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639B -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onnecto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24639B TWI424639B TW098113178A TW98113178A TWI424639B TW I424639 B TWI424639 B TW I424639B TW 098113178 A TW098113178 A TW 098113178A TW 98113178 A TW98113178 A TW 98113178A TW I424639 B TWI424639 B TW I42463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pecific
- movable contact
- insulator
- contact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例如用來連接個人電腦和鍵盤、滑鼠、操縱桿、數據機、印表機、外接式硬碟(HDD,Hard Disk Drive)等的週邊機器之連接器,特別是關於可運用於USB(Universal serial Bus)之連接器。
USB連接用的USB連接器,是由例如組裝於個人電腦的印刷配線基板之連接器插座、以及安裝於週邊機器的連接纜線的末端之連接器插頭所構成,連接器插頭是從前端插入連接器插座而進行連接。
連接器插座,是具備:金屬板經由衝壓加工及彎曲加工所形成的四角筒狀的屏蔽殼、裝設於屏蔽殼內的板狀的絕緣體,在絕緣體的下表面將4條接觸件收納槽沿左右方向並排,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是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逐一裝設於各接觸件收納槽,在絕緣體將4根可動接觸件沿左右方向並排。可動接觸件,是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板彈簧)所構成,在前端側彎曲形成有上面凹、下面凸之朝下的山形的接觸部,接觸部是從絕緣體的下表面突出。
連接器插頭,是具備:金屬板經由衝壓加工及彎曲加工所形成的四角筒狀的屏蔽殼、裝設於屏蔽殼內的板狀的絕緣體,在絕緣體的下表面將4根固定接觸件沿左右方向並排。固定接觸件,是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所構成,上表面是露出絕緣體的上表面而形成大致同一面。
若將連接器插頭插入連接器插座,連接器插頭的屏蔽殼會嵌合於連接器插座的內側,連接器插頭的絕緣體會重疊在連接器插座的絕緣體的下側。這時,設置在連接器插頭的4根固定接觸件會將設置在連接器插座的4根可動接觸件往上推而接觸,以進行電氣連接。
在USB連接器之可動接觸件(設置於連接器插座的4根可動接觸件),在連接器插頭尚未插入時,在可動接觸件返回自由位置前,比接觸部更往前延伸的前端部是卡止於絕緣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23215號公報
為了謀求USB連接的傳送速度的高速化,在USB連接器的接觸件數目從習知的4根例如增加5根而成為9根的情況,就USB連接器而言必須確保下位互換性,亦即必須作成以往的USB機器也能使用的連接器。
第1圖係顯示,增加接觸件數目後的USB連接器之連接器插頭的接觸件配置(本發明的課題)。在第1圖,100代表板狀絕緣體(相當於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的板狀絕緣體),101代表4根固定接觸件(相當於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的4根固定接觸件),102代表所增加的5根接觸件,在此是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
固定接觸件101,是和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的4根固定接觸件同樣的,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所構成,以上表面露出絕緣體100的上表面而形成大致同一面的狀態,沿左右方向將4根並排於絕緣體100上。可動接觸件102,是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逐一裝設在5條接觸件收納槽103(在絕緣體100之比固定接觸件101更後側的上表面沿著左右方向並排),而在絕緣體之比固定接觸件101更後側沿左右方向將5根並排著。可動接觸件102,是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板彈簧)所構成,在前端側彎曲形成有上面凹、下面凸之朝下的山形的接觸部104,接觸部104是從絕緣體100的上表面突出。
接觸件數目增加後的USB連接器,藉由將連接器插頭插入連接器插座,和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USB連接器同樣的,連接器插頭的屏蔽殼會嵌合於連接器插座的屏蔽殼的內側,連接器插頭的絕緣體100會重疊於連接器插座的絕緣體的下側。這時,設置於連接器插頭之4根固定接觸件101會將設置於連接器插座的4根可動接觸件的接觸部往上推而接觸後,在連接器插頭所增加的5根可動接觸件102的接觸部104會被在連接器插座所增加的5根的固定接觸件往下壓而接觸,藉此進行電氣連接。
在接觸件數目增加後的USB連接器之連接器插頭的可動接觸件當中,內側的3根可動接觸件102是配置於4根固定接觸件101彼此間的後側,和任一個固定接觸件101都不是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然而,外側(左右兩側)的2根可動接觸件102,受到絕緣體100橫寬的限制,是配置在外側(左右兩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101的後側,而和外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101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
在此情況,如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USB連接器的可動接觸件般,在連接器插頭尚未插入時,若要將比接觸部104更往前延伸的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100,由於外側的2根可動接觸件102和外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101之間會發生干涉,如第1圖所示,無法使所有的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因此,可動接觸件102的初期狀態(連接器插頭尚未插入時,亦即連接器尚未嵌合時)的接觸部104高度變得不穩定,在連接器插頭插入時,亦即連接器嵌合時,無法獲得穩定的接觸壓。另外,在連接器插頭尚未插入時,由於無法對可動接觸件102施加預負荷(初期負荷),相較於將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的可動接觸件,初期狀態的接觸部104的高度必須加高(在相同高度,亦即相同撓曲量下,無法獲得相同的接觸壓而變得較小),因此在連接器插頭插入時,存在著可動接觸件102容易發生挫曲的問題。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問題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連接器,是在絕緣體上將複數個固定接觸件並排,且在比該固定接觸件更後側將複數個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即使前述固定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和前述可動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可動接觸件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仍能使所有的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的連接器,如請求項1所記載其特徵在於,是在絕緣體上將複數個固定接觸件並排,且在比該固定接觸件更後側將複數個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前述固定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和前述可動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可動接觸件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該特定可動接觸件在比接觸部更前方,設置相對於該接觸部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前端部。
