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5843B -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5843B
TWI415843B TW097114536A TW97114536A TWI415843B TW I415843 B TWI415843 B TW I415843B TW 097114536 A TW097114536 A TW 097114536A TW 97114536 A TW97114536 A TW 97114536A TW I415843 B TWI415843 B TW I4158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tillation
catalyst
reactor
alkylene
str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4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6455A (en
Inventor
Timothy Michael Nisbet
Garo Garbis Vaporciyan
Original Assignee
Shell Int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ll Int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Shell Int Research
Publication of TW200916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6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5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58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17/34Oxygen atoms
    • C07D317/36Alkylene carbonates; Substituted alkylene 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34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55Phosphorus 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67Phosphines or phosphonium compounds, i.e. phosphorus bonded to at least one carbon atom, including e.g. sp2-hybridised phosphorus compounds such as phosphabenzene, the other atoms bonded to phosphorus being either carbon or hydrogen
    • B01J31/0268Phosphonium compounds, i.e. phosphine with an additional hydrogen or carbon atom bonded to phosphorous so as to result in a formal positive charge on phosphoro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Description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吾人已知產生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WO-A 2005/003113揭示一種其中使二氧化碳與環氧烷在適宜碳酸化觸媒存在下接觸之方法。所揭示之觸媒係四烷基鏻化合物。此說明書揭示所用觸媒可再循環。此說明書進一步揭示,若將觸媒再循環至存於醇(尤其存於單丙二醇(1,2-丙二醇))中之碳酸伸烷酯製備品中,則該觸媒性能非常穩定。美國專利第US-A 4,434,105號亦揭示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其揭示了多種觸媒。該文件亦闡述在反應完成後觸媒可重複使用。
在連續製程中,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的反應產物須經受加工處理。該加工處理通常包括一或多個蒸餾步驟以將1,2-碳酸伸烷酯與觸媒及其他組份分開。WO 00/20407揭示該加工處理。按照WO 00/20407之第一實施例,對粗碳酸化反應器流出物實施如下處理:(a) 使蒸發器20(其可為刮膜式蒸發器或降膜塔)中之粗反應器流出物經受低溫蒸發以形成含有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發器塔頂餾出物及含有觸媒之蒸發器底部物流,並將該蒸發器底部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b) 移除存於該第一蒸發器塔頂餾出物中之輕組份以形成第二蒸發器塔頂餾出物,並將該等輕組份再循環至反應器 中;(c) 在蒸餾塔30中對該第二蒸發器塔頂餾出物實施蒸餾以形成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d) 在蒸餾塔40中對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碳酸伸烷酯之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及第二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該第二蒸餾底部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e) 對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第三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碳酸伸烷酯之第三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該第三蒸餾塔頂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及(f) 對該第三蒸餾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純淨碳酸伸烷酯之第四蒸餾塔頂物流及第四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該第四蒸餾底部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
