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3922B - End with a special engr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engrav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End with a special engr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engrav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3922B
TWI383922B TW097133541A TW97133541A TWI383922B TW I383922 B TWI383922 B TW I383922B TW 097133541 A TW097133541 A TW 097133541A TW 97133541 A TW97133541 A TW 97133541A TW I383922 B TWI383922 B TW I3839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bundle
end tape
marking
pri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3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1630A (en
Inventor
Makoto Miura
Yoshinari Yanai
Hideaki Sueoka
Akira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Nireco Corp
Kohan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reco Corp, Kohan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rec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1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1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3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39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2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perforating, scoring, slitting, or applying code or date marks on material prior to packaging
    • B65B61/025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perforating, scoring, slitting, or applying code or date marks on material prior to packaging for applying, e.g. printing, code or date marks on material prior to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182Affixing labels during bu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06Bundling coils of wire or like annular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結束帶專用刻印機系統及刻印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對捆束捲材(coil)等之被捆物用的結束帶進行刻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系統及刻印方法。
舉例來說,在製鐵工廠中的鋼板輸送,係在鋼板捲成捲材狀的狀態下進行的,此時可如第25圖所示,沿著捲材1000外圍緊固結束帶1001,以防在輸送捲成捲狀的鋼板時發生捲材鬆脫的情況。
此外,在以合理方式流通捲材的必要性中,一般都是採用如第25圖所示,將捲材1000的ID等資料刻印於捲材1000表面、或將印有其資訊的標籤貼在捲材上。
然而,以往的最終用戶都將最表面的鋼板丟棄,但製鐵廠商因應於最終用戶(例如汽車製造商)的要求,已經不對捲材最表面等進行直接印字,原因在於,近年來最表面的鋼板也被作為產品原料之用的緣故。
因此不得不採取在結束帶上貼標籤、或印字的方法。
例如,專利文獻1、2中揭示著在捆束捲材後,對其結束帶進行雷射刻印的技術。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5090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6-293844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1、2所揭示的技術是直接對結束帶進行YVO4雷射印字,因而會有以下的問題。