本發明的連接器,如請求項2所記載,較佳為: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是經由該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從接觸部往左右任一方的斜下方延伸之連設部,在比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更下側且相對於該特定固定接觸件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在該特定可動接觸件返回自由位置之前卡止於設置在前述絕緣體的接觸件卡止部。
如請求項3所記載,較佳為: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的後端部,是朝與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連設部左右相反的斜下方延伸。
如請求項4所記載,較佳為:在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設置至少一個去角部,該去角部的去角區域是位於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接觸部的前側。
如請求項5所記載,可將前述固定接觸件設置4根且將前述可動接觸件設置5根來構成USB連接器,亦即接觸件數目增加的USB連接器的連接器插頭。
依據本發明,在絕緣體上將複數個固定接觸件並排,且在比該固定接觸件更後側將複數個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即使前述固定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和前述可動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可動接觸件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由於該特定可動接觸件在比接觸部更前方設置相對於該接觸部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前端部,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能以和特定固定接觸件之間不發生干涉的方式卡止於絕緣體,而能使所有的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因此,可動接觸件的初期狀態的接觸部的高度穩定,可獲得穩定的接觸壓。另外,由於能在可動接觸件施加預負荷,相較於前端部無法卡止於絕緣體之可動接觸件,可降低初期狀態的接觸部的高度,能使可動接觸件不容易發生挫曲而發揮顯著的效果。
以下根據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第2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前視圖。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接觸件配置的俯視圖,第4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固定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5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可動接觸件部的截面圖。另外,本發明,在本實施形態是說明:可確保和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USB連接器的互換性之接觸件數目增加後的USB連接器當中,從前端插入連接器插座而進行連接的連接器插頭。
在第2圖至第5圖,連接器插頭1是具備: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四角筒狀的屏蔽殼2(相當於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的四角筒狀的屏蔽殼)、裝設於屏蔽殼2內的板狀的絕緣體3(相當於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的板狀的絕緣體),在屏蔽殼2的頂部和絕緣體3的上表面之間設置空間4,空間4是朝連接器插頭1的前方開口。
在絕緣體3的上表面前部,將4根固定接觸件5(相當於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連接器插頭之4根固定接觸件)沿左右方向並排。固定接觸件5,是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所構成,例如藉由嵌入成形而和絕緣體3一體化,其上表面是露出絕緣體3的上表面而形成大致同一面,在絕緣體3的上表面前部,沿左右方向將4根在前後方向呈細長矩形的接觸部(固定接觸件)並排。固定接觸件5,是從前端部在絕緣體3中往下延伸後,朝前方延伸至絕緣體3的前端。再者,固定接觸件5,是從後端部在絕緣體3中往下延伸後,進一步朝後方延伸,而從絕緣體3的後端部往後突出,突出部是形成外部連接端子6。
在絕緣體3的上表面之比固定接觸件5更後側,沿左右方向並排5條細窄的接觸件收容槽7(朝前後方向延伸,越往前側其槽深越深),朝前後方向延伸的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8是以前端側位在前側的方式逐一裝設於各接觸件收容槽7,在絕緣體3之比固定接觸件5更後側,將5根可動接觸件8沿左右方向並排。可動接觸件8,是由金屬板經由衝壓及彎曲加工而形成的細窄的端子(板彈簧)所構成,基部(後部)是固定在接觸件收容槽7的後部。可動接觸件8,在從基部往上延伸後,進一步往後延伸,而從絕緣體3的後端部往後方突出,突出部是形成外部連接端子9。可動接觸件8,是從基部往斜前上方延伸,在此處形成可上下撓曲變形的彈簧部10。可動接觸件8,在彈簧部10的前端部彎曲形成有:上面凸、下面凹之呈朝上的山形且能上下移位的接觸部(可動接觸件)11,接觸部11是從接觸件收容槽7的前端部突出於絕緣體3的上表面。
藉由將連接器插頭1插入連接器插座,和接觸件數目增加前的USB端子同樣的,連接器插頭1的屏蔽殼2會嵌合於連接器插座的屏蔽殼的內側,連接器插座的絕緣體會插入連接器插頭1的空間4,連接器插頭1的絕緣體3會重疊於連接器插座的絕緣體的下側。這時,設置於連接器插頭1的4根固定接觸件5會將設置於連接器插座的4根可動接觸件的接觸部往上推而接觸後,在連接器插頭1所增加的5根可動接觸件8的接觸部11會被在連接器插座所增加的5根固定接觸件往下推(被推入接觸件收容槽7)而接觸,藉此進行電氣連接。
在連接器插頭1的可動接觸件8當中,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內側的3條接觸件收容槽7及可動接觸件8,是配置在4根固定接觸件5彼此間的後側,和任一個固定接觸件5都不是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然而,外側(左右兩側)的2條接觸件收容槽7及可動接觸件8,基於絕緣體3的橫寬的關係,是配置在外側(左右兩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5的後側,而和外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5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
