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4435B -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4435B
TWI404435B TW096129489A TW96129489A TWI404435B TW I404435 B TWI404435 B TW I404435B TW 096129489 A TW096129489 A TW 096129489A TW 96129489 A TW96129489 A TW 96129489A TW I404435 B TWI404435 B TW I4044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reless
wireless l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6835A (en
Inventor
Yumi Hirano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1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6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4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44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2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the same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信控制方式及系統,尤其是關於終端裝置可效率良好地選擇通信網的無線通信控制方式、裝置以及系統,而此終端裝置係可與複數個無線通信網連接。
近年來,出現一種複合無線終端裝置,其可連接於諸如3G網路之無線通信網:即,雖低速但具有寬細胞範圍,在任何地方均可連接之無線通信網;並且,亦可連接於細胞範圍雖窄但能高速通信之網路:諸如無線LAN網路。
在專利文獻1記載有長久以來所思及之此種無線基地台裝置及無線終端裝置之一例。其被運用於為了不對無線終端裝置增加負荷,而容易實現系統間之交遞。如第1圖所示,其係由複合無線終端裝置及複數個網之基地台裝置所構成。具有此種構成之系統,係依如下動作。3G無線通信網之基地台裝置係定期地取得無線LAN網路之基地台裝置的位置登錄資訊。另外,終端裝置係從3G通信網基地台裝置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位置資訊,並藉由無線LAN通信之掃描以取得符合無線LAN基地台細胞內之無線通道的頻帶佔有狀況。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69109號公報(第1圖,段落【0023】【0024】)
問題點在於:無線LAN通信對終端裝置而言是很大的負擔。其理由是因為無線LAN通信雖可高速通信,但反過來與3G網路通信之低速通信比較,其消費電力大。對攜帶型無線終端裝置而言,消費電力之問題尤其成為重大的問題。若加以細分,則有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的消費電力、及通信中的消費電力之問題。在此,「通信中」係與諸如掃描之通信控制相關的通信有所區別而在應用中連動之通信,指的係資料通信、聲音通信等的通信。
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係定期地進行。另外,與掃描相關之通信封包,在尺寸不太大之基礎上,數個封包便可解決。此時,特地使用諸如無線LAN般之高速網路,從省電之觀點考慮顯得過於浪費。作為解決此種掃描產生之消費電力的專利文獻,在專利文獻1中,終端裝置係經由3G通信網基地台裝置以取得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資訊,然而無線LAN基地台細胞內之頻帶佔有狀況,係藉由無線LAN通信之掃描來取得,所以,無法完全節省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所產生的消費電力的浪費。
另外,即使在通信中,當在因封包尺寸小而應一次傳輸之資料量少且不需高速通信之情況,或是,在其他之網路,其成本面之負擔亦輕等,而以不需要高速之通信連接於無線LAN網路時,因無法有效利用屬於無線LAN之特色的高速及廉價等,從省電之觀點考慮亦顯得過於浪費。因此,在開始通信之時,對於是連接於無線LAN網路還是連接於3G網路之判斷,需要從無線LAN基地台細胞內之頻帶佔有狀況所要求的品質、省電等之觀點,加以綜合判斷。
在此,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而發明完成者,其目的在於,不使無線LAN終端裝置直接掃描無線LAN基地台,以取得連接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及頻帶資訊,藉以減輕掃描所產生之消費電力。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利用提供一種系統及裝置,其僅在必要時才使無線LAN傳接收機動作,以減輕通信中之消費電力,而此系統及裝置係選擇適宜之無線LAN網路,以便僅在可有效利用無線LAN之優點時才連接於無線LAN網路。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取得與無線終端可連接之指定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與無線終端可連接之該指定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伺服器,其具有取得手段,係取得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其具有判斷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並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伺服器,其具有品質資訊取得手段,係取得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手段之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其具有連接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連接之判斷結果,並根據該連接之判斷結果,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的伺服器,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取得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的伺服器,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取得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手段之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其特徵為具備:接收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其特徵為具備:接收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可否對基地台連接之判斷;及連接手段,係根據該可否連接之判斷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之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取得無線終端可連接之指定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之步驟;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步驟。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之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以取得無線終端可連接之指定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之步驟;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步驟。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伺服器之程式,該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伺服器之程式之特徵為:使伺服器執行取得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之處理;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而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的處理。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伺服器之程式,該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伺服器之程式的特徵為:使伺服器執行取得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的處理;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中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的處理。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終端之程式,該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無線終端之程式的特徵為:使無線終端執行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的處理;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無線終端之程式,該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無線終端之程式的特徵為:使無線終端執行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可否對基地台連接之判斷的處理;及根據該可否連接之判斷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基地台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傳送手段,係將該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判斷手段。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基地台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傳送手段,係判斷基地台本身之通信品質是否滿足該無線終端所要求的通信品質,並經由與基地台本身之無線通信網相異的無線通信網將其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藉由有效地抑制無線LAN般之消費電力大的通信方式之通信,而可實現終端裝置側之省電。
其第一理由在於:因為經由3G網路來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之資訊,例如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以取代藉由無線LAN通信而對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而此無線LAN通信對進行無線LAN通信等之終端裝置而言造成電力的負擔。
其第二理由在於:除了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之資訊,例如、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在內,還增加應用資訊及電池殘餘量資訊,利用選擇適宜之通信網,可將消實電力大之通信、例如無線LAN通信抑制在最小程度。
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本發明係於可與不同之二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通信系統,其特徵為:經由與一個之無線通信網相異之其他通信網來取得此無線通信網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並根據此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無線終端是否應連接於該無線通信網。又,本發明係可應用於能與不同之二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通信系統,但最好,以應用於混合有雖連接於通信網之範圍廣但資料之傳輸速度低速的無線通信網(以下,稱為寬帶低速無線通信網)、及雖連接於通信網之範圍窄但資料之傳輸速度高速的無線通信網(以下,稱為窄帶高速無線通信網)的通信系統為較佳。在以下之說明中,作為相異之無線通信網系統的例子,以代表窄帶高速無線通信網之無線LAN網路、及代表寬帶低速無線通信網之3G網路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些。例如,窄帶高速無線通信網具有藍芽(Blue Tooth)等,而寬帶低速無線通信網則有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IEEE802.16a)、PHS、IEEE802.20等。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控制系統構成的一例的圖。參照第1圖,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控制系統具有:可與3G網路102及無線LAN網路103之雙方進行通信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109、3G基地台裝置104、及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存在於3G細胞106範圍內、及無線LAN基地台細胞111、112範圍內的雙方。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可經由無線LAN基地台107、108而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而可經由3G基地台裝置104與3G網路102連接。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可與3G細胞106範圍內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之各個分別進行通信,並且,監視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又,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可經由3G基地台104而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通信。
<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之構成的說明>
第2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的構成之圖。
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係加入針對屬於通常之無線LAN基地台功能部201的外部網路的介面功能部202、及無線LAN基地台通信功能部203在內,還具有本身基地台資訊記憶部204、及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進行通信之通信功能部205。
本身基地台資訊記憶部204係自無線LAN基地台通信功能部201取得本身基地台位置、頻帶佔有狀況(通信品質資訊)、連接於本身基地台所需要的基地台資訊等,並作為本身基地台資訊而加以記憶。又,有關本身基地台之位置,在已登錄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情況,則不需要取得。另外,本身基地台資訊係經由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進行通信之通信功能部205而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又,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間的通信,係經由網際網路101所進行,而此時之存取網可考慮3G網路、無線LAN網路、或有線網路等。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說明>
