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7106B -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 Google Patents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7106B
TWI387106B TW97139707A TW97139707A TWI387106B TW I387106 B TWI387106 B TW I387106B TW 97139707 A TW97139707 A TW 97139707A TW 97139707 A TW97139707 A TW 97139707A TW I387106 B TWI387106 B TW I3871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typ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disposed
igb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9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7880A (en
Inventor
Yeh Ning Jou
Shanghui L Tu
Jui Chun Chang
chen wei Wu
Original Assignee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filed Critical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Priority to TW97139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71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7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7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7106B/zh

Links

Landscapes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傳統高電壓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簡稱ESD)防護元件包括橫向擴散金氧半功率電晶體(LDMOS Power Transistor)、金氧半電晶體(MOSFET)、矽控整流器(SCR)、雙載子電晶體(BJT)、二極體(Diode)和場氧化電晶體(Field Oxide Device,FOD)。在高壓靜電放電防護上由於其過高的觸發電壓(trigger voltage)和過低的持有電壓(holding voltage),不是造成內部電路先損壞就是造成閂鎖效應(latch-up)發生,所以要加上額外的驅動電路或是透過調變佈局參數(layout parameter)去使觸發電壓降低和使持有電壓超過元件之工作電壓(operation voltage),如此才可作為高壓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在傳統的超高壓元件(ultra-HV device)中,往往利用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及其相關的製程,隔離個別的元件,以減少因高壓操作造成元件間的寄生效應。而利用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及其相關的製程對ESD元件的散熱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業界亟需有效地處理ESD元件的散熱問題。尤其是,在超高壓元件的製程中,井區(well)的控散濃度均偏低,使得相對的阻抗也就偏高,不利於ESD元件的 更均勻一致的啟動(uniform turn-on)。
有鑑於此,為了克服上述先前技術的缺點,因而利用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元件做為靜電放電防護元件,並改良IGBT元件的汲極區域的佈局,使其能夠更均勻一致的啟動,以提升ESD的保護效能。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高壓N-型井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半導體基底;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中;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N-型雙擴散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N-型雙擴散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 該N-型雙擴散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高壓N-型井區;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P-型雙擴散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P-型雙擴散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P-型雙擴散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高壓N-型井區;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高壓P-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和一第三主動區於該高壓P-型井區;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第二主動區 中,且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第三主動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P-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本發明再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閘極結構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上;一N-型雙擴散區位於該閘極結構的一側,且設置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井區設置於該N-型雙擴散區中,其底部延伸至該半導體基底;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N-型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閘極結構的另一側的該半導體基底中;以及一P-型濃擴散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中。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以各實施例詳細說明並伴隨著圖式說明之範例,做為本發明之參考依據。在圖式或說明書描述中,相似或相同之部分皆使用相同之圖號。且在圖式中,實施例之形狀或是厚度可擴大,並以簡化或是方便標示。再者,圖式中各元件之部分將以分別描述說明之,另外,特定之實施例僅為揭示本發明使用之特定方式,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第1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閘極絕緣雙 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1A圖中,一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ESD)元件100a包括一半導體基底110以及一圖案化的隔離區130a、130b、130c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110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OD1及一第二主動區OD2。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半導體基底110為一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例如一P-型矽基底101,其上有一埋藏氧化層102,和一P-型磊晶層103形成於埋藏氧化層102上。一隔離區105使IGBT-ESD元件100a與基底110上的其他元件隔離。