連接器插頭1,是在絕緣體3上將複數個(本實施形態為4根)固定接觸件5並排,並在絕緣體3之比固定接觸件5更後側將複數個(本實施形態為5條)接觸件收容槽7並排,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8是以前端部位在前側的方式逐一裝設在各接觸件收容槽7,在絕緣體3之比固定接觸件5更後側,將複數個(本實施形態為5根)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8以前端部位在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固定接觸件5及接觸件收容槽7及可動接觸件8是包括:不是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之至少一個固定接觸件5a(本實施形態為內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5)和至少一個接觸件收容槽7a及可動接觸件8a(本實施形態為內側的3條接觸件收容槽7及可動接觸件8)、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之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5b(本實施形態為外側的2根固定接觸件5)和至少一個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本實施形態為外側的2條接觸件收容槽7及可動接觸件8)。
在以下的說明,相對於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的特定固定接觸件5b和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將不是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的固定接觸件5a和接觸件收容槽7a及可動接觸件8a分別稱為「通常固定接觸件5a」、「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通常可動接觸件8a」;將通常固定接觸件5a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總稱為「固定接觸件5」,同樣的將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和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總稱為「接觸件收容槽7」,又將通常可動接觸件8a和特定可動接觸件8b總稱為「可動接觸件8」。
另外,所有的可動接觸件5的前端部都卡止於絕緣體3,接著參照第4圖至第8圖來說明該卡止構造。
第4(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固定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4(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固定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5(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5(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6(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固定接觸件的外觀之立體圖,第6(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固定接觸件的外觀之立體圖;第7(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立體圖,第7(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前視圖,第7(c)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立體圖,第7(d)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前視圖;第8(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卡止構造的俯視圖,第8(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卡止構造的俯視圖。
首先,參照第4(a)圖、第5(a)圖、第6(a)圖、第7(a)、(b)圖及第8(a)圖來說明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卡止構造。
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及通常可動接觸件8a,如上所述,是配置在固定接觸件5彼此間的後側,即使讓通常可動接觸件8a在接觸部11的前方,不是相對於接觸部11朝左右任一方偏移而是往前延伸,也不會和任一個固定接觸件5發生干涉,因此如第5(a)圖及第8(a)圖所示,關於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是將位於其前端的槽壁面下部,在與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接觸部11的中心線CL1大致同軸上更往前掘進,而在固定接觸件5的後端部彼此間,設置配置在固定接觸件5下側之有頂的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
如第5(a)圖、第7(a)、(b)圖及第8(a)圖所示,關於通常可動接觸件8a,在其接觸部11的前方進一步呈截面L字形延伸,在接觸部11的前方,不是相對於接觸部11朝左右任一方偏移,而是在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中向下延伸至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的後側而設置連設部13a,經由連設部13a,不是相對於接觸部11朝左右任一方偏移,而是在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中沿著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的頂面往前延伸,以設置從下側與接觸件卡止部14a(藉由該頂面而設置在絕緣體3)相對向的前端部15a。
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前端部15a,是在與中心線CL1大致同軸上,和任一個固定接觸件5都不會發生干涉,而在連接器插頭1尚未插入時,在藉由彈簧部10的彈性而使通常可動接觸件8a返回自由位置之前,是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14a,而對通常可動接觸件8a施加預負荷。
如第5(a)圖所示,在連接器插頭1插入時,當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接觸部11被推入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時,為了使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前端部15a不致干涉絕緣體3,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及其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是在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前端部15a的下面貫穿絕緣體3的下表面。