因此,按照WO 00/20407之第一實施例,該加工處理包含由至少四個蒸餾步驟組成之蒸餾序列。在第一蒸餾步驟之前,將碳酸化觸媒及碳酸伸烷酯分別作為底部物流及塔頂物流加以分離。其後,將碳酸伸烷酯在第一蒸餾步驟中作為底部物流、在第二蒸餾步驟中作為塔頂物流、在第三蒸餾步驟中作為底部物流及最後在第四蒸餾步驟中作為塔頂物流加以分離。因此,WO 00/20407教示作為蒸餾塔頂物流(換言之,作為塔頂產物或蒸餾物,而非蒸餾底部物流)回收經純化之碳酸伸烷酯。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使用碳酸化觸媒自二氧化碳及1,2- 環氧烷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其中以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不含有或基本上不含有雜質且達到該經純化之1,2-碳酸伸烷酯僅需要有限數量之分離步驟之方式對反應器流出物實施處理。
吾人已發現上述目的可藉由包含以下步驟之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達成:(i) 使二氧化碳、1,2-環氧烷及碳酸化觸媒在反應器中接觸以產生含有二氧化碳、輕組份、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粗反應器流出物;(ii) 將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自該粗反應器流出物中分離出來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iii) 對在步驟(ii)中所形成之該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至少部分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再循環至該反應器中;及(iv) 對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二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至少部分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再循環至該反應器中。
按照可連續實施之本發明製程,在將粗反應器流出物中之二氧化碳及輕組份移除後僅須實施兩次蒸餾。如下文實例中所展示,藉由對在第一蒸餾中作為塔頂物流之1,2-碳酸伸烷酯實施蒸餾並移除在第二蒸餾中作為底部物流之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而非對在第二蒸餾中作為塔頂 物流之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實施蒸餾,可使得在該最終產物中不含有或基本上不含有雜質。如上文所論述,在WO 00/20407之第一實施例之蒸餾序列中,在第一蒸餾中1,2-碳酸伸烷酯係作為底部物流被移除,在第二蒸餾中1,2-碳酸伸烷酯係作為塔頂物流自其蒸餾。而且,按照該已知實施例,為使1,2-碳酸伸烷酯基本上純淨需要實施兩次額外蒸餾。
更具體而言,吾人已發現,使用本發明方法反應期間可能作為副產物形成之任何鹵化物化合物(例如溴醇)皆自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中移除且不會妨礙任何隨後製程步驟。而且,吾人已發現,系統之催化行為可藉由將該等鹵化物副產物與觸媒一起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得以改良。
除在最終產物中沒有或基本上沒有雜質外,另外之優點在於在本發明製程中於步驟(ii)中首先將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自步驟(i)中之粗反應器流出物中分離出來。此使得對於本發明製程之下一分離步驟(iii)蒸氣負荷相對較低,其中在該步驟(iii)中對在步驟(ii)中所形成之該底部物流實施蒸餾。因而,於其中實施該步驟(iii)之蒸餾塔之尺寸可大大減小。然而,WO 00/20407之第一實施例之分離單元的蒸氣負荷相對較高,因為碳酸伸烷酯與第一分離步驟中之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處於塔頂。
圖1示意性地顯示本發明製程。本發明製程之每一步驟(i)至(iv)在下文予以更詳細闡述。
在本發明製程之步驟(i)中,使二氧化碳、1,2-環氧烷及碳酸化觸媒在反應器中接觸。如圖1中所示,將該三種組份經由管線11引入至反應器10中。或者,其可經由不同管線供應。例如,可將1,2-環氧烷經由單獨管線供應至反應器10之上部;將二氧化碳經由單獨管線供應至該反應器之中部;且將觸媒經由單獨管線供應至該反應器之下部。
用於本發明之碳酸化觸媒通常為均質觸媒,儘管亦可使用非均質觸媒。吾人已知適宜之特定觸媒係均質含磷觸媒。在該觸媒中磷通常不會以其元素形式存在。該碳酸化觸媒可為鏻化合物。該等觸媒可自(例如)美國專利第US-A 5,153,333號、美國專利第US-A 2,994,705號、美國專利第US-A 4,434,105號、WO-A 99/57108、歐洲專利第EP-A 776,890號及WO-A 2005/003113中獲知。較佳地,該觸媒係式R4PHal之鏻鹵化物,其中Hal意指鹵化物且各R可相同或不同且可選自烷基、烯基、環脂族或芳族基團。較佳地,該碳酸化觸媒包含四烷基鏻溴化物。基團R適宜含有1個至12個碳原子。R為C1-8 烷基時可獲得較好結果。最佳之情形為基團R係選自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及第三丁基。較佳地,鹵化物離子係溴離子或碘離子。最佳之鏻觸媒係四(正丁基)-鏻溴化物。
該觸媒可以固體形式再循環至反應器中,尤其在該觸媒係鏻觸媒時。亦可將觸媒轉化成熔化物並將熔化觸媒再循環至反應器中。然而,由於溶劑存在對觸媒顯示穩定化效應,因此較佳將該觸媒再循環至存在溶劑之反應器中。如 WO-A 2005/051939中所揭示,該溶劑可為含羰基化合物,尤其係醛。更佳地,該溶劑係醇。許多醇可經選擇以增加觸媒(尤其係鏻觸媒)之穩定性。該醇可係單價、二價或多價。該醇可包含經一或多個羥基取代之脂族C1-12 鏈。亦可使用芳族醇或烷基芳族醇,適宜具有6個至12個碳原子。亦可使用其聚伸烷基二醇或單烷基醚。亦可使用混合物。