(1)印字與背景的對比極差,因而在後續工程中不易找出印字位置。
(2)印字與背景的對比極差,因而在後續工程中讀取文字、或自動讀取條碼的精度可能變極低。
(3)雷射的聚光焦點深度為0.5毫米以內,因而需進行相當嚴格的定位。
(4)結束帶生鏽後,印字會連同鏽一起剝落,因而無法辨識印字內容。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進行辨識性高於以往的刻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及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對捆束被捆物用的結束帶進行刻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其特徵為:具備:基底形成裝置,將底漆形成於前述結束帶上;及雷射雕刻機,對由前述基底形成裝置所形成的底漆,進行雷射刻印。
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的一較佳實施例為,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在前述輸送路徑上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利用前述基底形成裝置形成底漆,及利用前述雷射雕刻機進行雷射刻印。
又,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在前述輸送路徑上輸送結束帶的過程中,於暫停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利用前述雷射雕刻機進行雷射刻印。
又,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框狀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具備:刻印頭,被設置於前述輸送路徑,而搭著前述基底形成裝置及前述雷射雕刻機;及移動機構,係使前述刻印頭朝向與位在前述輸送路徑內的被捆物靠近和遠離的方向移動。
此外,本發明之結束帶系統具備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及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
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為,對捆束被捆物用的結束帶進行刻印,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之特徵為,具備:第一過程,將底漆形成在前述結束帶上;和第二過程,針對前述第一過程所形成之底漆,進行雷射刻印。
又,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 ,在為了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而輸送該結束帶的輸送路徑中,是在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執行前述第一及第二過程。
又,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在為了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而輸送該結束帶的輸送路徑中,在輸送結束帶的過程,是以暫停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執行前述第二過程。
又,本發明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利用結束帶捆束被捆物後,即執行前述第一及第二過程。
依據本發明,可在將底漆形成於結束帶上之後,對底漆實施雷射刻印,故可獲得對比鮮明的刻印,因而可提升刻印之辨識性。
以下將參閱圖式,說明本發明相關的實施例。
〔第1實施例〕
在第1實施例中將說明,沿著捲材(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以進行輸送的同時,對該結束帶進行刻印的例子。
第1圖為第1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系統100之構成圖。
如第1圖所示,結束帶系統100是具備有對捲材2捆束結束帶3(參閱圖8)用的結束帶裝置4、及對結束帶3進行刻印的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所構成的。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是在併設於結束帶裝置4的狀態下被使用的。
首先,將說明結束帶裝置4的構成。
結束帶裝置4係藉由將結束帶3沿著鋼板捲材(被捆物)2的外圍捆束以防捲材2鬆開者,其具備有:導輪9,導引外接分配機(dispenser)(未圖式)所供應之結束帶3;結束頭10,在捆束結束帶3時,將結束帶3壓向捲材2、在捆束後切斷結束帶3;及、導槽(構成輸送路徑)11,沿著捲材2的外圍導引結束帶3。
再者,結束帶3係例如由鋼材所構成。
結束頭10是例如以與導輪9同軸的轉動軸為支點,可朝藉由保持部12所保持的捲材2靠近的方向(第1圖箭頭A方向)、及遠離方向(第1圖箭頭B方向)轉動。
導槽11是由例如多角形(例如第1圖所示之六角形)的框體所形成,且被配置成包圍(未圖式)台上的捲材2之周圍。
