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7764B -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7764B
TWI387764B TW098130192A TW98130192A TWI387764B TW I387764 B TWI387764 B TW I387764B TW 098130192 A TW098130192 A TW 098130192A TW 98130192 A TW98130192 A TW 98130192A TW I387764 B TWI387764 B TW I3877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antenna
detecting circuit
voltage drop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0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9687A (en
Inventor
Chen An Hsieh
Cheng Hsiung Hsu
Tsai Wa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TW098130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7764B/zh
Priority to US12/612,686 priority patent/US820888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0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7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77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77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portable transceivers to be used in a fixed position, e.g. cradles or boo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尤指一種可改善壓降以及啟動電流之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數位廣播系統(Digital Radio System)在車用產品與手持式產品上的應用有愈來愈頻繁的趨勢,像是:數位音頻廣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衛星廣播(Satellite radio)以及多媒體前向鏈路(Media FLO)等技術。一般而言,在數位廣播產品中,通常需要一組天線偵測電路來提供外接天線電源供應和系統資訊、偵錯使用。
目前數位廣播產品較普遍所使用的天線偵測電路有兩種:第一種是簡易的二極體電流偵測電路,顧名思義係利用一個二極體來偵測一啟動電流以判斷是否有外接天線耦接至此數位廣播產品,此電路的優點為設計簡單、價格便宜,但有啟動電流過低(約只有3mA~4mA)和二極體壓降過大(二極體的順向偏壓必須大於0.7伏特)的問題;第二種是比較器電流偵測電路,此電路沒有二極體壓降的問題,且具備可調整啟動電流大小的優點,但是電路複雜且價格昂貴。
因此,如何改善壓降和啟動電流、精簡電路以及節省成本,即成為本設計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天線偵測電路。天線偵測電路包含一偵測器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偵測器包含一壓降元件、一第一電阻元件、一第二電阻元件以及一電晶體元件。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壓降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控制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以及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第二連接端係耦接於第一供應電源,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電壓位準移位器係耦接於電晶體元件之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其中,第二電阻元件係為一可調電阻,且第二電阻元件之電阻值係決定電晶體元件的導通時間。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包含一天線偵測電路、一直流阻隔器、一射頻調諧器以及一微處理器。天線偵測電路係用來偵測一外接天線是否耦接至該數位廣播接收器,其包含有一偵測器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偵測器包含一壓降元件、一第一電阻元件、一第二電阻元件以及一電晶體元件。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壓降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控制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以及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第二連接端係耦接於第一供應電源,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電壓位準移位器係耦接於電晶體元件之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直流阻隔器係接收來自該外接天線之一射頻訊號,並將該射頻訊號之直流成分濾除以產生一濾除後射頻訊號。射頻調諧器係耦接於該直流阻隔器,用來將該濾除後射頻訊號轉換為一中頻訊號。微處理器係耦接於該天線偵測電路以及該射頻調諧器,用來接收該第二偵測訊號以及該中頻訊號,並將該中頻訊號轉換成一音頻/視頻輸出訊號。
本發明揭露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數位廣播接收器包含一天線偵測電路以及一微處理器。天線偵測電路係用來偵測一外接天線是否耦接至該數位廣播接收器,其包含有一偵測器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偵測器包含一壓降元件、一第一電阻元件、一第二電阻元件以及一電晶體元件。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壓降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控制端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之第二端以及第二電阻元件之第一端,第二連接端係耦接於第一供應電源,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電壓位準移位器係耦接於電晶體元件之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微處理器耦接於該天線偵測電路,用來處理該外接天線所接收之數位廣播訊號,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已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導通,該天線偵測電路產生該第二偵測訊號來通知該微處理器,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天線偵測電路100之一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天線偵測電路100包含有一偵測器110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level shifter)120。