一高壓N-型井區115形成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OD1中,一P-型體摻雜區120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OD2中,其中該高壓N-型井區115和該P-型體摻雜區120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半導體基底。一擴散區113自該高壓N-型井區115向該P-型體摻雜區120延伸靠近。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117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115中,以及汲極電極145a、145b與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117電性接觸。一對相鄰的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124和一P-型濃擴散區122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120中,源極電極135a、135b分別與N-型濃摻雜源極區124和P-型濃擴散區122電性接觸。一閘極結構140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124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130b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P-型濃摻雜汲極區117的面積可大於第一主動區OD1,但小於高壓N-型井區115的面 積,其平面佈局如第1B圖所示。
第2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2A圖中,IGBT-ESD元件100b與第1A圖的IGBT-ESD元件100a實質上相同,為求簡明之故,在此省略相同的敘述。不同之處在於,P-型濃摻雜汲極區217a的面積小於該高壓N-型井區115的面積,其平面佈局如第2B圖所示。在高壓N-型井區115中,高壓N-型井區115與P-型濃摻雜汲極區217a之間,存在一異型摻雜的介面,可分散並降低ESD電壓約0.7V。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P-型濃摻雜汲極區217b為複數個分離的島區,設置於高壓N-型井區115中,其平面佈局如第2C圖所示。由於各個島區217b與高壓N-型井區115之間,皆存在一異型摻雜的介面,可分散並降低ESD電壓,使得IGBT-ESD元件能的更均勻一致的啟動(uniform turn-on)。
第3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3A圖中,一IGBT-ESD元件300a包括一半導體基底310,例如P-型矽基底,及一高壓N-型井區315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310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330a、330b、330c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315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N-型雙擴散區316a設置於高壓N-型井區315的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317設置於N-型雙擴散區316a中。一P-型體摻雜區320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315的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N-型雙擴散區316a和該P-型體摻雜區320相隔一特定距離, 露出該高壓N-型井區。一對相鄰的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324和一P-型濃擴散區322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320中。一閘極結構340於該高壓N-型井區315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324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330b上。
第3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3B圖中,一IGBT-ESD元件300b與第3A圖的IGBT-ESD元件300a實質上相同,為求簡明之故,在此省略相同的敘述。不同之處在於,IGBT-ESD元件300b具有一P-型雙擴散區316b設置於高壓N-型井區315的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317設置於該P-型雙擴散區316b中。由於P-型濃摻雜汲極區317和P-型雙擴散區316b皆為P-型摻雜,因此更能增進ESD元件的效能。
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4A圖中,一IGBT-ESD元件400a包括一半導體基底410,一高壓N-型井區415b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高壓P-型井區415c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430a-430d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415b及一第二主動區和一第三主動區於該高壓P-型井區415c。高壓P-型井區415a設置於隔離區430a下方。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417設置於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424設置於該第二主動區中,且一P-型濃摻雜擴散區422設置於該第三主動區 中。一閘極結構440於該高壓P-型井區415c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424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430b上。
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4B圖中,一IGBT-ESD元件400b包括一半導體基底410,例如一P-型矽基底401,其上有一P-型磊晶層403,以及一N-型埋藏層402設置於該P-型矽基底401與該P-型磊晶層403之間。一高壓N-型井區415b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高壓P-型井區415c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430a-430f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415b及一第二主動區和一第三主動區於該高壓P-型井區415c。高壓N-型井區415d設置於隔離區430e下方。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417設置於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424設置於該第二主動區中,且一P-型濃摻雜擴散區422設置於該第三主動區中。再者,一額外的P-型濃摻雜區416設置於高壓P-型井區415a中,及一額外的P-型濃摻雜區426設置於高壓P-型井區415e中。一閘極結構440於該高壓P-型井區415c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424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430c上。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於第5圖中,一IGBT-ESD元件500包括:一半導體基底510,及一圖案化的隔離區530a-530e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510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 主動區。一閘極結構540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上,一N-型雙擴散區516位於該閘極結構540的一側,且設置該半導體基底510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井區515設置於該N-型雙擴散區516中,其底部延伸至該半導體基底510,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517設置於該N-型井區515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524設置於該閘極結構540的另一側的該半導體基底中,一N-型輕摻雜(NLDD)區524'延伸至該閘極結構540的間隙壁下方。一P-型濃擴散區522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中。