第2圖為放大導槽11的一部分之斜視圖。
如第2圖所示,導槽11具備例如多角形(例如六角形)框體的主體框70、和沿著此主體框而設置的數個閘口(gate)71。
如第2圖所示,導槽11是讓結束帶3穿過主體框70內周面及閘口71之間,以下將主體框70內周面與閘口71之間的結束帶3之通路稱為輸送路徑74。
例如第2圖所示,主體框70是由剖面形狀為ㄈ字型的鋼材所構成。
另一方面,閘口71剖面形狀略呈L字型,以第2圖所示左右一對的閘口71為一組,而沿著主體框70的長邊方向設有數組閘口71。
如第2圖所示,透過插通壓縮彈簧72的插銷73,將各閘口71固定於主體框的側面;因此彈簧72在插銷73的頭與閘口71側面之間呈壓縮狀態。
因此,當結束帶3被用力拉往第2圖箭頭I方向之後,成對的閘口71會各自朝箭頭J、K方向左右開啟,而將結束帶3朝箭頭I方向拉出。
此外,導槽11係在結束頭10的配置部分、和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的後述主體部14的配置部分中呈缺口結構,而形成不妨礙結束頭10的配置及動作、也不妨礙主體部14的配置。
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相關的結束用刻印機1的構成。
結束用刻印機1係具備有對結束帶3刻印(印字)的刻印組件5、對刻印組件5供應漆料的漆料組件6、受理操作人員之操作的操作部8、針對操作等進行各種標示的顯示部40、控制顯示部40、漆料組件6及刻印組件5動作的控制部7。
第3圖為刻印組件5之放大圖。
如第3圖所示,刻印組件5係具備:固定於導槽11的主體 部14;在主體部14上導引結束帶3的一對導輪17;被固定於主體部14內,而得以維持轉動導輪17的托架15;使一對導輪17開閉的致動器-氣缸16;對結束帶3進行刻印的雷射雕刻機18;在藉由雷射雕刻機18進行刻印前將底漆噴往結束帶3以形成底漆的基底噴嘴(基底形成裝置)19;以及、用以使透過基底噴嘴19噴向結束帶3的底漆乾燥的吹風機20。
導輪17係分割成分別位在第3圖中的眼前側與裏側的2個部分的分割結構,這2個部分是透過氣缸16進行開閉,亦即,藉由使位於裏側的部分移往更裏面,位於眼前側的部分則移往更前面,以便讓導輪17的一對部分之間產生間隔(打開導輪17);又,從產生這種間隔的狀態,藉由使位於裏側的部分移往眼前側,而位於眼前側的部分移往裏側,導輪17一對部分間的間隔係關閉(關閉導輪17)。
導輪17之所以具有這種開閉結構,是因為在刻印後,會在捲材2側使結束帶3導出而沿著捲材2的外圍。
基底噴嘴19、雷射雕刻機18及吹風機20,各自設置於主體部14內側。
基底噴嘴19係對位於主體部14的結束帶3噴塗由漆料組件6所供應之底漆而形成均勻膜厚。
吹風機20是藉由溫風瞬間乾燥底漆,以防底漆擦傷。
雷射雕刻機18是藉由照射雷射,讓底漆碳化以形成文字等之刻印。
在此,刻印組件5是讓主體部14沿著導槽11的一邊而配置。
再者,刻印組件5設置在不與結束頭10等干涉的位置,例如第1圖所示,以主體部14位在沿著結束頭10所位在的邊之相反邊的方式,將刻印組件5安置於結束帶裝置4的旁邊。
於導槽11中,在固定有主體部14的部位上形成上述缺口,此缺口部分裝配有主體部14;再者,如第2圖所示,導輪17被配設於可在導槽11輸送路徑74中央附近導引結束帶3的位置。
第4圖為從導槽內周側俯瞰主體部14的斜視圖。
如第4圖所示,主體部14具備有:容納氣缸16、雷射雕刻機18、基底噴嘴19、吹風機20等的第1框體76;容納導輪17之上述裏側部份的第2框體77;容納導輪17之上述眼前側部份的第3框體;固定這些第2及第3框體77、78的板狀部79;以及對第1框體76固定此板狀部79,同時用以支撐主體部14的一對支柱部80。
如第4圖所示,導槽11是以在板狀部79上端及下端切斷該導槽11的方式,形成缺口部分。
第5圖為從導槽11內周側觀看第2框體77及第3框體78的正視圖,顯示導輪呈開啟狀態(第5圖中,導輪17的左右一對部分呈開啟狀態)。
如第5圖所示,在導輪17呈開啟之狀態,結束帶3位於第2 框體77與第3框體78之間,當導輪17呈關閉狀態時,即呈透過導輪17導引結束帶3的狀態。
再者,板狀部79上形成有開口部(未圖式),用於配設將氣缸16所產生的驅動力傳達至第2框體77及第3框體78的驅動傳達機構(未圖式)。
再者,板狀部79上形成有用以從基底噴嘴19向結束帶3噴漆,再從吹風機20向結束帶3吹溫風,且不妨礙從雷射雕刻機18向結束帶3照射雷射的開口部。
第6圖為顯示漆料組件6之構成的方塊圖。
如第6圖所示,漆料組件6係具備貯留底漆的底漆桶31、將底漆桶31內的底漆朝基底噴嘴送出的幫浦32、以及從幫浦32將底漆送往基底噴嘴19的過程中去除底漆雜質的過濾器33所構成。
再者,過濾器33也可設置於底漆桶31與幫浦32之間。
供應至基底噴嘴19的底漆當中,未自基底噴嘴19吐出的多餘漆料,則透過幫浦32的壓送力再度返回底漆桶31。
第7圖為顯示控制部7之構成的方塊圖。
如第7圖所示,控制部7係具備統籌控制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之各構成要素的主控制部51、及依此主控制部51的指令,控制基底噴嘴19之動作的噴嘴控制部52、及依據主控制部51的指令,控制雷射雕刻機18之動作的雷射控制部53。
主控制部51除了對噴嘴控制部52及雷射控制部53下達指 令之外,亦執行漆料組件6的幫浦32之動作控制、刻印組件5的吹風機20之動作控制、及顯示部的顯示控制。
一般而言,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係構成了捲材2生產線的一部份,而主控制部51亦與較該主控制部51還上位的控制裝置之間進行資料收發等。
噴嘴控制部52負責控制噴往結束帶3的底漆膜厚。