其中,偵測器110包含有一壓降元件130、一第一電阻元件R1、一第二電阻元件R2以及一電晶體元件Q1。壓降元件130具有一第一端131以及一第二端132,壓降元件130之第一端131係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VCC1,壓降元件130之第二端132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R1之第一端141。第一電阻元件R1具有一第一端141以及一第二端142,第二電阻元件R2亦具有一第一端151以及一第二端152,且第二電阻元件R2之第一端151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R1之第二端142,第二電阻元件R2之第二端152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VSS(例如:接地端)。而電晶體元件Q1具有一控制端163、一第一連接端161以及一第二連接端162,控制端163係耦接於第一電阻元件R1之第二端142以及第二電阻元件R2之第一端151,第二連接端162係耦接於第一供應電源VCC1,第一連接端161則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DET1#。
另外,電壓位準移位器120包含有電晶體元件Q2以及電阻元件R3、R4、R5,關於電晶體元件Q2以及電阻元件R3、R4、R5的連接方式已如第1圖所示,為簡潔起見於此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電壓位準移位器120係耦接於電晶體元件Q1之第一連接端161,用以接收第一偵測訊號DET1#,並調整第一偵測訊號DET1#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DET2#。舉例而言,第一偵測訊號DET1#之電壓位準係為5伏特,而第二偵測訊號DET2#之電壓位準係為1.8伏特或者3.3伏特,但此並非本發明之限制條件。其中,天線偵測電路100係利用第二偵測訊號DET2#的邏輯位準(例如:”0”或”1”)來判斷是否有一外接天線(未示出)耦接至天線偵測電路100。
請注意,天線偵測電路100係可設置於一數位廣播接收器(digital radio receiver)中,例如:數位音頻廣播系統(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衛星廣播系統(Satellite radio)以及多媒體前向鏈路系統(Media FLO)。然熟知此項技藝者應可了解,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天線偵測電路100亦可應用於其他產品中。
於一實施例中,壓降元件130係可為一電阻,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壓降元件130係可為一二極體(diode),且該二極體之順向偏壓(forward bias)係可小於0.7伏特。舉例而言,壓降元件130係可由一蕭基特二極體(Schottky diode)來實踐之,且該蕭基特二極體之順向偏壓係可選用0.3伏特。如此一來,可改善二極體壓降過大的問題。
請注意,於本實施例中,電晶體元件Q1係為一雙極性接面電晶體(BJT),其控制端163係為基極(Base),第一連接端161係為集極(Collector),以及第二連接端162係為射極(Emitter)。此外,第二電阻元件R2係可為一可調電阻,因此,可透過調整第一電阻元件R1與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的比例來改變電晶體元件Q1之控制端163與第二連接端162之間的電壓差(亦即基極-射極電壓VBE )。一般而言,雙極性接面電晶體的基極-射極電壓VBE 需大於0.7伏特才會導通。換言之,可透過調整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來決定電晶體元件Q1的導通時間。熟知此項技藝者應可了解,第一電阻元件R1及/或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係可依據實際需求來設計之。
接下來,進一步說明天線偵測電路100中的各個元件在不同階段的運作方式。請一併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各個元件(包含壓降元件130、電晶體元件Q1以及電晶體元件Q2)在不同階段的狀態示意圖。於第一階段中,其係針對天線偵測電路100尚未耦接至一外接天線的情況;於第二階段中,其係針對天線偵測電路100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壓降元件130之一啟動電流I1 並未達到一臨界值(例如:20mA)的情況;而於第三階段中,其係針對天線偵測電路100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壓降元件130之啟動電流I1 已達到該臨界值的情況。
於第一階段中,當天線偵測電路100尚未耦接至一外接天線時,由於壓降元件130上沒有任何電流流過,所以壓降元件130上沒有產生任何的壓降。因此,壓降元件130係為關閉、電晶體元件Q1係為關閉以及電晶體元件Q2係為關閉;此時,第二偵測訊號DET2#係具有一第一邏輯位準(例如”1”)。
於第二階段中,當天線偵測電路100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壓降元件130之啟動電流I1 並未達到一臨界值時,由於壓降元件130上有小電流流過,則壓降元件130會產生相對應的壓降。但因為壓降元件130(例如:一二極體)的壓降係隨著啟動電流I1 的增加而變大,此時啟動電流I1 不足,所以經由第二電阻元件R2所產生的分壓無法提供足夠的壓差來讓電晶體元件Q1導通。因此,壓降元件130係為導通、電晶體元件Q1係為關閉以及電晶體元件Q2係為關閉;此時,第二偵測訊號DET2#亦具有第一邏輯位準(例如”1”)。
於第三階段中,當天線偵測電路100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壓降元件130之啟動電流I1 已達到該臨界值時,由於壓降元件130上有大電流流過,則壓降元件130會產生相對應的壓降。因為壓降元件130的壓降係隨著啟動電流I1 的增加而變大,所以經由第二電阻元件R2所產生的分壓能夠提供足夠的壓差來讓電晶體元件Q1導通,且因為電晶體元件Q1的導通,可提供足夠的壓差來讓電晶體元件Q2導通。因此,壓降元件130係為導通、電晶體元件Q1係為導通以及電晶體元件Q2係為導通;此時,第二偵測訊號DET2#係具有第二邏輯位準(例如”0”)。
值得注意的是,於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中,電晶體元件Q1、Q2(例如雙極性接面電晶體)係工作在截止區;而於第三階段中,電晶體元件Q1、Q2係工作在飽和區,用以實現天線偵測電路100之偵測功能。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第1圖所示之第二電阻元件R2的電阻值與流經壓降元件130之一啟動電流I1 的關係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阻元件R1係選用電阻值為1KΩ之電阻來實踐之,而壓降元件130則係選用順向偏壓為0.3伏特的二極體來實踐之,經過電腦模擬所產生的數據。由第3圖可得知,流經壓降元件130之啟動電流I1 係正比於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換言之,可透過改變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來調整啟動電流I1 的大小。如此一來,可以解決啟動電流I1 過小的問題,並進而避免發生誤動作的情形。此外,啟動電流I1 的大小可依據實際需求來設計之,以滿足不同外接天線的規格,使得天線偵測電路100達到一機多用(multi-function)的目的。
