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3285B - Reverse open zipper - Google Patents

Reverse open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3285B
TWI403285B TW099106316A TW99106316A TWI403285B TW I403285 B TWI403285 B TW I403285B TW 099106316 A TW099106316 A TW 099106316A TW 99106316 A TW99106316 A TW 99106316A TW I403285 B TWI403285 B TW I4032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ide edge
plug
chai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8963A (en
Inventor
Keiichi Keyaki
Takanori Ozaw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08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8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32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8Bottom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09Plural independently movable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Buckles (AREA)
  • Cartons (AREA)

Description

逆開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進行上開及逆開、且可開離嵌插之逆開拉鏈。
作為用以進行衣物之左右前身之開閉的拉鏈,一般使用在鏈齒排之下端具備筒銷及插銷之開離嵌插式之拉鏈。
一般的附有開離嵌插具之拉鏈,係於一方之鏈齒排之下端連設插銷,於另一方之鏈齒排之下端連設用以嵌插上述插銷之開尾筒。該附有開離嵌插具之拉鏈,在將滑件拉下至與開尾筒抵接之最下端的狀態下,係以使插銷可對於開尾筒及滑件自由插拔的方式而構成,且可將左右鏈帶分離。
日本特開2005-24585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提案有一種藉由將2個滑件之嚙合口彼此相對配置,而可進行從上方及下方之兩方兩開的逆開拉鏈用之開離嵌插具。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逆開拉鏈,具備用以實現可從上方及下方之兩方開閉的上滑件與下滑件,且於一方之鏈帶之鏈齒排之下端具備插銷,其係在將上滑件與下滑件拉下至逆開拉鏈之最下端而使嚙合口彼此相抵接的狀態下,可對上滑件及下滑件進行插拔。又,於相對之鏈帶之鏈齒排之下端安裝有筒銷,其上形成有用以將下滑件扣止於最下端之防鬆止擋。
先行技術文獻 特許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45859號公報
若將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具備開離嵌插具之逆開拉鏈使用於衣服之左右前身之開閉,可在將上滑件滑動至最下端後,從上滑件及下滑件中拔出安裝於鏈齒排之下端之插銷,使左右鏈帶開離。其後,藉由將插銷插入上滑件及下滑件,可再次結合左右鏈帶彼此。關於該結合左右鏈帶彼此時可能產生之不良問題,使用圖11及圖12說明。
圖11係專利文獻1之圖6所記載之開離嵌插具之插銷、與安裝固定有該插銷之附近之鏈帶的局部放大圖。圖12係顯示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逆開拉鏈中,將一度從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拔出之插銷930再次嵌插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中途狀態的平面剖面圖。
另,關於圖11及圖12所示之鏈帶916、17之座標系統,將鏈帶916、17之長度方向中安裝固定著插銷930及筒銷40之方向定義為下方(D方向),將與下方(D方向)相反之方向定義為上方(U方向)。再者,如圖11及圖12所示,將平行於鏈帶916、17之面、且朝向上方(U方向)之右側定義為R方向,將左側定義為L方向。
首先,用圖11說明安裝固定有插銷930之先前之第1鏈帶916的構成。如圖11所示,於第1鏈帶916上配置有:於相對端緣形成有芯部14之鏈布11;以特定間距安裝固定於上述芯部14之第1鏈齒12排;連設於第1鏈齒12排之下方(D方向)之插銷930;及提高插銷930附近之剛性與強度之補強膜24。
於圖11所示之插銷930之右側緣(R方向之側緣)形成有凸緣滑接側緣930F,於插銷930之左側緣(L方向之側緣)形成有相對側緣930C。於相對側緣930C之前端部形成有頂端壁930D,其具有相對於第1鏈帶916之長度方向成直角之平坦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插銷930,其中將凸緣滑接側緣930F向下方(D方向)延長之延長線EL,係在與頂端壁930D大致正交之方向相交。將該延長線EL與頂端壁930D之交點定義為交叉部ND。
其後用圖12說明先前之逆開拉鏈910之構成。圖12係顯示將上滑件50拉下至上滑件50之嚙合口與下滑件60之嚙合口接觸之最下端,將先前為打開逆開拉鏈910而拔開之插銷930再次從上滑件50之右側(R方向)之導入口插入之中途狀態的圖。再者圖12係在與鏈布11大致平行之切斷面、且在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上翼片與第1及第2鏈帶916、17之間之切斷面將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切斷,而表露出鏈齒引導通路50T、60T之內部的平面剖面圖。
圖12所示之逆開拉鏈910係例如可進行長大衣等之左前身與右前身之開閉的開閉具。逆開拉鏈910具備:左右一對鏈布11;沿該鏈布11彼此之相對端緣分別形成之芯部14;及以夾持各個芯部14之方式而以特定間隔列設之多數個第1及第2鏈齒12、13。
又,逆開拉鏈910具備:插通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以能夠上開之上滑件50;及可逆開之下滑件60。且,將上滑件50之囓合口與下滑件60之嚙合口相對而配置。如圖12所示,於第1及第2鏈帶916、17之下端部(D方向之端部)之內外面,黏著有樹脂製薄膜等補強膜24。以一併夾入該補強膜24及芯部14之形式,分別將插銷930及筒銷40連設於第1及第2鏈齒12、13排。
於筒銷40之下端(D方向之端部)形成有鉤狀之止擋46。該止擋46係在將下滑件60拉下至最下端時,藉由抵接於下滑件60之導入口部分或凸緣60F之端部,防止下滑件60從下方脫落者。圖12所示之實施例係藉由使止擋46從筒銷40之下端向左方向(L方向)突出,而使止擋46扣合於下滑件60之凸緣60F之下端。
圖12所示之上滑件50之外翼片(未圖示)及內翼片53係於上滑件50之左右中央(L-R方向之中央部)之上部(U方向之部分)藉由引導柱50D而相互固定。從上滑件50之外翼片及內翼片53之左右兩側緣,成相對狀而延伸出凸緣50F。
在由外翼片、內翼片53及凸緣50F所包圍之上滑件50之內部形成有鏈齒引導通路50T,其係平面觀察為Y字型之空間,且插通左右一對第1鏈齒12排及第2鏈齒13排。另,於上滑件50之外翼片之外面側(圖12所示之紙面靠近觀察者側)形成有支持上滑件50之拉片使其可自由傾倒之拉片支持體(未圖示)。
於上滑件50之引導柱50D之左右兩側(L-R方向)分別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50T之導入口。於上滑件50之下端部(D方向之端部)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50T之嚙合口。於凸緣50F之端緣部分,沿該凸緣50F之端緣形成有鏈布插通路(未圖示)。該鏈布插通路係通過安裝固定有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50T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之鏈布11的間隙,且係於上滑件50滑動時滑接鏈布11之部分。
圖12所示之下滑件60亦與上述上滑件50相同,形成有外翼片(未圖示)、內翼片63、引導柱60D、及凸緣60F,且形成有鏈齒引導通路60T、導入口、嚙合口、及鏈布插通路。又,於下滑件60之外翼片之表面形成有支持下滑件60之拉片使其可自由傾倒的拉片支持體(未圖示)。