雷射控制部53是依據外部輸入的印字資料,進行雷射雕刻機18的印字輸出等之設定、或印字動作之控制。
印字資料是指顯示可進行何種印字的資料。
顯示部40係在主控制部51的控制下,例如進行結束帶專用刻印裝置1的狀態、或有無異常之顯示等。
操作部8是建構成與顯示部40呈一體的圖形面板(graphic panel),或併設於顯示部40,將因應於操作人員的操作之信號朝控制部7輸出。
以下說明動作。
首先,開始從外接分配機(dispenser)(未圖式)朝結束帶裝置4輸送結束帶3。
結束帶3係如第8圖所示,以導輪9及結束頭10這樣的順序進入導槽11的輸送路徑74內,以在該輸送路徑74內輸送,藉此,結束帶3係於導槽11內沿著捲材2的外圍被輸送。
在此,導槽11上設有用於偵測結束帶3的前端已到達刻印 組件5附近位置(例如第8圖位置C)的感測器(省略圖式),截至感測器偵測出結束帶3的前端以前,會以高速(例如800mm~2000mm/秒左右)的速度輸送結束帶3。
當上述感測器偵測到結束帶3的前端已到達刻印組件5附近位置時,將輸送結束帶3的速度切換成低速(例如30mm~100mm/秒左右)。
之後,如第9圖所示,結束帶3係前端進入主體部14內,再透過導輪17進行導引,此外,導輪17係事先關閉。
在開始以低速進行輸送並經過第一規定時間之後,則持續輸送結束帶3,同時如第9圖所示,開始從基底噴嘴19朝結束帶3噴塗底漆;藉此,例如在結束帶3的前端附近部分,底漆係被塗佈成均勻的膜厚,而底漆顏色例如白色等之與黑色呈強烈對比的顏色。
再者,持續輸送結束帶3,且從開始底漆之噴塗並經過第二規定時間之後,即停止噴塗底漆;在此階段中,結束帶3是在遍及長邊方向的規定範圍形成底漆膜。
再者,持續輸送結束帶3的同時,如第10圖所示,從吹風機20將溫風吹往結束帶3,讓結束帶3上的底漆乾燥,以防在後續工程輸送結束帶3時底漆被擦掉。
再者,如第11圖所示,持續輸送結束帶3,而在輸送當中,透過雷射雕刻機18對底漆進行文字、數字、LOGO、條碼、2維條碼等之雷射刻印。
在此,結束帶3上的底漆當中,接受雷射照射的結束帶3 的部份會碳化變黑,因而在結束帶3上實施以底漆為背景的刻印。
再者,持續輸送結束帶3,如第12圖所示,從主體部14的下側將結束帶3的前端導引至導槽11內。
接著,用氣缸16開啟導輪17眼前側與裏側之一對的部分。
之後,如第13圖所示,在結束帶3的前端到達結束頭10之前,再度以高速輸送結束帶3,藉此而形成結束帶3沿著導槽11繞捲材2周圍一圈的狀態。
接著,如第14圖所示,使結束頭10朝箭頭A方向轉動,再藉由該結束頭10夾緊結束帶3的前端,而直接密接於捲材2。
接著,如第15圖所示,透過分配機所具有的捲取裝置(省略圖式),朝箭頭D方向回捲結束帶3,以透過導槽11的縫隙,將結束帶3從導槽11的輸送路徑74內拉出使之沿著捲材2的外圍。
再者,在此,結束帶3中位於主體部14內的部分,係通過導輪17的眼前側與內側之一對的部分之間隔,朝捲材2側導引。
在結束帶3呈沿著捲材2外圍的狀態之後,透過分配機的捲取裝置,更以低速用力拉回結束帶3,讓該結束帶3充分緊固捲材2。
其次,封住結束帶3的前端與尾端(從前端來看,係沿著 捲材2返回1周的位置),再切除多餘部分。
之後,如第16圖所示,使結束頭10朝箭頭B捲動,以恢復待機位置。
透過上述說明的動作,如第17圖(a)斜視圖所示,係成為沿著捲材2的外圍捆束著結束帶3的狀態。
另外,如第17圖(b)所示之第17圖(a)的E部放大圖,在結束帶3上實施以底漆61為基底的刻印62。
此外,由於刻印62之位置接近結束帶3前端之附近,所以在捲材2的圓周上不會發生大幅度的誤差。
依據上述第1實施例,係針對專用底漆(白色等)照射雷射,以便讓該底漆碳化變黑以進行刻印,因而可進行對比鮮明的刻印。
此外,透過照射雷射,讓底漆之薄膜碳化而呈現出印字對比,因此即使雷射聚光焦點有±10mm的偏差,也可確保鮮明的印字對比。
另外,具有可透過底色之存在而容易在後續工程中找出刻印部位的優點。
再者,即使已照射雷射的部分暴露生鏽,在該周圍處仍殘留底漆,因此可輕鬆目視確認印字。
再加上,因為是將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併設於結束帶裝置4,所以能在1個部位進行結束帶捆束與刻印,故可實現省空間的需求。
又,由於是在主體部14實施雷射刻印,所以要針對雷射照射(例如安全等級4)作防護。
另外,因為是將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併設於結束帶裝置4,因此可作為選購品,而將結束帶專用刻印機1裝配於既設的結束帶裝置4。
另外,因為是一邊持續進行沿著捲材2的外圍配置結束帶3之輸送,一邊透過雷射雕刻機18進行刻印,故可縮短工程。
〔第2實施例〕
上述第1實施例中已針對一邊輸送結束帶3一邊對該結束帶3進行刻印的例子作了說明,第2實施例將針對在暫停結束帶3的輸送狀態下進行刻印的例子作說明。
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中,結束帶系統100的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另外,結束帶系統100的動作,只有以下所說明的部分不同於上述第1實施例,其他部分皆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
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情況中,在暫停輸送結束帶3的狀態下,透過雷射雕刻機18進行刻印。
依據上述第2實施例,相較於第1實施例,是暫停輸送沿著捲材2外圍配置的結束帶3之份量,因此花費於輸送的時間變長,但其他部分則可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3實施例〕