應注意的是,本發明各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面積,使得高壓N-型井區與P-型濃摻雜汲極區之間,存在一異型摻雜的介面,可分散並降低ESD電壓約0.7V。更有甚者,P-型濃摻雜汲極區為複數個分離的島區,設置於高壓N-型井區中,使得各個島區與高壓N-型井區之間,皆存在一異型摻雜的介面,可分散並降低ESD電壓,使得IGBT-ESD元件能的更均勻一致的啟動(uniform turn-on)。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100b、300a、300b、400a、400b、500‧‧‧IGBT-ESD元件
101、401‧‧‧P-型矽基底
102‧‧‧埋藏氧化層
402‧‧‧N-型埋藏層
103、403‧‧‧P-型磊晶層
105‧‧‧隔離區
110、310、410、510‧‧‧半導體基底
115、315、415b、415d、515‧‧‧高壓N-型井區
415a、415c、415e‧‧‧高壓P-型井區
316a、516‧‧‧N-型雙擴散區
316b‧‧‧P-型雙擴散區
416‧‧‧額外的P-型濃摻雜區
117、217a、217b、317、417、517‧‧‧P-型濃摻雜汲極區
120、320‧‧‧P-型體摻雜區
122、322、422、522‧‧‧P-型濃擴散區
124、324、424、524‧‧‧N-型濃摻雜源極區
524'‧‧‧N-型輕摻雜(NLDD)區
426‧‧‧額外的P-型濃摻雜區
130a-130c、330a-330c、430a-430f、530a-530c‧‧‧圖案化的隔離區
135a、135b‧‧‧源極電極
140、340、440、540‧‧‧閘極結構
145a、145b‧‧‧汲極電極
OD1‧‧‧第一主動區
OD2‧‧‧第二主動區
第1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閘極絕緣雙 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的剖面示意圖;第1B圖係顯示第1A圖的IGBT-ESD元件的第一主動區的平面佈局;第2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第2B和2C圖分別顯示第2A圖的IGBT-ESD元件的第一主動區不同實施例的平面佈局;第3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第3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以及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IGBT-ESD元件的剖面示意圖。
100a‧‧‧IGBT-ESD元件
101‧‧‧P-型矽基底
102‧‧‧埋藏氧化層
103‧‧‧P-型磊晶層
105‧‧‧隔離區
110‧‧‧半導體基底
113‧‧‧擴散區
115‧‧‧高壓N-型井區
117‧‧‧P-型濃摻雜汲極區
120‧‧‧P-型體摻雜區
122‧‧‧P-型濃擴散區
124‧‧‧N-型濃摻雜源極區
130a-130c‧‧‧圖案化的隔離區
135a、135b‧‧‧源極電極
140‧‧‧閘極結構
145a、145b‧‧‧汲極電極
OD1‧‧‧第一主動區
OD2‧‧‧第二主動區

Claims (18)

  1. 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高壓N-型井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半導體基底;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中;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第一主動區的面積,且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包括複數個分離的島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底為一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更包括一擴散區自該高壓N-型井區向該P-型體摻雜區延伸。
  4. 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 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N-型雙擴散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N-型雙擴散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N-型雙擴散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高壓N-型井區;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第一主動區的面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包括複數個分離的島區。
  7. 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 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P-型雙擴散區設置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P-型雙擴散區中;一P-型體摻雜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的該第二主動區中,其中該P-型雙擴散區和該P-型體摻雜區相隔一特定距離,露出該高壓N-型井區;一對相鄰的一N-型和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P-型體摻雜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N-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底包括一單晶半導體基底、一磊晶半導體基底及一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第一主動區的面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包括複數個分離的島區。
  11. 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 元件,包括:一半導體基底;一高壓P-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高壓N-型井區於該半導體基底中;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於該高壓N-型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和一第三主動區於該高壓P-型井區;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第二主動區中,且一P-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第三主動區中;以及一閘極結構於該高壓P-型井區上,其一端與該N-型濃摻雜源極區相接,其另一端延伸至該圖案化的隔離區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底為一P-型矽基底,其上有一P-型磊晶層,以及一N-型埋藏層設置於該P-型矽基底與該P-型磊晶層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第一主動區的面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包括複數個分離的島區。
  15. 一種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包括: 一半導體基底;一圖案化的隔離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上,定義一第一主動區及一第二主動區;一閘極結構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上;一N-型雙擴散區位於該閘極結構的一側,且設置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一主動區中;一N-型井區設置於該N-型雙擴散區中,其底部延伸至該半導體基底;一P-型濃摻雜汲極區設置於該N-型井區中;一N-型濃摻雜源極區設置於該閘極結構的另一側的該半導體基底中;以及一P-型濃擴散區設置於該半導體基底的該第二主動區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底包括一單晶半導體基底、一磊晶半導體基底及一絕緣層上有矽(SOI)基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的面積小於該第一主動區的面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其中該P-型濃摻雜汲極區包括複數個分離的島區。