通常固定接觸件5a,是配置在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及通常可動接觸件8a彼此間的前側;通常固定接觸件5a的後端部,是配置在通常可動接觸件8a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由通常接觸件收容槽7a的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藉由該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a的頂面而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14a、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前端部15a所構成)彼此間,通常固定接觸件5a,即使不是相對於通常固定接觸件5a而往左右任一方偏移,而是從後端部在絕緣體3中往下延伸,也不會和任一個通常可動接觸件8a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發生干涉,因此如第4(a)圖、第6(a)圖、第8(a)圖所示,在通常固定接觸件5a,不是相對於通常固定接觸件5a而往左右任一方偏移,亦即以通常固定接觸件5a的中心線CL2為中心而從後端部設置在絕緣體3中往下延伸的彎曲部16a。
接著,參照第4(b)圖、第5(b)圖、第6(b)圖、第7(c)、(d)圖及第8(b)圖來說明特定可動接觸件8a的卡止構造。
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如上所述,是配置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側,具體而言,關於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左右位置,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比接觸部11的中心線CL3外側的半部,是比特定固定接觸件5b設置在更外側,而內側的半部,是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重疊,若不是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而是在與中心線CL3大致同軸線上往前延伸,比中心線CL3內側的半部會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發生干涉,因此如第5(b)圖及第8(b)圖所示,關於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將位於其前端的槽壁面下部,在比中心線CL3外側的半部(左端的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為左側半部,右端的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為右側半部),亦即在往中心線CL3外側偏移的位置,進一步往前掘進,而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端部外側,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下側設置有頂的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
如第5(b)圖、第7(c)、(d)圖及第8(b)圖所示,關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在其接觸部11的前方進一步呈截面L字形延伸,在接觸部11的前方,在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中往斜下方(左端的特定可動接觸件8b為左斜下方,右端的特定可動接觸件8b為右斜下方)延伸至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的後側而設置連設部13b,經由連設部13b,在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中沿著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的頂面往前延伸,以設置從下側與接觸件卡止部14b(藉由該頂面而設置在絕緣體3)相對向的前端部15b。
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是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而在往中心線CL3外側偏移的位置,不會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發生干涉,而在連接器插頭1尚未插入時,在藉由彈簧部10的彈性而使特定可動接觸件8b返回自由位置之前,是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14b,而對特定可動接觸件8b施加預負荷。
如第5(b)圖所示,在連接器插頭1插入時,當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被推入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時,為了避免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和絕緣體3發生干涉,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其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是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的下側貫穿絕緣體3的下表面。
特定固定接觸件5b,是配置在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側,具體而言,關於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左右位置,特定固定接觸件5b之比中心線CL4內側的半部,是比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更往內側偏移,而在外側的半部,則是和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重疊,而且,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端部外側,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由特定接觸件收容槽7b的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藉由該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12b的頂面而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14b、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所構成)設置成很接近;特定固定接觸件5b,若不是往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內側偏移,亦即是以中心線CL4為中心而從後端部在絕緣體3中往下延伸,會和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發生干涉,因此如第4(b)圖、第6(b)圖及第8(b)圖所示,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以越往下側離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越遠的方式,從後端部設置在絕緣體3中往斜下方(在左端的特定固定接觸件5b為右斜下方,在右端的特定固定接觸件5b為左斜下方)延伸的彎曲部16b。亦即,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連設部13b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彎曲部16b,是內外(左右)相反地往斜下方延伸。