上述第1及第2實施例中,已針對在捲材2上捆束結束帶3之前進行刻印的例子作了說明,第3實施例將針對在捲材2上捆束結束帶3後所進行的刻印之例子作說明。
第18圖為顯示第2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系統200之構成圖,在第18圖中,針對與上述第1實施例所說明之構成要素相同的部分,標示和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的符號。
如第18圖所示,結束帶系統200係具備結束帶裝置4、結束帶專用刻印裝置201所構成。
結束帶裝置4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
結束帶專用刻印裝置201係具備有對結束帶3進行刻印(印字)的刻印頭202、及讓刻印頭202朝接近捲材2方向(箭頭F方向)、及遠離捲材2的方向(箭頭G方向)移動(升降)的移動機構203、及對刻印頭202供應漆料的漆料組件6、接受操作人員操作的操作部8、顯示相關操作的顯示部40、以及控制顯示部40、漆料組件6及刻印組件5之動作的控制部7。
第19圖為刻印頭202之放大圖。
如第19圖所示,刻印頭202具備有框體204、雷射雕刻機18、基底噴嘴19、以及捲材偵測器205。
雷射雕刻機18及基底噴嘴19與上述第1實施例一樣,係配設於框體204內。
捲材偵測器205是偵測捲材2表面的感測器,用以將捲材2至雷射雕刻機18的距離調整為規定距離。
此外,本實施例中是對結束帶3噴塗底漆後,即不輸送結束帶3,因此不需具備吹風機20。
漆料組件6、操作部8、顯示部40及控制部7,則同於上述第1實施例,但控制部7也進行移動機構203之動作控制。
移動機構203是由例如氣缸等之致動器所構成。
上述第1實施例中,已針對刻印組件5與導槽11單獨設置(併設)的例子作了說明,但在第3實施例中,是將刻印頭202及移動機構203設置於導槽11。
亦即,刻印頭202係支撐於導槽11而得以朝向箭頭F方向及G方向移動,移動機構203也固定於導槽11上。
第20圖為刻印頭202及移動機構203之配置的說明圖。
第20圖所示之角度α為垂直線與藉移動機構203而移動之刻印頭202之動線所形成的角度。
此角度α可因應對結束帶3實施刻印的位置而適當調整,此外,藉由適當調整此角度α,可對各種口徑的捲材2幾乎在相同位置上進行刻印。
以下說明動作。
以本實施例而言,首先將結束帶3捆束於捲材2上。
在此簡單說明捆束程序,首先從外接分配器將結束帶3送往結束帶裝置4。
結束帶3是以導輪9及結束頭10這樣的順序,進入導槽11的輸送路徑74內,以於該輸送路徑輸送,結束帶3前端繞 導槽11一周後,在到達結束頭10之前,是以高速進行輸送。
接著,與第1實施例的說明所示同樣地,透過結束頭10夾緊結束帶3的前端,直接密接於捲材2後,透過分配器之捲取裝置捲回結束帶3,以便從導槽11的輸送路徑74內拉出結束帶3使之沿著捲材2的外圍。
接著,透過捲取裝置以低速用力捲回,以利用結束帶3充分緊固捲材2。
其次,封住結束帶3的前端與尾端(從前端來看,係沿著捲材2返回1周的位置),再切除多餘部分。
接著讓結束頭10恢復待機位置。
如第21圖所示,在完成結束帶3之捆束後,透過將導槽11朝箭頭H方向偏移規定距離(例如約200mm),以便將刻印頭202配置於結束帶3的中央位置。
如第22圖所示,藉由移動機構203將刻印頭202移往(下降)捲材2,在當捲材偵測器205偵測到捲材2的表面之時間點,停止此下降動作。
在此,事先調整配置於殼體204的捲材偵測器205,以便讓捲材偵測器205偵測到捲材2表面時的刻印頭202和捲材2之間的距離,為最適合刻印的距離。
其次,如第23圖所示,從基底噴嘴19將底漆噴往結束帶3,在此,除了結束帶3之外,為了避免連捲材2表面也被噴塗底漆,因而透過模板(STENCIL)從基底噴嘴19將底 漆噴往結束帶3。
其次,如第24圖所示,藉由雷射雕刻機18對底漆進行雷射刻印。
如此一來,係對結束帶3實施以底漆為背景的刻印。
依據如上的第3實施例,將結束帶3捆束於捲材2後再進行刻印的作法,不同於上述第1及第2實施例,但是其他方面可發揮與上述第1及第2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再者,上述各實施例中已說明,藉由照射雷射而讓底漆碳化,並進行以位於照射部位周圍的底漆為背景之刻印的事例,但也可藉由照射雷射讓底漆剝離而露出結束帶3的表面,以透過鋼材表面與漆料的對比而形成可辨識的刻印,此時,雷射雕刻機18可讓噴往結束帶3的漆料剝離成文字形,而留下以文字為背景的漆料;反之,噴往結束帶3的漆料中,也可留下文字部分而只剝離背景部分。
此外,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的被捆物是以鋼板捲材2為例,但也可透過結束帶3用於其他需捆束物。
1、201、1000‧‧‧結束帶專用刻印機
2、1001‧‧‧捲材(被捆物)
3‧‧‧結束帶
4‧‧‧結束帶裝置
5‧‧‧刻印組件
6‧‧‧漆料組件
7‧‧‧控制部
8‧‧‧操作部
9、17‧‧‧導輪
10‧‧‧結束頭
11‧‧‧導槽(構成輸送路徑)
12‧‧‧保持部
14‧‧‧主體部
15‧‧‧托架
16‧‧‧氣缸
18‧‧‧雷射雕刻機
19‧‧‧基底噴嘴(基底形成裝置)
20‧‧‧吹風機
31‧‧‧底漆桶
32‧‧‧幫浦
33‧‧‧過濾器
40‧‧‧顯示部
51‧‧‧主控制部
52‧‧‧噴嘴控制部
53‧‧‧雷射控制部
61‧‧‧底漆
62‧‧‧刻印
70‧‧‧主體框
71‧‧‧閘口
72‧‧‧彈簧
73‧‧‧插銷
74‧‧‧輸送路徑
76、77、78、204‧‧‧框體
79‧‧‧板狀部
80‧‧‧支柱部
100、200‧‧‧結束帶系統
202‧‧‧刻印頭
203‧‧‧移動機構