較佳地,所用醇係選自由C1-6 單烷醇、C2-6 烷二醇、C3-6 烷多醇組成之群,包括丙三醇、苯酚、經C1-6 烷基取代之苯酚、C6-12 環脂族醇及其混合物。非常適宜者係C2-6 烷多醇,尤其1,2-乙二醇、1,2-丙二醇、山梨醇及其混合物。當將碳酸伸烷酯轉化成伸烷基二醇(烷二醇)且伸烷基二醇用作觸媒之溶劑時,使用乙二醇或丙二醇具有其他優點。山梨醇使鏻觸媒具有極佳之穩定性。使用1,2-乙二醇或1,2-丙二醇及山梨醇之組合可能較為有利。
較佳地,1,2-伸烷基二醇用作碳酸化觸媒之溶劑。在該情形下,第一及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含有1,2-伸烷基二醇。
當1,2-伸烷基二醇用作碳酸化觸媒之溶劑時,1,2-伸烷基二醇較佳為單乙二醇及/或單丙二醇。在使用該溶劑之情形下,1,2-環氧烷可為環氧乙烷且1,2-伸烷基二醇可為單乙二醇,或1,2-環氧烷可為環氧丙烷且1,2-伸烷基二醇可為單丙二醇。
較佳地,1,2-碳酸伸烷酯用作碳酸化觸媒之溶劑。更佳地,步驟(iii)中之蒸餾係以如下方式實施:部分1,2-碳酸 伸烷酯含在第一蒸餾底部物流中,隨後使用該1,2-碳酸伸烷酯作為亦含在該物流中之觸媒的溶劑。1,2-碳酸伸烷酯確保所用之觸媒係呈便於運送(例如,再循環)之液體形式。
此外,吾人已發現醇與1,2-碳酸伸烷酯之組合對碳酸化觸媒具有穩定化效應。若使用該醇作為碳酸化觸媒之溶劑時,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適宜含有醇,例如1,2-伸烷基二醇。因此,若使用該醇,則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及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可適宜地組合,使觸媒、醇及碳酸伸烷酯之混合物再循環至反應器中。
為補給任何分解之觸媒,添加補充觸媒為有效的作法。補充觸媒可在本發明製程中觸媒存在之任何地方添加。適宜地,任何補充觸媒係經由直接添加至反應器中或經由添加至擬再循環之觸媒物流中,而進入至該製程中。
反應器中觸媒的合宜用量以莫耳觸媒/莫耳1,2-環氧烷表示。由於副產物的量較低,本發明製程宜在至少0.0001莫耳觸媒/莫耳1,2-環氧烷存在下實施。較佳地,觸媒用量應介於0.0001至0.1莫耳觸媒範圍內,較佳自0.001至0.05,且最佳自0.003至0.03莫耳觸媒/莫耳1,2-環氧烷。
在本發明製程中轉化之1,2-環氧烷適宜為C2-4 環氧烷,較佳係環氧乙烷及/或環氧丙烷或該等C2-4 環氧烷之混合物。
二氧化碳與1,2-環氧烷之反應係可逆反應。此意指所形成之1,2-碳酸伸烷酯可轉化回二氧化碳及1,2-環氧烷。二 氧化碳與1,2-環氧烷之莫耳比可低至0.5:1,更適宜為0.75:1。鑒於該反應之可逆性,較佳確保二氧化碳至少略微過量,例如1.0:1至10:1,更佳為1.01:1至2:1,最佳為1.01:1至1.2:1。確定二氧化碳過量之適宜方式係在提高之二氧化碳壓力並藉由定量給料二氧化碳保持該壓力恆定下實施該反應。總壓力範圍適宜介於5至200巴之間;二氧化碳分壓較佳介於5至70巴範圍內,更佳自7至50巴,且最佳自10至30巴。
除提供二氧化碳之期望剩餘外,在上文所提及之增大之壓力下作業亦容許基本上呈液相實施該反應,因為諸如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等1,2-環氧烷在該等製程條件下主要保持為液體。
反應溫度可自寬範圍內選擇。適宜地,該溫度係選自30至300℃。溫度相對較高之優點係反應速率增加。然而,若反應溫度太高,則可能發生副反應,即1,2-碳酸伸烷酯降解成二氧化碳及丙醛或丙酮,1,2-環氧烷與任何1,2-烷二醇(若存在)之不期望反應,或可加速觸媒之不期望分解。因此,該溫度適宜選自100至220℃。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視需要修改其他反應條件。無需過度工作量即可選擇1,2-環氧烷及二氧化碳在反應器中之停留時間。停留時間通常可在5分鐘與24小時之間、較佳在10分鐘與10小時之間變化。1,2-環氧烷適宜轉化至少95%,更佳至少98%。停留時間可端視溫度及壓力而修改。觸媒濃度亦可在寬範圍內變化。適宜濃度包括基於總 反應混合物之1重量%至25重量%。基於總反應混合物之觸媒濃度介於2重量%至8重量%之間可獲得較好結果。
對於1,2-碳酸伸烷酯與醇之相對量,後者僅用作觸媒之溶劑,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寬範圍內改變該比值。使用1至100、尤其2至50、更佳5至25之1,2-碳酸伸烷酯與醇之重量比已獲得極好之結果。鑒於1,2-環氧烷與醇在反應器中可能發生不期望反應,醇的量適宜保持在相對較低之層面上,例如基於反應器中1,2-環氧烷、二氧化碳、1,2-碳酸伸烷酯及醇之重量介於1重量%至25重量%之間。醇的量較佳在5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
當將觸媒作為溶液之一部分再循環至步驟(i)中時,若擬再循環至步驟(i)中之該混合物中之觸媒含量相對較高則較為有利。此將意味著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之產率較高,而再循環之成本保持在最小值。因此,基於總混合物,觸媒與1,2-碳酸伸烷酯之混合物中之觸媒的量較佳在1重量%至90重量%範圍內,更佳為5重量%至75重量%。由於吾人已發現當1,2-碳酸伸烷酯與觸媒之重量比低於1時觸媒之穩定性略微降低,因此觸媒的量最佳為10重量%至40重量%,剩餘物包含1,2-碳酸伸烷酯及(視情況)醇。
在本發明製程之步驟(i)中,可使用僅一個反應器。然而,在兩個或更多個反應器中實施步驟(i)之反應亦係可行的。在該等情形下,藉由移除或添加反應器中之二氧化碳使反應器中之過量二氧化碳達到最佳量較為有利。反應器適宜在塞式流條件下實施。具有反向混合反應器,例如連 續攪拌槽反應器(CSTR),繼之塞式流反應器甚至更佳。該組合係自(例如)美國專利第US-A 4,314,945號獲知。
用於本發明製程之二氧化碳可為純淨二氧化碳或含有其他化合物之二氧化碳。尤其適用於本發明之二氧化碳係在本發明製程之任何隨後步驟中分離出來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純化之程度端視存在於二氧化碳中之雜質之性質及量而定。少量水可存在於供應至碳酸化反應器中之二氧化碳中。例如,水與1,2-環氧烷可反應生成1,2-伸烷基二醇。若1,2-伸烷基二醇用作觸媒之溶劑,則以此方式生成之1,2-伸烷基二醇可容易地藉由(例如)排放或與1,2-碳酸伸烷酯產物一起自系統中移除,以維持1,2-伸烷基二醇之期望含量。