在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端部,將位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側之角部斜向切除而設置去角部17,在去角部17的去角區域,讓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的一部分咬入。
基於以上的構造,通常可動接觸件8a的前端部15a及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亦即所有的可動接觸件8的比接觸部11更前方的前端部,和任一個固定接觸件5都不會發生干涉,在連接器插頭1尚未插入時,在藉由彈簧部10的彈性而使可動接觸件8返回自由位置之前,是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14a、14b,以對可動接觸件8施加預負荷。
基於以上說明可知,連接器插頭1,是在絕緣體3將複數個固定接觸件5並排著,且在比該固定接觸件5更後側將複數個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8以前端側配置於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前述固定接觸件5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5b和前述可動接觸件8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可動接觸件8b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該特定可動接觸件8b在接觸部11的前方,在對應於該接觸部11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設置前端部15b,因此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能以不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間發生干涉的方式卡止於絕緣體3,而能將所有的可動接觸件5的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3。因此,可動接觸件5初期狀態的接觸部11的高度穩定,可獲得穩定的接觸壓。另外,由於能對可動接觸件5施加預負荷,相較於無法將前端部卡止於絕緣體的可動接觸件,可降低初期狀態的接觸部11高度,而使可動接觸件8不容易發生挫曲。
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經由該特定可動接觸件8b之從接觸部11往左右任一方的斜下方延伸的連設部13b,在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下側且相對於該特定固定接觸件5b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在該特定可動接觸件8b返回自由位置之前是卡止於前述絕緣體3上的接觸件卡止部14b,因此能適當地避免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和特定固定接觸件5b之間發生干涉,而能以穩定的狀態卡止於絕緣體3。
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端部,是朝與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連設部13b左右相反的斜下方延伸,因此可適當地避免和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發生干涉,而不致妨礙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對絕緣體3進行卡止。
在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5b,設置至少一個去角部17,該去角部17的去角區域是位在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側,因此可減低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相對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之位置偏移量,而能增加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對絕緣體3的卡止面積。
而且,藉由將前述固定接觸件5設置4根並將前述可動接觸件8設置5根來構成USB連接器,亦即接觸件數目增加的USB連接器之連接器插頭1,因此可謀求USB連接器的接觸件位置的穩定化,並實現USB連接的傳送速度的高速化。
第9圖至第12圖係顯示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形狀的變形例。第9(a)、(b)圖所示的第1變形例,是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方,依朝下方、朝橫方向的順序設置前視呈L字形延伸的連設部13c,藉由該連設部13c的經由朝下延伸的部分而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前端部),在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且往中心線CL3外側偏移的位置形成: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之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c。
第10(a)、(b)圖所示的第2變形例,是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方,依朝下方、朝橫方向的順序設置前視呈L字形延伸的連設部13d,且將連設部13d之朝下延伸的部分從中途彎曲成圓弧狀而在接觸部11的下側往後延伸,藉由該連設部13d的經由往後延伸的部分而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前端部),在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且往中心線CL3的外側偏移的位置形成: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之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d。
第11(a)、(b)圖所示的第3變形例,是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方,依朝下方、朝橫方向的順序設置前視呈L字形延伸的連設部13e,並將連設部13e之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垂直彎折而往前延伸,藉由該連設部13e的經由朝下延伸的部分而往前延伸的部分(前端部),在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且往中心線CL3外側偏移的位置形成: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之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e。
第12(a)、(b)圖所示的第4變形例,是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接觸部11的前方,依朝下方、朝橫方向的順序設置前視呈曲柄狀延伸的連設部13f,並將連設部13f之經由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而往下延伸的部分垂直彎折而往前延伸,藉由該連設部13f的經由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而往前延伸的部分(前端部),在往接觸部11的外側偏移且往中心線CL3外側偏移的位置形成:從下側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之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f。