205‧‧‧捲材偵測器
A、B、D、F、G、H、I、J、K‧‧‧箭頭
C‧‧‧位置
α‧‧‧角度
第1圖為第1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系統之整體構成圖;第2圖為導槽的一部分放大之斜視圖;第3圖為第1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專用刻印機所具備之刻印組件的放大圖;第4圖為從導槽內周側俯瞰刻印組件主體之斜視圖;第5圖為從導槽內周側觀看刻印組件主體之正視圖;且導輪呈開啟狀態; 第6圖為顯示漆料組件之構成的方塊圖;第7圖為顯示控制部之構成的方塊圖;第8圖為說明動作流程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將結束帶導入導槽之狀態圖;第9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將底漆噴向結束帶之狀態圖;第10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吹風機的溫風吹向結束帶上的底漆之狀態圖;第11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對結束帶進行刻印之狀態圖;第12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結束刻印後之狀態圖;第13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將結束帶繞導槽一圈之狀態圖;第14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開始對捲材緊固結束帶之狀態圖;第15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已完成對捲材緊固結束帶之狀態圖;第16圖為說明動作流程連貫圖,特別是顯示完成捆束結束帶之狀態圖;第17圖中,(a)為顯示處於被結束帶捆束之狀態的捲材之斜視圖;(b)為(a)的E部位之放大圖;第18圖為第2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系統之整體構成圖;第19圖為第2實施例相關的結束帶專用刻印機所具備之刻印頭的放大圖;第20圖為刻印頭之配置的說明圖; 第21圖為在剛捆束結束帶之動作後的俯視圖;第22圖為顯示將刻印用的刻印頭移往捲材附近之狀態圖;第23圖為顯示在刻印前進行噴漆之狀態圖;第24圖為顯示刻印狀態圖;以及第25圖為顯示對鋼板捲材進行以往的刻印之例子的斜視圖。
3‧‧‧結束帶
11‧‧‧導槽(構成輸送路徑)
70‧‧‧主體框
71‧‧‧閘口
72‧‧‧彈簧
73‧‧‧插銷
74‧‧‧輸送路徑
I、J、K‧‧‧箭頭

Claims (9)

  1. 一種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對捆束被捆物用的結束帶進行刻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其特徵為具備:基底形成裝置,將底漆形成於前述結束帶上;以及雷射雕刻機,對由前述基底形成裝置所形成的底漆,進行雷射刻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其中,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在前述輸送路徑上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利用前述基底形成裝置形成底漆,及利用前述雷射雕刻機進行雷射刻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其中,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在前述輸送路徑上輸送結束帶的過程中,於暫停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利用前述雷射雕刻機進行雷射刻印。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其中,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係併設於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而被使用;前述結束帶裝置具有框狀輸送路徑,係在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之過程中,用於輸送該結束帶; 該結束帶專用刻印機具備:刻印頭,被設置於前述輸送路徑,而搭著前述基底形成裝置及前述雷射雕刻機;以及移動機構,係使前述刻印頭朝向與位在前述輸送路徑內的被捆物靠近和遠離的方向移動。
  5. 一種結束帶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機;以及將結束帶捆束於被捆物的結束帶裝置。
