平方公分接種於96孔盤中之DMEM成長培養基+10%熱滅活FBS+2mM 1-穀胺醯胺+100U/毫升-100微克/毫升青黴素/鏈黴素。
於在成長的生長中(subconfluent)期72小時後,將培養基移除,且將細胞於37℃下在具有或不具有試驗化合物(20微升,至少5個濃度重複三次)之180微升神經基質(neurobasal)培養基+2mM 1-穀胺醯胺(Life Techonologies)中培養24小時。
在培養結束時,將20微升之Alamar Blue染料(AlamarBlueTM 檢定套組,Promega)直接加至細胞培養基。
4小時後,經由使用Tecan Spectrafluor讀盤機在530nm激發及595nm發射下測量螢光,而評估細胞毒性。
在處理之前及結束時,利用配合至影像分析儀(Image Pro Plus,5.1)之Olympus IX70倒立式光學(inverted light)顯微鏡顯微監測培養物,以評估細胞形態。
結果以導致50%致死率的濃度表示於表1。
[實施例30] 經轉染CHO細胞株中之HERG電流
於穩定地表現重組HERG通道的CHO細胞中測試HERG電流之抑制。
為評估試驗化合物對HERG電流之效應,將細胞夾於-80毫伏特下,去極化至0毫伏特歷時5秒以使HERG電流活化及於5秒期間內再極化至-50毫伏特以使HERG尾電流去活化。在0.06Hz之頻率下重複此程序。於暴露至試驗化合物之前及之後測量再極化時之電流振幅(HERG尾電流)。
以在於外部槽灌流期間結束時測得之HERG尾電流振幅與在試驗化合物灌流期間結束時(當達到穩態效應時)測得之HERG尾電流之振幅之間之差除以對照HERG尾電流而計算電流的抑制。
經由將張力塊(tonic blocks)對藥物濃度作圖,而獲得藥物濃度-抑制曲線。根據邏輯方程式:y=A2+(A1-A2)/[1+(x/IC50 )p ],使劑量-響應曲線擬合至張力塊數據。A1及A2係對應於0及100%電流抑制之0與1的固定值,x係藥物濃度,IC50 係導致50%電流抑制的藥物濃度及p係對應的斜率因子。結果記述於表1。
[實施例31] 老鼠中的最大電休克試驗(MES)
最大電休克試驗(MES)常被用於篩選囓齒類動物模型的抗癲癇藥物。
動物及裝置:使用重25克之公的CD1鼠。採行White等人(White H. S.,Woodhead J. H.,Franklin M. R.,Swinyard E. A.,及Wolf H. H. 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 Drugs)(1995)第4版:99-110,Raven Press,Ltd.,New York)所述之程序。使用Ugo Basile電痙攣產生器(ECT UNIT 7801型)於傳遞足以於至少97%之對照動物中產生後肢張力伸肌反應的電刺激。刺激係透過老鼠體內的電極夾經耳內傳遞(0.7秒之40mA電震,具0.4ms脈衝期間之80Hz的脈衝列)。檢測於MES誘導前15-60分鐘經腹膜內或口服投與化合物的急性效應,且與媒劑對照組作比較。每組研究的老鼠為十隻。將發作之後肢張力伸肌成分的完全抑制作為抗痙攣活性的證據。
以3-30毫克/公斤之劑量經口或經腹膜內投與本發明之化合物。
結果以保護%表示於表3及4中。

Claims (40)

  1. 一種製造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化合物的方法,該化合物係選自式(Ia)之(S)-2-[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沙芬醯胺(safinamide))、式(Ib)之(S)-2-[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羅芬醯胺(ralfinamide))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及(I’b)、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及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其中沙芬醯胺(Ia)、羅芬醯胺(Ib)、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及(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具有低於0.03重量%之個別雜質(S)-2-[3-(3-氟苄基)-4-(3-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a)、(S)-2-[3-(2-氟苄基)-4-(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IIb)、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a)或(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含量,其特徵在於式(IIIa)、(IIIb)之希夫(Schiff)鹼中間體 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II’a)或(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i)在未添加任何分子篩,溫度介於20℃與30℃之間,於選自(C1 -C5 )低碳烷醇之溶劑中經由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與L-丙胺醯胺或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之亞胺烷基化反應所獲得,該溶劑相對於醛之量允許形成希夫鹼在希夫鹼於相同溶劑中之飽和溶液中的懸浮液,及(ii)該亞胺烷基化反應完成後,於選定量之選自(C1 -C5 )低碳烷醇或其混合物之有機溶劑,視情況並具有少量水中,利用選自硼氫化鈉及硼氫化鉀之還原 劑進行還原反應,其中有機溶劑對希夫鹼之比允許在還原反應過程的實質部分期間形成及存在希夫鹼在希夫鹼於相同有機溶劑中之飽和溶液中的懸浮液,且其係在每莫耳希夫鹼自0.5公升至3.0公升之範圍內,該方法進一步特徵在於使用於製備希夫鹼中間體(IIIa)、(IIIb)、(III’a)、(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之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IVa)或(IVb) 具有低於0.03重量%之3-(3-或2-氟苄基)-4-(3-或2-氟苄氧)苯甲醛雜質的含量,藉此沙芬醯胺(Ia)、羅芬醯胺(Ib)、各自的R-鏡像異構物(I’a)或(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a、I’a)或(Ib、I’b)係以游離鹼形式獲得,且視情況將該游離鹼形式轉變為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個別雜質(IIa)、(IIb)、(II’a)、(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1重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選自(C1 -C5 )低碳烷醇或其混合物之有機溶劑的含量係在每莫耳希夫鹼 自0.7公升至2.5公升之範圍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選自(C1 -C5 )低碳烷醇或其混合物之有機溶劑的含量係在每莫耳希夫鹼自0.8公升至2.0公升之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使用於製備希夫鹼中間體(IIIa)、(IIIb)、(III’a)、(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之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IVa)或(IVb)係具有含量低於0.01重量%之3-(3-或2-氟苄基)-4-(3-或2-氟苄氧)苯甲醛雜質。