在本發明製程之步驟(ii)中,將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自粗反應器流出物中分離出來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如圖1中所示,該粗反應器流出物經由管線12離開反應器10並隨後引入至分離器20中。在分離器20中,分離出二氧化碳及輕組份。將在步驟(ii)中所形成之底部物流經由管線21供應至蒸餾塔30中。較佳地,將至少部分所分離出之輕組份及/或二氧化碳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圖1中未顯示)。分離器20可由多個(例如兩個)氣-液分離器組成。
按照本發明之闡述,輕組份係除二氧化碳之外的具有較1,2-伸烷基二醇及1,2-碳酸伸烷酯沸點為低、更尤其185℃或更低、且最尤其180℃或更低之沸點的化合物。來自碳 酸化反應器之粗流出物中之該等輕組份的實例可為未反應之1,2-環氧烷及在碳酸化反應期間形成之諸如丙酮、丙醛、烯丙醇及乙醛等任何輕雜質。
此外,按照本發明之闡述,塔頂物流來自諸如蒸餾塔等分離裝置之塔頂或上部。同樣,底部物流來自諸如蒸餾塔等分離裝置之底部或下部。當蒸餾塔用作分離裝置時,此意味著塔頂物流可自最高塔盤或位於最高塔盤下面之塔盤排出,且底部物流可自最低塔盤或位於最低塔盤上面之塔盤排出。
在本發明製程之步驟(iii)中,對在步驟(ii)中所形成之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及第一蒸餾底部物流。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含有1,2-碳酸伸烷酯。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含有觸媒。將至少部分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若本發明製程係連續作業,則可視情況自步驟(iii)至步驟(i)之再循環物流中實施抽取。或者,不自該再循環物流實施抽取且該物流全部經再循環。
如圖1中所示,在蒸餾塔30中,對來自分離器20之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其經由管線31供應至蒸餾塔40中。此外,形成含有觸媒及可能一些1,2-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其至少部分經由管線32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可能地,補充觸媒可添加至管線32中或該製程之任何其他適宜地方中。
在醇用作觸媒之溶劑且該醇具有較1,2-碳酸伸烷酯為低 之沸點之情形下,與當所用醇為1,2-丙二醇且1,2-碳酸伸烷酯為碳酸伸丙酯或當所用醇為1,2-乙二醇且1,2-碳酸伸烷酯為碳酸伸乙酯之情形一樣,除1,2-碳酸伸烷酯外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亦含有該醇。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亦可含有在蒸餾塔中(例如在該蒸餾塔之再沸器附近)於蒸餾期間形成之一些輕組份。
對於在步驟(iii)中可能實施以將觸媒及可能之一些1,2-碳酸伸烷酯自1,2-碳酸伸烷酯、用作觸媒之溶劑之任何醇及任何輕組份中分離出來的蒸餾方式,熟習此項技術者無需過度工作量即可改變溫度及塔盤之數量。
在本發明製程之步驟(iv)中,對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及第二蒸餾底部物流。該第二蒸餾底部物流含有1,2-碳酸伸烷酯,即經純化之最終產物。將至少部分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再循環至反應器中。若本發明製程係連續作業,則可視情況自步驟(iv)至步驟(i)之再循環物流實施抽取。或者,不從該再循環物流實施抽取且該物流全部經再循環。
如圖1中所示,在蒸餾塔40中,由來自蒸餾塔30之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塔頂物流蒸餾,形成含有最終1,2-碳酸伸烷酯產物之第二蒸餾底部物流,其經由管線41移除。此外,亦形成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其至少部分經由管線42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
若使用沸點低於1,2-碳酸伸烷酯之醇作為觸媒之溶劑時,應實施步驟(iv)中之蒸餾,使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含有 該醇且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不含有或基本上不含有醇。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亦可含有於步驟(iii)及/或步驟(iv)之蒸餾期間,在蒸餾塔中(例如該蒸餾塔之再沸器附近)形成之一些輕組份。可能地可以添加補充醇至管線42中或該製程之任何其他適宜地方中。可將來自蒸餾塔40之再循環物流直接送至反應器中或可將其與含有來自蒸餾塔30之觸媒及可能一些1,2-碳酸伸烷酯之再循環物流於單獨容器中混合後進入反應器中(圖1中未顯示)。較佳地,將至少部分第一蒸餾底部物流與至少部分第二蒸餾塔頂物流混合之後再循環至步驟(i)中。
對於在步驟(iv)中可能實施以將1,2-碳酸伸烷酯與用作觸媒之溶劑之任何醇及任何輕組份分開之蒸餾方式,熟習此項技術者無需過度工作量即可改變溫度及塔盤之數量。
在本發明製程中生成之1,2-碳酸伸烷酯可適宜地用於產生1,2-烷二醇及碳酸二烷酯。因此,本發明製程較佳包含以下額外步驟:(v) 使至少部分在步驟(iv)中所形成之第二蒸餾底部物流與烷醇接觸以獲得含有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烷酯之反應混合物;及(vi) 回收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烷酯。
上文轉酯化步驟(v)中所用之烷醇適宜為C1-4 醇。較佳地,烷醇係甲醇、乙醇或異丙醇。該步驟(v)可在非均質轉酯化觸媒存在下實施。