如圖12所示,從一度使第1鏈帶916與第2鏈帶17開離之狀態再次將其結合之情形時,將已拔開之插銷930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圖12所示之例中為右側(R方向)之導入口)插入。此時,將插銷930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後,以使插銷930與筒銷40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內成為平行之方式,由使用者把持第1鏈帶916下部之補強膜24附近,並如圖12所示使其一面於逆時針方向旋轉、一面向下方(D方向)插入。
然而,若不使第1鏈帶916下部之補強膜24附近於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使插銷930隨意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直進,則如圖12所示,在插銷930之一側緣滑接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且將另一側緣滑接於筒銷40時,以大致正交於延長線EL之形式形成之頂端壁930D會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尤其於引導柱60D之頂點附近)從正面衝突。
在一般的逆開拉鏈910中,與引導柱60D之衝突係發生在頂端壁930D與延長線EL交叉之交叉部ND附近。此時插銷930之頂端壁930D由於是從大致法線方向對引導柱60D之表面衝突,因此無法再將插銷930向下方(D方向)拉下。且插銷930會於對引導柱60D衝突之位置(即,插銷930未到達最下端之位置)停止。
此時,使用者會根據觸感而感覺到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之插銷930停止,而誤認為插銷930已插入至特定位置。當使用者判斷已將插銷930插入至特定位置時,使用者便接著進行將上滑件50向上方(U方向)滑動之操作,以關閉逆開拉鏈910。
然而,如圖12所示,在插銷930之頂端壁930D接觸於引導柱60D之上部(U方向之頂部)之狀態下,應該要與安裝固定於筒銷40之正上方之第2鏈齒13嚙合的相對方的第1鏈齒12並未降低至特定位置。因此,即使從圖12所示之狀態欲使上滑件50向上方(U方向)滑動,安裝固定於筒銷40之正上方之第2鏈齒13仍對插銷930之上部衝突,而不能嚙合第2鏈齒13與插銷930,成為插銷930卡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內面的狀態。因此,成為不能將上滑件50向上方(U方向)滑動之狀態。
此處,若使用者勉強將上滑件50向上方(U方向)滑動,則存在使逆開拉鏈910破損之危險性。且,使用者對於上滑件50無法滑動之情形而感到逆開拉鏈910之操作感不佳。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逆開拉鏈,其係進行左右鏈帶彼此之開離與結合者,其中,在將一度成為開離狀態之左右鏈帶彼此再次結合時,即使在將插銷一面隨意從上滑件之導入口直進一面插入之情形下,亦可將插銷順利地插入至特定位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逆開拉鏈包含:左右一對第1及第2鏈帶;插銷及筒銷,其係相對配置於上述第1及第2鏈帶之內側側緣部下端;及上滑件及下滑件,其係開閉上述第1及第2鏈帶;且,上述上下滑件係以嚙合口彼此相對之方向配置,在將上述插銷從上述上滑件之導入口插入於上述上下滑件內時,可將上述插銷之前端越過上述下滑件之引導柱之嚙合口側頂部而插入;其特徵在於,上述插銷包含:上述筒銷側之筒銷滑接側緣;及與上述筒銷滑接側緣相反配置之鏈布內方側之凸緣滑接側緣;於上述筒銷滑接側緣形成有第1傾斜部,其係於朝向上述插銷之前端且與上述筒銷分離之分向傾斜;上述第1傾斜部係與將上述凸緣滑接側緣之平面部延長於上述插銷之前端側之延長線交叉而形成,且該第1傾斜部在將上述插銷插入上述上下滑件時,具有以與上述下滑件之上述引導柱相接或與該引導柱分離之角度傾斜之形狀。
又,較好的是,上述筒銷滑接側緣之上述第1傾斜部之側面係形成為連續之彎曲面。
再者,較好的是,在與上述第1傾斜部相反側之上述凸緣滑接側緣,形成有於朝向上述插銷之前端且與上述筒銷分離之方向傾斜的第2傾斜部,且,上述筒銷滑接側緣之上述第1傾斜部與上述凸緣滑接側緣之上述第2傾斜部之間的寬度尺寸,係隨著朝向上述插銷之前端而逐漸減少。
再者,較好的是,上述下滑件含有由上述引導柱予以連結之內外翼片、與配置於上述內外翼片之一方之停止爪;於上述插銷之前端部之上述停止爪側之表面形成有以朝向插銷前端使該插銷之厚度漸減之方式而傾斜之爪引導斜面,上述爪引導斜面係橫切上述延長線而配置。
本發明之逆開拉鏈中,較好的是,插銷具備配置於筒銷側之筒銷滑接側緣、與配置於鏈布內方側之凸緣滑接側緣,且於筒銷滑接側緣形成有於朝向插銷前端且與筒銷側分離之方向傾斜的第1傾斜部。又,形成於筒銷滑接側緣之第1傾斜部係與將凸緣滑接側緣之平面部延長於插銷之前端側之延長線交叉而形成,再者,該第1傾斜部在將插銷插入上下滑件時,具有以與下滑件之引導柱相接或與該引導柱分離之角度傾斜之形狀。尤其,筒銷滑接側緣之第1傾斜部具有以與下滑件之引導柱之插銷側側面相接或與該插銷側側面分離之角度傾斜的形狀。
根據具有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逆開拉鏈,將一度開離之左右鏈帶彼此再次結合時,即使在將插銷一面隨意從上滑件之導入口直進一面插入之情形下,亦可將插銷順利插入至其最下端之位置。
更詳細地說,將插銷從上滑件之導入口插入上下滑件內時,例如當插銷之凸緣滑接側緣之基端部側滑接於上滑件之凸緣、且筒銷滑接側緣之前端部側滑接於筒銷之情形下,由於先前如上述,插銷之頂端壁(前端面)會衝突於下滑件之引導柱,因此有妨礙插銷之插入操作之問題。
與此相對,本發明在當插銷之凸緣滑接側緣之基端部側滑接於上滑件之凸緣、且筒銷滑接側緣之前端部側滑接於筒銷之情形下,係一面使插銷之第1傾斜部與下滑件之引導柱(尤其係引導柱之側面)相接、且使插銷前端藉由第1傾斜部之傾斜而被引導於與筒銷分離之方向,一面越過引導柱之嚙合口側頂部而插入。或者,不使插銷之第1傾斜部與下滑件之引導柱衝突,而越過引導柱之嚙合口側頂部插入插銷前端。藉此,插銷不會因與下滑件之引導柱衝突而停止,可順利地將插銷插入至其最下端之位置。另,此處,所謂插銷之最下端位置係指插銷之前端達到下滑件之引導柱之嚙合口側頂部之導入口側,且插銷成為大致與筒銷平行之狀態的位置。又,所謂引導柱之側面係指相對於滑件之長度方向,其面之傾斜度(其面為彎曲面時為接線的傾斜度)為45°以下之引導柱的壁面。
再者,本發明中,可將上述筒銷滑接側緣之第1傾斜部之側面(尤其係與第1傾斜部之下滑件之引導柱相對之相對側面)形成為連續之彎曲面。藉此,從上滑件之導入口插入插銷時,可更加確實地防止插銷之前端部衝突於下滑件之引導柱,而可更加順利地將插銷插入至最下端位置。又,藉由令第1傾斜部之側面為彎曲面,可縮短插銷之長度。因此,能在將下滑件拉下至最下端位置的狀態下將插銷收納於上下滑件之鏈齒引導通路內,從而可使得從外部觀察不到插銷。
又,本發明之逆開拉鏈可構成為:於插銷之凸緣滑接側緣形成第2傾斜部,其係於朝向插銷之前端部且與筒銷側分離之方向傾斜;且可使筒銷滑接側緣之第1傾斜部與凸緣滑接側緣之第2傾斜部之間的寬度尺寸,隨著朝向插銷前端而減少。藉此,可保持插銷前端部之強度並確實形成第1傾斜部,且可防止插入插銷時凸緣滑接側緣與下滑件之凸緣相互干涉,從而可更加順利且安定地進行插銷之插入操作。
再者,本發明中,於插銷之前端部之表面,橫切上述延長線而形成有以朝向插銷前端而使該插銷之厚度漸減的方式傾斜之爪引導斜面。如此藉由使爪引導斜面與延長線交叉,且以跨該延長線之方式橫切而形成,爪引導斜面將與第1傾斜部之傾斜面(彎曲面)相互配合,而使插銷之前端部之表面呈現球面狀。藉此,即使插入插銷時插銷前端進行直線移動或伴隨旋轉之移動,由於可確實使下滑件之停止爪滑接於爪引導斜面而沿著該爪引導斜面受引導,因此可安定地退避停止爪。
以下,茲參照圖式具體說明本發明之逆開拉鏈之具代表性的實施例。圖1係本發明之逆開拉鏈10之平面圖。圖2係圖1所示之逆開拉鏈中,將下滑件拉下至最下端之狀態之下滑件附近的平面剖面圖。圖3係說明處於將左右鏈帶開離之狀態下之插銷與筒銷的平面圖。圖4係圖3所示之從筒銷側觀察插銷之側視圖,且IV-IV箭頭方向觀察圖。圖5係圖3所示之插銷之立體圖。
圖1所示之逆開拉鏈10係例如可開閉短外套或長大衣等之左前身與右前身的開閉具。如圖1所示,逆開拉鏈10具備:左右一對第1及第2鏈帶16、17;及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其係插通安裝固定於第1及第2鏈帶16、17之相對端緣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進行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彼此之嚙合與分離。第1及第2鏈齒12、13可相互嚙合,藉由使一方之扣合凸部伸入另一方之扣合凹部而進行嚙合。