  6. 一種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係對捆束被捆物用的結束帶進行刻印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其特徵為,具備:第一過程,將底漆形成在前述結束帶上;和第二過程,針對前述第一過程所形成之底漆,進行雷射刻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其中,在為了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而輸送該結束帶的輸送路徑中,是在進行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執行前述第一及第二過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其中,在為了沿著被捆物周圍配設捆束前的結束帶,而輸送該結束帶的輸送路徑中,在進行輸送結束帶的過程,是以暫停輸送結束帶的狀態下執行前述第二過程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結束帶專用刻印方法,其中,在以結束帶捆束被捆物後,執行前述第一及第二過程。
TW097133541A 2007-09-07 2008-09-02 End with a special engr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engraving method TWI383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3020A JP2009062086A (ja) 2007-09-07 2007-09-07 結束バンド用マーキング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1630A TW200911630A (en) 2009-03-16
TWI383922B true TWI383922B (zh) 2013-02-01

Family

ID=4046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3541A TWI383922B (zh) 2007-09-07 2008-09-02 End with a special engr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engrav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62086A (zh)
KR (1) KR20090026089A (zh)
CN (1) CN101380651B (zh)
TW (1) TWI383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5232A (ja) * 2010-04-16 2011-11-10 Nippon Steel Corp バーコードが印字されたコイル結束用フープ
JP2011225233A (ja) * 2010-04-16 2011-11-10 Nippon Steel Corp バーコードが印字されたコイル結束用フープ
CN102463822B (zh) * 2010-11-18 2015-05-13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钢板的针刻印装置
JP6180701B2 (ja) * 2011-09-26 2017-08-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方法
JP6079108B2 (ja) * 2012-10-03 2017-02-15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結束バンド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JP6257399B2 (ja) * 2014-03-19 2018-01-10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大束帯封機及びその押印ユニット
EP3363578A1 (en) * 2017-02-17 2018-08-22 Sund Birsta AB B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 part of a binding element in a loop around one or more objects
CN111408845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江庆洋 激光刻印装置及其方法
KR102310784B1 (ko) 2021-04-26 2021-10-07 유지식 코일 포장용 결속 밴드의 코팅장치 및 방법
KR102656383B1 (ko) 2024-01-11 2024-04-11 씨티씨 주식회사 도장 연마 보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센서 부착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7974A (en) * 1998-06-03 1999-12-08 Gd Spa Conveyor for a printing station
JP2007050903A (ja) * 2005-08-17 2007-03-01 Signode Kk 結束装置
WO2007068387A1 (de) * 2005-12-17 2007-06-21 Klaus Lamprecht Banderolier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1289B2 (ja) * 1993-04-15 1999-10-12 神戸船渠工業 株式会社 金属材料レーザ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2477555Y (zh) * 2001-02-26 2002-02-20 宏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镭射标记的包装容器