第3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構成之圖。
本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具有:用作通信功能而與3G網路102通信之通信功能部301、及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通信之通信功能部302的2個功能部;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306;終端位置資訊檢測部307;以及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303,其由無線LAN基地台位置資訊記憶部304、及無線LAN基地台頻帶資訊記憶部305所構成。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使用與第2圖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通信的通信功能部302,從處於監視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資訊、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303之無線LAN基地台位置資訊記憶部304及無線LAN基地台頻帶資訊記憶部305內。又,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內的資訊,並不限定於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或頻帶資訊。
終端位置資訊檢測部307係經由與3G網路通信之通信功能部301而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偵測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位置資訊。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306係從終端位置資訊檢測部307取得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位置資訊,並將此資訊與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304所取得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比較,以檢索該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周邊之3G細胞106的無線LAN基地台。另外,將有無該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周邊的無線LAN基地台之資訊,若存在時則將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位置、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經由網際網路101而通知於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此時,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間的通信,係經由網際網路101所進行,而此時之存取網則可考慮3G網路102、無線LAN網路103、或有線網路等的手段。在以3G網路102進行通信之情況,與3G網路通信之通信功能部301及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通信的通信功能部302係相同。又,在此,網際網路101不一定要是所謂The Internet,亦可為通信事業者所提供之專用線等其他種類之網路。另外,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配置,亦不一定要配置於與網際網路101所連接的位置,亦可配置於與3G網路102或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位置。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說明>
第4圖為顯示本發明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之圖。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具有無線LAN通信功能部401及3G通信功能部402。
另外,亦具有應用功能部403。本發明之應用功能部403係指由通信網及終端用戶或應用軟體之介面所構成,並進行傳接收封包之輸出入的功能部,例如Web應用或聲音應用等。
作為與選擇通信網相關之功能部,具有: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及作為通信中之資料控制的功能部之資料控制部409。
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有關於通信開始之應用的起動等之資訊,並進行通信開始之判斷。
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進行終端本身位置的偵測。終端本身位置之偵測方法,可考慮取得GPS資訊的方法、或根據終端本身所處位置之細胞資訊來特定終端本身之位置的方法等。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接收來自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的通信開始通知,並為了進行無線LAN連接之判斷,而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進行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之要求。
接收到要求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取得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所偵測到之終端本身的位置,並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此終端本身的位置資訊通知於上述第3圖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另一方面,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而從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資訊、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及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取得資訊,並進行是否選擇無線LAN作為通信網的判斷。又,連接之判斷,亦可將為了連接無線LAN而允許之要求通信品質預先記憶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內,並根據此要求通信品質進行判斷,另外,如後述,亦可加入使用之應用(Web應用或聲音應用)或其他要素而動能地作成要求通信品質,並根據此要求通信品質來進行連接之判斷。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在決定通信網後通知此判斷結果於資料控制部409。
資料控制部409係位於應用功能部403與所選出之通信功能部401、402之間,在取得從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所選出的連接網之後,伴隨通信中傳接收而進行應用功能部403與所選出之通信功能部之間的封包的交接。在此,資料中具有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訊框,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亦可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動作說明>
參照第1圖之無線通信控制系統的構成,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中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之各裝置的整體動作進行說明。
處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監視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係將本身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分別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間的通信,係經由網際網路101所進行,而此時之存取網則可考慮3G網路102、無線LAN網路103、或有線網路等。
在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係指例如:本身基地台之位置資訊、頻帶佔有狀況等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欲與符合之無線LAN基地台進行連接時所需之資訊。有關頻帶佔有資訊,在無線LAN之標準規格802.11中,各終端已具有再送次數之規定,而成為無線LAN基地台之通信狀態的指標。另外,在802.11e中,以所謂QBSS負載元件(Load element)之參數要素來規定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可用的許可容量(Available Admission Capacity)。
欲開始通信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要求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此時,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亦可經由3G基地台104而將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另外,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亦可以此位置資訊為基礎而將符合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周邊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通知於該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根據從不斷要求資訊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獲得的資訊,經由3G網路102將有無可連接之基地台裝置、若存在時則將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通知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接收到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來決定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
在即使存在有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仍推測為無法確保頻帶佔有率高等所要求之通信品質的情況,則不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而選擇3G網路102。在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起動無線LAN之傳接收功能。其後,歸屬於所要求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並開始無線LAN通信。在結束一系列之傳接收之時,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歸屬,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在此,資料中具有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訊框,亦可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其次,參照第4圖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針對從通信開始觸發之偵測而進行連接網選擇並迄止於通信開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內部之動作進行詳細的說明。
首先,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從應用功能部403偵測開始通信之觸發。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將通信開始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此時,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亦可偵測終端本身的位置,並將此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從終端本身位置取得只是位於周邊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資訊。
接著,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取得其資訊,判斷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所決定後之連接網係通知於資料控制部409。
在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之情況,在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起動無線LAN傳接收功能。在通信中,應用功能部403係不直接與無線LAN通信功能部401進行封包的交接,而資料控制部409係經由無線LAN通信功能部進行傳接收。
在未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資料控制部409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進行訊框的傳接收。
又,在上述說明中,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將無線LAN基地台資訊、終端位置資訊作為判斷材料來決定出存取網。但是,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可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要求通信品質、終端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而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擔負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終端位置資訊選擇符合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連接的存取網之部分功能。
如上述,在本實施形態中,可取代通信前之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掃描,而經由3G網路102獲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可抑制連接於無線LAN通信之掃描所產生的耗電。另外,在不存在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或即使存在但頻帶內空隙少之情況,則使用3G網路102進行通信。藉此,利用只限定於在存在有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且頻帶內具有充分之空隙的情況時將無線LAN作為存取網,可將通信中之無線LAN通信所消費的電力抑制為最小程度。若結束了一系列之通信的話,因為無線LAN傳接收機之起動被解除,所以可抑制起動時之消費電力的浪費。
[第1實施例]
其次,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本第1實施例係對應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者。