第1鏈帶16具有:鏈布11,其於相對側緣(內側側緣)形成有芯部14;多數個第1鏈齒12排,其係以夾持芯部14之方式而以特定間隔等間隔列設;及上止擋18,其係配置於第1鏈齒12排之一方之終端部。上止擋18係用以防止上滑件50從第1鏈齒12排脫落之構件。再者,於第1鏈齒12排之另一方之終端部之鏈布11的內外面,黏著有樹脂製薄膜等之補強膜24。以一併夾入該補強膜24及芯部14之形式而連設有插銷30。
第2鏈帶17具有:鏈布11,其於相對側緣(內側側緣)形成有芯部14;多數個第2鏈齒13排,其係以夾持芯部14之方式而以特定間隔等間隔列設;及上止擋18,其係配置於第2鏈齒13排之一方之終端部。上止擋18係用以防止上滑件50從第2鏈齒13排脫落之構件。再者,於第2鏈齒13排之另一方之終端部之鏈布11的內外面,黏著有樹脂製薄膜等之補強膜24。以一併夾入該補強膜24及芯部14之形式而連設有用以將下滑件60定位並保持於最下端之筒銷40。由插銷30、筒銷40及下滑件60構成開離嵌插具22。
另,關於逆開拉鏈10之座標系統,將鏈布11之長度方向定義為逆開拉鏈10之上下方向,將對於第1及第2鏈齒12、13排配置有上止擋18之方向定義為逆開拉鏈10之上方(U方向),將配置有插銷30及筒銷40之方向定義為下方(D方向)。再者,在圖1所示之鏈布11之內外方向中,將面對紙面之觀察者側定義為逆開拉鏈10之外面(圖4所示之T方向),將相反側定義為內面(圖4所示之B方向)。又,如圖1~圖3及圖5所示,將鏈布11之鏈布寬度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將朝向逆開拉鏈10之外面(T方向)之右側定義為R方向,將左側定義為L方向。此處,U方向與D方向、T方向與B方向、及R方向與L方向分別互為相反方向。
以下用圖3~圖5說明筒銷40之各部分之構成。配置於第2鏈帶17之相對端緣之下端部且於第2鏈齒13排之下方的筒銷40,係沿鏈布11之芯部14形成為細長棒狀,其可將下滑件60定位於第2鏈帶17之最下端,且將插入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之插銷30定位於最下端。另,下滑件60係配置於比上滑件50更靠近插銷30及筒銷40側,且,上滑件50與下滑件60係以相互之嚙合口相對之方向配置。
此處,若將棒狀之筒銷40之右側緣(R方向之側緣)定義為配置於鏈布內方側之凸緣滑接側緣40F、將左側緣(L方向之側緣)定義為配置於插銷30側之相對側緣40C,則筒銷40之凸緣滑接側緣40F即為上下滑件50、60之凸緣50F、60F滑接之部分。即,使下滑件60及上滑件50分別滑動至成為筒銷40側之端部位置之最下端的位置時,在下滑件60及上滑件5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參照圖2及後段說明之圖6~圖10)內,凸緣50F、60F會滑接於凸緣滑接側緣40F。
如圖2及圖3所示,於第2鏈帶17之筒銷40之下端部,以朝右方向(R方向)突出之形狀形成有鉤狀之止擋46。如圖2所示,拉下至最下端之下滑件60之導入口部分抵接於止擋46。藉此,藉由止擋46可防止下滑件60從下方(D方向)脫落。
圖2及圖3所示之實施例中,作為止擋46之形狀,係採用從筒銷40之下端向右方向(R方向)突出之形狀。藉此,將下滑件60滑動至最下端位置時,可於止擋46扣合下滑件60之導入口部分之凸緣60F。另,作為本發明之止擋46之形狀,並非限定於圖2及圖3所示之止擋46之形狀,藉由令止擋為從筒銷之下端部凸出於拉鏈之外方向(T方向)或內方向(B方向)之形狀,使凸出於下滑件60之外翼片62或內翼片63(參照後段說明之圖7)之部位抵接而構成,亦可防止下滑件60從下方(D方向)脫落。
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係配置於凸緣滑接側緣40F之相反側,為與插銷30相對之相對面。如圖3之平面圖所示,於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之上部(U方向之部分),從相對側緣40C突出形成有三角片狀之第2扣止引導片42,其形成第2扣止部44與引導面43。第2扣止部44係將第2鏈齒13排所在之上方(U方向)側形成為平面形狀。引導面43係構成為其寬度方向之尺寸呈向上方(U方向)逐漸增加之形狀,當從最下端向上方(U方向)滑動下滑件60時,該引導面43成為滑接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而將筒銷40之下端部朝右方向(R方向)打開之傾斜引導面。引導面43係作為轉變成第1鏈齒12排與第2鏈齒13排之嚙合狀態、由嚙合狀態順暢轉變成解除嚙合之引導面而形成。
本實施例中,上下滑件50、60之各引導柱50D、60D於其嚙合口側具有頂點。引導柱50D、60D具有從其頂點向導入口逐漸增加寬度方向之厚度的傾斜面,在導入口側具有經由變曲點而逐漸減少寬度方向之厚度的傾斜面。又,導入口側之傾斜面之傾斜角度大於使嚙合口側之厚度逐漸增加之傾斜面的傾斜角度。該情形下,在形成於引導柱50D、60D之頂點側之傾斜面靠近頂點附近,將接線相對於滑件之長度方向之傾斜度大於45°之壁面作為引導柱50D、60D之後面,將接線相對於滑件之長度方向之傾斜度小於45°之左右壁面作為引導柱50D、60D之側面。
其後用圖3~圖5說明插銷30之各部分之構成。配置在第1鏈帶16之相對端緣之下端部、第1鏈齒12排之下方的插銷30,係形成為沿著鏈布11之芯部14之細長棒狀。於插銷30之前端部,為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對著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容易地從斜上方插入,而使插銷30之前端部朝左方向(L方向)彎曲。
此處,將棒狀之插銷30之左側緣(L方向之側緣)定義為配置於鏈布內方側之凸緣滑接側緣30F,將右側緣(R方向之側緣)定義為配置於筒銷40側之筒銷滑接側緣(相對側緣)30C。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在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插入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參照圖2及後段說明之圖6~圖10)時,係滑接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凸緣50F、60F(參照圖2及後段說明之圖6~圖10)的部分。
又,如圖4所示,將插銷30之外側緣(T方向之側緣)定義為外壁30T,將內側緣(B方向之側緣)定義為內壁30B。插銷30之外壁30T及內壁30B,在將插銷30插通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參照圖2及後段說明之圖6~圖10)內時,係滑接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外翼片62及內翼片53之內壁(參照後段說明之圖7)的部分。
如圖3所示,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係配置於凸緣滑接側緣30F之相反側,且為與筒銷40相對之相對面。該筒銷滑接側緣30C形成有:平行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平面部;與第1傾斜部30E,其係配置於比該平面部更靠近插銷前端側,且形成為於朝向插銷30之前端部且與筒銷40側分離之方向傾斜的形狀。該第1傾斜部30E如後述,當於上下滑件50、60中插入插銷30、使該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滑接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且使該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滑接於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時,具有以相接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插銷側側面(或與引導柱60D之插銷側側面分離)之角度傾斜之形狀。
又,如圖3所示,凸緣滑接側緣30F形成有於第1鏈齒12排側平行於鏈布長度方向且在插入插銷30時接觸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的平面部,且形成有於朝向插銷30之前端部且與筒銷40側分離之方向傾斜的第2傾斜部30G。該情形下,第2傾斜部30G係形成於筒銷滑接側緣30C側之第1傾斜部30E之相反側,且,該第2傾斜部30G與筒銷滑接側緣30C側之第1傾斜部30E之間的寬度尺寸(L-R方向之尺寸),係以向插銷30之前端逐漸減少之方式形成。即,凸緣滑接側緣30F側之第2傾斜部30G,係以其傾斜角度之變化相較於筒銷滑接側緣30C側之第1傾斜部30E較為和緩之形式形成。藉此,可保持插銷前端部之強度並確實地形成第1傾斜部30E,且亦可防止在插入插銷30時凸緣滑接側緣30F與下滑件60之凸緣60F等相互干涉。