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劑係硼氫化鈉且該有機溶劑係選自甲醇、乙醇、及2-丙醇,視情況並存在少量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添加任何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之前,將該反應混合物之pH調整至7與9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劑相對於希夫鹼中間體之分子量係在0.5至1.4之範圍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反應溫度係在-10℃至30℃之範圍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反應溫度係在5℃至15℃之範圍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係甲磺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式(IIIa)、(IIIb)、(III’a)、(III’b)之希夫鹼中間體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係透過4-(3-氟苄氧)苯甲醛(IVa)或4-(2-氟苄氧)苯甲醛(IVb) 與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在選自甲醇、乙醇及異丙醇之有機溶劑之存在下進行亞胺烷基化反應而製備得,該有機溶劑相對於醛(IVa)或(IVb)之量允許形成希夫鹼在希夫鹼於相同溶劑中之飽和溶液中的懸浮液。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係在足以使L-丙胺醯胺、D-丙胺醯胺或其外消旋混合物自其鹽游離之量之鹼的存在下,以其酸加成鹽使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希夫鹼中間體與還原劑之還原反應係在由亞胺烷基化反應完成所產生的相同反應混合物上,在導致該希夫鹼中間體沈澱而獲得該中間體在相同反應溶劑中之懸浮液的條件下進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使該由亞胺烷基化反應完成所產生之希夫鹼中間體利用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之前先將其分離出。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鉀還原劑係於反應過程期間以固態或以經由添加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而穩定之甲醇溶液形式,分成數小份逐份地添加至希夫鹼與反應溶劑之混合物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用於製備希夫鹼中間體(IIIa)、(IIIb)、(III’a)、(III’b)或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Ia、III’a)或(IIIb、III’b)之4-(3-氟苄氧)苯甲醛(IVa)或4-(2-氟苄氧)苯甲醛(IVb)起始物料係經由4-羥基苯甲醛分別與3-氟苄基或2-氟苄基烷基化試劑(Va)或(Vb) 其中Y係脫離基,包括Cl、Br、I、OSO2 CH3 及OSO2 -C6 H4 -pCH3 ,在鹼之存在下進行烷基化反應而製備得,且視情況在使用於後續之反應步驟之前使其進行結晶,而產生4-(3-或2-氟苄氧)苯甲醛起始物料(IVa)或(IVb),其中3-(3-或2-氟苄基)-4-(3-或2-氟苄氧)苯甲醛雜質(VIa)或(VIb)之含量係 低於0.03重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雜質(VIa)或(VIb)之含量係低於0.01重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Y係Cl。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9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晶係經由將惰性有機非溶劑添加至4-(3-氟苄氧)苯甲醛(IVa)或4-(2-氟苄氧)苯甲醛(IVb)於惰性有機溶劑中之溶液中而進行。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該惰性有機非溶劑係選自低碳脂族烴且該惰性有機溶劑係選自芳族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該低碳脂族烴係為正己烷且該芳族烴係為甲苯。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晶係經由將4-(3-氟苄氧)苯甲醛(IVa)或4-(2-氟苄氧)苯甲醛(IVb)溶解於環己烷或二(C3 -C4 )烷基醚之熱溶劑中,然後使溶液於室溫下冷卻而進行。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方法,其中,該熱溶劑係為回流下之二異丙基醚。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烷基化反應係在相轉移條件下進行。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該在相轉移條件下之烷基化係在固體/液體系統中進行,其中該等試劑及 相轉移催化劑係溶解於液體有機相中,且該固相係由無機鹼或4-羥基苯甲醛與該無機鹼的鹽所構成。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該在相轉移條件下之烷基化係在液體/液體系統中進行,其中該式(Va)或(Vb)之烷基化試劑3-氟苄基或2-氟苄基衍生物係溶解於液體有機相中,且該4-羥基苯甲醛係作為與無機鹼之鹽而溶解於水相中。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相轉移催化劑係選自第四銨或鏻鹽及低分子量之聚乙二醇。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方法,其中,該相轉移催化劑之使用量係介於每莫耳之4-羥基苯甲醛在0.02至1莫耳之間。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方法,其中,該相轉移催化劑之量係每莫耳之4-羥基苯甲醛0.1至1莫耳。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或27項之方法,其中,該液體有機相之有機溶劑係選自二烷基醚及芳族烴。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或27項之方法,其中,式(Va)或(Vb)之烷基化試劑與4-羥基苯甲醛之間的莫耳比係在0.6與1.5之間。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或27項之方法,其中,該溫度係在60℃與160℃之間。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或27項之方法,其中,該無機鹼係選自Na2 CO3 、K2 CO3 、NaOH及KOH,該溫度係在80℃與120℃之間,且該式(Va)或(Vb)之烷基化試劑與4-羥基苯甲醛之間的比係在0.9與1.1之間。