簡而言之,流經壓降元件130之啟動電流I1 係正比於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且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係可決定電晶體元件Q1的導通時間。也就是說,可透過改變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來調整電晶體元件Q1的導通時間以及調整啟動電流I1 的大小。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數位廣播接收器400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數位廣播接收器400包含有(但不侷限於)一天線偵測電路410、一射頻扼流器(RF choke)420、一直流阻隔器(DC block)430、一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440以及一射頻調諧器(RF tuner)450。另外,一第一供應電源VCC1係供電給天線偵測電路410,而一第二供應電源VCC2則係同時供電給天線偵測電路410與微處理單元440。請注意,當天線偵測電路410偵測到一外接天線470係耦接至數位廣播接收器400時,會透過射頻扼流器420來供給第一供應電源VCC1予外接天線470,外接天線470則可用來接收數位廣播訊號。
於本實施例中,天線偵測電路410係用來偵測一外接天線470是否耦接至數位廣播接收器400,並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DET2#來通知微處理器440,且天線偵測電路410係可由第1圖所示之天線偵測電路100(或者天線偵測電路100的變化實施例)來實現之。而射頻扼流器420(例如:電感)係耦接於天線偵測電路410與外接天線470之間,用來阻擋來自外接天線470的數位廣播訊號(例如射頻訊號SRF1 )進入天線偵測電路410。另外,直流阻隔器430係接收來自外接天線470之射頻訊號SRF1 ,並將射頻訊號SRF1 之直流成分濾除以產生一濾除後射頻訊號SRF2 (僅包含交流成分)。射頻調諧器450則係耦接於直流阻隔器430,用來將濾除後射頻訊號SRF2 轉換為一中頻(IF)訊號SIF 。之後,微處理器440係耦接於天線偵測電路410以及射頻調諧器450,用來接收第二偵測訊號DET2#以及中頻訊號SIF ,並將中頻訊號SIF 轉換成一音頻/視頻輸出訊號460。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用來說明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之範疇。由上可知,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偵測電路100可透過改變第二電阻元件R2之電阻值來調整電晶體元件Q1(及/或電晶體元件Q2)的導通時間以及調整啟動電流I1 的大小,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啟動電流I1 過小的問題,並進而避免發生誤動作的情形。再者,壓降元件130係可選用一電阻或者具有較小順向偏壓的二極體來實踐之,便可解決壓降過大的問題。此外,本發明所揭露之天線偵測電路100電路精簡、設計成本低廉,十分適合應用於一般的數位廣播產品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410...天線偵測電路
110...偵測器
120...電壓位準移位器
130...壓降元件
R1...第一電阻元件
R2...第二電阻元件
Q1、Q2...電晶體元件
R3、R4、R5...電阻元件
131、141、151...第一端
132、142、152...第二端
161...第一連接端
162...第二連接端
163...控制端
VCC1、VCC2、VSS...供應電源
I1 ...啟動電流
DET1#...第一偵測訊號
DET2#...第二偵測訊號
400...數位廣播接收器
420...射頻扼流器
430...直流阻隔器
440...微處理器
450...射頻調諧器
460...音頻/視頻輸出訊號
470...外接天線
SRF1 ...射頻訊號
SRF2 ...濾除後射頻訊號
SIF ...中頻訊號
第1圖為本發明天線偵測電路之一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各個元件(包含壓降元件130、電晶體元件Q1以及電晶體元件Q2)在不同階段的狀態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所示之第二電阻元件的電阻值與流經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的關係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數位廣播接收器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100...天線偵測電路
110...偵測器
120...電壓位準移位器
130...壓降元件
R1...第一電阻元件
R2...第二電阻元件
Q1、Q2...電晶體元件
R3、R4、R5...電阻元件
131、141、151...第一端
132、142、152...第二端
161...第一連接端
162...第二連接端
163...控制端
VCC1、VCC2、VSS...供應電源
I1 ...啟動電流
DET1#...第一偵測訊號
DET2#...第二偵測訊號

Claims (20)

  1. 一種天線偵測電路,包含有:一偵測器,包含有:一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直接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一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壓降元件之該第二端;一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以及一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該控制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以及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該第二連接端係直接耦接於該第一供應電源,該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耦接於該電晶體元件之該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該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該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該壓降元件係為一電阻。