再者,將插入插銷30時接觸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之凸緣滑接側緣30F之平面部朝向插銷30之前端部延長時之直線定義為延長線EL時,係以使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傾斜之第1傾斜部30E與延長線EL交叉之方式較大地形成其傾斜程度。尤其,如圖8所示,延長線EL係於將插銷30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使得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接觸於筒銷40時,與上滑件50之凸緣50F接觸之平面部的延長線。該情形,將傾斜之筒銷滑接側緣30C與延長線EL相交叉之位置定義為交叉部ND。
插銷30中位在交叉部ND之附近之部位,在將插銷30插入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時,係成為面對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面對區域。且,如圖3所示,第1傾斜部30E之側面之形狀,尤其上述面對區域之側面之形狀(從T方向所見之拉鏈10之形狀),係形成為向插銷前端逐漸與筒銷40分離之方式而連續彎曲之彎曲面的形狀。另,第1傾斜部30E之側面之形狀不限於彎曲面形狀,例如,亦可形成相對於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平面部彎曲超過特定角度之平坦面的形狀、或於複數之彎曲部多階段彎曲之面形狀。
如圖3~圖5所示,於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之上部(U方向之部分),形成有將扣止面朝向下方(D方向)之平板狀的第1扣止部34。該第1扣止部34,在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插入配置於最下端之下滑件60及上滑件5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內時,係用以與上述筒銷40之第2扣止部44扣合且使插銷30停止於最下端的部分。
於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形成有第1扣止引導片32,其係將外壁30T沿第1扣止部34以平面觀察為三角形而延伸。於第1扣止引導片32之筒銷40側之端緣,形成有連結第1扣止部34與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引導面33。該引導面33呈其寬度方向之尺寸向上方(U方向)逐漸增加之形狀,且從最下端向上方(U方向)滑動下滑件60時,其係滑接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而形成為使插銷30之下端部朝左方向(L方向)打開之引導面。
另,由於第1扣止引導片32係延伸出外壁30T而形成之部位,因此,使插銷30及筒銷40插通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內時,可於第1扣止引導片32之內面(B方向)側收納筒銷40之第2扣止引導片42。
又,為避免朝插銷30側突出之第2扣止引導片42之頂部與插銷30側之筒銷滑接側緣30C相互干涉,於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即第1扣止引導片32與第1扣止部34所包圍之部分,開設有隙槽36。又,第1扣止引導片32亦發揮補強從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延伸出之第1扣止部34之作用。再者,於插銷30之第1鏈齒12排側之第1扣止部34之上面形成有嚙合突起38,其係與位於第2鏈齒13排之最下端之第2鏈齒13之嚙合頭部上所設之扣合凹部相嚙合。
在圖4之側面圖所示之插銷30之實施例中,形成有爪引導斜面39,其係朝插銷30之前端部使外壁30T逐漸傾斜於內壁30B側。該爪引導斜面39如後段使用圖7所說明,其係在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插入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60T內時,用以將作為附有自動停止裝置之滑件發揮機能之下滑件60的停止爪64(參照圖2)推抵於外面(T方向)側,以進行順利之插入操作而設之傾斜面。
此處,圖2顯示由圖1所示之狀態使下滑件60朝下方(D方向)滑動,嚙合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彼此,且將下滑件60拉下至最下端的狀態。如圖1及圖2所示,逆開拉鏈10之插銷30之前端與筒銷40之前端,可超越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嚙合口側頂部而插入至導入口側,且,於逆開拉鏈10之長度方向上,二者係構成為位在大致相同之位置。
藉由具有如此構成,可使第1鏈帶16與第2鏈帶17之左右(L-R方向)長度一致且左右對稱,從而使外觀整齊。又,將下滑件60朝上方(U方向)滑動時,可順利導入而不會使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卡在插銷30與筒銷40之間,因此可順利地滑動下滑件60。
再者,藉由將插銷30及筒銷40之長度設定為適宜減短之長度,如圖2所示,在將下滑件60拉下至下方(D方向)之最下端的狀態下,可將插銷30之前端部與筒銷40之前端部收納於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60T內而使其成為隱藏狀態。藉此,可使將下滑件60拉下至最下端之狀態下之逆開拉鏈10的外觀整齊。
以下用圖6~圖10說明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再次嵌插於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過程的狀態。圖6係顯示將一度拔出之插銷30從上滑件50之左側(L側)之導入口插入,使插銷30之前端部於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60T內朝下方(D方向)滑動的狀態之平面剖面圖。圖7係從筒銷40側所觀察之圖6所示之狀態的側視圖,係圖6所示之VII-VII箭頭方向視圖。
圖8係顯示由圖6所示之狀態進一步插入插銷30,使插銷30之前端部附近面對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的狀態之圖。圖9係將圖8所示之插銷30之前端部附近與引導柱60D之局部放大說明的平面剖面圖。圖10係顯示將插銷30插入至最下端之狀態的平面剖面圖。另,對於與圖1~圖5所說明之部位相同之部位附註相同之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首先,用圖6~圖9說明上滑件50之構成。如圖6~圖9所示,從形成有上滑件50之底部之內翼片53之上方之部分(U方向之部分)的左右方向(L-R方向)中央部,立設有引導柱50D。該引導柱50D於其嚙合口側具有頂點,且,具有從該頂點向導入口逐漸增加寬度方向之厚度的傾斜面,在導入口側具備經由變曲點而逐漸減少寬度方向之厚度之傾斜面。又,於該引導柱50D之外面(T方向)側形成有未圖示之外翼片。於外翼片之外面(T方向)可自由傾斜地配置有由使用者操作之拉片(未圖示)。
從上滑件50之外翼片及內翼片53之左右(L-R方向)兩側緣部向相對之翼片側延設有左右凸緣50F。由外翼片、內翼片53及凸緣50F所包圍之滑件的內部形成有鏈齒引導通路50T,其係平面觀察為Y字型空間,且插通左右一對第1鏈齒12排及第2鏈齒13排。
從外翼片突出有停止爪54(參照圖6、圖8),其係作為附有自動停止裝置之滑件而發揮機能,且可進退於鏈齒引導通路50T內。停止爪54係用以在例如使用者之手放開拉片時,利用蓄勢機構(未圖示)之作用自動地進出於鏈齒引導通路50T內,且伸入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鏈齒12排或第2鏈齒13排之間隙,而固定上滑件50之位置者。又,在使用者操作拉片時,若牽拉拉片,則停止爪54對抗蓄勢機構之蓄勢力而從鏈齒引導通路50T被往上拉。如此,使停止爪54從第1鏈齒12排或第2鏈齒13排之間隙中脫出,使原先固定之上滑件50成為可滑動之狀態。
於上滑件50之引導柱50D之左右兩側(L-R方向)分別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50T之導入口。於上滑件50之下部(D方向之部分)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50T之嚙合口。於凸緣50F之端緣部分,沿該凸緣50F之端緣形成有鏈布插通路。該鏈布插通路係通過安裝固定有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50T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之鏈布11的間隙,且於滑動上滑件50時鏈布11所滑接之部分。
