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8337B -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8337B
TWI398337B TW095133390A TW95133390A TWI398337B TW I398337 B TWI398337 B TW I398337B TW 095133390 A TW095133390 A TW 095133390A TW 95133390 A TW95133390 A TW 95133390A TW I398337 B TWI398337 B TW I3983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eous fluid
receiving space
space
internal
peri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3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24340A (en
Inventor
Donnie J Duis
Stephen R Beaton
David C Byram
Gregory Scott Duncan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filed Critical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Publication of TW200724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24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8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83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00Producing articles with screw-th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06Handling moulds, e.g. between a mould store and a mould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movable, e.g. to or from the mould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42Cast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e.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038Production of contact lenses
    • B29D11/00125Auxiliary operations, e.g. removing oxygen from the mould, conveying moulds from a storage to the production line in an inert atmosphe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009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liquids, e.g. solvents, swelling agents
    • B29C2071/0036Extracting, degassing, removing gases from 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 B29L2011/0041Contact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5/00Plastic article or earthenware shaping or treating: apparatus
    • Y10S425/812Ve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ackage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Description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關於隱形眼鏡及其他在製造過程中需要一大致無氧環境的產品。更特定言之,本發明關於用來使模件及其他用於此等產品之製程中的物件隔絕於大氣環境使得此等物件可大致無氧的裝置及程序。
軟式隱形眼鏡通常是利用一由一前半模和一後半模組成之兩件式模具形成。該前和後半模經定位使其以一預定關係隔開。一呈液態之單體材料導入該前和後半模間之間隙內。該單體材料在固化後形成隱形眼鏡。該前和後半模經建構以一特定方式形塑鏡片,使得鏡片擁有會對終端使用者產生一期望視力矯正效果的光學特質。
該單體材料之固化禁止氧的存在。因此,軟式隱形眼鏡通常是在一大致無氧的環境中製造。此外,如果該前和後半模暴露於空氣,則氧可滲入構成該前和後曲面體的塑膠材料內。必須在使用前從該前和後半模去除氧。去除氧的程序一般稱為〝除氣〞。
前和後半模通常是藉由射出成型方式製造。前和後半模通常是成批製造,每一批對應於一提供一特定視力矯正效果的鏡片形狀。各批可在製成後貯存至生產程序中有需要為止。
各批前和後曲面體通常在貯存期間係暴露於大氣環境。因此,每一批都需要在使用前除氣。除氣之一般執行方式是將前和後半模放在真空室內並使該前和後曲面體遭遇一較高真空度譬如一托(Torr)或更高達一段長時間譬如八至十二小時。
利用一真空室除氣可能有缺點,因為額外批次無法在不中斷任何進行中除氣作業的狀態下放入真空室內。在完成前中斷一除氣作業通常必須重頭開始除氣作業。因此,各自有相伴起動和運作成本的多個真空室可能有需要以一大致連續基礎進行除氣作業。
已除氣的前和後半模可暫時貯存於充氮容器內直到生產線有需要為止。這些容器通常會因為漏氣而損失氮且可能需要以一連續基礎向每一容器供應額外的氮。與每一容器相關之氮供應管線通常是利用較昂貴的接頭(fittings)耦接至容器。此外,可能難以或甚至不可能判斷貯存期間是否維持一足夠的氮裝填量。
所以,需要一種以一大致連續基礎除氣前和後半模並且以使已除氣前和後半模暴露於氧的潛在可能降至最低之一有成本效益方式貯存已除氣前和後半模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提出利用一經一氣態流體譬如氮填充之罐除氣一物件且視需要在除氣後將該物件貯存於該氣態流體中的方法及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提出除氣一模件的方法,其本質上包含將該模件插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密封該內部容納空間,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將一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維持該內部容納空間中該氣態流體達一段足以除氣該模件的時間期。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出一種用以除氣一模件的罐,其本質上包含一界定一內部容納空間的大致中空主體,及固定於該主體之相反兩端且更進一步界定該內部容納空間的一第一和一第二末端部分。該第一末端部分有一形成於其中提供通達該內部容納空間之出入口的開口使得該模件可插入及移出該內部容納空間。