第5圖為從接收通信開始之觸發至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之通信結束為止的各裝置之整體動作的序列圖。
處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監視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係將本身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分別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S101~S103)。此時,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間的通信,係經由網際網路101所進行,但此時之存取網則亦可考慮3G網路102、無線LAN網路103、或有線網路等。
欲開始通信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基地台裝置104而將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並要求位於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周邊之可連接的無線LAN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S104~S105)。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以從不斷要求資訊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獲得的資訊為基礎,將有無可連接之基地台裝置、若存在時則將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經由3G網路102通知於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S106、S107)。在此,通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係無線LAN基地台之位置、此無線LAN基地台之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頻帶佔有狀況係再送次數平均值、QBSS負載(Load),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Medium Time之殘餘量等。
接收到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來決定是否連接於無線LAN。在即使存在有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從頻帶佔有狀況判斷仍推測為無法確保所要求之通信品質的情況,則不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而選擇3G網路102進行通信。根據頻帶佔有狀況之連接的判斷,例如,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再送次數平均值的情況,因再送次數之內定(default)值為7,所以若為3以下的話,則判定媒體穩定,而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外,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b之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5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外,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g之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15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外,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Channel Utilization之情況,若為50%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起動無線LAN之傳接收功能(S108)。
其後,經由探查請求(Probe request)訊框之傳送、Probe request訊框之接收,偵測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S109、S110),並開始無線LAN通信(S111、S112)。
在結束一系列之傳接收之時,藉由解除關聯(DeAssociation)訊框之傳接收,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編號)的歸屬(S113),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S114),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在此,有關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通信,亦可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
再者,參照第6圖之流程圖及第4圖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針對本第1實施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動作,進行詳細的說明。第6圖為顯示從通信開始之觸發,並從此時之存取網選擇判斷至通信開始為止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動作的流程圖。
首先,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將用戶之應用的起動,作為通信開之觸發,開始通信網之選擇的順序(步驟A101)。然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取得終端本身的位置資訊,並經由3G網路102,將此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步驟A102)。然後,接收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步驟A103)。在此,接收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中的頻帶資訊,只要是傳送至各終端裝置之再送次數、歸屬終端數等與頻帶控制相關的參數的話,並不受限制。
再者,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來判斷在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是否存在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步驟A104)。
在無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之情況,則不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連接網路,而藉由3G網路102進行通信(步驟A106)。
另一方面,在存在有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之情況,則從頻帶資訊等來判斷是否可有效利用無線LAN之特色(步驟A105)。例如,在即使存在有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而頻帶佔有率仍高之情況,因為無法確保品質,所以,不進行與無線LAN網路103之連接,而選擇與3G網路102的連接,但在可預測為頻帶佔有率低而可確保通信品質之情況時,則選擇與無線LAN網路103之連接。
在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藉由無線LAN之通信的情況,起動現在為止尚未被起動之無線LAN通信之傳接收功能(步驟A107),經由事前由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所通知之可連接的無線LAN基地台的偵測、歸屬(步驟A108~110),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進行通信(步驟A111)。在此,具有將通信之控制所需的資訊作為資料之訊框,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中的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亦可經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又,使用第7圖說明通信結束時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動作。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通信結束之觸發(步驟A201),並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歸屬(步驟A202),以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步驟A203)。
在此,詳細說明從通信開始之觸發並進行連接網選擇而至通信開始為止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動作。第8圖為從通信開始之觸發並進行連接網選擇,而至通信開始為止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內部的動作的序列圖,顯示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
首先,應用功能部403係將通信開始之觸發通知於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S201)。
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將通信開始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S202)。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為了判斷是否連接於無線LAN,而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進行要求以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S203)。
終端位置檢測部408係偵側終端本身位置,並將此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S204)。
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來終端本身位置檢測部408的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S205)。
另外,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而從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S206),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S207)。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取得其資訊(S208),並判斷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判斷結果則被通知於資料控制部409(S209)。
在此,在選擇無線LAN通信之情況,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起動無線LAN傳接收功能。在傳送時,應用功能部403係不直接將封包交付於無線LAN通信功能部401而是將封包交付給資料控制部409(S210),並經由無線LAN通信功能部401進行傳送(S211)。在接收時,資料控制部409係從無線LAN通信功能部401接收封包(S212),而資料控制部409係將封包交付給應用功能部403(S213)。
另一方面,在未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資料控制部409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進行訊框的傳接收。在此,與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相關的通信,亦可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以下,說明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係在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通信網時,除了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在內,並追加使用應用資訊進行判斷之點的形態。
第9圖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參照第9圖,有不同於第4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具有應用資訊記憶部901之點。
本實施形態之應用功能部403係在應用起動時,將其應用資訊儲存於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內。在此,應用資訊例如:可列舉應用種類、通信封包容量等。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在判斷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時,加入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外,並從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取得應用資訊。
其次,針對第2實施形態之與連接網路選擇相關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內部之動作中與第1實施形態相異之點,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從應用功能部403偵測通信開始之觸發。然後,當偵測到通信開始之觸發時,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將通信開始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此時,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亦可偵測終端本身的位置,將此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並從終端本身位置取得只是位於周邊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資訊。
另一方面,應用功能部403係將應用資訊儲存於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內。此資訊係自應用資訊記憶部901被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作為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基準。又,在本實施形態之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中,藉由被通知之應用資訊及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在依該應用之通信時,進行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在根據應用資訊而存在所需要之可確保品質的無線LAN基地台之情況等可有效利用無線LAN之特色的情況,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另一方面,在無法有效利用無線LAN之特色的情況,選擇3G網路102作為存取網。
又,在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將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應用資訊及終端位置資訊作為判斷材料來決定出存取網。但是,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要求通信品質、應用資訊及終端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而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亦可擔負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應用資訊及終端位置資訊選擇符合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連接的存取網之部分功能。