在將左右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50T內的狀態下,若使上滑件50滑動於圖1所示之上方(U方向),則會將處於分離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從上滑件50之左右(L-R方向)之導入口導入。被導入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係沿著鏈齒引導通路50T之凸緣50F之內壁被引導而合流而成為嚙合狀態後,從圖1所示之下方(D方向)之嚙合口排出。
又,若使上滑件50滑動於圖1所示之下方(D方向)時,會將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從嚙合口導入。被導入之嚙合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沿引導柱50D於左右方向(L-R方向)分離後,從圖1所示之上方(U方向)之雙方的導入口排出。
其後,用圖6~圖10說明下滑件60之構成。如圖6~圖10所示,從形成下滑件60之底部之內翼片63之下方部分(D方向之部分)之左右方向(L-R方向)中央部,立設有引導柱60D。該引導柱60D於其嚙合口側具有頂點,且,具有從該頂點向導入口逐漸增加寬度方向之厚度的傾斜面,在導入口側具備經由變曲點逐漸減少寬度方向之厚度之傾斜面。又,於該引導柱60D之外面(T方向)側形成有外翼片62(參照圖7)。於外翼片62之外面(T方向)可自由傾斜地配置有由使用者操作之拉片(未圖示)。
從下滑件60之外翼片62及內翼片63之左右(L-R方向)兩側緣部向相對之翼片側延設有左右凸緣60F。由外翼片62、內翼片63及凸緣60F所包圍之滑件的內部形成有鏈齒引導通路60T,其係平面觀察為Y字型空間,且插通左右一對第1鏈齒12排及第2鏈齒13排。
從外翼片62突出有停止爪64(參照圖6~圖10),其係作為附有自動停止裝置之滑件而發揮機能,且可進退於鏈齒引導通路60T內。停止爪64係用以在例如使用者之手放開拉片離開時,利用蓄勢機構(未圖示)之作用自動地進出於鏈齒引導通路60T內,且伸入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鏈齒12排或第2鏈齒13排之間隙,而固定下滑件60之位置者。又,在使用者操作拉片時,若牽引拉片,則停止爪64對抗蓄勢機構之蓄勢力而從鏈齒引導通路60T被往上拉。如此,使停止爪64從第1鏈齒12排或第2鏈齒13排之間隙中脫出,使原先固定之下滑件60成為可滑動之狀態。
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左右兩側(L-R方向)分別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60T之導入口。於下滑件60之上部(U方向之部分)開口有鏈齒引導通路60T之嚙合口。於凸緣60F之端緣部分,沿該凸緣60F之端緣形成有鏈布插通路。該鏈布插通路係將安裝固定有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60T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之鏈布11,從鏈齒引導通路60T朝下滑件60之外部取出的間隙,且於滑動下滑件60時鏈布11所滑接之部分。
逆開拉鏈10之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係在分別將第1及第2鏈齒12、13排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內的狀態下,如上述將下滑件60配置於比上滑件50更靠近插銷30及筒銷40側,且,以使上滑件50之嚙合口與下滑件60之嚙合口相對之方式配置。
又,若使下滑件60滑動於圖1所示之上方(U方向)時,會將處於嚙合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從嚙合口導入。被導入之嚙合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沿引導柱60D於左右方向(L-R方向)分離後,從圖1所示之下方(D方向)之雙方的導入口排出。
又,在將左右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插通於鏈齒引導通路60T內的狀態下,若使下滑件60滑動於圖1所示之下方(D方向),則會將處於分離狀態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從下滑件60之左右(L-R方向)之導入口導入。被導入之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係沿著鏈齒引導通路60T之凸緣50F之內壁被引導而合流而為嚙合狀態後,從圖1所示之上方(U方向)之嚙合口排出。
若進一步將下滑件60朝下方(D方向)拉下,則會將筒銷40與插銷30從下滑件60之導入口導入,使形成於筒銷40之下端部之止擋46抵接於下滑件60之導入口部分而停止。該位置成為下滑件60之最下端。
要使左右第1及第2鏈齒12、13彼此所有之嚙合分離時,在將下滑件60移動至最下端之狀態下,將上滑件50朝下方(D方向)拉下直至上滑件50之嚙合口抵接於下滑件60之嚙合口的位置。如此,成為所有的第1及第2鏈齒12、13排之嚙合解開之狀態。其後,在該狀態下把持第1鏈帶16之下端的補強膜24部分,朝上方(U方向)上拉插銷30。如此,可從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中拔出插銷30,且可使左右第1鏈帶16與第2鏈帶17開離。
要從一度使左右之第1鏈帶16與第2鏈帶17開離之狀態再次結合時,把持第1鏈帶16之下端之補強膜24部分,且從上滑件50之左方向(L方向)之導入口插入插銷30。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插銷30,使插銷30之前端部在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60T內朝下方(D方向)滑動之狀態,即為圖6所示之狀態。
在圖6所示之狀態下更深地插入插銷30時,則隨著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與上滑件50之凸緣50F相滑接、且插銷30之引導面33與上滑件50之引導柱50D相滑接,插銷30會朝下方(D方向)移動。
若由圖6所示之狀態更深地插入插銷30,則停止爪64會抵接於插銷30之前端部之外壁30T。於插銷30之前端部形成有爪引導斜面39,其係以漸減插銷30之厚度之方式使外壁30T逐漸朝內壁30B側傾斜,且於該爪引導斜面39抵接停止爪64。若以於爪引導斜面39抵接著停止爪64之狀態進一步朝下方(D方向)插入插銷30,則隨著停止爪64滑接於插銷30之爪引導斜面39上,停止爪64會朝外面(T方向)退避(參照圖7)。如此,插銷30之前端部可通過下滑件60之停止爪64突出之部分,可進一步朝下方(D方向)插入插銷30。
該情形下,形成有爪引導斜面39之插銷30之前端,如圖7所示,係相對於該插銷30之內外方向之中心線偏內壁30B側而形成。再者,插銷30之前端在停止爪64突出於鏈齒引導通路60T之狀態下,係位於較停止爪64之突出端更靠近內面(B方向)側。
尤其,該爪引導斜面39係連續形成於第1傾斜部30E所形成之處。即,爪引導斜面39係以跨上述延長線EL之方式橫切而形成,該爪引導斜面39係配置於與延長線EL交叉之第1傾斜部30E之表面側。因此,插銷30之前端部之表面,係爪引導斜面39與第1傾斜部30E之彎曲面相互配合而呈球面狀。藉此,例如在插入插銷30時,即使以直線或伴隨旋轉地進行插銷30之插入,亦可確實地使下滑件60之停止爪64抵接於爪引導斜面39而引導於外面(T方向)側,且可安定地退避該停止爪64。
若由圖6及圖7所示之狀態進一步使插銷30直進插入,則如圖8及圖9所示,插銷30之前端部之筒銷滑接側緣30C側之第1傾斜部30E將面對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此時成為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與上滑件50之凸緣50F相接觸,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與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相接觸,雖然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稍微分離,但與引導柱60D面對之狀態(另,亦可為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接觸之狀態)。
將該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最接近之部分定義為近接點CP。又,將插銷30插入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50T、60T內時,將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相對之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彎曲形狀的範圍定義為面對區域。