在更另一實施例中,一罐本質上包含一能夠以一選擇性基礎固定於該第一末端部分用來覆蓋該開口的蓋,及一針閥和一膜片之至少一者,該針閥用來允許氣態流體導入及排離該內部容納空間,且該膜片與該內部容納空間處於流體連通狀態使得該膜片能提供該內部容納空間與該罐周遭一大氣環境間之一壓力差的指示。
在更另一實施例中,一種用以除氣一物件的裝置本質上包含一具有用來接收該物件之一內部的大致管狀第一部分,一覆蓋該第一部分之一第一端的第二部分,及一覆蓋該第一部分之一第二端的第三部分。該第三部分有一形成於其中用來促進該物件插入及移出該第一部分內部的開口。
另一實施例是一種裝置,其本質上包含一用來使該第一部分內部與一真空源和一氣態流體源之至少一者處於流體連通狀態的閥,及一響應該內部與該第一部分之一外部間之一壓力差的壓力指示器。
在更另一實施例中,提出一種方法,其本質上包含:(i)將一物件插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ii)密封該內部容納空間;(iii)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段第一時間期;(iv)將一適於除氣該物件之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段第二時間期;(v)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段第三時間期;(vi)將該氣態流體之一額外量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份額外氣態流體達一段第四時間期;(vii)重複步驟(iii)至(v);且(viii)隨後將該氣態流體之另一額外量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另一份額外氣態流體達一段第五時間期。
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執行除氣作業的系統,其本質上包含一罐,該罐有一用來容納一待除氣物件的內部容納空間。該內部容納空間能夠以一選擇性基礎密封。該系統亦含有一包括一處理器的控制器。該系統更包含一閥,該閥與該控制器通信聯結以回應來自該控制器之一輸入使該內部容納空間選擇性地與一適用於除氣之氣態流體源及一真空源之至少一者流體連通。
圖1-6和12示出一較佳實施例之罐(canister)10。罐10可用於除氣及貯存模件。此等模件舉例來說可為用在軟式隱形眼鏡之製造中的前和後曲面體21。(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模件〞一辭意欲涵蓋一整個模具以及一個模具的部件。)罐10與前和後曲面體21之搭配使用僅為範例說明。罐10得經調適以用在對於其他類型之物件進行的除氣作業中。
諸如〝頂部〞、〝底部〞、〝上方〞、〝下方〞等方向性措辭係參照圖1所示之組件取向使用。這些措辭僅為範例說明,並不希望以其限制隨附申請專利範圍項的範圍。
罐10由一主體12、一固定於主體12一第一端的第一末端部分14、及一固定於主體12一第二端的第二末端部分16組成。主體12、第一末端部分14及第二末端部分16界定一腔室或內部容納空間20(見圖2和3)。
內部容納空間20容納前和後半模21。罐10的大小訂定為使得內部容納空間20容納一批的前和後半模21任一者或二者兼具。每一批可包括四百個前半模21、四百個後半模21、或是總計四百個之前和後半模21的某種組合。罐之替代實施例的大小可訂定為使得內部容納空間20容納多於或少於此數量的前和後半模21。
前和後半模21被支撐在托板22上。每一托板22可容納八個前或後半模21,如圖8所示。至多五十個托板22可在除氣作業期間堆疊於內部容納空間20中,詳見下文。
主體12較佳是由例如有硬塗層的擠製鋁形成。主體12較佳包括肋件25,如圖2和3所示。肋件25係形成在主體12之向內表面上,且因而突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肋件25依主體12之一軸向方向延伸。肋件25的大小訂定為會在托板22堆疊於內部容納空間20內時碰觸托板22,使得肋件25使托板22在內部容納空間20內大致對正中心。
把手26較佳安裝在主體12之相反兩側上,藉以方便舉起和搬動罐10。每一把手26較佳設置在一形成於主體12上的外部軌道27中,使得把手26相對於主體12之位置可被調整。
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14、16舉例來說可由鋁構成。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14、16藉由一合適構件譬如長形繫結件23(見圖1-3)固定於主體12。繫結件23較佳經由形成於主體12中之通道24而在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14、16之間延伸。換句話說,繫結件23較佳將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14、16互往對方拉扯,使得主體12固定於這兩個末端部分之間。
一密封件29設置在一形成於第一末端部分14一底側中的溝槽內,用以密封第一末端部分14與主體12間之界面(見圖2和3)。
第一末端部分14有一形成於其中的開口30以便通達內部容納空間20。罐10包括一用來覆蓋開口30的蓋28。蓋28收納在一形成於第一末端部分14中的凹部31內,如圖2和3所示。蓋28由第一末端部分14之一唇狀部32支撐。一密封件33設置在一形成於蓋28一底側上的溝槽內,用以密封蓋28與第一末端部分14間之界面。蓋28和第一末端部分14更進一步界定內部容納空間20。
蓋28舉例來說可藉由夾具或閂鎖34固定於第一末端部分14。每一閂鎖34包含一主體35及一臂件36(見圖2和3)。臂件36較佳藉由一六角螺帽43固定於主體35之一上部部分35a。
每一閂鎖34之主體35由一定距片(spacer)37及一安裝板38支撐。定距片37和安裝板38利用繫結件固定於第一末端部分14。主體35之一下部部分35b藉由一可螺紋接合於下部部分35b之螺帽39而固定於相關安裝板38。下部部分35b可旋轉地耦接於主體35之上部部分35a。此排列允許主體35之上部部分35a以及相關臂件36相對於下部部分35b、定距片37、安裝板38、及第一末端部分14樞轉。主體35之上部部分35a延伸穿過一形成於第一末端部分14中的相關開口40。
每一臂件36(及主體35之附接上部部分35a)可在一第一位置(示於圖1)與一第二位置(圖中未示)之間樞轉。每一臂件36在臂件36轉往其第一位置時接合於蓋28之一表面部分41。臂件36與表面部分41間之干涉使蓋28固定於第一末端部分14。
臂件36在臂件36移往其第二位置時轉離蓋28,使得蓋28可從第一末端部分14移除以露出開口30。第一末端部分14具有形成於其中的缺口24以供在臂件36移到其相應第二位置時容納臂件36(見圖1和2)。臂件36可利用一把手或其他經建構用來接合於螺帽43之工具使其樞轉。
每一主體35可配備導致主體35在其相關臂件36接近第一位置時將該臂件36往下推的凸輪特徵(圖中未示)。