轉酯化反應本身已為吾人所習知。在該上下文中,可參 閱美國專利第US-A 4,691,041號,其揭示藉由轉酯化反應經由非均質觸媒系統(尤其係具有三級胺、四級銨、磺酸及羧酸官能團之離子交換樹脂、滲透至矽石及銨交換沸石中之鹼金屬及鹼土金屬矽酸鹽)製造乙二醇及碳酸二甲酯之方法。美國專利第US-A 5,359,118號及美國專利第US-A 5,231,212號揭示經由多種觸媒製備碳酸二烷酯之連續製程,該等觸媒包括鹼金屬化合物(具體而言為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醇化物,例如氫氧化鈉或甲醇鈉)、鉈化合物、諸如三烷基胺等含氮鹼、膦、銻化氫、砷化物(arsenine)、硫或硒化合物及錫、鈦或鋯鹽。根據WO-A 2005/003113,碳酸伸烷酯與烷醇之反應係經由非均質觸媒(例如氧化鋁)實施。
本發明將藉助以下實例進一步闡明。
比較實例
圖2示意性地顯示在該比較實例中所實施之製程。在該圖2中所示之反應器10中,使二氧化碳、1,2-環氧烷及碳酸化觸媒接觸。將其經由管線11引入至反應器10中。將粗反應器流出物經由管線12自反應器10送至分離器20中。在分離器20中,將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自粗反應器流出物中分離出來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其經由管線21供應至第一蒸餾塔50中。將分離出之輕組份及二氧化碳部分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圖2中未顯示)。
該圖2中示意性顯示之製程與圖1中之不同,以以下兩個態樣顯示本發明製程。
首先,在圖2中之第一蒸餾塔50中,對來自分離器20之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其經由管線51供應至蒸餾塔60中。此外,形成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其全部經由管線52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
其次,在圖2中之蒸餾塔60中,對來自蒸餾塔50之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實施蒸餾以形成含有最終之1,2-碳酸伸烷酯產物之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其經由管線61移除。此外,形成第二蒸餾底部物流,其全部經由管線62再循環至反應器10中。
所用之1,2-環氧烷係環氧丙烷,其藉由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碳酸伸丙酯。所用之碳酸化觸媒係溶解於含有碳酸伸丙酯、20重量%之該觸媒及20重量%之單丙二醇之溶液中之均質觸媒,即四(正丁基)鏻溴化物。至反應器10之供應速率係114 g/h環氧丙烷、60標準公升/h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對環氧丙烷呈莫耳過量)及57 g/h觸媒溶液。碳酸化反應器內之壓力及溫度分別為20巴表壓及150℃。該反應器係具有1公升體積之機械攪拌高壓釜。
將粗反應器流出物中之輕組份及二氧化碳在串聯之兩個氣-液分離器中移除(未顯示於圖2中)。第一個在24巴表壓及60℃下作業且第二個在4巴表壓及60℃下作業。將來自第一分離器之輕組份及二氧化碳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將來自第二分離器之輕組份及二氧化碳排放至焚化爐集管。
將來自第二氣-液分離器之含有碳酸伸丙酯、單丙二醇及觸媒之粗底部物流供應至串聯之兩個蒸餾塔之第一個中。第一蒸餾塔係由17個塔盤組成之玻璃Oldershaw蒸餾塔,其進料口位於底部再沸器之上10個塔盤處。第一蒸餾塔底部之溫度為140℃且塔頂壓力為0.030巴絕對壓力。回流比總計為R/D=1.6(即回流與塔頂產物流之比)。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含有單丙二醇且將其經由觸媒再循環容器(圖2中未顯示)全部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另外,由於在該溫度及壓力下碳酸伸丙酯與單丙二醇形成共沸物,因此第一蒸餾塔頂物流亦含有一些碳酸伸丙酯(約15重量%)。雖然該全部製程係連續作業,但無需自該再循環物流實施抽取。將含有碳酸伸丙酯及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供應至第二蒸餾塔中。
第二蒸餾塔係由5個塔盤組成之玻璃Oldershaw蒸餾塔,其進料口下無塔盤。第一蒸餾塔底部之溫度為135℃且塔頂壓力為0.030巴絕對壓力。回流比總計為R/D=0.3(即回流與塔頂產物流之比)。第二蒸餾底部物流含有溶解於碳酸伸丙酯中之觸媒,底部產物中之觸媒濃度係約25重量%,且全部經由上文提及之觸媒再循環容器(其在該觸媒再循環容器中與來自第一蒸餾塔之再循環物流混合)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雖然該全部製程係連續作業,但無需自該再循環物流實施抽取。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含有最終之碳酸伸丙酯產物。
實例
圖1示意性地顯示按照本發明在該實例中所實施之製程。除第一蒸餾塔與比較實例中所用之第二蒸餾塔相同且第二蒸餾塔與比較實例中所用之第一蒸餾塔相同外,所實施之製程與比較實例中所實施之製程相同。
另一不同之處在於在該實例中,將含有溶解於碳酸伸丙酯中之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及含有單丙二醇(及一些碳酸伸丙酯)之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全部經由上文提及之觸媒再循環容器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
再一不同之處在於在該實例中,於第二蒸餾塔中對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單丙二醇)之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實施蒸餾。另外,在該實例中,最終之碳酸伸丙酯產物作為底部物流離開第二蒸餾塔,而在比較實例中其作為塔頂物流離開第二蒸餾塔。
實例與比較實例間之比較
下表提及一些雜質及其量,該等雜質可見於取自實例及比較實例之最終1,2-碳酸伸烷酯產物之樣品中。
上表顯示,本發明可顯著降低最終碳酸伸丙酯產物中之一些雜質(更尤其而言環氧丙烷)的量或甚至將其消除。據推測,環氧丙烷係藉由在蒸餾塔再沸器附近碳酸伸丙酯至環氧丙烷及二氧化碳之催化逆反應形成。據推測,諸如乙醛、丙醛及烯丙醇等其他雜質係藉由在蒸餾塔中碳酸伸丙酯之熱分解或催化反應形成。