關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形狀,第9至第12圖所示的第1至第4變形例,連設部13c、13d、13e、13f是從接觸部11往下延伸,相對於此,第7(c)、(d)圖所示的本例,連設部13b是從接觸部11往左右任一方而往斜下方延伸,因此當特定固定接觸件5b的後端部是經由彎曲部16b(與連設部13b左右方向相反而往斜下方延伸)而往後延伸以形成外部連接端子6的情況,彎曲部16b的傾斜角度(相對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對絕緣體3的卡止部之離隙角),能比第9至第12圖所示的第1至第4變形例的連設部13c、13d、13e、13f更小,而更容易避免和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發生干涉。
第9圖及第11圖所示的第1及第3變形例,是利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單薄的側端面來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相對於此,第7(c)、(d)圖所示的本例,是利用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主面來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因此不會在合成樹脂等的絕緣材料製的絕緣體3上所設置的接觸件卡合部造成凹痕、或該凹痕所導致的鉤住(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動作不良),而能使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穩定地卡止於設置在絕緣體3的接觸件卡止部。
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的第2及第3變形例,在進行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前端部15b的成形時必須實施複數次的彎曲步驟,相對於此,第7(c)、(d)圖所示的本例,經由步驟數目比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的第2及第3變形例更少的彎曲步驟即可完成,因此可動接觸件8的生產性優異。
關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衝壓形狀,第9至第12圖所示的第1至第4變形例,是在連設部13c、13d、13e、13f具有相對於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的部分,相對於此,第7(c)、(d)圖所示的本例,連設部13b及前端部15b是大致沿特定可動接觸件8b的延伸方向延伸,並不具備相對於延伸方向垂直延伸的部分,比起第9至第12圖所示的第1至第4變形例,可動接觸件8的取得良率變高。
以上,本實施形態,是使用將習知4根接觸件增加5根接觸件而具有9根接觸件數目的USB連接器的連接器插頭1來說明的連接器之一較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能以各種變形來實施。
1...連接器插頭(USB連接器)
3...絕緣體
5...固定接觸件
5b...特定固定接觸件
8...可動接觸件
8b...特定可動接觸件
11...接觸部
13b...連設部
14b...接觸件卡止部
15b...前端部
16b...彎曲部
17...去角部
CL1~CL4...中心線
第1圖係顯示接觸件數目增加後的USB連接器的連接器插頭的接觸件配置(本發明的課題)。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接觸件數目增加後的USB連接器的連接器插頭)的前視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接觸件配置的俯視圖。
第4(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固定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4(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固定接觸件部的截面圖。
第5(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部的截面圖,第5(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部的截面圖。
第6(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固定接觸件的外觀之立體圖,第6(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固定接觸件的外觀之立體圖。
第7(a)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立體圖,第7(b)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前視圖,第7(c)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立體圖,第7(d)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前視圖。
第8(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通常可動接觸件的卡止構造的俯視圖,第8(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卡止構造的俯視圖。
第9(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1變形例之立體圖,第9(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1變形例之前視圖。
第10(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2變形例之立體圖,第10(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2變形例之前視圖。
第11(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3變形例之立體圖,第11(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3變形例之前視圖。
第12(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4變形例之立體圖,第12(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形狀的第4變形例之前視圖。
5a...通常固定接觸件
5b...特定固定接觸件
7a...通常接觸件收容槽
7b...特定接觸件收容槽
8a...通常可動接觸件
8b...特定可動接觸件
10...彈簧部
11...接觸部
12a、12b...接觸件前端部收容槽
13a、13b...連設部
14a、14b...接觸件卡止部
15a、15b...前端部
16a、16b...彎曲部
CL1~CL4...中心線
Claims (5)