第一末端部分14可建構為與一充氮容器譬如一手套箱90牢固地配合,使得一密封界面形成於罐10與手套箱90之間(見圖10和11;手套箱90之局部在這些圖中移除以求清楚顯示)。一旦罐10與手套箱90配合,蓋28可被移除使得前和後曲面體21能在一大致無氧環境中從罐10卸載。前和後曲面體21隨後可移到一生產區以用在製造軟式隱形眼鏡當中。
蓋28有一形成於其中提供通達內部容納空間20之出入口的通孔44,如圖2-5所示。一閥46設置在通孔44中。閥46較佳是一針閥,然在替代例中亦可使用其他類型的閥。閥46封住通孔44,同時允許利用一針注射器49以一選擇性基礎將氣體導入及排離內部容納空間20(見圖7)。
針注射器49可附接於一把手59,如圖7所示。把手59舉例來說可由軋鋁構成。把手59可被使用者抓住使得使用者能將針注射器49插入閥46內。把手59亦可用於促成針注射器49與管路53之連接,該管路向針注射器49供應氣態流體或經由針注射器49抽真空。
一唇狀部45形成在通孔底部附近圍繞著通孔44,如圖3和5所示。唇狀部45支撐著閥46。
一板件47利用一合適構件譬如繫結件牢固地安裝在蓋28上(見圖1-5)。板件47協助將閥46固持在通孔44內。特定言之,板件47有一形成於其中的通孔48。通孔48之中心線與形成於蓋28中之通孔44之中心線大致重合,如圖5所示。通孔48之直徑小於閥46之直徑(但大到足以促成讓針注射器49通達閥46)。此特徵造成閥46與板件47鄰近於通孔48之部分間的干涉。上述干涉有助於將閥46固持在通孔44內。
閥46經形成為彈性材料譬如橡膠之一物件。該彈性材料有一形成於其中允許注射器49之針尖穿過閥46並進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的穿孔處。該材料之彈性導致該穿孔處會在針注射器49未插入之時保持密封。該材料之彈性亦導致閥46會在針注射器49插入其中時圍繞著針注射器49自密封。閥46的大小較佳訂定為在通孔44內緊密配合,使得一密封建立於閥46與通孔44周圍之間。
一旦針注射器49插穿過閥46,氣體可經由針注射器49排離或導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舉例來說,內部容納空間20內之空氣可透過針注射器49排出。然後可經由針注射器49將氮氣導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較佳來說,氮氣經加壓至一高於環境大氣壓力的水準以禁止環境空氣流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內部容納空間20內之氮氣環境可維持一段預定時間期以允許前和後曲面體21泡在氮中藉此除氣。氮及已從構成前和後曲面體21之塑膠材料遷出的氧可在浸泡期結尾時經由注射針49從內部容納空間20排出。必要時可經由針注射器49將額外的氮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可進行另一浸泡期以更進一步除氣前和後曲面體21。
本文所揭示利用氮氣執行除氣作業僅為範例。亦可在替代例中使用其他適合除氣前和後曲面體21之氣態流體,其中包括含有氮和氧之一混合物的氣態流體。
針注射器49可在浸泡期間維持插在閥46中。另一選擇,針注射器49可在氮已導入之後移除,且在浸泡期結尾時再插入以排出氮。
前和後半模21可在最終浸泡期結尾時從罐10移出,利用手套箱90或其他合適構件使前和後半模21隔絕於氧。另一選擇,加壓氮可留在罐10內,且罐10及前和後半模21可貯存到生產作業需要前和後半模21為止。
罐10可配備一膜片52以提供內部容納空間20經加壓之一指示(見圖3-5)。膜片52較佳由一彈性可撓材料譬如橡膠構成。膜片52係安裝在蓋28上。一通孔54形成於蓋28中,使膜片52之底側與內部容納空間20流體連通。
膜片52由板件47固持在蓋28上。更特定言之,膜片52被夾在板件47與蓋28之間。(膜片52在通孔48下方的部分有一形成於其中允許針注射器49穿過膜片52的狹縫。)
板件47有一形成於其中促成通達膜片52的第二較大通孔58(見圖1、4和5)。通孔58之中心線與形成於蓋28中之通孔54之中心線大致重合。
膜片52之一部分52a與通孔58對準。部分52a之底側經由通孔54與內部容納空間20流體連通。內部容納空間20內之加壓氮因而經由通孔54作用於膜片部分52a上。此壓力連同板件47在膜片部分52a周圍上之束縛效果導致膜片部分52a會在內部容納空間20被加壓時上升或往上鼓起。換句話說,膜片部分52a可當作內部容納空間20被加壓時之一壓力泡。
膜片部分52a之往上鼓起可提供內部容納空間20是否裝填了氮(或另一氣態流體)的一視覺指示和一觸覺指示。此指示可在內部容納空間20被裝填準備進行一浸泡期時使用。該指示亦可用來在一浸泡期或是在貯存期間確認內部容納空間20保持裝填狀態。
蓋28位於膜片部分52a下方的表面部分較佳有一形成一凹痕61的凸形形狀,如圖5所示。凹痕61允許使用者在內部容納空間20已減壓之後將膜片52a壓下。此特徵可在萬一膜片部分52a拉伸變形且無法自己回復其原始扁平形狀時利用。
一密封件60設置在一形成於第二末端部分16一向內表面中的溝槽內以密封第二末端部分16與主體12間之界面(見圖6)。
罐10亦包括用以將前和後曲面體21之托板22支撐在內部容納空間20內的一第一板62和一第二板64。第一板62較佳經由彈簧66支撐在第二末端部分16上,如圖6所示。第二板64架在第一板62之頂上,且不固定於第一板62。
第二板64可從罐10移除使得前和後曲面體21之托板22可裝到罐外之第二板64上。更特定言之,一具有一有螺紋末端部分之桿73可經由第一末端部分14之開口30插入罐10內(桿73示於圖10-12)。桿73可經由一形成於第二板64中在第二板中心附近之螺紋孔74固定於第二板64(見圖6)。然後可將桿73及附接的第二板64舉離罐10內部容納空間。
托板22之一可直接堆疊在第二板64上,如圖12所示。托板22具有形成於其上的向下圓柱形突出部22a,如圖9所示。第二板64具有形成於其中容納設置在最底下托板22上之前和後曲面體21的凹部75(見圖6)。剩下的托板22可堆疊在第二板64和最底下托板22的頂上,如圖12所示。每一托板22有一形成於其中心附近允許桿73在托板22堆疊時穿過托板22的通孔22b(見圖8)。此外,托板22包括允許托板22堆疊在另一者頂上的特徵部22c。
罐10的大小訂定為使內部容納空間容納至多五十個托板22。文中提出之托板22特定數量僅為舉例說明。罐10之替代實施例可訂定大小為容納多於或少於五十個托板22。此外,替代實施例可建構為搭配其他類型的托板使用或是完全不使用任何托板。
第二板64及托板22堆可藉由桿73舉起,且可穿過第一末端部分14之開口30降入內部容納空間20內,如圖12所示。桿73隨後可旋出並移離第二板64。然後蓋28可定位在開口30中,且藉由將閂鎖34轉到其相應第一位置而固定在定位。
彈簧66將第一板62往上朝第一末端部分14推動。彈簧66因而會在罐10裝入時於托板22堆上施加一往上力。一旦蓋28已安裝並固定,此力將最頂上的托板22推抵於蓋28。換句話說,彈簧66在托板22堆上施加一相對較小壓縮力。此特徵可有助於在罐10彈跳、掉落、打翻、或發生其他移動時保持托板22相對於罐10大致靜止。
托板22可在除氣作業結束後藉由移除蓋28、使桿73螺紋接合於第二板64、且經由該桿舉起第二板64和堆疊托板22的方式移離內部容納空間20(見圖12)。
圖13和14示出一利用一或多個罐10進行除氣作業的系統100較佳實施例。系統100包含一控制器102、一容納控制器102的控制台103、及複數個(例如二十個)罐10。系統100亦包含一容納罐10和控制台103的機架104。
系統100更包括複數個針注射器譬如針注射器49、一真空泵118、複數個壓力傳感器110、及複數個閥111。