JP2003146304A (ja) * 2001-11-08 2003-05-21 Strapack Corp 印字方法および梱包機
DE10162810A1 (de) * 2001-12-19 2003-07-03 Linhardt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packung, insbesondere Tuben- oder Röhrchenverpackung, 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des Verfahrens sowie Verpackung
JP4366208B2 (ja) * 2004-02-18 2009-11-18 シグノード株式会社 結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37974A (en) * 1998-06-03 1999-12-08 Gd Spa Conveyor for a printing station
JP2007050903A (ja) * 2005-08-17 2007-03-01 Signode Kk 結束装置
WO2007068387A1 (de) * 2005-12-17 2007-06-21 Klaus Lamprecht Banderolier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0651A (zh) 2009-03-11
TW200911630A (en) 2009-03-16
CN101380651B (zh) 2012-05-09
JP2009062086A (ja) 2009-03-26
KR20090026089A (ko)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3922B (zh) End with a special engr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engraving method
CN102815090B (zh) 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523041B1 (ko) 이형지가 없는 라벨 스티커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이형지가 없는 라벨 스티커
JP2008532791A (ja) エンボス装置のためのフィルムガイド
KR20120019719A (ko) 라벨부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벨부착 방법
CN103935124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异物检测方法
JP2011520710A (ja) 容器にラベルを貼り付けるための、プリンタ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装置
TWI500528B (zh) 用於打印機的箔片引導裝置
JP2007230136A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による印字方法及び印字装置
KR101507067B1 (ko) 이형지가 없는 라벨 스티커 제조장치
JP2012024932A (ja) 記録装置
CN104908418B (zh)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US8328327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922742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0125820A (ja) 記録装置
JP2009073013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211994698U (zh) 印刷装置
JP20051198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15166950A1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2005231201A (ja) 印字方法及び印字装置並びに線状体製造装置
JP5070020B2 (ja) 結束装置
JP6079108B2 (ja) 結束バンド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KR101800879B1 (ko)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용 인쇄지의 이송장치
KR101486326B1 (ko) 미디어의 정밀 이송이 가능한 프린터
JPH10864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用紙押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