- 一種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是在絕緣體上將複數個固定接觸件並排,且在比該固定接觸件更後側將複數個懸臂樑狀的可動接觸件以前端側位於前側的方式並排著,前述固定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固定接觸件和前述可動接觸件當中至少一個特定可動接觸件以前後接近的狀態排列成大致一列,該特定可動接觸件在比接觸部更前方,設置相對於該接觸部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前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前端部,是經由該特定可動接觸件的從接觸部往左右任一方的斜下方延伸之連設部,在比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更下側且相對於該特定固定接觸件往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在該特定可動接觸件返回自由位置之前卡止於設置在前述絕緣體的接觸件卡止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的後端部,是朝與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連設部左右相反的斜下方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在前述特定固定接觸件設置至少一個去角部,該去角部的去角區域是位於前述特定可動接觸件的接觸部的前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將前述固定接觸件設置4根且將前述可動接觸件設置5根來構成USB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87129A JP4977659B2 (ja) | 2008-07-18 | 2008-07-18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06069A TW201006069A (en) | 2010-02-01 |
TWI424639B true TWI424639B (zh) | 2014-01-21 |
Family
ID=4106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13178A TWI424639B (zh) | 2008-07-18 | 2009-04-21 | Connector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67641B2 (zh) |
EP (1) | EP2146398B1 (zh) |
JP (1) | JP4977659B2 (zh) |
KR (1) | KR101215217B1 (zh) |
CN (1) | CN101630784B (zh) |
AT (1) | ATE507597T1 (zh) |
DE (1) | DE602009001151D1 (zh) |
DK (1) | DK2146398T3 (zh) |
ES (1) | ES2364738T3 (zh) |
TW (1) | TWI4246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77659B2 (ja) * | 2008-07-18 | 2012-07-18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647675B2 (ja) * | 2008-07-22 | 2011-03-09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2025053B (zh) * | 2009-09-15 | 2014-06-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TWM398226U (en) * | 2010-08-24 | 2011-02-11 | Power Quotient Int Co Ltd | USB connector |
KR20120101909A (ko) * | 2011-03-07 | 2012-09-17 |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 휴대 단말기용 접속 플러그 |
CN202121180U (zh) * | 2011-04-29 | 2012-01-1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US8545276B2 (en) * | 2011-11-03 | 2013-10-01 | Fereidoun A. Farahani | Multi-pin breakaway connector with fixed and retractable pins |
TWI455420B (zh) * | 2012-01-10 | 2014-10-01 | Taiwin Electronics Co Ltd | 電連接器插座及其偵測方法 |
JP5943823B2 (ja) | 2012-12-06 | 2016-07-0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0404140B (zh) | 2013-01-29 | 2022-09-30 |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 电子模块和药物输送装置 |
CN203242790U (zh) * | 2013-03-19 | 2013-10-1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US10460151B2 (en) * | 2013-09-17 | 2019-10-29 | Cloudspotter Technologies, Inc. | Private photo sharing system, method and network |
CN204205097U (zh) * | 2014-11-11 | 2015-03-11 |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 Usb插头 |
JP6585475B2 (ja) * | 2015-11-16 | 2019-10-02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チェックアウト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36609U (en) * | 2008-03-11 | 2008-07-11 | Taiwin Electronics Co Ltd | 2-in-1 electric connector socket capable of actuating power-on of computer |
TWM354253U (en) * | 2007-11-16 | 2009-04-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75765A (en) * | 1964-01-10 | 1966-09-27 | Amp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ng and switch device |
US3474380A (en) * | 1968-02-19 | 1969-10-21 | Edwin A Miller | Electrical connectors |
JP3233843B2 (ja) * | 1995-11-09 | 2001-12-0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コンタクト |
US6086401A (en) * | 1997-10-27 | 2000-07-1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Terminal having low insertion force |
JP2000223215A (ja) * | 1999-01-27 | 2000-08-11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小型コネクタ |
JP2001006785A (ja) * | 1999-06-23 | 2001-01-12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活線挿抜用端子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JP4841756B2 (ja) * | 2001-06-08 | 2011-12-21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コンタクトとこれを装着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