壓力傳感器110較佳具有開關能力。真空泵118、閥111及壓力傳感器110係安裝在機架104上。壓力感應器110和閥111各自與控制器102通信聯結。
每一針注射器49與一對應罐10相關。每一針注射器49經由管路與一相關閥111之輸出流體連通。每一閥111之出口經由一連接到該管路之T形接頭(或其他合適接頭)與一相關壓力傳感器110流體連通。
閥111經建構為接受二個流體輸入。特定言之,每一閥111經由一壓力調節器117與一加壓氮氣源(圖中未示)流體連通。每一閥111亦與真空泵118流體連通。
控制器102包含一處理器112、與處理器112通信聯結的記憶貯存裝置114、及一組貯存在記憶貯存裝置114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116(見圖14)。處理器112可為一微處理器或其他合適類型的處理器。
控制器102可產生控制閥111之運作的電輸出。每一閥111可回應於控制器102之輸出而打開使相關罐10與氮氣源流體連通,同時持續使罐l0隔絕於真空源。另一選擇,閥111可打開使相關罐10與真空源流體連通,同時持續使罐10隔絕於該氮氣源。
除氣作業可利用系統100如下所述執行。可依上文所述方式對每一罐10裝入一堆托板22並密封。機架104可配備一用來在裝罐期間支撐罐10的擱架120。
已裝載的罐10可放在機架104上。機架104較佳包括牢固地接合於第一末端部分14的特徵,使得罐10藉由第一末端部分14懸掛著。隨後可使一相關針注射器49經由閥46插入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內。
控制台103可配備一包括一小鍵盤及各種顯示器的介面面板105。介面面板105可用於引動控制器102在一特定罐10上進行除氣作業。
除氣作業可以二個循環進行。第一循環從內部容納空間20及前和後曲面體21清掉大部分的氧,使得第二循環能在內部容納空間內之氧濃度處於一適於除氣作業的水準(例如百分之0.5或更少)之時進行。
該第一循環可從利用介面面板105之小鍵盤選取待處理之特定罐10開始。然後控制器102產生一輸出導致與該罐10相關之閥111打開,使得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經由針注射器49與氮氣源流體連通。控制器102藉由監測壓力調節器117所呈現之反壓來確認氮正被導往一密封罐10。特定言之,控制器102確認被導往罐10之氮的壓力是否達到一預定閾值、例如大約每平方英吋2.0磅(13.7 kPA),如相關壓力傳感器110產生之一不連續輸出所示。
一旦控制器102已確認氮正被導往一密封罐10,控制器102產生一輸出導致閥111將罐隔絕於氮氣源,且使罐10與真空泵118流體連通。然後使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維持在一大約22英吋汞柱(-75 kPA)或更大的真空狀態達大約三分鐘,如相關壓力傳感器110產生之另一不連續輸出所示。
在這三分鐘期間的結尾,控制器102產生一輸出導致閥111將罐10隔絕於真空泵118,且使罐10與氮氣源流體連通。然後使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中的氮維持在一介於約每平方英吋2.0磅(13.7 kPA)與約2.5 psi(17.2 kPA)間之壓力達大約五秒。
在這五秒期間的結尾,控制器102產生一輸出導致閥111將罐10隔絕於氮氣源,且使罐10與真空泵118流體連通。再次使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維持在一大約22英吋汞柱(-75 kPA)或更大的真空狀態達大約三分鐘。
在這三分鐘期間的結尾,控制器102產生一輸出導致閥111將罐10隔絕於真空泵118,且使罐10與氮氣源流體連通。然後使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中的氮維持在一介於約2.0 psig與約2.5 psig間之壓力達大約兩小時。
該第一循環以該兩小時浸泡期之結束了結。如前所述,咸信內部容納空間20內之氧濃度會在第一循環結尾時清除到一處於或約低於百分之0.5的水準。
隨後回應來自於控制器102之輸入進行第二循環。然後以一與該第一循環大致相同的方式進行第二循環,差別在於第二循環結尾時係進行一大約六小時而非兩小時的浸泡期。換句話說,在第二循環之最終部分,罐10之內部容納空間20中的氮維持在一介於約2.0 psig與約2.5 psig間之壓力達大約六小時,藉此更進一步除氣罐10內之前和後曲面體21。
在該第二循環完成後,控制器102導致介面面板105產生一代表特定罐10之除氣作業完成的指示。系統100會持續使罐內氮氣維持在一介於約2.0 psig與約2.5 psig間之壓力直到針注射器49被移除或是已經由介面面板105向控制器102提供一輸入結束送往罐10之氮氣流為止。罐10及其容納的前和後曲面體21因此可貯存在機架104上同時罐10內之氮裝填量可由系統100自動維持。
另一選擇,罐可從機架104移除並貯存在另一處直到需要之時,使得系統10可以一大致連續基礎除氣其他罐10內的其他組前和後曲面體21。膜片52可在離架貯存期間被用來提供氮裝填量是否維持在罐10內之一指示。
上述除氣作業只是為了當作範例而詳細說明。系統100可用於執行其他類型的除氣作業,包括含有多或少於二個循環的作業。
罐10的使用可以一大致連續基礎且以一有成本效益方式促進除氣作業。舉例來說,用單獨一罐10除氣單一批前和後半模21可免除當利用較大真空室除氣多批前和後半模時可能有需要之中斷除氣作業將額外前和後半模21添加至除氣作業的需求。因此,因已除氣前或後半模21之一不足量供應導致生產作業中斷的潛在可能可藉由以罐10代替一真空室使用而降低。此外,伴隨著維持一相對較高真空度達一段長時間的成本和實務難度可因利用裝在罐10內之一氮氣毯除氣前和後半模而消弭。
罐10可以一相對較低成本製造。舉例來說,一較平價之針閥46的使用可使罐10相對於利用較昂貴接頭連接罐與一氮氣源之容器具備一成本優點。
咸信罐10之構造降低氮裝填量漏洩的潛在可能。此外,較平價膜片52可提供罐10是否充分裝填氮之一可靠易察覺指示。因此,罐10可離線貯存、亦即不連接於一氮氣源,而前和後半模21因氮裝填量漏洩而被氧污染的潛在可能極小。再者,罐10經建構與一充氮手套箱90或其他裝置直接配合,更進一步降低前和後半模21污染的潛在可能。
罐10在除氣及貯存兩方面的使用可消弭將前和後曲面體21從一除氣室轉移到一合適貯存容器之相關時間、勞力及污染風險。罐10較小且較輕量,因此比較容易裝載、移往和移出一貯存區、及卸載。此外,蓋28和閂鎖34可較容易促成通達內部容納空間20。此特徵在罐10裝入及卸出一容器譬如手套箱90時特別有幫助。
以上說明係為了解釋而提出,不可解釋為限制本發明。儘管已參照較佳實施例或較佳方法說明本發明,應理解到文中所用字辭是範例說明用的字辭而非限制性的字辭。此外,雖然已參照特定結構、方法及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不希望本發明侷限於本說明書揭示的特點,因為本發明延伸至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項之範圍內的所有結構、方法及應用。熟習相關技藝者在得知本說明書之內容的好處後可對說明書所述本發明進行多種修改,且可不脫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項所界定之發明範圍和精神作變化。
舉例來說,圖15和16示出罐10之一替代實施例,其呈一罐200之形式。罐200與罐10大致相同的組件使用相同參考符號標示。