另外,應用資訊係於每一應用中相異,所以,在通信中其他之應用起動而開始進行其他之通信的情況,亦進行相同之順序。因此,亦有可能同時連接3G網路102及無線LAN網路103之雙方的狀態。
又,有關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通信,亦可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來進行。在對應於所有之應用的通信結束時,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
如此,在第2實施形態中,除了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資訊以外,並將應用資訊增加為選擇判斷材料,可適宜地判斷連接網,而將無線LAN之通信抑制為最小程度,可期待通信中之省電效果。
另外,亦可僅從應用資訊,判斷不選擇進行無線LAN之通信,在此情況時,無需進行如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可削減無線LAN基地台掃描所產生的消費電力。
[第2實施例]
其次,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本第2實施例係對應於第2實施形態者。
參照第10圖之流程圖及第9圖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針對本實施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動作進行詳細的說明。第10圖之流程圖顯示從通信開始之觸發並從此時之存取網選擇判斷至開始通信為止時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動作。
首先,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通信開始之觸發(步驟A301)。伴隨此,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從應用記憶部901取得伴隨通信之應用資訊(步驟A302),並對符合應用資訊,判斷是否需要無線LAN的通信(步驟A303)。例如,舉例有在封包尺寸小之情況,不進行負擔大的無線LAN之通信,在特定之應用以外,不進行無線LAN之通信等。在不進行無線LAN之通信的情況,不進行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而進行經由3G網路之通信(步驟A309)。
另外,在大尺寸之封包的情況,或在3G網路102的通信中花費成本之應用的情況,判斷需要進行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通信。在選擇無線LAN之情況,從符合之應用資訊來計算與需要之頻帶佔有對應的值(步驟A304)。此時,在其他之應用資訊對應的通信已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情況,取得已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判斷是否可進行滿足要求之通信(步驟A305、310、311)。
例如,在應用種類是聲音應用的情況,因為要求實時性,所以,當再送之次數增加時,則成為音質劣化的要因。因此,設置針對再送次數之臨界值,在存在有再送次數為臨界值以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情況,由無線LAN網路103進行通信。例如,在再送次數為2以下之情況,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另一方面,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之情況,在再送次數為4以下之情況,選擇無線LAN網路103。
另外,在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b的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5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一方面,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b之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7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另外,在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g的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15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一方面,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g之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20台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另外,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之情況,若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為50%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之情況,若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為60%以下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另外,作為其他之例,亦可考慮設定通信封包之容量的臨界值,僅在通信預定封包尺寸為臨界值以上,且存在有可勝任要求尺寸之頻帶狀況的無線LAN基地台之情況,才選擇無線LAN通信的使用方法。在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滿足要求之情況,經由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進行對應於符合之應用資訊之通信(A312)。
在從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判斷為未滿足要求之情況,則經由3G網路102而從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步驟A307)。在此,亦可偵測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而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A306)。
在從已取得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存在有滿足要求之無線LAN基地台的情況(A308),與第1實施例相同,進行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的偵測、歸屬,開始與無線LAN之符合應用資訊對應的通信(A313~A318)。
再者,使用第11圖之流程圖,說明連接於無線LAN網路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結束通信時的動作。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通信結束之觸發(步驟A401),在對應於其他之應用資訊的通信未以無線LAN進行的情況(步驟A402),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歸屬(步驟A403),以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步驟A404)。
另一方面,在對應於其他之應用資訊的通信係藉由無線LAN所進行的情況,則不解除與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的歸屬,而等待對應於通信中之應用資訊的通信結束觸發。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
第3實施形態係在選擇上述之第1及第2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通信網時,除了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在內,另追加使用電池殘餘量進行判斷之點的形態。
參照第12圖,第3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在第4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上,具有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之點相異。
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係計算終端本身之電池殘餘量並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於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計算電池殘餘量之時間的通知,可在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亦可在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在第12圖中係由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所通知。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除了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以外,更於判斷材料中增加電池殘餘量,來判斷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
其次,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動作。又,在以下之動作的說明中,以與連接網路選擇相關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內部之動作中與第1實施形態相異之點為中心詳細進行說明。
首先,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從應用功能部403偵測通信開始之觸發。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將通信開始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此時,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亦可偵測終端本身的位置,並將此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從終端本身位置取得只是位於周邊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資訊。
接收通信開始通知之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係計算終端本身之電池殘餘量,並將其值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作為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基準。又,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加入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在內並考慮電池殘餘量,來判斷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並僅在能勝任無線LAN通信之電池殘餘量的情況,才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
又,在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將無線LAN基地台資訊、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作為判斷材料來決定出存取網。但是,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要求通信品質、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而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亦可擔負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選擇符合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連接的存取網之部分功能。
另外,連接網選擇後及通信結束之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在此,有關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通信,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可常經由3G網路102來進行。
如上述,在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除了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資訊在內,並增加將電池殘餘量為存取網選擇之判斷材料,可回避通信中之電池切斷。
[第3實施例]
其次,參照圖式說明第3實施例。第3實施例係對應於上述第3實施形態者。
參照第13圖之流程圖及第12圖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針對本實施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動作,詳細說明與第1實施例相異之點。第12圖為從通信開始之觸發取得至存取網選擇判斷及開始通信為止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動作之流程圖。
首先,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通信開始之觸發(步驟A501)。伴隨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在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計算電池殘餘量(步驟A502)。然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認識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並經由3G網路102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接收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之基地台資訊等(步驟A503、A504)。
其次,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來判斷在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是否存在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步驟A505)。在無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之情況,則不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連接網路,而藉由3G網路102進行通信(步驟A507)。
另一方面,在存在有可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之情況,則從頻帶資訊等來判斷是否可有效利用無線LAN之特色(步驟A506)。例如,可考慮設定無線LAN基地台之每一歸屬終端數的最低電池殘餘量,並僅在其以上之電池殘餘量的情況,才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方法。在電池殘餘量未滿足必要值之情況,則選擇3G網路102作為存取網(步驟A507)。