尤其,當處於插入如圖8所示之插銷30、使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與上滑件50之凸緣50F相接觸、且使筒銷滑接側緣30C與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相接觸的狀態下,將從與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之接觸點朝向插銷30之前端之筒銷滑接側緣30C的範圍定義為面對區域。
又,筒銷滑接側緣30C與引導柱60D相對或面對,是指如圖8~圖10所示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之面與形成引導柱60D之內外方向(T-B方向)之壁面相互面對,該等面於垂直時不為面對。另,雖然使插銷30與引導柱60D在分離之狀態下相互面對,但亦可使其相互接觸。再者,圖8及圖9所示之實施例之近接點CP位於比交叉部ND更靠近筒銷40側之附近。
先前之逆開拉鏈910(參照圖12),為不使插銷930之頂端壁930D抵接於引導柱60D,必須由使用者刻意地一面旋轉第1鏈帶916之下端之補強膜24,一面插入插銷930。換言之,先前之逆開拉鏈910,當以使插銷930之凸緣滑接側緣930F接觸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且使插銷30之相對側緣(筒銷滑接側緣)930C接觸於筒銷40之相對側緣的方式插入插銷930時,存在插銷930之頂端壁930D與引導柱60D衝突因而妨礙插銷930之插入之問題。
與此相對,如圖8及圖9所示,本發明係將插銷30之前端部側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之第1傾斜部30E,形成為於朝向插銷30之前端部且與筒銷40側分離之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彎曲面)。即,將插銷30之前端部形成為朝前端部逐漸於凸緣滑接側緣30F側傾斜之傾斜面。且,該傾斜面係以成為該傾斜面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面對之面對區域的方式,決定與引導柱60D之位置關係而形成。
即,第1傾斜部30E之傾斜面,在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滑接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且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滑接於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之狀態下,形成為以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分離之角度傾斜之形狀(另,第1傾斜部30E之傾斜面亦可形成為以與引導柱60D之插銷側側面相接之角度傾斜的形狀)。藉由構成具有如此第1傾斜部30E之插銷30,可避免插銷30之前端與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接觸,進而亦可避免插銷30之面對區域與引導柱60D接觸,從而可順利地進行插銷插入操作。
又,該情形下,插銷30之構成為,令與筒銷滑接側緣30C之筒銷40接觸之接觸點、與交叉於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延長線EL之交叉部ND之間的間隔(距離),大於從該接觸點至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頂點的間隔(距離)。且,插銷30之第1傾斜部30E之側面形狀係形成為連續之彎曲面形狀。藉此,可確實地避免插銷30接觸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從而可進行更安定之插銷插入操作。
再者,形成於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側之第2傾斜部30G,如上述係比第1傾斜部30E之傾斜角度之變化更加緩和而形成,因此在插入插銷30時,插銷30之第2傾斜部30G不會接觸於下滑件60之凸緣60F。
另,例如從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插銷30時,藉由一面稍微旋轉該插銷30一面將其插入,而使插銷30之凸緣滑接側緣30F滑接於上滑件50之凸緣50F,但亦有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不與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滑接之情形。於該情形時,與先前相同,可避免插銷30之前端衝突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從而可順利地進行插銷插入操作。
其後,由圖8及圖9所示之狀態朝下方(D方向)進一步插入插銷30時,使插銷30逐漸平行於筒銷40之方式旋轉,如圖10所示,可順利地將插銷30插入至最下端。另,圖10中雖然未圖示,藉由將插銷30之第1扣止部34(參照圖3)抵接於筒銷40之第2扣止部44(參照圖3),可將插銷30定位於最下端。又,插銷30與筒銷40平行是指,插銷30之筒銷滑接側緣30C之平面部或凸緣滑接側緣30F之平面部、與筒銷40之相對側緣40C相互平行。
如上述,本發明之逆開拉鏈10,即使以先前插銷前端會與下滑件之引導柱衝突之角度插入插銷之情形時,亦可確實地避免插銷30之前端衝突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從而可將該插銷30安定地插入最下端位置。
在該圖10所示之狀態中,逆開拉鏈10之插銷30之前端部與筒銷40之前端部,係以於逆開拉鏈10之長度方向上為大致相同位置的方式而構成。且,於圖10所示之狀態中,插銷30之前端部之位置,係從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上方(U方向)頂部(嚙合口側頂部)朝下方下降至插銷下端位置之尺寸DP(D方向)的位置。
藉由令插銷30之前端位於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更下方(U方向),在將下滑件60從最下端朝上方(U方向)滑動時,可容易地使插銷30之前端部朝向下滑件60之導入口之方向。因此,可順利地進行打開動作。另,在下滑件60與插銷30處於最下端之狀態下,插銷30之前端部與筒銷40之前端部成為隱藏於下滑件60之鏈齒引導通路60T內之狀態。
上述拉鏈10之第1及第2鏈齒12、13可使用金屬製或樹脂製之鏈齒。又本發明亦可於鏈布上縫著捲繞成線圈狀的線狀之單絲的線圈狀鏈齒等,可使用一般可作為拉鏈使用的鏈齒。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於可上開及逆開、且可開離嵌插之逆開拉鏈。作為如此之逆開拉鏈之用途,可用於開閉夾克或大衣之左右前身之用途、運動裝、及其他用途。
30E...第1傾斜部
10、910...逆開拉鏈
11...鏈布
12...第1鏈齒
13...第2鏈齒
14...芯部
16、916...第1鏈帶
17...第2鏈帶
18...上止擋
22...開離嵌插具
24...補強膜
30、930...插銷
30C...筒銷滑接側緣
30F、40F、930F...凸緣滑接側緣
30G...第2傾斜部
30T...外壁
30B...內壁
32...第1扣止引導片
33、43...引導面
34...第1扣止部
36...隙槽
37、937...柱引導斜面
38...嚙合突起
39...爪引導斜面
40...筒銷
40C、930C...相對側緣
42...第2扣止引導片
44...第2扣止部
46...止擋
50...上滑件
50D、60D...引導柱
50F、60F...凸緣
50T、60T...鏈齒引導通路
53、63...內翼片
54、64...停止爪
60...下滑件
62...外翼片
64...停止爪
930D...頂端壁
CP...近接點
DP...引導柱之上方頂部至插銷下端位置之尺寸
EL...延長線
ND...交叉部
圖1係本發明之逆開拉鏈之平面圖;
圖2係圖1所示之逆開拉鏈中,將下滑件拉下至最下端之狀態之下滑件附近的平面剖面圖;
圖3係說明處於將左右鏈帶開離之狀態下之插銷與筒銷的平面圖;
圖4係圖3所示之從筒銷側觀察插銷之側視圖,且為IV-IV箭頭方向視圖;
圖5係圖3所示之插銷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將上下滑件拉下至最下端而一度拔出插銷後,再次將其嵌插於上滑件及下滑件之中途狀態的平面剖面圖;
圖7係從筒銷側觀察圖6所示之狀態之側視圖,且為VII-VII箭頭方向視圖;
圖8係顯示由圖6所示之狀態進一步插入插銷,使插銷之前端部附近面對於下滑件之引導柱的狀態的圖;
圖9係將圖8所示之插銷之前端部附近與引導柱之局部放大說明的平面剖面圖;
圖10係顯示將插銷插入至最下端之狀態的平面剖面圖;