罐200包括促成以一自動化基礎裝載及卸載托板22的特徵。特定言之,罐200包括一固持構件202、一螺紋桿204、一外套205、一嵌件206、及一蓋形螺帽208。外套205設置在桿204上,且較佳由一相對較軟的材料譬如聚氯乙烯(PVC)構成。
螺紋嵌件206藉由形成於一假托板212及該螺紋嵌件206上之互補螺紋而固定於該假托板212。桿204之一下端藉由形成於嵌件206和桿204上之互補螺紋而接合於嵌件206。外套205的可撓性允許外套205蓋住桿204下端的部分相對於桿204變形及往上移動,使得桿204之螺紋可接合於嵌件206上的互補螺紋。
托板22可堆疊在假托板212上,由桿204穿過每一托板22之相應通孔22b。較佳來說,托板22堆疊在假托板212上,且桿204隨後插穿過通孔22b。相對較軟外套205使托板22隔絕於桿204,且藉此使托板22因桿插穿而受損的潛在可能最小化。(為求清楚,托板22未示於圖15或16。)假托板212、嵌件206及桿204之接合允許托板22堆經由桿204舉起。
固持構件202及蓋形螺帽208可依螺紋接合於桿204之上端,如圖16所示。蓋形螺帽208較佳較佳藉由一合適螺紋黏著物固定於桿204。較佳來說,桿204、固持構件202及蓋形螺帽206係在桿204插穿過托板22堆之前組裝。必要時可利用一自動化裝置(圖中未示)抓住固持構件202或蓋形螺帽208,舉起並定位整個總成使得桿204大致對準堆疊托板22之通孔22b,及將桿204降到托板堆內。
一旦桿204已插穿托板22堆,托板22堆會困在固持構件202與假托板212之間。一旦桿204和嵌件206之螺紋已接合,桿204可藉由轉動固持構件202或蓋形螺帽208而固定於嵌件206。
固持構件202可由一接合於固持構件202的自動臂(圖中未示)抓住並攜載。此特徵可用於在罐200裝載期間將托板22堆移到內部容納空間20上方之一位置及將該堆降到內部容納空間20內。該自動臂可藉由在蓋28已移除後抓住固持構件202然後從內部容納空間20舉起托板堆的方式卸載罐200。
隨後固持構件202或蓋形螺帽208可被另一自動化裝置(圖中未示)抓住並轉動使桿204旋離嵌件206。然後可舉起固持構件202或蓋形螺帽208以從托板堆移除桿204。
假托板212直接架在罐200一第二末端部分14b之一向內表面上(見圖16)。相反於罐10,罐200不包括一第一或一第二端板62、64。此外,罐200之第二末端部分14b有一形成於其中容納假托板212的缺口212。
10...罐
12...主體
14...第一末端部分
14b...第二末端部分
16...第二末端部分
20...內部容納空間
21...前和後半模
22...托板
22a...圓柱形突出部
22b...通孔
22c...托板特徵部
23...繫結件
24...通道
25...肋件
26...把手
27...外部軌道
28...蓋
29...密封件
30...開口
31...凹部
32...第一末端部分之唇狀部
33...密封件
34...閂鎖
35...閂鎖主體
35a...上部部分
35b...下部部分
36...臂件
37...定距片
38...安裝板
39...螺帽
40...開口
41...表面部分
43...六角螺帽
44...通孔
45...唇狀部
46...閥
47...板件
48...通孔
49...針注射器
52...膜片
52a...膜片之部分
53...管路
54...通孔
58...通孔
59...把手
60...密封件
61...凹痕
62...第一板
64...第二板
66...彈簧
73...桿
74...螺紋孔
75...凹部
90...手套箱
100...執行除氣的系統
102...控制器
103...控制台
104...機架
105...介面面板
110...壓力傳感器
111...閥
112...處理器
114...記憶貯存裝置
116...電腦可執行指令
117...壓力調節器
118...真空泵
120...擱架
200...罐
202...固持構件
204...螺紋桿
205...外套
206...嵌件
208...蓋形螺帽
212...假托板;缺口
圖1是一可用來除氣及貯存模件之一罐的透視圖;圖2是一沿圖1之線〝A-A〞取得之圖1〝B〞區的剖面圖;圖3是一圖2〝C〞區的放大圖;圖4是一圖1-3所示之罐之一蓋、一膜片及一板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一沿圖4之線〝D-D〞取得之圖4所示蓋、膜片及板的組裝後剖面圖,且圖中示出插穿過該蓋、膜片及板之一針注射器的一部分;圖6是一圖1-5所示之罐之一第二末端部分及一第一和第二板的透視圖;圖7是一圖5所示之針注射器的剖面圖;圖8是一可搭配圖1-6所示之罐使用之一托板的俯視透視圖,有八個前或後半模放在該托板上準備將該托板及前或後半模插入圖1-6所示之罐內;圖9是一圖8所示之托板及前或後半模的仰視透視圖;圖10是一與二個圖1-6所示類型之罐配合之一手套箱的俯視透視圖;圖11是一圖10所示之手套箱和罐的仰視透視圖;圖12是一圖1-6所示之罐的側視圖,圖中顯示圖8和9所示類型之托板的一堆疊正在裝入或移出該罐;圖13是一利用圖1-6和12所示類型之罐進行除氣作業之一系統之一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圖14是一圖13所示系統之電組件的方塊圖;圖15是一圖1-6和12所示之罐之一替代實施例的剖面圖,其來自與圖2相似之一視點;且圖16是一圖15所示之罐之一下部部分的剖面圖。
10...罐
12...主體
14...第一末端部分
16...第二末端部分
23...繫結件
24...通道
26...把手
27...外部軌道
36...臂件
43...六角螺帽
47...板件
48...通孔
52a...膜片之部分
58...通孔

Claims (49)

  1. 一種除氣一模件的方法,其包含:將該模件插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密封該內部容納空間;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將一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維持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之該氣態流體達一段足以除氣該模件的時間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從該內部容納空間排空該氣態流體,且隨後將該氣態流體之一額外量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將一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的步驟包含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使得該氣態流體加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將一針注射器插穿過該罐上一針閥且經由該針注射器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在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後貯存該罐及該模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的步驟包含經由該針注射器對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氣態流體是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更包含藉由監測一 