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該壓降元件係為一二極體,且該二極體之一順向偏壓係小於0.7伏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該二極體係為一蕭基特二極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該第二電阻元件係為一可調電阻,且該第二電阻元件之電阻值係決定該電晶體元件的導通時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該電晶體元件係為一雙極性接面電晶體,該控制端係為基極,該第一連接端係為集極,以及該第二連接端係為射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尚未耦接至一外接天線時,該壓降元件係為關閉,該電晶體元件係為關閉,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一第一邏輯位準;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並未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關閉,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該第一邏輯位準;以及 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該啟動電流已達到該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導通,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異於該第一邏輯位準之一第二邏輯位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流經該壓降元件之該啟動電流係正比於該第二電阻元件之電阻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偵測電路,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一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已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導通。
  10. 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包含有:一天線偵測電路,用來偵測一外接天線是否耦接至該數位廣播接收器,該天線偵測電路包含有:一偵測器,包含有:一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直接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一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壓降元件之該第二端;一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 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一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該控制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以及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該第二連接端係直接耦接於該第一供應電源,該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耦接於該電晶體元件之該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該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該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一直流阻隔器,用來接收來自該外接天線之一射頻訊號,並將該射頻訊號之直流成分濾除以產生一濾除後射頻訊號;一射頻調諧器,耦接於該直流阻隔器,用來將該濾除後射頻訊號轉換為一中頻訊號;以及一微處理器,耦接於該天線偵測電路以及該射頻調諧器,用來接收該第二偵測訊號以及該中頻訊號,並將該中頻訊號轉換成一音頻/視頻輸出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該天線偵測電路中之該壓降元件係為一電阻。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該天線偵測電路中之該壓降元件係為一二極體,且該二極體之一順向偏壓 係小於0.7伏特。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該二極體係為一蕭基特二極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該天線偵測電路中之該第二電阻元件係為一可調電阻,且該第二電阻元件之電阻值係決定該電晶體元件的導通時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該天線偵測電路中之該電晶體元件係為一雙極性接面電晶體,該控制端係為基極,該第一連接端係為集極,以及該第二連接端係為射極。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尚未耦接至一外接天線時,該壓降元件係為關閉,該電晶體元件係為關閉,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一第一邏輯位準;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並未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關閉,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該第一邏輯位準;以及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該啟動電流已達到該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 體元件係為導通,以及該第二偵測訊號係具有異於該第一邏輯位準之一第二邏輯位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流經該壓降元件之該啟動電流係正比於該第二電阻元件之電阻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已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導通,該天線偵測電路產生該第二偵測訊號來通知該微處理器,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