  35. 一種高純度之(i)沙芬醯胺(Ia)、其之R-鏡像異構物(I’a)、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a、I’a)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或(ii)羅芬醯胺(Ib)、其之R-鏡像異構物(I’b)、其之外消旋混合物(Ib、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之用途,其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其中式(IIa)、(IIb)、(II’a)、(II’b)之個別雜質、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3重量%,以用於製造在不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CYP3A4、CYP2D6、CYP2C19、CYP2C9,且不會展現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情況下,分別用於治療(i)癲癇、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憂鬱症、下肢躁動(restless legs)症候群、疼痛及偏頭痛,(ii)包括慢性及神經性疼痛之疼痛症狀、偏頭痛、雙極性病症、憂鬱症、心血管、發炎、泌尿生殖器、代謝及胃腸病症之經歸類為緩慢代謝者(PM)之病患,或用於治療性地治療伴隨服用已知會干擾CYP450系統之細胞色素及/或已知具有HERG通道阻斷性質之其他藥物之病患之藥 品。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用途,其中,該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係為甲磺酸,且式(IIa)、(IIb)、(II’a)、(II’b)之個別雜質、各自的外消旋混合物(IIa、II’a)或(IIb、II’b)或其與甲磺酸之鹽的含量係低於0.01重量%。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或36項之用途,其中,該治療係包括投予一或多種額外的藥劑。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用途,其中,對於高純度之沙芬醯胺(Ia)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該額外的藥劑係為多巴胺激動劑及/或左旋多巴及/或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用途,其中,對於高純度之羅芬醯胺(Ib)或其與醫藥學上可接受酸之鹽,該額外的藥劑係為加巴潘丁(gabapentin)或普瑞巴林(pregabalin)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
  40. 一種經分離之希夫鹼(R)-2-[4-(3-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a)或(R)-2-[4-(2-氟苄氧)亞苄胺基]丙醯胺(III’b)。
TW097147775A 2007-12-11 2008-12-09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TWI429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23937 2007-12-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2209A TW200932209A (en) 2009-08-01
TWI429425B true TWI429425B (zh) 2014-03-11

Family

ID=3930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7775A TWI429425B (zh) 2007-12-11 2008-12-09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Country Status (27)

Country Link
US (2) US8530701B2 (zh)
EP (2) EP2229351B1 (zh)
JP (2) JP5460613B2 (zh)
KR (2) KR101709498B1 (zh)
CN (2) CN101896456B (zh)
AR (1) AR071267A1 (zh)
AU (1) AU2008334778B2 (zh)
BR (1) BRPI0820657A2 (zh)
CA (2) CA2936209C (zh)
CY (1) CY1119991T1 (zh)
DK (1) DK2229351T3 (zh)
EA (2) EA019898B1 (zh)
ES (2) ES2837000T3 (zh)
HK (2) HK1145673A1 (zh)
HR (1) HRP20180210T1 (zh)
HU (1) HUE036232T2 (zh)
IL (1) IL205872A (zh)
LT (1) LT2229351T (zh)
MX (1) MX2010006278A (zh)
NO (1) NO2229351T3 (zh)
NZ (1) NZ585806A (zh)
PL (1) PL2229351T3 (zh)
PT (1) PT2229351T (zh)
RS (1) RS56803B1 (zh)
SI (1) SI2229351T1 (zh)
TW (1) TWI429425B (zh)
WO (1) WO20090744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658062T3 (da) * 2003-08-25 2010-05-31 Newron Pharm Spa Alfa-aminoamid-derivater anvendelige som anti-inflammatoriske midler
DK2474521T3 (en) * 2006-06-19 2016-10-31 Newron Pharm Spa High-purity 2- [4- (3- and 2-fluorobenzyloxy) benzylamino] propanamides for use as pharmaceuticals an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thus
CA2936209C (en) * 2007-12-11 2020-02-11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2-[4-(3- or 2-fluorobenzyloxy)benzylamino]propanamides with high purity degree
EP2314569A1 (en) * 2009-10-22 2011-04-27 Merck Patent GmbH Novel polymorphic forms of (S)-2-[4-(3-Fluoro-benzyloxy)-benzylamino]-propionamide mesylate salt and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U2011246707B2 (en) 2010-04-27 2014-11-20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alfinamide methanesulfonate salts or their R-enantiomers