與該內部容納空間流體連通的膜片之一形狀來判斷該氣態流體是否加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將該模件插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的步驟包含將該模件經由一形成於該罐一末端部分的開口插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密封該內部容納空間的步驟包含將該罐之一蓋放在該開口上且將該蓋固定於該罐末端部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使該罐與一經同類型於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之該氣態流體之一氣態流體裝填的容器配合,解封該內部容納空間,且在該容器內從該罐該內部容納空間移出該模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容器是一手套箱。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使該模件泡在該氣態流體中達一段預定時間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將該模件插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的步驟包含將該模件之一批預定量插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更包含堆疊複數個分別裝有複數個模件的托板,且將該等複數個托板及複數個模件插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將該等複數個托板及複數個模件插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的步驟包含藉 由在一延伸經過並支撐該等托板之桿上施加一力的方式舉起該等托板及模件。
  16. 一種用於除氣一模件的罐,其包含:一界定一內部容納空間的大致中空主體;固定於該主體之相反兩端且更進一步界定該內部容納空間的一第一和一第二末端部分,該第一末端部分有一形成於其中提供進出該內部容納空間之開口,使得該模件可插入及移出該內部容納空間;一能夠以一選擇性基礎固定於該第一末端部分用來覆蓋該開口的蓋;一針閥和一膜片之至少一者,該針閥用來允許氣態流體導入及排離該內部容納空間,且該膜片與該內部容納空間流體連通使得該膜片能提供該內部容納空間與該罐周遭一大氣環境間之一壓力差的一指示;及一於一末端部之配合結構經建構以移動地配合至一容器,其中當已配合時該容器形成一密封界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中該針閥設置在一形成於該蓋中的通孔內。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中該針閥有一形成於其中允許一針注射器插入該內部容納空間的穿孔處。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中該膜片之一底側面向一形成於該蓋中的通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罐,其中該膜片夾在該蓋與一安裝於該蓋上的板件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罐,其中該板件有一形成於其中的通孔且有一與形成於該蓋中之該通孔之一中心線大致重合的中心線。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更包含一經由一彈簧安裝在該第二末端部分上的板件,該彈簧用於支撐一模具之部件且將一模具之部件推往該第一末端部分。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中該主體由擠製鋁構成。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更包含一設置在形成於該第一末端部分中之一溝槽內用來密封該第一末端部分與該主體間之一界面的第一密封件,一設置在形成於該第二末端部分中之一溝槽內用來密封該第二末端部分與該主體間之一界面的第二密封件,及一設置在形成於該蓋中之一溝槽內用來密封該蓋與該第一末端部分間之一界面的第三密封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更包含一延伸於該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之間用來使該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固定於該主體的繫結件。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罐,其中一唇狀部形成於該通孔之一底部附近用以支撐該針閥。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中該第一部分包含允許該第一部分牢固地接合於一手套箱的配合特徵。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更包含一用於使該蓋固定於該第一末端部分的閂鎖。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罐,其中該閂鎖包含一主體及一固定於該主體用來以一選擇性基礎接合於該蓋的臂件,且該罐更包含一固定於該第一末端部分的定距片及一固定於該定距片用來支撐該主體的安裝板。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罐,其更包含一用於固持該模件的托板,一接合於該托板之一底側的接頭,一固定於該接頭且延伸穿過該托板的桿,及一耦接於該桿的固持構件,使得該托板可經由該固持臂、該桿及該接頭被舉起。
  31. 一種用於除氣一物件的裝置,其包含:一大致管狀第一部分,其有一用於接收該物件的內部;一覆蓋該第一部分之一第一端的第二部分;一覆蓋該第一部分之一第二端的第三部分,該第三部分有一形成於其中促進該物件插入及移出該第一部分內部的開口;一用於使該第一部分內部與一真空源和一氣態流體源之至少一者流體連通的閥;及一回應該第一部分之該內部與一外部間之一壓力差的壓力指示器。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裝置,其中該閥是一針閥。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裝置,其更包含一用於覆蓋該開口的蓋。