另一種雜質係溴醇。據推測,其係藉由四(正丁基)鏻溴化物觸媒之降解並隨後與環氧丙烷反應形成。在該比較實例中,所有該溴醇最後存於最終之碳酸伸丙酯產物中。如此,溴醇可能妨礙任何隨後製程步驟,例如碳酸伸丙酯產物與烷醇反應以獲得1,2-丙二醇及碳酸二烷酯。隨後溴醇亦可最後存於最終之碳酸二烷酯產物中。此較為不利,因為許多其中使用碳酸二烷酯之應用需要無溴之碳酸二烷酯。另一方面,在該實例中所獲得之最終之碳酸伸丙酯產物中未檢測到溴醇。
另一優點在於在該實例中溴醇完全自第二蒸餾塔經由其塔頂物流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吾人已發現,觸媒之催化行為可藉由將該鹵化物副產物與觸媒一起再循環至碳酸化反應器中得以改良。吾人認為,溴醇能夠將任何失去活性之觸媒(推測呈HO-PBU4 形式)再激活為活性觸媒(推測呈Br-PBU4 形式)。
10‧‧‧反應器
20‧‧‧分離器
30‧‧‧蒸餾塔
40‧‧‧蒸餾塔
50‧‧‧蒸餾塔
60‧‧‧蒸餾塔
11‧‧‧管線
12‧‧‧管線
21‧‧‧管線
31‧‧‧管線
32‧‧‧管線
41‧‧‧管線
42‧‧‧管線
51‧‧‧管線
52‧‧‧管線
61‧‧‧管線
62‧‧‧管線
圖1示意性地顯示本發明製程。
圖2示意性地顯示在比較實例中所實施之製程。

Claims (16)

  1. 一種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其包含:(i)使二氧化碳、1,2-環氧烷及碳酸化觸媒在反應器中接觸,產生含有二氧化碳、輕組份、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粗反應器流出物;(ii)將二氧化碳及輕組份自該粗反應器流出物中分離出,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及觸媒之底部物流;(iii)取步驟(ii)中所形成該底部物流蒸餾,形成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一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觸媒之第一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至少部分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再循環至該反應器中;及(iv)取該第一蒸餾塔頂物流蒸餾,形成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及含有1,2-碳酸伸烷酯之第二蒸餾底部物流,並將至少部分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再循環至該反應器中。
  2. 如請求項1方法,其中1,2-伸烷基二醇用作該碳酸化觸媒之溶劑。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蒸餾塔頂物流含有1,2-伸烷基二醇。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將至少部分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與至少部分該第二蒸餾塔頂物流混合之後再循環至步驟(i)中。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至少部分在步驟(ii)中所分離出之輕組份及/或二氧化碳再循環至該反應器中。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1,2-碳酸伸烷酯用作該碳酸化觸媒之溶劑。
  7. 如請求項6方法,其中該第一蒸餾底部物流含有部分1,2-碳酸伸烷酯。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碳酸化觸媒包含四烷基鏻溴化物。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1,2-環氧烷係環氧乙烷及/或環氧丙烷。
  10.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1,2-伸烷基二醇係單乙二醇及/或單丙二醇。
  11. 如請求項2至4及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1,2-環氧烷係環氧乙烷且該1,2-伸烷基二醇係單乙二醇。
  12. 如請求項2至4及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1,2-環氧烷係環氧丙烷且該1,2-伸烷基二醇係單丙二醇。
  13. 如請求項1至4及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v)使至少部分在步驟(iv)中所形成之該第二蒸餾底部物流與烷醇接觸,獲得含有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烷酯之反應混合物;及(vi)回收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烷酯。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步驟(v)係在非均質轉酯化觸媒存在下實施。
  15. 如請求項1至4及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v)使至少部分在步驟(iv)中所形成之該第二蒸餾底部物流與烷醇接觸,獲得含有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 烷酯之反應混合物,該烷醇係甲醇、乙醇或異丙醇;及(vi)回收1,2-伸烷基二醇及碳酸二烷酯。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步驟(v)係在非均質轉酯化觸媒存在下實施。
TW097114536A 2007-04-23 2008-04-21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TWI415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06712 2007-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455A TW200916455A (en) 2009-04-16
TWI415843B true TWI415843B (zh) 2013-11-21

Family