圖11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先前之開離嵌插具之插銷、與安裝固定有該插銷附近之鏈帶的局部放大圖;及
圖12係顯示將圖11所示之先前之插銷嵌插於上滑件及下滑件時,插銷之前端部抵接於下滑件之引導柱之狀態的圖。
10...逆開拉鏈
11...鏈布
12...第1鏈齒
13...第2鏈齒
14...芯部
16...第1鏈帶
17...第2鏈帶
24...補強膜
30...插銷
30C...筒銷滑接側緣
30F...凸緣滑接側緣
40...筒銷
40C...相對側緣
46...止擋
50...上滑件
50D、60D...引導柱
50F、60F...凸緣
50T、60T...鏈齒引導通路
53、63...內翼片
54、64...停止爪
60...下滑件
CP...近接點
EL...延長線
ND...交叉部

Claims (3)

  1. 一種逆開拉鏈,其包含:左右一對之第1及第2鏈帶(16、17);插銷(30)及筒銷(40),其係配置於上述第1及第2鏈帶(16、17)之對向內側側緣部下端;及上滑件(50)及下滑件(60),其係開閉上述第1及第2鏈帶(16、17);且,上述上下滑件(50、60)係以嚙合口彼此相對之方向配置,在將上述插銷(30)自上述上滑件(50)之導入口插入於上述上下滑件(50、60)之內外翼片(52、62、63)間所配置之鏈齒引導通路內時,可將上述插銷(30)之前端越過上述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之嚙合口側頂部而插入;其特徵為:上述插銷(30)係與上述第1鏈帶(16)之第1鏈齒列之端部鄰接,且包含:細長狀之棒狀部,其係沿著上述第1鏈帶(16)之鏈布(11)之鏈布對向側緣而固著於鏈布內外表面;及前端部,其係至插銷前端,於自上述筒銷(40)分離之方向上彎曲;上述插銷(30)包含:上述筒銷(40)側之筒銷滑接側緣(30C);及配置於上述筒銷滑接側緣(30C)之相反側之鏈布內方側之凸緣滑接側緣(30F);於上述筒銷滑接側緣(30C)形成有第1傾斜部(30E),其係至上述插銷(30)之前端,於自上述筒銷(40)分離之方向上傾斜;於上述凸緣滑接側緣(30F)形成有平行於鏈布長度方向之平面部、及第2傾斜部(30G),該第2傾斜部(30G)係至 上述插銷(30)之前端,於自上述筒銷(40)分離之方向上傾斜;上述第1傾斜部(30E)之上述筒銷(40)側之側面形成為上述插銷(30)插入於上述上下滑件(50、60)時,自上述下滑件(60)之引導柱(60D)迴避之方向上連續彎曲之彎曲面;自上述鏈布之內外方向上視之時,上述彎曲面係與包含延長線(EL)之沿著鏈布內外方向之平面相交叉,該延長線(EL)係將上述凸緣滑接側緣(30F)之上述平面部延長於上述插銷(30)之前端側者;上述下滑件(60)含有配置於上述外翼片(62)且突出於上述鏈齒引導通路內之停止爪(64);於上述插銷(30)之彎曲的上述前端部之上述停止爪(64)側之表面,形成有自上述筒銷滑接側緣(30C)至插銷前端,以朝向插銷前端使該插銷(30)之厚度漸減,同時以朝向上述筒銷滑接側緣(30C)使該插銷(30)之厚度漸減之方式而傾斜之爪引導斜面(39);上述插銷(30)具有比上述鏈布(11)之下端邊緣更延伸出之延出部,上述插銷(30)之前端係配置於比上述鏈布之鏈布內外方向上之厚度中心位置更偏向鏈布內面側而成。
  2. 如請求項1之逆開拉鏈,其中,上述筒銷滑接側緣(30C)之上述第1傾斜部(30E)與上述凸緣滑接側緣(30F)之上述第2傾斜部(30G)之間的寬度尺 寸,係隨著朝向上述插銷(30)之前端而逐漸減少。
  3. 如請求項1之逆開拉鏈,其中,上述爪引導斜面(39)係橫切上述延長線(EL)而形成。
TW099106316A 2009-09-11 2010-03-04 Reverse open zipper TWI403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5943 WO2011030448A1 (ja) 2009-09-11 2009-09-11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963A TW201108963A (en) 2011-03-16
TWI403285B true TWI403285B (zh) 2013-08-01

Family

ID=4373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6316A TWI403285B (zh) 2009-09-11 2010-03-04 Reverse open zipper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7354A1 (zh)
EP (1) EP2476332B1 (zh)
JP (1) JP5430664B2 (zh)
KR (1) KR101356242B1 (zh)
CN (1) CN102481039B (zh)
ES (1) ES2621201T3 (zh)
HK (1) HK1167582A1 (zh)
TW (1) TWI403285B (zh)
WO (1) WO20110304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5916B (zh) * 2017-12-14 2019-04-1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zipp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3362A1 (ja) * 2008-12-26 2010-07-01 Ykk株式会社 開離嵌挿具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2517595B1 (en) * 2009-12-25 2015-12-23 YKK Corporatio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US8910352B2 (en) * 2010-06-23 2014-12-16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EP2692262B1 (en) * 2011-03-30 2016-10-19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ith openable/meshable strips
TWI631916B (zh) * 2017-05-24 2018-08-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梢狀組件
CN107692413A (zh) 2017-11-17 2018-02-16 理想拉链(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船坞拉头
CN108685286B (zh) * 2018-07-24 2023-12-19 江苏戴世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用插销组件
JP6712623B2 (ja) * 2018-08-20 2020-06-24 松本ナ−ス産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付き縫製品
USD887895S1 (en) * 2018-08-31 2020-06-23 Ykk Corporation Insert pin for slide fastener
MX2022004222A (es) * 2019-10-10 2022-05-03 Ykk Corp Elemento metalico y cierre de cremallera.
WO2021090494A1 (ja) * 2019-11-08 2021-05-14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7356879B2 (ja) * 2019-11-22 2023-10-05 Ykk株式会社 開具及び逆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DE102019008395B4 (de) * 2019-12-03 2021-08-12 Cosimo Emanuel Jann Magnetisches Verschlussystem mit Dreheinrastmechanismus
WO2022091268A1 (ja) * 2020-10-28 2022-05-05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US11877629B1 (en) * 2023-02-04 2024-01-23 Kcc Zipper Co., Ltd. Bottom stop device of double-open end zippe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2432A (en) * 1978-10-09 1980-11-11 Yoshida Kogyo K.K.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