  34. 一種方法,其包含: (i)將一物件放入一罐之一內部容納空間內;(ii)密封該內部容納空間;(iii)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一時間期;(iv)將一適於除氣該物件之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二時間期;(v)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三時間期;(vi)將該氣態流體之一額外量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額外量達一第四時間期;(vii)重複步驟(iii)至(v);且(viii)隨後將該氣態流體之另一額外量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另一額外量達一第五時間期。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更包含藉由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加壓該氣態流體且監測該氣態流體之一壓力的方式判斷該內部容納空間是否已密封。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第三時間期各自約為三分鐘,該第二時間期約為五秒,該第四時間期約為二小時,且該第五時間期約為六小時。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二時間期、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四時間期及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五時間期的步驟各自包含加壓該氣態流體至一介於約2.0 psig(13.7 kPA)與約2.5 psig(17.2 kPA)之間的壓力。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一時間期及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三時間期的步驟各自包含抽取一約22英吋汞柱(-75 kPA)或更小的真空度。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該氣態流體是氮。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更包含以一選擇性基礎使該內部容納空間與一氣態流體源和一真空源流體連通。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方法,其中以一選擇性基礎使該內部容納空間與一氣態流體源和一真空源流體連通的步驟包含使該內部容納空間經由一插入該罐一針閥內的針注射器與該氣態流體源和該真空源流體連通。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方法,其中以一選擇性基礎使該內部容納空間與一氣態流體源和一真空源流體連通的步驟包含使該內部容納空間經由一被一處理器以一自動化基礎控制的閥與該氣態流體源和該真空源流體連通。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更包含藉由監測該罐與該內部容納空間流體連通之一膜片之一形狀的方式判斷該氣態流體是否已加壓。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該物件是一用於製造隱形眼鏡的模件。
  45. 一種用於執行除氣作業的系統,其包含:一罐,其有一用以固持一待除氣物件的內部容納空間,該內部容納空間能夠以一選擇性基礎密封及一於一末端部之配合結構經建構以移動地配合至一容器,其中當已配合時該容器形成一密封界面;一包含一處理器的控制器;及一閥,該閥與該控制器通信聯結以回應來自該控制器之一輸入使該內部容納空間選擇性地與一適用於除氣之氣態流體源及一真空源之至少一者流體連通。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系統,其更包含複數個罐,及一用於固持該等罐及該控制器的機架。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系統,其更包含一與該閥流體連通的針注射器,其中該罐包含一針閥且該針注射器可經由該針閥與該內部容納空間流體連通。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更包含一與該處理器通信聯結的記憶貯存裝置,及一組貯存在該記憶貯存裝置上的電腦可執行指令。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程式化為命令該閥以一選擇性基礎打開及關閉藉以:(i)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一時間期;(ii)將該適用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二時間期;(iii)將該內部容納空間抽真空達一第三時間期;(iv)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 氣態流體達一第四時間期;(v)重複步驟(i)至(iii);且(vi)隨後將該氣態流體導入該內部容納空間內且加壓該氣態流體達一第五時間期。
TW095133390A 2005-09-12 2006-09-11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TWI398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24,272 US7625197B2 (en) 2005-09-12 2005-09-12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erforming degassing oper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4340A TW200724340A (en) 2007-07-01
TWI398337B true TWI398337B (zh) 2013-06-11

Family

ID=3760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3390A TWI398337B (zh) 2005-09-12 2006-09-11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7625197B2 (zh)
EP (1) EP1934036B1 (zh)
JP (1) JP4980356B2 (zh)
KR (1) KR101262071B1 (zh)
CN (1) CN101300126B (zh)
AR (1) AR057805A1 (zh)
AU (1) AU2006291254B2 (zh)
BR (1) BRPI0615928A2 (zh)
CA (1) CA2622252C (zh)
HK (1) HK1118760A1 (zh)
RU (1) RU2407637C2 (zh)
TW (1) TWI398337B (zh)
WO (1) WO20070329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5197B2 (en) 2005-09-12 2009-12-0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erforming degassing operations
FR2890592B1 (fr) * 2005-09-13 2007-11-30 Essilor Int Dispositif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lentille optique en matiere synthetique polymerisable.