ID=3851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4536A TWI415843B (zh) 2007-04-23 2008-04-21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130751A1 (zh)
EP (1) EP2137176B1 (zh)
JP (1) JP5378355B2 (zh)
KR (1) KR101548024B1 (zh)
CN (1) CN101663288B (zh)
AT (1) ATE496902T1 (zh)
DE (1) DE602008004753D1 (zh)
ES (1) ES2356278T3 (zh)
RU (1) RU2464267C2 (zh)
TW (1) TWI415843B (zh)
WO (1) WO2008128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32447B1 (ko) 2014-10-23 2018-02-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알킬렌카보네이트를 포함하는 수지 조성물의 연속 제조방법
JP6616894B2 (ja) * 2016-03-11 2019-12-04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熱安定性および加工性が向上した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の経済的製造方法
KR101966135B1 (ko) 2017-12-07 2019-04-05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이산화탄소 포집공정과 연계된 알킬렌카보네이트의 정제를 위한 진공증류 시스템
WO2022189318A1 (de) 2021-03-12 2022-09-15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fahren zur aufreinigung von cyclischen carbonaten
US11897860B2 (en) * 2022-03-14 2024-02-13 Baker Hughes Oilfield Operations Llc Direct synthesis of cyclic carbonates using choline chloride as catalyst under mild condi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4105A (en) * 1977-10-29 1984-02-2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alkyl carbonates
US5153333A (en) * 1990-09-25 1992-10-06 Rutgerswerke Ag Production of cyclic carbonates
US6384240B1 (en) * 1998-10-07 2002-05-07 Huntsma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lkylene carbon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3070A (en) * 1952-10-31 1956-12-04 Jefferson Chem Co Inc Catalyti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ylene carbonates
US2994705A (en) * 1958-12-08 1961-08-01 Pure Oil Co Preparation of cyclic alkylene carbonates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phosphonium compounds
US4314945A (en) * 1977-12-22 1982-02-09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Alkylene carbonate process
JPH01211579A (ja) * 1979-08-17 1989-08-24 Dow Chem Co:The エチ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US4221727A (en) * 1979-08-17 1980-09-0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Ethylene oxide recovery
DE4129316A1 (de) * 1991-09-03 1993-03-04 Bayer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dialkylcarbonaten
DE4216121A1 (de) * 1992-05-15 1993-11-18 Bayer Ag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Dialkylcarbonaten
DE4318892A1 (de) * 1993-06-07 1994-12-08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ylenglykolcarbonat
US5691041A (en) * 1995-09-29 1997-11-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cket for semi-permanently connecting a solder ball grid array device using a dendrite interposer
WO2000020407A1 (en) * 1998-10-07 2000-04-13 Huntsma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ylene carbonate
US6458969B1 (en) * 1998-10-07 2002-10-01 Huntsma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lkylene carbonate