例如,在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時,在再送次數為2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7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在再送次數為3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8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在再送次數為4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9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另一方面,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之情況,在再送次數為2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4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在再送次數為3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5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在再送次數為4以下之情況,若電池殘餘量為60%以上的話,則選擇無線LAN網路103。
在電池殘餘量滿足必要值之情況,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並歸屬於無線LAN基地台而開始通信(步驟A508~A512)。
有關通信結束之動作,係與第1實施例相同。
以下,說明第4實施形態。
第4實施形態係加入第3實施形態中之第9圖的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及其功能者。
參照第14圖,在第9圖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構成上,具有應用資訊記憶部901之點相異。
在藉由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偵測到通信開始之觸發之後,應用功能部係將應用資訊儲存於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內,並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另一方面,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係計算終端本身之電池殘餘量,並分別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除了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以外,更將應用資訊及電池殘餘量增加為判斷材料,判斷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
接著,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動作。又,在以下之說明中,以針對與連接網路選擇相關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內部之動作中與第1實施形態相異之點為中心,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從應用功能部403偵測通信開始之觸發。
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404係將通信開始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取得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並儲存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內。此時,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408亦可偵測終端本身的位置,並將此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407,從終端本身位置只是取得位於周邊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資訊。
另一方面,應用功能部403係將應用資訊儲存於應用資訊記憶部901內。此資訊係自應用資訊記憶部901被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又,接收通信開始通知之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係計算終端本身之電池殘餘量,並將其值通知於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
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406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作為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基準。又,本實施形態之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係除了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以外,並考慮應用資訊及電池殘餘量,進行是否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判斷。並僅在能勝任對應於符合應用資訊之無線LAN通信的電池殘餘量的情況,才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
又,在此,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將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應用資訊、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作為判斷材料來決定出存取網。但是,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通信功能部402將要求通信品質、應用資訊、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而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亦可擔負從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應用資訊、電池殘餘量及終端位置資訊選擇符合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連接的存取網之部分功能。另外,應用資訊係於每一應用時相異,所以,在通信中其他之應用起動而開始進行其他之通信的情況,亦進行相同之順序。因此,亦可為同時連接3G網路102及無線LAN網路103之雙方的狀態。在此,有關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通信,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可常經由3G網路102來進行。
在對應於所有之應用的通信結束時,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
如上述,在第4實施形態中,除了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以外,並將應用資訊、電池殘餘量增加為存取網選擇之判斷材料,可更為適宜地判斷連接網。利用此構成,可有效地抑制無線LAN之通信,可期待通信中之省電效果。
[第4實施例]
其次,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第4實施例。第4實施例係對應於上述第4實施形態者。
參照第15圖之流程圖及第14圖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針對本第4實施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動作進行詳細的說明。第15圖為從通信開始之觸發並從此時之存取網選擇判斷至開始通信為止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之流程圖。
首先,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從應用功能部403接收通信開始之觸發(步驟A501)。伴隨此,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從應用記憶部901取得伴隨通信之應用資訊(步驟A502),並從電池殘餘量計算部1201取得電池殘餘量(步驟A503)。
並對符合應用資訊,加入電池殘餘量在內來判斷是否需要無線LAN的通信(步驟A504)。例如,在封包尺寸大之情況,雖可有效利用高速之無線LAN的特色,但因為此通信所需之電力在現有電池殘餘量中不堪使用,所以判斷不執行負擔大之無線LAN的通信等。
具體而言,在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b的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5台以下,且電池殘餘量為7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若連接之終端為6台以下,且電池殘餘量為8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另一方面,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無線LAN之連接規格為1EEE802.11b之情況,若連接之終端為5台以下,且電池殘餘量為4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若連接之終端為6台以下,且電池殘餘量為5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另外,在頻帶佔有狀況之資訊為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應用種類為聲音應用之情況,若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為80%以下,且電池殘餘量5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在應用種類為Web應用之情況,若Channel Utilization為80%以下,且電池殘餘量為40%以上的話,決定與無線LAN連接。
在不進行無線LAN之通信的情況,則不進行無線LAN基地台之掃描,而進行經由3G網路之通信(步驟A510)。另外,在大尺寸之封包的情況,或在3G網路102的通信中花費成本之應用的情況,且確保必要之電池殘餘量的情況,判斷需要進行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通信。
在選擇無線LAN之情況,從符合之應用資訊來計算與需要之頻帶佔有對應的值(步驟A505)。此時,在與其他之應用資訊對應的通信已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情況,取得已歸屬之無線LAN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判斷是否可進行滿足要求之通信(步驟A506、511、512)。此時之判斷方法係與第2實施例之步驟A305、310、311相同,故在此省略。
在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滿足要求之情況,經由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進行對應於符合應用資訊之通信(A513)。
在從歸屬中之無線LAN基地台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判斷為未滿足要求之情況,經由3G網路102而從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取得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步驟A508)。在此,亦可偵測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而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A507)。在從已取得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存在有滿足要求之無線LAN基地台的情況(A509),與第1實施例相同,進行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的偵測、歸屬,開始與無線LAN之符合應用資訊對應的通信(A514~A519)。
有關通信結束之動作係與第2實施例相同。
<第5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
在上述第1至第4實施形態中,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自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接收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無線LAN基地台位置資訊、頻帶佔有狀況或連接所需要的基地台資訊等,並進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然而,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亦可進行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在此,在第5實施形態中,針對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之形態,進行說明。又,有關與上述第1至第4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則省略詳細說明。
首先,運用第5實施形態之無線通信控制系統之構成,係與第1圖所示者相同。另外,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之構成,亦與上述第1至第4實施形態相同。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說明>
第16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的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構成圖。
與上述實施形態相異之處在於,具備無線LAN連接判斷部1405。此無線LAN連接判斷部1405係接收來自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306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例如位置、頻帶佔有狀況、連接所需要的基地台資訊等,並進行與上述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相同的動作。即,當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接收通信開始之觸發(亦包含終端之位置資訊或要求通信品質等)時,進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的判斷。然後,經由3G網路102將可否連接之判斷結果傳送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說明>
第17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圖。
與上述實施形態相異之處在於,不具備無線LAN連接判斷部405,資料控制部409接收可否自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連接於無線LAN,並進行選擇為伴隨通信中之傳接收的應用功能部403之通信功能部之間的封包的交接。在此,資料中具有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訊框,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可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另外,具有要求通信品質傳送部500,此要求通信品質傳送部500係於傳送通信開始之觸發時,亦傳送要求通信品質、應用資訊、電池殘餘量等的資訊。