AU2011327903A1 (en) 2010-11-11 2013-05-02 Redx Pharma Plc Drug derivatives
CN103044279B (zh) * 2012-12-21 2015-07-08 苏州永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n-香豆酰多巴胺的合成方法
KR101705718B1 (ko) * 2013-12-30 2017-02-14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신규한 아미드 유도체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가능한 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증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CN104292128A (zh) * 2014-07-01 2015-01-21 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沙芬酰胺晶型a
CN105017060B (zh) * 2015-07-03 2017-06-16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沙芬酰胺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966A (zh) * 2015-07-24 2017-02-01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苄基芳基醚的制备方法
CN105061245A (zh) * 2015-08-25 2015-11-18 成都维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沙芬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6349269B (zh) * 2016-08-24 2018-08-31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2-(3-氟苄氧基)-5-甲酰基苯硼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5521B (zh) * 2016-08-24 2019-03-08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s)-2-[3-(3-氟苄基)-4-(3-氟苄氧基)苄氨基]丙酰胺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CN106565442B (zh) * 2016-08-24 2019-07-16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3-(3-氟苄基)-4-(3-氟苄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6632223B (zh) * 2016-08-24 2019-04-23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2-(3-溴-4-(3-氟苄氧基)苯基)-1,3-二氧戊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6828B (zh) * 2016-12-15 2018-09-25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甲磺酸沙芬酰胺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WO2019167085A1 (en) * 2018-03-01 2019-09-06 Msn Laboratories Private Limited, R&D Center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2-[[4-[(3-fluorophenyl)methoxy]phenyl]methyl]amino propanamide methanesulfonate
WO2020136671A1 (en) * 2018-12-27 2020-07-02 Natco Pharma Limited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apatinib base and it's anhydrous ditosylate salt
EP3725768A1 (en) * 2019-04-17 2020-10-21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bstituted 2-[2-(phenyl) ethylamino]alkaneamide derivatives
US11111208B2 (en) 2019-06-17 2021-09-07 RK Pharma Solutions LL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afinamide mesylate intermediate
EP3772510B1 (en) * 2019-08-06 2024-02-14 Medichem, S.A.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finamide
CN113444010B (zh) * 2020-03-28 2023-09-05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沙芬酰胺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12028754A (zh) * 2020-06-17 2020-12-04 浙江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甲磺酸沙芬酰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4088830B (zh) * 2021-11-10 2022-09-23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一种4-(3-氟苄氧基)苯甲醛中异构体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94466A (en) * 1989-05-25 1995-01-24 Erba Carlo Spa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he history of A-amino carboxamide N-phenylalkyl are converted into such new compounds and their preparation
GB9727523D0 (en) 1997-12-31 1998-02-25 Pharmacia & Upjohn Spa Alpha-amino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as analgesic agents
CN1426397A (zh) * 2000-03-31 2003-06-25 欧洲凯尔特股份有限公司 氨基吡啶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惊厥剂和钠通道阻滞剂的应用