JP5289492B2 (ja) * 2011-03-23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インプリント装置
US9884435B2 (en) * 2013-02-08 2018-02-0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asting cup assembly for forming an ophthalmic device
US9581832B2 (en) * 2013-03-15 2017-02-28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apsulating a rigid insert in a contact lens for correcting vision in astigmatic patients
JP2024508923A (ja) * 2021-03-05 2024-02-28 ボシュ + ロム アイル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眼科用デバイスの製造のためのモールド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6208A (en) * 1994-06-10 1997-08-1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 lens mold filling and assembly
US6740139B2 (en) * 2001-05-23 2004-05-25 Novartis Ag Automated system for de-oxygenating and dispensing solution
US20050034474A1 (en) * 2003-08-13 2005-02-17 Max Keller Container with at least one vacuum chamber with an access opening especially a beverage container, such as a beer barrel on the like
US6883675B2 (en) * 2002-10-30 2005-04-26 Entegris, Inc. Drum v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37711C (zh) * 1961-12-27
US3423488A (en) 1966-05-11 1969-01-21 Ppg Industries Inc Process for casting resinous lenses in thermoplastic cast replica molds
US4298357A (en) * 1978-07-10 1981-11-03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Degassing system
JPS63302521A (ja) * 1987-06-02 1988-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基板の乾燥装置
JPH06224174A (ja) * 1993-01-26 1994-08-12 Sankyo Eng Kk ワーク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5658602A (en) 1994-06-10 1997-08-1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 lens mold filling and assembly
IL113691A0 (en) 1994-06-10 1995-08-3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 Low oxygen molding of soft contact lenses
US5578331A (en) 1994-06-10 1996-11-26 Vision Products, Inc. Automate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contact lenses for inspection and packaging
US5681510A (en) * 1994-10-13 1997-10-28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eating plastic mold pieces
DE4439962A1 (de) * 1994-11-09 1996-05-15 Lang Apparatebau Gmbh Dosierpumpe mit Entlüftungseinrichtung
US5911487A (en) * 1996-09-23 1999-06-15 Robert L. Dricken Vacuum degasser tank
EP0855264A1 (de) 1997-01-27 1998-07-29 Novarti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hermischen Verbinden eines Basisteils einer Verpackung mit einer Deckfolie,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packen von Kontaktlinsen
US20040112008A1 (en) 1998-12-21 2004-06-17 Voss Leslie A. Heat seal apparatus for lens packages
US6207086B1 (en) * 1999-02-18 2001-03-2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shing or hydration of ophthalmic devices
US6502422B1 (en) * 2000-10-27 2003-01-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quartz crucible fabrication
US6836758B2 (en) * 2001-01-09 2004-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voice recognition
US7334708B2 (en) * 2001-07-16 2008-02-26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A Directoire Et Conseil De Surveillanc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Integral blocks, chemical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n ultrapure chemical
US6811592B2 (en) * 2002-03-01 2004-11-0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Thin film in-line degasser
JP3989432B2 (ja) * 2003-12-25 2007-10-10 シャープマニファクチャリン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真空乾燥装置
US7625197B2 (en) 2005-09-12 2009-12-0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erforming degassing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6208A (en) * 1994-06-10 1997-08-1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ct lens mold filling and assembly
US6740139B2 (en) * 2001-05-23 2004-05-25 Novartis Ag Automated system for de-oxygenating and dispensing solution
US6883675B2 (en) * 2002-10-30 2005-04-26 Entegris, Inc. Drum vent
US20050034474A1 (en) * 2003-08-13 2005-02-17 Max Keller Container with at least one vacuum chamber with an access opening especially a beverage container, such as a beer barrel on the lik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57397A1 (en) 2007-03-15
BRPI0615928A2 (pt) 2011-05-31
AR057805A1 (es) 2007-12-19
KR20080065972A (ko) 2008-07-15
US9162401B2 (en) 2015-10-20
TW200724340A (en) 2007-07-01
EP1934036A1 (en) 2008-06-25
CA2622252A1 (en) 2007-03-22
WO2007032934A1 (en) 2007-03-22
RU2008114337A (ru) 2009-10-20
JP4980356B2 (ja) 2012-07-18
CN101300126B (zh) 2012-09-05
US20100038813A1 (en) 2010-02-18
KR101262071B1 (ko) 2013-05-08
JP2009507678A (ja) 2009-02-26
AU2006291254A1 (en) 2007-03-22
AU2006291254B2 (en) 2011-07-28
RU2407637C2 (ru) 2010-12-27
EP1934036B1 (en) 2014-07-16
HK1118760A1 (zh) 2009-02-20
CA2622252C (en) 2013-03-19
CN101300126A (zh) 2008-11-05
US7625197B2 (en) 2009-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8337B (zh) 執行除氣的裝置及方法
US5102010A (en) Container and dispensing system for liquid chemicals
US78781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sensitive materials
EP2502043B1 (en) At rest vacuum state for vacuum decay leak testing method and system
JP4460452B2 (ja) 容器の充填および密閉方法
EP30194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illing and dispensing liquids
WO2011046802A9 (en) Material storage and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degassing assembly
US609520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JPH03502677A (ja) 液体化学薬品取扱い装置
WO2020123298A2 (en) Preform of screen protector adhesive for bubble free application of screen protectors
JPH0443900A (ja) 液体供給装置
US4326015A (en) Battery activate assembly
JP3243914B2 (ja) 密封容器の残存気泡溶解方法
JP4177581B2 (ja) 液体材料圧送方法
JP3721558B2 (ja) 真空引きによるインキ缶へのインキ充填方法及び装置
CN114405950A (zh) 微口径容器内壁批量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JPH0627701B2 (ja) 結晶観察装置
JP3010605U (ja) 非気密性小型容器の液体充填処理装置
JPH0541568U (ja) ボール容器
CN113604349A (zh) 一种使用样品架的三维细胞的加载装置及气动控制方法
JP2002082343A (ja) ガス置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置換方法
JPS58192016A (ja) 液晶充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