  19. 一種數位廣播接收器,包含有:一天線偵測電路,用來偵測一外接天線是否耦接至該數位廣播接收器,該天線偵測電路包含有:一偵測器,包含有:一壓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直接耦接於一第一供應電源;一第一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壓降元件之該第二端;一第二電阻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 第二端,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係耦接於一第二供應電源;一電晶體元件,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該控制端係耦接於該第一電阻元件之該第二端以及該第二電阻元件之該第一端,該第二連接端係直接耦接於該第一供應電源,該第一連接端係用以輸出一第一偵測訊號;以及一電壓位準移位器,耦接於該電晶體元件之該第一連接端,用以接收該第一偵測訊號,並調整該第一偵測訊號之電壓位準以產生一第二偵測訊號;以及一微處理器,耦接於該天線偵測電路,用來處理該外接天線所接收之一數位廣播訊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數位廣播接收器,其中當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且流經該壓降元件之一啟動電流已達到一臨界值時,該壓降元件係為導通,該電晶體元件係為導通,該天線偵測電路產生該第二偵測訊號來通知該微處理器,該天線偵測電路係耦接至該外接天線。
TW098130192A 2009-09-08 2009-09-08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TWI387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0192A TWI387764B (zh) 2009-09-08 2009-09-08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US12/612,686 US8208882B2 (en) 2009-09-08 2009-11-05 Antenna sense circuit and digital radio receiver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0192A TWI387764B (zh) 2009-09-08 2009-09-08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9687A TW201109687A (en) 2011-03-16
TWI387764B true TWI387764B (zh) 2013-03-01

Family

ID=4364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0192A TWI387764B (zh) 2009-09-08 2009-09-08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08882B2 (zh)
TW (1) TWI387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0360B2 (en) 2003-12-19 2010-03-02 Orthopaedic International, Inc. Low profile anteri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plate
TWI432749B (zh) * 2011-11-28 2014-04-01 Wistron Corp 天線偵測模組及其電子裝置
JP6249482B2 (ja) * 2014-01-29 2017-12-2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検査回路
CN107612583A (zh) * 2017-10-19 2018-01-19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切换外接天线的天线系统及控制方法
JP7371366B2 (ja) * 2019-06-27 2023-10-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受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34225A1 (en) * 2002-04-26 2003-11-10 Thomson Licensing S.A. Tuner input filter with electronically adjustable center frequency for adapting to antenna characteristic
US7200373B2 (en) * 2003-09-15 2007-04-03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Antenna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08882B2 (en) 2012-06-26
TW201109687A (en) 2011-03-16
US20110058628A1 (en) 201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7764B (zh) 天線偵測電路及其相關數位廣播接收器
US10498291B2 (en) Bias circuit and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US20080049366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US7669065B2 (en) Power-off circuit
US7847599B2 (en) Start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US20100214023A1 (en) Amplify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JP5819212B2 (ja) 負荷接続状態検出回路
JP2007019948A (ja) ミューティング回路を設けた半導体集積回路
WO2006093204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2009118077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445306B (zh) Power supply voltage monitoring circuit
US20040201413A1 (en) Circuit for loss-less diode equivalent
CN102023254B (zh) 天线检测电路及其相关数字广播接收器
US10868420B2 (en) Input protection circuit
US20070030033A1 (en) Fast peak detector circuit
US7777479B2 (en) Current detector with variable output voltage level
JP2004112019A (ja) 音声電力増幅装置の地絡保護装置
JP4483010B2 (ja) 電力増幅器用保護回路
US20150061753A1 (en) Signal output circuit and signal output method
US6222417B1 (en) Amplifier output stage provided with a parasitic-current limiter
JP2607013Y2 (ja) 過電流保護装置
JP3995607B2 (ja) 放送波受信装置
JP600448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接続回路
JP2010244309A (ja) 定電圧回路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載用電子機器
JP6004487B2 (ja) 負荷接続状態検出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