EP1423168B1 (en) * 2001-09-03 2006-02-08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abapentin or an analogue thereof and an alpha-aminoamide and its analgesic use
EP1438956A1 (en) 2003-01-16 2004-07-21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Alpha-amino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as antimigraine agents
CA2514574A1 (en) * 2003-01-30 2004-08-12 Dynogen Pharmaceuticals, Inc. Use of sodium channel modulators for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orders
AR044007A1 (es) 2003-04-11 2005-08-24 Newron Pharmaceuticals Inc Metodo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la enfermedad de parkinson
TW200507850A (en) * 2003-07-25 2005-03-01 Kyowa Hakko Kogyo Kk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DK1658062T3 (da) 2003-08-25 2010-05-31 Newron Pharm Spa Alfa-aminoamid-derivater anvendelige som anti-inflammatoriske midler
EP1557166A1 (en) 2004-01-21 2005-07-27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Alpha-amino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 disorders
EP1588704A1 (en) * 2004-04-22 2005-10-26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Alpha-aminoamide derivative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ES2347581T3 (es) 2004-09-10 2010-11-02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Uso de (r)-(halobenciloxi)bencilamino-propanamidas como moduladores selectivos del canal de sodio y/o calcio.
DK2474521T3 (en) * 2006-06-19 2016-10-31 Newron Pharm Spa High-purity 2- [4- (3- and 2-fluorobenzyloxy) benzylamino] propanamides for use as pharmaceuticals an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thus
CA2936209C (en) * 2007-12-11 2020-02-11 Newron Pharmaceuticals S.P.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2-[4-(3- or 2-fluorobenzyloxy)benzylamino]propanamides with high purity degre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585806A (en) 2011-09-30
KR101709498B1 (ko) 2017-02-23
IL205872A0 (en) 2010-11-30
KR101593627B1 (ko) 2016-02-11
EP2229351A1 (en) 2010-09-22
JP5460613B2 (ja) 2014-04-02
CY1119991T1 (el) 2018-12-12
PL2229351T3 (pl) 2018-04-30
TW200932209A (en) 2009-08-01
EA201070719A1 (ru) 2010-12-30
KR20160017140A (ko) 2016-02-15
JP2014159407A (ja) 2014-09-04
CA2936209C (en) 2020-02-11
BRPI0820657A2 (pt) 2015-06-16
JP6023727B2 (ja) 2016-11-09
CN101896456A (zh) 2010-11-24
WO2009074478A1 (en) 2009-06-18
US20140051758A1 (en) 2014-02-20
AU2008334778B2 (en) 2013-05-23
JP2011506375A (ja) 2011-03-03
NO2229351T3 (zh) 2018-04-07
CN104523668B (zh) 2020-06-09
HRP20180210T1 (hr) 2018-03-09
KR20100103571A (ko) 2010-09-27
EP3257842B1 (en) 2020-11-18
AR071267A1 (es) 2010-06-09
US20100324141A1 (en) 2010-12-23
US8846763B2 (en) 2014-09-30
HK1145673A1 (zh) 2011-04-29
LT2229351T (lt) 2018-01-25
EA030250B1 (ru) 2018-07-31
AU2008334778A2 (en) 2010-07-08
EP3257842A1 (en) 2017-12-20
EP2229351B1 (en) 2017-11-08
HUE036232T2 (hu) 2018-06-28
EA201400105A1 (ru) 2014-05-30
CN101896456B (zh) 2014-10-22
CA2706789A1 (en) 2009-06-18
EA019898B1 (ru) 2014-07-30
CA2936209A1 (en) 2009-06-18
DK2229351T3 (en) 2018-01-22
HK1204960A1 (zh) 2015-12-11
MX2010006278A (es) 2010-08-31
ES2837000T3 (es) 2021-06-29
IL205872A (en) 2015-06-30
PT2229351T (pt) 2018-01-19
CA2706789C (en) 2016-09-06
US8530701B2 (en) 2013-09-10
SI2229351T1 (en) 2018-02-28
CN104523668A (zh) 2015-04-22
AU2008334778A1 (en) 2009-06-18
RS56803B1 (sr) 2018-04-30
ES2655706T3 (es)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9425B (zh) 高純度2-〔4-(3-或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之製法
TWI412512B (zh) 高純度2-〔4-(3-及2-氟苄氧)苄胺基〕丙醯胺
JP2009541232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