<動作說明>
其次,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中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之各裝置的整體動作進行說明。
處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監視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係將本身基地台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分別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9與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間的通信,係經由網際網路101所進行,而此時之存取網則可考慮3G網路102、無線LAN網路103、或有線網路等。
在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係指例如、本身基地台之位置資訊、頻帶佔有狀況等的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欲與符合之無線LAN基地台進行連接時所需之資訊。有關頻帶佔有資訊,在無線LAN之標準規格802.11中,各終端已具有再送次數之規定,而成為無線LAN基地台之通信狀態的指標。另外,在802.11e中,以所謂QBSS負載元件(Load element)之參數要素來規定站台數目(Station Count),通道使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可用的許可容量(Available Admission Capacity)。
欲開始通信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基地台104而將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要求通信品質等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以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獲得之資訊為基礎,以取得有無可連接之基地台裝置的資訊、若存在時則為此無線LAN基地台資訊。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之無線LAN連接判斷部1405,係在即使存在有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仍推測無法確保頻帶佔有率高等所要求之通信品質的情況,則不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而選擇3G網路102,而經由3G網路102將其結果傳送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另一方面,在將無線LAN網路103選擇為存取網的情況,經由3G網路102將其結果及連接所需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傳送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接收可否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結果,若可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的話,則根據所接收之連接所需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起動無線LAN之傳接收功能。其後,歸屬於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並開始無線LAN通信。在結束一系列之傳接收時,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歸屬,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在此,資料中具有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訊框,係亦可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如此,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進行可否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判斷,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根據其結果作動而僅進行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之動作,以使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更為簡單,並使得可否連接之判斷處理所需的能力亦成為不需要。
<第6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
在上述第1至第4實施形態中,說明了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是否與無線LAN網路連接之判斷,而在第5實施形態中,說明了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進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的情況。然而,無線LAN基地台亦可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在此,在第6實施形態中,針對無線LAN基地台進行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是否連接於無線LAN網路的判斷之形態說明。又,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而僅針對與其他形態相異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進行說明。另外,有關其他之構成,針對與上述第1至第5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則省略詳細說明。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說明>
第18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的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的構成圖。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與上述實施形態相異之處在於,不具備無線LAN基地台頻帶資訊記憶部305,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306係從終端位置資訊檢測部307所偵測到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位置資訊,選擇可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並經由通信功能部302對所選出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例如,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通知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通知的要求品質資訊(若需要的話亦包含終端位置資訊)之點。
另外,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306係經由通信功能部302,將來自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之連接判斷資訊(例如,可否連接、連接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資訊)傳送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109之說明>
第19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的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109的構成圖。
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109與上述實施形態之相異之處在於,具有本身基地台連接判斷部250。此本身基地台連接判斷部250係自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獲取要求通信品質,並根據記憶於本身基地台資訊記憶部204之基地台本身之資訊(頻帶佔有狀況),判斷本身無線LAN基地台裝置可否滿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要求品質。並且,經由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3G基地台裝置104將此判斷結果通知於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動作說明>
其次,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中選擇無線LAN網路103作為存取網的情況之各裝置的整體動作進行說明。
欲開始通信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經由3G基地台104而將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要求通信品質等通知於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
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係以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獲得之位置資訊為基礎,判斷並選擇可連接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並經由通信功能部302,將從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所通知之要求通信品質通知於所選出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
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之本身基地台連接判斷部250,係從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獲取要求通信品質,並在判斷為本身無線LAN基地台裝置可滿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要求品質的情況,經由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3G基地台裝置104,將可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判斷結果及無線LAN基地台資訊通知於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相反地,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108之本身基地台連接判斷部250,在判斷為本身無線LAN基地台裝置不能滿足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要求品質的情況,經由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3G基地台裝置104,將不能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判斷結果通知於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
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接收可否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的結果,若可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的話,則根據所接收之連接所需的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起動無線LAN之傳接收功能。其後,歸屬於所需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並開始無線LAN通信。在結束一系列之傳接收時,解除與無線LAN基地台裝置107的歸屬,解除無線LAN傳接收功能之起動,返回僅與通常之3G網路102的通信。在此,資料中具有通信之控制所需資訊的訊框,亦可係與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之無線LAN通信之狀態無關,而常經由3G網路102進行傳接收。
如此,於無線LAN基地台裝置進行可否與無線LAN網路103連接之判斷,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係根據其結果作動而僅進行連接於無線LAN網路103之動作,以使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105、複合無線終端裝置110的構成更為簡單,並使得可否連接之判斷處理所需的能力亦成為不需要。
又,亦可由程式所動作之資訊處理裝置,來構成上述各實施形態的處理部。
本申請案係主張以2006年8月15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申請特願2006-221368號為基礎的優先權,並於說明書中取入其所揭示之所有內容。
101...網際網路
102...3G網路
103...無線LAN網路
104...3G基地台裝置
105...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
106...3G細胞
107、108、109...無線LAN基地台裝置
110...複合無線終端裝置
111、112、113...無線LAN基地台細胞
201...無線LAN基地台功能部
202...介面功能部
203...無線LAN基地台通信功能部
204...本身基地台資訊記憶部
205...通信功能部
301...通信功能部
302...通信功能部
303...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
304...無線LAN基地台位置資訊記憶部
305...無線LAN基地台頻帶資訊記憶部
306...無線LAN基地台檢索部
307...終端位置資訊檢測部
401...無線LAN通信功能部
402...3G通信功能部
403...應用功能部
404...通信開始觸發判斷部
405...無線LAN連接判斷部
406...無線LAN基地台資訊記憶部
407...無線LAN基地台資訊檢測部
408...終端位置檢測功能部
409...資料控制部
901...應用資訊記憶部
1201...電池殘餘量計算部
1405...無線LAN連接判斷部
500...要求通信品質傳送部
250...本身基地台判斷部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系統的構成之圖。
第2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3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4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5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動作的序列圖。
第6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7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通信結束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8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內的動作的序列圖。