JP4370777B2 (ja) * 2002-12-19 2009-11-2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DE602004010144T2 (de) * 2003-06-30 2008-09-11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ylencarbona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4105A (en) * 1977-10-29 1984-02-2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alkyl carbonates
US5153333A (en) * 1990-09-25 1992-10-06 Rutgerswerke Ag Production of cyclic carbonates
US6384240B1 (en) * 1998-10-07 2002-05-07 Huntsma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lkylene carbon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96902T1 (de) 2011-02-15
KR20100017175A (ko) 2010-02-16
US20100130751A1 (en) 2010-05-27
DE602008004753D1 (de) 2011-03-10
JP5378355B2 (ja) 2013-12-25
RU2009143002A (ru) 2011-05-27
CN101663288B (zh) 2013-08-21
US20160108017A1 (en) 2016-04-21
WO2008128956A1 (en) 2008-10-30
RU2464267C2 (ru) 2012-10-20
EP2137176A1 (en) 2009-12-30
JP2010525010A (ja) 2010-07-22
ES2356278T3 (es) 2011-04-06
EP2137176B1 (en) 2011-01-26
TW200916455A (en) 2009-04-16
KR101548024B1 (ko) 2015-08-27
CN101663288A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25915B1 (en) Process for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nd carbonate ester
JP4818103B2 (ja) 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と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110313185A1 (en) Production process of dialkyl carbonate
JP5322658B2 (ja) アルカンジオールおよび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調製方法
KR20120018362A (ko) N,n-다이알킬아미노에틸 (메트)아크릴레이트의 제조
KR20090115734A (ko) 알칸디올 및 디알킬 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방법
TWI415843B (zh) 製備1,2-碳酸伸烷酯之方法
US7718820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alkanediol and a dialkyl carbonate
JP2006199643A (ja) ジオールおよび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KR20080110782A (ko) 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의 생산 방법 및 생산된 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를 알칸 디올 및 디알킬 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에 사용하는 방법
JP2009527531A (ja) アルカンジオールおよび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調製方法
TWI843779B (zh) 製備碳酸二烷酯及烷二醇之方法
JP3960528B2 (ja) ジメチルカーボネート及び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424898B2 (ja) 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およびジオー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006182683A (ja) ジオールおよび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
JP4272686B2 (ja) 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と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527528A (ja) 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アルカンジオールおよび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における、このように製造された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使用
JP2003342236A (ja) ジメチ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US12098125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alkyl carbonate and alkanediol
TW202128606A (zh) 自有機碳酸酯流中移除醚烷醇雜質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