TW589166B (en) * 2000-10-31 2004-06-01 Ykk Corp Releasable bottom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5268A (en) * 1963-10-23 1965-03-30 Louis H Morin Dual slider stop
JPS5925227Y2 (ja) * 1978-06-15 1984-07-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開離嵌插具
JPS5925220Y2 (ja) * 1978-10-09 1984-07-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JPS6014731U (ja) * 1983-07-11 1985-01-31 斎藤 利世 植毛部を曲げ2本を1組にした歯の裏側用の歯刷子
JPS6014713U (ja) * 1983-07-12 1985-01-3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JP2587759Y2 (ja) * 1992-10-29 1998-12-24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GB2327709A (en) * 1997-07-25 1999-02-03 Ykk Europ Ltd Snap fitted bottom stop for zip fastener
JP3589440B2 (ja) * 1997-11-28 2004-11-17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622885B2 (ja) * 1997-12-18 2005-02-23 Ykk株式会社 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ー用の開離嵌挿具
JP3620973B2 (ja) * 1998-09-30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621006B2 (ja) * 1999-09-30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開離嵌挿具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およびスライダー
JP3733327B2 (ja) * 2001-12-20 2006-01-11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2003334108A (ja) * 2002-05-20 2003-11-25 Ykk Corp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155933B2 (ja) * 2004-03-05 2008-09-24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逆開き具
GB0506680D0 (en) * 2005-04-01 2005-05-11 Ykk Europ Ltd A readily burstable slide fastener
JP4307413B2 (ja) * 2005-06-20 2009-08-0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4762108B2 (ja) * 2006-10-20 2011-08-31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開離嵌挿具付き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726876B2 (ja) * 2007-10-15 2011-07-20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S2450366T3 (es) * 2008-12-12 2014-03-24 Ykk Corporation Cierre de cremallera con un accesorio separable
US20100299887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Yu-Pau Lin Insertion pin and insertion pin assembly for zipper
EP2517595B1 (en) * 2009-12-25 2015-12-23 YKK Corporatio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CN103188962B (zh) * 2010-09-06 2015-11-25 Ykk株式会社 拉链和拉链用拉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2432A (en) * 1978-10-09 1980-11-11 Yoshida Kogyo K.K.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
TW589166B (en) * 2000-10-31 2004-06-01 Ykk Corp Releasable bottom end stop for slide fasten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5916B (zh) * 2017-12-14 2019-04-1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zi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1039B (zh) 2014-10-29
KR101356242B1 (ko) 2014-01-28
CN102481039A (zh) 2012-05-30
HK1167582A1 (zh) 2012-12-07
JPWO2011030448A1 (ja) 2013-02-04
ES2621201T3 (es) 2017-07-03
EP2476332A1 (en) 2012-07-18
WO2011030448A1 (ja) 2011-03-17
US20120167354A1 (en) 2012-07-05
KR20120031237A (ko) 2012-03-30
EP2476332B1 (en) 2016-12-14
EP2476332A4 (en) 2015-12-30
JP5430664B2 (ja) 2014-03-05
TW201108963A (en)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3285B (zh) Reverse open zipper
TWI401041B (zh) Reverse open zipper
TWI384958B (zh) zipper
EP1614364B1 (e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TWI305714B (en) Slide fastener
EP1886592B1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US8225466B2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US20130232736A1 (en) Slide Fastener
JP4696096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5220127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TWI418315B (zh) zipper
US8782859B2 (en)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US20140020217A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TWI231186B (e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US5388312A (en) Separable bottom stop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O202403414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開き具
CN116782789A (zh) 拉链
CN116685233A (zh) 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