第9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0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1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中通信結束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2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3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中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4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5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中選擇存取網並開始通信之時的複合無線終端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6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7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複合無線終端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8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的構成之圖。
第19圖為顯示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無線LAN基地台裝置的構成之圖。
101...網際網路
102...3G網路
103...無線LAN網路
104...3G基地台裝置
105...無線LAN基地台監視伺服器裝置
106...3G細胞
107,108,109...無線LAN基地台裝置
110...複合無線終端裝置
111,112,113...無線LAN基地台細胞

Claims (29)

  1.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係無線終端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之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將與無線終端可連接的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係窄頻高速無線通信網,而供該通信品質資訊通過之通信網係寬頻低速無線通信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窄頻高速無線通信網係無線LAN網路,而該寬頻低速無線通信網係3G網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取得手段除了取得該通信品質資訊以外,還取得與可連接之基地台的位置有關之位置資訊、及與該基地台裝置連接所需要的控制資訊,該判斷手段係根據該取得之位置資訊、控制資訊及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通信品質資訊係基地台之頻帶佔有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具有取得該無線終端用於通信之應用資訊的應用資訊取得手段;該判斷手段係至少根據該應用資訊及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具有取得該無線終端之電池殘餘量的電池殘餘量取得手段;該判斷手段係至少根據該電池殘餘量及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8.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伺服器及無線終端,該伺服器係具有:通信品質資訊取得手段,係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該無線終端係具有:判斷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 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並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9.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徵為具備伺服器及無線終端,該伺服器係具有:品質資訊取得手段,係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判斷手段,係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手段之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該無線終端係具有連接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連接之判斷結果,並根據該連接之判斷結果,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無線終端具有取得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並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位置資訊傳送至該伺服器的手段,該伺服器具有根據該無線終端之位置資訊來選擇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的手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伺 服器係具有取得該無線終端之位置資訊,並根據該無線終端之位置資訊來選擇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的手段。
  12. 一種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13. 一種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其特徵為具備:取得手段,係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判斷手段,係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手段之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14. 一種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其 特徵為具備:接收手段,係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及判斷手段,係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取得用於通信之應用資訊的應用資訊取得手段,該判斷手段係至少根據該應用資訊及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取得電池殘餘量之電池殘餘量取得手段,該判斷手段係至少根據該電池殘餘量及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位置取得手段,係取得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位置資訊傳送至伺服器。
  18. 一種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其特徵為具備:接收手段,係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可否對基地台連接之判 斷;及連接手段,係根據該可否連接之判斷而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應用資訊取得手段,係取得用於通信之應用資訊;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傳送該應用資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取得電池殘餘量之電池殘餘量取得手段,並具有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來傳送該電池殘餘量的手段。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之無線終端,其中具有:位置取得手段,係取得終端本身之位置資訊;及傳送手段,係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位置資訊傳送至伺服器。
  22. 一種無線通信方法,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之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將與無線終端可連接的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之步驟;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步驟。
  23. 一種無線通信方法,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之無線通信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以取得與無線終端可連接之該指定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之步驟;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步驟。
  24. 一種伺服器之程式,該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該伺服器之程式的特徵為使伺服器執行: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之處理;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而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傳送至該無線終端的處理。
  25. 一種伺服器之程式,該伺服器係管理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終端,該伺服器之程式的特徵為使伺服器執行:將與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有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取得的處理;根據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中的基地台當中之該無線 終端可連接之基地台的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及經由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將該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的處理。
  26. 一種無線終端之程式,該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該無線終端之程式的特徵為使無線終端執行: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基地台之通信品質資訊的處理;及根據該通信品質資訊來判斷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
  27. 一種無線終端之程式,該無線終端係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該無線終端之程式的特徵為,使無線終端執行: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無線通信網,接收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可否對基地台連接之判斷之處理;及根據該可否連接之判斷而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處理。
  28. 一種基地台裝置,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基地台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傳送手段,係將該基地台之通信品質相關的通信品質資訊,經由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以外之通信網而傳送至 判斷該無線終端是否要連接於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的判斷手段。
  29. 一種基地台裝置,係可使無線終端與2個以上之無線通信網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基地台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傳送手段,係判斷指定之無線通信網上之基地台本身之通信品質是否滿足該無線終端所要求的通信品質,並經由與該指定之無線通信網相異的無線通信網將其判斷結果傳送至該無線終端。
TW096129489A 2006-08-15 2007-08-10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TWI404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1368 2006-08-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6835A TW200816835A (en) 2008-04-01
TWI404435B true TWI404435B (zh) 2013-08-01

Family

ID=3908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9489A TWI404435B (zh) 2006-08-15 2007-08-10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98266B2 (zh)
JP (1) JP5067581B2 (zh)
KR (1) KR101299382B1 (zh)
CN (1) CN101548569A (zh)
TW (1) TWI404435B (zh)
WO (1) WO2008020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6634B2 (ja) * 2007-01-17 2013-12-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と、それらに用いられる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90676B2 (ja) * 2008-03-31 2013-04-24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
EP2285149A4 (en) * 2008-06-04 2014-08-06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WIRELESS CONTROL, NETWORK DEVICE,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INTEGRATION DEVICE
JP5211163B2 (ja) * 2008-06-04 2013-06-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無線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集約装置
JP5020927B2 (ja) * 2008-12-25 2012-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lan端末装置及び無線lan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9025536B2 (en) 2009-03-2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whitespace communication
CN102083151A (zh) * 2009-11-27 2011-06-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重定向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1117764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nk assessment before terminating alternate connection dur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handovers