JP4157760B2 (ja) * | 2002-12-13 | 2008-10-01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ー用コネクタ |
TWI282645B (en) * | 2004-04-16 | 2007-06-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tact |
TWM310488U (en) * | 2006-08-08 | 2007-04-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M311087U (en) * | 2006-11-03 | 2007-05-01 | Tai Twun Entpr Co Ltd | Card-reading machine used for memory card |
US7578675B2 (en) * | 2007-12-12 | 2009-08-25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tact used in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3150384U (ja) * | 2008-04-09 | 2009-05-07 | 鴻海精密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977659B2 (ja) * | 2008-07-18 | 2012-07-18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647675B2 (ja) * | 2008-07-22 | 2011-03-09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08
- 2008-07-18 JP JP2008187129A patent/JP4977659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4-21 TW TW098113178A patent/TWI424639B/zh active
- 2009-07-16 KR KR1020090064780A patent/KR10121521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7-17 CN CN2009101399554A patent/CN101630784B/zh active Active
- 2009-07-17 US US12/458,612 patent/US7967641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7-20 AT AT09165875T patent/ATE507597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7-20 EP EP09165875A patent/EP2146398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7-20 DK DK09165875.7T patent/DK2146398T3/da active
- 2009-07-20 ES ES09165875T patent/ES2364738T3/es active Active
- 2009-07-20 DE DE602009001151T patent/DE602009001151D1/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54253U (en) * | 2007-11-16 | 2009-04-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TWM336609U (en) * | 2008-03-11 | 2008-07-11 | Taiwin Electronics Co Ltd | 2-in-1 electric connector socket capable of actuating power-on of comput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0784A (zh) | 2010-01-20 |
US20100015831A1 (en) | 2010-01-21 |
EP2146398A1 (en) | 2010-01-20 |
KR20100009494A (ko) | 2010-01-27 |
ATE507597T1 (de) | 2011-05-15 |
EP2146398B1 (en) | 2011-04-27 |
TW201006069A (en) | 2010-02-01 |
DE602009001151D1 (de) | 2011-06-09 |
ES2364738T3 (es) | 2011-09-13 |
DK2146398T3 (da) | 2011-08-15 |
JP4977659B2 (ja) | 2012-07-18 |
KR101215217B1 (ko) | 2012-12-24 |
JP2010027374A (ja) | 2010-02-04 |
US7967641B2 (en) | 2011-06-28 |
CN101630784B (zh) | 2013-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24639B (zh) | Connector | |
US727339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 |
JP5498883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10236628B2 (en) | Connector | |
CN101154773B (zh) | 连接器 | |
US20160315418A1 (en) | Connector with bi-directional latch | |
US742247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5006610B2 (ja) | コネクタ | |
JP6441777B2 (ja) | コネクタ | |
US20170085039A1 (en) | Connector | |
KR20060096290A (ko) |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 |
US1083343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ted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 |
KR101680180B1 (ko) | 커넥터 | |
JP4440122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部材用コネクタ | |
JP2019075362A (ja) | コネクタ | |
KR20030044875A (ko) | 결속 부분을 구비한 차폐 외피를 가지는 커넥터 | |
CN113571962B (zh) |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US20090117773A1 (en) | Terminal fitting | |
CN103247900A (zh) | 连接器 | |
JP4671854B2 (ja) | シールド付fpcアダプタ | |
JP2007265911A (ja) | コネクタ | |
US20220263273A1 (en) |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 |
JP2019024023A (ja) | コネクタ | |
US979365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xpanded housing to form mating cavity with offset EMI springs | |
EP1804344A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