TW97139707A 2008-10-16 2008-10-16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TWI387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9707A TWI387106B (zh) 2008-10-16 2008-10-16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9707A TWI387106B (zh) 2008-10-16 2008-10-16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7880A TW201017880A (en) 2010-05-01
TWI387106B true TWI387106B (zh) 2013-02-21

Family

ID=4483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9707A TWI387106B (zh) 2008-10-16 2008-10-16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71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713B (zh) * 2021-01-18 2023-03-11 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壓半導體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6761B (zh) * 2011-04-26 2014-10-1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高壓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501374B (zh) * 2011-05-17 2015-09-2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超高壓元件構造之改良
TWI455275B (zh) * 2012-03-16 2014-10-01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979A (en) * 1991-02-01 1994-11-08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OI transistor with improved source-high performance
JP2005005596A (ja) * 2003-06-13 2005-01-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パワー用スイッチング素子
US6900097B2 (en) * 2003-05-12 2005-05-3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single-level 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operated in environment with high/low-voltage
US20080135972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atera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having a retrograde doping profile in base reg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80166845A1 (en) * 2007-01-09 2008-07-10 Maxpower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80191316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Mueng-Ryul Le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979A (en) * 1991-02-01 1994-11-08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OI transistor with improved source-high performance
US6900097B2 (en) * 2003-05-12 2005-05-3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single-level 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operated in environment with high/low-voltage
JP2005005596A (ja) * 2003-06-13 2005-01-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パワー用スイッチング素子
US20080135972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atera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having a retrograde doping profile in base reg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080166845A1 (en) * 2007-01-09 2008-07-10 Maxpower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80191316A1 (en) * 2007-02-14 2008-08-14 Mueng-Ryul Le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713B (zh) * 2021-01-18 2023-03-11 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壓半導體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7880A (en) 201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8716B1 (ko) 반도체 장치
US8049307B2 (en)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devices
US6825536B2 (en) Lateral power MOSFET for high switching speeds
US848206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196723B1 (en) High voltage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Schottky diodes
US10262997B2 (en) High-voltage LDMOSFET devices having polysilicon trench-type guard rings
KR100284746B1 (ko) 소스 영역 하부의 바디 저항이 감소된 전력용 디모스 트랜지스터
TWI387106B (zh) 閘極絕緣雙接面電晶體(igbt)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US10978870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US8890250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CN102136491B (zh) 栅极绝缘双接面晶体管静电放电防护元件
JP2001007322A (ja) 高破壊耐量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
CN101577291B (zh) 高压半导体元件装置
CN101728384B (zh) 栅极绝缘双接面晶体管静电放电防护元件
JP6718733B2 (ja) 半導体装置
KR20120004954A (ko) 반도체 장치
US2016038004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429073B (zh) 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I473268B (zh) 高壓半導體元件及其操作方法
TWI597814B (zh) 半導體裝置
TWI394277B (zh) 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電晶體
TWI708364B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KR100621556B1 (ko) 전력용 반도체 소자
CN110783396A (zh) 半导体装置
TWI585936B (zh) 靜電放電保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