GB2480078A (en) * 2010-05-05 2011-11-09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es with a cellular network base station or a non-cellular access point in response to a trigger
JP5710344B2 (ja) * 2011-03-31 2015-04-30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無線lanモジュール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lanモジュール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515594A1 (en) 2011-04-20 2012-10-24 Mondial Telecom Call Routing for a multi-mode terminal being in a multi-mod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17917B2 (en) 2011-06-21 2014-08-26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ignal quality metrics and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ing control
CN102421166A (zh) * 2011-11-21 2012-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US9572079B2 (en) * 2011-12-15 2017-02-14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of mmWave technology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37380B1 (en) 2012-03-07 2018-08-22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Telematic system
BE1021478B1 (fr) * 2012-10-24 2015-11-27 Mondial Telecom Amelorations apportees a des registres de localisation
US8831643B2 (en) * 2012-11-05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hidden access points
JP6072617B2 (ja) * 2013-06-07 2017-02-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5019265A (ja) * 2013-07-11 2015-0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携帯電話事業者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448317B2 (en) 2014-08-21 2019-10-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2016063317A (ja) 2014-09-16 2016-04-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速度の測定方法
WO2016072466A1 (ja) * 2014-11-07 2016-05-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CN106034284B (zh) * 2015-03-20 2021-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通信系统
USD906445S1 (en) 2018-10-26 2020-12-29 17 Thrasio Seventeen, Inc. Elliptical cycle
JP2020150296A (ja) * 2019-03-11 2020-09-1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無線通信装置
US11901983B1 (en) * 2021-03-17 2024-02-13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lectively assig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layer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8633A1 (en) * 2003-10-01 2005-04-14 Koji Watanab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050119001A1 (en) * 2003-11-28 2005-06-02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and mobile station therefor
JP2005168041A (ja) * 2004-12-28 2005-06-2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341610A (ja) * 2005-06-29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060295A (ja) * 2004-08-17 2006-03-02 Kddi Corp 無線通信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7787B2 (ja) 1998-12-08 2010-04-07 ブリティッシュ・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パブリック・リミテッド・カンパニー 一部の加入者のみが利用できる基地局のサブセットをもつセルラ移動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を動作する方法
JP3642211B2 (ja) * 1999-02-15 2005-04-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442356B2 (ja) * 2000-08-25 2003-09-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切替交換局及び通信方式切替方法
US6845100B1 (en) * 2000-08-28 2005-01-1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Basic QoS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IP traffic
JP4641350B2 (ja) * 2001-02-13 2011-03-02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端末、サーバー、インターネット接続方法および広告配信方法
JP4161028B2 (ja) 2002-03-06 2008-10-08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マルチサービス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349976A (ja) * 2003-05-21 200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JP2004356815A (ja) 2003-05-28 2004-12-16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
JP2005086471A (ja) 2003-09-09 2005-03-31 Japan Telecom Co Ltd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JP2005136553A (ja) * 2003-10-29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管理装置
JP2005269109A (ja) 2004-03-17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JP2005341311A (ja) * 2004-05-27 2005-12-08 Fujitsu Ten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サーバ装置、通信端末装置、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6020270A (ja) * 2004-06-04 2006-01-19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装置、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管理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
US7565144B2 (en) * 2004-11-01 2009-07-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for handing off communications from a cellular radio access network to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
EP1670273A1 (en) * 2004-12-08 2006-06-14 France Telecom Handover of a mobile node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in a mobile I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953607B (zh) * 2005-10-17 2012-01-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网络通信中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8633A1 (en) * 2003-10-01 2005-04-14 Koji Watanab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050119001A1 (en) * 2003-11-28 2005-06-02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and mobile station therefor
JP2006060295A (ja) * 2004-08-17 2006-03-02 Kddi Corp 無線通信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JP2005168041A (ja) * 2004-12-28 2005-06-2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341610A (ja) * 2005-06-29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39769A (ko) 2009-04-22
US8498266B2 (en) 2013-07-30
TW200816835A (en) 2008-04-01
JPWO2008020536A1 (ja) 2010-01-07
US20100014495A1 (en) 2010-01-21
WO2008020536A1 (fr) 2008-02-21
JP5067581B2 (ja) 2012-11-07
KR101299382B1 (ko) 2013-08-22
CN101548569A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4435B (zh)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方法、和運用於其等之裝置及程式
JP537663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と、それらに用いられる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78259B1 (en) D2d switchover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8774823B2 (en) Cellula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KR100948506B1 (ko) 출력을 최소화하도록 프록시 모드를 선택적으로 적용하는셀 네트워크
KR101487355B1 (ko) 이기종 네트워크에서의 유휴 모드 혼성 이동성 절차
KR10185958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 내에 복수 개의 이종 통신 모듈이 있을 경우 간섭을 회피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55304B1 (ko) 우호적인 중계 통신 신호 교환을 이용한 셀 네트워크
US2012009957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092853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access interface
EP3354058B1 (en) Method of ue autonomous measurement related actions upon implicit triggers
KR101451860B1 (ko) 다른 주파수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시스템 간 단말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80295534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ode
JP2006135953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セル選択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537775A (ja) 異機種ネットワーク間接続変更方法を支援するポリシー提供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TR201807176T4 (tr) Wifi kanalı ölçümlerinin bir hücresel radyo ağına bildirilmesi.
JP2014523159A5 (zh)
JP2014523159A (ja) デジタル・セルラー無線遠隔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測定の実施
US9538452B2 (en) Management of ad-hoc peer-to-peer connections to provide data network access using a plurality of heterogeneous wide area networks
KR101508843B1 (ko) 무선 랜에서 지역에 따라 상이한 사용 주파수 대역을 검색하기 위한 기법
US91550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frequency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24125B1 (ko) 이기종 망간 접속변경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028505B1 (en) Link setup level coordination
KR102103457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의 액세스 포인트 검색 방법 및 접속 관리 방법
KR101941038B1 (ko) 군용 분산형 기지국 및 그의 간섭인지 기반 적응적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